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在全球化时代,传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的思考
在全球化时代,传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的思考
一、理性看待中国传统文化
对中华民族来说,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身份证和象征,是中华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唯一标志。对于几千年来维系中华民族精华之源泉,深蕴着我们先民追之不舍、迄今十多亿中国人仍然哺之于中的丰富营养成分的中国传统文化。搞历史虚无主义和复古主义都是不行的。所以要理性地看待中国传统文化。
二、加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发展
虽然中国传统文化有与现代化融合从而促进现代化成功实现的诸多营养成分存在,故要保护和发展。
(一)重视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论研究。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的特色,是中国宝贵的物质和精神财富。因此,加强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整理,从中吸取精髓,使之发扬光大;摒弃糟粕,以史为鉴。
(二)保护中国传统文化的物质载体。
要致力于传统文化物质文化遗产的保存、保护——经典文本、文物古迹、传统节庆、优良的民间习俗、民间谚语等文化遗产,使之继续发挥作为传统文化的载体的作用。
(三)重构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体系。
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改造要有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时代意识,弘扬中华民族的主体意识,坚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原则。
三、大力传播中国传统文化
保护中国传统文化,重构中国传统文化,最终目的就是要使中国传统文化深入民心,并且走出国门,成为中国先进文化的一部分,成为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最重要的两个途径是:学校教育和媒介传播。
(一)学校教育活动。这是向中国知识阶层传播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而知识阶层是发展文化的生力军,是普及文化的传播者。
(二)利用现代传播媒介,通过这些媒介宣传,使中国传统文化民间化、大众化、全球化。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中国传统文化在扬弃了落后和腐朽,在吸收了中国新文化、新思想,在融合了世界先进文化后,将在中国、在全世界显出勃勃生机。
第二篇:浅谈中国传统文化在全球化中传承与发展
浅谈中国传统文化在全球化中传承与发展
摘要:对于几千年来维系中华民族精华之源泉,深蕴着丰富营养成分的中国传统文化,如何才能在经济全球化导致的文化全球化的今天得到更好地传承和发展,笔者认为只有历史辩证地正视中国传统文化,重视传统文化的理论研究、保护传统文化的物质载体、重构传统文化的价值体系、采用不同的媒介对传统文化进行传播,才能更好地传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
关键词:传统文化、全球化、传承、发展
传统文化是指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保留在每一个民族中间具有稳定形态的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是指以华夏民族为主流的多元文化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融合、形成、发展起来,具有稳定形态的中国文化,包括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价值取向、道德情操、生活方式、礼仪制度、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文学艺术、教育科技等诸多层面的丰富内容。近百年来,国人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是冰火两重天。上世纪两次大的文化运动——五四运动、文化大革命,使中国传统文化遭到灭顶之灾,而尤其可悲的是使中国人几千年形成的传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道德情操难以为继,使新一代的中国人出现了信仰危机、价值危机、道德危机,导致民族精神的衰落。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们思想的解放,冷静的反思;随着中国国力的强盛,民族自尊心、自信心的恢复,研究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成为当下思想文化界一道众所瞩目的风景线。由政府到学界,由国内到国外,国学热不断升温。如,在《百家讲坛》阎崇年讲清帝、刘心武讲红楼、易中天讲三国、王立群讲史记、于丹讲论语;《光明日报》专门开设了国学版,中文搜索引擎百度开设了“国学频道”,新浪网高调推出乾元国学博客圈,政府举办了“俄罗斯‘中国年’”、“德国‘中国年’”,在各个国家开设孔子学堂,等等。这一冷一热带给我们很多思索:我们应该如何看待中国传统文化?应该采取怎样的方式传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笔者简要地探讨如何对待中国传统文化,并对传统文化的现代传承方式作了思考。
1、全球化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文化全球化的问题也进一步日益突显。文化的生存和发展问题成为学术界普遍关注的焦点。詹姆斯·罗斯诺(James.N.rosenau)在《世界的混乱变化与继承的理论》中首次提出了“全球文化”(Global Culture)的概念;赫姆林克从文化学出发提出了“文化同步化”的主张,认为文化的融合将使传统人文价值的单一向度迅速消失;怀特基于技术的进步断然:强大的动力技术将推动我们实现一个并不是由一个国家来统治世界,而是形成一个将波及地球的全部人种在内的单一政治组织。
“全球文化”的提出引发了一系列的关于文化存在状态和发展趋势的全球悖论,主要有以下三类代表性观点:其一,以美国哈佛大学教授享廷顿代表的文明冲突论:1993年享廷顿在《外交》季刊上发表的《文明冲突论》,认为在二战后的世界具有不同的文化传统的各主要的文明之间的冲突将左右国际政治,并认为文化和文明之间的冲突是不可调和的。其二,主张文化趋同论—— 一元文化“普世”或占主导地位论:著名的罗马俱乐部的研究报告《学无止境》则指出:随着发达国家的商业电视和过时节目进入不发达国家的同时,第三世界人民的创造性、积极性遭到了摧残;法国学者菲利普·英格哈德则宣称“全球化无疑是西方现代文明扩张的伟大结局”;弗朗西斯·福山的《历史的终结》认为:随着美国自由民主的胜利,人类历史已走到了极点,世界大同将由西方价值观主导实现; 1
我国当代人文社会科学界泰斗季羡林却认为:以分析思维见长的西方文化已走到尽头,而以综合思维见长的东方文化可以弥补西方文化的弱点,以解决经济发展而造成的环境污染、生态失衡等危机。第三,主张文化融合论:① 不同的文化主体间,《文明:从“冲突”走向和平》一书中提出:文化之间的创造性碰撞可以使我们在不同价值观的比较中具有全球视野,更能认清价值观的错失所在,从而寻求文化上对立稳定的、多元的“和平”;汤林森在《文化帝国主义》一书中以话语分析的方法得出不存在文化帝国主义,只存有文化之间的影响的结论;② 对于民族文化与文化全球化的关系,詹姆逊(F.Jameson)提出“文化——民族主义”,认为“文化——民族主义”不是采取排他和否定的逻辑,而是战略性地吸收西方的科技和文化,使之成为本土的东西。③ 对于民族文化内部关系,费孝通先生提出“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和“多元一体”的原则。
2、理性看待中国传统文化
一个民族如果没有自己的科技,可能会亡国;一个民族如果丧失了自己的文化,就要亡种,而亡种比亡国更可怕。对中华民族来说,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身份证和象征,是中华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唯一标志。对于几千年来维系中华民族精华之源泉,深蕴着我们先民追之不舍、迄今十多亿中国人仍然哺之于中的丰富营养成分的中国传统文化,一棒子打死,妄自菲薄、数典忘祖,搞历史虚无主义是不行的;但抱残守缺、照抄照搬、全盘吸收,大搞复古主义也违背历史发展的规律。冯友兰曾说:“中国人最关切的是中国文化和文明的继续和统一。”我们的智慧或可超然于文化之外,而我们的最终命运又必然统摄于文化之中。因此,理性发展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人的不贰选择。
对于中国文化的发展,有识之士也在不断思索,1935年《中国本位的文化建设宣言》旗帜鲜明地提出中国应进行本位文化建设。指出对肇始于近代的民族文化危机,“我们不能任其自然推移,我们要求有中国本位的文化建设!”同时,“要使中国能在文化的领域中抬头,要使中国的政治、社会和思想都具有中国的特征,必须从事于中国本位的文化建设”。1958年《为中国文化敬告世界人士宣言》建议以儒家文化为主,融会西方“民主、科学”,以达“返本开新”后的世界价值和济世功用。2004年《甲申文化宣言》的策略落脚点:侧重强调全球化背景下文化平等、多元共生的见解及中华文化对世界未来的可能性贡献。“主张每个国家、民族都有权利和义务保存和发展自己的传统文化;都有权利自主选择接受、不完全接受或在某些具体领域完全不接受外来文化因素”,“不同族群的恒久信仰、行为方式和习俗,则理应受到尊重”,“主张文明对话,以减少偏见、减少敌意,消弭隔阂、消弭误解。我们反对排斥异质文明的狭隘民族主义,更反对以优劣论文明”。近代中国的三次文化宣言,通过以文化的名义直抒当下诉求,折射出近代以来中国文化策略指向演进的历史轨迹以及未来文化建设策略在价值取向和技术选择上的理性趋势。
3、加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发展
3.1 国际战略
3.11求同索异,开展文明对话。
二十一世纪将是一个多元文化并存的时代,不同的文明和文化相互接触是不可回避的事实。这就需要我们以积极的态度走出去,主动开放、主动接触,寻求多元文化中相同的特质,作为平等共处的基点。意大利著名思想家和作家贝托?埃柯在1999年纪念波洛尼亚大学成立900周年大会的主题讲演中讲到“欧洲大
陆第三个千年的目标就是差别共存与相互尊重”。求同,只是我们接触的一个好方式;索异,才是我们走出去的目的。这里的“索”有两层意思:一是找出、寻找的意思;另一个是研究、探索的意思。只有深入探索研究异质文化,博采众长,汲取精华,去充实我们的内文化,我们的文化才会赋予新的内涵,才会有新的生机和活力。同时还要加强国际文化教育的交流与合作,积极向世界展示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独质特源,促进东西方文化的融通与发展。
3.12抵制“文化霸权主义”,坚持文化多极化。
对于文化全球化对文化的影响有诸多不同的看法,有的认为是文化全球化的内涵就是文化的同质化或趋同化,有的认为文化全球化就是文化异质化的锋露,有的认为文化全球化的进程或现象是“多元文化主义”,有的认为文化全球化是文化的一体化,等等。对于文化的全球化,我们应该把它分开层次来看待。首先,在文化的全球化中,各民族文化的特质是不会改变的,也就是文化的全球化是以文化的多元异质这个前提进行的。其次,在文化的全球化中,确实存在一些各文化都内含的、普世的价值认同。如:民主、自由、平等、道德、伦理等,然而这些普世的文化未必有共同的实现环境和普遍程度。如人权问题,即使全球共识的,但又不能整齐划一。所以文化的全球化是同质化与异质化合理悖论的统一,同时我们要强调的是同质化并不等同于同一化。
以经济全球化为主载体的全球化运动,西方大国是其领导者,一切游戏规则及准入准出原则都由他们制定,进而对非西方或非发达国家施加影响或压力,美国文化无疑是全球中最具有霸权色彩的文化。徐元旦在《全球化热点问题聚焦》一书中写下:“美国的决策者认为,美国文化具有无坚不摧的力量,通过输出美国文化、价值方式和生活方式,使美国文化成为世界的主流文化„„美国的文化扩张不仅引起许多发展中国家的忧虑,也遭到了法国,日本,加拿大等发达国家的抵制。他们把美国的文化扩张称为文化霸权主义、文化帝国主义、文化殖民主义等。”
对文化霸权主义,我们必须坚决抵制,这就需要我们解决好本国文化的传承、维护、建设和发展;也必须同国际一道共同遏制文化霸权主义,主导文化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3.2国内战略
3.21加强构建我国社会主义主体文化。“文化主体的转换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文化的性质。换言之,有什么样的文化主体就有什么样的文化内容、文化形式、文化覆盖面。”从“五四”运动至今,我国的主体文化经历了以儒家为主体的中国传统文化阶段,全面吸收民主科学、开放性的西方文化阶段,引入和建设“共产主义文化”阶段,到如今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阶段。这其中有经验,也有教训,但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建设一种具有历史延续性、超强稳定性、广泛的吸纳性、高度的精神追求的先进主体文化。党的十五大提出:“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3.22引导文化走正规化、机制化、法律化之路。这主要是加强文化机制、文化机构的建设,出台一些保护文化发展的法律、法规,完善国家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加强对文化的引导、控制和保护,健全文化市场体系,完善市场文化管理机制,为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以利于社会主义文化向良好的、健康的、先进的方向发展。
3.23加强文化产业及文化载体的建设。当今文化已融入各个领域,知识经济是时代主题。文化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占据着重要地位。1996年,美国的软件和娱乐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销售额高达600多亿美元,美国控制了全球75%的电视节目的生产和制作,全球电影总放映时间的一半是美国大片。中国占据文化资源丰富的强国地位。却是一个文化产业的弱势国家。中国有报纸2000多种、期刊8000多家、出版社700多家、电视台400多家,我们有如此丰厚的基础资源,我们要加快相关产业,如加快企业文化、旅游文化、广告文化的发展,以及电影、电视、广播、报纸杂志等传媒事业的发展,这不仅能够创造出新的价值,更重要的是以其带动文化事业的发展。
3.24重视文化教育,继承和发展传统民族文化。对待传统民族文化,毛主席早就说过:“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对传统的要批判的继承。而对于我们的国民,我们的后代来说,教育是文化传递和维护的最好方式,尤其是历史文化教育和现代化教育。邓小平同志说过:“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可见文化教育的重要性。教育不仅事关文化事业的建设,更决定一个民族国家的兴亡。
3.25加强文化的理论创新和思维创新。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全体智慧的结晶和生机活力的表现。文化具有时代性和先进性的特征。而先进文化的基本特征就是博纳和创新。江泽民同志明确提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能力是一个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文化兴衰存亡的关键性国家文化安全指标,创新能力便构成了国家文化安全全部内容的核心。全面推进国家文化创新能力系统的建设,是构筑中国文化安全发展战略的根本保证。”而创新能力不强,理论基础不足是我国文化发展的一个制约瓶颈。因此我们也要加快思想观念的转变、更新,加强文化领域的创新和开拓,融贯东西,内外结合,使我们的民族文化永远充满生机,为促进人类文明发展作出自己贡献。
3.26加强网络管理。新的世纪是数字化、电子化、网络化的时代,网络科技的高度发展为全球资源共享提供了便捷的条件。托夫乐曾预言“谁掌握了信息,控制了网络,谁将拥有整个世界。”网络文化具有主体性、虚拟性、不可操纵性、传播无限制性等特点。西方大国正是利用这些特点,再加上本身优越的高科技传播手段,以强大的攻势席卷全球。在美国的电子游戏中,到处充满了意识形态和民族国家的仇恨较量,如:《F22猛禽》中摧毁中南海,《红色警戒》中对社会主义的仇视。因此我们要加强相关领域的科研和开发,加强对互联网络的监督和管理,防止一些污染文化、消极文化、反动文化等低劣文化的进入,保护我国文化的安全。
4、大力传播中国传统文化
保护中国传统文化,重构中国传统文化,最终目的就是要使中国传统文化深入民心,并且走出国门,成为中国先进文化的一部分,成为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最重要的两个途径是:学校教育和媒介传播。
4.1学校教育活动。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是个由来已久的话题,也是国家常抓不懈的一项工作。2006年9月国务院发布《国家“十一五”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传统经典、技艺的传承。在有条件的小学开设书法、绘画、传统工艺等课程,在中学语文课程中适当增加传统经典范文、诗词的比重,中小学各学科课程都要结合学科特点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高等学校要创造条件,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中国语文课”。
笔者认为,要系统地传播中国传统文化,还应该将其作为一门专门的课程
独立于语文、历史等其他各科。这是向中国知识阶层传播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而知识阶层是发展文化的生力军,是普及文化的传播者。这门课程应重在介绍中国传统思想、传统价值观和道德观、传统风俗习惯、传统文学艺术等,让学生在这门课程中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而产生敬畏感;看到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中国千丝万缕的联系而产生历史认同感和归属感;看到中国传统文化与世界发展的联系而产生自信心;吸收中国传统思想而提高道德修养,学习中国传统文学艺术而获得美的教育。
4.2利用现代传播媒介,向大众、向世界宣传中国传统文化。利用现代传播媒介宣传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普适性宣传,将传统文化融入文学艺术、影视戏剧中,渗透在网络、文化交流、旅游观光中,面向社会大众,重新唤起社会大众了解传统历史和文化的热情。通过这些媒介宣传,使中国传统文化民间化、大众化、全球化。
目前,世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已经成为一种潮流。斯宾格勒的“文化有机论”与季羡林的“21世纪是东方文化世纪论”,以及不少学者认同的“太平洋世纪论”都认为东方文化(尤其是中国文化)将成为世界主流或内核。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中国传统文化在扬弃了落后和腐朽,在吸收了中国新文化、新思想,在融合了世界先进文化后,将在中国、在全世界显出勃勃生机。中国“礼义仁智信”的做人原则,教化为本、以德为先的政治策略,饱含中国深厚文化底蕴的风俗民情,孕育中国悠久历史的名山大川,将成为中国先进文化中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蕴藏着丰富价值理念的中国传统文化将在人类新一轮道德价值规范的重构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中国的和平崛起的强大精神动力。在我们向发达国家学习现代科学技术的同时,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会以新的方式与世界文化、现代文明并存,并不断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
参考文献:
1《中国思想文化史》张岂之主编
2《全球化热点问题聚焦》徐元旦
3贵州数字图书馆
第三篇:关于传承中国传统优良家风的几点思考
关于传承中国传统优良家风的几点思考
更新时间:2017-2-28
一、传承优良家风是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根基
中国传统优良家风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总书记指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继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是我党一贯坚持的优良传统,正是始终以科学的方法对待中国传统文化,并实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发展,才形成了诸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一系列治国理政新政策。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不忘初心不忘本,继续坚持传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当前,弘扬良好家风,是打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优秀传统文化衔接血脉的重要举措。传承和弘扬良好家风,就是要打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优秀传统文化贯通的经脉,就是要善于从优秀传统文化典范中汲取思想精华和道德营养。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深远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象征,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的“俭、孝、善、礼、让、和”,经过现代社会的积淀、传承和弘扬,已形成家庭价值共识、社会共识和民族共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营养。
在大力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今天,弘扬良好家风一如既往地重要。自古至今,《朱子治家格言》、唐代李世民为教育继承人编写了《帝范》、刘备在遗诏中训导刘禅“莫以恶小而为之,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仁服于人”的训诫,一直成为世代优良家风推崇的经典。传承优良家风,就是要善于从优秀传统文化典范中汲取思想精华和道德营养,从而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
二、传承优良家风是培育社会文明风尚的铺路石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理应成为传递正能量、引领社会文明风尚的载体,因而传承和培育良好的家风显得尤为重要。家风连着民风,民风连着社风。好的家风本身就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表征,如果现代每个家庭都有着优良的家风,必然能形成一种优良的民风社风。家风不正的人,不会有大公无私的胸怀;家风不正的社会,也不会有健康良好的政风和民风。
当前“道德调节领域,存在以诚信缺失为主要表现的行为失范的突出问题……这类突出问题的要害在于底线失守,直接危及民生,危害人们的正常生活和身心健康,是当下人们最为关注、议论最多、最为不满的突出问题。”曾国藩是我国历史上的重要人物,其家族的曾氏家风更为后市瞻仰。他教育子女以仁义待人,不可轻慢师长,不许轻慢邻居,必须历尽磨难才能成大器。
优良家风对社会来说就是一种道德传播的力量。中国人民大学罗国杰认为,一个文明、和谐、健康、向上的家风,要包括几方面的内容:尊老爱幼的风尚、孝敬父母的风尚、勤俭持家的风尚、诚实守信的风尚以及勤奋好学的风尚。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培育社会文明风尚,必须引导人们传承优良传统家风,向往和追求崇高的道德境界。
三、传承优良家风是提升思想道德修养的立身之本
家风对一个人成长成才的环境有着深刻的影响,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它既能在思想道德上约束其成员,又能促使家庭成员在一种健康向上的氛围中不断健康发展。著名的《颜氏家训》、《孔子家语》,均以儒家的仁义礼智为核心思想,以修身做人为立身之本,以与人为善、勤俭持家作为基本美德;诸葛亮的《诫子书》中“静以修身,勤以养德”、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都体现了修身养性的重要性,发人深思,对后世影响深远。司马光则认为“欲治国者,必先齐其家。”他在《家范》中系统地阐述了封建家庭的伦理关系、治家原则,以及修身养性和为人处世之道,引用了许多儒家经典中的治家、修身格言,收集了大量治家有方的实例和典范,为后人树立了楷模。
一个民族要树立良好的风气,除了继承和发展,教育和引导非常重要,尤其是我们下一代的培养教育。现如今,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国际地位日益提高,综合国力不断增强,青少年教育愈发受重视。要加强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设,就需要来自社会、学校和家庭及个人多方面的协调和努力,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来自家庭的家风教育。家长们作为青少年的第一任老师,必须严于律己,提高自身修养,树立良好家风,为青少年的成长作好榜样、营造良好环境。培育和践行良好家风,事实上就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文化熏陶,就是一种内心认同,是一个润物细无声的过程,只有这样,我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才更有底气,才能更接地气。
四、传承优良家风是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道德基础
中央文献研究室副主任陈晋认为,亿万家庭的家风,虽然各不相同,但总体上都很朴实,都是崇德明理的、向善向上的、讲求礼义的。弘扬和践行良好家风,打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血脉。只有全社会凝心聚力,才能实现国家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家风是人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形成的重要源头,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文化土壤。家风所提倡的正是当前我们要培育和弘扬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格。宣传良好家风,就是要在全社会形成文明、和谐、健康、向上的良好风尚,激发人们形成善良的道德意愿和道德情感,培育有良知的道德责任,提高道德践行能力。
总书记在2015年春节团拜会上指出,“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紧密结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扬光大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我国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如毛泽东、周恩来等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杰出领袖,带领中国人民走向希望。习仲勋也经常教育子女不搞特殊化,不允许搞任何特权,教育孩子从小节俭,让孩子养成独立的生活习惯,靠自己的本事吃饭,鼓励子女到艰苦的地方去,到基层去。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社会文明风尚的基本要求,要完成这一历史使命,必须要坚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阵地,抵御各种错误思想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冲击。
当前社会道德失范问题愈演愈烈,必须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提高自身修养,传承优良家风。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行为准则,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培育子女树立自强自立的事业观,建立平等互敬的人际观,坚持公私分明的亲情观,用正确的家庭观、亲情观、权力观来教育感染家庭成员,引导家庭成员弘扬家庭美德、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自觉践行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的家风,推动和促进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
第四篇: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发展现状
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发展现状 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产生与发展的经济基础是以农业立国的农业经济,其思想核心是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追求天人合一,顺应自然的发展。这种在农耕文化状态下所孕育出来的体育活动形式其自身必然蕴含丰富的文化内涵,它是一种以儒家天人合一为哲学基础,以保健性,表演性为基本模式,以崇尚礼让,宽厚,平和为价值取向的体育形态。
汉唐盛世时期,我国的古代体育文化曾经有过发展,也出现过繁荣。汉代开通西域,社会开放,中外文化得以交流。相对发达的封建经济,为开展各项体育活动奠定了必要的物质基础,人们文化娱乐生活的进一步需要,也为促进体育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条件。以蹴鞠为代表的古代球类运动就是当时较为盛行的项目之一。
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儒家思想逐渐成为历朝历代的统治思想,并潜移默化,形成了至今也还起作用的文化心理。因此,儒家文化对中国古代体育的发展与演化有着巨大的感染和塑造力。儒家思想中,寓体于道,把道德教化置于首位,在儒家思想的影响下,古代体育形成了一套稳固的道德价值体系,统治阶级要求人们寓德于体,把礼的观念植入体育伦理之中。主静倡敬,在民族传统心理方面,却极大地制约着古代体育的发展,使中华民族长期形成了“静漠恬淡”,顺乎自然的性格与和谐共处,融合化一,贯通一体的理念,并形成了以导引养生术、气功、太极等“以静制动”、“以柔克刚”为主的身体运动方式昌盛。温文尔雅、重文轻武的儒家思想在很大程度上腐蚀着人们的体育意识,并束缚了中国古代体育文化的发展。
儒家思想强调“仁”与“礼”。仁与礼是中国上古氏族社会血缘文化的产物,它一方面具有维护亲族关系,提倡人间之爱的积极意义,另一方面又把这种“爱”纳入了森严的等级制度之中。从礼出发,以高下尊卑的等级观念反对竞技运动的平等精神,对中国古代体育文化的发展起了难以估量的制约作用。
中国传统文化为了维护上述等级制的运行,必然衍生出一种普遍的行为特征,即不能由于利益的争夺而冲击了上下尊卑的秩序。由于每个人必须首先遵循仁礼等级,利益由此便成了中国人耻于谈论的东西。因而,在中国古代体育中较有抗争性的足球、马球等运动项目却伴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的销声匿迹了。
在中国古代,温良恭俭让是人们终身恪守的生活信条。儒臣们反对马球运动,抨击球类比赛,其根本原因在于竞技精神全面地违反了儒家伦理型文化,是对儒家抑制型人格的彻底否定。这种行为严重制约了中国体育文化的发展。
儒家文化对古代体育具有指导、孕育、渗透和促进作用,成为中国古代体育产生与发展的源流及其思想内核。但是,中国古代体育的缓慢发展和体育文化的衰落又受制于儒家“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等消极思想的影响。
第五篇:中国传统民俗在现代社会中如何传承
中国传统民俗在现代社会中如何传承
在当今社会,由于新潮与西方文化的冲击,中国传统正在逐渐被现代人所遗忘,特别是身为大学生的我们,甚至有不少同学崇拜洋节,但是作为被现代人忽视的中国传统的的确确曾经带领中国走向辉煌,那么中国究竟有怎么样的习俗?它逐渐被现代人所遗忘的原因又是什么?我们又该如何在现代社会中传承中国传统习俗呢?这些问题值得我们每一个中国公民深思。
中国传统民俗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在中华民族特有的自然环境、经济方式、社会结构、政治制度等因素的制约下孕育、发生并传承的,因而中国传统民俗既有人类民俗的共性,又有不同于其他国家和民族的独特个性。
例如春节,是中国人最为传统,最受重视,最能体现中国民俗的节日。每年的农历大年初一被称为春节,是中国人民最隆重的传统节日。春节习俗有:祭灶、扫尘、除夕夜、祭祖、守岁、迎春、拜年、年夜饭、贴春联门神、放爆竹、压岁。而到现在,仅有除夕夜、祭祖、守岁、拜年、年夜饭、贴春联门神等习俗存在了,像一般除了一些乡村地方让放鞭炮外,几乎都禁止放炮竹,祭灶、迎喜神、桃符、送穷„„除了桃符转化成了春联,这些习俗在现代人的春节习俗中也已经非常少见。其实很多春节习俗,都是中国人民为了祈求新年能有好的生活而形成的。现代人生活节奏快,延续这些习俗不符合现代人对生活的追求。加之现代人对自然和科学有了比古代多得多的了解,掌握自己命运的能力大大增强,封建迷信在他们的心中不再有地位,他们祈福也仅仅是寄托自己的美好心愿,并不在乎繁文缛节和各种忌讳,所以部分春节习俗的消失是理所当然的。
春节因为是中国传统中最重要的节日,虽然有些习俗消失了但它还是存在并且节日气氛也很浓,而其他的传统节日就不然了,尤其是在西方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的冲击下,中国的传统节日备受青年冷落,许多节日文化色彩都逐渐淡漠下来。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传统文化都被认为是封建迷信的东西,要破除掉。节日没有文化上的阐释的时候,人们渐渐的就忘掉了。但是传统节日在现代生活中有存在的必要!传统节日在现代生活中的意义有三点:
1、传统节日有着凝聚民族精神的作用;
2、有增进人际和谐,传承文明的作用;
3、有利于建构“和谐”社会。
在历史上,传统节日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在不断的演化,整合着的。那么,在都市化进程中,如何使传统节日在都市生活中获得传承与转生,获得新的载体,却又保持其民族性?
第一、维持夏历和西历并存的历法制度:建设传统节日不能离开与之息息相关的夏历,对此,政府应该声明:夏历和西历并存是现政府的历法制度,报纸、电视台等媒介也应该夏历与西历并用,也许会觉得繁琐,可是却是对民族文化的觉醒意识,对自己民族传统的珍视。不至于让我们在全球化的今天迷失自我,失落最宝贵的东西。
第二、将传统节日适当增加为法定节日:我国现行的法定节日中,只有春节是民族传统节日,而其他的有些是政治性节日:如国庆节,五一国际劳动节等,从拉动经济增长,促进消费出发,来设置了七天长假,少了文化底蕴,节日的欢愉,却多了浮躁与喧嚣。在传统节日与现代政治性节日比重大大失谐的情况下,尊重人们的风俗习惯,适当增加传统节日为法定节日,显得迫切并必要。在2005年的两会上,60多位香港特区代表又联名提案,呼吁把清明节、中秋节增设为国家法定假日,各地人大代表门也纷纷建议将增设传统法定假日纳入议程之中。中国人民大学的纪宝成教授多次呼吁增加中国传统节日为法定假日。传统节日的民俗文化意义也为越来越多的人士所关注,所探讨。
第三、加强对下一代传统文化的教育:多开设传统文化课程,让学生对传统节日的来龙去脉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并通过教育使他们有一种对传统节日,对本国节日的温情和敬意感,在传统节日的良好社会氛围形成之前,社会教育的功能缺位必须由学校教育来补充,才不至于出现传统节日的“断代”。
第四、需要民俗学学者的努力,社会对民俗学的重视:民俗学家在发掘传统节日文化意蕴,传统节日在现代社会的转生具有重要作用,所以社会应该重视民俗学家的工作,其中政府也应该在此起积极的引导作用,创设各种条件,引导民众对传统节日的喜爱,使传统节日既不失其文化意蕴,又在新时代下,增添了新的载体,新的方式为年轻人所喜爱。使年轻人在快乐地过西方的圣诞节、情人节时同样不忘记我们自己的节日,对我们的传统节日多一份温存和敬意,对洋节多一份宽容。
华夏传统节日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需要我们好好地珍惜,华夏传统节日该如何回应全球化和生活方式的转变,已经成为考验传统节日在社会生活领域能否继续具有现实生命力的标志。但是传统节日的现代转生并不意味着抛却固有的传统和精神内核,一味地去屈就现代化、都市化。而是在都市化、全球化浪潮中给人们以精神的慰藉,自我身份的认同。
让我们从自我做起,从身边做起,一起传承我们中华民族自己的文化,把它更加发光发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