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原工学院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英语测试题答案
1.中国文化的核心是__A__
A 礼B 儒学C佛教D义
2.道教大约成型于公元二世纪,以__A__哲学为基础
A 老子B 庄子C 荀子D 孔子
3.__D__是孔子思想的核心
A.己不所欲,勿施于人B.忠恕C.孝悌D.礼与仁
4.保存中国神话最多的古籍是__A__。
A.山海经B.论语C.尚书D.国语
5.《漱玉词》是_C___的词作集。
A.苏轼B.辛弃疾C.李清照D.岳飞
6.历史剧《屈原》是__C__的代表作。
A 曹禺B.田汉C.郭沫若D.杨翰笙
7.唐代诗人王昌龄最擅长__B__这一诗体。
A.五言绝句B.七言绝句C.五言律诗D.七言律诗
8.曹操散文的特点是__A__。
A.清俊通脱B.豪放不羁C.雄浑恣肆D.犀利深刻
9.代表汉代文人五言诗最高成就的是__C__。
A.乐府诗B.陌上桑C.古诗十九首D 汉宫秋
10.《四书五经》的四书是__B__。
A.《论语》、《孟子》、《尔雅》、《中庸》
B.《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C.《论语》、《中庸》、《大学》、《礼记》
D.《孟子》、《中庸》、《大学》、《礼记》
11.我国最早一部家庭教育专著是__A__的《颜 氏家训》。
A.颜之推B.颜渊C.颜真卿 D.颜师古
12.流芳百世的《兰亭序》是著名书法家__D__的作品。
A.王献之B.柳公权C.颜真卿D.王羲之
13.中晚唐之际,经常以《无题》为题写作爱情的诗人是__C__。
A.杜牧B.柳宗元C.李商隐D.聂夷中
14.文化结构,基本可以用四个层面来概括,即:__A__。
A.物质文化层面、心态文化层面、制度文化层面、行为文化层面
B.风俗文化层面、制度文化层面、物质文化层面、精神文化层面
C.精神文化层面、制度文化层面、风俗文化层面、思想与价值层面
D.物质文化层面、社会关系层面、制度文化层面、艺术语言符号层面
15.孔子主张“有教无类”的意思是_C___。
A.教育不分种类B.受教育不分种类C.受教育不分对象D.施教不分人品
16.文化的概念可分为广义和狭义,广义的文化应包括_C___。
A.精神文化、物质文化
B.精神文化、物质文化、行为文化
C.精神文化、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
D.精神文化、风俗文化
17.佛教约于汉代传入中国,魏晋时代借__C__之风获得大的发展。
A.儒学B.道学C.玄学D.经学
18.关汉卿塑造的悲剧形象之一是__C__
A.谢小娥B.孙玉娥C.窦娥D.如娥
19.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是__A__。
A.欧阳修B.苏轼C.曾巩D.梅尧臣
20.___D____A.《留侯论》B.《石钟山记》C.《贾谊论》D.《前赤壁赋》
21.__A__是中国戏曲史上个第一个高峰,标志着中国古代戏曲真正走向了成熟。
A.元杂剧B.乐府诗C.唐代传奇D.敦煌变文
22.被称为“百戏之师,百戏之母”并在明代和清代初期盛行的是B
A.京剧B.昆曲C.黄梅戏D.越剧
23.中国传统的哲学观念中,提出“中庸”这一价值原则的是__D__。
A.老子B.庄子C.墨子D.孔子
24.关于老子“无为而无不为”的说法,下面认识正确的是__B__。
A.什么也不用做
B.不生事扰民就能达到天下大治的状况
C.不做什么也就等于什么都做了
D.做尽所有的事也就等于什么都没有做
25.下列诗人中,属于边塞是人的是__C__。
A.王维B.孟浩然C.岑参D.杜牧
26.诗句“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出自D
A.《短歌行》 B.《蒿里行》 C.《观沧海》
D.《龟虽寿》
27.具有“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特点作品是_C__。
A.《诗经》B.楚辞
C.汉乐府民歌D.古诗十九首
28.代表曹操悲凉沉雄诗风的名句是___B_____。
A 置酒高堂,悲歌临觞。人寿几何,逝如朝霜
B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C 目送归鸿,手挥五弦。俯仰自得,游心太玄
D 遗荣荣在,外身身全。卓哉先师,修德就闲
29.苏轼与父亲______苏洵 ___、弟弟苏辙,合称“三苏”。
30.“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是谁评价李白的。A
A.杜甫B.苏轼C.李商隐D.陆游
31.唐代以苦吟著称的诗人是__A______。
A.孟郊B.王昌龄C.李贺D.刘禹锡
32.李白诗歌的基本风格是____B____。
A.清新秀丽B.豪放飘逸C.平易质利D.沉郁顿挫
33.“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出自哪首诗B
A.《丽人行》 B.《过华清宫》 C.《逢入京史》D.《琵琶行》
34.百家争鸣的局面出现在_____C___。
A.西周时期B.西周和春秋时期C.战国时期D.秦代
35.先秦时期诸子散文中文学成就最高的是_____D___。
A.《论语》B.《荀子》 C.《韩非子》D.《庄子》
36.先秦时代,儒家学派两位代表人物的大师是____D____。
A.孔丘和荀卿B.孔丘和左丘明C.孔丘和庄子D.孔丘和孟轲
37.《劝学》一文的作者是先秦诸子中的_____B___。
A.韩非子B.荀子C.墨子D.孟子
38.《孔雀东南飞》这首诗的男女主人公分别是____C____。
A.使君和罗敷B.焦仲卿和缇萦C.焦仲卿和刘兰芝D.焦仲卿和罗敷
39.陶渊明带有自传性质的文章是_____C___。
A.《闲情赋》 B.《感事不遇赋》C.《五柳先生传》D.《归去来兮辞》
40.“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登幽州台歌》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D____。
A王勃B.骆宾王C.王绩D.陈子昂
41.以《春江花月夜》孤篇横绝唐代的初唐诗人是_____A___。
A.张若虚B.骆宾王C.张九龄D.陈子昂
42.唐代新乐府运动无可争议的领袖人物是____B____。
A.元稹B.白居易C.韩愈D.张绩
43.下列传统节日中,来源于二十四节气的是_____D___。
A.元宵节B.中秋节C.端午节D.清明节
44.苏轼的名作《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与下列哪个节日有关___A_____?
A.中秋B.重阳C.清明D.上已
45.下列文学家中,不属于“唐宋八大家”的是_____B___。
A.欧阳修B.王勃C.柳宗元D.王安石
46.我国京剧脸谱色彩含义丰富,红色一般表示忠勇狭义,白色表示阴险奸诈,黑色一般表____A___。
A.忠耿正直B.刚愎自用C.奸诈阴险D.卑鄙无耻
47.“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是谁的名句_____A___?
A.李商隐B.骆宾王C.李白D.杨炯
48.“信言不美,美言不信”体现出____B____。
A.怀疑精神B.辩证法思想C.唯物主义D.唯心主义
49.中国最早的文言志怪小说是D
A.《西游记》B.《聊斋》C.《世说新语》D.《搜神记》
二、填空
1.建安文学悲凉慷慨,刚健有力的风格被后人称为“__建安风骨__”。
2.开创田园诗派的人是_陶渊明___。
3.晁错是__汗__ 代著名的散文作家。
4.宋代号称“三苏”的文学家是_苏辙_、_苏洵_、_苏轼_。
5.司马迁的《史记》,记载的历史是从_黄帝____开始的。
6.集宋代理学之大成的学者是__朱熹__。
7.“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出自__刘禹锡__的《竹枝词·杨柳青青江水平》。
8.《红楼梦》写出了所谓“乾隆盛世”具有代表性的_贾、王、史、薛 ___四大家族的兴衰。
9.被称为唐人七绝压卷之作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一诗的作者是_王昌龄___。
10.巴金的小说《雾》《雨》《电》合称《爱情三部曲》___.11.汉末聚集在“三曹”父子身边的一批文人史称_建安七子___。
12.文学史上山水诗取代玄言诗的重大变化发生在_南朝宋初__。
13.“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是盛唐诗人__岑参__的名句。
14.扁鹊发明了中医四诊法,即__望闻问切__四种诊断病情的方法。
15._孟子___的主要思想是“民贵君轻”。
16.中国第一部断代史是_《汉书》___。
17.__杜甫__的诗歌真实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被认为“史诗.”
18.元代文人发展出一种新颖的诗歌形式散曲__。
19.《天净沙、秋思》是元代散曲大家_马致远___的作品,被后人誉为“秋思之祖。”
20.唐玄宗时,宫廷中设立有教艺人的专门场所,故后世称戏班为唐玄宗时,宫廷中设立有教艺人的专门场所,故后世称戏班为__梨园__ 称演员为_梨园弟子___。
21.中国戏曲的角色分为_生旦净末丑_______。
22.王勃,杨炯,骆宾王,卢照邻被后人称为_初唐四杰__.23.唐人小说被称为__传奇____。
24.盛唐山水诗人以__王维____最具代表性。
25.东晋田园诗人陶渊明,不仅诗写得好,其辞赋与散文也写得有特色,最为有名的是《五柳先生传》、__《归去来兮辞》____、《桃花源记》。
26.陶渊明《饮酒》中富有哲理的诗句是:“问君何能尔,__心远地自偏______。
27.魏晋南北朝小说可分志怪小说和__志人_两大类。
28.中国文化的外在特点包括___统一性_____、___连续性_____、_包容性_______、_多样性_______。
29.古代人性论中,影响较大的有__孟子__的“性善论”和__荀子__的“性恶论”。
30.《西游记》之后影响最大的神魔小说是__《封神演义》_____。
三、将下列英语译成汉语
1.the Analects of Confucius论语
2.Classic of Poetry诗经
3.The Chinese zodiac 十二生肖
4.The Romance of the Three Kingdoms三国志
5.Outlaws of the Marsh《水浒传》
6.Dreams of the Red Chamber《红楼梦》
7.Journey to the West《西游记》
8.The Scholars 《儒林外史》
9.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中医
10.Disciples of the Pear Garden梨园弟子
四、问答题
1.你为什么要选择此门课程?你从该课程中最大的收获是什么?(不少于600字)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从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思想文化四个方面,对
中国传统文化做出了全面介绍,详细的介绍了中国古代的哲学、宗教、科技、文学、艺术、史学、民间习俗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基础理论。这和以为那个我所认识的中国传统文化不同,以前知识认为精神方面的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但是我现在知道了
• • • •中国传统文化不止表现在这方面,这只是他的精髓而已,还包括更多的东西:科技、文化典籍、宗教、教育、艺术、文学等等众多的东西。比如人的衣食住行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即饮食文化、衣饰文化、建筑文化、交通文化。这些都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总之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丰富多姿,斑斓多彩。中国传统文化以其丰富多彩,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相继不绝;代有高峰,蔚为奇观;兼收并蓄,融会贯通的成就和特点,使《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的设置更加有必要。它使我们更加深层次的认识了解了中国传统文化,更加的热爱中国传统文化;它有助于我们青年大学生认识国家民族的历史文化,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我们国家民族的自豪感和自信心。具于以上《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的基本内容和总要意义,我认为《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的课程设置更加有意义,有必要。我认为该课程的设置并不是只在文学专业开设,应该让更多的院校专业设置,让更多的大学生认识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培养我们的文化素质。特别是在物质生产和科学技术水平发展的情况下,在西方思想的泛滥下,我们每一个国人都应该熟知中国传统文化.因为它是中国最重要最具影响力的东西,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具有重要的价值取向的作用。只有热爱中国文化,才能是国人更加自豪,才能使国家立于民族之林,才能在现代中生存。特别是在近年来,兴起的中国热,就足以说明这个问题。当西方的发展进行到死胡同的时候,他们开始向这个东方,东方的中国寻求解决的道路。原因就在与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作用。特别是他的实事求是,知行合一,知天命而用之的唯物主义思想;“治世不一道,变过不必法古”的变革精神;民为邦本,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和人道主义精神;有奋发图强的锲而不舍精神;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社会责任感,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情操……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总之向我们传授了太多的中国最重要的东西,值得我们回味与思考。
第二篇: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传统文化留给今天的痼疾
-----------读《丑陋的的中国人》有感
中国文化传承数千年,可谓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它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不可计数,它的伟大是不容质疑和抹杀的。但是文化有其精华必有其糟粕,而又由于文化的传承的连续性,在精华的到发扬的同时,糟粕也随之深入人们的骨髓当中。
《丑陋的中国人》系台湾作家柏杨先生于20多年前所作。其实是一部他在各地以《丑陋的中国人》为题的演讲的合集。比鲁迅先生的杂文要来的深刻,但是没有鲁迅的犀利。二十年多前的书放到现在来写读后感,固然有些过时,毕竟沧海桑田,毕竟物是人非,书中的很多言论已经不适合当今社会现状,但是,还有很多东西没有改变,毕竟是几千年遗留下来的痼疾,不是说改就能改的。更何况,在这二十年中,又有许多新的陋习如雨后春笋般“成长”起来。所以,对于21世纪的中国人,《丑陋的中国人》一书仍然具有深刻的教育意义。
《丑陋的中国人》中提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一个中国人是条龙,三个中国人是条虫。这句话讲的是中国人不团结,中国人总是窝里斗。我们的传统文化中对于团结的强调实在太少太少,至多就是“君子和而不同”等寥寥几句话,而更多的则是强调了个人的重要。这种现象的形成应该与我国古代的政治制度有关。从科举考试到中举为官都是自己的事,为了中举,为了得到高升,士子们不惜陷害同窗,陷害同僚知识分子是一个民族的脊梁,作为脊梁的士子们都没了骨头,又怎么能给后人留下什么团结精神。
而在今天的中国这种劣性根显得更为明显,社会缺乏基本的信任,人人为己。有老人摔倒了,到底是去扶不去扶。去扶吧,好吧你可能碰上碰瓷的了,那还是不去扶了。于是便有了这种中国特有的现象:路上有人出事了,一群人围观,但是就每人上前帮一下。而在前段时间的“小悦悦事件”,这种中国特有的丑陋更被表现的“酣畅淋漓”。我想柏扬先生看见这个事件一定会后悔他当时写《丑陋的中国人》时言语太温和了。
中国人不懂团结,中国人不信任别人等等这些个现象的根本原因都是自私。凡事只为自己着想,一切从自己的利益出发,就像一句话说的: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受中国长期小农经济思想的影响,多数人不能或者不愿将目光放到社会或者集体的层面上,而只是扫好自家门前雪,不去在乎他人,只要自己过好了就足够了。也就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有利可图,落井下石。
中国是一个大国,这不仅是指人口和国土,同时也是文化和传承。还是那句话,一个民族的脊梁是知识分子。要让中国在经济崛起的同时在精神上崛起,知识分子是关键。知识分子会给整个社会一个正确的价值引导,引领整个社会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而在今天的中国,知识分子更是占了总人口的很大一部份,所起到的作用会更加明显。
中华民族,一个勤劳而伟大,沧桑而又生机勃发的民族,在古代骄傲的屹立着,在今天骄傲的屹立着,在未来也必将更加骄傲的屹立着。
第三篇: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1)什么是文化的多样性与共同性?如何看待“全球化”这一问题?
文化的多样性指的是群体和社会借以表现其文化的多种不同形式。不仅体现在人类文化遗产通过丰富多彩的文化表现形式来表达、弘扬和传承的多种方式,也体现在借助各种方式和技术进行的艺术创造、生产、传播、销售和消费的多种方式。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文化的共同性是指群体与社会在共同的人类实践活动中产生的文化的共同的、可以互通的文化内容。各个民族、种族,不论其生活在哪一个地理空间中,他们之间都有某些共同的、可以互通的文化内容,存在着某些共同的基线和色调。我们可从中,概括出人类某些共同的文化现象。比较明显地表现在体育运动、艺术(如音乐、舞蹈等)等方面。体育运动越来越具有世界性、国际化,奥林匹克运动就充分显示了这一点。
全球化
当代,没有一个国家、地区、民族可游离于全球化之外,经济的全球化使得世界各国经济上的联系越来越密切,而世界范围的文化交流与融合也呈现着全球化的趋势。
全球化使得文化的共同性更加广泛,更加可靠,比如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的克服不同民族间的语言障碍、成为不同民族的共同精神财富。
而全球化对文化多样性的影响却是多方面的。一方面,全球化使得文化多样性面临威胁,保持世界语言、风俗的多样性面临了严峻挑战。全球化语言的普及是的少数民族语言濒临消亡。另一方面,全球化又为文化的多样性发展提供了历史机遇,各民族文化通过交流、融合、互渗和互补,不断突破本民族文化的地域和模式的局限性而走向世界,同时,不同国家在吸收它国文化的基础上也会不断创造新的文化,也使各民族的文化更加丰富多彩,充满生机,表现出更加鲜明的 文化的多样性。
我们既要积极的参与到全球化的进程中来,同时也要保护本民族文化的独特性,加强民族文化传播,提升软实力,保持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的正确态度。
(2)文化传统的特点是什么?应该以何种态度对待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特点是宗汇百家优长,兼集八方智慧。
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既包括对传统文化本身的认识和态度,也包括传统文化作为重要的软实力对民族复兴、现代化建设及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作用的认识和态度。
礼敬自豪。在五千年波澜壮阔的历史长河中历练出的中国文化,是我们的祖先智慧的体现、求索的结果,如此灿烂辉煌的中国传统文化,值得我们炎黄子孙敬畏;站在空间的角度审视,中华文化在世界上独树一枝,毫不逊色,值得我们炎黄子孙自豪;站在信息时代审视,象征中国文化基础的中文汉字也完全适应时代的大潮,无须我们炎黄子孙自卑。文化的认同与自信自尊相辅相成,没有文化认同就会失去力量和信心,也会失去想象力和创造力。
学习修炼。中国传统文化,哪怕是其中的一支一脉,对于每一个华夏子孙来说,即使不治国平天下,也对修身、齐家大有裨益。正如习近平同志指出:“读优秀传统文化书籍,是一种以一当
十、含金量高的文化阅读,领导干部多读优秀传统文化书籍,经常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熏陶,可以提高人文素养,增强对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和把握能力,正确处理义与利、己与他、权与民、物质享受与精神享受等重要关系”。
批判扬弃。中国传统文化既有说不尽的优点,也存在诸多不足,有些不足本身就是优点派生出来的。用历史的眼光看,传统文化不仅受到当时科学技术水平和认识能力的局限,同时也局限于当时的地域、物质生活、社会实践和思维习惯的影响,以及历史的惰性、历史的悲剧和历史的灾难等等。
包容发展。中国传统文化向来主张有容乃大,大乃久。文化上的包容性,使中国社会思想文化在内部形成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局面,在外部则向世界开放,不断接受异质文化的激发和营养,从而使自身具有更强的生命力。
(3)谈谈你对中国古代“天人合一”思想的理解。
“天人合一”的思想概念最早是由庄子阐述,后被汉代思想家、阴阳家董仲舒发展为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体系,并由此构建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主体。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华民族五千来的思想核心与精神实质。它首先指出了人与自然的辩证统一关系;其次表明,人类生生不息、则天、希天、求天、同天的完美主义和进取精神;第三,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世界观、价值观的思维模式的全面性和自新性。合,就是互相理解,结成友谊。西方人总是企图以高度发展的科学技术征服自然掠夺自然,而东方先哲却告诫我们,人类只是天地万物中的一个部分,人与自然是息息相通的一体。“天人合一”的思想无处不在,甚至在中国特有的茶文化中,由盖、碗、托三件套组成的茶盏就分别代表了天、人、地的和谐统一、缺一不可。以“仁”为核心,“礼”为外观表现的儒学可以说是一种人学,其主要内容是讲为人之道,包括探讨人的本性、人生的价值、处理人际关系的原则等等。儒家学说强调亲情仁爱,提出“血浓于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等。比如中国人重团圆、以享受天伦之乐为人生之大喜,不像西方人那么讲求自我,有独立和冒险精神。
在天人合一价值成就系统中,天人合一是描述了事物的矛盾变化以及反应进程与指向的观察工具、思维模式。天与人各代表了万物矛盾间的两个方面,即内与外、大与小、静与动、进与退、动力与阻力、被动与主动、思想与物质等等对立统一要素。
我们用天和人来代表万事万物中的矛盾,其主要原因是,如无人,一切矛盾运动均无法觉查;如无天,一切矛盾运动均失去产生的载体;唯有人可以运用万物的矛盾;唯有天可以给人运用矛盾的资源!总之,以天与人作为宇宙万物矛盾运动的代表,才能最透彻的表现天地变迁的原貌和功用。
天人合一的根本表述:天与人是世间万物矛盾中最核心最本质的一对矛盾,天代表物质环境,人代表调适物质资源的思想主体,合是矛盾间的形式转化,一是矛盾相生相依的根本属性。
(4)中国传统的“义利之辨”有何现代意义?
“义利之辨”中国古代关于道德行为与物质利益的关系问题的争辩。义,指思想行为符合一定的道德标准;利,指利益、功利。孔子重义轻利,反对不讲道德而获得富贵,把义利两者分离。韩非则注重功利,认为人与人之间首先是利害关系。在中国封建社会中,儒家重义轻利的道义论基本上占据着统治地位。做人不能为了利益不讲道义,君子取财要有道,不义之财不能得。
(5)如何认识儒家的群己关系?
纵观儒家群己观,其精神实质即是群体价值高于个体价值,个体只有在社会群体那里才能展现和实现自我存在的意义。荀子之所以重视“明分使群”、“名分纲常”,其道理全在于此,在于把群体价值看作是自我实现的前提。与西方人不同,这是一种重人伦关系的价值观念,表现为群体本位价值取向。但儒家群己观似乎并不强调群体原则和个体原则的对立,即不否认个体价值的合理性,相反却给予了许多的关注。中国文化异于西方文化,西方的那种个体自由自主的至上和否定个体价值的宗教禁欲主义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没有地位。依儒之见,没有个体,群体也无从谈起;没有群体,个体也无法显示和发挥其功能和作用。尽管群体价值和个体价值处于异向张力中,但儒家的如上观念,决不会导致也不会形成群体价值和个体价值的对立、分裂、冲突的思维模式。可见,儒家的群己观是相当可贵的,蕴含更多的合理成份,儒家的群己观对于避免由于现代化带来的负面效应有积极意义。特别是在当前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引导人们确立正确的价值取向,更显出传统文化超越时空的现代价值。现代社会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个体原则的空前突出和个体价值的高扬。对个体原则的注重诚然为主体创造性的发挥、个性的多样化以及竞争机制的引入等提供了价值观的基础,但由此过分地划定个人权利界限,并以无情的竞争为实现个体权利的方式,却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后果,极易导致个人主义乃至利己主义的价值现。对个体价值的过分关注,相应地是群体价值的漠视,必然导致人际关系和谐的丧失。这在西方工业文明进步的过程中已产生了严重的后果,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一半以上的欧洲人表示,当他们同他人打交道时,从来都相当谨慎。这种心态,正是根植于冷漠、紧张的现实人伦。其根源就应归为由于过分强调个体价值,突出个体原则而走向极端所导致的个人本位主义的盛行。此正是由于现代工业社会在走向文明进步的同时,在人的价值观上所付出的惨重代价。控制这种负面效应已刻不容缓,显然儒家群己价值观有其现实价值。儒家群己价值观的合理之处在于对个体原则和群体原则作出了合理定位,不致出现群己关系的对抗冲突,使社会人际关系处于和谐状态,从而避免了现代工业社会相对忽视群体原则所引起的严重后果。
(6)谈谈“孝”的观念对中华民族的影响。
孝道是中国古代社会的基本道德规范。一般指社会要求子女对父母应尽的义务,包括尊敬、关爱、养老送终等等。在中国,孝的观念源远流长,甲骨文中就出现了“孝”字,就是说在公元前11世纪以前,华夏先民就已经有了“孝”的观念。《诗经》中则有“哀哀父母,生我劬(qú)劳”、“哀哀父母,生我劳瘁”的咏叹。而关于敬老、养老的专门史料记载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孝道作为中华民族的一种传统文化,随着中国社会文明的发展而不断地丰富和赋予新的内容。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孝文化,重建与现代文明社会相适应的新孝道文化,对融合代际关系,实现家庭和睦,营造孝亲敬老的良好社会氛围,发挥贤孝文化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作用具有重要的现实社会意义。
中国传统孝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又是封建社会意识形态的主要内容,渗透到几千年来中国社会
生活的方方面面。中国传统孝道文化的主要内涵中国传统孝道文化是一个复合概念,内容丰富,涉及面广。既有文化理念,又有制度礼仪。从敬养上分析,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我们可以用十二个字来概括,即:敬亲、奉养、侍疾、立身、谏诤、善终。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孝道文化在中国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是多方面的:
1、修身养性。从个体来讲,孝道是修身养性的基础。通过践行孝道,每个人的道德可以完善。否则,失去孝道,就失去做人的最起码的德性。因此,儒家历来以修身为基础。在今天,倡导孝道,并以此作为培育下一代道德修养的重要内容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融合家庭。从家庭来说,实行孝道,可以长幼有序,规范人伦秩序,促进家庭和睦。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稳定则社会稳定,家庭不稳定则社会不稳定。故此,儒家非常重视家庭的作用,强调用孝道规范家庭。在新时代,强调子女尊敬和赡养老年父母具有同样重要的作用。
3、报国敬业。孝道推崇忠君思想,倡导报国敬业。在封建时代,君与国有时候是同一个意思。据此,儒家认为,实行孝道,就必须在家敬父母,在外事公卿,达于至高无上的国君。虽然其对国君有愚忠的糟粕,但蕴藏其中的报效国家和爱国敬业的思想则是积极进步的。
4、凝聚社会。儒家思想产生于乱世。孝道的思想可以规范社会的行为,建立礼仪的一些制度,调节人际关系,从而凝聚社会,达到天下一统,由乱达治。客观地讲,孝道思想为封建社会维持其社会稳定提供了意识形态,为中国的一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5、塑造文化。中华民族文化博大精深,源于诸子百家,历代都有损益变化,但孝道的思想和传统始终统领着几千年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方向。中华民族文化之所以能够同化无数外来文化,其根本原因在于孝道文化。中华民族文化之所以经久不衰,成为古代世界文明延续至今的唯一的古文明,其根本原因也在于孝道文化。
孝道文化的核心是敬老养老。作为中华民族普遍认同的优良传统,它强调幼敬长、下尊上,要求晚辈尊敬老人,子女孝敬父母,爱护、照顾、赡养老人,使老人们颐养天年,享受天伦之乐,这种精神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具有普遍的社会意义。不少有识之士大声呼吁:孝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不管社会如何进步,社会文明如何发达,这种美德什么时候都不能丢。否则,就无异于大道废弃,纯朴破产,人心堕落,社会倒退。
(7)何谓“孔颜之乐”?你的看法如何?
所谓“孔颜乐处”。朱熹认为“孔颜之乐”包括三个方面和三个层次:“鸢飞鱼跃”境界、“无一夫不得其所”境界和“万物各得其所”境界.对于如何求得“孔颜之乐”,朱熹在批判地继承前人的基础上,提出了一套全面而系统的“无意必固我”、“内外交相养”的持敬方法和“以己及人”“推己及人”之忠恕方法,以及推而至于至极的“致中和”方法
.一、与天地万物同体境界
这种境界认为:“孔颜之乐”境界主要是与天地万物同体之乐。其方法是直接从心上去体认“仁”、“时”、“道”、“自然”,往往不通过其它间接的手段而直指人与天地浑融一体的最高境界,以天地自然作为理想境界的标准。其最主要的特征直接、自然、活泼、洒落、自由。持此观点的 要有邵雍、程颢、谢良佐、陈献章。
二、与“理”合一的境界
宋代理学中占主流的观点认为“孔颜之乐”是与“理”合一的境界。其方法主要是不断地通过内在的“持敬”和外在“格物穷理”,由生而熟,最终达到“从心所欲不逾矩”的与“理”合一的境界。这种方法的主要特征则是严肃、敬畏、警觉乃至如履薄冰、如临深渊。主要人物有程颐、朱熹、陈埴、曹端和胡居仁。
三、与事功合一的境界
认为“孔颜之乐”存在于“博施济众”的事业之中,不可离事而言“乐”。其主要特点是忧乐合一,乐便在忧中,甚至认为“忧”便是“乐”。其代表人物有张载、王渐逵、吕00等。
四、“性”“情”合一的境界
以王守仁为代表的一派认为“孔颜之乐”是每个人心中自然、自有之乐,是“心”原本具有状态,是情与“性”即“良知”合一的境界。其方法主要通过“致良知”,按照自己内在的本心(本性)去做。其牲是事不离乐,与“心事合一”境界的观点――乐不离事,刚好相对。其主要人物除了王守仁外,还有王艮、罗汝芳等。
读不懂,没关系,我们可以只读半部;学不来,也没关系,我们可以尽力而为。我觉得现有的这些追求没有错,毕竟我们是生活在社会中的人,错的是态度以及缺少了点高雅的追求。而态度的转变往往可以在顿悟的那一瞬间发生,为了这么诱人的目标奋斗,有什么理解烦恼?为什么不把烦恼的时间来关心一下亲人,朋友;总之,我们要凭自己的能力去做人,慢慢的去体会发愤忘食,乐以忘忧的境界,然后用一生的时间去追求那份孔颜之乐。
(8)孟子是如何看待君臣关系的?
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9)如何理解老子“自然无为”的思想?
老子哲学的中心观念是“道”,他的整个哲学系统都是由他所预设的“道” 而展开的。老子的哲学形而上的色彩固然浓厚,但他最关心的仍是人生与政治的问题。因 此,“道”必然要向下落实到经验界中,老子认为凡是自然、无为、柔弱等观念 都是“道”所表现的基本特性和精神。其中,“无为”的观念,成为《老子》一 书的中心思想,其他的重要观念都是围绕这个观念展开的。
老子所处的时代天下大乱,诸侯混战,统治者强作妄为、贪求无厌、肆意 放纵,违背自然规律、社会规律,即“有为”,老子看到的“有为”的祸害己经 非常严重了,他说:“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 有为,是以难治。”老子对当时的统治者不顾人 民死活,过着越来越奢侈的生活提出了批判.老子看到当时的统治者本是无德无能的,却偏偏好大喜功,妄自作为,结 果使老百姓疲于奔命,劳民伤财,造成人民的灾难。在这种情形下,老子极力 呼吁统治者为政要“无为”,实行“无为而治”,不要过多干涉者百姓的生活。“无为而治”本言自于孔子“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论语、卫灵公十五》)但在老子哲学里,“无为而治”的思想成为了一个体系。老子认为为政者应当能做到“无为而 治”,有管理而不干涉,有君主而不压迫:君主应当学水的本色,有功而不自居, 过着勤俭的生活,日理万机不贪享受,治国能顺应社会规律、时代潮流,制利 国、利万众的宪政:一旦制订颁布,就不轻易改动,让万民在颁布的宪政下自 化。
老子的“无为”并不是什么都不做,并不是不为,而是含有不妄为、不乱 为、顺应客观态势、尊重自然规律的意思。有人认为“无为”就是毫无作为、消极等待,只是听从命运的摆布,这实在是误解了老子的本意。老子说过:“无 为而无不为”(四十八章〉意思是说:“不妄为,就没有什么事情作不成了。”这 里,“无为”乃是一种立身处世的态度和方法,“无不为”是指不妄为所产生的 效果。这和第三章所说的:“为无为,而无不治”的意思是相通的。“为无为, 而无不治”的意思是以“无为”的态度去对待社会人生,一切事情没有不上轨 道的。万事万物均有自身的规律,我们只能顺应规律,顺应时代的潮流,促其 前进。不能违背规律,否则就是“有为”一一乱为、妄为。“为无为”是讲从“无 为”的态度去“为”可见老子并不反对人类的努力,老子说:“万物作而弗始, 生而弗有,为而弗持,功成而弗居。”(二章〉“生”、“为”、“功成”正是要人去 工作、去创造、去发挥主观能动性,去贡献自己的力量,去成就大众的事业。“弗有”、“弗持”、“弗居”即是要消除一己的占有冲动。人类社会争端的根源, 就在于人人扩张一己的私欲。②因而,老子又叫人不要妄为、不要贪、不要争 夺、不要占有、不违背规律。
(10)评“中体西用”论的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
“中体西用”就是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企图以西方资本主义的先进技术来巩固衰老的封建制度,在文化上企图以西方近代科技来弥补儒学的不足。冲击了儒家文化的传统价值取向和思维习惯,有助于近代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
积极:
一、部分地引进西学
二、开始破坏儒家文化固有的体系 消极:维护封建制度的政体,成为中国文化近代化的严重阻力
(11)评梁漱溟先生的文化观。
梁漱溟是如何给文化下的定义呢? 他在《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中写道: “你且看文化是什么东西呢? 不过是那一民族生活的样法罢了。生活又是什么呢? 生活就是没尽的意欲(will)———此所谓‘意欲’与叔本华所谓‘意欲’略相近,———和那不断的满足与不满足罢了。”
依据解决问题的方法或生活的样法,梁漱溟划分了人生的三路向:(1)遇到问题都是从前面去下手,其结果就是改造局面,使其可以满足我们的要求,这也是生活本来的路向,为奋斗的态度。(2)遇到问题不去要求解决,改造局面,而是就在当前境地上求自己的满足,这种应付问题的方法,只是自己意欲的调和,为随遇而安的态度。
(3)遇到问题不是去克服,而是掉头向后,或者干脆想从根本上取消这种问题或要求,这种应付困难的方法最违背生活的本性,为禁欲的态度。
梁漱溟认为,文化是一以贯之的人生基本态度的完整表达,西方文化走的是第一路向,是以意欲向前要求为其根本精神的,采取的是奋斗的态度; 中国文化走的是第二路向,是以意欲自为、调和、持中为其根本精神的,采取的是随欲而安的态度; 印度文化走的是第三路向,是以意欲反身向后要求为其根本精神的,采取的是禁欲的态度。显而易见,梁漱溟所有观察文化的说法都是以此为依据的,西、中、印三家文化的不同是由意欲之所向不同造成的。
梁漱溟的文化观在于保存中国的文化本质,或更确切地说,保存儒家的伦理价值,努力从传统的外观下去寻找中国文化的真正意义,并尝试着去开创中国文化的复兴之道。梁漱溟进行的探索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的社会实践虽以失败而告终,但他将时代元素融入传统文化,顺应历史发展的苦心孤诣是十分令人景仰的。梁先生的文化思想虽然不可避免地带有鲜明的时代烙印,甚至具有某种逻辑上的矛盾,但对于我们今天的精神文明建设仍然具有极其珍贵的借鉴意义。
(12)评冯友兰先生的文化观。
首先,冯友兰的文化类型说强调考察文化的方法,以文化类型的概念,从认识根源上否定了五四以来形成的“全盘西化”、“中国本位”、“部分西化”等文化建设理论。其次,冯友兰认为西方文化、中国文化都是特殊文化、而不是文化类型。另外,冯友兰提出的通过产业革命实现由生产家庭化向生产社会化社会转变,进而实现由生产家庭化文化类型向生产社会化文化类型转变这一主张,不仅对当时中国文化建设具有一定积极意义,而且至今仍不失启迪作用。
第四篇: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中国传统文化之我见
摘要:中华民族历史源远流长,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它足以使中国人、海外华人引以荣耀和自豪,它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凝聚力;另一方面,近代落伍了的中国正在现代化,虽然中国人的思想观念,思维、行为和生活方式都在发生着重大的变化,中国文化也在全方位地转换和发展,但是这种转换和发展本身就是从传统开始的。本文以时间为主线叙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
中华民族的文化支撑着这个伟大的民族。
一、春秋之前,我们的文化是以“孝”为主线的,这一点从尧舜禹的禅让制所采取的考察方法就可以看出来,孝,是人类进入我们社会后的一个主要特征,它表明人类脱离了兽性,进入了文明。于是,文明以“孝”开端。
二、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混乱,百家争鸣,参差不齐的社会状况促使着人们“头脑风暴”式的爆发了各种学说,经历了百年的淘洗,到了汉武帝时期,终于形成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于是,儒家思想统治中华文明的时代开启了。从此以后,孔子的学说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主流。
儒家创始人为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活动家,鲁国人(今山东曲阜)。孔子思想里,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就是“礼”。所谓的“礼”只是纲常名教化的政治、社会秩序。《论语·子路》中孔子说:“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在孔子思想里,“礼”是与“德政”相结合的。在《为政》中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即主张礼治德化与政令刑罚相辅而行。另一重要内容即是“仁”。如《论语》中的“克己复礼为仁”、“仁者爱人”。“仁”既是孔子修己治人的根本原理,又是孔子实践道德的最高原理。“仁”作为一种精神品质,包含了多方面的伦理道德原则。除了是一种使人们自觉、主动地遵循礼的道德素养之外,还是一种处理人际关系的道德伦理准则。天命观,把天视为主宰一切的权威,并把它作为思想体系的终极依据,“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但另一方面,他也表现出一些理性精神,主张天人可以互相感通,强调在人事活动中去体认天命,强调人事有为。“不怨人,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宪问》)学习方法与认识论上也总结了不少经验。但其中有些糟粕,如知识来源,他肯定有些人“生而知之”。真正精华的是关于学习的问题,孔子认为学习本身是不断实践的过程,强调要反复地学习实践才能巩固所掌握所学的知识要“学而时习之”(《学而》)“温故而知新”(《为政》)。他还主张学与思并重,“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还有就是其的“执两用中的中庸之道”,他在称赞舜“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孟子,名轲,字子舆,邹国人,提出了“性善”和“仁政”说。仁政里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朴素的民本主义观点。还有就是他的关于人的浩然之气即“大丈夫”——“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荀子,名况字卿,战国后期赵国人,他提出的是“性恶论”,人为人性本恶。主张隆礼重法。到了汉代的董仲舒,他有以儒家为中心,吸取黄老之学以及阴阳、名、法各家。提出了“天人感应”说,还根据他的神学的人性论,建立起“三纲”、“五常”的道德观念,他在《举贤良对策》中,提出“独尊儒术,罢黜百家”。他所提出的这个思想文化专制方针,确立了儒家在我国封建社会意识形态中的核心地位。
概括而言,儒家思想体系充分体现在《大学》所讲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条目中,总的说起来就是,究天人之际,明修身之道,述治国方略,求天下为公,最终实现天人和谐的境界,即从哲学的高度认识宇宙,以伦理准则规范人生,落实到治国平天下,最终实现天人和谐。
三、道家是中国思想史上的主要流派之一,它是中国哲学抽象思辨的奇葩,逍遥洒脱人生的精神资源。道家特别是《老子》的思想对中华民族的思想外化发展影响极大,可以说,《老子》五千言,上呈古代文化,下启白代之学,中国历史上各家学派,无不从其汲取学术思想养分。
道家学派的创始人是老子。关于老子的姓氏与生活年代,历来说法不一,一般认为老聃即是老子,大约生活在春秋末年。“道”是老子思想体系的核心。关于“道”,《老子》二十五章中有简明的概括:“有物浑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名之曰大。”“道”的本位论,“道生万物。”“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所谓“道法自然”,是说“道”是按自己的样子为法则的。老子还有其朴素的辨证思想。关于对立统一方面,“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关于量变质变,“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之事必作于细”“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关于否定之否定方面,“曲则全,枉则直、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感”。以“静观”、“玄鉴”为特征的直觉认识论。还有其特有的政治哲学,包括无为而治,所谓“小国寡民”,“不得已”而用兵。“无为而治”就是统治者应该少一点欲望,少一点作为,对人民听其自然,这样,统治才能稳固。
四、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中国古代社会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比较稳定的文化形态,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历史遗产在现实生活中的展现。这个思想体系蕴涵着丰富的文化科学精神,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凝聚之学,中国传统文化是内部凝聚力的文化,这种文化的基本精神是注重和谐,把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群体、人与自然有机地联系起来,形成一种文化关系;二是兼容之学,中国传统文化并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尽管在中国古代对外交往受到限制的条件下,还是以开放的姿态实现了对外来佛学的兼容,三是经世致用之学,文化的本质特征是促进自然、社会的人文之化,中国传统文化突出儒家经世致用的学风,它以究天人之际为出发点,落脚点是修身、治国、平天下,力求在现实社会中实现其价值,经世致用是文化科学的基本精神。
第五篇: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课程论文写作辅导
2008年4月
同学们在写作中存在的最大问题是:把往年的题目拿来写,或者擅自命题写,这样就不可能取得好成绩,也很可惜。个别同学写的内容与本课毫无关系,风马牛不相及,成绩有可能不及格甚至零分,希望同学切忌这点。
第一题“谈‘松竹梅’花中三君子文化现象产生的原因、蕴涵的审美情趣和道德情操及在古代诗书画的表现”,这道题同学答得都不错,因为相关内容很好找。
第二题“论中国古代法律制度特征、缺陷及现实影响”,这道题在教材第五章有详细阐述,同学们写得都很好。
第三题“评孔子‘贫而无谄,富而好礼’一句话”,这道题有难度,但选做的同学都写得不错,可参考于丹《论语心得》一书。
第四题“评老子一段话”,此题稍难,同学们存在的问题是——泛谈老庄思想的正负影响,这不符合要求,应具体就老子这段话谈认识。可参考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里关于老子的内容、书籍。
第五题“谈中国文化的乡土情谊、乡土特色”,同学们对此题理解有误,写成了民俗介绍等。可参考教材第18页,把它扩展就成一篇论文,也可以参考“中国传统文化”同类教材,例如,李中华著,《中国文化概论》,华文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