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统计学主要概念
简答题(本专科):15分
1、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有哪些不同的特点
(1)时期指标具有连续统计的特点;时点指标不具有连续统计的特点。
(2)时期指标值可以相加;时点指标数值不具有可加性。
(3)时期指标值大小与所包括时期长短有直接关系;时点指标值的大小与其时间间隔长短没有直接关系。
2、抽样调查、重点调查和典型调查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
区别:(1)选取调查单位的方式不同。抽样调查是按照随机原则从总体中抽取部分调查单位进行观察用以推断总体数量特征的一种调查方式;重点调查是在所要调查的现象总体的全部单位中选择部分重点单位进行调查,要求选取的重点单位的某一主要标志的标志总量在总体标志总量中占有很大比重;典型调查是根据调查的目的任务,在对所研究的现象总体进行初步分析的基础上,有意识的选取若干具有代表性的单位进行调查和研究,借以认识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根据三者的定义可以看出抽样调查序曲调查单位是按照随机原则而重点调查和典型调查不是按照随机原则,而重点调查和典型调查在选取调查单位上前者着重于数量特征,所选单位是在所要调查的数量特征上占较大比重的单位,而典型调查主要是定性的,着眼点在代表性上。
(2)调查目的的不同。重点调查的目的是通过对重点单位的调查,掌握总体的基本情况;抽样调查的目的则是通过对部分单位的调查结果来推算总体的数量特征;作为统计意义的典型调查,其目的类似于抽样调查。
(3)推算总体指法标的准确性和可靠程度不同。抽样调查和典型调查都要以部分单位调查的结果推算总体指法标,由于二者调查单位选择的方法不同,其推算结果的准确性、可靠性也不同。抽样调查按随机原则抽选调查单位,因而在给定概率和误差范围条件下,可保证推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而典型调查单位的选择完全由人们有意识的选择,因而难以保证推断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推断误差既无法计算也不能控制.相同点:(1)三者都是非全面调查,都是选取总体中的一部分单位进行观察和研究;
(2)都是专门组织的一次性调查。
3.什么是抽样误差,影响抽样误差大小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抽样误差是指由于随机抽样的偶然因素使样本各单位的结构不足以代表总体各单位的结构,而引起抽样指标和总体参数之间的绝对离差
(1)总体各单位标志值的差异程度。差异程度愈大则抽样误差也愈大,反之则小。
(2)样本的单位数。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样本的单位数愈多,则抽样误差愈小。(3)抽样方法。抽样方法不同,抽样误差也不同。一般地说重复抽样的抽样误差比不重复抽样的抽样误差要大些。(4)抽样调查的组织形式。不同的抽样组织形式就有不同的抽样误差。而且同一种组织形式的合理程度也影响抽样误差。
4.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的区别和联系有哪些?
联系:(1)相关分析是回归分析的基础;(2)回归分析是相关分析的发展或深入。
区别:(1)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在研究目的和方法上是有明显区别的。相关分析研究变量之间相关的方向和相关的程度。但是,相关分析不能指出变量间相互关系的具体形式,也无法从一个变量的变化来推测另一个变量的变化情况。回归分析则是研究变量之间相互关系的具体形式,它对具有相关关系的变量之间的数量联系进行测定,确定一个相关的数学方程式,根据这个数学方程式可以从已知量来推测未知量,从而为估算和预测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方法。
(2)相关分析可以不必确定变量中哪个是自变量,哪个是因变量,而回归分析则必须事先研究确定具有相关关系的变量中哪个为自变量,哪个为因变量。
(3)相关分析所涉及的变量可以都是随机变量。一般地说,回归分析中因变量是随机的,而把自变量作为研究时给定的非随机变量。(4)对于互为因果关系的变量,相关分析只要计算一个相关系数即可,而回归分析需要计算两个不同的回归方程分别用来根据 x预测y,或根据y预测x。
7.什么是变异指标?它具有哪些作用?
答案:反应统计数列中以平均数为中心总体各单位标志值的差异大小或离散程度。
作用:①衡量平均指标的代表性
②反应经济现象活动过程均衡性、稳定性。
③研究总体标志值分布偏离的情况。
④是进行抽样推断等统计分析的一个基本指标。
7、简述指标和标志的区别和联系。
区别:(1)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2)标志有能用数字表示的数量标志和不能用数字表示的品质标志,而指标都能用数字表示。
联系:(1)指标的数值是由各数量标志值汇总得来的;(2)在一定条件下,指标和数量标志可以相互转化。
8、什么是时期数列,什么是时点数列,两者的区别是什么?
时期数列是现象在不同时期内的活动总量,在总量指标时间数列中,如果每一指标值是反映某现象在一段时间内发展过程的总量,则这种数列称为时期数列;时点数列是现象在不同瞬间时点上的总量,在总量指标时间数列中,如果每一指标值是反映某现象在某一时刻上的总量,则这种数列称为时点数列。
它们分别有以下三个特点(1)时期数列具有连续统计的特点;时点数列指标不具有连续统计的特点。((2)时期数列中各个时期指标值可以相加;时点数列中各个指标数值不具有可加性。(3)时期数列中各个指标值大小与所包括时期长短有直接关系;时点数列中每个指标值的大小与其时间间隔长短没有直接关系。
10.抽样推断方法具有哪些特点?()
(1)抽样推断是由部分推断整体的一种研究方法
(2)抽样推断是建立在随机取样的基础上
(3)抽样推断是运用概率估计的方法
(4)抽样推断的误差可以事先计算并加以控制
11.统计调查方案包括哪些内容?
(1)确定调查目标(2)确定调查对象和调查单位
(3)确定调查项目(4)确定调查表
(5)确定调查时间和调查时限(6)确定调查的组织工作
12.什么是时期数列?它有哪些特点?
在动态数列中,每一指标反映的是某现象在一段时间内发展过程的总量,则该动态数列称时期数列;(3分)
第二篇:统计学主要概念
对于计算题,一定要把课本上的例题要弄明白。如主要集中指标和离散程度的计算、中心极限定理的应用、区间估计、假设检验、方差分析、相关系数的计算和检验、一元回归分析(包括模型的估计、回归系数的检验、随机误差项方差的估计、拟合优度的计算、一元回归模型的点预测和区间预测)等。
主要概念
1.什么是统计学?为什么统计学可以通过对数据的分析达到对事物性质的认识?
2.解释总体与样本、参数和统计量的含义。
3.解释总体分布、样本分布和抽样分布的含义。
4.简述描述统计学和推断统计学的概念及其联系。
5.简述中心极限定理。
6. 解释置信水平、置信区间、显著性水平的含义,它们有什么联系。
7.几何平均数的适用条件分别是什么?
8.抽样推断时为什么必须遵循随机原则抽取样本?
9.简述假设检验的一般步骤。
10.相关系数(r)绝对值的大小是如何来反映两个变量之间线性关系显著性的?
11.简述众数、中位数和均值的特点和应用场合。
12.为什么要计算离散系数?
13.标准差是如何来反映一组数的离散程度的?
14.方差分析的基本假设有那些?
15.简述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的区别与联系。
16.一组数据的分布特征可以从那几个方面进行测定?
17.简述样本容量与置信水平、总体方差、允许误差的关系。
18.比较单侧检验和双侧检验的区别。
19.甲企业近四年产品销售量分别增长了9%、7%、8%、6%;乙企业这四年产品的次品率也正好是9%、7%、8%、6%。这两个企业这四年的平均增长率和平均次品率的计算是否一样?为什么?
第三篇:统计学概念总结
1、主要术语
1.统计学:收集、处理、分析、解释数据并从数据中得出结论的科学。
2.描述统计:研究数据收集、处理和描述的统计学分支。
3.推断统计:研究如何利用样本数据来推断总体特征的统计学分支。
4.分类数据:只能归于某一类别的非数字型数据。
5.顺序数据:只能归于某一有序类别的非数字型数据。
6.数值型数据:按数字尺度测量的观察值。
7.观测数据:通过调查或观测而收集到的数据。
8.实验数据:在实验中控制实验对象而收集到的数据。
9.截面数据:在相同或近似相同的时间点上收集的数据。
10.时间序列数据:在不同时间上收集到的数据。
11.抽样调查:从总体中随机抽取一部分单位作为样本进行调查,并根据样本调查结果来推
断总体特征的数据收集方法。
12.普查:为特定目的而专门组织的全面调查。
13.总体:包含所研究的全部个体(数据)的集合。
14.样本:从总体中抽取的一部分元素的集合。
15.样本容量:也称样本量,是构成样本的元素数目。
16.参数:用来描述总体特征的概括性数字度量。
17.统计量:用来描述样本特征的概括性数字度量。
18.变量:说明现象某种特征的概念。
19.分类变量:说明事物类别的一个名称。
20.顺序变量:说明事物有序类别的一个名称。
21.数值型变量:说明事物数字特征的一个名称。
22.离散型变量:只能取可数值的变量。
23.连续型变量:可以在一个或多个区间中取任何值的变量。
24.简单随机抽样:也称纯随机抽样,它是从含有N个元素的总体中,抽取n个元素作为
样本,使得总体中的每一个元素都有相同的机会(概率)被抽中。
25.简单随机样本:从含有N个元素的总体中,抽取n个元素作为样本,使得总体中每一
个样本量为n的样本都有相同的机会(概率)被抽中。
26.重复抽样:从总体中抽取一个元素后,把这个元素放回到总体中再抽取第二个元素,直
至抽取n个元素为止。
27.不重复抽样:一个元素被抽中后不再放回总体,而是从所剩元素中抽取第二个元素,直
到抽取n个元素为止。
28.分层抽样:也称分类抽样,它是在抽样之前先将总体的元素划分为若干层(类),然后
从各个层中抽取一定数量的元素组成一个样本。
29.系统抽样:也称等距抽样或机械抽样,它是先将总体中的各元素按某种顺序排列,并按
某种规则确定一个随机起点;然后,每隔一定的间隔抽取一个元素,直至抽取n个元素形成一个样本。
30.整群抽样:先将总体划分成若干群,然后以群作为抽样单位从中抽取部分群,随后再对
抽中的各个群中所包含的所有元素进行观察。
2、主要术语
31.频数:落在某一特定类别(或组)中的数据个数。
32.频数分布:数据在各类别(或组)中的分配。
33.比例:一个样本(或总体)中各个部分的数据与全部数据之比。
34.比率:样本(或总体)中各不同类别数值之间的比值。
35.累积频数:将各有序类别或组的频数逐级累加起来得到的频数。
36.数据分组:根据统计研究的需要,将原始数据按照某种标准划分成不同的组别。
37.组距分组:将全部变量值依次划分为若干个区间,并将这一区间的变量值作为一组。
38.组距:一个组的上限与下限的差。
39.组中值:每一组的下限和上限之间的中点值,即组中值=(下限值+上限值)/2。
40.直方图:用矩形的宽度和高度(即面积)来表示频数分布的图形。
41.茎叶图:由“茎”和“叶”两部分组成的、反应原始数据分布的图形。
42.箱线图:由一组数据的最大值、最小值、中位数和两个四分位数5个特征值绘制而成的、反应原始数据分布的图形。
3、主要术语和公式
(一)主要术语
1.众数:一组数据中出现频数最多的变量值,用Mo表示。
2.中位数:一组数据排序后处于中间位置上的变量值,用Me表示。
3.四分位数:一组数据排序后处于25%和75%位置上的值。
4.平均数:一组数据相加后除以数据的个数而得到的结果。
5.几何平均数:n个变量值乘积的n次方根,用Gm表示。
6.异众比率:非众数组的频数占总频数的比率。
7.四分位差:也称为内距或四分间距,上四分位数与下四分位数之差。
8.9.10.11.13.14.15.16.极差:也称全距,一组数据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平均差:也称平均绝对离差,各变量值与其平均数离差绝对值的平均数。方差:各变量值与其平均数离差平方的平均数。标准差:方差的平方根。离散系数:也称为变异系数,一组数据的标准差与其相应的平均数之比。偏态:数据分布的不对称性。偏态系数:对数据分布不对称性的度量值。峰态:数据分布的平峰或尖峰程度。12.标准分数:变量值与其平均数的离差除以标准差后的值。
17.峰态系数:对数据分布峰态的度量值。
4、主要术语和公式
(一)主要术语
43.抽样分布:在重复选取样本量为n的样本时,由样本统计量的所有可能取值形成的相对
频数分布。
44.样本均值的抽样分布:在重复选取样本量为n的样本时,由样本均值的所有可能取值形
成的相对频数分布。
45.样本比例抽样分布:在重复选取样本量为n的样本时,由样本比例的所有可能取值形成的相对频数分布。
46.标准误差:也称为标准误,它是样本统计量的抽样分布的标准差。
47.估计标准误差:若计算标准误时所涉及的总体参数未知,可用样本统计量代替计算的标
准误。
48.估计量:用来估计总体参数的统计量的名称,用符号ˆ表示。
49.估计值:用来估计总体参数时计算出来的估计量的具体数值。
50.点估计:用样本统计量ˆ的某个取值直接作为总体参数的估计值。
51.区间估计:在点估计的基础上,给出总体参数估计的一个范围。
52.置信区间:由样本统计量所构造的总体参数的估计区间。
53.置信水平:也称为置信系数,它是将构造置信区间的步骤重复多次后,置信区间中包含
总体参数真值的次数所占的比率。
5、主要术语和公式
(一)主要术语
18.假设:对总体参数的具体数值所做的陈述。
19.假设检验:先对总体参数提出某种假设,然后利用样本信息判断假设是否成立的过程。
20.备择假设:也称研究假设,是研究者想收集证据予以支持的假设,用H1或Ha表示。
21.原假设:也称零假设,是研究者想收集证据予以反对的假设,用H0表示。
22.单侧检验:也称单尾检验,是指备择假设具有特定的方向性,并含有符号“>”或“<”的假设检验。
23.双侧检验:也称双尾检验,是指备择假设没有特定的方向性,并含有符号“”的假设
检验。
24.第Ⅰ类错误:当原假设为正确时拒绝原假设,犯第Ⅰ类错误的概率记为。
25.第Ⅱ类错误:当原假设为错误时没有拒绝原假设,犯第Ⅱ类错误的概率通常记为。
26.显著性水平:假设检验中发生第Ⅰ类错误的概率,记为。
27.检验统计量:根据样本观测结果计算得到的,并据以对原假设和备择假设做出决策的某
个样本统计量。
28.拒绝域:能够拒绝原假设的检验统计量的所有可能取值的集合。
29.临界值:根据给定的显著性水平确定的拒绝域的边界值。
30.P值:也称观察到的显著性水平,如果原假设H0是正确的,那么所得的样本结果出现
实际观测结果那么极端的概率。
6、主要术语和公式
(一)主要术语
31.方差分析(ANOVA):检验多个总体均值是否相等的统计方法。
32.33.34.35.因素:也称因子,是方差分析中所要检验的对象。水平:也称处理,是因素的不同表现。组内误差:来自水平内部的数据误差。组间误差:来自不同水平之间的数据误差。
36.总平方和:反映全部数据误差大小的平方和,记为SST。
37.组内平方和:反映组内误差大小的平方和,记为SSE。
38.组间平方和:反映组间误差大小的平方和,记为SSA。
39.单因素方差分析:只涉及一个分类型自变量的方差分析。
40.组内方差:组内平方和除以相应的自由度。
41.组间方差:组间平方和除以相应的自由度。
7、主要术语和公式
(一)主要术语
42.相关关系:变量之间存在的不确定的数量关系。
43.相关系数:也称Pearson相关系数,是根据样本数据计算的度量两个变量之间线性关系
强度的统计量。
44.因变量:被预测或被解释的变量,用y表示。
45.自变量:用来预测或用来解释因变量的一个或多个变量,用x表示。
46.回归模型:描述因变量y如何依赖于自变量x和误差项的方程。
47.回归方程:描述因变量y的期望值如何依赖于自变量x的方程。
48.估计的回归方程:根据样本数据求出的回归方程的估计。
ˆi之间的离差平方和达49.最小二乘法:也称最小平方法,使因变量的观察值yi与估计值y
ˆ和ˆ的方法。到最小来求得10
50.判定系数:回归平方和占总平方和的比例,记为R2。
51.估计量的标准误差:均方残差(MSE)的平方根,用se来表示。
52.y的平均值的点估计:利用估计的回归方程,对于x的一个特定值x0,求出y的平均
值的一个估计值E(y0)。
53.y的个别值的估计值:利用估计的回归方程,对于x的一个特定值x0,求出y的一个
ˆ0。个别值的估计值y
54.y的平均值的置信区间估计:对x的一个给定值x0,求出y的平均值的区间估计。55.y的个别值的预测区间估计:对x的一个给定值x0,求出y的一个个别值的区间估计。
,xk和误差项的方56.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描述因变量y如何依赖于自变量x1,x2,程。
57.多元线性回归方程:描述y的期望值如何依赖于x1,x2,,xk的方程。
58.估计的多元线性回归方程:根据样本数据得到的多元线性回归方程的估计。
59.多重判定系数:在多元回归中,回归平方和占总平方和的比例。
60.修正的多重判定系数:用模型中自变量的个数和样本量进行调整的多重判定系数,记为
Ra。28、主要术语和公式
(一)主要术语
61.时间序列:同一现象在不同时间上的相继观察值排列而成的序列。
62.平稳序列:基本上不存在趋势的序列。
63.非平稳序列:包含趋势性、季节性或周期性的序列。
64.趋势:也称长期趋势,是指时间序列在长时期内呈现出来的某种持续向上或持续下降的变动。
65.季节性:也称季节变动,是指时间序列在一年内重复出现的周期性波动。
66.周期性:也称循环波动,是指时间序列中呈现出来的围绕长期趋势的一种波浪形或振荡
式变动。
67.随机性:也称不规则波动,是指时间序列中除去趋势、周期性和季节性之后的偶然性波
动。
68.增长率:也称增长速度,是指时间序列中报告期观察值与基期观察值之比减1后的结果,用%表示。
69.平均增长率:也称平均发展速度,是指时间序列中各逐期环比值(也称环比发展速度)的几何平均数减1后的结果。
70.增长1%绝对值:增长率每增长一个百分点而增加的绝对数量。
71.简单平均法预测:根据过去已有的t期观察值通过简单平均来预测下一期的数值。
72.移动平均法预测:通过对时间序列逐期递移求得平均数作为预测值的一种预测方法。
73.指数平滑法预测:对过去的观察值加权平均进行预测的一种方法,该方法使得第t+1
期的预测值等于t期的实际观察值与第t期指数预测值的加权平均值。
9、主要术语和公式
(一)主要术语
74.指数:测定多个项目在不同场合下综合变动的相对数。
75.加权综合指数:通过加权来测定一组项目的综合变动状况的指数。
76.加权平均指数:以某一时期的价值总量为权数对个体指数加权平均计算的指数。77.78.79.80.价值指数:由两个不同时期的价值总量对比形成的指数。指数体系:由价值指数及其若干个因素指数构成的数量关系式。零售价格指数:反映城乡商品零售价格变动趋势的一种经济指数。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反映一定时期内城乡居民所购买的生活消费品价格和服务项目价格的变动趋势和程度的一种相对数。
81.生产价格指数:测量在初级市场上所售货物(即在非零售市场上首次购买某种商品时)
价格变动的一种价格指数。
82.股票价格指数:是反映某一股票市场上多种股票价格变动趋势的一种相对数。
第四篇:心理统计学常用概念总结
1. 描述统计:是对成组数据概括的描述。描述统计的指标有三类:数据的集中趋势,数据的离中趋势,数据间的相关。
2. 推论统计:方法包括从样本的数量特性推测总体数量特性的一系列问题:推论假设,推论的各种方法和步骤,以及检验推测可靠性的各种方法。
3. 组距:每一组上限和下限的差。(组距习惯上常用2,3,5,10,20)
4. 中点:在某一组的下限和上限当中的那一点。
5. 集中趋势:是代表一系列数据的典型水平的数字指标,代表集中趋势的指标有平均数,中数和众数。
6. 平均数(x):是一组数据总和的平均值。
7. 中数(mdn):一系列按大小顺序排列的数据中的一个点,在这个系列中有一半数据在这个点以上,有一半数据在这个点以下。
8. 众数(mo):在一系列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那个数。
9. 全距:一个分布中最大的数值的上限减去最小数值的下限,就得到全距。(全距大,说明这组数据分散;全距小,则较集中。使用时注意:1、无极端值;2、比较两个分布的全距时,当两个分布所包含数据的数目相等或差不多时才能使用)
10. 离中趋势:是表示一组数据分散程度的指标,常用的指标有:全距,四分差,平均差和标准差。(如果离中趋势很小,说明数据分布都在平均数附近变动,因此平均数的代表性很大;如果离中趋势太大,说明数据分布太分散)
11. 四分差(q):是数据的离中趋势的指标之一,四分差说明按大小顺序排列的一系列数据中间50%个数据的分散程度。(如果一个分布中间部分的数据比较集中,则两个四分点q3与q1就离得近些,q的值就小些。)
12. 百分点:某次数分布中处于某百分等级的数值。
13. 百分等级:某数值在某次数分布中所处的位置。
14. 平均差(ad):一个分布中每个变量和平均数的差的绝对值的平均值。
15. 标准差:s2开方后的正值就叫标准差,是数据的离中趋势的指标之一。
16. 离中系数(cv):用相对量来表示数据分散程度的数字指标。
17. 相关程度:指相关是否密切,可分为无相关;部分相关;完全相关。
18. 相关:是描述两种数量关系的一个指标,如果一个变量随另一个变量的增加(减小)而增加(减小),则两个变量之间存在着相关。
19. z分数(标准分数):是以标准差为单位所表示的原始分数(x)与平均数的偏离,也可以说是一个以标准差为单位来表示的偏离分数。
20. 总体;某类事物的全部称为总体。
21. 样本:从全部抽出的部分叫样本。
22. 推论统计:从局部推测全部,从样本推测总体的统计程序。
23. 随机抽选样本:指总体中每个成分都有同等的机会被抽选。
24. 分层抽样:用分层抽样的方法,必须对总体有一定的了解,事先对于影响所研究问题的诸因素做适当安排。
25. 样本分布:从很多个样本中算出的很多个平均数的次数分配叫样本分布。
26. 正态分布:是一个中间高,两侧逐渐下降,两端永远不与横轴相交,两侧完全对称的钟形曲线。
27. 平均数的标准误(sx):为了和单个样本的标准差有所区别,把样本分布的标准差称做平均数的标准误。
28. 自由度(df):能够独立变化的数据的数目。
29. 平均数差的标准误(sxd):分别从两个总体中抽取出的多个样本平均数的差(xd)的分布,这个分布的标准差叫做平均数差的标准误。
30. 虚无假设(ho):除概率以外不加任何其它假定,即假设二总体的平均数差异为0。
31. 备则假设(ha):假设两个总体平均数之间差异中除了抽样误差外,还包括有两个总体平均数之间的差异,即备则假设是个总体平均数之间差异不为0。
32. 显著性水平(p):我们所选择的推翻虚无假设的概率叫做检验的显著性水平。
33. 第一类错误:当虚无假设不应推翻时而被推翻了,这意味着把样本的平均数差别认为是代表了总体平均数的差异。
34. 第二类错误:当应该推翻虚无假设时而不推翻,这意味着把样本的平均数差别是代表总体平均数的差别这一事实给否认了。
35. 显著性检验:通过样本平均数的差别来推论总体平均数是否真正存在差别,并确定存在何种水平。
36. 回归:当两种变量间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相关时,一种变量有向另一种变量的平均数趋近的现象,这种现象叫回归。
37. 回归方程式:从一变量的数值预测另一变量的相应数值的直线方程式,当两个变量部分相关时,有两个回归方程式。
38. 回归系数(byx):由x变量预测y变量的回归方程式的斜率。
39. c2检验:是实际观察次数与假设次数偏离程度的指标。
40. 方差分析:根据组间和组内方差的比值,来比较两组或多组数据的差异是否达到显著。
41. 组间变异:在两组之间所产生的因变量的变异,就是系统变异,也就是由自变量引起的变异。因为这种变异发生在两组之间,所以又叫组间变异。
42. 组内变异:同一组内的因变量的变异,就不是由于自变量的情况不同引起的,而只是由于未加控制的变量引起的。因为这种变异发生在同一组内,所以叫做组内变异。
43. 组间设计:每个被试只参加1个水平的实验。
44. 组内实际:每个被试参加所有水平的实验。
45. 主效应:自变量所引起的平均数差异。
46. 交互作用:一个自变量对反应变量的影响因另一个自变量的变化而发。
第五篇:统计学
标志是用来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名称
指标也称统计指标,是说明总体的中和数量特征的调查对象就是我们需要进行研究的总体范围,即调查总体
调查单位就是我们索要研究的总体单位,也即所要登记的标志的承担者
调查时间是指调查资料所属的时点或时期
调查期限是指调查工作进行的起讠乞时间(从开始到结束),包括搜集资料和报送资料的整个工作所需的时间
普查是专门组织的一次性的全面调查
抽样调查是一种飞全面调查,它是在全部调查单位中按照随机原则抽取一部分单位进行调查,根据调查的结果推断总体的一种调查方法
重点调查是在调查对象范围内选择部分重点调查单位搜集统计资料的非全面调查
典型调查就是在调查对象中有意识地选取若干具有典型意义的或有代表性的单位进行非全面调查
分配数列是在统计分组的基础上,将总体的所有单位按组归类整理,并按一定顺序排列,形成各个单位在各组间的分布
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居民消费指数反映居民家庭一般所购买的消费品和服务价格水平变动情况的标准
随机误差是指遵守了随机原则但可能抽到各种不同样本而产生的误差
统计的三重意义:即统计工作、统计资料和统计学。统计工作是指对社会经济现象数量方面进行搜集、整理和分析工作的总结,它是一种社会调查研究活动。统计资料也即统计信息,是统计部门或单位进行工作所搜集、整理、编制的各种统计数据资料的总称,它是进行国民经济宏观调控的决策依据,是社会公众了解国情、国力和社会发展状况的信息主体,统计学是关于统计过程的理论和方法的科学
时期和时点指标的区别:1.时期指标的数值是连续计数的,它的每一个数值是表示现象在一段时期内发生的总量;而时点指标的数值是间断计数的,它的每一个数值是表示现象发展到一定时点上的所处的水平2.时期指标具有累加性,即各期数值相加可以说明现象在较长时期内发生的总量;而时点指标不具有累加性,即各时点数值相加是没有意义的 3.时期指标数值的大小受时期长短的制约;而时点指标数值的大小与时点间的间隔长短无直接的关系
指数的概念:广义的指数是指一切说明社会经济现象数量变动或差异程度的相对数,如动态相对数、比较相对数、计划完成相对数等都可称为指数。狭义指数是一种特殊的相对数,也即专指不能直接相加和对比的复杂社会经济现象综合变动程度的相对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