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市公安局创新工作打造特色亮点
市公安局创新工作打造特色亮点
亮点一:创新学习方法,推出机关向基层学习的新理念。市公安局以机关向基层学习为切入点,学习基层民警善做群众工作的本领,学习基层民警“一警多能”的本领,学习基层民警干工作底数清、情况明的踏实工作态度,学习基层民警首创精神。积极创新自选动作,掀起了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新高潮。
亮点二:运用典型引路,着力转变不适应和不符合科学发展要求的思想观念。市公安局邀请了“全省公安机关践行科学发展观、推进三项建设、创新工作方法”报告团在全市公安机关作巡回报告。报告团以开拓创新的精神,积极探索公安信息化建设、执法规范化建设、和谐警民关系建设新思路、新方法、新举措,突破了公安事业发展传统经验和模式的束缚。
亮点三:开展“大走访”爱民实践活动,拓宽新形势下做群众工作的新路子。市公安局以群众满意为目标,以民警“大走访”为切入点,以访贫问苦走访、在情感上投入;以解决群众困难走访、在工作上进入;以网上交流走访、在思想上融入,积极主动地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努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最强烈的问题、最期盼的事情、最急需的服务。
亮点四:领导一线蹲查,切实增强领导干部现场指挥能力。市公安局采取“五个举措”,要求市、县局领导班子带头从小事做起,从细节抓起,坚持以民为本、服务群众,为民警作表率,切实提高了统筹兼顾各项公安工作的指挥能力。
亮点五:民警上调培训,努力提升民警执法办案水平。市公安局针对部分民警存在的法律水平低、执法能力差等问题,采取“四大举措”,即跟班工作、网络教学、以会代训、定期考试,对全体民警进行法制培训,努力提升民警执法办案水平。
亮点六:开展“五个一”活动,切实提高全体民警综合素质。市公安局为了走素质强警之路,着力培养民警驾驭治安局势、处理复杂问题能力,成为新时期具有高科技知识、高素质结构、高技术技能、高强度体能的素质型、实践型、创新型、应用型公安人才,开展了一系列强化学习教育培训“五个一”活动。
亮点七:出台十项制度,探索有效保障和促进公安科学发展落实的工作机制。出台了交通管理方面的《服务外商五项措施》;户政管理方面的《户籍管理23条便民措施》;治安管理方面的《抚州市公安局治安管理6项便民利民措施》;规范执法方面的《规范局领导对局机关办理案件审批权限的意见》、《抚州市公安局取保候审实施办法》和《抚州市公安机关执法质量考评实施细则》;服务企业方面的《全市经侦部门服务企业发展8项措施》;队伍管理方面的《抚州市公安机关考勤办法》;队伍建设方面的《抚州市公安局提高机关全体民警综合素质的实施意见》和《提高公安民警教育培训质
量的意见》。
第二篇:新世纪社区“提高工作创新能力 打造社区特色亮点”
新世纪社区“提高工作创新能力 打造社区特色亮点”
时间:2011-10-19 来源:新世纪社区居委会 已点击: 15716 新世纪社区“提高作创新能力 打造工社区特色亮点” “提高工作创新能力 打造社区特色亮点”是新世纪社区工作的源泉。今年以来,社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着“五心五桥”工程,按照“多型”社区的建设目标,把各项工作的落脚点放在全心全意为居民服务的宗旨上,依托社区综合服务大厅,举全社区之力,倾心打造的服务型品牌——“民情流水线”工程。按照“高起点定位、高效率运行、高标准服务”的工作思路,采取管理集约化、服务窗口化、形式多样化的运行方式,将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劳动监察与仲裁、党团服务、再就业服务、社会救助等16项涉及企业和居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工作全部下沉到一楼的社区综合服务大厅,通过7个服务窗口与辖区企业、居民实行面对面、零距离的“一站式”综合服务。通过建立完善的制度使各窗口之间密切合作、衔接连贯。无论服务对象办理的业务程序多么复杂,在这里就像操作流水线一样,转几个窗口,就能使他们的所需、所困一次性受理,一次性办结,简化了办事程序,提高了服务效率。“民情流水线”服务体系运行10个月以来,已优质办理公众服务事项共计 630余项,其中安置失业人员再就业76人,办理困难群体就业援助认定13人,办理老年人优待证175人,办理社会保障卡18张,报销城镇居民医疗费3万5千元,为社区困难家庭办理临时救济补助、特困人员办理大病补助8672元„„做到了让居民群众高兴而来,满意而归。
新世纪社区全力打造“民情流水线”服务体系,以人为本地推出各项惠民服务新举措,赢得了民心民意,不断深化和拓展了服务型社区的品牌效应。同时,社区党支部、居委会十分注重挖掘辖区潜力,突出社区的特点,有效整合社区资源,指导社区各小组在文化、党建、双拥等各方面寻找结合点和突破口,坚持“一栋一特色”打造社区工作亮点,使社区小组、楼栋特色工作竞相争艳,各施所长地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
一、巩固老特色、创新新特色,带动社区工作全面提升
今年我社区党建工作将以创新工作为目标,以“组织服务党员,党员服务群众”为宗旨,在开展“黄手帕”活动的基础上,巩固老特色,创新新特色,开展“三个必访”活动,即党员和居民下岗失业必访,党员和居民家里发生重大事情必访,党员和居民有思想问题必访。以“三个必访”活动为契机,改进社区工作人员的作风,紧密结合社区实际,本着 “进百家门、知百家事、认百家人、解百家难”的服务理念,工作重心下移,深入社区,与居民“打成一片、融为一体”,建好居民小组网络,选好居民小组长,进行登记造册,划分社区干部包干责任区,社区两委要求工作人员对自己所分管的片,每季度入户一次,其中重点户每月入户一次,入户率为100%,入户调查结果准确详实。通过入户,全面掌握本片计生流动人员、育(孕)龄妇女、低保困难户、优扶对象、残疾人、下岗失业人员等业务部门要求的重点人口信息,为开展工作提供详实可靠的依据。也为即将开展的全国人口普查奠定基础。
二、以提高自身素质带动社区服务提升
为了更好的服务于辖区居民,提高社区人员的素质,规范在工作上的礼貌用语,社区制定了社区接待用语的座右铭:说话轻一点;微笑多一点;做事勤一点;理由少一点;行动快一点;效率高一点;度量大一点;脾气小一点;并建立了“今天我当家”制度:社区全体工作人员每人当家一天,谁当家谁就主动接待来社区办事的居民,遇到疑难问题做好解释记录工作,对不能解决的问题,及时请示上级领导。这样既加强了每位工作人员的责任心,同时也锻炼了统筹领导社区工作的能力。建立新世纪社区QQ号:通过科学发展观的学习,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和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的目标,让社区有了一个新的思路,结合新世纪社区的现状,面向辖区居民建立了一个“新世纪社区QQ号”,通过网络把一些国家的惠民政策,法律法规及时传达到千家万户,让更多的居民了解社区的工作性质,功能,以便调动更多的居民群众参与到社区中来。
通过这一系列的措施的实施,社区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有了明显提高。
三、以开展特色服务带动社区工作提升
1、搭建再就业服务平台:
今年办事处根据我社区的实际情况,为社区搭建了以再就业服务为平台的特色服务,我社区有新世纪小区、泰山新村、胶鞋厂、中房大厦、周城大厦五个院落,以无业人员和失业人员居多。辖区内又有八方电器、电脑城、电动车市场等商业市场。我社区结合这一优势,把解决无业人员、失业人员、大学生的就业、再就业工作当做本社区工作的当务之急。社区服务站无偿提供服务,对低保户、单亲家庭、夫妻下岗、4050人员优先安置。
3月18日我社区配合办事处在世纪电脑城门前已成功举办了一次招聘会。结合这一次的经验,我社区通过以通知、黑板报、腾讯QQ等形式通知居民来社区登记求职信息,做好求职人员台帐。社区全体工作人员一家家的找单位,通过朋友、同事找单位等各种途径寻找就业岗位,做好台帐。再接再厉,我社区准备在4月20日在七里河万年青门前准备再举办一次招聘会。七月份大学生毕业,我们准备找一些科技含量高的单位,针对大学生搞一次招聘会。
五月份,我社区将和人口普查相结合,以进“百家门,知百家事”了解居民就业意向,做好辖区内无业人员的登记工作,立求做到本社区无业人员情况清,有单位的就业单位清。
下一步,在社区门口设置招聘栏,把各单位的招聘情况公布。另外把社区的二楼做为就业工作的平台,做好求职人员、招聘单位等资料的台帐。可以在这里举办小型的有针对性的招聘会,为更多的人找到适合自己的岗位。
2、开展激情广场大家唱:
随着夏季来临,越来越多的居民到新世纪小区19号楼前的广场乘凉,社区将组织居民每月一次卡拉OK大家唱活动,调动居民的积极性和参与性。
3、文体活动生活化:
社区将通过入户,挖掘社区人才,组建一支文体队伍,每月组织一次体育比赛,例如:打羽毛球、篮球、跳绳等体育项目,吸引更多的居民参与到社区建设中来,丰富居民的业余生活,以便社区更好的开展工作。
四、以各种特色活动来彰显社区活力
志愿型社区:新世纪社区注重发挥社区志愿者队伍作用,成立了以社区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为核心的社区志愿者队伍领导小组,健全了组织网络,规范了制度章程,使社区志愿者活动在社区遍地开花。今年以来,该社区党员、青年、大学生、居民等6支志愿者队伍120余人,共参加环境治理、扶残助困、文艺演出等志愿服务活动6余场次,惠及居民群众近千人。健康型社区:社区拥有健身队伍3支,其中包括小区成立最早、规模最大的老年晨练队。该晨练队队员平均年龄超过50岁,组建于2000年。10多年来,由原来的几十个人发展到目前的百余人,最多时达到200多人,现已成为小区参加人员最多,坚持活动时间最长,组织纪律最好的一支晨练队伍。近年来,他们的广播体操、健身秧歌、竹板舞、扇子舞、通络操等20多项健身项目在辖区内很优秀,彰显了老年人健康文明的形象。帮扶型社区 :面对社区里残困家庭和低保户较多的实际,社区开展了“零距离、结对子、解难题”活动,居委会干部包干联户,社区志愿者、党员与残困家庭结对帮扶,动员邻里之间相互照应,互帮互助,努力做到帮助残困家庭不遗余力地服务困难群众不留空白点。爱心型社区:社区针对辖区空巢老人多的实际,提出了“一键通”即:“一个电话,服务到家”的服务理念,确保辖区空巢老人遇有紧急情况有人救助。同时,社区党员干部、志愿者和医护人员定期走访慰问空巢老人,开展整理家务、采买生活用品、免费健康查体等爱心服务,为空巢老人们解除了后顾之忧;针对社区下岗失业人员较多的实际,居委会通过多种渠道为下岗人员提供再就业岗位,为残疾人提供公益性岗位,使弱势群体走上了自强之路,在社区内营造了“爱心互助”的和谐氛围。奉献型社区:自2008年起,社区党支部每年都开展“党员奉献周”活动,向社区全体居民展现党员风采。“党员奉献周”活动的宗旨是“党员做奉献,群众得实惠”,活动于每年九月第二周举行,通过广泛开展慰问贫困户,家政服务,清脏捡乱、文艺演出、工艺品展览等多种活动形式,树立了党员干部的良好形象,为带领居民群众参与社区各项建设奠定了扎实的基础。文明型社:社区一直把深入开展各种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作为提高居民的文明素质的有效途径来抓。今年以来,该社区先后组织居民200余人开展了庆“三八”、庆“五一”趣味运动会,引导居民广泛开展健身运动;组织开展“消夏纳凉”社区文艺演出,让社区群众自娱自乐;深入开展“创建干净美好家园”活动,号召广大居民自觉遵守公民道德规范,努力培养良好的环保意识,自觉告别不文明行为,共同创造文明、整洁、舒适、优美的社区环境。法制型社区:创建和谐社区的必要条件之一就是让社区里的居民群众都懂法,都能依法办事。为此,社区居委会努力创建“法制型社区”,制定了详细的法制讲座日程表,邀请了检察院、司法所的专业人员开展“法律进社区”活动,定期为居民群众举办法律知识讲座。该社区还专门成立了法律知识宣传队,通过出黑板报、做宣传牌和文艺演出等形式宣传法律知识。此外,居委会还充分调动社区内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的积极性,组建了“五老”关爱小组,参与社区矫正工作,让他们在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中发挥出独特优势。双拥型社区 :社区自2000年以来,分别与周边驻区部队建立了长期共建关系。6年来,该社区组织辖区企业和党员干部慰问部队12多次,累计赞助部队慰问品价值人民币6万元。共建部队也先后30次参与社区各项志愿活动。军民双方建立了深厚的友谊,互帮互助,共同进步,取得了双拥工作的长足发展。诚信型社区:今年年初,社区提出了“诚信型社区”创建口号,开展了“踏实做人,共铸诚信”活动,得到全体社区居民和商业户积极响应。一年来,该社区通过组织居民群众和商业户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的“三德”宣教活动和举办文艺汇演,文明竞赛活动,进一步强化广大居民商户的诚实守信意识,号召大家共同携起手来,踏实做人,共铸诚信,让诚实守信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让诚实守信之花在社区绽放异彩。平安型社区:社区是流动人口集中、情况较复杂的社区之一。多年来,该社区以平安建设为抓手,创新载体、加强管理、深化服务。通过积极开展“平安家庭”、“平安楼院”、“平安单位”、“平安社区”、“五好文明家庭”等创建活动,并将这些创建活动与宣传防火防盗知识、开展法律讲座、慰问弱势群体以及民事调解、党员义务巡逻等活动相结合,加强宣传,深入走访,着力解决社区在流动人口管理与服务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使居民创建平安家庭、平安社区的知晓率达100%,社区平安环境得到了明显的改。学习型社区 :社区坚持“以人为本,服务居民”的原则,弘扬“在学习中生活,在生活中学习”的新型学习理念,优化社区资源,加强与辖区企事业单位的联系与合作,加强社区党员、专业人才、各类志愿者队伍建设,促进社区与各相关单位的双向服务,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充分利用社区宣传栏、黑板报、市民学校等载体广泛宣传,引导社区居民确立终身学习的先进理念,倡扬人人学习、时时学习,努力使生活学习化、学习生活化,人人是学之,处处是学之所的学习型社区。服务型社区:社区在政府和群众之间架起一座知民心、体民情、解民忧的桥梁。为使来办事的群众进一门,解百事,今年4月份,社区建立了综合服务大厅,为居民提供失业登记、低保救助、职业指导、家政服务等“一站式”服务窗口,很好地顺延了社区综合服务中心的功能,全心全意为居民群众提供优质、便捷、高效的服务,受到广大居民的欢迎。为使社区工作者自觉接受居民的监督,该社区公开“诚信服务,请您监督”的服务承诺,赢得了居民的信赖和支持。党建型社区:近年来,社区通过党员活动室、流动党员服务站、党员责任区等活动阵地,以及开展社区在职党员参与社区建设、党员志愿者服务、党员一帮
一、为党旗增辉、为社区奉献、帮贫困、聚民心等一系列活动,使每个党员成为社区政策的宣传员、环境卫生的督察员、社区治安的巡逻员和爱心奉献的志愿者,凝聚了社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树立了新时期党员的良好形象,在全社区形成了党员带头发挥作用、人人参与社区建设的良好风尚。科普型社:社区从加强宣传入手,利用社区黑板报和科普长廊等载体,积极推进“科教进社区”活动。今年以来,该社区通过开展科普知识讲座、节水知识宣传,举办“科技在我身边”征文演讲比赛等形式的科普宣教活动十余次,吸引了社区居民和青少年学生的广泛参与,受教育群众达1100余人。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和举措,增强了居民的科普知识,提高了群众的环保意识,在辖区内营造了崇尚科学,尊重知识、爱护环境的良好氛围。关爱型社区:社区多年来坚持实施暖心工程,广泛动员社区党员、志愿者和共建单位为辖区困难家庭和老年人送温暖、献爱心,努力建设关爱型社区。今年年初,该社区提出了“居民困难对我说,我尽全力来解决”的服务承诺,开展了以真心助岗、孝心助老、热心助残、爱心助困、诚心助乐为内容的“五心”工作法,热心帮助社区特殊群体解决生活难题,深得居民群众的信任和好评。
第三篇:突出特色 打造亮点--科普工作特色
突出特色 注重实效 努力开创科普工作新局面
——丹凤县科普示范特色工作经验总结
近年来,我县在上级科协的正确指导下,认真贯彻落实《科普法》、《陕西省科学技术普及条例》,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紧密围绕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创新科普宣传形式,打造农村科普工作亮点,突出非正规教育特色,开创了我县科普示范工作的新局面。
一、科普宣传形式创新
科普宣传是科普工作的重要形式,也是一项基础性工作。通过坚持不懈、大张旗鼓的宣传活动,源源不断的把科普知识送到广大群众手中,既是提高公民科学素质的重要手段,又是营造浓厚的科普氛围的必要形式。对提高科协知名度、扩大科协工作影响有着重要意义。为了增强宣传效果,我们在开展科普宣传活动中,在形式上有以下几点创新:
1、在“科技之春”宣传月活动中举办专家报告会。2007年以来,我们紧密围绕我县农村产业化发展及提高领导干部公务员科学素质,每年从西农大、省委党校请来专家教授作关于抓好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促进新农村建设及提高领导干部、公务员科学决策与履职能力科普报告会。2010年3月,我们请省委党校教授、科技教研室主任韩西平为我县副科级以上干部作了《领导干部科学素质提高》的专题科普报告。县委宣传部开办了“丹凤大讲堂”,全年共举办了8期,为5000多名领导干部宣讲了多方面的科普知识,有力地促进了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的提高。
2、开展科普大篷车进校园、进农村活动。2006年至2008年,我们曾多次请省上的科普大篷车来我县,为县城及周边中小学进行有关航空航天知识、世界著名科学家简介、科技发展史等方面的大型科普图片展览,声、光、电科普器材演示,科普光碟播映,青年科学家科普报告、航模表演等多种形式的科普活动,使广大青少年深刻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丰富内涵,调动他们爱科学、学科学的积极性,帮助他们树立科学思想,学习科学知识,倡导科学方法,弘扬科学精神,增强了科技意识。2009年底,中国科协为我县配发了科普大篷车,我们充分发挥这一得天独厚的优势,在“科技之春”宣传月活动中,巡回在棣花、商镇、寺坪、资峪、毛里岗、月日等乡镇的学校和农村,开展《建 设生态文明新农村》、《画说高血压》、《生活方式与健康》、《艾滋病预防》等科普图片展览,吸引了众多的青少年和农民群众参观学习,利用车载设备播放有关种植、养殖技术的科普光碟,利用畜禽养殖服务箱、土壤养分速测设备进行现场演示等,激发了广大学生和农民群众学科学、学技术的浓厚兴趣,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宣传效果。
3、组建科普服务队,推进新农村建设。近年来,我们在开展科普一条街、科普集镇宣传的同时,每年都安排20天左右的时间,集中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组建30多支科技、卫生服务队,深入到蔡川、庾岭、桃坪、毛里岗、北赵川等边远特困乡镇,在田间地头、畜禽圈舍、果园菜棚、家庭院落为农民群众进行现场指导和培训,通过长期的宣传和培训,为农村培养了一批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和留得住、用得着、不离本土的技术人才。同时,通过医务工作者免费为山区群众义诊治病、赠送药品,宣传卫生健康科普知识,使群众普遍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关怀和科普带来的恩惠。
二、农村科普打造亮点
我县是山区农业县,又是重点贫困县。因此,抓好农村科普工作,促进农民科学素质的提高和先进技术的普及推广,依靠科技,发展产业,增产增收,脱贫致富始终是我县科协工作的重中之重。为了适应新农村建设对农村科普工作的新要求,近年来,我们在农村科普中抓了以下亮点工作:
1、扎实开展科普示范“五创一带”活动。为进一步强化科普示范带动作用,促进科普工作快速发展,我们扎实开展了以“创建科普示范乡镇、科普示范村、科普示范农技协、科普示范基地、培养科普示范带头人,带领农民增收致富奔小康”为主要内容的“五创一带”科普示范活动。尤其是创建科普示范县以来,我们对“五创一带”活动统一安排、分类指导、同步检查和督查,为全县树立了一批科普示范典型,实施了科普示范工程,通过典型引路来扩大科普示范工作的覆盖面,发挥示范效应。目前,全县已建成市级科普示范乡镇3个,科普示范村6个,市级十佳农科协4个,先进农技协10个,市级科普示范基地3个,市级农村科普带头人12人;培育县级科普示范乡镇5个,科普示范村30个,农村科普带头人20名,科普示范家庭130个,科技示范户180户。
2、认真抓好科普惠农“三个一”建设。2010年,县科协加大对科普惠农“三个一”建设力度,采取以点带面全面发展的方法,投入资金14.86万元为21个乡镇、50个村制做了高标准的科普宣传栏,以带动全县“三个一”建设。截止目前,全县21个乡镇和80%的村和社区都成立了科普工作站,制作了科普宣传栏,选配了科普宣传员,并建 2 立了“三个一”名册档案,为农村科普工作的开展建立了阵地,充实了队伍。
3、科普惠农项目得实惠。实施“科普惠农兴村(富民)计划”项目以来,我们紧紧抓住这一良好机遇,狠抓了农技协、科普示范基地的组织建设、制度建设及规范管理,按照科普惠农计划项目的要求,指导他们增强服务功能,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帮助科普带头人扩大示范规模,增加科技含量,提高示范效益,真正起到带头作用。截止目前,已有武关镇畜牧养殖协会、绿色农牧科普示范基地、棣花镇万湾村张现锁争取到 “科普惠农富民计划”项目,共获得13万元的奖补资金;商山药业协会、聚农生态养殖协会、山茱萸科普示范基地、科普带头人史存霞争取到 “科普惠农兴村计划”项目,获得65万元的奖补资金,该项目的实施体现了科普惠农的宗旨,使广大农民群众感受到科普工作不仅能带来科技知识和生产技术上的实惠,还能争取到资金扶持,也更进一步扩大了科协工作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三、非正规教育项目突出特色
中国科协—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非正规教育项目,在我县已连续实施4个周期,成为全省唯一连续4个周期实施该项目的县。该项工作也成为我县的一项特色亮点工作。近年来,我们严格按照项目的要求,立足于我县校外青少年成长需求,采取校外青少年集体参与、现场讨论、知识竞赛、自己组织、自己实施等具有非正规教育特点的方式方法,认真组织开展有利于校外青少年健康成长,增强谋生及发展能力的活动。
1、开展适合校外青少年需要的生产生活技能、卫生健康知识、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安全避险及自救技能培训、环境保护知识培训。
2、组织开展具有地方特色的校外青少年体育活动,培养他们不怕困难、勇于进取、敢为人先拼博精神,团结互助、紧密合作、携手共进、奋发向上的团队精神。
3、每年推荐校外青少年代表参加全省、全国性项目活动。全县3000多名校外青少年分别参加了各周期的项目活动,500多名代表参加了省级活动,有100多名校外青少年参加了全国性活动,他们通过参观科技馆、博物馆、名胜古迹、植物园、动物园,与奥运冠军、演艺名星面对面交流等,使他们开阔了视野,学到了知识,增长了见识。截止目前,已有500多名校外青少年学到了基本技能,被当地及外地企业聘用,有1000多名校外青少年学到了种养加技术,自主创业或协助家庭发展产业。
4、在项目实施中加强了村级学习中心建设。通过项目的实施在全县20多个村建立了校外青少年学习中心,并为他们配备了电视机、DVD、电脑、数码相机、体育活动器 3 材、科普图书、订阅了10多种科普报刊,有效地改善了当地科技文化及体育活动条件,有力地推动了当地的精神文明建设。
近年来,由于在项目实施中成绩突出,2009年我县获得该项目配发的价值20多万元的科普大篷车一辆;2010年11月,顺利通过了中国科协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对本周期项目的评估,并在我县举办了中国青年农民工项目非正规教育弹性课程培训试点。我县连续两年被评为全国先进项目县,去年12月县委副书记杨新友、县科协主席彭虎存在北京年审会上进行经验交流。
第四篇:创新工作 打造亮点
创新工作 打造亮点
西工区推动纪检监察工作跃上新台阶
西工区纪委监察局紧紧围绕“突出重点、打造亮点,整体推进、争创一流”的总体工作思路,创新工作,狠抓落实,推动纪检监察整体工作跃上新台阶。
一、“十个一”助推《廉政准则》学教活动深入开展。一是每周向全区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群发一条廉政短信,做到经常性提醒;二是在西工纪检监察网开辟专栏,做到宣传经常;三是组织全区科级领导干部90余人参观了市警示教育基地,做到警示教育到人;四是组织全区干部职工开展了“模范遵守《廉政准则》、正确行使手中权力”千人签名活动,做到签字承诺到人;五是组织全区科级以上党员领导干部签订了《廉政承诺书》,做到人人承诺;六是组织全区56个单位开展了《廉政准则》宣传教育板报展览,共展出各类板报82块,参观人数达3000余人次;七是邀请市委党校魏晓彤教授作了《廉政准则》专题辅导报告,全区科以上党员干部180余人参加了辅导;八是结合其他法规条款,在全区开展了一次知识测试;九是开展了为期一周的廉政书画展;十是组织了一次以《廉政准则》为主题的文艺汇演,寓教于乐,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二、三个“3+1”促使经济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成立三个机构,完善一个职能”确保企业证照全程“代办服务”代到位。三个机构:成立区经济发展环境领导小组,负责协调、监督各部门职能发挥和职责落实;成立区经济发展服务中心,为新投资项目(企业)全程代办各种证照手续。完善一个职能:完善行政服务中心功能,建成了电子监察工作平台,实现了行政审批事项“跟踪监控、预警纠错、绩效测评、信息服务、统计分析、投诉处理”六大功能。“3+1”代办模式使请办事项平均办理时间由原来的16天减少到10天。“推行三项服务,完善一套制度”确保企业发展全方位的“跟进式”服务跟到位。三项服务:“挂牌服务”,首批挂牌服务企业35家;“县处级领导分包服务”,区五大班子领导分包区联系重点企业,为企业提供全方位服务;“首席服务官服务”,先后向16家企业和区重点项目选派首席服务官6批24人(次)。一套制度:相继出台了《西工区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十项制度》等一系列制度,靠制度保证对企业服务的长效性。“3+1”服务模式先后解决企业在发展中遇到的29个问题。“实施三项措施,落实一个办法”确保企业发展环境“全程监管”管到位。三项措施:设立区优化经济环境投诉中心。24小时受理企业和商户的投诉举报,共受理群众举报、咨询电话120多件(次),现场处理42次,咨询答复183次,涉及一般违纪问题30余次,立案查处8起,处理违纪人员6人。建立经济环境监测点。将辖区30多家诚信守法的重点企业列为经济发展环境监测点,定期对我区相关部门依法行政、工作作风、办事效能、廉洁从政情况进行监测。改进政风行风评议方式。行风评议“三管齐下”,评议范围从区直部门和垂直单位扩大到全区72家重点科室、窗口单位和基层站所;参评对象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企业、商户、居民,扩大到直接接受服务的群众;评议形式从问卷调查扩展到面对面评议等形式,强化了政风行风评议效果。一个办法:出台了《西工区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工作绩效考核办法》,实行台账式管理,采取百分倒扣制,年终对前5名进行奖励,后2名进行责任追究。“3+1”监管模式有效地推进了作风转变和效能提升。
三、“十项机制”打造群众诉求绿色通道。一是“专人负责”机制。专人具体办理,做到了“人员责任到位”;二是“快速反应”机制。当天的事项当天派办,做到了“快速派办到位”;三是“协查联办”机制。区纪委监察局领导协调各方,协办快办,做到“相关部门协调到位”。四是“现场督办”机制。区纪委和相关部门主要领导现场办公,做到了“问题解决到位”。五是“提醒催办”机制。办结一个消号一个,做到了“提醒催办到位”。六是“效果回访”机制。办理结果跟踪随访,做到“问效跟踪到位”。七是“双月通报”机制。双月汇总通报,做到“情况通报到位”。八是“表扬惩处”机制。重奖严惩,做到“奖惩兑现到位”。九是“台帐备案”机制。个案详细登记,做到“信息掌握到位”。十是“季度分析”机制。每季一分析,做到“预测参谋到位”。今年共受理群众诉求424起,办结率100%,群众满意率98.5%。
四、“3+2X”机制扎实推进廉政文化建设。三级联动共建廉政文化平台。区机关率先垂范。在全市率先建成西工纪检监察网,实现了网站的适时更新和动态管理。区直部分部门把办公区域装扮成“清风苑”等,各会议室悬挂廉政制度,领导办公室悬挂清心养廉的字画,到处洋溢着廉政文化氛围。乡(办)整体推进。区印发了《西工区廉政文化精品社区(村)建设实施方案》,到外地参观学习,召开座谈会集思广益,定试点,谋特色。各乡、办事处采取不同形式,广泛传播廉政文化,形成动静结合、内容丰富的廉政文化宣传布局。社区(村)各显特色。王城路办事处行署路社区结合实际打造了“廉政文化院落”;洛北乡东下池村打造了近百米长的“廉政文化长廊”。其他各村(社区)也因地制宜,创建了各具特色的廉政文化阵地,共建成党风廉政建设示范社区9个。两个X奏响“廉洁西工”最强音。以廉政文化“六进”活动为主线,研究出台了《西工区关于加强廉政文化建设的意见》等文件,力求宣传形式多样化。丰富廉政文化的内容,打出多种廉政文化“套餐”,力求宣传内容多元化。西工区选送的“快板舞-廉政歌”、“歌伴舞-祝福祖国”等节目分获市纪委廉政汇演三等奖、二等奖。
五、突出五个重点构建“三重一大”事项监督机制。突出重大事项决策环节。全区各部门、各单位按照“领导班子集体研究、民主集中、会议决定”的原则,由集体研究讨论作出“三重一大”事项决定(有会议记录)。突出事前申报环节。研究制作了制式“三重一大”事项报告备案表,各部门、各单位在申报重大事项报告时,区纪委监察局在2个工作日内下发《廉政提示函》,提出具体廉政要求,对报告的事项实施廉政跟踪监督。突出事中监督环节。被监督单位必须如实向派驻廉政监督组或廉政监督员提供该重大事项在执行、建设、实施过程中各个环节的相关资料,自觉接受廉政监督员的检查监督。突出事后验收环节。凡是报告的重大事项,在事项执行结束或项目竣工后,必须以书面形式将重大事项实施情况、项目预决算审计情况、工程竣工验收情况等向区领导小组办公室报告,区纪委监察局对被监督单位报告的重大事项进行全面验收监督。突出台帐监管环节。对申报的各项重大事项审批等情况实行了“一事一记”,存档备查,保证了各项重大事项监督件件有记录、事事有结果。今年共审核监督“三重一大”事项73项,监督政府投资项目预算资金2520万元,核减项目投资31.1万元。
六、“一个载体两个机制”有力促进作风转变和效能提升。8月31日,西工区召开了作风效能建设动员大会,对全区的作风效能建设进行了安排部署,重点是选准一个载体,完善两个机制。“一个载体”就是在全区开展“三问两整治一提高”活动。三问:问一问自己在工作中是否遵章守纪,问一问自己在工作中是否尽职尽责,问一问自己负责的工作是否取得成效;两整治:整治作风行风,着力整治衙门之风、拖沓之风、推诿之风、懒散之风、贪占之风;整治发展环境。重点整治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以及“以收代罚”、“只罚不管”、“重罚轻管”等现象。一提高:提高工作执行力。重点解决一些单位和部门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决策部署的力度不大、进展迟缓、效果不佳等问题。“两个机制”:暗访机制,成立了明察暗访办公室,投资3万元购买了暗访器材,实行“一周一暗访、一月一通报、一季一讲评”的工作机制。共下发《整改通知单》3份,印发《通报》3期,整改行政效能问题6个。惩处机制,制订下发了《西工区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作风效能问责惩戒办法(试行)》、《西工区机关工作人员非正常信访等违规行为责任追究办法》、《西工区效能提升考评细则》,奖励先进,惩处落后。先后责成各部门、各单位对99人进行了批评教育,对9人进行了全区通报批评,对1人进行了告诫,对2个单位领导进行了告诫谈话,对1人进行了党政纪处理。
七、“月督导,两表一本”推进村(居)务监督委员会建设初见成效。坚持“分类指导、整体推进,规范运行、确保实效”的原则,成立了领导小组,研究制定了《关于全面推行村(居)务监督委员会制度建立健全“四议两公开一监督”工作机制的实施意见》,指导各村(社区)依法依程序选出了村(居)务监督委员会成员。月督导。按照科级干部分包乡办的具体分工,每个月分别由纪委书记、纪委副书记亲自带队督导。落实两表一本。统一制作了《西工区村(居)务监督委员会工作统计表》、《西工区村(居)务监督委员会受理征集群众意见建议统计表》及《西工区村(居)务监督委员会会议记录本》。目前,辖区26个行政村、36个社区,除5个村因特殊原因延迟选举外,已全部建立村(居)务监督委员会。监委会共参与监督村级重大事项115件(次),审核集体资金15万元,提出否决建议9次,化解群众矛盾127件(次)。
八、“八大机制三项制度”创新信访举报工作。信访举报工作坚持“有信必查、有访必接、查实必究、究必重警”的原则,研究确定了“八大机制三项制度”,“八大机制”即:信访举报组织领导机制、信访举报受理办理机制、信访举报信息共享机制、疑难信访会办机制、信访举报督办机制、信访举报反馈机制、信访举报回访机制、信访举报责任追究机制;“三项制度”即:信访举报有功人员奖励制度、干部下访和领导包案制度、信访听证会制度,通过这些机制制度,有效地提高信访举报的工作效率,为拓宽案源线索、化解群众难题提供了可靠保证。
今年以来,西工区还进行了多项工作创新。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在全市各县(区)中率先推开,以现场会、推进会、督导培训的方式,推动此项工作的蓬勃开展,共查找廉政风险点500多个,制定防范措施200多项。在抓好《案管条例》推行的同时,投资4万余元,高标准、高规格、高质量地建成了音视频监控办案谈话室。派驻机构统一管理工作也取得了明显成效。通过抓创新、抓亮点,增添了工作动力,增强了机关活力,推动了西工区纪检监察工作跃上了新台阶。
第五篇:特色亮点工作
特色亮点工作
杨家山教学点
一体化管理。近年来,我们矢志不移的推行与中心校的一体化管理。让教学点教师和学生尽量多的参与到中心校的教研及各项活动当中。
“联校走教”模式。根据实际情况,探讨实施 “联校走教”模式。每周中心校将会选派三名教师到教学点进行音、体、美课程的实地授课,有效弥补了教学点师资力量的不足。
小班化教室布置。我们把孩子们的学习用品、生活用品、娱乐玩具全部搬进教室,使学习、生活、娱乐融合为一体,使教室作用的发挥更大、更强化。
有效地利用了数字资源。我们将一些高质量的课堂实录、教案、课件等教学资源全部下载、输送到数字资源设备当中,使教学点的孩子们也同样享受到高水平、高质量的教学过程,孩子们很享受,我们也很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