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读《金本水浒》有感
读《金本水浒》有感
安迪
「逻辑思维」正式卖书之后,我就再也没买过它推荐的书。不过,最近却看了一套逻辑思维出品的《金圣叹批评本水浒》,这是一个朋友买过之后交到我手里,特意推荐我先读的,用他的话讲,读这套《金本水浒》应该是天底下最享受的事情,正适合前阵子我的心境。
先断断续续看了两周,接着这几天放假的空闲,看完了最后几回,按耐不住心中的喜悦,打算说道说道这本书。
此次重读《水浒》,算是我第一次读「批本」,这种新的读书体验与之前自己闷头啃书大为不同,竟然能觉察到书中许多“隐蔽”的妙处,有文章结构之妙,有叙事技法之妙,也有人物刻画之妙。
这一套《金本水浒》,是「金圣叹」评注版本的《古版水浒》,大致是通俗版本前70回的部分,直讲到梁山伯一百单八将排座次,便做完结。在金圣叹看来,前70回是水浒最精彩的部分,通俗版中后续的故事都是续貂之作,不足为评。
金圣叹对《水浒》一书的评级极高,他认为“读书之乐,第一莫若读《水浒》”,更有甚者,“不读《水浒》,不知天下之奇。”
应该是因为电视剧《水浒传》拍了一遍又一遍的原因,小说中的人物和故事几近家喻户晓。而我第一次读《水浒》,是中学的时候,那时基本是囫囵吞枣,记住故事梗概,就算是自己“读”过了。不过,当时也有精读的部分,便是中学语文课本中节选的《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一篇,那时侯语文老师花了一周时间来讲这篇文章,斟字酌句,分析故事线索和人物性格,因而对这部分故事印象非常深刻。
此次读“批评版”小说,觉得整本书都被“精读”了一遍。金圣叹的评注时不时冒出来,或是解读小说文法,或者挖掘作者深意,看到精彩处,他完全不吝惜盛赞之词,看到小说人物或者事件龌龊处,他便痛心怒骂,毫不留情。还有一类评注,他借施耐庵的文字,指点古今文章,褒贬人情世故,更兼有对虚妄读书人的鄙夷。
重读这本小说,借着金才子的批评指引,才真切的感受到施耐庵精妙绝伦的文法,以及他对一百零八人独具匠心的刻画。水泊梁山,无非一群绿林英雄,无非抢劫杀戮,他却能将每个英雄写出独特的神韵,而且人人各有其形,各有不同性格和语言。阅读的过程中,若不是看到圣叹的点评,我恐怕仅仅又是一次对故事梗概的温习而已。
金圣叹评注版本中,对宋江的解读尤其深入,宋江之恶,依他看来简直无可饶恕,他自己也说,每读一遍《水浒》,便对宋江的憎恶增加一分,甚至说“只是把宋江深恶痛疾,使人见之,真有犬彘不食之恨”.金圣叹全书中几乎“盯死”了宋江,他不放过跟宋江有关的任何一个细节,宋江一言一行,一惊一乍,都被金大才子“合理”的解读为宋江“龌龊的权术”,这也算是金本的一大特色,让人读过之后,对宋江之类的“权诈之徒”,厌恶到了极点。
读完评注版之后,此后再看其它书,也可以学着金圣叹的思路,多一些琢磨和思考,先把书读“厚”,然后再在“厚”中取其精华,抽出最有趣有料的部分,成为自己读书的“经验”,使之实在有用。从文法角度而言,金圣叹的独到解读也让人惊叹,以后再作文章,便可以《水浒》的叙事和人物刻画为教科书,以金圣叹的解读为辅导书,加以实践和练习。
第二篇:读水浒有感
读《水浒传》有感
自古以来,人们的目光总是落在那些英雄好汉惩恶扬善的仗义之举和情同手足的感情。但是,大家都忽略了一个重要的群体——恶人们。
《水浒传》十大恶人之一的高俅,按书中所述,他是因一脚好球而发迹,但是这未免太过武断。纵使宋真宗再昏庸无能,也不会给一个毫无用处的人这样重的位置,仅仅因为一脚好球?显然,这是不太可能的!从史料中可以知道,高俅还是有些本事的。他也曾立下战功,而且对有恩之人不忘报答,他对曾经的主人苏轼一家极为照顾,这就是他的一个优点。所以,只是将他定位成十恶不赦的大坏蛋是对历史人物的不尊重。
真理不是仅仅道听途说得来的!在艺术创作中,作者为了写作需要,在某些方面过分夸大的情况时有发生,所以有时候,书中的知识也是不可信的。结论只有经过自己的探索,才会变成真理!
“三人成虎”的故事大家都耳熟能详,故事中魏惠王道听途说、把谣言当作事实,听信佞臣之言,而疏远忠臣,实为可笑。可是,静下心来想一想,即使是在高度发达的现今社会,三人成虎的事就不会发生了么?
很可惜,自诩比先贤更聪明的我们也会犯这样的错误。日本核泄漏后,中国人民沸腾起来,去救援?不是,是去抢盐!不知是谁先发起,在中国大陆出现了抢盐热潮,很多人根本就不知道 × 20 = 400
吃碘盐对防辐射有没有作用,只是跟随潮流而已!结果证明,碘盐对防辐射作用不大。那么,为什么这样一个小流言会引起如此轰动?就是人们不会分别真理和谣传。
真理总是经过无数的人论证后才得出的,即使这样其可靠性也不一定有保障。我们不能说什么是绝对的,在可靠的也可能有错误。而避免这些错误的很重要的方法之一就是要自我判断。理不是摆在眼前的,能直接摆在眼前的,其真实性和可靠性就是最值得怀疑的。人要学会自己独立的去思考,最终得出答案。而在此期间,我们也会遇到很多困难挫折,但是这更需要我们睁大眼睛去细心分辨,去奋力寻求证据去论证,找出迷雾之后的真理。
所以,为了不让“三人成虎”、“曾参杀人”的情况发生;为了不让中国人抢盐热这样的耻辱再现;为了守住心灵中的一篇真理的天空。我们就要更加小心,要时刻警惕身边的言论,要经过自己的分辨在去行动,不要道听途说,引发过错。× 20 = 400
第三篇:读《水浒》有感
读《水浒传》有感
一曲水浒,歌颂了一百零八位好汉。他们中有嫉恶如仇的鲁智深;有直爽率真的李逵;有侠肝义胆的武松;有智谋超群的吴用……但我觉得,他们固然重彩刻画之人。但却并不是发人深省之处。小说最令人深思之处在一个人身上——宋江。
纵观整部水浒,我觉得真是“成也宋江,败也宋江”。假使宋江没有被刺配,也不会结识那么多好汉一起落草;假使没有宋江东征西讨,也不会降服那么多军官,梁山也不可能如此强盛。但如果宋江没有招安,投降于宋朝,梁山也不会失败。
宋江的成功,在于他的忠义,众多好汉都是佩服他的仗义疏财,但我认为,宋江的忠义不过是他的伪装。如宋江替晁盖出兵作战,晁盖几次像自己亲征都被宋江阻拦,宋江表面是以忠义为名,恐晁盖有失,实际上却是垒高自己的功劳,巩固自己的地位。同时,宋江也在笼络人心,为日后做山寨之主做准备。
而宋江的失败,也正是失败在他的忠义上,宋江原为郓城县一小吏,一心只想发财做官。却不想反被刺配,“浔阳楼题反诗”一节就十分具体、刻骨地体现出了宋江对功名的渴望。梁山做主之后,宋江把握住了这个机会。利用兄弟们对他的尊崇,铺就了他的高官厚禄,坦荡仕途。在我看来,与其说招安是梁山的错误之举,不如说是宋江预谋已久的诡计。
而梁山的一百零八位好汉,被宋江忠义的表象所迷惑,被宋江拿来当枪使。与朝廷抗衡,使朝廷有了招安之心后,又被宋江当了垫脚石,将宋江送上了高位。之后,又跟随宋江效忠于朝廷,北上御辽,南下征方腊,死伤无数,致使梁山彻底失败。
我觉得,这百位好汉实在有些可惜,被宋江蒙在鼓里,被当作刀剑一般利用,但他们竟毫无知觉,只知大碗喝酒,大块吃肉,生活潇洒自在便是。
由此看来,做人既需坦坦荡荡,又需心思缜密,不能被事物的表象所迷惑。否则,悔之晚矣!
第四篇:读《水浒》有感
良乡中学 杨帆《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和《红楼梦》并成为我国古代四大名著。《水浒传》作为中国古代四大瑰宝之一,有着它经典的传奇和不朽的故事,更有着独特的教育意义。毛主席曾评价《水浒》这部书:《水浒》这本书好就好在投降,可以作反面教材,让人民都知道投降派。的确,曾几何时梁山好汉再晁盖的带领下风光无限,他们替天行道,惩恶扬善,在深山水泊自由潇洒的生活着。但是,晁盖中间后呢。他说过杀得史文恭这位山寨之王。可结果卢俊义活捉史文恭,松江却煽动众兄弟终夺得寨主之位,这本不是大错,可他却将晁盖的聚义厅改作忠义堂。效忠朝廷!这是何等的笑话!这无非是自己当朝廷走狗的冠冕堂皇的借口。受了招安就去征四寇,大辽、田虎、王庆、方腊明明是蔡京高俅的借刀杀人。宋江却甘心用兄弟的命去换取朝廷的信任。别人会怎么看呢?强盗头子受了招安,就用自己兄弟的命去换取别的强盗头子的命。最终结果呢?梁山一百单八将,天罡地煞五去其之,又有数员大将中途隐退,这就是宋江所期待的招安。唉!自作自受,罪无可恕,最终落个毒药穿肠过,阴曹地府留的下场,死去的兄弟大概会生啖其肉罢!活该!如此小人,如此死法,简直便宜了他,他不得超生,原死去的梁山义士下辈子相聚,跟个明主,阿们!
第五篇:读水浒有感
读《水浒传》有感
秦 靖 然
简介:《水浒传》是我国文学名著,由著名作家施耐庵写的,其中人物多姿多彩、各种各样。如:勇往直前的豹子头林冲、豪情壮志的小李广花荣、料事如神的入云龙公孙胜等等……
主要内容:在山东一带有一群打家劫舍却替天行道的好汉。他们占据梁山泊,并且声势浩大,敢于跟朝廷做对。而朝廷又奈何不得他们,反之屡战屡败,几乎没有胜利的时候。最重要的是,梁山好汉们会用人才,朝廷派去的名将不是投降梁山就是被梁山打败。可惜最后梁山头领宋江宋公明错误地让大家被朝廷召安。然后朝廷派梁山攻打陕西王王庆,河北王田虎、江南王方腊,使梁山仅存36人。
读后感悟:我认为,宋江的做法不对,梁山泊虽然名义上是好汉,事实上是强盗,他们不服那些大官,而大官们也讨厌强盗,所以这不可能。还有,这伙人几乎都是降将,再次做官一定让许多官员不满,但在他们面前都敢怒不敢言。(因为害怕哪一个好汉被惹了,直接操起大刀来杀头)。正因为如此,官员们才选择了下毒。
总结:宋江他们既然做了好汉(强盗),就应该坚持到底,像他这样半途而废的,只能失败不能成功。
2012-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