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国传统文化之近现代转变
叶落作品-企业文化演示
2010年元月
谢谢观看
第十五章
中国传统文化的近现代转变
第一节
中国传统文化的近代争论
一、中国文化从传统向近代转变的主要阶段
第一阶段大体以鸦片战争
引起的民族危机为起点。这个
阶段的文化变革主要体现在物质层面上。
中国文化的近代化从 19 世纪 40 年代林则徐主持编译 《 四洲志 》 和魏源提出“师夷长技”的口号就开始了,但直到 60 年代才形成颇有规模的近代化运动,中国文化才发生明显变化。世纪 60 年代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是“中体西用”。最先对此作比较系统的理论说明的是早期改良主义者冯桂芬:“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它后来被概括成“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这种更简明的说法。这个纲领在政治上企图以西方资本主义的先进技术来巩固衰老的封建制度,在文化上企图以西方近代科技思想来弥补儒学的不足。
第二阶段,以甲午战争失败引起的社会变革为起点,这个阶段的文化变革主要体现在制度层面上。
维新派主张在中国实行君主立宪制度,他们的文化宣传也是围绕着这个主题进行的。他们宣传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学说,鼓吹君主立宪,提倡民权,批判封建专制主义,从而形成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
以康有为、梁启超、严复为代表的改良派,从西方文化中搬来了进化论、民权论,强调“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主张仿效日本明治维新和俄国彼得改革,在中国建立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国家。从“公车上书”到“戊戌变法”,集中体现了这种主张。
在这一时期,许多思想家、宣传家已不借助传统文化的旧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思想,邹容的 《 革命军 》,陈天华的 《 狮子吼 》、《 猛回头 》,孙中山的许多论著,以及革命派发表在报刊上的大量时论,都是用鲜明的时代语言来表达资产阶级的新思想。无论在内容方面,还是在形式方面,资产阶级新文化都有了更加独立的形态。20 世纪初年的新文化在中国近代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它为辛亥革命作了思想上的准备。
以孙中山、黄兴为代表的革命党人,则举起了革命民主主义的旗帜,从西方文化中进一步搬来了天赋人权论和民主共和国的方案,提出了“驱逐鞋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的纲领,以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为榜样,为建立民主共和国而奔走呼号,浴血奋战。
第三阶段,是以五四新文化运动为起点。这个阶段的文化变革主要体现在观念层面上。以 1915 年 《 新青年 》 的创办为契机,新文化运动猛然而起。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等人,看到了文化背景、文化机制同社会改革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他们举起科学与民主的旗帜,掀起了波澜壮阔的启蒙运动。
五四后文化问题上主要有三派:
“东方文化派”已不再死守“国粹”,而是力求在东西文化的融合中寻求自己的生存价值。他们在强调中国文化的特殊性时,也看到了文化“一定的时代性”;
“科学方法派”主张“全盘西化”,但也不得不正视中国传统文化,着手用近代的“科学”方法去“整理国故”;
“唯物史观派”则开始探索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创立一种民族的、科学的“第三种文明”。
二、近代以来
文化争论中的主要观点
近代以来,围绕着中西文化的关系以及中国文化的出路与前途等问题发生过多次文化论争,思想家们提出了不少观点和理论,其中影响较大的主要有以下五种观点:
(1)“中体西用”说。
“中体西用”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简称。这是鸦片战争后出现的一种观点,是广泛流行于 19 世纪 60 一 90 年代的一种社会思潮。这种理论一方面主张引进西方的物质文化,一方面又要捍卫中国传统的精神文化。赋予“中体西用”说以理论形态,并系统地加以阐述和发挥的是张之洞 1898 年问世的 《 劝学篇 》。
(2)“东方文化”论
“东方文化”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辜鸿铭、杜亚泉、梁启超、梁漱溟、章士钊等人。“东方文化”派一致认为,第一次世界大战标志着西方文化的破产,并认为东文文化是拯救西洋文化的良方。
(3)“中国本位文化”论
1935 年 1 月,由王新命、何炳松、陶希圣、萨孟武等十教授在上海 《 文化建设 》 月刊上联名发表了 《 中国本位的文化建设宣言 》,正式提出了这个理论。“本位文化”论的核心观点是:“此时此地的需要,就是中国本位的基础”,并且也就是建设新文化的依据,也是处理中西文化关系的准则。
(4)“全盘西化”论
这个理论的正式提出是 1929 年,其代表人物是胡适和陈序经等。胡适在此年为英文版 《 中国基督教年鉴 》 写过一篇题为 《 今日中国的文化冲突 》 的文章,在文中,胡适同时用了两个词来表达他的文化主张,一个词是全盘西化,一个词是充分现代化。从此,“全盘西化”一词才流传开来。
这个论断是毛泽东在 1940 年提出来的,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总结了近代以来,尤其是五四以来的文化论争;继承了以鲁迅为代表的五四新文化运动的科学和民主传统;批判和否定了“全盘西化”论和“中国本位文化”论的过程中提出的主张。历史已经证明,它代表了新文化的正确方向。
(5)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1940 年,毛泽东发表了
《 新民主主义论》,关于新民主
主义的文化,毛泽东是从狭义的即观念形态的文化角度进行论说的,他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准确地概括了新文化的性质,指出鸦片战争后产生的新文化,是一种资产阶级的文化形态。在五四运动以前,它是由资产阶级领导的,是旧民主主义性质的文化;在五四运动以后,中国的新文化是由无产阶级领导的,是新民主主义性质的文化,属于世界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文化革命的一部分。这样,毛泽东就从新文化的阶级性和时代性的统一性上,科学地解决了新文化的发展方向。所谓民族的,包括两层含义。一层是说,“它是反对帝国主义压迫,主张中华民族的尊严和独立的”。这就是说,新民主主义文化必须为解决中国近代社会的首要任务一挽救民族危机、维护民族独立而服务。其实,这不仅是新民主主义文化,也是整个中国近代新文化的根本任务。因此,反对帝国主义,维护民族独立,就是中国近代新文化的基本内容和特征。另一层含义是说,“它是我们
这个民族的,带有我们民族的特性”
这是强调新民主主义文化应该具有
民族性。这个民族性又包括文化的民族特征和文化交流中的民族主体意识。毛泽东指出了文化民族性的深刻内涵:民族性不仅表现在应该有本民族的文化特征上,而且表现在吸收外来文化时的主体性上,而这种主体性不仅表现在吸收外来文化时的主体选择性上,而且表现在消化外来文化的能力上。也就是说,即使是外国的优秀文化,也不能完全照搬过来,而必须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经经过中国人自己的“消化”,使之成为具有中国特点的文化,包括对马克思主义也同样必须采取这种态度。
所谓“科学的”,首先指其内容的种学性,“它是反对一切封建思想和迷信思想,主张实事求是,主张客观真理,主张理论和实践是一致的”;其次是方法的科学性,即唯物辩证的方法。毛泽东在这里特别强调了对待中国传统文化应持的科学态度:一是不能割断历史,二是必须批判地继承。由此,划清了与民族虚无主义和文化保守主义的界限。
所谓“大众的” , “即是民主的”。毛泽东特别强调新民主主义的文化“应为全民族中百分九十以上的工农劳苦民众服务,并逐渐成为他们的文化。
一、20世纪80 年代以来的文化讨论对中国传统文化持否定或基本否定的观点.对中国传统文化持肯定或基本肯定的观点.对中国传统文化持分析和折衷的观点
二、关于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思考
(1)21 世纪将是东西方各民族、各国家竞相发展自己、激烈竞争的时代,各种文化都将理所当然地展示自己的风采。世纪将是多种文化并存的世纪,不可能有一种主流文化主宰世界。中国文化将会与佛教文化、基督教文化、伊斯兰文化等多种文化一道在世界文化的百花园里相互辉映、争奇斗艳。(2)在走向世界和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传统与现代性的冲突是一个始终存在的问题。在我们这样一个传统社会结构牢固和传统文化体系根深蒂固的国家,这种冲突更为突出而持久。
中国的现代化所蕴含的,不是消极地摧毁传统,而是积极地去发掘如何使传统成为当代中国发展的催化剂,追求传统的创造性转化。即,会通中西,创新传统。
(3)中国的现代化运动既是走向世界的过程,又是在中国自已本土深厚的文化土壤上进行的。中国人对现代化的认识历经了相当漫长而艰难的过程,才达到了“中国式”的或“有中国特色”的认识水平。但究竟什么是“中国特色”,仍需要有一个艰苦地探索和创造的过程。
第二篇:中国传统文化之中国女性
中国文化概论之中国女性
历经千辛万苦在本学期初选择了罗老师的中国文化概论这门课程,确实如初期所料学到了不少东西。罗老师深厚的文化底蕴及渊博的学识深深地吸引着我们每一个人,我总是能和台上的达到心灵的共鸣。我认为作为一个英语专业的学生,除了学习口语和语法知识,英语学习的最高层次就数文化层面了,其中包括中国文化和外国文化,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必须首先了解自己的文化,才能向世人展示中国。下面我就中国女性这一点结合当代当学生的现状谈谈我的看法。
世人对女人的看法普遍不好,当然中国也不例外,中国的孔家老二在这方面带了一个头,率先表了态: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不逊,远之则怨。总之,男人自己觉得还挺委屈,对待女人,似乎咋也不是。莎士比亚还算有点绅士风度,说:女人,你的名字叫弱者。莎士比亚可能是同情女人,可是这话总给女人一个心理暗示,让她们错以为,自己天生就是弱者,不太妙。托尔斯泰是个老滑头,说得更幽默一点儿,当然也有点北京式的损味,他说,如果让他发表对女人的真实看法,除非他一只脚已经踏入坟墓,说完后又立即跳进棺材,把盖子盖上。其实,学者们说了这么多,都不如咱中国百姓的民间俗语说得妙:女人是猫科动物。猫科动物是什么特性,大家都知道,只有两种发展前途:一种是猫咪,顺从听话,但有爪子,也会抓人!一种是老虎,女老虎,就不是抓人那么简单了,而是直接吃人了。如果说对女人看法普遍不好乃是历史与现实生活验证了女人天性多事的话,那么中国哲学的早熟导致我们恰是反着来,事先就知道女人是麻烦,所以,老早就开始压抑女性,把女性的危险与麻烦降至最低!所以便有了裹足,这不仅束缚了女性的行走自由,更束缚了女性的思想自由。
我们再来看看女性的地位,中国自古就有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这也不无道理,一个家庭的平衡必然需要一个在内料理内务,另一个在外打拼赚钱。大家闺秀,不出书房,这似乎是古训,这种思想一方面似的古代女子中规中矩,不可能做出什么出格的事,另一方面严重束缚了她们的自由。感觉女子的地位就像是男人的附庸,在社会上也没有社会地位,从对女子的称呼中便得知,如贱人,内人,内助等等,而女子也自称为奴家贱妾等,可见其地位的地下。当然女性的社会地位在当代中国虽有好转但也没有彻底的改善,据研究者发现,当代中国女性之地位,并没有随着经济改革而上升,相反,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出现了劣化趋势。根据七项指标测量,在世界160个国家中,我国妇女地位排名第132位。从对待男婴女婴的态度和妇女在国家机构重要领导岗位上的职务比例就可以明显看出。我们盼望着男女平等的真正实现。
结合房子的归属权这一点,我想就个人的理解谈谈当代女大学生的价值观。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国女性一向内敛,含蓄,依附,甚至有点惟命是从。当代大学生受西方文化的影响显现出独立奔放的性格特点。但在当今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金钱与信仰,女孩门大多果断地选择了握在手里的事实在在的金钱,精神上的大家都不敢再相信了。于是便有了宁可在宝马车里哭的声音,女孩们整天抱着全职太太梦,学好不如嫁得好道出了很多人的心声。我认为作为一个当代女大学生,我们必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婚恋观,我们要求经济和思想上的独立而不是简单的依附。我们需分清虚荣心和幸福感。一个是别的眼光一个是自己的感受。我们应该继承前辈的光荣传统,为了祖国的繁荣昌盛而奋斗。过去中国女性的命运大多是悲惨的,因为在封建男权主义下,女性没有地位,男性当女人为玩物和性的奴隶。在古代,男人三妻四妾是很正常的,但是女性如果有了别的男人就会被千夫所指。现在女性的社会地位提高了,因为现在我国实行一夫一妻的制度,现在的女性和男性基本上平等了。在我国的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下,很多女性也非常有钱,并且在很多家庭中,都是女性管钱。但是现在的社会太浮躁,很多女性为了钱,当上了二奶和小三。有的人支持女性做小三,有的人反对。说明现在并不是所有人都有一个正确的价值观。现在出轨的女性,有的人会骂她们,有的人会宽容她们,说明现在女性的社会地位提高了。不过男性出轨还是遭不到很多人唾弃,说明现在社会的女性还是没有男性的社会地位高。
第三篇:中国传统文化之汉服
传统文化之汉服
“世界上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服饰,唯独汉族没有能够代表本民族的服饰”很多人都这样说。事实上,汉族也有自己的服饰,那就是——汉服。
一、汉服的由来、发展及消亡
汉服,即华夏衣冠,又称汉衣冠,中国汉族的传统服饰,又称为汉装、华服。汉服不能与“唐装”、“和服”相混合。
汉服是世界上历史最古老的民族服饰之一,其由来可追溯到三皇五帝时期一直到明代,连绵几千年,华夏人民(汉族)一直不改服饰的基本特征,这一时期汉民族所穿的服装,被称为汉服。自炎黄时代黄帝垂衣裳而天下治,汉服已具基本形式,历经周朝代的规范制式,到了汉朝已全面完善并普及,还通过儒教和中华法系影响了整个汉文化圈。汉人、汉服、汉语、汉俗由此得名。日本、朝鲜、越南均曾颁布法律效仿汉衣冠制度。
但目前在中国,很多人并不了解她,也不清楚汉服究竟是怎样一个概念。同时,作为目前宣传汉服的最重要工具的汉服历史剧在日益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突出的错用、乱用汉服等问题,使得很多原本就对汉服就不是很了解的观众陷入的误区。
从传说中的黄帝一直延续到甲申之难(1644年)。1644年清军入关后,建立了以满族为核心的高度集权政府。满清统治者下令全国剃发易服,引起全国性的愤怒、不满及武装抵抗,随后满清王朝进行武力血腥镇压与屠杀,汉服逐渐消亡。1683年,清军入台湾,灭郑成功余部,从此汉服从华夏民族的日常生活中彻底消亡。在经历满清两百多年的统治后,今日的汉族逐渐忘记了自己曾经拥有的华美衣裳,成了世界上惟一没有自己民族服装的古老民族。
今天人们看到的“唐装”和旗袍、长衫马褂都不是汉族的民族服饰,而是满族的民族服饰或改良。值得欣慰的是,今天,越来越多的汉族人民又自豪的穿起了自己的美丽服饰,这场民间自发兴起的复兴汉民族服饰的运动,通常被称为“汉服运动”。
二、汉服的特点
汉服是汉民族传承了四千多年的传统民族服装,是最能体现汉族特色及信仰的服装,是华夏礼仪文化的必要组成,通过四书五经、二十四史舆服志千年不变。汉服的每一个特点都可以在四书五经、二十四史、经史子集里找到依据。每个民族都有属于特色的民族服装,汉服体现了汉族的民族特色。从黄帝到明代的四千多年时间里,汉民族凭借自己的智慧和信仰,创造了绚丽多彩的汉服文化,发展形成了具有汉民族自己独特特色的服装体系——汉服体系。
汉服的基本特点是交领、右衽、用绳带系结,也兼用带钩等,又以盘领、直领等为其有益补充。结构上,汉服分为十个部分:领、襟、裾、袂、袪、袖、衿、衽、带、系。
三、汉服的分类
襦裙 :襦裙是我国服饰史上最早也是最基本的服装形制之一。按领子的式样不同,可分为交领襦裙和直领襦裙。按裙腰的高低,可分为中腰襦裙(同齐腰襦裙)、高腰襦裙和齐胸襦裙。
曲裾:华夏衣冠(汉服)体系中深衣的一种。深衣根据衣裾绕襟与否可分为直裾和曲裾。曲裾深衣后片衣襟接长,加长后的衣襟形成三角,经过背后再绕至前襟,然后腰部缚以大带,可遮住三角衽片的末梢。这一状况可能就是古籍资料提到的“续衽钩边”。“衽”是衣襟。“续衽”就是将衣襟接长。“钩边”应该是形容绕襟的样式。
袄裙:基本特点是属于中腰襦裙体系,典型的上衣下裳制式,下裳是马面裙。袄分为交领式的短袄、方领式的短袄、广袖交领式的长袄。
褙子:对襟,两侧从腋下起不缝合,多罩在其他衣服外面穿着。
四、从汉服看中华礼仪
汉服是华夏礼仪的必要组成部分。中国又称“华夏”,这一名称的由来就与汉服有关。《尚书正义》注:“冕服华章曰华,大国曰夏。”《左传正义·定公十年》疏:“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章服之美,谓之华。”中国自古就被称为“衣冠上国、礼仪之邦”,而“衣冠”便成了文明的代名词,同时更是华夏礼仪的一部分。周礼的礼典分为五礼八纲,五礼包括:吉礼、凶礼、宾礼、军礼、嘉礼;八纲包括:冠礼、婚礼、丧礼、祭礼、乡礼、射礼、朝礼、聘礼。冠礼和婚礼是嘉礼的核心。祭礼即吉礼。《朱子童蒙须知》曰“夫童蒙之学,始于衣服冠履。”衣冠是礼仪之始。冠礼之前,“衣不帛襦裤”。年满二十后方可衣裘帛。
冠礼是华夏礼仪制度之首,又称成人礼、加元服,是对汉人进行礼教的开始。周朝士大夫年及二十行冠礼,王公年及十五而冠。《礼记·冠义》曰:“已冠而志之,成人之道也”。
笄礼是汉女的成人礼,即挽发脑后做髻,以簪绾之。郑玄注《仪礼·士冠礼》曰:“笄女之礼犹冠男也,使主妇女宾执其礼”。已许嫁的汉女在15岁举行笄礼,未许嫁则二十岁再举行。按《宋史·礼志》载,宋朝公主的笄礼仿庶子冠礼由皇帝三加冠服:初加冠笄,再加冠朶,三加九翬四凤冠。
婚礼是嘉礼之一。唐宋制度,男方四品以上以冕服婚,九品以上以爵弁服婚,庶人以绛公服婚。女方以礼衣或连裳嫁。
祭礼是祭神祀祖的礼制,是华夏的最高礼仪。祭服包括六冕以及爵弁。士助祭爵弁服,自家祭服玄端。士之妻服褖衣助祭。
以上便是一个即将消失却又不乏美丽的服饰文化,我想让更多人知道,汉族不是一个赤裸的民族,是一个拥有着世上最美最古老服饰的民族。
第四篇:中国传统文化之感悟
中国传统文化之感悟
我们经常用“中华上下五千年”来形容我国历史文化源远流长。然而,当我们真正想说传统文化有什么时,却总是会吞吞吐吐说不上来。其实我们从小到大一直都在传统文化的包围之中,不知不觉就被文化的魅力所吸引。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逐渐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想去了解它。中国的节日—端午节、清明节、重阳节、春节,这么多的节日让我好奇。为什么会有这么多大节日?它们是怎么形成的?然而,节日文化仅仅只是中国浩瀚的传统文化之冰山一角。文化,这个深不可测的事物就在我脑海里形成了不可磨灭的印记。总有一段时间--我老是向老一辈的人问关于我国节日的问题。总有一个念头--在大学我一定要选修中国传统文化课。总有一种感悟—中国传统文化是那么博大精深。因此,我对所学的传统文化课之感悟总结为四点。
一、中国科举制度之感悟
在我的印象中,科举以前的人才制度好像有禅让制、分封制。然而,这些只是皮毛。通过对科举制度这节文化的学习,我了解了不少以前不知道的东西,也对这很感兴趣。
正式的科举考试分为三级:童试,乡试,会试,殿试。凡童子开始应初试的时候称做“童生”,童生经过一定的考试选拔,在县里面选拔了以后到督学进行考试,督学考试合格就可以称做“秀 才”了。乡试通常每三年在各省省城举行一次,又称为大比。乡试考中为贡人。会试在乡试后的第二年春天在礼部举行,所以会试又称为礼闱,又称为春闱。参加会试的是举人,取中后称为贡士殿试是皇帝主试的考试。参加殿试的是贡士,取中后统称为进士。
这样的科举考试也许是中国封建社会最公平的制度,不计其数的人不惜花费一生去考试。这样的制度既有利又有弊。科举制度的消极作用来说并不主要是制度本身的错误,制度本身来说应该承认科举是一项好的选官,选才制度。科举制度是为了选才,也是能够选出传统社 会的真才并委以重任的。至于明清科举的八股文之风,加上中国传统重术不重技术,重视人文科学轻自然科学的传统,才是导致明清以后科学技落后,作弊成风的真正原因。就是现在的高考也会有作弊现象。
科举制度在中国实行了整整一千三百年,对隋唐以后中国的社会结构、政治制度、教育、人文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科举原来目的是为政府从民间提拔人才,打破贵族世袭的现象,以整顿吏制。相对于世袭、举荐等选材制度,科举考试无疑是一种公平、公开及公正的方法,改善了用人制度。
二、中国礼仪文化之感悟
经常看电视剧,我们就会知道我国古代的礼仪非常有意思。什么宫廷礼仪---见了臣子见了皇帝要有三头九叩。草民上县里告状要给县令磕头。其实,还有好多好多的礼仪。
中国古代有“五礼”之说,祭奠之事为吉礼,冠婚之事为嘉礼,宾客之事为宾礼,军旅之事为军礼,丧葬之事为凶礼。古代政治礼仪有很多,比如祭天、祭地、宗庙之祭、对先师先圣的祭奠、相见礼、军礼。
在农村,找个对象要经过很多的程序。先见面,如果愿意就拿一点见面礼,接这就是相家。这也是中国古代传下来的礼仪吧。每个民族都有各自独有的礼仪文化,了解礼仪文化对以后都有很大的帮助。
三、中国建筑文化之感悟
现代的建筑都追求视觉上的美感,形状是各种各样。比如悉尼歌剧院、鸟巢、水立方,都是很有艺术的。然而当看到中国古代建筑时,我们就会更加惊讶于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中国古建筑是那么奇特,那么让人难以想象。
北京故宫,位于北京市中 心,曾居住过24个皇帝,是明清两代的皇宫。故宫的宫殿建筑,是中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总面积72万多平方米,有殿宇宫室9999间半,被称为 “殿宇之海”,气魄宏伟,极为壮观。
圆明园是宫殿与园林的完美结合体。历史上圆明园由圆明、长春、绮春三园组成,占地5200余亩(350公顷),有著名景群上百处。圆明园曾以其宏大的地域规模、杰出的造园艺术,精美的建筑和丰富的文化收藏闻名于世。其盛名传至欧洲,被誉为“万园之园”、“世界园林的典范”。除此之外,还有雍和宫、布达拉宫、大明宫、建章宫、未央宫等都代表了中国古代皇宫建筑的高超水平,都是中国古建筑的杰作。其实不止是皇宫建筑水平高超,古代皇帝以及达官贵人的陵墓建筑也是很有特点的。坐落在骊山脚下的那座小山包就是秦始皇的坟墓,山包下便是那幽深而神秘的地宫。这座帝陵陵寝规模恢宏、设计奇特。陵园工程之大、用工人数之多、持续时间之久都是前所未有的。只说秦兵马俑的建造就已经让全世界人折服。
四、中国宗教文化之感悟
我记忆中的宗教有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这是世界最大的几个宗教。我最熟悉的还是佛教。看《西游记》,知道有如来佛祖、观音菩萨。他们都是佛教的,法力无边。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他们都是不存在的。但是,佛是一种信仰,在人心中占据很大位置。对佛教有一点了解也是很需要的。
佛教自汉代传入中国,至今已2000年。它深刻的影响着中国的传统思想和文化。历史上真实的佛教决不是一种孤立的信仰,它一直与不同时代,不同地区的各种哲学思想,民间的风俗习惯,社会道德乃至政治经济、文学艺术等结合任一起。中国佛教虽然与印度佛教有渊源和继承关系,但佛教传入中国后,就逐步结合中国社会历史的特点,接受着中国思想和文化的影响和改造,然后才得到广泛的传播和发展,并产生了大量不同于印度佛教的精神和新面貌。中国佛教在不同的社会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特点,成为中国文化思想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佛教与中土固有文化和民俗进一步融合,在民间信仰上树立了广泛而牢固的基础,但并无新的宗派产生,主要是禅宗还在流传,其次是净土宗。在理论方面也无创新,主要是证明佛教理论与正统的儒家思想不违背,提倡三教融为一体,表面上以儒家思想为主,也掺杂了佛教思想。佛教的特点是,结合了中国封建政治、伦理,使之更加中国化。
唐僧这个为中国佛教做出了很大贡献,也因为《西游记》名垂青史。他所著的《大唐西域记》对研究佛教文化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中国传统文化的边缘不可企及,如果想深入研究,也许一生也不能够说完。作为一个大学生,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件很幸运的事。我可以在课堂上了解不少生活中不知道的文化,不仅增加了对民族的热爱和归属感,还更加珍惜现在大学里的学习机会。文化就是一种力量,让我们每一个中国人凝聚在一起。文化就是一个趵突泉,让我们在增加了对知识源泉的渴望。中国传统文化课将让我更加热爱文化,热爱学习。
111308304 董清山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
第五篇:中国传统文化之感悟
中国传统文化之感悟
我们经常用“中华上下五千年”来形容我国历史文化源远流长。然而,当我们真正想说传统文化有什么时,却总是会吞吞吐吐说不上来。其实我们从小到大一直都在传统文化的包围之中,不知不觉就被文化的魅力所吸引。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逐渐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想去了解它。中国的节日—端午节、清明节、重阳节、春节,这么多的节日让我好奇。为什么会有这么多大节日?它们是怎么形成的?然而,节日文化仅仅只是中国浩瀚的传统文化之冰山一角。文化,这个深不可测的事物就在我脑海里形成了不可磨灭的印记。总有一段时间--我老是向老一辈的人问关于我国节日的问题。总有一个念头--在大学我一定要选修中国传统文化课。总有一种感悟—中国传统文化是那么博大精深。因此,我对所学的传统文化课之感悟总结为四点。
一、中国科举制度之感悟
在我的印象中,科举以前的人才制度好像有禅让制、分封制。然而,这些只是皮毛。通过对科举制度这节文化的学习,我了解了不少以前不知道的东西,也对这很感兴趣。
正式的科举考试分为三级:童试,乡试,会试,殿试。凡童子开始应初试的时候称做“童生”,童生经过一定的考试选拔,在县里面选拔了以后到督学进行考试,督学考试合格就可以称做“秀 才”了。乡试通常每三年在各省省城举行一次,又称为大比。乡试考中为贡人。会试在乡试后的第二年春天在礼部举行,所以会试又称为礼闱,又称
为春闱。参加会试的是举人,取中后称为贡士殿试是皇帝主试的考试。参加殿试的是贡士,取中后统称为进士。
这样的科举考试也许是中国封建社会最公平的制度,不计其数的人不惜花费一生去考试。这样的制度既有利又有弊。科举制度的消极作用来说并不主要是制度本身的错误,制度本身来说应该承认科举是一项好的选官,选才制度。科举制度是为了选才,也是能够选出传统社 会的真才并委以重任的。至于明清科举的八股文之风,加上中国传统重术不重技术,重视人文科学轻自然科学的传统,才是导致明清以后科学技落后,作弊成风的真正原因。就是现在的高考也会有作弊现象。
科举制度在中国实行了整整一千三百年,对隋唐以后中国的社会结构、政治制度、教育、人文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科举原来目的是为政府从民间提拔人才,打破贵族世袭的现象,以整顿吏制。相对于世袭、举荐等选材制度,科举考试无疑是一种公平、公开及公正的方法,改善了用人制度。
二、中国礼仪文化之感悟
经常看电视剧,我们就会知道我国古代的礼仪非常有意思。什么宫廷礼仪---见了臣子见了皇帝要有三头九叩。草民上县里告状要给县令磕头。其实,还有好多好多的礼仪。
中国古代有“五礼”之说,祭奠之事为吉礼,冠婚之事为嘉礼,宾客之事为宾礼,军旅之事为军礼,丧葬之事为凶礼。古代政治礼
仪有很多,比如祭天、祭地、宗庙之祭、对先师先圣的祭奠、相见礼、军礼。
在农村,找个对象要经过很多的程序。先见面,如果愿意就拿一点见面礼,接这就是相家。这也是中国古代传下来的礼仪吧。每个民族都有各自独有的礼仪文化,了解礼仪文化对以后都有很大的帮助。
三、中国建筑文化之感悟
现代的建筑都追求视觉上的美感,形状是各种各样。比如悉尼歌剧院、鸟巢、水立方,都是很有艺术的。然而当看到中国古代建筑时,我们就会更加惊讶于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中国古建筑是那么奇特,那么让人难以想象。
北京故宫,位于北京市中 心,曾居住过24个皇帝,是明清两代的皇宫。故宫的宫殿建筑,是中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总面积72万多平方米,有殿宇宫室9999间半,被称为 “殿宇之海”,气魄宏伟,极为壮观。
圆明园是宫殿与园林的完美结合体。历史上圆明园由圆明、长春、绮春三园组成,占地5200余亩(350公顷),有著名景群上百处。圆明园曾以其宏大的地域规模、杰出的造园艺术,精美的建筑和丰富的文化收藏闻名于世。其盛名传至欧洲,被誉为“万园之园”、“世界园林的典范”。除此之外,还有雍和宫、布达拉宫、大明宫、建章宫、未央宫等都代表了中国古代皇宫建筑的高超水平,都是中国古建筑的杰作。
其实不止是皇宫建筑水平高超,古代皇帝以及达官贵人的陵墓建筑也是很有特点的。坐落在骊山脚下的那座小山包就是秦始皇的坟墓,山包下便是那幽深而神秘的地宫。这座帝陵陵寝规模恢宏、设计奇特。陵园工程之大、用工人数之多、持续时间之久都是前所未有的。只说秦兵马俑的建造就已经让全世界人折服。
四、中国宗教文化之感悟
我记忆中的宗教有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这是世界最大的几个宗教。我最熟悉的还是佛教。看《西游记》,知道有如来佛祖、观音菩萨。他们都是佛教的,法力无边。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他们都是不存在的。但是,佛是一种信仰,在人心中占据很大位置。对佛教有一点了解也是很需要的。
佛教自汉代传入中国,至今已2000年。它深刻的影响着中国的传统思想和文化。历史上真实的佛教决不是一种孤立的信仰,它一直与不同时代,不同地区的各种哲学思想,民间的风俗习惯,社会道德乃至政治经济、文学艺术等结合任一起。中国佛教虽然与印度佛教有渊源和继承关系,但佛教传入中国后,就逐步结合中国社会历史的特点,接受着中国思想和文化的影响和改造,然后才得到广泛的传播和发展,并产生了大量不同于印度佛教的精神和新面貌。中国佛教在不同的社会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特点,成为中国文化思想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佛教与中土固有文化和民俗进一步融合,在民间信仰上树立了广泛而牢固的基础,但并无新的宗派产生,主要是禅宗还在流传,其次是净土宗。在理论方面也无创新,主要是证明佛教理论与正统的儒家
思想不违背,提倡三教融为一体,表面上以儒家思想为主,也掺杂了佛教思想。佛教的特点是,结合了中国封建政治、伦理,使之更加中国化。
唐僧这个为中国佛教做出了很大贡献,也因为《西游记》名垂青史。他所著的《大唐西域记》对研究佛教文化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中国传统文化的边缘不可企及,如果想深入研究,也许一生也不能够说完。作为一个大学生,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件很幸运的事。我可以在课堂上了解不少生活中不知道的文化,不仅增加了对民族的热爱和归属感,还更加珍惜现在大学里的学习机会。文化就是一种力量,让我们每一个中国人凝聚在一起。文化就是一个趵突泉,让我们在增加了对知识源泉的渴望。中国传统文化课将让我更加热爱文化,热爱学习。
111308304
董清山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