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氯气的危害和应急方案
氯气的危害和应急方案
氯气是很重要的工业原料,很多化学物质成分中均含有氯,如饮用水消毒常用的消毒剂、某些药物、化学纤维或塑料等都需要氯做原料。氯气泄漏事故在国内外时有发生,常给生命和财产造成不少损失。不管你的身体多么强壮,吸入过量氯气都会引起呼吸道损伤,严重时会引起急性肺水肿,抢救不当还会造成窒息,导致死亡。
事故原因国内外氯气引起的中毒事故常由以下原因造成:
1、违章操作。
2、设备维修更新不及时。
3、在氯气的生产、储存、运输、使用环节,不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4、人为破坏。
应急处置 一旦突发氯气泄露事故,一定要按照国家突发事件应急预案进行操作:首先要在统一的指挥下封锁现场,处理事故源,疏散受污染地区的民工,尤其是下风向的民工。其次,事故地区的医疗卫生单位要立即行动起来,全力以赴,积极投入到中毒者抢救和治疗工作中去。第三,要做好新闻报道和卫生宣传工作,以安定人心,保持社会稳定,使抢救工作得以有条不紊地进行。
民工自救发生氯气泄漏事故时,污染区民工切忌惊慌。正确的做法是:向上风向移动,并用湿毛巾护住口鼻。到了安全地带要好好休息,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加重心肺负担,使病情恶化。
救治要领及时将中毒者送到大医院或有职业病科的医疗单位就诊,以便使他们得到有效治疗。医务人员在救治中毒人员时,可适当使用钙剂、维生素C和脱水剂。这里要特别提示的是:氯气中毒早期足量使用糖皮质激素和抗生素,可以减轻中毒人员呼吸道和肺部损伤。给药的方式是,通过超声喷雾途径,将药物直接送达中毒者呼吸道,效果较好。
事故预防氯气中毒事故是可以预防和避免的。他提醒氯气生产、储存、运输、使用环节的相关单位和人员,要严格按规定办事,正规操作,定期检修,按时更新设备零件,不隐瞒事故隐患。
最后还需要指出的是各行各业都应该举一反三,严查自己所在行业、企业、单位等有无不安全生产因素,严格落实各种安全措施,杜绝一切不安全隐患,让这种本可避免的灾难和悲剧不再重演。
第二篇:自来水厂氯气泄漏事故应急预案
自来水公司氯气泄漏事故应急预案
1.总则 1.1编制目的
为了在发生危险化学品事故时,能及时、有效、有序地实施救援,减少危险化学品事故危害和防止事故恶化,最大限度降低事故损失,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县特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结合我公司生产实际,特制定本预案。
1.2适用范围
在本公司所辖区域内发生的氯气泄漏事故的应急处理,适用本预案。1.3现状
我公司自来水生产使用液氯进行消毒,经济有效,在自来水行业普遍使用。氯气属第2.3类剧毒气体,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着泄漏、爆炸的可能性。我公司目前使用的是液态氯,采用钢瓶装,每瓶净重1吨,共储用1瓶。投氯室安装有报警装置和氯气泄漏应急水幕喷淋装置。
1.4氯气的特性
氯是一种黄绿色具有强烈刺激性味的气体,,液化后为黄绿色透明液体,高毒,对环境有严重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氯对人体的危害主要表现在对上呼吸道粘膜的强烈刺激,可引起呼吸道烧伤,急性肺水肿等,从而引发肺和心脏功能急性衰竭。氯气的密度是空气的2.48倍,本品不燃,但可助燃。
1.5预警分级
结合我公司氯气使用量小的实际,根据氯气泄漏事故的严重程度,分为一般泄漏事故和重大泄漏事故两级。一般泄漏事故是指我公司能够自行处理、未出现人员伤亡和未危及周围群众安全的情况;重大泄漏事故是指出现有人员伤亡或危及周围环境安全的情况。
1.6应急处理的主要任务 组织营救受害人员,迅速控制危害源,维护救援现场秩序,对事故的危害进行监察、处理,消除危害后果,恢复正常生活生产秩序。
1.7工作原则
遵循“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协同作战,快速反应”的原则,坚持把保障人生安全为要点,最大限度地减少或避免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其它危害。
2.应急处理的组织机构与职责 2.1应急领导机构
公司设立氯气泄漏事故应急救援指挥中心,是应急救援领导机构。指挥长: 副指挥长: 成 员:
2.2领导小组机构职责
(1)统一指挥、领导氯气泄漏事故应急救援工作,负责启动重大氯气泄漏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作出救援决策。
(2)调动各应急救援力量和物资,及时掌握事故现场态势,对救援工作进行督察和指导。
(3)在必要时,向上级请示启动更高一级救援预案和向本级批准本预案的终止。
2.3应急救援指挥中心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公司办公室,公司办公室担任指挥中心办公室主任,成员由各部门负责人以及具有危险化学品相关专业技术知识的专业人员组成。
2.4指挥中心办公室的主要职责
(1)负责本预案编制和修订的起草工作;
(2)接到报告后,迅速派出人员赶往事故现场,组织、调动应急队伍,配置人员和资源,协调处理事故,控制事故蔓延;
(3)及时向公司应急指挥中心和上级有关部门报告;(4)掌握现场态势,收集信息,组织事故原因分析工作; 2.5应急抢险的主要部门及职责 净水厂负责抢险现场设备、器具的操作使用; 用水所、安装部负责现场抢险的实施; 仓管部负责应急材料、器具的提供;
办公室负责协调、信息的收集和对外联络工作; 工会、各办事处协助抢险的实施和其它协调工作。
3、运行机制
建立完善的氯气泄漏事故预警、报告、处置机制,在县应急领导机构的统一指挥下,充分履行各部门职责,团结协作,高效运转,做好各类突发事件的预警、报告、处置工作。3.1预警机制
对于氯气的安全使用,要切实加强日常的操作管理,及时掌握氯气的使用和设备设施运行等情况,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加强巡查和认真记录,出现非正常情况提前预警,逐级汇报。
3.2报告制度
(1)情况报告
应急领导机构成员必须保持信息畅通,遇突发事件,立即响应;确定事件真实状况后准确逐级上报,报告内容必须客观真实,不得主观臆断,并对事故进展情况定期续报;确保上报情况及时、准确。
(2)、报告主要内容
发生事故的时间、地点、事故性质、简要经过、影响范围、事故发展趋势、已经采取的措施和需要协助抢救的相关部门等。
(3)、终止程序
由上级有关部门或应急领导机构根据事件处置进展情况决定是否终止程序。
3.3信息发布
对供水中的突发事件,要根据其类别和性质由县政府决定发布范围及形式。发布信息要注意最大限度稳定群众的恐慌心理,避免社会震荡。
3.4事故的预防(1)加强对液氯使用的安全管理,实行专人负责制,严禁无证操作,液氯的进库、领用、使用必须按规定严格登记,加强岗位巡查,密切注意氯气的使用状况,控制氯瓶剩余氯量,严禁将瓶内液氯全部用完。
(2)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操作,严禁任何违反操作规程行为。搬运氯瓶要小心轻放,不能让氯瓶胡乱滚动,更不能让氯瓶从车上直接滚下。严禁以硬物敲击氯瓶。
(3)储存液氯瓶的库房不得混存其它货物,确保通风设备完好。保持库房内干燥整洁,空气流通,走道通畅。
(4)设置防毒面罩2—3套,确保面罩完好;保持石灰池液位,保证水幕喷淋装置完好。应备有“解毒糖浆”或片糖、尖形竹签、维修工具等,以应急用。
3.5应急处置
一般泄漏事故的应急处置,由扬帆供水公司实施,重特大泄漏事故的应急处置,由县政府应急机构统一指挥。
(1)一般性的泄漏,监控报警装置发出警报,应立即查明原因,属输氯管线泄漏,立即关闭氯瓶出口阀或针形阀(佩戴防毒面罩);属氯气瓶泄漏,能够用竹签等嵌塞的可用竹签嵌塞处理,不能嵌塞的,立即启动应急水幕装置,用大量的自来水喷淋,同时将氯钢瓶推进水池(石灰池)中。
(2)氯气大量泄漏,立即启动应急水幕装置,采用大量自来水喷淋,同时将氯钢瓶推进水池(石灰池)中,开启自来水喷淋器冲淋,排散剩余气体。
(3)遇氯气钢瓶发生爆炸事故,立即启动应急水幕喷淋装置,用大量自来水喷淋、冲洗,同时开启室内抽风装置,排散剩余气体。必要时,请消防大队等有关部门支援。
(4)如发生人员受伤,迅速将受伤人员移离到上风方向,尽量远离现场,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大量的自来水冲洗15分钟,同时拨打120急救,送医院就医。如受伤者呼吸心跳停止,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术。
(5)受到轻微感染者,可饮解毒糖浆进行解毒。
(6)氯气泄漏情况特别严重,影响到周围环境时,请示上级应急部门,组织疏散周围群众和物资转移。(7)在以上应急处理的同时,应立即报告公司应急领导机构和上级应急组织。
4、应急保障措施
为切实保障氯气泄漏事故得到妥善处置,各参与部门必须协调配合,全力支持。
扬帆供水公司要配备健全的防氯气泄漏应急物资、器具,一旦发生险情,所有应急设施能及时投入作用。
5、宣传及培训
为确保发生氯气泄漏事故时能够高效有序地开展救援工作,水厂要在平时结合自身的工作,加强宣传和学习应对突发事件的相关知识,并要在日常操作中有针对性地培训应急技能,每年有至少1次的应急演练。
6、奖惩
在氯气泄漏事故应急处置过程中,对有突出贡献的部门和个人,将给予精神和物质奖励,对事件责任人和遇突发事件处理不当造成重大损失及严重后果的当事人、责任人将给予处分或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7、其它
氯气事故应急电话: 5553510 5553720
第三篇:职业危害预防和应急处理措施
职业危害预防和应急处理措施
一、职业病预防原则
职业病的防治工作应遵守职业卫生(预防医学)“三级预防”的原则,开展综合治理。
一级预防:
从根本上使劳动者不接触职业危害因素。主要指对新建项目职业危害的控制;对现在存在职业危害因素的要进行改善,减少危害和污染,达到国家职业卫生标准。
二级预防:
即早期发现职业危害特点和职业病症。对职业危害因素的工作场所实行健康监护,早期发现、早期鉴别、早期诊断;对存在职业危害因素的场所经常进行检查、检测,使工作场所的危害因素符合国家标准。
三级预防:
即对已经患职业病的员工,应尽快做出正确诊断。对确诊者,要保障病人享受职业病有关待遇,及时进行治疗、康复和定期检查;对不能继续从事原工作的职业病人,应调离原工作岗位,并妥善处理。
二、职业危害因素的控制
(一)职业危害因素的管理
1、职业卫生标准
常见毒物在车间空气中的最高容许浓度(mg/m3)如下:
一氧化碳 :30 ;
氨: 30;
苯 :40 ;
甲醛:3 ;
氯气: 1 ;
甲醇:50;
汽油:300;
硫化氢:10;
铅:0.05;
二氧化硅:2;
水泥粉尘:6;
煤尘:10;
石棉粉尘:2。
2、职业危害因素监测
我国《职业病防治法》规定,用人单位应建立、健全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及评价制度具体可按以下规定执行:
(1)产生粉尘、噪声、毒物、辐射、高温等危害因素的作业场所,应实行评价监测和定期监测制度,对超标的作业环境及时治理。
(2)评价监测应由取得职业卫生技术服务资格的机构承担,并按照规定定期评价监测。生产使用周期在2年以上的大中型人工砂石料生产系统,在正式投产前应进行一次评价监测。
(3)定期监测可由施工单位自行监测,也可委托职业卫生服务机构监测,其监测周期为:
① 粉尘:各粉尘作业区至少每季度测定一次粉尘浓度,作业区浓度严重超标的,应及时监测。按粉尘种类每年测定一次游离二氧化硅含量和分散度,特殊情况应及时采样分析。
② 噪声:各噪声作业点至少每季度测定一次A声级,每半年进行一次频谱分析。
③ 毒物:各毒物作业点至少每半年测定一次,浓度超过最高允许浓度的测点,应及时测定,直至浓度降至最高允许浓度。
④ 辐射:至少每年监测一次,特殊情况及时监测。
⑤ 高温:每年在高温季节至少监测一次。
3、职业病防治管理
《职业病防治法》对职业病的预防管理工作,主要应包括劳动过程中的防护、职业健康体检、职业健康监护档案、职业病康复治疗等方面作了明确规定,总结起来,可归纳为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健全职业卫生管理机构,明确专人负责职业卫生管理工作。
(2)完善职业卫生管理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制定应急救援预案。
(3)应配合卫生、劳动保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等部门对施工单位遵守安全生产和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开展劳动者职业健康监护、落实劳动保障条件和防护措施等情况的监督检查,并落实查处意见。
(4)应为职业危害场所中从事施工生产的人员配备相应劳动防护用品、器具。
(5)对从事具有职业危害的施工生产人员应在岗前、岗中、离岗时进行职业体检,岗中体检宜每年一次,离岗体检应覆盖协作队伍人员。
(6)应建立职业接触有害因素员工的职业健康监护档案。
(7)发现作业人员患有职业病和职业禁忌症,应及时调离原工作岗位,积极采取治疗措施,确保作业人员的健康与安全。
(8)应落实女员工“四期”保护措施,办理女员工特殊疾病保险,不得安排女员工从事相应禁忌劳动岗位上的工作。
(9)患有职业病的职工,应按国家有关规定享有治疗、休养、工作、调整、病假、生活补助、抚恤等待遇。
(二)职业危害的防治
1、防尘措施
工艺上的防尘措施包括从工艺方法上和从工艺布置上两个方面。
(1)工艺方法上的防尘措施
广泛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既能推动生产的发展、成倍地提高劳动生产率,又能从根本上改善生产的劳动条件,降低车间的粉尘浓度,减少粉尘对从业人员的危害,并为改善环境提供有利条件。如采用工艺过程密闭化、机械化和自动化的方式等。(2)工艺布置上的防尘措施
工艺布置与防尘工作有很大关系,在工艺布置时考虑到防尘措施,有利于减少粉尘对人体危害和对环境污染。
① 从通风角度考虑。工艺设备和生产流程的布局应使主要工作地点和操作人员多的工段位于车间内通风良好和空气较为清洁的地方,减少受粉尘危害的人数。
② 从隔离角度考虑。有严重粉尘污染源的工段散发粉尘和有害物较多,尽可能用实体墙和其他部分隔离,最好布置在单独的厂房内。
③ 从工艺流程角度考虑。在布置工艺设备和安排生产流程时应该为除尘系统,包括风管敷设、平台位置、粉尘收集或污泥法除尘等合理布置提供必要的条件。(3)湿式作业
在生产过程中,对工件或原料加入适量的水分使之湿润后进行操作,以防止粉尘的飞扬,称为湿式作业。湿式作业是利用含矽原料都有较好的亲水性这一特性来达到防尘目的。当石英砂中水分超过6%时,砂中就开始有黏结现象,从而能防止粉尘的飞扬。湿式作业是一种简单易行和效果较好的防尘方法。目前采用湿式作业的有石英磨粉、玻璃、搪瓷、凿岩等行业。(4)通风防尘
通风防尘一项积极有效的技术措施。
局部的机械通风防尘需要的风量最小,防尘效果最好。如果受生产条件的限制,不能采用局部通风,或采用局部通风后,室内粉尘浓度仍超过国家规定标准,就应采用全面通风。
全面通风是对整个车间进行通风换气,用新鲜空气把整个车间的有害物质浓度冲淡到国家标准以下。
(5)安装除尘设备。主要有布袋除尘器、静电除尘器、旋风除尘器等。
根据我国多年的防尘经验,总结出“革、水、风、密、护、管、查、教”八字综合防尘措施经验,即:
① 革。改革工艺和技术革新,这是消除粉尘危害的根本途径;
② 水。即湿式作业,可防止粉尘飞扬。降低环境粉尘浓度;
③ 风。加强通风及抽风措施,在密闭、半密闭发尘源的基础上,采用局部抽出式机械通风,将工作面含尘空气抽出,并同时采用局部送入式机械通风,将新鲜空气送入工作面;
④ 密。将发尘源密闭,对产生粉尘的设备,尽可能用罩密闭,并与排风结合,经除尘处理后再排入大气;
⑤ 护。即个人防护措施;
⑥ 管。加强规章制度和通风除尘设备的维修、保养管理,杜绝违章作业和跑、冒、滴、漏现象;
⑦ 查。定期检查、检测作业环境空气中粉尘浓度,对经常的接触者要定期健康检查; ⑧ 教。加强宣传教育培训,不断提高从业人员的安全素质。
2、毒物的控制措施
(1)操作控制
操作控制主要是消除或降低工作场所的危害,防止工作人员在正常作业时受到有害物质的侵害。采取的主要措施是:替代、变更工艺、隔离、通风、个体防护和卫生等。
• 替代:选用无毒或低毒化学品替代有毒有害的化学品;如选用无毒或低毒脂肪烃替代粘合剂中的苯,用甲苯替代喷漆中的苯。
• 变更工艺:使用新技术,新工艺,如温度、压力、物料比、原料的选择等。
• 隔离:就是通过封闭、设置屏障等措施,避免作业人员直接暴露在有害环境中。即把生产设备与操作控制室隔开。
• 通风除尘:有效的通风,使作业场所的有害气体、蒸气或粉尘的浓度低于安全浓度,保证作业人员的健康,防止火灾、爆炸事故的发生。
(2)个体防护
个体防护用品是阻止有害物质进入人体的屏障。用人单位必须提供符合国家标准的防护用品,防护用品主要有:头部防护器具、呼吸防护器具、眼防护器具、身体防护用品、手足防护用品等。
国家对劳动防护用品的生产、销售实行许可制度。防护用品必须具备生产许可证、安全鉴定证、产品合格证。对于生产特种劳动防护用品的,还必须取得特种劳动防护用品的安全标志。
员工使用中要做到“三会”:
① 会检查防护用品的可靠性;
② 会正确使用防护用品;
③ 会正确维护防护用品。
此外,应设置淋浴室、更衣室,及时清洗工作服;经常清洗作业场所;设置警戒线等措施。
(3)管理控制
管理控制是预防职业危害最重要的措施,主要有:①安全设施的“三同时”;②危害的识别与评价与控制;③张贴安全标志、标签,技术说明书;④作业场所的监测;⑤教育培训和资质认定;⑥医学监护(三级预防)等措施。即要建立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等措施。
3、噪声的控制措施
噪声性耳聋:如果长时间在强噪声下工作,持续不断地接收噪声的刺激,日积月累,听觉疲劳不能消除,直至人耳内听觉器官发生器质性病变 成为永久性听力损失。
国家标准,生产场所噪声应控制在85db(A)。
生产性噪声作业环境主要有:
工程开挖、钻孔、放炮及大型装载运输设备、空压机操作等;
砂石料生产破碎、筛分、制砂及皮带输料系统巡视、检查、操作等;
混凝土生产拌合楼骨料运输、配料、下料、卸料;混凝土浇筑平仓机、振捣器、振捣车操作等;
机电安装作业风刨打磨、铆接、鎯头敲击操作等;
辅助施工企业木工机械操作、钢筋加工机械操作;修造企业的设备噪声及人工钢板调直作业等。
噪声控制的基本措施:
(1)降低声源噪声
降低声源噪声是控制噪声的最有效最直接的措施。通过研制或选择低噪声设备,改进生产加工工艺,提高机器设备的加工精度和装配质量,使发声体不发声,或者大大降低发声体的辐射功率,这是控制噪声的根本途径。
(2)在传播途径上降低噪声
由于客观原因而无法降低声源噪声时,就必须在噪声的传播途径上采取适当的措施。如采用“闹静分开”和吸声、隔声、消声、隔振等噪声控制技术等。(3)卫生保健措施
防止噪声进入人耳,在上述方法无法实现,噪声仍然很强的情况下,可以对遭受噪声的个人进行防护,最简单的是佩戴个人防护用具,常用的有耳塞、耳罩、防声头盔等。
采取定期健康检查、合理安排劳动和休息、经常检查噪声的发生情况和预防措施落实情况等。
4、振动的危害及预防
物体在力的作用下,沿直线或弧线经过某一中心位置或平衡位置的来回往复运动称为振动。
按振动作用于人体的方式,可分局部振动和全身振动两种,有的以一种振动为主,有的则受两种振动的共同作用,常见的和危害性较大的是局部振动。
振动以振动波形式对组织交替压缩与拉伸并向四周传播开去。机体组织对振动波的导性优劣顺序是:骨结缔组织、软骨、肌肉,腺组织和脑等。(1)振动对人体的危害
局部振动对人体的影响是全身性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① 对神经系统的影响。主要表明在大脑皮层功能下降,条件反射潜伏期延长或缩短,植物神经系统组织营养障碍,皮肤感觉迟钝,触觉、温热觉、痛觉和振动觉的功能下降。
② 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可以导致心率过缓、心律不齐、血管痉挛、脑血管改变等。
③ 对肌肉系统的影响。可能引起握力下降、肌肉萎缩和疼痛等。
④ 对胃组织的影响。振幅大而冲击强的振动,会引起胃和关节的改变等。
⑤ 对听觉器官的影响。振动的影响和噪声不同,振动引起听力损失的以125—250Hz的低频音为主,长期会引起听力下降。对机体还有其他一些影响。
全身振动多为大振幅、低频率的振动,常引起足部周围神经和血管的改变,常出现呕吐、头痛、头晕、食欲不振、全身衰弱等现象。全身振动还可引起内脏移位、胃分泌机能障碍、肠蠕动发生改变。(2)振动的预防
伴有生产性振动的作业很多,其危害相当明显,振动病的发病率比较高,目前又无良好的治疗方法,一旦发病,即使立即脱离振动作业岗位,恢复也相当缓慢,甚至仍会继续发展。因此控制生产性振动危害,预防振动的发生非常重要。
振动的防护措施主要有消除或减少振动源,切断或控制振动的转换途径,以及加强个人防护措施等。
① 从建筑物上防振动。厂房的结构与形式对防止振动有很大作用。为了预防全身振动,建筑厂房地基时,就应注意预防振动。
② 从机械设备上预防振动。从工艺和技术上消除或减少振动源,这是预防振动危害最根本的措施。改革生产工艺,不但能消除振动危害,同时也提高生产效率和工艺质量。如机器、设备应安装在单独隔离的基座上,设备地基与建筑物地基之间应利用空间层、橡胶、石棉、毛毡、软木或其他弹性材料隔开,以隔离振动源。
③ 减少振动的接触时间。尽可能减少操作人员在振动中的停留时间,应有适当的工间休息。技术性不强的振动作业工种,可以考虑操作人员的轮换制度,并尽可能减少女工参加振动作业。
④ 改善操作方法及加强技术培训。在可能的条件下应将振动工具用机械支持。不熟练的人员,由于握持工具往往比熟练的操作者受到的振动更大,所以对使用振动工具的人应进行必要的技术训练。
⑤ 个人防护。使用防护手套,多层布手套和棉手套均可阻止振动。长期从事振动作业的工人应定期进行查体。如发现患病,应及时调离原作业环境。
5、射频、电离辐射的危害及防护
各种工业设施中的交流电路都会向周围空间放射电磁能,形成有一定强度的电力磁力作用的空间。若在某一区域内有变化的电场或磁场存在,这种电场和磁场交替地产生,由近及远,互相垂直,并与自己的运动方向垂直地以一定速度在空间内传播,称为射频电磁辐射。射频电磁场强超过一定限度时,能对人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电离辐射是指由。a射线、β射线、r射线和中子流等组织中的原子和分子产生电离辐射。当电离辐射放射线作用于机体的剂量超过了容许剂量就会对人体造成伤害。
(1)射频辐射对人体的危害
① 一般影响。机体处在射频电磁场的作用下,会吸收一定的辐射能量,发生生物学作用。在临床表现出神经衰弱症候群:头疼脑涨、失眠多梦、疲劳乏力、记忆力减退、心悸等,或四肢酸痛、食欲不振、脱发、体质下降、多汗等症状,部分女工发生月经周期紊乱现象,少数人员指颤、易激动。此外,还会引起心血管系统的某些病变,如心动过缓及心律不齐等现象。
② 其他影响。大功率的射频设备形成的射频辐射会对通讯、电视以及附近的电子仪器、精密仪表、参数测试等造成一定的干扰。强的电磁辐射可能构成某些武器弹药的严重威胁,可能使金属器件之间相碰撞时打火引起燃烧和爆炸。(2)射频辐射的防护
① 屏蔽。屏蔽是控制射频电磁场传播的一个重要的手段,即将电磁能量限制在指定的空间范围内,阻止其传播、扩散的措施。
② 实行区域控制。在射频辐射造成的污染与危害较为严重的某些范围内,可以采取将辐射源相对集中,同时可在工作区域内进行绿化、种植树木等以防辐射。
③ 个人防护。对在电磁场强大区域内工作的人员,可根据情况穿防护服等。
(3)电离辐射的危害
① 体外伤害。指射线由体外穿人机体而造成的损伤。χ射线、β射线、γ射线、γ粒子和中子流都能造成这种伤害。
② 体内伤害。指放射性物质被吞食、吸人、接触或通过皮肤直接进入人体而造成对机体的损伤。
③ 电离辐射对人体组织细胞会造成损伤效应。主要是阻碍和伤害细胞活动抗体并导致细胞死亡。放射线还能损伤遗传物质。主要可引起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畸变。遗传性效应有的在第一代子女中出现,也可能在下几代陆续出现。(4)电离辐射的防护
① 封闭性防护。将放射源藏在壳内,在正常情况下不向周围环境扩散放射性物质,称为封闭型放射性工作的防护,也简称“封闭源”。
② 开放型防护。放射源无包壳,在操作时有可能向周围环境扩散的称为开放型放射性物质,也称“开放源”。对“开放源”的防护,称为开放型防护。
6、中暑的预防措施
① 改进工艺,对热源采取隔离措施;
② 通风降温,自然通风、机械通风;
③ 制冷降温,中央空调等;
④ 保健措施,个体防护、清凉与含盐饮料、藿香正气液、人丹等;
⑤ 医疗预防,高血压、肝肾疾病、内分泌疾病、重病患者恢复期以及体弱者,不宜从事高温作业。
1、高温分级:一般高温:35 ℃—37 ℃,中度高温:37 ℃—40 ℃,强度高温:40 ℃及以上,2、防护规定: 一般规定:
(1)向劳动者宣传防暑和中暑的自救常识;(2)建立中暑报告制度;
(3)5-9月向露天工作和室内高温工作人员免费提供足够的、符合卫生标准的清凉饮料;(4)提供防暑保护设施和用品;
3、设立工间休息场所条件
(1)离高温工作区域或地点较近;(2)隔绝高温和热辐射影响;
(3)设有凉棚、座椅、电扇等基本防暑降温设施;有条件的可增设空调、喷雾电扇及淋浴设施;
(4)备有清凉饮料和常用防暑药品;(5)通风良好;
4、高温分级防暑规定:
一般高温:制订落实防暑降温措施,确保防暑降温设备器材正常运行;
中度高温:工作时间不超过6小时;停止12时-16时高温时段工作;因生产工艺必须在高温时段露天工作的,用人单位应合理调整作息时间;每天发放高温补贴5-10元; 强度高温:用人单位经采取降温措施不能使劳动者工作场所温度低于37 ℃的,应暂停高温露天作业;未停
作业的,每天发放高温补贴10-20元。
5、法律责任
(1)未按规定发放高温补贴或清凉饮料,由安监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处1000元以上30000元以 下罚款;
(2)未按规定提供保护设施和用品,暂停和调整工作时间而造成劳动者身体健康严重损害或伤亡的,追究有关责任人责任(含司法追究);(3)工会组织依法履行监督职责。
第四篇:职业危害事故应急预案演练方案
职业危害事故应急预案演练方案
一、目的
为了加强职业卫生管理,避免职业卫生事故的发生,降低事故损失,保护员工生命产生安全,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二、演练时间
2017年5月18日17:00
三、演练地点 车间。
四、内容
1、讲解职业卫生知识;
2、劳保用品的正确使用方法及检查方法。
3、事故报告程序,处理措施、注意事项。
4、急救知识等。
五、人员职责及分工
1、总指挥:黄锡涛
负责宣布演练开始与结束,总结演练过程。统一指挥演练活动。
2、副总指挥:廖振洲
配合总指挥完成相关工作。
3、抢险救援组: 黄晨晓、丘採军
负责组织人员施救,查出危害源,控制事态发展。
4、疏散组:廖振洲、陈炳昌
负责组织人员撤离,保护事故现场,防止无关人员进入现场,并清点人数。
5、医疗救护组:黄丽存、邓巧儿 负责人员救治,准备相关救护器材。
6、后勤保障组:王俊安、徐义春 负责救援物质的看护,保管。
7、善后处理组:罗美如、李燕
负责事故人员的安抚,教育疏导。配合卫生行政部门展开事故调查等。
六、演练程序
1、假设车间发生噪音浓度超标严重,噪音测量人员立即向总指挥报告,并通知车间人员撤离生产现场,疏散组组织人员有效有序撤离。
2、救援组通知电工关掉电源,查找事故原因。
3、救护组对受伤人员实施救治,严重的,采取救护措施后送医院救治。
4、疏散组清点车间人数,防止人员进入现场。
5、安全管理人员讲解职业卫生知识等内容。
6、总指挥总结演练过程。
深圳市绿荫实业有限公司
2017.5.17
第五篇:自来水公司氯气泄漏事故应急预案
郴州恒源供水有限责任公司氯气泄漏事故
应急预案
1.总则 1.1编制目的
为了在发生危险化学品事故时,能及时、有效、有序地实施救援,减少危险化学品事故危害和防止事故恶化,最大限度降低事故损失,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结合我公司生产实际,特制定本预案。1.2适用范围
在本公司所辖区域内发生的氯气泄漏事故的应急处理,适用本预案。1.3现状
我公司自来水生产使用液氯进行消毒,经济有效,在自来水行业普遍使用。氯气属第2.3类剧毒气体,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着泄漏、爆炸的可能性。我公司目前使用的是液态氯,采用钢瓶装,每瓶净重1吨,共储用2瓶。投氯室安装有报警装置和氯气泄漏应急水幕喷淋装置。1.4氯气的特性
氯是一种黄绿色具有强烈刺激性味的气体,,液化后为黄绿色透明液体,高毒,对环境有严重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氯对人体的危害主要表现在对上呼吸道粘膜的强烈刺激,可引起呼吸道烧伤,急性肺水肿等,从而引发肺和心脏功能急性衰竭。氯气的密度是空气的2.48倍,本品不燃,但可助燃。1.5预警分级
结合我公司氯气使用量小的实际,根据氯气泄漏事故的严重程度,分为一般泄漏事故和重大泄漏事故两级。一般泄漏事故是指我公司能够自行处理、未出现人员伤亡和未危及周围群众安全的情况;重大泄漏事故是指出现有人员伤亡或危及周围环境安全的情况。
1.6应急处理的主要任务
组织营救受害人员,迅速控制危害源,维护救援现场秩序,对事故的危害进行监察、处理,消除危害后果,恢复正常生活生产秩序。1.7工作原则
遵循“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协同作战,快速反应”的原则,坚持把保障人生安全为要点,最大限度地减少或避免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其它危害。2.应急处理的组织机构与职责 2.1应急领导机构
公司设立氯气泄漏事故应急救援指挥中心,是应急救援领导机构。指挥长:黄国清
副指挥长:周启良、田志华
成 员:周耀华、李雄平、黄游江、陈辉 2.2领导小组机构职责
(1)统一指挥、领导氯气泄漏事故应急救援工作,负责启动重大氯气泄漏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作出救援决策。
(2)调动各应急救援力量和物资,及时掌握事故现场态势,对救援工作进行督察和指导。(3)在必要时,向上级请示启动更高一级救援预案和向本级批准本预案的终止。
2.3应急救援指挥中心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公司办公室,公司办公室担任指挥中心办公室主任,成员由各部门负责人以及具有危险化学品相关专业技术知识的专业人员组成。2.4指挥中心办公室的主要职责
(1)负责本预案编制和修订的起草工作;
(2)接到报告后,迅速派出人员赶往事故现场,组织、调动应急队伍,配置人员和资源,协调处理事故,控制事故蔓延;(3)及时向公司应急指挥中心和上级有关部门报告;(4)掌握现场态势,收集信息,组织事故原因分析工作; 2.5应急抢险的主要部门及职责
净水厂负责抢险现场设备、器具的操作使用; 用水所、安装部负责现场抢险的实施; 仓管部负责应急材料、器具的提供;
办公室负责协调、信息的收集和对外联络工作; 工会、各办事处协助抢险的实施和其它协调工作。3.1预警机制
对于氯气的安全使用,要切实加强日常的操作管理,及时掌握氯气的使用和设备设施运行等情况,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加强巡查和认真记录,出现非正常情况提前预警,逐级汇报。3.2报告制度(1)情况报告
应急领导机构成员必须保持信息畅通,遇突发事件,立即响应;确定事件真实状况后准确逐级上报,报告内容必须客观真实,不得主观臆断,并对事故进展情况定期续报;确保上报情况及时、准确。
(2)、报告主要内容
发生事故的时间、地点、事故性质、简要经过、影响范围、事故发展趋势、已经采取的措施和需要协助抢救的相关部门等。(3)、终止程序
由上级有关部门或应急领导机构根据事件处置进展情况决定是否终止程序。3.3信息发布
对供水中的突发事件,要根据其类别和性质由县政府决定发布范围及形式。发布信息要注意最大限度稳定群众的恐慌心理,避免社会震荡。3.4事故的预防
(1)加强对液氯使用的安全管理,实行专人负责制,严禁无证操作,液氯的进库、领用、使用必须按规定严格登记,加强岗位巡查,密切注意氯气的使用状况,控制氯瓶剩余氯量,严禁将瓶内液氯全部用完。
(2)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操作,严禁任何违反操作规程行为。搬运氯瓶要小心轻放,不能让氯瓶胡乱滚动,更不能让氯瓶从车上直接滚下。严禁以硬物敲击氯瓶。
(3)储存液氯瓶的库房不得混存其它货物,确保通风设备完好。保持库房内干燥整洁,空气流通,走道通畅。
(4)设置防毒面罩2—3套,确保面罩完好;保持石灰池液位,保证水幕喷淋装置完好。应备有“解毒糖浆”或片糖、尖形竹签、维修工具等,以应急用。3.5应急处置
一般泄漏事故的应急处置,由我供水公司实施,重特大泄漏事故的应急处置,由政府应急机构统一指挥。
(1)一般性的泄漏,监控报警装置发出警报,应立即查明原因,属输氯管线泄漏,立即关闭氯瓶出口阀或针形阀(佩戴防毒面罩);属氯气瓶泄漏,能够用竹签等嵌塞的可用竹签嵌塞处理,不能嵌塞的,立即启动应急水幕装置,用大量的自来水喷淋,同时将氯钢瓶推进水池(石灰池)中。
(2)氯气大量泄漏,立即启动应急水幕装置,采用大量自来水喷淋,同时将氯钢瓶推进水池(石灰池)中,开启自来水喷淋器冲淋,排散剩余气体。
(3)遇氯气钢瓶发生爆炸事故,立即启动应急水幕喷淋装置,用大量自来水喷淋、冲洗,同时开启室内抽风装置,排散剩余气体。必要时,请消防大队等有关部门支援。
(4)如发生人员受伤,迅速将受伤人员移离到上风方向,尽量远离现场,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大量的自来水冲洗15分钟,同时拨打120急救,送医院就医。如受伤者呼吸心跳停止,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术。
(5)受到轻微感染者,可饮解毒糖浆进行解毒。
(6)氯气泄漏情况特别严重,影响到周围环境时,请示上级应急部门,组织疏散周围群众和物资转移。
(7)在以上应急处理的同时,应立即报告公司应急领导机构和上级应急组织。
4、应急保障措施
为切实保障氯气泄漏事故得到妥善处置,各参与部门必须协调配合,全力支持。
我供水公司要配备健全的防氯气泄漏应急物资、器具,一旦发生险情,所有应急设施能及时投入作用。
5、宣传及培训
为确保发生氯气泄漏事故时能够高效有序地开展救援工作,自来水公司要在平时结合自身的工作,加强宣传和学习应对突发事件的相关知识,并要在日常操作中有针对性地培训应急技能,每年有至少1次的应急演练。
氯气事故应急电话:0735-279118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