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型水利工程是保障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设施
小型水利工程是保障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设施,在抗御水旱灾害、改善农民生产和生活条件、促进农村各项事业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型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中存在的权责不明、投入不足、发展滞后、管理不善、效益衰减等问题日趋突出,影响了工程效益的发挥和农民修建小型水利工程的积极性。为进一步规范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推动社会办水利,增强水利活力,提高水利设施效益,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总结全省各地改革的成功经验,特制定本指导意见。
一、改革的目标任务和基本原则
(一)主要目标任务
1、明晰所有权,放开使用权,搞活经营权,明确责任主体,充分发挥小型水利工程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2、明确所有者、投资者和经营者(以下统称经营者)的合法权益,采取灵活多样的市场手段,鼓励多种经济成份投资发展小型水利,允许企事业单位、职工、个体经营户投资经营和跨行政区域投资经营小型水利工程,进一步调动群众参与改革和兴办小型水利工程的积极性。
3、不断丰富和完善小型水利工程改革的内容和形式,保护经营者和用水者的积极性,逐步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小型水利工程投资与经营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促进民办水利发展。
4、力争用3年左右的时间,使我省实行产权制度改革的小型水利工程达到50%。
(二)基本原则
1、坚持“谁投资、谁所有,谁经营、谁受益”;
2、尊重历史,正视现实,充分尊重群众意愿,保护农民既得利益;
3、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灵活选择改革形式;
4、依法改革,规范程序,大胆实践,勇于创新,着力建立新体制;
5、市场取向,建立公开、公正、公平的竞争新机制;
6、先试点、再推开,扎实稳妥地推进改革。
二、改革的主要形式
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是通过有偿出让小型水利工程的所有权、使用权和经营管理权,使原国家或集体所有和经营的小型水利工程转变为个人所有、经营或股份所有、合作经营。
(一)小型水利工程范围界定
1、库容10万立方米以下的蓄水工程;
2、库容100万立方米以下、坝高10米以下,无安全隐患的小水库;
3、1万亩以下的灌溉工程;
4、1000千瓦以下的机电泵站;
5、单机1000千瓦以下的水电站;
6、乡(镇)、村供水工程;
7、山区水土保持工程;
8、其他适合产权制度改革的小型水利设施、设备。
(二)改革的主要形式
因地制宜,宜卖则卖、宜股则股、宜包则包、宜租则租。
1、股份合作:对经中介机构评估确认的水利资产大部分或全部股权,以公开竞价或协议的方式出售给职工或其他投资者,通过资产或产权重组明确投资主体,并将按劳分配和按股分红有机结合起来。出售给本单位职工的股份参照有关文件规定执行。
2、拍卖:除承担重要防汛任务的小型水库等工程外,其他小型水利工程的整体产权以公开竞争的方式有偿转让其使用权、经营权,期限为10-30年。小水电、机电井、塘坝和农村饮水工程在小型水利工程中比例较大,效益较好,群众投资热情高,产权改革易于突破,要把它作为改革重点,以拍卖为主要形式,把产权转让给群众。
3、租赁:对小型水利工程所有权和经营权实行分离,将经营权出租。承租者在交付风险抵押金和租金后,可在一定期限内依法享有经营自主权。租赁期一般为5年,最长不超过15年。
4、承包:在水利工程所有权不变的前提下,以合同形式确定发包方与承包方的责权利关系。承包期一般为5-10年,最长可达20年。
对一些公益性较强、暂时无法进行产权制度改革的小型水利工程,当地政府要切实负担起建设、维护和管理责任。小型水库具有防洪、供水双重效益,涉及面广,情况复杂,各地在改革中务必周密考虑,确保防洪和受益群众用水安全。
三、改革的方法和步骤
(一)制定和报批方案。在调查摸底及广泛听取多方意见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地选择改革对象与形式,制定改革方案,并由水利工程管理单位按权限报批。
现由设区市、县(市、区)水行政主管部门管理的水利工程,其改革方案由管理单位制定,经同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审批后报上一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和财政(国资)部门备案。现由乡(镇)、村管理的水利工程,其改革方案由乡(镇)人民政府组织水利站、工程管理单位及有关村民委员会、群众代表共同制定,并通过民主决策,经2/3以上受益户同意后,报县(市、区)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批。
改革方案的内容包括水利工程基本情况、改革形式、经营管理思路、改革所得资金用途、职工安置办法、水利设施安全运行职责及落实措施等。
(二)界定产权。根据国家有关政策规定,由国家投资、群众投工投劳兴建形成的小型水利工程资产,按下列原则界定:现由水利部门管理的,其资产界定为国有资产,经当地政府授权暂由县级水行政主管部门行使出资人权利;现由乡(镇)、村管理的,其资产界定为集体资产,由乡(镇)人民政府、村民委员会行使出资人权利。在建或新建的小型水利设施,按投资比例划分产权。产权界定须报相关上级主管部门核定。
(三)评估资产。凡采取拍卖、租赁和股份合作形式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资产评估确认。
(四)确定底价。出资人应当以资产评估确认值为依据,确定工程拍卖或股权转让的底价。租赁、承包基数应当根据经营现状及前景合理确定。
(五)公开出让。小型水利工程的出让由出资人、水行政主管部门、水利工程管理单位职工代表、受益区村民代表组成工作小组,按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进行竞争,并提前15天发布公告。在同等条件下,受益区内农户或原承租、承包人优先。承包、租赁应实行招投标;股份合作以公开竞价或协议方式进行;拍卖按《拍卖法》等有关法律法规执行。
(六)签订合同。承包租赁者、购买者、股份合作股东应按有关协议签订合同,制定股份合作章程,并经水行政主管部门鉴定、核准。
(七)交纳款项。承包租赁者、购买者、股份合作股东,应按有关协议交纳承包租赁金、购买款、股本。小型水利设施拍卖、租赁、承包、出让股份的收入由出资人负责收回,作为水利专项资金专户储存,专款用于职工安置以及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维修养护,不得挪用挤占。国有资产收入作为水利建设专项资金,专款专用;集体资产收入归乡(镇)、村所有,专款专用,资金使用由县、市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批。产权制度改革、资产评估经费可以从拍卖、租赁、承包、出让股份收入中开支。
(八)颁发权证。对个人所有及集体所有的水利工程,由乡镇人民政府核发产权证或使用权证;对国家所有的水利工程,由县级人民政府核发产权证或使用权证。
(九)其他事项。产权制度改革后,要做好工程移交和合同备案工作,由业主向原登记注册机关报告备案。小型水利工程产权、使用权发生转移时,要及时办理变更手续,并制定水利工程日常管理制度。在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过程中,涉及土地使用权的,严格按照《土地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办理。
四、权利和义务
(一)水利工程经营者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
1、按合同规定拥有经营权、使用权或收益权的,有依法转让、继承权利;拥有所有权的,享有转让、抵押或继承权利。
2、经营者有向用水户收取水费的权利,并享受国家规定的各项优惠政策。改制后的水利工程由物价主管部门会同水利部门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参照《水利工程供水价格管理办法》确定指导性水价,具体水价由经营者和有关用水户代表在指导价范围内协商确定。
3、经营者按有关法规和合同规定,可以合理利用水利工程管理范围内的水土资源,建设必要的生产设施,开展种植业、养殖业和加工业等综合经营活动。
4、国家因建设需要占用改制工程时,经营者有权按规定得到经济补偿。
5、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非法侵占经营者占有或经营的工程和资源。不得干预其合法的经营管理活动。
6、享有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合法权益。
(二)水利工程经营者的义务
1、必须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不得破坏水土资源和生态环境,不得擅自变更水利设施的用途和服务范围。
2、对水利工程安全和高效运行负责。落实安全管理制度,搞好工程设施的维修、检查和养护,承担小水库的除险加固责任。服从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防洪抗旱调度命令,承担工程的防洪任务,工程出现险情时,应及时采取抢救措施,并立即报告当地政府和水行政主管部门。保证农业灌溉用水,保障人畜饮水安全,不得哄抬水价、牟取暴利。接受水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督。
五、组织领导
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是深化农村改革、建立农村工作新机制的重要内容,各级人民政府要切实加强领导,精心组织,搞好协调,及时解决改革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县、乡(镇)政府是改革的责任主体,要明确责任,狠抓落实,确保改革目标如期实现。今后,国家扶持农村水利的发展资金和各项补助资金,要向产权明晰、管理较好的地方倾斜,鼓励各地加快改革步伐,提高工程效益。
水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强对改革的业务指导和监督管理,制定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并组织
第二篇: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分析
二〇〇八年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分析一、二〇〇八年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2008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预计比上年增长6.0%,与建市5周年农业平均增长水平相当,达115.54亿元以上。经市农业局测算,预计2008年农村收入总额137.09亿元,生产总费用46.26亿元,纯收入总额90.83亿元,以农民总人数330万
计算,预计农民人均纯收入2754元,比2007年增长12.5%,人均增306元。农民收入增长渠道主要来自种植业、渔牧业、劳务和政策性增收等,其中种植业仍然是农民增收的主要渠道。其主要原因是:
第一,在2008年国家经济政策的影响下,农业农村经济不可能出现超乎国家控制的发展速度。前段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以“两防”作为当前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即“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向过热”和“防止明显通货膨胀”,说明实施十年之久的“稳健货币政策”将功成身退,由“从紧的货币政策”取而代之,这是一个强烈的政策信号,说明国内经济形势已有较大变化,加息等各项宏观调控政策将持续出台,此必影响到第一产业在第二、第三产业的延伸;农产品加工、流通等产业受从紧货币政策的影响,其产量、营销量等势必同时受到不利影响,从而抵消部分惠农政策带来的发展驱动力。因此预测,2008年农业农村经济不可能出现超乎国家控制的发展速度,应以当前的发展速度作为预测数较为理性。
第二,其中种植业仍然是农民增收的主要渠道。深入实施“**百万亩工程”推动全市农业优势产业发展,全市2008年预计新增水果15万亩、甘蔗10万亩、茶叶2万亩、桑蚕5万亩、剑麻达到20万亩、木薯达到10万亩,优势产业调整优化面积35万亩,新增产值3.9亿元。另外,大力推广良种及测土配方施肥等农业先进适用技术节本增收0.42亿元。两项预计促农人均增收140元,超过2008年预计农民人均增收的42%。
第三,农村其它行业促农增收仍较明显。如畜牧业新增种草改草面积8万亩,增加肉猪出栏10万头以上;林业发展笋材两用竹子、高效八角基地、低改油茶基地和速生丰产林基地80万亩,预计除种植业之外的农村其它行业增收3.14亿元,此项预计促农人均增收95元。
第四,劳务产业继续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增长点。全年预计农村劳动力转移人口新增10万人,农民工资性收入新增2.09亿元,此项预计促农人均增收63.3元。
第五,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增收。继续加大支农补贴力度。进一步增加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并改进补贴政策和方式。进一步完善粮食直补、农资综合直补办法,探索建立粮食综合补贴制度。适当提高稻谷最低收购价水平,稳定农民种粮收益。加大对畜牧业健康发展的支持,推进农业结构调整。以及加大农村教育“两免一补”、新农村合作医疗、农村低保救助等一系列助农、惠农政策力度,全年预计政策性增收3.5亿元,预计促农人均增收16.7元。
项目名称收入总额
(亿元)增收额
(亿元)人均增收
(元)总费用
(亿元)纯收入
(亿元)人均纯收入
(元)
一、种植业收入55.964.3213122.3633.61019.2二、农村其他业收入59.23.149523.9035.31070.2三、其它劳务收入18.432.0963.318.43558.5四、政策性收入3.50.5516.73.5106.1合计137.0910.130646.2690.8327
54(注:各项指标以2007年全年预计为参照数;农民总人数以330万人为基数,2007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以市统计局预计数2448元作参照。)
二、总体思路和主要措施
为完成以上经济任务指标,2008年需按照以下执行:
(一)总体思路。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把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作为首要任务,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认真落实中央、自治区支农惠农政策。加快优势农产品产业的调整优化,大力发展集群产业。创新培训农民模式,加快培育综合素质高的农民带头人。发展多种形式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依托园区经济及龙头带动,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完善多元化投入机制,不断强化农业支撑保障能力,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努力实现农业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二)具体思路:抓好农业发展的“123456”,即重点“构建一轴两翼特色农业产业带,研究好三条发展路子,优化四业并举,深入建设五个基地,提升六大龙头”。一轴两翼即以建设**河谷果蔬长廊为轴体,以南部山区烟桑富边长廊和北部山区生态茶叶长廊为两翼特色农业产业带;三条发展路子即农业农村内发的自身发展路子、农业主导产业加劳动力转移的拓展空
第三篇:黑龙江省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
黑龙江省农业和农村
经济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
2011—2015年,既是我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承上启下的关键时期,也是我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时期,更是推进我省农村改革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和实现由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转变的关键发展期。因此,做好我省“十二五”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意义重大。
总结“十一五”成效,发挥优势,建设现代化大农业,是“十二五”时期我省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和转变发展方式的首要任务。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做出的《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和省委、省政府提出的“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加快构建城乡一体化”的重要部署,为我省“十二五”时期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指明了方向,即坚持走具有龙江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放活方针,以“提高生产力水平、改善农业生产关系”为着力点,通过实施“粮食及食品安全、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升级、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农村小城镇牵动”四大重点战略,建设“十五项重点工程”,完成和实现“一个创新、三个加强、四个提高”等“八大重点任务及目标”,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把我省建设成国家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绿色食品加工基地,在全国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一、“十一五”全省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回顾
(一)强农惠农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加大
2004年以来,中共中央、国务院连续出台7个指导“三农” 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也是改革开放以来第12个关于“三农”工作的一号文件,支持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先后实施了“两免、四补、三增加(财政支农投入的增量明显高于上年、国家固定资产投资用于农村的增量明显高于上年、政府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村建设的增量明显高于上年)”的惠农强农政策,促进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促进了农民增产增收,开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局面。粗略预计,2010年,全省“四补”资金将达到126亿元,中央补助我省农业和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将达到110亿元,分别是2005年的2.1倍和1.8倍,农民人均直接和间接增加收入合计1300元。
(二)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成效显著
“十一五”期间,我省大豆、粳稻产量居全国第一,玉米、鲜奶产量也跃居全国前列,成为国家最大的商品粮生产基地、林产品生产基地、重要的畜产品生产和加工基地。
1、农业经济总量持续增长,产业结构得到优化。2010年,全省农业增加值1302.9亿元,年均增长13.7%,占全省经济总量的12.7%。农、林、牧、渔比重由2005年的55.5:5.2:35.6:2.1调整为2010年的54.8:5.0:38:2.2;畜牧业成为主导产业。2010年,全省绿色(有机)食品认证面积发展到6100万亩,实物生产总量达到2750万吨,分别比2005年增长74.8%和83.3%;绿色(有机)、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数量达到10550个,比2005年增长6.8倍,绿色食品认证数量、种植面积和产业经济总量继续位列全国之首。以绿色食品为主的农产品加工业主营收入1200亿元,牵动基地面积8600万亩,带动农户270万户,分别比2005年增长118.2%、53.6%和58.8%。
2、农业生产条件明显改善,综合生产能力大幅提高。2010年,全省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达到5826万亩,节水灌溉面积3996 万亩,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7036.5万亩;农业机械总动力3736.3万千瓦、大中型农用拖拉机65.48万台。全省粮食播种面积达到1.8亿亩以上;粮食产量达到1002.6亿斤,比2005年增加282.6亿斤,成为全国粮食总产第二个超千亿斤省份;粮食商品率达到80%以上,居全国第一位。肉、奶、蛋分别达到195.8万吨、552.5万吨、105.3万吨,水产品产量40万吨,成为全国饲养奶牛第一大省和优质畜禽产品生产基地。
3、农民收入保持稳定增长,农村生活水平迈上新台阶。2010年,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210.72元,首次突破6000元大关,比全国平均水平高291.7元年均增长14%;转移农村劳动力520万人次,实现劳务收入356亿元,分别比2005年增长29.6%和176%;农村人均住房面积20.8平方米,农村恩格尔系数为33.8%,比2005年下降7.1个百分点。
4、农业科技支撑作用明显,社会化服务体系逐步健全。2010年,全省拥有农业科研院所及大学41所,科技和推广人员4.7万名。深入实施良种化工程,选育推广粮食作物新品种396个,良种覆盖率稳定在98%以上.粮食作物标准化率达到90%,比2005年增加20个百分点。农业生产科技贡献率达59.5%,比“十五”末期增长了5个百分点。农产品质量安全、基层农技推广、农机服务、防灾减灾、市场流通体系逐步健全,服务水平明显提高。
5、农村各项社会事业快速发展,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全省共完成通村公路9.2万公里,通畅率达到99.3%;改造泥草房78.2万户,6410万平方米;农村有线电视广入户率达到56.8%,比2005年提高16.8个百分点;解决了616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农村自来水入户率达到60%,比2005年提高26个百分点;全面推进中小学校舍安全等工程建设,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 育覆盖65%的学生群体;县(市)人民医院、中医院、乡镇卫生院改造工程全面展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达到98.8%;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基层社会民主管理进一步向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方向推进,农村和谐程度显著提升,面貌发生深刻变化。
(三)存在的问题还比较突出
我省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问题仍很突出,也是“十二五”现代农业发展急待破解的问题。
1、农业产业结构亟待优化。以粮食生产为主导的种植业一枝独秀的格局仍未改变,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和资源利用率不高。2010年,全省种植业增加产值占农业比重高达53.6%,实现“主辅换位”任务仍很艰巨。区域性产业结构雷同,“大而全,小而全”特征明显,区域特色优势不突出。肉类、乳品、粮食等行业和产品生产在空间分布均匀化,集中度下降。全省农产品加工转化率不到60%,远低于发达国家80%以上的水平,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滞后,增值幅度小。
2、农业基础设施亟待加强。农业靠天吃饭的落后状况仍未从根本上转变,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面临一系列挑战。全省农田有效灌溉面积为29.1%,低于全国40%的水平;主要江河缺乏控制性工程,地表水调控能力只有12%;大马力农机问题不足,机械不配套,与全程标准化作业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水土流失面积达13.45万平方公里,耕地质量逐年下降;有180万公顷草原存在着沙化、碱化和退化现象;松嫩平原的农田防护林、防风固沙林以及水土保持林仍不完善。
3、农业和农村各项改革亟待深化。促进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合理流动的城乡管理体制、经营体制没有建立起来。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还不高,农产品市场体系、农业社会化服 务体系、农业支持保护体系不够健全。
4、统筹城乡发展步伐亟待加快。城乡之间在基础设施建设、公共事业发展等方面仍存在较大差异。水、电、路、能、教、医、文、保、就等九方面民生问题仍然十分突出。农村小城镇发展水平低,吸纳和转移人口能力不强。
5、农业建设资金投入亟待加大。涉农金融服务体系不健全,农村金融供给总量明显不足,服务领域不宽,服务产品不优。农产品加工企业资金短缺问题突出,已成为制约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主要问题。
6、农民增收长效机制亟待完善。农业种养结构单一,技术水平落后,加之农产品价格波动幅度放大、频率加快,实施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加大。农村二、三产业发展慢,农民增收渠道狭窄,城乡收入差距呈扩大趋势。农村人口多,劳动力文化素质低,技能差,就业层次和水平不高,存在大量季节性和隐性失业人口,遏制了农民整体收入水平的提高。
二、“十二五”时期全省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分析
2011—2015年,是我省推进具有龙江特色现代化大农业建设的重要时期。纵观国内外形势,既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又面对严峻的困难和挑战。
(一)国内外形势
国际形势错综复杂,世界经济呈缓慢恢复性增长。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的重组和流动进一步加快,总体上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十一五”时期,在扩大内需、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拉动下,我国经济企稳回升,需求结构得到调整,内需拉动经济较快增长,为“十二五”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 良好的经济氛围。我国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新的发展阶段,进入加快改造传统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关键时期。但随着我国农业开放度的不断提高,城乡经济关联度显著增强,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日益加大,各种传统和非传统的挑战也在叠加凸显,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上新台阶的制约因素越来越多,保持农民收入较快增长的难度越来越大,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要求越来越高,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的任务越来越重。
(二)我省形势
有利方面因素,我省正处于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除继续得到中央各项惠农强农政策支持外,我省还将得到国家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两大平原农业综合试验区、大小兴安岭生态功能区等多个重大专项政策和资金支持;我省农业自身基础条件优越,具有大生态、大农田、大农机、大科技、大企业、大市场、大边贸等发展优势,是我国农业资源禀赋最好、粮食增产潜力最大的省份,农业参与国际国内合作正面临新的难得机遇。不利的因素,我省资源开发利用率低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任务重的矛盾、加快发展与保护生态环境的矛盾、资金投入不足与基础设施薄弱的矛盾、农民收入不稳与缩小城乡差别的矛盾依然十分突出。随着粮食需求的刚性增长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环境保护要求的不断提高,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任务十分艰巨。
三、“十二五”时期我省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思路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增加农民收入和建设新农村为目标,以结构调整优化和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改善农业生产关系为着力点,坚持“工业支持农 业、城市带动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围绕发展以“六化”为标志的现代化大农业,深入实施粮食安全与食品安全战略、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升级战略、统筹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战略和农村小城镇牵动战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强化科技支撑,加快推进松嫩、三江平原农业综合开发试验区建设,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农村工业化和农村城镇化,加快推进农村改革开放,显著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产业整体素质和物质装备水平,把我省建设成国家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绿色食品加工基地,实现由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转变,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
(二)遵循原则
1、抢抓机遇,全面发展。统筹利用好国内、国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在发展战略上研究新思路,在配套改革上推出新举措,在发展速度上实现新提高。
2、以人为本,持续发展。尊重农民意愿,充分发挥农民主体作用,推进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正确处理资源保护与合理开发的关系、结构调整与环境容量的关系,坚持资源开发、节约和保护并举,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和循环经济,实现农业资源的永续利用和循环发展。
3、依靠科技,科学发展。切实把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重点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依靠现代化的技术装备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加快农业新品种、新技术开发和农业科研成果推广应用,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农业。
4、统筹兼顾,协调发展。充分发挥各地区区域比较优势和资源禀赋优势,坚持“农业、农村、农民”三位一体、“产前、产中、产后”统筹兼顾、“生产、生活、生态”联动发展、“民主、民权、民生” 和谐均等,确保利益关系良性互动,构建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格局。
5、深化改革,创新发展。在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基础上,积极推进土地制度、林权制度、金融保险制度、支农保护制度、城乡一体化制度及民主管理制度改革,努力探索与现代化大农业相适应的生产组织方式,增强发展活力。
6、多元投入,快速发展。努力争取国家基础设施投入。整合各类支农资金,逐步建立健全以政府投入为引导,农民投入为主体,市场融资、社会资金投入为补充的多元投入机制,调动各类投资主体参与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积极性。
(三)重点战略
1、实施粮食及食品安全战略。把保证国家粮食及食品安全作为战略出发点,以“发挥优势、夯实基础、扩充总量、提高质量”为目标,加快建立农产品质量追溯制度,净化产地环境,保证投入品质量,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大力发展优势粮食产业和绿色有机食品产业。
2、实施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升级战略。把握现代农业发展规律,加快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稳粮兴牧、保林兴渔、保粮扩经。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创新发展模式,大力优化生产力布局、优化产业内部结构,加速优势产业、龙头企业战略重组扩张,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提高我省农业产业化、科技化、市场化和组织化程度,增强产业市场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
3、实施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战略。以“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公共服务均等化、区域经济一体化”为发展方向,重点推进城乡发展规划一体化、产业一体化、公共服务一体化、就业一体化,促进公共资源在城乡之间均衡配置、生产要素自由流动,推动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融合,形成工业与农业相互促进、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的新格局。
4、实施农村小城镇牵动战略。以“承接产业转移、承载农村人口、享受公共服务”为目标,发挥小城镇承接城市、带动乡村的桥梁纽带作用,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和农村劳动力转移良性互动。选择农村人口多、基础条件好、特色产业强的建制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培育优势产业,加快公共事业发展,加速城镇综合改革,增强城镇载体功能和吸纳农村人口能力,把小城镇建设成为区域性人口聚居区、农村劳动力就业创业区、农村二、三产业发展集中区和农村公共服务集中区,成为辐射带动周边农村区域新的经济增长点。
四、“十二五”时期主要任务及发展目标
以深入实施“四大重点战略”为统领,以推进“十五项重点工程”建设为支撑,深化农村各项配套改革,健全鼓励、支持和引导农业健康快速发展的政策体系,加快完成和实现“一个创新、四个提高、三个加强”等“八大建设任务及目标”【“一个创新”即制度体制创新;“四个提高”即“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产业整体素质、提高物质装备水平、提高支撑服务能力”;“三个加强”即“加强民生工程建设、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强区域一体化发展”】。到“十二五”期末,把我省农业建设成为技术先进、装备精良、产业发达、功能多样、机制灵活的现代农业,率先在全国实现农业现代化;将农业综合改革试验区成功经验推向全国;把农村建设成为经济健康繁荣、农民生活宽裕、基础设施完备、公共服务健全、社会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一)大力发展农村优势产业,全面提高现代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进一步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优化区域布局,大力发展优质 粮食产业、优质畜产品产业、林业产业、水产业、绿色特色产业等五大产业,把我省建成全国最大的粮食和食品安全战略基地。到2015年,全省农业增加值达到1744亿元,年均增长6%以上。
1、优先发展优质粮食产业。坚持把粮食生产放在现代农业建设的首位,按照“高产、高效、优质、生态、安全”的要求,深入实施千亿斤粮食产能和新增1000万亩粳稻基地建设项目,建设全国最大的5000万亩粳稻、5500万亩非转基因大豆、6000万亩工业用玉米、强筋小麦和优质马铃薯生产基地。到2015年,全省粮食种植面积稳定在1.8亿亩以上,粮食产量达到5500万吨(1100亿斤)以上,商品率达到80%以上。
2、加快发展优质畜牧业。以建设质量效益型畜牧业为目标,全面推进畜牧规模化饲养、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构建现代畜牧业。大力实施“千万吨奶和五千万头生猪”建设规划,突出比较优势强、产业牵动力大的“两牛一猪”生产,重点支持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提高专业化养殖生产水平,推进规模、清洁、健康养殖,把我省建成全国最大的奶牛生产基地、具有知名品牌、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优质乳、肉、蛋类产业基地。到2015年,全省年奶牛存栏、黄牛出栏、生猪饲养量达到350万头、380万头和5500万头。
3、积极发展生态林业。坚持“生态主导、保护优先和合理开发”的方针,以林区经济转型和可持续发展为重点,保护和恢复森林资源生态系统功能。以防风固沙、水土流失治理、农田防护建设为重点,继续推进天然林资源保护、防护林、退耕还林、平原绿化和湿地保护等工程。大力发展林区接续替代产业,建立促进林业发展的长效机制。进一步加强宜林荒山荒地造林工程和珍贵树种繁育工程建设。到2015年,全省有林地 面积达到2150万公顷,森林蓄积达到17.55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提高到47.3%以上;林业产业总产值达到800亿元;平均林地生产率由78.6立方米/公顷提高到81.6立方米/公顷。
4、规模发展特色水产业。发挥我省水资源丰富,生态环境良好的自然优势,以及鱼类种质资源库丰富的区域特色优势,大力发展水产健康养殖,加强水产良种体系建设和界江、界河渔业资源增殖保护。在冷水资源丰富水域,大力发展大白鱼、鲟鳇鱼等具有区域特色的名贵特产鱼类品种集约化养殖,培植建设全国知名的淡水养殖主产区和名特优水产品生产加工产业带。到2015年,水产品总产量达到65万吨;放养水面发展到800万亩,占全省宜渔资源的81.5%,其中,名特优水产品养殖面积达到400万亩。
5、突出发展绿特色产业。把绿色(有机)食品、特色产品开发的重心放在总量扩张、精深加工、提高质量、开拓市场和强化监管上,优化农产品区域布局,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大力推广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种养业标准化生产技术,精心打造寒地黑土品牌,建设全国最大的绿色有机食品生产基地。到2015年,绿色(有机)食品作物种植面积扩大到7000万亩,原料产量达到3600万吨。统筹推进新一轮“菜篮子”工程,努力提高蔬菜生产区域化、规模化、标准化和产业化水平,构建现代蔬菜产业体系。到2015年,全省蔬菜种植面积发展到700万亩,比2010年增加100万亩,其中设施蔬菜生产面积发展到100万亩以上。积极发展蓝莓、食用菌、果蔬、蚕蜂、野生动物、毛皮动物等内生动力强的新兴产业和特色种养业,发展观光农业等乡村旅游业,构建“一村一品、一乡一业、一县一集群”发展格局,推进特色产业集约化、规模化发展。
(二)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加速提升现代农业产业 整体素质
把发展以绿色食品产业为主体的农产品加工业作为促进农业结构调整的重要载体,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重要内容,发展现代化大农业的根本任务,充分发挥区域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推进绿色食品产业快速健康发展,力争实现“原字号”产品不出省,就地加工增值,真正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到2015年,以绿色食品为主的农产品加工业主营业务收入4500亿元。参与绿色食品产业化经营的农户达到400万户,户均增收4000元以上。
1、打造大型产业化龙头企业。整合加工资源,优化产业布局,着力培育一批市场开拓能力强、经营规模大、辐射面广的大型龙头企业,快速提升乳品、肉类、玉米、水稻、大豆、小麦、马铃薯及特色产业等八大产业发展水平,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促进加工龙头企业集群化发展。到2015年,省级重点扶持10户主营业务收入超100亿元、20户主营业务收入超50亿元的大企业、大集团,市、县重点扶持70户到2015年实现销售收入10-50亿元骨干龙头企业。
2、建设大型农产品生产基地。围绕市场和龙头企业加工需求,优化农产品基地布局,大力培植发展大型专用的加工企业原料生产基地,推进基地向区域化、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和高效化方向发展,高标准建设原料“第一车间”。到2015年,基地标准化种植面积达到100%,规模化养殖比重达到90%。
3、做大做强品牌。以“增强品牌效应、扩大市场份额、提高竞争能力”为目标,加强对同行业、同产品的品牌整合,提升品牌竞争力。加快推进品牌、标识、产品标准、包装、价格和销售“六统一”,进一步培育、整合品牌,把“五常”、“北大荒”、“寒地黑土”、“完达山”、“飞鹤”、“九三”、“摇篮”、“龙 丹”等绿色食品知名品牌叫响全国、推向世界,打造一批具有龙江特色的国内外知名品牌。引导企业利用我省绿色食品原料优势,开发高端绿色、有机食品,用绿色品牌,提升我省农产品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扩大农业对外开放,深入实施“走出去”战略,建设境内产品出口基地和境外农产品开发基地,加强对俄、对韩农业合作战略升级,积极开拓农产品国际市场。
4、理顺利益联结机制。建立健全“分工协作、利益均沾、风险共担、联动发展”的上下游利益联结机制。积极探索农民用土地使用权和产品、中介用资金和技术等要素,采取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形式,与龙头企业结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共同体。
(三)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努力提高现代农业物质装备水平
把农业基础设施作为现代农业的重要物质条件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础,加快水利化、农机化、科技化、信息化、生态化进程,提高农业物质装备水平。
1、加快推进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以防洪除涝、抗旱兴利、节水灌溉为重点,加快推进松嫩平原、三江平原水资源调配工程建设,建成一批大江大河及主要支流控制性枢纽工程。开工建设阁山、花园水库等流域控制性枢纽工程。大力推进大、中、小型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工程,加快尼尔基引嫩扩建骨干工程建设,继续实施大型灌排泵站更新改造工程,完成病险水库除险加固。进一步优化水资源配置,完善县级农田水利规划,扩大有效灌溉面积,提高防洪排涝能力。加快推进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推进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应急抗旱水源建设和牧区水利工程建设。以三江平原为重点,开展小流域综合 治理,加强水污染严重河湖和生态脆弱河流综合治理与修复。合理开发空中云水资源,建设人工增雨基地。大力推进田间工程建设和国土整理,加快中低产田改造,加强坡耕地等水土流失治理,建设机耕路及防护林。提高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普及率、入户率和到田率,鼓励增施有机肥、种植绿肥和秸秆还田,逐步提高耕地质量。到2015年,新增灌溉面积3000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8000平方公里,新增旱涝保收田面积4000万亩。
2、加快推进农机装备工程建设。大力推进种养业机械化工程建设,加快引进和应用先进实用、高科技机械,积极推广大马力、高性能、节能环保和复式作业机械,优化农机装备结构。继续实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发展机械大户,组建农机作业合作社等新型农机服务组织。加强农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推广应用现代农机化新技术,配套建设机耕路,提高作业标准。以先进适用、市场急需的新型农机装备为重点,加快项目开发建设,逐步形成适合省情、产业集中度高、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新型农机装备制造产业新格局。到2015年,重点组建大型农机合作社1400个,全省农机总动力达到5000万千瓦以上,田间作业综合机械化程度达到92.5%以上。养殖业机械化水平大幅度提高,奶牛养殖全部实现机械化榨奶。规模以上新型农机装备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10亿元以上,农机整机产品本地配套率达到30%以上。
3、加快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工程建设。发挥科技优势,建立和完善种养业和林业新品种选育、引进、繁殖、推广紧密衔接的现代育种产业体系,建设农林牧良种大省。重点建设完善国家级粳稻、大豆、玉米、马铃薯等国家级创新中心和畜禽品种资源保护场。完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服务推广体系建设,加大各类高产栽培技术模式和管护措施等先 进农业技术推广力度。按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完善我省种养业生产标准和生产技术操作规程,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到2015年,农业生产科技贡献率达到63%以上,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达到70%以上,农业良种覆盖率稳定在98%以上。
4、加快动物防疫体系工程建设。以建设“无规定动物疫病省”为目标,加快骨干项目建设。在完成省级动物疫病控制中心建设的基础上,建设区域性动物疫病控制中心,形成覆盖全省城乡的集检疫、防疫、控制、反应与应急为一体的动防体系,有效降低畜牧业的生产风险。
5、加快农业生态环境工程建设。保护黑土资源,以有机培肥为基础,定向培育退化黑土和薄层黑土。加大耕地、水、野生动植物等资源保护力度,加强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建立外来生物风险评估和监测预警体系。建立循环农业示范点,加快发展节约型农业和循环农业,促进农业农村节能减排,严格控制和防治化肥、农药、农膜、废水等点源、面源污染,推进农林废弃物循环利用。加快农田防护林和平原绿化工程建设,建设林业生态屏障。加强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水源和扎龙等重要湿地保护,调节生态平衡。各级自然保护区数量由198处增加到220处,面积由620万公顷增加到690万公顷,占国土面积的15%。实施退牧还草和人工种草,加快沙化、碱化和退化草场治理。到2015年,全省林地保有量达到2327万公顷,草原植被盖度达到90%以上,沙化草原植被得到全面恢复。
6、加快推进农业信息化工程建设。加快农业综合信息服务体系建设,搭建省级农业信息综合服务平台,推进农村基层信息服务站点建设,构建业务一体化、数据一体化、服务一体化、技术一体化和管理一体化的农业信息网络,实现种养业生 产、农产品加工和粮食流通信息化。逐步实现加速我省农业现代化建设进程。到2015年,以网络设施为载体的农村信息网延伸到村,覆盖率达到100%。通过农业基础设施装备信息化、农业技术操作全面自动化、农业经营管理信息网络化 “三化工程”建设,使我省农业装备达到全国一流水平,综合生产能力跃上一个新的台阶。
(四)加快新型农业服务体系建设,提高现代农业发展的支撑能力
加快构建以公共服务机构为依托、合作经济组织为基础、龙头企业为骨干、其他社会力量为补充,公益性服务和经营性服务相结合、专项服务和综合性服务相协调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覆盖全程、综合配套、便捷高效的服务。
1、健全公共服务机构。全面加强农技推广、检疫体系、病虫害防治、气象等农业公共服务机构建设,发展多元化、社会化农技服务组织,完善服务功能,为农业生产提供优质服务。重点推进基层农技推广站、植物保护、灾情监测、动物防疫体系等项目建设,力争完备省、市、县、乡四级体系。分区域建立和完善气候灾害、病虫害和生物灾害、水文水资源防灾害等防灾减灾体系,增强预警、预报功能,为粮食增产提供服务。
2、健全农产品质量监控体系。加大标准规程制定和推广力度,重点建设完善省、市、县三级农产品检验检测、安全监测和质量认证网络,建立起覆盖面广、内容科学、操作性强的农业标准体系。加快建立农产品质量追溯制度,推行农产品原产地标记制度,开展农业投入品强制性产品认证工作。严厉查处违法销售、使用禁用药物和化学物质行为。进一步健全田间档案记录和计算机数据资料库,以垦区优质农产品标准为依 据,以规范化数字档案为基础,以信息网络为纽带,以专题网站为载体,逐步构建起农产品质量安全长效机制。
3、健全农产品市场体系。全面推进农产品批发市场升级改造工程、“双百”市场工程和“农超对接”,建设农产品采购基地。建设一批集市场、物流、检验、信息于一体的特色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使我省成为辐射全国及国际市场的优质农产品、食品批发集散地,构建大经贸、大市场、大流通格局。完善以国有粮食企业为主渠道、市场主体多元化的粮食购销服务网络。加强与国内三大期货交易所的合作,建设标准期货粳稻、大豆交割库,发展大宗农产品期货市场,运用期货机制规避市场风险。建立国家宏观调控下的粮食内外贸相结合的新体制和粮食进出口新机制,争取省级粮食出口经营权和产地直接出口权。发展农业会展经济,支持农产品营销。扶持农产品生产基地与大型连锁超市、学校和大企业产销对接,减少流通环节,降低交易成本。加强农业投入品管理,规范生产资料保障供给市场秩序,确保农业生产安全。
4、完善粮食仓储、交通运输能力设施。在粳稻、玉米、大豆主产区选择一批交通便利、辐射范围广、粮食外运量大、基础设施较为完备、能够发挥节点功能的粮食企业,扩建仓容及增加符合粮食流通“四散化”运输的配套设施设备。发展适合大农户的粮食仓储物流模式和技术,积极支持“粮食银行”等新型粮食仓储流通业态发展。到2015年全省新建仓容 143亿斤。同时,进一步加强铁路、公路和水路运输能力建设,满足农产品外运的需求。
(五)扎实推进改革,加快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创新
突出松嫩平原、三江平原在全国粮食和食品战略安全中的 重要地位,设立松嫩平原、三江平原国家级现代农业综合改革试验区,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尽快形成有利于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制度体系,全面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
1、创新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按照“产权明晰、用途管制、节约集约、严格管理”的原则,进一步完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加快划定永久基本农田,建立保护补偿机制。加快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等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有序开展农村宅基地和村庄土地整治。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依法保障农民对承包土地的占有、使用、收益等权利。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管理与服务,建立健全县、乡、村三级土地流转服务平台,积极培育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规范运营农村土地有形市场。把农机化作为加快土地流转的重要突破口,鼓励和支持以种植大户、各类合作社、龙头企业、场县共建和经济条件较好的村集体为载体,以转包、出租、互换、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鼓励和支持各类工商企业投资于非农民承包土地,建设大农场、大种植园、大养殖场等现代农业企业。
2、创新农村金融制度。在有效防范金融风险的前提下,降低设立农村金融机构门槛,成立资金互助组织。全面完成农村信用社改革,大力发展农村微小型金融机构,加快培育村镇银行、贷款公司等适应“三农”需要的各类新型金融组织,逐步形成合理分工、有序竞争的农村金融体系。开展农业开发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中长期政策性信贷业务,探索建立增加农业中长期信贷资金投入机制,增加中长期信贷资金投放。搞好农村信用环境建设,探索建立农业担保公司和贷款抵押、质押方式,建立政府扶持、多方参与、市场运作的农村信贷担保机制,扩大农村有效担保物的范围。发展农村保险事业,健全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健全农业再保险体系,建立财政支持的巨灾风险分散机制。探索发行农业生态环保债券,培育发展农业生态资本市场。积极开展低碳农业试点,探索建立碳汇农业和虚拟水交易市场。
3、创新农村行政、财政、集体产权等各项管理制度。坚持“政府引导、分级负责、农民自愿、上限控制、财政补助”的原则,探索建立新形势下村级公益事业建设的有效机制。坚持和保证各级财政对农业投入增长幅度高于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创新和完善财政支农的政策体系。在对农民种粮普惠制补贴的基础上,争取国家对我省优质粳稻和非转基因大豆种植增加补贴,并提高其最低收购价。开展建立粮食安全基金试点。以县域为基本单元,整合使用性质相同、用途相近的资金。加大对产粮大县的财政奖励和粮食产业建设项目的扶持力度,逐步提高奖励资金向农业基础设施投入比重,加大对水利工程、农机工程、生态工程、科技工程等补贴力度。积极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促进公共资源在城乡之间均衡配置、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深化集体林权制度和集体林采伐管理改革。继续推进草原基本经营制度改革。稳定渔民水域滩涂养殖使用权。建立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
4、创新经营组织形式。按照“服务农民、进退自由、权利平等、管理民主”的要求,认真落实新增农业补贴适当向农民专业合作社倾斜的政策,扶持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等新型合作经济组织,引领农民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健全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制度,深入推进示范社建设行动,对服务能力强、民主管理好的合作社给予支持。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自 办农产品加工企业。积极发展农业农村各种社会化服务组织,为农民提供便捷高效、质优价廉的各种专业服务。扶持有条件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参股龙头企业和参与举办农村资金互助社。到2015年,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到2万个以上,40%以上的农户加入到合作社中来。其中,新建蔬菜专业合作社500个以上,蔬菜合作社基本覆盖专业村和专业乡镇。
(六)加快改善农村民生,努力提高新农村建设水平坚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出发点,切实建立健全农民收入稳步增长机制,推进农民就业、农村基础设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提高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改善农民居住条件和生产环境。到2015年,全省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0900元,年均增长12%以上;农村人均居住面积达到25平方米。
1、促进农民充分就业增收。围绕市场需求,推进乡镇企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扶持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休闲农业、乡村旅游、森林旅游和农村服务业。稳步推进农村二、三产业发展,拓展农民就业空间;积极开拓农村外部劳动力转移市场,扩大劳务输出规模,推动农民收入持续稳步增长。建立健全覆盖城乡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落实农民工进城务工扶持政策,加快建立服务、培训、维权“三位一体”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机制。
2、加强农村民生工程建设。搞好新农村建设规划,合理镇村布局,加强基础建设,改变农村面貌。突出抓好一批中心镇、中心村的规划和建设,规范开展农村土地整治,引导乡村居民适度集中居住。加大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投入,全部解决农村饮水问题。实施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重点推动电 网向生产田间延伸。推进农村电气化和小水电代燃料项目建设,新增水电装机容量12.84万千瓦,基本解决生态环境脆弱地区的小水电代燃料问题。加强农村公路建设,推进城乡客运交通一体化。支持农村开发利用生物质能、太阳能、小水电、风能等新能源,形成清洁、经济的农村能源体系。加快农村泥草房、危房改造和国有林区(场)、垦区棚户区等改造工程,引导农民建设新型节能住宅。实行以奖促治,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加快建设大中型水库移民村水、电、路、沼气、基础设施等后扶项目,改善移民村生产条件和生活环境。到2015年,全省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100%,通村道路硬化率达到100%;力争全省50%的中心村实现新农村建设基本目标。
3、提高农村社会保障水平。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原则,加快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创造条件建立城乡养老保险制度有效衔接办法。按照个人缴费、集体补助、财政补贴相结合的筹资模式,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健全农民工医疗保险、基本养老保险、工伤、教育等社会保障制度。逐步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筹资水平、政府补助标准和保障水平。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合理确定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和补助水平,实现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
4、加大扶贫开发力度。坚持农村开发式扶贫方针,加大投入力度,确保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幅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加快制定《2011—2020年农村扶贫开发纲要》,积极探索新的扶贫开发方式,提高扶贫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努力提高农村灾害救助能力,推进农村应急救灾体系建设,做好农村防灾减灾工作。
(七)全面发展农村社会事业,促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 农村社会事业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发展农村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推进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推进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
1、加快发展农村教育事业。加快城乡教育布局调整,落实政府投入,整合农村教育资源,促进教育公平,提高农村教育发展质量和活力。改善农村办学条件,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巩固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加快普及农村高中阶段教育,重点加快发展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并逐步实行免费。实施新型农民培育工程,以科技示范户、农机大户、从事种养业的骨干农民和村干部为重点,推进农民培训职业化、规范化、标准化,培养懂生产、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农民。
2、加快发展农村卫生事业。加快农村公共卫生人才培养,巩固和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完善补偿机制,扩大农民受益面。坚持政府主导,整合城乡卫生资源,重点支持县级医疗卫生机构、乡镇卫生院、村卫生所和计划生育服务站室建设,全面提升县级医院、乡镇卫生院标准化水平,建立健全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为农民提供安全价廉的基本医疗服务。加快卫生监督机构等农村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提高农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能力。落实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提高农村疾病预防和控制水平。
3、加快发展农村文化体育事业。推进县级公共图书馆、文化馆达标建设。继续扎实推进乡镇综合文化站和村文化室、农家书屋、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农民体育健身等文化惠民工程,尽快形成完备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丰富农民文化生活,保障农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
(八)统筹推进区域合作共建,提高场乡、林乡、企乡、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
区域经济社会共建是构建新型工农关系、城乡关系,统筹推进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要途径。发挥国有农场、国有林场、矿区、油区、大型龙头企业的优势,合作共建,增强属地城镇的聚集效应,提高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
1、促进城乡发展共建。坚持以“统筹规划、科学发展”为目标,以垦区、油区、矿区、林区、旅游景区、口岸、交通枢纽、经济文化比较发达的集镇、乡村为依托,抓紧制定合作共建规划。要统筹推进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市场体系、社会管理“五个一体化”,打破所有制、部门和地域界限,在规划、投入、税收、教育、管理、医疗、户籍等方面制定统一的政策,实现多领域、全方位的合作共建。
2、促进优势产业共建。坚持以发展“优势产业、特色经济”为支撑,依据区位优势、资源特点、功能定位和自然条件,推进场乡、林乡、矿乡、企乡、城乡产业发展的融合度,统一规划、统一布局、统一建设,共同兴办生产要素市场,共享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等资源。充分发挥垦区、油区、矿区、林区企业的资金、技术、人才和市场优势,打造一批带动能力较大、辐射力较强农业龙头企业。重点推进场县合作共建,不断扩大共建范围和领域,加快把农垦的现代农业生产方式推广到周边农村,增强国有农场在运用先进技术和建设现代农业中的引领带动作用。
3、促进基础设施共建。统筹推进公共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以国有农场、林场、矿区、龙头企业所在城镇为重点,科学定位,注重生态,合作共建城镇水、电、路、气等基础设施,建设一批功能设施完善、居住环境舒适的高水平小城镇。选择 集中连片、经济基础较好、发展潜力较大的中心垦区设立市镇,带动周边地区农业现代化程度不断提高和农业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发挥小城镇的集聚效应,鼓励和支持垦区、林区、矿区、旅游景区、园区,加快建设一批“工业强镇”、“商贸大镇”、“交通枢纽重镇”、“旅游名镇”、“文化名镇”,率先实现城镇化,形成与区域中心城市协调发展的新格局。
4、促进社会事业共建。坚持以城乡经济共同发展为目标,打破地域限制和行政壁垒,按照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促进教育、管理、医疗、文化资源共享。共建民生工程,率先推进医疗卫生设施、教育设施和文化体育事业建设一体化发展,实现城乡经济共同繁荣发展。
5、创新合作共建机制。消除城镇之间、城乡之间要素流动的体制障碍,打破城乡分割的经济社会管理体制,实现区域资源共享和合理配置。建立和完善城乡一体的财税、土地、行政管理和公共服务等制度,加快城镇住房、就业、教育、社会保障等配套制度改革,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继续深化户籍制度改革,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合理有序地向城镇转移,加快农民工市民化进程。建立向上争取、财政投入、政策扶持、自身筹集、招商引资和企业与个人投资相结合的多元化投入机制。建立全省城镇化发展综合协调互动机制,在统筹规划、实施进程、利益协调和资源配置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积极稳妥地推进行政区划改革。
五、“十二五”时期重点建设工程
围绕建设现代化大农业目标,以提高生产能力为核心,以产业结构调整项目、基础设施项目、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项目、生态环境项目、民生项目等五方面为重点,加快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进程。
(一)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建设工程
按照国务院印发的《全国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2009—2020年)》和省政府印发的《黑龙江省粮食生产能力建设规划》要求,到2015年,我省粮食生产能力在现有基础上新增170亿斤-240亿斤。重点建设六大工程。
1、水利化工程。完成三江平原14处提水灌区,建设实现灌溉面积1306万亩;建设松嫩平原尼尔基水库下游灌区,新增水田灌溉面积90万亩;同时新建花园、阁山水库和引讷三个水源工程。全省实现新增旱田灌溉面积2500万亩。
2、农机化工程。重点组建大型农机合作社1400个,配备大马力拖拉机和配套农机具,解决深松耕暄,建设“土壤水库”,提高作业标准等问题。
3、水稻大棚育秧工程。建设水稻育秧大棚38万栋,满足2400万亩水稻育秧需求。
4、科技创新工程。加快粳稻、玉米、大豆新品种培育、创新平台建设。
5、中低产田改造和土地整理工程。改造中低产田5110万亩,完成土地整理项目330万亩。
6、农业服务体系建设工程。建设基层农技推广站、农机服务、植物保护、旱情监测、农产品质量监测、、耕地质量监测、气象防灾减灾等项目,完善我省农业服务体系。
(二)重点水利工程
按照构建综合防洪抗旱减灾体系、城乡水资源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体系、水环境保护和河湖生态健康保障体系的要求,重点建设四类工程。
1、防洪除涝工程。建设松干、嫩干和哈尔滨、齐齐哈尔、佳木斯、大庆、伊春等城市防洪工程,加快实施三江平原和松 嫩平原大中型涝区治理工程;建设国境界河堤防和黑瞎子岛防洪、排水工程;建设胖头泡蓄滞洪区工程和林海水库、阁山水库等防洪控制性枢纽工程;完成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建设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和大型病险水闸除险加固工程。
2、水利枢纽工程。加快推进建成林海水库、阁山水库、花园水库等水源工程建设,开工建设亚布力水库等水源工程和塔林西水库、三间房水库等大中型水利枢纽工程。
3、农村水电工程。建设海林市、东宁县、伊春市宁安市的7个乡镇的9座农村电气化县水电站工程;建设海林市红旗水电站、东宁县罗家店、宁安市七孔桥、孙吴县大石门等13座小水电以电代燃料工程。
4、国境界河国土防护工程。建设中俄界河塌岸严重河段国土防护工程建设,完成抚远三角洲国土防护工程。
(三)设施农业工程
按照提高技术集成创新能力的要求,以现代农业园区为载体,在全省建立五类现代农业科技园区。
1、技术集约型现代农业园区。在粮食主产区和畜牧业主产区建集约型现代农业园区20个。
2、设施及观光型现代农业园区。在齐齐哈尔、佳木斯、双鸭山、牡丹江等大中城市市郊建设设施与观光型现代农业园区10个。
3、绿色特色现代农业园区。在全省建设蓝莓、果菜以及食用菌等绿色特色现代农业园区10个。
4、生态旅游型现代园区。在生态环境较好的牡丹江和大兴安岭等地建设生态旅游型现代园区4个。
5、外向型现代农业科技园区。在黑河、鹤岗和绥芬河等地的口岸县(市)建设外向型现代农业科技园区6个,充分利用 我省外贸口岸的资源优势、产品优势和区位优势发展对外农产品出口,广泛开展农业科技合作与经贸交流,开拓国际市场。
(四)特色产业工程
加大力度继续推进特色产业发展,培育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
1、蓝莓产业。在大小兴安岭蓝莓资源分布广、产业基础好的地区,以野生蓝莓保护开发为主,建设野生管护区100万亩、集约化抚育区20万亩、种苗繁育基地0.8万亩,人工种植基地5.5万亩。实施高中低端消费市场共同开发培育,开发花色苷等生物医用保健食品,调整产品结构,集中打造产业集群,到2015年,全省蓝莓产业产值达到108亿元。
2、甜菜及亚麻产业。在齐齐哈尔、哈尔滨、佳木斯、绥化等9个地市的12个重点糖料生产县建设甜菜生产基地面积5.3万公顷,其中良种育繁基地建设0.8万公顷。在兰西、北安及农垦九三分局农场建立10个亚麻生产基地、5个亚麻种子繁育基地。亚麻基地播种面积稳定在13.3—16.7万公顷。
3、食用菌及白瓜籽产业。在伊春、大兴安岭、大中城市郊区等资源丰富的地区发展黑木耳、滑子蘑等食用菌生产;在桦南发展白瓜籽生产基地面积13.3万公顷。
4、特色畜禽产业。以杜蒙、饶河、海林、伊春、爱辉等山区半山区县市为重点,发展狐、貉、蜂、鹿、兔、犬、山鸡等各具特色的养殖基地。
5、名优特水产品产业。在渔业资源丰富的市县建设水产养殖基地,重点扩大大白鱼、鲟鳇鱼、河蟹等我省名优特水产品种的养殖规模。
7、蔬菜产业。突出优质和特色,强化设施蔬菜生产,加大对蔬菜生产专业合作社的扶持力度,发展无公害、绿色和有 机蔬菜,建设城郊型、出口型、外销型、特色型蔬菜生产基地。到2015年,全省蔬菜总产达到2000万吨;常年地产蔬菜自给率提高到85%,旺季自给有余,淡季自给率达到65%;年外销量达到300万吨,其中出口量达到100万吨;农民人均蔬菜收入达到500元以上。
(五)奶业振兴工程
实施《黑龙江省千万吨奶发展规划》,满足乳制品企业年加工鲜奶能力1800万吨的需求,成为全国牛奶生产第一大省和优质奶源生产基地。以世行贷款奶源基地项目为牵动,围绕飞鹤、雀巢、完达山、伊利、蒙牛、光明、红星、龙丹等乳品加工企业,加快建设以哈尔滨、绥化所辖县(市)为主的中部奶牛主产区,以大庆、齐齐哈尔所辖和绥化部分县(市)为主的西部奶牛生产带,以佳木斯、牡丹江、鸡西部分县(市)和农场为主的东部奶牛开发带。利用五年时间,全省在哈尔滨、大庆、齐齐哈尔、佳木斯、绥化、黑河、鸡西、双鸭山等地新建千头奶牛示范场150处,存栏奶牛500头园区500个,存栏奶牛300头的奶牛小区1000个,发展奶牛养殖30头以上的大户2万户。
(六)农产品精深加工工程
1、粮食深加工。依托我省资源优势和生态优势,加快粮食加工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粮食加工综合利用率,优化产品结构,延长产业链条,培育并形成一批粮食加工产业群,打造出在全国乃至全球具有影响力的知名产地(产品)品牌。到2015年,粮食加工能力达到4300万吨,加工能力占粮食产能的78.2%;预计加工量3400万吨,占粮食产能的62%。其中,玉米加工能力达到1400万吨,大豆加工能力达到700万吨,水稻加工能力达到2000万吨。
2、畜产品及水产品深加工。重点建设生猪、肉牛、肉鸡、大鹅深加工基地,发展冷却肉、分割肉和直接食用的各类熟肉精制品,综合利用畜禽内脏及毛、骨、血资源,开发生物制品。重点建设大宗鲜活水产品的保鲜加工和综合利用。大力发展冷冻包装食品、旅游方便食品、营养保健食品和综合利用产品。
(七)黑土地保护工程
全省现有黑土资源(黑土、黑钙土、草甸土)总面积1517万公顷,其中耕地面积822万公顷。通过单项技术创新与技术组装集成相结合,实施“藏粮于土”战略,遏制土壤退化和恢复黑土土壤质量。重点建设黑土培肥工程。通过耕地有机培肥,定向培育退化黑土和薄层黑土。通过生物措施、工程措施综合综合治理低平易涝、盐碱、酸化等易发生灾害土壤。
(八)种子工程
加快种养业和林业种子工程建设步伐。建立和完善新品种选育、引进、繁殖、推广紧密衔接的现代种子产业体系。发挥科技优势,建设农畜良种大省。推进种业加工企业并购和产业整合,引导种子企业与科研单位联合,培育有核心竞争力的大型种子企业。重点建设和完善国家级粳稻、大豆、玉米、马铃薯等品种改良中心和农作物基因保护中心及畜禽品种资源保护场;加强农作物良繁基地、畜禽良种、林木种苗和饲料草种子基地建设,为全省农业发展提供安全、优质的种源保证。重点建设7方面:
1、种子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能力建设。建设农作物基因保护中心及畜禽品种资源保护场,提高种子资源占有水平,为提高种子育种能力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2、区域品种创新能力建设。重点建设省级品种创新区域试验中心,建设和完善国家级粳稻、大豆、玉米、马铃薯、甜 菜、亚麻等品种改良中心。
3、良繁基地建设。重点建设股份制原良种扩繁基地;建省级标准化试验站、种子质量监督检验分中心、种子质量监督检测站、救灾备荒种子储备库。
4、畜禽良种工程建设。重点建设奶牛DHI工程,尽快形成我省荷斯坦奶牛育种体系;重点引进优质奶(肉)用种公牛、胚胎、冻精,引进优质种猪和种羊。
5、畜禽良种繁育体系和良种繁育场建设。重点建设奶牛、肉牛、生猪、肉羊和鹅良种繁育场60个,建设肉牛、生猪和肉羊人工授精站点500个。
6、林木种苗工程。重点建设和完善种苗基地159处,建设种子库10处,建立质量监测站44处,种苗质量检验检测网点13个地市。
7、饲料草种子基地建设。重点建设25处牧草种子基地、种子田0.5万公顷,逐步满足全省草原建设需要。
(九)农村民生工程
民生工程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十二五”的重点建设任务。需着力加强5个方面:
1、棚户区、泥草房改造工程。重点在全省农村、垦区、林区开展棚户区、泥草房改造建设。
2、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重点建设全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全部解决农村饮水问题。
3、农村能源建设工程。重点建设大中型沼气工程、节能减排及清洁能源工程。
4、农村公路工程。以通乡通村路工程为主,完善农村交通基础设施网络建设,实现城乡间、地区间、省际间的交通通达。
5、水库移民工程。重点建设大中型水库移民村水、电、路、气、科技文化、农业基础设施等后扶项目,改善移民村生产条件生活环境。
(十)农村社会事业工程
1、文化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建设公共图书馆、文化馆达标工程。完成全省广播电视网络项目,建设一批基层公益性的开放式体育健身场馆和设施。
2、卫生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建设中心乡镇卫生院、社会卫生服务中心、村卫生室等工程,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和水平。
3、教育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建设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工程和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改善农村教育基础设施条件。
(十一)农业防灾减灾工程
围绕提高农业生产保障能力,重点建设农业植物保护、气象防灾减灾体系、水文监测预测等工程。
(十二)农业生态环境建设工程
以防风固沙、水土流失治理、农田防护建设为重点,通过保护现有森林资源、植树造林、封山(沙)育林等措施,增加和恢复森林植被,建设防护林体系,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1、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重点建设龙江森工、大兴安岭两大集团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
2、防护林工程。重点建设三北防护林体系四期工程。规划重点建设防护林13万公顷,其中,人工造林11万公顷,封山育林2万公顷,基本建成区域防护林体系。同时,加强农防林更新改造工程建设。
3、退耕还林工程。争取将1994年以前开垦的25度以上坡耕地和1994年后开垦的林地及严重沙化耕地全部退耕还林。
4、湿地保护工程。规划新建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7个,31 省级湿地自然保护区15个,湿地保护小区22个。通过对水资源的合理调配和管理、退耕(养、牧)还湿(泽、滩)、植被恢复、栖息地恢复等措施,有计划地恢复重要湿地,使自然湿地面积萎缩和功能退化的趋势得到遏制和初步扭转。
(十三)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工程
按照健全高效农业产业体系的要求,加强社会化服务设施和手段建设,强化社会化服务功能的支持作用。
1、生物预警工程建设。在全省农业重点县建设生物预警监测站36处。对生物灾害通过开发利用生物防治进行有效的控制或减轻危害。
2、农业监测检测体系建设。建设完善省市县三级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体系,建设省级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机构和13个地市级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分中心。
3、畜牧疾控预防体系建设。建设完善13个市级畜禽疾病检测中心,56个县级畜牧防疫站,645个乡级畜牧综合服务站,3000个村级兽医服务室;新建6个省际间和11个省内公路动物防疫监督检查站。进一步加强兽药和饲料监测体系建设,搞好全省6个省级监测站、7个市级监测站建设,增强对畜产品安全的监督保障能力。
4、气象灾害监测预警能力建设。重点建设佳木斯气象卫星地面接收站和农垦建三江分局、伊春林区多普勒天气雷达系统;建设松花江、嫩江流域气象监测预警中心;建设省雨情监测系统和全省闪电定位系统,提高全省暴雨、冰雹、火险等灾害的天气预警能力和干旱、洪涝、沙化、湿地、牧草长势、森林火险等生态监测水平及评估能力。
5、农业信息化服务体系建设。重点以农业信息网为主体建设社会化信息服务网络,在省级网络中心和省级7个局域网、32 地市13个局域网、县市108个局域网和乡镇1000个终端的基础上,初步建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全省农业信息化服务体系。
(十四)农业科技支撑体系建设工程
按照建设创新型省份,提高科技原始创新能力、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的要求,加快科研基础研究攻关能力建设、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和先进技术推广普及,提高科技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促进农业集约生产、标准作业和高效可持续发展。
1、农业基础和前沿领域的科研设施建设。依托省农科院、农机研究院、东北农业大学等科研单位和院校,建设寒带植物基因中心、机械工程创新中心、乳品科学研究实验工程等重点项目。加快分子标记、组织培养、基因和生物工程实验室、智能化控制等尖端科研手段的武装,强化基础研究和能力建设,突出应用技术研究,推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农业高新技术研究。
2、成果转化建设。加速新材料、新技术、新设备的引进、消化和吸收,培育和制造适应我省农业发展的新品种、新设施、新技术。加大科技成果产业化转化的力度,加快应用进程,全面提高服务“三农”水平和质量。
3、先进实用技术的培育。按照因地制宜的原则,培育简捷、安全、生态的实用技术,先进、适用的农机产品与技术。
4、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和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计划。积极开展农业生产技术和农民务工技能培训,整合培训资源,加大培训力度,继续增强农民转产、转岗就业能力。
(十五)小城镇建设工程
以产业为支撑,依托地理和资源优势,建设和发展一批有
条件的城关镇、重点乡镇和特色小镇,形成布局合理、规划科学、设施配套、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特色鲜明的现代化新型小城镇体系。因地制宜发展工业、商业、边贸、旅游、文化、科技等产业,加快建设一批“工业大镇”、“商贸重镇”、“旅游强镇”、“文化名镇”,形成与区域中心城市和周边农村协调发展的新格局。到2015年,全省重点发展5万人口以上规模小城镇75个,3万-5万人口规模小城镇50个,容纳人口1100万人,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150万人。
六、《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
(一)明确工作责任,认真组织实施
“十二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和长期任务,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充分认识其重要性,树立全局观念,强化发展意识,提高服务水平。要成立领导组织,健全工作机制,细化实施方案,明确建设目标、步骤和措施,做出明确周密的安排,增强工作推进的科学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抓好试点示范,面向社会、面向大众,加大规划内容及重点项目实施的宣传工作,形成发展共识,使落实规划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
(二)扩大对外开放,拓展发展空间
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拓宽开放领域。推进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生态保护、公共服务、服务体系建设等多领域实行对外开放,鼓励和引导销区、外商到我省投资发展现代农业。统筹开展对外农业合作,培育农业跨国经营企业,逐步建立农产品国际产销加工储运体系。打造寒地黑土品牌,扩大绿色、无公害、有机食品出品,扩大国际市场销售份额。加强国际市场信息研究和信息服务;健全农产品进出口检验检疫和监管机制,保障全省农业安全。健全符合世界贸易组织规划的外商经营农产品和农业生产资料准入制度,建立外资并购
境内涉农企业安全审查机制。
(三)多元筹措资金,加大投入力度
充分发挥政府投资引导和市场配置资金的作用,优化融资结构,增强融资能力,形成多元化投资、多渠道筹资的农业投入机制。大力争取国家投资。重点围绕千亿斤粮食产能工程、新增1000万亩粳稻基地项目、两大平原农业综合改革试验区工程、大小兴安岭生态功能区、千万吨奶、五千万头猪等专项规划,深化前期,努力争取国家更多的资金支持。加大财政对农业的支持力度,保证“三个大幅度”农业资金投入;健全农业补贴制度,逐步提高奖励资金向农业基础建设投入的比重。加强金融机构与农业和农村的合作,拓展支农领域,保障农业资金需求;加大利用国内外各种金融组织贷款力度;完善“一事一议”和“筹资筹劳”制度,调动农民和鼓励、引导工商资本、民间资本参与新农村建设。
(四)加强人才培养,提供智力支撑
依托农业高等院校和大专院所建设人才培养基地,大力培养专业技术人才。加大新型农民培训力度,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加强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实施村村大学生计划,努力培育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制定吸引人才优惠政策,优化创业环境。鼓励稳定各类农业科技人才深入农业科研开发、推广领域,加快新技术在农业生产领域的应用。建立健全各级各类人才的选拔任用,加强人才交流与合作,促进人才在产业、地区、城乡间的合理流动和分布。建立和完善高层次人才联系服务制度,完善高级专家参与区域重大决策咨询或重大项目咨询制度。
(五)推进基层民主,维护农村稳定
推动基层党组织工作创新,提高基层党组织在农民专业合
作社、专业协会等新型组织的覆盖面。规范村级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程序,保障农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积极推行“村民参与、村官承诺”的村级民主管理模式,加强农村集体资产、资源、资金监督管理,实行政务公开、村务公开、财务公开,依法保障农民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继续推进乡镇机构改革,增加乡镇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健全农村公益事业建设机制。完善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切实解决好农村征地、环境污染、移民安置、集体资产管理等方面损害农民利益的突出问题。加强法制教育和宣传,培育农民依法维权的意识,加快农村法制建设。
(六)强化监测评估,完善推进机制。把规划任务目标分解到每一计划中,保证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目标的实现。采取召开座谈会、听取汇报、交流情况、实地检查等多种形式,对各地《规划》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加强对重大改革、重大政策、重点工程和重点指标落实情况的动态监测,定期总结工作。建立规划中期评估机制,适应经济运行环境的发展变化,跟踪分析规划执行情况,根据评估结果及时修订完善规划内容。各地也要按照《规划》要求,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加强对本地各项建设任务的组织实施与监督管理。
第四篇:黑龙江省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
黑龙江省农业和农村 经济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
(送 审 稿)
2011—2015年,既是我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承上启下的关键时期,也是我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时期,更是推进我省农村改革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和实现由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转变的关键发展期。因此,做好我省“十二五”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意义重大。
总结“十一五”成效,发挥优势,建设现代化大农业,是“十二五”时期我省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和转变发展方式的首要任务。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做出的《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和省委、省政府提出的“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加快构建城乡一体化”的重要部署,为我省“十二五”时期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指明了方向,即坚持走具有龙江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放活方针,以“提高生产力水平、改善农业生产关系”为着力点,通过实施“粮食及食品安全、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升级、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农村小城镇牵动”四大重点战略,建设“十五项重点工程”,完成和实现“一个创新、三个加强、四个提高”等“八大重点任务及目标”,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把我省建设成国家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绿色食品加工基地,在全国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一、“十一五”全省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回顾
(一)强农惠农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加大
2004年以来,中共中央、国务院连续出台7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也是改革开放以来第12个关于“三农”工作的一号文件,支持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先后实施了“两免、四补、三增加(财政支农投入的增量明显高于上年、国家固定资产投资用于农村的增量明显高于上年、政府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村建设的增量明显高于上年)”的惠农强农政策,促进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促进了农民增产增收,开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局面。粗略预计,2010年,全省“四补”资金将达到126亿元,中央补助我省农业和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将达到110亿元,分别是2005年的2.1倍和1.8倍,农民人均直接和间接增加收入合计1300元。
(二)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成效显著
“十一五”期间,我省大豆、粳稻产量居全国第一,玉米、鲜奶产量也跃居全国前列,成为国家最大的商品粮生产基地、林产品生产基地、重要的畜产品生产和加工基地。
1、农业经济总量持续增长,产业结构得到优化。2010年,全省农业增加值1302.9亿元,年均增长13.7%,占全省经济总量的12.7%。农、林、牧、渔比重由2005年的55.5:5.2:35.6:2.1调整为2010年的54.8:5.0:38:2.2;畜牧业成为主导产业。2010年,全省绿色(有机)食品认证面积发展到6100万亩,实物生产总量达到2750万吨,分别比2005年增长74.8%和83.3%;绿色(有机)、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数量达到10550个,比2005年增长6.8倍,绿色食品认证数量、种植面积和产业经济总量继续位列全国之首。以绿色食品为主的农产品加工业主营收入1200亿元,牵动基地面积8600万亩,带动农户270万户,分别比2005年增长118.2%、53.6%和58.8%。
2、农业生产条件明显改善,综合生产能力大幅提高。2010年,全省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达到5826万亩,节水灌溉面积3996万亩,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7036.5万亩;农业机械总动力3736.3万千瓦、大中型农用拖拉机65.48万台。全省粮食播种面积达到1.8亿亩以上;粮食产量达到1002.6亿斤,比2005年增加282.6亿斤,成为全国粮食总产第二个超千亿斤省份;粮食商品率达到80%以上,居全国第一位。肉、奶、蛋分别达到195.8万吨、552.5万吨、105.3万吨,水产品产量40万吨,成为全国饲养奶牛第一大省和优质畜禽产品生产基地。
3、农民收入保持稳定增长,农村生活水平迈上新台阶。2010年,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210.72元,首次突破6000元大关,比全国平均水平高291.7元年均增长14%;转移农村劳动力520万人次,实现劳务收入356亿元,分别比2005年增长29.6%和176%;农村人均住房面积20.8平方米,农村恩格尔系数为33.8%,比2005年下降7.1个百分点。
4、农业科技支撑作用明显,社会化服务体系逐步健全。2010年,全省拥有农业科研院所及大学41所,科技和推广人员4.7万名。深入实施良种化工程,选育推广粮食作物新品种396个,良种覆盖率稳定在98%以上.粮食作物标准化率达到90%,比2005年增加20个百分点。农业生产科技贡献率达59.5%,比“十五”末期增长了5个百分点。农产品质量安全、基层农技推广、农机服务、防灾减灾、市场流通体系逐步健全,服务水平明显提高。
5、农村各项社会事业快速发展,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全省共完成通村公路9.2万公里,通畅率达到99.3%;改造泥草房78.2万户,6410万平方米;农村有线电视广入户率达到56.8%,比2005年提高16.8个百分点;解决了616万农村人口 饮水安全问题,农村自来水入户率达到60%,比2005年提高26个百分点;全面推进中小学校舍安全等工程建设,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覆盖65%的学生群体;县(市)人民医院、中医院、乡镇卫生院改造工程全面展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达到98.8%;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基层社会民主管理进一步向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方向推进,农村和谐程度显著提升,面貌发生深刻变化。
(三)存在的问题还比较突出
我省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问题仍很突出,也是“十二五”现代农业发展急待破解的问题。
1、农业产业结构亟待优化。以粮食生产为主导的种植业一枝独秀的格局仍未改变,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和资源利用率不高。2010年,全省种植业增加产值占农业比重高达53.6%,实现“主辅换位”任务仍很艰巨。区域性产业结构雷同,“大而全,小而全”特征明显,区域特色优势不突出。肉类、乳品、粮食等行业和产品生产在空间分布均匀化,集中度下降。全省农产品加工转化率不到60%,远低于发达国家80%以上的水平,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滞后,增值幅度小。
2、农业基础设施亟待加强。农业靠天吃饭的落后状况仍未从根本上转变,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面临一系列挑战。全省农田有效灌溉面积为29.1%,低于全国40%的水平;主要江河缺乏控制性工程,地表水调控能力只有12%;大马力农机问题不足,机械不配套,与全程标准化作业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水土流失面积达13.45万平方公里,耕地质量逐年下降;有180万公顷草原存在着沙化、碱化和退化现象;松嫩平原的农田防护林、防风固沙林以及水土保持林仍不完善。
3、农业和农村各项改革亟待深化。促进生产要素在城乡 之间合理流动的城乡管理体制、经营体制没有建立起来。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还不高,农产品市场体系、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农业支持保护体系不够健全。
4、统筹城乡发展步伐亟待加快。城乡之间在基础设施建设、公共事业发展等方面仍存在较大差异。水、电、路、能、教、医、文、保、就等九方面民生问题仍然十分突出。农村小城镇发展水平低,吸纳和转移人口能力不强。
5、农业建设资金投入亟待加大。涉农金融服务体系不健全,农村金融供给总量明显不足,服务领域不宽,服务产品不优。农产品加工企业资金短缺问题突出,已成为制约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主要问题。
6、农民增收长效机制亟待完善。农业种养结构单一,技术水平落后,加之农产品价格波动幅度放大、频率加快,实施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加大。农村二、三产业发展慢,农民增收渠道狭窄,城乡收入差距呈扩大趋势。农村人口多,劳动力文化素质低,技能差,就业层次和水平不高,存在大量季节性和隐性失业人口,遏制了农民整体收入水平的提高。
二、“十二五”时期全省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分析 2011—2015年,是我省推进具有龙江特色现代化大农业建设的重要时期。纵观国内外形势,既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又面对严峻的困难和挑战。
(一)国内外形势
国际形势错综复杂,世界经济呈缓慢恢复性增长。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的重组和流动进一步加快,总体上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十一五”时期,在扩大内需、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拉动下,我国经济企稳回升,需求结构得到调整,内需拉动 经济较快增长,为“十二五”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经济氛围。我国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新的发展阶段,进入加快改造传统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关键时期。但随着我国农业开放度的不断提高,城乡经济关联度显著增强,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日益加大,各种传统和非传统的挑战也在叠加凸显,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上新台阶的制约因素越来越多,保持农民收入较快增长的难度越来越大,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要求越来越高,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的任务越来越重。
(二)我省形势
有利方面因素,我省正处于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除继续得到中央各项惠农强农政策支持外,我省还将得到国家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两大平原农业综合试验区、大小兴安岭生态功能区等多个重大专项政策和资金支持;我省农业自身基础条件优越,具有大生态、大农田、大农机、大科技、大企业、大市场、大边贸等发展优势,是我国农业资源禀赋最好、粮食增产潜力最大的省份,农业参与国际国内合作正面临新的难得机遇。不利的因素,我省资源开发利用率低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任务重的矛盾、加快发展与保护生态环境的矛盾、资金投入不足与基础设施薄弱的矛盾、农民收入不稳与缩小城乡差别的矛盾依然十分突出。随着粮食需求的刚性增长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环境保护要求的不断提高,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任务十分艰巨。
三、“十二五”时期我省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思路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增加农民收入和建设新农村为目标,以结构调整优化和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提高农业 生产力水平、改善农业生产关系为着力点,坚持“工业支持农业、城市带动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围绕发展以“六化”为标志的现代化大农业,深入实施粮食安全与食品安全战略、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升级战略、统筹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战略和农村小城镇牵动战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强化科技支撑,加快推进松嫩、三江平原农业综合开发试验区建设,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农村工业化和农村城镇化,加快推进农村改革开放,显著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产业整体素质和物质装备水平,把我省建设成国家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绿色食品加工基地,实现由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转变,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
(二)遵循原则
1、抢抓机遇,全面发展。统筹利用好国内、国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在发展战略上研究新思路,在配套改革上推出新举措,在发展速度上实现新提高。
2、以人为本,持续发展。尊重农民意愿,充分发挥农民主体作用,推进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正确处理资源保护与合理开发的关系、结构调整与环境容量的关系,坚持资源开发、节约和保护并举,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和循环经济,实现农业资源的永续利用和循环发展。
3、依靠科技,科学发展。切实把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重点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依靠现代化的技术装备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加快农业新品种、新技术开发和农业科研成果推广应用,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农业。
4、统筹兼顾,协调发展。充分发挥各地区区域比较优势和资源禀赋优势,坚持“农业、农村、农民”三位一体、“产前、产中、产后”统筹兼顾、“生产、生活、生态”联动发展、“民主、民权、民生” 和谐均等,确保利益关系良性互动,构建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格局。
5、深化改革,创新发展。在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基础上,积极推进土地制度、林权制度、金融保险制度、支农保护制度、城乡一体化制度及民主管理制度改革,努力探索与现代化大农业相适应的生产组织方式,增强发展活力。
6、多元投入,快速发展。努力争取国家基础设施投入。整合各类支农资金,逐步建立健全以政府投入为引导,农民投入为主体,市场融资、社会资金投入为补充的多元投入机制,调动各类投资主体参与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积极性。
(三)重点战略
1、实施粮食及食品安全战略。把保证国家粮食及食品安全作为战略出发点,以“发挥优势、夯实基础、扩充总量、提高质量”为目标,加快建立农产品质量追溯制度,净化产地环境,保证投入品质量,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大力发展优势粮食产业和绿色有机食品产业。
2、实施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升级战略。把握现代农业发展规律,加快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稳粮兴牧、保林兴渔、保粮扩经。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创新发展模式,大力优化生产力布局、优化产业内部结构,加速优势产业、龙头企业战略重组扩张,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提高我省农业产业化、科技化、市场化和组织化程度,增强产业市场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
3、实施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战略。以“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公共服务均等化、区域经济一体化”为发展方向,重点推进城乡发展规划一体化、产业一体化、公共服务一体化、就业一体化,促进公共资源在城乡之间均衡配置、生产要素自由流动,推动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融合,形成工业与农业相互促 进、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的新格局。
4、实施农村小城镇牵动战略。以“承接产业转移、承载农村人口、享受公共服务”为目标,发挥小城镇承接城市、带动乡村的桥梁纽带作用,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和农村劳动力转移良性互动。选择农村人口多、基础条件好、特色产业强的建制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培育优势产业,加快公共事业发展,加速城镇综合改革,增强城镇载体功能和吸纳农村人口能力,把小城镇建设成为区域性人口聚居区、农村劳动力就业创业区、农村二、三产业发展集中区和农村公共服务集中区,成为辐射带动周边农村区域新的经济增长点。
四、“十二五”时期主要任务及发展目标
以深入实施“四大重点战略”为统领,以推进“十五项重点工程”建设为支撑,深化农村各项配套改革,健全鼓励、支持和引导农业健康快速发展的政策体系,加快完成和实现“一个创新、四个提高、三个加强”等“八大建设任务及目标”【“一个创新”即制度体制创新;“四个提高”即“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产业整体素质、提高物质装备水平、提高支撑服务能力”;“三个加强”即“加强民生工程建设、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强区域一体化发展”】。到“十二五”期末,把我省农业建设成为技术先进、装备精良、产业发达、功能多样、机制灵活的现代农业,率先在全国实现农业现代化;将农业综合改革试验区成功经验推向全国;把农村建设成为经济健康繁荣、农民生活宽裕、基础设施完备、公共服务健全、社会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一)大力发展农村优势产业,全面提高现代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进一步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优化区域布局,大力发展优质 粮食产业、优质畜产品产业、林业产业、水产业、绿色特色产业等五大产业,把我省建成全国最大的粮食和食品安全战略基地。到2015年,全省农业增加值达到1744亿元,年均增长6%以上。
1、优先发展优质粮食产业。坚持把粮食生产放在现代农业建设的首位,按照“高产、高效、优质、生态、安全”的要求,深入实施千亿斤粮食产能和新增1000万亩粳稻基地建设项目,建设全国最大的5000万亩粳稻、5500万亩非转基因大豆、6000万亩工业用玉米、强筋小麦和优质马铃薯生产基地。到2015年,全省粮食种植面积稳定在1.8亿亩以上,粮食产量达到5500万吨(1100亿斤)以上,商品率达到80%以上。
2、加快发展优质畜牧业。以建设质量效益型畜牧业为目标,全面推进畜牧规模化饲养、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构建现代畜牧业。大力实施“千万吨奶和五千万头生猪”建设规划,突出比较优势强、产业牵动力大的“两牛一猪”生产,重点支持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提高专业化养殖生产水平,推进规模、清洁、健康养殖,把我省建成全国最大的奶牛生产基地、具有知名品牌、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优质乳、肉、蛋类产业基地。到2015年,全省年奶牛存栏、黄牛出栏、生猪饲养量达到350万头、380万头和5500万头。
3、积极发展生态林业。坚持“生态主导、保护优先和合理开发”的方针,以林区经济转型和可持续发展为重点,保护和恢复森林资源生态系统功能。以防风固沙、水土流失治理、农田防护建设为重点,继续推进天然林资源保护、防护林、退耕还林、平原绿化和湿地保护等工程。大力发展林区接续替代产业,建立促进林业发展的长效机制。进一步加强宜林荒山荒地造林工程和珍贵树种繁育工程建设。到2015年,全省有林地 面积达到2150万公顷,森林蓄积达到17.55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提高到47.3%以上;林业产业总产值达到800亿元;平均林地生产率由78.6立方米/公顷提高到81.6立方米/公顷。
4、规模发展特色水产业。发挥我省水资源丰富,生态环境良好的自然优势,以及鱼类种质资源库丰富的区域特色优势,大力发展水产健康养殖,加强水产良种体系建设和界江、界河渔业资源增殖保护。在冷水资源丰富水域,大力发展大白鱼、鲟鳇鱼等具有区域特色的名贵特产鱼类品种集约化养殖,培植建设全国知名的淡水养殖主产区和名特优水产品生产加工产业带。到2015年,水产品总产量达到65万吨;放养水面发展到800万亩,占全省宜渔资源的81.5%,其中,名特优水产品养殖面积达到400万亩。
5、突出发展绿特色产业。把绿色(有机)食品、特色产品开发的重心放在总量扩张、精深加工、提高质量、开拓市场和强化监管上,优化农产品区域布局,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大力推广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种养业标准化生产技术,精心打造寒地黑土品牌,建设全国最大的绿色有机食品生产基地。到2015年,绿色(有机)食品作物种植面积扩大到7000万亩,原料产量达到3600万吨。统筹推进新一轮“菜篮子”工程,努力提高蔬菜生产区域化、规模化、标准化和产业化水平,构建现代蔬菜产业体系。到2015年,全省蔬菜种植面积发展到700万亩,比2010年增加100万亩,其中设施蔬菜生产面积发展到100万亩以上。积极发展蓝莓、食用菌、果蔬、蚕蜂、野生动物、毛皮动物等内生动力强的新兴产业和特色种养业,发展观光农业等乡村旅游业,构建“一村一品、一乡一业、一县一集群”发展格局,推进特色产业集约化、规模化发展。
(二)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加速提升现代农业产业 整体素质
把发展以绿色食品产业为主体的农产品加工业作为促进农业结构调整的重要载体,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重要内容,发展现代化大农业的根本任务,充分发挥区域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推进绿色食品产业快速健康发展,力争实现“原字号”产品不出省,就地加工增值,真正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到2015年,以绿色食品为主的农产品加工业主营业务收入4500亿元。参与绿色食品产业化经营的农户达到400万户,户均增收4000元以上。
1、打造大型产业化龙头企业。整合加工资源,优化产业布局,着力培育一批市场开拓能力强、经营规模大、辐射面广的大型龙头企业,快速提升乳品、肉类、玉米、水稻、大豆、小麦、马铃薯及特色产业等八大产业发展水平,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促进加工龙头企业集群化发展。到2015年,省级重点扶持10户主营业务收入超100亿元、20户主营业务收入超50亿元的大企业、大集团,市、县重点扶持70户到2015年实现销售收入10-50亿元骨干龙头企业。
2、建设大型农产品生产基地。围绕市场和龙头企业加工需求,优化农产品基地布局,大力培植发展大型专用的加工企业原料生产基地,推进基地向区域化、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和高效化方向发展,高标准建设原料“第一车间”。到2015年,基地标准化种植面积达到100%,规模化养殖比重达到90%。
3、做大做强品牌。以“增强品牌效应、扩大市场份额、提高竞争能力”为目标,加强对同行业、同产品的品牌整合,提升品牌竞争力。加快推进品牌、标识、产品标准、包装、价格和销售“六统一”,进一步培育、整合品牌,把“五常”、“北大荒”、“寒地黑土”、“完达山”、“飞鹤”、“九三”、“摇篮”、“龙丹” 等绿色食品知名品牌叫响全国、推向世界,打造一批具有龙江特色的国内外知名品牌。引导企业利用我省绿色食品原料优势,开发高端绿色、有机食品,用绿色品牌,提升我省农产品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扩大农业对外开放,深入实施“走出去”战略,建设境内产品出口基地和境外农产品开发基地,加强对俄、对韩农业合作战略升级,积极开拓农产品国际市场。
4、理顺利益联结机制。建立健全“分工协作、利益均沾、风险共担、联动发展”的上下游利益联结机制。积极探索农民用土地使用权和产品、中介用资金和技术等要素,采取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形式,与龙头企业结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共同体。
(三)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努力提高现代农业物质装备水平
把农业基础设施作为现代农业的重要物质条件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础,加快水利化、农机化、科技化、信息化、生态化进程,提高农业物质装备水平。
1、加快推进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以防洪除涝、抗旱兴利、节水灌溉为重点,加快推进松嫩平原、三江平原水资源调配工程建设,建成一批大江大河及主要支流控制性枢纽工程。开工建设阁山、花园水库等流域控制性枢纽工程。大力推进大、中、小型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工程,加快尼尔基引嫩扩建骨干工程建设,继续实施大型灌排泵站更新改造工程,完成病险水库除险加固。进一步优化水资源配置,完善县级农田水利规划,扩大有效灌溉面积,提高防洪排涝能力。加快推进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推进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应急抗旱水源建设和牧区水利工程建设。以三江平原为重点,开展小流 域综合治理,加强水污染严重河湖和生态脆弱河流综合治理与修复。合理开发空中云水资源,建设人工增雨基地。大力推进田间工程建设和国土整理,加快中低产田改造,加强坡耕地等水土流失治理,建设机耕路及防护林。提高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普及率、入户率和到田率,鼓励增施有机肥、种植绿肥和秸秆还田,逐步提高耕地质量。到2015年,新增灌溉面积3000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8000平方公里,新增旱涝保收田面积4000万亩。
2、加快推进农机装备工程建设。大力推进种养业机械化工程建设,加快引进和应用先进实用、高科技机械,积极推广大马力、高性能、节能环保和复式作业机械,优化农机装备结构。继续实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发展机械大户,组建农机作业合作社等新型农机服务组织。加强农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推广应用现代农机化新技术,配套建设机耕路,提高作业标准。以先进适用、市场急需的新型农机装备为重点,加快项目开发建设,逐步形成适合省情、产业集中度高、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新型农机装备制造产业新格局。到2015年,重点组建大型农机合作社1400个,全省农机总动力达到5000万千瓦以上,田间作业综合机械化程度达到92.5%以上。养殖业机械化水平大幅度提高,奶牛养殖全部实现机械化榨奶。规模以上新型农机装备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10亿元以上,农机整机产品本地配套率达到30%以上。
3、加快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工程建设。发挥科技优势,建立和完善种养业和林业新品种选育、引进、繁殖、推广紧密衔接的现代育种产业体系,建设农林牧良种大省。重点建设完善国家级粳稻、大豆、玉米、马铃薯等国家级创新中心和畜禽品种资源保护场。完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服 务推广体系建设,加大各类高产栽培技术模式和管护措施等先进农业技术推广力度。按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完善我省种养业生产标准和生产技术操作规程,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到2015年,农业生产科技贡献率达到63%以上,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达到70%以上,农业良种覆盖率稳定在98%以上。
4、加快动物防疫体系工程建设。以建设“无规定动物疫病省”为目标,加快骨干项目建设。在完成省级动物疫病控制中心建设的基础上,建设区域性动物疫病控制中心,形成覆盖全省城乡的集检疫、防疫、控制、反应与应急为一体的动防体系,有效降低畜牧业的生产风险。
5、加快农业生态环境工程建设。保护黑土资源,以有机培肥为基础,定向培育退化黑土和薄层黑土。加大耕地、水、野生动植物等资源保护力度,加强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建立外来生物风险评估和监测预警体系。建立循环农业示范点,加快发展节约型农业和循环农业,促进农业农村节能减排,严格控制和防治化肥、农药、农膜、废水等点源、面源污染,推进农林废弃物循环利用。加快农田防护林和平原绿化工程建设,建设林业生态屏障。加强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水源和扎龙等重要湿地保护,调节生态平衡。各级自然保护区数量由198处增加到220处,面积由620万公顷增加到690万公顷,占国土面积的15%。实施退牧还草和人工种草,加快沙化、碱化和退化草场治理。到2015年,全省林地保有量达到2327万公顷,草原植被盖度达到90%以上,沙化草原植被得到全面恢复。
6、加快推进农业信息化工程建设。加快农业综合信息服务体系建设,搭建省级农业信息综合服务平台,推进农村基层 信息服务站点建设,构建业务一体化、数据一体化、服务一体化、技术一体化和管理一体化的农业信息网络,实现种养业生产、农产品加工和粮食流通信息化。逐步实现加速我省农业现代化建设进程。到2015年,以网络设施为载体的农村信息网延伸到村,覆盖率达到100%。通过农业基础设施装备信息化、农业技术操作全面自动化、农业经营管理信息网络化 “三化工程”建设,使我省农业装备达到全国一流水平,综合生产能力跃上一个新的台阶。
(四)加快新型农业服务体系建设,提高现代农业发展的支撑能力
加快构建以公共服务机构为依托、合作经济组织为基础、龙头企业为骨干、其他社会力量为补充,公益性服务和经营性服务相结合、专项服务和综合性服务相协调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覆盖全程、综合配套、便捷高效的服务。
1、健全公共服务机构。全面加强农技推广、检疫体系、病虫害防治、气象等农业公共服务机构建设,发展多元化、社会化农技服务组织,完善服务功能,为农业生产提供优质服务。重点推进基层农技推广站、植物保护、灾情监测、动物防疫体系等项目建设,力争完备省、市、县、乡四级体系。分区域建立和完善气候灾害、病虫害和生物灾害、水文水资源防灾害等防灾减灾体系,增强预警、预报功能,为粮食增产提供服务。
2、健全农产品质量监控体系。加大标准规程制定和推广力度,重点建设完善省、市、县三级农产品检验检测、安全监测和质量认证网络,建立起覆盖面广、内容科学、操作性强的农业标准体系。加快建立农产品质量追溯制度,推行农产品原产地标记制度,开展农业投入品强制性产品认证工作。严厉查 处违法销售、使用禁用药物和化学物质行为。进一步健全田间档案记录和计算机数据资料库,以垦区优质农产品标准为依据,以规范化数字档案为基础,以信息网络为纽带,以专题网站为载体,逐步构建起农产品质量安全长效机制。
3、健全农产品市场体系。全面推进农产品批发市场升级改造工程、“双百”市场工程和“农超对接”,建设农产品采购基地。建设一批集市场、物流、检验、信息于一体的特色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使我省成为辐射全国及国际市场的优质农产品、食品批发集散地,构建大经贸、大市场、大流通格局。完善以国有粮食企业为主渠道、市场主体多元化的粮食购销服务网络。加强与国内三大期货交易所的合作,建设标准期货粳稻、大豆交割库,发展大宗农产品期货市场,运用期货机制规避市场风险。建立国家宏观调控下的粮食内外贸相结合的新体制和粮食进出口新机制,争取省级粮食出口经营权和产地直接出口权。发展农业会展经济,支持农产品营销。扶持农产品生产基地与大型连锁超市、学校和大企业产销对接,减少流通环节,降低交易成本。加强农业投入品管理,规范生产资料保障供给市场秩序,确保农业生产安全。
4、完善粮食仓储、交通运输能力设施。在粳稻、玉米、大豆主产区选择一批交通便利、辐射范围广、粮食外运量大、基础设施较为完备、能够发挥节点功能的粮食企业,扩建仓容及增加符合粮食流通“四散化”运输的配套设施设备。发展适合大农户的粮食仓储物流模式和技术,积极支持“粮食银行”等新型粮食仓储流通业态发展。到2015年全省新建仓容 143亿斤。同时,进一步加强铁路、公路和水路运输能力建设,满足农产品外运的需求。
(五)扎实推进改革,加快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 创新
突出松嫩平原、三江平原在全国粮食和食品战略安全中的重要地位,设立松嫩平原、三江平原国家级现代农业综合改革试验区,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尽快形成有利于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制度体系,全面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
1、创新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按照“产权明晰、用途管制、节约集约、严格管理”的原则,进一步完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加快划定永久基本农田,建立保护补偿机制。加快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等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有序开展农村宅基地和村庄土地整治。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依法保障农民对承包土地的占有、使用、收益等权利。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管理与服务,建立健全县、乡、村三级土地流转服务平台,积极培育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规范运营农村土地有形市场。把农机化作为加快土地流转的重要突破口,鼓励和支持以种植大户、各类合作社、龙头企业、场县共建和经济条件较好的村集体为载体,以转包、出租、互换、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鼓励和支持各类工商企业投资于非农民承包土地,建设大农场、大种植园、大养殖场等现代农业企业。
2、创新农村金融制度。在有效防范金融风险的前提下,降低设立农村金融机构门槛,成立资金互助组织。全面完成农村信用社改革,大力发展农村微小型金融机构,加快培育村镇银行、贷款公司等适应“三农”需要的各类新型金融组织,逐步形成合理分工、有序竞争的农村金融体系。开展农业开发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中长期政策性信贷业务,探索建立增加农业中长期信贷资金投入机制,增加中长期信贷资金投放。搞好农村 信用环境建设,探索建立农业担保公司和贷款抵押、质押方式,建立政府扶持、多方参与、市场运作的农村信贷担保机制,扩大农村有效担保物的范围。发展农村保险事业,健全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健全农业再保险体系,建立财政支持的巨灾风险分散机制。探索发行农业生态环保债券,培育发展农业生态资本市场。积极开展低碳农业试点,探索建立碳汇农业和虚拟水交易市场。
3、创新农村行政、财政、集体产权等各项管理制度。坚持“政府引导、分级负责、农民自愿、上限控制、财政补助”的原则,探索建立新形势下村级公益事业建设的有效机制。坚持和保证各级财政对农业投入增长幅度高于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创新和完善财政支农的政策体系。在对农民种粮普惠制补贴的基础上,争取国家对我省优质粳稻和非转基因大豆种植增加补贴,并提高其最低收购价。开展建立粮食安全基金试点。以县域为基本单元,整合使用性质相同、用途相近的资金。加大对产粮大县的财政奖励和粮食产业建设项目的扶持力度,逐步提高奖励资金向农业基础设施投入比重,加大对水利工程、农机工程、生态工程、科技工程等补贴力度。积极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促进公共资源在城乡之间均衡配置、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深化集体林权制度和集体林采伐管理改革。继续推进草原基本经营制度改革。稳定渔民水域滩涂养殖使用权。建立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
4、创新经营组织形式。按照“服务农民、进退自由、权利平等、管理民主”的要求,认真落实新增农业补贴适当向农民专业合作社倾斜的政策,扶持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等新型合作经济组织,引领农民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健全农 民专业合作组织制度,深入推进示范社建设行动,对服务能力强、民主管理好的合作社给予支持。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自办农产品加工企业。积极发展农业农村各种社会化服务组织,为农民提供便捷高效、质优价廉的各种专业服务。扶持有条件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参股龙头企业和参与举办农村资金互助社。到2015年,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到2万个以上,40%以上的农户加入到合作社中来。其中,新建蔬菜专业合作社500个以上,蔬菜合作社基本覆盖专业村和专业乡镇。
(六)加快改善农村民生,努力提高新农村建设水平坚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出发点,切实建立健全农民收入稳步增长机制,推进农民就业、农村基础设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提高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改善农民居住条件和生产环境。到2015年,全省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0900元,年均增长12%以上;农村人均居住面积达到25平方米。
1、促进农民充分就业增收。围绕市场需求,推进乡镇企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扶持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休闲农业、乡村旅游、森林旅游和农村服务业。稳步推进农村二、三产业发展,拓展农民就业空间;积极开拓农村外部劳动力转移市场,扩大劳务输出规模,推动农民收入持续稳步增长。建立健全覆盖城乡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落实农民工进城务工扶持政策,加快建立服务、培训、维权“三位一体”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机制。
2、加强农村民生工程建设。搞好新农村建设规划,合理镇村布局,加强基础建设,改变农村面貌。突出抓好一批中心镇、中心村的规划和建设,规范开展农村土地整治,引导乡村 居民适度集中居住。加大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投入,全部解决农村饮水问题。实施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重点推动电网向生产田间延伸。推进农村电气化和小水电代燃料项目建设,新增水电装机容量12.84万千瓦,基本解决生态环境脆弱地区的小水电代燃料问题。加强农村公路建设,推进城乡客运交通一体化。支持农村开发利用生物质能、太阳能、小水电、风能等新能源,形成清洁、经济的农村能源体系。加快农村泥草房、危房改造和国有林区(场)、垦区棚户区等改造工程,引导农民建设新型节能住宅。实行以奖促治,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加快建设大中型水库移民村水、电、路、沼气、基础设施等后扶项目,改善移民村生产条件和生活环境。到2015年,全省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100%,通村道路硬化率达到100%;力争全省50%的中心村实现新农村建设基本目标。
3、提高农村社会保障水平。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原则,加快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创造条件建立城乡养老保险制度有效衔接办法。按照个人缴费、集体补助、财政补贴相结合的筹资模式,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健全农民工医疗保险、基本养老保险、工伤、教育等社会保障制度。逐步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筹资水平、政府补助标准和保障水平。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合理确定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和补助水平,实现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
4、加大扶贫开发力度。坚持农村开发式扶贫方针,加大投入力度,确保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幅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加快制定《2011—2020年农村扶贫开发纲要》,积极探索新的扶贫开发方式,提高扶贫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努力提高农村灾害救助能力,推进农村应急救灾体系建设,做好农村防灾减灾工作。
(七)全面发展农村社会事业,促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 农村社会事业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发展农村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推进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推进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
1、加快发展农村教育事业。加快城乡教育布局调整,落实政府投入,整合农村教育资源,促进教育公平,提高农村教育发展质量和活力。改善农村办学条件,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巩固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加快普及农村高中阶段教育,重点加快发展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并逐步实行免费。实施新型农民培育工程,以科技示范户、农机大户、从事种养业的骨干农民和村干部为重点,推进农民培训职业化、规范化、标准化,培养懂生产、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农民。
2、加快发展农村卫生事业。加快农村公共卫生人才培养,巩固和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完善补偿机制,扩大农民受益面。坚持政府主导,整合城乡卫生资源,重点支持县级医疗卫生机构、乡镇卫生院、村卫生所和计划生育服务站室建设,全面提升县级医院、乡镇卫生院标准化水平,建立健全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为农民提供安全价廉的基本医疗服务。加快卫生监督机构等农村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提高农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能力。落实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提高农村疾病预防和控制水平。
3、加快发展农村文化体育事业。推进县级公共图书馆、文化馆达标建设。继续扎实推进乡镇综合文化站和村文化室、农家书屋、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农民体育健身等文化惠民工程,尽快形成完备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丰富农民文化生活,保障农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
(八)统筹推进区域合作共建,提高场乡、林乡、企乡、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
区域经济社会共建是构建新型工农关系、城乡关系,统筹推进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要途径。发挥国有农场、国有林场、矿区、油区、大型龙头企业的优势,合作共建,增强属地城镇的聚集效应,提高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
1、促进城乡发展共建。坚持以“统筹规划、科学发展”为目标,以垦区、油区、矿区、林区、旅游景区、口岸、交通枢纽、经济文化比较发达的集镇、乡村为依托,抓紧制定合作共建规划。要统筹推进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市场体系、社会管理“五个一体化”,打破所有制、部门和地域界限,在规划、投入、税收、教育、管理、医疗、户籍等方面制定统一的政策,实现多领域、全方位的合作共建。
2、促进优势产业共建。坚持以发展“优势产业、特色经济”为支撑,依据区位优势、资源特点、功能定位和自然条件,推进场乡、林乡、矿乡、企乡、城乡产业发展的融合度,统一规划、统一布局、统一建设,共同兴办生产要素市场,共享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等资源。充分发挥垦区、油区、矿区、林区企业的资金、技术、人才和市场优势,打造一批带动能力较大、辐射力较强农业龙头企业。重点推进场县合作共建,不断扩大共建范围和领域,加快把农垦的现代农业生产方式推广到周边农村,增强国有农场在运用先进技术和建设现代农业中的引领带动作用。
3、促进基础设施共建。统筹推进公共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以国有农场、林场、矿区、龙头企业所在城镇为重点,科学定位,注重生态,合作共建城镇水、电、路、气等基础设施,建设一批功能设施完善、居住环境舒适的高水平小城镇。选择集中连片、经济基础较好、发展潜力较大的中心垦区设立市镇,带动周边地区农业现代化程度不断提高和农业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发挥小城镇的集聚效应,鼓励和支持垦区、林区、矿区、旅游景区、园区,加快建设一批“工业强镇”、“商贸大镇”、“交通枢纽重镇”、“旅游名镇”、“文化名镇”,率先实现城镇化,形成与区域中心城市协调发展的新格局。
4、促进社会事业共建。坚持以城乡经济共同发展为目标,打破地域限制和行政壁垒,按照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促进教育、管理、医疗、文化资源共享。共建民生工程,率先推进医疗卫生设施、教育设施和文化体育事业建设一体化发展,实现城乡经济共同繁荣发展。
5、创新合作共建机制。消除城镇之间、城乡之间要素流动的体制障碍,打破城乡分割的经济社会管理体制,实现区域资源共享和合理配置。建立和完善城乡一体的财税、土地、行政管理和公共服务等制度,加快城镇住房、就业、教育、社会保障等配套制度改革,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继续深化户籍制度改革,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合理有序地向城镇转移,加快农民工市民化进程。建立向上争取、财政投入、政策扶持、自身筹集、招商引资和企业与个人投资相结合的多元化投入机制。建立全省城镇化发展综合协调互动机制,在统筹规划、实施进程、利益协调和资源配置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积极稳妥地推进行政区划改革。
五、“十二五”时期重点建设工程
围绕建设现代化大农业目标,以提高生产能力为核心,以产业结构调整项目、基础设施项目、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项目、生态环境项目、民生项目等五方面为重点,加快现代农业和新 农村建设进程。
(一)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建设工程
按照国务院印发的《全国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2009—2020年)》和省政府印发的《黑龙江省粮食生产能力建设规划》要求,到2015年,我省粮食生产能力在现有基础上新增170亿斤-240亿斤。重点建设六大工程。
1、水利化工程。完成三江平原14处提水灌区,建设实现灌溉面积1306万亩;建设松嫩平原尼尔基水库下游灌区,新增水田灌溉面积90万亩;同时新建花园、阁山水库和引讷三个水源工程。全省实现新增旱田灌溉面积2500万亩。
2、农机化工程。重点组建大型农机合作社1400个,配备大马力拖拉机和配套农机具,解决深松耕暄,建设“土壤水库”,提高作业标准等问题。
3、水稻大棚育秧工程。建设水稻育秧大棚38万栋,满足2400万亩水稻育秧需求。
4、科技创新工程。加快粳稻、玉米、大豆新品种培育、创新平台建设。
5、中低产田改造和土地整理工程。改造中低产田5110万亩,完成土地整理项目330万亩。
6、农业服务体系建设工程。建设基层农技推广站、农机服务、植物保护、旱情监测、农产品质量监测、、耕地质量监测、气象防灾减灾等项目,完善我省农业服务体系。
(二)重点水利工程
按照构建综合防洪抗旱减灾体系、城乡水资源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体系、水环境保护和河湖生态健康保障体系的要求,重点建设四类工程。
1、防洪除涝工程。建设松干、嫩干和哈尔滨、齐齐哈尔、佳木斯、大庆、伊春等城市防洪工程,加快实施三江平原和松嫩平原大中型涝区治理工程;建设国境界河堤防和黑瞎子岛防洪、排水工程;建设胖头泡蓄滞洪区工程和林海水库、阁山水库等防洪控制性枢纽工程;完成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建设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和大型病险水闸除险加固工程。
2、水利枢纽工程。加快推进建成林海水库、阁山水库、花园水库等水源工程建设,开工建设亚布力水库等水源工程和塔林西水库、三间房水库等大中型水利枢纽工程。
3、农村水电工程。建设海林市、东宁县、伊春市宁安市的7个乡镇的9座农村电气化县水电站工程;建设海林市红旗水电站、东宁县罗家店、宁安市七孔桥、孙吴县大石门等13座小水电以电代燃料工程。
4、国境界河国土防护工程。建设中俄界河塌岸严重河段国土防护工程建设,完成抚远三角洲国土防护工程。
(三)设施农业工程
按照提高技术集成创新能力的要求,以现代农业园区为载体,在全省建立五类现代农业科技园区。
1、技术集约型现代农业园区。在粮食主产区和畜牧业主产区建集约型现代农业园区20个。
2、设施及观光型现代农业园区。在齐齐哈尔、佳木斯、双鸭山、牡丹江等大中城市市郊建设设施与观光型现代农业园区10个。
3、绿色特色现代农业园区。在全省建设蓝莓、果菜以及食用菌等绿色特色现代农业园区10个。
4、生态旅游型现代园区。在生态环境较好的牡丹江和大兴安岭等地建设生态旅游型现代园区4个。
5、外向型现代农业科技园区。在黑河、鹤岗和绥芬河等 地的口岸县(市)建设外向型现代农业科技园区6个,充分利用我省外贸口岸的资源优势、产品优势和区位优势发展对外农产品出口,广泛开展农业科技合作与经贸交流,开拓国际市场。
(四)特色产业工程
加大力度继续推进特色产业发展,培育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
1、蓝莓产业。在大小兴安岭蓝莓资源分布广、产业基础好的地区,以野生蓝莓保护开发为主,建设野生管护区100万亩、集约化抚育区20万亩、种苗繁育基地0.8万亩,人工种植基地5.5万亩。实施高中低端消费市场共同开发培育,开发花色苷等生物医用保健食品,调整产品结构,集中打造产业集群,到2015年,全省蓝莓产业产值达到108亿元。
2、甜菜及亚麻产业。在齐齐哈尔、哈尔滨、佳木斯、绥化等9个地市的12个重点糖料生产县建设甜菜生产基地面积5.3万公顷,其中良种育繁基地建设0.8万公顷。在兰西、北安及农垦九三分局农场建立10个亚麻生产基地、5个亚麻种子繁育基地。亚麻基地播种面积稳定在13.3—16.7万公顷。
3、食用菌及白瓜籽产业。在伊春、大兴安岭、大中城市郊区等资源丰富的地区发展黑木耳、滑子蘑等食用菌生产;在桦南发展白瓜籽生产基地面积13.3万公顷。
4、特色畜禽产业。以杜蒙、饶河、海林、伊春、爱辉等山区半山区县市为重点,发展狐、貉、蜂、鹿、兔、犬、山鸡等各具特色的养殖基地。
5、名优特水产品产业。在渔业资源丰富的市县建设水产养殖基地,重点扩大大白鱼、鲟鳇鱼、河蟹等我省名优特水产品种的养殖规模。
7、蔬菜产业。突出优质和特色,强化设施蔬菜生产,加 大对蔬菜生产专业合作社的扶持力度,发展无公害、绿色和有机蔬菜,建设城郊型、出口型、外销型、特色型蔬菜生产基地。到2015年,全省蔬菜总产达到2000万吨;常年地产蔬菜自给率提高到85%,旺季自给有余,淡季自给率达到65%;年外销量达到300万吨,其中出口量达到100万吨;农民人均蔬菜收入达到500元以上。
(五)奶业振兴工程
实施《黑龙江省千万吨奶发展规划》,满足乳制品企业年加工鲜奶能力1800万吨的需求,成为全国牛奶生产第一大省和优质奶源生产基地。以世行贷款奶源基地项目为牵动,围绕飞鹤、雀巢、完达山、伊利、蒙牛、光明、红星、龙丹等乳品加工企业,加快建设以哈尔滨、绥化所辖县(市)为主的中部奶牛主产区,以大庆、齐齐哈尔所辖和绥化部分县(市)为主的西部奶牛生产带,以佳木斯、牡丹江、鸡西部分县(市)和农场为主的东部奶牛开发带。利用五年时间,全省在哈尔滨、大庆、齐齐哈尔、佳木斯、绥化、黑河、鸡西、双鸭山等地新建千头奶牛示范场150处,存栏奶牛500头园区500个,存栏奶牛300头的奶牛小区1000个,发展奶牛养殖30头以上的大户2万户。
(六)农产品精深加工工程
1、粮食深加工。依托我省资源优势和生态优势,加快粮食加工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粮食加工综合利用率,优化产品结构,延长产业链条,培育并形成一批粮食加工产业群,打造出在全国乃至全球具有影响力的知名产地(产品)品牌。到2015年,粮食加工能力达到4300万吨,加工能力占粮食产能的78.2%;预计加工量3400万吨,占粮食产能的62%。其中,玉米加工能力达到1400万吨,大豆加工能力达到700万吨,水稻加工能力达到2000万吨。
2、畜产品及水产品深加工。重点建设生猪、肉牛、肉鸡、大鹅深加工基地,发展冷却肉、分割肉和直接食用的各类熟肉精制品,综合利用畜禽内脏及毛、骨、血资源,开发生物制品。重点建设大宗鲜活水产品的保鲜加工和综合利用。大力发展冷冻包装食品、旅游方便食品、营养保健食品和综合利用产品。
(七)黑土地保护工程
全省现有黑土资源(黑土、黑钙土、草甸土)总面积1517万公顷,其中耕地面积822万公顷。通过单项技术创新与技术组装集成相结合,实施“藏粮于土”战略,遏制土壤退化和恢复黑土土壤质量。重点建设黑土培肥工程。通过耕地有机培肥,定向培育退化黑土和薄层黑土。通过生物措施、工程措施综合综合治理低平易涝、盐碱、酸化等易发生灾害土壤。
(八)种子工程
加快种养业和林业种子工程建设步伐。建立和完善新品种选育、引进、繁殖、推广紧密衔接的现代种子产业体系。发挥科技优势,建设农畜良种大省。推进种业加工企业并购和产业整合,引导种子企业与科研单位联合,培育有核心竞争力的大型种子企业。重点建设和完善国家级粳稻、大豆、玉米、马铃薯等品种改良中心和农作物基因保护中心及畜禽品种资源保护场;加强农作物良繁基地、畜禽良种、林木种苗和饲料草种子基地建设,为全省农业发展提供安全、优质的种源保证。重点建设7方面:
1、种子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能力建设。建设农作物基因保护中心及畜禽品种资源保护场,提高种子资源占有水平,为提高种子育种能力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2、区域品种创新能力建设。重点建设省级品种创新区域 试验中心,建设和完善国家级粳稻、大豆、玉米、马铃薯、甜菜、亚麻等品种改良中心。
3、良繁基地建设。重点建设股份制原良种扩繁基地;建省级标准化试验站、种子质量监督检验分中心、种子质量监督检测站、救灾备荒种子储备库。
4、畜禽良种工程建设。重点建设奶牛DHI工程,尽快形成我省荷斯坦奶牛育种体系;重点引进优质奶(肉)用种公牛、胚胎、冻精,引进优质种猪和种羊。
5、畜禽良种繁育体系和良种繁育场建设。重点建设奶牛、肉牛、生猪、肉羊和鹅良种繁育场60个,建设肉牛、生猪和肉羊人工授精站点500个。
6、林木种苗工程。重点建设和完善种苗基地159处,建设种子库10处,建立质量监测站44处,种苗质量检验检测网点13个地市。
7、饲料草种子基地建设。重点建设25处牧草种子基地、种子田0.5万公顷,逐步满足全省草原建设需要。
(九)农村民生工程
民生工程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十二五”的重点建设任务。需着力加强5个方面:
1、棚户区、泥草房改造工程。重点在全省农村、垦区、林区开展棚户区、泥草房改造建设。
2、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重点建设全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全部解决农村饮水问题。
3、农村能源建设工程。重点建设大中型沼气工程、节能减排及清洁能源工程。
4、农村公路工程。以通乡通村路工程为主,完善农村交通基础设施网络建设,实现城乡间、地区间、省际间的交通通 达。
5、水库移民工程。重点建设大中型水库移民村水、电、路、气、科技文化、农业基础设施等后扶项目,改善移民村生产条件生活环境。
(十)农村社会事业工程
1、文化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建设公共图书馆、文化馆达标工程。完成全省广播电视网络项目,建设一批基层公益性的开放式体育健身场馆和设施。
2、卫生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建设中心乡镇卫生院、社会卫生服务中心、村卫生室等工程,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和水平。
3、教育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建设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工程和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改善农村教育基础设施条件。
(十一)农业防灾减灾工程
围绕提高农业生产保障能力,重点建设农业植物保护、气象防灾减灾体系、水文监测预测等工程。
(十二)农业生态环境建设工程
以防风固沙、水土流失治理、农田防护建设为重点,通过保护现有森林资源、植树造林、封山(沙)育林等措施,增加和恢复森林植被,建设防护林体系,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1、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重点建设龙江森工、大兴安岭两大集团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
2、防护林工程。重点建设三北防护林体系四期工程。规划重点建设防护林13万公顷,其中,人工造林11万公顷,封山育林2万公顷,基本建成区域防护林体系。同时,加强农防林更新改造工程建设。
3、退耕还林工程。争取将1994年以前开垦的25度以上
坡耕地和1994年后开垦的林地及严重沙化耕地全部退耕还林。
4、湿地保护工程。规划新建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7个,省级湿地自然保护区15个,湿地保护小区22个。通过对水资源的合理调配和管理、退耕(养、牧)还湿(泽、滩)、植被恢复、栖息地恢复等措施,有计划地恢复重要湿地,使自然湿地面积萎缩和功能退化的趋势得到遏制和初步扭转。
(十三)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工程
按照健全高效农业产业体系的要求,加强社会化服务设施和手段建设,强化社会化服务功能的支持作用。
1、生物预警工程建设。在全省农业重点县建设生物预警监测站36处。对生物灾害通过开发利用生物防治进行有效的控制或减轻危害。
2、农业监测检测体系建设。建设完善省市县三级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体系,建设省级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机构和13个地市级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分中心。
3、畜牧疾控预防体系建设。建设完善13个市级畜禽疾病检测中心,56个县级畜牧防疫站,645个乡级畜牧综合服务站,3000个村级兽医服务室;新建6个省际间和11个省内公路动物防疫监督检查站。进一步加强兽药和饲料监测体系建设,搞好全省6个省级监测站、7个市级监测站建设,增强对畜产品安全的监督保障能力。
4、气象灾害监测预警能力建设。重点建设佳木斯气象卫星地面接收站和农垦建三江分局、伊春林区多普勒天气雷达系统;建设松花江、嫩江流域气象监测预警中心;建设省雨情监测系统和全省闪电定位系统,提高全省暴雨、冰雹、火险等灾害的天气预警能力和干旱、洪涝、沙化、湿地、牧草长势、森林火险等生态监测水平及评估能力。
5、农业信息化服务体系建设。重点以农业信息网为主体建设社会化信息服务网络,在省级网络中心和省级7个局域网、地市13个局域网、县市108个局域网和乡镇1000个终端的基础上,初步建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全省农业信息化服务体系。
(十四)农业科技支撑体系建设工程
按照建设创新型省份,提高科技原始创新能力、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的要求,加快科研基础研究攻关能力建设、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和先进技术推广普及,提高科技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促进农业集约生产、标准作业和高效可持续发展。
1、农业基础和前沿领域的科研设施建设。依托省农科院、农机研究院、东北农业大学等科研单位和院校,建设寒带植物基因中心、机械工程创新中心、乳品科学研究实验工程等重点项目。加快分子标记、组织培养、基因和生物工程实验室、智能化控制等尖端科研手段的武装,强化基础研究和能力建设,突出应用技术研究,推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农业高新技术研究。
2、成果转化建设。加速新材料、新技术、新设备的引进、消化和吸收,培育和制造适应我省农业发展的新品种、新设施、新技术。加大科技成果产业化转化的力度,加快应用进程,全面提高服务“三农”水平和质量。
3、先进实用技术的培育。按照因地制宜的原则,培育简捷、安全、生态的实用技术,先进、适用的农机产品与技术。
4、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和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计划。积极开展农业生产技术和农民务工技能培训,整合培训资源,加大培训力度,继续增强农民转产、转岗就业能力。
(十五)小城镇建设工程
以产业为支撑,依托地理和资源优势,建设和发展一批有条件的城关镇、重点乡镇和特色小镇,形成布局合理、规划科学、设施配套、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特色鲜明的现代化新型小城镇体系。因地制宜发展工业、商业、边贸、旅游、文化、科技等产业,加快建设一批“工业大镇”、“商贸重镇”、“旅游强镇”、“文化名镇”,形成与区域中心城市和周边农村协调发展的新格局。到2015年,全省重点发展5万人口以上规模小城镇75个,3万-5万人口规模小城镇50个,容纳人口1100万人,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150万人。
六、《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
(一)明确工作责任,认真组织实施
“十二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和长期任务,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充分认识其重要性,树立全局观念,强化发展意识,提高服务水平。要成立领导组织,健全工作机制,细化实施方案,明确建设目标、步骤和措施,做出明确周密的安排,增强工作推进的科学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抓好试点示范,面向社会、面向大众,加大规划内容及重点项目实施的宣传工作,形成发展共识,使落实规划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
(二)扩大对外开放,拓展发展空间
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拓宽开放领域。推进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生态保护、公共服务、服务体系建设等多领域实行对外开放,鼓励和引导销区、外商到我省投资发展现代农业。统筹开展对外农业合作,培育农业跨国经营企业,逐步建立农产品国际产销加工储运体系。打造寒地黑土品牌,扩大绿色、无公害、有机食品出品,扩大国际市场销售份额。加强国际市场信息研究和信息服务;健全农产品进出口检验检疫
和监管机制,保障全省农业安全。健全符合世界贸易组织规划的外商经营农产品和农业生产资料准入制度,建立外资并购境内涉农企业安全审查机制。
(三)多元筹措资金,加大投入力度
充分发挥政府投资引导和市场配置资金的作用,优化融资结构,增强融资能力,形成多元化投资、多渠道筹资的农业投入机制。大力争取国家投资。重点围绕千亿斤粮食产能工程、新增1000万亩粳稻基地项目、两大平原农业综合改革试验区工程、大小兴安岭生态功能区、千万吨奶、五千万头猪等专项规划,深化前期,努力争取国家更多的资金支持。加大财政对农业的支持力度,保证“三个大幅度”农业资金投入;健全农业补贴制度,逐步提高奖励资金向农业基础建设投入的比重。加强金融机构与农业和农村的合作,拓展支农领域,保障农业资金需求;加大利用国内外各种金融组织贷款力度;完善“一事一议”和“筹资筹劳”制度,调动农民和鼓励、引导工商资本、民间资本参与新农村建设。
(四)加强人才培养,提供智力支撑
依托农业高等院校和大专院所建设人才培养基地,大力培养专业技术人才。加大新型农民培训力度,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加强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实施村村大学生计划,努力培育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制定吸引人才优惠政策,优化创业环境。鼓励稳定各类农业科技人才深入农业科研开发、推广领域,加快新技术在农业生产领域的应用。建立健全各级各类人才的选拔任用,加强人才交流与合作,促进人才在产业、地区、城乡间的合理流动和分布。建立和完善高层次人才联系服务制度,完善高级专家参与区域重大决策咨询或重大项目咨询制度。
(五)推进基层民主,维护农村稳定
推动基层党组织工作创新,提高基层党组织在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等新型组织的覆盖面。规范村级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程序,保障农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积极推行“村民参与、村官承诺”的村级民主管理模式,加强农村集体资产、资源、资金监督管理,实行政务公开、村务公开、财务公开,依法保障农民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继续推进乡镇机构改革,增加乡镇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健全农村公益事业建设机制。完善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切实解决好农村征地、环境污染、移民安置、集体资产管理等方面损害农民利益的突出问题。加强法制教育和宣传,培育农民依法维权的意识,加快农村法制建设。
(六)强化监测评估,完善推进机制。把规划任务目标分解到每一计划中,保证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目标的实现。采取召开座谈会、听取汇报、交流情况、实地检查等多种形式,对各地《规划》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加强对重大改革、重大政策、重点工程和重点指标落实情况的动态监测,定期总结工作。建立规划中期评估机制,适应经济运行环境的发展变化,跟踪分析规划执行情况,根据评估结果及时修订完善规划内容。各地也要按照《规划》要求,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加强对本地各项建设任务的组织实施与监督管理。
第五篇:小型水利工程实施计划和实施方案
XX镇2014年小型水利工程实施计划和实施方案
各村、镇直各单位:
为切实做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作,进一步夯实农业基础设施,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加快推进我镇现代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XX镇党委、政府按照上级要求结合我镇实际经过实地调研,因地制宜、全面规划,通过班子会议研究制定了2014农田水利工程实施计划和实施方案。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增强做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今年以来,各级各部门认真贯彻中央1号文件精神,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目前,我镇农田水利基础设施仍很脆弱,农业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低,因此,加大农田水利建设工作的力度显得尤为重要。动员全镇广大干部、群众积极参与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迅速掀起水利基本建设高潮是我镇最为重要的工作。
二、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作的指导思想。
指导思想是:按照中央1号文件精神要求和《XX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改革推进小型水利工程改造提升的指导意见》精神,把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作为提高农业生产综合能力和防汛抗旱能力的大事来抓,深化和巩固水利普查成果,以沟渠清淤疏通为重点,全面整治全镇的沟、路、桥、井确保我镇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三、水利基本建设主要目标任务是:
1、沟河疏通:XX村XX沟、XX村XX沟、XX村XX沟共长Xkm,计划完成土方X万方,XX村XX河Xkm,计划完成土方X万方。
2、塘坝扩挖工程:XX村X大塘、XX村X大塘、XX村X大塘和X大塘、XX村X大塘、X大塘、X大塘和X大塘、X村X大塘、X村X大塘和X大塘。计划完成土方X万方,改善灌溉面积X亩。
3、新打机井:X庄X眼、X庄X眼、X眼,计划完成土方X万方,新增灌溉面积X万亩。
4、生产桥涵:X个、X个、X个、X个,计划完成土方X万方。
四、工作目标:针对毁桥进行实地查看,既影响交通又造成水流阻塞的,镇要求统一施工进行修整,达到通畅;对中小沟、田头进行全面治理,人为造成水路不畅,造成涝灾的,利用“一事一议”,隆冬时节统一组织疏通;对原有机井进行修复,根据布置和村民意愿,适新打机井帮助缓解旱情;对于低洼治理采取属地管理的原则,拿出切实可行的方案进行实施;对于循环路、生产路低洼不平,影响交通的采取垫土、铺水泥路进行完成;对于多年荒废的大塘,要改造其充分利用,做好水面养殖的大文章;对旧村破旧房,老树等空壳村要利用冬闲季节逐村进行实施,既节约土地,又美化环境,结合新农村和村民布点规划编制方案,逐步改变农村新面貌新气象。
五、工作要求。
1、要成立X镇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领导小组,切实加强领导。
2、大力宣传农田水利兴修的意义,使之变为广大村民的自觉行动。
3、合理分工 ,各负其责。
4、严明纪律,狠抓落实。
5、强化监督,奖惩分明,要求全镇上下共同努力,密切配合,共同完成今年冬修任务。
X镇人民政府
X年X月X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