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LPG充装站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认识
浅谈LPG充装站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认识
王欢
(宁波兴光燃气集团公司,浙江宁波315000)
摘要:介绍LPG充装站的安全管理经验,从现场管理、设备管理、人员教育、安全制度等方面对安全生产管理的发展方向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安全生产管理
城市燃气作为城市工业生产和居民生活的主要能源,是城市的生命线。城市燃气具有易燃、易爆特性,直接关系到社会稳定和公共安全,若安全管理不善,造成燃气安全事故,将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和社会公共安全构成极大的威胁。LPG充装站是重大危险源,其安全可靠运行与否,关系到社会公共安全,是燃气企业安全生产的重要控制点。
所谓安全管理,就是通过一系列的措施、办法和手段,维挑企业的安全状态,最大限度地控制、减少甚至杜绝各类事故的发生,保障人民的生命安全和国家财产不受损失,促进企业生侧经营工作顺利进行,从而达到安全生亣的目标。
宁波兴光燃气集团公司佞为一个有三十年历史的国有大型企业,在LPG充装站皌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方面积累了一些经验与做法,就这些经验与做法进行简单的探讨。
一、科学有效的解决气瓶种类多,自重不统一的问题
由于这些年公司规模扩夯,合并了市区以外部分区域的煤气公司,加上气瓶产权制度的实行,我们公司出现了三种产权种类的气瓶,而三个种类的气瓶充装工作基本上由我们一个站点来完成,如果生产管理工作不合理,就有可能造成气瓶供应工作的混乱。
首先,对三个不同产权种类的气瓶进行标识区别,使用红、黄、黑三种颜色区别三个种类的气瓶。其次,在充装站的气瓶放置区,为三个种类的气瓶分别划分放置区域,进行分类摆放。最后,设立统计岗位对三种类气瓶每天的需求、运输、充装安排进行合理的协调,并对三种类气瓶的进出数量进行统计。我们用了上面的办法来进行多种类气瓶的管理,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各种类气瓶用户的用气需求,也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内部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中可能产生的混乱。
另外,由于多年以来,气瓶供应商的变换,宁波市的气瓶自重并不统一,现存的气瓶基本上有3个自重标准,分别是自重为:16.5KG,17KG和17.5KG的气瓶,给我们的气瓶流水线充装工作带来一些问题。我们在气瓶外体添加三角形标志来区分三种自重的气瓶,16.5KG气瓶的添加1颗三角形,17KG的气瓶添加2颗三角形,以此类推。以前在使用机械气动转盘流水线充装时,由于此灌装系统是采用毛重灌装方式,所以我们采用了在气瓶上挂砝码的方法使气瓶重量达到一致进行灌装。
目前俞范储灌站经过2005年整体技术改造后,新采用了电子气动转盘流水线系统,此系统采用净重灌装方式,即给每个进入转盘的气瓶统一充入14.5KG液化气,取消了给每个气瓶挂砝码的土办法。因为电子计量的准确性比机械计量的准确性有了极大的提高,从以前0.5KG的精度上升到现在0.2KG的灌装精度,极大的提高了车间的充装速度和精度,也增强了企业的竞争能力。
二、设备管理采用实名制,引入奖惩制度
设备在现代企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它使得LPG充装站向着高速、精密的方向发展,必须建立完善的设备管理维护制度,来保障设备安全正常的运作。很多充装站的设备虽然建立了集中台帐,但总是处于一种“设备不坏,无人保养”的不良状态。
我们采用设备实名制管理方式,把设备的日常管理和维护与使用人结合在一起,组成一个基本的人机系统,即给设备安上设备卡,确定该设备的使用维护人,使责任落实到个人。对在生产工作过程中需要长期开启的设备,如锅炉、烃泵、空压机等,我们用专人管理,并在设备运行过程中定时对设备的运转情况进行记录和监控。建立一套完善的设备台帐,准确的记录设备的使用、维修、保养情况,完善设备监督体系,每半月定期由充装站安全员对各设备情况和记录进行检查,引入奖惩制度,结合设备的实际情况对责任人进行奖惩,有效的控制设备的正常运作,并加强使用人的责任心。
三、结合市场需求,进行设备改造更新
随着LPG使用市场的扩大化,LPG在更多的市场领域得以应用,随之而来的是各种用户对液化石油气的成分配比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老的LPG充装站一般以民用液化气充装为主要经营模式,其内容单一,无法满足目前市场对液化石油气产品的配比要求。
我公司旗下的俞范储灌站借2005年整体技术改造的机会,结合市场要求,充分利用充装站现有储罐数量多的优势,利用两台滑片泵,槽车装卸系统和一组手工充装线,铺设了两组新管线,分别为C3、C4管线,引入到手工充装线,利用称前的多阀门控制,来实现三气源互换充装模式,通过电子称的重量控制,实现C3、C4液化石油气的自由
配比,满足用户的不同需求。通过类似的改造和更新,一方面充分利用现有资源,使之得到利用最大化,另一方面也为LPG的市场扩大化提供保障,使企业更具竞争力。
四、人员多、素质低,采取多种方式开展安全教育
安全管理工作以人为本,人的行为贯穿生产过程的每一个环节,安全生产中的每一项工作,人都是第一要素,而且是生产要素中最活跃的,必须采取有效手段提高人员素质。员工的业务能力和素质应相应提高,必须加强岗位培训和专业基础培训,员工应了解液化石油气的基本知识,掌握LPG充装站动力设备、充装设备、槽车装卸、贮罐操作等安全常识,知其所以然,提高动手能力和应急处理能力,使员工的操作失误减少,并能在多种岗位上可以相互代替,遇到事故能采取科学处理方法,避免因处理不当造成事故扩大。
LPG充装站内,老工人占了绝大多数,受教育程度普遍不高,再让他们去硬性的学习一些安全知识和专业知识,效果不高。我们通过
一些活动和实践,把安全知识和专业知识融合在整个过程当中,让每个职工清楚地了解自己在生产中应负的安全责任和如何负责。
在充装站内广泛的开展“安康杯”活动,让职工自己来寻找自己身边或工作中的不安全因素,并在大家的监督下进行整改。由于是职工自己发现并提出来的不足点,加上借此不足开展的整改和安全教育活动,所以印象也就特别深刻,更能避免类似事件的发生。另外,我们也经常组织职工进行各种技术比武,内容涉及到一些重要设备的操作,让职工在整个技术比武的过程中,更加熟悉设备操作,认识设备安全操作规程的重要性,提高动手能力和应急处理能力,使员工的操作失误减少。
多种竞赛活动的开展,把职工安全知识、安全技术水平、业务能力与职工个人业绩考核相结合,与激励机制相结合,使职工达到较高的业务水平、较强的分析判断和紧急情况处理能力,使职工把安全作为工作、生活中的“第一需求”,实现安全工作“要我安全→我要安全→我懂安全→我会安全”的转变。
五、强化制度,建立健全安全责任制
安全管理制度化,安全措施规范化,作业行为标准化是安全生产管理的基本要求。首先要健全完善强化安全责任机制,应该从上到下都要有明确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责任制要量化、细化、具体化。其次要健全完善安全责任考核机制,要从实际出发,制定安全生产责任制考核方案,员工由上级部门领导进行考核,对于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考核,要按月度和季度进行。考核工作一定要坚持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做到制度面前人人平等、考核面前一视同仁、考核结果要公布于众,接受监督。
要健全完善安全责任奖罚机制,安全生产工作也需要制订安全生产监督奖罚办法,要坚持重奖重罚的原则,要认真执行安全生产监督奖罚办法,奖要奖得让别人眼红,罚要罚得让本人心痛,通过奖罚机制,把安全责任进一步落到实处。
结论: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将是现代社会企业发展当中的一个永恒主题,也是企业保持一个良好的安全生产环境和经济稳定发展的重要保障。如何进行合理的安全生产管理,使LPG充装站的安全生产工作始终处于良性循环,值得我们不断的深入研究和探讨。
参考文献:
⑴叶永锋.液化石油气三级销售企业安全现状及展望.2006年11月29日.博燃网.⑵李秀玲.浅谈对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认识.2006年12月20日.博燃网.⑶陈霞.(浅谈对安全唟产管理工作的认识.2005年12月21日.安全文化网.
第二篇:永久气体充装站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一)
安全生产责任制度
1、建立以法人代表为安全第一责任人的组织保障体系。
2、建立以安全生产责任制为核心的安全规章制度。
3、制定安全管理规划和安全规章制度。
4、推广应用现代管理方法,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科学管理。
5、建立高效灵敏的安全信息反馈系统。
6、建立健全安全管理档案,加强安全管理基础工作。
7、实行逐级安全管理第一领导人责任制度。
8、安全生产人人有责,全体员工必须对自己工作岗位的安全生产负责,实行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
9、建立和完善安全生产组织体系,在经理领导下设立安全管理机构,成员由主管安全副经理和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组成,协助经理做好安全生产工作。
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二)
安全生产投入保障制度
1、设立安全生产投入资金领导小组,由主管安全生产的副经理任组长,组员由主管财务的副经理、充装车间主任、综合办主任组成。
2、按当年利润的10%的比例提取安全生产专项资金,专款专用。
3、安全生产专项资金主要用于员工教育培训、基础安全设施购置等。
4、安全生产专项资金由综合办公室的财务人员专户保管。
5、安全生产专项资金的使用由充装车间主任拟定计划,经组长审核,报经理审批后执行。
6、安全生产专项资金严禁挪用,违者将严肃处理
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三)
安全设施、设备管理和检修、维修制度 一、一切检修工作,应严格遵守检修安全技术规程和有关检修工作的安全禁令。
二、参加检修人员,除要认真执行安全技术规程外,还必须遵守本工种安全技术规程。
三、下列情况之一者禁止检修:
1、没办理安全检修证的;
2、设备正在运转的;
3、设备或管线内压力未泄为零的;
4、未切断电源的;
5、设有防护安全措施的;
6、没有另安排监护人员的。
四、检修前应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制定检修计划,备齐检修工具,并做好应急方案。
五、进行设备维修时禁止在设备运转时拆卸防护网具、校正皮带等,避免靠近或长时停留在易冷灼伤的地方,如汽化器、输气管道等。
六、电工、焊工操作应按行业规定进行。
七、高空作业人员应身体健康、搭建脚手架并使用安全带。
八、检修压力容器及其安全附件的必须由专业人员持证进行。
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四)
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1、严格遵守国家、地方的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
2、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和职工工作保险制度。
3、建立长效安全机制和考核制度。
4、制定事故应急预案并定期组织演练。
5、严格从业人员的培训管理,持证上岗。
6、加大对安全设备设施的管理和投入。
7、加强安全警示标志的管理,注重危险化学品资料的收集、利用。
8、服从安监、技监部门的领导,广泛开展横向交流。
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五)
生产设备设施的管理制度
1、建立生产设备设施台帐、档案,定期审验,证照齐全。
2、生产设备设施的管理要责任到人,要经常检查、维护、保养,保证符合安全运行的要求。
3、编制设备检修计划,定期检修。
4、安全生产设备、设施尽量保存一套备用,确保局部检修时不影响整体生产。
5、关键设施及重点部位要设立监测管理台帐。
6、每季度对设备管理人进行一次考核,落实奖惩。
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六)
安全生产“六查”制度
1、查领导:是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是否对遵章者表扬、奖励;对违章者批评、处罚。
2、查思想:查安全生产责任心是否强,查对忽视安全生产的思想、行为是否坚决斗争。
3、查制度:查各级安全生产制度建立情况、执行情况。
4、查纪律:查岗位上劳动纪律执行情况、有无脱岗、睡岗、串岗现象。
5、查隐患:查设备安全防护是否缺项,劳保用品是否佩戴,环境危险化学品浓度是否超标,设备运转是否正常等。
6、查消防:查消防设施是否处于良好状态和警示标志管理执行情况。
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七)
安全生产教育培训考核制度
一、所有新进人员必须先进行系统安全生产教育,考核合格方可上岗工作。
二、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必须经市级以上的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培训机构培训,并取得国家统一颁发的操作证书后方可上岗工作。
三、新工艺、新设备、新技术投入使用前,必须培训新的操作规程,并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工作。
四、经常性地开展安全生产典型案例教育,做到安全生产警钟长鸣。
五、每半年一次对各岗位操作人员进行岗位安全知识考核,不合格者坚决调整工作岗位。
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八)
消防安全管理制度
1、消防安全工作:要以“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认真贯彻《消防法》,加强防火、防爆工作。
2、消防安全本着“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逐级落实责任制。
3、对消防设备要定期检测、检查、保养,确保随时完好备用。
4、定期开展对员工的消防知识教育培训,确保懂防火、防爆知识,会使用消防设备。
5、严格执行生产区域动火、动焊申请、审批制度。
6、作业人员严格遵守各项消防警示标志的要求,违者重处。
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九)
安全生产奖惩和责任追究制度
一、全体员工必须遵守国家法律、法规,遵守工艺纪律、安全纪律、劳动纪律,遵守公司规章制度,学习业务知识,完成生产、工作任务。
二、实行奖惩制度。奖励坚持物质奖励与精神奖励相结合,惩罚坚持以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
三、奖励分为通报表扬、记功、奖金三种形式。
四、惩罚分为通报批评、记过、罚款、辞退四种形式。凡违反操作规程的行为都要受到惩罚。
五、奖励、惩罚的决定由负责安全生产的副经理审核报经理批准。
六、发生安全生产事故,要视情节追究直接责任人、公司分管领导人责任。
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十)
安全生产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制度
一、发生安全生产事故,应根据事故等级逐级上报,任何人不准瞒报、漏报、错报,否则追究直接责任人的责任。
二、发生安全生产事故后,应迅速启动应急预案,采取措施抢救人员和财产,防止事故扩大,必要时进行现场拍照、录像,保留相关证证据,以备事故的调查。
三、根据事故等级确定事故调查处理组,开展调查处理工作。
四、查清事故原因后,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进行事故处理,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五、凡属责任事故,均要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岗位责任制度(一)一、二、三、四、五、六、七、八、经理(法人代表)岗位责任制度
经理是本公司生产经营主要负责人,必须具备本公司所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相应的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并经安全主管部门考核合格。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带头贯彻并督促执行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
建立健全本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制。
组织制定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保证本单位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
督促、检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及时组织消除安全生产事故隐患。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的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及时如实报告安全生产事故。
岗位责任制度(二)
安全员岗位职责
1.职责
1.1 在车间的直接领导下,具体负责安全生产综合监督管理工作。1.2 负责生产安全的督查。
1.3 负责危险源(点)的控制管理。
1.4 参与人身安全事故调查、分析,建立事故档案、记录。1.5 负责制定职工安全教育和特殊工种的安全管理办法。
1.6 参与安全生产、现场管理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的制定和完善。1.7 参与大、中修工程的安全措施审查和负责现场安全监察。2.权限
2.1 对事故隐患和“三违”现象,有权督促限期整改和按规定考核。2.2 有权对违反安全、现场、管理制度的单位和个人提出考核建议。
2.3 按照责任事故管理标准和有关考核制度,对事故责任人有权提出处理意见。3.相互关系
3.1 现场检查情况和考核意见应及时向车间主任汇报。
3.2 每月按时向本单位领导上报安全、危险源(点)管理月报表。
岗位责任制度(三)
安全员岗位职责
1.职责
1.1 在车间的直接领导下,具体负责安全生产综合监督管理工作。1.2 负责生产安全的督查。
1.3 负责危险源(点)的控制管理。
1.4 参与人身安全事故调查、分析,建立事故档案、记录。1.5 负责制定职工安全教育和特殊工种的安全管理办法。1.6 参与安全生产、现场管理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的制定和完善。1.7 参与大、中修工程的安全措施审查和负责现场安全监察。2.权限
2.1 对事故隐患和“三违”现象,有权督促限期整改和按规定考核。2.2 有权对违反安全、现场、管理制度的单位和个人提出考核建议。
2.3 按照责任事故管理标准和有关考核制度,对事故责任人有权提出处理意见。3.相互关系
3.1 现场检查情况和考核意见应及时向车间主任汇报。
3.2 每月按时向本单位领导上报安全、危险源(点)管理月报表。
岗位责任制度(四)
氧、二氧化碳充装工岗位职责
1.职责
1.1 班中应穿戴齐全劳动保护用品,提前15分钟参加班前会,服从车间主任工作安排。1.2 提前到达生产岗位,认真检查充装设备状况,并了解上班生产情况。1.3 充装前负责联系化验工分析液氧泵后纯度。
1.4 严格遵守安全、技术操作规程,严禁违章操作。
1.5 充装前认真做好“七不充装”的检查,杜绝不符合规定的气瓶上充装台。1.6 负责做好充装的记录工作,充装原始记录必须真实、准确。1.7 负责联系化验工分析瓶氧纯度。1.8 负责对不合格产品进行隔离处理。1.9 禁止用户私自将气瓶送上充氧台。
1.11 认真做好区域内的环境卫生和定置管理工作。1.12 按时参加班组的各项活动。
1.13 完成领导交办的其它临时性工作任务。1.14 按标准粘贴各种标签。
1.15 负责气瓶按规定摆放,严禁混放、乱放和堵塞通道。
1.16 负责中午休息和中班充装瓶库中各种气瓶及附件的清查、管理工作。2.权限
2.1 本岗位工作的执行权。2.2 所辖设备使用维护权。2.3 班组工作的民主建议权。3.相互关系
3.1 由谁下达任务? 车间主任
3.2 与哪些工作岗位配合协作? 电工、钳工、化验工、收发工、检查工、气瓶检验员
等
3.3 工作完成后向谁汇报? 车间主任
岗位责任制度(五)
氩、氮充装工岗位职责
1.职责
1.1 搞好两穿两戴,提前15分钟参加班前会,听取车间主任生产工作安排。1.2 接受空瓶,按《气瓶安全监察规程》进行检查并负责联系送检工作。
1.3 按照“技术操作规程”将检查合格空瓶进行经外线干燥处理,并充装一定余压的精氩气。
1.4 将检验合格的带余压后的精氩瓶置于规定的区域存放等待充装。1.5 严格按照“技术操作规程”充装至规定的压力。1.6 负责联系化验工进行饱瓶化验。
1.7 负责将合格饱瓶置放于规定的区域,不合格饱瓶进行隔离,放空处理。1.8 负责做好生产情况记录和异常情况记录,下班前请班长签字认可。1.9 负责做好现场定置管理及其设备环境卫生工作。1.10完成领导交给的其他临时性工作任务。2.权限
2.1 本岗位工作执行权。2.2 设备使用维护权。
2.3 班组工作的民主建议权。3.相互关系
3.1 由谁下达任务? 车间主任
3.2 与哪些工作岗位配合协作? 电工、钳工、化验工、气瓶检验员等 3.3 工作完成后向谁汇报? 车间主任
岗位责任制度(六)
气瓶检查工岗位职责
1.职责
1.1 严格执行“七不充装”的规定,对入库气瓶进行严格地检查登记。1.2 对不符合充装规定的气瓶,应在瓶颈部位贴上“停充证”,并放入规定地点。1.3 负责气瓶按规定摆放,严禁混放、乱放和堵塞通道。1.4 上班必须穿戴齐全劳保用品。
1.5 严格执行防火防爆制度,禁止易燃易爆物品入库。1.6 完成领导交办的其它临时性任务。2.权限
2.1 有权制止不合格气瓶入库。
2.2 有权制止外来人员在瓶库内逗留。2.3 有权对气瓶管理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3.相互关系
3.1 由谁下达任务? 车间主任
3.2 与哪些工作岗位配合协作? 收发工、充装工 3.3 工作完成后向谁汇报? 车间主任
岗位责任制度(七)
气瓶修理工岗位职责
1.职责
1.1 确认气瓶内无余压后,对不合格气瓶附件进行修理、更换工作。
1.2 确认盛装氧气或强氧化性气体的气瓶瓶体、瓶阀等,是否沾染油脂或其它可燃物,如有油脂或其它可燃物,则用三氯乙烯严格脱脂后进行修理工作。1.3 气瓶处置完好后,必须做好处置记录。1.4 上班穿戴好劳保用品。
1.5 严格执行防火防爆制度,禁止易燃易爆物品入库。1.6 完成领导交办的其它临时性任务。2.权限
2.1 有权制止不合格气瓶入库。
2.2 有权制止外来人员在瓶库内逗留。2.3 有权对气瓶管理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3.相互关系
3.1 由谁下达任务? 车间主任
3.2 与哪些工作岗位配合协作? 收发工、充装工 3.3 工作完成后向谁汇报? 车间主任
岗位责任制度(八)
气瓶收发工(气瓶库管理员)岗位职责
1.职责
1.1 严格执行公司有关瓶气销售的规章制度,做到坚持原则,热情服务。1.2 上班必须穿戴齐全劳保用品。
1.3 进出库气瓶必须严格履行有关手续,原始记录做到真实、准确。1.4 每天按时向公司有关部门上报出库瓶数,并将出门单上交厂财务。1.5 严格执行防火防爆制度,禁止易燃易爆物品入库。1.6 完成领导交办的其它临时性任务。
1.7 负责气瓶按规定摆放,制止混放、乱放和堵塞通道。2.权限
2.1 有权制止不合格气瓶入库。
2.2 有权制止外来人员在瓶库内逗留。2.3 有权对气瓶管理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3.相互关系
3.1 由谁下达任务? 车间主任
3.2 与哪些工作岗位配合协作? 检查工、充装工 3.3 工作完成后向谁汇报? 车间主任
岗位操作规程(一)
气瓶充装安全操作规程
一、充装前必须确定待充气瓶已检验合格。
二、充装前必须确认汇流排上的控制阀门、安全阀、压力表、卡具、管道处于良好状态。
三、使用防错装接头。特殊情况需用其他卡具时应确认钢瓶螺纹形式与要求相符。
四、操作任何阀门时,操作人员必须站在侧面,缓慢进行,严禁猛开猛关,以免产生过大的摩擦热量或气体流速过快产生静电。
五、向瓶内充气时速度不得大开8m/h(标准状态气体),充装时间不应小于30min。充装压力达到充装标准的30%后,禁止插入空瓶充装,防止气流摩擦热量过大现象产生。
六、在充装压力尚未达到充装标准的1/3前,逐只检查瓶体温度,发现异常及时处理。同时检查瓶阀是否漏气。
七、充装时严禁用扳手敲击瓶阀、管道。
八、充装人员不准穿戴化纤衣帽及带钉的鞋子、服装,工作、防护用品上不得沾有油污,严禁让油脂沾到阀门、管道、垫片等一切能与氧气接触的物件上。
九、无余气气瓶或第一次充装的气瓶,应用氮气置换后再行充装。
十、充装过程中作业人员必须坚守岗位,严禁超压。充满后卸卡具时应站立在瓶阀出口外侧面,防止瓶阀及附件飞出伤人。充装完毕气瓶运入实瓶库并放稳,严禁空、实瓶混放。
岗位操作规程(二)
气瓶充装前、后检查操作规程
一、充装前
逐只检查气瓶,发现以下情形之一的,不予充装:
1、超期未检的气瓶或检验色标颜色和形状不符合规定的。
2、焊接气瓶准备充装高压气体的。
3、改装气瓶的。
4、公称压力和规定充装压力不符的。
5、气瓶外表颜色不符合规定,用户自行喷涂遮盖的。
6、气瓶明显变形、机械损伤及影响气瓶强度经修补焊接填平的。
7、气瓶安全附件不齐的。
8、瓶阀和瓶体沾有油脂油污的。
9、瓶内有过量积水或杂物撞击内壁的。
10、通过声音检查存在隐蔽缺陷的。
二、充装中
1、检查瓶阀是否完好,卡具连接是否牢固。
2、从充气开始到压力升至8Mpa、10Mpa时,分别测摸一次瓶体温度。
3、充装结束时关好瓶阀,缓慢打开回气阀,待管道内压力降到2Mpa时,逐只卸下气瓶。
4、检验合格后戴好瓶帽送到实瓶间。
三、充装后
1、实测瓶压是否在规定压力范围内(12.5Mpa)。
2、瓶阀与瓶体连接密封是否良好。
3、瓶体有无鼓包、变形等缺陷。
4、瓶体温度是否正常。
5、气瓶附件是否齐全、良好。
岗位操作规程(三)
气瓶库房管理操作规程
1、检查气瓶安全附件是否齐全,瓶体有无缺陷,以及瓶阀有无泄漏。
2、空瓶、实瓶分开存放,有效隔离。
3、瓶库内设置防瓶倒措施,有序直立摆放。
4、瓶库要离远离电磁波、震动波,周围10米内禁止任何易燃物和明火作业,并挂有“禁止烟火”警示标志。
5、库房要通风并保持低温,气瓶严禁在阳光下曝晒。
岗位操作规程(四)
气瓶搬运操作规程
一、搬运人员必须了解氧气的性质、危害、防护知识,熟知事故应急预案,备齐相应的工具和防护用品。
二、气瓶搬动时,可使瓶身倾斜,一手托瓶帽,一手推瓶身沿地面旋转滚动。
三、气瓶原则上不准平地滚动。确需滚动时,严禁猛烈滚动或撞击。
四、运输途中道路不平或有陡坡时应用绳索捆扎。
五、气瓶在车箱内应横向卧放,瓶帽朝向一方,但不得韩朝向车辆油箱一侧,且摆放高度不准超过五层,超出车箱板的应用绳索捆扎。
六、夏季运输气瓶时,车上应备有遮阳设施。
七、车辆就遵守公安部门有关危险品运输安全规定。
岗位操作规程(五)
低温液体泵安全操作规程
工作前要穿戴好劳动保护用品才能进入工作岗位。1.开泵前的准备
(1)确认集流排放空阀已打开,充瓶工已在场做好充装准备。(2)检查液面高度及压力。
(3)打开排口阀、轴封阀,关闭排放阀,打开泵入口阀和回气阀(在操作前应先检查备用泵排出阀是否关闭),对泵进行预冷。预冷时要盘车,并检查泵体,排出管,气化器的挂霜情况,预冷时间约15分钟。
2.启动
(1)确认泵已充分冷却与充装人员联系可以启动后,按启动钮。(2)启动后检查入口压力和排出压力及声音、振动是否正常。3.停泵
(1)正常停泵;充瓶完毕待压力下降后,按停止钮停泵,关闭排出阀,落叶阀,待泵体复温后,关闭回气阀。
(2)发生下列情况时应紧急停车:排出压力超压,声音及振动异常,有撞击声,起火燃烧,严重泄漏。
(3)紧急停车时,可按停止按钮或紧急停止按钮,然后按正常停车程序关闭阀门。4.运行参数
(1)排出压力:﹤15mpa。(2)入口压力:﹥1.2 mpa。5.维护要求
(1)每运行1000小时需更换活塞环。(2)每运行500小时变换电机转向。(3)维修时与介质接触部位应严格脱脂。(4)任何时候都不要停轴封气。
岗位操作规程(六)
事故应急处理操作规程
1、氧气充装过程中氧气瓶燃烧:
(1)火灾条件许可时,启动氧泵紧急停车按钮,停止氧气供应;切断进气总阀和与氧气瓶对应的氧气进口分支阀门。
(2)打开进氧管放空阀。
(3)尽可能优先关闭事故侧氧气瓶出口支阀。(4)立即组织现场人员用灭火装置灭火。(5)通知相关班组停止充填泵运行。(6)立即通知调度。(7)报告应急求援小组。
(8)必要时,通知消防机构和医院紧急救助,并安排人员至路口迎接。
2、氩、氮、二氧化碳气瓶充装过程中人员窒息:
(1)现场条件许可时,启动充填间排风扇。(2)切断进气总阀,打开进气管放空阀。
(3)切断气源迅速撤离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处理泄漏事故时,处理人员戴自给压式呼吸器。
(4)通知相关班组停止充填泵运行。(5)立即通知调度。(6)报告应急救援小组。
(7)必要时通知医院紧急救助,并安排人员至路口迎接。
岗位操作规程(七)
低温液体贮罐充装操作规程
预充装(暖贮罐)程序
1.吹扫贮罐确保操作物质纯度。
2.证实输送装置所盛物质为确切要输送的物质,输送装置和贮罐的充装都是使用的介质。
3.证实除液相高压(A-10)和气相低压(A-8)阀以外,所有阀门均被关闭。4.将输送装置传输软管与贮罐充装接头(FC-1)连接。5.将气体回流传输软管与贮罐气体回流接头(FC-2)连接。6.慢慢打开气体回流阀,使贮罐和输送装置压力相等。
7.打开充装阀(A-2),开始进行泵传输充装贮罐,并对泵进行必要的连接,慢慢打开传输装置输送充装阀,保持泵泄压压力比贮罐压力高0.35-0.7 mpa,如使用压力传输器输送,使液体输送装置内的压力升高,直至压力比贮罐压力高至少0.35mpa,打开充装阀。8.在充装过程中观察贮罐压力(PI-1),如压力上升高于输送压力,或者接近贮罐安全阀压力(A-1A和B),必须使用(A-12)阀对贮罐泄压,如压力继续升高,可能需要中断充装使压力下降。
9.观察液位表(L1-1)当液位表显示约四分之三时,打开溢流阀(A-4)。10.关闭顶部充装阀(A-2)。11.通过排放阀(A-7)排放充装关内的残留液体。
12.拧松充装接头(CZ-1)上的软管,释放充装软管压力,然后拆下软管,对充装软管除霜。
13.若需要供气,则打开(A-
14、A-
3、A-
11、A-13)使装置处于使用状态。操作准备:
贮罐操作准备包括调节自动操作压力控制阀,打开阀门启动环路。使液体自动蒸发,输送被充装置所需的气体。贮罐压力控制:
贮罐的压力,无论是压力形成压力还是节约器压力,均由压力控制阀(C-1)控制,在不必拆下零件的情况下,可以对操作压力做任何调节。提高贮罐压力:
人工提高操作压力可以通过: 1.记录现有贮罐压力(PI-1)。
2.按顺时针方向旋转调节旋钮,调节压力控制阀(C-1)。3.待贮罐压力上升30分钟后,确定新的压力设定值(PI-1)。4.根据情况重复步骤2和3。降低贮罐压力:
人工提高操作压力可以通过: 1.打开(A-12)阀,将贮罐压力排放至低于新设定压力,达到降低的压力后,关闭(A-12)。2.按逆时针方向旋转调节旋钮,调节压力控制阀(C-1)3.待贮罐压力平衡30分钟后,确定新的压力设定值(P-1)。4.根据情况重复步骤2和3。贮罐再充装程序
(注:通过底部对低温贮罐做充装,由于聚焦在蒸发空间的气体被压缩会使贮罐压力升高,通过顶部充装会降低压力,因聚焦在顶部空间的气体会被冷却并重新液化。)1.将被充装置管线同气体使用接头连在一起。
2.明确除液相(高压)阀(A-10)和气相(低压)阀(A-8)外所有阀都被关闭
3.开启气体使用阀(A-13)开启,压力形成输入阀(A-3)、增压开启阀(A-14)和压力形成输出阀(A-11)。此时,装置会自动输送气体,一直到满为止,或直至到(C-1)所设压力。
4.一旦达到所需输送物质的数量(或者将贮罐关闭另外使用一段时间),关闭气体使用阀(A-13),停止气体使流程,本装置的而运行完全是自动完成的,阀门只有在充装和进行维修保养时才被开启和关闭。
5.贮罐阀门的正常操作如下:
阀门 状态 顶部充装阀(A-2)关闭 底部充装阀(A-1)关闭
排放阀(A-12)关闭 溢流阀(A-4)关闭 均衡阀(A-9)关闭 液体输出阀(A-13)开启 压力形成输入阀(A-3)开启 压力形成输出阀(A-11)开启 增压开启阀(A-14)开启 液相(高压)阀(A-10)开启 气相(高压)阀(A-8)开启 液体排放程序
液体物质通过液体排放接头(F-1或F-3)在低压状态下从贮罐内排出。液体排放顺序:
1.将被充装置管线和吸液阀同液体排放接头(F-1或F-3)连在一起。2.明确除液相高压阀(A-10)和气相低压阀(A-8)外,所有阀均被关闭。
3.观察被充装置压力表(PI-1)上所显示的压力控制(C-1)设定值,如压力过高,打开人工阀(A-12)释放过量气体,可能需要更换调节器弹簧,以适合较低的操作压力。4.慢慢打开吸液阀,启动流程。
5.一旦达到所需输送液体的数量,关闭吸液阀。
岗位操作规程(八)
瓶内残液(残气)处理操作规程
1、必须在空旷处或无易燃物体的地方排放。
2、瓶口严禁面对人群或远离人群。
3、我公司所充装的气体均为无毒不燃气且对大气无污染,可朝上排入大气中。
霍邱县双福氧气销售有限责任公司
新增工业用氩气、氮气、二氧化碳充装线项目试生产方案
专家论证意见
应霍邱县双福氧气销售有限责任公司的邀请,我们对该公司新增工业用氩气、氮气、二氧化碳充装线项目的试生产方案进行了认真、全面、细致地审查、论证。并形成以下意见:
一、该项目取得的《建筑消防设施检测报告》、《建筑消防设施电气防火安全技术测试报告》、《雷电防护装置检测合格报告》、《建筑工程消防验收意见书》、《压力容器产品质量合格证书》、《阀门、仪表合格证及安全阀校验报告》、《压力容器就位安装质量监督检验证书》、《钢制无缝气瓶合格证》、《充装人员操作证》、《主要负责人、安全员培训证书》真实可靠,具有法律效力,为保证试生产方案的安全执行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撑。
二、编制试生产方案依据的法律、法规、标准、规程、文件等比较全面、合理,符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对各危险化学品品种的储存、充装、运输等环节的危险性、试生产可能出现的安全问题和应对措施,分析透彻,措施合理。试生产的准备工作也比较充分。各岗位责任制度、岗位操作规程制订得比较合理、科学。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符合导则的要求,具有可操作性。
三、该试生产方案基本符合该企业实际,可以上报申请使用。
专家签字:
年 月 日
第三篇:移动式压力容器充装站安全管理制度
安全管理制度 目的
为了保证安全经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使充装站职工有章可循,特制订本规定。2 适用范围
适用于全站,每一个职工都应严格遵守。3 基本规定
3.1 安全生产要求规定
(1)充装站实行安全经营分级管理,分级负责制。
(2)充装站所储存的气体属易燃易爆物质,所用的装置亦属防火防爆,因此为杜绝火灾的发生,规定任何人进入站区不得携带烟火、手机等易燃爆隐患物品。
(3)有火灾爆炸的危险场所不得采用普通电灯照明,应采用防爆电器,不得进行焊割作业,进入现场的汽车、拖拉机、柴油机的排气管上应加装阻火器。
(4)充装车间设备、管道及构件要设置静电接地装置,且在设备检修后及每年至少定期检测一次。
(5)经营中的装置、设备及厂房的防雷设施,应在雷雨季节及每年至少定期检测一次。
(6)充装操作人员应穿防静电服及导电鞋,严禁穿戴化纤织物及带钉子的鞋进入作业岗位,有爆炸危害的场所应设置易于导除人体静电的设施。
(7)充装站的消防器材要有专人管理,定期检验,及时修理更换,保持完整可靠,严禁随意挪用。(8)每一名进入充装站的新职工均应安全教育,且须考试合格后方可工作。
(9)进入充装工作的人员要熟练掌握岗位的操作规程和安全经营规定,杜绝事故隐患。
(10)站长、技术负责人应定期进行安全检查,至少每月一次。(11)设备的检修,需在安全的前提下进行,必须动火时,要办理动火证。
(12)负责运输的工作人员应严格执行槽车运输、储存安全规定。(13)特殊工种人员一律持证上岗。
(14)充装站定期组织安全经营学习,从根本上提高全体职员的安全意识。
(15)建立健全安全例会制度。(16)严格遵守用电管理制度。3.2安全教育规定
3.2.1新规程、新设备推广及改造后的安全教育。3.2.2特殊工种安全教育内容
特殊工种应参加政府部门组织的考试并取得相关“特种设备操作证”之后,方可从事工作。
对特殊工种有关部门应定期组织进行专业的教育及其定期复核工作。
对新规程、新设备在经营前,要制定新的安全操作规程,进行专门的安全教育,考核合格后,方可独立操作。
为接受事故的经验和教训,对避免事故或发生事故的现场,可组织有关人员,召开现场会议,共同接受教育,防止事故发生,在安全管理方面,也可利用典型进行现场教育。
3.2.3日常安全教育的内容
3.2.3.1每月要对全体职工进行系统的安全教育。
3.2.3.2职工在进行充装时,应接受新岗位的安全操作及注意事项等教育,且需考核合格方可上岗。
3.2.4安全教育的考核
3.2.4.1充装站三个月要组织一次对职工安全教育的安全技术考核,考核工作由安全员(设备员)组织。
3.3安全检查规定 3.3.1安全检查的种类 3.3.1.1一般安全检查 3.3.1.2专业安全检查 3.3.1.3季节安全检查 3.3.1.4节日安全检查 3.3.2安全检查的内容
3.3.2.1安全机构、安全经营规章制度建立健全情况,国家和上级有关安全生 的要求及本站规章制度执行情况,安全活动开展情况。3.3.2.2充装站的建筑物、经营及操作、设备及装置、气体储运、安全及消防以及气站其他装备等,是否符合安全要求。
3.3.2.3对压力容器、电器设备、厂房建筑、运输车辆等的专业检查。
3.3.2.4季节性的防暑降温、防冻保温、防雨防洪、防雷电及防风工作情况。3.3.2.5节日前后要组织安全检查,对库房的安全,安全管理防火、防爆、防盗等工作进行全面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研究解决。
3.3.3安全检查的时间和组织
3.3.3.1充装站的安全检查安全管理部至少每月检查一次。3.3.3.2专业性安全检查结合有关主管部门的要求,每年至少进行一次。
3.3.3.3季节性安全检查应根据本地区地理、气候特点、进行季节预防性检查。
3.3.3.4安全检查应有文字记录,并存档保存。3.3.4整改
3.3.4.1对查出的每条事故隐患,要认真分析研究,落实整改,要求做到 “五定”(即:定项目、定措施、定时间、定负责人、定检查人),以求尽快消除隐患,保证安全经营。
3.3.4.2对所有事故隐患,必须抓紧整改,不得拖延,更不得互相推诿,对一时不能
解决的问题,除做好临时防护措施外,还要制定计划,分期整改,对已做“五定”的整改项目,如无故拖延并因此而发生事故时,则应追究责任人的行政责任。
3.3.4.3对重大隐患项目,运用“隐患整改通知书”的方法,由安全员填写,经
站长签发后,交有关部门负责人签收并负责处理。
3.3.4.4由安全管理部将充装站各月份查出的事故隐患整改情况逐项记录。
3.4安全检修规定 3.4.1检修前的准备 3.4.1.1检修方案
检修单位应编制详细的检修计划,做到项目齐全,责任明确,安全措施具体,对易燃易爆危险性大的岗位、设备还应单独编制详细的清洗、置换和防护措施,以确保检修中的安全。
凡有两人以上参加的检修项目,必须指定其中一人负责安全,并将各检修项目安全负责人,监护人情况详细填报检修方案。
检修前,要组织检修人员对检修工具、设备进行详细检查,保证安全良好,并办理好《动火作业安全许可证》。
检修单位负责人要认真组织编制和审查检修方案,要对检修中的安全负责,并对检修人员交好任务,交好安全措施。
3.4.1.2清洗、置换
凡检修易燃、易爆、有毒、有腐蚀性物质的设备均要由设备所属部门进行彻底的清洗、置换,经分析合格后方可进行检修。
设备的清洗、置换要视具体情况而定,对易燃易爆物质必须采用惰性气体置换。
清洗置换的设备,必须进行分析检验,取样要有代表性,确保清洗置换的可靠性。
检修作业时,设备、管路上应设有明显的标志,应设立监护人的必须设立。
3.4.2检修过程安全规定 3.4.2.1一般规定
对易燃易爆物质管道,必须切断物料入口阀门,如检修设备管道与运行中设备管道连通时,中间必须加盲板。凡是机电传动设备检修,必须切断电源,并要悬挂“禁止合闸”的警告牌。
凡贮罐、设备管道检修,要在切断的物料管道阀门上挂设“禁止启动”的警告牌。
凡从事有毒有害系统检修和事故抢修,要备好防护器具,以备应急之用。
检修照明用灯采用电压不超过12伏的防爆灯具,且电动工具要可靠接地。
3.4.2.2焊接作业安全规定
焊接动火,必须办理《动火作业安全许可证》,且必须有效。焊接动火,监火人由检修设备所属部门指派,危险性较大的动火还要由安全员监护。
动火现场的易燃物品应清除干净,并备有足够的灭火器材。气瓶不得靠近热源,不得接触油脂和在日光下曝晒。
电焊工要严格执行电气安全规程,所使用的焊接工具、设备要符合安全标准。
焊接作业中,要配带好个人防护用具,在有毒气体部门检修作业应备好防毒面具和口罩。
3.4.2.3罐内作业安全规定 进入罐内作业必须经安全员同意。
罐内作业中可视具体条件,采取通风措施,对通风不良以及容积较小的设备,作业人员应采取间歇作业,不得强行连续作业。
对于在危险性较大的罐内作业时,应及时报告安全员,制定可靠的安全措施。进罐前处理与检查:
(1)必须切断电源,拔下铅丝悬挂“禁止合闸”警告牌。(2)切断或拆开与罐体相连的所有管线,拆开所有人孔盖,若采用切断物料管线时,必须在阀门上悬挂“严禁开闸/检修”的警告牌。
(3)凡进入盛装过或易产生易燃易爆、剧毒、窒息性气体的罐、釜前,应进行气体分析,符合安全要求方准进罐,如遇紧急情况时,必须佩带适应的防护用品。
(4)罐内温度应降至35℃以下。
(5)进罐照明灯具应采用12伏防爆灯具,其导线,护罩绝缘必须良好,牢固。
(6)检查罐内通风状况是否良好,必要时应采取通风换气措施。(7)进罐作业必须由熟悉本岗位经营情况的人担任监护人,一般监护人不少于两人,监护人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准擅自离岗或调干其它工作。
(8)罐内作业要按设备深度设安全梯及台架,必要时应配备救护绳索或安全带,以保证应急撤离。
(9)罐内作业时,严禁内外投掷工具、材料等。
(10)需进入罐内清理有毒、有腐蚀性残留物时,必须穿戴好个人防护用具,必要时应准备好急救用品。
(11)凡需进入盛装过或易产生易燃易爆物料的罐内动火时,必须按规定办理动火证,电焊工应严格遵守电气焊工安全操作规程,并且在离开时,焊接用具全部拿至罐外。
(12)罐内作业完毕,作业人员和监护人员共同检查罐内外确认无疑,监护人在罐内作业证上签字后,交回办公室存档。
3.4.2.4电气安全规定
电气检修,要按《电业安全工作规程》执行。凡电气检修,必须执行电气检修工作票制。
凡是导电设备,线路工作必须停电作业,并在电源开关柄上挂有“有人作业,禁止合闸”的标志牌,不准任意送电。
在停电线路工作地段装接地线时,必须放电、验电,验明线路确认无电方可装接,并应在工作地段两端挂接地线,凡有可能送电到停电线路的分支也要挂接地线。
凡工作所需装设临时线时,须办理临时线工作票,所架设的临时线距地面不小于2.5m,跨越道路不小于6m。
禁止带电检修作业,必须带电检修时,应经安全部批准,并采取可靠的安全措施,作业人员与监护人员应由有带电作业实践经验的人担任。
电工在登高作业时,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并防止电杆折断和滑梯事故。
3.4.3竣工与验收
3.4.3.1检修单位在检修完毕后,将施工现场清理干净,做到工完料净场地清。
3.4.3.2对检修中有改变的设备工艺,要向充装间交待清楚,以使充装工心中有数。
3.4.3.3对设备、容器内的检修工作,必须详细检查容器内是否有遗忘工具或其它杂物。
3.4.3.4由于检修需要而架设的临时线,临时灯具以及检修过程中所加设的盲板或其它辅助设施均由检修单位拆除干净。
3.4.3.5系统检修竣工后,充装部门与检修部门双方要执行交接验收手续,双方负责人应当场检查检修设备的质量是否合格,安全装置是否符合要求,并进行系统联运试车,双方确认符合安全检修质量要求后,应在检修验收单上签字,方可交付充装使用。
3.5安全例会规定3.5.1为了加强安全管理,把安全经营方针彻底落实,充装站规定在每月一次的工作总结会议上要同时总结本月安全经营情况,布置充装站下月安全经营和管理工作。
3.5.2负责人应定期召开会议,并及时传达会议精神,及时总结经营中的安全情况,布置下阶段经营及安全工作。
3.6消防器材管理维修规定
3.6.1消防器材放置在通风、干燥而且取拿方便的地方。3.6.2消防器材,保持干净、整齐,防锈蚀,不得曝晒、雨淋,做好冬季防冻措施。
3.6.3消防器材定期检查,过期要及时更换。
3.6.4消防器材的管理由安全员负责,车间、仓库等消防器材应定点、定人管理。
3.6.5消防器材无警不动。3.7安全用电管理规定
3.7.1安装和维修电器设备、线路必须由电工按《电工技术规范》进行,严禁非电工人员乱拉乱接。
3.7.2仓库的电器和线路必须按国家《仓库防火安全管理规则》进行安装。
3.7.3车间、仓库消防重点部位,严禁私设使用电器。3.7.4严禁使用不符合规格的保险装置,电器设备线路不超负荷运行。
3.7.5架空高压电力线不准通过建筑物、易燃易爆物品、堆垛上空。
3.7.6电器设备的操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工作时不得擅离岗位,并对设备定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报告电工修理,工作结束后,必须切断电源,做到人走电断。
3.7.7对气站的电器设备和线路应检查维修,同时每年至少进行两次绝缘摇测,发现短路和绝缘不良应及时维修。
3.7.8易燃易爆部门,仓库的电器设备线路必须符合防爆要求。3.7.9电气设备着火时应首先切断电源,然后组织扑救。3.8易燃易爆岗位安全管理规定
3.8.1使用和储存易燃易爆物品岗位设置要求。
3.8.1.1气站应符合防火防爆要求,与周围建筑物应留有足够的间隔,安全通道要保持畅通无阻。
3.8.1.2加强通风,使其不致达到燃爆浓度。3.8.1.3严禁烟火,杜绝可能产生火花的一切因素。3.8.1.4所有电气设备和电气照明装置,都应采用防爆型的设备装置。
3.8.1.5避雷、静电接地线和各种电机接地线,必须完整无损。3.8.1.6要配备足够的消防器材,并经常检查保持好用。3.8.2使用易燃易爆物品岗位的规定
3.8.2.1使用易燃易爆物品的设备容器、温度计、压力表、安全阀要经常检查,保持灵敏,准确好用。3.8.2.2电闸和电源插座盖,要完好无损。
3.8.2.3不准用铁器敲打起盖,不能碰撞、拖拉,严禁穿钉鞋、化纤衣服进入操作现场。
3.8.2.4所用管路、阀门不得泄漏,所有法兰连接处必须有静电过桥。
3.8.3储存易燃易爆物品的仓库管理规定
3.8.3.1易燃易爆物品要储存在专门仓库、地点,不得与其它物品混合储存。
3.8.3.2要分类,互相接触容易引起燃烧、爆炸的物品及灭火方法不同的物品应隔离储存。
3.8.3.3容易发生燃烧爆炸的物品,不得在潮湿地方存放,受阳光照射易挥发、易燃物品,不得露天或在高温地方存放,必要时应采取降温措施。
3.8.3.4容器、包装物要完整无损,否则应立即处理。3.8.3.5机动车辆无阻火器严禁进入。
3.8.3.6库房内不得设置电闸开关,不得安装日光灯。3.8.4搬运易燃易爆物品的规定
3.8.4.1装运前必须严格检查,杜绝跑、冒、滴、漏现象。3.8.4.2要轻装、轻卸,严禁震动撞击、重压倾倒和摩擦。3.8.4.3装运工具在装运中不准用明火修理或用明火照明,途中停留,必须有人看守,并不得停留在气站仓库附近及人口稠密的地方。
3.8.4.4不熟悉易燃易爆物品的性质和安全操作方法的人员,不得从事搬运工作。3.9动火管理规定 3.9.1固定动火区的划定: 3.9.1.1应由充装部门,根据所在部门的火灾危险情况,经站长批准方可确定。
3.9.1.2经批准的固定动火区内允许各类明火作业,不需要办理动火许可证。
3.9.1.3固定动火区与禁火区的安全距离不得小于30m,如果个别动火场所的安全距离达不到要求时,应采取必要的隔离措施或设置在室内。
3.9.1.4批准后的固定动火区要有明显标志,固定动火区不得储存可燃性物质,应配备一定数量的灭火器材。
3.9.1.5气站内内除固定的动火区及二级动火以外,凡属储存可燃气体、易燃液体、助燃气体,氧化剂及易燃固体等物质的场所,及其设备、容器、管道、气站周围10m范围内均属于禁火区。
3.9.2动火许可证的办理范围: 3.9.2.1因经营或维修工作的需要在禁火区内动火时,必须办理《用火作业安全许可证》。
3.9.2.2《用火作业安全许可证》由安全员填写报HSE管理部审批。
3.9.2.3充装负责人应对本部门安全动火的安全措施负责,在办理动火许可证前,应对动火的设备、容器、管道采取相应的安全防火措施。
3.9.2.4安全员对动火负责,在审批动火证时,必须确切了解动火场所周围的实际情况,严肃认真地进行审批,严禁不负责任的做法。
3.9.2.5动火许可证只能在批准的时间范围内使用,每次审批时间最长不能超过10天,如动火期满工程未完,必须重新办理,严禁一证复用,一证多用,以工种代姓名,以言代证。
3.9.2.6申请动火部门要根据《用火作业安全许可证》提出的要求,认真落实动火前的各项安全措施,动火执行人对没按规定办理《用火作业安全许可证》或安全措施不落实时有权拒绝动火。
3.10事故管理规定 3.10.1伤亡事故管理规定 3.10.1.1定义
凡职工为了工作而发生的人身事故或虽不在工作岗位上,由于气站设备或劳动条件不良而引起的职工伤亡均属因工伤亡事故。
3.10.1.2伤亡事故的分类
特别重大事故,指一次死亡十人以上的事故。重大事故,指一次死亡三人以上的事故。
多人事故,指一次事故同时负伤或伤亡三人及三人以上的事故,不论他的伤亡程度如何。
死亡事故,指同时死亡二人以下的事故。
重伤事故,指发生符合劳动部发布的《关于重伤事故范围的意见》其中一条的负伤事故均为重伤事故。
轻伤事故,指职工因发生负伤而丧失劳动能力满一人或一个以上工作日的不够重伤的负伤事故,均为轻伤事故。
微伤事故,指发生负伤事故,而不够影响继续工作,一般可视为微伤事故。3.10.1.3伤亡事故的报告程序
职工发生负伤事故时,负伤人员或最先发现的人应立即报告岗位负责人,岗位负责人必须立即报告安全责任人,并在一日内将负伤者情况及事故的经过,填写《职工伤亡事故报告书》。
发生特别重大事故,多人事故,重伤事故或者死亡事故时,站长应立即将事故情况快速报告主管部门。
凡职工因工伤丧失劳动能力满一个工作日或超过一个工作日的一切事故,办公室必须在事故发生后一周内填写《职工伤亡事故登记表》,报站长。
安全责任人应定期按规定向上级呈报事故统计表,并做好存档工作。
充装站要建立职工伤亡事故管理台帐,切实加强对伤亡事故的统计管理工作。
3.10.1.4伤亡事故的调查和处理
充装站发生轻、重伤事故,应本着“四不放过”的原则由安全责任人组织有关人员,进行事故调查,认真分析原因,吸取教训,采取防范措施,防止事故再次发生,对事故责任者提出处理意见并按规定填写报告书,必要时可召开现场会或座谈会,广泛教育其他职工。(微伤事故不作统计上报)。
发生特别重大事故,死亡事故时,应由劳动部门、公、检、法、保险组成联合调查小组,进行调查,分析确定事故的原因拟定改进措施,提出对事故责任者的处理意见上报主管局及有关部门,特种设备发生严重以上事故必须立即报当地技术监督行政部。
凡因违章指挥或违章作业而造成重大伤亡事故,后果严重的要追究领导者的责任,并严肃处理。
无论事故大小,各部门都应严肃对待严格管理,对故意隐瞒伤亡事故不报的部门,要追究领导责任。
3.10.2破坏、火灾和爆炸事故 3.10.2.1定义
凡有一定政治背景,有意造成各种事故和无政治背景,但因某种原因而有意制造的各种事故,均为破坏事故。
凡是原料、易燃易爆厂房设备、管道发生火灾爆炸事故,直接损失一万元以上者,或引进人身重大伤亡者,均为重大火灾爆炸事故。
凡发生火灾爆炸事故损失200元以下者为火警事故。凡发生火灾爆炸事故损失不足一万元和200元以上者为一般火灾爆炸事故。
3.10.2.2事故的调查和处理
发生火警在岗人员立即打“119”报警,同时积极扑救,在萌芽之中将火灾扑灭。
发生一般火灾和重大火灾,由当地的公安消防监督机构组织调查,上一级公司消防监督机构组织实施。
特大火灾,由当地的公安消防机构或上级公安消防监督机构组织调查,并邀请当地人民检察院和监察、劳动、工会、保险等部门参加。
火灾扑灭后,要保护好现场,对现场进行勘查,不经公安消防部门同意,不得破坏现场恢复生产。
对所有被访问的现场人员,必须认真地如实回答消防部门的提问,任何人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或掩埋真象,互相窜供。对查明的事故原因,必须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情节严重的要追究刑事责任。
针对火灾发生的原因,要采取具体的防火措施,避免发生类似的事故。
公安消防监督机构在查清火灾原因和确定责任后,应当写出调查报告,并向起火单位和上级主管部门,填写《火灾事故书》。
3.11充装安全管理规定
3.11.1必须严格遵守岗位作业指导书和设备操作规程,工作时间严禁穿带钉子的鞋、拖鞋、短裤进入充装区。
3.11.2烟与火种或非防爆通讯器材等严禁带入充装区。3.11.3压力容器、管道严禁带压动火或维修,动火时必须有《用火作业安全许可证》。
3.11.4在进行液化石油气操作者使用的工具必须去油,且操作者的手和衣服,必须保持清洁、无油垢。
3.11.5液氨必须用专用仪表。
3.11.6液化石油气贮罐及槽车严禁超压。
3.11.7充装过程中严禁超压、超量充装,必须按各种气体国标规定的充装压力充装量进行充装。
3.11.8防止液化石油气溅及身体,操作中卸金属软管时,先将接头松动一下,待管中残存的液体汽化完,卸下接头,操作时工作人员必须戴劳保用品。
3.11.9要及时检查压力表、安全阀、液位计,必须灵敏有效。3.11.10充装过程中严禁紧固螺丝、敲打设备及管路。3.11.11严禁对超期或低压钢瓶进行充装。
3.11.12操作人员必须熟练掌握本岗位的消防器材、安全装置的工作原理、使用方法,经常检查消防器材及安全设备是否正常。
第四篇:氧气充装站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气瓶充装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1、充装前的检查
气瓶在充装之前,必须经过认真仔细的检查,以防止一切不符合要求和规定的气瓶投入充装,排除不安全因素,保证气瓶在充装和使用过程中的安全。
①气瓶是否由持有制造许可证的单位制造的,气瓶是否属于制造单位或有关主管安全监察部门宣布报废或规定停用或需要复检的产品。
②气瓶改装是否符合要求。
③气瓶原始标志是否符合标准和规定,铅印字迹是否清晰可见。气瓶的铅印标记上的内容应包括:气瓶制造单位名称或代号;气瓶编号;水压试验压力;公称工作压力;实际质量;实际容积;瓶体设计壁厚;制造单位检验标记和制造年月;监督检验标记;寒冷地区用气瓶标记。
④气瓶是否在规定的定期检验有效期限内。
⑤气瓶上标出的公称工作压力是否符合欲装气体规定的充装压力。气瓶的公称工作压力规定如下:气体在基准温度下(20℃)的充装压力(盛装压缩气体的气瓶);按规定的充装系数充装,温度为60℃时介质压力(液化气体);限定充装量下,温度为60℃时瓶内乙炔气的压力(溶解乙炔)。
⑥气瓶的颜色、字样是否符合《气瓶颜色标记》的规定。
⑦气瓶附件是否齐全,并符合技术要求。
⑧气瓶内有无剩余压力,剩余气体与欲装气体是否相符合。
⑨盛装氧气或强氧化性气体的气瓶的瓶阀和瓶体是否沾有油脂。
⑩首次充气的气瓶是否经过置换或真空处理。
⑩瓶体有无裂纹、严重锈蚀、明显变形、机械损伤等缺陷。
2、气瓶的充装量
气瓶的充装量是指气瓶在单位容积内允许充装的气体或液化气体的最大质量,所以也称最大充装量或安全充装量。各类气瓶的充装量应该根据气瓶的许用压力和最高使用温度确定。其原则是保证所装气体或液化气体在最高使用温度下,其压力不超过气瓶的许用压力。
气瓶许用压力是为保证气瓶安全,允许瓶内达到的最高压力。我国规定:高压气瓶的许用压力等于气瓶的公称工作压力;永久气体气瓶的许用压力为公称工作压力的1.2倍或水压试验压力的 0.8倍。
气瓶的最高使用温度是指气瓶在充装气体以后可能达到的最高温度。根据我国《气瓶安全监察规程》规定,国内使用的气瓶,最高使用温度为60℃。
永久气体(压缩气体)气瓶的充装量与液化气体不同,它是指在最终充装温度下的充装压力。
3、液化气体的充装
①实行充装复检制度,严禁过量充装。
②称量衡器应保持准确。
③严禁从液化石油气槽车直接向气瓶灌装。
④充装后逐只检查,发现有泄漏或其他异常现象应妥善处理。
⑤认真填写充装记录。
⑥操作人员应相对稳定,并定期进行安全教育和考核。
4、充装后的检查
①瓶壁温度有无异常。
②瓶体有无出现鼓包、变形、泄漏或充装前检验的缺陷。
③瓶阀和瓶口连接处的气密性是否良好,瓶帽和防爆圈是否齐全完好。
④颜色标记和检验色标是否齐全并符合技术要求。
⑤取样分析瓶内气体纯度及杂质含量是否在规定的范围内。
⑥实测瓶内气体压力、质量是否在规定的范围内。
气瓶装卸操作规程
1、装卸员应具有相应的装卸操作资格,在作业前必须了解瓶内气体的名称、性质和安全搬运注意事项,并备齐相应的工具,按规定穿戴好劳保防护用品。
2、气瓶的装卸作业,必须轻装轻卸,不准摔碰、撞击、重压、倒置。
3、不得手执气瓶安全阀,不得溜坡滚动、撞击、拖拉、摔落,不得抛掷或横倒地上滚动,搬运时不要把钢瓶角阀对准人身,以防万一。
4、放置气瓶的地面必须平整,只有当气瓶竖直放稳后方可松手脱身,以防气瓶摔倒酿成事故。
5、当沿地面水平短距离移动气瓶时,用两手抬起气瓶一端,使其倾斜,然后用一只手托住安全阀,另一只手推动壳体中央,滚动气瓶底边在地面上移动,严禁气瓶横放在地上滚动,最好把气瓶固定在搬运气瓶的两轮车上进行搬运。
6、装卸不同种类的气瓶,应根据不同的危险特性采取相应措施。如氧气瓶及专用工具严禁与油脂类接触,车上不得有残留的油脂,操作人员也绝不能穿戴沾有油脂或油污的工作服、手套,以免引起燃烧爆炸;对于装卸有燃烧爆炸危险性气体的机械工具,应有防止产生火花的措施。
7、严禁使用叉车、翻斗车或铲车搬运气瓶。
8、当客户指定的卸瓶地点存在不安全因素时,应礼貌地向客户指出,并要达到纠正的目的。
低温液体储罐安全技术规程
1、液氧、二氧化碳气体的特性及其危险
(1)液氧均为低温液化气体,当与人体皮肤、眼睛接触会引起冻伤(冷烧灼)。低温液体汽化为气体时,体积会迅速膨胀,在密闭容器内,因液化汽体使压力升高,易引起容器超压危险。液氧和气氧是一种强助燃剂。液氧与可燃物接近时,遇明火极易引起燃烧危险。液氧与可燃物接触时,因撞击易产生爆震危险;液氧与可燃物混合时,潜在爆炸危险。液氧蒸发成气氧时,能被衣服等织物吸附,遇火源易引起闪烁燃烧危险。
(2)二氧化碳本身无毒,但空气中浓度超过3%时,能出现呼吸困难,头疼、眩晕、呕吐等;10%以上时,出现视力障碍、痉挛、呼吸加快、血压升高、意识丧失;35%以上时,则出现中摅枢神经的抑制、昏睡、痉挛、窒息致死。同时,接触液体二氧化碳和干冰,可引起皮肤等的冻伤。
2、设备安装场所
(1)安装场所必须有良好的通风条件或设有换气通风装置,并能安全排放液体、气体。
(2)安装容器的基础必须坚实牢固,并应防火耐热;安装液氧设备的基础必须无油脂及其它可燃物,严禁使用沥青地面。
(3)安装场所附近必须有充足的水源,场所必须有灭火器材,场所周围5m内不得有易燃易爆物,保持场地清洁干净。
(4)安装场所应有槽车或消防车出入通道,并有足够宽度,便于槽车或消防车通行。
(5)液氧的贮存、汽化、充装、使用场所易设围墙或栅栏;安全出口必须布置适当,一般需有分别布置在两侧的出入口,一旦发生危险时能使人员迅速撤离;气化器的场所允许设一个出入口。门窗必须向外开。
(6)液氧的贮存、汽化、充装、使用场所的周围5m内严禁明火,杜绝一切火源,并应有明显的禁火标志。
(7)液氧的贮存、汽化、充装、使用场所的周围至少在5m内不准有通向低处场所(如地下室、坑穴、地井、沟渠)的开口;地沟入口处必须有挡液堰。(8)液氧容器一般应安置在室外。
(9)液氧容器安置在室外,必须设有导除静电的接地装置及防雷击装置。防止静电的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Ω;防止雷击装置的最大冲击电阻30Ω。
3、槽车充灌
(1)槽车输送液体时,要经常监视压力表的读数,严禁超过压力规定值。当压力表读数有异常升高时,槽车应开到人稀、空旷处,打开放空阀,排气泄压。排放氧气时,排放波及区内严禁明火。
(2)液氧槽车必须有导静电接地装置。
(3)槽车只有得到有关人员同意后,方可进入充灌场所进行充灌;充灌时,操作人员必须在现场。充灌操作应按操作规程进行,防止低温液体外溢。充灌液氧时,5m内不得有明火。
(4)槽车在连接充灌输液管前,必须处于制动状态,防止移动;在斜坡处应设置防滑块。
(5)槽车充灌结束后应及时离开,如果充灌工作中断时间过长(过夜或假日中断),应解脱输液管连接。
(6)槽车在充灌装卸作业时,汽车发动机必须关闭。
4、设备的安全使用
(1)容器和槽车容器的充满率不得大于0.95,严禁过量充装。(2)容器投入使用前,应按《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的规定监察各种阀门、仪表、安全装置是否齐全有效、灵敏可靠,以保证安全使用。所用压力表必须是禁油压力表;安全阀、防爆装置的材质应选用不锈钢、铜或铝,并必须脱脂去油。
(3)容器、汽化器及管路系统在使用前,应用无油干燥空气或氮气,吹除水分或潮湿气。
(4)低温液体汽化器的气体出口温度不低于-20℃。
(5)容器在初次充灌时,开始应缓慢充灌(阀门应缓慢打开),然后逐渐加快,以减少对容器的热冲击破坏和减少液体蒸发。
(6)当设备上的阀门和仪表、管道连接接头等处被冻结时,严禁用铁锤敲打或明火加热。宜用70-80℃干净无油的热空气、热氮气或温水进行融化解冻。
(7)设备须按铭牌上表明的介质专用;需改换允许的介质时,必须彻底清洗吹除,并经测试分析合格,符合适合充灌另一种介质,并改变相应色标。
(8)液氧容器和液氧槽车内的液氧应定期进行乙炔含量分析,至少每月分析一次,其乙炔含量不得超过0.1×10-6,否则应排放液氧。乙炔含量的测定方法按“比色法”化学分析或色谱进行测定。
(9)使用单位必须制定安全使用操作规程。操作人员独立上岗操作前,必须进行安全教育培训,经考核合格,持安全操作证上岗。
(10)操作人员应熟悉《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的有关规定和低温液体的特性及其危险性。
(11)操作人员应熟悉产品使用说明书、设备工艺流程、设备上各种阀门、仪表及其作用和操作程序;在发生故障和意外事故时必须能独立采取紧急安全措施。
(12)容器和槽车上的其他故障排除应按使用说明书的有关规定来处理。
5、设备检修
(1)容器和槽车容器以及压力表、液面指示计、安全装置应按《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查规程》、《在用压力容器检验规程》及《液化气体汽车罐车安全监察规程》的规定进行定期检查和校验。
(2)液氧容器上防雷、静电接地装置应定期检测接地电阻,至少每年检测一次。
(3)液氧槽车贮有液氧时,不得动火修理。
(4)容器与槽车容器的外壳上大面积结霜、结露或日蒸发量异常大时,应及时进行检修。设备大修理应在产品制造厂或专业修理单位进行。
(5)设备修理前,必须用无油干燥空气吹除置换,并使设备温度升至常温;动火必须严格执行动火制度的规定。
(6)在设备检修前排放液体或气体时,应将排放物排放到通风良好的大气中或专用排放处,必须有专人监护;排放处应设有明显的标志和警告牌,以保证排放安全。排放液氧时,排放波及区内严禁明火。
(7)设备上的阀门、仪表应由专业人员修理;用于氧的阀门、仪表修理后应严格脱脂去油,并用无油干燥空气或氮气吹洗。
6、安全防护(1)操作人员在充灌或处理低温液体时,应戴上干净易脱的皮革、凡布或棉手套。若有产生液体喷射或飞溅可能,应戴上护目镜或面罩。处理大量低温液体或低温液体严重泄漏时,应穿上无钉皮靴,裤脚套在皮靴外面。
(2)操作人员在充灌或处理液氧时,不得穿戴被油脂沾污的工作服和个人防护装备,凡被油脂沾污过的衣服和防护用品必须更换;不得穿着有静电效应的化纤服装;不得穿有钉鞋。操作人员的服装若已渗透了氧,则不得进入有明火的场所。必要时,必须更换衣服或经过充分的吹除,在大气中至少吹除15min。
(3)在进入通风不良有发生窒息危险场所处理二氧化碳气体时必须分析大气含氧量,当含氧量低于18%时,操作员必须戴上自供式防护面具,并需在有专人监护下进行操作处理。空气中含氧检测方法可用“化学分析法”来测定。
(4)操作人员的皮肤因接触低温液体或低温气体而被冻伤时,应及时将受伤部位放入温水中浸泡或冲洗,切勿干加热。严重的冻伤应迅速到医院治疗。
7、事故处理
(1)槽车容器管路系统有微小泄漏时,应及时检修处理;有严重泄漏时,必须将槽车开到人稀、空旷安全处,逐渐排放,并应严格监护;排放时,人、车应处在上风向。排放液氧时,必须关闭汽车发动机;液氧波及区内严禁明火。
(2)容器附近发生火灾,若环境温度有可能加速液体汽化时,可使用冷却水喷射到容器外壳上进行降温。
动火作业安全规程
一、动火区的条件和要求:
1、固定动火区应设置在易燃、易爆区域主导风向的上风向。
2、距液氧罐区、设备等不应少于30米。
3、室内固定动火区应以实体防火墙与其它部分隔开,门窗向外开,通道要畅通。
4、固定动火区内不准存放易燃、易爆、可燃物和其它杂物,应配备一定数量的消防器材。
5、固定动火区要设立明显标志,落实专人管理。
二、动火之前需办理“动火安全作业证”,“动火安全作业证”由安全管理员签发。用火证上应明确负责人、有效期、用火区域及安全防火措施。用火时要将用火证悬挂在用火点附近备查。
三、在禁火区内使用电、气焊(割)、喷灯及在易燃、易爆区域内使用电钻、砂轮等,可产生火焰、火花及炽热表面的临时性作业,均为动火作业,必须申请办理“动火安全作业证”。
四、“动火安全作业证”不准转让、涂改,不准异地使用或扩大使用范围。一份“动火安全作业证”只准在一个动火点使用,动火前由动火人员在“动火安全作业证”上签字。如果在同一动火点多人同时动火作业,可使用一份“动火安全作业证”,但参加动火作业的所有动火人应分别在“动火安全作业证”上签字。
五、特殊危险动火必须经分析合格后方可进行。
六、“动火安全作业证”应清楚标明动火有效期、申请办证人、动火详细位置、工作内容(含动火手段)、安全措施、动火分析的取样时间、取样地点、分析结果,每次开始动火时间以及责任人。
七、拆除管线的动火作业,必须先查明其内部介质及其走向,并制定相应的安全防火措施;在地面进行动火作业,周围如有可燃物,应采取防火措施。动火点附近如有阴井、地沟、水封等应进行检查、分析,并根据现场的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防火措施。
八、五级风以上(含五级风)天气,禁止露天动火作业。因生产需要确需动火作业时,动火作业应升级管理并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
九、动火作业现场的通排风必须良好。
十、动火作业完毕应清理现场,确认无残留火种后方可离开。
十一、各项责任人的职责
1、动火项目负责人对执行动火作业负全责,必须在动火前详细了解作业内容和动火部位及其周围情况。参与动火安全措施的制定,并向作业人员交代任务和防火安全注意事项。
2、动火人在接到动火安全作业证后,要详细核对其各项内容是否落实和审批手续是否完备,若发现不具备动火条件时,有权拒绝动火,并向安全管理员报告。动火人要随身携带“动火安全作业证”,严禁无证作业及审批手续不完备的作业。每次动火前均应主动向现场当班人员呈验“动火安全作业证”,并经其签字认可后方可进行动火作业。
3、动火监护人员负责动火现场的安全防火检查和监护工作。应指定责任心强、有经验、熟悉现场、掌握灭火手段的人担当,监护人需在“动火安全作业证”上签字。
监护人在作业中不准离开现场,当发现异常情况时应立即通知停止作业,及时联系有关人员采取措施,作业完成后,要会同动火项目负责人、动火人检查动火作业现场,消除残火,确认无遗留火种后,方可离开现场。
4、动火分析人对分析手段和分析结果负责。根据“动火安全作业证”的要求及现场情况,亲自取样分析,在“动火安全作业证”上如实填写取样时间和分析结果并签字。
5、审查批准人必须对动火作业的审批负全责,必须亲自到现场详细了解动火部位及周围情况,审查并确定动火等级,审查“动火安全作业证”审批程序是否完全,防火安全措施是否完善,在确定符合安全条件后,方可签字批准动火。
十二、动火还应执行下列规定:
1、凡可能与易燃、可燃物、助燃相通的设备、管道等部位的动火,均应加堵盲板与系统彻底隔离、切断,必要时应拆掉一段连接管道。
2、有易燃、可燃物、助燃的设备、管线、容器等,必须经清除沉积物,清洗、置换分析合格后,方可动火。
3、动火部位应备有足够和适用的消防器材,采取有效的灭火措施。
第五篇:液化石油气充装站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
液化石油气充装站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
1、总则 1.1编制目的
为规范企业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和应急响应程序,迅速、有序地控制和处置可能发生的事故并最大限度的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把事故伤害降到最低点,维护我单位的安全稳定,特制定本预案。1.2编制依据
本预案依据《北京市安全生产条例》、《北京市消防条例》、《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编制此预案。1.3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本公司卸车台、贮罐区、充装气瓶发放及输送管道的安全生产事故,火灾隐患事故和应急保障。1.4应急预案体系
本预案体系是以液化石油气泄漏及火灾事故为应急的综合与专项相结合的应急预案体系。1.5应急工作原则
快速反应,统一指挥,单位自救与专业应急救援相结合。
2、危险性分析 2.1单位概况
单位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位于朝南乡朝北村甲1号;固定资产:200万元;占地面积:800m2;职工人数:15人;主要产品:液化石油气分装。主要危险物品:液化石油气
设备设施:100m3液化石油气储罐3个、20m3液化石油气储罐1个、压力管道300m、液化石油气储罐最高工作压力1.6MPa。
站内储罐区、灌装间、压缩机房安装有可燃气体报警器,报警传至传达室,灌装间、压缩机房等处均安装避雷装置,消防水池200m2,水深3m。
最大储存量:130吨液化石油气,PV值512MPa﹒m3。经辨识本站属重大危险源。
周边情况:东侧300m为华石小学有师生600人 西侧、南侧为空地,500m以内为无人区。北侧距马路100m左右,距加油站200左右。2.2危险性分析 2.2.1液化石油气特性
(1)液化石油气组成:民用液化石油气主要成分有:丙烷、正丁烷及异丁烷,液化石油气为无色气体或黄柠色油状液体有特殊臭味。(2)理化特性:液化石油气常压下为气态,具有气体的性质,经降温和加压处理后密度增大成为液态。闪点为-74℃,引燃温度为426─537℃,爆炸极限范围约为2─10%,在浓度相当低的情况下就有发生爆炸的危险。液态的液化石油气挥发性较强,液态挥发成气态时,其体积扩大250倍,同时吸收大量的热、其热值大,最高燃烧温度可达1900℃。相对密度为空气的1.56倍,低洼处沉积。(3)燃烧特点:气相燃烧时,呈明显的黄色火焰。当压力高气流量大时,火焰高度可达50m,并发出喷燃的哨声;液相燃烧时,呈鲜艳的橙黄包火焰,烟雾较浓;气液相混合区燃烧时,火焰高度呈周期性变化,颜色呈黄、橙、黄交替变化火焰低时是灭火的良好时机;流散液化气燃烧时,火焰高度比燃烧面积直径大2─2.5倍。
(4)爆炸特点:液化气的爆炸极限范围约为2%~10%。1kg液化气全部气化后,体积近500L,若以2%浓度计算,可组成25m3的爆炸性气体。液化气的爆炸威力大,爆速2000~3000m/s,1kg液化气的爆炸威力约等于40kgTNT炸药的当量。液化气爆炸易形成大面积燃烧,爆炸时形成的强大气浪不仅会使建筑物倒塌,而且瞬间形成大体积空间火焰,造成重大破坏和人员伤亡。
盛装液化石油的钢瓶,储罐受热后,压力迅速增加,当超过其设计压力时,容器破裂使压力突然下降,液化石油气迅速沸腾气化而爆沸,气体大量泄出,可形成二次爆炸并形成大面积燃烧。2.2.2危险源及危害
根据液化石油气充装的工艺和主要生产设备、设施情况。确定危险源及危害为:
(1)液化石油气储罐、输送管道、各类阀门、连接法兰及相应设施的破裂损坏。
(2)设备、设施的操作和维修时的违章作业。(3)雷电侵害。以上危险源的问题可造成设备破裂爆炸,液化油气泄漏扩散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燃烧爆炸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环境破坏。
3、应急组织机构与职责 3.1指挥部组成人员和职责 3.1.1指挥部主要职责:
(1)执行国家有关事故应急工作的法规和政策。
(2)分析灾情,确定事故应急方案,制定各阶段的应急对策。(3)发生事故时,负责工作的组织、指挥,向各应急小组发出行动指令。
(4)确定各应急小组的职责,协调各应急小组之间的关系。(5)为应急提供物质保障及其他保障条件。
(6)内、外信息的接收和发布、向上一级救援机构汇报事故抢救情况,向有关新闻机构发布信息。
(7)组织预案的学习、演练、改进。
(8)了解、检查各应急小组的工作,及时提出指导或改进意见。(9)适时调整各应急小组人员组成,保证应急组织正常工作。(10)对预案的执行或演练情况进行总结、评审。(11)向上级部门做事故报告。3.1.2总指挥 站长:*** 主要职责:负责应急指挥工作,启动应急预案,对特殊情况进行紧急决断。协调副总指挥及各应急小组工作向上级领导汇报事故及处理情况,对应急工作全面负责。3.1.3副总指挥 副站长:*** 主要职责:负责指挥技术人员及应急救援专业队,对抢险、抢修作业依据技术规范和工艺情况,提供准确可行的抢险方案,并随时向总指挥汇报情况,负责义务消防及警戒人员的安排和现场保卫及周边警戒工作,布置善后现场保护、维护工作秩序防止意外破坏情况发生。3.1.4联络员 安全员:*** 主要职责:抢险队的组织及现场抢救、指挥,随时向总指挥、副总指挥汇报,负责按指挥部命令进行上、下级的联系,做好抢险工作的记录,协助检查预案执行情况,根据技术人员的意见,随时向指挥部汇报。3.2抢险组: 组长:*** 成员:***、*** 主要职责:抢险破损的管线和截门及泄漏点的堵漏,具体实施抢救方案,防止事态扩大。3.3消防组 组长:*** 成员:***、*** 主要职责:负责消防器材、消防栓、消防泵、按指挥部命令投入消防灭火。3.4保卫组 组长:*** 成员:*** 主要职责:负责站区安全保卫、布置警戒线,限制人员车辆进入 3.5后勤保障组 组长:*** 成员:*** 主要职责:负责一切后勤事务,工具材料及抢救物资的供应
4、预防与预警 4.1预防
4.1.1液化石油气储罐属压力容器,按《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要求在区质量技术监督局注册登记并取得使用许可证,按《条例》要求按期检测,在检测有效期内安全级别为三级,其他全部附件按期进行校验,且在有效期内。
4.1.2压力管道在质量技术监督局登记
4.1.3建立安全管理制度,安全检查制度、维修保养制度,巡回检查制度等。4.2危险源监控
4.2.1在储罐区、充装间、压缩机房、卸车台装有可燃气体报警器并可上传至传达室,液化石油气达到报警浓度可报警。
4.2.2液化石油气储罐装有安全阀,储罐的监测有压力、液位和温度,可随时监测储罐的情况,数据可现场读取,夏季温度高时可用喷淋给储罐降温。
4.2.3气瓶充装,建有安全操作规程,严格执行验瓶,空瓶称重、充装、复验等制度,严控气瓶超装,并有充装记录。4.2.4消防器材有专人负责,定期检查,定期更换确保完好。4.3预警
4.3.1站内人员随时对设备、设施运行情况进行检查,遇有超温、超压,超装泄漏时,可及时上报预警处理。
4.3.2因意外发生火灾,爆炸事故,现场灾情特殊或事故严重,可断电、关断相应阀门,保护事故现场,对受伤人员采取救治措施,同时拨打119报警或拨打120求救。
5、应急响应 5.1事故报警
5.1.1发生液化石油气泄漏事故时,现场人员立即报警,向值班人员说明事故情况,应急处理情况及需要提供的抢救帮助等。
5.1.2消防值班人员根据事故灾情严重程度,决策是否需要外部援助。如需要外援,拨打119,请求外援。
5.1.3报警后,消防值班人员立即通过电话向应急领导小组组长报告事故情况。安排有关人员到路口迎接消防车,指引到事故发生地点。5.1.4事故应急指挥部接到报警电话后,立即通知事故应急指挥部和事故抢险组所有人员到达事故现场。5.2事故应急抢救 5.2.1事故抢救程序
当出现重大液化石油气泄漏、火灾时,按下列抢救程序进行:(1)报警电话 119、110,非本公司人员迅速撤离现场;(2)切断除消防水泵外的一切电源,熄灭一切火种;(3)紧急起动消防水泵,对贮罐进行喷淋降温;
(4)设立警戒区,在贮灌站围墙外范围内,禁止各种机动和非机动车辆、行人通行,并在下风方向设立大范围警戒区;
(5)急报当地街道(地区)办事处和区安监局、区质监局、区环保局、局燃气办等相关职能部门和上级公司主要领导;
(6)如有漏气未燃,立即查明原因,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处理,疏散站内拉气车辆,车辆疏散时所采取的方法必须保证不会由此而引起着火爆炸;
(7)如漏气已燃,立即查明起火原因,用灭火器材进行扑救,防止贮罐内压力因周围温度而急剧升压产生爆炸,必要时打开贮罐泄压阀门进行泄压。将人员和物资疏散到安全地带;
(8)如遇到操作、灌装、卸车时发生液化石油气大量泄漏、燃烧、爆炸时,立关闭各控制阀门,防止事态扩大。
(9)当贮罐发生爆炸时,立即将人员和物资疏散到安全地带,以免引起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10)注意保护事故现场,便于事故调查。5.2.2紧急事故应急抢救:
(1)贮罐超压、超液位、冒顶的应急抢救:
在运行中,当贮罐发生超压、超液位现象时,应采取贮罐串气、倒罐方法处理,如因液温升高造成压力升时,可采取喷淋降温方法降压。当发生冒顶事故时,应根据具体情况处理。①及时发现冒顶事故时应: a、立即关闭冒顶罐进液阀,将液改进其它罐,然后及时报告领导; b、停止卸液,检查管路是否损坏、泄漏、安全阀是否正常开启; c、检查压缩机是否进液(由气相管引入)如压缩机正在运行,应立即停车,防止发生撞缸事故,关闭通向贮罐的气相管阀门,采取排液措施; d、待情况稳定后,将冒顶罐的液倒入其它罐;
e、全面检查贮罐、管路、设备等情况,对于已经发生和可能发生的问题,应认真检查分析,并对损坏设备部位进行检修。②未及时发现冒顶事故时:
由于未及时发现冒顶,液化石油气已大量泄漏外出,在空间已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情况十分危险。在报告领导的同时,一般应采取下述措施: a、立即停止生产,停止机动车辆行驶,疏散无关人员; b、立即关闭进液总阀; c、停止卸液;
d、在现场外设警戒结,禁止无关人员进入现场,做好消防、抢救准备工作;
e、在各种准备工作完成后,派罐区运行工或熟悉工艺管路的机修人员,从上风或侧风向进入现场检查。关闭关键性阀门或抢修堵漏; f、待液化石油气浓度降至安全范围时,全面检查冒顶情况; g、情况稳定后,将冒顶罐的液倒入其它罐; h、查明原因,根据冒顶造成的后果,做好善后工作。
(2)贮罐根部与液相阀门间大量液化石油气泄漏的处理方法: ①迅速倒罐,其方法如下:通过用烃泵抽泄漏罐中的液体,倒向备用罐。②用棉被或止漏夹包住泄漏处,并用消防水枪冲稀。③准备好灭火器材。④严禁用压缩机加压倒罐。
⑤等到事故罐中液化石油气抽空后,周围浓度降至爆炸下限安全范围后,查明原因,进行换垫抢修。
(3)槽车卸液高压胶管爆裂的应急抢救:
当槽车在卸液时。出现高压胶管爆裂,会产生大量液化石油气泄漏,在场的槽车押运员、运行工,一般应采取下述措施:
①槽车押运员立即打开槽车上紧急切断阀油压开关,卸掉紧急切断阀油泵压力(压力卸掉后紧急切断阀自动关闭),关闭槽车上液相阀门,切断液化石油气气源。
②同一时间,运行工也卸掉卸液台上紧急切断阀油泵压力(压力卸掉后紧急切断阀自动关闭),关闭卸液台管道上液相阀门,切断液化石油气气源。
③关闭压缩机,关闭工艺管线上气相阀门。
④迅速报告公司领导,并保护好事故现场,等待公司处理。⑤等到浓度降至爆炸下限安全范围后,方可进入事故现场。(4)灌装间起火的紧急抢救;
①立即切断液化石油气气源,关闭进充装间液相总阀,关闭烃泵和贮罐各进出口阀门,用灭火器和消防水控制火势、进行扑救,对钢瓶进行降温或转移。②无关人员立即撤离现场,周围设立警戒线,严密监视火势情况,保护周围建筑和罐区安全,及时向消防部门、公司领导报警。③等到安全后,查明事故原因。
(5)液化石油气钢瓶角阀破裂应急抢救: ①停止一切操作,禁止机动车辆启动。②把角阀破裂的气瓶,拎到无人的空旷处。
③准备灭火器材,设置外围警戒,周围禁止使用明火。④等到浓度降至爆炸下限安全范围后,迅速报告公司领导。(6)液化石油气钢瓶起火应急抢救:
①因角阀漏气起火时,用湿布包住手,去关闭角阀即可,无法关闭的,则用灭火器扑救,然后迅速将钢瓶拎至空旷处排放,周围50米范围严禁烟火;
②钢瓶破口并引起火灾的用灭火控制火势,消防水对钢瓶进行降温,并视火情,对周围建筑、设备等进行喷水保护,周围放警戒线,及时向消防部门和公司领导报警。5.3应急结束
事故得到控制,事故再次发生的隐患消除后,应急结束后,消防工作办公室负责对事故进行总结,对值班记录等资料进行汇总、归档,并起草上报材料。按照有关规定向地方政府有关部门上报。
6、后期处置
经事故调查报告批复后应根据事故调查报告对事故责任人的处理和事故防范措施积极落实,立即进行生产秩序恢复前的污染物处理、必要设备设施的抢修、人员情绪的安抚及抢险过程应急能力评估和应急预案的修订工作。7.保障措施 7.1通信与信息保障
7.1.1站内办公室实行24小值班,站长、安全员和关键岗位人员手机保障24小时畅通。
7.1.2紧急事故处理电话: 公安:110 火警:119 医疗急救:120 区安监局:XXXX 区质监局:XXXX 区环保局:XXXX 法人电话:XXXX 技术负责人电话:XXXX 应急物资保障 7.2应急物资保障
7.2.1照明器材:备有二只以上防爆电筒或24伏以下电源照明灯; 7.2.2堵漏器材:防爆工具(铜质扳手、铜质榔头、木质榔头)、DN50、DN80金属绕缠垫片、三角木枕、堵漏夹、铅皮、棉布等; 7.2.3防护用品:防冻服或雨衣、防毒面罩、长统雨靴;
8、培训与演练 8.1培训:年初制定生产计划时,同时制定安全生产事故培训计划。培训方式包括:防火知识辅导、防火有奖知识问答、灭火器的使用等。要求每名职工有自我保护意识;会正确使用灭火器。有关液化石油气泄漏及火灾事故抢救知识。
8.2演练:各岗位每季度由企业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组织至少开展一次事故应急演练。必须做到有方案、有记录、有总评、有考核。演练结束后对演练进行评估及总结,并上报安全负责人。
全站每年由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组织一次全站范围的综合模拟消防安全应急演练,检验指挥系统现场指挥能力;检验疏散、抢救组是否在规定时间内将全厂员工撤离、疏散到指定位置;是否在规定时间内上报人数;检验应急抢救组是否熟练操作抢救器材(如:堵漏和消防工具);是否能正确使用灭火器;是否分为多个抢救梯队有组织的灭火;是否能迅速准确的切断电源;是否进行自我保护。检验后勤保障组是否在不同险情的情况下,对抢险救灾所必需的物资供给保障工作及事故现场的警戒和保卫工作。
各抢救小组成员必须熟悉各自的职责,做到动作快、技术精、作风硬。根据实际演练情况,查找不足,总结经验,不断完善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结束后对演练进行评估及总结,及时修正及弥补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制定的缺陷。
9、应急组织机构的纪律和奖惩规定
9.1应急组织机构的全体成员,应树立“接到报警就是命令”的观点。9.2应当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9.3在抢救组织机构内,当正职休假,开会等外出时,副职必须承担起正职应当承担的责任。
9.4在抢救过程中,应当勇敢,科学、冷静(而不能盲目、蛮干)。遇到有毒有害物质或有其它潜在危险时,必须有防范措施或请专业队伍进行抢险工作。
9.5在抢救过程中,必须听从指挥。
9.6对于在抢救过程中,无故不到位或迟到及临阵逃脱者,将给予处罚。液化石油气充装站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仅供参考请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编写)
1、总则 1.1编制目的
为规范企业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和应急响应程序,迅速、有序地控制和处置可能发生的事故并最大限度的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把事故伤害降到最低点,维护我单位的安全稳定,特制定本预案。1.2编制依据
本预案依据《北京市安全生产条例》、《北京市消防条例》、《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编制此预案。1.3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本公司卸车台、贮罐区、充装气瓶发放及输送管道的安全生产事故,火灾隐患事故和应急保障。1.4应急预案体系 本预案体系是以液化石油气泄漏及火灾事故为应急的综合与专项相结合的应急预案体系。1.5应急工作原则
快速反应,统一指挥,单位自救与专业应急救援相结合。
2、危险性分析 2.1单位概况
单位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位于朝南乡朝北村甲1号;固定资产:200万元;占地面积:800m2;职工人数:15人;主要产品:液化石油气分装。
主要危险物品:液化石油气
设备设施:100m3液化石油气储罐3个、20m3液化石油气储罐1个、压力管道300m、液化石油气储罐最高工作压力1.6MPa。
站内储罐区、灌装间、压缩机房安装有可燃气体报警器,报警传至传达室,灌装间、压缩机房等处均安装避雷装置,消防水池200m2,水深3m。
最大储存量:130吨液化石油气,PV值512MPa﹒m3。经辨识本站属重大危险源。
周边情况:东侧300m为华石小学有师生600人 西侧、南侧为空地,500m以内为无人区。北侧距马路100m左右,距加油站200左右。2.2危险性分析 2.2.1液化石油气特性(1)液化石油气组成:民用液化石油气主要成分有:丙烷、正丁烷及异丁烷,液化石油气为无色气体或黄柠色油状液体有特殊臭味。(2)理化特性:液化石油气常压下为气态,具有气体的性质,经降温和加压处理后密度增大成为液态。闪点为-74℃,引燃温度为426─537℃,爆炸极限范围约为2─10%,在浓度相当低的情况下就有发生爆炸的危险。液态的液化石油气挥发性较强,液态挥发成气态时,其体积扩大250倍,同时吸收大量的热、其热值大,最高燃烧温度可达1900℃。相对密度为空气的1.56倍,低洼处沉积。
(3)燃烧特点:气相燃烧时,呈明显的黄色火焰。当压力高气流量大时,火焰高度可达50m,并发出喷燃的哨声;液相燃烧时,呈鲜艳的橙黄包火焰,烟雾较浓;气液相混合区燃烧时,火焰高度呈周期性变化,颜色呈黄、橙、黄交替变化火焰低时是灭火的良好时机;流散液化气燃烧时,火焰高度比燃烧面积直径大2─2.5倍。
(4)爆炸特点:液化气的爆炸极限范围约为2%~10%。1kg液化气全部气化后,体积近500L,若以2%浓度计算,可组成25m3的爆炸性气体。液化气的爆炸威力大,爆速2000~3000m/s,1kg液化气的爆炸威力约等于40kgTNT炸药的当量。液化气爆炸易形成大面积燃烧,爆炸时形成的强大气浪不仅会使建筑物倒塌,而且瞬间形成大体积空间火焰,造成重大破坏和人员伤亡。
盛装液化石油的钢瓶,储罐受热后,压力迅速增加,当超过其设计压力时,容器破裂使压力突然下降,液化石油气迅速沸腾气化而爆沸,气体大量泄出,可形成二次爆炸并形成大面积燃烧。2.2.2危险源及危害
根据液化石油气充装的工艺和主要生产设备、设施情况。确定危险源及危害为:
(1)液化石油气储罐、输送管道、各类阀门、连接法兰及相应设施的破裂损坏。
(2)设备、设施的操作和维修时的违章作业。(3)雷电侵害。
以上危险源的问题可造成设备破裂爆炸,液化油气泄漏扩散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燃烧爆炸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环境破坏。
3、应急组织机构与职责 3.1指挥部组成人员和职责 3.1.1指挥部主要职责:
(1)执行国家有关事故应急工作的法规和政策。
(2)分析灾情,确定事故应急方案,制定各阶段的应急对策。(3)发生事故时,负责工作的组织、指挥,向各应急小组发出行动指令。
(4)确定各应急小组的职责,协调各应急小组之间的关系。(5)为应急提供物质保障及其他保障条件。
(6)内、外信息的接收和发布、向上一级救援机构汇报事故抢救情况,向有关新闻机构发布信息。(7)组织预案的学习、演练、改进。(8)了解、检查各应急小组的工作,及时提出指导或改进意见。(9)适时调整各应急小组人员组成,保证应急组织正常工作。(10)对预案的执行或演练情况进行总结、评审。(11)向上级部门做事故报告。3.1.2总指挥 站长:*** 主要职责:负责应急指挥工作,启动应急预案,对特殊情况进行紧急决断。协调副总指挥及各应急小组工作向上级领导汇报事故及处理情况,对应急工作全面负责。3.1.3副总指挥 副站长:*** 主要职责:负责指挥技术人员及应急救援专业队,对抢险、抢修作业依据技术规范和工艺情况,提供准确可行的抢险方案,并随时向总指挥汇报情况,负责义务消防及警戒人员的安排和现场保卫及周边警戒工作,布置善后现场保护、维护工作秩序防止意外破坏情况发生。3.1.4联络员 安全员:*** 主要职责:抢险队的组织及现场抢救、指挥,随时向总指挥、副总指挥汇报,负责按指挥部命令进行上、下级的联系,做好抢险工作的记录,协助检查预案执行情况,根据技术人员的意见,随时向指挥部汇报。
3.2抢险组: 组长:*** 成员:***、*** 主要职责:抢险破损的管线和截门及泄漏点的堵漏,具体实施抢救方案,防止事态扩大。3.3消防组 组长:*** 成员:***、*** 主要职责:负责消防器材、消防栓、消防泵、按指挥部命令投入消防灭火。3.4保卫组 组长:*** 成员:*** 主要职责:负责站区安全保卫、布置警戒线,限制人员车辆进入 3.5后勤保障组 组长:*** 成员:*** 主要职责:负责一切后勤事务,工具材料及抢救物资的供应
4、预防与预警 4.1预防
4.1.1液化石油气储罐属压力容器,按《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要求在区质量技术监督局注册登记并取得使用许可证,按《条例》要求按期检测,在检测有效期内安全级别为三级,其他全部附件按期进行校验,且在有效期内。
4.1.2压力管道在质量技术监督局登记 4.1.3建立安全管理制度,安全检查制度、维修保养制度,巡回检查制度等。4.2危险源监控
4.2.1在储罐区、充装间、压缩机房、卸车台装有可燃气体报警器并可上传至传达室,液化石油气达到报警浓度可报警。
4.2.2液化石油气储罐装有安全阀,储罐的监测有压力、液位和温度,可随时监测储罐的情况,数据可现场读取,夏季温度高时可用喷淋给储罐降温。
4.2.3气瓶充装,建有安全操作规程,严格执行验瓶,空瓶称重、充装、复验等制度,严控气瓶超装,并有充装记录。
4.2.4消防器材有专人负责,定期检查,定期更换确保完好。4.3预警
4.3.1站内人员随时对设备、设施运行情况进行检查,遇有超温、超压,超装泄漏时,可及时上报预警处理。
4.3.2因意外发生火灾,爆炸事故,现场灾情特殊或事故严重,可断电、关断相应阀门,保护事故现场,对受伤人员采取救治措施,同时拨打119报警或拨打120求救。
5、应急响应 5.1事故报警
5.1.1发生液化石油气泄漏事故时,现场人员立即报警,向值班人员说明事故情况,应急处理情况及需要提供的抢救帮助等。5.1.2消防值班人员根据事故灾情严重程度,决策是否需要外部援助。如需要外援,拨打119,请求外援。
5.1.3报警后,消防值班人员立即通过电话向应急领导小组组长报告事故情况。安排有关人员到路口迎接消防车,指引到事故发生地点。5.1.4事故应急指挥部接到报警电话后,立即通知事故应急指挥部和事故抢险组所有人员到达事故现场。5.2事故应急抢救 5.2.1事故抢救程序
当出现重大液化石油气泄漏、火灾时,按下列抢救程序进行:(1)报警电话 119、110,非本公司人员迅速撤离现场;(2)切断除消防水泵外的一切电源,熄灭一切火种;(3)紧急起动消防水泵,对贮罐进行喷淋降温;
(4)设立警戒区,在贮灌站围墙外范围内,禁止各种机动和非机动车辆、行人通行,并在下风方向设立大范围警戒区;
(5)急报当地街道(地区)办事处和区安监局、区质监局、区环保局、局燃气办等相关职能部门和上级公司主要领导;
(6)如有漏气未燃,立即查明原因,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处理,疏散站内拉气车辆,车辆疏散时所采取的方法必须保证不会由此而引起着火爆炸;
(7)如漏气已燃,立即查明起火原因,用灭火器材进行扑救,防止贮罐内压力因周围温度而急剧升压产生爆炸,必要时打开贮罐泄压阀门进行泄压。将人员和物资疏散到安全地带;(8)如遇到操作、灌装、卸车时发生液化石油气大量泄漏、燃烧、爆炸时,立关闭各控制阀门,防止事态扩大。
(9)当贮罐发生爆炸时,立即将人员和物资疏散到安全地带,以免引起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10)注意保护事故现场,便于事故调查。5.2.2紧急事故应急抢救:
(1)贮罐超压、超液位、冒顶的应急抢救:
在运行中,当贮罐发生超压、超液位现象时,应采取贮罐串气、倒罐方法处理,如因液温升高造成压力升时,可采取喷淋降温方法降压。当发生冒顶事故时,应根据具体情况处理。①及时发现冒顶事故时应:
a、立即关闭冒顶罐进液阀,将液改进其它罐,然后及时报告领导; b、停止卸液,检查管路是否损坏、泄漏、安全阀是否正常开启; c、检查压缩机是否进液(由气相管引入)如压缩机正在运行,应立即停车,防止发生撞缸事故,关闭通向贮罐的气相管阀门,采取排液措施; d、待情况稳定后,将冒顶罐的液倒入其它罐;
e、全面检查贮罐、管路、设备等情况,对于已经发生和可能发生的问题,应认真检查分析,并对损坏设备部位进行检修。②未及时发现冒顶事故时:
由于未及时发现冒顶,液化石油气已大量泄漏外出,在空间已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情况十分危险。在报告领导的同时,一般应采取下述措施: a、立即停止生产,停止机动车辆行驶,疏散无关人员; b、立即关闭进液总阀; c、停止卸液;
d、在现场外设警戒结,禁止无关人员进入现场,做好消防、抢救准备工作;
e、在各种准备工作完成后,派罐区运行工或熟悉工艺管路的机修人员,从上风或侧风向进入现场检查。关闭关键性阀门或抢修堵漏; f、待液化石油气浓度降至安全范围时,全面检查冒顶情况; g、情况稳定后,将冒顶罐的液倒入其它罐; h、查明原因,根据冒顶造成的后果,做好善后工作。
(2)贮罐根部与液相阀门间大量液化石油气泄漏的处理方法: ①迅速倒罐,其方法如下:通过用烃泵抽泄漏罐中的液体,倒向备用罐。
②用棉被或止漏夹包住泄漏处,并用消防水枪冲稀。③准备好灭火器材。④严禁用压缩机加压倒罐。
⑤等到事故罐中液化石油气抽空后,周围浓度降至爆炸下限安全范围后,查明原因,进行换垫抢修。
(3)槽车卸液高压胶管爆裂的应急抢救:
当槽车在卸液时。出现高压胶管爆裂,会产生大量液化石油气泄漏,在场的槽车押运员、运行工,一般应采取下述措施: ①槽车押运员立即打开槽车上紧急切断阀油压开关,卸掉紧急切断阀油泵压力(压力卸掉后紧急切断阀自动关闭),关闭槽车上液相阀门,切断液化石油气气源。
②同一时间,运行工也卸掉卸液台上紧急切断阀油泵压力(压力卸掉后紧急切断阀自动关闭),关闭卸液台管道上液相阀门,切断液化石油气气源。
③关闭压缩机,关闭工艺管线上气相阀门。
④迅速报告公司领导,并保护好事故现场,等待公司处理。⑤等到浓度降至爆炸下限安全范围后,方可进入事故现场。(4)灌装间起火的紧急抢救;
①立即切断液化石油气气源,关闭进充装间液相总阀,关闭烃泵和贮罐各进出口阀门,用灭火器和消防水控制火势、进行扑救,对钢瓶进行降温或转移。
②无关人员立即撤离现场,周围设立警戒线,严密监视火势情况,保护周围建筑和罐区安全,及时向消防部门、公司领导报警。③等到安全后,查明事故原因。
(5)液化石油气钢瓶角阀破裂应急抢救: ①停止一切操作,禁止机动车辆启动。②把角阀破裂的气瓶,拎到无人的空旷处。
③准备灭火器材,设置外围警戒,周围禁止使用明火。④等到浓度降至爆炸下限安全范围后,迅速报告公司领导。(6)液化石油气钢瓶起火应急抢救: ①因角阀漏气起火时,用湿布包住手,去关闭角阀即可,无法关闭的,则用灭火器扑救,然后迅速将钢瓶拎至空旷处排放,周围50米范围严禁烟火;
②钢瓶破口并引起火灾的用灭火控制火势,消防水对钢瓶进行降温,并视火情,对周围建筑、设备等进行喷水保护,周围放警戒线,及时向消防部门和公司领导报警。5.3应急结束
事故得到控制,事故再次发生的隐患消除后,应急结束后,消防工作办公室负责对事故进行总结,对值班记录等资料进行汇总、归档,并起草上报材料。按照有关规定向地方政府有关部门上报。
6、后期处置
经事故调查报告批复后应根据事故调查报告对事故责任人的处理和事故防范措施积极落实,立即进行生产秩序恢复前的污染物处理、必要设备设施的抢修、人员情绪的安抚及抢险过程应急能力评估和应急预案的修订工作。7.保障措施 7.1通信与信息保障
7.1.1站内办公室实行24小值班,站长、安全员和关键岗位人员手机保障24小时畅通。7.1.2紧急事故处理电话: 公安:110 火警:119 医疗急救:120 区安监局:XXXX 区质监局:XXXX 区环保局:XXXX 法人电话:XXXX 技术负责人电话:XXXX 应急物资保障 7.2应急物资保障
7.2.1照明器材:备有二只以上防爆电筒或24伏以下电源照明灯; 7.2.2堵漏器材:防爆工具(铜质扳手、铜质榔头、木质榔头)、DN50、DN80金属绕缠垫片、三角木枕、堵漏夹、铅皮、棉布等; 7.2.3防护用品:防冻服或雨衣、防毒面罩、长统雨靴;
8、培训与演练
8.1培训:年初制定生产计划时,同时制定安全生产事故培训计划。培训方式包括:防火知识辅导、防火有奖知识问答、灭火器的使用等。要求每名职工有自我保护意识;会正确使用灭火器。有关液化石油气泄漏及火灾事故抢救知识。
8.2演练:各岗位每季度由企业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组织至少开展一次事故应急演练。必须做到有方案、有记录、有总评、有考核。演练结束后对演练进行评估及总结,并上报安全负责人。
全站每年由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组织一次全站范围的综合模拟消防安全应急演练,检验指挥系统现场指挥能力;检验疏散、抢救组是否在规定时间内将全厂员工撤离、疏散到指定位置;是否在规定时间内上报人数;检验应急抢救组是否熟练操作抢救器材(如:堵漏和消防工具);是否能正确使用灭火器;是否分为多个抢救梯队有组织的灭火;是否能迅速准确的切断电源;是否进行自我保护。检验后勤保障组是否在不同险情的情况下,对抢险救灾所必需的物资供给保障工作及事故现场的警戒和保卫工作。
各抢救小组成员必须熟悉各自的职责,做到动作快、技术精、作风硬。根据实际演练情况,查找不足,总结经验,不断完善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结束后对演练进行评估及总结,及时修正及弥补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制定的缺陷。
9、应急组织机构的纪律和奖惩规定
9.1应急组织机构的全体成员,应树立“接到报警就是命令”的观点。9.2应当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
9.3在抢救组织机构内,当正职休假,开会等外出时,副职必须承担起正职应当承担的责任。
9.4在抢救过程中,应当勇敢,科学、冷静(而不能盲目、蛮干)。遇到有毒有害物质或有其它潜在危险时,必须有防范措施或请专业队伍进行抢险工作。
9.5在抢救过程中,必须听从指挥。
9.6对于在抢救过程中,无故不到位或迟到及临阵逃脱者,将给予处罚。9.7在抢救过程中,不服命令的,将给予处罚。
9.8在抢救过程中,表现勇敢、机智、成绩突出人员应给予表扬或奖励。
9.9在抢险救灾中,受到伤害的员工,按照工伤条例处理。
9.10.事故处理完成后,主管部门写出报告(总结):事故经过、事故发生原因、处理过程、经验教训、人员伤亡、损失大小情况、事故直接损失、间接经济损失、奖罚人员名单等上报上级有关部门,并在本企业存档备案。
10、应急预案备案:本预案报总经理(法人)审阅批准实施,留安全负责人或主管科室备案。并报当地街道(地区)办事处备案。
11、维护和更新:每次演练结束或根据国家有关安全生产法规的颁布及人员设置变动情况及时修改、补充预案。
12、制定与解释:本预案由 制定,由 部门解释。
13、应急预案实施:本预案于 年 月 日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