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我局参加水资源公报水务年报培训
我局参加水资源公报水务年报培训2012年2月14-15日,自治区水利厅在乌市召开了新疆水资源公报、年报及水务管理年报编制工作会议。会议由水利厅水资源处副处长陈鹏主持,水利厅水资源处、各地州、市水利(务)局、厅直属流域机构及各县市水利(务)局参加了会议。会议上,水利厅水资源处副处长陈鹏讲解了全疆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指出了当前水资源管理中存在用水结构不合理,农业用水比重过高,水利用效率和效益偏低的问题。对今后水资源管理工作提出了要求,把加强水资源管理作为经济社会发展方式的的重要战略举措;进一步完善水资源调度方案,制定年调度计划;项目节水工程措施与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使用;水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把用水管理工作作为单位年终一项考核制度;呼吁全社会爱惜水、节约水、保护水资源。最后强调各地州、各单位要高度重视水资源报表的填报工作,严格控制报表进度,严格按照编制规程和编制要求填写,科学真实反映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进一步提高报表质量。
会议上,水利厅工作人员把各地州、市、厅直属流域机构新的水资源公报、年报及水务管理年报软件操作使用进行了培训,对报表新增内容、名词概念、数据获取途径及数据校核办法进行了细致讲解,为做好2012年新疆水资源报表前期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供稿:木坎热木
第二篇:参加西南空管局工会宣传培训心得体会
参加西南空管局工会宣传培训心得
体会
参加西南空管局工会宣传培训心得体会
周立伟
10月10日至13日,在云南空管分局工会的组织下,我有幸参加了西南空管局工会宣传培训班的学习。这次培训是一次规格档次高,教学水平高,培训时间适中的一次培训。通过几天的培训学习,有几个想不到:
一是想不到领导这么重视。我接到培训通知后,认为这是西南空管局工会对工会干部的一次例行宣传培训而已,无非是请一些人员给讲一讲工会宣传工作的相关知识。想不到西南空管局张华书记参加了培训班的开班典礼,为参加培
训的学员提出要求。在学习过程中我也体会到西南空管局党委、工会对基层分工会干部培训十分重视,精心地作了安排,对培训学习期间作了具体的要求。我想不到为我们授课的都是具有丰富理论和实践经验的老师。
二是想不到培训安排这么周密、丰富、新颖。西南空管局工会的领导为了让大家坐下来、静下心、学进去,专门把我们从基层一线拉到崇州进行脱产式的培训。味江河畔、街子古镇旁,青山绿水的环境让参培人员心情愉悦。本次培训班从培训教学安排、授课内容、时间安排等方面都作了精心细致的安排,使全体学员有了一个较好的学习环境。特别是授课形式新颖,采取了讨论组的方式,增加互动、重视实操让参培学员开阔了视野,交流了经验,增进了友谊。
三是想不到收获这么多。参加培训班前自己心想通过几天的学习还能取到真经?但通过这几天的学习,使我改变了最初错误的想法。本次通过学习使我了
解到民航工会、西南空管局工会新媒体宣传工作的动态,以及如何运用微信公众号这一新媒体平台来做好工会宣传工作。如何编辑、如何推送、如何使内容更吸引人、如何使工会会员关注、关心、讨论以及如何做好回应。讲解让我眼界大开、实操使我做出了自己的第一条微信推送。在新闻写作基础方面的学习过程中,孙开杰老师“勤动笔、致良知”的主题讲授让我获益良多。对四种基本结构的讲述让我醍醐灌顶,各种写作技巧和注意事项让我茅塞顿开。
四是想不到做好工会宣传工作这么不容易。以前认为,工会就是“吹拉弹唱,打球照相,党政开会,布置会场”,工会宣传工作无非就是写写文章,用不着学那么多知识,做好很容易。但通过学习,对如何做好工会宣传工作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基层分工会主要工作就是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协调劳动关系而基层分工会宣传工作的重点在于“上情下达,下情上传” 但要做好这些工作,仅有一腔热情是远远不够的,它要求基层分工会干部有较高的理论水平,要熟悉国家、地方政府及行业内部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善于用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解决在维护会员权益中的问题;要学会与工会会员交流与沟通,真正使自己成为会员的“铁哥儿们”“贴心人” ;要畅通信息,加强沟通,发挥好桥梁纽带作用,了解和掌握会员思想状况,及时向党委和上级工会反映会员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准确表达会员的合理愿望和要求。突出时效性、尊重职工主体地位、形式新颖、贴近现实、抓好亮点工作宣传、抓典型标杆、运用好凝聚力,做到、做好以上几条才是真正做好了工会宣传工作,可以说是思路决定出路,态度决定高度。
作为基层工会战线上的一名新兵,我有幸参加了这次培训学习,感受较多,受益匪浅,这必将对今后做好工作起到很好的作用。
第三篇:参加新课程培训使我想到
参加新课程培训使我想到:目前的教师队伍中,特别是我们中老年教师,受传统教育观念的禁锢,首先从思想上就很难摆脱这种根深蒂固的窘地,加之我们的知识陈旧,有的甚至遗忘,头脑中尚存的净是一些支离破碎的知识碎片,远远不能满足新课程的要求。
今天参加新课改培训,若还与传统培训那样,通过几次专家讲座或报告,告诉我们应该怎样做,不应该怎样做,并敦促我们记住一些前沿的教育观念.背诵教育理论文章,这显然是不符合新课程理念的要求的。如今,通过新课程培训我们必须充分在教学中体现教师的自主性、针对性、生成性、实践性、示范性等原则。强调新型的渗透科学、技术和社会相互关系的教育,多层次多领域地涉猎知识,极大地满足教师的专业创造和教学创新,有意识地引导教师能动地、个性化地解读教材,形成自己独特的、开放的、创新的教学思想,培养教师组织教学活动的能力,并能够联系现实生活中的例子,学会收集、整理、利用与学科相关的资料,捕捉课堂以外的学科“风景”,接触过去从未接触过的东西,想过去从未想过的问题。总而言之,新课程改革不仅仅是教科书的更换,而是教育理念、人才培养方向、教学方式、教师专业化成长等全方位的整体变革。那么,教师培训应如何应对这些挑战呢?我们只有寻找一个充分以学员发展为本的载体,把握好三个结合点,抓住新课程培训的关键,使我们通
为弘扬祖国传统文化,培养学生多元智力,促进每一位学生的终身发展,建立健全学生完美的人格,培养创新型人才,以适应未来社会日益发展需求,我国实行了新课程改革。此次课程改革以其全新的理论备受世人关注,它不但理念新,内容丰富,涉及领域广,包含教育学、心理学、课程论、方法论、专业学科知识等许多科学知识,而且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注重转变学生学习方式,促进学生终生学习习惯的养成,是一次有深层意义的教育变革,为我国未来教育的发展描绘了美妙蓝图。
今年我们山西省全面启动新的课程改革,我们全体教师在教育局的主持下进行了为期三天新课程改
革培训,这使我更加认识到课程改革的艰巨性和教师责任之重大。
首先我简单谈一下各位专家的精彩培训内容:7月8日上午是晋中市教育局教研室的戴丰富主任给我们进行的培训,他是山西省新课程改革的专家和领头雁,他从省内的课程改革形势开始讲起,通俗易懂介绍我省的情况,并且从四个方面给我们解读了高中物理课程标准;7月8日下午是来自课改实验区的一名专家南京市教学研究室的刘建成研究员给我们进行的培训,他介绍了南京市的新课程课堂教学的实施经验;7月9日全天我们一起听了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的谷雅慧老师的精彩演讲,她从课程改革的背景与理论谈起,回顾了中国的教育发展史,并且把新课程标准的进行了仔细的解读;同时从她自己编书的经历谈起对新的物理教材进行了仔细的分析,还和我们交流了必修1和必修2的教法。7月10日,我们全体高中物理教师组织观看了实验区的优秀课例,并进行了交流和讨论。为此我感受颇多,主要有以下
几点:
一、新课程改革是对传统教育的一种扬弃。
新的课程改革不是对讲授式教学方法的全盘否定,而是对传统教育方法的扬弃。现代心理学认为有七种智能在人的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即语言、教学逻辑、空间、音乐、身体运动、人际关系和自我认识能力。我国传统教育重视学生认知水平发展,忽略学生的个性差异,忽略学生的过程评价,以考定终身。这种教育制度是20世纪50年代受苏联教学理论的影响下建立起来的,其核心是教学中心论,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为社会的发展发挥过巨大作用,培养了大批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其中也不乏有许多精英人才,但同时也存在局限性。而到了二十一世纪的信息时代,社会的发展需要的是全民素质的整体提高,精英教育也越来越不适应社会的发展的需求。新课程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与传统教育相比,更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与学生之间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注重有效知识的学习,注重学习的过程与方法,注重学生终生学习习惯的培养。而这些不是靠一味的活动、一味的表扬鼓励、一团和气就能实现的,而是靠不断发扬传统教学中的优良经验,全面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关注学生学习方
法的养成和情感价值观的形成来实现的。
二、新课程改革有助于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此次课程改革首先是一场教育思想的变革,课程改革同时也需要一批有正确教育思想、改革意识和专业化知识的教师来执行。所以在课程改革中,既要摆脱传统教育的束缚,又要避免一味的课堂形式上的创新,要时刻把握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和发展方向,牢记教育过程的不可逆性,肩负历史责任感。为此,我认为教师应树立以下几种意识:
1、学习意识:加强理论学习,关注新课程改革的发展动向、经验与误区;
2、学生意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3、专业意识:既要抓紧时间提高本学科专业知识,又要丰富其他学科专业知识,如心理学、课程论、探究教学方法论等知识,特别是树立终身学习习惯;
4、过程意识: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关注知识的有效形成过程,而不是结论,还知识原有生命力,关注过程中学生学习方法的养成和评价;
5、研究意识:熟练掌握探究教学模式,引领学生进行有效探究;
6、困难意识:课程改革不是一帆风顺的,改革初期教师可能都普遍欢迎,踌躇满志,一旦实施,将会面临巨大困难与困惑,教师应做好一定的心理准备;
7、开放意识:教学中要不断引入新观点、新知识、新方法,注重学科知识间的横向联系,以开放教学培养开放学生;
8、社会意识:此次课程改革采用模块教学,弱化知识结构,体现知识的社会意义,所以教学中,要树立社会意识,挖掘生产生活中的物
理知识来教学。
树立以上几种意识,将有助于教师专业发展,有助于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
三、新课程改革有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传统教学过于关注的知识体系,看重学生的学习成绩,教师教学过分依赖系统讲授和题海训练,学生的学习过分依赖死记硬背和强化训练,从而形成了“听着学科学,坐着看科学,纸上算科学,脱离社会想科学”的局面,这都是我们平时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传统教学有其长处,有利于短时期内知识体系的传授,容易建立知识的建构,但是不利于学生可持续发展,许多知识的探究过程以及实验验证经常被结论、定理和考纲不要求所代替,长此以往,学生哪有学习兴趣、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新课程倡导“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的核心理念,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如引入模块选修机制,让学生自主学习),关注学生个性发展,在注重知识与技能学习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科学素养的养成,建立健全学生完美人格。个性化选课,学分制管理,丰富多彩的探究活动,密切联系生活的学科知识,这些都将使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学生也必将更加发挥其学习的主动性、能动性和独立性,从而使学生热爱科学、应用科学、探究科学、亲近科学。为期3天的新课程理论培训,犹如清泉一般甘甜,沁人心脾,让我更加坚定信心,此次课程改革在我们全体教育人的共同努力下,一定能结出丰硕成果。通过学校组织的新课程培训,让我受宜非浅,感触很深;其中在新课程培训使我感触最深的是课后反思,二次备课。
现就课后反思,二次备课心得总结如下:传统的备课,强调教师作用,忽视学生能力的培养;强调教学的预设性,忽视教学的生成性;强调知识传授,忽视激发情感;强调解题技巧,忽视生活运用;强调学科本位,忽视课程整合。许多教师只重视课前的备课,而不善于课后的反思,这已成为我们不得不面对的教学问题。课前备课、书写教案固然重要,但课后教学反思,进行二次备课,更有利于教师的专业成熟与提高.众所周知,每一次教学实践中都会有一些难以预料的问题或突如其来的插曲,对原有的教学设计提出挑战。我们的教学对象是活生生的学生,他们有敏锐的思维、丰富的想象,有一定的观察力、思考力,他们正在不断更新知识。而且,我们的教学对象、教学环境及教学体验也总是在不断地变化,这些都是教师在备课时很难准确预料判断的。虽然在课堂上也不乏急中生智,使教学收到意想不到的功效的先例,但更多的随机应变却留下了败笔。不论教师有无经验,处理起这类问题都会很棘手,在上课时难免总会留下诸多遗憾。课后的教学反思在一定程度上会保持可持续性教学效应,弥补这个遗憾。教学反思是教师总结经验、积累经验、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的有效手段。
教师在课后把这些突发事件记录下来,让教师及时回顾自己的教学是否适应学生的实际情况,诸如教学内容的补充是否合理,教学的重点与难点是否突出,教学的思想性和科学性是否统一,教学目标是否完成,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参与性、积极性是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意识、能力。总之是对自己的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对学生的表现和困惑、对教学的成功与失败进行理性的分析,通过反思、体会和感悟,就可以对本节课做出正确的评价,可以找到反馈的信息,思考下一节课的教学设计,使下一步教学设计更科学、更合理,从而更积极、更有效地促成教学目标的实现。同时,还可以把理性教学思考和感性教学过程结合起来,不但能够融合成更加完美的方案,缩小学生在课堂上实际获取知识间的差距,在这样多次往复的反思后的课堂中,使师生双向完成理念的更新和更高层次的飞跃,而且使教师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避免类似问题的再次出现,从而帮助自己总结教训和积累经验,在不断的反思中扬长避短,形成一套能准确判断教学变化的、能出色驾驭课堂教学的本领。
总之,如果一个青年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那么即使是有多年的教学经验,也许只是多年教学工作过程的重复,他永远只能停留在一个“经验型教师”的水准上,而无法成为对传统超越的“反思型教师”。没有教学的反思也就不可能使当前的新课改工作走出一片新天地。
第四篇:我参加党校培训后的心得
学习心得
4月19日上午和4月27日,我参加了新一期的党校培训。作为一个即将毕业的07级大学生,我深知这次的培训学习机会来之不易,所以我格外珍惜这一次的学习,通过党校培训学习,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也进一步认识到作为一个入党积极分子应该具有的信念、理想和素质。
在党课学习的内容方面,我们共学习了7讲的内容,首先是开学动员,老师的一番讲话使我坚定了对党的认识,在剩下的大学日子里,我一定坚决以党员的要求、义务、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胸怀远大理想和抱负,为社会做贡献。接着从党的性质、党的指导思想、党的目标和任务、党的纪律和作风、科学发展观和端正入党动机积极争取早日入党六个方面对中国共产党有了更深一层的了解与认识。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里我们可以从“213”来理解,“2”是指“两个先锋队”,“1”是指一个“领导核心”,“3”是指“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经过这一次的认识,终于对党的性质有一个全面的认识。“2”是“1”和“3”的根本,“1”是“2”和“3”的关键,“3”是“2”和“1”的具体体现。学习党的性质,一定要从这三个方面联系起来。
印象最深刻的是书记给我们介绍的科学发展观专题。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科学发展观,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是党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着眼全局,着眼世情、国情、党情的新变化,总结国内外经济建设的经验教训,审时度势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开创了建设和谐社会的新局面,同时也标志着用科学发展观这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指导实践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水平。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理论创新的一个突出成果,体现了中央新一届领导集体对发展内涵的深刻理解和科学把握,对发展思路、发展模式的不断探索和创新,对我们把握大局、做好各项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经实践检验与证明、日益显示出强大真理力量的科学发展观,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指导思想。近几年我国的经济高速发展,经济、文化、社会等各方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同样存在很多负面的新闻,包括三聚氰胺奶粉、地沟油,还有前不久的双汇瘦肉精事件,一件又一件的负面新闻,让我们不得不反思:这就是追求GDP的效果吗?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就是要发展符合人民的主体地位,保障人民各项利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以人为本,就是做什么事都应该考虑到人的根本利益。无论是政府官员、还是商人、农民,都应该站在自己想要追求幸福、健康、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想,每个人都应该共同努力,为创造一个和谐美好的社会而奋斗,而不是追求以牺牲环境、牺牲人民的健康而产生的“黑色GDP”。
同时我们要端正入党动机,就要克服带着功利性的目的和随大流的心理入党,我明白了入党不是为了面子,不是为了虚荣,不是为了个人利益,更不是为了别人的期望。正确的入党动机应该是持着为实现共产主义理想而奋斗,有为了更好地为人民、为社会服务的共识,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而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只有端正了入党动机,积极争取早日入党,为人民谋利益、做实事。并且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努力把工作做到更好,多和身边的同志交流、学习,向他们学习宝贵的经验。
通过这一次的党校培训学习,我获益良多,感觉自己离党又靠近了一步,同时深化了对党的认识。我也发现自身的一些缺点和不足,学会了如何做人、如何当一名起先锋模范作用的党员,感觉自身的任重道远和自身的使命。作为一名即将踏进社会大学生和入党积极分子,我本人决定在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按照共产党员的条件来严格要求自己,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自觉实践“三个代表”,理论联系实际,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争取早日加入中国共产党,为党作出更大的贡献!
第五篇:我参加杭州培训的两点体会
我参加杭州培训的两点体会
本次杭州培训的主题是高段习作,观摩了一些名优教师的课堂,聆听了几位特级教师的讲座,现择要讲以下两点体会。
一、讲求真实
习作教学的第一要务是求真,这是我听了特级教师张祖庆的讲座后深有感触的一点。参加培训的老师一致认可,作文是一种自我表达的工具,是进行社会交流的一个手段。所以,真实就是作文最基础的支撑点。而一贯来,在整个社会风气的熏陶下,小学生的作文空话假话套话连篇,捡钱包,扶老人或赞家乡等。没有真实要具体、生动何用!当前我们很多时候的教学,为了能让学生在考试时作文得高分而分类型,讲规律,甚至背作文,脱离了作文的本真。因而我们有必要在平时的习作教学过程中采取一些针对性的教学策略,如张祖庆老师所做讲座提出的对教材作文结合实际进行二次开发,就比较切实可行。
二、独立思考
想到这一点,是因为另一个给我们做讲座的张化万老师。听说他是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不由得对他的期望值就很高了。培训的第一天上午张老师就给我们做了一个讲座,主题是《活动作文-----习作教学的一次革命》,听了以后,我还是产生了一些疑惑,活动作文在小学习作教学安排中历来就有,如《烧纸船》等,这样的习作形式有了学生的参与,课堂气氛好,叙述针对性强,优点不言而喻。但他的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因为以课堂活动为载体的感受过程是消极的,它对学生的主动观察和感悟要求较低。它始终是小学习作教学的一个方面,而张老师的讲座有点以偏概全,放大了活动作文的效应。而且,还把它定位为一次革命,更是不准确,要知道革命可是颠覆,是质变。这种自以为是的表述我认为是不对的。特级教师的观点我们也不能一味附和,坚持独立思考才会有收获。
在后来的培训过程中,张老师在面对听课老师对他学员所上观摩课的质疑时,采用连声质问,排比等形式进行辩解,真的是让我们情何以堪。我忽然想到,像张老师这样的人是“时代宠儿”,有了一点成绩后就习惯了听悦耳的声音,如这次我们的一个学员发言所讲的“三个感谢”,一感谢张老师,二感谢张老师,三还是要感谢张老师,一刹那让我有点恍恍惚惚,是不是喊“三个万岁”的年代还没有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