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议耻感文化和负恩感《菊与刀》读后感
浅议耻感文化和负恩感
——读《菊与刀》有感
“爱美而黩武,尚礼而好斗,喜新而顽固,服从而不驯。。。”
许多人只要听到这段句子就会想起一本书——《菊与刀》,一提起《菊与刀》,就想起文化的双重性。的确,文化的双重性在《菊与刀》中占了很大的篇幅。但是我个人浅薄的认识是文化双重性的根源在于人们性格中的矛盾因素,这种矛盾其实无关于国家,民族,在于人之本性而已。如中国人给人的感觉一般是忠厚老实,但也不乏狡猾冷血的;美国人给人的感觉是开朗大方,但也有沉闷小气之辈。也就是说,我对文化双重性的这种说法是存疑的,限于自己的知识,我也谈不透,所以今天就不谈了。
今天我想谈的是书中另外两个重要的名词——耻感文化和负恩感。首先说耻感文化。什么是耻感文化呢?所谓耻感文化便是注重廉耻的一种文化心态。特征是这种文化中的非常在乎别人怎么说、怎么看、怎么议论。故其行为将被以诸多的外在社会因素和标准规范所制约、支配,即具有“耻感文化”特征的人多由别人左右着自己的行动。这是百度百科上对耻感文化的定义。简单地说,我认为耻感文化其实就是自我对外界的屈服。从自身出发,我觉得我的整个心态就是耻感文化的特点。我生长在安徽农村的一个中等家庭里,从小到大父母就教导我要做好人,做好事。但究竟什么是好,什么是坏。记得初中班上有一个男生追我,其实我也对他有好感,但那时学校的整体氛围是谈恋爱就是不务正业,是一件丑事,所以我惊恐万分,第一时间就把这件事告诉班主任。现在说这件事好像比较滑稽,但我真正想说的是其实现在我们也处在耻感文化的包围中。例如随大流,跟风现象。大学里有许多人学电脑,学外语,考各种证书。但是其实我们并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东西是什么,只是别人都去考,都去做这件事,那这一定是件好事。如果单单我不去做,就好像是一种耻辱似的。所以说,耻感文化让我们变得浮躁,我们听不到自己的心声,它总是让我情不自禁想起卢梭的一句名言“人生而自由,却往往不在枷锁之中”。当然,文化没有绝对的对与错,好与坏,但是善于分析文化对人的影响从而趋利避害还是很有必要的。认清耻感文化对我们从众心态的影响,听清自己内心的声音,这是我的收获。
说完了耻感文化,再来谈谈负恩感。露丝。本尼狄克特曾在书中举过这样一个例子。说在日本街上,如果一个人的帽子被风刮落了,没有人会帮他捡起来。这在中国肯定又有人要感慨世风日下,人心不古了,但在日本则不然。日本人认为,负恩不是一件快乐的事,负恩者只有在报恩之后才能获得解脱,所以不要轻易对他人施恩,以免造成他人的痛苦。例如上面的例子,如果有人帮助这个人捡起了帽子,那么这个帽子的主人就负恩了,同时因为帮助他的是一个陌生人,所以他很难有机会去报恩,这样它的一辈子就活在了歉疚之中,就不会快乐。所以日本人的冷漠其实是一种体贴,一种礼貌,是一种社会的法则。
其实何止日本人有负恩感,我觉得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吧。那么,我对负恩感的理解是什么呢?首先,一个有负恩感的人很难快乐。你想,如果你的心里整天有一块大石头压着,你能快乐的起来吗?我自己就有这样的感受。有一个姐姐对我很好,帮了我很多忙,还推荐我去一个很好的组织。但是我在这个组
织里的表现并不好,她很急,总是督促我快快进步。我自己也很急,有的时候她急的训斥我心里真的好难过,但是又没办法还嘴,这是你的“恩人”啊!我心里这样想,于是就很压抑,很惶恐,带着这种心情那段时间真的过的很不开心。
从这一点来看,负恩感肯定不是什么好东西,但从另一方面来讲,如果没有这种负恩感一直压着我,如果没有心里的那块大石头,我会那么逼自己,我会有成长吗?所以负恩感也有好处,关键不要把它变成负罪感,那对你的影响可就不好了。与负恩感有关的另一个词是责任感。这么说吧,因为负恩感的存在,你才不会认为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你才会觉得自己有责任去做好一些事情。试想,如果你能认识到你对父母的关心和爱护负恩时?你还会做一个啃老族吗?如果你能认识到你对老师的教导负恩时,你还会逃学旷课吗?所以,在我们这个越来越不知道感恩的时代里,我还是希望我们能有一点负恩感的。
我看书一向喜欢从自身出发,想一些跟自身有关的东西,这样的读书未免带有主观色彩。但我真的希望大家读书的时候能联系自身,不要总是一副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样子,从自身出发,从小处做起,或许我们会有更多的收获。
第二篇:浅论日本耻感文化
浅论日本耻感文化
所谓的日本耻感文化,是相对于西方的罪感文化而言的,它是由文化人类学中文化模式学派的创始人本尼迪克所提出。
她对日本有过深入的研究,其研究名作《菊花与刀》表现了她对文化研究中人格与心理的独特层次的视角,这首先是因为她自己作为一个的西方文化中的学者在对日本社会和日本人的研究中感受到的强烈的文化感情上的差异,这种差异不是主要地表现在日本的社会政治、经济结构中,而是广泛表现在日本社会和日本人的行为背后的强烈的心理感受和内在的冲突性,日本人的行为的特别性在于具有一种自反的对立性,如尚礼而又黩武,祥和而激烈,驯服而倔强,忠贞而叛逆,创新而固执等等,这种对立性主要和直接地由情感因素和感受性支配的,只有人类的情感方式才具有这种自反的转化性,本尼迪克把这种由情感因素所表现的动力性的文化形态称之为耻感文化。
耻感与罪感的差异性如果仅仅只是情感性或道德意义上的,并不能完全表现日本文化的动力性特质,这种特质在于日本的耻感文化由一种心理情结所强迫,而且这已成为一种普遍的下意识,日本文化中的耻感是无处不在的社会感受性和舆论的外部强迫性通过个人心理情感实现的社会心理的下意识,因此日本人从一种行为转向另一种对立的行为不会特别感到心理上的障碍,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它才能称之为耻感文化而不只是社会心理学。
在日本,人们并不会感到会有羞耻感,即便是做了什么见不得人的勾当,只要没有被别人所发现,那么一切都是心安理得的。夸张一点说,日本人丝毫没有羞耻之心。回望历史,日本在二战中战败之后,作为战败国,理应站出来向中华人民道歉以表示对自己犯下罪过的悔过。但是结果是他们非但没有感觉到任何的内疚与惭愧。还光明正大的修建靖国神社来表达对二战的战犯的怀念。这对于两国关系而言绝对是赤裸裸的挑衅。再说说日本的影视行业,想必女优大家都并不会陌生。而且想必很多的男生对于那些女优的名字都如数家珍。一口气能说出一大串。拍AV,在日本绝对是一条快速成名之道,衣服一脱,名利双收。AV女优在日本的影视行业中属于支柱产业,已然发展到了一定的高度。为什么AV能够发展的如此繁荣鼎盛,正是因为它有雄厚的群众基础,整个社会都接受的事情,难道说还有个别人站出来说三道四,而且,以日本人的这种秉性,绝对没人言语。整个的社会价值观扭曲的一致。
话说到这里,不禁让人联想到现在的中国,现在的中国又是怎样一个现状?随着经济的告诉发展,极端个人主义,以自我为中心,自私自利的心理逐渐浮现在今天和谐中国。今天报道瘦肉精,明天报道药家鑫,杀人放火已然已成燎原之势在中原大地上燃烧。有人说中国是乐感文化,自强不息、乐观积极。但在我看来,中国的乐感文化也正在逐步像日本的耻感文化在过度,人们变的越来越不知廉耻。只是相比日本,还没有达到那么深的程度。反观中国的高校,有多少的女大学生被包养,所谓的“二奶”“小三”满天飞舞,却依然高唱国歌,大言不惭。试问这些人的羞耻心又在何处?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展到今天这步田地,不得不说是种悲哀,物质金钱的社会,消费文化占据着主导地位。一点一点侵蚀着人民群众的精神文明,慢慢的引导着社会走向堕落。
日本具有耻感文化,但是这本就是民族所与生俱来本质,但是当中国选择了耻感文化后,中国的出路将会在何方?
第三篇:《菊与刀》读后感
《菊与刀》读后感
亲爱的书友:
大家好,我跟大家分享的是近期看过的《菊与刀》。
《菊与刀》是一本介绍日本文化双重性的书,这本书的作者是一个地道的美国人,他从一个西方文化人类学家的视角,运用各种专业的方法,帮助我们站在一个全新的维度去理解日本。
日本是一个极度矛盾的民族,正如书中所说:“他们极度好战又极度温和,极度黩武又极度爱美,极度粗鲁傲慢又极度彬彬有礼......”这种矛盾性和他们的历史是分不开的,大和民族是一个善于借鉴和模仿的民族,从公元7世纪开始,日本开始向唐朝学习,不断派遣遣唐使,并且仿照当时的长安城修建了奈良城。19世纪60年代,日本的明治维新运动又掀起了向西方学习的热潮。这些借鉴和模仿不是生搬硬套,而是经过日本民族的加工和消化,形成了日本独特的民族文化,从这本书中我们可以看到日本文化中有着中国和西方的残影,但更多的是这个民族独特的文化和风韵。
比如,日本是一个阶级观念非常强的国家,这种观念从封建时期的“士农工商”一直延续到现代社会。日本强调“各就各位”,每个人都特别“顺从”,他们认为自己所处的位置是理所当然的,不会去做出逾越的行为。日本的道德观是基于“耻辱感”的,他们非常害怕被嘲笑,认为这是一种非常严重的侮辱,并且会采取报复行动,他们认为这种报复行为是值得被尊重的。除此之外,日本人往往把自己视作一个“负债者”,而他们的一生都在还债,这种债是一种恩情债,天皇的恩,父母的恩和来源于身边各种人的恩。他们把这种恩情视为一种“债务”,所以接受来自他人的恩情对于日本人而言是一种负担,所以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会尽量避免接受来自各方的恩惠。
在我看来,这本书最特别的地方,就是需要我们抛弃我们的主观臆断。我们必须意识到,任何一种被自己国家和人民认为是理所当然的文化现象,在别的国家看来,可能百思不得其解。所以这本书给我最深的启示就是,我们在了解别的文化的时候,始终要具备国际视野,要有跨文化交际的能力,要能从历史原因推断出国民价值观的根源。
对于我们语文教师来说,“教”的意义不仅是知识的搬运,更是文化的传承、解读、熏陶、维系和文化力的培养。因此,借鉴他国的文化,从中汲取营养,不失为一种提高教学能力的好方法。我推荐大家看看这本书。
最后,祝愿书友们在新的一年事事如意,幸福安康。
第四篇:《菊与刀》读后感
在我们中国人眼中,日本人基本上是白眼狼的代言人。我们常说日本人“知小礼而无大义”但是为什么同在一个汉文化圈内,他们就如此的残忍狡猾呢,难道是人种问题?直到我阅读了这本书,在作者的层层阐述之下,我开始有了一点理解。
在二战即将结束之前,美国人类学家鲁思·本尼迪克特接受了美国政府所托从日本战俘开始研究,同时大量参阅书刊和日本文学及电影。然后运用文化人类学的方法,把这些研究成果形成了一份报告。本尼迪克特用“菊”和“刀”这两样东西来形容日本人极端矛盾的性格。其中“菊”是日本皇室的象征,而“刀”则是日本武士道精神的体现。本尼迪克特认为日本人:好战而祥和,黩武而好美,傲慢而尚礼,呆板而善变,驯服而倔强,忠贞而叛逆,勇敢而懦弱,保守而喜新。这一系列矛盾的体现,都源自于日本独特的文化模式。在作者看来,日本是一个极其崇尚等级制度的国家。各守其位是核心思想:每个人都有其在社会阶层中的地位,每人都应安守其地位,享受其地位应得的权利,履行该地位所要求的义务。一个人必须向地位高于他的人表示敬意,而地位高的人不得侵犯地位低的人的权利,否则地位低的人的报复是正当的。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在二战结束之后,日本人总不愿意承认他们所犯下的罪行。因为日本人眼里,他们只是想重建东亚的国家等级次序:我们日本是第一等的国家,你们其余的国家都要接受我的管理,接受我的制度就可以了,我们各安其位。
日本早期文化很大程度上是继承和发展了汉文化。他们使用汉字,推崇儒家文化,他们的京都是按照唐长安来建造的。在发展过程中,日本在对儒家文化的吸收上,根据其特殊需求做出了改变。比如我们中国人崇尚的“忠、孝”,日本人也把这两点作为了他们名族文化中最核心的点。“忠”是针对国家层面,而“孝”是针对家庭层面。在明治维新之前,日本人的忠是忠于自己的上级。即大名效忠将军,武士效忠于大名。封臣的效忠对象只需要是自己的封君,每个人都恪守自己的本分即可。到了明治维新之后,忠就统一变成了效忠天皇。而孝是要孝顺自己的父母。在家里面父亲的权威是至高无上的,所有人都应该谦卑的对待父亲。子女在面对长兄之时也要谦卑有理。
是在接受了“忠、孝”这两点的日本人眼中,中国人看重的“仁”则被他们抛弃了。我们所说的“仁”是一种极高的道德标准,包括了仁慈、慈爱、博善等一切美好的东西,是每个人都需要有的。但是日本人则认为“仁”是多余的,是不利于社会团结的。这一切都源自于他们的等级观念以及极端的“人情债”模式。因为他们的等级制度很严格,上级无论做了什么,哪怕是错的你也要遵照着去办,否则就是冲撞了上级。这是对他最大的羞辱。而平级之间每个人只要做好自己的事情,别做多余的事情去“麻烦”别人就可以了。这个“麻烦”就是会引起“人情债”的东西。比如说A走路摔倒了,B就应该看着他自己站起来,如果这个时候B去帮忙搀扶了,那么A就已经欠了B的情。“人情债”就这样产生了,这会让A背负着心理压力。所以“仁”是多余的。每个人做好自己份内的事情就可以了,不要做多余的事情即可。这种思想让日本人过的非常压抑,书内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日本人因为接受了朋友请客的一杯冰水而觉得自己背上了“人情债”。内心一直处于非常纠结的状态直到有一天他听到这个朋友在背后说他坏话的时候,他愤怒的把1分钱——那杯冰水的价格扔到了他朋友的手中,并大声说道:我已经不欠你什么了!是的,你没有看错,哪怕是极其小的一件事都可以让日本人背负很大的心理压力。
此外我一直对日本人极高的自杀率感兴趣,在阅读了本书之后,我还了解到了日本人对于耻辱的理解。即作者所说的“耻感文化”。这是指日本人之所以感到愧疚不安是因为觉得自己受到了耻辱——这种耻辱可以是因为做了不合别人期望事由自己造成的,也可以是别人无端施加的。耻辱加身是日本人最忌讳的事情之一,而努力洗刷耻辱则被视为最应得到称赞的品行。决定日本人是否感觉受到耻辱的关键因素不在于行为本身正确与否,而在于别人对行为的看法。如果自己的行为遭到社会其他成员的鄙夷,那么即使这种做法本身无可指摘,日本人也会因感到莫大的耻辱而备受心灵的煎熬。日本人认为自我牺牲以努力遵循既定的社会规范被视为一个人坚毅、勇敢的表现。所以如果你创业失败了,读书成绩不好了,让周围的人指指点点了等等都可以被认为是“让自己和家里人蒙羞”,在巨大的心理压力之下只能自我“牺牲”一下来表现自己的勇敢。
除了社会家庭等级观念和特殊的“人情债”以及如何维护“名誉”外,本书还讲了日本家庭教育,自我训练等,都很有意思,有兴趣的同事可以读一读。《菊与刀》虽然成书很早,有一部分的观点已经和现在的日本社会有所不同,但是这依然是一本研究日本人,了解日本人的必看之书。
第五篇:菊与刀读后感
报恩于万一
读《菊与刀》有感
对日本的兴趣不知道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刚开始只知道日本很厉害,后来长大了渐渐了解到日本和中国自古以来错综复杂的关系,便产生了一种异常矛盾的感觉,就像不想用日本的东西,但又不能不看日本的动画,不坐日本的车一样。这样一来,对日本的兴趣就更大了。
无疑的,第一次看到菊与刀的时候就毫不犹豫的把它买回家了。“菊”本是日本皇家家徽,“刀”是武家文化的象征。菊和刀象征着日本人的矛盾性格,亦即日本文化的双重性。他们黩武而又爱美;倨傲自尊而又彬彬有礼;顽梗不化而又柔弱善变;驯服而又不愿受人摆布;忠贞而又易于叛变;勇敢而又懦弱;保守而又十分欢迎新的生活方式。
这就是日本人。一个充满矛盾的民族。
虽然说日本这个民族不懂得真正的“仁”,但是,另一种思想——报恩,在日本社会同样占据了极其重要的地位。这也是我印象最深刻的。
日本现代电影中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农村女学生因为天灾,被自己的父母卖到妓院里去。她的老师发动村民凑了一笔款子为她赎身。然后,这位教师的母亲把这笔钱偷了。儿子知道钱是母亲偷的,却不得不自己承担指责和惩罚。他的妻子发现了真相,为保全丈夫的名誉,就留下遗书称丢钱的责任全在自己,然后抱着婴儿投河自尽。事件宣扬出去后,母亲的责任居然无人过问。儿子尽了孝道之后只身前往北海道,磨练自己人格,以求今后能坚强地经受同类的考验。电影里这个儿子全然是正面形象,是品德完美的英雄。
还有一个例子,有位比较现代的日本妇女,住在美国,曾经在东京收留过一个被婆婆赶出来的年轻孕妇。这个女孩子的丈夫很爱她,但只能悲伤地与之断绝关系。当时她没有责怪丈夫,把感情逐渐倾注到即将出生的婴儿身上。但孩子刚生下来,婆婆就带着那个孝顺的儿子来索要婴儿。当然婴儿是属于婆家的。婆婆把孩子带走后立刻送进了孤儿院。
在日本,母子关系很特别。或许是因为我是中国人的关系,我不能理解日本这种所谓的恩情:孝道是子女必须要偿还的,受之于父母的债务。
大和民族是一个我们需要去了解的民族,无论是作为朋友还是作为陌生人亦或者作为敌人。
作者说,要解放一朵朵被看不见的线圈捆绑的菊花,日本人要负责擦掉自己“刀上的锈”。而这刀“不是进攻的象征,而是理想和敢于自我负责者的比喻”。
而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不能仇视日本的精神,要师夷长技以制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