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及趋势(共5篇)

时间:2019-05-13 09:52:0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及趋势》,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及趋势》。

第一篇: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及趋势

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与趋势

【摘 要】当前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主要表现在物质支持的不足,政策的不完善,还有文化创新欠缺,文化分类模糊,一些偏远的非主流的文化不能形成产业。进一步加快文化产业发展成为国家保证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议题,如何制定出科学、有效的政策措施以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需要把握好文化产业在新形势下的新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文化产业发展趋势 文化创新

文化产业是指文化产品的生产、流通和提供文化服务的经营性活动,以文化资源为资本,通过文化创意和艺术智慧的运用,最终以文化产品服务于社会并赢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一种新型产业,它既能够满足人们精神文化消费需求,又能够提供就业、培训、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机会的产业。中国作为世界五大文明古国之一,有五千多年的悠久文化与文明史。在古老的中华大地上,勤劳、勇敢、智慧的各族人民共同开拓了辽阔的国土,共同缔造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共同发展了灿烂的中华文化。这些传统的文化,对当前及未来文化产业的发展有一个引导作用,而且深厚文化底蕴,也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基础。

文化产业作为当代世界经济体系中新兴的朝阳产业,在全球经济发展中具有关键性的地位,越来越成为各个发达国家的支柱产业和核心产业,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进步,文化产业也呈现出快速发展态势,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并对经济结构调整、社会经济发展起着越来越明显的促进作用。当前从业人员占全部从业人员的比重,美国(4.77%)、英国(7.70%)、加拿大(3.9%);增加值占本国GDP的比重,美国(5.83%)、英国(7.61%)、加拿大(3.8%);这两指标之比维持在1:1左右,而我国为1.8:1,表明我国文化产业创造价值的能力仍较低。而对于我国来说,文化产业发展与经济发展格局基本相同,呈现东高西低的态势。从文化产业单位数量、从业人员数和拥有资产的地区分布看,东部地区分别占全部的66%、69%和78%,远高于中西部地区;从收入情况看,东部地区的营业收入占全部的82%,而中西部仅占18%;从实现的增加值看,东部占74%,中西部占26%;从对GDP的贡献看,东部地区实现的增加值占 1

2.56%,中、西部地区分别为1.28%和1.35%。

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趋势:中国文化产业发展走向总体上将呈现出如下几个特点。一是文化产业竞争区域化竞争将全面展开,地区间的不均衡发展态势进一步突出。二是文化产业集团将进入调整整合期。三是数字技术将有进一步的发展和推广,这将成为提升文化产业综合竞争力的主要力量。四是产业间合作力度加大,传统产业将会进一步向新兴的文化产业进军。五是文化产业的发展需要政府与民间组织的共同努力。六是“走出去”战略将不再仅仅是一个口号,将会有实际的行动。

最近,第八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将于5月18日至21日在深圳举办。从文博会组委会传来消息,今年深圳文博会首次设立集聚式分会场,将地域相邻、主营业务相近的分会场申办单位合并为1家集聚式分会场。各级文化产业园区和基地的骨干作用也更加明显,40家分会场中,被评为国家级文化产业园区、基地的有9个,省级的有4个、市级21个。从第一届的1家分会场到今天的40家,从单纯的增加展示场所到举办数百项特色活动,多姿多彩的分会场把整个城市纳入一场文化盛会,使深圳文博会不仅见证了文化产业自身的发展,也展示出文化与经济结合孕育出的广阔空间。深圳文博会规格之高、规模之大、文化产品之多样、文化业态之丰富让我们非常震撼,这是吸引我们每年参加的主要原因,更重要的是,深圳文博会反映了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新趋势,是文化产业市场的风向标。在去年文博会期间,福建省领导参观了大芬油画村、观澜版画村分会场,深圳市用心打造这些专业化、产业化的村落对我们有很大的启发,目前我们正向深圳取经,并规划建设福建漆画一条街,对漆画进行产业化的运作,以形成更大的效应。这是我们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态势,对促进各个区域的文化产业发展有积极作用,由此看出中国文化产业将向着更高层次的发展。

自有了人类之后,就产生了文化,有了文化之后随之而产生了文化产业,随之又诞生其他的产业,从而产生了社会的物质财富和物质文明。全球文化产业深刻变革和发展趋势,影响了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趋势。全球文化产业最深刻变革就是新兴文化产业的崛起,新兴文化产业主要是现代科学技术推动下出现新的文化产业。专家认为,科技,尤其是近年来发展迅猛的网络技术、数字技术和新媒体技术的推广应用,至少在四个方面深深地影响着文化产业的发展:一是为文化节目的制作提供了先进手段和表现形式,使其内容的表现形式更加丰富多彩、更具吸引力;二是催生出很多新兴的文化业态,如电子票务、网络文化、手机文化、3D﹑4D电影等;

三是极大地拓展了文化节目传播的出口和通道,节目播出渠道的垄断逐渐被打破,呈现出更为开放、多元的格局,文化节目“播出为王”、电台电视台垄断的时代即将结束,以文化优劣、好坏为评价标准的时代正在到来;四是多种高速的、大容量的通道已经建好,对文化内容的需求更为迫切,这为以内容创作生产为核心的文化产业提供了快速发展的机遇。

国家对文化产业的政策体系也不断完善,目前政策红利持续不断,在“文化强国”和“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战略目标指引下,未来十年,文化产业将出现高速增长态势。在此趋势下,包括传统媒体、新媒体在内的“大文化产业”结构格局将逐渐形成。这带给投资者更为宏大的想象空间,市场热点会持续孕育。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相关细化政策,包括投资核准、信用贷款、土地使用、税收优惠、上市融资、发行债券等将逐步得到实施,能够在更大程度上提升相关公司的盈利水平。体制改革所带来的资源重组、业务结构优化、机制改善健全等举措,也使得相关公司具备持续释放业绩的能力。2012年,文化产业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同时结构性变化更为显著。经营性文化产业改革的重点政策主要包括有线网络整合、非时政类报刊改制、国有文艺院团改制;新兴文化产业发展方面的政策主要包括新媒体播控平台建设、促进电影产业发展政策、影视内容生产企业扶持等。相关部委制定的动漫等产业“十二五”规划即将发布,财税等配套措施也将加快进程。

文化产业作为新兴产业,创新对其发展起到决定性作用,其中有三方面的创新:第一是思路创新,它是文化产业发展繁荣的原动力。新媒体时代,传统的文化产品、渠道、方式已经很难适应时代的要求,新思路不断涌现才能让文化产业有更强的活力。前几年,传统报纸、杂志受到互联网新闻的冲击很大,中国移动与传统媒体联合推出的手机报产品,很快就受到广大用户的喜爱。全国90%以上的主流报社都已推出手机报产品,用户规模接近1亿。四川藏、彝等极具民族特色的民族音乐文化受到广大音乐爱好者的喜爱,我们整理了1000多首原生态歌曲,通过无线音乐传播这些“天籁之音”,不仅帮助少数民族地区找到了一条特色鲜明的文化产业发展之路,也扩大了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第二是技术创新,它是文化产业发展繁荣的助推器。随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的流行和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的大发展,为数字出版、数字音乐等文化形态与新技术的融合创造了条件。中国移动推出可以让用户通过网络将音乐内容在自己的手机、电脑、电视等多种设备上进行分享的新技术,刚刚推出便受到音乐爱好者的推崇,显示出广阔的市场前景。第三是模式创新,它是文化产业发展繁荣的倍增

器。好的商业模式能够激发产业链的热情和生命力。3月初,苹果AppStore总下载次数已超过250亿次。AppStore创造的这种开放、透明的合作平台,低门槛、易操作的合作模式,对电子出版、游戏等文化产业发展是一种很好的借鉴。无线音乐产业领域,无线音乐内容合作专区正成为众多小型音乐工作室、独立音乐人的最爱,让他们足不出户就能完成音乐的创作、提交审核及发布、收益。截至2011年底,这种模式已为全球近300家唱片公司、350多位独立音乐人提供了在线服务,促进了音乐文化产业发展,所以,创新是文化产业发展的重中之重,文化产业与新媒体、新技术结合已成为必然趋势,数字出版、数字音乐、数字娱乐将成为快速发展的新文化形态,不断拓展文化产业发展空间,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要,实现文化发展繁荣,加快发展新文化形态,建设文化高地,扩大文化产业的影响力。

21世纪是文化的世纪,文化将成为衡量一国综合国力的重要内容,文化强国也将成为世界强国,文化产业作为一种实现文化价值的渠道,选择何种发展模式将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保留中华优良传统文化,求创新,求发展,把握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新趋势,为中国文化发展而努力,为实现文化强国而奋斗。

参考文献 《我国文化产业政策文献研究综述》

《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理论文献研究综述》

第二篇: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共)

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班级:xx姓名:xxx 学号:xxxx

[关键字]:文化产业,定位,法制,自信,创新,融合[摘要]:文化是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文化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中国文化产业,我认为它是实际上和新世纪的太阳一起冉冉升起的。在2000年之前,中国没有文化产业这个概念。我们国家为什么会出现如此尴尬的这么一个局面?认识到这一点,我们才可能对今天有一个整体的把握。

事务的发展总有其必然的规律,产业的发展也将顺承历史的脉络。十年文化产业的发展,带给国人的不仅仅是文化可以成为产业的震撼,最重要的是通过文化产业,我们找到了新的经济增长点。在文化产业发展的界碑性时刻,在肯定成绩、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对问题的透视才能更加有助于我们去把握未来。

中国文化产业十年的成长,有理论创新带来的产业飞越,也有摸石过河造成的一些失误。站在十年发展的拐点上,除了回顾过去十年的成绩与经验,展望未来十年的梦想与光荣,我们还需要认真反思。鉴于此,笔者认为,可以用五个关键词来概括中国文化产业的现状与趋势。

1.重新定位:事改企的职能转移

下一个十年,将是文化体制改革大发展的十年。市场经济的发展,将一批文化单位推向了市场。文化产业的发展最终将归根到市场的本 1

源。下一个十年中,随着文化体制的深入开展,传统事业单位转制后其职能范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在改革中,其所承担的旧有的诸如政策咨询、行政审批等政府职能需要陆续剥离,进而成为完全意义上的企业主体。在这一转变过程中,如何进行新单位的职能定位、转制单位与主管部门的权限划分、公益性服务与行政监管之间如何协调等成为文化体制改革视阀下事业单位转制中不得不面临的重要问题,也是政府主管部门进行职能转变的重要环节之一。

那么,在今后的发展中,我们需要对转制后的企业进行定位和社会职能划分。首先是.剥离,即行政职能归还政府;其次是探索,即企业运作瞄准市场;第三是延续,即专业技术立足发展;第四是.双赢,即政事合作促进服务。与此同时,还要积极地处理四个关系:首先是国有资产(技术)管理权与所有权的关系;其次是转企单位与原主管单位的平等主体关系;第三是社会服务与主体盈利之间的关系;第四是职能渐变的长期性与改革的急迫性之间的关系。只有通过这种职能的重新划分,才能大破传统事业的习惯惰性,维护好国有资产,将其真正地放入到市场大潮中,经受市场的考验,成为文化产业真正的组成部分。

2.完善法制:文化产业法律体系的健全

文化产业的方方面面都与国家法律与政策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可以说,法律是促进与保障文化产业的发展的根本。目前,经过十年的发展,我国文化产业规模已经初具规模,但是从市场角度而言,对于

新兴产业,对于市场经济而言,用于维护其良好发展环境的法律环境却远远未见其形。下一个十年,文化产业的发展重点之一就在于市场法制环境的建立。

目前,国内出台了众多文化产业方面的政策。但是仔细琢磨后发现,多是从正面进行鼓励和扶持,更多层面地在关注如何刺激文化产业的发展。但是文化产业发展起来之后,如何规范,如何在全球化中适应国际竞争规则,在文化品出口遭遇反倾销的时候如何保护我国文化产品;在我们文化商标被国外非法注册的时候如何维护我国文化的安全与利益?一切是都需要通过加强法制建设来规避,可见法治文化的建设势在必行。

3.文化自信:传播决定影响力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文化产业势必在全球范围内进行资源配置,文化遗产、创意概念、技术流动、人才吸纳等等,都不会局限在一地一时。全球范围的文化产业竞争,必将成为各国文化影响力的指南针。

为什么约瑟夫?奈提出“软实力”的概念后立刻被各国接受。因为大家都看到了文化价值的软性影响。特别是对青少年的影响。文化产品消费会产生很强的滞后作用。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斯蒂格勒和贝克尔1977年在他们的论文《偏好是无可争辩的》中写到,从音乐消费中产生的边际效用依赖于消费者已经消费的总量及其欣赏音乐的能力,而欣赏音乐的能力又是以往音乐消费的一个函数。简而言之,消费得越多,欣赏的能力越高。欣赏能力越高,就会更加激发消费者对该类文化品的兴趣和购买欲望。推而广之,其他文化产品也适用。

国内消费者特别是青少年一旦对国外某种文化产品产生强烈的归属感,慢慢地疏远自身文化,尤其是一代人都出现此类倾向的时候,这个国家的命运就岌岌可危了。

因此,文化产业发展下一个十年中树立文化自信,重建传统文化的影响力。通过各种途径传播中国文化,引导青年人关注中国文化,树立民族文化自信心。面对西方特别是美国文化霸权主义,我们要做的是文化教育“从娃娃做起”。让文化产业从源头上真正地成为中国的人的文化产业,而不是一谈起文化产业就必要提起西方源头。当然,提倡中国文化的文化产业不是要求一元文化,而是以中为主“文化多元化”的。中国有句古诗:万紫千红总是春。文化产品应该是多元化的。以影视产品为载体,我们需要不同文明在同一蓝天下对话。这是全球化的真正内涵,而不是将文化同一化。文化多元化这不仅仅是一种学术理念,更应该成为各国政府外交执政的一种准则。只有全世界一起来努力,才能让文化产业真正地实现万紫千红。

4.科技创新:引发版权革命

网络、数字新媒体的出现改变了人们接触文化的形式。传统的接受文化的模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甚至会导致未来对文化概念的定义出现变化。目前,很多传统的文化活动不被年轻人所理解。举例而言,音乐销量的下降,不是因为金融危机的影响,而是人们特别是年轻一代接触音乐的方式发生了变化。由于科技的发展,很多传统的文化产业的表现形式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而导致文化接触方式的不同,进而导致版权革命。从技术的角度而言,是数字化引起的;但是

从社会发展而言,这是文化产业的一个重要拐点。

如何在技术与传统之间保持平衡,使文化产业需要关注一个问题。版权革命,不仅仅是技术革命,更应该是人们对传统文化接触方式的革命。如何通过新的技术方式展示传统的文化,如何让传统文化不被技术的优越所埋没,特别是如何破除技术至上的论调,让传统的文化方式能与新式的技术形式同步前进。这是中国文化产业下一个十年中应该着重思考的问题。

5.产业融合:劳动力转移的新天地

随着经济的发展,劳动力逐渐从一产、二产逐渐过渡到三产。作为新经济领域中的文化产业,其成熟的标志之一就是其转移劳动力的含纳量。这里有一组数据或许能给我们一些启示:根据调查,文化经济中绝大部分都是中小型企业,这部分企业规模不大,却在经济利润和就业岗位的创造上做出了巨大的成绩。以广告业为例。广告业是德国创意产业中吸纳就业人员最多的,目前有近60万人供职于广告业,而且从业人员大都为毕业不久的年轻人,就业单位绝大部分是中小企业。德国是全球第五大广告市场,2007年的广告业投资额为300亿欧元。弗里德里希?瑙曼基金会于2007年5月又组织了“欧洲文化与创意经济大会”,邀请多国专家及业内人士交流对文化与创意经济的看法。会议得出共识:中小企业对创意经济有特殊意义,应对这些通常自有资本有限的企业予以资助。

反观我国,大量的资助都投入到大型国有文化单位或者国有控股企业中去了。对于中小企业几乎很少会有特殊对待。文化企业的发

展不同于一般的制造业,三五个人就可以开设一间文化公司或者创意公司,通过理念和知识服务赢得利润,通过发展,中小企业以其规模小的优势根据市场需要积极调正自身发展,通过合理,很容易形成产业的上下游。通过这种产业链条的扩展,产业发展和衍生中就会出现更多更新的岗位。这是产业融合的必然趋势,也是经济发展的要求之

一。目前,最受人瞩目的文化产业理应也成为产业融合导致新生岗位的动力之源,通过文化创意的开发,催生更多新生代的职业,衍生出更多的就业岗位,真正实现作为支柱产业的容纳实力。

第三篇:文化产业发展的几个主要趋势

文化产业发展的几个主要趋势

“今天百度、阿里和腾讯这三家公司可以买下中国房地产公司前100强。过去我们认为房地产是暴利,一个楼盘三年会涨100%。但是马云的公司13年,如果按照最高的市值测算,投资回报率是3448倍以上。圈地的时代已经过去,现在是要出智慧,文化产业的发展不可低估。”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陈少峰说。

我国文化产业领域的业态、商业模式和竞争格局都在发生变化,陈少峰认为,将呈现八大趋势。

数字化技术主导的大平台发展趋势显现

第一是市场化的趋势快速增强。现在产业变动特别大,并导致产业的价值变动,比如有一家收入10亿的报纸和一家收入10亿的互联网公司,但是互联网公司的价值可能就是报纸价值的十倍以上,因为互联网公司在改变一个产业的方向。所以,产业价值的变动谁是朝阳产业,价值就高,上市的时候市盈率就很高。“我个人的预测,到后年年底的时候,中国的文化产业当中主要的板块,其中最大的将是数字文化产业,主要是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上面发生的这些公司的文化产业。”

第二是数字化技术主导的大平台发展趋势显现。数字技术与移动互联网平台所支撑的数字娱乐或者数字文化产业领域的企业继续高歌猛进。腾讯、百度、阿里等大集团继续通过持续的并购和扩张,逐步强化了其大平台公司的地位。技术带动产业发展的速度较快,国内外在数字技术的某些方面进一步融入生活,出现了新的娱乐体验模式的创新,如虚拟演唱;这种创新已经深入内地市场,并将在2014年呈现出新的业态和产业链形态。

第三是传统媒体和传统文化产业将继续遭遇较大幅度的冲击。传统媒体占到中国文化产业的35%左右,但是再过两年半之后,传统的媒体大概只能占到10%,包括现在的影视广电和纸质媒体等等。你可能也知道,从去年开始,传统媒体老大中央电视台的广告收入都不如百度了。“如果你经常坐地铁的话,会发现北京地铁上现在几乎看不到别人在看书和报纸、杂志,都是在看手机,看互联网上的内容。”

比如现在做新闻,大家获取新闻的方式不是看报纸,而是有很多渠道,特别是互联网来的新闻。现在做报纸的人经常讲,虽然纸质的报纸今后可能消亡,但是新闻永远不会消亡。“虽然新闻不消亡,但是新闻是别人的,跟你有什么关系?行业没了以后你就要退出历史舞台。”纽约时报不可替代,它永远是内容为王,但是我们好多人做的新闻不是做内容,只是把那边的内容搬来,根本没有做内容,价值也没办法实现。

传统的文化产业,不管多么重视,一定要面对巨大冲击。“我几年前一直跟大家预言实体书店要倒闭,他们不相信,现在呢?我预言报纸要死了,有报社的社长还站起来说我讲得不对,十年之内报纸还要作为主营业务。我说,今年年底报纸如果还是主营业务的话说明报纸是非常厉害的,如果到明年报纸还是主营业务的话,那一定是天才。这是不可逆转的。”

文化企业竞争加剧 第四是企业并购增多,未来5年都是文化企业并购的高峰期。由于新媒体企业具有较强的实力,传统媒体企业面临占星压力,两类企业都要并购。因此,未来五年内都将是文化企业并购的高峰期。2014年及以后,部分实力较强的企业,特别是部分传统地产等转型而来的文化企业,还将利用国内资本市场的地位获取资金,在境外做企业与项目的并购。

当前国有文化传媒企业的地位全面下降,包括中央电视台现在的广告收入都不如百度。以前一个晚报,一个都市报一年可以赚好几个亿,现在可能一年要赔好几个亿。报纸只有一点点内容,而网上有无边界的内容,做新闻的人怎么也竞争不过互联网平台。

第五是企业两级分化加速。由于4G大平台带来的巨大收入,若干网络巨头企业将成为巨无霸文化传媒企业,通过并购并获得各种人力资源和网络平台资源,实现综合化大平台的规模化运作,即综合娱乐、购物、社交、金融和版权交易等各种功能和体验要素,以及以并购实现更大规模的扩张性成长。

现在的企业不仅是航母,大型文化企业要建立舰队。比如腾讯边上有京东,京东是它的驱逐舰或者护卫舰,马云的边上有优酷,还有新浪微博,这些都是它边上的联合舰队,大企业联合舰队形成了一种新的特色,就是企业之间通过联合来增强,并且通过联合来扩展品牌。所以,在中国出现了一种叫内容为王的平台价值实现。

“中国今后基本上没有什么中间的企业,要么成为大企业,要么被别人收购,要么被别人联合,要么大,要么小,这就是将来的一种结构。”陈少峰说。

优秀文化企业将脱颖而出

第六是企业创业和企业上市将互相激励,上市企业加快文化并购。资本市场上,并购是非常活跃的,西方所有的大型文化企业,包括谷歌,最典型的特点就是不断并购。所以,中国接下来若干年之内文化的并购会非常多,我把它叫“联购”。大企业以前是把对手挤垮,现在则是是让对手入股变成联合,共同变成一个联合体,特别是上市公司和即将上市的公司,通过线上的企业来联购线下的企业。

“假定我做一个都教授的视频网站,很可能一夜之间就崛起为一个很有力量的视频网站。不管你电影做多长时间,人家郭敬明一站上台当导演一下就突破了好几亿的票房,因为郭敬明有粉丝。所以,视频网站、影视公司都要重新洗牌,娱乐就是一个核心的资源,如果能把娱乐的要素掌握到手,可能就可以掌握主动权。因此,今后互联网的核心还是娱乐为主,新闻已经边缘化了。”

第七是传统企业进入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无论是转制企业还是传统文化企业,在2014年和2015年都将面临新的挑战。一方面,已经转企改制的文化传媒企业还需要进一步扩大市场化竞争的成果,继续提升竞争力;另一方面,所有传统文化传媒企业都面临产业变动、技术变动和生活方式变动等带来的新挑战和转型的压力,需要在一段时间内适应新的商业模式和迎合转型发展的要求。

第八是资本市场(上市企业)出现两极分化。不同经营业绩或者产业形态的上市企业将出现分化,获得不同的投资地位。总而言之,不同的文化上市企业将有不同的市场行情,“板块”特征在短期内随着政策波动的情形将有所改观,优秀企业将脱颖而出。

陈少峰认为,行政改革与市场化改革一体化持续推进,对文化产业的某些领域带来了冲击,也将在未来为具有竞争力的企业提供全方位的市场竞争机遇。在以数字文化产业为核心的文化与科技融合的主流趋势下,2014年4G网络将带动文化科技进一步创新。预计今后的数字文化产业领域还将突出视频化、语音技术和娱乐产业之间的互动和产业链的关联性。

(陈少峰现任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文化部国家文化产业创新与发展研究基地副主任,中国文化产业30人论坛召集人。)

第四篇:浅析中国餐饮业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浅析中国餐饮业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伴随着中国的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的餐饮业近几年一直保持着高速的发展趋势并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以及广阔的发展前景。餐饮业的行业规模和经营领域的不断扩大使其成为中国国内消费市场中增长幅度最高发展速度最快的行业之一。

如今,餐饮市场上出现了新的发展势头,所以要经营好餐饮业必须要把握住这些趋势,拓展自己的品牌,提高餐饮管理水平,增强自身的竞争力。

一、我国餐饮业的现状

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餐饮业的快速发展是我国消费水平快速增长的一个重要的表现形式。餐饮业在中国的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比例。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加上中国自古以来的饮食文化是中国餐饮业长久不衰的内在原因。

首先,中国餐饮消费市场有很大的复杂性。

中国的饮食文化有上千年的历史,而且在现代,中国的餐饮业消费中有很大的一部分是属于公款消费。公款消费不会受到个人需求的影响,也不会受到价格的影响以及自己收入的高低的影响,即使价格再高也不会影响到其消费需求。据笔者的调查,在汉中这样的不发达的地级城市,酒店中上万元一桌的豪华盛宴也是非常多的,但是消费者写的却不是普通的老百姓,而是那些公款消费的人们。而且据一位酒店的人士透露,这些豪华的残肴就是为公款消费群准备的。这种消费是餐饮业发展中的一种不正当的畸形消费现象,这样只会浪费我们国家以及公司组织的资金,给国家和公司组织造成很大的损失。

学生消费一族在餐饮消费市场中也占有很重要的一席之地。学生们的消费与自身的收入无关。据笔者在学校的调查,大学生的消费能力惊人,有时候请客吃饭一桌几百元甚者上千元,这对于“无产阶级”的学生来说也是一种畸形的消费。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普通百姓在餐饮消费中的比例有所上升。普通百姓是餐饮业中的一个固定的群体。他们一般会选择快餐、小吃、中餐以及家常菜。近几年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外卖在消费着群中也很流行。

其次,中国餐饮市场地区分布不均衡。

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了很大的改变,使中国的发展引起了世界的关注,但是同样改革开放也加剧了中国的地区发展的不平衡性。这种不平衡性直接体现在第三产业中。拒不完全统计东部地区限额以上连锁餐饮业门店数5589个,占限额以上连锁餐饮业门店的65.6%,比上年增长12.8%;中部和西部地区门店数分别为1211个和1714个,占14.2%和20.1%,增长

5.6%和16.1%,西部地区超过了东部地区门店的增速3.3个百分点。其实这种状况在中国是很常见的,因为中国本身的地理区位导致这种状况非常的明显,所以正对这种状况,餐饮企业要慎重的考察西部地区的市场,而且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政策的进一步执行,餐饮企业要抓住这个机遇,用自己的特色和品牌去占领西部的市场。

再次,外国餐饮业占据主角。

在中国,大街小巷中都能看到德克士、肯德基、麦当劳的影子。

全球化以及市场化将企业之间的竞争扩大的更加激烈。中国改革开放已经已经跌宕起伏的走过了三十个春秋了,在这三事件中,中国的餐饮业经过了洋快餐的市场占领、非典的冲击以及近几年的食品安全问题,中国的餐饮业在这种里外夹击的缝隙中艰难的生存着。加上国外这些餐饮企业在广告上的成功宣传,是这些餐饮企业能牢牢的把握住中国的市场。中国的餐饮企业想要进入这些快餐领域则是难上加难。

最后,餐饮企业人员素质低。

餐饮业属于服务性行业而且是劳动密集型产业,经过笔者的调查,餐饮行业中从业者大多数都是初中毕业的,高中毕业的都是少数,而且餐饮业的经营者大多是家族式企业,经营者很少是学餐饮经营管理或者管理学出身的,很多都是凭借自己的经验在这个行业摸爬滚打,这样企业缺少对员工的全面培训机制、对员工的考核、激励以及升迁等科学的管理制度。还有在中国很少有开设餐饮经营管理这门课程的高等学校,这样从本质上制约着餐饮业从业人员的素质的提高。所以如果餐饮企业这样发展下去,将会严重制约餐饮业的发展和壮大以及品牌规模化。

二、我国餐饮业发展前景分析

中国人口基数大,需求旺盛,餐饮市场发展远远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而今天,餐饮市场异常繁荣,供求基本平衡,在外国餐饮企业对中国市场的占领以及近几年中国本土餐饮业激烈的竞争下餐饮业如何发展呢?

首先,品牌化趋势将逐渐加强。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餐饮消费大国,但在零售额的构成中,百强餐饮业所占比列仅达7.7%远远低于国际水平,这一数据表明中国餐饮龙头企业发展不佳,集中度不高没有舞起来。反面来看,这给餐饮业做大做强以其品牌化的打造提供了发展空间和发展机遇。餐饮品牌的打造还在于品牌架构的丰满,也就是在餐饮主品牌的上下游打造出一个完整的链条,使其从业态上形成呼应。中国现阶段的餐饮业发展很快,已经形成了以全聚德、狗不理、东来顺为首的老字号品牌和新发展起来的俏江南、小肥羊、海底捞、谭鱼头等品牌。这些品牌将在未来的餐饮业发展中占领导地位。随着近几年原材料的上升和人力资源费用的上涨,这将对那些品牌餐饮企业来说是一个很好的机遇,这些大的餐饮企业实行的是连锁经营,进行材料采购时可以将材料价格压得很低,这样总的来说成本则会降低,成本降低则产品的价格会降低,这样才会去的价格优势。所以,品牌餐饮企业则会对未来餐饮企业的品牌化经营和规模化发展起到强大的推动作用。

其次,创新将是餐饮企业竞争的重要手段。创新是一个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的重要途径,所以对于餐饮企业来说创新尤为重要。在餐饮业中,创新体现在保持自己独有的特色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突破和创新。不能一味的学习别的餐饮企业,这样只会邯郸学步对自身来说只会适得其反,只能对其他的餐饮企业家以借鉴。比如四川海底捞餐饮企业独创的网上餐厅、24小时网上营业餐厅和特有的送餐服务就是很成功的创新。还有像其他企业的引进和使用无线点菜系统、财务管理系统、客户管理系统、库存管理系统等优秀管理软件,减少人力、降低成本,也将成为现代餐饮企业的选择。所以随着餐饮市场需求的不断扩大和餐饮

社会化、国际化与产业化的进程的不断加快,只有适时创新,不断推出新产品、新服务满足消费者的新需求,才能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

最后,人才的培养将在餐饮业中尤为重要。餐饮业属于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其对劳动力的需求是很强的。餐饮业每年新增的就业人口在100万以上,到目前为止餐饮行业从业人员超过2000万。随着餐饮业的发展对劳动力的大量需求,企业以提高工资福利待遇来吸引劳动者。但随着企业的进一步扩大以及品牌化的扩展,如何有效地选用人才是企业成败的关键。餐饮业需求的人员主要是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服务人员。其中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对餐饮业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从近几年大型餐饮企业去各大高校招聘屡见不鲜,可见这些企业已经意识到了人才对企业的重要性。

中国仍是个发展中国家,在拉动内需的大前提下,我们仍建议中国餐饮业占领“金字塔的中段市场”,同时在这个市场中建立自己的销售模式和品牌推广体系,做出自己的特色。

第五篇:中国珠宝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中国珠宝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孙凤民

中国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国土资源部珠宝玉石首饰管理中心副主任

中国珠宝行业的大发展源于中国的改革开放,总体上讲,起步较晚、发展较快、潜力较大。自本世纪初以来,中国珠宝首饰产业以高于15%的年增长率快速发展,年珠宝销售总额超过1600亿元,世界为之瞩目。发展为中国珠宝企业带来了更多的实惠,也为世界珠宝企业带来了更多的机遇。目前,中国的珠宝产业可以说进入一个全面发展的新阶段,产业集群化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珠宝产业基地,品牌建设培育了众多“中国珠宝行业驰名品牌”和“中国名牌”产品企业,产品设计蕴含了更多的中国元素并出现了拥有自己知识产权的专利产品。“中国工”代表钻石切磨的优工和好工,珠宝镶嵌的精湛工艺和规模化凸现世界珠宝制造的大国地位。年出口60多亿美元的珠宝产品,标志着中国珠宝企业更多地融入了国际市场,不断富裕起来的13亿人口,预示着世界更多的珠宝企业将到中国寻求发展。

一、中国珠宝产业发展的利好因素

(一)中国经济稳步高速的增长,珠宝消费强劲。

自20世纪80年代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一直处于持续、快速地的发展时期,特别是近4年国民经济增长率以10%左右的速率高速增长。中国经济的发展,惠及了广大的城乡居民,消费能力和欲望显著增强。2006年,中国GDP同比增长11.1%,达到21.1万亿元(按目前的汇率折合2.8万亿美元),居民存款总额1.4万亿元。2007年上半年GDP增长又达到11.5%。经济的高速增长和良好的发展前景使得居民的消费信心也大大增强。以最近三年为例,2006年,我国消费品零售额稳步快升,全年增长13.7%,增幅高于2005年0.8个百分点,2007年前三季度,居民消费景气继续攀升,消费需求增势不减。刚刚召开的十七大报告则设计了更加美好的远景。到2020年,要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并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

中国经济稳步高速的增长及随之带来的居民强劲消费信心为中国珠宝市场的繁荣和产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二)国家政策不断调整,珠宝产业发展环境良好。

中国政府为鼓励和发展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先后出台了不少有利的政策措施。关税总水平不断降低,已从2001年12月15.3%已下调到2006年的10%左右。上海钻石交易所、上海黄金交易所先后运行;黄金、白银等贵金属及其制品市场全面开放;钻石进口环节增值税大幅降低,消费税税率有望进一步调整。中国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将更加积极开展调研工作,反映企业诉求,推动铂金、钯金等贵金属进口等有关政策的改善,使之更有利于珠宝产业的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

(三)行业自律不断加强,市场竞争机制不断完善。

为了培育和规范珠宝玉石首饰市场,国家已经相继制定了一系列标准和规定,如《珠宝玉石名称》、《珠宝玉石?鉴定》、《钻石分级》、《珍珠分级》及《金银饰品标识管理规定》、《首饰贵金属纯度的规定及命名方法》等等。各省市也制定有多项办法、标准等。这些为规范市场和参与国际竞争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为加强行业自律,中国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还多次召开行业自律会议,出台相关自律的规章制度,接受国家有关部门委托开展市场质量检查,不断探索新时期行业自律工作的经验。

二、中国珠宝产业发展概况

(一)各项指标数据呈几何倍数增长

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现代意义上的中国珠宝产业开始起步以来,中国珠宝产业出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特别是从2001年以来,中国珠宝产业以超过15%的年增长率快速增长,出口增幅更是连续几年超过20%。2006年,中国珠宝首饰销售总额达1600亿元人民币,是1980年的800倍,出口总额也达到创纪录的68.7亿美元,出口对象主要是中国香港、美国和欧盟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珠宝及其相关产业从业人员也从当初的2万人发展到现在的近300万人。中国珠宝产业的发展对促进经济发展、就业增长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各种重要产品的消费居世界前列

我国的珠宝消费市场成长迅速,且潜力巨大。我国一些重要的珠宝产品的消费都居世界前列。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玉石、翡翠加工及消费国,珍珠年产量占世界珍珠年总产量的95%以上。铂金消费居世界第一,黄金消费居世界第四,我国还是亚洲最大的钻石消费国之一及全球第五大钻石消费市场。此外,白银首饰的年消费量在600吨左右,红蓝宝石、钯、水晶、仿首饰等材质产品在中国市场也大受欢迎,方兴未艾。中国正成为世界最重要的珠宝消费市场之一。

(三)产业集群效应显现

珠宝产业集群化发展现成为中国珠宝产业提高综合竞争力,促进区域珠宝特色产业链的延伸与升级的重要方向。目前,中国19个珠宝玉石首饰特色产地,特色鲜明,优势突出,无论是珍珠养殖、玉石雕刻还是首饰加工等等,都所在的城市增添了魅力,也为珠宝产业繁荣的带来了生机。深圳罗湖、广州番禺等珠宝特色产业基地,主要是贵金属首饰镶嵌加工、钻石切磨以及配套产品集聚地区,形成了一些骨干龙头企业和众多中小企业,同时在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物流服务、信息服务、技术服务等配套支撑体系不断得以完善。内蒙古赤峰、辽宁阜新、辽宁岫岩、浙江青田、福州晋安、山东昌乐、江苏东海依托特色的资源优势,发展玉石雕刻加工产业,成为当地农民就业、致富的重要渠道。河南镇平、广东四会、广东平洲虽然没有玉石资源,但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也形成了规模巨大享誉国内外的玉石雕刻加工和贸易基地。云南瑞丽、云南腾冲、福建莆田依托良好的珠宝文化氛围,充分结合旅游资源优势,形成了特色鲜明的珠宝旅游特色产业基地。浙江诸暨、苏州相城是淡水珍珠产业崛起和发展推动者,珍珠文化底蕴深厚、珍珠养殖技术成熟、珍珠贸易活跃。在浙江诸暨、苏州相城政府的大力扶持下,珍珠产业不断升级、珍珠文化不断丰富,中国珍珠的整体理念在国内外珍珠爱好者的心中不断提升。广西梧州在政府的大力扶持下,拥有了一批人工宝石切磨加工队伍,10万人的就业大军走上不断富裕的道路,全世界每人每年将至少拥有一颗来自梧州的人工宝石,可以说人工宝石已经成为城市响亮的名片。

(四)品牌建设成果显著

随着产业的发展,中国珠宝业也完成了从数量扩张、粗放经营向注重质量、打造品牌的转变,品牌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已涌现一批优秀的品牌,成为行业发展的中坚力量。一大批企业成长为中国珠宝首饰业驰名品牌,61个企业产品获得了中国产品质量的最高荣誉——“中国名牌产品”称号。这些产品涵盖了黄金、珍珠、流行饰品、贵金属镶嵌饰品、翡翠以及一些著名的零售企业品牌。这些产品包括“爱得康”、“同心”、“安盛华”、“老凤祥”、“佳丽”、“阮仕”、“昆百大”等。品牌的建设不仅大大地提升了产品在消费者中的信任度,也有力地增强了企业之间合作的诚信度。

(五)设计、加工、制造水平稳步提高

在产业发展及竞争加剧的推动下,中国珠宝产品也从曾经固守传统观念、轻视设计创造的阶段转向了创新工艺理念、设计精品迭出的时代。我国的珠宝首饰设计及制造水平稳步提高。一批优秀的首饰设计师脱颖而出,频频在国际及国内各种大赛中获奖。他们将珠宝首饰的国际时尚元素与中国的民族文化特色有机的结合起来,设计出了许多令人耳目一新的佳

作。

一大批熟练的产业工人也在珠宝业的发展中成长起来。中国人特有的细腻及灵巧的动手能力,再加上多种渠道、多个层次的培训及实践,中国珠宝业工人界碑的加工制造能力正日益提高和成熟。钻石“中国工”则是其中最典型的体现。

三、中国珠宝产业的发展趋势

(一)产业集群化发展趋势更加明显

我国现有的19个珠宝首饰特色产业基地,集群化优势开始显现。这种优势的产生是因为许多相关企业在地域上处于同一地区,在原材料和半成品、配件、设备制造与维修、技术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相互配合,从而降低了交易成本,提高了整体效率。然而这种产业的集聚,不仅大大地提升了当地珠宝产业的综合竞争实力,也为当地的珠宝产业带来了更多的机会。国外一些珠宝企业或及相关的企业,纷纷到这些地区进行考察、寻求合作,也充分地彰显了产业集聚化的优势。

(二)以品牌建设为中心的发展之路

国际上一些珠宝品牌在发展道路上的成功经验,已经有力地证明了品牌的价值。我国珠宝市场上不断出现的一些珠宝品牌在终端博弈中的竞争优势,也说明了品牌的重要性。中国珠宝产业在规模化向品牌化的转变中,品牌建设就成为了企业发展的重中之重。当前,已有一批优秀的企业以自己超前的意识和不断的努力,率先获取“中国名牌”产品荣誉称号。相信在未来,会有更多的企业注重并加强品牌建设,创造出更多的珠宝行业的中国名牌甚至世界名牌。

(三)以珠宝文化为核心的制造与销购

珠宝的稀有、珍贵的物质属性依然受到人们的重视,但珠宝的设计、工艺等文化属性也越来越被重视,甚至对于追求时尚一族的中青年来说,珠宝视觉和触觉的美感更是他们希冀的目标。今天,拥有、佩戴珠宝更多地被视为一种文化、一种时尚,一种生活态度。珠宝以其丰富独特的文化内涵越来越多的满足着人们的精神需要。因此,珠宝在设计和制造中更加强调新意和精湛,在买与卖中更加强调文化内涵的传播。中国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组织的玉石雕刻作品“天工奖”和首饰设计“先锋奖”等等展评和赛事,业内人士积极的参与和业外人士广泛的关注也在说明珠宝文化创新正在成为珠宝产业发展的核心。

(四)珠宝玉石首饰产业的国际化

中国珠宝玉石首饰业的发展,必须也必将融入国际化的进程,这既是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的需要也是我们要成为珠宝强国的需要。

1、珠宝贸易的国际化

近几年来,中国珠宝首饰的出口一直呈快速增长态势。同时,国外优秀的产品也越来越多的进入中国市场。中国的珍珠、玉石、人造宝石等强力挺进国际市场,巴西的水晶、波罗的海沿岸国家的琥珀、俄罗斯的白玉、泰国的有色宝石、意大利的金饰、法属波利尼西亚的珍珠等也纷纷进入中国市场。中国的消费者在国内就可以买到他们梦想的世界顶级珠宝品牌。未来,珠宝产品贸易的国际化趋势将会更加加强,中国的珠宝产业既将遭遇激烈的国际竞争,也面临着巨大的发展商机。

中国珠宝业以其精湛的加工工艺和丰富的劳动力资源,成为世界的加工厂。中国有数百个珠宝加工厂,每天都在为来自世界各国的订单而忙碌着,不仅为港澳台等文化趋同的市场加工,还为欧美等西方发达国家加工。例如,中国钻石资源较少,但中国凭借自己廉价的劳动力和优良的“中国工”,大力发展钻石加工贸易,成为世界第二大的钻石加工国。现年加工钻石超过300万克拉,产值超过10亿美元。

2、珠宝产业资本和生产的国际化

自20世纪90年代起,中国已连续多年居发展中国家吸收外商直接投资首位。来自台湾、香港、美国、欧洲的一些国家和地区珠宝商在中国内地纷纷投资建厂。这些外商投资企业为中国珠宝业带来了先进的管理经验、灵活的经营机制和国际化的流行趋势。另一方面,中国国内企业积极主动与国外品牌合作,成为国外著名品牌的合作伙伴,在发展和效益上实现了合作者的双赢。

中国巨大的市场潜力和不断成熟的市场运作机制,使得汇丰银行等金融机构也加快了与珠宝行业企业的合作。在钻石、黄金和白银等珠宝资源的开发上,在珠宝玉石首饰产品的生产上,在珠宝终端零售市场的营销上,国际上的一些投资机构也正在积极寻求更加广泛的合作。

3、产业信息技术交流的国际化

珠宝展越来越成为国内外珠宝企业交流与合作的重要平台。每年举办的中国北京国际珠宝展、深圳国际珠宝展、上海国际珠宝展,是中国规模最大、效果最好的3个展会,它不仅成为中国珠宝企业参展或观摩的必备展会,也是国外珠宝企业参展和观摩的首选展会。中国珠宝企业也越来越多的走出国门,参加泰国、瑞士、美国、意大利等国际珠宝展,考察巴西、南非、澳大利亚、法国、印度、等国际珠宝资源和市场,以谋求更大的发展。

世界黄金协会、国际铂金协会、国际钯金协会、国际有色宝石协会等纷纷协助其会员拓展中国市场。中国国土资源部珠宝玉石首饰管理中心、中国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和国外一些商协会、科研、教育及培训机构的交流更是日益频繁。珠宝产业技术、信息的交流与合作为全球珠宝产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也正在有力地促进世界珠宝行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中国国民经济又快又好的发展,中国珠宝产业发展诸多利好的因素,不仅为中国珠宝企业在国内外发展带来更好的实惠,也将为国外珠宝企业在中国发展带来更多的机遇。

下载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及趋势(共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及趋势(共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国电子政务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中国电子政务的发展现状及趋势班级:09审计2班学号:090101200212姓名:胡晨恺摘要:以计算机、通信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发展,带来了社会、经济等多方面信息化的热潮。90年代后,随......

    中国精细化学品发展现状及趋势

    中国精细化学品发展现状及趋势 摘要:概述了近几年离子液体在我国医药、食品添加剂、农药等精细化学品合成中的应用以及无机氟化物和含氟精细化学品工业的现状,并从市场和技术......

    中国酒店业发展现状及趋势5篇

    中国酒店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伴随着全球经济发展放缓和国内市场变化,2016年是中国酒店业风起云涌的一年。在这样的背景条件下,探究酒店的发展现状和趋势,思考在未来变革中如何生......

    中国汽车用品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共五篇)

    中国汽车用品行业的现状国内汽车消费市场的持续升温,尤其是私家车的增多,中国轿车私有化的不断攀升,将为汽车装饰业的发展提供巨大商机,也会给汽车用品商带来巨大利润。以装饰为......

    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及趋势

    市场环境分析 一、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及趋势 电子商务作为现代服务业中的重要产业,有“朝阳产业、绿色产业”之称,具有“三高”、“三新”的特点。“三高”即高人力资本含量、高......

    浅析中国社会工作的本土化发展现状及趋势

    浅析中国社会工作的本土化发展现状 摘要:从八十年代中国恢复社会工作教育以来,社会工作在我国得到了较大的发发展,其发展有着本身的特点,同时也借鉴了国外的经验,使我国的社会工......

    中国智慧城市建设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

    中投顾问产业研究中心 中国智慧城市建设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 中国智慧城市建设发展现状分析 自2009年,IBM首次提出“智慧地球”,接着提出“智慧城市”的概念后,智慧城市在我国的......

    中国物联网发展现状及趋势研究

    中国物联网发展现状及趋势研究 摘 要 本文阐述了物联网的概念与定义,介绍了物联网的基本发展历程。对我国物 联网的发展现状进行了研究,分析了我国物联网发展中的优势及劣势,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