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制是和谐社会之本

时间:2019-05-13 09:37:2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制是和谐社会之本》,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制是和谐社会之本》。

第一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制是和谐社会之本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指出: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就把握住了推进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的正确方向,对于巩固社会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建设和谐文化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重视文化建设,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占领意识形态阵地,是我们党一贯坚持的方针。意识形态是文化的核心部分,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集中体现,影响整个文化的发展。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就必须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

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建设和谐文化,是由中国共产党在国家政权中的领导地位决定的。任何一个社会,都有它的核心价值体系。但是,国家性质不同,它的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也不同。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党的根本指导思想。这就决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旗帜,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世界观的理论基础。因此,必须正确处理指导思想一元化和文化多样性的关系,旗帜鲜明地反对在文化建设领域搞指导思想的“多元化”、“模糊化”。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是提倡文化多样性的前提,没有科学的指导思想,多样性就会失去主导。

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建设和谐文化,是由意识形态的阶级性和社会功能所决定的。人们在认识和改造世界、创造和实现价值的过程中,必然要形成一定的价值观念。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社会在长期共同的实践和认识活动中,必然要形成一定的价值观念体系。在这个体系中,居核心地位、起主导和统领作用的就是其核心价值体系。在社会主义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是起指导作用的社会意识形态,对整个社会文化具有支配作用,代表着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前进方向。当前,在各种思想文化相互交织、相互激荡的复杂背景下,只有深刻认识和正确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才能抓住社会主义社会的价值需要、价值创造、价值实现的关键,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

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建设和谐文化,是由维护文化自身的安全所决定的。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文化发展的趋势呈现出各国各民族文化交流、激荡的局面。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我们一方面要积极吸取国外先进的科技文化成果,另一方面要防止西方腐朽的价值观念、政治模式的影响和渗透,维护我国的文化安全。而要在实践中正确处理以上关系,就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牢牢把握文化发展的主导权。

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建设和谐文化,是由积极应对意识形态领域新挑战的需要所决定的。当前,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主流是积极健康的,但也必须看到意识形态领域的复杂性和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特别是互联网、手机等新兴传媒的迅猛兴起,思想文化交流呈现出分散性、便捷性和跨国界的特点。世界范围内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渗透和反渗透的斗争将是长期的、复杂的,有时甚至是非常尖锐的。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更要采取切实措施,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建设和谐文化,进一步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正确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科学内涵和基本特征

所谓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就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以崇尚和谐、追求和谐为价值取向的思想文化。它融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规范、社会风尚为一体,反映着人们对和谐社会的总体认识、基本理念和价值追求,体现了人们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制度安排、政策导向和实践基础,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内在地需要并将催生出与之相适应的社会主义和谐文化。

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包含丰富的内容,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第一,从人与自然的关系来看,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是追求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文化。和谐文化蕴涵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这种和谐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要求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在维护人类利益的同时,又维护自然的平衡,确保社会系统和生态系统的协调发展。第二,从人与社会的关系来看,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是实现个性发展与社会发展相统一的文化。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是社会的人,社会是人的社会,人的发展离不开社会的发展,而社会的发展最终要归结到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因此,社会主义和谐文化蕴涵人与社会发展相统一的理念,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同社会全面发展是互为前提和基础的,是同一个历史过程的两个方面。第三,从人与人的关系来看,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是强调人与人之间平等的文化。在社会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发展主要包括社会分工的和谐和各阶层之间的和谐。我们所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它为人与人关系的和谐发展奠定了基础。正因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蕴涵人与人和谐相处、优势互补、共同进步的理念,主张在劳动平等、社会生活平等的基础上,提倡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帮助,引导人们用和谐的思想认识事物,用和谐的态度对待问题,用和谐的方式处理矛盾,因而有助于化解矛盾,最大程度减少思想冲突,增进社会共识,从而形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良好社会风尚。第四,从人自身的发展来看,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是促进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的文化。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是建立在自由个性发展基础上的人的全面发展。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以人为本的社会,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根本目标,把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从而最大程度地促进人的内在精神上的和谐发展。

从上述内容看,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具有以下几个基本特征:首先,它是社会主义性质的文化。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属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范畴,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次,它崇尚和谐、追求和谐。社会主义和谐文化作为一种以和谐为核心价值理念的文化形态,反映了人们对和谐现象、和谐本质以及和谐规律的总体思考和认识,包含着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认识和评价,是维系社会发展的精神支柱和纽带。再次,它主张和而不同、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和而不同,是社会事物和社会关系发展的一条重要规律,也是人们处世行事应遵循的准则,是人类各种文明协调发展的保证。和而不同反映在文化上,就是要承认不同文化传承之间的差异,通过借鉴、吸收,求同存异,共同发展。现在,世界上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2500多个民族以及多种宗教、习俗。“夫物之不齐,物之情也。”(《孟子·滕文公上》)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尤其需要在尊重差异中扩大社会认同,在包容多样中增进思想共识,努力形成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使先进文化得到发展,健康文化得到支持,落后文化得到改造,腐朽文化受到抵制,使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高雅文化与通俗文化在交流比较中互动融合、相互促进,使各种文化形式、文化门类、文化形态共同发展。最后,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核心要求是坚持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不断满足人们多方面的需要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不仅是经济建设的重要指针,也是文化进步的重要动力。在文化建设上坚持以人为本,就是把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充分调动人民群众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使全体公民在“文化享有”上各得其所,在“文化创造”上各尽其能,使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过程成为提高人的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过程。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建设和谐文化

价值观是文化的核心。坚持什么样的文化方向,建设什么样的文化,就是坚持和倡导什么样的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文化的内在精神和生命之魂,建设和谐文化就是必须紧紧抓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个关键和根本。

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决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性质和方向。建设和谐文化,最根本的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在和谐文化建设中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就是坚持指导思想的一元化。只有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才能有效引领和整合社会思潮,才能保证和谐文化建设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才能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智力支持和精神支撑。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只有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正确认识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势,正确认识社会思想意识中的主流和支流,才能在扑朔迷离的文化现象中看清本质、明确方向。在当代中国,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就是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党和国家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

要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强大动力,也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客观要求。强调树立共同理想,突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解决了和谐文化建设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问题。个人没有理想,便没有明确的方向,也不会有高昂的斗志;社会没有理想,便只能是一盘散沙,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面对社会生活日益多样化、人们的思想观念日益多样化的客观现实,我们尤其需要一个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社会各个阶层广泛认可和接受、能够有效凝聚各个方面智慧和力量的社会理想。这个社会理想,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要不断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精神支撑,是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坚持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就把握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为大多数社会成员认同和信守的思想品格和价值准则。任何一个民族,要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保持其民族精神的先进性,就不仅要弘扬其民族精神,而且要培育其时代精神。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相互交融的,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深深熔铸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之中,是中华民族能够以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保证。

要坚持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社会主义荣辱观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优秀革命道德与时代精神的有机结合,是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核心内容。把握了这一点,就把握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荣辱观是人们对荣誉和耻辱的根本看法和态度,属于道德的范畴,对人的思想行为具有推动、引导和调节作用。正确的荣辱观,可以引导人们明辨是非、善恶、美丑,形成正确的自我评价,产生正确的价值激励,满足正确的自我需求,实现自身全面发展。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直接目的,就是要树立良好的社会风气。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适应了思想道德建设多层次的要求,为在当今社会生活中确定价值取向、作出道德判断提供了基本准则,因而具有强大的整合力和引领力。在全社会树立和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的基本任务

第二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构建和谐社会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精神支柱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我们党理论创新的一个重大成果,是加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和谐社会建设的重大举措,对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对于引领全体社会成员在思想上、道德上共同进步具有重大的意义。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社会的价值观念及其核心价值体系的形成和发展,都是基于一定时空体系内发展的民族、国家和社会的历史性和时代性的反映,并且以理想的形态引导、塑造着这个民族、国家和社会的历史发展进程。

随着中国社会发展进程的深入,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只有经济发展是不够的,必须伴之以一种具有凝聚力的文化认同力量。这种凝聚人民、动员人民、激发人民创造力的文化力量,就是我们所说的核心价值观念。任何民族精神都有自己的历史起源和发展过程,都是一定时间和空间内孕育和形成,并且通过历史记忆加以传播的。核心价值体系是一定的民族国家内部力量整合的必需的要素:它不仅须臾不可缺少,而且其内在的性质也影响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发展进程。二

核心价值体系具有明显的历史继承性。现在是过去历史的延续。没有历史就没有现在,也就没有未来。

对于当代中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我们绝不能采取历史虚无主义态度。中华民族的价值体系是在中国这块土地上孕育和形成的,并且不可能离开中华民族的历史实践活动独立存在和发展。在漫长的历史中,中华民族为了群体的生存和发展,必须凝聚在一起,协商、协调和合作,形成共同的利益目标,并且形成共同的文化形式、价值追求、社会心理和民族认同,以反映并且进一步塑造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生活样式。

然而,核心价值体系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历史是发展的,核心价值观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的核心价值体系,只有同时植根于历史传统并符合时代要求,才能成为动员整个民族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共同奋斗的推动和凝聚力量。自古以来,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就深深熔铸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之中,并且孕育了具有中华民族独特意识、品格和气质的价值观念体系。但是,民族精神或一个民族的价值追求是对民族现实的历史创造性活动的引领和反应,因此,必然对特殊的时代性问题作出回应,从而带有一定的历史时代的烙印。中华民族的价值观念体系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体现。譬如,中国古代就有“和为贵”的理想,追求和谐的人际关系。这对全人类的历史发展而言,也具有普遍的意义。但是,这种理想在古代中国排斥了人民所倡导的规范,因此不仅是片面的,而且也是难以实现的。然而,我们不能因为这些理想的历史性就否认它们的普遍价值,我们可以通过努力不断扩展具有普遍意义的价值理想的适应范围和体现深度。

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过程与其核心价值观念的演化过程是一个相互塑造的过程。坚持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统一,既要求保持我们的民族传统根基,又要求我们紧跟时代的步伐。我们不仅要在历史发展中追求更具有普遍意义的理想状态,而且要以自己深厚的历史特性给世界留下更多具有普遍价值的精神财富。由于人类社会有一个历史生成过程,社会发展仍然呈现出某种规律性。这些虽非绝对的共性,但也存在某些统计学上的趋势性的东西。我们不能因民族性而抗拒普遍性的东西。一个排斥普遍性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只有把民族性与普遍性历史地结合在一起,并且不断发现和开创普遍前景的民族才是有希望的民族。价值体系只有在创造中才能展现其魅力和活力,民族精神只有在创新中才能体现其世界性的价值。作为一个有着几千年发展历史的文明古国,作为一个蓬勃发展的社会主义大国,中国当然有自己的核心价值观念。但是,伴随着社会历史发展的步伐和人们认识水平的提高,我们仍然面临这样的任务:如何不断总结、提炼、调整和概括我们社会的核心价值,构建我们的核心价值体系,使中华文化更加多姿多彩。

实际上,任何社会都有自己的核心价值体系。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意识的本质体现,决定着社会意识的性质和方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与当代中国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根本性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的内在规定、要求和目标取向。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这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最新概括。这一概括是建立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基本经验的总结基础之上的,体现了我们党的理论自觉和理论创新的勇气。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一个结构明晰和内在组成部分密切相关的有机整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灵魂,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精髓,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告诉我们:伟大的共同理想基于伟大的共同事业;离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就不可能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提示我们: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没有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没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的指导,就无法铸就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启迪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是中国各民族人民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统一,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已经深深地融入到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之中;弘扬和培育伟大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要求我们:社会主义社会应该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社会文明协调发展的社会;没有良好的道德规范,就

无法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社会主义荣辱观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制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与人类文明发展趋势相一致,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道德规范和行为规范的基本要求,是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谐发展的基本保证。

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我们必须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贯穿现代化建设各方面。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凝聚力量、激发活力,倡导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加强国情和形势政策教育,不断增强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制度、改革开放事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信念和信心。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增强党的思想理论工作的创造力、说服力、感召力。

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我们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最大限度地形成社会思想共识。就文化而言,不仅每个民族都有与其他民族相互区别的文化,而且一个民族内部也不是完全同质的。单一的文化会因时间之中的流动而划分为不同历史阶段的文化,因空间的展开的序列而形成不同的亚文化——都市文化、乡村文化、宗教文化、商业文化、政治文化、企业文化、学院文化、大众文化等。在这种情况下,一方面,我们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导地位,因为它集中体现了全国各民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文化认同和价值追求;另一方面,我们又必须尊重人民群众的利益差异和文化差异,引领、改造、提升、整合不同的社会观念。同时,我们不仅应该鼓励公民树立团队精神,而且应该鼓励更广泛地交往。

目前,在经济全球化和各种思想文化思潮相互激荡的情形下,在国际交往中,我们应该通过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共同发展,提高我们的民族文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的影响力。这就是说,在和平发展的进程中,我们不仅要发展自己的硬实力,也要发展自己的软实力。发展软实力既可以增强内部凝聚力,形成强大的文化认同感,也可以缓解外界对我们的硬实力发展的不利反应,为硬实力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同时,软实力本身也是综合国力和影响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维系社会健康协调运转的精神纽带、推动社会不断发展的精神动力、指引社会前进方向的精神旗帜。我们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借鉴人类有益的文明成果,倡导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进一步形成全社会普遍认同的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打牢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道德基础。

第三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这是党中央为适应我国社会思想道德建设的新形势,向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提出的重要任务。一个社会的核心价值观,反映社会意识的本质,决定社会意识的性质,涵盖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思维方式、行为规范,是引领社会前进的精神旗帜。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既是丰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需要,也是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弘扬延安精神,保持和发扬我们党优良传统的必然要求。作为我们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应该深刻认识和正确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真实践,率先垂范,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才能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发扬光大。

第四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们的思想精神坐标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表明,我党对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从认识到实践达到了新境界。党的十八大报告凝练概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了政治理想、社会导向、行为准则的统一,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价值观与中国传统价值观的融合,符合时代要求,顺应人民愿望。这个核心价值观是科学的,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基础,体现了国家、集体、个人三个层次,各个内涵既相对独立又相互促进,形成为一个科学系统的整体。这个核心价值观是开放的,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和行为准则,植根于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充分吸收了世界各国优秀思想文化成果。这个核心价值观是人民的,其表述覆盖全国各方面意见,反映了现阶段全国人民最大公约数,来自于人民、发展于人民、服务于人民,有利于人民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放眼望去,在中华民族绵延不绝的历史长河中,文化这一精神脊梁支撑着这个伟大文明古国不断发展、前进。一个国家尚且如此,一个系统、一个单位的发展更需要“文化”。为响应国家质检总局“结合质检工作实际,加强质检文化建设”的要求,在广泛征求全系统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经过反复酝酿、集中讨论、专家论证、局党组审定通过,确定“心系国门,情注中原,激情奉献,明新至善”为河南检验检疫局核心价值观。

心系国门是我们职能内在的根本要求,就是要求我们河南检验检疫人要正确履行国家赋予我们的工作职能,依照“三法四条例”切实公正执法、文明执法,严防疫病疫情和有毒有害物质传入传出,严把进出口商品质量安全,不辱检验检疫国门第一哨的神圣使命,誓死保证国门经济安全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为构建和谐家园、和谐检验检疫、和谐社会、和谐世界发挥重要作用。当前H7N9禽流感已经在河南检出了2例,保健中心已经启动了应急预案,为H7N9禽流感的防控工作做足了充分的准备。

同时,检验检疫机构是我们每个检验检疫人的组织依靠,她也是我们的家,她为我们每位河南检验检疫人搭建了一个施展才华、实现抱负的平台和追逐理想、体现价值的舞台。脱离了检验检疫这块阵地,我们的知识、才华将如飘零落叶,无所依靠。所以,只有心系国门,发展壮大检验检疫事业,才能实现好我们每个人的理想抱负;只有心系国门,尽心尽责,加强全面建设,才能把握好我们自己的前途命运。做好国家梦,单位梦,个人梦的相互统一,互利共梦,上下联动。

情注中原。河南检验检疫作为中央驻豫的涉外经济执法部门,是国家质检总局派驻在河南的工作机构,肩负着重大的历史使命,因此,我们每位河南检验检疫人既要面向世界、面向全国,更要立足本职、服务河南,以公正廉明的执法、娴熟精湛的检验检测技术,精鉴明查的监督管理、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全心全

意地为河南外经贸又好又快的发展不断做出新贡献。2012年11月17日国务院正式批复《中原经济区规划》,[2013年3月9日,国家总理李克强来到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河南代表团,与代表们共同审议,强调河南要在三化协调基础上迈向“四化”同步协调推进,要求河南要努力构建内陆省份改革开放新格局,要在中原崛起中继续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

中原发展正当时,直挂云帆济苍海”。我们每位河南检验检疫人吃、住、行在广袤的中原大地,有的甚至根脉直系河南。无论从道德、良心、传承意义,还是从职能要求、宗旨意识来讲,服务河南经济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构建中原经济区都是我们责无旁贷、不容推辞的重大责任和历史使命。这是我们河南检验检疫系统每位干部职工真挚感情的释然,是每位河南检验检疫血性儿女内心的依托和深情的眷恋。

激情奉献,河南检验检疫人历来的忠实、真诚、厚道、热情,具有“立足中原、奉献中华”的博大胸怀,同时,河南检验检疫人继承中原文化优良传统,敢于挑战、勇于创新、不懈追求的伟大精神。具有激励人心、引领奋进、绚丽多彩、婀娜多姿的磅礴气势。

激情是激发一个人、一个团队、一个组织工作热情、创造力、创新力和执行力的内在要素,反映的是一种不畏艰难困苦的思想状态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我们每位检验检疫人员都有一种姿态、一种胆略、一种气魄、一种精神。检验检疫是朝阳产业,河南检验检疫队伍充满青春阳光,富有朝气,充满生机和活力。立志“打造中部强局、促进中原崛起”,实现强局战略的目标,需要我们每位干部职工抒豪情、寄壮志,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真正鼓起干事创业的精气神,励精图治、奋发有为,充分发挥在国民经济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奉献是无私、忠诚,是一种高尚情操的表现和行为,是一种优秀品质和修养。河南检验检疫深化教育和全面引导干部职工对党和国家无比忠诚、对检验检疫事业无比热爱,对面临的各种困难和挑战无比豁达,坚决克服“工作一点就说是奉献、奉献一点就要讲报酬”的狭隘思想观念,树立“多干不吃亏,多干是财富,多干是机遇”的朴实而真挚的个人发展理念,从而铸造对国家、对社会、对人民勇于负责、献身使命的一种伟大的奉献精神,在不断的奉献中体现个人的人生价值。在局党组的英明领导下保健中心上下一心,勤学习,多读书,重文化,不但业务精,能力强,而且文化氛围浓。大家是激情澎湃,乐于奉献,一片和谐。明新至善是《大学》的精髓,《大学》开宗明义的提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明即明志明德,在于彰显内心的光明之德;新即创新革新,在于使民众自新;善是心地仁爱,品质淳厚之善,体现我们的机关文化和精神风貌。孔子曰“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至善又表示做任何事情、从事任何工作都要坚持持续改进,追求完美,善始善终。在现代社会里就是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局党组提出明新至善,就是要从每个工作细节的完成、具体程序的控制,到发展战略的谋划、重大问题的决策,都努力追求“没

有最好、只有更好”的目标,体现了河南检验检疫人大真、大爱、大诚、大智的一种无我境界。保健中心这些年来,通过深挖潜力,主动学习,科学论证,不但业务量大幅度增加,把关能力进一步增强,而且在成本控制方面也加大了力度,检验方面报损率由常规的20%下降到10%以下。保健中心这些年来是外练形象,内练本领,兼修文化,提升精神境界。

河南局保健中心现在是全面汲取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精髓,深刻领会道德素养的本质内涵,在不懈追求和美好憧憬中,强力建造“团结、勤奋、严谨、朴实”的优良作风和前瞻开放、面向世界,坚持真理、追求进步,百折不挠、自强不息,兼容并包、海纳百川,不事浮华的铸魂工程,在推动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经济腾飞和事业振兴的过程中,绘出检验检疫事业发展的宏伟蓝图。

第五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后感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后感

什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很多人看到这个问题,应该也会想我这样,脑海中浮现出“枯燥乏味”四个字来。

可你有真正体会过那24个字里行间包含的韵味吗?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

或许看完这段文字以后你又会觉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加深涩难懂。

但是,你知道吗?XX年11月8日中共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三个倡导”,即“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新概括。

在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际上是指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更晕了是不是?

其实社会主义价值观没有那么深奥;我在它的介绍里,倒悟出几分韵味。

大家都熟悉的24个字: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就是最好的概括。

党的十八大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这24个字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以平等为核心,逐步实现城乡平等、官民平等、教育平等。

城乡平等就是要废除户口管理制度,消除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的区别,让人民根据工作和生活需要在全国范围内自由迁徙,不分你我。

官民平等就是要废除官员特权,让农民、工人的养老金和社会福利不低于公务员。

教育平等就是要无论贫穷富贵的孩子都能获得良好的教育。

自由、平等和人权都应该成为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核心内容,显然这些必须通过实行民主、***和法治来实现。

读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那些中央党民为群众着想的心理深深的震撼了我。

是啊,如果未来的一天,全国人民都做到如此多好

老师简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小学生来说还是比较抽象的,但小作者还是能够通过自己的视角去体会,观点虽稍显稚嫩,但也写出了一个当代小学生的爱国之情。

下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制是和谐社会之本word格式文档
下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制是和谐社会之本.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合集五篇]

    一、中国共产党十八大报告提出的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富强 、民主 、文明 和谐 、自由 、平等 公正 、法治 、爱国 敬业 、诚信 、友爱二、什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演讲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我的价值在中国首先我想问同学们一个问题:同学们有没有听说过这句话“我的价值在中国”?那就让我来告诉大家吧,“......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精选五篇)

    十八大报告提出;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国家层面,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社会层面,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个人层面,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有感

    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感通过近两个月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自己对党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作为一个九零后的年轻大学生,我也许不能完全理解其中......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活动方案(汇编)

    杜沟小学小学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实施方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其内容主要包括“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网上征文

    网上征文:内容 (1) 征文时间:自2011年12月1日至2012年2月29日(只接受网上投票)。 (2) 征文要求:征文依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核心内容和相关报道,以及社会主义核 心价值视听赏析等内......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和谐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晚上好。我是来自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的研一学生,我的名字叫任杰。当我接受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之后,心潮澎湃,我觉得富强民主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