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税收数据分析利用工作的调研

时间:2019-05-13 09:12:0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税收数据分析利用工作的调研》,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税收数据分析利用工作的调研》。

第一篇:关于税收数据分析利用工作的调研

关于税收数据分析利用工作的调研

一、数据分析利用的现状

随着税收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深入,税收数据实现了省局大集中,这为税源管理、税收分析决策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应用平台。如何通过税收数据分析应用促进提高税收管理的整体水平,是当前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随着税收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推进,以及其它税收业务应用系统的推行、完善和拓展,加上内联网络各系统的应用,使各类涉税数据信息日益丰富,为信息资源在税收工作中的广泛应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如何盘活海量数据信息,进一步加强数据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让它们发挥应有的效果,实现信息管税新跨越,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已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

税收信息数据是税收管理的基础。这些数据是全省地税系统的宝贵资源,通过适当的加工处理和提炼分析,不仅可以强化税源管理,提高日常工作效率,而且还能够提高地税部门对经济税源的分析能力和监控水平,为各级领导决策提供科学、合理的依据,更好地指导税收征管工作。

从全市地税系统来看,2008年临川区地税局在本局的行政办公软件中加一个“旅店式”税源管理,后来随着个体户变化逐渐增大,管理员没有及时进行登记或变更,就逐渐没有进行运用。到现在为此,此软件已没有运行了。只保留了2008年的有关数据。

乐安县地税局开发了可视化税源管理软件,目前已经在全市范围内推广使用。

广昌县地税局曾在2006年自主开发建筑及房地产业税源监控软件,采用SQLSERVER+ASPX架构。该软件对税收管理员进行建筑、房地产行业税源监控起了很大帮助,能有效、直观地分析各个工程项目的开发情况。但与省局软件并未接轨。因总局目前推广相关软件,已基本停用。

二、现阶段在数据分析利用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现有基础数据的分析利用不充分

1、信息管税管理体系不健全。基层税务部门没有建立健全适应信息管税的管理体系,县局、分局、税收管理职能部门、税收管理员实施信息管税没有明确的管理分工和管理责任,影响着信息管税的质效。

2、数据应用不够。一些基层县、分局(所)税收管理员不知道征管系统提供了哪些数据,不会查询数据或由于存在技术困难无法实现数据应用的需求。

3、市、县两级数据应用及监控分析不够。很多领导没有打开机器自己动手查询的意识和习惯;业务职能部门没有熟练掌握数据查询的操作技能,统计数据仍然习惯于向基层索要然后汇总的传统方式。

4、数据分析应用意识不强。充分应用数据指导税收征管的意识不够,靠数据分析、决策、处理问题意识不强。各数据管理部门联系不紧密,各自为政,单打独斗,缺乏统一、协调的数据分析应用领导机制、组织机制、实施机制和数据利用支持机制,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数据综合分析应用体系,数据分析不系统、不专业,影响数据分析应用的质量和效果。

5、数据分析应用范围不广。对税收征管数据的利用仅仅局限于基本汇总、分类、简单计算基础之上的对原始税收数据的“复制式”展现和对税收现象的“陈列式”描述,应用仅限于报表浏览、简单查询、数据比对、简单的收入分析等,数据应用的范围不广,利用程度不高,服务于征管的作用没有得到很好发挥。

6、税收数据应用深度不够。分析应用只满足于单一的业务需要,而不能够通过数据分析有效监控管理行为和执法行为,不能从区域、行业等深层次对区域间的税源进行动态分析和对比,不能对纳税人的税源变化进行综合的、动态的分析监控,没有把“静态数据”没有变成“动态信息”,为领导提供决策的作用不明显。

7、数据分析应用并没有减轻基层税务部门负担。虽然一些报表在征管数据系统中都能生成,但上级局各有部门仍然需要基层手工报送各类报表,加重了基层税务部门向上级税务机关报送大量报表的负担。

(二)、数据质量管理不到位

1、重视程度不够。很多人只把征管软件成功上线作为一项艰巨工作的结束,而没有意识到这仅仅是另一项更为艰巨繁杂工作的开始。不了解运维人员整天在做什么,不了解运行维护组织的工作职责;没有意识到上线是一部分精英、集中时间的短期攻歼,而运行维护和应用则是需要全民参与、长抓不懈的持久战,上线只是“万里长征第一步”。部分领导也存在模糊认识,在日常各项工作中,没有将其放在应有的位置上。

2、认为领导重视、提供了一些便利条件,数据分析就会马上看到明显的效果,而忽视了日常的数据管理工作,有“急功近利”思想。

数据管理的主要目标是通过各项管理措施提高数据质量,为数据应用打好基础。离开了数据质量,数据分析应用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水之源。抓好数据质量就是把住数据进入系统的各个入口,从税务登记的一个项目,从申报表的一行数据开始,一丝不苟、严肃认真地对待每一项业务,认真核实、修改数据监控系统发现的每一笔错误,这决非一朝一夕就能做好、见效的事情;数据分析应用工作也是一项系统工程,受制于人员素质、数据质量、外部数据采集等诸多因素,无法一蹴而就,需要长期的努力和坚持,不是短期行为。

3、期望值过高,对数据管理和应用没有一个客观清醒的认识。认为一个系统会解决所有的问题,通过数据分析能够查找所有的管理漏洞,通过数据监控可以发现所有的薄弱环节。对系统的严密性和数据分析应用的期望值过高,导致一旦出现一些问题后不能正确认识,甚至把一些人为操作的因素也归结为系统问题,“怨天尤人”,抹杀了众多普通工作者的辛勤劳动成果,给数据管理和分析应用带来负面影响。

4、人员素质不高,培训力度不够。表面上看,我们的人员素质不低,如某县大专以上学历占全部在职人员的85%;计算机普及应用程度也不低,很多人都取得了相关计算机等级证书。但是由于学历教育和各种达标考试中均存在一定的“水份”,再加上知识更新等因素,实际能够胜任本职工作的不多。一个能够胜任本职工作的基层操作人员,需要熟悉本岗位所负担的工作,又熟悉系统的操作要求,这样的人在一个单位中达到30%已属不易;如果开展数据应用和数据分析,除了要对税收管理各项业务熟悉外,还要掌握相当的数理统计知识、数据库理论和操作技能,这样的复合型人才在一个单位中少之又少,培养的周期也很长。所以在一个县区局,可供在数据管理和数据分析应用中发挥作用的人其实很少。

(三)数据分析没有形成统一规范的指标体系

由于没有一套涵盖税收所有业务的涉税信息指标体系和数据采集标准,采集录入数据信息随意性较大,质量不高,与纳税有关的第三方信息采集渠道不畅,采集的信息深度和广度不够,数据信息质量影响着涉

税信息分析的应有价值和对税源的有效监控。由于开展数据分析应用,是一种谋划工作的主动意识,无形的工作,上级局没有严格的指标考核,部分人就不会利用系统数据查找管理漏洞、有效监控日常管理工作、提升管理水平,被误认为一种“可做可不做”工作。

(四)运用数据分析的结果与促进税收管理工作仍存在着一定差距

数据分析的结果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税收管理工作提升,取得了成效。但由于信息化应用一定程度上超越了当前的税收管理水平,征管软件上线后,多次进行的数据清理核查发现的错误数据,反映了我们现有的管理手段、管理水平的粗放落后,与系统要求科学严密的业务流程存在着一定差距,征管系统的全面应用某种程度上超越了当前的税收管理水平,或者说部分地区的管理水平、管理手段与系统所要求的严密的工作流程不适应。

三、如何深化数据分析利用的建议

(一)建立上下联动、部门配合的数据分析利用的工作机制

1、要严格按照总局和省局部署,牢固树立信息管税的思路和理念。信息管税,既是税务部门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长远性基础工作,也是解决当前税收征管问题的有效措施。因此,各级税务机关要牢固树立信息管税的思路和理念,充分利用江西地税管理信息系统数据,来破解征纳双方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以涉税信息的采集、分析、利用为主线,树立税收风险管理理念;以健全税源管理体系为手段,加强业务与技术的融合,进而提高税收征管水平。

2、是要加强数据采集,提高信息质量。优质的数据有利于促进管理,优质的管理有利于促进收入,是多年实践验证的真谛。要进一步抓好数据信息采集、加强对数据信息整理与存储、分析与运用、加工与管理,紧紧抓住信息管税的核心,通过完善制度建设,依靠先进的管理和技术手段,制定规范的数据管理办法,确保数据采集的真实、准确、全面。对税务登记、纳税申报、发票管理等基础信息资料,采集录入时,要做到完整性、真实性、及时性、准确性,杜绝虚假数据的录入,提高基础数据质量。

(二)规范数据采集,把好信息质量关

1、保障数据质量,首先规范数据来源,建立和完善数据的采集途径。数据采集途径包括人工录入、电子申报、数据交换、外部导入,目前征管软件数据来源主要是以人工录入数据为主。人工录入数据一方面造成基层工作人员压力大,另一方面数据质量也难以保证。因此,要大力推行多元化电子申报,加快推进与税务部门以外的相关部门的数据交换,研究实现数据外部导入,进一步提高数据质量和采集效率。建议对现有软件进行完善,提供录入数据错误提示功能,把好数据“入口关”。通过建章立制规范数据信息的录入操作标准,从源头上控制初始数据的录入质量,确保数据信息真实、准确、全面、及时、可用。要统一录入标准,统筹信息录入,对于同类涉税信息做到一次性采集,各系统共享,多层次应用。

2、要严格信息审核。建立“三级审核”机制,加大信息审核力度,办税服务大厅对纳税人报送的各类申报资料和信息采集表进行逻辑性初审;管理分局应结合日常管理情况对纳税人各类申报信息和财务信息进行复审;业务部门参照第三方信息与纳税人相关信息进行终审比对。三级审核层层相扣,确保通过每一个岗位,每一笔数据录入,每一天的数据零差错,实现每个基层单位录入数据的零差错目标。通过对税务基础信息库进行定期或不定期更新和抽查,通报数据维护准确率,落实过错责任追究等手段,保证基础数据维护的及时性、准确性、全面性。

(三)、拓展信息分析应用的深度和广度

税收数据分析利用是落实信息管税的核心,也是信息管税工作的难点所在。要在提高对数据分析利用的重视程度的同时,应着力提升信息应用深度,拓展应用广度,提高应用效率,注重应用实效。

一建立信息分析应用机制。建立健全涉税信息分析应用和定期通报制度,紧紧围绕征管主题,利用存量信息资源,定期展开综合分析,定期发布分析指标,全面掌握税源真实情况,及时发现征管薄弱环节,堵塞征管漏洞。二创新信息分析应用方法。在分析内容方面,要通过开展税收宏观分析、区域分析和税收征管状况分析,及时了解本地税源分布情况、税源质量状况和税收征管现状,掌握税收和经济的运行规律。通过开展重点税源分析、行业分析和具体纳税人的分析,建立重点税源行业征管信息数据库,抓住重点税源和行业管理关键指标,建立预警评估体系,提升重点税源和行业管理水平。在分析手段方面,要创新分析方法,完善分析指标体系,健全税收分析模型,应用差异分析、逻辑关系稽核分析、趋势分析、波动分析和相关性分析等分析方法,加强纵横向比较,为税收管理决策提供参考。三加强对信息分析结果的运用。按照“人机结合”的要求,充分利用信息分析成果,设定科学合理预警指标,实行风险等级管理。对低风险信息纳入正常管理,做好税收政策的宣传和辅导及有针对性的约谈,让纳税人就信息分析中发现的疑点问题做出说明解释;中级风险信息采用实地核查或评估,对风险分析发现的较大疑点问题进行现场核实;对高风险信息进行全面评估,对纳税人生产经营和财务核算进行深入检查,发现有偷税嫌疑和其他违法行为的,移交稽查部门查处。根据纳税人风险级别的高低,有针对性的进行管理,提高信息资源应用的有效性。四完善信息分析应用评估考核机制。建立涉税信息分析应用质量反馈体系,衡量和评价数据信息应用成效,促进信息分析应用质量的反馈和改进。围绕数据信息分析应用对税收征管质量的贡献度和税收收入增值作用等关键指标,建立标准化税收分析应用考核指标体系,加大信息分析应用利用效率和利用成效的考核力度,切实提高数据信息分析应用水平。

(四)、建立数据分析利用要求的管理体系

开展税收数据分析利用,数据是手段,管理是关键,税收是目标。要建立适应信息管税要求的管理体系,让基层税收管理员,中间的管理层、上面的决策层按照不同的管理职能,调整角色,形成纵向上下之间、横向部门之间,职能配置、协调配合机制。

1、局领导“决策”。局领导要根据上级要求和本地税收管理实际制定征管措施,要利用数据管理平台,对税收计划执行情况、分区域、分行业税收经济运行情况等进行分析,用数据揭示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行业税收征管状况之间的内在联系,实现对税收管理的科学决策。在税收管理中发挥“指挥中枢”的作用。

2、业务部门“管事”。具有税收管理职能的税政、征管、计会等部门负责对决策层制定的工作规划、举措进行具体的组织实施。管理人员利用数据管理平台提供的数据模型,根据决策层的要求采取有效措施进行组织落实,并根据业务需求,采取关联分析法,从宏观上针对不同地域、产业、行业和注册类型等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办法,指导分局和税收管理员强化税收征管,并要进行多角度、多层次、分类别的分析评估,从微观上对单个纳税人进行“一户式”查询分析,提高管理的针对性。

3、管理人员“执行”。税收管理员负责对纳税人进行日常监管、对管理层制定的各种管理办法进行具体的贯彻执行。利用数据管理平台提供的分析和监控功能,对本辖区纳税人征管情况进行分析评估,有针对性地加强管理。监控功能主要包括对非正常户、临时户、注销户、停业户、零申报户等异常户申报征收情况的监控,对所有纳税业户申报情况的多角度分析监控,对纳税户税负变化情况的监控,对纳税户发票使用、缴销情况的监控等。

(五)发挥基层技术力量,合理划分省、市、县三级的数据分析工作职责

1、稳定、充实现有的数据运行维护组织。建议省级应逐步设立征管数据分析利用处理中心,负责全省征管数据分析和处理,研究和制定数据分析利用处理机制,统一业务流程和分析指标,建立数据分析利用考核体系,防止业务部门之间或业务部门与信息技术部门之间不协调、不适应,导致工作中推诿或“踢皮球”,同时,市县一级要落实机构和人员从事征管数据分析应用专(兼)职工作,负责全市、县级数据分析应用工作安排部署,发布市县级征管数据分析指标,指导督促数据采集、录入、分析、应用等工作,汇总和上报《征管数据分析应用报告》。各基层税务所要做好征管数据采集、录入工作,保障数据质量和时限要求,结合辖区实际,抓好纳税户基本数据统计查询和数据比对工作,提出一定的税收管理性建议和措施。基于此,上级局应正式发文,明确市、县局成立独立的运行维护组织,选派业务素质、技术素质较高的人员充实到运维队伍中来,担当起数据管理与应用的重任。县局应以文件形式明确承担运行维护工作的部门、人员,这是开展工作的基本保障。

2、开展应用培训,注重培训效果。提升征管数据分析利用水平的关键在人,目前数据分析利用专业人员队伍尚未形成,为此,要加大综合培训力度,提高征管数据分析人员业务素质。比如对市、县两级领导班子可以重点培训系统查询、通用报表、数据监控等内容;对市、县局业务股室人员重点培训系统查询、业务操作,增强各业务部门互相配合、协同作战的能力;对税务分局(所)、办税服务厅、稽查局人员重点培训各岗位的操作技能、系统查询等,讲求实效,注重实用;遇有业务升级应及时通知相关人员,涉及重大业务事项调整变化的升级文件,要组织相关人员集中进行培训,如果时间来不及可以在短期内进行补充培训,解决目前的“先上岗后培训”甚至不培训就上岗所带来的各种隐患;省局应制定相关的培训计划,分期分批地组织有关人员进行层次较高的培训,培养高素质人才、带动当地工作。要多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拓展数据源,围绕纳税人的生产经营情况开展专题分析,通过实战分析演练,为各级税务机关提高税收管理能力提供依据,进一步推进征管数据分析应用工作向深度发展,努力造就一支高素质的征管数据分析应用队伍。

(六)其他涉及数据分析的工作建议

各部门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共同做好数据质量和数据分析应用。征管信息系统涵盖了税务登记、发票管理、待批文书、稽查法制等全部业务流程,涉及税政、征管、稽查、法规、办税服务厅、税务分局(所)等诸多部门。要想对各个环节、各个部门进入系统的数据进行有效监控,提高数据质量,要想从各个部门的业务需求出发开展数据应用分析,单纯依靠某个部门的力量无法完成。简言之,征管系统是整个税务局的系统,不是哪个部门的系统。但是由于目前各项工作在机构、人员、业务分工上的相对独立,在工作的安排部署中的部门负责意识愈加突出,因此加强部门配合、协调联动就显得尤为重要。

第二篇:第五部分税收数据分析应用.

第五部分 税收数据分析应用 第六章 税收数据质量管理

数据是现代管理的灵魂,是进行科学管理、分析、决策的基础。随着税收管理科学化、精细化、信息化的不断深入,税收征管、纳税 评估、税收分析等各项工作对数据质量提出了新要求。数据质量不仅 是税收执法质量和税收征管质量的具体体现, 还成为保障税收数据分 析的基础, 数据质量管理工作不到位必然影响税收工作的质量, 而由 于数据的不真实、不准确、不完整、不一致所带来的数据质量问题也 成为制约数据分析应用的瓶颈。

第一节 数据质量的概念和特点 1.1 数据质量的概念

狭义来说, 数据是进行各种统计、计算、科学研究或技术设计等 所依据的数值。而本章要讨论的是在税收征管信息系统中定义的各种 类型数据, 除了可用于计算的数值型数据外, 也包含以字符表示的文 本和非结构化的图像数据。以纳税人登记资料为例, 涉及到的基本情 况包括名称、地址、注册资本、营业执照电子扫描件等,其中注册资 本是数值型数据,而名称、地址就是字符型数据,营业执照电子扫描 件就是图像数据。

数据本身并不存在真假、质量高低的问题, 而将其置于一定的关 联关系和生存环境, 赋予一定的条件和意思表达, 则就要求数据能准 确展示对事物的数字维度。所以说,数据质量是基于事物事实,能准 确表示事物的数字语言,对其数字真实性、完整性、自洽性的量度。

真实性即真实反映事物本来面目, 完整性是说数据是充分的, 任何有 关操作的数据都没有被遗漏, 自洽性即数据并不是孤立存在的, 数据 之间往往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约束,这种约束描述了数据的关联关系, 数据必须能够满足这种数据之间的关联关系, 而不能够相互矛盾。数 据的真实性、完备性、自洽性是数据本身应具有的属性,称为数据的 绝对质量,是保证数据质量的基础。

联系税务管理的实际, 税收数据质量还具有其特殊性。它是指在 税务管理活动中采集的与税收征收管理相关的各种数据的标准量度, 是信息化条件下展示税收成果的重要数据源。

目前, 在税收综合征管软件中税收数据质量主要内容是, 纳税人 登记信息数据质量 ,即对涉及纳税人税务登记各项内容的数据质量, 直接体现纳税人的概况, 该类数据只有真假问题, 而无数据质量高低 的量度;纳税人税务鉴定信息数据质量 , 即对纳税人登记信息联系税 法规定, 对纳税人涉及税种、税目、纳税期限、纳税方式、税收优惠、发票管理、资格认定等各方面的鉴定和确认, 该类数据质量关系纳税 人是否按税法要求纳税和管理;纳税人动态信息数据质量 , 主要涉及 纳税人在日常税收管理中的各税种申报数据、财务报表数据、发票使 用情况数据、税务行政处理及税务处理数据及涉及纳税人的外部动态 数据,该类数据质量需要通过日常管理、评估、检查、稽查等程序进 行确认;税务内部人员操作权限设置数据质量 , 即在税收综合征管软 件中对税务执法操作人员的身份、操作权限等方面的按职务和执法程 序要求鉴定设置的数据质量。

1.2 税收数据质量的重要意义

税收数据质量对于实现税收征管的科学化和精细化有着重要的 意义,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数据质量是税收信息系统平稳运行的保证

以省、市级为中心的税收数据集中处理模式, 提高了数据的集中、共享程度,这是以数据质量为基础的。如果数据不准确,采集的原始 数据是垃圾数据, 集中、共享后所能发挥的作用远远小于其所造成的 危害。CTAIS 将税务登记、发票管理、待批文书、申报征收、稽查管 理等环节融为一体, 各环节衔接紧密, 无论其中哪一个环节数据出了 问题,都会对其他环节造成影响。

数据质量是税收执法质量和税收征管质量的体现

数据质量是执法过程和质量的有效反映。只有严格规范执法, 才 会有高质量的数据。通过数据质量监控可以及时发现和分析税收执法 中存在的问题, 对于规范税收执法行为, 推进依法治税具有积极的促 进作用。

数据质量是税收征管结果的具体体现。通过对数据质量评估, 我 们可以及时发现征管工作中的薄弱环节, 有针对性地制定措施, 完善 管理,夯实征管基础,提高征管质量。

数据质量是税收数据分析的基础

进行数据分析必须要有高质量的数据作为保障, 真实、完整、准 确的数据可以客观的反映税收工作现状, 特别是有深度的数据分析能 够揭示税收工作的规律和趋势, 为领导决策提供有价值的参考。而基 于错误的原始数据的数据分析不可能得出正确的分析结果, 甚至会误 导分析结果,影响我们的判断,造成南辕北辙。

1.3 税收数据质量管理原则

税收数据质量的管理,应把握好以下几点原则。

应用 TQM 原则, 全面质量管理(Total Quality Management , TQM 的核心在于一是以充分满足顾客需求为最终目标;二是由事后检查变 为事前预防、事中控制,防检结合,全程控制;三是全员参与。应用 到税收数据质量管理即要:做好采集关,搞好录入关,把好审核关, 用好校验关,过好整改关。

信息技术保证原则, 信息技术的保证为数据质量提供强力支撑, 友好的用户界面减少录入差错, 应用强大的软件工具减少冗余数据和 消除数据杂音, 创建数据词典和数据仓库以减少数据检索和数据维护 工作量。

制度管理原则, 在税务系统上下建立起完善的数据负责制度, 并与部门个人的绩效和奖惩挂钩, 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成立专门的组织 和机构负责数据质量管理工作。

流程控制原则, 制定税收综合征管软件操作的工作流程系统, 按照法律权限规定、税收执法要求、税务管理内部控制需要进行设计, 以保证在税务系统操作流程过程中进行控制数据质量。

第二节 数据质量的校验

数据产生的全过程中,对数据质量的要求也是全过程的,其中, 数据质量校验是核心, 唯有有效的数据质量校验方能提高数据的应用 效率。由于税务部门数据来源和管理的需要, 数据质量校验是一个多 种方法并用的综合性工作。

人工审核校验。该种方法主要是应用于税务数据采集、录入、整改阶段,适用对象就是纳税人个性化的信息,如企业名称、地址、电话、银行账号等基础数据,此类数据无法通过关联分析得出真假, 只有通过人工审核校验得出质量结果。通过人工审核校验能保证数据 质量在第一时间的准确, 这需要录入人员、审核人员高度的责任心和 敬业精神方能达到。

业务指标判断。主要是应用税法规定的数据内在规律以及纳税 人提供数据间的关联关系, 在不同数据源间运用业务指标进行判断数 据质量。如纳税人登记的从业人数可与所得税申报中的工资列支、保 险支出等进行指标判断, 税种鉴定的有效期可与纳税人登记日期、税 种开征日期进行关联比较,税款开具日期、上解日期、入库日期的逻 辑校验等。在这方面我省合肥市、淮南市、宿州市等均建有数据质量 查询平台,将业务指标固化,由计算机产生疑点数据质量问题。外部数据交互。税务部门内部数据单一,必须充分运用外部数 据关联分析来强化税收征管, 提高税务管理本身的数据质量。如与工 商、地税、技术监督、统计、银行、社保基金管理、医保中心、车辆 管理等部门交换数据来验证纳税人登记等税务管理信息的准确。检查数据反馈。税务检查是税务管理的重要手段,有日常巡查、涉税事项调查、税务稽查等多种形式, 这些检查会产生大量的第一手 真实数据,不仅有纳税人基础信息数据,还有其动态变化数据,将这 些数据与既有系统内数据进行校验, 提高数据质量。同时通过检查发 现的税务管理中的漏洞,为我们征管程序设计、操作人员权限设置、执法人员规范的数据质量提供有益补充。

第三节 综合征管软件数据质量监控 税收综合征管软件的数据质量是我们信息化下税务管理的核心,通过多方面的数据校验、数据审核和数据管理,提高各类数据的质量,确保基础数据真实可靠,动态数据逼近准确,将为税收分析、税源管 理、纳税评估提供强有力的数据保障。

第三篇:第五部分 税收数据分析应用

第五部分 税收数据分析应用

第六章 税收数据质量管理

数据是现代管理的灵魂,是进行科学管理、分析、决策的基础。随着税收管理科学化、精细化、信息化的不断深入,税收征管、纳税评估、税收分析等各项工作对数据质量提出了新要求。数据质量不仅是税收执法质量和税收征管质量的具体体现,还成为保障税收数据分析的基础,数据质量管理工作不到位必然影响税收工作的质量,而由于数据的不真实、不准确、不完整、不一致所带来的数据质量问题也成为制约数据分析应用的瓶颈。

第一节 数据质量的概念和特点

1.1 数据质量的概念

狭义来说,数据是进行各种统计、计算、科学研究或技术设计等所依据的数值。而本章要讨论的是在税收征管信息系统中定义的各种类型数据,除了可用于计算的数值型数据外,也包含以字符表示的文本和非结构化的图像数据。以纳税人登记资料为例,涉及到的基本情况包括名称、地址、注册资本、营业执照电子扫描件等,其中注册资本是数值型数据,而名称、地址就是字符型数据,营业执照电子扫描件就是图像数据。

数据本身并不存在真假、质量高低的问题,而将其置于一定的关联关系和生存环境,赋予一定的条件和意思表达,则就要求数据能准确展示对事物的数字维度。所以说,数据质量是基于事物事实,能准确表示事物的数字语言,对其数字真实性、完整性、自洽性的量度。真实性即真实反映事物本来面目,完整性是说数据是充分的,任何有关操作的数据都没有被遗漏,自洽性即数据并不是孤立存在的,数据之间往往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约束,这种约束描述了数据的关联关系,数据必须能够满足这种数据之间的关联关系,而不能够相互矛盾。数据的真实性、完备性、自洽性是数据本身应具有的属性,称为数据的绝对质量,是保证数据质量的基础。

联系税务管理的实际,税收数据质量还具有其特殊性。它是指在税务管理活动中采集的与税收征收管理相关的各种数据的标准量度,是信息化条件下展示税收成果的重要数据源。

目前,在税收综合征管软件中税收数据质量主要内容是,纳税人登记信息数据质量,即对涉及纳税人税务登记各项内容的数据质量,直接体现纳税人的概况,该类数据只有真假问题,而无数据质量高低的量度;纳税人税务鉴定信息数据质量,即对纳税人登记信息联系税法规定,对纳税人涉及税种、税目、纳税期限、纳税方式、税收优惠、发票管理、资格认定等各方面的鉴定和确认,该类数据质量关系纳税人是否按税法要求纳税和管理;纳税人动态信息数据质量,主要涉及纳税人在日常税收管理中的各税种申报数据、财务报表数据、发票使用情况数据、税务行政处理及税务处理数据及涉及纳税人的外部动态数据,该类数据质量需要通过日常管理、评估、检查、稽查等程序进行确认;税务内部人员操作权限设置数据质量,即在税收综合征管软件中对税务执法操作人员的身份、操作权限等方面的按职务和执法程序要求鉴定设置的数据质量。

1.2 税收数据质量的重要意义

税收数据质量对于实现税收征管的科学化和精细化有着重要的意义,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数据质量是税收信息系统平稳运行的保证

以省、市级为中心的税收数据集中处理模式,提高了数据的集中、共享程度,这是以数据质量为基础的。如果数据不准确,采集的原始数据是垃圾数据,集中、共享后所能发挥的作用远远小于其所造成的危害。CTAIS将税务登记、发票管理、待批文书、申报征收、稽查管理等环节融为一体,各环节衔接紧密,无论其中哪一个环节数据出了问题,都会对其他环节造成影响。

数据质量是税收执法质量和税收征管质量的体现

数据质量是执法过程和质量的有效反映。只有严格规范执法,才会有高质量的数据。通过数据质量监控可以及时发现和分析税收执法中存在的问题,对于规范税收执法行为,推进依法治税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数据质量是税收征管结果的具体体现。通过对数据质量评估,我们可以及时发现征管工作中的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制定措施,完善管理,夯实征管基础,提高征管质量。

数据质量是税收数据分析的基础

进行数据分析必须要有高质量的数据作为保障,真实、完整、准确的数据可以客观的反映税收工作现状,特别是有深度的数据分析能够揭示税收工作的规律和趋势,为领导决策提供有价值的参考。而基于错误的原始数据的数据分析不可能得出正确的分析结果,甚至会误导分析结果,影响我们的判断,造成南辕北辙。

1.3 税收数据质量管理原则

税收数据质量的管理,应把握好以下几点原则。应用TQM原则,全面质量管理(Total Quality Management,TQM)的核心在于一是以充分满足顾客需求为最终目标;二是由事后检查变为事前预防、事中控制,防检结合,全程控制;三是全员参与。应用到税收数据质量管理即要:做好采集关,搞好录入关,把好审核关,用好校验关,过好整改关。

信息技术保证原则,信息技术的保证为数据质量提供强力支撑,友好的用户界面减少录入差错,应用强大的软件工具减少冗余数据和消除数据杂音,创建数据词典和数据仓库以减少数据检索和数据维护工作量。

制度管理原则,在税务系统上下建立起完善的数据负责制度,并与部门个人的绩效和奖惩挂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成立专门的组织和机构负责数据质量管理工作。

流程控制原则,制定税收综合征管软件操作的工作流程系统,按照法律权限规定、税收执法要求、税务管理内部控制需要进行设计,以保证在税务系统操作流程过程中进行控制数据质量。

第二节 数据质量的校验

数据产生的全过程中,对数据质量的要求也是全过程的,其中,数据质量校验是核心,唯有有效的数据质量校验方能提高数据的应用效率。由于税务部门数据来源和管理的需要,数据质量校验是一个多种方法并用的综合性工作。

人工审核校验。该种方法主要是应用于税务数据采集、录入、整改阶段,适用对象就是纳税人个性化的信息,如企业名称、地址、电话、银行账号等基础数据,此类数据无法通过关联分析得出真假,只有通过人工审核校验得出质量结果。通过人工审核校验能保证数据质量在第一时间的准确,这需要录入人员、审核人员高度的责任心和敬业精神方能达到。

业务指标判断。主要是应用税法规定的数据内在规律以及纳税人提供数据间的关联关系,在不同数据源间运用业务指标进行判断数据质量。如纳税人登记的从业人数可与所得税申报中的工资列支、保险支出等进行指标判断,税种鉴定的有效期可与纳税人登记日期、税种开征日期进行关联比较,税款开具日期、上解日期、入库日期的逻辑校验等。在这方面我省合肥市、淮南市、宿州市等均建有数据质量查询平台,将业务指标固化,由计算机产生疑点数据质量问题。

外部数据交互。税务部门内部数据单一,必须充分运用外部数据关联分析来强化税收征管,提高税务管理本身的数据质量。如与工商、地税、技术监督、统计、银行、社保基金管理、医保中心、车辆管理等部门交换数据来验证纳税人登记等税务管理信息的准确。

检查数据反馈。税务检查是税务管理的重要手段,有日常巡查、涉税事项调查、税务稽查等多种形式,这些检查会产生大量的第一手真实数据,不仅有纳税人基础信息数据,还有其动态变化数据,将这些数据与既有系统内数据进行校验,提高数据质量。同时通过检查发现的税务管理中的漏洞,为我们征管程序设计、操作人员权限设置、执法人员规范的数据质量提供有益补充。

第三节 综合征管软件数据质量监控

税收综合征管软件的数据质量是我们信息化下税务管理的核心,通过多方面的数据校验、数据审核和数据管理,提高各类数据的质量,确保基础数据真实可靠,动态数据逼近准确,将为税收分析、税源管理、纳税评估提供强有力的数据保障。

第四篇:加强征管数据分析利用的思考

加强征管数据分析利用的思考

综合征管系统2.0系统运行实施,对于完善征管流程,加强税收管理,规范税收执法等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但如何盘活征管系统“海量”数据,激发数据管理的活力,提高系统管理水平,为各级税务机关指导、监督、管理提供决策服务,是当前税收征管工作亟待研究和解决的课题。本文拟就综合征管系统数据分析利用作一思考和研究。

一、开展征管数据分析利用的意义和作用

征管数据分析就是利用综合征管系统2.0系统管理模块提供的征管业务数据资源,通过分析比对,构建科学有效的数据分析利用模型,分析征管现状,研究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规避管理风险,掌握税源分布状况,监控税源动态,预测经济与税收发展的趋势,加强行业税负分析和企业纳税评估,同时及时监控执法过程,跟踪执法结果,检查执法质量,建立科学合理的指标体系,全面考核和监控税收征收管理的工作质量和效率,逐步实现从经验型管理向以理性分析为基础的数据型管理的转变,有效地提高税收管理的整体效能。

(一)有利于提高数据信息的应用能力。通过运用征管系统,对经济和税收综合数据进行科学分析,研究经济与税收增长的弹性、发展的均衡性等关系,揭示税收收入和税收负担等重要指标的长期增长趋势、波动规律、发展速度、地区分布、行业分布、所有制分布和月度时序特征,实现“死”数据资源向“活”信息资源的转换,促使各管理层在日常征管工作中,利用信息技术快捷、简便地获取到有用的信息,建立各类税收管理台账,增强自觉运用征管系统分析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同时,有利于为绩效考核信息化提供保障支持。通过对征管系统数据分析利用,有效地提取、加工、汇总、分析绩效考核指标数据,从而反映基层绩效考核结果,并将有关责任分解到具体的岗位,实现从上级局对基层征管单位、基层征管单位对岗位两级考核数据的支持和应用。

(二)有利于提升税收征管效率和质量。通过对征管系统数据的整合及分析利用,实现对征管业务数据的加工和分析,解决以往提取数据跨系统、时间长、效率低的难题。各级税务机关既可以通过征管系统对不同行业、不同类型纳税人进行分类量化分析,寻找管理的内在规律性,形成详尽的数据分析报告,并制定、实施有效的管理措施,也能够利用数据分析报告中对纳税人涉税问题的详细分析,逐户逐条进行落实,大大增强税收管理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进一步提高税收征管质量和效率。同时有利于加大税源分析的力度和深度。通过征管系统数据分析利用,各级税务机关可将税源基本情况、税源变动情况与税收预测相结合,实现税源信息的对接和共享,随时获得税源发展变化的信息;通过税收预测与实际税源的变动情况进行比对,全面掌握税源的规模与分布状况,结合税源的分析数据,与重点企业的经营情况、纳税记录开展综合评定,从而为加强税源监控,增强防范能力,堵塞税收漏洞提供更好的管理平台。

(三)有利于为税收管理决策提供参考依据。根据综合征管系统2.0的现行发展趋势及系统升级版情况的实际,该系统决策支持集查询、报表、分析和知识发现为一体,集成了税务部门所需的各种分析方法和统计、运筹、知识发现等数学方法,从宏观到微观,从广度到深度,从定量到定性,从多种角度实现对数据随心所欲的挖掘,通过精确查询、模糊查询、组合查询、导航查询和关联查询等多种查询功能向各级税务部门全面地展现信息。为此,通过系统数据分析利用,不但能从宏观上纵览税收征管工作所形成的各种信息,更能纵深查询各纳税人的明细信息,使各级税务机关管理层及时高效地剖析大量日常税收征管业务数据背后所隐含的信息和变化规律,大大提高了决策的准确性和科学性,同时,有利于促进税收执法监督的日常化。由于征管系统数据信息横向覆盖了征管工作的各个方面,纵向覆盖了各个管理层次,数据存放高度集中,信息数据高度共享,数据口径统一规范,形成了税务人员与

计算机相结合的监控机制。各应用层面的人员均可随时通过系统查询、分析税收执法过程中存在的不规范操作,如延期申报处理、所得税征收方式确定、税务登记违章处罚、发票用票情况等方面的问题,及时发现问题,分析原因,积极采取措施整改,有效地规范税务人员的行政执法行为。

二、当前征管数据分析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

综合征管系统2.0运行以来,由于系统功能模块设计缺陷、征管数据采集录入质量难以保障、分析利用手段及机制不健全等原因,同时受在思想观念、征管系统数据分析方法、基础资料和业务技术人员素质等因素影响,导致征管数据分析利用工作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及探索层面。

(一)对征管数据分析利用的认识有待进一步加强。目前,全省国税系统在加大推进实施综合征管系统2.0的进程中,对征管系统数据分析应用工作越来越为各级领导所重视。但是在一些地方或部门,特别是不少基层单位,有些领导干部觉得开展数据分析利用是有“露家丑”,揭自己的短处之嫌;有些税务干部认为“征管系统就是能够开票征税、配售发票就行了”;有些基层税务干部仍然习惯于过去简单的数据对比分析,对影响税收收入增减变化的经济、政策及征管因素揭示不深、不透,有的甚至根本不愿触及,不愿意从深层次上找原因,工作主动性不够;有些业务部门认为征管系统数据分析就是征管部门或信息技术部门的事,与自己税收业务部门管理无关,联系不大,重视不够。

(二)综合征管系统2.0功能模块不能完全支持数据分析利用。目前,四川国税系统使用了征管系统中“税收管理”和“征收核算”两大核心模块,而征管数据分析利用的核心模块在“税收服务”,其功能主要包括“纳税服务事项、决策分析、征管报表处理等功能”。由于目前使用的征管系统版本还没有启用该模块,对数据分析利用的支持很薄弱,没有建立功能较强的税收分析应用平台,表现为查询方式单一,分析指标不完善,缺乏筛选比对功能,仅能满足于简单的统计、查询功能,无法进行同期、同行业等比对分析,导致分析数据之间钩稽关系不紧密,查询结果数据不准确、混乱,无法满足日常征管业务分析利用;内外部信息利用未统一,没有整合与国税、工商、银行、统计、经贸委等外部系统联接端口,致使与外部系统之间信息沟通不够通畅,大量的涉税信息仍需通过人工操作来完成,对外部信息占有和利用程度很低,导致征管数据分析利用的质量和效率不高。

(三)基础数据的质量保障及考核监督措施不到位。完整、准确、可靠的数据资料是分析利用工作赖以开展的前提。综合征管系统2.0在全省四个地市上线运行后,各项数据资料实现了省级集中和共享,为数据分析利用工作提供了很好的基础。但是,由于部分基层税务干部自身素质不高、责任心不强、审核把关不严等原因,造成进入征管系统的一些基础数据不准确、逻辑关系错误,如:税务登记项目不完整、行业品目鉴定不准确、税种核定不正确、所缴销发票不在系统确认、纳税人财务报表录入差错等,导致系统数据分析利用无法有效开展;同时,数据监控体系尚未建立影响数据的制约性。综合征管系统数据来源是多方面的,入口多,处理环节多,目前从基层所到县市区局、省局都尚未建立数据质量的监控、制约、考核机制,征管系统数据管理体系还是空白,数据标准、采集、储存、清理、维护等环节制度建设未建立规范,无法保障征管数据质量的真实有效,影响了征管系统正常运行。

(四)征管数据分析利用工作机制尚未建立。当前,从省局及地市局来看,没有明确定位数据分析应用职责和机构,没有建立相应的工作制度和工作规范,分析利用内容和重点不明确,上下级机关之间的分析互动机制没有建立,导致基层县(区)局、税务所征管数据分析应用活动无法实施,只有“等靠望”,影响了分析利用工作质量和效率的提高;各级税务机关内设机构如征管、计统、税政、稽查、信息中心各部门分析利用职责不明确,缺乏一套规范有效的征管数据录入、提取、整理、传递、分析、应用、监督和责任追究制度,分析利用资料交换渠道不畅通,造成不少基础数据信息资料损失、缺失严重,分析作用远未发挥,分析效果大打折扣;由于数据分析利用工作对基础数据资料、分析方法选择、分析模型建立都有很高的要求,要求从事分析应用人员既要有很高的政治素质又要有很强的税收业务知识、计算机知识、数理统计知识及经济理论知识,而税务机关内设机构岗位分工越来越细,人员素质单一化趋势越来越明显,与开展征管数据分析应用工作的内在要求越来越不适应。

三、征管数据分析利用的建议及对策

近年来,税务系统征管数据利用方式逐步由简单的数据信息查询发展到数据分析和应用,尤其是充分利用税收征管系统数据以及有关宏观经济等第三方信息,进行税收经济分析和企业纳税评估,用于税源监控,促进税收征管。特别对四川国税系统来讲,随着全省推进综合征管系统(国税版)的步伐加快,建立和完善征管系统数据分析应用处理机制已越来越成为各级税务机关亟待研究和探索的重要课题。

(一)定位征管数据分析利用的目标和职责

征管数据分析利用是税收工作的眼睛,也是税收征管工作的检验手段。从技术角度上看,通过实施《综合征管系统》,运用技术手段开展数据提取、挖掘、分析等活动,应用和服务于税收管理的有效手段,它不仅是税收征管的有力工具,而且也代表着税收征管的发展方向;从政策角度上看,通过分析利用,检验各级税务机关落实国家税收政策及税收征管办法、制度等的效果,它不仅是税收管理效能实现的过程,同时也是落实税收征管精细化与科学化的具体体现。其主要目标及职责是:评价纳税行为,检测管理工作,监控执法过程,用数据描述现状、预测趋势,为决策服务,为管理服务,为基层服务。具体包括以下四点:一是评价纳税行为。通过对纳税人纳税申报、办理涉税事项、发票使用等一系列征管数据实施监控,进行挖掘分析,建立税源检测数据模型,可以帮助税务机关对纳税人的纳税行为进行合理的评价。二是检测管理工作。通过征管数据分析应用,可以对各级税务机关包括基层税务所及时掌握、了解税收管理情况,适时了解各级税务机关收入任务完成进度,掌握实施岗位流程、文书流转、减免税管理等方面信息,大大增强监控管理能力,提高税收管理的质量和效率。三是监控执法过程。随着综合征管系统(国税版)全面推进,启用“保障监督”核心模块,实施全过程网络监控,是对征管流程进行监控的数据基础。通过梳理与整合,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建立执法行为监控体系,监控税务部门的执法行为,监督管理流程,对税收执法疑点,做到事前、事中和事后的监控,规范执法行为。四是提供决策支持。征管数据分析不仅可发现税收管理中的瑕疵,同时也为领导决策提供智能支持,通过数据的分类处理与分析,可全面分析宏观税负、行业税负等指标,了解税收收入总量增减的变化,科学判断税收收入增减的原因;通过数据概貌分析,可以得到一个地区或辖区内社会经济发展、企业经营情况及税收规模、增减的总体状况等等。

(二)建立征管数据分析利用指标体系和报告制度

要开展好征管数据分析利用,首先应明确分析利用流程,确定分析利用指标,建立考核责任机制,作为省级或市、县、所级应结合自身实际和辖区税收管理特点,坚持“先易后难,逐步推进”的原则,选择简单易行,直观、便捷的指标开展分析。作为基层税务机关要学会和熟练掌握“通用统计”和“一户式”征管账户模块,对纳税人的登记和认定资料、申报征收资料、发票管理、出口退税、稽查信息、违法违章信息、文书审批、单户综合分析和单户预警等进行“一户式”查询,为下步开展征管数据分析利用打下基础。

1.建立征管数据分析利用指标体系

(1)税源管理类指标。了解和掌握本地区或辖区税源的分布情况和税源总量情况,分析本地区税源状况和推算税源与税收之间的关系,从而为预测税收收入形势提供依据。税源管理指标主要纳税户籍管理状况及登记率;与工商、国税等外部门登记信息的比对情况;税源的行业分布状况;税收与经济发展关系分析指标体系,如宏观税负率、税收弹性分析等指标,从不同角度分析影响税收收入变动因素,采取措施消除税收征管中存在的影响税收收入的不利因素,增强影响税收收入的有利因素,从而促使税收收入稳定良性增长。

(2)税收执法类指标。了解和掌握各级税务机关税收管理执法活动,是否按照《征管法》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要求执行。如按期申报率、当期申报税款按期入库率、查补税款按期入库率、滞纳金加收率、罚款处罚率、罚款按期入库率等;对执法文书使用及系统流程运转情况;对执法程序和执法责任制落实情况。

(3)征收管理类指标。从纳税人申报、税款的应征和入库的角度分析税收管理情况;从税种角度分析政策执行及管理落实情况;从微观税负即行业税负和企业税负的角度分析税收收入变动情况;从纳税人发票使用的角度分析核定管理、申报入库管理等情况;从减免税管理、欠税管理、延期缴纳税款的角度分析税收优惠政策对征管办法、制度执行的情况,分析其政策效应并提出相应建议。

(4)纳税服务类指标。了解和掌握纳税服务工作制度和规范的落实情况。如12366纳税服务咨询热线使用情况分析;办税服务首问责任制、即时服务、限时服务等落实情况;行政效能建设中各类税收管理中行政审批流程和时限要求。

(5)征管数据管理类指标。了解和掌握征管数据采集、整理和录入质量和时限要求。如纳税人征管信息采集率、准确率等达100%;录入征管系统数据准确率达100%;

2.建立征管数据分析利用报告制度

通过征管数据分析,找出税源质量差异、税收征管薄弱环节、税收政策存在的缺陷以及纳税服务质量存在的不足等,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供领导层决策参考。要建立征管数据分析应用报告制度,通过《征管数据分析应用报告》通报给基层税务机关,基层税务机关对指出的征管问题应加以查实和依法处理,并将查实和处理情况以书面形式上报上级税务机关,上下级税务机关通过征管数据分析报告制度形成沟通和反馈机制。具体应包括:一是数据通报部分。由选择的分析指标如税务登记情况、税款入库情况和申报情况等统计内容组成,用数据透视表和数据透视图的方式,对部分数据通报结果可配合以饼形图、直方图、折线图、柱形图等图形,对地区或辖区的税收征管情况进行全面反映。数据来源主要通过综合征管系统“综合查询”与“一户“式征管账户等模块中获取数据。二是数据质量监控部分。主要针对登记信息、核定信息、发票配售缴销、未达起征点管理、纳税人申报表资料审核、财务报表录入异常等方面进行监控,由出现异常的相关单位进行分析和解决,从而提高税收数据质量。三是数据分析部分。针对征管实际中发现的异常情况进行重点分析监控,并将分析结果下发到各征收单位,并提醒征收单位及时加强检查和监控。四是预警监控部分。根据日常征管工作中发现的税收异常和疑点,进行有明确指向性的数据排查,基层税务部门根据税收经济分析发现的问题,通过行业分析和企业纳税评估查找原因,针对存在的问题采取措施加强征管,对涉嫌偷逃骗税企业,及时移交稽查部门处理,从而实现税收经济分析、企业纳税评估、税源监控和税务稽查的良性互动。同时还要对监控原因、指标的确定、可能存在的问题及隐患等进行分析。《征管数据分析报告》中除数据通报的内容基本固定以外,其余部分的内容每期各不相同,主要根据基层单位的反馈信息、意见和建议进行相应调整。

(三)建立征管数据分析利用监督管理和保障机制

数据是征管系统运行的生命,而数据分析利用的前提是完整、准确、及时的数据。为此,各级税务机关要以加强数据质量管理为重点,努力挖掘税务信息的内含价值,发挥其很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要通过采取有利措施,确保机构落实、职责明确、数据质量保障、征管数据分析应用得到有效开展,促进税收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

1.建立工作机制。征管数据分析利用是税收管理的一个庞大工程。目前,《综合征管系统》涉及征管数据来源多、入口多,处理环节多,如果部门之间各自为政,没有一个专门的管理机构,就会形成数据质量无法保障,数据分析无法开展,数据应用也就无法落实,因此,建议省级应逐步设立征管数据分析利用处理中心,负责全省征管数据分析和处理,研究和制

定数据分析利用处理机制,统一业务流程和分析指标,建立数据分析利用考核体系,防止业务部门之间或业务部门与信息技术部门之间不协调、不适应,导致工作中推诿或“踢皮球”,同时,市县一级要落实机构和人员从事征管数据分析应用专(兼)职工作,负责全市、县级数据分析应用工作安排部署,发布市县级征管数据分析指标,指导督促数据采集、录入、分析、应用等工作,汇总和上报《征管数据分析应用报告》。各基层税务所要做好征管数据采集、录入工作,保障数据质量和时限要求,结合辖区实际,抓好纳税户基本数据统计查询和数据比对工作,提出一定的税收管理性建议和措施。总之,通过层层建立数据分析应用工作机制,形成纵横交错的监控组织网络,强化考核,逗硬奖惩,确保征管数据分析应用工作科学、真实、有效。

2.保障数据质量。首先规范数据来源,建立和完善数据的采集途径。数据采集途径包括人工录入、电子申报、数据交换、外部导入,目前上线单位主要是以人工录入数据为主。人工录入数据一方面造成基层工作人员压力大,另一方面数据质量也难以保证。因此,要大力推行多元化电子申报,加快推进与税务部门以外的相关部门的数据交换,研究实现数据外部导入,进一步提高数据质量和采集效率。建议对现有软件进行完善,提供录入数据错误提示功能,把好数据“入口关”。实行市、县两极的监控,规范数据采取、录入和审核,定期开展数据检查。通过建章立制规范数据信息的录入操作标准,从源头上控制初始数据的录入质量。通过对税务基础信息库进行定期或不定期更新和抽查,通报数据维护准确率,落实过错责任追究等手段,保证基础数据维护的及时性、准确性、全面性。

3.整合信息资源。在综合征管系统2.0省局实施数据大集中,要尽快启用其他未使用的核心管理模块,完善现有数据统计查询功能,研究建立数据管理分析平台。首先对税务系统内部信息资源的整合。目前全省国税系统使用的税收征管系统如有综合征管系统、防伪税控系统、运输发票管理系统,出口退税审核等系统都不在同一个平台上,技术标准也不一致,形成了一个个信息孤岛,数据共享程度不高。因此,建议省局在研究、制定全省金税三期工程架构方案时,应考虑在全省搭建一个管理平台,将各个分散独立的税收管理系统纳入到同一个平台上,整合各种资源,让各系统采集的数据“活”起来,提高内部数据共享度。其次提高政府部门间的信息共享度。税务部门与个人、企业、其他政府部门有着紧密的联系,税务部门的信息化不仅仅是税务部门系统内部的信息化,而是有着广泛的外延性。这种外延性要求税收信息化平台要成为一体化的平台,能够与其他系统相互整合,实现信息共享与交换。

4.注重人员培养。提升征管数据分析利用水平的关键在人,目前数据分析利用专业人员队伍尚未形成,为此,要加大综合培训力度,提高征管数据分析人员业务素质。各级税务机关要有针对性地培养本单位的征管数据分析专业人员队伍,省、市级税务机关要定期组织对财经法律法规、税收业务和计算机等方面知识的培训学习,加强学习教育,拓展分析思路,改进工作方法,提高数据综合分析能力。要多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拓展数据源,围绕纳税人的生产经营情况开展专题分析,通过实战分析演练,为各级税务机关提高税收管理能力提供依据,进一步推进征管数据分析应用工作向深度发展,努力造就一支高素质的征管数据分析应用队伍。

第五篇:如何利用excel做好市场调查数据分析

如何利用excel做好市场调查数据分析

Excel是最简单的企业数据信息处理的工具,如何利用excel做好市场调查数据分析? 产品市场分析需要的数据大概方向

(1)整个产品在当前市场的规模。

(2)竞争品牌的销售量与销售额的比较分析。

(3)竞争品牌市场占有率的比较分析。

(4)消费者群体的年龄、性别、职业、学历、收入、家庭结构之市场目标分析。

(5)各竞争品牌产品优缺点的比较分析。

(6)各竞争品牌市场区域与产品定位的比较分析。

(7)各竞争品牌广告费用与广告表现的比较分析。

(8)各竞争品牌促销活动的比较分析。

(9)各竞争品牌公关活动的比较分析。

(10)竞争品牌订价策略的比较分析。

(11)竞争品牌销售渠道的比较分析。

(12)公司近年产品的财务损益分析。

(13)公司产品的优劣与竞争品牌之间的优劣对比分析。

做好这些数据需求规划后,我们可建立多张excel表格,分别填好所需数据,算出各项调查的比例值,根据市场需求,做好企业规划。但是在做这些市场调查表单的同时,会增大工作量,且不小心会丢失数据加大工作量。勤哲Excel服务器是基于excel开发的平台软件,不仅具有excel所有的功能,并且可以保存完好的数据,调查人员可以充分发挥Excel的应用水平,通过设计模板、定义工作流、定义表间公式等简易直观的操作,实现管理意图,轻松、快速构建能够适应变化的ERP、OA、CRM、SCM、PLM、PDM等管理信息系统,做好市场分析后,可将此数据填入勤哲Excel服务器软件中,进行逐个分析。

分析是需要专门的数据分析员来完成,但是企业规划者需要根据数据制定企业产品规划方向,发展策略方针,制定好企业规划各项报表,勤哲Excel服务器不仅可以帮助我们分析这些数据,并且也是一个非常实用的报表工具、数据管理工具、B/S,Web,手机短信管理信息系统(MIS)自动生成工具和业务流程再造(BPR)平台。

勤哲Excel服务器是由勤哲软件公司在2003年开发的,经过十年的开发和客户应用,已经成为各行各业企事业单位的核心应用。它的创举在于复杂的大型ERP、CRM等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可以由会Excel,懂管理的企事业单位的管理人员来完成,现已成为企业数据分析,企业规划的必需产品。

下载关于税收数据分析利用工作的调研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税收数据分析利用工作的调研.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利用大数据促进维稳工作的调研报告

    利用大数据促进维稳工作的调研报告 作者:白羽大数据是信息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深刻的影响着人们生产和生活,能大大的帮助人们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维稳工作是......

    对加强税收数据分析应用的思考

    关于加强税收数据分析应用工作的思考 摘要:开展税收数据分析应用工作,可以为领导决策和强化征管提供科学依据。在新形势下有效地税收数据分析应用是实现税收征管“科学化、精......

    山东国税税收监控数据分析系统

    山东国税 税收监控数据分析系统 中创软件商用中间件有限公司 2010年01月 I 伴随信息技术和税收事业的不断发展,我国税收管理信息化建设从简单地使用计算机到广泛深入地应用......

    浅析如何做好税收分析工作

    浅析如何做好税收分析工作 摘要:税收分析是税收管理的眼睛,它贯穿于税收管理活动的全过程,能及时发展税收经济的新动向,准确判断税收收入形式,查找组织收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高......

    如何利用销售数据分析提升服装店销售业绩

    如何利用销售数据分析提升服装店销售业绩 【销售数据进行分析的意义】 为什么要对销售数据进行分析? 一、了解市场需求 二、针对性的配送货品 三、有利于主动调货 四、预测......

    数据分析工作职责

    1.完善相关通路的信用卡推广统计报表,并根据业务发展情况及时更新报表体系。2.根据通路要求,负责现有客户数据挖掘、目标客群市场细分、关联性分析、建模及交叉销售分析,及时为......

    对国税部门税收业务数据分析工作的思考

    对国税部门税收业务数据分析工作的思考 略阳县国家税务局 梁飞 内容提要:随着信息化的发展,国税系统内已经累计了大量的税收业务数据,数据就是宝贵财富,如何更好地利用这些数据,......

    浅议税收调研分析报告的选题

    浅议专题税收调研分析报告的选题一、税收调研分析报告的定义税收调研分析报告是根据某一特定目的,运用辩证唯物论的观点,对某一税收事务或某一税收问题进行深入、细致、周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