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浙江学考政治必修三背诵条目(合集五篇)

时间:2019-05-13 09:48:0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4浙江学考政治必修三背诵条目》,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4浙江学考政治必修三背诵条目》。

第一篇:2014浙江学考政治必修三背诵条目

1.①文化由一定政治经济决定,有反作用于政治经济;②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换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③文化为经济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④文化素养影响公民政治权利的行使;⑤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

2.文化素养和核心和标志:人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

3.文化具有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特点

4.各国的社会实践具有共性,有普遍规律,所以文化是世界的,各国的经济发展都不同,所以文化是民族的,不同民族具有不同文化,所以文化是多样化的5.如何尊重文化多样性:①承认本民族文化的同时,尊重其他民族文化,求同存异,推进文化共同繁荣;②承认尊重文化多样性,坚持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原则,使民族文化在交流中发展

6.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意义:①是本民族文化发展的内在要求;②是文化共同繁荣的必然要求

7.传统文化具有顺应历史性,鲜明民族性,相对稳定性

8.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不断推陈出新。

9.文化发展的实质在于文化传新

10.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文化创新又推进社会实践

11.文化创新的途径:①立足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②面向世界,汲取各国民族文化之长博取众长;③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

12.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在于:求同存异和兼容并蓄,利于文化交流,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识和其他民族文化的理解

13.中华文化的作用:是激励中国儿女几千年来战胜艰难险阻,克服内忧外患,创造幸福生活的精神力量,是激励中华儿女创造美好明天的不竭力量之源

14.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15.中华民族精神的作用:是维系中华各民族人民的精神纽带,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之魂

16.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实现中华文化复兴的唯一正确道路,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

17.大力发展科学,文化,教育事业的重要性:①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在现代化建设中起基础性,全局性,先导性的作用②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18.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①大力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②发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③坚持马克思主义思想的领导

19.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要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要大力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

20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地位: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全民族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21.①加强思想道修养设有利于增强科学文化修养;②良好的科学文化修养促进思想道德修养

22.如何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修养:①在遵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基础上,不断最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不断改造客观世界;②不断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③立足现在,脚踏实地,重在行动,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

第二篇:政治必修三答题

1.在《文化生活》主观题中,凡是材料中要求用“文化作用”或“文化意义”知识进行论述时,其答题模板是什么呢? 参考答案:(1)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材料中„„

(2)文化为物质文明建设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材料中„„(3)文化反作用于经济(或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材料中„„

(4)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材料中„„(5)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材料中„„(结合材料而定)(6)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材料中„„(结合材料而定)

(7)文化对人产生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影响,文化影响人的交往行为交往方式,文化影响人的思维方式实践活动认识活动(结合材料而定)例1:(2011安徽)

文化在中国国家形象的塑造和推广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如蕴含着团圆、和谐理念的中国春节,日益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平台,也带来了新的商机;孔子学院的发展使越来越多的外国人了解,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科技创新成就赢得了世界赞誉„„中国文化的发展和传播加大了中国的影响力,增强了炎黄子孙民族自豪感。运用文化作用的知识,谈谈你对上述材料的理解。答案:(1)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

(2)文化反作用于经济。中华文化的发展和传播为我国经济发展带来机遇,也给世界带来商机。

(3)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中华文化的发展和传播提高了我国文化软实力,提升了中国国家形象。

(4)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给更多的人通过中华文化了解了中国,中国国家形象的提升增强了中华民族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2.在《文化生活》主观题中,凡是材料中要求用“文化创新的途径”或“如何进行文化创新”或者“文化传承与创新”等知识进行论述时,其答题模板是什么呢? 参考答案:(1)立足社会实践。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材料中„„(2)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要对传统文化批判性继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又要体现时代精神,“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材料中„„

(3)面向世界,博采众长。积极吸收借鉴国外优秀文化成果,做到以我为主,为我所用。材料中„„

(4)坚持文化创新的正确方向。克服“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倾向。材料中„„

(5)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的创新。

(6)文化创新必须面向人民群众,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例

1、(2010广东)

材料:扫墓、踏青、折柳、沐浴、吟诵等,体现了清明节缅怀、感恩和亲近自然的文化传统。近年来,网上祭奠、家庭追思、献花遥祭等,为清明祭扫添增了新的表现形式;人文纪念、公祭先烈、文化展览等,为清明文化注入了新的时代内涵。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分析文化创新的途径。(10分)答案:①立足社会实践。社会实践是清明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②继承传统,推陈出新。发扬传统清明文化中健康有益的内容,去除封建落后的成分;采用节约环保的绿色过节方式,注入体现时代要求的新内容。

③博采众长,以我为主。既吸取外来有益文化,又保持我国清明文化的民族特色。④坚持正确方向。克服“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倾向

3.在《文化生活》主观题中,凡是材料中要求用“文化传承”等知识进行论述时,其答题模板是什么呢? 参考答案:(1)继承与发展,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

(2)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材料中„„ 例:(2012安徽)中华民族几千年形成的传统美德,具有生生不息,历久弥新的品质。近年来,安徽好人和道德模范已成为引领公民道德建设和精神文明创建的指向标,成为道德建设中引起广告关注的“安徽现象”。超越感动,弘扬美德,争做先进人物的“粉丝”是网友们的共同心声。

请你从文化传承和思想道德建设的角度,回应“网友心声”。答案:

(1)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我们要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美德,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并与时代精神相结合。

(2)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要充分发挥道德模范的榜样作用,引领社会风尚。

(3)不断提高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不断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投身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实践,为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作贡献。(10分)

4.在《文化生活》主观题中,凡是材料中要求如何对待中国“传统文化”时,其答题模板是什么呢? 参考答案:(1)传统文化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在现实生活中的、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文化。(传统文化的含义----看材料而写)

(2)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传统文化如果能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就能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反之,如果一成不变,传统文化就会阻碍社会进步、妨害人的发展的消极作用。(3)对于传统文化的态度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对于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继续保持和发扬;对于传统文化中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落后的、腐朽的东西,必须加以改造和剔除。材料中„„

(4)对待中国传统文化,应该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材料中„„

(5)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和“守旧主义”。材料中„„ 5.在《文化生活》主观题中,凡是材料中涉及“文化遗产的意义”时,其答题模板是什么呢? 参考答案:文化遗址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的重要标志。文化遗址不仅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作用,而且对于展示世界文化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材料中„„ 例:(2009辽宁、宁夏)

在菲律宾马克坦岛上航海家麦哲伦遇难的地方,有一座纪念亭,亭中立有一块石座铜碑。碑的正面有这样的文字:“费尔南多·麦哲伦。1521年4月27日,费尔南多·麦哲伦死于此地。他在与马克坦岛酋长拉普拉普的战士们交战中受伤身亡。麦哲伦船队的一艘船——维多利亚号,在埃尔卡诺的指挥下,于1521年5月1日升帆驶离宿务港,并于1522年9月6日返抵西班牙港口停泊,第一次环球航海就这样完成了。” 这块碑的背面,则刻着另一段文字 :“拉普拉普。1521年4月27日,拉普拉普和他的战士们,在这里打退了西班牙入侵者,杀死了他们的首领——费尔南多·麦哲伦。由此,拉普拉普成为击退欧洲人侵略的第一位菲律宾人。”

从这座奇特的纪念碑,说明文化遗址保护的文化意义。(12分)答案:

①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的重要标志,对于民族文化的传承具有重要作用; ②文化遗产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作用; ③文化遗产对于展示世界文化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

④文化遗产对于还原和客观评价历史具有史实证据的价值。

6.在《文化生活》主观题中,凡是材料中要求用“文化包容性”知识进行回答时,其答题模板是什么呢? 参考答案:(1)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

(2)求同存异,就是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睦相处。材料中„„

(3)兼收并蓄,就是能在文化交流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积极成分。材料中„„(2011福建)

材料:郑和七下西洋,祈“和顺万方,共享太平之福”,同时进行不以盈利为目的的朝贡贸易;林则徐冷眼向洋看世界,魏源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孙中山考察各国兴衰,指出“国力盛衰强弱,常在海而不在陆”。

早期西方海上列强通过殖民扩张和掠夺性贸易争夺海外市场和资源,大力开发和经营海洋。美国海权论创始人马汉指出:“所有帝国的兴衰,决定性因素在于是否控制了海洋。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中国以博大的胸襟面向世界,主张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根据材料所给的信息,请你运用中华文化包容性的知识,以树立正确的海洋意识提出建议。答案:①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

②要求我们能与其他民族文化和睦相处,求同存异,建设和谐海洋,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和谐世界。

③要求我们在文化交流中兼收并蓄,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积极成分,批判地吸收西方海洋文化中的积极因素,反对海洋霸权主义。

7.在《文化生活》主观题中,凡是材料中要求用“文化发展的中心环节”知识进行回答时,其答题模板是什么呢? 参考答案:(1)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体现着社会主义文化的性质和发展方向。材料中„„

(2)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的集中体现,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基础。材料中„„ 例:(2012浙江)近年来,W村在村民收入不断提高的同时,开展了群众性的“一碑两谱五星”乡村文化创建活动。所谓“一碑”,即树立一座精神丰碑,主要收集本村先辈在革命战争时期的英雄事迹;“两谱”,即撰写时代风范谱、尊老爱幼谱,主要收录在乡村发展、家庭邻里关系中的先进典型;“五星”,即创评“读书、创业、诚信、法纪、勤俭”等五项星级文明户。村民们以极大热情参与了这一活动,讲身边事、树身边人、自评自荐、互评互荐,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发展的中心环节的有关知识,说明该村开展“一碑两谱五星”活动取得成功的道理。(10分)答案:

(l)①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体现着社会主义文化的性质和发展方向,是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W村开展“一碑两谱五星”活动,紧紧抓住了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这一中心环节,保证了文化建设的正确方向。

②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的集中体现,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基础。“一碑两谱五星”活动的内容体现了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要求,为村民们提供了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

③“一碑两谱五星”活动具有群众性的自我教育特点,自荐自评、互荐互评方式促进了村民自省自律,提高了村民的思想道德修养。

8.在《文化生活》主观题中,凡是材料中要求用“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知识进行回答时,其答题模板是什么呢?

参考答案:①各民族间经济、政治、历史、地理等因素的不同,决定了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材料中„„

②世界各族社会实践的共性和普遍规律,决定了不同民族文化也有共性和普遍规律。材料中„„

③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民族文化、繁荣世界文化的必然要求。例:(2010山东)材料:上海世博会上,各国展馆纷纷展示本民族文化的独特风采,如丹麦“小美人鱼”、卢森堡的“金色少女”像„„同时,许多外国展馆也都嵌入了中华文化元素,如意大利馆的“福”字,挪威馆的“中国红”„„

结合材料,从文化生活的角度分析为什么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5分)

答案:①各民族间经济、政治、历史、地理等因素的不同,决定了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上海世博会各展馆的文化特色反映了文化是民族的。②世界各族社会实践的共性和普遍规律,决定了不同民族文化也有共性和普遍规律。上海世博会不同民族文化的交融反映了文化是世界的。

③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民族文化、繁荣世界文化的必然要求。9.在《文化生活》主观题中,凡是材料中回答“民族精神”的意义时,其答题模板是什么呢? 参考答案:(1)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

(2)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绵延数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之中,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三精一魂”)

(3)弘扬民族精神,有利于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4)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例(2009江苏)

材料:今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也是五四运动爆发90周年。某校高三(2)班同学通过主题班会、课外学习等活动,进一步了解了五四运动以来中华民族走过的风雨历程、社会主义新中国取得的伟大成就,特别是回顾不平凡的2008年,更加深切地感受到中华民族精神的强大力量。大家商定开展以“弘扬民族精神,共建精神家园”为主题的探究活动。让我们一起参与其中。有同学跟帖认为,“只有参与重大社会实践活动,才能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弘扬者。”请你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对这一观点加以评析。答案:

(1)中华民族精神在中华民族的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形成、发展,是维系中华民族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推动中华民族社会实践的精神动力。

(2)它不仅集中体现在重大社会实践活动中,也体现在人们日常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之中。(3)因此,并非只有参与重大社会实践活动,才能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弘扬者。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

10.在《文化生活》主观题中,凡是材料中涉及“建设文化强省”提出合理化建议时,其答题模板是什么呢? 参考答案:(1)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2)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3)发挥人民群众在建设文化强省中的主体作用,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

(4)立足本省改革开放实践,继承本省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同时吸收和借鉴其他省份和国外的优秀文化成果。

(5)不断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创新,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 例题:(2008山东)山东文化底蕴深厚。请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应如何充分利用山东传统文化资源优势,加快实现由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强省的跨越。(7分)答案:

①利用传统文化资源,建设文化强省,必须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或“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等)。②继承山东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③立足山东改革开放的实践,创新文化内容和形式,创作人民群众喜爱的文化精品;同时博采众长,吸收、借鉴其他优秀文化成果;进一步促进山东文化产业发展。

④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的主体,应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建设文化强省的积极性。(若答出“不断融入时代精神”、“发展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培育文化人才”等言之有理的答案,可酌情给分,但本小题最高不超过分

11.在《文化生活》主观题中,凡是材料中要求运用“文化多样性”的知识回答时,其答题模板是什么呢? 参考答案:(1)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地位)(2)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态度)(3)尊重文化多样性,既有利于促进本民族文化的发展;也有利于实现世界文化的繁荣(意义)

12.在《文化生活》主观题中,凡是材料中要求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或“精神文明建设”的知识回答文化活动的意义时,其答题模板是什么呢? 参考答案:(1)有利于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2)有利于培育“四有”公民;

(3)有利于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4)有利于提高公民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推动思想道德建设。例题:(2012山东)

材料:雷锋精神犹如一座巍然矗立的灯塔,放射着夺目的光芒。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弘扬雷锋精神、开展学雷锋活动,要不断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今天,雷锋勤俭节约的美德可以转化为低碳、节能灯环保意识,学雷锋助人为乐的品质可以转化为奉献、互助等志愿者精神。

运用文化生活知识,从精神文明建设的角度,分析开展学雷锋活动的意义。(8分)答案:①开展学雷锋活动,有利于发挥道德模范的榜样作用,培育“四有”公民; ②有利于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2分)

③有利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2分)④有利于提高公民的思想道德修养,推动思想道德建设。(2分

13.在《文化生活》主观题中,凡是材料中要求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知识回答文化的措施或意义时,其答题模板是什么呢? 参考答案:(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2)要巩固(有利于)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

(3)要用(有利于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4)用(有利于)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

第三篇:政治必修三简答题(定稿)

高中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

国家要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思想道德建设;③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④奏响主旋律,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⑵企业(媒体):坚持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遵守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合法经营,遵守职业道德,加强行业自律,增强社会责任感。

⑶个人(公民):提高眼力,拒绝污染。①提高自身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②树立科学的三观;③提高辨别落后和腐朽文化的能力,增强抵御落后和腐朽文化的能力,做出正确的文化选择。多样化、多方面的特点。

⑵为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应该提供多种类型、多样风格的文化产品。

⑶有利于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会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群众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

⑵发展先进的、健康有益的文化。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充分发挥中特文化的强有力的导向和示范作用。

⑶发展面向广大人民,反映人民的利益和呼声,深入基层实践。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

⑷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②树立正确的“三观”;③增强法制观念,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

⑵加强管理、正确引导。奏响主旋律,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从国家角度)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

⑶文化传媒企业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合法经营,遵守职业道德和基本道德规范。坚持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⑴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是我们加强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

⑵始终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

⑶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⑷加强自身的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7、为什么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先进文化)?

⑴必要性(现状):各种文化相互交织,相互激荡。在当今文化生活中,先进健康的文化是主流,但还存在一些落后、腐朽的文化现象。⑵中特文化的地位和作用。

⑶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根本要求和根本保证,是社会主义社会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

⑷文化与经济、政治、综合国力的关系。

⑸文化对人的影响,优秀文化的作用,可以提高两个素质。

⑵要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⑶要立足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着眼于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发展中国先进文化。

⑷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全体人民的共同事业。人民群众是文化创新的主体,要让人民群众广泛参与,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⑸基本要求:坚持“二为”方向、“双百”方针、三“贴近”、一“统一”、三“更加(好)”。

⑹发展教育、科技和文化产业;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

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体现了先进文化的性质和前进方向,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

-刘利柯整理

(8)发展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同时汲取世界各民族的长处,学习和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不断创新。(着眼于世界文化发展的前沿,发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汲取世界各民族的长处,不断创新)

⑼手段:大众传媒

⑵在意识形态领域,多种文化并存是客观事实,任何社会、任何国家都不会对文化的发展采取放任自流的态度。

⑶当前,我国社会主义文化日益繁荣,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要日趋旺盛,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⑷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社会思潮,有力抑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的影响,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有利于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⑴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

⑵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

⑶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开放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⑴指导思想: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中特理论体系指导。

⑵根本目标:培育“四有”公民,提高“两个”素质。

⑶主要内容:积极发展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

⑷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

⑸根本途径:要立足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大力开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做新时期中国先进文化的传播者。

⑹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

⑵建设和谐文化的的要求:①要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②完善社会志愿服务体系,培育文明社会风尚,③要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④要立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实践。直接的文化传播方式。

⑵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在人的教化与培育上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随着教育方式的不断变革,教育在人类文化的传承中将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

⑶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作用。⑴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⑵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只有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才能推动科技的进步、教育事业的发展,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为我国的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⑶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只有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才能提高我国公民的民主素养,使人民群众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才能抵御腐朽文化的渗透,反对文化霸权主义。

⑷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可以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国际影响力。

⑸才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使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基本文化权利得到保障。

答案二

⑴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可以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⑵社会主义文化是人民大众的文化,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大发展,使社会主义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基本文化权利得到保障。⑶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优秀的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推动文化的大繁荣大发展,能够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激发全民族的文化创造力。

⑷文化反作用于经济、政治,给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推动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可以为经济、政治建设提供方向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⑵引领思潮: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力弘扬民族精神,树立社会主义荣观。

⑶根本目标:培育“四有公民”,提高两个素质,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

⑷中心环节: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

⑸途径:立足于社会实践,进行文化创新。继承传统,推陈出新;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吸取世界优秀文化成果。

⑹主体: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关注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要,发展大众文化。

⑺手段:发挥大众传媒的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⑵道德总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被赋予新的内涵。道德本身所具有的时代性特征,要求不断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⑶有利于培育“四有”公民,实现发展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根本目标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

⑷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集中体现了精神文明的先进性质和方向,对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具有巨大的能动作用。只有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才能促进全社会道德风尚的进步,才能在全国人民中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形成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支柱。

17、如何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⑴基本内容:核心、原则、重点⑵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⑶利用优秀传统美德资源⑷充分发挥先锋模范的榜样作用

⑸立足于精神文明建设的实践⑹利用网络、传媒等手段

⑵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地位: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的集中体现;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

⑶它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全体社会成员作出道德选择、判断行为得失,提供了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全面表达了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要求和特征。

⑷充分反映了我国公民“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社会主义荣辱观既凝结着中华传统道德的精华,又融入了当代中国的时代精神;既有先进性的导向,也有广泛性的要求。

⑸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强烈愿望,也是经济社会顺利发展的必然要求。

19、公民如何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⑴要不断提高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不断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⑵在遵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基础上,不断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树立共产主义理想。

⑶要立足于实践,要脚踏实地,不尚空谈,重在行动,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

⑷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⑸坚持为人民服务为核心、集体主义为原则、增强诚信意识为重点。遵守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

⑹抵制落后腐朽文化的侵蚀。20、为什么要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

⑴中华民族精神的地位(重要性)

①中华民族精神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精神基石。

②中华民族精神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和精神特征,体现了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火炬。

⑵必要性:当前面对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要是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状态,必须把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

①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②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和重要保证;③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

⑶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就是铸造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强基固本。⑴最重要的是发挥“主心骨”的作用。即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作用。

⑵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既要珍惜和爱护中华民族历史上形成的优秀文化传统,又要继承和发扬我们党在长期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

⑶必须正确对待外来文化思想的影响。既要借鉴世界优秀文明成果,汲取各民族的长处。,又要警惕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进行西化、分化的图谋。

⑷必须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把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相辅相成,相互支撑,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⑸必须立足于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⑹我们人人都应该成为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共同续写民族精神的新篇章。⑵基本途径之一: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⑶基本途径之二: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⑷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

⑸主体:人民群众。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关注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和基本需求 ⑹手段:发挥大众传媒沟通、传递、共享的强大功能。、⑺在时代的制高点上,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的创新。⑴具有历史继承性。

⑵具有相对稳定性。传统文化在世代的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同时,它的具体内涵又能够因时而变,有些传统文化在当今社会被赋予新的内涵。

⑶具有鲜明民族性。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过程中创造的,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民族风格和民族气派,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发展;对于传统文化中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东西,必须“移风易俗”,自觉地加以改造或剔除。

⑵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不断地推陈出新,革故鼎新,为传统文化注入新的时代精神。⑶引导传统文化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发挥其对社会和个人的积极作用。

⑷反对一味固守本民族的传统文化的“守旧主义”,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和“文化复古主义”等错误倾向。文化交流中,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

⑵积极推进不同文化的交流、借鉴与融合,以世界优秀文化为营养,充分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

⑶通过商业贸易、人口迁徒、教育等多种途径进行文化传播。

⑷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充分发挥大众传媒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

⑸态度及要求:既要热情欢迎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又要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26、为什么要进行文化交流?

⑴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⑵文化既是民族的,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节个性和特征;又是世界的,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节中不可缺少的色彩。文化是民族性和世界性的统一。

⑶文化交流的意义:

①有利于促进中华文化的发展和进步,有利于传播中华优秀文化,增进世界对中华文化的了解,增强中华文化在国际上的吸引力和竞争力,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

②有利于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有利于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和发展,增进各国的相互理解,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有利于构建和谐世界。

27、为什么要尊重文化多样性?

⑴地位: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⑵必要性:文化既是民族的,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节个性和特征;又是世界的,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节中不可缺少的色彩。文化是民族性和世界性的统一。

⑶意义: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民族文化起着维系社会生活、维持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是本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⑷只有保持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世界才更加丰富多彩,充满生机与活力。

28、怎样(对待)尊重文化多样性?

⑴正确态度: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⑵首先要尊重自己民族的文化,培育好、发展好本民族文化。

⑶必须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⑷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

⑸反对文化霸权主义,反对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

第四篇:政治必修三知识点整理

政治必修三整理

1、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集

中反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政治、经济所决定,又反作用于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

2、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

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3、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

4、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是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

5、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中维护国家利益和

安全的重要精神武器。

6、民族文化是民族身份的重要标志。

7、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8、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9、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

动力。

10、传媒真正开始面向大众传递信息,是以印刷媒体推广为标志的。

11、现代信息技术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12、传统习俗是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之一;传统建筑的继承是展现

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传统文艺的继承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思想是传统文化的重要体现。

13、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民族风格和民族气派,是维系

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14、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两者是同一

过程的两个方面。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

15、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决定着社会制度的变化,也决

定着文化的发展方向。科学技术的进步,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思想运动往往催生着社会变革。

16、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

17、文化发展的实质是文化创新。

18、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文化自身发展的内

在动力。

19、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动力、根本目的和检验标准。

20、文化创新是一个民族文化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保证。

21、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也是文化创造的主体。

22、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作的基本要求,也是文化创新的根本

途径。

23、建立学习型社会,是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任

务之一,也是科技进步的必然要求,也意味着文化传承方式的新变革。

24、学习型社会的核心内涵是全民学习,终身学习。

25、推动教育信息化合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是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内在要求。

26、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

27、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文字的发明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汉字是中华文化的重要标志。

28、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承的重要见证。

29、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重要见证是文学艺术和科学技术(一个民

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

30、中华文化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力量,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

优秀传统文化中。

31、中华民族精神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支撑

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结晶)。

32、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是推动社会实践发展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33、民族精神是民族综合素质的有机组成部分和集中体现。

34、中华民族精神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和精神特征,体

现了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火炬。

35、中华民族精神作为中华文化的精髓,具有凝聚和动员民族力量、展现民族形象的重要功能。

36、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也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

37、经济结构调整的主要方向是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经济效益。

38、党的先进性要求党要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对党自身的要求。

39、民族工作的根本任务是发展民族地区经济文化事业。

40、区域文化≠民族文化

41、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42、①先进文化是人类文明进步的结晶,是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精

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②坚持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根本要求和根本保证。坚持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关键在于坚持马克思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③“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核心价值取向。

④在新世纪新阶段,牢牢把握住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最根本的是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指导各方面文化工作,检验和衡量文化工作成果。

43、“毛、邓、三、科”四大理论成果是党保持先进性、不断推进事

业发展的根本保证。

4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容: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灵魂),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主题),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精髓),社会主义荣辱观(基础和道德建设的根本要求)。

45、是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不是用理论。

44、在新时期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由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也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内在要求。

45、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是文化保持生机与活力的必然要求。

46、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的最根本要求。

47、政治文明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

48、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

化,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精神文明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

49、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根本任务和根本目标是培育四有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50、发展教育事业是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然选择,是提高

国民科学文化素质的根本途径,是加快生产力发展的根本保证,是增强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根本大计。

51、文化的源头是各式各样的社会实践。

52、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力,提

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举措,是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

53、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

则。

54、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目标是培育“四有”新人;社会主

义精神文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是思想道德建设;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集中体现是社会主义荣辱观。

55、文化自觉是文化自信的基础,文化自信是文化自觉的表现。

56、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

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

57、思想道德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中心

环节。

58、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是以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

体主义为原则。

第五篇:政治必修三

国家的做法

1.加强管理,正确引导

2.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只有面向广大人民,反映人们的利益与呼声的,为人民

大众所喜闻乐见的社会主义文化,才是我们所倡导的大众文化。

3.奏响主旋律:始终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

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

作用:发挥着强有力的导向和示范作用

4.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是加

强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

5.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发展先进文化——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马克思,四有,三个面向,三个的)

6.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

地位: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7.必要性or 怎么做: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既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又有力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的影响,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8.中国共产党已领文化前进方向的旗帜,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9.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根本目标——培育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四有,两个素质”(也是发展先进文化的根本目标)

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事业(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

10.坚持吧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作为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 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繁荣文化市场,增强国际竞争力

11.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要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是亿万人民参加文化建设的伟大实践,创造了丰富多彩的形式)

个人做法:

1.都设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伟大实践,为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做贡献,做

新时期中国先进文化的传播者,是当代中国青年成长,成才的必然选择

2.提高个人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3.提高眼力,拒绝污染

企业:

增强社会责任感,职业道德,传播优秀健康的文化

下载2014浙江学考政治必修三背诵条目(合集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4浙江学考政治必修三背诵条目(合集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政治背诵

    思想品德课程理论 性质:一门以初中生生活为基础,以引导和促进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发展为根本目的的综合性课程。 特点: 1. 人文性 2. 思想性 3. 综合性 4. 实践性 功能: 1. 导向性......

    政治必修三主观题总结

    政治必修三主观题总结 第一单元 文化与生活 第一课 文化与社会 一、文化是什么 1、概念: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其中,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

    政治必修三知识总结大全

    《文化生活》知识点归纳 第一单元 一、文化与社会 1.文化的内涵 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

    2018学考政治模拟题(三)20180605

    试卷类型:B 2018年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 思想政治模拟试卷(三) 一、单项选择题Ⅰ:本大题共50小题,每小题1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 货......

    背诵政治历史

    历 史 第一单元 人民解放战争(-) 1.重庆谈判:(1)蒋介石同意谈判目的(2)共产党同意谈判的原因(3)中共代表(4)结果(5)谈判未解决的内容(焦点问题):2. 全面内战:(1)爆发标志(2)中共作战原则(3)作战战术......

    语文必修2背诵

    涉江采芙蓉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短歌行(曹操)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

    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第六课(含五篇)

    第六课我们的中华文化 1.中国是世界上著名的文明古国,浩如烟海的文化遗产举世无双,强劲的文化传统传衍不息,拥有者辉煌的文化发展史。下列关于古代中华文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殷......

    必修三政治第九课知识点总结(精选合集)

    敏锐的感觉其有用程度及不上常识的一半;四十个智者方才抵得上一个常识丰富者。只愿带金子的人每天都会为缺少零钱而束手无策。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必修三政治第九课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