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传统文化在全球化中传承与发展

时间:2019-05-13 09:36:3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谈中国传统文化在全球化中传承与发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谈中国传统文化在全球化中传承与发展》。

第一篇:浅谈中国传统文化在全球化中传承与发展

浅谈中国传统文化在全球化中传承与发展

摘要:对于几千年来维系中华民族精华之源泉,深蕴着丰富营养成分的中国传统文化,如何才能在经济全球化导致的文化全球化的今天得到更好地传承和发展,笔者认为只有历史辩证地正视中国传统文化,重视传统文化的理论研究、保护传统文化的物质载体、重构传统文化的价值体系、采用不同的媒介对传统文化进行传播,才能更好地传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

关键词:传统文化、全球化、传承、发展

传统文化是指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保留在每一个民族中间具有稳定形态的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是指以华夏民族为主流的多元文化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融合、形成、发展起来,具有稳定形态的中国文化,包括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价值取向、道德情操、生活方式、礼仪制度、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文学艺术、教育科技等诸多层面的丰富内容。近百年来,国人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是冰火两重天。上世纪两次大的文化运动——五四运动、文化大革命,使中国传统文化遭到灭顶之灾,而尤其可悲的是使中国人几千年形成的传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道德情操难以为继,使新一代的中国人出现了信仰危机、价值危机、道德危机,导致民族精神的衰落。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们思想的解放,冷静的反思;随着中国国力的强盛,民族自尊心、自信心的恢复,研究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成为当下思想文化界一道众所瞩目的风景线。由政府到学界,由国内到国外,国学热不断升温。如,在《百家讲坛》阎崇年讲清帝、刘心武讲红楼、易中天讲三国、王立群讲史记、于丹讲论语;《光明日报》专门开设了国学版,中文搜索引擎百度开设了“国学频道”,新浪网高调推出乾元国学博客圈,政府举办了“俄罗斯‘中国年’”、“德国‘中国年’”,在各个国家开设孔子学堂,等等。这一冷一热带给我们很多思索:我们应该如何看待中国传统文化?应该采取怎样的方式传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笔者简要地探讨如何对待中国传统文化,并对传统文化的现代传承方式作了思考。

1、全球化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文化全球化的问题也进一步日益突显。文化的生存和发展问题成为学术界普遍关注的焦点。詹姆斯·罗斯诺(James.N.rosenau)在《世界的混乱变化与继承的理论》中首次提出了“全球文化”(Global Culture)的概念;赫姆林克从文化学出发提出了“文化同步化”的主张,认为文化的融合将使传统人文价值的单一向度迅速消失;怀特基于技术的进步断然:强大的动力技术将推动我们实现一个并不是由一个国家来统治世界,而是形成一个将波及地球的全部人种在内的单一政治组织。

“全球文化”的提出引发了一系列的关于文化存在状态和发展趋势的全球悖论,主要有以下三类代表性观点:其一,以美国哈佛大学教授享廷顿代表的文明冲突论:1993年享廷顿在《外交》季刊上发表的《文明冲突论》,认为在二战后的世界具有不同的文化传统的各主要的文明之间的冲突将左右国际政治,并认为文化和文明之间的冲突是不可调和的。其二,主张文化趋同论—— 一元文化“普世”或占主导地位论:著名的罗马俱乐部的研究报告《学无止境》则指出:随着发达国家的商业电视和过时节目进入不发达国家的同时,第三世界人民的创造性、积极性遭到了摧残;法国学者菲利普·英格哈德则宣称“全球化无疑是西方现代文明扩张的伟大结局”;弗朗西斯·福山的《历史的终结》认为:随着美国自由民主的胜利,人类历史已走到了极点,世界大同将由西方价值观主导实现; 1

我国当代人文社会科学界泰斗季羡林却认为:以分析思维见长的西方文化已走到尽头,而以综合思维见长的东方文化可以弥补西方文化的弱点,以解决经济发展而造成的环境污染、生态失衡等危机。第三,主张文化融合论:① 不同的文化主体间,《文明:从“冲突”走向和平》一书中提出:文化之间的创造性碰撞可以使我们在不同价值观的比较中具有全球视野,更能认清价值观的错失所在,从而寻求文化上对立稳定的、多元的“和平”;汤林森在《文化帝国主义》一书中以话语分析的方法得出不存在文化帝国主义,只存有文化之间的影响的结论;② 对于民族文化与文化全球化的关系,詹姆逊(F.Jameson)提出“文化——民族主义”,认为“文化——民族主义”不是采取排他和否定的逻辑,而是战略性地吸收西方的科技和文化,使之成为本土的东西。③ 对于民族文化内部关系,费孝通先生提出“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和“多元一体”的原则。

2、理性看待中国传统文化

一个民族如果没有自己的科技,可能会亡国;一个民族如果丧失了自己的文化,就要亡种,而亡种比亡国更可怕。对中华民族来说,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身份证和象征,是中华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唯一标志。对于几千年来维系中华民族精华之源泉,深蕴着我们先民追之不舍、迄今十多亿中国人仍然哺之于中的丰富营养成分的中国传统文化,一棒子打死,妄自菲薄、数典忘祖,搞历史虚无主义是不行的;但抱残守缺、照抄照搬、全盘吸收,大搞复古主义也违背历史发展的规律。冯友兰曾说:“中国人最关切的是中国文化和文明的继续和统一。”我们的智慧或可超然于文化之外,而我们的最终命运又必然统摄于文化之中。因此,理性发展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人的不贰选择。

对于中国文化的发展,有识之士也在不断思索,1935年《中国本位的文化建设宣言》旗帜鲜明地提出中国应进行本位文化建设。指出对肇始于近代的民族文化危机,“我们不能任其自然推移,我们要求有中国本位的文化建设!”同时,“要使中国能在文化的领域中抬头,要使中国的政治、社会和思想都具有中国的特征,必须从事于中国本位的文化建设”。1958年《为中国文化敬告世界人士宣言》建议以儒家文化为主,融会西方“民主、科学”,以达“返本开新”后的世界价值和济世功用。2004年《甲申文化宣言》的策略落脚点:侧重强调全球化背景下文化平等、多元共生的见解及中华文化对世界未来的可能性贡献。“主张每个国家、民族都有权利和义务保存和发展自己的传统文化;都有权利自主选择接受、不完全接受或在某些具体领域完全不接受外来文化因素”,“不同族群的恒久信仰、行为方式和习俗,则理应受到尊重”,“主张文明对话,以减少偏见、减少敌意,消弭隔阂、消弭误解。我们反对排斥异质文明的狭隘民族主义,更反对以优劣论文明”。近代中国的三次文化宣言,通过以文化的名义直抒当下诉求,折射出近代以来中国文化策略指向演进的历史轨迹以及未来文化建设策略在价值取向和技术选择上的理性趋势。

3、加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发展

3.1 国际战略

3.11求同索异,开展文明对话。

二十一世纪将是一个多元文化并存的时代,不同的文明和文化相互接触是不可回避的事实。这就需要我们以积极的态度走出去,主动开放、主动接触,寻求多元文化中相同的特质,作为平等共处的基点。意大利著名思想家和作家贝托?埃柯在1999年纪念波洛尼亚大学成立900周年大会的主题讲演中讲到“欧洲大

陆第三个千年的目标就是差别共存与相互尊重”。求同,只是我们接触的一个好方式;索异,才是我们走出去的目的。这里的“索”有两层意思:一是找出、寻找的意思;另一个是研究、探索的意思。只有深入探索研究异质文化,博采众长,汲取精华,去充实我们的内文化,我们的文化才会赋予新的内涵,才会有新的生机和活力。同时还要加强国际文化教育的交流与合作,积极向世界展示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独质特源,促进东西方文化的融通与发展。

3.12抵制“文化霸权主义”,坚持文化多极化。

对于文化全球化对文化的影响有诸多不同的看法,有的认为是文化全球化的内涵就是文化的同质化或趋同化,有的认为文化全球化就是文化异质化的锋露,有的认为文化全球化的进程或现象是“多元文化主义”,有的认为文化全球化是文化的一体化,等等。对于文化的全球化,我们应该把它分开层次来看待。首先,在文化的全球化中,各民族文化的特质是不会改变的,也就是文化的全球化是以文化的多元异质这个前提进行的。其次,在文化的全球化中,确实存在一些各文化都内含的、普世的价值认同。如:民主、自由、平等、道德、伦理等,然而这些普世的文化未必有共同的实现环境和普遍程度。如人权问题,即使全球共识的,但又不能整齐划一。所以文化的全球化是同质化与异质化合理悖论的统一,同时我们要强调的是同质化并不等同于同一化。

以经济全球化为主载体的全球化运动,西方大国是其领导者,一切游戏规则及准入准出原则都由他们制定,进而对非西方或非发达国家施加影响或压力,美国文化无疑是全球中最具有霸权色彩的文化。徐元旦在《全球化热点问题聚焦》一书中写下:“美国的决策者认为,美国文化具有无坚不摧的力量,通过输出美国文化、价值方式和生活方式,使美国文化成为世界的主流文化„„美国的文化扩张不仅引起许多发展中国家的忧虑,也遭到了法国,日本,加拿大等发达国家的抵制。他们把美国的文化扩张称为文化霸权主义、文化帝国主义、文化殖民主义等。”

对文化霸权主义,我们必须坚决抵制,这就需要我们解决好本国文化的传承、维护、建设和发展;也必须同国际一道共同遏制文化霸权主义,主导文化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3.2国内战略

3.21加强构建我国社会主义主体文化。“文化主体的转换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文化的性质。换言之,有什么样的文化主体就有什么样的文化内容、文化形式、文化覆盖面。”从“五四”运动至今,我国的主体文化经历了以儒家为主体的中国传统文化阶段,全面吸收民主科学、开放性的西方文化阶段,引入和建设“共产主义文化”阶段,到如今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阶段。这其中有经验,也有教训,但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建设一种具有历史延续性、超强稳定性、广泛的吸纳性、高度的精神追求的先进主体文化。党的十五大提出:“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3.22引导文化走正规化、机制化、法律化之路。这主要是加强文化机制、文化机构的建设,出台一些保护文化发展的法律、法规,完善国家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加强对文化的引导、控制和保护,健全文化市场体系,完善市场文化管理机制,为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以利于社会主义文化向良好的、健康的、先进的方向发展。

3.23加强文化产业及文化载体的建设。当今文化已融入各个领域,知识经济是时代主题。文化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占据着重要地位。1996年,美国的软件和娱乐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销售额高达600多亿美元,美国控制了全球75%的电视节目的生产和制作,全球电影总放映时间的一半是美国大片。中国占据文化资源丰富的强国地位。却是一个文化产业的弱势国家。中国有报纸2000多种、期刊8000多家、出版社700多家、电视台400多家,我们有如此丰厚的基础资源,我们要加快相关产业,如加快企业文化、旅游文化、广告文化的发展,以及电影、电视、广播、报纸杂志等传媒事业的发展,这不仅能够创造出新的价值,更重要的是以其带动文化事业的发展。

3.24重视文化教育,继承和发展传统民族文化。对待传统民族文化,毛主席早就说过:“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对传统的要批判的继承。而对于我们的国民,我们的后代来说,教育是文化传递和维护的最好方式,尤其是历史文化教育和现代化教育。邓小平同志说过:“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可见文化教育的重要性。教育不仅事关文化事业的建设,更决定一个民族国家的兴亡。

3.25加强文化的理论创新和思维创新。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全体智慧的结晶和生机活力的表现。文化具有时代性和先进性的特征。而先进文化的基本特征就是博纳和创新。江泽民同志明确提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能力是一个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文化兴衰存亡的关键性国家文化安全指标,创新能力便构成了国家文化安全全部内容的核心。全面推进国家文化创新能力系统的建设,是构筑中国文化安全发展战略的根本保证。”而创新能力不强,理论基础不足是我国文化发展的一个制约瓶颈。因此我们也要加快思想观念的转变、更新,加强文化领域的创新和开拓,融贯东西,内外结合,使我们的民族文化永远充满生机,为促进人类文明发展作出自己贡献。

3.26加强网络管理。新的世纪是数字化、电子化、网络化的时代,网络科技的高度发展为全球资源共享提供了便捷的条件。托夫乐曾预言“谁掌握了信息,控制了网络,谁将拥有整个世界。”网络文化具有主体性、虚拟性、不可操纵性、传播无限制性等特点。西方大国正是利用这些特点,再加上本身优越的高科技传播手段,以强大的攻势席卷全球。在美国的电子游戏中,到处充满了意识形态和民族国家的仇恨较量,如:《F22猛禽》中摧毁中南海,《红色警戒》中对社会主义的仇视。因此我们要加强相关领域的科研和开发,加强对互联网络的监督和管理,防止一些污染文化、消极文化、反动文化等低劣文化的进入,保护我国文化的安全。

4、大力传播中国传统文化

保护中国传统文化,重构中国传统文化,最终目的就是要使中国传统文化深入民心,并且走出国门,成为中国先进文化的一部分,成为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最重要的两个途径是:学校教育和媒介传播。

4.1学校教育活动。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是个由来已久的话题,也是国家常抓不懈的一项工作。2006年9月国务院发布《国家“十一五”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传统经典、技艺的传承。在有条件的小学开设书法、绘画、传统工艺等课程,在中学语文课程中适当增加传统经典范文、诗词的比重,中小学各学科课程都要结合学科特点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高等学校要创造条件,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中国语文课”。

笔者认为,要系统地传播中国传统文化,还应该将其作为一门专门的课程

独立于语文、历史等其他各科。这是向中国知识阶层传播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而知识阶层是发展文化的生力军,是普及文化的传播者。这门课程应重在介绍中国传统思想、传统价值观和道德观、传统风俗习惯、传统文学艺术等,让学生在这门课程中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而产生敬畏感;看到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中国千丝万缕的联系而产生历史认同感和归属感;看到中国传统文化与世界发展的联系而产生自信心;吸收中国传统思想而提高道德修养,学习中国传统文学艺术而获得美的教育。

4.2利用现代传播媒介,向大众、向世界宣传中国传统文化。利用现代传播媒介宣传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普适性宣传,将传统文化融入文学艺术、影视戏剧中,渗透在网络、文化交流、旅游观光中,面向社会大众,重新唤起社会大众了解传统历史和文化的热情。通过这些媒介宣传,使中国传统文化民间化、大众化、全球化。

目前,世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已经成为一种潮流。斯宾格勒的“文化有机论”与季羡林的“21世纪是东方文化世纪论”,以及不少学者认同的“太平洋世纪论”都认为东方文化(尤其是中国文化)将成为世界主流或内核。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中国传统文化在扬弃了落后和腐朽,在吸收了中国新文化、新思想,在融合了世界先进文化后,将在中国、在全世界显出勃勃生机。中国“礼义仁智信”的做人原则,教化为本、以德为先的政治策略,饱含中国深厚文化底蕴的风俗民情,孕育中国悠久历史的名山大川,将成为中国先进文化中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蕴藏着丰富价值理念的中国传统文化将在人类新一轮道德价值规范的重构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中国的和平崛起的强大精神动力。在我们向发达国家学习现代科学技术的同时,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会以新的方式与世界文化、现代文明并存,并不断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

参考文献:

1《中国思想文化史》张岂之主编

2《全球化热点问题聚焦》徐元旦

3贵州数字图书馆

第二篇:浅谈中国传统文化现代传承与发展

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商学院10东会计4班

浅谈中国传统文化和发展

论文提要:中华民族历史源远流长,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它足以使中国人、海外华人引以荣耀和自豪,它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凝聚力;另一方面,近代落伍了的中国正在现代化,虽然中国人的思想观念,思维、行为和生活方式都在发生着重大的变化,中国文化也在全方位地转换和发展,但是这种转换和发展本身就是从传统开始的。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一种文化形态,本身具备文化科学价值。对于几千年来维系中华民族精华之源泉,深蕴着丰富营养成分的中国传统文化,如何才能在经济全球化导致的文化全球化的今天得到更好地传承和发展,我认为只有正视中国传统文化,重视传统文化的理论研究、保护传统文化的物质载体、重构传统文化的价值体系、采用不同的媒介对传统文化进行传播,才能更好地传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论文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发展;传承

正文:

传统文化是指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保留在每一个民族中间具有稳定形态的文化。它是起源于过去、融合现在与未来的动态的主流观念和价值取向,作为一种意识形态的存在,广泛影响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中国传统文化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基础的哲学文化,借用了现代科学上的发现,把宇宙的本质、宇宙的形成、发展变化、成熟、衰老与死亡,宇宙的归宿;人的本质,人的过去与未来,人从那里来,到那里去,人生的目的和意义,应当怎么做人;我是什么?我是谁?我在宇宙中的位置,我在宇宙运动中扮演的角色;人类社会的本质,人类社会的归宿等等都明白的告诉给人类。把以上内容告诉给人类,是让人们明白我们做人的权力、责任和义务,让人们都知道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它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具有稳定形态的中国文化,包括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价值取向、道德情操、生活方式、礼仪制度、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文学艺术、教育科技等诸多层面的丰富内容。

提起传统文化,成长于文化断层期的现代人多数没有什么清晰的概念。有所涉猎的人可能感叹地说: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兼容并蓄,和而不同。从洪秀全的金田起义、曾李的洋务运动、康梁的维新变法、何子渊的教育革新、再到孙中山的民主革命,从动刀动枪、师夷制夷、公车上书、毁除科举,再到武装起义,直至满清王朝的覆灭,其间既有暴风骤雨式的革命,亦有和风细雨般的变革,但最后都殊途同归——目的只有一个:维系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并推动我们社会不断向前发展,这不能不归功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这也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魅力所在。也有人可能会说:在现今时代,传统文化已经过时。人类历史上的四大文明古国,只有中国文化作为文化主体保留至今。以传统文化为立国之基的中国在世界上存在了长达五千年,对比在历史上强盛一千多年的罗马帝国,早已不复存在。然而,近百年来,中国传统文化遭到了史无前例的压制和废弃。在传统文化深入人心的时代,人民身心安稳,过着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的生活;而当今的人们却将自己锁在一道道铁栏内,社会活动中还会受到频发恶性事件的威胁。北京大学一位著名教授曾感叹到,现在人的行为连道德底线都没有了。传统文化是中国古圣先贤几千年经验、智慧的结晶,其核心就是道德教育。在当前文化缺失、物欲横流的大环境下,有不少人误认道德是限制人们行为的条条框框。其实,有道德的生活才是真正正常、幸福的生活。

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商学院10东会计4班

中传蕴涵着丰富的文化科学精神,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凝聚之学,中国传统文化是内部凝聚力的文化,这种文化的基本精神是注重和谐,把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群体、人与自然有机地联系起来,形成一种文化关系;二是兼容之学,中国传统文化并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尽管在中国古代对外交往受到限制的条件下,还是以开放的姿态实现了对外来佛学的兼容,三是经世致用之学,文化的本质特征是促进自然、社会的人文之化,中国传统文化突出儒家经世致用的学风,它以究天人之际为出发点,落脚点是修身、治国、平天下,力求在现实社会中实现其价值,经世致用是文化科学的基本精神。

面对日益动荡不安的社会局势,有识之士无不在努力寻求救世的良方。但却忽视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世界需要中国古老文化理念的推广和实践;已被费黜达近百年之久的中华传统文化在中国大地上急需拯救。作为中国人,我们不要手捧着金饭碗,在外流浪找饭吃啊。传统文化的普及和复兴必会带来人际关系和谐、社会长治久安,可持续地发展也就得以平稳实现。这难道不是我们共同的期盼吗?

不能正式自己国家传统文化的民族,无法在全球一体化局面下真正强大,只有文化渗透到位,一个国家的主权概念才能被人真正的承认与认可。中华民族是一个拥有着深厚历史渊源的民族,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早已经引起了全球知名学者的关注,但是,正是因为中华文化的绵绵不断与博大精深,在现代经济的发展冲击下,很多的文化传统、文化底蕴正在悄然失去。而由五十六个民族几千年共同创造的文化结晶也在现代文化的冲击下逐渐淡漠、直至消失。

从全球的文化发展来看,漠视本国传统文化的国家,却更多的任由文化资源白白流失与浪费。这一点,从最近几年全球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请上就能看出:每年中国总是申报很多,但是能够得到批复的却很少,原因无他,只因为我们空有传统文化,却没有对文化延续与发展。所以我们应该加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发展。

中国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与鲜明的民族特点。与一般的宗教相比较,它的魅力在于比一般的宗教更具有说服力的。一般的宗教都是建立在信仰的基础上的,只有通过虔诚地相信,才能感到神的存在,不能问、不要问为什么,是什么道理。可是在物欲横流的社会中,在各种色象的诱惑下,很多人是经不起引诱的,他们都会对自己的信仰发生动摇的。特别是一些宗教不能正确科学地解释自身,而且往往与科学思想是有抵触的,而科学的道理又是显而易见的,因为它认识的是物质,是事物直观的可见的表象。在科学日益发达的今天,宇宙飞船上天,原子弹爆炸,互联网技术,生物技术上的成就,科学观念是很易被人们接受的。由于以上原因,人们对信仰发生动摇也是很正常的。

一个民族如果没有自己的科技,可能会亡国;一个民族如果丧失了自己的文化,就要亡种,而亡种比亡国更可怕。对中华民族来说,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身份证和象征,是中华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唯一标志。对于几千年来维系中华民族精华之源泉,深蕴着我们先民追之不舍、迄今十多亿中国人仍然哺之于中的丰富营养成分的中国传统文化,保护中国传统文化,重构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最终目的就是要使中国传统文化深入民心,并且走出国门,成为中国先进文化的一部分,成为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中国传统文化在扬弃了落后和腐朽,在吸收了中国新文化、新思想,在融合了世界先进文化后,将在中国、在全世界显出勃勃生机。

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商学院10东会计4班

参考文献:

1.《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

编者:张英 金舒年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2.《文化的民族性和时代性》

编者:庞朴

出版社:中国和平出版社

3.《中国古代物质文化》

编者:王玉哲】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4.《中国文化史述》

编者:刘蕙孙

出版社:文化艺术出版社

5.《明日之中国文化》

编者:张君励

出版社:山东人民出版社

第三篇: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摘要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数千年的历史中创造的灿烂文化,它所蕴含的博大精深的内容,具有强烈的历史性、民族性和继承性,影响着我们今天的生活、制约着我们当今的教育。然而,在对待我国传统文化的态度及其传承上,当今人们却有着基本的文化判断力和理性的缺失。传统文化究竟能为当代中国带来什么,需要我们深入地反思与追问。因此,摒弃出于对现实利益的得失和民族情节的片面做法,全面理性地认识我国传统文化,对于开创有中国特色的文化,形成良好的科学发展观,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历史的镜鉴和现实的渊源,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保护;弘扬;传承;

一、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中国古代社会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比较稳定的文化形态,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历史遗产在现实生活中的展现。这个思想体系蕴涵着丰富的文化科学精神,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凝聚之学,中国传统文化是内部凝聚力的文化;二是兼容之学,中国传统文化并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尽管在中国古代对外交往受到限制,还是以开放的姿态实现了对外来佛学的兼容,三是经世致用之学,它以究天人之际为出发点,落脚点是修身、治国、平天下,力求在现实社会中实现其价值,经世致用是文化科学的基本精神。

二、理性看待中国传统文化

冯友兰曾说:“中国人最关切的是中国文化和文明的继续和统一。”我们的智慧或可超然于文化之外,而我们的最终命运又必然统摄于文化之中。因此,理性发展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人的不贰选择。

三、加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保护

1保护传统文化必须有选择性

精华与糟粕并存,保护传统文化的过程从本质上说是一种扬弃,是一个取其精华、弃其槽柏的过程.

2保护传统文化的关键是文化创新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传统文化发展的空间被压缩了.这其中有诸多因素的影响。但传统文化本身应对不灵活、缺乏创新能力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3保护传统文化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扶植

政府要极引导传统文化与市场经济制度相适应,加大财政投入,培养能够传承传统文化的人和民团体。加强立法,运用法律手段推动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复兴。

四、大力传播中国传统文化

保护中国传统文化,重构中国传统文化,最终目的就是要使中国传统文化深入民心,并且走出国门,成为中国先进文化的一部分,成为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最重要的两个途径是:学校教育和媒介传播。

1学校教育活动。

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是个由来已久的话题,也是国家常抓不懈的一项工作。这是向中国知识阶层传播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而知识阶层是发展文化的生力军,是普及文化的传播者。这门课程应重在介绍中国传统思想、传统价值观和道德观、传统风俗习惯、传统文学艺术等,让学生看到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中国千丝万缕的联系而产生历史认同感和归属感;看到中国传统文化与世界发展的联系而产生自信心;吸收中国传统思想而提高道德修养,学习中国传统文学艺术而获得美的教育。

2利用现代传播媒介宣传

利用现代传播媒介宣传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普适性宣传,将传统文化融入文学艺术、影视戏剧中,渗透在网络、文化交流、旅游观光中,面向社会大众,重新唤起社会大众了解传统历史和文化的热情。通过这些媒介宣传,使中国传统文化民间化、大众化、全球化。

五、结束语

只有不断提高自己国家的文化价值核心,克服发展中的阻力,加深对于西方文化的了解,才能促进文化间的有效的交流,保证中国文化价值的传承。

参考文献

[1]张小英.高校图书馆在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中的作用和途径.商品与质量2011 年 8 月刊.[2] [英]马林诺夫斯基.文化论.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7.[3]邓显超.提升我国传统文化的机遇与挑战.长白学刊,2009 年第 2 期.[4]崔海英 邵丽君 王晶.探析西方文化冲击下的中国文化核心价值观的传承.天下论文网.

第四篇:关于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学习心得

关于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学习心得

传统文化是指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保留在每一个民族中间具有稳定形态的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是指以华夏民族为主流的多元文化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融合、形成、发展起来,具有稳定形态的中国文化,包括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价值取向、道德情操、生活方式、礼仪制度、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文学艺术、教育科技等诸多层面的丰富内容。近百年来,国人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是冰火两重天。上世纪两次大的文化运动——五四运动、文化大革命,使中国传统文化遭到灭顶之灾,而尤其可悲的是使中国人几千年形成的传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道德情操难以为继,使新一代的中国人出现了信仰危机、价值危机、道德危机,导致民族精神的衰落。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们思想的解放,冷静的反思;随着中国国力的强盛,民族自尊心、自信心的恢复,研究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成为当下思想文化界一道众所瞩目的风景线。由政府到学界,由国内到国外,国学热不断升温。如,在《百家讲坛》阎崇年讲清帝、刘心武讲红楼、易中天讲三国、王立群讲史记、于丹讲论语;《光明日报》专门开设了国学版,中文搜索引擎百度开设了“国学频道”,新浪网高调推出乾元国学博客圈,政府举办了“俄罗斯‘中国年’”、“德国‘中国年’”,在各个国家开设孔子学堂,等等。这一冷一热带给我们很多思索:我们应该如何看待中国传统文化?应该采取怎样的方式传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并对传统文化的现代传承方式进行思考。

一、理性看待中国传统文化

一个民族如果没有自己的科技,可能会亡国;一个民族如果丧失了自己的文化,就要亡种,而亡种比亡国更可怕。对中华民族来说,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身份证和象征,是中华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唯一标志。对于几千年来维系中华民族精华之源泉,深蕴着我们先民追之不舍、迄今十多亿中国人仍然哺之于中的丰富营养成分的中国传统文化,一棒子打死,妄自菲薄、数典忘祖,搞历史虚无主义是不行的;但抱残守缺、照抄照搬、全盘吸收,大搞复古主义也违背历史发展的规律。冯友兰曾说:“中国人最关切的是中国文化和文明的继续和统一。”我们的智慧或可超然于文化之外,而我们的最终命运又必然统摄于文化之中。因此,理性发展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人的不贰选择。

对于中国文化的发展,有识之士也在不断思索,1935年《中国本位的文化建设宣言》旗帜鲜明地提出中国应进行本位文化建设。指出对肇始于近代的民族文化危机,“我们不能任其自然推移,我们要求有中国本位的文化建设!”同时,“要使中国能在文化的领域中抬头,要使中国的政治、社会和思想都具有中国的特征,必须从事于中国本位的文化建设”。1958年《为中国文化敬告世界人士宣言》建议以儒家文化为主,融会西方“民主、科学”,以达“返本开新”后的世界价值和济世功用。xx年《甲申文化宣言》的策略落脚点:侧重强调全球化背景下文化平等、多元共生的见解及中华文化对世界未来的可能性贡献。“主张每个国家、民族都有权利和义务保存和发展自己的传统文化;都有权利自主选择接受、不完全接受或在某些具体领域完全不接受外来文化因素”,“不同族群的恒久信仰、行为方式和习俗,则理应受到尊重”,“主张文明对话,以减少偏见、减少敌意,消弭隔阂、消弭误解。我们反对排斥异质文明的狭隘民族主义,更反对以优劣论文明”。近代中国的三次文化宣言,通过以文化的名义直抒当下诉求,折射出近代以来中国文化策略指向演进的历史轨迹以及未来文化建设策略在价值取向和技术选择上的理性趋势。

二、加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发展

虽然中国传统文化在中国后期的封建社会里一定程度上起着阻碍历史进步的作用。但仍然有与现代化融合从而促进现代化成功实现的诸多营养成分存在,以儒家思想为主的“东亚价值观”仍是亚洲各国发展的文化基础,而且还受着那些“文明过度”的西方学者的特别青睐——认为在中国这种以伦理主义为核心的传统文化中可以寻求到医治由“过度文明”带来的“文明病”的良方。

(一)重视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论研究。任何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不管是对历史负责,还是对未来负责,都应保有自己的文化特色,保护自己的文化遗产。尽管这个“文化酱缸”在一定时期内束缚了历史的发展,但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的特色,是中国宝贵的物质和精神财富,是五千年文化的积累,是中国文化保持长久生命力的重要因素。因此,加强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整理,从中吸取精髓,使之发扬光大;摒弃糟粕,以史为鉴。

(二)保护中国传统文化的物质载体。文化的“神”是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文化的“形”是文化的“神”的载体,要发挥传统文化新的生命活力,就应实现其“神”与其“形”的现代统一。因此,一方面要致力于传统文化固有的“形”保存、保护——经典文本、文物古迹、传统节庆、优良的民间习俗、民间谚语等文化遗产,使之继续发挥作为传统文化其“神”的载体的作用;另一方面又要总结传统文化中的“神”,对其进行现代价值再创造,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念和价值观念,及时反映和体现出改革开放进程中涌现出的一些新思维、新观念、新取向,使中国文化更具时代特征和时代引导能力,使有“形”的文化遗产具有现代生命力。

(三)重构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体系。中国传统文化的许多腐朽、落后、愚昧成分已经难以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的需要,必然会被文化自身的新陈代谢所抛弃。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改造要有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时代意识,弘扬中华民族的主体意识,坚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原则。传统文化中“仁义礼智信”、“以和为贵”、“兼爱”、“尚贤”、“自强不息”等普适性文化元素要大胆地发扬光大,应该成为中国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西方文化中包含的科学精神、民主思想、法制观念、人权理论等文明成果,要像学习马克思主义一样,吸收、消化、使之中国化,成为中国文化中浑然天成的一部分,使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体系更加完善。

三、大力传播中国传统文化

保护中国传统文化,重构中国传统文化,最终目的就是要使中国传统文化深入民心,并且走出国门,成为中国先进文化的一部分,成为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最重要的两个途径是:学校教育和媒介传播。

(一)学校教育活动。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是个由来已久的话题,也是国家常抓不懈的一项工作。xx年9月国务院发布《国家“十一五”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传统经典、技艺的传承。在有条件的小学开设书法、绘画、传统工艺等课程,在中学语文课程中适当增加传统经典范文、诗词的比重,中小学各学科课程都要结合学科特点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高等学校要创造条件,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中国语文课”。

笔者认为,要系统地传播中国传统文化,还应该将其作为一门专门的课程独立于语文、历史等其他各科。这是向中国知识阶层传播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而知识阶层是发展文化的生力军,是普及文化的传播者。这门课程应重在介绍中国传统思想、传统价值观和道德观、传统风俗习惯、传统文学艺术等,让学生在这门课程中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而产生敬畏感;看到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中国千丝万缕的联系而产生历史认同感和归属感;看到中国传统文化与世界发展的联系而产生自信心;吸收中国传统思想而提高道德修养,学习中国传统文学艺术而获得美的教育。

(二)利用现代传播媒介,向大众、向世界宣传中国传统文化。利用现代传播媒介宣传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普适性宣传,将传统文化融入文学艺术、影视戏剧中,渗透在网络、文化交流、旅游观光中,面向社会大众,重新唤起社会大众了解传统历史和文化的热情。通过这些媒介宣传,使中国传统文化民间化、大众化、全球化。

目前,世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已经成为一种潮流。斯宾格勒的“文化有机论”与季羡林的“21世纪是东方文化世纪论”,以及不少学者认同的“太平洋世纪论”都认为东方文化(尤其是中国文化)将成为世界主流或内核。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中国传统文化在扬弃了落后和腐朽,在吸收了中国新文化、新思想,在融合了世界先进文化后,将在中国、在全世界显出勃勃生机。中国“礼义仁智信”的做人原则,教化为本、以德为先的政治策略,饱含中国深厚文化底蕴的风俗民情,孕育中国悠久历史的名山大川,将成为中国先进文化中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蕴藏着丰富价值理念的中国传统文化将在人类新一轮道德价值规范的重构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中国的和平崛起的强大精神动力。在我们向发达国家学习现代科学技术的同时,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会以新的方式与世界文化、现代文明并存,并不断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

第五篇: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提要: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如何才能在经济全球化导致的文化

全球化的今天得到更好地传承和发展,只有历史辩证地正视中国传统文化,重视传统文化的理论研究、保护传统文化的物质载体、重构传统文化的价值体系,才能更好地传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注重自强不息,不断革故鼎新的理念。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继承与发展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现状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国外文化开始入侵中国,随着国外文化的不断入侵,我国传统文化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受到了重大的打击。一项调查表明,超过半数的大学生对京剧或其他各种地方剧种“不感兴趣”,只有25%的小学生知道文房四宝是什么。福建师大社会历史学院学生不久前在福州某小学和大学城中作了一份关于传统文化的抽样调查发现,大学生中,传统文化观念淡薄,小学生中文化品味比较西洋化。据悉,师大学生在某所小学发出题为 “还有多少中国味”的调查问卷,调查结果发现小学生中文化品味比较西洋化,只有不到二成的小学生吃大餐会选择中餐,只有25%的小学生知道文房四宝是什么。在关于节日的调查中,除了儿童节,孩子们最喜欢过的是圣诞节,只有33%的孩子喜欢过春节,14%的孩子喜欢过中秋,12%的孩子喜欢过国节。这一些调查让我们看到了传承了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的脆弱性,而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我们不能摒弃这些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二、要正确看中国传统文化 

传统文化是我们繁荣昌盛的根基,一个民族如果没有自己的科技,可能会亡国;一个民族如果丧失了自己的文化,就要亡种,而亡种比亡国更可怕。对中华民族来说,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身份证和象征,是中华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唯一标志。对于几千年来维系中华民族精华之源泉,深蕴着我们先民追之不舍、迄今十多亿中国人仍然哺之于中的丰富营养成分的中国传统文化,一棒子打死,妄自菲薄、数典忘祖,搞历史虚无主义是不行的;但抱残守缺、照抄照搬、全盘吸收,大搞复古主义也违背历史发展的规律。冯友兰曾说:“中国人最关切的是中国文化和文明的继续和统一。”我们的智慧或可超然于文化之外,而我们的最终命运又必然统摄于文化之中。因此,理性发展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人的不二选择。

对于中国文化的发展,有识之士也在不断思索,1935年《中国本位的文化建设宣言》旗帜鲜明地提出中国应进行本位文化建设。指出对肇始于近代的民族文化危机,“我们不能任其自然推移,我们要求有中国本位的文化建设!”同时,“要使中国能在文化的领域中抬头,要使中国的政治、社会和思想都具有中国的特征,必须从事于中国本位的文化建设”。1958 年《为中国文化敬告世界人士宣 1

言》建议以 儒家文化为主,融会西方“民主、科学”,以达“返本开新”后的世界价值和济世功用。2004年《甲申文化宣言》的策略落脚点:侧重强调全球化背景下文化平等、多元共生的见解及中华文化对世界未来的可能性贡献。“主张每个国家、民族都有 权利和义务保存和发展自己的传统文化;都有权利自主选择接受、不完全接受或在某些具体领域完全不接受外来文化因素”,“不同族群的恒久信仰、行为方式和习俗,则理应受到尊重”,“主张文明对话,以减少偏见、减少敌意,消弭隔阂、消弭 误解。我们反对排斥异质文明的狭隘民族主义,更反对以优劣论文明”。近代中国 的三次文化宣言,通过以文化的名义直抒当下诉求,折射出近代以来中国文化策略 指向演进的历史轨迹以及未来文化建设策略在价值取向和技术选择上的理性趋势。

三、重视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发杨与创新

1、保护中国传统文化。

文化的“神”是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文化的“形”是文化的“神”的载体,要发挥传统文化新的生命活力,就应实现其“神”与 其“形”的现代统一。因此,一方面要致力于传统文化固有的“形”保存、保护——经 典文本、文物古迹、传统节庆、优良的民间习俗、民间谚语等文化遗产,使之继续 发挥作为传统文化其“神”的载体的作用;另一方面又要总结传统文化中的“神”,对 其进行现代价值再创造,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念和价值观念,及时反映和体 现出改革开放进程中涌现出的一些新思维、新观念、新取向,使中国文化更具时代 特征和时代引导能力,使有“形”的文化遗产具有现代生命力。

2、发展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

中国传统文化的许多腐朽、落后、愚 昧成分已经难以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的需要,必然会被文化自身的新陈代谢所抛弃。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改造要有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时代意识,弘扬中华民族的主体意识,坚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今 用、洋为中用的原则。传统文化中“仁义礼智信”、“以和为贵”、“兼爱”、“尚贤”、“自强不息”等普适性文化元素要大胆地发扬光大,应该成为中国先进文化的重要组 成部分。西方文化中包含的科学精神、民主思想、法制观念、理论等文明成果,要像学习马克思主义一样,吸收、消化、使之中国化,成为中国文化中浑然天成的一部分,使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体系更加完善。

3、传统文化发展中求创新

和平发展扬弃和创新了中华传统文化中亲 仁善邻、和睦相处思想。这一传统思想,培育了中华 民族爱好和平的精神以及“亲仁善邻”、“崇信修睦”、“和睦相处”、消弭战祸的理念。这样的扬弃和创新,汇融合了世界时代主题,它把自身发展同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有机地统一起来,向世界展示了中华民族热爱和平、追求发展的诚意;并通过维护世界和平来发展自己,用自身发展维护世界和平,从而达到建设持久和平与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之目标。

可喜的是,党的十七大报告把科学发展理念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提升到“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的新高度。弘扬中华文化,只有

将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并列弘扬,对继承与借鉴同等重视,才能在文化创新中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

第一,注重以民为本,尊重人的尊严和价值。这里的主要内容是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利民、裕民、养民、惠民思想。科学发展理念坚持以人为本,继承了中华传统文化中“四民”思想的基本精神,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关注人的价值、权益和自由,最终是为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第二,注重自强不息,不断革故鼎新。其核心内容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科学发展理念坚 持与时俱进,继承了中华传统文化中自强不息、不断 进取的精神。单就“全面发展”而言,我们过去强调 “政治、经济、文化三个方面的建设”,现在已发展到 “五个方面建设”,即增加了“社会建设”和“生态环境 建设”,显然,全面发展也是与时俱进的。

第三,注重社会和谐,强调团结互助。这里的重要思想是“和为贵”。科学发展理念坚持协调发展,坚持“五个方面”的统筹发展,坚持可持续发展,继承了传统文化中追求天人和谐、人际和谐、身心和谐等思想精华,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

第四,注重亲仁善邻,讲求和睦相处。

四、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与体会

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并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加以发展,就能充分激发整个民族的潜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精神动力。

1.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客观需要。现代化的模式可以多种多样,但都不能脱离自己的民族性。

2.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是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内在要求。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能够提高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信心,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责任感;能够使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具有更丰富的内容,具有更为广大群众所喜闻乐见的民族形式。能够使人际关系更加和谐,促进经济社会更好地地发展;能够使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更加深入人心,形成适应时代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价值观和伦理道德规范。

参考文献:

1.《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编者:张英 金舒年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2.《文化的民族性和时代性》编者:庞朴出版社:中国和平出版社

3.《中国古代物质文化》编者:王玉哲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4.《中国文化史述》编者:刘蕙孙出版社:文化艺术出版社

5.《明日之中国文化》编者:张君励出版社:山东人民出版社

6、《中国本位的文化建 设宣言》

7、《为中国文化敬告世界人士宣言》

8、《论语》

下载浅谈中国传统文化在全球化中传承与发展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谈中国传统文化在全球化中传承与发展.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优秀论文

    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摘要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中国古代社会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比较稳定的文化形态,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历史遗产在现实生活中的展现。......

    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优秀论文

    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之我见摘要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中国古代社会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比较稳定的文化形态,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历史遗产......

    中国传统文化传承范文

    中国传统文化传承·祭祀 提到中国传统文化,我们很容易想到礼仪廉耻孝等一些内容。纵观中国五年前的华夏文明进程,文化之博大精深为我们所折服。在这样包罗万象独具特色的文化......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 我们可以看到,如何通过对一个女人的女阴的观察与验证来判断其好恶之品德,虽属荒谬之至,但也可反映古人对女人的道德评价。在评价一个好女人时,应具备下列条件......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一,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理解 中华民族在不同情景有不同内涵,但在这里,应是指中国领土上的56个民族的人民,不单指某一具体民族的人。各民族经过五......

    浅谈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doc

    文 化 产 业 概 论 论 文 浅谈我国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承保护 摘要: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的传统节日文化有日趋淡化、不断异化的趋势,这是目前我国传统文化节日......

    中国传统文化的弘扬与传承

    中国传统文化的弘扬与传承 民间及官方对把中秋节等传统节日列为国家法定节日的呼吁也提上了日程。西方节日冲击中国传统节日,这让各界人士大为担忧。北京大学的一位教师说,一......

    中国传统文化与公共关系在中国的发展

    中国传统文化与公共关系在中国的发展 一、儒家伦理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与发展 儒家哲学的核心是“人”,一个完善的人或人格, 以及实现这完善的功夫。儒家言“道”、“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