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出特色公共气象服务状况调查报告

时间:2019-05-15 13:36:5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突出特色公共气象服务状况调查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突出特色公共气象服务状况调查报告》。

第一篇:突出特色公共气象服务状况调查报告

公共气象服务是指气象部门使用各种公共资源或公共权力,向政府决策部门、社会公众、生产部门提供气象信息和技术的过程。

一、前言

发展公共气象服务,是中国气象局党组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国务院3号文件和国办49号文件精神,总结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特色气象事业发展改革的经验而提出的战略任务,是防御和减轻气象灾害、应对气候变化和建设更高水平小康社会的迫切需要,是气象部门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职能的有效途径,是增强气象服务在整个气象业务中主导地位、实现气象综合实力整体跃升的必由之路。大力发展公共气象服务,不仅是党和政府以及广大人民群众对广大气象工作者的殷切期望,也是我们气象部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我们作为发展公共气象服务的促进者和实践者,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和“提高公共气象服务能力,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安全福祉”的目标,切实转变作风,不断提高公共气象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二、调研方法

1、时间:4月21日—5月5日

2、地点:市气象台、市公共气象服务中心、怀宁县气象局、岳西县气象局

3、调查对象:在职职工及外聘人员

4、调研方法:座谈会与发放调查问卷

5、分析方法: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三、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通过调研发现我市气象事业发展面临着不少突出的问题。一是气象业务水平和服务能力与防灾减灾的需求不相适应,灾害性预报的准确率不高,特殊天气预报能力很弱,气象服务产品单一,专业服务产品精细化严重不足,服务缺乏针对性;二是气象现代化体系中业务、创新、人才三者不平衡,科研与业务服务不结合、人才结构与工作实际不适应,各个方面优秀人才缺乏,自主创新能力弱,气象科研实际应用不够;三是受区域经济、业务量、人员现状和历史原因影响,职工待遇与工作不一致,重点项目在争取地方支持力度不够,地方政府投入严重不足,一些县局多年地方支持没有变化,县局气象事业发展不平衡。

(二)建议

继续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以服务需求为牵引,大力推进三个体系建设,加快气象现代化建设,增强公共服务能力,提高灾害性天气监测和预报服务能力,不断拓展业务和服务领域。

1、抓好现代气象业务体系建设,突出雷达工程

发展现代气象业务体系是提升服务水平、业务能力的正确方式和有效途径。要以公共气象服务为引领,以气象预测预报为核心,以综合气象业务为基础,加快现代气象业务体系建设步伐。

要完善决策气象服务和公共气象服务流程、服务规范,质量考核和效益评估,提高公众气象服务的精细化水平。深入开展政策性农业气象保险气象服务,逐步建立城乡规划、重大工程建设气候可行性论证工作和制度,加强交通、旅游、电力专业气象服务能力。要改进和完善以数值预报产品为基础的中短期精细化预报技术方法,提高降水预报水平,预报成绩要达全省较前水平;加强短时临近预报,完善业务值班、预警发布等制度,加强重要天气过程预报技术总结分析;加强规范化建设,编制业务手册,服务手册,技术要规范,使每个业务人员都能很好地掌握地方天气特点进行针对性服务。

坚持加快气象现代化建设不动摇,提高气象的装备水平。要全力以赴抓好全国布点的**新一代天气雷达建设,雷达楼要确保2009年底前达到基本运行,确保工程建设质量,气象新区建设要同步进行。进一步加强专业气象观测站点建设,进一步做好望江、宿松风能观测及资料整理分析,争取省局在我市高速干线,布设包括能见度自动探测项目的多要素自动气象站。全面升级建设县级dvb-s数据接收系统,进一步发挥业务监控系统的作用。落实装备保障“三级管理、二级维修”业务工作体制改革,市保障中心要实质性开展工作,建立健全自动气象站、区域气象站的巡查、巡检、校标、维修等工作流程和管理制度。积极探索和建立气象观测业务信息化管理系统,对气象站历史沿革、观测环境等进行信息化管理。要继续抓好气象探测环境保护和改善,年内专项规划要全面完成,对环境无法改善的县局要争取地方政府支持,进行站址迁移。

2、继续提高业务管理水平,突出保证基础业务质量稳定

继续加强规范化建设,提高工作效率;继续加强规章制度执行,提高服务意识,强化责任感;继续加强学习和岗位练兵,练好基本功。抓好日常仪器巡视维护、观测发报、报表审核、网络维护等关键环节,继续完善基础业务流程,搞好质量控制;建立业务管理员台站联系制度。每个业务管理员联系1-3个台站,负责所联系台站的业务指导和运行监控;建立全市业务质量分析会制度,监网科每月召开一次有分管领导参加的全市业务质量分析会,对前期业务运行情况进行分析,对下一步业务工作进行部署。切实保证地面测报、高空探测、农业气象业务质量的稳定,保证区域自动站、特种观测、网络传输等考核达到目标要求。

弘扬我市基础业务工作优良传统,提高管理水平。组织制定和完善综合气象观测业务急需的规范标准,积极研究开发市县气象业务服务系统平台。继续完善台站监测网络业务应急预案。加强探测业务及保障人员的业务技能培训。进一步规范预警信息发布,灾情直报流程及制度。健全应急响应机制,落实气象灾害应急队伍,加强预案

演练,全面增强气象灾害应急处置能力。制定相关应急预案,适时开展应急演练。进一步做好区域站的评估和优化工作,完善区域站网布局。加强区域站的巡视、维护和维修,提高区域站资料的可靠性。

3、继续抓好气象服务,突出气象防灾减灾

做好气象防灾减灾是党和国家对气象工作提出的新要求,也是**市政府对气象工作的需求,我们必须牢牢把握,面向民生、面向生产、面向决策,全力以赴做好气象服务工作。以“一年四季不放松,一个过程不放过”为宗旨,努力实现气象服务“无所不在,无微不至”,做到服务准确、及时、优质、高效,切实当好决策气象参谋。

要始终坚持以需求为牵引,全面做好各项气象防灾减灾工作。始终坚持把气象服务放在气象工作的首位,秉承气象工作为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安全福祉服务的根本宗旨。毫不放松地抓好气象防灾减灾工作,始终把防御和减轻气象灾害、切实提高灾害性天气预报预测准确率作为提升气象服务水平的首要任务。重点加强灾害性天气事件的会商分析,做好灾害性、关键性、转折性重大天气预报和趋势预测工作。切实加强汛期气象服务,全力做好重大社会活动气象保障,进一步提高气象灾害预警时效性和主动性。发挥气象灾害的监测系统效益,拓展预警时空。提高科研与业务结合能力,促进内在质量的稳定提高。

加强气象灾害风险评估、灾害调查,逐步建立多部门联动防灾减灾协调机制。加强雷电防护气象服务,积极做好国家农村中小学雷电防护项目;加快人影作业装备升级,抓住中央财政投资机遇,各县(市)局积极争取地方配套资金,完成火箭人工增雨配备。

4、加强为“三农”服务,突出特色服务

把服务“三农”作为气象落实三中全会精神重要举措,提高灾害性天气监测预警水平,着力增强农村气象灾害预警接收能力。提升气象信息和农村综合经济信息服务能力,建立和完善气象协理员队伍,强化农村气象服务公益化。推进和实施安徽省《粮食增产气象服务工程》,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服务。加强农业气象业务能力建设,促进农业气象预测预报和灾害预警等技术发展。加强农业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为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和可持续发展服务。

丰富我市为农服务手段,同时积极参加全省农业气象科研交流。加强农业气象灾害监测评估预警和病虫害气象服务。加强森林火险等级气象预报服务。以农网、先锋网或政务网为依托,全面实施农村综合信息服务站建设,加强农村气象信息员(协理员)队伍的建设、管理和培训,使气象信息员成为气象信息通讯员、气象灾害预报与警报接收传播员、气象灾情收集报告员,乡镇自动站日常巡视和维护管理员。继续加强对农村小学气象灾害防御知识教育,探索对不发达地区信息传输途径。

5、加强科技服务,突出部门合作和社会管理

突出强化部门合作,重点做好气候可行性论证和影视服务的拓展工作。要不断拓展气象影视服务资源,在县级力争不少于2个频(次),探索开展网络气象影视和手机气象影视服务项目。逐步完成市带县制作电视天气预报节目业务,推动建立市县广告集约经营机制。要积极培育气候可行性论证依托气象业务和科技优势的新项目。按照《气象法》和《气候可行性论证管理办法》(中国气象局第18号令)的规定和要求,加大投入,提高气候可行性论证的科技含量;加强市县配合,勇于承担重大论证项目;与发展改革、建设、规划等部门建立合作机制,推动气候可行性论证纳入规划或者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审查内容。加强与环保等部门的合作,加大大气环境评价工作的力度,推进环境气象服务,包括风能、太阳能等气候资源和绿色能源应用服务,积极培育新的科技服务增长点。

突出强化社会管理职能,要继续加强地方气象规章建设,依法履行气象信息发布、防雷安全、气球施放安全、气候可行性论证、气象防灾减灾等社会管理职能。重点要发展防雷技术服务和信息服务工作。加强与职能部门合作,依法加强防雷社会管理,进一步规范防雷安全检测、雷击风险评估、防雷图审、跟踪检测、防雷工程管理、竣工验收等防雷各项管理、业务、检测和工程服务,加强全社会,特别是农村、学校、社区、医院等人员密集场所的防雷减灾宣传教育,推进城市社区和乡村的防雷技术性服务。推动雷击风险评估和雷电灾害调查鉴定工作,体现气象高科技含量,不断拓展防雷技术服务新领域。

6、加强气象人才体系建设,突出优秀人才的培养

继续重视和加强气象人才队伍的建设,发挥人才对支撑气象业务科技发展的主导性作用,不断增强气象事业发展后劲。努力为专业技术人员创造成长、成才条件,引导鼓励他们积极参与省内外学术交流,在科研业务实践中不断提高发展现代气象业务的自主创新能力。认真做好科技带头人、中青年科技骨干、青年科技新秀的选拔推荐工作;加强首次设岗聘用后的管理考核工作,建立健全相应的岗位考核办法,建立岗位考核档案;不断完善对中青年科技骨干、青年科技新秀、高级职称岗位的业绩评价。通过录用和选调的途径,进一步充实业务队伍,加大业务岗位培训力度,健全完善新进人员岗前考核、上岗资格审核以及培养工作。

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切实提高领导能力。继续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加快培养选拔德才兼备的优秀年轻干部。更加关注年轻干部的思想品德修养和科技素养的提高,注意在最需要的岗位上磨练、培养和选拔后备干部。要通过调整,使科级领导班子结构有改善,知识水平、业务能力有明显提高,形成一支知识层次较高,年龄、专业结构合理,具有创新活力和发展潜力的科级干部队伍。

继续合理控制队伍总量,提高气象职工队伍整体素质。编制内外气象职工总量都要合理控制,聘用人员素质能力要符合岗位要求,聘用程序要符合有关法规。市县级业务单位新进人员必须具备大气科学及相关专业背景的本科以上人员,外聘人员必须符合外聘人员管理办法规定身份。积极探索充满活力的人员流动机制,加大市局专业技术空缺岗位从县(市)气象部门择优选拔聘用力度;市局机关要进一步补充有业务工作经历素质优秀的管理人员,注重从气象事业单位发现、培养、选拔优秀专业技术和管理人员,依照公务员法以及公务员调任规定,通过调任的方式补充到市局机关担任科级领导职务。要继续加强编制外用人管理,充分发挥各类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7、加强基层台站建设,突出市县一体发展

全面落实《安徽省气象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台站工作实施意见暨2009年行动计划》,加大工作力度,全力推进“一流台站”建设。利用现代通讯技术实现一体化、网络化综合管理和远程监控,进一步完善市县一体综合管理,全面规范科技服务管理,实行合同、申报网络远程控制,加强综合预算,解决“县财市管”的问题,理顺资金收支关系。

一是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桐城业务楼装饰和整体改造年内必须完工;切实推进枞阳新址建设,年内要达到基本完工要求;潜山观测场搬迁要有整体改善规划,年内要完成土地办证及项目可行性论证,随时做好项目申报;宿松、太湖完成综合改善扫尾工作。二是按照省局2009年加强县局十件实事,根据本单位实际切实做好落实,特别对要争取省局支持的有关单位和县局要做好对接。三是县财市管要严格按照市局财务部门要求,加强综合预算和分类核算,建立相应帐户和账套,在实践中完善中央帐套、地方帐套、科产事业帐套、科产企业帐套核算,坚决杜绝一个户头一本帐,完善和全力推进“县账市管”具体操作方法。四是充分发挥科技服务平台的作用,实行科技服务管理网络化管理,《科技服务综合管理平台》投入日常业务运行并完善细化,重点加强合同管理,流程管理,财务公开;加强科技服务项目成本控制,增收节支;加大科技服务督查检查监督力度,通过平台完善对市及各县科技服务各项目流程、合同、财务的监管,确保科技服务稳定健康发展。要加强科技服务资金的分类核算,规范管理,提升综合预算和综合管理水平。五是积极探索市县工作联动机制,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实现共同发展。

第二篇:气象局突出特色公共气象服务现状调研材料

气象局突出特色公共气象服务现状

调研材料

气象局突出特色公共气象服务现状调研材料

公共气象服务是指气象部门使用各种公共资源或公共权力,向政府决策部门、社会公众、生产部门提供气象信息和技术的过程。

一、前言

发展公共气象服务,是中国气象局党组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国务院3号文件和国办49号文件精神,总结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特色气象事业发展改革的经验而提出的战略任务,是防御和减轻气象灾害、应对气候变化和建设更高水平小康社会的迫切需要,是气象部门强化社会管理和公

共职能的有效途径,是增强气象服务在整个气象业务中主导地位、实现气象综合实力整体跃升的必由之路。

大力发展公共气象服务,不仅是党和政府以及广大人民群众对广大气象工作者的殷切期望,也是我们气象部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我们作为发展公共气象服务的促进者和实践者,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和“提高公共气象服务能力,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安全福祉”的目标,切实转变作风,不断提高公共气象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二、调研方法

1、时间:4月21日—5月5日

2、地点:市气象台、市公共气象服务中心、怀宁县气象局、岳西县气象局

3、调查对象:在职职工及外聘人员

4、调研方法:座谈会与发放调查问卷

5、分析方法: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

三、结论与建议

结论

通过调研发现我市气象事业发展面临着不少突出的问题。一是气象业务水平和服务能力与防灾减灾的需求不相适应,灾害性预报的准确率不高,特殊天气预报能力很弱,气象服务产品单一,专业服务产品精细化严重不足,服务缺乏针对性;二是气象现代化体系中业务、创新、人才三者不平衡,科研与业务服务不结合、人才结构与工作实际不适应,各个方面优秀人才缺乏,自主创新能力弱,气象科研实际应用不够;三是受区域经济、业务量、人员现状和历史原因影响,职工待遇与工作不一致,重点项目在争取地方支持力度不够,地方政府投入严重不足,一些县局多年地方支持没有变化,县局气象事业发展不平衡。

建议

继续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以

服务需求为牵引,大力推进三个体系建设,加快气象现代化建设,增强公共服务能力,提高灾害性天气监测和预报服务能力,不断拓展业务和服务领域。

1、抓好现代气象业务体系建设,突出雷达工程

发展现代气象业务体系是提升服务水平、业务能力的正确方式和有效途径。要以公共气象服务为引领,以气象预测预报为核心,以综合气象业务为基础,加快现代气象业务体系建设步伐。

要完善决策气象服务和公共气象服务流程、服务规范,质量考核和效益评估,提高公众气象服务的精细化水平。深入开展政策性农业气象保险气象服务,逐步建立城乡规划、重大工程建设气候可行性论证工作和制度,加强交通、旅游、电力专业气象服务能力。要改进和完善以数值预报产品为基础的中短期精细化预报技术方法,提高降水预报水平,预报成绩要达全省较前水平;加强短时临近预报,完善业务值班、预警发布

等制度,加强重要天气过程预报技术总结分析;加强规范化建设,编制业务手册,服务手册,技术要规范,使每个业务人员都能很好地掌握地方天气特点进行针对性服务。

坚持加快气象现代化建设不动摇,提高气象的装备水平。要全力以赴抓好全国布点的新一代天气雷达建设,雷达楼要确保底前达到基本运行,确保工程建设质量,气象新区建设要同步进行。进一步加强专业气象观测站点建设,进一步做好望江、宿松风能观测及资料整理分析,争取省局在我市高速干线,布设包括能见度自动探测项目的多要素自动气象站。全面升级建设县级dvb-s数据接收系统,进一步发挥业务监控系统的作用。落实装备保障“三级管理、二级维修”业务工作体制改革,市保障中心要实质性开展工作,建立健全自动气象站、区域气象站的巡查、巡检、校标、维修等工作流程和管理制度。积极探索和建立气象观测业务信息化管理系统,对气

象站历史沿革、观测环境等进行信息化管理。要继续抓好气象探测环境保护和改善,年内专项规划要全面完成,对环境无法改善的县局要争取地方政府支持,进行站址迁移。

2、继续提高业务管理水平,突出保证基础业务质量稳定

继续加强规范化建设,提高工作效率;继续加强规章制度执行,提高服务意识,强化责任感;继续加强学习和岗位练兵,练好基本功。抓好日常仪器巡视维护、观测发报、报表审核、网络维护等关键环节,继续完善基础业务流程,搞好质量控制;建立业务管理员台站联系制度。每个业务管理员联系1-3个台站,负责所联系台站的业务指导和运行监控;建立全市业务质量分析会制度,监网科每月召开一次有分管领导参加的全市业务质量分析会,对前期业务运行情况进行分析,对下一步业务工作进行部署。切实保证地面测报、高空探测、农业气象业务质量的稳定,保证区域自动站、特种观测、网络传输等考核达到目标要求。

弘扬我市基础业务工作优良传统,提高管理水平。组织制定和完善综合气象观测业务急需的规范标准,积极研究开发市县气象业务服务系统平台。继续完善台站监测网络业务应急预案。加强探测业务及保障人员的业务技能培训。进一步规范预警信息发布,灾情直报流程及制度。健全应急响应机制,落实气象灾害应急队伍,加强预案演练,全面增强气象灾害应急处置能力。制定相关应急预案,适时开展应急演练。进一步做好区域站的评估和优化工作,完善区域站网布局。加强区域站的巡视、维护和维修,提高区域站资料的可靠性。

3、继续抓好气象服务,突出气象防灾减灾

做好气象防灾减灾是党和国家对气象工作提出的新要求,也是市政府对气象工作的需求,我们必须牢牢把握,面向民生、面向生产、面向决策,全力

以赴做好气象服务工作。以“一年四季不放松,一个过程不放过”为宗旨,努力实现气象服务“无所不在,无微不至”,做到服务准确、及时、优质、高效,切实当好决策气象参谋。

要始终坚持以需求为牵引,全面做好各项气象防灾减灾工作。始终坚持把气象服务放在气象工作的首位,秉承气象工作为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安全福祉服务的根本宗旨。毫不放松地抓好气象防灾减灾工作,始终把防御和减轻气象灾害、切实提高灾害性天气预报预测准 确率作为提升气象服务水平的首要任务。重点加强灾害性天气事件的会商分析,做好灾害性、关键性、转折性重大天气预报和趋势预测工作。切实加强汛期气象服务,全力做好重大社会活动气象保障,进一步提高气象灾害预警时效性和主动性。发挥气象灾害的监测系统效益,拓展预警时空。提高科研与业务结合能力,促进内在质量的稳定提高。

加强气象灾害风险评估、灾害调查,逐步建立多部门联动防灾减灾协调机制。加强雷电防护气象服务,积极做好国家农村中小学雷电防护项目;加快人影作业装备升级,抓住中央财政投资机遇,各县局积极争取地方配套资金,完成火箭人工增雨配备。

4、加强为“三农”服务,突出特色服务

把服务“三农”作为气象落实三中全会精神重要举措,提高灾害性天气监测预警水平,着力增强农村气象灾害预警接收能力。提升气象信息和农村综合经济信息服务能力,建立和完善气象协理员队伍,强化农村气象服务公益化。推进和实施安徽省《粮食增产气象服务工程》,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服务。加强农业气象业务能力建设,促进农业气象预测预报和灾害预警等技术发展。加强农业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为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和可持续发展服务。

丰富我市为农服务手段,同时积极

参加全省农业气象科研交流。加强农业气象灾害监测评估预警和病虫害气象服务。加强森林火险等级气象预报服务。以农网、先锋网或政务网为依托,全面实施农村综合信息服务站建设,加强农村气象信息员队伍的建设、管理和培训,使气象信息员成为气象信息通讯员、气象灾害预报与警报接收传播员、气象灾情收集报告员

乡镇自动站日常巡视和维护管理员。继续加强对农村小学气象灾害防御知识教育,探索对不发达地区信息传输途径。

5、加强科技服务,突出部门合作和社会管理

突出强化部门合作,重点做好气候可行性论证和影视服务的拓展工作。要不断拓展气象影视服务资源,在县级力争不少于2个频,探索开展网络气象影视和手机气象影视服务项目。逐步完成市带县制作电视天气预报节目业务,推动建立市县广告集约经营机制。要积极培

育气候可行性论证依托气象业务和科技优势的新项目。按照《气象法》和《气候可行性论证管理办法》的规定和要求,加大投入,提高气候可行性论证的科技含量;加强市县配合,勇于承担重大论证项目;与发展改革、建设、规划等部门建立合作机制,推动气候可行性论证纳入规划或者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审查内容。加强与环保等部门的合作,加大大气环境评价工作的力度,推进环境气象服务,包括风能、太阳能等气候资源和绿色能源应用服务,积极培育新的科技服务增长点。

突出强化社会管理职能,要继续加强地方气象规章建设,依法履行气象信息发布、防雷安全、气球施放安全、气候可行性论证、气象防灾减灾等社会管理职能。重点要发展防雷技术服务和信息服务工作。加强与职能部门合作,依法加强防雷社会管理,进一步规范防雷安全检测、雷击风险评估、防雷图审、跟踪检测、防雷工程管理、竣工验收等

防雷各项管理、业务、检测和工程服务,加强全社会,特别是农村、学校、社区、医院等人员密集场所的防雷减灾宣传教育,推进城市社区和乡村的防雷技术性服务。推动雷击风险评估和雷电灾害调查鉴定工作,体现气象高科技含量,不断拓展防雷技术服务新领域。

6、加强气象人才体系建设,突出优秀人才的培养

继续重视和加强气象人才队伍的建设,发挥人才对支撑气象业务科技发展的主导性作用,不断增强气象事业发展后劲。努力为专业技术人员创造成长、成才条件,引导鼓励他们积极参与省内外学术交流,在科研业务实践中不断提高发展现代气象业务的自主创新能力。认真做好科技带头人、中青年科技骨干、青年科技新秀的选拔推荐工作;加强首次设岗聘用后的管理考核工作,建立健全相应的岗位考核办法,建立岗位考核档案;不断完善对中青年科技骨干、青年科技新秀、高级职称岗位的业绩评价。通

过录用和选调的途径,进一步充实业务队伍,加大业务岗位培训力度,健全完善新进人员岗前考核、上岗资格审核以及培养工作。

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切实提高领导能力。继续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加快培养选拔德才兼备的优秀年轻干部。更加关注年轻干部的思想品德修养和科技素养的提高,注意在最需要的岗位上磨练、培养和选拔后备干部。要通过调整,使科级领导班子结构有改善,知识水平、业务能力有明显提高,形成一支知识层次较高,年龄、专业结构合理,具有创新活力和发展潜力的科级干部队伍。

继续合理控制队伍总量,提高气象职工队伍整体素质。编制内外气象职工总量都要合理控制,聘用人员素质能力要符合岗位要求,聘用程序要符合有关法规。市县级业务单位新进人员必须具备大气科学及相关专业背景的本科以上人员,外聘人员必须符合外聘人员管理

办法规定身份。积极探索充满活力的人员流动机制,加大市局专业技术空缺岗位从县气象部门择优选拔聘用力度;市局机关要进一步补充有业务工作经历素质优秀的管理人员,注重从气象事业单位发现、培养、选拔优秀专业技术和管理人员,依照公务员法以及公务员调任规定,通过调任的方式补充到市局机关担任科级领导职务。要继续加强编制外用人管理,充分发挥各类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7、加强基层台站建设,突出市县一体发展

全面落实《安徽省气象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台站工作实施意见暨行动计划》,加大工作力度,全力推进“一流台站”建设。利用现代通讯技术实现一体化、网络化综合管理和远程监控,进一步完善市县一体综合管理,全面规范科技服务管理,实行合同、申报网络远程控制,加强综合预算,解决“县财市管”的问题,理顺资金收支关系。

一是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桐城业务楼装饰和整体改造年内必须完工;切实推进枞阳新址建设,年内要达到基本完工要求;潜山观测场搬迁要有整体改善规划,年内要完成土地办证及项目可行性论证,随时做好项目申报;宿松、太湖完成综合改善扫尾工作。二是按照省局加强县局十件实事,根据本单位实际切实做好落实,特别对要争取省局支持的有关单位和县局要做好对接。三是县财市管要严格按照市局财务部门要求,加强综合预算和分类核算,建立相应帐户和账套,在实践中完善中央帐套、地方帐套、科产事业帐套、科产企业帐套核算,坚决杜绝一个户头一本帐,完善和全力推进“县账市管”具体操作方法。四是充分发挥科技服务平台的作用,实行科技服务管理网络化管理,《科技服务综合管理平台》投入日常业务运行并完善细化,重点加强合同管理,流程管理,财务公开;加强科技服务项目成本控制,增收节支;加大科技服务督查检查监督力度,通

过平台完善对市及各县科技服务各项目流程、合同、财务的监管,确保科技服务稳定健康发展。要加强科技服务资金的分类核算,规范管理,提升综合预算和综合管理水平。五是积极探索市县工作联动机制,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实现共同发展。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必须要突出实践特色,充分发挥基层在公共气象服务引领气象事业科学发展的创新精神,积极探索公共气象服务的体制机制和具体措施,全力推进气象事业的科学发展。

第三篇:特色农业气象服务信息

特色农业气象服务信息 [2017] 第01期

龙州县气象局 签发人:李中国

下周气温偏高,有利甘蔗生长

一、前期天气回顾

自3月以来,我县平均气温18.3~19.5℃,较历年偏低0.2~0.5℃,降水量为69.7~140.5毫米,偏多1~3成。3月份低温寡照天气较多,对甘蔗的播种、出苗和健壮生长不利,长势偏弱;进入4月以后,平均气温20.0~21.6℃,较历年同期略偏高,光照充足,有利于甘蔗的生长。

二、天气预报

预计,下周(9~15日)周前期以多云天气为主,周中期有一次降雨天气过程。周降雨量偏少,周平均气温较常年偏高。11~12日受冷空气影响,气温明显下降,降幅7~8℃。具体预报如下:

今晚到明天,多云,最低气温22~23℃,最高气温32~34℃; 10日,多云,最低气温23~24℃,最高气温33~36℃; 11日,多云转小雨,最低气温20~22℃,最高气温28~30℃; 12~13日,小雨,局部中雨,最低气温17~18℃,最高气温22~24℃;

14~15日,阴天间多云,最低气温18~21℃,最高气温25~28℃。

三、生产对策和建议 下周气温较高、日照充足,有利于甘蔗苗期生长和分蘖;要做好甘蔗田间管理工作,蔗地要及时中耕松土,及时开垄,查苗补苗;要勤除草、通风,以提高光合效率。

联系电话:8824068 2017年4月8日

报:县委办公室 县政府办公室 送:防汛办、农业局

(本信息供领导和有关部门内部参考)

第四篇:气象公共服务技能竞赛题

河源市气象行业公共服务技能竞赛

一、填空(40分,每空1分)现代农业的核心是______,特征是______,方向是______,目标是______。2 现代农业气象业务发展专项规划中,3S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简称。3 加强面向农村、农民的农业气象服务,依托气象信息系统,发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农村经济信息网。加强农村气象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推进农村气象信息进村入户,解决好气息信息传播的_______________问题,是加强农村气象服务的核心环节。5 加强面向农村、农民的农业气象服务,依托气象信息系统,发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农村经济信息网,推动乡镇_____________________建设,发展_____________________队伍。

6、中国气象局决策气象服务产品《直通中南海》是以 方式为中央领导服务。

7、天气下的空气污染(霾、一氧化碳),可能造成环境污染和影响人体健康。

8、降水量从少到多,图中颜色从暖色调渐进到冷色调,降水量最大的中心(有可能灾害较大)可用,以示突出。

9、提高决策服务的针对性,要把握好服务对象的需求,充分考虑领导的,重点围绕领导关心的重大关键性、转折性、灾害性天气过程组织更有针对性的决策服务。

10、按照业务规定要求,各级台站要通过 向中国局上报灾情、上传预警信号。

11、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完成后,各单位要在 个工作日内报送信息报告终报或处置情况总结,也可以在最后一期信息报告(终报)中总结有关情况。

12、按照重大气象灾害信息报送时限要求,获知重大气象灾害发生后 小时内要完成首次报告,应在6小时内报送书面材料。

13、加强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是气象部门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履行 和 职能的重要体现。

14、各级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媒体和有关电信运营企业应当 气象主管机构所属气象台站发布(包括重新确认或更新)的突发气象灾害预警信号。

15、广东省气象局决策气象服务工作要本着“分工合作,协调配合,”的原则,由省气象局直属业务单位共同承担。

16、当各市、县(区)发生重要天气过程或重大气象灾害发生后,除要及时通过灾情直报系统向中国局上报灾情外,还需要以《 》word文档的形式报告省局。

17、各市、县(区)气象局将编写好的预警短信内容(含天气预警及防御建议等

内容),通过省气象公共服务信息综合发布平台(http:// :8088/wics/index.jsp)的预警通道录入提交给省气象科技服务中心,省气象科技服务中心进行“ 审核”后,向市、县(区)当地用户发布。

洪涝灾害等天气气候事件影响,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人员伤亡、重大财产损失和重大社会影响的灾害。

19、各级气象部门根据气象灾害监测、预报、警报信息,对可能发生气象灾害的情况,立即进行相关工作部署。省气象部门对气象灾害信息进行研究分析,对可能达到 预警级别的,要及时启动本预案,采取相应预警和应对措施,并及时报告。20、广东省气象灾害应急预案中的预警级别依据气象灾害可能或已经造成的,分为Ⅰ级(特别重大)、Ⅱ级(重大)、Ⅲ级(较大)、Ⅳ级(一般)四级预警,分别以

表示。

21、Ⅰ级响应是指特别重大突发气象灾害事件可能发生或已经发生,领导小组立即组织 分析确认,对气象灾害进行综合评估,经 研究决定,授权 签发Ⅰ级响应启动命令,向各有关单位发布启动内部相关应急程序的命令,并报省政府应急办。

22、热带气旋预Ⅰ级预警:预计未来,及其以上级别的热带气旋将登陆我省或严重影响我省海面或陆地(严重影响的定义是指责任区有。

18、广东省气象灾害应急预案中所称的气象灾害包括:指由 于

二、单选题(每题1分,共32分)1、2011年中国气象局决策气象服务方案中,春季影响冬麦区的小麦扬花、灌浆、乳熟的灾害天气是()。

A、高温 B、干热风 C、寒露风 D、倒春寒

2、广东省气象局气象服务周年常规管理和固定上报项目要求,各市局、省台、省科技服务中心需每月()日前上报决策气象服务情况月度统计表、预警信息发布情况月度统计表。

A、5 B、6 C、8 D、10

3、根据广东省气象局决策气象服务的信息反馈要求,省局()应定期将每季度决策服务材料领导批示等信息反馈给各业务单位。A、减灾处 B、办公室 C、气象台 D、预报处

4、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工作目标中提出,用3-5年的时间,实现防御规划到县、气象信息员到()。

A、县 B、乡镇 C、村 D、户

5、《广东省突发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规定》2006年()月1日起施行。

A、1 B、5 C、6 D、10

6、高温橙色预警信号的含义:天气炎热。一般指24小时内最高气温将要升至()℃以上。

A、35 B、36 C、37 D、38

7、暴雨黄色预警信号的含义:()小时内本地将可能有暴雨发生,或者强降水将可能持续。

A、3 B、6 C、12 D、24

8、以下不属于根据需要制作的广东省气象局决策气象服务产品的有()。A、天气分析和预报服务产品 B、气候监测、分析、预测及应用产品 C、雷电灾害信息产品 D、预警信号产品

9、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突发灾害性天气监测预报系统、预警信号播发系统和防御系统基础设施的建设,不断提高本地的()、播发质量和防御能力。A、预报水平B、预警水平C、服务水平D、监测水平

10、根据广东省突发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及防御指引,发布()时不需要建议中小学停课。

A、台风橙色预警信号 B、台风红色预警信号

C、暴雨橙色预警信号 D、暴雨红色预警信号 某一层级的重大农业气象灾害是指发生范围在该层级所辖_(_____)个行政区域以上,或发生范围虽然不足,但对农业造成重大影响和危害的气象灾害。(A)1(B)2(C)3(D)4 12 现代农业气象业务发展专项规划坚持以下基本原则:(______)。(A)需求牵引,服务引领(B)因地制宜,科学布局(C)突出重点,集约发展(D)统筹规划,稳步推进 13 根据《广东现代农业气象发展专项规划》,农气业务改革试点有:(______)。(A)江门台山(B)湛江徐闻(C)清远阳山(D)广州白云(E)清远佛冈 《广东现代农业气象发展专项规划》以(_____)_为试点实施12121电话语音系统改造。

(A)汕尾(B)江门(C)阳江(D)清远 15中国气象局《现代农业气象业务发展专项规划(2009-2015)》制订了主要目标。其中,主要作物粮食总产预报准确率平均达到(_____)以上;农业气象信息服务覆盖率达到(_____)以上。

(A)90%,95%(B)90%,90%(C)95%,95%(D)95%,90% 16《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规定,县、市气象主管机构所属的气象台站应当主要为_(_____),及时主动提供保障当地农业生产所需的公益性气象信息服务。A.社会经济发展服务 B.农业生产服务 C.发展区域经济服务

17.《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规定,地方各级气象主管机构在上级气象主管机构和本级人民政府的(______)下,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气象工作。A.协调 B.指导 C.领导

18.《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规定,对在气象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______)。

A.给予鼓励 B.予以表彰 C.给予奖励 19.《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规定,未经依法批准,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迁移气象台站;确因实施城市规划或者国家重点工程建设,需要迁移(______)的,应当报经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批准;需要迁移其他气象台站的,应当报经省、自治区、直辖市气象主管机构批准。迁建费用由(______)承担。A.国家基准气候站、基本气象站„„建设单位 B.国家基准气候站、基本气象站„„当地政府财政 C.国家基本气象站、基准气候站„„中央财政

20.《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规定,各级气象主管机构所属的气象台站应当根据需要,发布_(_____)等专业气象预报,并配合军事气象部门进行国防建设所需的气象服务工作。

A.农业气象预报、城市环境气象预报 B.城市环境气象预报、火险气象等级预报

C.农业气象预报、城市环境气象预报、火险气象等级预报

21、气象灾害防御工作实行 的原则(_____)_。A、以人为本、科学防御、部门联动、社会参与 B、以政府为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 C、以人为本、科学防御、部门联动

22、广播、电视、报纸、电信等媒体应当及时向社会播发或者刊登 提供的适时灾害性天气警报、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并根据当地气象台站的要求及时增播、插播或者刊登。(______)A、当地气象主管机构

B、当地气象主管机构所属的气象台站 C、当地气象台站

23、违反本条例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 或者其他有关部门按照权限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处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给他人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一)无资质或超越资质许可范围从事雷电防护装置设计、施工、检测的;

(二)在雷电防护装置设计、施工、检测中弄虚作假的。(______)A、县级以上人民政府 B、本级人民政府

C、县级以上气象主管机构

24、违反本条例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气象主管机构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可以处5万元以下的罚款;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

法给予处罚:(______)

A、在雷电防护装置设计、施工、检测中弄虚作假的。B、未按照规定采取气象灾害预防措施的

C、擅自向社会发布灾害性天气警报、气象灾害预警信号的

25.《气象灾害防御条例》规定,对在气象灾害防御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组织和个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______)

A.表彰和奖励

B表彰

C奖励.《气象灾害防御条例》规定,(______)应当按照职责分工,共同做好本行政区域的气象灾害防御工作。

A地方各级气象主管机构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关部门 B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和国务院有关部门

C地方各级气象主管机构和地方人民政府有关部门

27.《气象灾害防御条例》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______)

A组织 B组织、领导和协调 C、领导和协调

28.《气象灾害防御条例》规定,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应当包括(______)等内容。A应急预案启动标准、应急组织指挥体系与职责、预防与预警机制、应急处置措施和保障措施

B应急预案启动标准、应急组织指挥体系与职责、C应急处置措施和保障措施 29.《气象灾害防御条例》规定,气象灾害预警信号的种类和级别,由(______)规定

A.省级以上人民政府 B.省级以上气象主管机构 C.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

30.《气象灾害防御条例》规定,(______)应当根据气象主管机构提供的灾害性天气发生、发展趋势信息以及灾情发展情况,按照有关规定适时调整气象灾害级别或者作出解除气象灾害应急措施的决定 A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 B省级以上人民政府

C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

31《气象灾害防御条例》规定,开展跨地区、跨部门的气象灾害联合监测,应由(_____)组织。

A省级以上人民政府 B各级气象主管机构 C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

32.(_____)应当根据本地气象灾害发生情况,加强农村地区气象灾害预防、监测、信息传播等基础设施建设,采取综合措施,做好农村气象灾害防御工作 A各级气象主管机构

B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

C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

三、多选题(每题1分,多选、少选、错选每个扣0.5分,共7分)

1、中国气象局的重大决策气象服务材料经审签后,由任务牵头单位统一以中国气象局名义通过()等方式报送党中央、国务院和相关部门。A、电子产品发送 B、纸质文件交换 C、电话汇报 D、当面汇报

2、中国气象局《重大突发事件信息报送标准和处理办法实施细则》所指重大突发事件,包括()。A、重大气象灾害 B、与气象相关的重大突发公共事件 C、气象部门内部突发事件 D、重大群体性事件

3、重大突发事件信息报送应包括重大突发事件发生的()等要素。A、时间 B、地点 C、结果 D、后续处置 E、应对措施

4、下列属于重大气象灾害信息报送标准的有()

A、由一次天气过程在本省(区、市)范围内造成10人(含)以上死亡或1亿元(含)(西部地区6000万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气象灾害。B、由一次天气过程在单点(地级市范围内或500平方公里左右区域内)直接造成5人(含)以上死亡或3000万(含)(西部地区2000万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气象灾害。

C、强对流天气在1个行政村或相邻2个行政村(1平方公里内)直接导致3人(含)以上死亡的。

D、因气象原因对所属行政区域内通信网络、电力、交通,城乡供水、供气、供热等公用设施造成重大影响和损失的,直接经济损失在3000万以上或者造成整个地区(地级市及以上)“城市生命线”(交通、通讯、供水、供电、供气、下水道等关键设施)中断6小时以上的或将中断12小时以上的。

5、以下属于与气象相关的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的有()。A、和气象相关的自然灾害 B、受气象影响的事故灾难

C、受气象因素制约的公共卫生事件 D、需气象保障服务的重大活动

6、雷雨大风预警信号包括()。A、蓝色 B、黄色 C、橙色 D、红色

7、冰雹预警信号包括()。A、蓝色 B、黄色 C、橙色 D、红色

四、问答题(21分)名词解释:现代农业。(3分)

简述农用天气预报的定义。《广东现代农业气象发展专项规划》实施方案要求省级做哪几项农用天气预报?(6分)

3、中国气象局决策气象服务任务主要来源于哪几方面?(4、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的主要任务?(4分)

3、广东省突发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包括哪几类预警信号?(

3分)

5分)

第五篇:公共气象服务考试提纲

一、什么叫公共服务、类型及特征?

公共服务包括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创造就业岗位,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和社会福利体系,促进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公共事业发展,公共服务还包括政府管理和社会管理,如经济的宏观调控、市场监管,发布公共信息等。公共服务的类型在我国目前公共服务包括四大类:一是基础性的公共服务,如基础设施、水、电、公路、电信等;二是经济性的公共服务,如规划与计划的制定,规范的监督,宏观调控,资金的动员与分配等;三是社会性的公共服务,包括教育、卫生、科技、文化、人口等;四是安全性的公共服务,如国防、警察、消防等,用以维护整个社会安全与稳定。基本特征一是为大众的服务,具有广泛的覆盖面,而不仅是对特殊阶层和特殊人群;二是基本的和基础的服务,如九年义务教育、新农村合作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养老保障制度等;三是非赢利性的服务,它指不以赢利为目的,其服务所得不用于利益分配,而用于公共事业发展。

履行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职能,是新时期公共气象服务深入发展的着力点:

1、要强化体现政府行为的意识:在服务中发挥职能,在发挥职能中体现服务。

2、要更加注重适应和满足公共服务的需要,发挥公共服务职能的更深要求。

3、要探索气象服务多元化发展机制:履行和发挥好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职能的机制保障。公共气象服务概念,公共气象服务的概念指气象事业部门使用各种公共资源或公共权力,向政府决策部门、社会公众、生产部门提供气象信息和技术,并让用户了解和掌握一定气象科学知识,将气象服务信息和技术应用于自身的决策、管理和生产生活实践的过程。

发展公共气象服务的基本原则:需求牵引原则、公益性原则、科学性原则、以人为本,普惠公平原则

公共气象服务的基本理念:发展理念:“公共气象、安全气象、资源气象”

核心理念:增强气象为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福祉安康服务的能力

服务理念:“以人为本、无微不至、无所不在”

重点理念:防灾减灾、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开发利用气候资源

协调理念:以科技进步为支撑,促进综合气象观测、气象预报预测与公共气象服务的协调发展

公共关系服务属性、类型,公共气象服务的属性:公益性是公共气象服务的本质属性。气象事业是科技型、基础性社会公益事业。公共气象服务是气象事业公益性的具体表现 分类:决策气象服务、公众气象服务、专业专项气象服务。

公共气象服务的产品类型:公众气象服务产品主要通过广播、电视、手机、网络等各种公共媒体适时发布的天气监测服务产品、天气预报服务产品、气候服务产品、环境预报服务产品、气象 灾害预警服务产品、农业气象服务产品和气象科普宣传等。天气预报服务产品:短时临近预报产品,短期预报产品,中期预报产品

专项气象服务主要类型:专项气象服务是从决策气 象服务、公众气象服务和专业气象服务中逐渐衍生而发展形成的一种气象服务类型。两大类:一类是重大活动、重大工程建设、国防安全和军事等专项气象保障服务;另一类是人工影响天气、雷电防护和气候资源开发利用等专项技术服务。专项气象服务的基本特征针对特定的服务需求,面向特定的服务对象,提供个性化的服务产品。如何发展公共气象服务:

要认识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既要看到已经取得的成绩,更要分析存在的问题和差距。(2)要从更好地体现公共服务和我社会管理职能,找准推进深入发展的切入点。(3)加强预报预测业务能力,提高预报预测水平,是公共气象服务发展的保障。为什么进行发展公共气象服务?

中国气象局党组深入贯彻十七大、国务院3号文件、国办49号文件,总结30年来中国特色气象事业发展改革经验提出的战略任务。2是防御和减轻气象灾害、应对气候变化、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解决民生问题、促进社会和谐、全面建设小康的迫切需要。3是增强公共气象服务业务在整个气象业务中主导地位、实现气象综合实力整体跃升的必由之路。

主要任务,体系中的关系主要任务-服务内容上面向防灾减灾的气象服务、应对气候变化的气象服务、为人民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提高的气象服务、现代农业气象服务、交通、水、能源、电力、卫生等行业气象服务、城市气象服务、重大活动和重大工程等专项气象服务、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气象服务等。

发展公共气象服务的再认识:“十二五”气象事业发展,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转变发展方式的内涵:更加注重发挥公共气象服务的引领作用,促进气象服务不断适应需求,气象工作全面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更加注重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促进气象工作在建设服务性政府中的地位得到提高。

二、气象灾害、类型、影响特点,类型:暴雨洪涝、干旱、热带气旋、霜冻低温等冷冻害、风雹、连阴雨和浓雾及沙尘暴等其他灾害共7大类20余种。特点:灾种多、突发性强、频率高、分布广、危害重等,同时由气象灾害引发或衍生的其他灾害如山洪爆发、地质灾害、海洋灾害、生物灾害、森林火灾等,对国家经济建设、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了极大威胁。影响:不仅造成粮食减产和直接农业经济损失,还带来一系列社会、环境问题,诸如灾荒、饥饿、疾病、物价上涨、失业等,影响社会安定;干旱可加剧水资源供需矛盾,土地干旱化、荒漠化;暴雨洪水可引起水土流失、滑坡、泥石流等,破坏农业生态环境,间接影响农业生产。气象灾害及其影响的新特点:气象灾害呈多发,重发趋势、气象灾害的“灾害链”特征更显著、气象灾害的关联性特征更突出、气象灾害的社会敏感性更高。

防御气象灾害概念及范畴,目前重点是什么?气象灾害防御工程有哪些?

气象灾害防御概念:通过增强气象灾害监测预警能力,提升气象灾害防御效益,实现公共气象服务均等化,是气象部门履行政府部门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职能的综合体现。气象灾害防御的主要内容: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和发布,气象灾害风险评估,气象灾害综合防范,气象灾害应急处置,气象灾害防御 工程措施。五项保障措施:将气象灾害防御规划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完善气象灾害繁育经费投入机制,依靠科技进步与创新,加强部门间和国际的交流与合作,加强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组织领导。

气象灾害防御的范畴:建立和完善气象灾害监测预警、风险评估和防御应急体系,建立健全气象灾害防御方案和法规标准体系,建立比较完善的气象灾害防御工作运行机制,建成一批对经济社会具有基础性、全局性、关键性作用的气象灾害防御工程。提高全民气象灾害防御意识和知识水平,减轻各种气象灾害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气象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到2020年减少50%,气象灾害造成的人员死亡减少20%,农牧业开发控制在气象资源的承载力之内,气象灾害防御措施达到相关标准,城乡人居气象环境达到优良标准。

重点气害防御工程:农村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工程、大城市群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工程、台风灾害防御气象工程、高影响行业气象灾情综合监测预警工程、气象防灾科普教育工程、气象卫星工程

气象灾害防御的主要内容: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和发布,气象灾害风险评估,气象灾害综合防范,气象灾害应急处置,气象灾害防御 工程措施。气象灾害防御的五项保障措施:将气象灾害防御规划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完善气象灾害繁育经费投入机制,依靠科技进步与创新,加强部门间和国际的交流与合作,加强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组织领导。

气象灾害防御概念:通过增强气象灾害监测预警能力,提升气象灾害防御效益,实现公共气象服务均等化,是气象部门履行政府部门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职能的综合体现。气象防灾减灾机制?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

政府主导(行政组织协调、制定发展规划、政策法规建设、财政经费投入、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管理体制、减灾队伍建设)部门联动(以气象灾害预警信号为消息树的部门间气象灾害应急响应联动机制、信息共享联动、监测预警联动)社会参与(气象志愿者参与、社区气象防灾减灾、公众参与、企业参与、社会组织参与)

三、农业气象服务体系与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

农村气象服务:2010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两个体系建设要(健全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充分发挥气象服务“三农”的重要作用。2010年春季农业生产会议上把两个体系建设做为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来抓。中国气象局党组高度重视气象为农服务,将气象为农服务工作作为推进新时期公共气象服务发展的重要任务。

农业气象服务主要内容?包括农用天气预报、气候和农业气候资料服务,农业气候资源分析与区划,农业气象情报,农业气象预报以及各种农业气象科研成果的推广应用等。具体包括以下主要内容:(1)农业气象情报服务。主要有农业气象旬(月)报、雨情、墒情、农情、灾情和春秋季播种季节低温情报等;(2)农业气象预报服务。主要有播种期预报,物候期预报、土壤水分条件预报、物和牧草产量预报、病虫害发生发展气象条件预报、农业气象灾害预报以及农用天气预报等;(3)农业气候评价和专题分析。主要是对作物或全年的农业气候利弊进行全面鉴定或针对农业生产中的某一农业气象问题进行专题分析服务;(4)农业气候资源分析应用服务。从农业气候资源调查和区划入手,充分利用各地的农业气候资源,为调整农业生产结构、优化作物布局、改革种植方式等提供科学依据。

农村气象服务解决办法:农村气象信息服务站向综合化发展(融入农村:与党政、民政、农技部门建立综合信息站。发展农网,建立综合信息平台:将气象信息服务于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紧密结合。发展新的技术服务方式,适合农民的应用水平。强化管理职责(明确定位:农村气象服务是地方公共事业的一部分,要纳入地方公共服务的发展之中。县级气象局承担对农村气象服务的运行管理,包括气象服务的网络体系建设、气象服务、信息队伍的管理维护等。探索县级气象局的机构建设新模式。县级气象部门的转型发展:由业务为主的部门向更多承担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职能转变)。建立投入保障机制(扩大中央财政的支持规模:2011年已安排近1亿元的乡村专项。通过中央财政的匹配政策,争取各级政府的投入,信息服务站的维持纳入公共财政。)两个体系的整体推进(农村气象信息服务站向乡镇全面推进。)强化为农气象服务的能力建设发挥各级业务的整体优势,改变过去国家和省两级侧重于为决策者和农业部门服务的倾向。(形成以省级为龙头的农业气象业务体系,明确职责分工和业务流程。省市气象业务单位加强精细化预报预警和农业气象技术支持能力。培养县局气象服务队伍。)

四、如何应对气候变化

切实转变发展观念,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大力发展循环经济,遵循“3R原则”,即减量化,在使用,在循环,尽量减少资源投入和废物生产,尽量延长产品的使用周期,实现生产过程中废气、废渣及日常生活废物的循环利用。引导全民从我做起,保护地球家园,保护环境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也不仅仅是工业经济的事,它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每个人都能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做起,用实实在在的行动来组织环境继续恶化。在环境气候全球治理中进一步发挥大国作用。

一是把大幅降低能源消耗强度和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作为约束性指标,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采取强有力的政策措施,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抑制高耗能产业过快增长,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二是大力节约能源,降低碳排放强度强化节能目标责任考核,完善节能法规和标准,健全节能市场化机制和对企业的激励与约束。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加快发展服务业和高技术产业,加大淘汰落后产能,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实施重点节能工程,推广先进节能技术和产品。加强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管理,提高能源管理水平。加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促进节能服务产业发展。抓好工业、建筑、交通运输等重点领域节能。

三是调整能源消费结构,增加非化石能源比重大力发展水能、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和核能,稳步推进生物质能和地热能发展,努力优化能源消费结构。

四是增加森林蓄积量,提高固碳能力加强重点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和管理,大力植树造林,提高森林覆盖率,增加森林碳汇。

五是加强适应气候变化特别是应对极端气候事件能力建设在农、林、水、气等重点领域和海岸带等脆弱地区采取有效措施,加快建立应急机制,提高综合监测和预报预警能力。

六是加强基础研究和关键技术开发,增强技术支撑能力加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相关学科建设和基础科学研究,建立完善温室气体排放和节能减排统计监测制度。研究提出我国低碳技术发展路线图,加快低碳技术研发和应用。

七是完善经济政策,形成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深化能源价格改革,完善财税和金融支持政策,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鼓励、规范和引导自愿减排交易活动,继续推进清洁发展机制项目合作,逐步建立碳排放交易市场,积极探索运用市场机制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八是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广泛开展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国际合作积极参与各种国际规则的制定,推动建立公平合理的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国际机制。

五、业气象服务:

专业气象服务是公共气象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经济社会特定行业和用户提供的有专门用途的气象服务。专业气象服务注重提高服务产品的针对性和满足个性化的服务需求,通过气象服务产品加工和信息技术应用,使国民经济各行各业的不同生产过程对气象条件的特殊要求得到满足,从而达到提高工效、减少消耗和损失的目的。

下载突出特色公共气象服务状况调查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突出特色公共气象服务状况调查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公共气象服务的工作总结

    篇一:长兴县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工作总结长兴县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工作总结2011年,长兴县气象局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上级主管部门和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创新实干,公共气......

    织里镇政府公共服务状况调查报告5篇

    织里镇政府公共服务状况调查报告 织里镇政府公共服务状况调查报告2007-02-08 09:26:00关键词:公共服务政府测评服务体系政府的公共服务是政府行为的最终产出,是政府行为与公民......

    突出服务特色学习群众路线

    汶上县妇幼保健院突出妇幼特色学习群众路线在大力推进学习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汶上县妇幼保健院结合单位实际,紧紧围绕“突出服务特色,学习群众路线”开展业务工作和政......

    公共气象服务竞赛题目(含答案)

    公共气象服务测试卷(一) 单位 姓名 成绩 一、单项选择题(30分,每题0.5分) 1.《气象灾情收集上报调查和评估规定》所称气象灾害,是指由气象原因直接或间接引起的,给人类和社会经济造......

    公共气象服务市场化初探 草稿

    公共气象服务市场化初探 公共气象服务是一种公共物品,而且是一种世界性的公共物品,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公共气象服务最好由政府免费、无偿提供。但是现实往往要比理论复......

    长兴县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工作总结

    长兴县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工作总结 2011年,长兴县气象局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上级主管部门和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创新实干,公共气象服务能力得到不断强化,现将总结如下:......

    县局公共气象服务调研建议

    10月23~25日,湖涛、沈建国、杨志利一行三人赴**、**、**县气象局就县局如何发展公共气象服务问题进行了调研。调研采取个别访谈、座谈会的形式进行。现汇报如下一、 基本情况......

    毕节市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工作总结

    公共气象服务工作总结毕节市气象局近年来毕节市气象局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十七大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面向社会需求,以服务于经济发展和人民福祉安康为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