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让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飞入寻常百姓家
让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飞入寻常百姓家
闫婧10523024新闻传播学院10新闻
很多人都希望当想看大部头的书时,能有一张免费的借书卡让我不用花重金就可以看到;很多人都希望在自己的城市有一个精良的博物馆,让自己不用艳羡异国令人称奇的博物馆;很多人都希望在偏远的村落照样可以有很多的书看,有很新的电影看。百姓的生活越来越好,生活质量也得跟着提高。十七大以来,各地各级党委、政府和文化部门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责任意识、机遇意识、改革意识、发展意识,以高度的文化自觉承担起推动文化事业发展繁荣的责任,不断探索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新思路新举措,推进公共文化事业建设、维护文化民生越来越成为各级政府的基本共识和自觉行动。许多省市将文化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科学发展考评体系,并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放在突出位置,作为文化事业第一位的工作,制定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专题规划,提出了在“十二五”时期的发展目标和具体路径,让“软实力”有了硬措施。我们希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能够成为一种常态,国家的文化建设能够真正惠及十几亿人民。
数据显示:2010年,全国文化事业费为323.06亿元,与2005年的133.82亿元相比,增幅达141.4%;“十一五”时期,全国文化事业费累计超过1200亿元,“十一五”期间年均增长率为19.3%;“十一五”以来,国家对城市和农村地区文化建设的投入5年间增幅分别达到110.6%和226.1%,均已实现“翻一番”;人均文化事业费从2005年的10.23元增加到2010年的24.11元,增幅为135.7%。各地公共文化服务投入方式日趋多样化。
胡锦涛总书记说: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促进文化事业全面繁荣和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实现,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关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们一定要从战略高度深刻认识文化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以高度的责任感和紧迫感,顺应时代发展要求,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是党中央作出的关系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决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文化建设加快发展、文化日益繁荣,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局面。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必须满足最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保证全体民众享受到基本的精神文化产品(服务),保障人民群众最基本的文化权益。保证人民基本的文化权益是对一个健康、文明的社会的基本要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立,就是要确保每一个
人都能够享受到除生存权外的基本的文化权利,实现其最基本的文化需求。
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必须满足人类文化历史发展的需求,为民族文化的传承、保护提供保障。民族文化的特色及传承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独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最基本的条件,因此保护人类历史文化遗存、弘扬民族优秀文化遗产、发展独具特色的民族民间文化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责任与义务。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主要包括先进文化理论研究服务体系、文艺精品创作服务体系、文化知识传授服务体系、文化传播服务体系、文化娱乐服务体系、文化传承服务体系、农村文化服务体系等七个方面。先进文化理论研究服务体系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具有基础性和引导性意义。
公共文化权利是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理论基础和终极目标,也就是公共文化活动应该以人民群众、以实现公众的文化权利为第一目标。但是,在实际的运作中,却经常出现背道而驰的情况。为了配合某些大的活动,正常的公共文化活动或终止或被挤占资源。让公共文化服务成为常态,才能使之真正促进我们社会的健康发展。公共文化服务是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的过程中,伴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努力建设服务型政府而提出的,作为政府公共服务的一部分,它主要是强调作为一个人民的政府的社会责任、义务和历史使命之所在。公共文化服务是体现现代服务型政府的重要职能之一。
政府在公共文化服务中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要以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文明素质为着眼点,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以人为本,引导人民群众树立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发挥文化引导社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的重要功能。二是要制订公共文化发展法律、政策,完善各项建设、管理制度和服务方式,通过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向公民提供制度化的公共服务。三是要发挥公共财政作用,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供必要的资金保障,为公益性文化事业的发展创造条件。各级党委、政府必须要把公共文化事业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纳入科学发展考核评价体系,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一同部署、一同实施、一同推进、一同考核,真正做到思想上高度重视、组织上加强领导、工作上强力推进、政策上全力支持,考核上有硬指标,使文化工作在“四位一体”的布局中凸显应有的作用。
同时在实践中我们要做到:
一、人民群众是我们服务的主体,是我们各种公共文化服务的“顾客”、“上帝”。这从经济的角度,公共文化活动的资金来源于政府的拨款,实际的来源是纳税人的税款,活动的买单者是全体纳税人。因此,享受这种免费的公共文化活动是天经地义的,并且应该享受到的是高质量的、贵宾级的服务。也只有从这个意义上,才能真正
体现出人民群众是国家的主人。
二、公共文化服务的对象是全体人民群众,要照顾到全体人民群众的利益和需求。由于我们长期以来群众文化工作的习惯,在群众文化工作开展的过程中,更多地强调群众文化人群非职业化、由群众文化爱好者所组成等特征,沿袭到公共文化服务工作中,也往往忽略了我们所要面对的人群是全体人民群众,我们所要服务的应该是所有民众,而不仅仅是有时间并愿意参加我们活动的“银发一族”,或者“群众文化骨干”。此外,由于长期以来存在的地区发展不平衡、城乡发展不平衡等因素,我们的公共文化服务欠了很多账,导致大量文化贫困群体的存在,今天,国家和政府有责任和义务来补偿这些文化债务。但在补偿这些债务的同时,我们还应该注意到更大的公共文化需求主体,不只是文化贫困群体需要公共文化服务。不要在满足文化贫困群体的同时,又造成新的公共文化服务盲区。
三、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是分层次、多元化的,不能以单一的活动提供给所有的人。一方面,文化发展的多样化,导致了需求的多样化;另一方面,服务对象的多样化也导致了需求的多样化。把“大秧歌”送给“白领小资”和把歌剧、芭蕾送给农民工同样不合时宜,因此,如何丰富我们的公共文化产品,繁荣公共文化活动,成为政府文化部门、公共文化服务者所必须解决的一个问题,还死抱着原来那些简单的服务方式和传统的节目活动,只能是最终被人民群众所抛弃,而达不到公共文化服务的目的。
四、公共文化服务活动的方式应该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当前,一个很普遍的现象是,相当多的文化服务单位对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置若罔闻,相当多的文化工作者上网的主要目的是读取电子邮件,相当多的政府文化网站只是一个摆设,里面多是关于行政部门的介绍,少有公共文化服务。一方面,是意识上没有跟上时代发展的脚步,以为文化不过就是唱唱跳跳、读书看报,与现代科学技术联系不大,只要有相应的技艺也就行了,因而很少去研究作为信息社会主要代表的网络能够给我们提供什么样的机会,利用这一新的平台我们能够提供什么样的公共文化服务;另一方面,则是长期以来文化经费不足所致。只有观念和保障到位,“紧随时代步伐,创新服务方式”才能落到实处,从而抓住为人民群众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大好时机。
五、适应推进城市化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统筹规划,合理布局,以城乡基层文化设施建设为重点,以流动文化设施和数字文化阵地建设为补充,继续加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努力形成比较完备的国家、省、市、县(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六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进一步加大城乡基层文化设施建设力度,重点向贫困地区、落后地区、革命老区和基层农村倾斜。以服务人口为依据,制定和完善设施建设标准和设备配置标准,推进公
共文化设施建设的规范化、标准化。实施全国地市级公共文化设施建设规划,建设一批地市级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继续实施县级图书馆、文化馆修缮和社区文化中心(活动室)服务能力建设等项目。建立灵活机动、方便群众的流动服务网络。
六、加大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力度。充分发挥公共文化单位在公共文化产品创作和服务提供方面的重要作用,为群众提供优质高效、普遍均等的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继续推动文化馆(站)、博物馆、图书馆、美术馆、纪念馆向社会免费开放。推广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制。依托公共图书馆讲座联盟等平台,鼓励各级公共图书馆开展立法决策咨询、讲座、展览等服务。加强流动文化服务。推广政府购买、集中配送、连锁服务等公共文化产品提供方式,健全市场化提供机制。引导社会力量有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支持各种民办博物馆、图书馆等公益性文化机构发展,努力形成良性竞争、多元互补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体系。
七、大力推动数字文化建设。大力推进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充分发挥其在公共文化服务中的战略性、基础性作用,建立公共文化资源提供平台,推进数字服务进入家庭。建立内容丰富的数字文化资源库群,加强少数民族语言数字资源译制工作。实施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计划,利用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工作网络,依托公益性文化单位,建立公共电子阅览室,为基层群众特别是广大青少年提供内容健康、服务规范、环境良好的公益性互联网服务。加强数字图书馆建设,借助“三网融合”工程,实现全国图书馆资源的无障碍共享。实施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以技术手段整合国家数字图书馆与全国各级公共图书馆数字资源,形成覆盖全国的数字图书馆服务网络。搭建满足不同需求的全媒体数字图书馆服务平台。推进数字博物馆建设工程,建立博物馆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努力形成覆盖城乡的数字文化服务体系。
八、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以“群星奖”、“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为龙头,推出一批优秀的、具有可持续发展价值的文化品牌,提高影响力,发挥导向性、示范性和带动性作用,实现群众文化活动的整体推进、全面提高。以群众文化需求为导向,鼓励广大文化工作者生产创作一批深刻反映时代精神,具有浓厚生活气息和较高艺术价值,为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精品剧(节)目,并加强推广力度。挖掘各类节庆活动的文化内涵,丰富其内容和形式,坚持面向基层,服务群众,组织好“文化下乡”、“文化进社区”、群众文艺精品巡演展演、老年合唱节、少儿合唱节等公益性文化活动,广泛开展群众乐于参与、便于参与的城乡基层文化活动,丰富城乡基层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文化是一个社会的灵魂,公共文化是社会稳定、和谐、健康发展并形成社会凝聚力的最基本的因素,是我们发展先进文化,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前提。因此,明确公共文化服务的一些最基本的概念,摆脱公共文化的附属地位,让公共文化服务成为常态,才能让公共文化真正促进我们社会的健康发展。
参考资料:
1、《公共文化服务重在社会效益》2010年07月01日《中国文化报》作者:沈泉生http:///tbzt/sqjlz/ggwhfwtxywhsy/ggwhfwtxjs/201007/t20100701_38094.htm2、《关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调研报告》2011年10月16日《光明日报 》
http:///tbzt/sqjlz/ggwhfwtxywhsy/ggwhfwtxjs/201110/t20111020_118457.htm3、《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关乎百姓文化生活》2011年10月06日《人民日报》
http:///tbzt/sqjlz/ggwhfwtxywhsy/ggwhfwtxjs/201110/t20111020_118376.htm4、《公共文化服务,再加把劲》2011年10月06日《人民日报》作者:陈彬斌 http:///tbzt/sqjlz/ggwhfwtxywhsy/ggwhfwtxjs/201110/t20111006_114558.htm5、《加快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2012月5月12日中国文化传媒网
http:///zhuanti/2012zt/shierwu/guihua/201205/t20120512_294019.htm
第二篇:健身器材将飞入寻常百姓家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多处内容涉及体育事业。《报告》提出,将积极鼓励文化、旅游、健身消费,加强农村文化体育基础设施建设。
前瞻产业研究院训练健身器材行业研究小组认为,这些内容体现了政府发展体育事业的民生观,同时政府工作报告中第一次提到鼓励健身消费,训练健身器材行业有望迎来重大发展机遇。
我国训练健身器材行业的发展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很快。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消费能力以及消费观念的不断改变,健康意识越来越强,在健身方面的投资日益增加,我国训练健身器材制造行业呈现出国内市场销售稳定提高的良好发展态势。
根据前瞻资讯数据监测中心显示,2011年规模以上训练健身器材生产企业共计242家,资产总计147.76亿元;实现销售收入276.66亿元,同比增长11.48%;获得利润总额11.22亿元,同比增长8.68%。
2006-2011年中国训练健身器材销售收入及增速(单位:亿元,%)
制图:前瞻资讯产业研究院
健身器材市场分为家用、商用及户外三部分。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健身健康事业已经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投资热点。
人们对于健身器材,特别是家用健身器材的需求日益增加;国家政策的推动加速了公共基础设施的发展,从而为户外健身器材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市场环境,同时,我国健身俱乐部行业发展的渐趋成熟也将助推商用健身器材市场需求的扩张。
我国是拥有13亿人口的消费大国,但是拥有健身器械的家庭则不多,像跑步机一年的销量约为20万台,家庭普及率仅为1%。随着“全民健身”运动的深入展开,人们的健身意识在逐年增强,购买家用健身器材的家庭也在逐渐增长。
在我国参与全民健身运动的群体中,主要为成年人。成年人由于经济基础比较稳定,因
此其消费起点也相对比较高,其消费额度与消费档次也高,是健身器材市场的一个非常重要组成部分。
此外,随着我国二三线城市经济的快速崛起,为训练运动建设器材孕育了更广阔的市场空间。有数据显示,中国的体育零售市场终端仍未饱和。
前瞻资讯产业研究院的《2013-2017年 中国训练健身器材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机会分析报告》指出,细分市场均具有一定的市场潜力,但是家用健身器材市场、成年男性和成年女性健身市场和二、三线健身器材市场更被看好,是值得投资的方向。
本文作者:罗娟(前瞻网资深产业研究员、分析师)
请尊重版权:本文知识产权归前瞻网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第三篇:党课讲稿: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党课讲稿: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加强传播手段和话语方式创新,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提出的这一要求,既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鲜明导向,又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本质特征。新形势下,推进党的创新理论大众化,首要任务就是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推动工作,引领人们奋进新时代、建功新时代。
只有扎实深入推进大众化,才能使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更好地为群众所掌握,更好地转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境界、治国理政新境界、管党治党新境界,是我们党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新形势下,做好宣传思想工作,就要架起党的创新理论与人民群众之间的桥梁,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落地生根。要通过对象化差异化分众化理论宣讲、编写通俗理论读物等方式,做好党的创新理论进企业、进农村、进机关、进校园、进社区、进军营、进网络,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全面准确深入领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髓要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自觉把它作为主心骨、定盘星、度量衡。要注重联系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联系我们党领导革命、建设、改革不同时期的历史伟业,联系中华民族5000年灿烂文化,联系人类社会发展史、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讲清楚党的创新理论的理论深度、实践广度、历史厚度、现实温度,不断增进人们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和情感认同。要强化问题意识,积极探寻党的创新理论与基层工作的切入点、与百姓思想的结合点、与地方发展的契合点,既回答“怎么看”又讲清“怎么办”,既“解扣子”又“指路子”,切实提高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使党的创新理论深入生活、扎根人民。
传播力决定影响力,传播手段创新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入脑入心的关键环节。这就要求我们跟上新时代节拍,善用现代化手段,把理论与舆论、网上与网下统筹起来,不断增强党的创新理论的传播力影响力。要整合“报、台、网、微、端、屏”等资源,充分利用各种新应用、新工具、新平台,推动各级各类媒体抓好内容策划、选题设置,综合运用多种栏目形式、节目形态,同向发力、协同联动,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多声部传播党的创新理论的主流舆论矩阵。要运用个性化创作、可视化呈现、互动化传播的方式开展宣传,通过制作通俗电视节目、网络音频节目、微视频、动漫、H5等,推动进入QQ群、朋友圈,让党的创新理论“活”起来、“动”起来。要把党的创新理论融入文化产品、文化服务、文化活动和文艺创作之中,用科学理论引领文化兴盛,用文化活动传播科学理论;融入思想道德建设、典型宣传和精神文明创建,融入主题教育、重大活动之中,使党的创新理论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理论并不枯燥呆板,而是充满理性之美;理论并不高深莫测,而是朴实无华、为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思想武器。列宁说过,最高限度的马克思主义等于最高限度的通俗化。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往心里走,就要着力创新话语方式,善于用普通受众乐于接受的方式、易于理解的语言、更有感染力的表述来传播,让理论从抽象到具体、从深奥到通俗。要善于汲取群众语言智慧,培育“百姓名嘴”队伍,把“基本原理”转变成“常识道理”,让理论宣传既有意义又有意思,形成“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的化学效应。要活用网言网语,根据受众需求多样、参与意识增强、思想观念多元等新情况新特点,合理借用简短精炼、形象生动、传播快捷的网络流行语,为社会公众及时提供“理论快递”,抢占理论传播“最先一公里”,提升网上理论宣传的到达率、阅读率、点赞率,让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释放最大正能量。要把大道理讲成“小故事”,把陈情与说理结合起来,把“听人讲”和“自己讲”结合起来,以事实说话、以案例说话、以群众的切身感受说话,使闻者众、听者信,使党的创新理论更好地统一思想、凝聚力量。
第四篇:2018年省考申论亮点:让文物走出高墙深闺,飞入寻常百姓家
2018年省考申论亮点:让文物走出高墙深闺,飞入寻常百姓家
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厚滋养。中华民族历史悠久,在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文化长河中,星汉般灿烂的文物在世界上具有耀眼的光环。长期以来这些承载着历史文脉、保留着中华文化基因的文物大部分却处于“束之于高阁”、“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尴尬境地。合理适度利用文物保护的成果,惠及人民群众,请文物走出“深闺”,是时候了。
而此次公务员考试中,聚焦“文物走出深闺”,为大众所熟知。通过故宫博物院利用技术将文物“移驾”首都博物馆、公众通过互联网等关注海昏侯墓的考古挖掘、多地共同进行梁祝申遗、以及全国美术馆免费开放等众多案例说明文化从深闺大院走出去,不仅丰富了群众的精神生活,树立了群众的文化自信,更是给文化传承提供了更多的可能。
请文物走出深闺高阁,让寻常百姓能够一睹其芳容,让科研人员撩开其神秘的面纱,发挥其应有科技价值与艺术价值,通过科研成果转化,推动文化艺术、科学建筑、高新技术等事业的发展,造福人民百姓,提振民族精神,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综上所述,结合对此次考试申论特点的分析,中公教育专家建议考生在日常备考中,应加大对当前的社会热点的关注。方可在考试中有备无患!
第五篇:关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关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一、公共文化服务的基本内涵和特征
对于现代政府的职能,一般认为包括两个方面:政治统治与公共管理。随着社会的变迁,国家“首先是政治统治者其次才是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者”的特征逐渐被“公共服务”所取代。正如法国公法学家莱昂・狄骥所言:国家就是政府为着公共利益进行的公共服务的总和。可见,提供公共服务已成为现代政府的基本职能。公共文化服务是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职能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公共经济学和公共管理学的角度看,公共文化服务事业根本区别于经营性文化产业,它主要着眼于社会效益,是为社会提供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文化领域,与文化领域中可以实行市场化、产业化经营的文化产业一起,构成国家的文化建设的全部范畴[2]。近年来,我国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不断增强,表现在公共文化服务上,就是提出了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目标。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形成的普及文化知识、传播先进文化、提供精神食粮、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保障人民群众文化权益的各种公益性文化机构和服务的总和。主要涵盖以下六个基本要素:一是公共文化政策法规。即鼓励、保障和扶持公共文化服务发展的法律法规、政策措施,如国务院颁布实施的《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例》及正在制定的《图书馆法》。此为公共文化服务的制度基础。二是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这是指政府财政预算投入的各种文化设施和设备,也包括社会自愿参与投入的具有文化服务功能的设施设备等,如文化馆(站)、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文化广场、文化中心、影(剧)院等,是公共文化服务的物质保障。三是公共文化组织机构和人才。组织机构是指从事文化管理和服务的各级政府和文化事业单位;人才即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专业技术人员和支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管理、辅助人员等,是公共文化服务的核心力量。四是公共文化活动主体。作为大众文化建设主体的广大人民群众,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赖以存在和发展的根基,是实现文化“在共建中共享、在共享中共建”目标的保障。五是公共文化活动方式。即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技术手段、方法和设备。现代社会的发展越来越注重运用科技因素和现代服务的理念,如2002年以来,全国范围内实施的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以及流动图书馆、流动演出、网上博物馆、网上文化培训等,就是在公共文化活动方式上拓宽服务领域、延伸服务范围的体现。六是公共文化事业经费。包括政府拨款、贴息、集资、社会捐助、赞助、基金等,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正常运转、各种文化服务得以顺利开展的资金保障。公共文化服务不同于市场化的经营性文化产业,应具有如下特征:其一,公平均等性。公共文化服务应是公平分配的服务,公共文化设施和公共文化资源应均等分布,尽可能保证人人都享受到政府提供的同等程度的公共文化服务。公共文化服务的公平均等性突出地体现了社会平等的伦理要求。其二,公益性。政府提供的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具有公益性质,它不以营利为目的,追求的是全体公民共享文化成果的社会效益,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应降低收费或免费供人们享用。公共文化服务的公益性体现着政府公共管理的人文关怀。其三,多样性。公共文化服务和产品的品种、层次和特色应该是多样的,应针对不同群体的不同文化需求,尽量提供多种相应的文化服务和产品。其四,便利性。政府提供的公共文化服务应是近距离的、经常性的服务,使人们随时随地能够方便获得。其五,普及性。政府提供的公共文化服务应面向大众,为全体公民所普遍享用。公民共同分享丰富的、基本无差别的文化内容,有利于新知识、新观念的传播和普及。新时期新阶段,包含多种基本要素、具有多样特征的我国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在积累、传承、创新和发展民族文化,落实公民文化权利,满足城乡居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等方面,承担着十分重要的社会功能;在发展和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营造自主创新的文化环境,促进国际间文化交流,增强中华文化的影响力和竞争力方面,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对于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提高党和政府的执政能力,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经济、政治、文化的协调发展推动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亦具有重要实践价值。
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意义
加快建立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意愿,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对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重要意义。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文化建设,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和服务网络建设,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显著改善。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日益增长,文化消费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这为文化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有力地促进了文化产业的发展和文化市场的繁荣,同时对公共文化产品、基础设施、服务网络、资源配置等提出了新的要求。特别是广大农村和西部地区,文化设施还比较落后,公共文化产品供给严重不足,农民群众以及城镇低收入居民、农民工等特殊群体文化生活还很匮乏,实现和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任务十分艰巨。对此,各级党委和政府一定要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有重点分阶段地把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抓紧抓好。
三、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目标任务
按照结构合理、发展平衡、网络健全、运行有效、惠及全民的原则,以政府为主导、以公益性文化单位为骨干、鼓励全社会积极参与,努力建设公共文化产品生产供给、设施网络、资金人才技术保障、组织支撑和运行评估为基本框架的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看电视、听广播、读书看报、进行公共文化鉴赏、参加大众文化活动等基本文化权益。党的十七大把“建设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作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温家宝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加大政府投入力度,加快构建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强公益性文化服务建设。党的十七大以来,明确指出了今后公共文化服务工作的重点在农村,主要目标是:
1.完成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任务,建立农村公共文化机构经费运行保障机制,使文化机构能正常运转,图书馆有钱买书、文化馆站有经费组织群众文化活动、剧团能够下乡演出,把它们的活力调动起来。
2.加大重点工程实施力度,特别是全国文化信息共享工程,每个乡镇和每个村都要建立基层的服务点,实现“村村通”,继续推动送书下乡、流动舞台车等重点文化工程。
3.充分挖掘优秀非物质文化资源,包括传统节日文化活动等,使这些非物质文化资源得到很好的利用,推动各地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文化重在积累,要从基础做起,特别是从农村作起,扎扎实实地把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好,以满足人民群众基本的文化需求。
四、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政策建议及措施
明确了公共文化服务应坚持的基本价值理念以及公共文化服务的目标任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就有了发展的方向。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要收到实效,还需要政府出台相关的政策,落实具体的措施。
1.健全公共文化投入机制。政府要把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纳入经济社会总体发展规划,纳入工作部署,纳入公共财政支出预算,纳入考核奖惩,落实领导责任,使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在“十一五”时期受到应有重视,得到长足发展。通过实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数字图书馆工程建设等重大文化工程,加大政府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资金支持力度。逐步健全政府主导、财政投入稳定增长、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的公共文化投入机制。首先,保障公益文化事业单位经费投入。按照国家有关政策,各级财政要逐年加大对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的投入,保障其必需的事业经费支出。其次,设立基层文化设施建设专项资金,制定专项资金的管理办法。复次,以奖代补。对新建文化设施要给予适当的经费资助,以此调动建设基层文化设施的积极性。2.完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立足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人口结构、环境条件和文化建设需求,统筹规划公益性文化单位、文化设施的数量、布局、类别。在城市和有条件的县(市)新建、改扩建一批具有时代气息和地域特色的标志性社会文化设施。进一步完善县、乡、村基层文化设施,“十一五”时期末,实现文化馆、图书馆达到国家规定标准;乡镇文化站(中心)、村文化大院建有文体娱乐场所,能够开展图书阅览、艺术培训、科技推广、文化娱乐等多种活动。在全面建设城乡基层公共文化设施的过程中,还要注重提高建设水平和质量。
3.壮大公共文化服务队伍。把培养造就文化人才、专业文化艺术队伍和公益性社会文化服务队伍,作为实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支撑和保障,大力提高社会文化服务队伍的人员规模、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省、市、县三级都要制定出台专业文化艺术队伍和公益性社会文化服务队伍建设规划;在注重引进人才的同时,对现有从业人员进行大规模培训,通过在职教育、举办各类专业技能竞赛评比活动,建设一支作风好、业务精的公共文化服务队伍。
4.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方式。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社会文明程度的日益提高,以及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的不断增长,必将对公共文化服务提出更高的要求。为此,必须创新内容和形式,增强公共文化服务的吸引力。要指导和支持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等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创新服务方式,增强服务能力,提高服务水平。在广泛开展社区文化、广场文化、企业文化、节庆文化、校园文化等活动的基础上,大力推进文化内容信息化、网络化、数字化进程,用现代传播技术和先进科技手段,增强公共文化服务的活力和效能。继续推进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进一步拓宽传输渠道,确保文化信息资源能够及时、通畅、高质量地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
5.提供优质公共文化产品。实施精品战略,集中力量抓好精品生产,推出更多反映时代精神、体现地域特色、深受群众欢迎的优秀文艺作品。艺术创作要注重挖掘民族文化内涵和地方特色文化,借鉴国内外文化产品生产的新形态,大胆推进文化内容、形式和手段的创新,形成拥有一定原创性和核心竞争力的知名文化品牌;要多生产群众买得起、看得懂、用得上的图书及音像制品,多生产赞美生活、塑造典型、讴歌劳动、陶冶情操的戏剧、影视节目等精神产品,最大限度地占领市场,最广泛地赢得群众。
6.推进农村公共文化建设。让广大农民群众享受文化权利、文化成果,是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心,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努力方向。一是推进农村重点工程建设。继续通过加大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农村电影放映“2131工程”、流动文化服务工程,“金钥匙”农村文化出版工程等,改善和提升农村文化基础条件和服务能力。二是加大文化资源向农村倾斜。保证农村题材作品在艺术生产总量中占一定比例,对重要文化项目和文化产品采取政府补贴,以政府采购的方式直接送到农村;开展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把农民喜爱的文艺节目、图书、音像等送到田间村头。三是丰富农村文化生活。发挥地域优势,办好诸如农村文化艺术节、农民电影年、庄户剧团文艺调演等活动;组织文艺专干辅导农村文艺骨干及群众文化活动;通过民办公助、政策扶持,鼓励农民自办文化。四是建立农村文化建设的长效机制。把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纳入政府目标管理责任制,纳入财政预算,保证文化馆(站)开展业务必需的经费、基层公共图书馆购书经费和农村电影放映补助经费等。县乡文化机构要面向农村、面向基层,制定农村公益性文化项目实施计划,结合当地实际和按照农民群众的意愿,提供文化产品和开展文化服务。
参考:【1】百度文库,【2】新浪网,【3】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