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铝热反应实验教案
铝热反应实验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实验演示,了解铝的颜色状态等物理性质。
2、通过自己动手做试验,懂得铝能还原氧化铁的化学性质
3、进一步理解氧化还原反应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看教师演示铝热反应,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做试验,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和语言描述能力。
3、通过铝热反应实验,培养学生用实验法验证物质的性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了解铝热反应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2、通过化学实验方法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态度。
重点:铝的化学性质 难点:铝与氧化铁的反应 教学方法:实验法、演示法 教学过程
问题情境
教师在实验室里演示如下实验
①将两张圆形滤纸分别叠成漏斗状,在底部剪一个小孔,用水润湿,在跟另一个纸漏斗套在一起,使四周都有四层;
②将漏斗架在铁架台上,漏斗下面铺上一层沙土 ③用药匙取一勺铝粉,四勺铝粉均匀混合,倒入纸漏斗,再在粉末表面均匀撒上少量氯酸钾。④用酒精点燃打磨好的镁条,迅速将燃着的镁条插入混合粉末中,观察现象。
现象:镁条剧烈燃烧,固体混合物发生微小爆炸同时底部漏斗被烧穿,有熔融物掉落。上述实验中掉落的熔融物是什么? 学生活动 作出假设
1.熔融物可能是铁; 2.熔融物可能是铝;.......实验探究
用吸铁石靠近已经凝固的熔融物,发现该凝固的熔融物吸附在吸铁石上。获得结论
学生讨论、交流的基础上获得实验结论
1、该反应产生的熔融物是铁。
2、反应中镁条燃烧产生大量的热量,触发了铝与氧化铁的反应,并且该反应放出大量的热量,是生成的铁单质熔融。教师总结
该熔融物的确是铝与氧化铁反应生成的铁,而且在实际生活中,该反应被用于铁轨与铁轨之间焊接。
板书设计
铝热反应
1、实验目的:熟悉铝热反应的操作过程、反应现象,了解铝热反应在生活中的应用
2、实验原理:
高温
2Al + Fe2O3 =
2Fe + Al2O3
3、实验仪器和药品:铝粉、氧化铁、镁条、氯酸钾、滤纸、铁架台、酒精灯、沙土 实验过程:
①将两张圆形滤纸分别叠成漏斗状,在底部剪一个小孔,用水润湿,在跟另一个纸漏斗套在一起;
②将漏斗架在铁架台上,漏斗下面铺上一层沙土 ③用药匙取一勺铝粉,四勺铝粉均匀混合,倒入纸漏斗,再在粉末表面均匀撒上少量氯酸钾。④用酒精点燃打磨好的镁条,迅速将燃着的镁条插入混合粉末中,观察现象。
4、实验结果:有熔融物产生,并放出大量的热
第二篇:实验16 乙酸乙酯皂化反应 教案
河 北 科 技 大 学 教 案 用 纸
实验16 乙酸乙酯皂化反应速率常数及活化能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
1.了解测定化学反应速率常数的一种物理方法—电导法。2.了解二级反应的特点,学会用图解法求二级反应速率常数。3.掌握DDS―11C型电导率仪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原理
乙酸乙酯皂化反应:CH3COOC2H5+Na++OH ˉ
→ CH3COOˉ +Na++C2H5OH
它是二级反应,其速率方程式可表示为:
dxk(ax)(bx)
dt式中: x为时间t时产物的浓度,a、b分别为乙酸乙酯、氢氧化钠的初始浓度,k为反应的速率常数。
1x若A和B两物质初始浓度相同,即a=b,积分得:
k
ta(ax)以x对 t作图,若所得为一条直线,则证明是二级反应,并可以从直线的斜率求ax出k。
乙酸乙酯皂化反应中,导电离子有OH-、Na+和CH3COO-,由于反应体系是很稀的水溶液,可认为CH3COONa是全部电离的,因此反应前后Na的浓度不变,随着反应的进行,仅仅是导电能力很强的OH-逐渐被电导能力弱的CH3COO-所取代,致使溶液的电导逐渐减小,因此可用电导率仪测量皂化反应进程中电导率随时间的变化,从而达到跟踪反应物(或产物)浓度随时间变化的目的。
因此,对乙酸乙酯反应来说,反应物与产物只有NaOH与NaAc是强电解质,若在稀溶液反应,则有:
初始时溶液的电导率 0B1a
t=(反应完毕)时溶液的电导率B2a
时间t时溶液的总电导率tB1(ax)B2x
B1、B2是与温度、电解质性质、溶剂等因素有关的比例常数;0为;t为;为。0t
由此三式可得: xa0+将其代入上面速率方程式得:
第页
河 北 科 技 大 学 教 案 用 纸
t
k10
att重新排列得:
t10t
akt因此,通过实验测定不同时间溶液的电导率t和起始溶液的电导率0,然后以t对0tt作图为一直线即为二级反应,由直线的斜率即可求出反应速率常数k,再由两个不同温度下测得的速度常数k(T1)、k(T2),求出该反应的活化能。不同温度下的速率常数k(T1)和k(T2),按阿仑尼乌斯公式可以计算出该反应的活化能Ea:
k(T2)
aR(T2T1)lnT2T1k(T1)
三、实验步骤
1.恒温水浴的调节
本实验测定两个温度下的速率常数,恒温水浴的温度分别调节至(25.0±0.2)℃、(35.0±0.2)℃。调温操作在温度控制器面板上,升温过程需注意温控器显示温度与水浴槽中温度计显示温度的差异,应以温度计读数为准。
2.电导率仪的调节
电导率仪的校正:首先打开电导率仪电源开关,使其预热5min左右,将电极插入蒸馏水中,将温度旋钮旋至室温读数,并检查常数旋钮刻线是否与该电极的电导池常数一致,旋转量程选择档至×103档,将测量/校正按键按至校正一端,旋转调整旋钮,使指针指向满刻度处。
电导率的测定:校正后,将电极从蒸馏水中取出,用滤纸吸干电极外表的水,将电极插入已经恒温好的溶液中,检查电极极板全部没入溶液中,将测量/校正按键按至测量一端,待指针稳定,读取数据。
3.溶液起始电导率0的测定
用移液管吸取25m1 0.02mol/dm3氢氧化钠溶液移入一洁净、干燥的锥形瓶中,移取25m1电导水稀释一倍,(稀释原因?)盖上胶皮塞(防止空气中的CO2溶入溶液改变NaOH
第页
河 北 科 技 大 学 教 案 用 纸
浓度),混合均匀,置于恒温水浴中恒温10min。
将电导电极用蒸馏水洗净,用滤纸吸干表面水滴,然后插入已恒温的NaOH稀溶液中,测定其电导率0,测后的溶液盖上胶皮塞留作后面使用。
4.溶液t的测定
另取两个锥形瓶,用移液管分别吸取25ml 0.02mol/dm3的Na0H溶液和25ml 0.02mol/ dm3的乙酸乙酯溶液分别移入瓶中,盖好胶塞,放入恒温水浴中恒温10min。然后迅速将乙酸乙酯溶液倒入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锥形瓶中,(可否将氢氧化钠溶液倒入乙酸乙酯溶液的锥形瓶中?)在恒温条件下混合并摇匀溶液,同时开始记时(此时注意盖好胶皮塞,以防空气中的CO2溶入溶液对反应产生干扰),之后把已经校正、洗干净的电导电极插入到溶液中,当反应进行6min时测电导率一次,并在8min、10min、12min、14min、16min、18min、20min、22min、24min、26min、28min、30min时各测电导率一次,记录电导率t及时间t。
5.另一温度下0和t的测定
调节恒温槽的温度为(35.0±0.2)℃,用第3步留下的溶液测定0,然后另配溶液按步骤4测定t。但在测定时t是按反应进行到4min、6min、8min、10min、12min、14min、16min、18min、20min、22min、24min、26min、28min、30min时测其电导率。
实验结束后,将电导电极用蒸馏水洗净,插入装有蒸馏水的锥形瓶中保存,同时将用过的锥形瓶用蒸馏水洗净,倒扣在桌面上。
四、实验注意事项:
1.恒温温度以水浴槽中温度计读数为准;
2.用滤纸吸干电极外表的水份时,注意不要将滤纸插入电导池的金属极板之间,以防损伤极板。
3.将电极插入溶液中测定前一定检查电极极板要全部没入溶液中,否则会影响电导率数值。
4.读取溶液电导率时,需注意电导率数值与反应时间一一对应好。
5.测定两个温度下的电导率时,0溶液可重复使用,t溶液必须重新配制。3.计算乙酸乙酯皂化反应的活化能Ea
EaR(T2T1k(T2))ln46.90kJ/mol T2T1k(T1)
六、思考题
(1)如果乙酸乙酯与氢氧化钠起始浓度不同,应如何计算k值?
第页
河 北 科 技 大 学 教 案 用 纸
CH3COOC2H5 + NaOH →
CH3COO Na
+ C2H5OH t = 0
a
b
0
0 t = t
a-x
b-x
x
x 其速率方程式可表示为:
当a≠b,积分,tdx=k∫dt ∫0(ax)(bx)0xdxk(ax)(bx)
dt积分式:
1a-blnb(ax)=kt
a(bx)以lnb(ax)对 t作图,从直线的斜率求出k。
a(bx)(2)如果乙酸乙酯和氢氧化钠溶液为浓溶液,能否用此法求k值? 不能.因为只有在稀溶液中电导率与浓度呈线性关系。
第页
第三篇:氯气与铁反应实验的小教案
氯气与铁反应实验的小教案
【引入】氯气是很活泼的非金属单质,具有很强的氧化性。氯气能与大多数金属化合,生成金属氯化物。如钠、铁、铜等都能在氯气中燃烧。【板书1】 原理:2 Fe + 3 Cl2
FeCl3 讲:氯气与铁的反应实验比较简单,我们需要的是一集气瓶氯气,一个坩埚钳,和蒸馏水和酒精灯。实验虽简单,但做实验时每一个步骤都是要规范的,大家以后在实验室里做实验的时候也要注意这一点。
步骤:用坩埚钳夹住一束铁丝,灼热后立刻放入充满氯气的集气瓶中,观察实验现象。然后把少量水注入集气瓶中,用玻璃片盖住瓶口,振荡,观察溶液的颜色。(提醒学生观察集气瓶中的现象)
问:如果老师在灼烧铁丝后慢慢将它深入集气瓶中,我们还可能观察到明显的燃烧现象吗?
学生答:能/不能。
讲:其实铁丝灼烧后要立刻、迅速放入集气瓶中。以为铁丝降温快,使其在氯气中的燃烧现象不明显。
问:实验过程中大家观察到什么现象?
学生答:红热的铁丝剧烈燃烧,集气瓶中充满棕黄色的烟;溶于水后溶液呈棕黄色
【板书2】
现象
分析
红热的铁丝剧烈燃烧,集气瓶中充满棕黄色的烟
氯气和铁反应,烟实际是FeCl3晶体
溶于水后溶液呈棕黄色
FeCl3 水溶液呈黄色
总结:氯气能与铁反应,而且反应生成的是FeCl3
第四篇:铝三角教案
第三讲 铝及其化合物
第三课时 用数形结合思想理解Al3+、Al(OH)
3、AlO-2之间转化关系
一.Al3+、Al(OH)
3、AlO-2之间转化关系 【课堂练习】写出下列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①氯化铝溶液与氨水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氯化铝溶液与少量的氢氧化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氯化铝溶液与偏铝酸钠溶液混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氢氧化铝与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混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氯化铝溶液与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混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偏铝酸钠溶液中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⑦偏铝酸钠溶液中滴加少量的盐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⑧氢氧化铝与盐酸混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⑨偏铝酸钠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盐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知识归纳】Al3+、Al(OH)
3、AlO-2之间的转化关系
Al
3+
AlO-2 Al(OH)3
【知识运用】
二.与Al(OH)3沉淀生成有关的计算及图像分析
(1)把强碱溶液逐滴加入到铝盐(Al)溶液中至过量
①现象:先有_____________________,③ 图 像
然后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有关反应:
A→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把铝盐(Al)溶液逐滴加入到强碱溶液中至过量
①现象: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 图 像
然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有关反应:
A→B:Al+4OH===AlO2+2H2O B→C:Al+3AlO2+6H2O===4Al(OH)3↓(3)把强酸溶液逐滴加入到AlO2溶液中至过量
①现象:先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 图 像
随后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有关反应:
A→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向强酸溶液中逐滴加入AlO2溶液至过量
①现象:先无明显现象,③ 图 像 反应一段时间后逐渐产生白色沉淀。②有关反应:
A→B:4H+AlO2===Al+2H2O B→C:Al+3AlO2+6H2O===4Al(OH)3↓
(5)向明矾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至过量
①现象:先有白色沉淀生成,然后部分沉淀溶解。
③ 图
像 ②有关反应:
O→A:2KAl(SO4)2+3Ba(OH)2===2Al(OH)3↓+3BaSO4↓+K2SO4 A→B:2Al(OH)3+K2SO4+Ba(OH)2===BaSO4↓+2KAlO2+4H2O
(6)往等物质的量的AlCl3、MgCl2混合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至过量 ①现象:开始出现白色沉淀 ③ 图 像 ⇒后沉淀量增多⇒沉淀部分溶解 ②有关反应:
O→A:Al+3OH===Al(OH)3↓,Mg+2OH===Mg(OH)2↓ A→B:Al(OH)3+OH===AlO2+2H2O -
-2+-3+-3+-+-
3+
--3+-3+-
-3+【知识运用】
第五篇:《金属与酸和水的反应、铝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参考教案
第一节 金属的化学性质
第2课时 金属与酸和水的反应 铝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钠、铝、铁分别与水的反应,找出与水反应的相同点和差异
2、根据钠、铝、铁与水的反应情况差异,找出其本质原因 【教学重点难点】:钠与水的反应、铝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 【教学过程】
【板书】
二、金属与水的反应
【讲述】钠除了能与氧气反应之外,能否跟水反应呢?其他的金属能否与水反应呢?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究金属与水反应的问题。我们来做一下钠与水反应的实验,看看钠到底能不能跟水反应呢?反应又能生成什么物质?
【演示实验1】 在小烧杯中加入约1/2的水,滴入1~2滴酚酞溶液,将切好的钠投入到水中,盖上表面皿,观察现象。
★观察时应注意几方面内容:钠在水中的哪个部位反应,形态有何变化,如何运动,发出怎样的声音,溶液颜色有何变化?
实验现象:
1、钠投入水里后,浮在水面上
2、钠立即跟水反应,并有气体产生,同时钠熔化成闪亮的小圆球。
3、小圆球在水面上向各个方向迅速游动
4、有嘶嘶的声音发出,最后小圆球消失
5、反应后的滴有酚酞的水溶液变红色 实验结论:
1、因为钠的密度比水小。
(浮)(熔)(游)
2、钠与水的反应是放热反应,且钠的熔点较低
3、钠与水反应产生气体,推动小球迅速游动;
4、产生的氢气与水摩擦、与空气中的氧气化合、反应放热等,从而发出响声。(响)
5、说明钠与水反应生成了碱
(NaOH)
(红)【说明】:①钠与水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钠是还原剂,水是氧化剂,其
/ 6
电子转移:
失去2×e0+1-,被氧化2Na + 2H2O2NaOH + H2↑-得到2×e,被还原+10
②钠与水的反应是钠原子和水电离出来的氢离子反应即该反应属于离子反应。
其离子方程式: 2Na+2H2O2Na++2OH-+H2↑
③钠的保存:实验室中的钠需保存在煤油中,其原因有:(1)钠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2)钠与水反应;(3)钠不与煤油反应,且其的密度大于煤油的密度。
【思考】根据金属活泼顺序,钠排在铜的前面,那么金属钠能否从CuSO4溶液中置换出单质铜?推测可能出现的现象。
【演示实验2】在烧杯中加入约20ml的CuSO4溶液,将切好的钠投入到其中,盖上表面皿,观察现象。
现象:除钠与水的反应现象外,还产生蓝色絮状沉淀
【结论】钠与盐溶液反应不能置换出金属,实际上是将钠投入盐溶液中,首先钠与水反应,然后生成的氢氧化钠再与盐反应生成难溶的碱。
【问题讨论】
1、钠既能与氧气反应,又能与水反应,那么钠应该如何保存呢?
隔绝空气,保存在煤油中
2、已知钠和四氯化碳不能反应,四氯化碳的密度比钠大,那么钠能否保存在四氯化碳中?
不能保存在四氯化碳中,浮在上面
3、钠着火应该怎么扑灭?用水行吗?泡沫灭火器呢?
钠能与水反应,同时产生易燃的氢气并放出大量的热,钠也能在二氧化碳中燃烧,所以钠着火,不能用水、泡沫灭火器、干粉灭火器灭火,应用沙子压灭。
钠是活泼金属,能够和水反应,那么铁能否和水反应呢?平常我们何以用铁锅来煮水,说明铁是不能和冷水和热水反应的。但是能否与水蒸气反应呢?阅读课本P50的内容。
/ 6
【科学探究】
可用以下三种实验装置中的任意一种探究铁与水蒸气的反应。
【思考】铁与水的反应中,如果将实验中的还原铁粉换成铁片或铁钉,反应能否发生?
不能,铁钉与水蒸气的接触面积小。【小结】金属与水反应的规律是:
(1)K、Ca、Na等金属和冷水作用,生成可溶性碱和H2。2Na + 2H2O=2NaOH + H2↑
(2)Mg和冷水反应缓慢,与沸水迅速反应,Al与冷水很难反应,与沸水能反应,生成不溶性碱和氢气。
Mg + 2H2O === Mg(OH)2 + H2↑
(3)Zn、Fe、Sn、Pb和高温水蒸气反应,生成不溶性氧化物和H2。3Fe + 4H2O(g)=== Fe3O4 + 4H2 Zn + H2O(g)=== ZnO + H2
(4)Cu、Hg、Ag、Pt、Au不与水反应。【板书】
三、铝与盐酸及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 【实验3—4】铝与盐酸、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 现象:均有气泡产生
方程式: 2Al+6H+=2Al3++3H2
(常温下与遇浓H2SO4,浓HNO3钝化,加热时反应不放出H2)2Al+2NaOH+2H2O=2NaAlO2+3H2
【讲述】Al与NaOH反应的实质是Al的表面有一层氧化膜(氧化铝),能与NaOH反应而除去,从而使铝裸露出来与水反应生成Al(OH)3,Al(OH)3和NaOH
/ 6
反应生成NaAlO2,促进Al和水的反应而溶解,因此水是氧化剂。该反应也可以分两步写出:
2Al+6H2O=2Al(OH)3+3H2↑ 2Al(OH)3+2NaOH=2NaAlO2+4H2O 失6e-2Al + 2NaOH + 6H2O = 2NaAlO2 + 3H2↑+ 4H2O得6e-
【应用】铝制容器不宜蒸煮或长时间盛放酸性、碱性或咸的食物。【课外阅读】铝对人体的毒性效应
铝是自然界最常见的元素,也是地壳中分布广泛,含量高达8.8%(质量分数),仅次于氧和硅,多以硅铝酸盐的形式存在于矿物、岩石、粘土和土壤中,在生物体内铝的含量很少,被称为微量元素。过去很长时间内认为铝是无毒元素,铝对环境的污染,对人类健康的影响一直未被引起注意,但随着近代对铝矿的开采,炼铝工业的发展,铝及铝的合金和化合物已遍及国防、科研、工农业生产各个部门,并已进入千家万户。这一方面给人类社会带来了现代化的舒适和方便,但也给人类生活带来了一定的危害。
长期以来铝一直被认为是无毒元素,铝制烹调器皿、含铝膨松剂、发酵粉、净水剂的使用也均未发现铝的直接毒性,大剂量的口服含铝药物也无显著的毒性反应,也就是说铝无直接的毒性效应。但近几年的研究表明,铝可以扰乱生物体的代谢作用,造成长期地、缓慢地对人类健康的危害。
铝对土壤的污染可引起对植物的毒性效应,铝对水体的污染可引起对水生生物的毒性效应,这些毒性效应也可间接对人体产生毒性效应。下面就铝对人体直接产生的毒性加以简述:
一、铝进入人体的渠道
1、含铝净水剂的使用
自19世纪末叶美国首先将硫酸铝用于给水处理以来,一直被广泛应用,在最早时中国人也有用明矾净水的习惯。目前世界各国水厂多采用铝盐(如硫酸铝、明矾、聚硫酸铝、聚氯化铝)对饮用水进行净化,这些可溶性酸性的水(用漂白粉或氯气消毒的自来水)更易使Al3+溶出随饮用水进入人体。1983年美国国家环保局对200个水厂调查表明,用硫酸铝作为混凝剂的50%水厂自来水中含铝量在 4 / 6
0.12mg/L以下,未处理的水为0.96mg/L。1986年美国自来水协会调查表明,25%的水厂自来水均含铝0.2mg/L,处理水为0.25mg/L,而自来水中含铝量高达0.41mg/L的水厂中82%为用石灰调pH值,铝含量平均为0.026mg/L的水厂只有35%的石灰调pH。这表明水的净化处理技术对自来水中铝的残留量有很大的影响。
2、含铝膨松剂的作用
目前常用的膨松剂有明矾和磷铝酸钠(Na3Al(PO)4)2,在制作油条、粉丝等膨化食品时加入,随食用Al3+进入人体。
3、铝制炊具的不当使用
在使用铝制炊具时接触酸(醋)、碱、盐等也可以使大量Al3+溶出进入食物中。又如我们习惯用铝锅烧开水,此水中铝含量大于216g/L,最高可达4631g/L,比自来水和铁壶煮水高出9~190倍。
4、饮茶及含铝药剂的使用
饮茶虽有利健康,但多种茶叶中含铝量也很高,如绿茶含403.31g/L,红茶已含485.79g/L,花茶含319.06g/L,在茶叶的泡制过程中Al3+会溶出进入人体。血液透析时透析液含铝多,也可引起铝在体内滞留;长期使用氢氧化铝胃药也会造成铝在人体内的蓄积,但这不是主要的。
二、铝对人体的毒性效应
正常人体含铝量50~100mg,人体摄入的铝99.7%来自食品、饮水和饮料,每天从饮食中摄取铝平均45mg左右。进入胃肠道的铝吸收率为0.1%,大部分随粪便排出体外,少量的铝经肠道吸收人体。近10年来人们发现了铝的毒性,并引起了重视。普遍认为铝的毒性主要表现为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损害,临床上铝中毒的表现主要有铝性脑病、铝性胃病和铝性贫血等,老年性痴呆症的发生增多就与铝在体内的积累有关,医学研究发现该病的病人脑组织中含有高浓度的铝。将AlCl3注入猫脑等动物实验也证实了这一点。原因是神经元吸收铝后,铝进入神经核内,改变了细胞的骨架,影响染色体而产生病变,造成蛋白质的生化代谢的紊乱,导致痴呆病的发生。
铝在人体内还能干扰磷的代谢,铝在肠道内可与磷酸盐形成不溶性的AlPO4,阻止肠道对磷的吸收,从而使血液中和其它组织内磷的总量送还和,磷
/ 6
在生物体内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磷的缺少会引起机体的代谢紊乱,也会影响机体对钙的吸收,造成机体脱钙的现象,最终导致骨软化症。另外,Al3+能取代重要酶及生物分子上的Mg2+,与生物配体形成比Mg2+更稳定的化合物,抑制Mg2+依赖酶的活性。Mg2+对神经系统有抑制作用,低镁时神经肌肉兴奋性增强,因此,一旦Al3+取代Mg2+,将引起机体代谢的不平衡,造成神经系统等各方面的疾患。
总之,铝在人体中引起的毒性是缓慢的,长期的,不易觉察的,但是一旦发生代谢紊乱的毒性反应,则后果是严重的,是不可恢复的。
三、控制铝对人体危害的有效途径
(1)迄今为止,自来水工业普遍采用铝盐净化饮用水,国内现有生产方法制得饮用水含量比原水一般高出1~2倍,这对人体可能构成一定的不良影响,因此水的净化处理技术有待于进一步改进。
(2)少施或不施酸性化肥如硫铵[(NH4)2SO4],氯化铵(NH4Cl)等,降低土壤的酸度,使Al3+尽量少释放,以免影响作物的生长。我国在这方面也多有改进,多生产尿素、碳铵等中性肥料和腐植酸类肥料。
(3)铝对环境的污染与酸雨有关,我国南方等地酸雨现象比较突出,酸雨可使工业含铝污泥和土壤中的铝转变为可溶性铝,从而给作物带来毒害及水体污染。我国正发展排烟脱硫的化学方法,控制SO2的排放,以便减少酸雨的降落。
(4)改良不合理的饮食习惯,尽量减少Al3+的人口渠道,丢掉传统油条膨松剂的使用,治疗胃病的药物尽量避开Al(OH)3的制剂,改用胃动力药。
/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