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感谢媒体界的文化之音对服务文化新科学的关注支持
感谢媒体界的文化之音对服务文化新科学的关注支持
注:另《中国有色金属》《金融学报》《公关世界》和中国电力报(服务文化系列谈1-13)等媒体曾相继开辟服务文化专栏,系列刊登服务文化文章,传播服务文化新科学。《企业文明》杂志出版两次独家策划《服务文化制胜》《服务转型》。在此一并表示感谢中国服务文化研究会
第二篇:网络新媒体对文化传播的影响
姓名:周世琴学号:专业:文化产业管理
论网络新媒体与跨文化传播
1411424052
摘要:随着世界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全球化进程不断推进,跨文化传播己经成为全球范围内的重大课题。如何推动世界各国之间的跨文化交流、促进各民族相互理解、提升全球范围的合作共赢也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同时,网络媒体在当代社会信息传播中大放异彩,全球范围的个人和团体的信息传播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利。通过网络媒体进行的跨文化传播现象成为了专家和学者们研究的主要对象。网络媒体相对于传统媒体较为开放、传播过程也较为公平,但是,由于网络传播技术和传播内容等存在差异,网络跨文化传播过程中的不均等现象依然存在。西方国家凭借其强有力的经济实力、技术背景、文化生产等优势进行大范围的对外传播。长久以来,网络传播呈现出一种西强东弱的现象。为了在全球交往中获得话语权,提升中国文化的影响力,我们需要对网络跨文化传播现象进行分析、总结和借鉴。
本文就将从网络跨文化传播现象入手,总结归纳网络新媒体进行跨文化传播的优势。
关键词:网络,文化传播,文化影响力。
跨文化传播(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的概念首次由美国学者爱德华?霍尔提出。美国跨文化传播学者萨摩瓦(Larry A.Smovar)和波特(RichardE.Porter)在其著作《跨文化传播》中明确指出,跨文化指的就是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个体、群体或组织之间进行的交流活动。早期的研究主要侧重于外语教学与文化的关系,之后范围有所扩展。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沟通以及提高跨文化交流的方法。
跨文化传播是人类历史上早已出现的一种文化活动,经过长期的发展和研究,人们逐渐认识和掌握其传播规律。跨文化传播离不开相应媒介的支撑,在传统传播时代,跨文化传播多通过面对面的交流或纸质媒介、广播、电视等大众媒介来完成。但是随着网络媒体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跨文化传播也进入了网络传播渠道,例如网络新闻网站、网络社交媒体、全球范围内的网络视频等。
网络传播的出现,是以互联网的诞生和普及为基础的。1969年美国军用机构最早出现网络的雏形,之后用于科研教育领域,1995年互联网进入商业化运作。1994年,我国被国际上正式承认为有互联网的国家。1995年中国开始向社会各界用户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互联网幵始在中国蓬勃发展,并对中国各行各业的发展产生巨大影响。
网络跨文化传播,顾名思义,就是指借助网络而进行的跨文化交流活动。需要明确的是,当探讨网络跨文化传播相关论题时,网络所代表的不仅仅是网络大众传播媒介。网络是集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于一体的全新融合媒介,而网络跨文化传播也是体现在网络交流的每一个传播层面上的文化现象。网络作为一种新形式的全球性传播媒介,给不同国家和民族之间人们的交流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利。网络跨文化传播从传播者、传播内容以及受众等多角度大大地扩展了跨文化交流的场合、人群以及范围。
中国的跨文化传播从建国之初的对外宣传时期到改革开放后全面的对外传播时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在全球范围内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然而,就目前的跨文化传播发展来看,我国的跨文化传播还是以主流新闻媒体及其的新闻网络媒体为主要传播载体,以国外受众为主要传播对象,以英语为主要语言而进行的一种传播。虽然除此之外,还存在书刊、影视文化、商业往来等跨文化交流形式,但这些行为并非主流。在当前全球化进程下,西方文化凭借其强大的经济实力和先进的传播技术,不断加大对外传播的力度,将其文化的触角伸向各个角落。这为中国的跨文化传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更大的挑战,如何在全球范围增加受众对于中国文化的认同感,树立中国文化的形象,以及提升中国的软实力,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我国因该做到以下几点
1转变态度,鼓励文化的多样性。
在全球化的大潮中,要跟上时代的步伐,首先必须具备开放的态度和包容的心态。文化的多样性已经成为了这个时代文化传播最明显的一个标签,各种背景的文化互相碰撞、渗透和融合已是常态。如果我们在进行跨文化传播的时候,还不能足以认识到这一点,那么跨文化传播从一开始就不会取得成功。网络跨文化传播更是如此,网络JT?放的态度不仅在于允许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进行自由的交流和沟通,还在于提供了不同的传播途径允许官方的、组织的、民间的以及个人的全方位沟通。因此,网络跨文化传播更是一种全民跨文化传播。因此,跨文化传播必须是基于承认不同文化的共存性之上的。这就要求我们对于进入中国的异域文化保持一种尊重的态度,只有互相尊重,才能求得长远发展。要有一种幵放的态度去允许不同声音的出现。其次,我国传统的跨文化传播是以政府的官方行为为主,即使在网络时代初期也是以主流网络新闻媒体为主导和非官方的民间跨文化沟通比较少见。但是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网民数量与日俱增,他们身上所承载的文化传播力量不容小视。因此,鼓励草根,充分发挥和发掘他们的跨文化传播行为,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加大网络利用率,提升新媒体跨文化传播能力。
现阶段,我国跨文化传播多通过传统新闻媒体或其网络媒体进行。例如,中央电视台外语频道以及各大主流新闻媒体网站的英语频道等。虽然已经开始使用网络,但是其利用率却十分低下。网络新媒体在跨文化传播中可发挥的作用远不止新闻网站,它可以提供诸如视屏网站、社交网站、聊天室、电子商务等多种沟通渠道。在跨文化传播过程中,我们要善于挖掘网络新媒体的巨大潜力,将网络媒体的文化传播能力最大化。除过传统的跨文化传播方式,通过在网络上提供在线书籍、在线报刊、在线影视节目等可以为外国受众提供一种易于获取中国文化产品的途径。此外,网络除了大众传播的功能之外,还有强大的人际传播的作用,这点在社交媒体时代己经被无数次印证。一条引起大家关注的信息在社交工具上可以达到惊人的传播速度和传播量,这是传统媒体所无法企及的。因此,如果有一种可以突破国家界限的全球化社交媒体为我们所用,那么中国的跨文化传播就又获得了一条高效的途径。除此之外,微博、网络社区、聊天室等自媒体的大范围应用,将打破跨文化传播只停留在官方层面的现状,有助于网友自发地进行跨文化传播,无形中扩大跨文化传播的受众面。
3创作出具有共通性的中国文化作品络是一个公平幵放的平台。
各种不同背景的文化信息在网络上可以实现公平的竞争,网络受众会做出最公正的选择。而决定着受众喜好的往往是这些信息所传递的文化内涵。因此,为了在跨文化传播中,尤其是网络跨文化传播中取得成绩,就一定要创作出高水平、接受度高的作品。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经过长期的演化汇集而成的。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传承和鲜明的民族特色,又有着时代的气息和国际化的品质。它身上浓郁的中国文化特质完全不同于西方社会。因此,在跨文化传播中我们一定要善于发现自身民族文化的闪光点。值得欣慰的是,现在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开始了解中国、了解中国文化,比如语言、节日、饮食、服饰等。当然,西方人眼中的中国形象有几面的,但是也不乏有对中国形象产生歪曲的。因此,我们应该加大我们主动宣传的力度,我们需要为中国文化树立一个正确的参照标准,像西方社会传递一个真实的中国。与此同时,在跨文化传播内容的选择和制作上需要特别注意技巧。由于东西方文化背景、思维方式、接受能力等差异,在选择对外传播的内容时不能内外完全一致。传播同一条信息时,应内外有别,更多地站在受众的角度,考虑他们的接受方式和接受心理。以影视剧为例,美剧或好莱坞电影在全球范围内广受欢迎,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制作方选择了一种各文化背景的人群都可以读得懂的方式传递信息,而无需过多的本土文化背景就可以理解。而许多中国的影视剧在制作过程中往往忽略了这点,而经常选取历史、宫廷等题材,这种剧目比较考验观众对于故事背景的了解,无疑为跨文化传播提出了障碍。因此,在内容选择上,我们应尽可能选择比较具有共通性质的文化,这样在传播过程中会比较因其共鸣,也有利于外国人的理解。4警惕文化霸权。
在全球文化传播领域,一直以来都存在着一种西强东弱的态势。西方世界利用其强大的文化传播能力对其他弱势国家进行着文化霸权。语言作为一种文化符号,是文化传播的重要介质之一。英语文化势力借助互联网的力量,承载着西方国家的价值观念、意识形态和思维方式不断地对非东方国家进行着文化输出。因此,在面对西方国家强势的文化攻击时,要时刻保持警惕的态度,不可一味地接受,也不可一味地抵制。对于其中先进的传播理念和传播技术我们应该开放态度进行学习,对于低俗的文化和消极的思想要主动摒除和抵制。.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才是对待西方文化输出的正确态度。
结语:文化软实力已经超越军事实力和经济实力,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核心竞争力最重要的标准。在世界范围内的话语权逐渐成为各国争相努力的目标。而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扩大话语权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进行跨文化传播。因此,跨文化传播在全球文化传播过程中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尤其是随着网络传播时代的到来,网络新媒体的跨文化传播风生水起。网络新媒体技术和传播环境的优越性为跨文化传播提供了天然沃土。网络跨文化传播主体、传播渠道及传播内容的多样性和便捷性更是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它拥有满足跨文化传播所需的一切条件优势,为跨文化传播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利。在网络跨文化传播时代,谁掌握了新媒体传播技术,谁就会在跨文化传播中取得突出成绩。因此,为了实现中国跨文化传播的长足发展,我们一定要发挥网络跨文化传播的优势,保持开放的文化态度,树立经典的中国文化形象,建立中国在国际环境中的话语权。
第三篇:新媒体时代的文化现象
新媒体时代下的“屌丝”文化现象分析
新媒体时代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的,是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以后发展起来的新的媒体形态,是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移动技术,通过互联网、无线通信网、卫星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服务的传播形态和媒体形态。严格来说,新媒体应该称为数字化媒体。
随着数字化、信息化进程的推进,新媒体因具有容量大、载体新、时效快、互动性强等特点,为文化传播提供了全新的网络平台和物质技术环境,上网聊天、博客、微博、博客、微信、交互网络电视等新兴的媒介手段在以新的方式传播信息的同时,形成了新的网络文化。青年群体是网络常客,受网络文化的影响最大,复杂的网络文化影响着青少年的思想意识,甚至影响着他们的信仰。从中映射出来的文化现象也体现了现在社会一部分人的思想与精神状态。其中以网络语言的传播体现的尤为突出。网络语言,特别的网络流行语折射出中国网民三大社会心态:社会焦虑、社会抗争 社会分层
首先第一个心态就是社会焦虑,反映出当前网民不可承受的压力之重,背后隐藏着是一种结构性的系统性的社会压力下的一种茫然和焦虑,以及这样的一种群体性焦虑背后的一种无可奈何的冷幽默。第二种是社会抗争心态,因为网络的匿名性很强,传播性很广,成为网民表达社会公平的一个重要平台,而网络流行语也成为网民宣泄和表达对社会公平缺失不满情绪的一种重要手段。第三种社会心态就是社会分层,我们可以看到垂直流动的趋势慢慢停滞,让人们感到阶层固化难以逾越,但是通过这样一种戏谑和自嘲的姿态体现出来一种解构和重构,反映出深层的社会问题:如难以逾越的社会分层,狭窄的上升通道,以及不可忽略的贫富差距等等。其中“屌丝”一词就是从网络兴起的,这一词现在对于人们来说几乎无人不晓,甚至以经发展成为了新媒体时代下的一种文化现象。“屌丝”文化的形成,是新媒体 时代青少年流行文化形成的一个缩影,其形成的机理与互联网的特点密不可分,同时“屌丝”文化又是当代青少年青春情结的再现,体现深层的社会原因与群体心理 机制的形成。
“屌丝”一词在网络上走红仅仅只用了两个月的时间,而现在,“屌丝”已不仅仅是网络流行语,更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屌丝”文化如此快捷地生成与流行,不能简单地以“一种青少年流行文化”以蔽之。
一、“屌丝”与“屌丝”文化现象的由来
“屌丝”,原来为粗语,但现今却已经成为一种流行语和文化现象。网络上有关“屌丝”的文章很多,但基本上运用的定义还是百度中的加上“屌丝”一词形成在内的较为公认的定义:“屌丝是对李毅吧粉丝的称呼,亦为‘苦B青年’的自称,又称‘吊丝’,发音与英文duce相似,duce在英文中译作‘领袖,首领’。百度李毅吧吧友本着自嘲的精神,不以为耻,反以为荣的自嘲,虽是自嘲,亦可用于称呼别人。屌丝二字蕴含着无奈与自嘲的意味”。“屌丝”开始指的是一群特定的青年人,他们多为“年轻男性,他们出身卑微,他们称自己的工作为‘搬砖’,他们爱网游、爱贴吧、爱‘女神’也爱幻想,却缺乏行动力,想做而不敢做;他们内心虚荣,却又不屑‘高富 帅’而故作清高;他们自卑、自贱却也自以为是;
他们是善良的,他们也是懦弱的。这群青年人处于 既不甘于自己的现状但又无力改变的状态;既有种种生活憧憬,但又有必须面对的生活现实。正是从聚焦这样一群无奋斗基础、有未来希冀、缺失奋斗动力的青年人开始,逐渐让“屌丝”成为在网络上、在现实中广为流行与应用的概念。而今有关“屌丝”的网站,诸如屌丝吧、屌丝小站、屌丝视频、屌丝语录等等在网上比比皆是,“屌丝”已经变成了当下在网络上、在青少年群体中流行的一种时尚、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
二、“屌丝”文化的形成,是新媒体时代青少年流行文化形成的一个缩影,其形成 的机理与互联网的特点密不可分
1.复制性与再造性的结合 网络流行的特点就是被不断复制,而复制往往具有再造性的功能,其过程是从简单的复制到创造性复制的转化,出现一种让人想不到的非线性结果。“屌丝”一词就是这样经过不断的复制与再造,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流行文化现象。从对李毅吧粉丝的称呼,到现在流行所说的“屌丝”,其意义已经大相径庭,而且“屌丝”也不是原来所特指的那一群出身卑微、内心充满纠结而无奈面对现实的年轻人。现今的“屌丝”也有男女之分,人员情况较为复杂。现实中青少年所说的“屌丝”的含义也已各不相同,有的以自嘲的方式以“屌丝”自居,将自己与“高富帅”、“白富美”做一区分;有人则用来贬责他人;有人以玩笑用之„„“屌丝”的含义就是这样在网络中不断被复制、在现实中不断被应用,而在复制与应用的过程中被年轻人不断演绎与创造,现在已经成为包含丰富内涵的概念,以至于很难有一个准确的定义涵盖之。看似简单的一个词以一种“忽如一夜春风来”的势头变成一种文化现象,也只有在新媒体时代才会出现。这种文化现象的快捷与普及,远远超过以往人们所接触到的流行文化,它没有给人们留下适应的时间,往往让成人社会的很多人感到震惊甚至费解。但是对上网是生活方式有机组成部分的年轻人来讲,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网络复制的简单性,在复制过程中的再造性,都可以在有意识与无意识的情况下进行,而不管是青少年有意识的行为还是无意识的行为,都构成新媒体时代流行形成的有机组成部分,使更多的青少年由原来的被动受众与旁观者变成了流行文化的直接参与者与行动者,而网络流行文化的行动者愈众,则其现实的影响力与冲击力愈强,对青少年群体的影响就愈直接与显在。
2.虚拟性与现实性的统一
网络流行与现实流行的密不可分性,是新媒体时代流行文化的突出特点。“屌丝”文化就是网络流行与现实流传的有机结合体。新媒体时代,几乎人人都可以成为新媒体的主体(只要有条件能够上网),而青少年更是网络的主力军,当代青少年上网的方式也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调查报告显示,中国青少年网民规模已经达到1.95亿人,其中74%的青少年使用手机上网。手机成为青少年第一位的上网工具。互联网普及率已经达到54.5%,远高于整体网民28.9%的平均水平,2009年中国新增青 少年网民2800万”。
上网工具直接影响新媒体时代流行文化的流行方式与覆盖的范围。通过手机可以随时随地上网发微博、留言等等,没有过去必须也只能通过电脑上网的种种限制。上网工具的这种便利性、快捷性与网络虚拟性特点的结合,使当代青少年现实的表达方式产生了根本的变化。当代青少年现实的表达往往表现为在网络虚拟平台与现实有机结合的立体式表达方式,甚至网络上的表达往往比现实更直接贴近青少年个体的内在需要与观念,更具有反映青少年内在需求、观点 与情绪的即时性特点,因为这种表达具有相对自由性,而这种相对自由性是因网络的隐蔽性与便捷化特点所决定,青少年个体可以不用过多考虑现实中他人的观点与感受(网络本身就具有观点多元性的特征,不同的观点都能有一定的共鸣存在)。因此,在网络中,不同的青少年个体完全可以从自我的角度来随时表达内在的感受与观点,表现自己即时的情绪状态与心情。网络这一载体也就成为新媒体时代青少年更现实、更直接地表现自我、释放内在心理能量的平台。“屌丝”之所以成为一种文化现象,而不只是一种“恶搞”的简单变异,正是因为不同的青少年个体将“屌丝”一词纳入到自己的主观世界进行解构与重新建构的结果。即不同青少年个体所理解的“屌丝”与所运用的“屌丝”,往往会根据其客观情景与内在感受进行了再造,赋予了“屌丝”特别的意蕴,如此叠加才逐渐形成现在的“屌丝”文化现象。
三、透过“屌丝”文化的形成,可以发现 新媒体时代青少年流行文化是当代青少年 青春情结的再现 并不是所有的青少年都会参与到流行文化之中,但之所以被称为流行文化,就一定是涵盖了一定的范围、具有一定的规模,在较为广泛的青少年群体中流行。而新媒体时代青少年流行文化因为载体的便捷与普及,使青少年的参与度与流行文化的覆盖面比传统青少年流行文化更高、更为广泛。透过“屌丝”文化,我们同样可以看到与过去传统的青少年流行文化中一样的表象特征,即情绪的外泄与自我的张扬,时尚的追求与内在的娱乐。这些表征并不像过去人们所通常理解与认为的青少年流行文化往往重形式而轻内容那么简单,实际上,任何一种青少年流行文化传达的都是一种青春的声音与呼唤,一种人生特定阶段的沉思与矛盾,一种青年人所特有的认知与情绪。如果我们不能对青少年流行文化做出这样的解读,就不可能从真正意义上去理解、把握这种文化现象。因为青少年正处于一个生理、心理、认知、思维等多方面发展的过渡时期。在这样一个特殊的发展阶段,其生理的快速发育与心理发展的相对滞后,成人感的增强与抽象思维能力发展的相对不平衡,就会表现出只有青春期青少年才会有的一种特殊表达方式———通过以自我为中心的外在张扬方式吸引他人的关注和昭示自身的成熟,沉醉于自我思维中抽象构建的理想完美状态。这是个体发展到“形式运算阶段”(皮亚杰的划分)必然会出现的一种现象。“
屌丝”文化现象中就表现出这样一种青春期情结的特点。有些青少年不会在乎“屌丝”一词是否好听或贴切,主要是因为“屌丝”的流行。流行往往代表时尚,而时尚则表明自己与时代潮流同步,就有备受关注与入流的可能,就不会被人遗忘、被称为“老土”或被同辈群体所排斥,这种自我认同的强烈愿望使其更加愿意投入到流行与时尚之中。同时,有些青少年更不会过于在乎其它成人的观点与看法,只要是青少年群体中有同行者,他们就会坚持自己的观点与行为,他们自我价值的实现更主要表现在同辈群体之中,特立独行方能表现与众不同的个性特征,才能真正“炫”出自己所理解的精彩与鲜活。有时越是其他成人认为不好或不认可的事情,可能越会引起这些青少年的兴趣与关注,这种兴趣与关注可能是出于一种青春期的好奇与探究的欲望,也可能是青春逆反的直接表现,即以逆反的行为与语言来表达自己的自主、个性与成熟。当个体进入青春期后,随着身体发育的成熟,青少年的认知能力,尤其是抽象思维能力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与提高,他们已经能够将现实的事物纳入到自己的主观世界中去按照自己的思维逻辑与理解的方式进行抽象的建构,往往不会考虑其现实的适应性,会出现与现实相去甚远的理想化结果,但这种形而上学地在主观世界以自我为中心地构建现实世界,不是他们特有的偏好,更不是他们有意识的行为,而是其抽象思维能力发展的一个必然的过程与阶段。这种理想“乌托邦”的建构需要在现实面前去不断地被修正、解构、从而现实化,这也是青少年成长的必由之路。如果我们能够理解这样的成长过程,理解青春情结出现的原因,就不会出现对青少年“不知天高地厚”、“眼高手低”等的指责与非难,不会对青少年流行文化感到诧异与不解,就能很好地理解与看待青少年流行文化,就能够认识到青少年流行文化是青少年成长过程中必然出现的一种展现自我成长、表达自己内在感受与想法、记录成长轨迹的自然现象。
四、解读“屌丝”文化,可以看到 新媒体时代青少年流行文化的深层社会原因与群体心理机制的形成 新媒体时代不仅人们交流沟通的媒介产生了根本的变化,而且人们所处的客观环境也产生了巨大变 化。我们所处的经济体制是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体制,我们所处的社会环境是开放性的、国际化的。信息的网络化与经济的全球化发展,带来了多元价值观念并存的客观现实,这对处于成长关键期的青少年的影响是直接的也是现实的。如果说新媒体时代青少年流行文化是新媒体发展必然出现的一种现象,那么也可以说新媒体时代青少年流行文化是社会现实所构成的社会原因在青少年群体中的直接映现与投射,它有着其生成的群体心理机制。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市场经济在我国取得了飞速的发展,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深刻地影响了我们的社会现实与生活在其中的每一个体。市场经济快速发展必然出现两个突出的现象:一是带来了市场的繁荣与竞争的激烈;二是带来了人们财富拥有的两极分化,即贫富差距的加大。“屌丝”式的自嘲,就是来源于财富两极分化的社会现实,以及现实择偶的流行审美标准。“高富帅”、“白富美”的优势自然不言而喻,男性的富有、高大、帅气,女性的白皙、富有与美丽,都是一些先赋的而不是自致的条件与基础,而这些往往使激烈的现实竞争缺乏公平的基础,有如生长在高山的青草与深谷的大树比较高度,相对的高度与绝对的高度都是如此不同,没有客观准确标准的比较往往会带来比较的迷茫与失落,会带来不知道哪个更高的困惑。在这种缺乏客观、公平基础的现实面前,在巨大的贫富落差之下,“屌丝”式的自嘲应该还是具有一定的建设性与理性的。市场经济的发展,使社会出现了明显的阶层分化,不同的社会阶层其拥有的资源与发展基础明显不同,这是我们必须承认的客观现实。在阶层分化、贫富差距加剧的现实面前,往往人们的相对剥夺感会明显增强,人们不得不启用自我防御机制来保持内在的心理平衡,以此我们不难理解“屌丝”的那种复杂心情的表达,既有对现实的不满,也有无力改变现实的无奈;既有对“高富帅”与“白富美”的羡慕嫉妒,也有对之不屑一顾的蔑视与恨。同时,市场经济的发展使人们在衡量一个人的成功与价值时,往往会使财富与金钱的份量加重。表现在青年人择偶的过程中,注重经济条件与外表长相的那种择偶标准(尽管不具有普遍性)对青年人往往产生最直接的冲击,“宁愿坐在宝马车里哭,不愿坐在自行车上笑”,这看似是个人的一种人生选择,但却是社会上注重物质财富的择偶标准在部分青年个体身上的投射,会使现实中衡量成功与择偶的理想标准出现种种偏差。这种现实的偏差会强化人们的相对剥夺感与面对现实的无权感。许多青少年面对的现实是:即使自己竭尽全力去终身奋斗,其财富的积累与“高富帅”、“白富美”现在所拥有的基础与条件还是相去甚远,于是就有可能在青少年群体中由此而引发出一种群体无权感或无力感。“屌丝”流行文化从不同程度上也反映了这样的群体无权感与无力感,实质上,这种无权感与无力感不仅仅是对贫富差距现实的一种本能反应,对自己不利处境的一种无奈表达,而且也是对自我能力的怀疑、不自信、不能自我接纳的一种表现,更可能是一种错误的归因所致,即不从自身找原因,而是埋怨父辈没有给自己提供优厚的条件与基础。当然,同样的社会现实也引发出了青少年群体中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自己是“屌丝”这不是什么丢人的事情,更不是自己的错,而是自己必须正视面对的现实,没有什么可以依靠的外在力量与先天条件,只有靠自己的努力与奋斗,这样的青少年往往都有着高远的追求与吃苦耐劳的精神,有一种不服输的坚韧与执着,有一种与其“空悲切”不如行动的理性选择。他们往往能够正视自身的不足,能够做到自我接纳,不会怨天尤人,不会顾影自怜,更不会自怨自艾,这比过去传统的那种“我很丑但我很温柔”的自我告白要来得深沉与成熟。
五、结语与探讨 同样的社会现实,在不同的青少年群体与个体身上表现不同;同样的“屌丝”文化,在不同青少年群体与个体身上的表现也如此不同,这就是新媒体时代多元价值观念与多样人生标准与选择的必然结果,也是新媒体时代流行文化复杂性的具体表现。“屌丝”作为一种青少年流行文化,有着形成流行文化所特定的群体心理机制,我们很难对之进行简单地归类与总结,因为其涵盖着丰富的内涵与隐喻。但是需要肯定的是,从“屌丝”文化中,青少年个体往往会从中体会到、找寻到自己与一定同辈群体心理上的契合与共鸣,行动上的一致与统一。因此,在面对新媒体时代的青少年流行文化时,我们更应该采取的态度是了解、理解、顺应与发展。通过了解青少年流行文化,来理解与解读青少年流行文化所传达的青少年群体的深层需求,顺应青少年群体的这种独特表达方式,以发展的视角去更好地回应青少年群体的需要,促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第四篇:广州亚残运会宣传文化和媒体服务工作总结
以更高的工作标准
确保实现“两个亚运,同样精彩”
----广州亚残运会宣传文化和媒体服务工作总结
广州亚残运会是亚洲残疾人体育组织重组后的首届亚洲残疾人运动会,也是亚洲残疾人运动会首次与亚运会“同城同期”举办。广州亚运会亚残运会宣传文化和媒体服务工作领导小组认真总结亚运会成功经验,切实贯彻中央关于做好广州亚残运会宣传工作的指示精神,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毫不松劲、毫不懈怠、精益求精、攻坚克难,以更高的标准全力推进亚残运会宣传文化和媒体服务的各项工作,为确保实现“两个亚运、同样精彩”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与社会环境。
一、指挥协调更加有力,锻造专业精干的干部队伍 亚残运会在亚运会闭幕15天后举行,时间紧、任务重、专业要求高,在赛会举行过程中还遇到观众组织难度大、气候变化突然等现实问题,尤其是在经过紧张激烈的亚运会赛事之后,不少工作人员不可避免地出现激情减退、身心疲惫等现象,这些困难和问题都在考验着我们连续举办重大活动的能力。面对这些挑战,我们及时总结亚运会成功经验,在亚运宣传文化和媒体服务信息化指挥系统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专业指导,组织队伍培训,使得指挥协调更加有力,工 作机制更加灵活,各项工作开展得更有针对性。
1.调整完善指挥体系,确保决策部署及时准确、高效运行。为进一步提高亚残运会宣传工作和媒体服务的专业性、针对性,我们邀请中国残联宣传文化部门的负责同志直接参与亚残运会宣传指挥中心的工作,加强工作的整体协调与专业指导。进一步完善工作协调会和媒体通气会、各场馆视频会议等会议机制,及时传达中央关于新闻报道的指导意见,部署赛前和赛时各阶段的重点工作任务。12月1日,王晓玲同志主持召开亚残运会宣传文化和媒体服务工作会议,要求各部门、各场馆团队围绕调整完善宣传指挥体系、逐步加大主题宣传力度、精心做好媒体服务工作、努力营造良好社会氛围、大力加强专业知识培训等五个重点,全面推进亚残运会宣传工作。12月1日至12月19日,指挥中心共召开工作协调会、媒体通气会和视频会议共16次,全面推动了亚残运会宣传文化和媒体服务工作的统筹协调。我们在保留和沿用亚运会期间建立的由视频监控系统、视频会议系统、舆情监测系统等6大系统构建的信息化指挥平台的基础上, 进一步强化网络舆论引导平台与突发事件新闻处臵平台的功能作用。11月28日至12月19日,协调删除互联网上涉及亚残运会的负面新闻、博客、论坛等共312条/次(其中省内67条/次、国内245条/次),共撰写各类亚残运会舆情报告43期(其中日报28期、专报13期、通报2期),收到市领 导批示10条,确保亚残运会舆情平稳。
2.预先制定计划方案,确保亚残运会宣传有序推进、全面升温。在亚运会赛时,我们就提前制定了《广州亚残运会赛前冲刺阶段及赛时宣传报道方案》,为亚残运会宣传的整体策划以及中央和省市主要媒体的宣传报道定下基调。亚运会闭幕后,我们按照计划迅速转换工作重心,有序推进亚残运会各项宣传文化及媒体服务工作。着手制定了《广州亚残运会赛前与赛时新闻发布会工作方案》、《亚残运会火炬传递宣传报道方案》和《广州亚残运会城市采访线工程方案》等工作方案, 以“广州准备好了”为主题,加强对亚残运会筹备情况的宣传报道,向中央和省市新闻媒体整理提供了27条“自强不息典型人物”采访线索和14条“扶残助残典型人物”采访线索,为推动亚残运会宣传不断升温、掀起高潮打下了基础。
3.分类组织专业培训,确保各团队工作得力、服务到位。与亚运会比较,亚残运会具有项目专业性强、敏感话题多的特点。为此,我们针对不同岗位的工作团队和媒体记者,分类组织多个业务培训,不断提升团队的专业水准。比如:我们组织了场馆新闻团队的培训工作,使工作人员更好地了解国家相关政策和工作程序,提高与残疾人员的沟通技巧和助残服务技能,做到既热情周到,又避免因过度帮助而引起残疾人员的反感。我们组织了对亚残运会国内注册记者的培 训,帮助记者掌握亚残运会新闻报道的特点与注意事项,要求记者正确引导公众认识残疾人体育,反映参加体育运动给残疾人及其家庭带来的积极影响,防止以怜悯或猎奇的心态报道残疾人体育,要求媒体文字报道不渲染残疾人致残原因,图片视频不过度暴露残疾情况及辅助器具。我们组织了对媒体服务团队的培训,帮助服务团队了解亚残运会知识、竞赛项目,以及残疾人心理、扶残助残和急救医疗等知识技能,使各岗位人员较快完成了亚运会向亚残运会服务意识的转变。此外,媒体村、主新闻中心、国际广播中心、广州日报、广州广播电视台等团队和单位,也针对自身承担的任务,组织开展了相关业务培训,为亚残运会宣传文化和媒体服务工作的顺利开展,实现新闻报道和媒体服务“零投诉”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主题宣传更加到位,唱响“关爱残疾人”的主旋律 广州亚残运会不仅是一次国际残疾人的体育盛会,也是弘扬人道主义精神、提高残疾人社会参与程度的重要平台,是展示广州文明形象、社会和谐程度的重要窗口。我们继续遵循“跳出亚运宣传亚运”的理念,抓住亚残运会筹办的重要节点与重要事件,积极策划各类主题宣传,向中外记者宣传亚残运会筹备总体情况和特色亮点、城市无障碍设施的完善和城市文明的提升;展示中国、广东、广州残疾人事业的发展成就以及残疾人自强不息精神。1.精心组织火炬传递宣传,以“足迹”展示自强、自立。我们积极邀请境内外媒体参与亚残运会火炬新闻发布会、亚残运会火种采集仪式、火炬点燃暨火炬传递启动仪式等活动的宣传报道。12月3日至11日亚残运会火炬传递期间,安排广州市广播电视台全程直播火炬传递盛况,组织中央、省市媒体紧密跟踪亚残运会火炬传递的“足迹”,深入挖掘各火炬手、尤其是残疾人火炬手的典型事迹,集中报道各地民众迎接亚残运会火炬的盛况,大力宣传残疾人火炬手自强自立的精神风貌和广大民众对广州亚残运会的巨大热情和热切期盼,集中展现我残疾人事业的巨大成就和市民文明素质的提升,广泛宣传社会各界对残疾人事业的关心、支持以及扶残助残的感人故事。
2.精心组织开闭幕式宣传,以故事凸显温情、温馨。我们围绕“大爱动人、自强不息”的亚残运会开闭幕式主题,抓住温情、温馨的开闭幕式特色,组织策划系列宣传,通过感人的幕后故事,持续掀起亚残运会宣传热潮。12月4日至19日,陆续推出开闭幕式系列人物故事专访报道。开展开闭幕式媒体开放日活动,先后组织中央、省市媒体观摩开闭幕式彩排,专访开闭幕式总策划总导演,深入彩排现场采访400位中**亲、41位亚残运会运动员母亲代表,以及火炬手、护旗手代表和部队参演人员,深入挖掘、报道开闭幕式盛况背后的感人故事。召开专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开闭幕式整体 流程及文艺表演,解读开闭幕式中蕴含的文化要素及人文关怀。12月13日和20日,组织中央和地方主要媒体大规模、大篇幅、全方位报道广州亚残运会开闭幕式盛况。
3.精心组织“爱心满花城”主题宣传,以细节彰显热心、爱心。在亚残运会开幕前夕,为更好地引导舆论,我们以“爱心满花城”为主题,策划并组织了“自强不息写风流”、“爱心奉献亚残运”、“羊城无障碍”等三次主题宣传集中采访,透过典型人物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城市建设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等细微之处,深刻反映广州亚残运会的筹备进展情况以及全社会关心关爱残疾人的热情。其中“自强不息写风流”专题,邀请了在体育、文化、商贸等各条战线上取得突出成绩的残疾人代表接受记者采访;“爱心奉献亚残运”专题邀请了志愿者、医疗康复人员、亚残运会服务人员代表接受记者采访;“羊城无障碍”专题组织媒体集中参观广州公交、地铁、商业机构以及亚残运会场馆无障碍设施。约120多人次中外记者参加了“爱心满花城”集中采访活动,发出各类体裁新闻报道70余篇。
三、媒体服务更加精细,营造便利温馨的工作氛围 本届亚残运会期间,共有185家媒体机构(其中境外媒体机构86家)、2558名记者参加报道。我们继续强化“媒体服务也是导向”的理念,针对亚残运会媒体服务的特点,在密集组织新闻发布的同时,为媒体提供个性化的采访服务,通过无障碍设施改造满足残疾人记者的实际需求,更精细、更温馨的服务获得了媒体的一致好评,实现了对舆论的积极主动引导,也充分压缩了负面信息的产生空间。
1.通过密集的新闻发布,充分满足媒体的信息需求。面对媒体日益高涨的信息需求,我们制定了广州亚残运会赛前与赛时新闻发布会工作方案,依托广州市新闻中心、亚运城主新闻中心、场馆分新闻中心,及时提供各种新闻报道资源,强有力打造亚残运会官方信息发布平台。12月7日,在北京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了广州亚残运会筹备工作情况新闻发布会,向中外媒体全面通报广州亚残运会整体筹备情况以及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情况。12月13日—19日,各比赛场馆共举行11场新闻发布会,约350多人次记者参加。12月6日—12月19日,在广州市新闻中心和亚运城主新闻中心组织34场新闻发布会,约2100多人次记者参加,发布内容涉及亚残运会开闭幕式筹备情况、志愿者招募、观赛指引、总体运行情况和广州市扶残助残情况、城市无障碍设施建设情况,以及各条战线为亚残运会所做的工作及服务信息。我们还设立了网络专题发布平台和短信群发系统,第一时间向媒体传递官方权威信息,有效引导舆论。
2.通过优化的采访服务,充分满足媒体的个性化需求。亚残运会期间,面对媒体更加个性化的采访需求,我们主动策划、灵活处臵,在总结亚运会经验的基础上优化媒体服务 方案。编印下发《亚残运会媒体城市采访线服务手册》、《广州采访指南(2010)》等5种外宣资料。12月15日和17日,组织中外媒体参观广州市残疾人职业培训中心、广州市残疾人展能中心、广州儿童孤独症康复研究中心和城市标志性景观,受到媒体的欢迎,200余人次记者参加了集中采访活动。12月15日—18日,亚运城主新闻中心组织以“说出我的故事”为主题的个性化系列采访,共安排外国轮椅记者、开幕式母亲团、亚残运会志愿者、亚残运会获奖运动员等6场集中采访,媒体反响热烈。据不完全统计,截至12月19日,超过50家中央、省市及港澳媒体对集中采访进行了全面报道,主流媒体报道超过80篇(条),新华社连续播发5条通讯。我们还在征求媒体意见后,在部分赛场取消赛后新闻发布会,改为自由式个性化采访,并适当延长混合区采访时间,各比赛场馆在混合区共安排媒体采访1750次。面对记者提出的采访需求,采取“零拒绝”态度,积极提供采访便利,认真落实采访安排,做到有受理、有反馈。12月8日至19日,主新闻中心采访服务台共登记受理记者采访申请77单,反馈率100%。
3.通过完善的无障碍设施,充分满足残疾人记者的工作需求。本届亚残运会有9名残疾人注册记者,为充分满足他们的工作需求,对主新闻中心进行无障碍设施改造。主新闻中心在新闻发布厅专门铺设缓坡斜板通往主席台;大堂服务 区的主服务台、交通服务台、新闻采访服务台等均降低服务柜台高度,以方便残疾人记者办理手续;在主服务台和记者工作间准备了盲用读频电脑软件,专门为盲人记者服务。此外,整个主新闻中心凡是有台阶的门口都增设了无障碍斜板,医疗室增加了轮椅,还配备了无障碍面包车,可随时将有需要的残疾人记者送至各比赛场馆。为提供更加细致的服务,主新闻中心还专门培训了多名志愿者,如残疾人记者需要帮助,可随时指定一名志愿者,提供包括翻译在内的全程服务。完善的硬件设施和周到热情的服务,赢得了国内外媒体的高度评价。日本残疾人记者上野茂称赞中国无障碍设施及残疾人交通工具发展迅速,在有些方面的进步已经超过了日本;泰国残疾人记者Krissana表示会竭尽全力收集广州在服务残疾人方面的先进经验,回国之后向政府反映,为残疾人提供优质服务。
四、媒体报道更加深入,形成震撼人心的舆论强势 作为首届亚洲残疾人体育盛会,借助媒体的报道提升关注度、扩大影响力,对于广州亚残运会的成功举办至为重要。在亚残运会的筹办过程和赛时阶段,我们全面统筹、科学规划,充分整合利用国际媒体和国内媒体资源、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资源,充分发挥各类媒体资源力量的互补优势,深度报道运动员背后的故事和全社会对残疾人的关心关爱,打造了更全面、更立体、更生动的报道格局,形成了震撼人心的 舆论强势。
1.官方媒体信息发布更丰富、更权威。从亚残运会官方网站开通至2010年12月9日,总浏览量为1600余万,发布中英文稿件8612篇,策划制作专题16个。赛前全面完成亚残运会官网改版,设臵无障碍设施浏览网页。12月10至19日,亚残运会官方网站推出“精彩瞬间”等专题页面11个,发布中英文稿件1500篇,发布图片985张,浏览量达720万。编制英、阿、日、韩4种语言赛时宣传手册,出版官方杂志《我们》第2期,发放至亚运城、总部酒店及各竞赛场馆。12月11日至20日,每日印发40万份中英文官方会刊,全面记录亚残运会筹办到赛时运行的精彩故事,及时传递亚残运会赛事信息。官方媒体的权威性和影响力显著增加。
2.境内外主流媒体报道更生动、更感人。亚运会闭幕后,境内外主流媒体对亚残运会的报道迅速升温。12月1日开始,我们在印尼《千岛日报》、菲律宾《世界日报》、泰国《星暹日报》等海外华文媒体,以“今日神州 亚残之光”为主题,专题专版报道广州亚残运会。在马来西亚家娱频道投放亚残运会宣传片,与人民日报社、中国青年报社、南方日报社等6家报刊媒体合作,开辟专栏专题,深入报道广州亚残运会。亚残运会开幕和闭幕当天,中央和省、市广播电视媒体全程跟踪播报,平面媒体均推出不少于4至8版报道,完美演绎了“大爱动人,自强不息”的开闭幕式主题。日本、韩国、马 来西亚、新加坡等国家及港澳媒体均刊发新闻,报道亚残运会开闭幕式彰显“爱”的主题、场面壮观、温馨感人。开幕以后,中央和省、市主要媒体每天拿出重要时段、重要版面,以现场直播、专栏、专版、评论、侧记、消息、通讯等形式,全方位、多角度做好赛事报道,生动报道残疾人运动员背后的故事,大力宣传残疾人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全面反映家庭、社会的关心关爱,充分展示我国残疾人事业发展成就,报道内容真实感人。据不完全统计,亚残运会开幕后,国内主流媒体日均报道量超过550篇,亚残运会开闭幕式报道总量达到1500余篇,形成亚残运会宣传强势。
3.网络媒体和新媒体传播更广泛、更迅捷。开展“无障碍城市”网络主题宣传、“百万网名话亚运”主题征稿等全国重点新闻网站亚残运会宣传活动,人民网、新华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等10多个国内重点网站开设“亲情城市”、“自强之路”等专题,在人民网、中国网络电视台、中国新闻网、新浪网等20个国内最具影响力的网络平台投放亚残运会宣传广告,在天涯论坛、新浪微博、网易论坛等8家论坛举办迎接亚残运会有奖互动活动。根据互联网搜索,截至12月19日,各网站、论坛刊发、转载关于“亚残运会 广州准备好了”的报道共37.1万条,关于“广州亚残运会”的报道共296万条,关于“广州亚残运会开幕式”的报道共35.7万条;关于亚残运会的论坛发帖超过13万条,博客6.2万条,图片报道30万张。我们还在北京、上海等20多个国内城市的航空、地铁、公交、出租车的移动视频及广州户外LED电子屏、楼宇电视等新媒体,投放亚运残运会宣传片和公益广告,充分体现网络媒体、新媒体覆盖面广、传播快的优势。
五、氛围营造更加浓厚,建设残健共融的社会环境 我们坚持以人为本、残健共融的人文关怀理念,着力开展扶残助残、关爱残疾人社会宣传、文明行动和文化活动,展现了广州魅力之城、爱心之城、文明之城的胸怀与风采,在全社会形成尊重关爱残疾人的良好环境,为推动广州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奠定坚实基础。
1.多渠道组织社会宣传,提升亚残运会的关注度。配合亚残运会主题,我们继续开展红段子、广州讲坛、羊城论坛等各类宣传活动,推出手机版《羊城学堂——亚残运会专刊》,每期发送用户300万人,目前接收用户已达600万人次。策划开展“时代需要残疾人精神”论坛,传播广州亚残运会理念,吸引市民关注。充分利用市内社区宣传栏、科普画廊、书报刊亭、地铁、公交车、候车亭、电子屏、工地围墙等各种宣传阵地,广泛普及亚残运会知识,多渠道、全覆盖做好公益广告发布,全社会对亚残运会的关注度明显提升。
2.多层次开展文明行动,扩大亚残运会的参与面。我们大力开展“迎接亚残运,全民学手语”活动,市、区、街道、社区组建宣讲团、宣教分团和宣教点,各行业建立宣教队,深入普及推广手语。目前全市共培训学手语骨干宣教员6000多名,联合广州广播电视台制作播出学手语电视节目22集,印发学手语折页70万册、宣传挂图1万张。大力普及文明观赛礼仪,在19个竞赛场馆周边张贴4000多份文明观赛宣传海报,派发文明观赛礼仪书签80万张,发送2000万条观赛礼仪短信,编印100万份《文明导报》亚残运会特刊。启动“当好亚残东道主,志愿创造新生活”志愿帮扶行动,组织检查全市公共场所无障碍设施和窗口单位残疾人服务礼仪情况。文明城市关爱、包容、和谐的良好形象大力彰显。
3.多形式举办文化活动,彰显亚残运会的共享性。我们组织向亚残运会赠送书画作品活动,举办智障人士艺术作品展、聋人摄影专题展、图书馆助残服务事迹展等展览展示,启动《南国明珠 千年古都——广州地区博物馆及文物史迹精粹》盲文版首发仪式,举行广州博物馆盲人教育馆“月光阁”增牌仪式。启动亚残运会期间文艺演出活动,已演出79场;开展博物馆惠民展览和惠民电影放映,已接待惠民展览观众9.7万人、惠民电影观众5.8万人;组织1050名儿童免费观看人偶音乐剧《八层半》。推出亚残运会运动员、随队官员、国内外残疾人士旅游优惠活动,组织运动员及随队官员免费广州一日游,推出6条残疾人士旅游专线,实行收费景区门票对残疾人士优惠等措施,营造了“爱心满花城”的浓郁文化环境,凸显了亚残运会的惠民利民功能,使亚残运会真正成 为全民体育文化盛会。
第五篇:后现代医学文化对放射技师界的影响
未来核医学影像技术之路,将何去何从?
-----后现代医学文化对核医学技师界的影响近几年,当历史把医学重新作为文化来研究时,医学家开始关注当代社会历史难题和人类精神生活难题,并用所谓后现代主义(post-modernism)对医学自然科学属性作全面解释。就这个意义来理解医学模式的转变,强调医学的人文性与社会性,不过是人类对医学文化特性和实质再认识的一次经历。
一、后现代医学文化
后现代医学文化就是在高、精、尖医学技术应用前后对于医学文化性的重新思考的文化。后现代医学文化更加关注医学的文化目的,因为我们不仅为解释自然,而更重要的是如何理解自己、把握自己的方向。
二、后现代医学文化对核医学技师界的影响
在我国后现代医学文化中通过引进新设备、新技术,积累了自己的经验,一定程度上缩短了与发达国家的差距。目前,SPECT-CT、PET-CT设备在我国应用已较普遍,PET-MRI也已在许多城市安装使用。既然已进入后现代医学社会,高、精、尖医学影像技术背景正在形成一股难以扼制的挟持着技师的力量。医学影像技术学科给予人激进的自我发展精神,当代关于敬业与修养、责任与使命,亦正是发育中的后医学文化环境中所必须汲取的资源。纵观后现代医学中的核医学技师界,许多人尚缺少对技师精神的基本理解和估价,缺乏有理论深度的科研成果。不少技师缺乏对理想的终极追求,缺乏严谨的学风和踏实、系统的学术功底以及甘于寂寞的献身精神。加之我国目前的晋职、晋级存在一些值得改进的问题,故尚不能跟上和适应后现代医学文化发展的需要。根据后医学文化的要求,职称晋升应以专业技术水平和受训情况,尤其应以申请者的创造性、研究能力和成果,以及是否踏实工作、有敬业精神为准绳。
1.我国核医学技术学科的发展:
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早年从事核医学技术工作的人员作为医师的助手,都以单纯的图像扫描操作为主。由于外语水平及知识结构方面的缺陷,大多数技术人员尚缺乏独立进行科研及总结经验的能力。90年代末期,核医学技师除继续探索扫描方法的改进及其他操作性技术的改进外,开始应用信息论、通讯工程学技术及相关学科的成就,对影像质量进行定量评价及对成像过程进行定量解析,使影像质量得以大辐度提高。但因当时大部分人员的学历层次及知识结构存在普遍的欠缺,所以大多数仅限于一般性的器械保养等。时至今日,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我国已拥有各级医疗机构10万多家,其中县级以上的医院约有1.5万余家,从事核医学影像技术的专业人员约8600多名。全国各地逐步开设的核医学技术本科班达40余所,培养着更专业化的核医学技师人才队伍。因而核医学技师的知识结构系列有了显著的变化,文化素、与业务基础及技能均有显著提高。早期核医学技师被认为只是医师的助手;但现代文献已强调:核医学影像技术学是当代医学影像学与微电子技术、计算机系统飞速发展的必然结果,具备一套完整的理论内容,它是建立在理工学、医学基础上的一系列复杂的技术过程,为临床提供了更丰富、更精确的诊断信息,并包涵对各种成像设备、器材实施全面技术管理与辐射防护的一门相对独立的边缘学科。其技术的复杂性,既需要生物知识,又需要分科众多的医学科学知识,还要有相当的技术训练和实践机会,这是后现化医学文化所决定的。
2.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然而,同样的设备被不同的人操作,所获得的图像质量会有较大差别,这就需要针对核医学技术人员开设系列人才专项培养,加强从业人员的基础训练。但部分医院和个人不注重在职培训,总认为此项工作是一件“赔本”的事,从而形成了学历终身制,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核医学技术学队伍的发展。后现代医学的核医学技师只有对学术事业和学科建设的忠诚与苦恋、具备与时俱进的学者风范,才能充实与发展自己。医生的从医生涯获得的大部分知识来自工作后的继续再教育。后现代核医学技师的时代特征之一就是要主动地自我教育与思维更新,从而完善自己。学习的方式包括参加讲座、研讨会等学术交流。此外要勇于向高层次发展,在高、精、尖医学文化背景下加强英语学习是必不可少的环节,这样才能跟上后现代医学发展的步伐。
3.大力开展科学研究:
随着高、精、尖的分子影像学设备SPECT-CT、PET-CT及PET-MRI的相继问世,医师、技师、工程师、护师分工日益清楚。据统计,我国的核医学技术队伍中技师及技士职称约占70%,主管技师职称约占20%,副主任技师以上职称约占10%,虽然基本形成金字塔结构,但这是指总体而言,有许多地区还达不到这个水平。另外,从《中华核医学杂志》2008~2012年所刊论著文章来看,核技术学方面的论著比较少,其中质量保证(QA)、质量控制(QC)占1.7%,扫描技术占1.1%,核物理机械占0.4%,总体只占3.2%。诚然,如果加上核医学技术交流、经验介绍的论文,总体可达20.0%左右,但是以上数字仍然从一个方面说明了我们的理论水平尚待提高,课题研究尚待加强。
⒋注重防护意识、努力提高工作质量:
据联合国原子辐射效应科学委员会(ENSCEAR)2013年报告书称,全世界2013年约进行了6亿次核医学诊断检查,接受各种核医学治疗的患者达60万人,仅放射诊断所致受检者与患者在被施用含有电离辐射的医学诊断或治疗中有意识接受的医疗照射,是最大的人为电离辐射来源。全民电离辐射剂量负担中,来自医疗照射的份额比核能生产以及放射性职业照射高几个数量级。因此,医疗照射的防护日益引起国际社会的关注。作为医院,医疗工作是中心,核医学技术质量是衡量技师服务思想、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的主要标志,它关系到科室以及医院的整体形象。随着社会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推行和医药、科技市场变化的发展,将对各级医院及科室产生重大影响。因此,QA、QC是一门综合性的系统工程,具有严格的规程和科学的定量标准,使成像全程达到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数据化,使后现代医学影像技术管理更丰富、更科学、更系统,并应提高到“生命工程”的高度来认识、来抓,以质量建设为核心,持之以恒地以服务质量和技术特色取胜。
⒌分管影像技术工作的行政副主任的职责:
作为分管影像技术工作的行政副主任的技师应具有较高职业道德水平和医学伦理学理论素养,以及技师业务水平和较强的组织领导能力等。他可通过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并有效地利用资源来达到某一个预定的目标。负责影像技术工作的副主任管理应符合现代管理的趋势。后现代医学管理是对人、财、物的管理,其中,对人的管理是最重要的内容。过去的管理以事、物为中心,后现代管理以人为中心,着眼于激发人的积极性;过去的管理是监督管理,完全靠纪律制裁,后现代管理则注重以被管理者的行为本质为激发力量,强调以研究人的心理规律、行为规律入手,进行科学的人的管理;过去的管理是控制管理,后现代则注重民主与自立,鼓励被管理者参与管理。而民主的管理方式较之专制的管理方式、放任的管理方式更有效,更能满足被管理者“自我实现的需要”。这不仅取决于管理方式的变化,更依赖于被管理人员的素质,既包括科学文化素质,也包括道德素质。这里就有一个人才问题,要勇于把德才兼备、有能力、有培养前途的人才大胆推上医疗、科研、教学、管理工作的第一线。
总之,没有信仰就没有未来。广大核医学技师要用一种最新的文化视界,构建业已存在的医学影像群体,并勇于在崭新的高度上予以超越,力求从科学进化的积极意义出发,尽可能揭示后现代医学文化中医学影像技术的各种现象、本质等。人生是一个过程,但目标必须有终极意义;过程是有限的、思想是无限的,必须有精神才能战胜自我,才能永恒。也只有找到生活的动力,才会有力量去越过初级阶梯。我们要以严谨的学术作风和百折不挠的毅力去促进我国当代医学影像技术事业的繁荣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