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读水浒有感
老师辛苦啦!初二(1)武守稳
要求:作文主题是《古今中外名著读后感》,要求字数在600字以上
我为什么写?答:我看了水浒传后被里面的故事情节吸引,被里面故事所感动。读《水浒传》有感
读完水浒后,我的脑海里还深深地留着宋江最后与李逵饮毒酒而死的悲壮场面,这不得不佩服本书作者施耐庵的写作水平。施耐庵是怎么写的呢,竟让这个《水浒传》流传至今被人们诵读。第一点:技法高超,让人如临其境。
我看的《水浒传》是有导读,而且里面的故事情节是由专家精选出来的,共有二十六回。每到一个故事,都会有“名家导读”“阅读理解”之类的,这样读起来容易多了。当我读到第一回“九纹龙大闹史家村”时,我就被吸引住了,心想:九纹龙是什么,是不是很吓人?而又为什么大闹史家村呢?等等一连串问题,它一下子把我吸引住了,我想这就是写作的魅力吧,作者不直接以人名来命题目,而是用他的别号来命,这样更能吸引读者。我仔细的读着,渐渐地,我感觉来到了故事现场,好像在亲眼目睹九纹龙史进与王进比武呢。
“这厮,你托谁的势,要推病在家安闲快乐。”这句话写得很精炼生动,表现了高俅这家伙仗势欺人和心狠手辣。当我读到这句话时,我心里有些为王进担忧:他会不会遭高俅毒打。渐渐地我仿佛跟着王进来到了史家村史太爷家,正见着那九纹龙史进再练棒,王进点评了几句却使史进不服,“那后生见棒劈来,用棒来隔。王进却不打下来,将棒一掣,却望后生怀里搠将来。只一缴,那后生的棒丢在一边”。这描写得好生动啊,而且更简洁准确。真让人佩服。
第二点:故事感人,扣人心弦。
最令我佩服和惊心的是:第八回 吴用智取生辰纲。
晁盖、吴用等七人听说杨志护送生辰纲路过黄泥岗,便合计设下圈套。这天中午火日当空,杨志等人气喘嘘嘘地来到黄泥岗,杨志这人疑心很重但又与手下人不团结,致使吴用等人有了机会。杨志手下人在黄泥岗停了下来,因为他们既可又累,有睡觉的、有坐着的,一群老人似的。
我都有些为她们担心:万一拿出来一群强盗,岂不是白白送给人家。果不其然,吴用等人开始“行动”了,还好他们只有七个人。他们先是派刘唐挑酒来买给贩枣子人(晁盖等人),一开始作者没交代,我还以为真是卖酒的人呢。这时,杨志等人恨不得喝上酒呢,如果喝了就中他们套了,一开始杨志还是怀疑这酒有蒙汗药。但是,贩枣人咕噜咕噜地喝了一些时,他才放心。可谁知,这是他们的伎俩,最后,喝了蒙汗药的杨志他们眼睁睁地被晁盖等人抢走。
我得到了一些启示:我们要学会与他人团结,如果杨志与手下人一心,他们就不会停在黄泥岗歇息被他们所骗:我们做事也要提前想周到,假如杨志提前为将士们准备好酒就不会挨渴„„ 水浒传,真是让我受益匪浅,让我感悟到了人物内心世界,让我们更加充实了精神。真是,不读水浒,不知人间正义,感悟不到人物内心。
第二篇:读水浒有感
读《水浒传》有感
自古以来,人们的目光总是落在那些英雄好汉惩恶扬善的仗义之举和情同手足的感情。但是,大家都忽略了一个重要的群体——恶人们。
《水浒传》十大恶人之一的高俅,按书中所述,他是因一脚好球而发迹,但是这未免太过武断。纵使宋真宗再昏庸无能,也不会给一个毫无用处的人这样重的位置,仅仅因为一脚好球?显然,这是不太可能的!从史料中可以知道,高俅还是有些本事的。他也曾立下战功,而且对有恩之人不忘报答,他对曾经的主人苏轼一家极为照顾,这就是他的一个优点。所以,只是将他定位成十恶不赦的大坏蛋是对历史人物的不尊重。
真理不是仅仅道听途说得来的!在艺术创作中,作者为了写作需要,在某些方面过分夸大的情况时有发生,所以有时候,书中的知识也是不可信的。结论只有经过自己的探索,才会变成真理!
“三人成虎”的故事大家都耳熟能详,故事中魏惠王道听途说、把谣言当作事实,听信佞臣之言,而疏远忠臣,实为可笑。可是,静下心来想一想,即使是在高度发达的现今社会,三人成虎的事就不会发生了么?
很可惜,自诩比先贤更聪明的我们也会犯这样的错误。日本核泄漏后,中国人民沸腾起来,去救援?不是,是去抢盐!不知是谁先发起,在中国大陆出现了抢盐热潮,很多人根本就不知道 × 20 = 400
吃碘盐对防辐射有没有作用,只是跟随潮流而已!结果证明,碘盐对防辐射作用不大。那么,为什么这样一个小流言会引起如此轰动?就是人们不会分别真理和谣传。
真理总是经过无数的人论证后才得出的,即使这样其可靠性也不一定有保障。我们不能说什么是绝对的,在可靠的也可能有错误。而避免这些错误的很重要的方法之一就是要自我判断。理不是摆在眼前的,能直接摆在眼前的,其真实性和可靠性就是最值得怀疑的。人要学会自己独立的去思考,最终得出答案。而在此期间,我们也会遇到很多困难挫折,但是这更需要我们睁大眼睛去细心分辨,去奋力寻求证据去论证,找出迷雾之后的真理。
所以,为了不让“三人成虎”、“曾参杀人”的情况发生;为了不让中国人抢盐热这样的耻辱再现;为了守住心灵中的一篇真理的天空。我们就要更加小心,要时刻警惕身边的言论,要经过自己的分辨在去行动,不要道听途说,引发过错。× 20 = 400
第三篇:读《水浒》有感
读《水浒传》有感
一曲水浒,歌颂了一百零八位好汉。他们中有嫉恶如仇的鲁智深;有直爽率真的李逵;有侠肝义胆的武松;有智谋超群的吴用……但我觉得,他们固然重彩刻画之人。但却并不是发人深省之处。小说最令人深思之处在一个人身上——宋江。
纵观整部水浒,我觉得真是“成也宋江,败也宋江”。假使宋江没有被刺配,也不会结识那么多好汉一起落草;假使没有宋江东征西讨,也不会降服那么多军官,梁山也不可能如此强盛。但如果宋江没有招安,投降于宋朝,梁山也不会失败。
宋江的成功,在于他的忠义,众多好汉都是佩服他的仗义疏财,但我认为,宋江的忠义不过是他的伪装。如宋江替晁盖出兵作战,晁盖几次像自己亲征都被宋江阻拦,宋江表面是以忠义为名,恐晁盖有失,实际上却是垒高自己的功劳,巩固自己的地位。同时,宋江也在笼络人心,为日后做山寨之主做准备。
而宋江的失败,也正是失败在他的忠义上,宋江原为郓城县一小吏,一心只想发财做官。却不想反被刺配,“浔阳楼题反诗”一节就十分具体、刻骨地体现出了宋江对功名的渴望。梁山做主之后,宋江把握住了这个机会。利用兄弟们对他的尊崇,铺就了他的高官厚禄,坦荡仕途。在我看来,与其说招安是梁山的错误之举,不如说是宋江预谋已久的诡计。
而梁山的一百零八位好汉,被宋江忠义的表象所迷惑,被宋江拿来当枪使。与朝廷抗衡,使朝廷有了招安之心后,又被宋江当了垫脚石,将宋江送上了高位。之后,又跟随宋江效忠于朝廷,北上御辽,南下征方腊,死伤无数,致使梁山彻底失败。
我觉得,这百位好汉实在有些可惜,被宋江蒙在鼓里,被当作刀剑一般利用,但他们竟毫无知觉,只知大碗喝酒,大块吃肉,生活潇洒自在便是。
由此看来,做人既需坦坦荡荡,又需心思缜密,不能被事物的表象所迷惑。否则,悔之晚矣!
第四篇:读《水浒》有感
良乡中学 杨帆《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和《红楼梦》并成为我国古代四大名著。《水浒传》作为中国古代四大瑰宝之一,有着它经典的传奇和不朽的故事,更有着独特的教育意义。毛主席曾评价《水浒》这部书:《水浒》这本书好就好在投降,可以作反面教材,让人民都知道投降派。的确,曾几何时梁山好汉再晁盖的带领下风光无限,他们替天行道,惩恶扬善,在深山水泊自由潇洒的生活着。但是,晁盖中间后呢。他说过杀得史文恭这位山寨之王。可结果卢俊义活捉史文恭,松江却煽动众兄弟终夺得寨主之位,这本不是大错,可他却将晁盖的聚义厅改作忠义堂。效忠朝廷!这是何等的笑话!这无非是自己当朝廷走狗的冠冕堂皇的借口。受了招安就去征四寇,大辽、田虎、王庆、方腊明明是蔡京高俅的借刀杀人。宋江却甘心用兄弟的命去换取朝廷的信任。别人会怎么看呢?强盗头子受了招安,就用自己兄弟的命去换取别的强盗头子的命。最终结果呢?梁山一百单八将,天罡地煞五去其之,又有数员大将中途隐退,这就是宋江所期待的招安。唉!自作自受,罪无可恕,最终落个毒药穿肠过,阴曹地府留的下场,死去的兄弟大概会生啖其肉罢!活该!如此小人,如此死法,简直便宜了他,他不得超生,原死去的梁山义士下辈子相聚,跟个明主,阿们!
第五篇:读水浒有感
读《水浒传》有感
秦 靖 然
简介:《水浒传》是我国文学名著,由著名作家施耐庵写的,其中人物多姿多彩、各种各样。如:勇往直前的豹子头林冲、豪情壮志的小李广花荣、料事如神的入云龙公孙胜等等……
主要内容:在山东一带有一群打家劫舍却替天行道的好汉。他们占据梁山泊,并且声势浩大,敢于跟朝廷做对。而朝廷又奈何不得他们,反之屡战屡败,几乎没有胜利的时候。最重要的是,梁山好汉们会用人才,朝廷派去的名将不是投降梁山就是被梁山打败。可惜最后梁山头领宋江宋公明错误地让大家被朝廷召安。然后朝廷派梁山攻打陕西王王庆,河北王田虎、江南王方腊,使梁山仅存36人。
读后感悟:我认为,宋江的做法不对,梁山泊虽然名义上是好汉,事实上是强盗,他们不服那些大官,而大官们也讨厌强盗,所以这不可能。还有,这伙人几乎都是降将,再次做官一定让许多官员不满,但在他们面前都敢怒不敢言。(因为害怕哪一个好汉被惹了,直接操起大刀来杀头)。正因为如此,官员们才选择了下毒。
总结:宋江他们既然做了好汉(强盗),就应该坚持到底,像他这样半途而废的,只能失败不能成功。
2012-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