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水土保持局工作总结及2005年工作要点
2004年是我们党和国家历史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的一年。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的胜利召开标志着党和国家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今年我局在水利部、黄委会、长委会、黄河上中游管理局等上级部门的关怀和支持下,在省委、省政府和水利厅的直接正确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十六大、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认真执行水土保持法,按照水利部治水新思路,围绕全国水土保持工作会议和全省水利会议的工作部署,解放思想、与时俱进、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持续、健康、稳步、快速地推进我省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全力服从、服务于我省经济社会工作大局,较好地完成了上级安排的各项任务。现将主要工作总结如下:
一、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因地制宜、重点突破,全面推进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新局面2004年,我们以治理水土流失为根本,以减少江河泥沙、恢复植被、改善生态环境和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为目标,以良好的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系统保障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工作的指导思想,遵循我省水土流失自然规律和社会经济发展规律,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在经济发展较快、水土流失比较严重的东部黄土高原地区加强综合治理,重点实施了以淤地坝为主的沟道坝系建设和以小流域治理为主的黄河水保生态工程。在地广人稀的西部牧业区加大了预防保护力度,继续实施长江、黄河源区水土保持预防保护工程和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工程,以治理带动保护,以保护促进治理,使我省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取得了喜人的成绩。年内,我局积极争取,落实到各类水土保持资金5013.04万元,其中中央投资3315.04万元,省级沟道治理资金300万元,地方自筹资金1398万元。中央投资中,国债资金500万元,黄河水土保持生态工程资金737万元,淤地坝建设资金1610万元,长江源区预防保护工程资金100万元,水土保持监测网络及信息系统建设一期工程资金368.04万元。截止目前,全省各行业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823.6km 2,占目标任务的123%;水保部门完成治理面积130.19km 2,占目标任务的130.19%。其中梯田341.8公顷,水保造林6844.1公顷,种草734.6公顷,封山育林5098公顷。完成保护面积3000km 2,其中生态修复面积1042.89km 2,完成水保治沟骨干工程10座,淤地坝建设75座,完成小型水保工程338项。
(一)前期工作扎实有效今年,我们围绕防治目标,本着“因地制宜、因害设防、合理配置、统筹兼顾”的原则,继续加强了水土保持前期工作规范化建设,年内编制完成了《青海省水土保持生态规划》(初稿)、《青海省水土保持生态修复规划》(初稿)、《青海水利十一五规划大纲》(水保部分)、《三江源水土保持实施方案》;编制完成了《青海省西宁市南山项目区水土保持可研报告》、《长岭沟水土保持综合典型监测站技术报告》、《青海省黄河上游水土保持重点防治工程2005年小流域综合治理可研报告》、《青海省三江源水土保持生态修复一期项目可研报告》;编制完成了西宁市火烧沟等7条国债小流域实施方案;编制完成了《全省水土保持预防监督工作纲要》;修改完成了湟中县铁骑沟流域、湟源县罗家湾流域、乐都县峰堆流域、民和县米拉沟流域淤地坝坝系可研报告。
(二)各项治理项目进展顺利1.淤地坝坝系建设稳步推进为了全面贯彻落实黄河中游水土保持委员会第七次会议精神,今年我们正式启动了“青海省黄土高原区淤地坝建设工程”。对此项工程建设,我局高度重视,年初就积极着手准备。一方面早动手,早准备,早部署,对我省淤地坝建设和运行现状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为淤地坝工程的顺利实施奠定了基础;另一方面积极向上级汇报情况,争取项目立项。一年来,从上到下,加强领导,精心组织,保证了这一亮点工程的顺利实施:一是完善工程建设领导机构,从省到地、到县三级都成立了淤地坝建设领导小组;二是省人民政府正式批复了《青海省黄河流域黄土高原区水土保持淤地坝规划》;三是狠抓示范坝系建设,在对已建成的坝系开展辅助性建设、进行整体提升的基础上,高标准、严要求地启动了湟中县总堡沟、平安县白沈沟、大通县山城景阳、互助县哈拉直沟四条流域示范坝系建设工程;四是积极申报了湟中县铁骑沟、湟源县罗家湾、乐都县峰堆、民和县米拉沟等4条小流域坝系建设项目;五是严格贯彻水利基本建设程序要求,对在建项目全部实行公开招投标,全面实行了项目法人制和工程监理制。六是积极开展调查研究,探索淤地坝建设与管理方面的有效措施。坚持“谁投资、谁所有、谁受益、谁管护”的原则,积极探索淤地坝管理运行方面的经验。今年共完成大型淤地坝10座,中小型坝75座。目前我省的黄土高原淤地坝建设进展顺利,尤其是四条示范坝系建设开局良好,工程的管理模式、建设标准为今后的工作起到了典型示范作用。2.黄河水保工程取得重大进展今年,黄河水保生态工程计划下达较晚,我局突出一个“早”字,早准备、早部署,强化管理、抓紧实施,确保了工程质量和进度。1.黄河生态工程重点支流项目:湟水支流完成综合治理面积35.34km 2,其中完成梯田170.8公顷,水保造林2250公顷,人工种草663.33公顷,围栏封育450公顷,修建淤地坝35座,全面完成计划任务;2.黄河生态工程重点小流域项目:今年是黄河生态工程重点小流域项目实施的第二年,我局在年初计划未到的情况下,积极按原批复的进度组织实施。4月份,按照《黄河水土保持生态工程项目建设管理规程<试行>》,对2003年度实施项目进行了全面复查;8月份,中游局下达今年资金计划后,我局及时组织实施,截止目前,完成综合治理面积39.33km 2,其中完成梯田111公顷,营造水保林1783.6公顷,种草71.3公顷,封山育林1968公顷,修筑石谷坊95座,道路1条7公里,蓄水池4座,涝池1座,全面完成计划任务。3.生态修复工程全面推进我省生态修复工程实施三年来取得了较好的成绩,项目区生态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特别是今年,我们按照水利部治水
拔任用工作的程序和要求。今年在1名科级干部的选拔、3名试用期满副科级干部的转正和处级后备干部的推荐上,严格遵循《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条例》规定的任职条件、任职资格和任用程序,形成了民主、公开、平等、择优的用人导向和竞争机制,并在科级干部的管理上执行谈话制度,重点在干部任前、期满考核和发生工作失误、错误等关口上,严格执行了勉励、戒勉谈话。同时继续实施“党员形象工程”建设,坚持“从我做起,对我监督,向我看齐”的作风,形成“比、帮、带、超”的良好工作气氛,发挥了表率和垂范作用。
(二)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斗争,进一步密切党群关系2004年,我们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斗争始终作为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来抓。第一,结合我局工作实际,按照厅党组《关于2004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工作安排意见》进行了专项工作安排,并从源头上进行了党风廉政建设任务分解,签定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严格落实《水保局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有效地促进了党风廉政建设的深入开展。第二,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教育活动,积极开展以党纪法规为主的党性、党风、党纪宣传教育,重点对中纪委三次全会和省纪委三次全委会精神进行了学习。另外还引用~案件,以案施教。今年我们组织有关领导干部前往西宁市女子监狱,聆听在押职务犯罪分子现身说法,对预防职务犯罪进行了专题教育,做到了警钟长鸣。第三,规范水保项目监管,在水土保持生态建设项目的行政审批上,严格规范了审批程序,加大了监督制约机制,积极推行工程招投标制、项目法人制、工程监理制,并全面执行工程廉政合同,从程序和制度上杜绝了水保建设工程中的~行为。第四,加大了党风廉政建设的监督检查力度。今年我们把党风廉政建设的有关规定作为制度执行年的突出内容加以落实,严格执行了领导干部收入申报、重大事项报告和礼品登记三项制度,并在半年工作总结和有关考核中,对各领导干部和各部门的廉政建设情况对照年初签定的廉政合同,并结合业务工作完成情况进行了民主测评和监督检查,在年终对领导干部进行测评时,我们还向各州县水保部门发放测评表,广泛征求基层群众的意见。第五,加强财务管理和改革,今年我们按照收支两条线的要求,健全各项财务制度,规范管理,提高财务工作质量和效率,并加大了对国债资金的跟踪检查,从而保证了资金的投向,规范了财务管理。第六,认真做好群众信访工作。今年,湟源县小高陵部分群众因为只顾眼前利益,来我局要求更改已经论证的项目实施,我局对此极为重视,专门派出技术骨干,进行政策、理论疏导,使他们改变了想法,树立了生态导向的科学理念。第七,按照“四大纪律”、“八项要求”和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十种表现及赵乐际书记提出的七种表现,我们进行了扎实的党建调研工作,对我局党员的教育、管理、监督工作的方法、经验和不足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了开展党员先进性教育的建议和意见,为全面开展我局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奠定了基础。通过以上工作,党员干部的思想道德明显提高,支部的思想作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和干部生活作风明显改变,党员干部在群众中的威信进一步提高,党群关系进一步密切,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和要求入党的同志不断增加。
(三)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扎实开展支部目标管理2004年,我局党支部继续坚持党管干部的原则,层层落实责任制,认真履行支部和第一责任人的要求,通盘考虑,统筹安排。继续坚持了中心组学习制度和党小组学习制度,年底认真开展民主评议党员活动,党员合格率100%。局领导本着交流思想、沟通情况、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共同提高的目的,于10月底召开了以“四大纪律”、“八项要求”为主要内容的廉政勤政专题民主生活会,对领导班子及成员进行了全面、求实的评议。年内进一步落实《支部工作细则》,作到认识到位、措施到位、工作到位,坚持“三会一课”制度,按期组织党员过组织生活,开展组织活动,党建工作做到了经常化、制度化。坚持和完善支部目标管理,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在班子内部做到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勤交流、勤沟通,形成民主、科学、公开的决策机制和执行程序,基本作到了组织健全、分工明确、工作有序、纪律严明、战斗有力,班子成员党性强、觉悟高,自觉做到了职责上分、目标上合,工作上分、思想上合,任务上分、步调上合,班子在群众中具有了较高的威信,得到了群众的肯定和信任。
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一)我省水土流失面广量大,治理任务非常繁重,但是地方财政困难,中央投资力度不大,治理步伐缓慢,难以满足西部大开发的需要。
(二)监督执法工作力度不够,特别是西南牧区,机构虽初步健全,但执法工作进展缓慢,需要进一步拓展和加强。全省水保执法权威有待提高,“三同时”制度还没有得到全面落实,需进一步加强与环保、国土资源管理、建设管理等部门的横向合作,以便形成合力,促进工作。
(三)监测工作相对滞后,跟不上形势需要,监测体系建设有待于进一步健全,监测队伍建设和技术业务培训急需加强,正常的监测经费还没有固定渠道得以保证,这些问题急需研究和解决。
(四)我省自然条件差,地域特点突出,治理中更需要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增加科技含量,提高三大效率。
七、明年的工作要点2005年将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的第一年,我省水土保持工作要继续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以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综合治理和预防监督两手抓,努力将我省的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推上一个新台阶,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态基础。
(一)党建和精神文明建设认真实施支部目标管理,按照《中共中央关于在全党开展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意见》要求,积极组织安排,全面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工作,进一步加强政治理论学习,狠抓行业作风建设,开好民
第二篇:水土保持局工作总结及2005年工作要点
2004年是我们党和国家历史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的一年。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的胜利召开标志着党和国家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今年我局在水利部、黄委会、长委会、黄河上中游管理局等上级部门的关怀和支持下,在省委、省政府和水利厅的直接正确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十六大、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认真
执行水土保持法,按照水利部治水新思路,围绕全国水土保持工作会议和全省水利会议的工作部署,解放思想、与时俱进、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持续、健康、稳步、快速地推进我省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全力服从、服务于我省经济社会工作大局,较好地完成了上级安排的各项任务。现将主要工作总结如下:
一、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因地制宜、重点突破,全面推进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新局面2004年,我们以治理水土流失为根本,以减少江河泥沙、恢复植被、改善生态环境和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为目标,以良好的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系统保障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工作的指导思想,遵循我省水土流失自然规律和社会经济发展规律,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在经济发展较快、水土流失比较严重的东部黄土高原地区加强综合治理,重点实施了以淤地坝为主的沟道坝系建设和以小流域治理为主的黄河水保生态工程。在地广人稀的西部牧业区加大了预防保护力度,继续实施长江、黄河源区水土保持预防保护工程和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工程,以治理带动保护,以保护促进治理,使我省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取得了喜人的成绩。年内,我局积极争取,落实到各类水土保持资金5013.04万元,其中中央投资3315.04万元,省级沟道治理资金300万元,地方自筹资金1398万元。中央投资中,国债资金500万元,黄河水土保持生态工程资金737万元,淤地坝建设资金1610万元,长江源区预防保护工程资金100万元,水土保持监测网络及信息系统建设一期工程资金368.04万元。截止目前,全省各行业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823.6km2,占目标任务的123;水保部门完成治理面积130.19km2,占目标任务的130.19。其中梯田341.8公顷,水保造林6844.1公顷,种草734.6公顷,封山育林5098公顷。完成保护面积3000km2,其中生态修复面积1042.89km2,完成水保治沟骨干工程10座,淤地坝建设75座,完成小型水保工程338项。
(一)前期工作扎实有效今年,我们围绕防治目标,本着“因地制宜、因害设防、合理配置、统筹兼顾”的原则,继续加强了水土保持前期工作规范化建设,年内编制完成了《青海省水土保持生态规划》(初稿)、《青海省水土保持生态修复规划》(初稿)、《青海水利十一五规划大纲》(水保部分)、《三江源水土保持实施方案》;编制完成了《青海省西宁市南山项目区水土保持可研报告》、《长岭沟水土保持综合典型监测站技术报告》、《青海省黄河上游水土保持重点防治工程2005年小流域综合治理可研报告》、《青海省三江源水土保持生态修复一期项目可研报告》;编制完成了西宁市火烧沟等7条国债小流域实施方案;编制完成了《全省水土保持预防监督工作纲要》;修改完成了湟中县铁骑沟流域、湟源县罗家湾流域、乐都县峰堆流域、民和县米拉沟流域淤地坝坝系可研报告。
(二)各项治理项目进展顺利1.淤地坝坝系建设稳步推进为了全面贯彻落实黄河中游水土保持委员会第七次会议精神,今年我们正式启动了“青海省黄土高原区淤地坝建设工程”。对此项工程建设,我局高度重视,年初就积极着手准备。一方面早动手,早准备,早部署,对我省淤地坝建设和运行现状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为淤地坝工程的顺利实施奠定了基础;另一方面积极向上级汇报情况,争取项目立项。一年来,从上到下,加强领导,精心组织,保证了这一亮点工程的顺利实施:一是完善工程建设领导机构,从省到地、到县三级都成立了淤地坝建设领导小组;二是省人民政府正式批复了《青海省黄河流域黄土高原区水土保持淤地坝规划》;三是狠抓示范坝系建设,在对已建成的坝系开展辅助性建设、进行整体提升的基础上,高标准、严要求地启动了湟中县总堡沟、平安县白沈沟、大通县山城景阳、互助县哈拉直沟四条流域示范坝系建设工程;四是积极申报了湟中县铁骑沟、湟源县罗家湾、乐都县峰堆、民和县米拉沟等4条小流域坝系建设项目;五是严格贯彻水利基本建设程序要求,对在建项目全部实行公开招投标,全面实行了项目法人制和工程监理制。六是积极开展调查研究,探索淤地坝建设与管理方面的有效措施。坚持“谁投资、谁所有、谁受益、谁管护”的原则,积极探索淤地坝管理运行方面的经验。今年共完成大型淤地坝10座,中小型坝75座。目前我省的黄土高原淤地坝建设进展顺利,尤其是四条示范坝系建设开局良好,工程的管理模式、建设标准为今后的工作起到了典型示范作用。2.黄河水保工程取得重大进展今年,黄河水保生态工程计划下达
第三篇:水土保持局工作总结及2005年工作要点
2004年是我们党和国家历史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的一年。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的胜利召开标志着党和国家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今年我局在水利部、黄委会、长委会、黄河上中游管理局等上级部门的关怀和支持下,在省委、省政府和水利厅的直接正确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十六大、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认真执行水土保持法,按照水利部治水新思路,围绕全国水土保持工作会议和全省水利会议的工作部署,解放思想、与时俱进、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持续、健康、稳步、快速地推进我省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全力服从、服务于我省经济社会工作大局,较好地完成了上级安排的各项任务。现将主要工作总结如下:
一、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因地制宜、重点突破,全面推进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新局面2004年,我们以治理水土流失为根本,以减少江河泥沙、恢复植被、改善生态环境和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为目标,以良好的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系统保障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工作的指导思想,遵循我省水土流失自然规律和社会经济发展规律,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在经济发展较快、水土流失比较严重的东部黄土高原地区加强综合治理,重点实施了以淤地坝为主的沟道坝系建设和以小流域治理为主的黄河水保生态工程。在地广人稀的西部牧业区加大了预防保护力度,继续实施长江、黄河源区水土保持预防保护工程和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工程,以治理带动保护,以保护促进治理,使我省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取得了喜人的成绩。年内,我局积极争取,落实到各类水土保持资金5013.04万元,其中中央投资3315.04万元,省级沟道治理资金300万元,地方自筹资金1398万元。中央投资中,国债资金500万元,黄河水土保持生态工程资金737万元,淤地坝建设资金1治理发愣功万元,长江源区预防保护工程资金100万元,水土保持监测网络及信息系统建设一期工程资金368.04万元。截止目前,全省各行业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823.6km 2,占目标任务的123%;水保部门完成治理面积130.19km 2,占目标任务的130.19%。其中梯田341.8公顷,水保造林6844.1公顷,种草734.6公顷,封山育林5098公顷。完成保护面积3000km 2,其中生态修复面积1042.89km 2,完成水保治沟骨干工程10座,淤地坝建设75座,完成小型水保工程338项。
(一)前期工作扎实有效今年,我们围绕防治目标,本着“因地制宜、因害设防、合理配置、统筹兼顾”的原则,继续加强了水土保持前期工作规范化建设,年内编制完成了《青海省水土保持生态规划》(初稿)、《青海省水土保持生态修复规划》(初稿)、《青海水利十一五规划大纲》(水保部分)、《三江源水土保持实施方案》;编制完成了《青海省西宁市南山项目区水土保持可研报告》、《长岭沟水土保持综合典型监测站技术报告》、《青海省黄河上游水土保持重点防治工程2005年小流域综合治理可研报告》、《青海省三江源水土保持生态修复一期项目可研报告》;编制完成了西宁市火烧沟等7条国债小流域实施方案;编制完成了《全省水土保持预防监督工作纲要》;修改完成了湟中县铁骑沟流域、湟源县罗家湾流域、乐都县峰堆流域、民和县米拉沟流域淤地坝坝系可研报告。
(二)各项治理项目进展顺利1.淤地坝坝系建设稳步推进为了全面贯彻落实黄河中游水土保持委员会第七次会议精神,今年我们正式启动了“青海省黄土高原区淤地坝建设工程”。对此项工程建设,我局高度重视,年初就积极着手准备。一方面早动手,早准备,早部署,对我省淤地坝建设和运行现状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为淤地坝工程的顺利实施奠定了基础;另一方面积极向上级汇报情况,争取项目立项。一年来,从上到下,加强领导,精心组织,保证了这一亮点工程的顺利实施:一是完善工程建设领导机构,从省到地、到县三级都成立了淤地坝建设领导小组;二是省人民政府正式批复了《青海省黄河流域黄土高原区水土保持淤地坝规划》;三是狠抓示范坝系建设,在对已建成的坝系开展辅助性建设、进行整体提升的基础上,高标准、严要求地启动了湟中县总堡沟、平安县白沈沟、大通县山城景阳、互助县哈拉直沟四条流域示范坝系建设工程;四是积极申报了湟中县铁骑沟、湟源县罗家湾、乐都县峰堆、民和县米拉沟等4条小流域坝系建设项目;五是严格贯彻水利基本建设程序要求,对在建项目全部实行公开招投标,全面实行了项目法人制和工程监理制。六是积极开展调查研究,探索淤地坝建设与管理方面的有效措施。坚持“谁投资、谁所有、谁受益、谁管护”的原则,积极探索淤地坝管理运行方面的经验。今年共完成大型淤地坝10座,中小型坝75座。目前我省的黄土高原淤地坝建设进展顺利,尤其是四条示范坝系建设开局良好,工程的管理模式、建设标准为今后的工作起到了典型示范作用。2.黄河水保工程取得重大进展今年,黄河水保生态工程计划下达较晚,我局突出一个“早”字,早准备、早部署,强化管理、抓紧实施,确保了工程质量和进度。1.黄河生态工程重点支流项目:湟水支流完成综合治理面积35.34km 2,其中完成梯田170.8公顷,水保造林2250公顷,人工种草663.33公顷,围栏封育450公顷,修建淤地坝35座,全面完成计划任务;2.黄河生态工程重点小流域项目:今年是黄河生态工程重点小流域项目实施的第二年,我局在年初计划未到的情况下,积极按原批复的进度组织实施。4月份,按照《黄河水土保持生态工程项目建设管理规程<试行>》,对2003实施项目进行了全面复查;8月份,中游局下达今年资金计划后,我局及时组织实施,截止目前,完成综合治理面积39.33km 2,其中完成梯田111公顷,营造水保林1783.6公顷,种草71.3公顷,封山育林1968公顷,修筑石谷坊95座,道路1条7公里,蓄水池4座,涝池1座,全面完成计划任务。3.生态修复工程全面推进我省生态修复工程实施三年来取得了较好的成绩,项目区生态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特别是今年,我们按照水利部治水新思路和全国水土保持工作会议精神,一是加大了对生态修复工程的宣传,利用“中国水周”、“世界水日”等在项目区积极进行宣传,并在交通要道、封育入口处等醒目位置树立了宣传牌,设立封育标志,大力宣传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工程;二是建立健全生态修复政策、法规体系。各项目区政府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颁布出台了有关政策法规。湟源县颁布了《水土保持生态修复试点工程封山育林(草)管理制度》,互助县颁布了《生态修复实施意见》,祁连县、湟中县出台了《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工程管护办法》,源区达日县发布了《黄河流域部分区域实行禁牧的通知》、海南州出台了《禁牧令》、共和县颁布了《生态修复公告》。同时五县项目区受益乡村还制定了《封山护林草禁牧制度》、《乡规民约》等;三是不断扩大保护面积,加快植被恢复速度,推进水土流失治理步伐,在重点狠抓湟源、互助、祁连、玉树四个试点县和黄河、长江源区生态修复工作的基础上,又新增加了湟中和乐都两个试点县,年内共完成生态修复面积1042.89km 2。4.其他治理项目国债项目:今年完成了西宁市火烧沟、小酉山、庙儿沟、铁骑沟、大通县桥西、湟源县拉萨沟、湟中县拦隆口、循化县南山流域等国债项目的治理任务。截止目前共完成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4.5km 2,完成计划任务的100%。其中完成基本农田60公顷,营造水保林2697公顷,苗圃6.67公顷,经济林6.67公顷,实施围栏封育2680公顷,修筑石谷坊222座,防洪渠666米,蓄水池5座。水土保持大示范区建设:根据水利部《关于开展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示范区建设的通知》精神,我局积极组织开展此项工作,确定西宁市城郊流域为第一批示范区建设单位,大通、湟源、互助、乐都等4县将此项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建立健全了领导机构,明确了目标,落实了责任,按照“水保搭台、政府导演、部门唱戏、全社会参与”的建设格局正加紧开展项目建设,努力将我省大示范区建设项目做大、做强。长岭沟小流域科技示范建设:今年,我们在长岭沟建设上不断加大科技投入、增加科技含量、提高科技水平,努力使长岭沟科技示范建设迈上一个新台阶,为全省的小流域综合治理提供了科技示范和样板作用。长岭沟小流域已建成不同整地方式和不同林种配置的实验示范小区10个,布置流域小区4个,示范面积11.3亩。年内完成整地515亩,造林200亩,新建苗圃面积24.38亩,育苗17.39亩;另外,加强了景点建设,今年完成4个花坛建设,种植了各类花灌木426墩,各类草花2500平方米,种植草坪350多平方米。并对现有景点进行了种植调整,新植福禄考、荷兰菊等须宿根花卉2056墩,花灌木88墩,修筑喷泉1眼,如期完成管理楼建设任务,并顺利通过验收。
(三)预防监督工作力度进一步加大今年,我们进一步加大了预防监督的工作力度,严格开展了预防监督执法规范化建设,狠抓“三权一方案”和“三同时”制度的落实。截止目前,全省共开展各级执法检查270次,督促编报大中型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13项,审批水土保持方案15项,征收水土流失补偿费13.43万元,查处水土保持违法案件1起,从一定程度上遏制了人为水土流失不断扩大的势头,在交通、煤矿、水电站等建设领域实现了开发建设项目与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同步进行、协调发展。长江、黄河源区水土保持预防保护工程进展良好。2004年,我们继续加大工程实施力度,黄河源区水土保持预防保护工程圆满完成中期评估检查,得到了上级的一致好评。在水利厅、水保局及项目区各级水利水保部门共同努力下,全面完成2004年计划任务,使长江、黄河源区水土保持预防保护工程整体提升。在工程中:一是进一步加大了水土保持宣传力度。今年,长江、黄河源区共投入宣传经费77万元,制作固定宣传标语403条,编写印刷《青海省水土保持科普知识读本》1万册,发放水土保持宣传材料3.35万份,并在城镇周围、交通要道和生态修复区设立水土保持大型宣传设施3座,中型宣传牌(碑)45块,在巩固完善玉树州、贵南县、玛多县水保宣传一条街的基础上,建立了黄南州水保宣传一条街。同时玉树州、称多县水务局与县委宣传部、教育局、团委等单位联合举办了水土保持知识竞赛,玉树州举办了水土保持监督执法培训班。二是进一步完善水土保持配套法规体系。今年我们修改了长江、黄河源区水土保持预防保护监督工程管理办法,源区7州、1市、20个县把建立健全水土保持配套法规体系作为开展源区水土保持工作的重要内容来抓,目前黄河源区12县和长江源区大部分县已按要求健全了水土保持有关配套法规和各项管理制度。三是紧扣国家“三江源”生态移民、退牧还草、天然林保护等工程,在长江、黄河源区格尔木市、玉树县巴塘乡、曲玛莱县、称多县清水河、果洛州玛多县、海南州贵南县、共和县等地区开展了生态修复试点工作。
(四)水保监测网络及信息系统建设开始起步今年,我们按照《青海省监测网络建设规划》,加快了省总站和地区分站两级网络监测站点的建设,进一步完善监测体系。年底水利部水保监测中心共投入资金464.54万元(其中中央投资368.04万元,地方配套资金96.5万元),给我省水土保持生态监测总站及八个分站配备了包括监测工作站、微机、GpS在内的硬、软件监测设备共200台(套),大大改善了我省水保生态监测设备条件,为全面启动全省水土保持监测工程奠定了基础。今年初步建立了长岭沟监测观测小区,开展了长江、黄河源区水土保持监测基本数据库建设,共和县建立了监测点数据库,部分开发建设项目也开展了水土保持监测工作。
(五)宣传工作走上新的台阶今年,我们初步建成了青海省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网,并完成了与水利部等上级网络的链接,积极在网络上开展水土保持宣传工作;年内按照水土保持生态建设项目分类,制作了20块宣传展版,创刊内部刊物《三江源保护行动》并组稿出版了第一期,积极在《青海日报》、《中国水利报》、《中国水土保持》杂志等刊物上进行了多次宣传。目前,2004青海省水保监测公报即将公布,黄河源区水土保持专题片正在制作之中。
二、加强理论学习,全面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业务工作发展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今年,我们紧密结合中心工作,把搞好政治理论学习作为圆满完成各项建设的基础和首要条件,从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入手,进一步强化组织领导,坚持中心组学习制度,坚持政治理论学习与业务工作同时安排、同时进行、紧密结合、相互促进。政治理论学习由党支部统一领导,工青妇积极配合,各科室具体落实。一是加大了政治理论学习力度,重点学习了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集中深入地学习了十六届四中全会、省委十届四次、五次全委会精神和《中国共产党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及新宪法、新党章和党风廉政建设方面的有关文件。我们以中心组学习为龙头,将政治理论学习与“四五”普法教育、行风建设、民族团结与进步等工作紧密结合,大力弘扬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至用的学风和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深入研究我省水土保持工作中的重大战略与现实问题,增强了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自觉性和责任感,较好的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变成加快我省水土保持事业发展的强大思想动力。全年我局职工撰写心得体会116篇,调研报告8篇。二是业务知识培训不断加强。我们从当前实际工作出发,组织专业人员参加了淤地坝建设管理、源区预防监督执法、水保监测等技术知识的培训,大大提高了干部职工的业务能力。在学习中我们一是坚持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武装思想,做到党的理论创新每发展一步,单位的理论武装就前进一步;二是针对问题学理论,带着课题搞研究。以课题研究促进理论学习,以学习成果指导业务工作。通过学习,我局职工队伍的整体素质有了明显改善,广大干部职工的政治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都有了显著提高,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明显增强,工作效率和质量有了较大的提高,为我省水土保持事业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思想保证和坚强的智力支持。
三、强化管理,重在落实,不断开创工作新机制今年是水利厅的制度执行年,我们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争创“省直机关文明单位”和创建“三型”机关为契机,不断完善机关内部管理,制定、出台了《工作失误、错误登记制度》、《公务接待办法》、《移动通讯费补助办法》、《职工休假制度》等,并对所有的规章制度进行了汇编,为加强内部管理提供了制度保证;同时狠抓落实工作:一是加强了目标责任制的落实力度,今年我们对目标责任制进行规范化、制度化管理,年初局领导与各科室负责人签定了目标责任,各科室进一步细化责任,与工作人员签定岗位责任书,统一安排,统一考核,从而形成了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上下统一、左右协调的目标管理体系。二是在“严、深、细、实”上下功夫,对各项工作都做到了人员、责任双落实,确定目标,提出要求,特别是将工作人员的失误和错误与年终考核紧密结合起来,有力地促使工作人员努力提高办事效率和质量,力求把各项工作做实、做深、做透,基本杜绝了草率、浮夸、务虚的工作态度,形成事事有布置、件件有落实、办事效率高、工作质量优的良好工作氛围。三是加大了水保项目的管理力度,为了确保各项建设符合水利基本建设规范,上半年,我们专门派出工作组对2000年以来的水保项目和水保资金进行了绩效检查和资金审计,尤其是对国债资金进行重点跟踪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从而有效杜绝了项目弱效和挤占挪用资金现象,严格提出水保项目要实行“三项制度”,促使了水保项目建设的规范运行。
四、进一步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树立良好的水保行业形象今年,局党支部按照十六大报告的“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要求,遵循“拓展领域、充实内容、改进方法、提高水平”的原则,结合民族团结与进步创建及“三型机关”创建活动,紧密结合水保实际,大力开展精神文明建设的各项工作。一是积极开展了“讲文明、树新风”活动,开展了“五好文明家庭”、“文明职工”、“文明科室”等争先评优活动,年内评选上报了“五好文明家庭”1户,受到了厅文明委的表彰和奖励;二是坚持“送温暖、献爱心”工作经常化、制度化,建立了“送温暖基金”,女职工开展了城乡姐妹“手拉手”献爱心活动;三是积极组织广大职工开展了扶残助残和扶贫济困送温暖、捐助中国红十字会等活动,年内共捐款2729元;四是全面贯彻中央一号文件精神,以行风建设为核心,大力开展民族团结与进步创建活动;五是积极组织开展健康向上、寓教与乐的文娱活动,“元旦”、“春节”和“七·一”期间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联谊活动;“三·八”期间组织女职工进行春游活动,举办了庆“元旦”、“三·八”、“五·一”、“七·一”、“十·一”的黑板报和学习园地,积极参加水利厅组织的建国55周年歌咏比赛和黑板报比赛,并都取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绩;六是不断加强“四五”普法工作力度,经常有针对性的进行法制教育和培训,增强了广大干部职工的法制观念和依法办事能力。年内,计划生育、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各项工作进展顺利,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呈现出蓬勃发展、积极向上的良好局面。
五、全面加强党的建设
(一)加强班子建设,造就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今年,我局坚持以人为本,全面贯彻干部队伍“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原则,努力提高党员干部的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力求把领导班子建设成为坚决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具有科学的发展观和现代化建设能力,始终保持朝气和活力的坚强领导集体。一是以制度管事,以制度管人,进一步加大了各项制度的贯彻落实力度,全面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青海省水土保持局支部目标管理工作细则》、《青海省水土保持局科级干部工作失误、错误责任追究制度》、《青海省水土保持局政务公开制度》;二是以“五好”班子建设、创建“学习型、服务型、效率型”机关为目标,进一步健全和严格执行了民主集中制,充分发挥了支部统揽全局、团结协作、协调共进的作用,造就了一支团结、高效的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三是认真落实党要管党的原则,进一步严格落实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程序和要求。今年在1名科级干部的选拔、3名试用期满副科级干部的转正和处级后备干部的推荐上,严格遵循《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条例》规定的任职条件、任职资格和任用程序,形成了民主、公开、平等、择优的用人导向和竞争机制,并在科级干部的管理上执行谈话制度,重点在干部任前、期满考核和发生工作失误、错误等关口上,严格执行了勉励、戒勉谈话。同时继续实施“党员形象工程”建设,坚持“从我做起,对我监督,向我看齐”的作风,形成“比、帮、带、超”的良好工作气氛,发挥了表率和垂范作用。
(二)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进一步密切党群关系2004年,我们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始终作为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来抓。第一,结合我局工作实际,按照厅党组《关于2004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安排意见》进行了专项工作安排,并从源头上进行了党风廉政建设任务分解,签定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严格落实《水保局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有效地促进了党风廉政建设的深入开展。第二,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教育活动,积极开展以党纪法规为主的党性、党风、党纪宣传教育,重点对中纪委三次全会和省纪委三次全委会精神进行了学习。另外还引用腐败案件,以案施教。今年我们组织有关领导干部前往西宁市女子监狱,聆听在押职务犯罪分子现身说法,对预防职务犯罪进行了专题教育,做到了警钟长鸣。第三,规范水保项目监管,在水土保持生态建设项目的行政审批上,严格规范了审批程序,加大了监督制约机制,积极推行工程招投标制、项目法人制、工程监理制,并全面执行工程廉政合同,从程序和制度上杜绝了水保建设工程中的腐败行为。第四,加大了党风廉政建设的监督检查力度。今年我们把党风廉政建设的有关规定作为制度执行年的突出内容加以落实,严格执行了领导干部收入申报、重大事项报告和礼品登记三项制度,并在半年工作总结和有关考核中,对各领导干部和各部门的廉政建设情况对照年初签定的廉政合同,并结合业务工作完成情况进行了民主测评和监督检查,在年终对领导干部进行测评时,我们还向各州县水保部门发放测评表,广泛征求基层群众的意见。第五,加强财务管理和改革,今年我们按照收支两条线的要求,健全各项财务制度,规范管理,提高财务工作质量和效率,并加大了对国债资金的跟踪检查,从而保证了资金的投向,规范了财务管理。第六,认真做好群众信访工作。今年,湟源县小高陵部分群众因为只顾眼前利益,来我局要求更改已经论证的项目实施,我局对此极为重视,专门派出技术骨干,进行政策、理论疏导,使他们改变了想法,树立了生态导向的科学理念。第七,按照“四大纪律”、“八项要求”和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十种表现及赵乐际书记提出的七种表现,我们进行了扎实的党建调研工作,对我局党员的教育、管理、监督工作的方法、经验和不足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了开展党员先进性教育的建议和意见,为全面开展我局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奠定了基础。通过以上工作,党员干部的思想道德明显提高,支部的思想作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和干部生活作风明显改变,党员干部在群众中的威信进一步提高,党群关系进一步密切,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和要求入党的同志不断增加。
(三)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扎实开展支部目标管理2004年,我局党支部继续坚持党管干部的原则,层层落实责任制,认真履行支部和第一责任人的要求,通盘考虑,统筹安排。继续坚持了中心组学习制度和党小组学习制度,年底认真开展民主评议党员活动,党员合格率100%。局领导本着交流思想、沟通情况、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共同提高的目的,于10月底召开了以“四大纪律”、“八项要求”为主要内容的廉政勤政专题民主生活会,对领导班子及成员进行了全面、求实的评议。年内进一步落实《支部工作细则》,作到认识到位、措施到位、工作到位,坚持“三会一课”制度,按期组织党员过组织生活,开展组织活动,党建工作做到了经常化、制度化。坚持和完善支部目标管理,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在班子内部做到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勤交流、勤沟通,形成民主、科学、公开的决策机制和执行程序,基本作到了组织健全、分工明确、工作有序、纪律严明、战斗有力,班子成员党性强、觉悟高,自觉做到了职责上分、目标上合,工作上分、思想上合,任务上分、步调上合,班子在群众中具有了较高的威信,得到了群众的肯定和信任。
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一)我省水土流失面广量大,治理任务非常繁重,但是地方财政困难,中央投资力度不大,治理步伐缓慢,难以满足西部大开发的需要。
(二)监督执法工作力度不够,特别是西南牧区,机构虽初步健全,但执法工作进展缓慢,需要进一步拓展和加强。全省水保执法权威有待提高,“三同时”制度还没有得到全面落实,需进一步加强与环保、国土资源管理、建设管理等部门的横向合作,以便形成合力,促进工作。
(三)监测工作相对滞后,跟不上形势需要,监测体系建设有待于进一步健全,监测队伍建设和技术业务培训急需加强,正常的监测经费还没有固定渠道得以保证,这些问题急需研究和解决。
(四)我省自然条件差,地域特点突出,治理中更需要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增加科技含量,提高三大效率。
七、明年的工作要点2005年将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的第一年,我省水土保持工作要继续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以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综合治理和预防监督两手抓,努力将我省的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推上一个新台阶,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态基础。
(一)党建和精神文明建设认真实施支部目标管理,按照《中国共产党中央关于在全党开展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意见》要求,积极组织安排,全面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进一步加强政治理论学习,狠抓行业作风建设,开好民主生活会,认真开展争创“五好”班子活动,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基础,切实加强思想建设,坚持以人为本,努力培养和造就一支业务精、作风正、能力强的高素质干部队伍。狠抓精神文明建设不放松,充分发挥工会、妇委会的作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计划生育工作在现有的基础上再上一个新台阶。
(二)业务工作2005年,我们在水土保持工作方略上,要继续贯彻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着重抓好以下几项工作:一要加大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宣传力度。二是加强重点工程建设管理,尤其是淤地坝建设和黄河生态工程,全面坚持水利基本建设程序,因地制宜地推行“三项制度”改革,不断提高建设管理水平;加大工程建设项目的检查力度,进一步规范和完善检查验收管理办法和程序;加强资金管理,进一步加强国库支付力度,积极推行报帐制,确保资金投向;及时推广先进经验,提高建设质量。三是继续抓好源区预防保护,加大生态修复工作力度,不断扩大保护面积。四是积极开展大示范区建设,对东部黄土高原区的治理成果加以整合、补充,建设具有高原特色的水土保持大示范区。五是切实加强监督执法工作,全面落实“三同时”制度。六是在完成水保监测网络及信息系统建设一期工程的基础上,全面开展我省水土保持监测工作,并在重点区域和重点开发建设项目上加大监测力度。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已为我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确定了奋斗目标,我们一定要以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精神风貌,以扎实优异的工作作风,努力争取新的成就,把建设青海秀美山川的伟大事业推向新阶段。
第四篇:乡镇水土保持局工作总结及工作安排
乡镇水土保持局工作总结及工作安排
2014年,XX县水土保持局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精心指导下。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和中央“八项规定”,切实搞好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全力创建“国家水土保持生态文明综合治理工程”;全面完成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任务;搞好水土保持生态科技示范基地建设和项目储备工作;做好水土保持预防监督、监测工作;搞好水土保持宣传;加强基层建设;全面完成招商引资任务;做好包村帮扶工作;开展了党风廉政建设社会评价和干部作风整治工作。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的工作部署,局领导班子精诚团结,共识共为,带领全系统干部、职工忠实履职,真抓实干,为我县服务“争得三省九县龙头地位”的目标开展工作,且成效显著。
一、2014年工作总结
(一)业务工作
1、水土保持生态建设
(1)高标准完成了我县农发水保项目全丰项目区的建设任务,顺利通过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组织的竣工验收。通过两年的努力,我们高标准、高质量完成了上级下达我县农发水保项目全丰项目区的治理任务,完成综合治理面积27.1km2(40650亩),占下达任务的100.37%,分项措施为:坡改梯300亩、经果林4800亩、水保林5400亩、封育治理29700亩、保土耕作450亩,小型水利水保工程任务:塘坝5座、谷坊21座、蓄水池11口、沉沙池37个、沟渠189.8千米、生产道路6.5千米、流域牌2块,工程土石方71.22万方。2014年7月19日至20日,省水利厅组织了对我县全丰项目区的省级验收。验收组通过查看档案资料、检查工程现场,认为我县农业综合开发水土保持项目全丰项目区建设工程前期工作认真细致、工程计划分解下达及时到位、工程质量符合设计要求、资金使用与管理规范、档案资料完整准确、项目效益明显;9月25日—26日国家水利部对我县农业综合开发水土保持项目全丰项目区建设工程进行了督查,得到了督查组的一致好评。
(2)完成我县2013中央预算内投资水土保持重点工程。我县2013中央预算内投资水土保持重点治理工程,分别为XX县崩岗重点治理工程和XX县大桥生态清洁型小流域治理工程。两项工程均在去年12月进行了公开招标。建设期至今年4月30日,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我局加强了技术指导和项目监管,把握工程进度,确保了项目的如期竣工,并高标准通过省水利厅组织的竣工验收,9月25日—26日通过了国家水利部对中央预算内投资水土保持重点工程项目的督查。
(3)长林水保生态科技示范基地建设进一步推进。根据我县创建“国家水土保持生态文明综合治理工程县”的工作安排,我局自2014年元月开始部署长林水保生态科技示范基地建设,委托江西省水土保持科学研究院设计建设方案。完成整理土地近100亩。栽植桂花、樟树杜英、湿地松、木柯等各类树种150万株,维修水塘两座。新建了沟渠、蓄水池、沉砂池、草皮生态沟等工程,完成了江西省水土保持科学研究院修水分院实验楼的设计、招标、建设工作。
(4)抓好水土保持项目储备工作。根据我县水土保持规划的要求,结合实际落实项目储备工作。完成了国家农发水土保持项目古市项目区坳联小流域实施方案的编制工作,目前已通过省水利厅组织的项目审查。申报预算内项目七个,分别是XX县2014-2016年崩岗治理项目;XX县2014-2016年生态修复项目;河桥生态清洁型小流域治理项目;双井生态清洁型小流域治理项目;长林水保生态科技基地建设示范工程;大桥油茶基地建设示范工程和古市水保科技推广示范工程。同时,向省水利厅申报了2014至2015年我县国家农发水土保持项目的实施计划。
(5)开展了创建水生态文明村工作。根据省水利厅的统一部署,我县积极开展水生态文明村试点建设和自主创建工作,按照《江西省水利厅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方案》的具体要求,我们选取了庙岭乡小山口村、古市镇河桥村作为水生态文明试点村,编制了实施方案。选取了杭口镇双井村为水生态文明自主创建村,目前已完成各项创建工作,申请省水利厅进行验收。
2、水土保持监督、监测工作
一年来,我县水土保持预防监督工作,做到狠抓“三权”和“三同时”制度的落实,在水保预防监督执法过程中,严格按到法律法规及行政审批程序办事,把监督、审批、收费三项权力落到实处,采取全面预防与重点监督相结合,依法收费与处罚相结合,一般处罚与重点查处相结合,有效控制了人为水土流失。(1)严格审批,监督到位
一是将水保方案审批作为工程开发建设前置条件之一。二是建立了生产建设项目水保监督执法工作台帐,要求开发建设项目必须按照水土保持方案要求,分阶段落实水土保持措施。三是加强对开发建设项目水保方案落实情况的巡查、监管,水保预防监督大队每月巡查不少于3次,乡镇水保员对本辖区内的生产建设项目每月巡查不少于2次,2014年共审批水保方案8份,巡查60多次,下发限期整改通知书14份。(2)开展联合执法,联审联批
一是实行联审联批制。县水保局主动跟踪,事前介入,与县发改委、矿管局、环保局、国土局、安监局、林业局、工商局、地税局等部门建立联审联批制度,在行政服务中心设立办事窗口,全年审批水土保持方案九件。二是开展联合执法。加强了与矿管、环保、安监等部门的联合执法力度,加大了综合执法力度,对全县实心粘土砖进行了联合整顿,非法乱采乱挖的行为得到了有效遏制。(3)监管规范,程序公开
水保监督执法工作为了能真正体现阳光操作,我们制作了水土保持方案审批及水土保持设施竣工验收的工作流程。将水保补偿费的收取统一到县行政服务中心水保窗口受理,并制作了收费项目标准服务指南。2014年共收取水土保持补偿费60余万元。(4)水土保持监测
XX县白岭镇清水桥坡面径流监测点是江西项目区全国水土保持监测网络和信息系统二期工程,始建于2009年12月,2011年3月正式建成投入运行,隶属于市监测分站,具体由XX县水保局负责日常监测工作。现有2名专业技术人员,配有6要素全自动气象仪、土壤分析测定仪、烘箱、电子天平、计算机、照像机、摩托车等监测设备,有固定办公场所,目前监测人员每月定期向省总站报送监测数据,做到及时、准确。通过数据分析,寻找一种适合修水水保治理的新模式,为水土流失治理提供科学依据,在今后的工作中逐步推广。
3、创建国家水土保持生态文明综合治理工程工作
创建国家水土保持生态文明综合治理工程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推进全县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是加快构建科学完善的水土流失综合防治体系、推动水保事业发展的现实需要,是增强全民水土保持生态环境意识的有效载体,是加大保护和全面利用水土资源力度,实现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相协调,推动全县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打造“生态修水”,建设生态文明,让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的战略需要。结合省水利厅提出的全省水土保持工作“南看兴国、北看修水”,我县提出了争创“国家水土保持生态文明综合治理工程”的目标。制作了《山水作证》的画册,编制了影像片《诗画修河生态修水》。开展了《XX县水保志》的编撰工作,完成创建工程的外业现场整治及内业资料的整理工作。9月22日—23日省水利厅组织的专家初审;10月12日—13日我县创建“国家水土保持生态文明综合治理工程”通过国家水利部组织的专家评审,得到了专家的一致好评。水利部水土保持司司长刘震与省水利厅厅长孙晓山分别到我县视察水土保持工作,都对我县水土保持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XX市推荐我局为省水利厅“鄱湖杯”工作先进单位,并有两位同志进入XX市“最美水利人”候选人名单。
4、水土保持宣传
一年来,我局继续抓好水土保持宣传工作,通过宣传,增强广大干部群众的水土保持意识和水保法制观念,做到自觉遵纪守法,保护生态环境。一是开展了新《水土保持法》实施三周年宣传活动。出动水保宣传车3次,书写宣传条幅12条,固定标语100条,电视宣传滚动播放120次,报纸宣传专版一期,手机短信宣传50000条。二是配合上级新闻媒体的采访。3月份新华社、中国新闻社、江南都市报记者采访修水水土保持工作,4月份《美丽中国—生态江西巡礼》拍摄组到修水摄制水保成果。三是与县科技局联合组织送科技下乡活动,提供科技咨询260人次,印制了5000多份水保科普资料散发给群众,将水保科技送到了千家万户,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效果。四是在市级以上报刊网络等新闻媒体上发表新闻稿件28篇,完成了《诗画修河生态修水》宣传片的拍摄与制作,编制《水保简报》6期。
(二)基层水土保持工作
1、加强基层基础建设 水保局下设的六个基层水保站,原有的办公用房基本上是建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有的还是上世七十年代建的土坯房,由于年久失修多已成危房,办公设施陈旧破烂,干部无法安心工作,为了使基层干部有一个良好的办公场所及生活环境。局班子决定对基层水保站的危房及办公场所进行改造,今年完善了各基层水保站的办公与生活设施,现在已完成了白岭、大桥、渣津、长林四个水保站的危房改造,各基层水保站建立了水土保持成果展览室、办公室、接待室等
2、加强基层水保干部队伍建设
基层水保干部队伍存在年龄偏大,普遍学历不高等问题,为进一步加强基层水保队伍建设,强化基层服务能力我局采取了如下切实措施予以推进。一是充实基层队伍,自2012年开始根据江西省编委、教育厅、人保厅、水利厅联合发文《关于开展全省基层水利专业技术人员定向培养的通知》(水赣人事字2012]64)精神,分三年完成“三定向”招生工作。到今年我县基层“水保”专业技术人员定向培养共招收了12名学生,现有九名‘三定向“学生回单位实习,我局与人保局和编委联系合发文,落实“三定向”生到基层实习,并安排局中层干部为“三定向”生集中讲课,在实习中掌握更多水保业务知识及实际操作能力。二是加强理论学习,为提高基层干部素质与行政执法水平,组织基层干部到局机关集中学习,并请县委法制办和党校老师来我局为基层干部授课,使基层干部的法律意识、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都有很大的提高。三是加强基层管理,今年基层水保站干部实行双向选择,竞聘上岗,完善了各项规章制度,为各基层水保站配备了指模机,实行了上班指模签到。四是量化基层考核,为调动基层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实行基层水保站年终考核制度,从站容站貌、干部精神状态、制度建设、执法力度、宣传工作、与当地乡(镇)、村、组的沟通联系、产业发展和水土流失治理等工作方面,以看现场、查资料、走访相关人员的方法进行考核,评比打分排队,对评分前一二名给予奖励,排名最后的在全局干部职工会上通报批评。
3、加强基层产业建设
去年我局对六个基层水保站提出了“百、千、万”工程的奋斗目标,既每个水保站所在辖区要建设100亩水保科技示范基地,服务1000亩水土保持经济产业示范基地,管理10000亩封育治理示范基地。大桥、长林、渣津等站行动迅速,通过一年的努力基本完成预期目标,并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三到五年后,可大大优化区内生态环境,产业结构,提高农业生产率,带动当地农村经济快速发展,以及增加基层站自身经济实力。
第五篇:2007年水土保持工作要点
2007年水土保持工作要点
一是进一步转变观念,积极探索适宜广元水土流失特点的水土保持新模式,推进生态广元建设,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80平方公里;二是进一步加强领导、统筹协调、克服困难、加快进度、按期完成任务。在项目实施中,推行“五制”(政府配套资金承诺制、群众投工承诺制、项目建设公示制、工程建设监理制和资金使用报帐制)。在治理模式上,因地制宜开展“庭院经济型”、“增产扩容型”、“业主开发型”、“生态自我修复型”等,讲求实效,真正做到爱惜民财民力,把广大群众的积极性引导好、保护好、发挥好,发动全社会共同开发治理保护好现在仅有的水土资源;三是毫不松懈地抓好水土保持预防监督工作。继续把开发建设生产项目水土保持方案审批管理作为突破口和重点,加强部门间协作,加强对水保方案的审批管理和水保违法案件的查处,切实抓好“三权”“一方案”“三同时”制度的落实,进一步规范基本建设项目开发行为,依法征收“规费”;四是继续实行水土保持政府目标责任制,坚持定期向同级人大和上级水行政主管部门汇报水保的工作制度,充分发挥水保委员会及成员单位的作用;五是强化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积极推进监测网络建设,切实加强开发建设生产项目水土流失监测和水保重点治理工程的效益监测;六是继续加大宣传力度,强化水土保持国策意识,加强《水土保持法》及法规和相关政策的学习、宣传和贯彻,统一认识,积极推进水土保持管理的信息化进程;七是继续采取多种形式对水保人员进行岗位、法律法规、业务和相关知识培训,严格考核,提高水保工作人员的业务、执法水平和素质,以适应新时期水土保持发展的要求。(审:李桂林编:罗中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