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八年级下数学期中试卷分析
八年级下数学期中试卷分析
一、总体评价
本套试题本着突出能力,注重基础,有创新的命题原则。突出了数学学科是基础的学科,八年级数学在中考中占的比例又大的特点,在坚持全面考察学生的数学知识、方法和数学思想的基础上,积极探索试题的创新,试卷层次分明、难易有度,既有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基础题,又有对数学思想、数学方法的领悟及数学思维的水平客观上存在差异的区分题,试题的立意鲜明,取材新颖、设计巧妙,贴近学生生活实际,体现了时代气息与人文精神的要求。题型丰富多样,包括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既考查了学生本学期开学以来学习的基础知识,又考查了学生的学习态度以及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力。
二、试题的结构、特点的分析
1.试题结构的分析
本套试题满分100分,三道大题包含25道小题,其中客观性题目占30分,主观性题目占70分。
2.试题的特点
(1)强调能力,注重对数学思维过程、方法的考查
试卷中不仅考查学生对八年级数学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而且也考查了学生以这些知识为载体,在综合运用这些知识的过程中所反映出来的基本的数学能力,初中阶段数学能力主要是指运算能力、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2)注重灵活运用知识和探求能力的考查
试卷积极创设探索思维,重视开放性、探索性试题的设计,如第10题、12题、18题,考查学生灵活运用知识与方法的能力;如第12题、22题、25题等具有开放性、探索性,有利于考查不同层次的学生分析、探求、解决问题的能力。
(3)重视阅读理解、获取信息和数据处理能力的考查
从文字、图象、数据中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是新课程特别强调的。如第10题、14题、18题、题23题等,较好地实现了对这方面能力的考查,强调了培养学生在现代社会中获取和处理信息能力的要求。
(4)重视联系实际生活,突出数学应用能力的考查
试卷多处设置了实际应用问题,如解答题第24题,考查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抽象数学模型的能力,体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情感,试题取自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具有时代气息与教育价值,让学生感到现实生活中充满了数学,并要求活学活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效地考查了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用数学,做数学的意识。
三、试题做答情况分析
试题在设计上注意了保持一定的梯度,不是在最后一题难度加大,而是注意了难度分散的命题思想,使每个学生在每道题中都能感到张弛有度。
通过对八年级数学试卷进行分析,本次测试八年级的段平均分是54分,合格率是73.3%,优秀率是27.8%,最高分是98分,最低分是3分。从选取46份试卷中可以看出答得较好的有第一题的1、2、3、5、7题,第二题的11、15、16、17题,第三题的21、22、23题,答得一般的有第三题的24题,答得较差的是第三题的25(3)(4)题。
四、存在情况:
1、好学生的学习态度可以,但进步不大,后进生情况令人担忧,缺乏学习目的,譬如上学期学习的知识点非常容易遗忘而影响这学期的继续学习、老师在堂上讲解多遍的知识点,考试时仍然不会做;两级分化严重;
2、数学思维缺乏(数学结合、配方思想,分组讨论思想),学生一遇到难题就怕,不愿开动脑筋思考,对条件的因果表达还存在相当的缺陷,对几何掌握不扎实;
3、对所学数学概念理解不透彻,对所学知识不会融会贯通,只会就题论题,不能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审题意识不强,粗心;由于数学学习的连贯性,八年级数学是九年级数学的重要基础,在中考中也占有相当的分量;
五、教学启示与建议
通过对以上试卷的分析,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研读新课程标准,以新课程理念指导教学工作
平时教学要研读数学课程标准,将数学课程标准所倡导的教学理念落实到自己的教学中。从学生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经验。
2.面向全体,夯实基础
正确理解新课标下“双基”的含义,数学教学中应重视基本概念、基本图形、基本思想方法的教学和基本运算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运用等能力的培养。面向全体学生,做到用课本教,而不是教课本,以课本的例题、习题为素材,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举一反三地加以推敲、延伸和适当变形,以期达到初中生“人人掌握必须的数学”,同时要特别关心数学学习困难的学生,通过学习兴趣培养学习方法指导,使他们达到学习的基本要求,充分体现教育的价值在于“让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3.注重应用,培养能力
数学教学中应经常关注社会生活,注重情感设置,引导学生从所熟悉的实际生活中和相关学科的实际问题出发,通过观察分析,归纳抽象出数学概念和规律,让学生不断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在提高学习兴趣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建模能力;同时要加强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在教学中,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通过独立思考,不断追求新知,发现、提出、分析并创造性的解决问题,使数学学习成为再发现、再创造的过程,教师应选配或设计一定数量的开放性问题、探索性问题,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供机会,鼓励学生对某些数学问题进行探讨。
4.关注本质,指导教学
近几年的中考中有不少试题体现了数学应用思想、实践与操作、过程与方法,探究学习等新课程理念,因此,在教学中应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重视让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等教学方式的运用,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教师要适时启发引导。合作交流中,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包括不同观点、质疑等,教师要耐心倾听,并引导学生讨论。特别要关注生生交流,让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达清楚自己的思想,让同伴听懂,以及理解和所懂同伴表达的数学思想,并鼓励生生之间开展辩论式的讨论。活动中,要关注数学本质,数学活动之后,要引导学生自主反思、归纳小结活动中隐含的或发现的数学规律,让学生真正体验和经历数学变化的过程。
第二篇:八年级下数学期中试卷分析
八年级下数学期中试卷分析
参加本次期中考试人数:271人,试题本着突出能力,注重基础,有创新的命题原则。突出了数学学科是基础的学科,八年级数学在中考中占的比例又大的特点,在坚持全面考察学生的数学知识、方法和数学思想的基础上,积极探索试题的创新,试卷层次分明、难易比例7:2:1,既有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基础题,又有对数学思想、数学方法的领悟及数学思维的水平客观上存在差异的区分题,试题的立意鲜明,取材新颖、设计巧妙,贴近学生生活实际,体现了时代气息与人文精神的要求。题型丰富多样,包括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既考查了学生本学期开学以来学习的基础知识,又考查了学生的学习态度以及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力。
二、试题的结构、特点的分析 1.试题结构的分析
本套试题满分100分,三道大题包含23道小题,其中客观性题目占30分,主观性题目占70分。
2.试题的特点
(1)强调能力,注重对数学思维过程、方法的考查
试卷中不仅考查学生对八年级数学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而且也考查了学生以这些知识为载体,在综合运用这些知识的过程中所反映出来的基本的数学能力,初中阶段数学能力主要是指运算能力、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2)注重灵活运用知识和探求能力的考查
试卷积极创设探索思维,重视开放性、探索性试题的设计,如第22题,考查学生灵活运用知识与方法的能力;如第17题、18题等具有开放性、探索性,有利于考查不同层次的学生分析、探求、解决问题的能力。
(3)重视动手实践能力,突出数学应用能力的考查
如解答题第19题,考查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体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情感,试题取自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具有时代气息与教育价值,让学生感到现实生活中充满了数学,并要求活学活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效地考查了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用数学,做数学的意识。
三、试题做答情况分析
试题在设计上注意了保持一定的梯度,使每个学生在每道题中都能感到张弛有度。通过对八年级数学试卷进行分析,本次测试八年级各班数学成绩平均分如下:八年级(1)26.7,八年级(2)28.66,八年级(3)29.53,八年级(4)67.68,八年级(5)28.18,八年级(6)69.28.四、存在情况:
1、好学生的学习态度可以,但进步不大,后进生情况令人担忧,缺乏学习目的,譬如上学期学习的知识点非常容易遗忘而影响这学期的继续学习、老师在堂上讲解多遍的知识点,考试时仍然不会做;两级分化严重;
2、数学思维缺乏,学生一遇到难题就怕,不愿开动脑筋思考,对条件的因果表达还存在相当的缺陷,对几何掌握不扎实;
3、对所学数学概念理解不透彻,对所学知识不会融会贯通,只会就题论题,不能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审题意识不强,粗心;由于数学学习的连贯性,八年级数学是九年级数学的重要基础,在中考中也占有相当的分量;
五、教学启示与建议
通过对以上试卷的分析,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研读新课程标准,以新课程理念指导教学工作
平时教学要研读数学课程标准,将数学课程标准所倡导的教学理念落实到自己的教学中。从学生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经验。
2.面向全体,夯实基础
正确理解新课标下“双基”的含义,数学教学中应重视基本概念、基本图形、基本思想方法的教学和基本运算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运用等能力的培养。面向全体学生,做到用课本教,而不是教课本,以课本的例题、习题为素材,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举一反三地加以推敲、延伸和适当变形,以期达到初中生“人人掌握必须的数学”,同时要特别关心数学学习困难的学生,通过学习兴趣培养学习方法指导,使他们达到学习的基本要求,充分体现教育的价值在于“让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3.注重应用,培养能力
数学教学中应经常关注社会生活,注重情感设置,引导学生从所熟悉的实际生活中和相关学科的实际问题出发,通过观察分析,归纳抽象出数学概念和规律,让学生不断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在提高学习兴趣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建模能力;同时要加强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在教学中,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通过独立思考,不断追求新知,发现、提出、分析并创造性的解决问题,使数学学习成为再发现、再创造的过程,教师应选配或设计一定数量的开放性问题、探索性问题,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供机会,鼓励学生对某些数学问题进行探讨。
4.关注本质,指导教学
近几年的中考中有不少试题体现了数学应用思想、实践与操作、过程与方法,探究学习等新课程理念,因此,在教学中应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重视让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等教学方式的运用,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教师要适时启发引导。合作交流中,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包括不同观点、质疑等,教师要耐心倾听,并引导学生讨论。特别要关注生生交流,让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达清楚自己的思想,让同伴听懂,以及理解和所懂同伴表达的数学思想,并鼓励生生之间开展辩论式的讨论。活动中,要关注数学本质,数学活动之后,要引导学生自主反思、归纳小结活动中隐含的或发现的数学规律,让学生真正体验和经历数学变化的过程。
第三篇:2015年八年级下数学期中试卷分析
2015年八年级下数学期中试卷分析
恩施市新塘乡民族初级中学
何璐
一、总体评价
本套试题本着突出能力,注重基础,有创新的命题原则。突出了数学学科是基础的学科,八年级数学在中考中占的比例又大的特点,在坚持全面考察学生的数学知识、方法和数学思想的基础上,积极探索试题的创新,试卷层次分明、难易有度。
二、试题的结构、特点的分析 1.试题结构的分析
本套试题满分120分,三道大题包含24道小题,其中客观性题目占60分,主观性题目占60分。2.试题的特点
(1)强调能力,注重对数学思维过程、方法的考查
试卷中不仅考查学生对八年级数学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而且也考查了学生以这些知识为载体,在综合运用这些知识的过程中所反映出来的基本的数学能力,初中阶段数学能力主要是指运算能力、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2)注重灵活运用知识和探求能力的考查
试卷积极创设探索思维,重视开放性、探索性试题的设计,如第10题、12题、18题,考查学生灵活运用知识与方法的能力;如第12题、22题、25题等具有开放性、探索性,有利于考查不同层次的学生分析、探求、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试题做答情况分析
试题在设计上注意了保持一定的梯度,不是在最后一题难度加大,而是注意了难度分散的命题思想,使每个学生在每道题中都能感到张弛有度。
通过对八年级数学试卷进行分析,本次测试八年级的段平均分是57分,合格率40.3%,优秀率是6.8%,最高分是111分,最低分是3分。从选取46份试卷中可以看出答得较好的有第一题的1、2、3、5、7题,第二题的11、15、16、17题,第三题的21、22、23题,答得一般的有第三题的24题,答得较差的是24题。
四、存在情况:
1、好学生的学习态度可以,但进步不大,后进生情况令人担忧,缺乏学习目的,譬如上学期学习的知识点非常容易遗忘而影响这学期的继续学习、老师在堂上讲解多遍的知识点,考试时仍然不会做;两级分化严重;
2、数学思维缺乏(数学结合、配方思想,分组讨论思想),学生一遇到难题就怕,不愿开动脑筋思考,对条件的因果表达还存在相当的缺陷,对几何掌握不扎实;
3、对所学数学概念理解不透彻,对所学知识不会融会贯通,只会就题论题,不能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审题意识不强,粗心;由于数学学习的连贯性,八年级数学是九年级数学的重要基础,在中考中也占有相当的分量;
五、教学启示与建议
通过对以上试卷的分析,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研读新课程标准,以新课程理念指导教学工作 2.面向全体,夯实基础” 3.注重应用,培养能力 4.关注本质,指导教学
第四篇:八年级下数学期中试卷分析报告
八年级下数学期中试卷分析报告
金羊九年制学校徐润平
本学期又过去一半多了,回顾这半个学期来自己的数学教学工作,感觉无论是课堂教学效果还是学生的学习成绩都不容乐观。尤其是在本次期中考试中,暴露出学生对计算题掌握不牢,练习不够,运用知识点十分不熟练,思维缺乏想象能力和创造性。为了寻找差距,弥补不足,现对半学期数学教学总结如下:
一、试卷分析:
1、从整体上看,本次试题难度适中,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试题注重基础计算,内容紧密联系生活实际,有利于考察数学基础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有利于教学方法和学法的引导和培养。
二、存在的问题
有些学在答题时,从答题上看,不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缺乏举一反
三、触类旁通能力,缺乏灵活性。不能够认真审题。在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上不足。
三、原因分析:结合平时上课学生的表现与作业,发现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存在以下几个误区。
1、思想认识不够。过于相信学生的能力,而忽视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和解题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直接导致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没有很好的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备课,忽视了部分基础知识不够扎实的学生,造成其学习困难增加,成绩下滑,进而逐步丧失了学习数学的兴趣,为后面的继续教学增添了很大的困难。
2、备课过程中没有充分认识到知识点的难度和学生的实际情况。
通过调阅部分中等生的期中考试试卷,发现中等生在答题的过程中,知识点混淆不清,解题思路混乱,不能抓住问题的关键,正确的解决问题。
3、对部分成绩较好的学生的监管力度不够,放松了对他们的学习要求。本次期中考试不仅中等生的成绩下滑,部分中等学生勉强及格甚至不及格。究其原因是对该部分学生在课后的学习和练习的过程中,没有过多的去关注,未能及时发现他们存在的问题并给以指正,导致其产生骄傲自满的情绪,学习也不
如以往认真,作业也马虎了事,最终成绩不理想。
4、没有抓紧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
从本次期中考试来看,相当部分学生存在着计算方面的问题,稍微复杂一点的计算错误百出。
四、今后改进措施
1、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根据年级学生的年龄和思维特点,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认识知识。
2、重视知识的获得过程。任何一类新知的学习都要力争在第一遍教学中让学生通过操作、实践、探索等活动充分地感知,使他们在经历和体验知识的产生和形成过程中,获取知识、形成能力。另外,课堂上教师应为学生留下思考的时间。好的课堂教学应当是富于思考的,学生应当有更多的思考余地。学习的效果最终取决于学生是否真正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是否积极主动地思考,而教师的责任更多的是为学生提供思考的机会,为学生留有思考的时间和空间。
3、关注学生中的弱势群体。做好后进生的补差工作要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出发,坚持“补心”与补课相结合,与学生多沟通,消除他们的心理障碍;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加强方法指导;严格要求学生,从最基础的知识抓起;根据学生差异,进行分层教学;努力使每位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
总之,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为重点,重在引导学生学会学习,让学生能乐学、爱学、好学,采取有针对性的补救措施,提高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加强对学生课后学习和练习的监管和督促力度,加强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其创新思维能力,为今后的学习教学打好基础。
第五篇:试卷分析八年级下期中历史
八年级下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本份试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0分钟;共有四道大题,相应地设计了四种题型,即:选择题、简答题、材料题、探究题。)综观本份试题,85%左右的题目是属于检测学生基础知识的,15%左右的题目是属于检测学生基本技能的。试题涵盖了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改革开放以来的40多年的历史内容,命题者紧密依据课程标准结合课程内容设计了相关题目,涉及到了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时间及历史现象等内容。另外,本份试题的难易程度也适合用来检测学生。依我来看,本份试题能够全面地科学地检测学生半个学期以来的学习现状。
从学生的答题情况来看,100%的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得都比较差。这个问题集中表现在第一题选择题方面,30分的选择题,得20分以上的学生不到15%。简答题、材料题和探究题的回答情况也是比较差的。这些情况表明学生的历史学习活动存在着比较严重的问题。我震惊之余,冷静分析,我发现在平常的历史学习活动中存在着这样一些问题:
1、学生课堂预习流于形式。在预习时,有的学生不会筛选过滤重要的历史信息,稀里糊涂勾画一通;有的学生在组内自己不亲自认真阅读课文,有的学生甚至一目十行粗枝大叶地阅读课文,尽管对学生的预习活动有小组评价,但是,学习小组评价时所看到的并不一定是学生真实的预习状况。这就使学生的预习活动大打折扣。
2、学生在小组内所提问题的质量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学生所提的问题,从难易程度上来讲,有的过浅,有的过深;老师在这方面缺乏必要的有效的指导。尽管大多数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是蛮高的,但是在这个过程中,耗费的时间不少,所得的效益甚低。学生自主提问题这个活动用去了日常课内教学的一半时间,大大延缓了教学的正常进度;在这个过程中,老师也并不轻松。
3、在学生提出问题之后,学习小组对各组所提问题的评价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因为是一个小组评价另一个小组,所以对班内所有的组而言,相对来讲都缺乏统一的尺度,很大程度上失去了公平性和公正性。
4、在学生和老师筛选出学生所提的精品问题之后,小组内学生对问题的回答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从答题表现来看,有半数左右的同学能够积极踊跃地思考并回答问题,但有1/3的同学游离于活动之外,在其中滥竽充数;从答题质量来看,有的不能扣题,有的拼凑失当,有的自由发挥使之散漫。
5、在学生回答问题之后,在评价时老师也难以做到公平公正,因为老师的评价并不是基于学生回答同一个问题时对他们进行评价,难免挫伤一些同学的学习热情、自信心和积极性,难免使一些同学流于追求浮华的表扬和赞美,甚而产生骄傲自满情绪。老师的评价同样是一把双刃剑呵,得小心使用!
6、在对一篇课文学习结束时,老师没有能够比较好地引领学生对所学的内容进行必要的小结。学生对所学课文的内容没有形成系统的完整的认识,在教学过程中,此处确实是一个大漏洞。
7、学生对作业本的完成也不够及时,比较滞后,很不利于学生科学有效地掌握和巩固所学知识;另一方面,虽然老师对学生的作业有比较认真的批阅,但是除了在发作业本时当众宣布一下学生所做作业的等级外,并没有认真研究出现的问题。
8、在接近期中考试的半个月内没有引领学生对这段时间来所学的内容做认真的系统的回顾复习。虽然客观上由于学生参与一些活动耽误了一些时间,但是与老师不能合理有效地利用时间,也有很大关系。
鉴于以上存在的问题,结合目前的教育教学发展及评价现状,现在我下决心要大胆地尝试的教学模式,即:
1、精讲巧练,以练代讲;
2、先学后教,当堂训练;
3、刚性管理,学案学习。我初步想把这三种模式糅合为以下一条课堂教学的教学链,即:
1、先练习——
2、后评价——
3、再练习——
4、再评价,共有四个课堂学习阶段。
具体来讲是这样的:第一步先练习阶段,让学生边阅读课文边完成教学辅导书(比如:历史目标与检测辅导书)内的练习题。通过这步,让学生完成对课文的预习,也从中让学生确立学习重点和发现学习难点。第二步后评价阶段,学生在老师引领下,对学生所做的练习进行评价。通过这步,进一步让学生确立学习重点和发现学习难点,与此同时,让同学们互相取长补短,互相促进,互相提高。第三步再练习阶段,学生在老师安排和指导下,利用有关资料掌握重点突破难点,资料的使用可以统一,也可以不统一,最好是统一的。第四步再评价阶段,学生在老师引领下,对学生所做的第二次练习进行评价。与此同时,同样让同学们互相取长补短,互相促进,互相提高。通过这步,让学生全面完成学习目。
希望我能在不断的反思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也希望学生们能在反思中得到进步。珍惜每一次考试的机会,吸取经验教训,以迎接更大的挑战。
臧寨中心校历史
孙淑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