钠与氯气反应实验改进方案

时间:2019-05-15 02:09:2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钠与氯气反应实验改进方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钠与氯气反应实验改进方案》。

第一篇:钠与氯气反应实验改进方案

钠与氯气反应实验改进方案

水富一中 牟利平

一、实验改进原因

在现行人教版必修2中,钠与氯气反应实验是一个重要的演示实验,教材中的实验方法虽然装置简单、操作方便、现象明显,但是存在一个明显的不足——“将盛有氯气的集气瓶迅速倒扣在钠的上方”,在这个操作中氯气容易外逸,污染环境,影响师生健康。

二、改进实验 1.实验用品

酒精灯 铁架台 具支烧瓶 具支试管 烧杯 小刀 镊子 钥匙 试管夹 漏斗 滤纸 玻璃管 KMnO4、浓HCl、NaOH、金属钠、细沙 2.操作方法(1)检查气密性。(2)添加药品。

a.具支试管里面盛装2g左右的KMnO4,然后将胶塞复位、塞紧,取下注射器吸入10ml浓HCl,然后复位、塞紧在针头上

(此处为生成氯气2KMnO4+16HCl(浓)=2KCl+2MnCl2+5Cl2↑+8H2O); b.具支烧瓶瓶底放上一小块钠(取用可以钠用玻璃管),然后将胶塞复位、塞紧,取下注射器吸入10mlNaOH,然后复位、塞紧在针头上

(吸收未反应完的氯气2NaOH + Cl2 == NaCl+ NaClO + H2O);c.尾气吸收装置。用一个小烧杯盛装一定量的NaOH,漏斗倒置在液面上。3.实验现象

具支试管、具支烧瓶里面都充满了黄绿色气体,点燃酒精灯,可观察到钠块受热后,首先熔化,然后在氯气中剧烈燃烧,发出黄色火焰,生成大量的烟。4.废气处理

(1)待具支试管里面反应结束后,用另一支盛装NaOH的注射器,处理具支试管里面残留的氯气;

(2)待烧瓶冷却后,将烧瓶胶塞上注射器里面的NaOH全部注入烧瓶内,吸收烧瓶内剩余的氯气。5.实验优点

(1)取材容易,易于组装,操作方便,现象明显;将制取氯气的装置和钠与氯气反应装置连在一起,无空气污染,最后的废气处理非常有效,有利于培养学生爱护环境的环保意识。

(2)此实验还让学生知道生成氯气的另一个反应;取用钠的时候可以采用玻璃管从钠块中间钻取出一小块,可以清楚的观察金属钠的颜色,完全可以推广到钠的性质实验中去,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3)此装置除了做钠与氯气反应,还可以做氯气与铁、铜反应等。(4)容易推广为教师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提高教学效果。6.实验注意事项

(1)必须检查气密性,防止氯气泄露。(2)钠块上不能有煤油,否则会影响实验现象。

(3)最后撤装置时,先撤尾气吸收装置,再撤酒精灯,否则会倒吸。

第二篇:钠与水反应的实验改进与创新

钠与水反应的实验改进与创新

一、反应原理:

Na + 2 H2O == 2 NaOH + H2 ↑

二、实验装置如右图(高一化学教材P171):

三、实验步骤:

1、先切一小块钠(绿豆大),用刺了小孔的铝箔包好;

2、用镊子夹住,放在图中的试管口下(试管已装满水);

3、等试管集满气体时,用大拇指堵住试管口并从溶液中取出,向下移近酒精灯点燃;

4、最后向烧杯中滴加无色的酚酞试液。

四、实验现象:

1、反应过程中,有气泡逸出;

2、试管中的气体点燃时能听到尖锐的爆鸣声;

3、滴加酚酞溶液时,溶液呈红色。

五、结论

金属Na与H2O反应,生成了H2和NaOH。

六、分析

本实验的成功率还可以,优点就在于当检验生成的气体(H2)时,能听到尖锐的爆鸣声,学生容易观察(听)到,现象较明显;但在实验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弊端:

首先,该实验的最大缺点就在于它的操作,该实验的操作较复杂,学生很难独立完成;其次,由于钠与水反应生成的氢氧化钠是强碱,有很强的腐蚀性,而在试管集满气体后,我们必须

把手伸进NaOH溶液中,用拇指堵住试管口,把试管从溶液中移出,此时NaOH对我们的皮肤会产生一定的腐蚀,虽然当时感觉不到,但终究还是影响我们的身体健康。再者,当在酒精灯上点燃H2时,产生尖锐的爆鸣声,相当一部分学生不敢操作,且如果环境较吵闹时,容易产生干扰。所以,要很好地完成这一实验是有一定的难度的,且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和不可靠性,因此很有必要对其作出改进。

<实验改进一>实验装置如下图(课本P29)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在一个空塑料瓶中装入约3/4体积的水,用手挤压瓶子,使水面上升至近瓶口,排走瓶中的大部分空气。

2、在胶塞上固定一根大头针,用针扎起一块黄豆粒大小的金属钠,迅速塞住挤瘪的瓶口,倒置(如上图)并不断摇动塑料瓶。

3、待反应完全后,反应产生的气体,使挤瘪的瓶子复原,取下塞子,迅速用拇指堵住瓶口,并将瓶口移近火焰,检验钠与水反应所生成的气体。

4、最后向瓶中的溶液滴加酚酞溶液。

在这个实验中作出的改进的地方有:①用废旧的塑料瓶充当反应的容器,②用带有大头针的胶塞来固定金属钠;同原来的实验装置及操作相比较要简单得多,而且还能轻易地收集到反应后生成的气体,现象明显,成功率高。

但是,用废旧塑料瓶代替实验室的玻璃反应容器,同样存在一定的弊端,因为用废旧塑料瓶充当反应容器,只考虑到了收集气体的方便性,却忽略了实验操作过程,挤瘪一个塑料瓶对于男生来说是轻而易举的,但对于一些女生来说,要挤瘪一个塑料瓶就就比较困难了;其次,在反应的过程中还隐藏着另一个问题(这也是由第一个弊端引起的),假设在挤瘪塑料瓶时挤压的程度不够,塑料瓶中还存在着大量的空气,由于该反应是放热反应,生成的H2在瓶中就会与空气混合发生剧烈爆炸(另外:当挤压的程度不够,而取用金属钠的量又太多时,在反应过程中同样会产生爆炸;这两弊端在学生实验中已得到证实);最后,当点燃塑料瓶内的气体时,必须把塑料瓶倾斜,这样有可能使瓶内的液体流出,而把酒精灯浇灭。

显然,本改进实验还存在相当多的不足之处,它仍有待改进。

既然是用检验H2纯度的方法来验证生成的气体,那么如果能让H2在空气中安静地燃烧,则一切问题不就都解决了?

<实验改进二>实验装置如右图所示:

本实验的操作步骤,与上一实验基本一样,只是要先往水里滴入无色酚酞,再与金属钠反应;在最后检验生成的气体时的操作如下:

1、待反应完后,用手挤压右边橡皮管(内有一颗小玻璃珠,结构与碱式滴定管的滴管口构造相同)。

2、在导管口把气体点燃。

通过现象可发现,U形管右边(用作反应的的一端)的液面会下降,而左端(不用作反应的一端)的液体将从漏斗口流进漏斗,这是因为钠与水反应生成的气体难溶于水,则右边的气压增大,液面也随之下降,而根据联通器原理知道:不用作反应的左边的液面将升高(装在U形管上的胶塞与漏斗就起了防止U形管内的液体溢出装置的作用),显而易见:这证明反应中有气体生成;而U形管内的液体呈现红色,说明生成了NaOH(在反应前滴加了酚酞试液)。

该改进实验现象明显,操作也较简单,也避免了因H2不纯点燃而产生爆炸的现象,成功率相当高;但由于U形管是一种比较易碎的玻璃仪器,所以本实验仍存在着它的不足之处,怎么办? <实验改进三>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

用玻璃管和导管代替U形管,本实验的操作步骤及反应现象与上一实验基本相同,不过该实验更有趣,因为用玻璃管与细长导管代替U形管,管中的液体在反应过程中能从右边细长的导管与漏斗连接处喷出来,这样就可以形成一个美丽的喷泉(红色),增加实验的趣味性。

用玻璃管代替U形管就解决了U形管易碎的缺点,而且增加了实验的趣味性,同时上一实验所具备的优点,在这一实验中都能得到体现,所以用它作为演示实验或学生实验是比较合适的。

纵观以上四个实验可知:前两个实验都有一个共同点——在检验生成的气体时都是从听觉上感觉的,容易受外界噪声的影响,且操作难于控制;而后两个实验操作较简单,现象明显,在检验生成的气体时,都是从视觉上观察到的,大大减少了外界对实验现象的影响,实验成功率相当高,且第四个实验的趣味性更强;因此,用第四个实验作为金属Na与H2O反应的实验装置是值得提倡的,当然如果条件不充分时,我们采取第三个实验也是未尝不可的。

第三篇:氯气与铁反应实验的小教案

氯气与铁反应实验的小教案

【引入】氯气是很活泼的非金属单质,具有很强的氧化性。氯气能与大多数金属化合,生成金属氯化物。如钠、铁、铜等都能在氯气中燃烧。【板书1】 原理:2 Fe + 3 Cl2

FeCl3 讲:氯气与铁的反应实验比较简单,我们需要的是一集气瓶氯气,一个坩埚钳,和蒸馏水和酒精灯。实验虽简单,但做实验时每一个步骤都是要规范的,大家以后在实验室里做实验的时候也要注意这一点。

步骤:用坩埚钳夹住一束铁丝,灼热后立刻放入充满氯气的集气瓶中,观察实验现象。然后把少量水注入集气瓶中,用玻璃片盖住瓶口,振荡,观察溶液的颜色。(提醒学生观察集气瓶中的现象)

问:如果老师在灼烧铁丝后慢慢将它深入集气瓶中,我们还可能观察到明显的燃烧现象吗?

学生答:能/不能。

讲:其实铁丝灼烧后要立刻、迅速放入集气瓶中。以为铁丝降温快,使其在氯气中的燃烧现象不明显。

问:实验过程中大家观察到什么现象?

学生答:红热的铁丝剧烈燃烧,集气瓶中充满棕黄色的烟;溶于水后溶液呈棕黄色

【板书2】

现象

分析

红热的铁丝剧烈燃烧,集气瓶中充满棕黄色的烟

氯气和铁反应,烟实际是FeCl3晶体

溶于水后溶液呈棕黄色

FeCl3 水溶液呈黄色

总结:氯气能与铁反应,而且反应生成的是FeCl3

第四篇:银镜反应实验的改进方案

银镜反应实验的改进方案

清镇市第一中学 蒙庆涛

一、问题的提出:

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选修5)第57页实验3-5,是一个关于乙醛与银氨溶液发生银镜反应的实验。在做实验的过程中,学生对单质银在试管内壁沉积形成银镜的现象产生了质疑,学生提出“单质银为什么只在试管内壁上产生,而不在试管内部的溶液中产生?”

课堂上,在学生提出这一问题时,我做出的解释是:反应中生成的单质银,当有玻璃这个附着物存在时,会附着在其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单质银,同时也只有当单质银以致密的方式堆积时,才会呈现出金属光泽,若单质银是以分散的粉末状存在时,则不会具有金属光泽,这样的单质银呈现黑色。接着,我请学生再次对试管底部的现象进行了仔细地观察,学生们大都能够观察到确实在试管底部有少量的黑色沉积物。

实验结束后,从我对学生们面部表情的观察上来看,我感到学生们并没有真正地接受我在课堂上所做出的解释。

二、问题的分析:

从与学生的进一步交流中,我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有了新的认识。学生在课堂上所提出的问题虽然只有一个,但是要解决好这个问题,就必须回答好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在试管内部是否也产生了单质银?二是,是否非要有附着物的存在才能形成银镜?

按常规,我们可以对试管底部的黑色物质进行如下探究实验:首先将试管底部的黑色物质进行过滤、洗涤、再过滤;然后将少许洗涤干净的黑色物质装入一支洁净的试管中,再加入浓硝酸进行溶解;然后再在所得的溶液中加入氯化钠溶液,观察现象。最后通过对现象中是否有白色沉淀的产生,来判断沉积在试管底部的黑色物质是否为单质银。但是,按照以上实验操做下来,只能够解决关于在试管内部的溶液中是否能产生了单质银沉淀,而回答不了是否非要有附着物的存在才能形成银镜的问题,同时,由于以上实验需要使用到浓硝酸,还会带来环境污染和不安全因素。那么,能否设计一个更为简洁、方便和安全的对照实验,来同时解决好以上两个方面的问题呢?

三、问题的解决:

对照实验指的是:在进行某种试验以阐明一定因素对一个对象的影响和处理效应时,除了对试验所要求研究的因素操作处理外,其他因素都要保持一致,并把试验的结果进行比较。

根据对照实验设计原理的要求,我对本实验做了如下新的设计:

(一)、首先在一支洁净的试管里加入1mL2%的AgNO3溶液,然后边振荡试管边逐滴滴入2%的稀氨水,至最初产生的沉淀恰好溶解为止,再滴入3滴乙醛,振荡后把试管放在热水浴中温热(如图一所示)。

(二)、再另取一支洁净的试管,在试管里同样加入1mL2%的AgNO3溶液,然后边振荡试管边逐滴滴入2%的稀氨水,至最初产生的沉淀恰好溶解为止,再滴入3滴乙醛,振荡后向试管内插入一根玻璃棒,再把插有玻璃棒的试管一起放在热水浴中温热(如图二所示)。

根据以上实验设计,我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进行了实际操作。当试管在热水浴中温热了一段时间以后,我们观察到了这样的现象:在图一实验中,试管内壁产生了银镜;在图二实验中,除了在试管内壁产生了银镜外,在玻璃棒外壁也产生了银镜。实验过程中,通过没有装有玻璃棒的试管内壁形成的银镜与装有玻璃棒的试管中玻璃棒表面形成的银镜作为对照,从而可以证明在试管内部的溶液中也产生了单质银;通过装有玻璃棒的试管内壁形成的银镜与玻璃棒表面形成的银镜作为对照,从而证明反应中生成的单质银当有玻璃这一附着物存在时,会附着在其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单质银,从而呈现出金属光泽。

由于本对照实验现象明显,对照效果好,学生在进行课外实验探究后,都能很顺利地获得这一实验结论,这与通过使用浓硝酸溶解后,再加入氯化钠检验的方法相比,说理更加透彻,还节约了实验药品,排除了实验中的不安全因素。

2013-09-23 人教网

第五篇:氯气的反应小结

氯气的反应小结

(1)氯气与大多数金属反应。(与铁、铜等变价金属反应时,生成高价氯化物)

例:2Fe + 3Cl2 ==点燃 2FeCl3(棕色烟)

Cu + Cl2 == CuCl2(棕黄色的烟)

点燃

2Na + Cl2 == 2NaCl(白烟)

点燃(2)氯气与磷反应

反应方程式: 3Cl2+2P==2PCl3 PCl3+Cl2==PCl5(现象:白色烟雾)(3)氯气与氢气反应(纯净氢气在氯气中燃烧H2+Cl2=点燃=2HCl;混合气爆炸; 卤素的活泼程度比较:氧化性:氟氯溴碘)(4)氯气与水反应(跟其它卤素比较:比较稳定生成盐酸和次氯酸,氟的特殊性2F2+2H2O=4HF+O2,;溴,碘与水反应的程度:很微弱几乎不反应)(5)氯气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残余氯气)反应方程式:Cl2+H2O=HCl+HClO,1

HCl+NaOH=NaCl+H20,2

HClO+NaOH=NaClO+H20,3

1+2+3得,Cl2 + 2NaOH = NaCl + NaClO + H2O

(6)氯气与氢氧化钙反应(制漂白粉)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7)氯气与溴化钠溶液反应

反应方程式:Cl2+2NaBr=2NaCl+Br2(Cl2是氧化剂,NaBr是还原剂)(8)氯气与碘化钾溶液

反应化学方程式: 2KI+Cl2=2KCl+I2

卤素相互置换的规律如何?答:元素周期表卤族元素...依次是F,Cl,Br,I..越靠上的非金属性也就是氧化性越强

(9)氯气与甲烷取代反应(条件?)CH4+CL2--->CH3CL+HCL CH3CL+CL2-光照-->CH2CL2+HCL CH2CL2+CL2-光照-->CHCL3+HCL CHCL3+CL2-光照-->CCL4+HCL(4个反应同步进行,4种生成物混合存在)

(10)氯气与乙烯的反应(反应类别:加成反应): 化学方程式;Cl2 + Ch2=Ch2 → Ch2clCh2cl

检验乙烯的方法:(乙烯通入溴水使溴水褪色:

CH2=CH2+Br2→CH2Br-CH2Br)(11)氯气与苯的取代反应(条件?)

(12)氯气与氯化亚铁溶液反应

化学方程式:2Fecl2+cl2=2fecl3,现象:溶液的颜色慢慢变深,由浅绿色变成黄棕色

(13)*氯气与硫化氢溶液反应

化学方程式: H2S +Cl2==2HCl +S 有淡黄色的S固体

(14)*氯气与二氧化硫溶液反应(溶液酸性变化:酸性变强,漂白作用的变 化;消失)

化学方程式;CL2+SO2+2H2O==2HCL+H2SO4(15)氯气的检验方法---淀粉碘化钾试纸(单质碘的检验方法:遇淀粉变蓝)

下载钠与氯气反应实验改进方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钠与氯气反应实验改进方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探究钠与水反应的教案

    钠与水的探究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掌握钠的取用方法 (2)通过钠与水反应的实验,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采用实验探究法,按照思考、交流、实......

    钠与水反应的课堂导入

    [课堂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新课关于一种金属的,说到金属,就会让我们想起初中学过的金属的活动性顺序(K、Ca、Na、Mg、Al、Zn、Fe、Sn、Pb、H、Cu、Hg、Ag、Pt、Au)在初......

    浓硫酸雨蔗糖反应的实验改进与教学策略

    浓硫酸与蔗糖反应的实验改进与教学策略 现行人教版高中化学教材第一册第143页,[实验6-4]蔗糖与浓硫酸的反应(如图1所示), ( 图1) 是高中化学常见实验,教材中实验设计为 :在200......

    铜与稀硝酸反应演示实验的改进

    铜与稀硝酸反应演示实验的改进 蔡燕丹、梁威威、刘宇文、杨彦斐 【问题的提出】 现行人教版高中化学第二册《硝酸》一节中铜与稀硝酸反应的演示实验,笔者认为有以下不足: ⑴......

    焰色反应实验的改进——反思

    《焰色反应实验的改进》教学反思 本节实验课是我在化学教学中对实验探究课的初步尝试,得到了领导的肯定,同行的认可,教学的成功之处在于让学生动手参与课堂演示实验的改进,激发......

    钠与水的反应教案(优秀范文五篇)

    钠与水的反应 授课班级:高一(7)班 【 课题 】 钠与水的反应 【教材章节】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三章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 【 课时 】1课时 【教学时间】 40分钟 【教材分析......

    铜与浓、稀硝酸反应的实验改进5篇范文

    铜与浓、稀硝酸反应的实验改进 湖北省黄冈市红安县第一中学柯国祥 王卫明 438400 铜与硝酸反应的实验是高中化学中很重要的实验之一。高中教材中有铜与浓、稀硝酸反应的实验......

    X公司次钠岗位氯气泄漏事故原因分析与处理

    X公司次钠岗位氯气泄漏事故原因分析与处理 一、事故经过 2007年3月17日10:30分,XX车间当班次钠操作工XXX检测了3#釜次钠后自认为离终点至少还要30分钟,便去氯气平台更换氯气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