第一篇:关于对我市乡镇宣传文化站调研情况的报告
四月上、中旬,由市委宣传部组织,市文化局抽调有关人员组成我市乡镇宣传文化站调研组,四个小组,分赴岑溪市、苍梧县、藤县、蒙山县、万秀区旺甫镇,通过听取汇报、实地考察以及走访周边居民群众等形式,对我市32个乡镇宣传文化站(含藤县古龙镇和蒙山县新圩镇)的开放和管理情况进行了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基础设施和内部设施较为完善
32个乡镇宣传文化站均为新建的框架结构,建筑面积均在400平方米以上,18个站(约占56%)内部均能按要求设置图书阅览室、电视放像室、棋艺室、美术书法室、娱乐室等功能室。27个站(约占84%)的上架图书和vcd机和光碟、电脑等设备基本齐全,11个站(约占34%)能合理利用、妥善管理配套的设备,为当地群众服务,尤其突出的是苍梧县人和镇宣传文化站的电脑安装互联网,通过网络为群众提供各种信息;苍梧县大坡镇宣传文化站将图书装订入册,分类管理。
(二)机构设置比较合理,相关规章制度比较健全
各乡镇宣传文化站能建立领导机构,乡镇党委副书记担任荣誉站长,镇宣传委员担任站长。绝大多数站都是两块牌子(宣传文化站、文化广播电视站)一套人员,镇文化广播电视站站长担任副站长,镇文化广播电视站人员负责日常具体工作。同时,相应制订了站员管理职责、图书租借制度、观看电视录像制度等相关制度,并张贴上墙。
(三)积极开展群众文化活动
据统计,27个站(约占84%)能结合当地实际,在圩日或节日开展各种活动,发挥其基层文化阵地的作用,丰富了当地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受到当地农民的欢迎。主要开展以下活动:
1、各节庆日、节假日举行的群众性文体活动。如蒙山县的乡镇宣传文化站在春节期间举办了乒乓球、象棋比赛、文艺演出、游艺活动;藤县太平镇宣传文化站组织了春节“新影院杯”卡拉ok比赛、“美在太平”文娱活动、“欢乐之光”家庭演唱,南镇宣传文化站在节假日组织“法系万家”宣传、计生宣传;苍梧县大坡镇、人和镇和京南镇的宣传文化站保持每月至少搞一次活动;岑溪市三堡镇宣传文化站在元旦、五一节、国庆节组织文艺汇演和体育比赛,马路镇宣传文化站举办卡拉ok比赛。
2、举办科技培训班,宣传科技种养技术。藤县埌南镇宣传文化站经常组织农民学习有关农用信息,把沙糖桔、水稻、小南瓜种植栽培技术的vcd光碟送到农户家中;苍梧县大坡镇宣传文化站举办了五期科技培训班,邀请专家授课,培训人员达1060多人次;岑溪市南渡镇宣传文化站能经常聘请有经验的种养人员开办培训班。
(四)站内、外环境卫生较整洁
大部分乡镇宣传文化站人员能保持日常的环境卫生整洁,坚持对外围、内部环境进行清扫,维护宣传文化站的整体形象。
二、存在问题
(一)工程资金不足,相关证照不齐全
32个乡镇宣传文化站均存在拖欠建筑老板工程款的现象,原因主要有:一是地方配套资金不到位,据不完全统计,有10个站(约占31%)的县(市)、镇配套资金不到位;二是工程超出预算。工程资金不足造成个别站没有全部使用权,如藤县天平镇宣传文化站被老板占用地层堆放杂物。在调研中,我们还发现,在办理两书一证等有关证照方面,约25%的站(即8个)是基本齐全,而31%的站(即10个)是不齐全。原因是:由于办理土地使用证和房产证需要7000元—12000元的费用,部分乡镇无法支付。
(二)部分站内部配套设施不齐全,影响对外开放使用
据不完全统计,在自治区统一配套的电脑、电视机、vcd机等设备和相关书籍、光碟方面,约34%的站(即11个站)部分齐全,约16%的站(即5个站)不齐全。据了解,这是因为安全问题、未装修完毕或镇宣传委员调动,所以存放在镇政府或者别的地方。另外,25%的站(即8个站)电脑暂被挪用。个别站虽然有设备,但没有启用,一些书籍还是捆绑存放,根本没有上书架,如藤县新庆镇。还有约34%的站(即11个站)甚至还没有安装大门、水电,楼内空荡荡,如藤县除了太平镇、埌南镇外其余8个镇,苍梧县沙头镇、长发镇、广平镇等3个镇。这些都影响了宣传文化站的正常工作和活动开展,没有及时发挥宣传文化站应有的作用。
(三)站员素质不高,各站自身“造血”功能较差
通过了解,发现部分站的管理人员综合素质不高,业务管理能力和专业知识缺乏,难以组织群众开展文娱活动。同时,各站普遍处在靠上级“输血”——提供资金的状况,除了自治区配套的设备,根本就没有资金购置其他设备,也缺乏开展活动的经费,更没有钱添置更多、更新、更适用的书籍。此外,管理人员工资低,工作热情和积极性不高。
(四)部分站的作用发挥不大
绝大部分站没有常年书面活动计划,而且为了经济效益和职工福利,47%的站(即15个站)站借地处繁华地段的优势出租铺面或作职工宿舍、食堂所用,这就使其基层先进文化阵
地的作用大打折扣,影响了公益性群众文化活动的正常开展。
三、几点建议
(一)进一步重视宣传文化站建设
部分站未能完全投入使用,完全发挥其功能,甚至未办理相关证照手续,这与各县(市)、乡镇政府重视不够、支持不足有关。乡镇宣传文化站作为基层贯彻落实宣传文化工作的重要物质载体,各级政府领导必须把文化站的建设管理作为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要举措来抓,下大力气搞好文化站的开放和管理工作。文化站要明确领导责任制,制定完善的检查监督制度,务必使文化站在巩固的基础上,每年都有新发展。希望各级领导要提高认识,给予乡镇宣传文化站更多的支持。同时,今后若要再建设新的乡镇宣传文化站,应将当地建站的条件成熟与否和当地政府是否具备高度责任感和热情作为首要条件。
(二)正确引导,加强自身“造血”功能
针对各站缺乏经费,处于“无水之源”的状况,我们必须对各站加以正确引导,充分发挥站员的主观能动性,鼓励其结合自身实际,通过出租场地、联办经营项目等形式,走出一条既能发挥宣传文化站的社会效益、又能实现经济效益的道路。只有这样,才能根本解决各站目前所处的困境,实现其可持续发展。
(三)动员社会各方力量关心乡镇宣传文化站
由于我市乡镇财政收入不高,缺少文化事业的投入,建议我市可采取多种形式鼓励和动员社会各方力量,让热心公益事业的人士出资出力,共同关心、关注乡镇宣传文化站。充分发挥其宣传、教育、娱乐等功能,起到宣传教育中心、文化娱乐中心、科技信息中心和农村科技人才培训中心的作用。
第二篇:关于对我市乡镇宣传文化站调研情况的报
四月上、中旬,由市委宣传部组织,市文化局抽调有关人员组成我市乡镇宣传文化站调研组,四个小组,分赴XX市、XX县、XX县、XX县、XX区旺甫镇,通过听取汇报、实地考察以及走访周边居民群众等形式,对我市32个乡镇宣传文化站(含藤县古龙镇和蒙山县新圩镇)的开放和管理情况进行了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基础设施和内部设施较为完善
32个乡镇宣传文化站均为新建的框架结构,建筑面积均在400平方米以上,18个站(约占56%)内部均能按要求设置图书阅览室、电视放像室、棋艺室、美术书法室、娱乐室等功能室。27个站(约占84%)的上架图书和vcd机和光碟、电脑等设备基本齐全,11个站(约占34%)能合理利用、妥善管理配套的设备,为当地群众服务,尤其突出的是苍梧县人和镇宣传文化站的电脑安装互联网,通过网络为群众提供各种信息;苍梧县大坡镇宣传文化站将图书装订入册,分类管理。
(二)机构设置比较合理,相关规章制度比较健全
各乡镇宣传文化站能建立领导机构,乡镇党委副书记担任荣誉站长,镇宣传委员担任站长。绝大多数站都是两块牌子(宣传文化站、文化广播电视站)一套人员,镇文化广播电视站站长担任副站长,镇文化广播电视站人员负责日常具体工作。同时,相应制订了站员管理职责、图书租借制度、观看电视录像制度等相关制度,并张贴上墙。
(三)积极开展群众文化活动
据统计,27个站(约占84%)能结合当地实际,在圩日或节日开展各种活动,发挥其基层文化阵地的作用,丰富了当地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受到当地农民的欢迎。主要开展以下活动:
1、各节庆日、节假日举行的群众性文体活动。如蒙山县的乡镇宣传文化站在春节期间举办了乒乓球、象棋比赛、文艺演出、游艺活动;藤县太平镇宣传文化站组织了春节“新影院杯”卡拉ok比赛、“美在太平”文娱活动、“欢乐之光”家庭演唱,南镇宣传文化站在节假日组织“法系万家”宣传、计生宣传;苍梧县大坡镇、人和镇和京南镇的宣传文化站保持每月至少搞一次活动;岑溪市三堡镇宣传文化站在元旦、五一节、国庆节组织文艺汇演和体育比赛,马路镇宣传文化站举办卡拉ok比赛。
2、举办科技培训班,宣传科技种养技术。藤县埌南镇宣传文化站经常组织农民学习有关农用信息,把沙糖桔、水稻、小南瓜种植栽培技术的vcd光碟送到农户家中;苍梧县大坡镇宣传文化站举办了五期科技培训班,邀请专家授课,培训人员达1060多人次;岑溪市南渡镇宣传文化站能经常聘请有经验的种养人员开办培训班。
(四)站内、外环境卫生较整洁
大部分乡镇宣传文化站人员能保持日常的环境卫生整洁,坚持对外围、内部环境进行清扫,维护宣传文化站的整体形象。
二、存在问题
(一)工程资金不足,相关证照不齐全
32个乡镇宣传文化站均存在拖欠建筑老板工程款的现象,原因主要有:一是地方配套资金不到位,据不完全统计,有10个站(约占31%)的县(市)、镇配套资金不到位;二是工程超出预算。工程资金不足造成个别站没有全部使用权,如藤县天平镇宣传文化站被老板占用地层堆放杂物。在调研中,我们还发现,在办理两书一证等有关证照方面,约25%的站(即8个)是基本齐全,而31%的站(即10个)是不齐全。原因是:由于办理土地使用证和房产证需要7000元—12000元的费用,部分乡镇无法支付。
(二)部分站内部配套设施不齐全,影响对外开放使用
据不完全统计,在自治区统一配套的电脑、电视机、vcd机等设备和相关书籍、光碟方面,约34%的站(即11个站)部分齐全,约16%的站(即5个站)不齐全。据了解,这是因为安全问题、未装修完毕或镇宣传委员调动,所以存放在镇政府或者别的地方。另外,25%的站(即8个站)电脑暂被挪用。个别站虽然有设备,但没有启用,一些书籍还是捆绑存放,根本没有上书架,如藤县新庆镇。还有约34%的站(即11个站)甚至还没有安装大门、水电,楼内空荡荡,如藤县除了太平镇、埌南镇外其余8个镇,苍梧县沙头镇、长发镇、广平镇等3个镇。这些都影响了宣传文化站的正常工作和活动开展,没有及时发挥宣传文化站应有的作用。
(三)站员素质不高,各站自身“造血”功能较差
通过了解,发现部分站的管理人员综合素质不高,业务管理能力和专业知识缺乏,难以组织群众开展文娱活动。同时,各站普遍处在靠上级“输血”——提供资金的状况,除了自治区配套的设备,根本就没有资金购置其他设备,也缺乏开展活动的经费,更没有钱添置更多、更新、更适用的书籍。此外,管理人员工资低,工作热情和积极性不高。原创文章,尽在文秘知音www.xiexiebang.com网。
(四)部分站的作用发挥不大
绝大部分站没有常年书面活动计划,而且为了经济效益和职工福利,47%的站(即15个站)站借地处繁华地段的优势出租铺面或作职工宿舍、食堂所用,这就使其基层先进文化阵地的作用大打折扣,影响了公益性群众文化活动的正常开展。
三、几点建议
(一)进一步重视宣传文化站建设
部分站未能完全投入使用,完全发挥其功能,甚至未办理相关证照手续,这与各县(市)、乡镇政府重视不够、支持不足有关。乡镇宣传文化站作为基层贯彻落实宣传文化工作的重要物质载体,各级政府领导必须把文化站的建设管理作为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要举措来抓,下大力气搞好文化站的开放和管理工作。文化站要明确领导责任制,制定完善的检查监督制度,务必使文化站在巩固的基础上,每年都有新发展。希望各级领导要提高认识,给予乡镇宣传文化站更多的支持。同时,今后若要再建设新的乡镇宣传文化站,应将当地建站的条件成熟与否和当地政府是否具备高度责任感和热情作为首要条件。
(二)正确引导,加强自身“造血”功能
针对各站缺乏经费,处于“无水之源”的状况,我们必须对各站加以正确引导,充分发挥站员的主观能动性,鼓励其结合自身实际,通过出租场地、联办经营项目等形式,走出一条既能发挥宣传文化站的社会效益、又能实现经济效益的道路。只有这样,才能根本解决各站目前所处的困境,实现其可持续发展。
(三)动员社会各方力量关心乡镇宣传文化站
由于我市乡镇财政收入不高,缺少文化事业的投入,建议我市可采取多种形式鼓励和动员社会各方力量,让热心公益事业的人士出资出力,共同关心、关注乡镇宣传文化站。充分发挥其宣传、教育、娱乐等功能,起到宣传教育中心、文化娱乐中心、科技信息中心和农村科技人才培训中心的作用。
第三篇:乡镇文化站调研报告
乡镇文化站调研报告
综合文化站免费开放是提高人民群众文明素质的重要手段,是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具体措施,是一项重要的文化惠民工程,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搜集的乡镇文化站调研报告范文,欢迎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乡镇文化站调研报告范文(一)
按照省文化厅《关于开展全省乡镇综合文化站基本情况调研的通知》要求,现就我镇综合文化站基本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是工程建设稳步推进。我镇从20xx年11月份起实施乡镇综合文化站工程建设项目,目前建成并已投入使用,建设规模达400㎡,分别设有:书报刊阅览室、电子阅览室、文体活动室、娱乐室、培训教室、多功能活动厅、办公室、管理用房等,工程建设资金投入共计60万元。通过实施乡镇综合文化站,改善了乡镇综合文化站的硬件设施建设,增强了乡镇综合文化站的运行活力,提高了乡镇综合文化站的服务水平。二是工程资金切实保障到位。在上级主管部门的支持和我镇的努力下,我镇综合文化站建设资金都由中央和省、市、区、乡镇五级财政配套,共争取上级资金40万元(含设备费10万元),不足部分由我镇财政自行承担。我镇根据综合文化站工程建设进度,做到专款专用,确保了工程的顺利完工。三是文化活动初显生机。我镇充分发挥文化站载体作用,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化活动。20xx年,举办了五月
五、庆端午龙舟赛,并参加宣州区第三届龙舟赛,成功举办了送文化下乡(文昌篇)活动,组织我镇男子篮球队参加了宣城市宣酒杯男子篮球
联赛,并取得了好成绩,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纪念日和重阳节敬老活动日,我镇女子军鼓队进行了慰问演出,为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二、基本思路
综合文化站免费开放是提高人民群众文明素质的重要手段,是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具体措施,是一项重要的文化惠民工程。有利于满足辖区人民群众特别是基层群众、低收入群体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有利于改善民生、增进人民福祉,有利于树立以人为本的良好形象,有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指导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着眼于保障公民基本文化权益,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着眼于发挥公共文化机构的基本职能作用,着眼于增强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努力实现文化服务中心设施免费开放,向基层群
众提供公共文化服务。
三、具体措施
1、我镇综合文化站于20xx年9月份正式向公众全部免费开放。实现无障碍、零门槛进入,所有免费开放项目实现规章制度健全,服务内容明确,保障机制完善。镇综合文化站免费开放包括:书报刊阅览室室、电子阅览室、培训教室、多功能活动厅、娱乐活动室等;普及性的文化艺术辅导培训、时政法制科普教育、公益性群众文化活动、公益性展览展示、体育健身、培训基层队伍和业余文艺骨干、指导群众文艺作品创作等基本文化服务项目健全并免费提供。要维护好综合文化站的公益性质,不得以拍卖、租赁等任何形式改变公共文化设施用途,挪作他用。建立免费服务公示、预告制度。所有免费开放场所都要建立免费开放公示制度,在显著位置公示免费开放的管理办法、政策措施、服务项目、开放时间、观众须知等制度。开放时间为每周不低于40小时。具体时
间:周一至周五上午8:00-12:00,下午13:00-17:00。
2、工作要求:一是加强领导,强化宣传。为进一步推动免费开放工作的深入开展,建立免费开放工作机制。通过报刊、电视、网络等媒体,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扩大免费开放的公众知晓率,吸引广大群众走进文化场所,为免费开放工作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二是明确责任,狠抓落实。我镇综合文化站站长是免费开放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要周密计划,科学安排,合理分工,责任到人,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紧扣工作的每一个环节,做到三个结合:把免费开放工作与当前重点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与文化站工作紧密结合进来,与完成目标任务紧密结合起来,真抓实干,务求实效,克服困难,积极创造条件,确保免费开放工作任务按期圆满完成。三是加强管理,制定措施。我镇综合文化站要围绕基本文化服务功能,创新公共文化服务内容、形式、手段,开
展流动服务、联网服务,向城乡基层延伸公共文化服务,拓展服务领域。在实现均等普惠的基础上,逐步增设个性化服务,重点加强对未成年人、老年人、农民工等特殊人群的对象化服务。切实做好免费开放的前期准备工作,充分考虑免费开放后可能遇到的各种情况和问题,制定切实可行、严谨细致的免费开放工作方案及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完善应急处置机制,确保免费开放后的公众安全、资源安全、设施设备及安保消防安全。四是加强监管,提高服务水平。我镇在上级文化、民生部门的指导、督促下做好免费开放工作,并对综合文化站实施进展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和考评,对免费开放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及时沟通、协调并切实帮助解决。
四、存在问题及分析
从调研反映的情况来看,虽然我镇综合文化站工程建设步伐较快,管理也逐步走上规范化道路,但仍存在管理水平不够高、发挥作用不明显、专职人
员不到位、活动开展不主动等问题。突出体现在:
(一)文化站的管理需要进一步加强。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后,由于缺乏人员编制,管理人员大多兼职,不能全心身心投入到文化站工作上来,文化站管理的稳定性和开放时间受到了限制,不能发挥其功能作用,不能满足当地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文化站管理人员大都没有经过专业培训,文化站管理规范化程度不高。
(二)文化站的作用需要进一步发挥。文化站都配备了10万元文化器材设备,招标采购了电脑、书柜、桌椅、照相机、摄像机、打印机等办公设备,上千册图书等。文化站设置了四室一厅: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室、图书阅览室、办公室和多功能活动厅,无论是从功能、结构还是硬件、软件上都能满足乡镇文化站的基本需求,但没有专人的维护管理、有效利用,这些资源必将浪费,违背了建设此项工程的初衷。
(三)文化站的长效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乡镇综合文化站建成后,如果不能及时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使文化站管理走上规范化道路,就势必会使这项民心工程变为政绩工程。各级应对文化站后期运行维护给予经费支持,安排人员编制,配备专职人员管理,给予相应的工作报酬或补贴,同时在文化乐器、图书更新方面安排资金,在文化站开展文化活动方面安排经费,确保文化站的正常运作。
五、建议
建设乡镇综合文化站是一项长期的文化建设工程,必须统筹规划、科学实施、建管用并重,扎实推进。一要加强培训,在文化站人员业务素质上有提高。文化站管理人员大多兼职,各乡镇应与编制、人事部门积极联系,通过公开招聘方式聘任文化站站长和专职工作人员,在工资待遇、社会保险等方面给保障。同时,进行上岗培训、定期考核,提高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和能力。二要
加大投入,在文化站建管资金上有保障。文化站是基层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关键,必须加大文化站建设资金和运行维护资金的投入。各级应建立相应的扶持资金,乡镇应将文化站运行经费纳入财政预算,要建好、用好、管好文化站,使文化站各种文化资源不断更新,满足农民群众文化生活需求。三要严格管理,在提高文化站利用率上下功夫。要抓好管理这一关键环节,巩固建设成果。乡镇综合文化站要发挥其阵地作用,强化服务职能,在积极开展宣传教育、文化下乡、图书借阅、培训指导等常规文化活动的基础上,在节庆日、农闲时节,利用基础设施优势开展大中型文化活动,并组织开展文艺赛事、健身文体活动以及流动文化服务等,让群众就近、方便地参加各种群众文化活动,多层次、多形式地丰富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只有让乡镇综合文化站切实发挥作用,让农民群众真正得到实惠,才能真正保持文化站的生命力。四要完善考核
管理制度。明确乡镇政府和上级文化部门的相关责任,建立目标考核体制,以静态考核与动态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对乡镇文化工作进行综合评定,将考评结果与乡镇领导的工作业绩晋升考核紧密结合;乡镇政府要建立规范长效的文化站工作管理制度,确保乡镇文化站每天向群众开放,定期开展各类文化活动,充分发挥文化站职能;要强化文化主管部门对乡镇文化站的业务指导职能,在因地制宜地制定农村文化建设规划,加强分类指导,落实政策措施,提高业务工作水平等方面切实负起责任。五要优化文化站队伍建设。要切实保证乡镇文化站人员应有编制,确保专人专职专用,杜绝随意挪用现象;同时引入竞争机制,积极引进具有文艺特长、热爱文化事业的专业人才充实队伍;可根据实际情况,发展农村编外文化队伍,发动当地有文化热情的农村文化带头人参与到乡镇文化工作中;要定期开展文化站从业人员培训,切实提高他们的理论水平、职业操
守、业务能力,努力在全市建立一支素质高、能力强、业务精的农村基层文化干部队伍。
乡镇文化站调研报告范文(二)
党的xx大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党和国家把文化建设提到了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战略高度来认识,并进一步加大了对文化建设的投资力度。xxx期间,国家和省、市、县用于全市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和设施设备配套的投资就达6800多万元。那么投资这么多钱这些乡镇综合文化站究竟建设、运行的情况如何?能否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围绕这些问题,前一段时间我们分组深入全市部分县(市、区)进行了为期半个月的调研。通过调研发现,全市大部分乡镇综合文化站的建设情况还是比较好的,基本能够按照上级的要求组织新建或者改扩建,也有部分建成的已经投入运行,但是,在调研中也确实也发现了一些不容忽视和急需解决的问题。如果这些问
题不及时解决,不但严重制约着乡镇综合文化站基本功能的发挥,而且影响着国家战略意图的真正实现。
一、全市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运行情况
建设情况:根据有关统计,目前xx市共有162个乡镇(街道办,其中有148个乡镇,14个街道办。国家xxx规划纲要提出,到xxx末在欠发达地区新建、改扩建万个左右乡镇综合文化站,基本实现全国乡镇综合文化站全覆盖。XX年以来,国家和省、市、县确实加大了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的投资力度,中央、省先后给xx市共下达144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任务,国家和省、市、县先后投资6800多万元,用于全市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和设施设备的配套。到目前为止,全市已建成乡镇综合文化站90个,有47个在建,还有7个正在选址。另外,还有4个乡镇综合文化站由于种种原因没有列入国家、省的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投资计划,目前正在积极争取。
运行情况:据我们调查了解,目前,全市已建成的90个乡镇综合文化站,投入正常运行的只有31个,占到建成数的三分之一,投入运行的这些乡镇综合文化站也分几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是指导管理工作有人做,开展活动也比较好的。这些乡镇综合文化站所处地域环境比较好,当地乡村和广大群众经济条件比较好,且当地群众非常喜爱文艺活动,加之乡镇领导高度重视群众文化工作,又有比较稳定的文艺活动指导管理人员。
第二种情况是开展活动断断续续,没有固定的指导管理人员。这些乡镇综合文化站所处地域环境一般,当地乡村和广大群众的经济条件比较差,且大部分群众不十分喜爱文艺活动,加之这些乡镇领导也不十分重视群众文化工作,没有安排固定的文艺活动指导管理人员。
第三种情况是乡镇综合文化站只有空架子,既没有基本的开展活动条件,也没有具体的指导管理人员。这些乡镇综合文化站所处地理位置比较偏僻,乡村和当地群众经济条件也非常不好,由于这些地方的中青年群众大部分都外出打工,村里只剩下老弱病残人员,加之当地领导也不够重视此项工作,没有专门或者业余的文艺指导管理人员,基本处于闲置状态。
二、全市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县、乡两级有关领导重视程度不够,建设免费用地难以落实。加强文化建设是新时期我们党和国家的战略决策,国家投资加强基层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的目的就是为了巩固农村思想文化阵地;宣传党和国家的时事政策、法律法规;组织群众开展各类高科技技能培训;组织群众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体育活动;组织管理农村的各类文化读书活动、收集整理民族民间的各种文化遗产、指导群众开展各类具有本土特色的文化体育活动。但是,到了县、乡这两级,大部
分领导只考虑经济指标的增幅和安全系数,导致不少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免费用地难以落实,综合文化站至今还没有建成,严重影响了国家战略意图的如期实现。
二是严重缺乏专职或者兼职的指导管理人员。据我们调查了解,目前全市13个县(市、区)的乡镇综合文化站90%的没有专职的宣传文化指导管理人员,有极少部分有的也大多老龄化,或者是乡镇为了应付检查临时指定的不懂文艺业务的乡镇干部,根本无法指导管理乡镇综合文化站的工作。由于严重缺乏宣传文化指导管理人员,致使国家和各级投资建设、配送的乡镇综合文化站、优质文艺活动器材也大部分处于无人管理的闲置状态,有流失的危险。
三是开展文艺活动缺乏必要的经费保障。按照国家xxx规划的要求,到去年年底xx市65%以上的乡镇综合文化站已经建成,但是,由于建设之初各级既没有考虑指导管理人员的及时配备,更没有考虑落实运行经费,致使建起的乡镇综合文化站大部分由于缺乏运行经费因而不能投入运行,基本形同摆设。
四是投资规模不科学,运行管理不规范。我们在调查中发现,全市大部分乡镇综合文化站投资规划不科学。有的乡镇综合文化站活动场所有余,有的乡镇综合文化站活动场所严重不足等情况。还有就是部分乡镇综合文化站的运行管理很不规范,特别是有不少县(市、区)的乡镇和当地的县级文化主管部门争实施主体、争产权管理。按照国家和省里的有关规定:在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中,完全由国家和省、市投资建设的,建设实施主体和产权管理归当地县(市、区)文化主管部门;由国家和省、市、县、乡(镇)共同投资建设的,建设实施主体和产权管理,按照投资数额的大小由投资大的一方负责。xx市的大部分乡镇领导没有掌握国家的有关政策,导致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征不了地、选不了址,管理互相扯皮,致使该建的至今还没有完
全建起,建起的标识不清楚、管理不规范、活动不开展。缺乏科学配套的管理制度。
三、解决上述问题的对策与建议
一是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把文化建设纳入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党和国家非常重视文化建设,把文化建设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纳入四位一体的战略部署,并且明确强调要在大力发展经济、加强民主政治建设的同时,进一步加强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要以经济、政治建设促进文化和社会建设,以文化建设推动经济、政治建设和社会建设。因此,我们各级党委、政府一定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把文化建设纳入到重要的议事日程,努力推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是要配备人员,强化管理,扎扎实实抓好基层宣传文化队伍建设。去年中宣部、中组部、中央编办、国家发
改委、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六部委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强地方县级和城乡基层宣传文化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宣发XX14号),按照文件要求,结合xx实际,市委宣传部初步拿出了贯彻落实中央六部委文件的实施意见。我们一定要认真落实中央六部委和市委宣传部的有关意见精神,尽快配备县、乡、村三级的宣传文化人员,特别是要尽快统一配备乡镇综合文化站的宣传文艺指导管理人员,同时,要组织开展培训,加强队伍管理,理顺管理渠道,使其尽快发挥应有的作用。
三是要加大投入,核定经费,确保乡镇综合文化站活动经常化。各级一定要加大资金投入,努力做到每一个乡镇综合文化站,每年国家投入不少于5万元,省级投入不少于3万元,县级财政不少于1万元,乡、村级投入不少于1万元,要把这些投资纳入各级的财政预算加以落实。同时,要鼓励有条件的县、乡、村通过进行市场化运作举办各种文
艺活动,以进一步满足广大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只有这样才能使乡镇综合文化站发挥最大功效,才能不断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才能推动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第四篇:关于我市乡镇文化站建设与发展的调研报告
一、我市乡镇文化站建设工作的基本情况
(一)基础建设情况。“九五”期间,乡镇文化站建设有一定的发展。目前,全市114个乡镇中,113个乡镇建立了文化站。至2004年底,全市已建成江苏省群众文化先进镇67个,徐州市“万册图书馆”镇32个,“中国民间艺术之乡”2个,“江苏省民间艺术之乡”4个。建成国家二级站2个,国家三级站51个。
(二)人员素质状况。全市113个乡镇文化站在职人员471人。业务干部为460人,占总人数的97.7。大专以上学历人员168人,占比为35.7。中级职称人员为50人,占比10.6,初级职称人员166人,占比35.2。
(三)活动开展情况。乡镇文化站开展文化活动的内容主要是配合当地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举办科技推广、宣传教育和各类知识培训,利用重大节日,开展文艺演出活动。
二、我市乡镇文化站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乡镇文化站管理体制不顺,缺乏活力。农村文化建设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体制性障碍。乡镇文化站由乡镇政府负责管理,县文化主管部门仅对其行使业务指导职能,这种体制,一是产生了文化专干不专的问题。一些文化站干部常年承担行政工作任务,难有精力组织文化活动。二是县(市)区文化主管部门难以调配使用,造成文化站人员不能流动,缺乏活力。三是乡镇政府对文化站投入少,管理不力。有的乡镇因财政紧张,出现文化站被出租、被挤占、被挪作它用、被拍卖的现象。
(二)乡镇文化站设施落后,阵地萎缩。近年来,乡镇文化站出现了下滑的趋势。全市113个乡镇文化站中,有76个文化站无活动房,其中无房站16个、危房站4个。乡镇文化站文化设施面积由“九五”时期的3万平方米减少到1.3万平方米,下降了56.7。有一些乡镇文化站,阵地萎缩、辐射功能差,缺乏设施器材和图书资料,加之管理不善,沦为“空壳文化站”。
(三)乡镇文化站队伍素质偏低,人才匮乏。一些文化站工作人员大多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初从事文化工作的,专业知识趋于老化,知识面偏窄,思想观念较为陈旧。近年来,调进或分配的新增人员大多不是专业人员,文化站工作人员难以评上专业技术职称。
(四)文化设施资金投入不足,缺乏后劲。国务院有关文件明确要求,“各级政府每年对文化事业拨款的增长幅度要高于当年财政预算增长幅度的1-2个百分点”。江苏省和我市也先后出台了相应的文化经济政策,可我市县、乡两级政府对文化事业的投入均未达到要求。
(五)文化活动形式单调,内容陈旧。文化活动方式过于简单,内容缺乏创新,往往仅限于逢年过节办几次卡拉OK演出或举办一些广场文化活动,而群众喜闻乐见、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形式没有被充分挖掘和利用。一些封建落后的观念在广大农村时有抬头,“法轮功”、“占卦算命”、“看风水”等封建迷信活动仍有市场。
(六)文化站人员工资待遇偏低,拖欠严重。全市471名文化干部中,有10的人员发放全工资,每月1100元左右;60的人员执行国标工资,每月600元左右;20的人员实行定额工资,每月400元左右;5的人员只发200元左右的生活费;另有5的人员因财力所限停发了工资。无论实行何种形式工资,几乎都存在工资拖欠现象。拖欠时间一般在3至8个月,稍长一点的在10至20个月,最长的达40个月。目前,全市乡镇文化站人员均未办理养老金、医保金、公积金。尤其是一些老民办站长已面临退休,至今身份仍没明确,退休后生活没有保障。
三、进一步加强我市乡镇文化站建设的建议
(一)提高认识,高度重视乡镇文化站建设
农村基层文化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温家宝总理在今年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要继续加强乡镇文化站建设。乡镇文化站建设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各级政府要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采取切实措施,大力推进我市乡镇文化站建设进程。
(二)调整理顺乡镇文化站管理体制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指出:“加强基层文化建设的主要责任在县(市)区人民政府。”县(市)区文化局是政府的文化行政主管部门,文化站是基层全民事业单位。建议县(市)区文化行政管理部门对乡镇文化站实行垂直管理,将乡镇文化站业务、人事、工资等关系交由县(市)区文化行政部门管理,实行定编、定岗、定员。按照1992年文化部颁发的文化站管理办法规定,结合我市乡镇文化站实际,建议每个乡镇文化站核定编制数为2人,即站长1名,业务人员1名。对于业务量较大的文化站可实行人员招聘制。招聘人员的工资、福利可由文化站通过三产收入支付。对于目前遗留的43名老民办站长工资待遇问题可采取老人老办法,由市人事局、财政局、文化局联合发文,依据有关政策给予妥善解决。
(三)组织实施江苏省乡镇文化站标准化建设工程
贯彻落实省委宣传部、文化厅关于组织实施乡镇文化站标准化建设工程。对今后凡是由乡镇政府投资兴建、建筑面积在1000平方米以上、具有7个以上公益性服务功能、实施创新管理体制的文化站,省政府将每站扶持30万元。为遏制我市
乡镇文化站逐渐下滑趋势,缓解乡镇政府经济负担,建议由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局联合组织实施乡镇文化站标准化建设工程。凡是乡镇建成标准化工程的文化站,市、县两级政府给予经济扶持,建成标准化工程的文化站其产权要明晰,即省、市、县扶持资金建成文化站的部分,其产权属县政府,交由县文化局代管;乡镇政府投资部分的产权属乡镇政府。
(四)进一步加大对乡镇文化站的投入力度
各级政府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中“各级政府每年对文化事业拨款的增长幅度要高于当年财政预算增长幅度的1—2个百分点”的规定要求,加大对乡镇文化站的投入。建立徐州市乡镇文化发展基金,乡镇文化发展基金由市财政局按照各级地税部门开征的3文化事业建设费中提取。徐州市乡镇文化发展基金由徐州市文化局管理,市委宣传部、市发改委、市财政局负责监督。
(五)丰富农村文化活动内容,创新农村文化活动方式
文化活动内容决定着文化活动对群众的吸引程度,直接影响着文化活动的成效。农村文化要由“小文化”发展成“大文化”。县(市)区文化部门要加强对乡镇文化站人员的思想、业务培训,促使乡镇文化站人员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提高技能,不断探索创新乡镇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道路。乡镇文化站要面向广大农民群众、利用方便农民参与的文化设施和场所,开展农民喜爱的文化娱乐活动,活动既要考虑老年人文化活动的特点,又要照顾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的需要。采取固定设施和流动设施、阵地服务和流动服务相结合。在固定文化设施很难发挥作用的地区,可以发展流动文化车,建立流动文化服务点,让群众定期在文化服务点享受文化生活。把文化活动同农民的思想教育结合起来,充分发挥文化艺术在思想教育中的作用。通过举办科普知识讲座、开展群众乐于参加的文艺体育活动、编发科技资料等形式,使农民群众自我娱乐、自我教育。发挥农民参与群众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充分利用本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优势,引导和带领周围群众继承传统,弘扬先进文化,彰显本地特色。有条件的乡镇可组建农民艺术协会和民间社会组织,最大限度地把农村文化阵地办成广大农民求知的课堂、求美的窗口、求艺的乐园、求富的良友。
加强乡镇文化站建设是为了农民的文化生活更加充满生机和活力,更好地满足农民朋友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求。委员们认为,要把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文化部门要积极主动争取同级党委、政府对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视与支持,认真探索管理农村文化建设工作的新途径、新办法。把农村文化建设纳入当地政府经济建设同步考核的内容之一,各级政府要发挥引导、规范和服务职能,切实保证文化投入,要进一步加快农村文化体制改革步伐,加强基层文化产业链的连结与延伸。实践证明,各级政府只要真正重视基层农村文化建设,切实履行宏观规划、管理和服务职能,及时提供公共文化产品,精心培育文化市场,就一定能够有效地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事业的健康繁荣发展。
第五篇:关于对我市乡镇财政资金监管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对我市乡镇财政资金监管情况的调研报告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12-07-27 浏览量:)为了全面推进我市财政基层基础建设,切实加强乡镇财政资金监管工作,我们组织力量对全市乡镇财政资金监管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具体情况如下:
一、乡镇财政建设情况
全市共有84个乡镇(办),其中:设置乡镇财政所65个,占全部乡镇(办)的77.38%;沁水县14个乡镇实行了“乡财县管”;城区有5个办事处,分别只有1名财政工作人员。全市乡镇财政共有正式人员236人,平均2.8人/所,其中:行政118人,事业85人,工勤33人。现有办公场所面积达3508平方米,平均41.76平米/所。从各县(市、区)情况看,城区设1镇7办,财政所3个,分别是北石店镇、西上庄办事处、钟家庄办事处;共有正式人员14人,其中:行政7人,事业6人,工勤1人。泽州县设17个乡镇,全部有财政所,共有正式人员60人,其中:行政36人,事业18人,工勤6人。高平市设16个乡镇(办),全部有财政所,共有正式人员53人,其中:行政20人,事业11人,工勤22人。阳城县设17个乡镇,全部有财政所,共有正式人员55人,其中:行政30人,事业21人,工勤4人。陵川县设12个乡镇,全部有财政所,共有正式人员27人,其中:行政10人,事业17人。沁水县有14个乡镇,在2010年推行“乡财县管”核算模式后,撤销了财政所,各乡镇只保留了1-2名财政工作人员,共有27人,其中:行政15人,事业12人。
二、乡镇财政资金监管情况
(一)监管范围及内容
监管范围。乡镇财政涉农资金共计10大类40小项。分两个渠道拨付:一是通过乡镇财政所直接拨付的资金主要包括:乡镇政府机关的人员经费及公用经费、粮食直补、退耕还林补贴、农资综合直补、民政救灾资金、村级管理费、一事一议奖补资金及县财政下达的部分项目资金;二是县级财政部门和相关职能部门直接拨付到乡镇农经站或会计服务中心的村级账户和农户“一卡通”账户的其他财政涉农资金和专项资金。
账户设置。除沁水县的14个乡镇外,其他乡镇财政所一般都设有四个账户:预算内、预算外、粮食直补资金专户、退耕还林资金专户。沁水县在2010年推行“乡财县管”核算模式后,该县乡镇的预算内、外账户余额全部转入乡财县管中心账户(仍保留粮食直补资金专户和退耕还林资金专户),账务由乡财县管中心核算。预算内资金账户主要核算从县(市、区)财政局国库账户拨付给乡镇的各项资金,这些资金年终决算时统一在决算报表中体现;预算外资金账户主要核算需要通过乡镇财政所拨付的预算外资金,目前绝大多数乡镇已无预算外资金收入。
(二)监管方式及成效
健全制度。为确保乡镇财政资金安全有效,各县(市、区)按照财政部财预[2010]33号文件要求,结合实际制定了《乡镇财政资金监管实施办法》,保证了乡镇财政资金监管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建立了政务和财务公开公示制度。通过会议宣讲、发放宣传单及乡镇政务公开栏、村务公开栏、“农廉网”等方式,公开公示补助政策和补助对象,公开公示时间不少于1周,并将公开公示后留存的文字、图片等资料备案存档。
完善机制。建立了乡镇资金监管信息畅通机制。为保证信息上下通达,以农廉网、财政公开信息网和互联网为主渠道,传递各级财政部门的文件、信息,交流经验等情况,保证了乡镇财政能及时收到上级财政部门的预算指标文件、管理办法、专项资金的分配方案和电子数据。同时也能及时反馈乡镇在开展资金监管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困难和建议;建立了抽查巡查机制。采取县乡上下联动,以乡为主的方式,共同做好抽查巡查工作。部分乡镇成立资金监管领导小组,制定实施方案,由财政所牵头、农经、民政、计生等部门配合,对涉农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定期抽查巡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督办整改,保证了乡镇财政资金安全合理有效使用。
信息管理。建立了财政涉农补贴农户基础信息库。为确保各项涉农补助资金及时、准确、安全发放到农户手中,各乡镇建立和完善了财政涉农补贴农户基础信息数据库,将农户的编码、姓名、身份证号码、银行账户、种植面积、种植种类、地址、联系电话等信息录入《农民补贴网络系统》。同时,每年在进行种粮补贴面积登记前,先将所有涉农信息全部核对一遍,对死亡户、新迁户、变更户及土地信息,及时掌握并变更,以保证涉农信息完整、真实、有效及补贴资金准确发放。
实施监督。针对财政补助性资金涉及面广、资金量大、流动性强的特点,财政所把项目资金作为监管重点,全程实施监管。一是严把项目申报关。财政所通过对项目主体进行实地考察,查看是否虚假立项。二是参与项目招投标。根据项目招投标程序,全程参与项目单位的招投标工作,并对项目主体的招投标行为、标的、中标单位予以确认。三是加强预算支出管理,按工程进度拨款。财政所通过实地检查确定施工进度,并根据施工进度对项目单位拨款。四是做好项目完工验收和绩效考核工作。对完工项目编制工程决算,对业务主管部门的完工验收报告进行验收评审。对项目主体的审批立项、招投标、资金拨付、决算验收等公开公示,按照报帐制要求,实行专帐核算,确保专款专用。
通过建立制度、完善机制、改进手段、强化监督,有效提升了乡镇财政资金监管水平,增强了资金使用的透明度,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效益。
三、乡镇财政监管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一)存在的问题
1、职能不健全。一是乡镇财政所职能不健全,主要表现在:乡镇财政预算管理不规范,涉农资金发放不及时,村级财务监管不到位等;二是“乡财县管”中心职能不健全,主要表现在:没有建立规范的县对乡镇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对乡镇财政专项资金以及村级财务监管工作指导不够。
2、制度不完善。一是乡镇财政资金监管制度不完善,造成监管漏洞,影响资金使用的安全性;二是乡镇财政资金监管工作办法和工作流程不统一。大部分乡镇财政工作制度内容不贴实际、过于笼统,工作流程不够科学,执行时随意性很大;三是没有建立市级财政资金反馈机制。市财政每年安排用于“三农”方面的资金很多,但是对资金的使用情况一无所知;四是没有建立财政干部定期轮岗制度。乡镇财政干部在同一乡镇工作时间普遍过长,既不利于乡镇财政干部的成长,也不利于乡镇财政资金的监管。
3、监管不到位。一是“乡财县管”工作开展进度缓慢,我市泽州、陵川、沁水县都是省定“乡财县管”试点县,目前除沁水县于2010年开展此项工作外,其余两县工作没有实质性的进展,影响了乡镇财政资金的监管的质量;二是农业、林业、水利、教育等部门负责实施的项目,实行县级报账制,项目实施单位只对县级主管部门负责,作为项目实施地的乡镇财政“看得见,管不着”,资金监管流于形式;三是监管意识不强,精细化管理做得不到位,在一定程度上存在 “重资金分配,轻使用监管”、“重项目申报,轻后期监督”的现象。
4、财务不规范。一是会计岗位设置不科学,岗位责任不明确;二是会计人员缺乏专业知识,无证上岗;三是会计核算不统一、不规范;四是票据不规范、支出不合理。记账凭证所附原始凭证不完整、不合规,存在白条抵库现象等;五是资产管理不严谨。大部分乡镇都没有建立固定资产明细账,没有对固定资产进行统一管理,极易造成资产账实不符。
5、人员素质差。乡镇财政干部年龄老化、思想闭塞、专业知识匮乏、履职能力欠佳。
(二)建议
1、进一步健全乡镇财政职能。按照建立健全公共财政体系的要求,合理界定乡镇财政所与乡财县管中心(办)的职能,明确各自职责。即:
乡镇财政所职能:负责编制所在乡镇财政预决算和预算执行、预算调整的具体工作;负责乡镇预算内外资金的收支管理;负责乡镇政府预算单位财务核算和监督;负责各项农民补贴的核定兑付;负责农村社会保障资金的管理;负责村级资金的专户存储、核拨和监督管理。
乡财县管中心(办)职能:负责核定县对乡镇的预算管理体制,建立规范的县对乡镇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指导乡镇财政预算、决算的编制,审核汇总乡镇政府上报备案的预决算;监督乡镇政府的预算执行,监缴乡镇预算收入,核拨乡镇预算资金;指导乡镇各项财政专项资金的管理;指导乡镇监督管理村级财务;负责乡镇财政管理的规章制度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
2、进一步完善乡镇财政监管制度。一是根据《财政部关于发挥乡镇财政职能作用加强财政预算管理的意见》(财预[2008]406号)及《财政部关于印发切实加强乡镇财政资金监管工作的指导意见的通知》(财预[2010]33号)文件精神,结合自身实际,健全和完善各县(市、区)已出台的《乡镇财政资金监管实施办法》及各项工作制度,并张贴上墙;二是根据《关于印发乡镇财政资金监管工作办法和流程的通知》(财预[2011]564号)文件精神,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工作流程,细化工作标准,并张贴上墙;三是建立市级资金反馈制度,对于市级下拨的乡镇财政资金,乡镇财政所要按月编制市级资金使用情况反馈报表并上报县级财政部门,县级财政部门汇总后统一上报市财政部门;四是建立乡镇财政干部定期交流制度,提高乡镇财政干部工作积极性,避免财政干部在同一地方工作时间过长,思想松懈,步入腐败歧途。
3、进一步加大乡镇财政监管力度。一是因地制宜推进“乡财县管”工作。对于机构健全的乡镇财政所在完善监管制度的基础上,可以按现有模式运行。对于人员少,机构不健全的乡镇财政所,可以按“乡财县管”的模式进行管理。乡财县管中心(办)在坚持乡镇政府管理财政的法律主体地位不变、乡镇资金所有权和使用权不变、乡镇政府享有的债权和承担的债务不变、财政审批权不变的前提下,实现乡镇财政与县级财政“预算共编、账户统设、集中收付、采购统办、票据统管”的管理方式,由县级财政部门直接管理并监督乡镇财政收支;二是通过财政网、农联网等网络平台,构建县乡村一体化的财政监管网络体系,将信息化技术更多地运用到乡镇财政监督工作中,实现对乡镇财政资金的全面监管;三是加强对乡镇财政资金监管工作的目标考核,考核内容包括:财政收入监管、财政支出监管、涉农补贴资金发放与监管、内部监管、党风廉政建设等五个方面。对目标考核优胜的乡镇财政进行奖励,并将考核结果作为对县乡财政部门各类综合考评和单项考评的主要依据,奖惩并举,推动监管工作有序进行。
4、进一步加强会计基础规范化建设。一是要按照《会计法》科学合理设置会计岗位,明确岗位职责;二是会计人员必须持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同时要按规定参加财政部门的后续教育与培训;三是要依法建立会计核算制度,制定会计核算流程,实施会计电算化;四是建立财务收支审批制度,严格审批权限和责任。五是建立财产清查处理制度,确保财产的完整性。
5、进一步提升乡镇财政干部素质。乡镇财政担负着基层财政资金监管、惠农资金发放等事关农村经济发展和政治稳定的重要工作。由于我市乡镇财政人员业务素质参差不齐,会计基础规范化建设整体不佳,所以加强队伍建设,提高乡镇财政人员素质是当前乡镇资金监管工作首要任务。要继续按照财政部“每三年将所有的乡镇财政干部轮训一次”的要求,围绕财政中心工作,以财政业务培训为重点,以全面提高乡镇财政干部能力和素质为目标,有计划、有步骤地对乡镇财政干部进行培训,建立起有财政特色、富有生机与活力的干部教育培训机制。同时要坚持“走出去,引进来”的做法,多与兄弟单位联系,多向外省市先进单位学习,学习先进经验,引进先进做法。通过培训与交流,逐步优化乡镇财政干部的知识结构,提升财政资金监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