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寿华兴中学高2015届第三学期11月月考试题(全文5篇)

时间:2019-05-13 09:41:5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仁寿华兴中学高2015届第三学期11月月考试题》,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仁寿华兴中学高2015届第三学期11月月考试题》。

第一篇:仁寿华兴中学高2015届第三学期11月月考试题

仁寿华兴中学高2012级高二上学期11月月考

政治学科试题

(命题人:陈学良审题人:高二政治备课组)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分两部分,第Ⅰ卷为选择题,第Ⅱ卷为非选择题。本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约

50分钟。

2、考生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考号准确工整的写在答题卷的左上角

3、交卷时,只交答题卷,试题卷自己保存好,以便评讲。

第Ⅰ卷(选择题 48分)

一、选择题(本答题共12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1、近年来,央视相继推出‚最美教师‛、‚最美孝心‛等‚最美‛系列节目,强调社会教育和价值塑造,挖掘社会真善美,弘扬善良、勇敢、仁爱、乐观、奉献等精神,获得公众好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最美”系列节目受到公众好评,体现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

②主流媒体宣传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有助于削弱大众文化影响力

③主流媒体传递正能量,对良莠不齐的文化市场起正确引导作用

④主流媒体能满足人民大众真正的文化需求,决定文化发展方向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中华民族历经苦难而又生生不息。从汶川到玉树、再到芦山,那生命至上的国家理念,那万众一心的民族情怀,那百折不挠的坚韧品格,定格为无数震撼心灵的画面,砥砺我们奋力前行。这表明,中华民族精神()

①在不同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内容②具有博大精深和兼收并蓄的特质

③蕴涵着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④是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13年9月7日,由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和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CCTV—7农业频道)联合主办的‚金牛奖‛优秀农村题材电视剧颁奖晚会在北京举行,正式拉开了第五届新农村电视艺术节的序幕。举办新农村电视艺术节是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可以提升新农村建设的‚软实力‛。据此回答3—4题。

3.从文化建设的角度看,举办新农村电视艺术节应当:()

A.拓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B.倡导和践行传统文化的价值观

C.优先提高公民的科学文化修养D.改造腐朽文化取缔落后文化

4.从文化生活的角度看,举办新农村电视艺术节活动的意义在于:()

①创新文化传播方式,推动大众传媒发展②传播正确的价值观,弘扬爱国主义精神③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为经济发展提供精神动力④立足社会实践,积极第1页

推动文化继承和发展

A.①③B.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

2013年10月26日,以‚扩大交流合作,共同振兴中华‛为主题的第九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在广西南宁隆重开幕.自2012年第八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以来,两岸政治互信得到增强,各领域交流合作持续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保持良好势头。据此回答5—6题。

5.这体现了:()

①文化与经济的相互交融②文化是科技发展的动力③文化决定人的价值取向 ④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6.上述材料表明:()

①文化对政治具有反作用②文化生产力对现代经济起决定作用③必须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④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A.①②B.①③C.①④D.③④

7、.‚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百年清华,用一个世纪的沧桑和风采,筑就了中华民族的脊梁。这里的“民族脊梁”体现了()

①博大精神的中华传统文化②自强不息的中华民族精神③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④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和精神特征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

8.俞正声指出,要努力扩大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为人类文明进步贡献智慧。从文化生活的角度看,这样做有利于:()

①中华文化向外辐射,为世界文化发展作出贡献 ②加强中外文化交流,促进中华文化的发展和进步 ③中华文化成为世界的主流文化 ④增进世界各国对中华文化的了解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

2013年11月12日,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三中全会圆满完成各项任务胜利在北京闭幕。全会听取和讨论了习近平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据此回答9—10题:

9.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必须()

①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 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③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④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10.能否提升和强化软实力,关系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前途。这是因为()

A.我国的“硬实力”和“软实力”同等重要B.综合国力竞争越来越激烈

C.文化软实力决定着我国的综合国力

D.加强文化建设能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

11、下列关于哲学、世界观、方法论三者之间关系的说法错误的是()

A.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B.不同的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也不同

C、科学的世界观决定科学的方法D.要有世界观和方法论就必须学习哲学

12、近年来,人类对物质世界的探索不断取得新的进展。2012年3月,大亚湾中微子实验国际合作组织宣布发现了一种新的中微子振荡,有助于破解反物质消失之谜。2013年3月,清华大学和中国科学院联合宣布首次在实验上观测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被誉为‚一个诺贝尔奖级别的发现‛。科学家的这些新发现再次证明()

A.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B.存在就是被感知

C.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D.哲学源于对世界的惊异

第Ⅱ卷(非选择题52分)

13、阅读材料,回答下题

材料一:由中国中央电视台播出的美食类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热播走红,其经验值得借鉴。该片从绵延数千年的中华饮食文化说起,由点及面,由表及里,展示的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积淀与传承,由‚吃‛出发,真正‚吃‛出了文化,‚吃‛出了共鸣。在国人看来,‚吃‛不仅可以满足口腹之欲,更体现了食物带给中国人的生活仪式、伦理、趣味等方面的文化特质,是一方水上各种文化要素的集合。蕴含着厚重的文化底蕴,值得我们骄傲和自豪。

(1)结合材料一:《舌尖上的中国》的热播走红对我们继承和发展文化有什么启示?(9分)

材料二:人生如船,梦想是帆。每个人都有一个只属于自己的梦,可每个人的梦又与国家民族兴衰荣辱紧密相连。‚中国梦‛最关健的不是发财梦,文化上的‚自豪‛与‚满足‛才是国人心中‚中国梦‛的核心。‚文化自豪和文化自信是实现‘中国梦’的助推器‛成为人们的共识。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说明我国应当如何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助推“中国梦”的实现。(12 分)

材料三:近年来,随着中国的综合国力大增,在全球范围掀起了一股‚汉语热‛。在推动‚汉语热‛过程中,孔子学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孔子学院(Confucius Institute),是中国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办公室在世界各地设立的推广汉语和

传播中国文化与国学的教育和文化交流机构。最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给世界各地的汉语学习者提供规范、权威的现代汉语教材;提供最正规、最主要的汉语教学渠道。全球首家孔子学院2004年11月21日在韩国首尔成立,截止到2011年底,中国在占世界人口86%的105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358所孔子学院和500所中小学孔子课堂。在孔子学院的带动和影响下,全球汉语学习人数已逾5000万,孔子学院已经成为推广汉语教学、传播中国文化及汉学的全球品牌和平台。

(3)结合材料三,运用《文化生活》中教育的相关知识,分析为什么我国要在全球兴办孔子学院。(12分)

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从2012年1月15日,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复兴之路》迎来了在国家大剧院的‚第二轮热演‛。新颖的艺术呈现、巧妙的舞美设计、深沉的情感表达,《复兴之路》以强大的艺术魅力在全社会引发了又一场观演热潮。截止到1月27日,《复兴之路》已演出20场,几乎场场座无虚席,4万余名观众随着节目的展开走入了祖国的记忆中,进行一次深刻的爱国主义精神洗礼。

(1)结合材料一,结合所学文化生活知识,分析《复兴之路》取得巨大成功的原因。(11分)

材料二:以传统文化为背景的中国元素在全球商业领域越来越受到重视:好莱坞大片《功夫熊猫2》在中国取得不菲的票房收入。其中,皮影剪纸灯笼花轿,亭台楼阁宝塔城堡,小桥流水小巷古道,国粹凤凰国宝熊猫……‚中国元素‛无所不在;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在世界范围内进行推广时,也开始加入中国文化的元素:吉利汽车在法兰克福车展上用原汁原味的京剧脸谱做表演,吸引了大量的参观者驻足;王老吉在自由女神像之下,用中国式的‚红‛,邀请世界人民光临北京奥运会,吸引了诸多美国人的关注〃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中国元素在全球商业领域越来越受到重视的原因。(8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二、主观题

13、阅读材料,回答下题

(1)结合材料一:《舌尖上的中国》的热播走红对我们继承和发展文化有什么启示?(9分)①大众传媒具有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该片的走红启示我们文化继承和发展需要充分发挥现代传媒的作用。(3分)②该片从绵延数千年的中华饮食文化说起,展示的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积淀与传承,启示我们文化继承和发展需要批判的继承、古为今用,需要推陈出新、革故鼎新。(3分)③该片流淌出的各地民俗民风与多样的美食文化相映成趣,使人们“吃”出了共鸣,启示我们文化继承和发展必须立足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3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说明我国应当如何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助推“中国梦”的实现。(12 分)

答: ①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城的指导地位,坚持文化发展的社会主义方向。(1 分)②大力加强杜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树立共同理想,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3 分)③要立足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发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汲取世界各民族的长处,不断创新,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4分)④要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2分)⑤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文化产业快速发展,不断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2分)

(3)结合材料三,运用《文化生活》中教育的相关知识,分析为什么我国要在全球兴办孔子学院。(12分)

①人们的文化素养,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文化知识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2分)通过开办孔子学院,有利于提高学习汉语者的汉语水平。(1分)②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2分)在全球兴办孔子学院有利于通过教育这一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提高国际影响力。(1分)③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在人的教化与培育上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2分)开办孔子学院有利于传递中华文化,在人的教化和培养上发挥着重要作用。(1分)④教育是民族振兴何社会进步的基石。(2分)开办孔子学院有利于培养更多的国际型人才,推动民族振兴何社会进步。(1分)

14、(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文化生活知识,分析《复兴之路》取得巨大成功的原因。(11分)

①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复兴之路》是一部优秀的文化作品,它满足了人们的精神需求,为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2分)②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是维系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纽带。《复兴之路》继承并弘扬了优秀的传统文化,引起了观众精神上的共鸣.(2分)③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复兴之路》弘扬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激起了国人的爱国情感。(2分)④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文化创新是一个民族的文化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保证。《复兴之路》大胆地进行文化创新,服务于社会实践。(3分)⑤科学技术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大众传媒的发展也提升了《复兴之路》的知名度。(2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中国元素在全球商业领域越来越受到重视的原因。(8

分)

①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具有独特的吸引力。(2分)②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因此,富有传统特色的中国元素在全球商业领域越来越受到重视(2分)③商业贸易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通过商业贸易活动,扩大了中华文化的影响力。(2分)④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加入中国元素的好莱坞大片在中国大受欢迎,能够取得较高的经济效益。(2分)

第二篇:2014上学期四川仁寿华兴中学心理健康处行事历(精选)

2014上学期心理咨询行事历

第一周.拟定本处工作计划。

第二.三周启动初,高中广播站每周三次播音,华兴教育报专题文章登载“心灵驿站”板块。

第四.五周启动心理咨询室开放工作,对我校学生吸烟现象,做“吸烟有害健康”知识讲座。

第六.七周对高一学生心理健康调查工作。

第八.九周“微笑走过花季”-----男女生健康交往策略。

第十.十一周“我的情绪我做主”-----情绪管理有妙招主题宣传。第十二.十三周《生命的奇迹》生命安全教育主题宣传。第十四.十五周“快乐中考,成就梦想”主题宣传教育。第十六.十七周高考应对策略主题宣传。

第三篇:2018届第三学期12月月考试题政治

绵阳南山中学高2018届第三学期12月月考

政 治 试 题

命题人:谢杨杰 审题人:牛静语

本试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其中试题卷由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组成,共6页;答题卡共2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填写清楚,同时用2B铅笔将考号准确填涂在“考号”栏目内。

2.选择题使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非选择题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在答题卡的对应框内,超出答题卡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收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一、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把它选出来,并把它前面的字母填涂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每小题2分,共48分)

1.美国思想家爱默生曾经说过:“有如语言之于批评家,望远镜之于天文学家,文化就是指一切给精神以力量的东西。”由此可见,这里的文化侧重是指 A.文学艺术和自然社会科学知识或者人们受教育的程度 B.人类的一切实践活动及创造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 C.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D.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2.当前最流行的成语产生于中国语言创新最活跃的地方——互联网。“喜大普奔”是最受 青睐的一个,表达极度激动和热情。它把“喜闻乐见”“大快人心”“普天同庆”“奔走相 告”四个词语揉合在一起,这个新成语也逐渐在我们生活中被广泛使用。材料主要体现了 A.文化是人类特有的现象,能促进社会的发展 B.人们在实践中创造发展文化并获得享用文化 C.人们在实践中接受文化的影响往往是被动的 D.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一定的物质载体

3.近年来,在互联网发展、移动端普及化、新媒体崛起等多因素推动下,影视文化产业的发展有了新的突破,显示出较强生机,彰显文化的当代生命力。我国影视行业凸显资金密集、技术密集、类型片分类明确的工业化趋势。这说明 ①人创造了文化,又享受着文化

②文化与经济相交融的特点日益显著 ③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和传承性

④经济是文化发展的基础和前提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4.在异国他乡,一声平常的问候,不经意间的举手投足,一副耳熟能详的对联,都是一杯数千年中华文化佳酿,令人心醉。这说明

A.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B.优秀文化在交流与借鉴中创新 C.优秀文化能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 D.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5.安徽省政府提出要系统保护乡村历史文化遗产、景观风貌和人文资源,强化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和中国花鼓灯原生态保护区的建设与管理,促进黄梅戏等地方戏的保护与传承。安徽省重视文化遗产保护,是因为

①它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和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②保护文化遗产有利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 ③文化遗产是维系本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根基 ④文化遗产是人类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A.②④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6.我国古代思想家提出的“内睦者家道昌,外睦者人事济”思想,表现出天下一家、与人为善的博大胸怀。今天,中国政府一贯主张用和平方式解决国际问题,坚决反对诉诸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这体现了

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精神之中 ②中华优秀文化既具有继承性,又能与时俱进 ③中华民族历来具有崇尚和谐爱好和平的民族品格

④特有的包容性使中华文化与其他民族文化求同存异,不可分开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7.吉祥文化是中国人特有的一种文化,在许多中国的民间器物——首饰、绣品、木雕、瓷器上,都可以看到吉祥符号。中国的吉祥文化受到许多外国友人的喜爱,也丰富了世界文化。这告诉我们 ①文化是民族的,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 ②在实践中产生的文化有共性,世界人民都认同中华文化 ③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创新的基础,是文化繁荣的前提

④文化是世界的,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

A.②③ B.①② C.①④ D.③④

2015年9月13日至15日,由中华民族文化艺术基金会主办的第二届丝绸之路国际文化论坛在俄罗斯首都莫斯科举行。据此回答8—9题。

8.丝绸之路国际文化论坛继承着古代丝绸之路承载沿途多种文化交流传播、彼此影响的文化长廊功能。这表明

①商业贸易的目的是促进文化交流 ②商业贸易是一个文化交流传播的过程 ③中华文化影响世界文化发展走向 ④古代中华文化曾不断向外辐射和传播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9.丝绸之路国际文化论坛继承着丝路沿线各国人民加强文化合作、共享文明成果的美好愿望。可见,这一文化论坛的举办

①为中外文化交流与合作搭建了平台 ②能增强对外来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③有利于实现民族文化的融合与统一 ④有利于促进全世界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②③

10.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盛唐著名诗人王之涣的诗句至今仍为很多人所喜爱。从《诗经》《离骚》到元曲,中国很多古诗词都散发着独特的韵味。这表明中华文化中的文学艺术

①具有辉煌而悠久的历史

②具有丰富而绚丽的内涵

③具有鲜明而独特的风格

④具有实用性和整体性的特点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1.在一个和谐的社会,全体人民不仅“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而且“学有所教”。之所以高度重视教育,是因为

①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手段 ②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 ③教育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④教育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12.徽商纵横明、清两代300多年,其从商人数之多、活动范围之广、商业资本之大、延续时间之长,一度居十大商帮之首。徽商在长期的实践中逐步塑造了极具特色的贾儒结合、义利相兼的理念,这说明

A.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 B.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C.服务于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 D.实践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根本标准

13.在众多分叉的大路小路中,一些商家被“浮躁”挟裹,急功近利,缺乏静下心好好打磨一件作品的耐心。工匠精神是一种对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精神理念,是怀着敬畏之心去把一个简单的工艺做到精纯,哪怕重复成千上万遍。下列对工匠精神理解正确的是 ①工匠精神是在实践中发展的具有时代印记的精神 ②工匠精神是能够对社会产生深刻影响的先进精神 ③工匠精神的力量集中表现为中华文化的力量 ④工匠精神是以锐意创新为核心的优秀文化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4.标志是表明事物特征的记号,以下有关“标志”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①科学技术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 ②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是传统习俗的继承 ③大众传媒的出现是以印刷媒体的推广为标志的 ④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是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5.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精神基石,在当代中国,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必须 ①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主心骨”作用 ③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 A.①②

②与弘扬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相结合 ④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6.据央视收视率统计,《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播出后,同时段收视率上升4倍,汉字书写话题也成为各大微博网站的热门,相关新闻在百度搜索中的条目更是高达300多万。人们高度关注汉字,是因为

①汉字是中华文化的基本载体

②汉字是中华民族绵延不绝的文明标志

③汉字记载了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和丰富成果 ④汉字是最直观、最常见、最丰富的传媒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7.乡村老地名不但是地理信息标志,更是历史人文记忆。上面往往附着了历史典故、民间传说、神话故事等等,记录着沧海桑田,见证着物是人非。然而随着现代化、城镇化的推进,乡村老地名正已惊人的速度消失。保护乡村老地名是基于

①老地名中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②中华文化具有兼收并蓄的特质 ③老地名是文化一脉相传的见证

④老地名对守护人的精神家园有重要意义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8.加强文化建设、推动文化发展,最关键最重要的还是如何认识文化的地位作用、如何对待民族文化和外来文化、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简单地说就是提升文化自觉、增强文化自信、实现文化自强。提升文化自觉、增强文化自信、实现文化自强需要

①不搞文化复古,需要全盘西化 ②坚持开放包容、继承创新

③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④坚定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9.去年12月16日到18日,以“互联互通、共享共治,共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为主题的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在浙江乌镇举行。右图是世界互联网大会的logo,取材于中文“互”字,中心8个圆圈叠加形成的星格,则体现了水乡乌镇窗格的特点。这一设计体现了 A.各美其美,和而不同

C.薪火相传,一脉相承

B.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D.一方水土,一方文化

20.在莎士比亚和汤显祖两位戏剧巨匠逝世400周年之际,国家大剧院特别策划了“莎士比亚遇见汤显祖”系列演出活动,广受好评。这一活动的开展是对

①外来文化价值的全面肯定

②传统文化主要在内容上积极创新

③文化发展规律的正确把握

④发展文化历史责任的主动担当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21.“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实事求是”„„大学校训引导莘莘学子成长成才。2014年4月,某报推出《校训的故事》专栏,挖掘和阐述大学校训的文化内涵、历史传承与当代价值,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起了社会强烈反响。《校训的故事》引起社会强烈反响的原因是 ①校训的实质内涵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契合 ②校训是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载体

③校训全面反映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内涵 ④校训宣传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途径之一

A.①④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22.如今,随意上网打开一个网站的论坛,都会发现一些关于经济、文化、体育、军事等方面的帖子,一天可达数千条,然而,总能有一些地方触犯了公共道德,成为不利于青少年健康发展的“牛皮癣”。出现“牛皮癣”表明

A.人们对文化的需求呈现出多层次、多样化、多方面的特点 B.说明许多文化产品以大多数人的口味为基础,雅俗共赏 C.说明人们在文化生活中面对着多种选择

D.是文化市场的自发性和某些传媒受经济利益驱动的结果

23.在多年倡导并组织开展全民阅读工作、建设“书香中国”的基础上,2016年全民阅读工作将加大优秀出版产品供给,加强优秀传统文化读物推荐引导,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读书活动,以激发群众阅读热情,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这样做会

A.发挥大众文化的导向和示范作用

B.引领社会思潮,消除各种文化差异

C.使传统文化成为引领建成全面小康的精神火炬 D.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

24.现实生活中,我们有时会面临着一些思想道德方面的两难选择,如看到老人倒地要不要将他扶起,捡到别人的钱物还给失主能不能收取一定的酬劳等等。面对这些“两难选择”,我们应该 ①加强自身的科学文化修养与思想道德修养 ②在文化建设中坚持指导思想的多元化

③不断追求更加高远的思想道德目标 ④抓住思想道德建设这个中心工作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

二、问答题(共52分)

25.(2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D市是孝文化的发源地之一,“一门三孝”、“涌泉跃鲤”的故事流传百世。近年来,该市坚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挖掘德孝文化内涵,开展了“孝子孝媳孝星”、“好公公好婆婆”评选活动;先后出版了德孝文化系列书籍,把德孝文化作为学校校本教材开发的主题之一;利用3D、微电影、微剧等技术形式增添古老文化的时代魅力。

材料二: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过程中,M市特别注重通过法治文化建设推进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该市积极培育和践行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价值取向,引领法治文化建设;既挖掘传统文化中的法治元素,又大胆吸收欧美法系中有益法治文化,丰富法治文化的内涵。选择百姓关注、影响力大、富有时代特征和地方特色的事件,设计并推出各种形式的法治文化活动,提高市民参与度。发挥报纸、广播、电视等的独特优势,扩大法制刊物、节目、栏目的覆盖面,建设一批宣传法治文化的主阵地。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的相关知识,说明D市传承“孝”文化的举措对其他地区的借鉴意义。(12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相关知识,分析说明在法治文化建设中M市做法的理论依据。(12分)

26.(28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主要体现在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奋斗的历程之中,体现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时期。

材料一:长征,那是一段堪称经典的历程,是一座永远不朽的丰碑,是中华民族伟大的精神之魂。长征这一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壮举,留给我们最可宝贵的精神财富,就是中国共产党人和红军将士用生命和热血铸就的伟大长征精神。伟大“长征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红色基因和精神族谱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深深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滋养,,一直激励着中国人民去争取实现祖国繁荣富强、民族伟大复兴。今天,我们纪念长征胜利,是为了更进一步地将“长征精神”发扬光大,用这束永恒高光,照亮中华民族复兴的漫漫征途。

材料二:为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弘扬“长征精神”,继承光荣传统,某市开展了“长征精神”弘扬月活动。通过表彰优秀,播放先进人物专题片,免费参观长征纪念馆,开展志愿服务,城市文明创建等活动,在全市广大群众中掀起了为理想而奋斗、爱国敬业拼搏奉献的工作和学习热潮,引领良好风尚的形成和发展。

(1)“长征精神”是照亮中华民族复兴之路的永恒高光。结合材料一和所学文化生活知识对此加以说明。(12分)

(2)结合材料二并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分析说明弘扬“长征精神”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意义。(12分)(3)长征胜利属于中国,但“长征精神”已走向世界。请就“长征精神”如何走向世界列举两种途径。(4分)

第四篇:河北省正定县第三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5月月考试题

河北省正定县第三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5月月考试题

一、单选题

1.《国语·鲁语上》说:“先王制诸侯,使五年四王、一相朝。终则讲于会,以正班爵之义,帅长幼之序,训上下之则,制采用之节,其间无由荒怠。”这表明 A.诸侯五年朝觐周王四次 B.诸侯应向周王申报财产 C.分封制具有制度性保障 D.分封制以礼乐制为基础

2.有学者认为:不能为了强调伦理型文化的优越面去过度推崇宗法制度。这是因为宗法制度()①保障的是贵族垄断的特权政治②建立的是贵贱有序的等级社会③强化了血缘世袭的观念④实质是阶级统治的工具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3.钱穆在《中国历史研究法》一书中认为“自秦汉以来的郡县政治,到今天民国时代还存在,中国之永为一统一国,此项政治制度实贡献过其甚大之绩效。” 材料表明郡县制的主要作用是()A.标志着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 B.形成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 C.促进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发展 D.是中央集权制形成的重要环节

4.它排除了丞相个人专断,相权过大威胁皇权而出现的政治危机,而且增强了决策施政的程序性和合理性,提高了行政效率。”材料中的“它”是指()A.西汉中、外朝制度

B.唐朝三省六部制度 C.元朝行省制度

D.明朝内阁制度

5.明太祖废丞相后,曾下令:“内臣(宦官)不得干预政事,预者斩”。但不久后又制定半印勘合制度:六部所行一切都须经过内府勘合,方可施用。这样做的目的是()A.牵制日益权重的内阁

B.减轻皇帝的行政负担 C.协调政府各部门关系

D.加强对六部的监察

6.梁章钜《枢垣记略•规制》:“凡京外王大臣有奉特旨到军机处恭听谕旨恭读朱笔及阅看各处奏折者,方得在军机堂帘内拱立,事毕即出。其余部院内外大小官员不得擅入。其帘前窗下,均不许闲人窥视。满汉章京之值房亦如之”。这一材料旨在强调军机处()A.极具机密性

B.参与军政决策 C.办事效率高

D.办理军政要务 7.皇权是对社会权力资源的独家垄断。它不仅有一套垄断和管理体系,而且有一套完备的调节系统,如防止皇帝决策失误的“封驳”制度、为防止官员不忠和腐败的“监察制度”等。有人认为,这些是世界上其他文明绝无仅有的“原创性”国粹。材料中的两个制度可对应于()A.唐朝的中书省、宋朝的通判 B.唐朝的门下省、宋朝的通判 C.汉朝的内朝、秦朝的御史大夫 D.明朝的内阁、元朝的行中书省

8.有史书记载:“行中书省„„与都省为表里”,“常赋岁钞四百万锭”,“各省备用之外,入京师者二百八十万锭”,元后期文人中不乏行省“画地统民”之说。此材料反映了()①行省代表中央治理地方

②行省具有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并重的性质 ③行省是地方的最高官府

④行省的设置使元朝中央集权程度高于前期 A.②④

B.①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

9.著名学者赵汀阳说:“对于任何统治来说,智力精英都是最危险的潜在反叛力量„„(科举制)利用人性弱点而成功地摆平了智力精英集团。” 可见,科举制度()A.确立了皇权的统治地位 B.根除了潜在的反叛力量 C.扩大了统治的社会基础 D.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

10.据《续资治通鉴长编》记载,庆历二年,临川(今江西抚州)人王安石以进士第四名及第。后世流传:主考官翰林学上聂冠卿等人原定王安石为进士第一名,却因王安石在答卷中引用“孺子其朋”(《尚书周书洛诰》中周公告诫成王的话)一词而被宋仁宗“削去魁首,斥为第四”。后世流传的王安石科举经历从本质上反映出()A.北宋科举制度尚不够完善 B.皇权凌驾于官僚机构之上 C.北宋时期皇权进一步强化 D.科举制度走向了僵化腐败

11.近代西方观察家曾将当时的一场战事称为“李鸿章一人与日本一国的战争”。其依据是()A.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对外来侵略已无力反抗 B.清政府反对李鸿章因朝鲜问题与日本交战 C.甲午战争时中国民众民族意识未充分觉醒 D.力量弱小是甲午战争清军战败的根本原因 12.严复在评价近代一场战争时说:“以寥寥数舰之舟师,区区数万人之众,一战而剪我最亲之藩属,再战而陪都动摇,三战而夺我最坚之海口,四战而威海之海军大替矣。” 该战之后()A.中国被迫开放了上海等五个通商口岸 B.中外反动势力开始勾结镇压中国人民 C.帝国主义加深了对华资本输出的程度 D.清政府成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13.颂扬淞沪会战的歌曲《歌八百壮士》的歌词写道:“中国不会亡,你看那民族英雄谢团长;中国一定强,中国一定强,你看那八百壮士孤军奋守东战场„„”歌词所反映的事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①发生在抗日战争的防御阶段 ②取得了抗战以来的最大胜利 ③是中日民族矛盾激化的产物 ④反映了正面战场的抗战情况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14.蒋介石在《告全国军民书》中说:“美国与英国自动声明放弃他们在华不平等条约的特权。”重庆《大公报》发表社评称:中美和中英新约“使中国结束了百年的耻辱,展开了光明的新页,致无限兴奋的庆贺”。此条约的签订()A.使中国实现了民族独立 B.提高了民族尊严和自信心 C.改变了中国无平等外交的局面 D.意味着抗日战争的胜利

15.日本侵华期间,在占领区设立许多制造毒气的工厂或化学武器装配厂,先后一千余次使用了糜烂性毒剂和窒息性毒剂化学弹,杀害了许许多多中国军民。下列反映这方面历史真相的证据中,最具说服力的是()A.当年受害者的口述材料 B.历史专著或受害者后代的描述 C.侵华日军老兵的回忆录 D.现存遗迹与当时拍摄的新闻照片

16.辛亥革命三十周年之际,《中央关于纪念今年双十节的决定》指出:“我们共产党人和全国一切真诚的革命志士,都是辛亥革命最忠实的继承者。„„我们共产党人誓与全国一切革命真诚志士一道,誓与全国人民一道,继续奋斗,不达目的,决不休止。”中共中央发表该决定,旨在()A.维护国共合作,坚持抗战到底 B.推动国民大革命 C.完成土地革命,争取民权自由 D.实现人民民主专政 17.《中国的近代化》一书写到:“学生、平民和城市精英从中国沿海地区向内地的被迫撤退,造成促进‘心理统一’的强大压力,并加强了过去联系微弱的中国社会各阶层之间的认同感。”这里描述的是()A.国民革命调动了各阶层人民的革命热情B.土地革命调动了各阶层人民积极性 C.抗日战争使中国文化中心发生转移 D.抗日战争使中华民族的民族意识增强

18.中英《天津条约》规定英国商船可以在长江各口岸往来,但一直到60年代中期外国轮船才得以进入长江航线。外国轮船未能按时进入主要是由于()A.轮船招商局的创办 B.太平天国战事的影响 C.地方官员的极力阻挠 D.清政府固守闭关锁国政策

19.历史学家陈旭麓说:“爱国主义永远是一种打动人心的力量。但从爱国出发走向近代化,从爱国主义出发回到中世纪——并不同义。”属于后一种“爱国主义”的典型是()A.义和团运动

B.戊戌变法运动 C.五四运动

D.辛亥革命

20.公元前406年,雅典的10位将军在指挥对斯巴达的海战中取得胜利,却被指控犯有不打捞海战时浮于海面的士兵尸体之罪。他们虽然努力证明自己无罪,但是公民大会还是判处其中8位将军死罪。这说明古代雅典民主()A.具有浓厚的人文主义情怀 B.带有强烈的主观情绪化倾向 C.缺乏权力之间的制约平衡 D.程序的公开保证了结果公正 21.下图是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示意图,下列各项最适合作为其主题的是

A.《 多样性的政治文明 》 B.《 典型的民主政治制度 》 C.《 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 》 D.《 权力的制约与平衡 》

22.与宋代加强中央集权的效果类似,美国1787年宪法确立联邦制的积极之处主要表现在()A.较好地解决了中央权力的制约平衡 B.较好地解决了地方割据问题 C.较好地解决了中央与地方关系问题 D.较好地实现了权力分配问题 23.有学者在论及《十二铜表法》时指出:“即使是最严峻的法律,也比没有法律或任意解释法律要好一些”。这说明《十二铜表法》()A.体现了成文法的进步意义 B.是人类史上最严峻的法律 C.标志罗马法进入完备阶段 D.对后世立法产生深远影响

24.古代罗马法规定:如果主人的严酷看起来是无法忍受的,将强迫主人出卖他们的奴隶。这反映出罗马法()A.关注奴隶利益,追求公平正义 B.打破贵族垄断法律,抑制上层强权 C.强调法律至上,向往天赋人权 D.力保社会稳定,维护阶级统治

25.《世界文明史》介绍:罗马成文法的组成部分之一“是罗马城市行政官在执法过程中所做的决定„„可以根据每一个别案例的情况做出裁量,而不必僵硬地按照有关法律条文的字面含义进行判决。他的这种决定成为事实上的判例法。” 由此可见,罗马法的显著特点是()A.具有较为明显的习惯法传统 B.内容庞杂且受行政因素影响 C.结构松散但有普遍的适用性 D.具有高度的灵活性和实用性

26.1832年一位英国工业家说:“50年前我们不需要议会代表,现在我们需要了。因为„„我们现在为整个世界生产。”这说明()A.工业革命推动人们民主意识的提高 B.英国议会实行无代表的专制统治 C.工业革命导致英国政治力量的变化 D.英国资产阶级要求建立世界霸权

27.“议会缔造了一个国王„„这样,议会和国王的关系就完全反转了„„从此,英国不再发生革命,和平与渐进成了社会变单的手段。”这一切,始于()A.1688年“光荣革命” B.1689年《权利法案》颁布 C.18世纪责任内阁制形成 D.1832年议会改革

28.美国总统奥巴马于2012年1月4日任命俄亥俄州前司法部长理查德•科德雷为消费者金融保护局局长。但众议院议长称奥巴马绕过国会对科德雷的任命是越权行为。按照美国1787年宪法的有关规定,你认为议长的依据是()A.任命高级官员的权力在国会 B.前任州级官员不得在联邦政府任职 C.总统任命政府高级官员须得到国会批准 D.总统无权提名、任命政府高官

29.历史老师在上课中,课件展示了如下内容:“第一条立法权由众议院与参议院两院行使。第二条共和国总统,由参议院与众议院联合而成的国民议会依绝对多数票选出。第五条共和国总统,征得参议院同意后,得解散法定任期尚未届满的众议院。”根据以上条款判断,该条文出自()A.英国的《权利法案》 B.美国《1787年宪法》 C.《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D.《德意志帝国宪法》

30.《四月提纲》发表不久,列宁在《两个政权》中强调:“一切革命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不弄清这个问题,便谈不上自觉地参加革命,更不用说领导革命。”这表明列宁()A.强调两个政权并存局面不可避免 B.坚持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观点 C.肯定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长期性 D.提出与临时政府合作的必要性

31.《法国政治制度史》写道:“1871年的巴黎公社是劳动群众通过其政治代表当家作主的新政治制度的萌芽。”对此解读准确的应包括()①“巴黎公社”是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激化的产物 ②“劳动群众”建立了世界上最早的社会主义政权

③“政治代表”是指公社委员 ④“新政治制度”是指无产阶级专政的制度 A.①④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③④

32.如果以“两极格局的确立与解体”为题撰写专著,贯穿全书的主线应该是,美苏两国()A.根本利益的趋同

B.军事冲突的加剧 C.国家实力的消长

D.敌对意识的淡化

33.自“9·11”事件以来,一方面,恐怖主义再次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一方面.国际社会对恐怖主义的认识不断提高。下列与此相关的表述,最准确的是()A.恐怖组织所造成的伤害有所显现 B.部分国家强烈谴责恐怖主义活动 C.恐怖主义是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 D.恐怖主义是“20世纪的政治瘟疫” 34.1949年,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建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联盟并不十分紧密”。“1962年,法国不再受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军事指挥”,北约组织衰落。北约组织的衰落体现出()A.战后美国放弃了世界霸权政策 B.世界格局出现多极化的趋势 C.苏联在冷战中已具有优势地位 D.西欧政治一体化水平的提高 35.1949年2月初,毛泽东说:“我们这个国家,如果形象地.把它比作一个家庭来讲,它的屋内太脏了。解放后,我们必须认真清理我们的屋子„„等屋内打扫清洁、干净,有了秩序,陈设好了,再请客人进来。”下列对这段话的正确理解是 A.不承认国民政府建立的一切旧的屈辱的外交关系 B.团结世界各国人民,巩固和发展和平力量

C.清除帝国主义在华残余势力,为建立平等的外交关系奠定基础 D.中国政府在外交上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

36.据新华社对1972年1-9月外交情况的统计,中国接待外国官员和政府代表团三十多起,访问中国的有来自世界五大洲的政府代表团和各界人士。到1972年底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达88个,和1969年底相比,三年内翻了一番。材料表明中国()A.重点建立与亚非的外交关系 B.开始独立自主地步入国际舞台 C.切实推进新型区域外交合作 D.打破美国孤立遏制的外交僵局

37.菲律宾前外长卡洛斯·罗慕洛在谈到一次国际会议时说:“周恩来是我去时候的敌人,回来时候的朋友。”其依据在于这次会议()A.号召亚非国家团结起来实行不结盟的外交政策 B.是新中国首次以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参加的国际会议 C.超越了意识形态并加强了亚非国家之间的合作 D.使中国外交有了重大突破和转机,打开了外交新局面

38.1953年6月24日《人民日报》报道:当选的代表李长凤老大娘笑着说话了,“旧社会妇女在街上说话都不行,哪有妇女的选举权。„„今后大家有什么意见告诉我,我一定给大家带上去。”该新闻报道说明当时()A.人民民主原则得到落实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 C.政治协商制度覆盖面广 D.民主政治建设法制化

39.据统计,2014年人民法院和检察院以坚决果断的态度依法纠正12起重大的冤假错案,原案犯多因“事实不清,证据不足”改判无罪。这从本质上表明新时期我国()A.坚决纠正冤假错案

B.法制建设日益完善 C.严格司法审判程序

D.司法过程贯彻民主 40.有学者认为:“十月革命是以马克思主义的名义、口号和理论体系进行的,与西方现代文明总危机和第一次世界大战有直接的牵涉,但其渊源、性质、风格和命运却深深地植根于俄国历史土壤之中。”该观点认为十月革命()A.仅以马克思主义为革命的旗帜 B.是对西方现代化模式的冲击 C.与第一次世界大战关系不大 D.是俄国社会内外矛盾的必然产物 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古代的行政监察制度,对行政监察人员的任用作了严格的规定。在监察官的使用方面,明确了监察官的任职期限与升迁。“久则情亲而弊生,望轻而法玩”“二周年一替”都是古人对监察官使用期限的认识和规定。历代还制定了《监察六事》《巡按察六》《设立宪台格例》《互察法》等来规定监察官的职责„„西汉时御使大夫虽然是“三公”之一,但其秩仅为二千石,而另“二公”为秩万石。唐代,监察御使是正八品。宋元明监察御使为七品,也就是相当于一个小知县„„当然,古代的监察制度是为封建统治者服务的,其局限性是很明显的。

——摘编自曹凯旋《中国古代行政监督制度之借鉴》

材料二 罗马的法律贤明地把国家的权力分配给许多高级官吏,这些官吏相互之间起支持、制止和限制的作用„„它永远能够制裁任何滥用权力的事件;罗马共和国还设立了监察制度„„使保民官和野心家不能操纵选举,使甚至人民自己也不能滥用自己的权力。

——摘编自(法)孟德斯鸠《罗马盛衰原因论》

材料三 美国的行政监督包括议会监督、政府内部监督、司法监督和社会监督等„„行政监察的任务分散在各有关部门分别执行„„公职人员受到议会、法院、民众和舆论各方面强有力的监督,因而官僚主义和低效率等情况较少,工作效率较高。

——摘编自李玉赋编《中国廉政建设研究成果集二》

材料四 随着20世纪50年代后监督制度的不断缺失,苏联出现了这样一些现象:赫鲁晓夫集党政大权于一身,不经过集体讨论就擅自决定重大事项。同时地方官员掌控的物质资源日渐增多,以权谋私的空间也逐步扩大,各级官员和企业负责人暗中勾结,把公有财物变成自家财产。勃列日涅夫成为苏共第一书记后,同样注重专权,他上台后曾得意地对身边的人说:“我就是沙皇。”同时,一部分干部公然地以权谋私,把自己领导的企业、农庄当作资本,从事半合法的和非法的生产经营活动,获取大量利润。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对监察人员任用的主要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古代监察制度。(6分)2.根据材料二,从法律的角度概括指出孟德斯鸠认为罗马兴盛的原因。根据材料三,概括美国行政监察制度的特点。(9分)

3.根据材料四,归纳20世纪50年代以后苏联出现的政治现象及其直接原因。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带来的后果。(5分)

高二5月历史答案

1--5 C D C B D 6---10 A B B C B 11---15 C C B B D 16-20 A D B A B 21---25 A C A D D 26--30 C A C C B 31--35 D C C B C 36--40 D C A B D

41.答案:1.特点:监察官有明确的任职期限;以法律规定监察官的职责;监察官员的品秩较低。(4分)

评价:对于监督官员规范行政,防止官员贪腐等有一定作用;专制制度的本质决定了监察制的实际效能是有限的,监察官并不代表民众履行职责而只是维护封建专制统治的工具。(2分)2.原因:法律(罗马法)对权力的制约;监察制度防止权力的滥用。(4分)

特点:有一套完整的行政监督系统;没有专职的监察机构;监督网络健全,工作效率高。(5分)3.现象:领袖权力高度集中,个人专断;领导干部以权谋私,贪污腐败。(2分)原因:监督制度的不断缺失。(1)

后果:导致苏联党和政府失去群众基础,最终苏联解体。(2)

第五篇:资阳中学高级第五学期10月月考试题,语文

资阳中学高2016级第五学期10月月考试题 语文 一、文言文阅读(57分)(一)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1~4题(19分)。

陈咸,字逢儒。登淳熙二年进士第。调内江县尉,县吏受贿,赋民不均。咸以闻于部使,为下令听民自陈利病,而委咸均其赋。改知果州南充县,转运司辟主管文字。岁旱,税司免下户两税,转运使安节以为亏漕计,咸白安节曰:“苟利于民,违之不可。”安节从之。蜀岁收输绢钱,民以为病,咸白安节,核入节出,奏岁减二十余万缗。大修学宫,政以最闻,改知普州。开禧元年,边事兴,四川宣抚使程松奇其才,辟主管机宜文字。咸贻书劝松捐金帛,募死士,搜人才;

考图籍以疏财用之源,视险要以决攻守之计。松复书深纳,然实不能用。副使吴曦蔑视松易置将兵不关白正使咸忧之复说松收义士为缓急用据险厄立关堡以备不虞松又不能用。迁利路转运判官。曦叛臣于金,关外四州继没,人情大骇。咸留大安军督军粮,檄其守杨震仲振流民,备奸盗,众稍安。安丙密以曦反谋告咸,咸即遣人告松,松不之察。曦以咸蜀名士,欲首胁之以令其余,檄咸议事,咸不往,遂之利州。安丙寻奏以咸总蜀赋,从之。时僭乱后,帑藏赤立。咸至武兴,与丙商榷利病,兵政财计,合为一家。核诸司羡余,移支常平广惠米。汰弱兵二万余,规画备至,故军兴增支之数,皆不取于民。咸昼夜精勤,调度有方,不二岁,钱粮布帛饶足。嘉陵江流忽浅,或云金人截上流,咸不动,疏而导之,自益昌至于鱼梁,馈运无阻。金州地险,咸增馈米以实之,人皆曰:“金州之险,金人不可向,何益之为?”咸曰:“敌至而虑,无及矣。”未几,金人犯上津,赖以固。召为司农少卿,卒。丙列奏其功,赐谥勤节。(节选自《宋史卷一百七十一》)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副使吴曦蔑视松/易置将兵/不关白正使/咸忧之/复说松收义士为缓急用/据险厄立/关堡以备不虞/松又不能用/ B.副使吴曦蔑视松/易置将兵/不关白正使/咸忧之/复说松收义士为缓急用/据险厄/立关堡/以备不虞/松又不能用/ C.副使吴曦蔑视松/易置将兵不关白/正使咸忧之/复说松收义士为缓急/用据险厄/立关堡/以备不虞/松又不能用/ D.副使吴曦蔑视松/易置将兵不关白/正使咸忧之/复说松收义士为缓急用/据险厄/立关堡/以备不虞/松又不能用/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漕计,指漕运总量。漕运是古代利用水道来调运粮食(公粮为主)的运输方式。

B.以最闻,指因政绩考核优秀而闻名。古代考核政绩时划分的等级以上等为“最”。

C.图籍,图是指地图;

籍是指书籍。古代官府通过图籍来了解疆土、居民等情况。

D.檄,指古代官方用以征召、晓谕、声讨的文书;

在本文中作动词,用檄文告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陈咸长于政事,体恤百姓。内江县官员贪贿无为,赋民不均。陈咸陈情部使,部使让他听准百姓自陈利病,并让他来做调整赋税工作。

B.陈咸应变有方,效果显著。吴曦叛宋投金,多地失守,民心震惊。他督促收集军粮、发布文告赈济流民、防备奸盗,百姓最终安定下来。

C.陈咸总理蜀赋,调度有方。安丙推荐他总理蜀地赋税,他和安丙一同研究财政现状,把兵政财计合为一家,合理调度,收到明显效果。

D.陈咸面对困境,积极有为。面对嘉陵江被金人上游截流的传闻,他并不惊慌,而是积极疏导航道,使得从益昌到鱼梁的航运保持畅通。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安丙密以曦反谋告咸,咸即遣人告松,松不之察。

译文:

▲(2)咸曰:“敌至而虑,无及矣。”未几,金人犯上津,赖以固。

译文: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5~8小题。(19分)宗泽,字汝霖,婺州义乌人,泽自幼豪爽有大志。登元祐六年进士第。廷对极陈时弊,考官恶直,置末甲,调衢州龙游令。民未知学,泽为建庠序,设师儒,讲论经术,风俗一变,自此擢科者相继。通判登州。境内官田数百顷,皆不毛之地,岁输万余缗,率横取于民。泽奏免之。

朝廷遣使由登州结女真,盟海上,谋夹攻契丹,泽语所亲曰:“天下自是多事矣。”退居东阳,结庐山谷间。靖康元年命知磁州时太原失守官两河者率托故不行泽曰食禄而避难不可也即日单骑就道从嬴卒十余人。磁经敌骑蹂躏之余,人民逃徙,帑廪枵然。泽至,缮城壁,浚湟池,治器械,募义勇,始为固守不移之计。上言:“邢、洺、磁、赵、相五州各蓄精兵二万人,敌攻一郡则四郡皆应,是一郡之兵常有十万人。”上嘉之。金人逼二帝北行,康王即帝位于南京,泽入见,涕泗交颐,陈兴复大计。金人谋攻汴京。自郑抵白沙,去汴京密迩,都人震恐。僚属入问计,泽方对客围棋,笑曰:“何事张皇,刘衍等在外必能御敌。”乃选精锐数千,使绕出敌后,伏其归路。金人果败,自是不复犯东京。泽威声日著,北方闻其名,常尊惮之,对南人言,必曰宗爷爷。泽疏言:“丁进数十万众,愿守护京城;

李成愿扈从还阙,即渡河剿敌;

杨进等兵百万,亦愿渡河,同致死力。臣闻‘多助之至,天下顺之’,陛下及此时还京,则众心翕然,何敌国之足忧乎?”上乃降诏择日还京。

泽前后请上还京二十余奏,每为潜善等所抑,忧愤成疾,疽发于背,诸将入问疾,泽矍然曰:“吾以二帝蒙尘,积愤至此。汝等能歼敌,则我死无恨。”众皆流涕曰:“敢不尽力!”诸将出,泽叹曰:“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翌日,风雨昼晦。泽无一语及家事,但连呼“过河”者三而薨。都人号恸,遗表犹赞上还京,赠观文殿学士、通议大夫,谥忠简。

(节选自《宋史·宗泽传》,有删改)5.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靖康元年/命知磁州/时太原失守/官两河者率托故不行/泽曰/食禄而避难/不可也/即日单骑/就道从嬴卒十余人/ B.靖康元年/命知磁州/时太原失守/官两河者率托故不行/泽曰/食禄而避难/不可也/即日单骑就道/从嬴卒十余人/ C.靖康元年/命知磁州时/太原失/守官两河者率托故不行/泽曰/食禄而避难/不可也/即日单骑就道/从嬴卒十余人/ D.靖康元年/命知磁州时/太原失守/官两河者率托故不行/泽曰/食禄而避难/不可也/即日单骑/就道从嬴卒十余人/ 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末甲,古代科举制度殿试中一种等级,殿试录取的等级称甲,最低一等叫末甲。

B.庠序,指古代的地方学校,在商周时代就已经出现,后也泛称学校或教育事业。

C.疏也称“奏疏”,与作为文体的“表”不同,是古代臣子向君王逐条陈述、分析论证的文章。

D.阙是古代皇宫大门前面两边供瞭望的楼台,泛指帝王的住所,在文中特指北宋首都汴梁。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宗泽兴学重教,开启民智。他在担任衢州龙游县令时,发现当地民众不知学习,遂兴办学校,聘请老师,讲论经学,不仅转变了风俗,也使考上科举的人不断涌现。

B.宗泽高瞻远瞩,颇有政治远见。他在担任登州通判期间,对朝廷结交女真、与它结盟并谋划夹攻契丹的举措不以为然,认为天下将大乱,遂辞官暂时隐居到东阳山谷之中。

C.宗泽精明能干,富有军事才能。他在担任太原知州期间,采取一系列切实有效的防备措施,为坚守作长远的打算,并为此向朝廷献计献策,使五郡互为援助。

D.宗泽尽忠报国,至死不渝。他从宋王朝利益出发,一再上书请求皇上返回京城;

病重之际,他不把家事放在心上,仍念念不忘歼灭敌人,叮嘱将领要实现其遗愿。

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境内官田数百顷,皆不毛之地,岁输万余缗,率横取于民。

译文:▲(2)金人逼二帝北行,康王即帝位于南京,泽入见,涕泗交颐,陈兴复大计。

译文:▲(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19分)李暠,淮安王神通玄孙,清河王孝节孙也。暠少孤,事母甚谨。睿宗时,累转卫尉少卿。丁忧去职,在丧柴毁,家人密亲未尝窥其言笑。开元初授汝州刺史为政严简州境肃然与兄昇弟晕尤相笃睦昇等每月自东都省暠往来微行州人不之觉其清慎如此。俄入授太常少卿,三迁黄门侍郎,兼太原尹,仍充太原已北诸军节度使。太原旧俗,有僧徒以习禅为业,及死不殓,但以尸送近郊以饲鸟兽。如是积年,土人号其地为“黄坑”。侧有饿狗千数,食死人肉,因侵害幼弱,远近患之,前后官吏不能禁止。暠到官,申明礼宪,期不再犯,发兵捕杀群狗,其风遂革。久之,转太常卿,旬日,拜工部尚书、东都留守。

开元二十一年正月,制曰:“继好之义,虽属边鄙;

受命以出,必在亲贤。事欲重于当时,礼故崇于殊俗,选众之举,无出宗英。工部尚书李暠,体含柔嘉,识致明允,为公族之领袖,是朝廷之羽仪。金城公主既在蕃中,汉庭公卿非无专对,有怀于远,夫岂能忘,宜持节充入吐蕃使,准式发遣。”以国信物一万匹、私觌物二千匹,皆杂以五彩遣之。及还,金城公主上言,请以今年九月一日树碑于赤岭,定蕃、汉界。树碑之日,诏张守珪、李行袆与吐蕃使莽布支同往观焉。既而吐蕃遣其臣随汉使分往剑南及河西、碛西,历告边州曰:“两国和好,无相侵掠。”汉使告亦如之。以暠奉使称职,转吏部尚书。时吏部告身印与曹印文同,行用参杂,难以区分,暠奏请准司勋兵部印文例,加“官告”两字,至今行之。

暠风仪秀整,所历皆以威重见称,朝廷称其有宰相之望。累封武都县伯,俄为太子少傅。病卒,年六十余,赠益州大都督。

——《旧唐书•李暠传》 9.下列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开元初授汝州刺史/为政严/简州境肃然/与兄昇弟晕尤相笃/睦昇等每月自东都省/暠往来微行州/人不之觉/其清慎如此 B.开元初/授汝州刺史/为政严简/州境肃然/与兄昇弟晕/尤相笃睦/昇等每月自东都省暠/往来微行/州人不之觉/其清慎如此 C.开元初授汝州刺史/为政严简/州境肃然与兄昇弟晕/尤相笃睦/昇等每月自东都省暠/往来微行/州人不之觉/其清慎如此 D.开元初/授汝州刺史为政/严简州境/肃然与兄昇弟晕/尤相笃睦昇/等每月自东都省暠/往来微行州/人不之觉其清/慎如此 10.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丁忧”是我国古代的一种居丧守制。“丁,当也。”是遭逢、遇到的意思。“忧,居丧也。” B.“开元”是唐朝皇帝唐玄宗李隆基的年号,我国古代常用干支纪年、王公纪年、帝王纪年、岁星纪年等方式。

C.“继好之义”是指继承唐代以来的和亲政策。和亲政策最早始于唐代,是统治阶级的一种外交工具。尽管有其局限性,但作为安边政策,为唐朝的稳定和繁荣起了较大的作用。

D.“告身”也称告身状,是委任官职的诏告公文。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最大特点,是发达的文官制度。“以文书治天下”是中国古代官制的重要特征。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李暠作为人子,非常孝道,在他的母亲去世的时候,因居丧过哀而骨瘦如柴。

B.文章描写了李暠的兄弟每次从东都洛阳来探访他,来往之间,州中百姓都不知道,从而侧面描写了李暠的清廉谨慎。

C.唐玄宗认为出使吐蕃,本应选派皇室中才能杰出的人去。但李暠作为朝廷大臣的表率,出任使节时能独自随机应答,所以派其出使。

D.李暠出使吐蕃,与吐蕃约定将赤岭作为两国的边界,双方和好,互不侵掠,为唐王朝与吐蕃边境的安宁作出了重要贡献。

1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有僧徒以习禅为业,及死不殓,但以尸送近郊以饲鸟兽。(5分)译文:▲(2)暠风仪秀整,所历皆以威重见称,朝廷称其有宰相之望。(5分)译文:▲ 二、古代诗歌阅读(14分)(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3~14题。(本题共2小题,7分)呈蒋、薛二友【宋】赵师秀 中夜清寒入缊袍,一杯山茗当香醪。鸟飞竹叶霜初下,人立梅花月正高。

无欲自然心似水,有营何止事如毛。春来拟约萧闲伴,同上天台看海涛。

【注】①缊袍:以乱麻为絮的袍子。②香醪:美酒。

13.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联通过衣、饮二事的介绍,略加勾勒,便刻画出了一个生活清贫但志趣不俗的形象。

B.“心似水”“事如毛”运用比喻手法,颈联上下句体现的不同人生境界形成鲜明对比。

C.诗歌尾联照应题目,以景结情,使全诗境界由小变大,诗歌意蕴也得到进一步深化。

D.本诗综合运用了叙事、描写、议论等表达方式,其中“无欲”两句体现了宋诗多议论说理的特点。

14.本诗颔联“鸟飞竹叶霜初下,人立梅花月正高”表达精妙,请从描写角度和塑造形象角度加以赏析。(4分)答:▲(二)阅读下面这首词, 完成15~16小题。(本题共2小题,7分)自咏【白居易】 随宜饮食聊充腹,取次衣袭亦暖身。未必得年非瘦薄,无妨长福是单贫。

老龟岂羡牺牲饱,蟠木①宁争桃李春?随分自安心自断,是非何用问闲人。

【注】①蟠木:弯曲的树。

15.以下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白居易饮食随便充腹就行,穿着简朴暖身就好,可看出他作此诗时生活困窘。

B.体瘦家贫不一定寿短福少,从“未必”“无妨”的措辞可看出作者的生活态度。

C.“牺牲”过着饱足的生活,但改变不了被用作祭品的命运,不如“老龟”自在。

D.白居易借“老龟”“蟠木”寄托生活追求,运用反问的手法增强了抒情的效果。

16.本诗意在“自咏”,结合全诗,分析诗人表达了哪些人生态度。(4分)答:▲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女子对爱情态度专一,男子对爱情却怀有二心。这种鲜明的对比在《氓》一文中,集中体现在“▲,▲”两句中。

(2)孔子的名言“▲,▲”道出了为人处世的原则:自己不喜欢的,不要强加给别人。

(3)白居易《琵琶行》中,琵琶女听了诗人的话后,所弹曲调一改前风,使得“▲”然后用“座中泣下谁最多”设问,将诗人与他人对比,一句“▲”尽显其悲伤凄切。

四、语言文字运用(13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6分)中国人擅长在石头上进行书法创作,取______的材料气质,达到永存文字的理想。石头取材方便、质地坚硬、镌刻困难、端正严肃、______等特性,让石头上的书法与其他材料上的书法,早早有所区别。()但秉承的文明理念,拥有的核心价值始终保持一致,就是代表仪式与权力。

金属出现时,正是文字发展成熟的关键期,在如此珍贵的材料上铸造文字,与当时使用文字的重要地位相匹配。先秦的金文,甚至更久远的甲骨文,它们的一些基本特点,都被后来石头上的书法所继承。随着青铜文明很快退出历史舞台,石头上的书法成为可以和纸张上的文字相抗衡唯一的书写形式。

摩崖是中国人创造的、体量最大的书法,选址多在断崖峭壁之上,因此其内容与形式必须与所处环境______,既突出周围景观地貌的主题,起到点题作用,又隐身于大山大水之间,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

“石文”兴起的初期,正是纸张发明的时候。其后,石头上的书法与纸张上的书法交织前行,聪明的中国人充分利用石头与纸张不同的载体特性,______,各自发挥长处,共同建构中国文字、文化与文明的摩天大厦。

18.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石头与书法的这种结合被中国人巧妙地利用了,创造性地发明了许多不同的样式。

B.中国人巧妙地利用了石头与书法的这种结合,许多不同的样式被创造性地发明了。

C.这种石头与书法的结合被中国人巧妙地利用了,创造性地发明了许多不同的样式。

D.中国人巧妙地利用了石头与书法的这种结合,创造性地发明了许多不同的样式。

19.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亘古不灭朴素无华息息相关扬长避短 B.亘古不灭朴素无华休戚相关相得益彰 C.亘古不变质朴无华息息相关扬长避短 D.亘古不变质朴无华休戚相关相得益彰 2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青铜文明在很快退出历史舞台后,石头上的书法成为唯一可以和纸张上的文字相抗衡的书写形式。

B.随着青铜文明很快退出历史舞台,石头上的书法成为唯一可以和纸张上的文字相抗衡的书写形式。

C.随着青铜文明很快退出历史舞台,石头上的书法成为唯一可以和纸张上的文字相抵抗的书写形式。

D.随着青铜文明很快退出历史舞台,使石头上的书法成为可以和纸张上的文字唯一相抗衡的书写形式。

(二)语言表达(7分)21.下列句子中,有的句子有语病,请选择两个有语病的句子进行修改。(2分)①“重庆造”恩斯特龙直升机首次参加国际盛会便大放光彩:在同类型直升机中是唯一一个在高空中向国内外客商展示其灵巧的“表演天才”。

②国家卫生计生委新闻发言人姚宏文10日说,用药要遵循以“能不用就不用,能少用就不多用;

能口服不肌注,能肌注不输液”为原则。

③如何落实高校招生信息公开责任?首先是按照“谁公开、谁负责信息审查”的原则,以及高校招生信息公开职责分工目录,完善各级各部门在信息发布、审核、采集等环节的工作职责。

④巴人素有既侠肝义胆、又重情守信的传统,尤其是当别人遭遇不幸、需要帮助,自己遇到诚信考验时,大多数巴渝儿女往往都会选择正与善。

(1)序号:()修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序号:()修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秦笛是一名应届大学毕业生,在人才中心看到了诚臻中学招聘教师的启事后想去应聘。下表是他的一些情况介绍,请据此筛选有效信息,替他补写一份给诚臻中学校长的求职简信。

要求:内容准确,层次清晰,表达得体,格式正确。(5分)姓名 秦笛 毕业院系 湖东师范大学数学系 健康状况 良好 身高 173cm 籍贯 江东滨海市 获奖 情况 湖东师范大学师范生教学技能比赛一等奖 实习经历 2016年在南山中学实习3个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作文(共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最近几年国内中小学暑假刚开始,很多城市的机场大厅就出现这样的场景:统一的T恤衫,统一的背包拉杆箱,全国各地的中小学生一批一批地奔赴世界各地,去修学、游学。

游学热潮中,人群低龄化特点明显。“众多游学项目的营员大多集中在11岁至18岁的学生群体,我们团营员的平均年龄不足15岁。”某游学项目相关负责人说。

对于“游学”人群低龄化,大家意见纷纷。有人认为可以让孩子到国外见识见识,为将来的留学做准备;

有人认为投身全英语的环境是一次难得的经历,对养成语言习惯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有人认为孩子太小,只会记得一些旅游景点,而对当地大学教育模式的了解,对外语能力的提高没有太多的帮助;

也有人认为青少年可先考虑国内游学,在对本国文化有充分了解、感受的基础上,再考虑国外游学。

要求:①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②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语文10月考答案 一、文言文阅读(一)1、B 【试题分析】本题在A项设置两处错误,“据险厄”“立关堡”应该为并列的举措,“以备不虞”为目的。C、D项各设置三处错误,“不白正使”为动宾搭配,不可断开;

“为缓急用”中的“为……用”搭配不可断,“据险厄”与后“立关堡”为同一结构。

(原文为“副使吴曦蔑视松,易置将兵,不白正使。咸忧之,复说松收义士为缓急用;

据险厄,立关堡,以备不虞。松又不能用”。)2、C 本题是从阅读材料中选取四个能够体现古代文化含义的词语,结合上下文,对其相关内容进行解释,反映其中文化意义,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A项考查漕运方面的知识。“漕”字的本义即为“利用水道转运粮食”,“计”,根据原文中“亏”可知“数量”。B项考查古代考核政绩方面的内容,“闻”指得名,被知晓等。C项考查是是关于古代地理、户籍的词语。根据原文“考图籍以疏财用之源”,可知这“图籍”应该与理财有关,可见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书籍。(《荀子·荣辱》:“循法则、度量、刑辟、图籍,不知其义,谨守其所,慎不敢损益也。”杨倞 注:“图谓模写土地之形,籍谓书其户口之数也。”)D项“檄”字比较熟悉,但也要结合文意判断。文中“檄咸议事,咸不往”,可见并不是文书之意,可以理解为用文书征召。

3、B 试题分析:本题在拟制时,首先将阅读材料的内容分为若干个方面,然后选择较为重要又能贯穿全文的四个方面作为切入点,用四个选项来进行分析和概括。A项分析概括的内容是传记的第一部分内容。陈咸任职内江县尉,面对当地“官员贪贿无为,赋民不均”的现状,陈咸作为一个中等官吏,自己陈情上级部使官,借助上级的力量和委任施行官职,可见他在政事的“得体”与“尽责”上,都是有特点的;从他担任“调整赋税的工作”的目的上看,他处理政事是从“体恤百姓”的角度去考虑的。B项分析概括的主要内容为陈咸任迁利路转运判官期间。当时身为四川宣抚副使的吴曦叛宋投金、造成乱局,陈咸为稳定局势,主要做的工作有“督促收集军粮”、“檄其守杨震仲”,但是具体的“发布文告赈济流民、防备奸盗”的行为都是“太守杨震仲”所为(在实施),这是第一处错误。第二处错误则是对安定民心效果的概括,原言为“民稍安”,“百姓最终安定下来”的表述不准确。

C项涉及陈咸到利州和武兴两地后的内容。“安丙寻奏以咸总蜀赋”、“与丙商榷利病,兵政财计,合为一家”等内容概述正确,“不二岁,钱粮布帛饶足”为效果的表述,也正确。D项涉及陈咸“疏导嘉陵江”的内容,“或云金人截上流,咸不动”可知他处变不惊的心态。具体内容,转述不误。

4、(1)安丙暗中把吴曦投金弃宋的谋反计划告诉陈咸,陈咸马上就派人告诉程松,程松却不去核查这个情况。(得分点:①密:暗中;

②察:核查;

③松不之察:宾语前置句松不察之。每个得分点1分,句意通顺得2分。)(2)陈咸说:“敌人来了再去考虑,可能就来不及了。”不久,金人(果然)侵犯上津,金州依靠(提前做好的准备)来固守不失。(得分点:①犯:侵犯;

②无及:来不及;

③赖以固:省略句,依靠(提前做好的准备)来固守。每个得分点1分,句意通顺得2分。)译文:陈咸字逢儒,南宋淳熙二年(1175年)中进士。(初)调内江县(属四川)尉,当时县吏受贿,不能公平收取民赋,陈咸把这种情况上报部使,让他授权地方官吏听取百姓反映陈述弊端,部使官员委托陈咸平均民赋。后改南充(属四川)知县,转运司征召陈咸主管文书。那年大旱,朝廷税司部门免除百姓两种税赋,转运使安节认为这样会影响朝廷的漕运收入,陈咸禀告安节说:“如果这项措施是对下户平民有好处的,违备它是不应该的。”安节听从了陈咸的建议。蜀地每年强行征收绢钱,致百姓怨声载道,陈咸禀告安节,应该核定收入,节约开支,并奏请上司每年减免20余万缗。陈咸还大修学宫,政绩卓著,改任普州(今四川)知州。开禧元年(1205年)边关发生战事,四川宣抚使程松视其才华出众,授陈咸主管机宜文字,他向程松写书信建议程松拿出金帛,招募为国效死的将士,网罗人才,考查土地和户籍(材料)以疏理财用之源,根据险要的地势情况来决定攻守的策略。程松复信深表接受,实际上没有采用。副使吴曦瞧不起程松,调动将兵,不告诉正使。陈咸对此深感忧虑,又劝程松收纳义士作为战情紧急的备用,要据守险要扼口,建立关隘战堡,来防备意外的变故,程松仍然没有采纳。陈咸后来迁任利路转运判官。吴曦叛宋投金,关外四州(阶、成、和、凤)相继被割给金国,民情大惊。陈咸留下大安地区的军队来督促军粮,发布文告给大军地区的太守杨震仲让他赈济流民,防备奸盗,百姓才稍稍安定。安丙暗中把吴曦造反的阴谋告诉陈咸,陈咸立即派人告诉程松,却不去深入了解(侦察、核查)这个情况。吴曦觉得陈咸是蜀地名士,就想欲先胁迫他让他来影响其他将兵(投降金人)。他向陈咸用公文征召请他来议事,陈咸(觉察到其中的阴谋)没有前往,于是就去了利州。安丙不久又上奏朝廷让陈咸总理蜀地赋税财政,陈咸接受了这个建议。当时国家**之后,国库出现赤字。陈咸到武兴,与安丙商讨(现实中)赋税政策的利弊,把军事和行政财政合为一体,请安丙上奏朝廷。(陈咸)又查核诸司财政盈余,移支常平广惠粮仓的米粮。减弱兵二万多,精心规划,所以用于发展军队的新增支出的资金,全不从百姓收取。陈咸日夜精心理财,调度有方,不到两年,钱粮布帛充盈富足。嘉陵江流量突然减小,有人说这是金人在上游截流造成,陈咸并不为所动,在当地疏通河道引导流向,从宜昌到鱼梁,确保粮草运输无阻。金州地势险要,陈咸增拨金州粮草来充实战斗力,人们都说:“金州地势那么险要,金人根本不可能有进攻的可能,那给金州增加粮食有什么必要呢?”陈咸说:“敌人来了再去考虑,可能就来不及了。”不久,金人(果然)侵犯上津,金州靠提前的准备来固守不失。(后来)被朝廷征召为司农少卿。去世后,安丙上报他的功劳,赐谥“勤节”。

文段(二)5.B(“命知磁州”是指任命宗泽为磁州知州,句子完整,“州”字后面要断开,排除C D。“就道”是出发、动身的意思,“单骑就道”是指一个人骑马出发上任,中间不可断开,排除A选B。)6.D(阙不能指首都。)7.C(应为出任“磁州”知州期间。)8翻译:(1)(登州)境内有几百顷官田,都是不长草木(植物)的地方,每年交纳一万多缗,都是向老百姓橫征暴敛来的。(得分点:①不毛:不长草木(植物);

②输:交纳③率:全部,全都。每个得分点1分,句意通顺得2分)(2)金人逼迫徽、钦二帝去北方,康王在南京登基,宗泽入朝面见皇帝,眼泪鼻涕流满脸颊,陈述复兴国家的重要计策。(得分点:①即帝位:登基,登上皇位;

②颐:脸颊③即帝位于南京:状语后置句,于南京即帝位。每个得分点1分,句意通顺得2分)参考译文:

宗泽,字汝霖,婺州义乌人。宗泽从小就性格豪爽有大的志向,元祜六年进士及第。殿试时极力陈述当时社会的弊病,考官厌恶他的直率,将他的排名列为最低一等。调任到衢州任 龙游县令。当地百姓不知学习,宗泽为他们建立了学校,安排了儒学教师,讲解儒家经典学术,社会风气大为改变,从此以后登科中举的人源源不断。调到登州任通判。登州境内有几百顷官田,都是不长草木的地方,每年交纳一万多缗,都是向老百姓横征暴敛来的。宗泽上奏请求免征其税。

朝廷派遣使臣在登州与女真讲和,结盟于海上,图谋夹攻契丹。宗泽与他的亲友说:“天下从此多事了。”于是宗泽隐居东阳,在山谷间建造房屋。请康元年,任命宗泽为磁州知州。这时,太原失守,出任两河一带的官员都借故不上任。宗泽说:“拿着国家俸禄而避难,这不行。”当天就一个人骑匹马出发上任去了,跟从的疲弱兵卒有十多人。磁州经过敌兵铁骑践踏后,百姓都逃跑搬家了。宗泽到任后,修缮城池,疏浚护城河,置办作战器械,招募义勇兵士,开始为固守城池不转移的战略作打算。上奏说:“邢、洺、磁、赵、相五州各存蓄精锐士兵两万人,敌军攻打州时,其他四州都响应帮助,这样一州的兵力就常有十万之多。

”皇上看后嘉奖了他。金人逼迫徽、钦二帝去北方,康王在南京登基,宗泽入朝面见皇帝,眼泪鼻涕流满脸颊,陈述复兴国家的重要计策。金人谋划攻打汴京,从郑州发兵到达白沙,离汴京十分近了,京都里的人都害怕极了。同僚和部下入府询问计谋,宗泽正与客人下围棋,笑着说:“什么事这么慌张?刘衍等将在外面一定能抵御敌人。于是挑选几千名精锐士兵,叫他们绕到敌人背后,在敌人的退路上伏击。金人果然大败,自此不再来侵犯东京。宗泽威望名声一天比一天大,金人听到他的名字,常常敬畏他,对于宋人来说 必称他宗爷爷。宗泽上奏疏说:“丁进愿率几十万大军守护京城,李成愿意随驾护卫还朝,就渡过黄河去剿灭金兵,杨进等拥兵百万,也愿意渡过黄河,一同以死全力抗击金兵。我听说“受 到很多人的帮助,天下就会归顺你。陛下趁这时返回京城,那么众人团结 一心,敌国有什么值得担忧的呢?皇上于是下诏书,选择好日子回京。

宗泽前后共上奏二十多次请求皇上回京,多次被黄潜善等人所扣留,宗泽忧愤成疾,背上长了疽。各位将领入府问病,宗泽急切地说:“我是因为二帝蒙难而积愤变成这样。你们如果能歼灭敌人,那么我就死而无憾了。”众将军都流着泪说:“怎么敢不尽力杀敌!各位将军退出后,宗泽叹气说:“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第二天,天色阴沉风雨交加。宗泽关于家事没说一句话,只是连呼三声“过河”而死。京城里的人哀痛号哭。宗泽的遗书仍然极力主张皇上回京。赠观文殿学士、通议大夫,谥号忠简。

文段(三)9、B(3分)(首先“开元初授汝州刺史”这句中“开元初”是时间,“汝州刺史”是官名,根据文言文的习惯,应该把时间断开,排除AC。比较BD两项,“授汝州刺史”,是指授予官职的意思,往往单独成句,后面的“为政严简/州境肃然”是上任后的成绩,故选B。)10、C(3分)(“和亲政策最早始于唐代”错,“和亲政策”最早始于汉代。)11、D(3分)(“将赤岭作为两国的边界”是金城公主的建议。)12、(10分)①(5分)有僧人把修习佛法作为职业,等到死了的时候尸体不放入棺材,只是把尸体送到近郊用来饲养鸟兽。(得分点:①以…为:把…作为;

②殓:把尸体装入棺材;

③但:只是。每个得分点1分,句意通顺得2分。)②(5分)李暠风度仪容美好严谨,所到之处都被人称赞威严庄重,朝廷称赞他有宰相的声望。(得分点:①所历:所到之处,名词性短语;

②威重:威严庄重;

③见:表被动。每个得分点1分,句意通顺得2分。)参考译文:

李暠,淮安王神通的玄孙,清河王孝节的孙子。李暠小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侍奉母亲非常谨慎。唐睿宗的时候,多次升迁转任卫尉少卿。母亲去世离职,居丧期间因为悲伤过度骨瘦如柴,家人及关系密切的亲属从不曾看见他说笑。开元初年,任汝州刺史,管理严格简朴,州县一派肃然。和他的哥哥李昇、弟弟李晕,感情尤其深厚。李昇等人每个月从东都洛阳来探访李暠,悄悄地往来,州中人都不知道,李暠就是像这样清廉谨慎。不久任太长少卿,三次升职后任黄门侍郎,兼任太原府尹,同时任太原以北各军节度使。太原过去有个习惯,有僧人把修习佛法作为职业,等到死了的时候尸体不放入棺材,只是把尸体送到近郊用来饲养鸟兽。像这样很多年,当地人称那些地方叫“黄坑”。黄坑旁边有上千条饥饿的狗,它们吃死人的肉,因为伤害小孩及体弱者,远近的人们为此很忧虑,前后官员都不能禁止。等李暠到任后,广泛告诉明了礼法制度,规定时间不准再犯,派兵捕杀群狗,太原旧俗于是得以革除。过了很久,转任太常卿,过了十五日,任工部尚书、东都留守。

开元二十一年正月,皇帝下令说:“继承唐代以来的和亲政策,虽然吐蕃地势偏远;

受命出使的人,必然是皇帝的亲信贤明的人。在当时这件事情很重要,礼节要比吐蕃要高,选择出使的人,都是在皇室内部才能杰出的人。工部尚书李暠体态柔和美善,识见意趣严明恰当,作为朝廷大臣的表率,是朝廷的楷模。金城公主已经到吐蕃和亲,大汉王朝不是没有能独自随机应答的人,对远在吐蕃的金城公主十分怀想,怎么能忘记呢,应该派遣使者持节前往吐蕃,准许按照标准规定出使吐蕃。”把公开以使节身份携带的一万匹礼物,私下以臣子觐见的两千匹礼物都用五彩装饰之后派遣出发。等到李暠回到唐王朝,金城公主建议今年九月一日在赤岭设立界碑,确定吐蕃、唐朝边界。设立界碑的时候,皇帝下令张守珪、李行袆与吐蕃使莽布支一同前往观看。不久,吐蕃派遣大臣跟随唐朝使者分别前往剑南和及河西、碛西,告诉边境州县:“两国和好,无相侵掠。”唐朝使者也像这样告诉边境州县。因为李暠出使完成使命,转任吏部尚书。当时吏部的委任文书印鉴与朝廷一般官衙的印鉴相同,使用起来很混杂,难以区分,李暠奏请依准司勋兵部印文例的时候,加上“官告”两个字,到现在依然这样运用。

李暠风度仪容美好严谨,所到之处都被人称赞威严庄重,朝廷称赞他有宰相的声望,多次受封后作为武都县的地方长官,不久拜为太子少傅。因病去世,时年六十多岁,赠益州大都督。

二、古代诗歌阅读(共14分)(一)13、C 14、①意境上,此联通过“竹”“梅”“月”等意象,营造出一个清雅、幽静的意境。②手法上,动静结合(答“衬托”“以景衬人”“远近结合”等,且分析合理,也可给分)。该联集中笔力描摹室外之景,上句写月出惊鸟,禽翻竹动,叶颤霜下,属于动态描写;

下句描摹了人立梅花之下,明月高悬的静态画面,动静结合,相辅相成,生动形象。③形象上,通过“竹”“梅”“月”等意象及整个画面的特点,衬托出一位情操高洁、心境淡泊的诗人形象。(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二)15.(3分)A(A 项“可看出他作此诗时生活困窘”错,首联表达的是诗人对物质生活要求不高的生活态度,并非实指生活困窘)16.(4分)①知足常乐:诗人对物质生活要求不高,能充腹暖身即可,他认为“瘦薄”不影响“得年”,“单贫”无碍“长富”,表现了一种乐观知足的态度;②淡泊不争,洒脱随性:诗人以“老龟”“蟠木”自比,不羡不争,“随分自”,表达出淡泊随性的生活态度;③坚守本心:作者心中自有裁断,不在乎“闲人”的看法,可看出他对自我生活态度的坚守。

(每点2分,意思相近即可)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6.(1)女也不爽 士贰其行(2)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3)满座重闻皆掩泣 江州司马青衫湿 四、语言文字运用 18.D 19.C 20.B [解析] 【小题18】试题分析:此题考核简明、连贯、得体的能力,重点考核语句连贯,语句街接的题目是课标卷必考的题目,有时是排序,有时是填写街接句,排序的题目主要从陈述对象的转换、关联词语的呼应、指代性词语的指代意义、上下文的顺序照应、和空格前后的街接等角度分析。填写街接句主要从陈述对像的一致,虚词的运用,句式选用、情感基调、前后的逻辑顺序和音韵的和谐的角度选取。此题要求选填衔接句,注意句式的一致,前三项都是主动句式与被动句式的混合,前后两个分句主语不一致,造成句意不连贯。因此选D.【小题19】试题分析:此题考核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答题时注意明确词语的含义,然后比对输出的句子,看使用是否合乎语境:

亘古不灭:从古到今,永不绝灭。形容永久的生命力;

亘古不变:从古到今,永不改变,根据语墳,第一空选“亘古不变”。朴素无华:俭朴、不浮华;

质朴无华:朴实而毫不虚夸。第二空填“质朴无华”最为恰当。休戚相关:忧喜、福祸彼此相关联。形容关系密切,利害相关。息息相关:形容彼此的关系非常密切。第三空选“息息相关。第四空根据前面的句子主语中国人,确定应填“扬长避短”。

【20题】项A中途易辙,结构混乱。可将“在”放到“青铜文明”之前;

C 项搭配不当,“抵抗”改为“抗衡”;

D项成分残缺,应去掉“使”,语序不当,将“唯一”提到“可以”前(二)语言表达 21、答案:

(1)(②);删去“以”,将“为”改为 “的”。

(2)(③)将“发布、审核、采集”改为“采集、审核、发布”。

(共2分,找出错误并改正确才能得分)解析:

1.句②中,“遵循……的原则”和“以……为原则”两个句式杂糅在一起了。

2.句③语序不当,应该是先“采集”,再“审核”, 最后“发布”。

22、给分标准:本题共5分,格式2分(称呼和落款各1分),内容准确1分,层次清晰1分,表达得体1分 【答案】示例: 尊敬的校长: 您好!我叫秦笛,是湖东师范大学数学系的一名应届本科生。我非常希望到贵校工作,我有着较强的工作能力,曾获得本校师范生教学技能比赛一等奖,并在南山中学实习了3个月,能够胜任中学教学工作。

期盼贵校给我一个机会,静候佳音。

此致 敬礼!秦笛 ××年×月×日 作文 23、文章应该围绕“游学人群低龄化”展开,所谓海外游学就是送孩子到国外去参观世界名校,与国外的孩子共处,既游也学。

可以从肯定角度思考,如: 让孩子到国外增长见识,看能否适应国外的学习生活环境,为将来的留学做准备;

可以让孩子早一点接触海外文化与教育,对于已经准备要留学的孩子来说,利大于弊。

有针对性地开阔眼界,才能有利于孩子们的成长;

投身全英语的环境是一次难得的经历,与当地居民随时随地交流,有助于孩子学到很多日常用语,这对养成语言习惯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孩子们真正见证国外生活,体验英语环境,体味世界著名顶尖学府的学术氛围,会极大激发他们的上进心和对未来的强烈憧憬,青少年可以先考虑国内游学,在对本国文化有充分了解、感受的基础上,再考虑国外游学。

可以从否定角度思考,如: 游学方式很商业化。很多游学是“只游不学”,走马观花,充其量是名校观光游。

青少年对语言和社会的认同度并不清晰,而游学的目的是“学”,过早游学脱离了孩子的年龄和性格特点,难以达到游学的真正目的。

一些家庭经济本身并不宽裕,看到其他家的孩子都“游学”去了,为了让自己的孩子“有面子”、“长见识”,硬是打肿脸充胖子,让孩子“国外走一回”。

因为年龄小,所以只记得一些旅游景点,对当地大学和教育模式的了解甚少,对外语能力的提高没有太多的帮助。

参看高考评分标准

下载仁寿华兴中学高2015届第三学期11月月考试题(全文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仁寿华兴中学高2015届第三学期11月月考试题(全文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