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传承与学校建设的思考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和人民的精神家园,文化是一个城市昨日的辉煌、今天的财富、明天的希望。仙游很多校园里都保留着一些文物,这些文物使得校园古色古香。然而,由于一些历史的原因,很多校园文物都被破坏了,甚至完全消失。比如,始建于1902年的仙游师范学校,办学历史悠久,办学成绩显著,富有革命传统的学校,为兴化大地培养了数以万计的基础教育人才和其他各类优秀人才,被誉为’’木兰溪畔的园丁摇篮’’。仙游师范堪称令人神往的文学、艺术殿堂。这里,曾走出著名学者、教授、作家俞元桂,世界华人名人、文坛宿将周颖南,著名剧作家郑怀兴,著名散文家、教授林懋义……以及后来的小说作家陈雪珠、庸凡、陈小平,教育随笔作家林高明、诗人李智强等;这里,也曾诞生一批名闻八闽乃至东南亚和国际华人世界的音乐、舞蹈、美术作品,更为莆田市艺术事业的崛起培养了一大批领衔之才。师范旧址夷为平地,建起了高楼大厦,昔日景象难以再现。如今,莆田学校仙游校区(原仙游师范,闽中师范摇篮)又搬离仙游,百年老校成为几代人的记忆,引起仙游人的痛惜和热议。有校友感叹,连母校都没了!
文物属于过去,但它也启示着未来,学校特别是政府有关部门应该加强对文物的教育及对文物的保护,在城市规划建设时,要把以人为本、尊重自然、传承历史、绿色低碳等理念融入城市规划全过程,注重留白、留绿、留旧、留文、留魂。我们还有一些学校保留下了一些珍贵的历史建筑,值得我们的规划者去好好珍惜和保护。
仙游一中校园内的万寿观,原名“金石山福神道院”,是为纪念傅楫(1041-1101年)读书处,由傅楫三子傅谦受于南宋建炎四年(1126年)动工,历七年才成。万寿观于1997年列入仙游县级文保单位,并于2009年列为福建省第七批文保单位。但是,就是这么个好东西,2005年差点儿被拆毁用于建造新的教学楼;幸好当时的校长文保意识很强,终逃一劫,但目前所存的规模也只是原来的一半。万寿观平时并不对外开放,作为学校的一部分是很难进去的,现在又开辟成仙游一中校史室,更是难得一见。万寿观是仙游地区现存明清时期不可多得的古建筑之一,具有比较高的历史、艺术和建筑研究价值。还有仙游一中的石门及旧办公楼,也是多少学子难忘的回忆。
莆田学院附属小学(即仙游师范附属小学)校内的仙游陈氏宗祠,于清嘉庆年间由进士、翰林院编修陈希紫倡建,建筑规模庞大、雄伟壮观。主体建筑为上下大厅、中央天井,两边各有偏厅、护厝各四间,后面有长方形天井及厢房八间。建筑面积约2000多平方米,前面是铺设红砖的大广场,总面积约3000平方米。仙游陈氏总祠作为传统文化和民俗文化,继续作为尊宗敬祖,弘扬祖德的场所,作为寻根问祖、海外联谊的阵地,作为纪念先贤,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课堂,为精神文明建设发挥积极的作用。
位于鲤城镇西隅的会仙山上的仙游县城西中心小学,其前身是创办于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私立孟晋高等小学堂。民国元年(1912)年,学校经费由县商会维持,遂名乙种商业学校。民国18年,改为县立城西小学。民国29年,改为中山镇第二中心分校。民国32年恢复原校名。民国33年2月,改名中山镇东北区中心学校,次年春改为中山镇西区中心国民学校。民国35年,改为中山镇第二中心国民学校,为当时县内规模最大的一所小学。
仙游县城西中心小学校园内古建筑有三处:石峰书院、为松书院和二层红砖楼。石峰书院始建于清咸丰年间,文革时期,门前两根龙柱上雕龙遭破坏,大门两边一对抱鼓石保存较为完好,抱鼓石是礼制等级的符号象征,也是非富即贵的门第符号,可见,这是当时一个大家族的祠堂和书院。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曾用作城西幼儿园教室和教师办公室。2013年8月石峰书院收录在仙游县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不可移动文物名录中。为松书院原名为松庵,清.乾隆版《仙游县志》记载:“为松庵在社稷坛(天地坛),后明崇祯十年丁丑(1637),僧海涛建。乾隆二年丁巳(1737),僧霖崖重建后殿”湖北来凤县(今湖北恩施)县令黄汝楠曾游为松庵,并作一首五言诗:“随步二三子,为松引兴长。蜂衙排佛供,麺甕启花香。水竹清闲境,大天曾过场。夕阳催去住,少佇虎溪旁。”为松庵在嘉庆年间改名为为松书院,门前砖埕上有一古井,六角形的青石井栏边刻着:“嘉庆甲子年(1804)立
”,至今保存完好,水质清澈。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为松书院也曾作为幼儿园教室使用,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开设校办印刷厂,后改为教师宿舍。由于年代久远,部分墙体坍塌,今年主殿开始重建。解放初建的红砖楼是1958年师生一起参与修建的二层小楼,当时建楼时,同时平整操场,栽种榕树,现在操场上的榕树已参天蔽日,成为城西中心标志性的靓丽风景。砖楼一层当时是老师的办公室,后改为教师宿舍,二层是会议室和保管室,楼板是木头的,二楼墙面的正中有一颗红五星和“为人民服务”几个毛体字,再加上红砖黛瓦,极具年代感。
城市的发展不可避免,然而,城市的发展与文物古迹的保护要相互协调、统一。任何一个城市的发展都不能低估那座城市的文化底蕴,都不能摒弃它们那种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从传统文化上能看到我们的根,看到厚重的历史,看到学校的发展史,与现代文化产生反差,反差就会产生冲突,冲突就产生文化张力,这种张力就是学校文化乃至城市文化的美。所以我们在建设发展中,需要把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结合好,建设成一个真正意义的城市,一个留住历史文化有根有魂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