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文秘人员提高写作能力的技巧
参加工作以来一直来从事办公室工作,加入产业集团后接触到更加严谨的文字任务,进而加深了自己对办公室文字工作的理解。办文是办公室工作的“三大件”之一,只有文字水平提高了,文字工作做好了,办公室的参谋辅政、政务服务等职能才能更好的得到发挥,才能确保机关的政令畅通、运转高效。然而,要真正提高文字工作水平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它需要文字工作人员有广博的文化知识,深邃的道德素养,高度的敬业精神和娴熟的写作技巧。俗话说:聚沙成塔,水滴石穿。办公室文字人员如何才能熟能生巧、落笔成章,全面提高文字工作能力,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与大家探讨。
一是要敏学。古人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学习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大事。一般来说,大多数从办公室出来的文字材料都是起点较高、政策性较强,具有相当的广度和深度;加上有的材料还是临时交办,要求几天甚至几小时就得交稿。这时,如果办公室文字人员没有一定的笔才和练达的素材,将难以满足工作需要。古人有云“不学无以广才,不学无以成才”。学习是办公室文字人员提高工作水平的基础和保障。因此,办公室文字人员要十分注重敏学。首先,要勇于发扬“钉子”精神,善于挤时间学习。克服办公室岗位特殊、工作繁重、平时难以集中时间系统学习的实际困难,保持应有的韧劲、拼劲和钻劲,时刻把学习挂在心上,挤时间看书看报、上网阅读,把学习巧妙地寓于工作之中,在学习中干好工作。其次,要拓宽学习知识面,不断丰富学习内容。
“书到用时方恨少”。对于办公室文字人员来说,没有什么知识是无用的,没有什么是不可学的。古今中外、天文地理、科教文化、民俗谚语、正反事例等等,无所不容,无所不包。只有学得多、看得多,想问题才会全面,看问题才会深刻,写材料才有深度。第三,要避重就轻,讲究学习方法。每个人的时间和精力都是有限的。文字工作要求我们成为一个博学多才的“杂家”。结合办公室工作实践,通过通读、摘读、精读相结合,博览多学,兼收并蓄,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字表达能力、政策理论水平和专业知识,从而不断增强写作的预见性和创造性。
二是要博采。也就是说办公室文字人员平时要十分注重广泛收集,点滴积累写作素材。荀子在《劝学》中提到: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办公室文字工作人员只有平时大量积累素材、吸收素材,才能做到丰富词汇量、拓宽知识面、突出新颖性,起草的材料才会文笔生动、言之有物,不至于单调枯燥、陈旧老套。我们要采取集腋成裘的方法,像蜜蜂采蜜一样,点滴收集,广采博取。第一,要有层面性。重点做好路线、方针、政策等理论知识的积累,广泛收集政治理论书刊、党报党刊发表的理论文章和领导讲话等,掌握政策依据,把握政治路线,有针对性的为我所用,避免出现写材料凭感觉、讲错话的现象。第二,要有灵活性。收集素材是一项非常繁琐的工作,要想收集到全面、有价值的素材,必须灵活运用多种方法,多渠道、多角度、多形式的吸收、归纳和整理。对报刊、杂志上看到的名篇佳
句、名言警句、新颖观点,可以复印或剪贴下来,列出条目、标注出处,以备参考;对经常用到的地方情况、产值收入及本单位、本行业的经济运行情况、增长数据,可以用图表或表格的方法进行记载,确保使用时一目了然;对网上出现的信息资料、短信语言、BBS评论,必要时可以下载,丰富资料库。第三,要注重针对性。尤其要细心留意,仔细观察本行业、本单位的发展情况、重大决策和重大事项的信息动态,从而把握事件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要做日常工作的有心人,利用各种机会、各种场合,留意收集领导的讲话、指示,紧跟领导思路,把握领导意图,了解领导用语风格,从而总结提炼出对全局工作有指导意义的观点和看法。
三是要善思。“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思考的过程本身就是学习过程的继续和深化,也是提高文字工作水平的重要途径。勤于思考、善于思考有助于我们把平时所听、所看、所学转化为知识和能力,促进文字功底的升华。第一,要学会换位思考,提高思维层次。善于对接领导思路,吃透上情,掌握下情,有的放矢,融会贯通,把握方向;善于逆向思维、多向思维,对眼前发生的每一件事情,多想几个为什么,不主观武断,不人云亦云;善于多角度观察,从共性中找出个性,从个性中把握规律。只有站的高,想的问题多,写的文章材料才能磅礴大气、见解独到、思维缜密。第二,要学会比较借鉴。有比较才见差距,有借鉴才有进步。提高办公室文字工作水平必须善于总结,善于自己
和自己比较。要经常对自己写作的过程进行分析评价,经常对文稿起草工作认真回顾、分析和总结,尤其要反复揣摸、思考领导修改过的稿件,从而准确把握领导的思路和语言风格。只有通过横向和纵向对比,才能发现问题,找出差距,悟出道理。要敢于学习借鉴他人的好经验,好笔法,这也可以说是一种立体的比较。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通过立体对比,仔细揣摩,心得和体会自然会加深,对文字材料的把握也将会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四是要勤践。办公室工作部分是服务性的,文字工作也一样。当前,产业集团已进入重要调整时期。面对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文字人员仅仅靠闭门思考是远远不够的。古人说得好: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要提高办公室文字人员的以文辅政水平,还必须深入基层,深入实践,调查研究,详尽地掌握第一手资料。首先,要突出重点,要结合本行业、本单位、本阶段的工作热点、难点和疑点、盲点、亮点问题有的放矢进行调研。其次,要做到深入,真正“沉”下去。深入基层,与不同岗位的干部群众多沟通、多交流,倾听他们的呼声,采集他们的建议,从中挖掘出有价值的东西,汲取营养,丰富自己。第三,要实事求是。办公室文字人员搞调研的目的是为领导决策服务的,这就要求调研的结果必须准确、真实、全面。在调研过程中,我们决不能以主观想象为准,要腿勤、嘴勤、手勤,多听、多问、多思,深入细致的探讨,全面辩证地分析,以客观事实为
根据,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洞察事物的本质,把握事物的内在联系。
五是要深耕。“常看胸中有本,常写笔下生花”。文字写作能力的提高,不是一日之功,也没什么捷径可走,关键在于勤学多练,不断地积累写作经验,探索写作技巧,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厚积薄发、倚马可待。首先要用心。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文字材料的写作是一种创造性的脑力劳动,其本身就是能力不断积累提高的过程。因此,对于各种写作任务,无论是草拟公文、讲话报告、汇报材料,还是通讯报道、信息稿件,都要把它当成一次练笔的良机,专心致志,一丝不苟,尽可能写出有份量、有价值的文稿。其次要精心。按照主题突出、层次分明、结构严谨、立意新颖、文字简练的要求,谋篇布局,精心组织,字斟句酌。要注意把突出主题摆在撰写材料的首位,围绕材料的目的和用途,谋篇布局,分清重点。古人常说:意犹帅也。主题明确了,文章材料就等于写好了一半。要注意讲究结构,做到层次分明。好的结构对突出文章的主题内容起着关键的作用。写完材料后,要尽可能地反复读几篇,看是否文通字顺,是否重复累赘;对拿捏不准的词语,要反复推敲,看是否有更好的词语可以替代。最后还要做到细心。一方面留意各种材料的文种、结构和格式,既领会其“神”,又留意其“形”;另一方面也要对写完的公文、材料进行细心的校对,找出笔误或纰漏。时刻牢记办公室无小事。
第二篇:文秘人员怎么提高公文写作能力
作为一名基层文秘工作者,公文起草是其最重要、最基本的任务,那么怎么才能提高公文写作能力呢,一起来看看!遣词造句
要提高公文写作能力,首先要提高文字表达能力,而文字表达能力归根到底就是遣词造句能力。根据观察和分析,一些文秘人员遣词造句方而的问题突出,表现为词不达意,句子冗长。公文作为政府上下级之间信息和政策传播的媒介,其词之精准与否,句之恰当与否,直接关系到机关作用的发挥和职责的履行效率,所以文秘人员必须努力提高遣词造句的能力。汉语中很多词语意义虽然差别甚微,但语义轻重、褒贬色彩不一,这就要求文秘人员必须准确理解词义,掌握它们的用法差异,在特定的语境中,只可用最恰当的词语。公文语句,在确保公文的规范化、严肃性和权威性的前提下,应尽可能用生动形象的语句来描写事物,阐明道理,讲清问题,把抽象的东西变得直观些,把深奥的道理变得通俗些,尽量用短句少用长句,适度用排比句、反问句、设问句增加语言的感染力。博览多练
随着国家建设的发展,公文的应用已扩展到社会各个领域。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说明,从事文秘工作的人员,其公文写作水平的高低除了受其理论水平、思维方法的影响,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作者知识的丰富与否。而一个人丰富的知识,不是一朝一夕得来的,是长期学习积累起来的。因此,一个文秘工作者,平时应多读书,读方方面面的书,包括政治理论、方针政策、经济文化、经典讲稿、优秀公文等等,不断积累和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进而提高公文写作能力。公文写作除了要有丰富的知识还需要实践练习。而实践练习不能只局限于具体公文文种的写作,对于基本表达方式的训练,尤其是公文写作中运用较多的叙述、议论、说明等表达方式要多加练习。除此,基层文秘人员应对工作中可能需要用到的各种文体进行写作训练,可以模仿范文训练,可以根据材料训练,也可以到某一部门进行实地考察进行实战训练。通过多种形式的写作训练和自己的揣摩,不段熟练掌握公文的写作格式,提高公文写作能力和水平,写出合乎要求的公文。知上晓下
知上,就是领会领导的工作思路、工作要求、工作目的,站在领导的角度、全局的高度、时代的高度认识和分析问题;不能闭门造车,想当然。对某一工作来说,假如你是领导,你会怎么想,会采取哪些措施,把你的想法与领导交流,如果领导不认可,就认真去分析自己错在哪里,找出根源;长此以往,就会把握领导的工作思路,充实完善领导提出的对策或措施,使其更有针对性;就会对领导的思想观点进行更全面、更深刻的阐述,对领导提出的问题进行更深入的研究,提出新观点。领导对问题的把握理解,往往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政策性、全局性的特点,这就从广度和深度上对文秘人员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所以,文秘人员必须知上,否则很难将领导的意图转换为公文,形成一个单位的工作计划、方案、乃至具体的措施等等。如何才能领会领导的意图,笔者认为,文秘人员平时要多与领导接触、沟通,认真倾听领导在各种场合的讲话,做领导身边的有心人。单知上不够,还得晓下。所谓晓下,就是了解下级单位、群众的心声,深入基层,与群众直接交谈,听取不同意见,把群众意见调查了解清楚后集中反馈给领导,领导经过综合分析才能作出正确的决策,制定出可行的计划,才不会脱离工作实际。如果文秘人员不能晓下,对解基层情况把不准,那么写出来的文稿自然与群众的需求对不上号。只有晓下,才能从其根本利益出发,才能从人文角度分析问题,尊重人、理解人、关怀人;只有对基层人民充满感情,真心实意地关怀人民,才能打动群众的心。实践证明,好的公文都是在充分知上晓下的前提下写出来的。细察勤思
对于文秘工作者而言,留心观察身边的人和物,不仅能为公文的写作提供真实生动的感性材料,更能发现问题,增加公文写作的现实针对性。一些文秘人员随同领导视察工作时,也大都是大面上走一走,看一看,对所见之人、事和物熟视无睹,司空见惯;即或观察一些现象也是走马观花、浮光掠影、不究细节;对重要情况也好,一般事情也罢,习惯于掌握一星半点儿,以偏概全;缺乏自己的独特思考与见解,一味借鉴,实行拿来主义照搬他人。借鉴别人的观点固然必要,但缺乏丰富的感性材料和切身体会写出来的东西,必然缺乏广度和深度没有新意,这样的东西不会给他人以说服力、启示,对实际工作指导意义不大。所以,文秘工作者应该注重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从习以为常的现象中发现不同点,从初露端倪的现象中发现未来的问题,从表面现象中发现本质问题。观察固然重要,但亦应学会思考,去粗取精,去伪存真,透过现象看本质,探索出事物的发展规律,提出自己的见解。若实际情况与权威见解或传统定论不符,要敢于质疑。听汇报对收集公文写作材料来说是必要的,但要有甄别地听取,不能不加思考地完全吸收。做到不唯“风”、不唯众,认真进行思考鉴别。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才可能有创造性、有真知灼见,才经得起历史和实践的检验。广积词汇
公文写作应根据不同文种的要求选择多样化的词语,使文章生动活泼,富有文采。文采也是力量,能更有效地吸引人,说服人。毛主席就是这样一位运用多样化语言进行写作的大师,在此仅举一篇。1949年所写的《党委会的工作方法》一文只有两千多字,词语却是多种多样。文章以现代汉语为主,也有成语,如“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要不耻下问”;有口头语,如“工作要抓紧,伸着巴掌当然什么也抓不住,就是把手握起来,但是不握紧,样子像抓,还是抓不住东西”;“开会事前不发‘安民告示’,人到齐了临时现凑合”;有比喻语,如“要学会‘弹钢琴’”、“要精兵简政”、“是延安还是西安”;还有专用语,如“互通情报”、“书记要善于当‘班长’”、“兵马已到、粮草未备”等。生动活泼的词语,有着极大的感染力和说服力,使人读起来爱不释手。公文写作直接面向广大群众,因此要改变总是那几个名词和一套“官话腔”,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多样化词语进行写作,包括恰当引用一点古语、成语、警语、谚语以及含义丰富的典故和通俗易懂的口头语,使公文语言更生动,更有情趣,更有表现力和感染力。善于总结
我们收集了一些领导干部的精彩的体会性词语,仅举几例。(1)作为一个领导干部,应当好“挑夫”,一头挑着上级精神,一头挑着广大人民群众的期望和要求。(2)领导干部既要当“伞”,又要当“牛”,站起来当伞,为群众遮风挡雨,俯下去当牛,老老实实为群众办事。(3)有位抓信访工作的领导干部说,真正悲哀的不在于老百姓有冤,而是有冤无处诉,有屈无处伸。因此,对待上访群众要见不要躲,要疏不要堵,要热不要冷,要柔不要刚。(4)华西村的干部讲,“有福民享,有难官当”,“不怕群众不听话,就怕干部不听群众的话;干部听了老百姓的话,老百姓肯定会听干部的话。”这些有血有肉的词汇和语言所放射出的感染力,远比那些套话、空话、虚话高明得多。
第三篇:文秘人员怎么提高公文写作能力
作为一名基层文秘工作者,公文起草是其最重要、最基本的任务,那么怎么才能提高公文写作能力呢,一起来看看!遣词造句
要提高公文写作能力,首先要提高文字表达能力,而文字表达能力归根到底就是遣词造句能力。根据观察和分析,一些文秘人员遣词造句方而的问题突出,表现为词不达意,句子冗长。公文作为政府上下级之间信息和政策传播的媒介,其词之精准与否,句之恰当与否,直接关系到机关作用的发挥和职责的履行效率,所以文秘人员必须努力提高遣词造句的能力。汉语中很多词语意义虽然差别甚微,但语义轻重、褒贬色彩不一,这就要求文秘人员必须准确理解词义,掌握它们的用法差异,在特定的语境中,只可用最恰当的词语。公文语句,在确保公文的规范化、严肃性和权威性的前提下,应尽可能用生动形象的语句来描写事物,阐明道理,讲清问题,把抽象的东西变得直观些,把深奥的道理变得通俗些,尽量用短句少用长句,适度用排比句、反问句、设问句增加语言的感染力。博览多练
随着国家建设的发展,公文的应用已扩展到社会各个领域。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说明,从事文秘工作的人员,其公文写作水平的高低除了受其理论水平、思维方法的影响,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作者知识的丰富与否。而一个人丰富的知识,不是一朝一夕得来的,是长期学习积累起来的。因此,一个文秘工作者,平时应多读书,读方方面面的书,包括政治理论、方针政策、经济文化、经典讲稿、优秀公文等等,不断积累和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进而提高公文写作能力。公文写作除了要有丰富的知识还需要实践练习。而实践练习不能只局限于具体公文文种的写作,对于基本表达方式的训练,尤其是公文写作中运用较多的叙述、议论、说明等表达方式要多加练习。除此,基层文秘人员应对工作中可能需要用到的各种文体进行写作训练,可以模仿范文训练,可以根据材料训练,也可以到某一部门进行实地考察进行实战训练。通过多种形式的写作训练和自己的揣摩,不段熟练掌握公文的写作格式,提高公文写作能力和水平,写出合乎要求的公文。知上晓下
知上,就是领会领导的工作思路、工作要求、工作目的,站在领导的角度、全局的高度、时代的高度认识和分析问题;不能闭门造车,想当然。对某一工作来说,假如你是领导,你会怎么想,会采取哪些措施,把你的想法与领导交流,如果领导不认可,就认真去分析自己错在哪里,找出根源;长此以往,就会把握领导的工作思路,充实完善领导提出的对策或措施,使其更有针对性;就会对领导的思想观点进行更全面、更深刻的阐述,对领导提出的问题进行更深入的研究,提出新观点。领导对问题的把握理解,往往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政策性、全局性的特点,这就从广度和深度上对文秘人员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所以,文秘人员必须知上,否则很难将领导的意图转换为公文,形成一个单位的工作计划、方案、乃至具体的措施等等。如何才能领会领导的意图,笔者认为,文秘人员平时要多与领导接触、沟通,认真倾听领导在各种场合的讲话,做领导身边的有心人。单知上不够,还得晓下。所谓晓下,就是了解下级单位、群众的心声,深入基层,与群众直接交谈,听取不同意见,把群众意见调查了解清楚后集中反馈给领导,领导经过综合分析才能作出正确的决策,制定出可行的计划,才不会脱离工作实际。如果文秘人员不能晓下,对解基层情况把不准,那么写出来的文稿自然与群众的需求对不上号。只有晓下,才能从其根本利益出发,才能从人文角度分析问题,尊重人、理解人、关怀人;只有对基层人民充满感情,真心实意地关怀人民,才能打动群众的心。实践证明,好的公文都是在充分知上晓下的前提下写出来的。细察勤思
对于文秘工作者而言,留心观察身边的人和物,不仅能为公文的写作提供真实生动的感性材料,更能发现问题,增加公文写作的现实针对性。一些文秘人员随同领导视察工作时,也大都是大面上走一走,看一看,对所见之人、事和物熟视无睹,司空见惯;即或观察一些现象也是走马观花、浮光掠影、不究细节;对重要情况也好,一般事情也罢,习惯于掌握一星半点儿,以偏概全;缺乏自己的独特思考与见解,一味借鉴,实行拿来主义照搬他人。借鉴别人的观点固然必要,但缺乏丰富的感性材料和切身体会写出来的东西,必然缺乏广度和深度没有新意,这样的东西不会给他人以说服力、启示,对实际工作指导意义不大。所以,文秘工作者应该注重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从习以为常的现象中发现不同点,从初露端倪的现象中发现未来的问题,从表面现象中发现本质问题。观察固然重要,但亦应学会思考,去粗取精,去伪存真,透过现象看本质,探索出事物的发展规律,提出自己的见解。若实际情况与权威见解或传统定论不符,要敢于质疑。听汇报对收集公文写作材料来说是必要的,但要有甄别地听取,不能不加思考地完全吸收。做到不唯“风”、不唯众,认真进行思考鉴别。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才可能有创造性、有真知灼见,才经得起历史和实践的检验。广积词汇
公文写作应根据不同文种的要求选择多样化的词语,使文章生动活泼,富有文采。文采也是力量,能更有效地吸引人,说服人。毛主席就是这样一位运用多样化语言进行写作的大师,在此仅举一篇。1949年所写的《党委会的工作方法》一文只有两千多字,词语却是多种多样。文章以现代汉语为主,也有成语,如“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要不耻下问”;有口头语,如“工作要抓紧,伸着巴掌当然什么也抓不住,就是把手握起来,但是不握紧,样子像抓,还是抓不住东西”;“开会事前不发‘安民告示’,人到齐了临时现凑合”;有比喻语,如“要学会‘弹钢琴’”、“要精兵简政”、“是延安还是西安”;还有专用语,如“互通情报”、“书记要善于当‘班长’”、“兵马已到、粮草未备”等。生动活泼的词语,有着极大的感染力和说服力,使人读起来爱不释手。公文写作直接面向广大群众,因此要改变总是那几个名词和一套“官话腔”,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多样化词语进行写作,包括恰当引用一点古语、成语、警语、谚语以及含义丰富的典故和通俗易懂的口头语,使公文语言更生动,更有情趣,更有表现力和感染力。善于总结
我们收集了一些领导干部的精彩的体会性词语,仅举几例。(1)作为一个领导干部,应当好“挑夫”,一头挑着上级精神,一头挑着广大人民群众的期望和要求。(2)领导干部既要当“伞”,又要当“牛”,站起来当伞,为群众遮风挡雨,俯下去当牛,老老实实为群众办事。(3)有位抓信访工作的领导干部说,真正悲哀的不在于老百姓有冤,而是有冤无处诉,有屈无处伸。因此,对待上访群众要见不要躲,要疏不要堵,要热不要冷,要柔不要刚。(4)华西村的干部讲,“有福民享,有难官当”,“不怕群众不听话,就怕干部不听群众的话;干部听了老百姓的话,老百姓肯定会听干部的话。”这些有血有肉的词汇和语言所放射出的感染力,远比那些套话、空话、虚话高明得多。
第四篇:基层文秘人员如何提高公文写作能力
基层文秘人员如何提高公文写作能力
公文是国家机关及社会组织在行使职权和实施管理的过程中形成的具有法定效用与规范格式的文字材料,是一系列政治和经济活动都不可缺失的重要工具。下面给大家介绍基层文秘人员如何提高公文写作能力,欢迎阅读!
基层文秘人员如何提高公文写作能力遣词造句
要提高公文写作能力,首先要提高文字表达能力,而文字表达能力归根到底就是遣词造句能力。根据观察和分析,一些文秘人员遣词造句方而的问题突出,表现为词不达意,句子冗长。公文作为政府上下级之间信息和政策传播的媒介,其词之精准与否,句之恰当与否,直接关系到机关作用的发挥和职责的履行效率,所以文秘人员必须努力提高遣词造句的能力。汉语中很多词语意义虽然差别甚微,但语义轻重、褒贬色彩不一,这就要求文秘人员必须准确理解词义,掌握它们的用法差异,在特定的语境中,只可用最恰当的词语。公文语句,在确保公文的规范化、严肃性和权威性的前提下,应尽可能用生动形象的语句来描写事物,阐明道理,讲清问题,把抽象的东西变得直观些,把深奥的道理变得通俗些,尽量用短句少用长句,适度用排比句、反问句、设问句增加语言的感染力。
博览多练
随着国家建设的发展,公文的应用已扩展到社会各个领域。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说明,从事文秘工作的人员,其公文写作水平的高低除了受其理论水平、思维方法的影响,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作者知识的丰富与否。而一个人丰富的知识,不是一朝一夕得来的,是长期学习积累起来的。因此,一个文秘工作者,平时应多读书,读方方面面的书,包括政治理论、方针政策、经济文化、经典讲稿、优秀公文等等,不断积累和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进而提高公文写作能力。公文写作除了要有丰富的知识还需要实践练习。而实践练习不能只局限于具体公文文种的写作,对于基本表达方式的训练,尤其是公文写作中运用较多的叙述、议论、说明等表达方式要多加练习。除此,基层文秘人员应对工作中可能需要用到的各种文体进行写作训练,可以模仿范文训练,可以根据材料训练,也可以到某一部门进行实地考察进行实战训练。通过多种形式的写作训练和自己的揣摩,不段熟练掌握公文的写作格式,提高公文写作能力和水平,写出合乎要求的公文。知上晓下
知上,就是领会领导的工作思路、工作要求、工作目的,站在领导的角度、全局的高度、时代的高度认识和分析问题;不能闭门造车,想当然。对某一工作来说,假如你是领导,你会怎么想,会采取哪些措施,把你的想法与领导交流,如果领导不认可,就认真去分析自己错在哪里,找出根源;长此以往,就会把握领导的工作思路,充实完善领导提出的对策或措施,使其更有针对性;就会对领导的思想观点进行更全面、更深刻的阐述,对领导提出的问题进行更深入的研究,提出新观点。领导对问题的把握理解,往往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政策性、全局性的特点,这就从广度和深度上对文秘人员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所以,文秘人员必须知上,否则很难将领导的意图转换为公文,形成一个单位的工作计划、方案、乃至具体的措施等等。如何才能领会领导的意图,笔者认为,文秘人员平时要多与领导接触、沟通,认真倾听领导在各种场合的讲话,做领导身边的有心人。单知上不够,还得晓下。所谓晓下,就是了解下级单位、群众的心声,深入基层,与群众直接交谈,听取不同意见,把群众意见调查了解清楚后集中反馈给领导,领导经过综合分析才能作出正确的决策,制定出可行的计划,才不会脱离工作实际。如果文秘人员不能晓下,对解基层情况把不准,那么写出来的文稿自然与群众的需求对不上号。只有晓下,才能从其根本利益出发,才能从人文角度分析问题,尊重人、理解人、关怀人;只有对基层人民充满感情,真心实意地关怀人民,才能打动群众的心。实践证明,好的公文都是在充分知上晓下的前提下写出来的。细察勤思
对于文秘工作者而言,留心观察身边的人和物,不仅能为公文的写作提供真实生动的感性材料,更能发现问题,增加公文写作的现实针对性。一些文秘人员随同领导视察工作时,也大都是大面上走一走,看一看,对所见之人、事和物熟视无睹,司空见惯;即或观察一些现象也是走马观花、浮光掠影、不究细节;对重要情况也好,一般事情也罢,习惯于掌握一星半点儿,以偏概全;缺乏自己的独特思考与见解,一味借鉴,实行拿来主义照搬他人。借鉴别人的观点固然必要,但缺乏丰富的感性材料和切身体会写出来的东西,必然缺乏广度和深度没有新意,这样的东西不会给他人以说服力、启示,对实际工作指导意义不大。所以,文秘工作者应该注重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从习以为常的'现象中发现不同点,从初露端倪的现象中发现未来的问题,从表面现象中发现本质问题。观察固然重要,但亦应学会思考,去粗取精,去伪存真,透过现象看本质,探索出事物的发展规律,提出自己的见解。若实际情况与权威见解或传统定论不符,要敢于质疑。听汇报对收集公文写作材料来说是必要的,但要有甄别地听取,不能不加思考地完全吸收。做到不唯“风”、不唯众,认真进行思考鉴别。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才可能有创造性、有真知灼见,才经得起历史和实践的检验。
广积词汇
公文写作应根据不同文种的要求选择多样化的词语,使文章生动活泼,富有文采。文采也是力量,能更有效地吸引人,说服人。毛主席就是这样一位运用多样化语言进行写作的大师,在此仅举一篇。1949年所写的《党委会的工作方法》一文只有两千多字,词语却是多种多样。文章以现代汉语为主,也有成语,如“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要不耻下问”;有口头语,如“工作要抓紧,伸着巴掌当然什么也抓不住,就是把手握起来,但是不握紧,样子像抓,还是抓不住东西”;“开会事前不发‘安民告示’,人到齐了临时现凑合”;有比喻语,如“要学会‘弹钢琴’”、“要精兵简政”、“是延安还是西安”;还有专用语,如“互通情报”、“书记要善于当‘班长’”、“兵马已到、粮草未备”等。生动活泼的词语,有着极大的感染力和说服力,使人读起来爱不释手。公文写作直接面向广大群众,因此要改变总是那几个名词和一套“官话腔”,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多样化词语进行写作,包括恰当引用一点古语、成语、警语、谚语以及含义丰富的典故和通俗易懂的口头语,使公文语言更生动,更有情趣,更有表现力和感染力。
善于总结
我们收集了一些领导干部的精彩的体会性词语,仅举几例。(1)作为一个领导干部,应当好“挑夫”,一头挑着上级精神,一头挑着广大人民群众的期望和要求。(2)领导干部既要当“伞”,又要当“牛”,站起来当伞,为群众遮风挡雨,俯下去当牛,老老实实为群众办事。(3)有位抓信访工作的领导干部说,真正悲哀的不在于老百姓有冤,而是有冤无处诉,有屈无处伸。因此,对待上访群众要见不要躲,要疏不要堵,要热不要冷,要柔不要刚。(4)华西村的干部讲,“有福民享,有难官当”,“不怕群众不听话,就怕干部不听群众的话;干部听了老百姓的话,老百姓肯定会听干部的话。”这些有血有肉的词汇和语言所放射出的感染力,远比那些套话、空话、虚话高明得多。
第五篇:基层文秘人员如何提高公文写作能力
公文是国家机关及社会组织在行使职权和实施管理的过程中形成的具有法定效用与规范格式的文字材料,是一系列政治和经济活动都不可缺失的重要工具。下面给大家介绍基层文秘人员如何提高公文写作能力,欢迎阅读!
基层文秘人员如何提高公文写作能力遣词造句
要提高公文写作能力,首先要提高文字表达能力,而文字表达能力归根到底就是遣词造句能力。根据观察和分析,一些文秘人员遣词造句方而的问题突出,表现为词不达意,句子冗长。公文作为政府上下级之间信息和政策传播的媒介,其词之精准与否,句之恰当与否,直接关系到机关作用的发挥和职责的履行效率,所以文秘人员必须努力提高遣词造句的能力。汉语中很多词语意义虽然差别甚微,但语义轻重、褒贬色彩不一,这就要求文秘人员必须准确理解词义,掌握它们的用法差异,在特定的语境中,只可用最恰当的词语。公文语句,在确保公文的规范化、严肃性和权威性的前提下,应尽可能用生动形象的语句来描写事物,阐明道理,讲清问题,把抽象的东西变得直观些,把深奥的道理变得通俗些,尽量用短句少用长句,适度用排比句、反问句、设问句增加语言的感染力。
博览多练
随着国家建设的发展,公文的应用已扩展到社会各个领域。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说明,从事文秘工作的人员,其公文写作水平的高低除了受其理论水平、思维方法的影响,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作者知识的丰富与否。而一个人丰富的知识,不是一朝一夕得来的,是长期学习积累起来的。因此,一个文秘工作者,平时应多读书,读方方面面的书,包括政治理论、方针政策、经济文化、经典讲稿、优秀公文等等,不断积累和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进而提高公文写作能力。公文写作除了要有丰富的知识还需要实践练习。而实践练习不能只局限于具体公文文种的写作,对于基本表达方式的训练,尤其是公文写作中运用较多的叙述、议论、说明等表达方式要多加练习。除此,基层文秘人员应对工作中可能需要用到的各种文体进行写作训练,可以模仿范文训练,可以根据材料训练,也可以到某一部门进行实地考察进行实战训练。通过多种形式的写作训练和自己的揣摩,不段熟练掌握公文的写作格式,提高公文写作能力和水平,写出合乎要求的公文。知上晓下
知上,就是领会领导的工作思路、工作要求、工作目的,站在领导的角度、全局的高度、时代的高度认识和分析问题;不能闭门造车,想当然。对某一工作来说,假如你是领导,你会怎么想,会采取哪些措施,把你的想法与领导交流,如果领导不认可,就认真去分析自己错在哪里,找出根源;长此以往,就会把握领导的工作思路,充实完善领导提出的对策或措施,使其更有针对性;就会对领导的思想观点进行更全面、更深刻的阐述,对领导提出的问题进行更深入的研究,提出新观点。领导对问题的把握理解,往往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政策性、全局性的特点,这就从广度和深度上对文秘人员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所以,文秘人员必须知上,否则很难将领导的意图转换为公文,形成一个单位的工作计划、方案、乃至具体的措施等等。如何才能领会领导的意图,笔者认为,文秘人员平时要多与领导接触、沟通,认真倾听领导在各种场合的讲话,做领导身边的有心人。单知上不够,还得晓下。所谓晓下,就是了解下级单位、群众的心声,深入基层,与群众直接交谈,听取不同意见,把群众意见调查了解清楚后集中反馈给领导,领导经过综合分析才能作出正确的决策,制定出可行的计划,才不会脱离工作实际。如果文秘人员不能晓下,对解基层情况把不准,那么写出来的文稿自然与群众的需求对不上号。只有晓下,才能从其根本利益出发,才能从人文角度分析问题,尊重人、理解人、关怀人;只有对基层人民充满感情,真心实意地关怀人民,才能打动群众的心。实践证明,好的公文都是在充分知上晓下的前提下写出来的。细察勤思
对于文秘工作者而言,留心观察身边的人和物,不仅能为公文的写作提供真实生动的感性材料,更能发现问题,增加公文写作的现实针对性。一些文秘人员随同领导视察工作时,也大都是大面上走一走,看一看,对所见之人、事和物熟视无睹,司空见惯;即或观察一些现象也是走马观花、浮光掠影、不究细节;对重要情况也好,一般事情也罢,习惯于掌握一星半点儿,以偏概全;缺乏自己的独特思考与见解,一味借鉴,实行拿来主义照搬他人。借鉴别人的观点固然必要,但缺乏丰富的感性材料和切身体会写出来的东西,必然缺乏广度和深度没有新意,这样的东西不会给他人以说服力、启示,对实际工作指导意义不大。所以,文秘工作者应该注重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从习以为常的现象中发现不同点,从初露端倪的现象中发现未来的问题,从表面现象中发现本质问题。观察固然重要,但亦应学会思考,去粗取精,去伪存真,透过现象看本质,探索出事物的发展规律,提出自己的见解。若实际情况与权威见解或传统定论不符,要敢于质疑。听汇报对收集公文写作材料来说是必要的,但要有甄别地听取,不能不加思考地完全吸收。做到不唯“风”、不唯众,认真进行思考鉴别。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才可能有创造性、有真知灼见,才经得起历史和实践的检验。
广积词汇
公文写作应根据不同文种的要求选择多样化的词语,使文章生动活泼,富有文采。文采也是力量,能更有效地吸引人,说服人。毛主席就是这样一位运用多样化语言进行写作的大师,在此仅举一篇。1949年所写的《党委会的工作方法》一文只有两千多字,词语却是多种多样。文章以现代汉语为主,也有成语,如“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要不耻下问”;有口头语,如“工作要抓紧,伸着巴掌当然什么也抓不住,就是把手握起来,但是不握紧,样子像抓,还是抓不住东西”;“开会事前不发‘安民告示’,人到齐了临时现凑合”;有比喻语,如“要学会‘弹钢琴’”、“要精兵简政”、“是延安还是西安”;还有专用语,如“互通情报”、“书记要善于当‘班长’”、“兵马已到、粮草未备”等。生动活泼的词语,有着极大的感染力和说服力,使人读起来爱不释手。公文写作直接面向广大群众,因此要改变总是那几个名词和一套“官话腔”,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多样化词语进行写作,包括恰当引用一点古语、成语、警语、谚语以及含义丰富的典故和通俗易懂的口头语,使公文语言更生动,更有情趣,更有表现力和感染力。
善于总结
我们收集了一些领导干部的精彩的体会性词语,仅举几例。(1)作为一个领导干部,应当好“挑夫”,一头挑着上级精神,一头挑着广大人民群众的期望和要求。(2)领导干部既要当“伞”,又要当“牛”,站起来当伞,为群众遮风挡雨,俯下去当牛,老老实实为群众办事。(3)有位抓信访工作的领导干部说,真正悲哀的不在于老百姓有冤,而是有冤无处诉,有屈无处伸。因此,对待上访群众要见不要躲,要疏不要堵,要热不要冷,要柔不要刚。(4)华西村的干部讲,“有福民享,有难官当”,“不怕群众不听话,就怕干部不听群众的话;干部听了老百姓的话,老百姓肯定会听干部的话。”这些有血有肉的词汇和语言所放射出的感染力,远比那些套话、空话、虚话高明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