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央水利工作会议
中央水利工作会议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副主席、中央军委副主席习近平,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政法委书记***出席会议。胡锦涛在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加快水利改革发展,是事关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和中华民族长远发展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迫切需要,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迫切需要,是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迫切需要,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增强抵御自然灾害综合能力的迫切需要。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积极行动起来,更加扎实地做好水利工作,推动水利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温家宝在会议上讲话。李克强主持会议。
胡锦涛在讲话中指出,兴水利,除水害,历来是治国安邦的大事。几十年来,我们党领导人民开展了气壮山河的水利建设,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治水兴水成就。新形势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对水提出了新的要求,发展和水资源的矛盾更加突出,水对经济安全、生态安全、国家安全的影响更加突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水利作为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优先领域,把农田水利建设作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任务,把严格水资源管理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举措,注重科学治水、依法治水,突出加强薄 1
弱环节建设,大力发展民生水利,不断深化水利改革,加快建设节水型社会,促进水利可持续发展,努力走出一条中国特色水利现代化道路。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力争通过5年到10年努力,从根本上扭转水利建设明显滞后局面。到2020年,基本建成防洪抗旱减灾体系、水资源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体系、水资源保护和河湖健康保障体系、有利于水利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和制度体系。
胡锦涛指出,加快水利改革发展,要坚持以下原则。一是坚持民生优先,着力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水利问题,促进水利发展更好服务于保障和改善民生。二是坚持统筹兼顾,注重兴利除害结合、防灾减灾并重、治标治本兼顾,统筹安排水资源合理开发、优化配置、全面节约、有效保护、科学管理。三是坚持人水和谐,合理开发、优化配置、全面节约、有效保护、高效利用水资源,合理安排生活、生产、生态用水。四是坚持政府主导,充分发挥公共财政对水利发展的保障作用,大幅增加水利建设投资。五是坚持改革创新,加快水利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攻坚,着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水利体制机制。
胡锦涛强调,要切实完成水利改革发展的重点任务,加强顶层设计、统筹规划,科学确定水利发展长远目标、建设任务、投资规模,有计划、有步骤,分阶段、分层次推进,同时要齐心协力攻坚克难,确保不断取得阶段性突破和进展。当前,要全力以赴完成好以下重点任务。一要着力加强农田水利建设,下大气力在全国大规模开展农田水利建设,健全农田水利建设新机制,全面提高农业用水效率,持续改善农业水利基础条件,显著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二要着力提高防洪保障能力,在继续加强大江大河大湖治理的同时,加快推进防洪重点薄弱环节建设,继续推进主要江河河道整治和堤防建设,加大中小河流治理力度,巩固大中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成果,加快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步伐,全面提高城市
防洪排涝能力,从整体上提高抗御洪涝灾害能力和水平。三要着力建设水资源配置工程,实现江河湖库水系连通,全面提高水资源调控水平和供水保障能力,加快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确保城乡居民饮水安全。四要着力推进水生态保护和水环境治理,坚持保护优先和自然恢复为主,维护河湖健康生态,改善城乡人居环境。五要着力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加快确立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区限制纳污3条红线,把节约用水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生活生产全过程。六要着力提高水利科技创新能力,力争在水利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核心技术上实现新突破,加快水利科技成果推广转化。
胡锦涛指出,加快水利改革发展,是关系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长远大计,一定要真抓实干、持之以恒,把中央各项决策部署落到实处。要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加深对水利建设重要性的认识,把水利改革发展工作摆在重要位置,重点抓战略规划,抓工作部署,抓督促检查,确保责任到位、措施到位、投入到位。要科学治水、依法管水,坚持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建立健全适应我国国情和水情的法律法规体系,提高水利工作科学化、法制化水平。要健全队伍、转变作风,建设一支高素质人才队伍,突出加强基层水利人才队伍建设,加大急需紧缺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力度,加快解决西部地区水利人才不足问题。要密切协作、形成合力,牢固树立全流域一盘棋思想,全面统筹各项任务,形成治水兴水合力。要重视宣传、营造氛围,加大国情和水情宣传普及力度,提高全民水患意识、节水意识、水资源保护意识,在全社会形成节约用水、合理用水的良好风尚。
温家宝在讲话中指出,要认真总结国内外治水的经验教训,立足我国基本国情,顺应自然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制定实施新形势下的治水方略。一是科学规划。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作好顶层设计、搞好规划布局,促进水资源合理开发、优化配置、全面节约、有效保护、科学管理、永续利用。
二是统筹安排。注重兴利除害并举、防灾减灾并重、治标治本结合,统筹处理好重大关系,最大程度发挥水利的综合效益。三是综合治理。多措并举、综合治理,把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结合起来,充分运用现代科技、信息、管理等手段,健全综合防灾减灾体系,不断提高治水的科学化水平。四是节水优先。大力倡导、全面强化节约用水,不断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五是强化保护。坚持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六是量水而行。在确定产业发展、生产力布局、城镇建设规划时,充分考虑水资源、水环境承载能力,因水制宜、以供定需。
温家宝对下一阶段的水利重点工作作出安排。要全面提高防汛抗旱减灾能力,加快中小河流治理,加快小型水库除险加固步伐,加快山洪灾害防治,加快抗旱水源建设。要大力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建立健全节约用水的利益调节机制,大力推广节水技术和产品。要加大水生态治理和水环境保护力度,加强水污染防治,实施地下水超采治理和保护,推进生态脆弱河湖修复,继续加强水土保持。要突出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充分发挥现有灌溉工程作用,因地制宜扩大有效灌溉面积,健全农田水利建设新机制。要着力保障城乡居民饮水安全,加强水资源配置工程建设,提高城乡供水保障能力,解决好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加强城市供水能力建设。要健全加快水利发展的保障机制,加大水利建设投入,推进水利改革创新,加快水利科技进步。
第二篇:中央水利工作会议中央台解说词
新华网北京7月9日电
中央水利工作会议(2011年)7月8日至9日在北京举行。出席人员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副主席、中央军委副主席习近平,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政法委书记***出席会议。会议内容:
胡锦涛在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加快水利改革发展,是事关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和中华民族长远发展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迫切需要,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迫切需要,是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迫切需要,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增强抵御自然灾害综合能力的迫切需要。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积极行动起来,更加扎实地做好水利工作,推动水利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温家宝在会议上讲话。李克强主持会议。重要讲话 胡锦涛总书记讲话
胡锦涛在讲话中指出,兴水利,除水害,历来是治国安邦的大事。几十年来,我们党领导人民开展了气壮山河的水利建设,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治水兴水成就。新形势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对水提出了新的要求,发展和水资源的矛盾更加突出,水对经济安全、生态安全、国家安全的影响更加突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水利作为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优先领域,把农田水利建设作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任务,把严格水资源管理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举措,注重科学治水、依法治水,突出加强薄弱环节建设,大力发展民生水利,不断深化水利改革,加快建设节水型社会,促进水利可持续发展,努力走出一条中国特色水利现代化道路。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力争通过5年到10年努力,从根本上扭转水利建设明显滞后局面。到2020年,基本建成防洪抗旱减灾体系、水资源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体系、水资源保护和河湖健康保障体系、有利于水利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和制度体系。
胡锦涛指出,加快水利改革发展,要坚持以下原则。一是坚持民生优先,着力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水利问题,促进水利发展更好服务于保障和改善民生。二是坚持统筹兼顾,注重兴利除害结合、防灾减灾并重、治标治本兼顾,统筹安排水资源合理开发、优化配置、全面节约、有效保护、科学管理。三是坚持人水和谐,合理开发、优化配置、全面节约、有效保护、高效利用水资源,合理安排生活、生产、生态用水。四是坚持政府主导,充分发挥公共财政对水利发展的保障作用,大幅增加水利建设投资。五是坚持改革创新,加快水利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攻坚,着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水利体制机制。
胡锦涛强调,要切实完成水利改革发展的重点任务,加强顶层设计、统筹规划,科学确定水利发展长远目标、建设任务、投资规模,有计划、有步骤,分阶段、分层次推进,同时要齐心协力攻坚克难,确保不断取得阶段性突破和进展。当前,要全力以赴完成好以下重点任务。一要着力加强农田水利建设,下大气力在全国大规模开展农田水利建设,健全农田水利建设新机制,全面提高农业用水效率,持续改善农业水利基础条件,显著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二要着力提高防洪保障能力,在继续加强大江大河大湖治理的同时,加快推进防洪重点薄弱环节建设,继续推进主要江河河道整治和堤防建设,加大中小河流治理力度,巩固大中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成果,加快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步伐,全面提高城市防洪排涝能力,从整体上提高抗御洪涝灾害能力和水平。三要着力建设水资源配置工程,实现江河湖库水系连通,全面提高水资源调控水平和供水保障能力,加快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确保城乡居民饮水安全。四要着力推进水生态保护和水环境治理,坚持保护优先和自然恢复为主,维护河湖健康生态,改善城乡人居环境。五要着力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加快确立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区限制纳污3条红线,把节约用水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生活生产全过程。六要着力提高水利科技创新能力,力争在水利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核心技术上实现新突破,加快水利科技成果推广转化。
胡锦涛指出,加快水利改革发展,是关系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长远大计,一定要真抓实干、持之以恒,把中央各项决策部署落到实处。要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加深对水利建设重要性的认识,把水利改革发展工作摆在重要位置,重点抓战略规划,抓工作部署,抓督促检查,确保责任到位、措施到位、投入到位。要科学治水、依法管水,坚持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建立健全适应我国国情和水情的法律法规体系,提高水利工作科学化、法制化水平。要健全队伍、转变作风,建设一支高素质人才队伍,突出加强基层水利人才队伍建设,加大急需紧缺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力度,加快解决西部地区水利人才不足问题。要密切协作、形成合力,牢固树立全流域一盘棋思想,全面统筹各项任务,形成治水兴水合力。要重视宣传、营造氛围,加大国情和水情宣传普及力度,提高全民水患意识、节水意识、水资源保护意识,在全社会形成节约用水、合理用水的良好风尚。温家宝总理讲话
温家宝在讲话中指出,要认真总结国内外治水的经验教训,立足我国基本国情,顺应自然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制定实施新形势下的治水方略。一是科学规划。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作好顶层设计、搞好规划布局,促进水资源合理开发、优化配置、全面节约、有效保护、科学管理、永续利用。二是统筹安排。注重兴利除害并举、防灾减灾并重、治标治本结合,统筹处理好重大关系,最大程度发挥水利的综合效益。三是综合治理。多措并举、综合治理,把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结合起来,充分运用现代科技、信息、管理等手段,健全综合防灾减灾体系,不断提高治水的科学化水平。四是节水优先。大力倡导、全面强化节约用水,不断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五是强化保护。坚持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六是量水而行。在确定产业发展、生产力布局、城镇建设规划时,充分考虑水资源、水环境承载能力,因水制宜、以供定需。
温家宝对下一阶段的水利重点工作作出安排。要全面提高防汛抗旱减灾能力,加快中小河流治理,加快小型水库除险加固步伐,加快山洪灾害防治,加快抗旱水源建设。要大力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建立健全节约用水的利益调节机制,大力推广节水技术和产品。要加大水生态治理和水环境保护力度,加强水污染防治,实施地下水超采治理和保护,推进生态脆弱河湖修复,继续加强水土保持。要突出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充分发挥现有灌溉工程作用,因地制宜扩大有效灌溉面积,健全农田水利建设新机制。要着力保障城乡居民饮水安全,加强水资源配置工程建设,提高城乡供水保障能力,解决好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加强城市供水能力建设。要健全加快水利发展的保障机制,加大水利建设投入,推进水利改革创新,加快水利科技进步。回良玉副总理讲话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在总结讲话中指出,要认真学习贯彻胡锦涛、温家宝同志的重要讲话和2011年中央1号文件精神,把思想切实统一到中央对水利形势的科学判断上来,把行动切实统一到中央对水利发展的战略部署上来,做到领导真重视、资金真投入、工作真落实。要抓紧建设一批重大水利工程,突出强化小型水利建设,明确政府在水利建设中负主要责任,建立健全体制机制,激发加快水利发展活力。要落实领导责任,提高工作水平,加强监督检查,搞好宣传引导,形成全社会治水兴水的强大合力。
与会人员
出席会议的中央领导同志还有:王岐山、刘淇、刘云山、刘延东、李源潮、汪洋、张高丽、张德江、俞正声、郭伯雄、***、令计划、梁光烈、马凯、戴秉国。
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水利部、黑龙江、江苏、山东、湖南、重庆、甘肃等单位有关负责同志在会上发言。
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主要负责人,中央和国家机关及军队有关单位负责同志,部分高校负责人等出席了会议。
中央水利工作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以电视电话会议形式召开,主会场设在人民大会堂小礼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以及各市(地、州、盟)设分会场。
第三篇:中央水利工作会议传递四大给力信号
中央水利工作会议传递四大给力信号
今天 11:40| 阅读原文发给好友-收藏取消加标签 | 更多
来自:新闻评论
高福生
中央水利工作会议7月8日至9日在北京召开,中央政治局九常委集体出席。这个有史以来最高规格的治水会议阐述了新形势下水利的重要地位,对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水利问题进行了全面部署,动员全党全社会掀起大兴水利的热潮。(7月10日《人民日报》)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兴水利、除水害,事关人类生存、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历来是治国安邦的大事。从都江堰到郑国渠,从白鹤梁到坎尔井,从三峡工程到南水北调工程,都在续写着中华民族与水旱灾害持续不断斗争的辉煌。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和地方政府对水利建设的投入在不断增加,成绩举世瞩目:一座座“长虹”凌空飞跃,一条条“巨龙”逶迤向前,一片片绿洲奇迹般诞生,一个个民生水利工程润泽山川……
但我们也看到,因此前各级政府过多地青睐大江大河,热衷于“抓大放小”,导致不少地方的农田水利还在吃上世纪“大跃进”时期的老本。从2006年川渝等地的“百年不遇”干旱,到2007年淮河流域性大洪水;从2009年集中发生在河南、安徽、山东、河北、山西、陕西、甘肃7个小麦主产省份的罕见春旱,到2010年西南地区特大干旱、多数省区市遭受洪涝灾害、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再到今年5月以来,长江流域连续出现的历史罕见旱情和之后突如其来的强降雨,一次又一次将水利“基础脆弱、欠账太多、全面吃紧”等问题暴露无余。
为此,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首度聚焦水利,全面深刻阐述水利的重要地位,将水利提升到关系经济安全、生态安全、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鲜明提出水利具有很强的公益性、基础性、战略性,首次提及要从土地出让收益中提出10%用于农田水利建设。而今,又首次以中共中央名义召开水利工作会议,研究讨论当前水利工作中的突出问题并提出切实的解决办法,传递四大“给力“信号——
一是“规格”给力。本次水利工作会议是新中国成立62年来首次以中共中央名义召开的,胡锦涛、吴邦国、温家宝、贾庆林、李长春、习近平、李克强、***等主要党和国家领导人悉数出席。如此高规格的治水会议,表明中央决策层将水利放到了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的全局高度,正在积极从战略层面系统解决制约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水资源问题,是年初中央“一号文件”首度聚焦水利之后我国水利发展史上的又一重大里程碑,为我国水利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根本保证。
二是“目标”给力。会议为国人描绘了一幅治水蓝图——把水利作为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优先领域,把农田水利建设作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任务,把严格水资源管理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举措,力争通过5年到10年努力,从根本上扭转水利建设明显滞后局面。到2020年,基本建成防洪抗旱减灾体系、水资源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体系、水资源保护和河湖健康保障体系、有利于水利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和制度体系。
三是“措施”给力。会议强调要像重视国家粮食安全一样重视水安全,像严格土地管理一样严格水资源管理,像抓好节能减排一样抓好节水工作。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水利薄弱环节建设全面发力,民生水利的阳光普照亿万群众,节水型社会建设成为“硬约束”,在“着力”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提高防洪保障能力、建设水资源配置工程、推进水生态保护和水环境治理、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提高水利科技创新能力的同时,严格实施水资源管理考核制度,考核结果交由干部主管部门,作为地方政府相关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
四是“投入”给力。农田水利建设欠账太多、资金短缺,是困扰水利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为此,今年的“一号文件”提出了地方政府土地出让收益的10%用于农田水利建设,完善水利建设基金政策,延长征收年限,拓宽来源渠道,增加收入规模。今次的中央水利工作会议再度强调加强对水利建设的金融支持,要求今后10年全社会水利年平均投入比2010年高出一倍。2010年我国水利投资是2000亿元,高出一倍就是4000亿元,这意味着未来10年的水利投资将达到4万亿元。
水安则邦安,水兴则邦兴。期待各级各部门认真领会胡锦涛总书记在水利工作会议上提出的“四个需要”,秉承民生优先、统筹兼顾、人水和谐、政府主导、改革创新“五个坚持”,做到领导真重视、资金真投入、工作真落实,形成全社会治水兴水的强大合力,开创水利改革发展新局面,推动水利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提升广大民众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
第四篇:胡锦涛同志在中央水利工作会议上讲话
胡锦涛在中央水利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加快水利改革发展,是事关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和中华民族长远发展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迫切需要,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迫切需要,是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迫切需要,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增强抵御自然灾害综合能力的迫切需要。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积极行动起来,更加扎实地做好水利工作,推动水利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兴水利,除水害,历来是治国安邦的大事。几十年来,我们党领导人民开展了气壮山河的水利建设,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治水兴水成就。新形势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对水提出了新的要求,发展和水资源的矛盾更加突出,水对经济安全、生态安全、国家安全的影响更加突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水利作为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优先领域,把农田水利建设作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任务,把严格水资源管理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举措,注重科学治水、依法治水,突出加强薄弱环节建设,大力发展民生水利,不断深化水利改革,加快建设节水型社会,促进水利可持续发展,努力走出一条中国特色水利现代化道路。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力争通过5年到10年努力,从根本上扭转水利建设明显滞后局面。到2020年,基本建成防洪抗旱减灾体系、水资源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体系、水资源保护和河湖健康保障体系、有利于水利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和制度体系。
加快水利改革发展,要坚持以下原则。一是坚持民生优先,着力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水利问题,促进水利发展更好服务于保障和改善民生。二是坚持统筹兼顾,注重兴利除害结合、防灾减灾并重、治标治本兼顾,统筹安排水资源合理开发、优化配置、全面节约、有效保护、科学管理。三是坚持人水和谐,合理开发、优化配置、全面节约、有效保护、高效利用水资源,合理安排生活、生产、生态用水。四是坚持政府主导,充分发挥公共财政对水利发展的保障作用,大幅增加水利建设投资。五是坚持改革创新,加快水利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攻坚,着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水利体制机制。
要切实完成水利改革发展的重点任务,加强顶层设计、统筹规划,科学确定水利发展长远目标、建设任务、投资规模,有计划、有步骤,分阶段、分层次推进,同时要齐心协力攻坚克难,确保不断取得阶段性突破和进展。当前,要全力以赴完成好以下重点任务。一要着力加强农田水利建设,下大气力在全国大规模开展农田水利建设,健全农田水利建设新机制,全面提高农业用水效率,持续改善农业水利基础条件,显著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二要着力提高防洪保障能力,在继续加强大江大河大湖治理的同时,加快推进防洪重点薄弱环节建设,继续推进主要江河河道整治和堤防建设,加大中小河流治理力度,巩固大中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成果,加快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步伐,全面提高城市防洪排涝能力,从整体上提高抗御洪涝灾害能力和水平。
三要着力建设水资源配置工程,实现江河湖库水系连通,全面提高水资源调控水平和供水保障能力,加快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确保城乡居民饮水安全。
四要着力推进水生态保护和水环境治理,坚持保护优先和自然恢复为主,维护河湖健康生态,改善城乡人居环境。
五要着力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加快确立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区限制纳污3条红线,把节约用水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生活生产全过程。
六要着力提高水利科技创新能力,力争在水利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核心技术上实现新突破,加快水利科技成果推广转化。加快水利改革发展,是关系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长远大计,一定要真抓实干、持之以恒,把中央各项决策部署落到实处。要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加深对水利建设重要性的认识,把水利改革发展工作摆在重要位置,重点抓战略规划,抓工作部署,抓督促检查,确保责任到位、措施到位、投入到位。要科学治水、依法管水,坚持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建立健全适应我国国情和水情的法律法规体系,提高水利工作科学化、法制化水平。要健全队伍、转变作风,建设一支高素质人才队伍,突出加强基层水利人才队伍建设,加大急需紧缺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力度,加快解决西部地区水利人才不足问题。要密切协作、形成合力,牢固树立全流域一盘棋思想,全面统筹各项任务,形成治水兴水合力。要重视宣传、营造氛围,加大国情和水情宣传普及力度,提高全民水患意识、节水意识、水资源保护意识,在全社会形成节约用水、合理用水的良好风尚。
第五篇:中央水利工作会议: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
近日召开的中央水利工作会议强调,要大力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建立健全节约用水的利益调节机制,大力推广节水技术和产品,中央水利工作会议: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
“全面加强水资源管理,建设节水型社会是实现水资源供需平衡的主要途径。”水利部有关负责人表示。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用水需求不断增加,尽管供水量从1980年的4437亿立方米增加到2009年的5965亿立方米,但是,目前全国总的缺水为500亿立方米左右。据水利专家对今后20年用水需求预测,水资源需求仍将在较长的一段时期内持续增长,特别是工业和城镇用水将增长较快,水资源供求矛盾将更为突出。
建设节水型社会,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已刻不容缓。“十二五”节水型社会建设的总体目标是,到2015年,全国用水总量不突破6200亿立方米,万元GDp用水量下降30%,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下降30%,农业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52,主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达标率达到60%。
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确立用水效率控制红线,把节水工作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生产生活全过程。水利部有关负责人表示,要切实提高全民水患意识、节水意识、水资源保护意识,坚决遏制用水浪费。
中央水利工作会议强调,把严格水资源管理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举措。
水利部部长陈雷强调,解决我国日益复杂的水资源问题,必须要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管理制度《中央水利工作会议: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
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是基于我国国情、水情作出的现实选择。我国目前人均水资源量不足世界人均水平的1/3。受季风气候和地理条件影响,全国水资源时空分布极不均匀,整体表现出雨热同期、南多北少的基本格局。全球气候变化也对水资源管理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和更高的要求。
水利专家表示,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将在生产、流通、消费的各个领域,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控制用水总量、提高用水效率、减少废污水排放,以尽可能少的水资源消耗和水环境代价,获得尽可能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通过用水方式转变,进一步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会议强调,要着力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加快确立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区限制纳污3条红线。
当前,我国水资源面临需求过大带来的缺水问题、开发过度导致的水生态退化问题、排污超量引发的水环境污染问题。
“通过科学划定3条红线,将经济社会系统对水资源和生态环境系统的影响控制在可承载范围之内,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保障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首要措施。”水利专家表示,3条红线既是对经济社会系统取水、用水和排水等行为的约束,也是水资源配置、节约和保护的管理目标。
水利部有关负责人表示,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的实行,关键是要加快六个转变:一是在管理理念上,加快从供水管理向需水管理转变;二是在规划思路上,把水资源开发利用优先转变为节约保护优先;三是在保护举措上,加快从事后治理向事前预防转变;四是在开发方式上,加快从过度开发、无序开发向合理开发、有序开发转变;五是在用水模式上,加快从粗放利用向高效利用转变;六是在管理手段上,加快从注重行政管理向综合管理转变。通过六个转变,从管理理念到管理行为切实保障3条红线的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