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国在国外建100所《孔子学院》有感
中国在国外建100所《孔子学院》有感
日前,我在《参考消息》看到,中国政府计划在世界范围内建100所《孔子学院》,在韩国和美国已经开始实施。这实在是一项具有深远战略意义的举措。可惜的是,这件事办得晚了些。
在2003年,我曾在新华网的这个论坛里发表过一篇文章,题目就是:“把儒学向世界传播。”今天,我仍然坚持这个观点。
产生于中国土地上的儒学值不值得向世界传播?儒学在今天有没有它存在的价值,这取决于儒学有没有真理性、科学性、先进性。
用文化性质分类学的方法,将中国文化与美国文化作比较,在自然科学技术文化、管理文化这两方面,中国明显不如美国;在哲学文化、历史文化、艺术文化等方面虽然比美国丰富,但在实践中,由于现实社会中人们对其取舍难以做到恰当,因此中国这些沉睡的文化资源很难使其优秀的部分发挥作用,因而在与美国文化比较时体现出的优秀性并不明显。中国最值得骄傲的也是胜过美国文化的,那就是伦理道德文化了。
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学实际上就是伦理道德文化。儒学主要的是关于修身养性的文化,是如何做一个人的文化。提出做人的根本思想纲领是“仁、”“亲仁,”(政治管理还要亲民爱民);处事的行为纲领是“中庸”、“中和。”今天看来,儒家的这个思想并不落后,不仅不落后,还体现着先进性。人类文明尽管科学技术进步了,但人的道德素养却没有明显的进步,世界还笼罩在战争的阴云中,私欲横暴得泛滥成灾。在2000多年前孔子把人的建设和发展作为整个社会发展的基础,无疑是英明和伟大的,也说明东方的人伦文明是早熟的文明。今天,特别需要唤醒和运用孔孟的灵魂,以医治人们心灵上道德的疮痍。
把儒学向世界传播,是在推广优秀和先进的文化。世界各国的文化应当交流和融合。中国更应把自己民族创造的优秀文化积极向世界传播。
既然叫“孔子学院,”就应当名副其实,除了传授基本的汉语之外,应将《论语》、《孟子》等经典作为必修课。
窃以为仅靠政府的力量还不够。政府还要鼓励和支持民间力量到国外办学,鼓励国内的儒学爱好者到国外传“教。”
(2005年3月19日星期六上午)
第二篇:参观孔子学院有感
参观国家汉办/孔子学院总部有感
2014年5月28日下午,我们参加北京教育学院继续教育的老师有幸参观了孔子学院总部。中国孔子学院总部(国家汉办)是全球孔子学院的最高管理机构,负责管理和指导全球孔子学院。近年来,我国已在全世界120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440所孔子学院和646个孔子课堂。孔子学院为增进世界人民对中国语言文化的了解、发展中国与世界各国的友好关系、促进世界多元文化发展做出了积极的努力,受到了广泛的欢迎。今天我们来到这里和孔子学院近距离接触,没有想到的是能够对中华文化进行如此深度的学习和体验。有趣的活动特别多。不仅了解了中国京剧的历史、不同的角色以及脸谱艺术,同时还争相试穿京剧角色的服装,利用设备将自己的头像嵌进不同的京剧角色。亲身体验了编钟的敲击,古筝的弹奏以及利用特殊设备感受不同生肖的剪纸艺术。还了解了中医著名的针灸治疗法、中国传统水墨画、精美的瓷器、茶艺术、少林功夫、弥勒佛、竹罄上的书法等中国传统文化的方方面面。
这次参观的收获特别多。
(1)这里展示了与众不同的中国文化风采,极大地调动了观者的兴趣,现场气氛活跃,老师们积极进行着不同的尝试,我对这次参观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想外国人接触到这些东西,也会被中国文化的魅力所吸引。可见生动活泼地增强大家对汉语国际教育事业的认识很有必要。
(2)为了更好地学习中华文化、交流中华文化的传播经验,国外孔子学院赠送的很多礼物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看到这些礼物,仿佛就看到了世界各地的孔子学院,看到了汉语国际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孔子学院为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做出了重要贡献,作为一名中国人,我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
(3)在中华文化体验厅,展厅采用先进的多媒体技术和声、光、电等全新展示方式,生动地展示了汉字、京剧、剪纸、音乐等中华文化。我为先进的科学技术在国际汉语学习当中的充分应用而深深叹服,现代科技为汉语知识的学习提供了生动形象的媒介,为中华文化的传播打开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使我深切地感受到了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与日新月异的现代文明。
(4)通过这次参观,我不但开阔了文化视野,而且对对外汉语教学和汉语国际教育的发展状况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没有孔子学院提供的机会和条件,就不
会有这么多外国人来学习汉语,我从中认识到了孔子学院的重要性,也意识到了自觉加强文化修养,传承并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将来在工作和生活中将自觉重视和传播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果学玲 2014年5月29日
第三篇:中国传统文化在国外
中国传统文化在国外 【作 者】许启贤
80年代以来,不少国家和地区兴起了一股研究、探索中国传统文化的热潮。近些年,这一热潮又和我国国内的“中国传统文化热”结合起来,呈现出进一步发展的趋势。关注和研究国外关于中国传统文化讨论的问题、观点及其讨论情况,对我们学习、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都有重要意义。
一、国外“中国传统文化热”的发展情况
国外的中国传统文化热在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最深远的日本、新加坡、韩国最为突出。
在日本,东京、京都等地现在有许多研究孔孟思想的学会和研究所。他们把研究中国儒家思想与日本现代化结合了起来。1987年,日本文部省资助了一项《东亚比较研究》的大型研究计划。在第一次会上,项目负责人、东京外国语大学教授中岛岭雄说:“应在新的现代化论的框架中,重新考虑支持日本人行为方式的儒教性因素的有效性。”为了把经济搞上去,日本许多思想家企业家主张用儒家伦理精神激励人们。日本著名的伦理研究所创始人凡山敏雄在会员必读的《人类幸福之路》一书中,就引用了不少中国传统美德的语录。他用《孟子》的“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的语录激励人们不要怕苦难。用《史记》中的“得时难而失之易”的话,教诲人们爱惜人生,爱惜今日。被誉为日本“企业之父”、“日本近代经济的最高指导者”的涩泽荣一,他一生按孔子《论语》精神倡导和实践的企业精神,在日本影响很大。在他所著的被誉为“商务圣经”的《论语与算盘》一书中说:“《论语》中有算盘,算盘中有《论语》”,“打算盘是利,《论语》是道德”,主张义利合一,不可分离。成立于1970年的日本松下电器商学院,处处以儒家经典为学习内容。该院的研修目标就是《大学》中的“三纲领”:“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即竭尽全力地实践商业道德,至诚无欺地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为实现尽善尽美的目标而努力。日本大东文化大学教授沟口雄三在去年北京举行的“孔子诞辰2545周年纪念与国际学术研讨会”的发言中说:“现在,人类面临着利己主义还是共生主义问题。这正是儒学再次崛起的契机,因为儒学才是关注人类最根本问题的思想。儒学的共生主义正体现在‘达己必先达人’的精神中。”
在新加坡,从80年代就开始推行以中国儒家传统文化为中心内容的“文化再生”运动。1982年春节,李光耀总理就号召新加坡人民保持和发扬中华民族儒家的传统道德,并把“忠孝仁爱礼义廉耻”作为政府必须坚决贯彻执行的“治国之道”。教育当局宣布在中学三、四年级开设《儒家伦理》课,以培养具有儒家伦理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念的一代人。1988年10月,第一副总理吴作栋又提议把儒家东方价值观提升为国家意识,并使之成为每个公民的行动指南。1990年2月,新加坡政府发表了充满儒家伦理精神的《共同价值白皮书》。该书提出了五大共同价值观为:(1)国家至上,社会为先;(2)家庭为根,社会为本;(3)关怀扶持,同舟共济;(4)求同存异,协商共识;(5)种族和谐,宗教宽容。在韩国,儒学思想早在汉唐时代就传入朝鲜半岛,影响很大。创建于公元992年的国子监,1398年更名为成均馆,1946 年改建为成均馆大学。该校现在仍以儒学为宗旨,以仁义礼智为校训。该校一年级学生都必须学习《儒学原理》。中央有成均馆,各郡县则设乡校300多所,利用寒暑假对中小学生进行儒家修身和忠孝仁爱的道德教育和行为规范教育。并且他们把儒家道德和企业经济发展结合起来。《儒教文化圈的秩序和经济》的作者、韩国釜山大学教授全日坤1988年曾说:“儒教国家经济发展的成功,是由于儒教伦理具有与其经济发展的适应性。”“在两国(指日本和韩国)中,儒教是最具有优势的传统文化,至今仍作为重要的秩序原理而生存。”韩国国立大学哲学科尹丝淳教授说:“特别是儒教的人尊、人道思想,才是纠正现代文明弊害的珍贵的智慧。” 中国传统文化在西方美英等国家中,也形成了一定程度的“热”。远在1951年,在费正清教授倡导下,美国远东研究协会就成立了中国思想研究会。70年代到80年代,在美国又兴起了以成中英、杜维明等美籍华人为代表的“新儒学”。他们发表了大量研究儒家传统文化的著作。1993年5月在北京召开的“东方传统伦理道德与当代青少年教育国际研讨会”上,美国夏威夷大学成中英教授说:“中国儒家伦理道德坚持高度的目标原则,讲理想;坚持高度的责任原则,讲德性;坚持公利原则,不讲私利;坚持权利原则,注重自我修养。这对社会的协调发展是有很重要作用的。”美国哈佛大学杜维明教授在北京“纪念孔子诞辰2545周年的国际学术讨论会”上说:“现代社会可以从儒学中挖掘出许多丰富有益的资源。”儒家精神“可以抑制高度西方化暴露出来的极端个人主义、激烈而残忍的竞争、过分的法制滞涨,等等。”
在英国,本世纪80年代,英国著名历史学家汤因比在《展望二十一世纪》一书中,对中国传统文化大加赞扬,认为“在漫长的中国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逐步培育起来的世界精神”,可以“成为世界统一的地理和文化上的主轴。”“中国人无论在国家衰落的时候,还是实际上处于混乱的时候,都能坚持继续发扬这种美德。”所以,他预言,中国人和东亚各民族的合作,将在未来“人类统一过程中,可能要发挥主导作用。” 总之,随着中国向世界开放,一个相当独特的“中国热”和“中国传统文化热”将会进一步发展。
二、国外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热”的原因及我们的反思
近20年来,世界各国之所以对中国传统文化如此重视,是有其复杂原因的。第一,从亚洲的日本、韩国、新加坡来说,之所以都重视中国传统文化,是因为儒家传统文化中一部分价值观、伦理观已经积淀成为他们民族的道德规范和民族心理。在当今日本社会,作为人际关系规范的伦理观念,很多都是来自儒家伦理。“和为贵”、“忠”、“诚”、“孝”、“恩”等,对日本人来说,至今仍是至上的美德。日本企业中的“团体精神主义”、“忠诚团体意识”就是儒家精神在企业中的体现,而且凭靠这种精神,日本一跃成为世界经济大国。另外,和日本政府的提倡有关。前首相中曾根康弘在1983年的一次讲话中曾说:“日本要把民主主义、自由主义的想法和孔子的教导调和起来。”正因为上述等原因,儒家伦理道德一直支配着日本人的行为。韩国、新加坡等国重视儒家伦理,原因也和日本大体相同。新加坡领导人更为重视。李光耀1978年在国庆献辞中曾说:“也许我英语比华语好,因为我早年学会英语;但是即使再过一千个世代,我也不会变成英国人。我心中所信守的不是西方的价值体系,而是东方价值体系。” 第二,从西方国家来说,是和他们的经济趋于停滞及一系列社会问题有关。传统的观点认为,现代化只有西方一个模式。可是本世纪60年代以后,亚洲的日本、韩国、新加坡及我国的台湾省等,经济发展速度惊人。这样,“欧洲中心论”就被打破。一些学者认为,东亚这些国家和地区经济如此迅速发展,是否有一种东方企业精神即儒家的传统精神在起作用。1983年在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召开的第17届世界哲学大会上,会议主席蒙特利尔大学校长高启教授说:“在过去的一二百年间,由于西方的技术经济占优势,所以在哲学,人文科学方面也就自居先进地位。但如今东方的技术经济已经赶上来了,甚至有凌驾西方的趋势,现在该是西方觉醒虚心向东方智慧学习的时候。”西方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就是企图在现代经济和中国文化之间觅找结合的契机。另外,在西方国家,人们的物质生活是丰富的,可是人们的精神生活是空虚的,从而导致了西方社会常见的吸毒、酗酒、独居、同性恋、卖淫、强奸、自杀、凶杀等畸形社会现象。这种西方世界的精神危机,迫使一些有识之士企图从东方文化中寻找补救的良药。80年代末,一批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在巴黎开会。在会后的宣言中,他们针对西方世界道德危机问题指出:“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就必须到2500年前的中国孔夫子那里寻找机会。”他们认为,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注重道德,正是孔夫子思想的精华。
第三,中国是一个大国。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和发展,它的文化不能不引起海外世界的重视。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以每年平均9%的速度增长,更引起了世人的关注。在这种情况下,西方学者和广大人民要求了解中国的愿望日趋强烈。加之,在西方的华裔和华侨中,也产生了“回归意识”和“寻根意识”。这样,在70年代末,便逐渐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了“中国热”和“中国文化热”。中国传统文化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一个瑰宝,理应受到全世界的重视。
面对国外中国传统文化研究的热潮,作为一个中国人和一名中国共产党员,我们应该怎样看呢?我认为,第一,要学习和正确对待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内容是很丰富的。对我们很多人特别是青年人来说,是一知半解或茫然无知的。所以,我们尽可能挤时间学一点。另外,在学习的基础上,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正确地分析它,取其精华,弃其糟粕。那种对中国传统文化“全盘肯定”和“全盘否定”的观点都是不对的。第二,要把学习马列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结合起来,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化的马列主义必须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吸取积极营养。毛泽东思想就是中国工人阶级在马克思主义思想指导下,结合自己的斗争实践,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孕育下产生的。第三,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思想文化,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作贡献。
第四篇:孔子学院与中国梦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学习体会
-----孔子学院与中国梦
2013年9月和10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出访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期间,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一带一路”)的重大倡议,得到国际社会高度关注。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参加2013年中国-东盟博览会时强调,铺就面向东盟的海上丝绸之路,打造带动腹地发展的战略支点。加快“一带一路”建设,有利于促进沿线各国经济繁荣与区域经济合作,加强不同文明交流互鉴,促进世界和平发展,是一项造福世界各国人民的伟大事业,而孔子学院的诞生与发展与习近平主席提出“一带一路”思想不谋而合。
毋庸置疑,中国的政治经济蓬勃发展,在我国“硬实力”已经卓有成效的时候,开始重视提高自身“软实力”,而一个国家的文化和外交政策也是该国“软实力”的重要资源。文化外交已日益成为一个国家政治外交、经济外交之外的重要补充,世界各国纷纷依靠文化手段来开展国际间的公共活动,达成对外战略意图。战争博弈是暂态,文化博弈是常态。任何一个大国,在确定其世界地位之后,都必然会以文化外交方式来进行长治久安的建设工作。应该认识到,文化外交不但是大国崛起的必然选择,而且更应成为大国国策的核心要义之一。中国是一个文化资源大国,但却还不是一个文化强国。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以及文化外交在国家对外战略中的地位日益突出,我国已经开始冲击全球文化领域。
一、海外汉语教学和孔子学院的发展对中国国际地位的树立有所助益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中国语言文化的代表性推广机构—孔子学院的成立和发展,是当代中国文化外交的战略之一,也是当代中国文化外交兴起的重要标志之一。孔子是中国文化的著名代表人物,尽管中国文化的内涵比孔子学说要丰富得多,但孔子学说的强大包容性,是中国传统文明的内核,孔子本人的地位也早已得到世人的尊崇,更能代表中国古老悠久文化的本质。秉承孔子的“和为贵”的理念,以传授汉语和推广中国文化为己任的孔子学院的创办正是当代中国文化外交所奉行的“和而不同”的哲学基础,是中国在当代文化外交领域的重大突破,对于中国整体外交格局来说具有重大意义。相对来说,无论是传统的教育外事工作,还是一般的文化外联,都没有上升到这样的层次。所以,孔子学院已成为当代中国文化外交中的一项创新举措和突出亮点。
孔子学院的发展以及海外汉语教学对中国国际地位的树立有着很大的助益。目前中国的国际形象,特别在西方,基本上是由以美国为首的全球信息传播体系塑造的,现在依旧有着 “中国威胁论”,使中国的国际形象极大受损。而孔子学院的发展恰恰用中国自己的口号向世界大声发出自己的声音,向世界说明中国,辩解是非曲直。通过平和、吸引、寓教于乐的方式营造理解,释放善意,以此打破隔阂、误解,使不同信仰,不同宗教的人加深对中国国情以及中华文明的了解。
二、对孔子学院的发展反思 语言是一种文化的基础,是民族形成的基本要素。汉字文化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使汉语成为传承中华文化的载体。中国在世界各地建立孔子学院,为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开启了一扇了解中国的窗口。孔子学院作为当代中国文化外交的重要平台,不但加强了汉语的传播,而且也把中国文化带到世界各地。而且在实际的推广过程中,也处处体现了中国谋求与各方共同发展、互利共荣,设身处地为对方着想的外交理念。中国凭借着自身的这种仁爱、包容的“和合”文化外交思想,为增强中国“软实力”赢得了喝彩。
比如内罗毕孔子学院自开课以来,来自中国的教师们每周会向学生们讲授汉语,传播中国文化。除了常规的课堂教学,他们还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请中国驻肯尼亚大使讲课,请华人书法家现场书写演示中国书法,观摩中国电影等等。久而久之,中国灯笼、中国结、长城和天坛等成了他们熟悉的事物。就像内罗毕孔子学院的学生一样,世界各地孔子学院的学生们在一点一滴的学习熏陶中,中国悠久的历史和儒家文化展示了她独特的魅力,慢慢地开始浸润他们的心灵。中国文化以这样一种独特而亲和的方式传播到海外,在潜移默化中增强了中国的软实力。
但是通过国家汉办对我们的培训,我们也了解到以往的孔子学院在输出中国文化方面或多或少陷入了偏重传统文化、对当代文化艺术成就挖掘较少的弊端。孔子学院对中国文化资源的挖掘潜力也不够,往往过于偏重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对当代中国的时代风貌、人文精神和文化艺术成就宣传的力度还不太够。这就使得世界对中国的总体 印象往往还停留在“五千年文化、长城、故宫”等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上,中国的新形象并未被世界认知。孔子学院以汉语推广入手,但孔子学院肩负的重任决不止教授汉语这么简单,还应该顺应时机,古为今用,统筹考虑如何更好的挖掘中国文化资源优势、最大限度的推广中华文化,把孔子学院的办学内容提升到“文化中心”的高度而不仅仅是作为汉语培训的基地,这也是目前孔子学院应该考虑的发展道路。
在孔子学院的推广过程中,更要注重向世界全方位地展示中国优秀的历史文化与当代文化成果,既要对传统文明、儒家文化的生命力进行深度挖掘,也要介绍中国现代文化的繁荣与创新。做到传统与现代相结合,局部和整体互补,努力推出题材丰富、技法创新、风格新颖、内涵深刻的当代优秀文艺作品,通过电影、舞蹈、音乐、体育、服饰文化等多个角度,既让人领略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永恒魅力,更要让人体会到当代中国文化的底蕴,体会当今时代的中国现实,向世界展示一个发展、开放、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并存的全新中国,让世界也可以体会到现代中国的魅力。
三、教师在孔子学院发展中的角色
总书记在北京师范大学的教师节座谈会中指出:教育是提高人民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事业。教师是人类历史上最古老的职业之一,也是最伟大、最神圣的职业之一。人们常说:“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崇高的职业。”自古以来,中华 民族就有尊师重教、崇智尚学的优良传统,正所谓“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贵师而重傅,则法度存”。在古代,孔子被推崇为“大成至圣先师”,被誉为“万世师表”。在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发展史上,英雄辈出,大师荟萃,都与一代又一代教师的辛勤耕耘是分不开的。新中国成立65年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教育事业,建成了世界最大规模的教育体系,保障了亿万人民群众受教育的权利,极大提高了全民族素质,有力推动了经济社会发展。长期以来,广大教师自觉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教书育人,呕心沥血,默默奉献,为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作出了巨大贡献,赢得了全社会广泛赞誉和普遍尊重。
当今世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特别是经历了历史上罕见的国际金融危机,各国纷纷调整发展战略,更加注重科技进步和创新驱动。当今世界的综合国力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竞争,人才越来越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资源,教育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地位和作用更加突显。“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归根到底靠人才、靠教育。源源不断的人才资源是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的重要潜在力量和后发优势。希望广大教师认清肩负的使命和责任,努力为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更大贡献!
教师重要,就在于教师的工作是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工作。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国家繁荣、民族振兴、教育发展,需要我们大力培养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需要涌现一大批好老师。
为进一步加强孔子学院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孔子学院办学质量和水平,保障孔子学院可持续发展,孔子学院总部暨中国国家汉办决定与孔子学院所在大学合作设立核心教师岗位项目。并且为促进中外文化教育交流,加强国际汉语教学和教育援外工作,中国教育部与国家汉办根据与国外的教育交流协议和国外对汉语教学的需求,由国家汉办具体负责向国外教育部、大学、中小学等教育单位派出汉语教学顾问及汉语教师。目前,国家公派教师岗位共计357个,遍布美洲、欧洲、亚洲、非洲、大洋洲的92个国家。2006年在岗教师357人。
教师在实现中国梦,实现一带一路的发展过程中以及孔子学院的未来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总书记在北师大指出,教师第一位是传道,并提出了“四有”好教师的标准。“师以德为本,育人品当先”。教师作为人类文明的传播者,更应该注意为人师表,严格要求自己,从思想作风到生活作风,从言行到举止,从心灵到外表,都要作净化社会风气的表率。作为高校教师,要按照“四有”标准审视自己,先“立己德”后“树人德”,既培养学生成才,也培养学生成人,将教书育人作为教师安身立命的根本。
通过培训学习我们更加深刻的认识到中国梦的实现更加要求教师为国家和人类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孔子学院的发展更加要求教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坚定信念努力传播中国文化,与世界各国人民交 流学习,加强交流与合作,学习发达国家的先进教育理念,取长补短。既要做到因材施教又要实现教学相长,为中华文明的传播,为人类文明的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作为孔子学院的汉语教师,我们要始终怀着深深的荣誉感、使命感以及孔子学院的发展赋予我们的责任感,满怀感情地向世界人民介绍中国让世界人民了解中国,要满怀热情的与来自世界各地的人民交流学习取长补短,要始终激情饱满的在自己的岗位上尽职尽责,为实现一带一路的伟大目标以及孔子学院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通过培训学习我们认识到充分发挥孔子学院综合文化交流平台作用的重要性以及孔子学院的发展在助推“中国梦”走向世界的过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培训的过程中,通过各大知名教授专家的大视野和高校领导的大情怀让我们更加深刻的知晓了中国、知晓了世界、知晓了天下,让我们从战略的高度认识了“孔子学院与中国梦”的关系。
厦门大学洪成得教授在讲座中提到中国梦包含让我们的语言成为世界的通话,让我们的文化传遍世界的各个角落。而孔子学院的繁荣发展则意味着我们祖国经济日益繁荣,我们的国立日渐强盛;意味着我们的国家正在走向世界,我们的文化正在走向世界。孔子学院的发展将为我们成为语言强国和文化强国的中国梦想搭建桥梁,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做出它自己的贡献。
第五篇:关于推荐2011年孔子学院
关于推荐2011年孔子学院(课堂)汉语教师志愿者储备培训的通知
------------------发布日期:[2010-11-9] 录入管理:[oice]
为进一步做好2011年孔子学院志愿者选派工作,国家汉办拟于12月组织2011年赴孔子学院(课堂)志愿者储备人员培训。根据国家汉办通知精神,现面向全校推荐参加孔子学院(课堂)汉语教师志愿者储备培训若干名,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推荐人选要求
1、推荐对象
从我校在职教师、在读研究生、本科以上应届毕业生相关专业中推荐。具有教学经验者、掌握赴任国语言者、参加过国家汉办非英语语种培训成绩合格者和品学兼优的学生干部优先推荐。
2、人选条件
(1)具备良好的政治和业务素质,热爱祖国,志愿从事汉语国际推广工作,具有奉献精神,有较强的组织纪律性和团队协作精神,品行端正,无犯罪记录;
(2)身体健康,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适应能力;
(3)掌握汉语、中华文化、当代中国国情和教学理论知识,具备较好的汉语教学实践能力、外语沟通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具备中华才艺专长;
(4)普通话达到二级甲等以上水平;英语达到大学英语四级以上水平。(注:对民族舞蹈和武术方向专业学生,以及韩语、俄语专业已获取小语种专业四级以上水平的学生,英语不做硬性要求,其他专业均需达到大学英语四级以上)
(5)年龄在22岁至60岁之间。
3、拟赴任岗位
巴西里约热内卢天主教大学孔子学院。
二、推荐程序
1、申请办法:个人自愿申请,院系推荐,择优录取。
2、各学院于11月10日之前将报名材料统一报送国际合作处/国际交流与教育学院。
3、国际合作处/国际交流与教育学院将对申请材料进行审核,并按要求将符合条件的储备人员名单报送国家汉办。
4、国家汉办将对志愿者候选人进行统一面试和心理测试,内容主要为专业知识、教学技能、跨文化交际能力、外语水平和心理素质等。汉办根据岗位需求和候选人面试、心理测试成绩确定参加培训人员名单。根据派出时间分批组织,具体安排另行通知。
5、录取:汉办根据外方最终确认的岗位需求数量和培训综合考核成绩确定赴孔子学院(课堂)志愿者录取名录。非英语语种志愿者人选将首先从汉办非英语语种培训合格人员中录取,其次从此次培训学员中录取。
三、派出及待遇
1、派出时间:根据孔子学院(课堂)具体要求确定。
2、待遇:汉办为志愿者提供每人每月800-1000美元生活津贴、一次性安置补贴1000美元,往返国际旅费及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并酌情协商外方为志愿者提供住宿和医疗保险。
四、报名材料
1、河北大学汉语教师志愿者报名审核表
2、汉语教师志愿者报名申请表
3、汉语教师志愿者综合情况审核表
请于11月10日17时前将以上材料发送至zhangminghuicandy@163.com,文件名请以“所在学院名称+姓名”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