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文化生活》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文化生活》第一单元测试题
A.文化具有鲜明的阶级性B.文化是经济的反映
C.文化是经济发展的基础D.外来文化严重冲击中国传统文化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
1.我们讲文化生活,这里的“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下列属于文化的是:()
① 物质资料生产方式② 科学发展观③ 古代四大发明④ 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⑤ 受保护的千年古树⑥ 园林雕塑A.①③④⑤B.②③⑥C.①②③⑥D.①②③④⑤⑥
2.最近一档“爸爸去哪儿”的电视节目异常火爆,引起广泛关注。它让公众更加关注和思考父亲在孩子成长中的地位与作用。这说明文化()A.对人的影响是有形、但不强制的B.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C.影响人们的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D.能够提升人们的科学文化修养
3.一条公益广告就好像是一盏灯,灯光亮一些,我们身边的黑暗就会少一些。事实上,公益广告正悄无声息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这表明:()
①优秀的文化能培养健全的人格②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无形的、顺其自然的 ③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④文化能给我们指明正确的人生方向 A.①③
B.①④C.②③D.②④
6.近年来,我国建设了一批以森林公园、湿地公园等为依托的生态文化和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开展了“创建绿色家园,建富裕新村”等活动,人们的生态文明观念得到了进一步加强。这表明()
①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②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
③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
④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A.①④B.②④C.①③D.②③
7.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国家更加重视社会公德的养成教育。“节省一分零钱,献出一份爱心,托起一份希望,温暖世间真情。”这朗朗上口的公益广告语使人们的言行悄然发生了可喜变化。这表明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
A 深远持久的特点B 相对稳定性的特点C 潜移默化的特点D 鲜明的民族性 8.上海世博会福建馆茶文化的展示让许多游客叹为观止。一位美籍华人欣赏了茶艺表演后,感叹道:“太精彩了!这一表演让我们享受到了美,也让我们感受到祖国茶文化的博大精深。”这反映()A.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C.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B.优秀文化在交流与借鉴中创新 D.优秀文化能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
4.截至2010年底,广东人均GDP按现行汇率计算超过7000美元,基本“富之”。下一步更重要的是“教之”,以教开智,以文“化”人,既富“口袋”,又富“脑袋”。这说明()①贯彻科学发展观要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发展 ②人的全面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 ③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相互结合、相互促进 ④文化在人的全面发展过程中起着积极作用
A.①④B.①③C.②③D.②④
5.从“蒜你狠”“豆你玩”到“姜你军”,再从“糖高宗”到“油你涨”、“苹什么”接力不断,新词也层出不穷,再到“辣翻天”、“棉花掌”、“药你苦”,涨你没商量„„在对物价的戏说中,透露着网民的无奈。这说明:()
9.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诗:“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羊公碑字在,读罢泪沾襟。”该诗句可以体现()①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②文化是由文人创造的 ③文化具有继承性④文化影响人的精神世界 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10.在第34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河南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被成功列入《世界
遗产名录》,成为河南省继龙门石窟、安阳殷墟之后的第三处世界文化遗产。世界文化遗产的确定,既能促进中国传统文化的保护、开发和利用,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也能大大促进当地旅游经济的发展。由此可见()
A.文化对经济发展具有促进作用B.文化与经济发展同步前进 C.文化对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D.文化与经济相互决定、相互影响
11、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是()A.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B.自然科学知识 C.社会科学知识D.语言和文字水平
12.严复指出:中国最重三纲,而西人首明平等;中国亲亲,而西人尚贤;中国以孝治天下,而西人以公治天下;中国重节流,而西人重开源;中国委天数,而西人恃人力。这说明()
A.文化是人类实践的产物B.文化在传承中发展 C.文化是种社会精神力量D.不同民族文化各具特色
13.2011年,文化引起了人们更多的关注。下列属于人类社会特有的文化现象的是()①6月4日,李娜在法国网球公开赛的女单决赛中,夺得冠军
②6月7日,全国930万考生参加高考③长江中下游五省遭遇罕见干旱④6月6日,全国各地举办赛龙舟、品粽香等端午节庆祝活动⑤中方呼吁通过政治手段解决利比亚危机
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③④⑤D.①②⑤
14.深圳卫视大型综艺节目《年代秀》结合影像、实物、音乐、表演等元素,展现不同年代的不同流行,使不同年代的人们都能从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温馨回忆。由此可见()A.文化是人类特有的现象B.文化具有非常丰富的形式 C.文化可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D.文化是一定时代经济政治的反映 15.文化现象无处不在。下列属于文化现象的有()①中学生到社区宣传郭明义的事迹,弘扬传承雷锋精神
②中共中央政治局于5月30日下午就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研究进行第二十九次集体学习
③某校为迎接60周年校庆到来,在全校师生中开展“母校风采”征文活动
④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2011年6月3日下发紧急通知,要求暂停生产和销售协和牌灵芝孢子粉片和美中清素牌多种氨基酸片两种保健食品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①②
16、《春天的思念》诗歌音乐会2011年4月5日在民族音乐厅上演。《背影》、《繁星·春水》、《春江花月夜》、《春思曲》、《再别康桥》等经典音乐与诗歌,让当晚到场观众不由得心潮澎湃。但诗歌音乐会带给每个人的影响并不相同,这是因为()A.文化氛围看不见、摸不着C.人是主动感悟文化的影响
B.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消极被动的 D.文化对人的影响是形式各异的17.经济、政治和文化是社会生活的三个基本领域。下列对政治、经济、文化之间关系的正确表述是()
A.文化是基础,没有文化,政治和经济就不会存在 B.政治是基础,经济和文化服从于政治发展的需要
C.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D.经济、政治决定文化,经济、政治搞好了,文化也就搞好了
18.13岁的初中生小艺,在一个平静的早晨,以网络游戏中的“飞天”造型,沉醉而安祥地从24层高楼坠落,飞进他神往的虚幻世界„„。小艺的悲剧说明()A.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B.人们接受文化影响的方式是消极被动、无目的的 C.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有形的、强制的D.优秀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19、在封建社会,受封建伦理的影响,人们必须遵循封建等级规范,不可能采取平等的方式交往。在社会主义社会,提倡民主平等,团结友善,人们可以平等的方式交往。这种交往方式的不同,反映的文化影响是()A.价值观念的不同B.风俗习惯的不同C.文化程度的不同D.行为习惯的不同
20.第十届中国艺术节将于2013年在山东举行。为此,山东将组建山东剧院联盟。
发挥新建场馆作用,通过各种方式让人民群众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其原因在于()A.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B.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相互促进C.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相对稳定性
D.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21.2011年9月14至16日,第五届中国葫芦文化艺术节在中国运河文化博物馆举行,文化节期间,将举办葫芦技艺大赛、葫芦文化艺术展、大型葫芦交易等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主要表明:()A.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C.文化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B.人类的全部精神活动都是文化 D.文化的力量是无与伦比的25.中国电影票房从2002年的9.5亿元发展到2011年的131.15亿元,在2012年这一势头继续加强。2012年上映的电影《画皮2》7.26亿元刷新了国产影片票房,超过了2010年《让子弹飞》的6.76亿元,并且在2012年有多部国产电影票房过亿。除此之外一些好莱坞进口大片进一步刺激我国的电影市场,《泰坦尼克号3D》、《碟中谍4》、《复仇者联盟》、《敢死队2》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中国电影市场全面繁荣有利于: ①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发展②提高文化竞争力,增强综合国力 ③更好地满足人们的文化生活需要④抵御外来文化,维护国家文化安全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D.①②③④
26.孔雀开屏,不是为了让其他的鸟儿欣赏它美丽的羽毛;蝴蝶翩翩起舞,不是为了摆动舞姿供他人欣赏;蜜蜂筑造蜂房,也不是为了展现建筑艺术的精巧。只有人才会为了自己和他人的精神愉悦,去从事各种各样的文化活动。这说明:()A.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C.文化是一种精神社会力量
B.文化是人的一种素养
D.文化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标志
22.伦敦奥运会开幕式上,J·K·罗琳的经典儿童小说《哈利·波特》中的故事被引入到了表演中。从1997年《哈利·波特》首部作品诞生,到2011年8月终结版电影全球上映,其在全球的图书、电影、主题公园等,各种开发价值已超过300亿美元。这启示我们()
A.夯实经济基础,壮大文化产业 C.增强文化实力,提升综合国力
B.发展文化产业,打造文化品牌 D.借鉴外国文化,推动文化创新
27.春秋战国时期,经济的发展比现在落后得多,但当时,诸子百家,群星璀璨,是中国文化史上的黄金时代。这说明.()
A.文化具有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的独立性 B.文化可以脱离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 C.人们的精神活动可以离开物质活动D.文化发展水平决定并制约社会发展水平28.3000多年前,黎族人民横渡琼州海峡来到海南。他们在这方热土繁衍生息,创造了璀璨的文化:华美绝伦的黎族织锦,造型独特的船形屋,用牛角、竹子、棷壳等制作的乐器„„其中,钻木取火、低温制陶、黎族民歌、黎族织锦等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由此可见,黎族文化:()①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②具有悠久的历史,是黎族人民长期社会实践的产物 ③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其性质是由海南地理环境决定的 ④具有强大生命力,是海南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A.③④B.①③C.②④D.①②
29、面对强大的对手,明知不敌,也要毅然亮剑,即使倒下,也要成为一座山,一道
23.改革开放30多年来,宁夏回族自治区本着“跳起来打枣、打大枣”的工作思路,实现了“小省区办大文化”的奋斗目标。小省区可以办大文化充分说明:()A.经济决定文化,文化是对经济的反映 B.文化发展完全可以脱离经济条件的制约 C.文化可以推动经济的发展 D.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
24、从文化对人影响的角度看,下列说法体现的 道理与漫画寓意一致的是()
①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②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③耳濡目染④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④
岭!即使是倒在对手的剑下,也虽败犹荣,这就是亮剑精神,这种精神在当今社会引起了很大的反响,激励着人们战胜困难,这体现了优秀文化可以()A.增强人的精神力量C.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B.提升文化竞争力 D.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材料二:“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力推进文化建设的关键时期。《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要“积极开拓国际文化市场,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1)联系当前国际竞争的形势,运用文化生活有关知识说明我国为什么要加强文化建设?(8分)
(2)面对这种形势,我们应如何加强文化建设?(4分)
33、2011年10月29日,首届“好客山东休闲汇”在青岛圆满谢幕。经测算,休闲汇期间,全省休闲消费总额达1900多亿元,其中旅游总收入1210亿元,同比增长22.5%,接待游客总量计1.4亿人次,同比增长19%。“休闲汇”一系列优惠让利和特色活动,极大刺激了当地休闲消费热情。省旅游局局长于冲向媒体透露,目前,各相关部门正在着手
制定发展休闲产业的相关规划,明年省政府将正式出台落实《国民休闲发展纲要》的实施规划,从基础设施建设、开放公共休闲资源、举办重大休闲文化活动等方面入手,进一步改善休闲消费环境,满足居民休闲需求,全面推进国民休闲发展。
运用文化作用的相关知识,结合材料分析“好客山东休闲汇”活动的重要意义。(16分)
30.公益广告是社区文化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这些随处可见的广告悄然给社区居民的言行带来了可喜的变化。从文化生活的角度看,“随处可见的广告悄然给社区居民的言行带来了可喜的变化”表明()
A.文化能够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B.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 C.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无形的、强制的D.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的、持久的二、非选择题部分(共40分)
31.材料一:调查显示我国人均图书消费量20年来几乎没变,只有发达国家的几分之一甚至十几分之一;中国人均每天读书不足15分钟,人均阅读量只有日本的几十分之一。图书消费的萎缩势必影响国民阅读习惯的培养,影响全民族的文化素质。毕竟,只有爱读书的民族才有光明的未来。
材料二:在传统书店普遍萧条的今天,台湾的诚品书店却创下了一个“书店神话”。全台湾拥有39间分店,每年顾客人数达到9000万人次。诚品的成功之处是打破了传统书店的经营模式,除了以精致优雅的阅读空间规划、精心陈设展现阅读价值外,更长期举办各项演讲、座谈、表演与展览等延伸阅读活动,满足了现代人生活的多元需求;诚品还主张“连锁不等同于复制”,实行“因地制宜”的经营方式。
运用“文化与社会”的相关知识,说明“只有爱读书的民族才有光明的未来”的合理性。(12分)
32材料一:美国通过好莱坞电影等大众传媒和大众文化产品大肆推销其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法国为了保卫法兰西文化,非常重视在世界上传播法兰西文化;日本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建立文化发达国家”的战略构想,意图成为亚洲乃至世界的文化基地。
《文化生活》第一单元测试题答案
1---5:BCABB6---10: ACACC11---15:ADBDA16---20:CCAAD21---25:CBDCA26---30:AADAB
31.答:①人们的文化素养,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文化知识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读书是人们接受文化知识教育的重要方式,爱读书能提高整个民族文化素养。(3分)
②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爱读书作为一种精神力量,会推动民族的发展。(3分)
③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或文化反作用经济、政治),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促进社会发展。爱读书是一种优秀的文化,必然推动社会发展。(3分)④文化是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爱读书会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3分)
32.(1)①当今世界,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2分)奉行文化霸权主义的国家,借助文化渗透的方式,竭力推销自己的价值观念,企图削弱和取代别国的民族文化,世界范围内反对文化霸权主义的斗争,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2分)
②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的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2分)
③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中维护自身安全不可少的精神武器。(2分)
(2)要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我国必须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大力弘扬民族精神,优先发展教育和科技,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精神支持。(4分)
33.(1)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好客山东休闲汇”活动的举办,将对社会产生深刻影响。(4分)
(2)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休闲汇”一系列优惠让利和特色活动,极大刺激了当地休闲消费热情,带来了全省旅游和消费总额的大幅增长。(4分)
(3)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国民休闲发展纲要》的实施规划,将从基础设施建设、开放公共休闲资源、举办重大休闲文化活动等方面入手,为进一步推动国民休闲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4分)
(4)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好客山东休闲汇”活动的举办,丰富了居民的经济、文化生活,满足居民休闲需求,全面推进国民休闲发展。(4分)
第二篇:文化生活第一单元答案
参考答案
1.A【解析】题目中,“时代楷模”张超和张楠的先进事迹引起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强烈反响,广大干部群众纷纷表示,要以他们为榜样,坚定理想信念,永葆奋斗精神,使中华民族焕发新的蓬勃生机,这说明了文化影响人们的认识活动,优秀文化能增强人的精神力量;故①③入选。②选项此外,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④选项错误,文化不能起决定作用。选A。点睛:正确区分优秀文化“丰富人的精神世界”与“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2.C【解析】中西方教育的目的不同,这表明文化会影响人们认识事物和世界的角度,①正确;文化并不支配人的思维方式和实践方式,②不选;文化对人有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影响在材料中没有反映,③不选;中西方教育的目的不同,这体现了文化影响人们在教育实践中的目标确定,④正确,故本题答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和思维方式,①②正确且符合题意;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③说法错误;④不符合题意,应排除;故本题答案选A。
10.B【解析】思维方式和思考深度并不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A项不选;材料表明良好的文化素养会优化人的生活态度,B项正确;材料表明用功读书的目的在于给自己尊严和快乐,不是为了提高自己的社会竞争力,C项不选;材料没有强调学校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提高人的成就感和尊严感,D项不选,故本题答案选择B。
11.C【解析】①选项表述错误,该观点没有看到文化的双重性。④选项表述错误,文化对人的影响一般是无形的。题目中,央视推出的《朗读者》节目深受人们喜爱,它带给人们了很对无法磨灭的印记。这表明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故②③选项案选择C。
3.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知识。材料中的“帮助孩子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迈好人生的第一个台阶”强调的是文化对人的影响来源于一定的文化环境,和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的知识,故选项②④符合题意。选项①说法与题意无关,选项③说法错误,错在了“决定”,故排除。故本题答案选B。
4.A【解析】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对人的发展起促进作用,③项错误;文化环境能影响人的健康成长,但不能主导人的健康成长。④项错误;①②项符合题意要求;正确选项为A。
【点睛】人们从事文化活动,或得到思想的启示、精神的享受,或产生思想的困惑、精神的失落,许多是发生于潜移默化的过程之中的。(文化影响即使是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发生,也不都是消极被动、无目的地接受的,人们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响,往往是自觉学习,主动感悟文化熏陶的过程。)5.D【解析】“中国美景”再次让各国来宾吸为观止,开幕式上带有中国特色的古典文艺汇演更是让大家眼前一亮,这说明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②④适合题意;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①是错误的;③说法正确但材料没有体现,排除;故本题答案选D。6.B【解析】“工匠精神”的传承离不开手工艺师傅的口传心授,这说明人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①正确;文化的发展具有相对独立性在材料中没有体现,②不选;师傅们传递了耐心、专注、坚持的“工匠精神”,这表明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③正确;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在材料中没有体现,④不选,故本题答案应为B。
7.A解析】材料表明中美两国的文化会影响两国人民的性格,这说明一个地方的文化会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性格,①正确;材料表明中美两国的文化背景不同,因此尊重差异才能让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有效沟通,②正确;文化基因会影响但不会决定人们的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③不选;④观点不正确,不选,故本题答案应为A。【点睛】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强调文化影响人的过程,是表明这种影响过程是不为人所明显察觉的,渐进的过程;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是强调文化影响人的结果,强调这种结果一直延续到今天。
8.A【解析】直到今天,这种“以民为本”的思想仍在影响着我们的认识,激动着我们的感情。表明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优秀文化可以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①②项符合题意;优秀传统文化对社会和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③项错误;文化发展与社会发展并不完全同步,④项错误;正确选项为A。
9.A【解析】本题考查文化的社会作用、文化对人的影响的表现。重视培育工匠精神是因为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入选。选C。
点睛:任何文化都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点拨:(1)文化有先进和落后、健康和腐朽之分,不同性质的文化对人生发展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2)只有优秀、健康的文化,才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落后、腐朽的文化则会腐蚀人的精神,使人精神空虚、迷茫甚至堕落。
12.B【解析】①选项表述错误,文化不能起决定作用。②选项错误,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不断丰富自身的精神世界,是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题目中,该活动从一个侧面告诉人们健康的阅读是一个主动接受文化熏陶的过程,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故③④入选。选B。点睛:公民应如何正确对待文化的影响
解答此类问题,首先应注意文化有先进和落后之分,不同性质的文化对人的影响是不同的。然后围绕文化对人的影响的来源、特点和优秀文化塑造人生等知识,提出正确的态度和措施。具体包括:(1)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公民应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2)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特点。公民应主动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熏陶,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3)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公民应提高辨别不同性质文化的能力,进行正确的文化选择,自觉接受先进新文化的影响,坚决抵御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
13.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文化的相对独立性、文化塑造人生的知识。选项①没有看到文化的两重性,优秀文化对社会发展起促进作用;选项③表述正确,但与题意不符。选项②④说法正确且符合题意,故本题答案选D。
【点睛】辩证分析文化的“塑造”作用
文化对人的影响,包括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文化塑造人生,强调的是向上的、先进的、优秀的、文化的积极塑造作用,它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然而落后的、腐朽的文化也会对人的发展产生阻碍作用。在对于这个问题的理解上,我们可将其与教材第四单元的“走进文化生活”以及“先进文化的建设”结合起来,分析自觉抵制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以及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原因和意义。
14.C【解析】本题考查的文化作用的知识点。材料表明读书对人的发展所起的作用。①④正确且符合题意;社会实践是人们获得文化知识的源泉,②说法错误;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不断丰富自身的精神世界,是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③说法错误;故本题答案选C。
点睛:本题属于引文型选择题,它是依据引文作为背景设置。此类选择题一般综合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的有关知识进行领悟的能力,充分体现人文精神和素质教育的要求。作为考查的知识点本身并不难,但对考生理解能力上的要求却较高。解答引文型选择题第一步应注意准确获取引文的有效信息,认真读懂引文的中心意思或主旨。第二步要将材料信息与所学知识进行准确迁移。第三步利用做选择题的常规方法来解题。
15.D【解析】读书活动在个人成长中有重要作用,但不是起决定作用,①不选;教育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功能,不是书籍具有以上功能,②不选;材料中诗人提醒我们健康有益的阅读有利于培养健全的人格,③正确;读书有利于人的发展,诗人提醒我们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读书等特定的文化活动,22.A【解析】题目中,一个民族只有有强大的精神力量才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这表明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影响民族和国家发展。故①②选项入选。③选项错误,文化不是综合国力的决定力量。④选项错误,文化不能决定政治、经济。选A。
23.A【解析】试题分析: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②本身说法错误;世界观、人生观和④正确,故本题答案应为D。
16.C【解析】本题考查优秀文化塑造人生。这些歌曲,鼓舞了奋勇杀敌的千百万抗日军民。这表明优秀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C符合题意;材料未体现优秀文化丰富人的精神世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成为人的思想武器,ABD不符合题意。故本题答案选C。
17.B【解析】小薇的成长经历进一步印证文化对人的思想和行为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在老师和同学交口称赞下。小薇因此慢慢摆脱了因学习成绩不理想而产生的自卑心理,自信心越来越强,说明优秀文化有利于培育和塑造人的健全人格。①③项符合题意;文化对提升人的精神境界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不是决定性作用,②项说法错误;精神层面的东西不能成为根本性的力量,根本性的力量应该是物质的东西。优秀文化对帮助解决人的心理问题有很重要作用,但不是根本力量。④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B。【点睛】如何理解文化塑造人生?(1)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培养健全人格)(2)优秀文化能增强人的精神力量。(深受震撼,力量倍增)(3)优秀文化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相互结合、相互促进)18.C【解析】国家主席习近平指出:“好的文艺作品就应该像蓝天上的阳光、春季里的清风一样,能够启迪思想、温润心灵、陶冶人生,能够扫除颓废萎靡之风。”这形象地说明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优秀文化能塑造人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②③项符合题意;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发展的基础。①项说法错误;文化对人的影响深远持久,但不是历久不变,文化随着社会经济政治的发展不断地变迁。④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C。
19.D【解析】本题考查文化在交流中传播、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特点。《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畅销海外,海外读者在阅读中逐渐感受习近平表述的思想、对历史的认识以及哲学思想的深度这主要说明经济活动也是文化传播的途径之一,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②③正确且符合题意;①④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应排除;故本题答案选D。
20.B【解析】本题考查文化的特点、文化对人的影响。广场的文化功能说明,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①正确且符合题意;广场常常让人在不知不觉中感受到浓浓的文化味道,表明文化对人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④正确且符合题意;人们接受文化的影响往往不是被动的,②说法错误;③在材料中未涉及,应排除;故本题答案选B。【点睛】文化对人的影响:
①来源: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来自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②表现: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③特点: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特点。
④文化塑造人生: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21.A【解析】此题考查文化与经济的关系。此题考查学生对教材基础知识的掌握,比较简单,可用直选法,直接选出正确答案。根据题意“在生产力已经很发达的今天,这样的观念在我国一些地方依然根深蒂固”,体现了文化的发展与经济的发展并不是亦步亦趋的,这充分说明了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独立性,A符合题意,入选;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决定,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B表述错误,排除;C表述错误,错在“总是落后”;题意没涉及文化对经济、政治的反作用,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A。
价值观是个人素养的核心和标志,④说法错误;汽车社会需要健康的汽车文化,体现了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和思维方式,健康的文化能提高人的思想道德修养,①③正确。该题选A。考点:本题考查文化对人的影响。
24.B【解析】试题分析: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展示中国千差万别的饮食习惯,说明文化源于人民的社会实践,①正确;中国千差万别的饮食习惯和独特的味觉审美通过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展示出来,说明一定的精神文化需要一定的物质载体,③说法正确;让海内外观众领略中华饮食之美,进而感知中国的文化传统和人生百味,说明文化能潜移默化地影响人,④说法正确;材料没有体现文化与经济的关系,②与题意不符。该题选B。
26.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举办国家公祭日纪念仪式是营造良好文化环境,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体现.
②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交往方式,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举办国家公祭日纪念仪式活动有利于帮助人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人自身的素质。③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举办国家公祭日纪念仪式活动有利于塑造人生。④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特点.举办国家公祭日,无形中在我们的身边形成一股纪念先辈,崇尚爱国的氛围,让全国人民更深切地体会到国家存在的目的和价值,体会到国家统一强大的重要,无形之中让民族精神提升.
【解析】设问要求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对人影响的相关知识,说明举办国家公祭日纪念仪式活动的重要意义。属于意义类简答题,题目限定了答题的知识范围,“文化对人影响的相关知识”。从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交往方式,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等方面分析。然后结合材料,从材料提取答题的知识要点,与“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知识对接,取舍,形成完整答案。
第三篇:B4《文化生活》第一单元 单元测试题
《文化生活》第一单元 单元测试题
1.下列属于文化现象的是
①西双版纳的植物王国②张家寨、九寨沟的自然风光③敦煌莫高窟的飞天壁画④大汶口文化遗址⑤宗教活动、宗教教义和宗教建筑⑥克隆技术⑦伦理道德观念⑧生产资料所有制和分配制度⑨乡镇企业⑩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国家机器
A.①②③④⑤B.⑥⑦⑧⑨⑩C.③④⑤⑥⑦D.③⑤⑦⑨⑩ 2.下列活动,一定属于文化活动的是()
A.参加村委会或居委会选举,考虑“我这一票技给谁 B.参观自然博物馆、历史博物馆的各种展览 C.到银行贷款买房子D.旁听一次”听证会“
3.随着经济的发展,文化越来越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如吃饭讲求“饮食文化”,穿衣讲求“服饰文化”,住房讲求“建筑文化”,出行讲求“旅游文化”等。这说明()
①人们的生活已离不开文化②文化现象丰富多彩③人们对文化的追求越来越高④没有文化人们已经无法生存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4.下列有关文化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文化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现象 B.文化素养的高低,关键要看先天的遗传因素C.有了人类社会才有文化,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D.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也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和享用文化 5.下列属于文化现象的是()
①参加人大代表的选举 ②企业进行生产 ③观看文艺演出 ④参观历史博物馆⑤网上评议政府活动⑥参加学雷锋精神活 A.①②③B.②④⑥C.③④⑤D.③④⑥ 6.关于文化,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①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②文化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③文化包括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和非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④纯自然的东西也是文化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下列属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是()
①爱国主义、集体主义②弘扬载人航天精神③开展学雷锋活动④拜金主义⑤”一切向钱看"的思想
A.①②③B.③④⑤C.①③⑤D.②④⑤
8.(广东高考卷)下列关于文化与经济、政治的联系,表述正确的是()
A.任何文化都促进经济、政治的发展B.一定的经济、政治是由一定的文化决定的C.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的经济、政治的反映D.政治是文化的基础,经济是文化的集中表现
9.美国的“麦当劳”在全球开设了那么多连锁店,靠的不是资金,而是“麦当劳”文化。这说明
A.经济与文化日益交融B.不同地域的文化日益融合 C.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越来越重要 D.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
10.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文化与经济密切相关,经济中有了文化,更能增强吸引力,形成凝聚力。这说明()
A.文化是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B.文化反作用于经济,给经济以重大影响 C.文化产业已经成为我国的支柱产业D.实现了文化的繁荣就能实现经济的繁荣11.在下列产业中属于文化产业的是()
①红色旅游②绿色农业③图书出版业④影视音像业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12、文化产业是21世纪的朝阳产业,就全世界而言,各国都在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文化产业已经成为西方发达国家的支柱产业,其产值占到GDP的约1/5。这说明()
① 文化产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基础②文化力成为一国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③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④各国政治分歧逐渐消失,文化竞争越来越激烈 A ①②B ③④C ②③D ①④
13、据报道,我国网络游戏用户达到2634万,网络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达到37.7亿元人民币,比上一年增长52.6%。专家预计我国的网络游戏市场规模将达到67亿元,并以1:10的规模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这表明()
A.文化产业成为我国的龙头产业 B.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C.我们应鼓励和支持一切文化产业的发展D.网络游戏产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点
14、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大上的报告中指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这段话主要强调了()A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B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
C文化力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惟一尺度D我国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增强综合国力
15、不同的民族,待人的礼节往往各不相同。这表明()
A.特定的文化环境是由特定的经济环境决定的B.文化环境不同,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完全不同C.不同的文化环境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D.各民族的礼节不同,反映的内涵也完全不同
16、对于同一棵古树的美,植物学家考察的是它的生理习性,把古树顽强的生命力看作是美;木材商考虑的是它的木质、树围,把古树的实用价值看作美;而画家则惊叹它奇特的外形,把古树的形态看作美。上述对古树审美感受的差异表明()
A.人们的知识素养和价值观不同,认识事物的角度就不同 B.人们的文化素养都不是天生的,而是在社会生活的体验中形成 C.人们的思维方式支配所做出的判断
D.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方式具有主观随意性
17、(海南卷)海南中国人待客时“聊备薄酒”的自谦,可能被外国人误解为“慢待客人”;西方人聚餐时各付各的账,往往被东方人视为吝啬小气;东西方用语习惯的不同,常常产生误解,闹出笑话。这说明()
A.文化的差异影响人们之间的交往B.文化的差异体现民族文化的优劣 C.文化的差异是不同意识形态的反映D.文化的差异是交往不可逾越的障碍
18、贺之章《回乡偶书》中的“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的诗句反映了文化对人的影响的哪一特点?()
A.文化对人潜移默化的影响B.文化对人深远持久的影响 C.文化对人精神愉悦的影响D.文化对人健康向上的影响
19、文化是人创造的,文化又影响着每一个人。文化对人的影响表现在方方面面。下列表述能体现文化对人的影响的是()
A.风和日丽B.鸟语花香C.枯木逢春D.乡音难改
20、《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曾深深地影响了几代革命青年的成长,由此可以看出()
A.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 B.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是在长期学习和生活过程中形成的 C.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是各种文化因素交互影响的结果
D.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具有深远持久的影响
21、不同时代占统治地位的价值观念不同,人们在交往中采取的方式也不同,例如,在封建社会,受封建伦理的影响,人们必须遵循封建等级规范的交往方式。材料说明了()
A.交往方式不同,价值观不同B.交往方式源于风俗习惯、文化程度 C.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D.封建社会等级伦理制度是错误的22、在长期的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中,广东人民创作了《赛龙夺锦》、《旱天雷》、《步步高》、《雨打芭蕉》等一大批富有岭南特色的经典音乐,享誉中外。这说明()①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和享用文化②人们在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③文化就是人类的精神产品④人民群众需要健康有益的文化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A.社会科学素养B.自然科学素养
C.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D.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 24.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是()
A.塑造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B.繁荣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保证 C.保证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方向的重要举措D.国家进行文化建设的重要职能
25、在一次评选20世纪对中国人影响最大的文学作品活动中,鲁迅的《呐喊》、曹禺的《雷雨》、雷峰的《雷峰日记》、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榜上有名。由此可以看出()
A.人创造了文化B.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C.文化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D.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
26、优秀文化给人以思想启迪和美的享受。这主要表明()
A.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B.优秀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C.优秀文化使人深受震撼,力量倍增D.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27、台湾亲民党主席宋楚瑜访问大陆期间,到湖南老家省亲时用地道的湖南话说:“各位乡亲,各位乡党,楚瑜带着堂客回来了”。这表明()
A文化对人有潜移默化的影响B文化影响人的思维方式和实践活动 C经年累月形成的文化习俗对人具有深远持久的影响 D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是永恒不变的
28、上海市上万名小学生走上街头开展“建文明城市,做文明市民——文明传递大行动”活动。通过这一活动,增强了小学生的文明意识。这说明()
A.参加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是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 B.人们总是被动地接受文化影响 C.文化影响是相对稳定的D.社会交往方式带有一定的文化印记
29、社会主义社会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伟大事业,这样的协调发展必须蕴涵着人的全面发展。材料主要表明()
A.社会的发展和人的发展的过程是相互结合、相互促进的 B.实现了人的全面发展就实现了社会的全面发展 C.实现社会全面发展是一切发展的目的 D.社会全面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具有相同的内涵
30、《命运交响曲》是贝多芬最为著名的作品之一。乐曲体现了作者一生与命运搏斗的思想,“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他不能使我完全屈服。”这是一首意志战胜宿命,光明战胜黑暗的颂歌。每当人们听到这首乐曲,总会给人以极大的振奋和力量。这表明优秀文化作品能够()
A.丰富人的精神世界B.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C.促进人的全面发展D.促使人的科学世界观 31.文化对人的影响有()
③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④思维方式具有相对稳定性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
32、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是优化育人环境的需要。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文明呈现多元化发展态势,对中小学校园产生了重要影响。加强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有利于弘扬社会主义主流文化,抵御各种消极、颓废文化对学生的侵袭,确保中小学生健康成长,并对学生终身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23、(广东高考卷)人的文化素养是多方面的,其中作为核心和标志的是()①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②文化影响人们的风俗习惯、文化程度
这是因为()
A.文化对人的影响是积极的B.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C.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永远不变的D.只有校园文化对学生的影响才是有益的 33.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①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 ②是人们文化素养的全部内容 ③是在长期生活和学习过程中形成的 ④是各种文化因素交互影响的结果
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③D、②④
34.某中学在学生中开展“三名”活动,引导学生读名著、赏名画、听名曲。这一现象()
①可以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②产生的精神力量能激励学生有更高的追求和发展③必定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④能帮助学生塑造健全的人格
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
35、文化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我们读书是学习“文化”,吃饭有“饮食文化”,穿衣有“服饰文化”,住房有“建筑文化”,出行有“旅游文化”;在中心都市有“都市文化”,在周边的乡镇有“乡镇文化”,在遥远的村落有“村落文化”┅┅。当我们还在母腹中时,就已通过胎教开始接受文化的洗礼;出生后,又在咿呀学语中接受父母传递的文化信息。在成长过程中,我们常听的音乐歌曲、常看的电视节目和书刊杂志,乃至我们所创造的一切,无不是文化现象┅┅
(1)文化究竟在哪里?文化到底是什么?
(2)人们为什么需要文化生活?
36、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互联网不可阻挡地走进了人们的生活。
一方面,网络世界方便了交流与沟通,改变着人们的生活。用QQ聊天,到网易收发邮件,到百度等搜索引擎查询资料,看优酷网,与总理网络面对面交流,到智联招聘网找工作,到淘宝网购物,到51写博客„„,大大拓展了人们的视野,缩短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人们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正悄悄地发生改变。借助网络平台,人们的综合素质得以提高,学习型社会逐步建立。
另一方面,网上也出现了用语不文明、偷看他人电子邮件、攻击他人电脑、浏览暴力暴力以及色情内容网页、用假姓名和假身份聊天等现象。这给人们的精神世界带来消极影响。更严重的是,有些学生沉迷于网吧中,严重地影响了学业和身体健康。
结合材料说明网络文化对社会、个人有何影响?
37、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要弘扬中华文化,指出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他指出,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加强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开发利用民族文化丰厚资源。加强对各民族文化的挖掘和保护,重视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做好文化典籍整理工作。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上述材料体现了文化生活的哪些道理?
35.(1)文化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文化现象不仅无时无处不在,而且还各具特色。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其中,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又包括科学、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
(2)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是由人所创造的、为人所特有的,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
36、网络文化对社会的影响
(1)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网络文化方便了交流与沟通,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对社会发展有重要影响。
(2)一定的文化由经济、政治决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政治,给予经济、政治以重大影响。网络文化的发展离不开良好的政治环境和日益提高的物质生活水平,同时又可以促进经济与政治的发展。
(3)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要辩证地看待网络文化,坚决抑制腐朽的网络文化。网络文化对人的影响
(1)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网络文化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和学习方式。
(2)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深远持久的。网络文化悄无声息的融入生活,并可以对人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3)文化塑造人生。优秀文化可以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网络文化中的优秀部分可以促进社会以及人的发展。
37、(1)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正体现了这一点。
(2)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正体现了这一点。
(3)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材料强调努力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对各民族文化的挖掘和保护,增强文化竞争力,正是看到了这一点。
第四篇:第一单元测试题答案
第一单元测试题答案
选择题:1-5、ACBCD6-
10、BDCDD11-
15、BCCBC16-20、ADBCD21-
25、DBBAB26-30、BADDB31、材料一:山西临汾“90后”女孩孟佩杰,有着不幸的童年。5岁时,生父因车祸去世,母亲重病,无奈将她送给刘芳英抚养。不久生母去世;8岁时,养母刘芳英因病瘫痪,不久养父不堪生活压力离家出走。自此,小佩杰在努力完成学业的同时,独自承担起侍奉瘫痪养母的重任。12年来不离不弃。2009年,孟佩杰被离家乡百公里之远的临汾学院录取。为了照料养母,孟佩杰便在学校附近租了房,“带着母亲上大学”。2011年,孟佩杰被评为第三届“全国道德模范”和2011“感动中国人物”。
材料二:2011年6月15日,南京市检察院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瘦肉精”这一事件的10名相关责任人已被检察机关分别以涉嫌玩忽职守罪和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依法批准逮捕。目前,案件还在进一步调查当中。
(1)上述材料中孟佩杰扮演了哪些角色?承担了哪些责任?
答:①角色:子女、学生;②责任:作为子女,她承担了孝敬父母的责任;作为学生,她认真履行了受教育的义务。
(2)你打算如何向孟佩杰学习将感动化作行动?
答:从日常生活中的一件件小事做起,孝敬父母,回报父母;树立远大理想,珍惜在校学习的机会,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等等。
(3)“瘦肉精”事件中的责任人的责任来自哪里?
答:职业的要求、法律规定、道德原则 等。
(4)你认为怎样做才是对自己负责的表现?
答:①用合理、合法的方法,及时纠正自己的过失;②小到为自己的一次约定守时,大致终身信守诚实、自尊自信、自立自强。
32、2011年感动中国人物阿里木,今年40岁,10年前来到贵州省毕节市,以烤羊肉串为生。毕节有不少穷困学生上不了学,阿里木便决定用烤羊肉串挣来的钱资助贫困学生。8年来,几万元钱,全部捐献出来资助了上百名贫困学生。很多网友被他的故事所感动,亲切地称他为“烤羊肉串的慈善家”。
(1)阿里木他付出了什么代价? 收到了什么回报?
答:①代价:付出时间、精力和金钱等。②回报:良好的自我感觉、社会的赞许;等。(2)阿里木身上集中体现了哪些优秀品质?
答:不计较代价与回报的奉献精神;艰苦奋斗精神;乐于助人、关爱他人;等。(3)阿里木的事迹给我们哪些启示?
答:①我们一旦作出自己的选择,就应该义无反顾地担当起我们应负的责任。②只要我们把该做事情当作一种不可推卸的责任但在肩头,全身心地投入,同样能够把事情做得出色。③我们要树立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履行社会责任时,不计较代价与回报。
33、2011年9月开学伊始,为庆祝建国62周年,弘扬爱国精神,增强责任意识,学校决定举行一次以“爱我中华”为主题的演讲比赛,同学们一致推选口才不错的小丽代表班级参加。但小丽怕影响自己的学习,不想参加演讲比赛。
(1)材料中,小丽的做法对吗?为了让小丽参加比赛,你打算怎样去说服他?
答:①不对。②关爱集体,人人有责。我们在学校生活中人人要主动关爱集体、爱护集体,为集体建设出力,只有这样集体才有凝聚力、战斗力,才能成为我们依恋的家。(2)通过以上材料,你得到什么启示?
答:①个人和集体关系密不可分。②集体是我们每个人集体,只有人人主动关心,爱护集体,为集体建设出力,集体才会成为我们的家。③要善于通过自己努力解决集体遇到的困难。
34、【热心公益服务社会】
材料一:一位市民向环保部门举报某化工厂在夜间偷偷排放未经处理的污水。
材料二:九(1)班的同学利用双休日在市民广场举办了“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的公益宣传活动。
(1)你参加过哪些公益活动?
答:参加义务植树;向居民宣传防火知识;到烈士陵园扫墓;在假日或周末,到敬老院帮助孤寡老人打扫卫生;等。
(2)谈谈你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后的体会。
答:参加公益活动,一方面参加公益活动可以增长知识,锻炼自己的各种能力,使自身的价值在奉献中得以提升。另一方面我们的行动会吸引众多关注的目光,会带动更多的人与自己同行,有助于创建一个互帮互助、相互关爱的和谐社会。
35.情境一:课间,你不小把同桌的眼镜碰到地上并踩碎了,同桌发现后问你是谁弄的。这时,你会„„
情境二:期中考试你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达到了预定的目标,爸爸说要奖励你。你却发现英语成绩被老师多加了10分。这时,你会、、、、、情境三:你到商场给妈妈买生日礼物,找钱时营业员把50元当成10元找给你了。这时,你会„„
(1)当你遇到上述情形时你会怎么做?你这么选择的理由是什么?
答:①情境一:主动承认错误。赢得谅解,赔偿其损失。情境二:向老师说明,让老师更正分数,做到诚信;不要爸爸的奖励,自己以后再努力争取。情境三:主动把钱退还给营业员,并告诉她下一次一定要小心。② 因为只有信守承诺,主动承认错误并承担相应的责任,才是一个有责任感的公民应有的表现。只有自觉承担相应的责任,对自己负责,才能长大成人,真正走向成熟,获得真的自尊自信。
(2)从自己回答中,你有什么样的收获和感悟?
答:作为中学生,我们应该学会自觉承担责任,享受承担责任的快乐。
第五篇:文化生活第三单元测试题
文化生活第三单元测试题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要求的,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2013年I2月,20个省区的433项少数民族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北京举行展示,设有“剪刻绘画”“文学史诗洲纸张印刷”“制茶工艺”“民族器乐”等多个展区。这一活动
A.展示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B.增强了中华文化的时代性特征 C.丰富了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
D.加快了各民族文化的融合趋同
2、被誉为“国民节目”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经中央电视台热播,引发了全社会关于国学文化、传统文化的深入讨论。这启示我们要 ①大力发展大众传媒,创造传统文化
②反对民族虚无主义,传承中华文化 ③开展特色文化活动,传递中华文明
④动员全民参与听写,弘扬民族精神 A.②③
B.①④
C.①③
D.②④
3、在键盘时代,曾经习以为常的写字成了一种集体记忆。我们应将汉字敬畏感重新提升到重要位置,担当起对祖国文化的坚守责任,让热爱汉字成为一种生活习惯。我们之所以关注汉字,是因为
①普及书法艺术,才能使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②汉字能够传递中华文化,具有很重要的文化价值 ③汉字内涵丰富,书写汉字才能感受汉字美
④汉字是中华文化基本载体和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在历史上,中华不同民族的文化,如匈奴、鲜卑、契丹、辽、金、蒙、满等民族的文化,都成为了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也同样融入了中华文化的血脉之中。这表明,中华文化
A.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B.独树一帜,独领风骚
C.薪火相传,一脉相承
D.求同存异,兼收并蓄5、2013年IO月,在中央电视台举办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引起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选手们在比拼中不仅展示了中华汉字的无穷魅力,而且书写了传统文化的文明传递,让人受益良多。书写汉字可以
①领略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②认同中华文化,提升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③感受中华文化的地域特色和包容广纳
④铸造起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6、2013年12月4日,珠算正式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珠算是我国1800多年前的重大发明,今天依然有顽强的生命力。它以简便的计算工具和独特的数理内涵,被誉为“世界上最古老的计算机”。珠算的历史及内涵体现了中华文化
A.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B.薪火相传,永久繁荣 C.一脉相承,世界通用 D.独树一帜,兼收并蓄
7、“兄弟同心,其利断金。”两岸同胞要相互扶持,不分党派,不分阶层,不分宗教,不分地域,都参与到民族复兴的进程中来,共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
国梦。从文化角度,这是基于
A.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B.“一个中国的原则”是处理两岸关系的前提和基础
C.两岸人民对共同拥有中华文化的强烈认同和归属感
D.两岸人民是共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决定力量8、2013年12月23日,“中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周”活动在北京开幕。展览设“剪刻绘画”、“文学史诗”、“纸张印刷”、“制茶工艺”、“木作编扎”等多个主题展区,涉及 20个省区的433项少数民族的文化遗产。这一活动
A.展示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B.增强了中华文化的时代性特征
C.丰富了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
D.加快了各民族文化的融合趋同
9、福建省第十五届运动会将于2014年10月在漳州市举行。本届省运会的吉祥物命名为阿福、阿仙(图2),经拟人化塑造出一对可爱的男女娃娃卡通形象,阿福代表福建,阿仙代表漳州,两个娃娃身穿福建民间服饰,衣服上的浪花纹样代表福建海洋环境和传统海洋文化的深厚内涵。吉祥物的设计体现了中华文化
A.一方水土。一方文化
B.独树一帜,独领风骚
C.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D.薪火相传,越燃越旺
10、已连续举办8年的“汉语盘点”活动,意在用一个字、一个词来概括过去一年人们心中的中国和世界。2013年汉语盘点揭晓:“房”和“正能量”分别当选国内字和词,“霾、梦、改革、土豪、光盘行动、中国大妈”等热词也榜上有名。“汉语盘点”活动的文化宗旨是
①彰显汉语魅力,推进汉语传播
②尊重群众实践,体会文化内涵
③促进文化交流,加强文化融合 ④见证中华文明,传承传统思想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1、传统思想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至今仍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古人云:“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这体现了文化的 A.趋同性
B.多样性
C.包容性
D.时代性
12、“我们进行历史教育,并不是要耽搁在历史的苦难上唉声叹气,而是要从历史中塑造民族精神、民族魂。”坚持从历史中塑造民族精神是由于
A.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之魂
B.民族精神植根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 C.民族精神随时代变化不断丰富 D.民族精神是文化发展的“主心骨”
13、当前,各国都十分重视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美国以强化美国精神为公民教育的重点,我国强调以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实现中国梦。这说明
①民族精神的具体内涵具有相对稳定性
②民族精神是民族综合素质的集中体现
③民族精神是决定综合国力强弱的基础
④民族精神是民族振兴的强大精神动力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4、在五千多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下列历史典故与民族精神内涵对应正确的是 ①文成公主赴西藏和亲——勤劳勇敢 ②大禹化干戈为玉帛——团结统一 ③土尔扈特部东归——爱好和平④越王勾践卧薪尝胆——自强不息
⑤台湾人民抗击荷兰殖民者——爱国主义
A.①③
B.②④
C.④⑤
D.③⑤
15、鸦片战争后,林则徐的学生冯桂芬提出“若要雪耻,莫如自强”的口号;康有为在《公车上书》中,以《易传》的刚健、有为等原则,作为“变法”的理论依据;孙中山受到刚健自强思想的影响,把“革命”看成“天演之公例”;中国共产党人则以“愚公移山”的精神,带领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这些体现了 ①史书典籍,是中国文化一脉相承的见证 ②中华文化,是实现强国梦想的指导思想
③自强不息精神,激励着中华儿女不断进取
④爱国主义,贯穿在中国人民救亡图存的艰苦斗争中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6、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实现“中国梦”,我们青年学生要
①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
②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不空谈、重行动
③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④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7、我国各少数民族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优秀文化成果,如藏族的《格萨尔王传》,蒙古族的《江格尔》和柯尔克孜族的《玛纳斯》等一直流传至今,这些文化成果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这表明()①中华文化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
②中华文化具有兼收并蓄的特点
③各民族文化的差异逐步消失
④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8、《台湾风物图卷》长达320米,以生动的笔墨描绘了台湾的自然山川、民俗风土、人文环境等,被誉为宝岛的“清明上河图”。中国国民党主席在2005年访问大陆的“破冰之旅”时,将该图卷的缩小版作为礼物赠送给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台湾风物图卷》在海峡两岸交流中扮演了重要的魅力()①展现了中华文化多姿多彩的魅力 ②反映了海峡两岸文化同根同源
③具有与《清明上河图》相同的文化价值和艺术风格 ④是海峡两岸文化从差异走向统一的重要体现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9、安徽山清水秀,人杰地灵,不同区域丰富的自然和人文资源滋养了淮河文化、皖江文化和新安文化,三种文化底蕴深厚、影响深远,这体现了()
①区域文化各具特色,异彩纷呈
②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③不同地域决定不同文化的发展
④区域文化相互借鉴,融合统一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0、“面对强大的敌手,明知不敌,也要毅然亮剑。即使倒下,也要成为一座山、一道岭。”这就是亮剑精神。对此认识正确的是()①“亮剑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
②“亮剑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③“亮剑精神”是鼓舞我们不断前进的精神力量
④“亮剑精神”继承了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艰苦奋斗、前赴后继的民族精神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1、《感动中国》走过了十年的历程,通过它,100多位人物和群体的事迹超越了国界、民族和语言,走进人们的精神世界,挺起民族的精神脊梁。这说明,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就要()
A、推动中华民族走向振兴 B、提升我国的国际竞争力 C、发挥先进模范的榜样作用 D、确立新的道德评价体系
22、中华民族历经苦难而又生生不息。从汶川到玉树、再到芦山,那生命至上的国家理念,那万众一心的民族情怀、那百折不挠的坚韧品格,定格为无数震撼心灵的画面,砥砺我们奋力前行。这表明,中华民族精神()
①在不同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内容
②具有博大精深和兼收并蓄的特质
③蕴涵着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
④是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013年3月17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闭幕会,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习近平在讲话中说,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据此完成23~25题。
23、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是因为
①中国精神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结合体 ②中国精神在不同的时期表现为不同的内涵
③中国精神是增强中华民族团结一心的精神纽带 ④中国精神是增强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动力
A.②③
B.③④
C.①②
D.①④
24、对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关系理解正确的是
①培育民族精神能够使时代精神不移根基
②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统一于中华文化建设之中 ③民族精神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 ④民族精神注入时代精神才能不断丰富与发展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5、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需要
①把弘扬民族精神作为当前的中心任务来抓 ②把弘扬民族精神作为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③在相互激荡的思想文化中发挥主心骨作用 ④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对我国文化的影响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
26、郑和七下西洋,祈“和顺万方,共享太平之福”,同时进行不以盈利为目的的朝贡贸易;林则徐冷眼向洋看世界,魏源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孙中山考察各国兴衰,指出“国力之盛衰强弱,常在海而不在陆”。早期西方海上列强通过殖民扩张和掠夺性贸易争夺海外市场和资源,大力开发和经营海洋。美国海权论创始人马汉指出:“所有帝国的兴衰,决定性因素在于是否控制了海洋。”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中国以博大的胸襟面向世界,主张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根据材料所给的信息,请你运用中华文化包容性的知识,就树立正确的海洋意识提出建议。(12分)
27、感动中国2013人物评选”颁奖典礼已于2013年2月19日晚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播出,罗阳、林俊德、李文波、张丽莉、陈家顺、陈斌强、周月华艾起夫妇、何玥、高秉涵、高淑珍被选为2013感动中国十大人物。10多年来,中国涌现出的100多位“感动人物与群体”,集中展示了我国的“精神脊梁”,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优秀品质,集中诠释了社会主义大家庭的真情与挚爱,集中反映了新时期人民群众昂扬向上的精神追求。
结合材料,运用民族精神的有关知识回答:(1)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有何关系?(4分)
(2)结合材料,分析说明“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活动是如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12分)
28、材料一:“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无论身在故土还是异国他乡,每当听到这雄壮激昂、催人奋进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时刻,深为自己是一名中国人而骄傲,一种强烈的民族自豪感便会油然而生。
材料二:爱国主义是一个民族特有的民族精神的核心,既要继承传统,又要不断适应时代的需要,使历史与现实相联,使爱国主义的民族精神真正体现传统精神和时代精神。
(1)材料一体现了一种什么样的精神?(2分)
(2)结合材料一谈谈材料二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8分)
29、文化是不同国家和民族沟通心灵和情感的桥梁纽带。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3年俄罗斯“中国旅游年”活动期间,我国推出了展示中国形象的大型舞台演出《美丽中国》。演出以歌舞为主,镶嵌京剧、武术等中国元素,辅以多媒体视频。演出从新疆的《葡萄架下》到云南的《怒江大小调》,从唐朝乐舞《霓裳羽衣舞》到现代芭蕾《海上梦明月》,……展现了美丽中国的壮美画卷。特别是《海上梦明月》将西方芭蕾与中华民族乐器二胡、琵琶巧妙混搭,充分显示了中国文化开放、创新、多元的魅力。
据材料,运用文化创新与中华文化的知识,分析《美丽中国》演出所体现的文化生活道理。(12分)
文化生活第三单元答案
1.A 2.A 3.C 4.D 5.A 6.A 7.C 8.A 9.A 10.A 11.C 12.B 13.D 14.C 15.D 16.D 17.C 18.A 19.A 20.D 21.C 22.D 23.B 24.D 25.C
26、①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
②要求我们能与其他民族文化和睦相处,求同存异,建设和谐海洋,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③要求我们在文化交流中兼收并蓄,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积极成分,批判地吸收西方海洋文化中的积极因素,反对海洋霸权主义。
27、
28、(1)材料一说明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2)①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
②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爱国主义有共同的要求,也有不同的具体内涵。
③在当代中国,爱国与爱社会主义本质上是一致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
④作为青年学生,必须立志做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接班人,拥护祖国的统一,从而体现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
29、(1)文化创新应继承传统,推陈出新;(2)文化创新应面向世界,博采众长;(3)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4)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