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增强农村法制宣传教育实效性的思考

时间:2019-05-15 14:59:4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增强农村法制宣传教育实效性的思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增强农村法制宣传教育实效性的思考》。

第一篇:关于增强农村法制宣传教育实效性的思考

关于增强农村法制宣传教育实效性的思考

近年来,报纸、媒体、网络的日益发展,法制意识也随着这些媒介逐步深入千家万户。很多老百姓追捧沪上诸多著名的法制节目,如《案件聚焦》《东方110》等,并常常成为茶余饭后的谈资,可是,在这些节目背后的法制深意,却很少有人会去深究,这就是农村法制宣传教育实效性的问题。

一、法制宣传教育实效性不高的原因分析

(一)认识不到位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民越来越看重经济效益,并以此作为看问题、办事情的惯用标准,对那些费时、费力而短期内难见直接经济效益的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则持回避、被动、冷漠的态度;有些村的领导借口抓经济工作是硬指标,把法制宣传教育与经济工作对立起来,采取消极应付的态度,忽视了法制宣传教育对依法治村、提高广大农民法律素质的重要作用,对法制宣传教育的权威性、重要性认识不到位,导致工作中的被动应付。

(二)“三无”现象仍未彻底解决

“三无”即无专职法制宣传教育队伍、无专门工作手段、无专项活动经费。农村法制宣传教育量大面广,加之有些领导重视不够、教育手段简单、陈旧,工作疲于应付,宣传经费难以保证,有心无力,影响了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深入开展。

(三)“四难”问题依然存在一是人员集中难。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多数青壮年外出打工或在企业就业,法制宣传教育对象难以集中。二是时间安排难。1

土地承包后,农民的时间变过去集中统一安排为个人自由支配。加之农村生产劳动的季节性比较强,农民农忙时在田里忙耕种,农闲时外出打工挣钱做生意,很少有空闲时间坐下来学习。三是内容理解难。由于农民文化水平普遍偏低,对抽象的法律条文难理解,学不懂、记不住,影响了学习的积极性。四是体现效果难。由于农村法制宣传教育存在认识上的不足,人员、时间难以集中安排,法制宣传教育经费紧张,加上农民对法律理解掌握困难等原因,造成工作难以有效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的效果未能真正显现。

二、增强法制宣传教育实效性的思路探讨

(一)探索教育新途径,增强教育针对性

1、利用农村工作,渗透法制宣传教育。要充分利用中心工作和其他工作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把法制宣传教育与农村的中心工作结合起来,渗透到农村工作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通过这些工作的开展,使干部群众受到多方面的教育,达到法制宣传教育的目的。

2、抓住学校教育,辐射法制宣传教育。由于农民集中学习确有困难,而农村学校的学生来自四面八方,人数多,人员集中,有固定的学习场所,有专业教师。充分利用好这一有利条件,在学校中加强对在校学生的法制教育,通过学生的辐射带动使家长和学生都受到法制宣传教育。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一所学校就能覆盖一个村。这样,既抓住了在校学生的法制教育,又发挥了学校在农村法制宣传教育中的辐射作用,可以提高法制宣传教育效果。

3、开展多种活动,烘托法制宣传教育。借助现有的组织体系、网络体系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整合各种社会力量,争取相关部门的支持与合作,建立长效的“搭便车”制度。如利用“三下乡”等活动宣

传法律知识,把枯燥的法律条文简化为通俗易懂的法律小知识、法律小故事,编成文化教材或法制文艺节目,可以增加农民学习法律知识的趣味性,提高法制宣传教育的实效性;利用农业科技部门宣传农业科技信息的机会,普法工作人员随同科技人员进村入户开展法制教育;利用计划生育管理网络及计生队伍开展法制教育工作,把计生工作与发放法制教育资料、面授相关法律知识有机结合起来。

(二)转变教育理念,提升教育效果

1、内涵从“法制教育”向“法治教育”转变。随着“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实施和农民法律知识的不断提高,法制宣传教育应从“法制教育”过渡到“法治教育”,将教育的落脚点从求知转向知行并举、从遵纪守法转向“维权行义”并重。只有实现法制宣传教育的内涵从“法制”向“法治”的转变,才能既与我国现行宪法相契合,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目标相一致,也更加符合农民的实际需求。

2、性质由“公民义务”向“公民权利”转变。在接受法制宣传教育应当是公民承担的义务的理念指导下,实践中呈现出“政府热、百姓冷”,“要我学”而非“我要学”的特征,法制宣传教育成了农民的沉重负担,加剧其排斥乃至抗拒的心理。因此,只有将接受法制宣传教育由“公民义务”向“公民权利”转变,才能变被动为主动,变消极为积极,才能增强农民学法的自觉性,进而在行动上得到认同和接受。

3、功能从法律知识教育向法律素质教育转变。我国的法制宣传教育从“一五”、“二五”法律知识启蒙教育到“三五”法律意识的提高,侧重于法律常识的“灌输”而未重视法律素质的培养,这种工作重心的确定是基于当时我国公民法律知识贫乏和法律意识淡薄的现

状。然而,单纯的法律知识“灌输”只是“授之以鱼”,未来的法制宣传教育应以提高公民法制观念为核心、提高学法用法能力为目标,树立“授之以渔”的理念,不断提高农民的法律素质,如此才能使农民真正具备与其主体地位相一致的法律理念和主动的行为方式。

4、方式从行政指令式向启发自愿式转变。我国的法制宣传教育是由政府主导、自上而下推进实施的,相应的政府职能部门承担着组织宣教的重担。这种模式有其优越性,但又有一定的弊端,在法制教育关系中,宣教组织者以管理者、教育者的身份自居,是权力主体;而受教育者只具有被动接受的义务,是义务主体,导致宣教活动成为纯粹的单方行为,接受教育的一方则易产生被强制、压迫的心理压力和抵制情绪。因此,宣教组织者应转变自身定位,在对待与法制宣传教育对象的关系问题上,将居高临下的单向性的不平等关系转变为双向互动式的平等关系,从而在宣教活动中努力营造平民色彩,尽可能消除官僚主义对宣教活动的不利影响。与此同时,法制宣传教育手段应从原来浓重的行政指令式向自愿式的方向转变,变灌输式教育为启发式教育,变受教育者“要我学”的消极心理为“我要学”的积极态度。

农村,是一个广阔天地,在这片广阔天地里,人的自我发展,不仅需要自律,也需要外在的制约与规范。法制宣传教育在农村将如何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在这一平台上将会越来越明显,破除陈旧观念,探寻适时时间,才用恰当方式,都将成为我们农村工作者今后不断长期的奋斗方向,以共同期盼着新农村日益健康蓬勃的发展。

第二篇:农村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制度

领导干部学法制度

一、中心组学法。镇党委中心组每年学法不少于三次,领导干部有专门学法笔记。

二、会前学法。在召开有关会议前,要结合会议内容,学习相关的法律法规。

三、法制讲座。镇上适时举办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法制讲座。

四、法律知识自学。各级领导干部要结合各自工作、联系实际学习法律,每年自学时间不少于40小时。有辅导、研讨记录,有学习笔记,每年撰写2篇以上法律学习心得或法制理论文章。

广兴镇重大决策前的法律咨询和论证制度

为提高重大决策事项的质量,规范重大决策程序,建立科学论证决策体系,促进本镇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和制度化,特制定本制度。

一、本制度所称重大决策事项包括:

(一)编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二)制定广兴镇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自然资源开发利用总体规划,确定或调整区划、分区规划、生态环境保护等规划;

(三)政府重大投资项目;

(四)土地管理、劳动就业、社会保障、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生态环保等关系民生的重大措施的制定出台;

(五)广兴镇人民政府认为需要进行咨询论证的其他事项。

二、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履行政府职能,实行科学民主决策,坚持依法行政,加强行政监督,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建设阳光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和服务政府。

三、政府工作中的重大建设项目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要完善群众参与、法律咨询和政府决策相结合的决策机制,健全重大决策的规则和程序,实行依法决策、科学决策和民主决策。强化法律意识和责任意识,不断提高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

(六)其他必要的相关因素研究。

十一、咨询专家应履行下列义务:

(一)遵守咨询论证工作章程;

(二)以实事求是和认真负责的态度履行职责,客观、公正、科学地进行咨询论证;

(三)严格遵守保密纪律,不得泄露咨询论证的内容、过程和结果等情况,不得丢失、外传参与的重大决策事项资料;

(四)接受上级部门的监督和管理。

农村法制宣传教育制度

一、加强组织领导。镇党委、政府要把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列入工作计划,实行目标管理,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司法所、法律服务所具体实施。村党支部、村委会要把法制宣传教育工作作为维护社会稳定、依法管理村级事务、实行村民自治的基础性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明确工作目标,靠实工作责任,完成工作任务。

二、健全工作机构。镇要建立法制宣传教育工作领导机构,党、政分管领导任正、副组长,司法所、法律服务所等基层站所负责人为成员,办公室设在司法所,工作人员不少于3人,负责日常工作。村上成立以党支部、村委会班子成员为主体的法制宣传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支部书记任组长。

三、制定工作计划。镇、村要根据县上下发的普法依法治理实施意见,结合各自工作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计划,确定目标任务,强化工作责任,实行半年检查、年终考核。

四、开展法制讲座。镇要依托司法所、法律服务所逐村逐社开展法制讲座。以《宪法》、《合同法》、《农村土地承包法》、《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婚姻法》、《人口与计划生育法》、《治安管理处罚法》为主要内容,保证每个村社进行2次以上巡回讲座。法制讲座要有讲稿、有记录。

五、开展“五进农户”(法制宣传光盘、法制宣传资料袋、法律

普法依法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工作制度

1、领导小组的主要任务是:努力提高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特别是领导干部的社会主义法制理论水平,提高依法决策、依法行政、依法管理和依法监督的能力,紧紧围绕中心工作,积极开展法制宣传教育;

2、领导小组要认真研究制订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规划和计划,协调解决普法经费、工作人员等问题,为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开展提供组织、经费保障;

3、领导小组每季度召开一次专题会议,研究部署法制宣传教育和依法治理工作,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4、领导小组成员除带头学法、用法外,还应完成普法工作的“讲法”(法制讲座)任务,把法制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紧密结合起来,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把法制教育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紧密结合起来,促进农村民主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

5、领导小组会议要做好会议记录,必要时,要起草会议纪要;

6、领导小组要定期组织领导干部学法,每月不少于1次。

村社干部学法制度

一、村社干部学法。村干部每年学法不少于12次。集体学法有记录、有资料,村干部有专门学法笔记。

二、会前学法。在召开有关会议前,要结合会议内容,学习相关的法律法规。

三、法制讲座。根据实际情况组织本村法制讲座,每年不少于1次,同时积极参加乡镇举办的法制讲座。

四、法律知识自学。村干部要结合中心工作、联系实际学习法律,每年自学时间不少于20小时。

五、法律知识竞赛。村社干部要积极参加乡镇、部门举办的法律知识答卷和竞赛活动,并有相关记载。

六、普法考试。村社干部要参加乡镇组织的普法考试,参考率、合格率分别达95%、90%以上。

农民工权益保障和法律援助制度

凡有合法固定住所、稳定工作或生活来源的农民工,均可在当地申请落户。甘肃省各市州和县区等中小城市、小城镇的农民工在固定出租屋内租住时间满3年以上,即可凭相应手续和用人单位签订的有效合同到当地派出所申请落户;对获得省、市州表彰的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或高级技工、技师以及其他有突出贡献的农民工,可以不受租住时间的限制,凭相关证书和与用人单位签订的有效劳动合同在当地派出所申请落户;对在省内投资兴办实业和公益事业的农民工,允许其在当地登记常住户口,对居住在出租房屋的可不受租住时间限制,对已经落户的农民工,允许其配偶和直系亲属投靠落户。招用农民工的单位,职工代表大会要有农民工代表,保障农民工参与企业民主管理的权利;农民工户籍所在的村委会,在组织换届选举或决定涉及农民工权益的重大事务时,应及时通知农民工,并通过适当方式使其行使民主权利;在评定技术职称、晋升职务、评选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等方面,农民工与城镇职工应受到同等对待。对于农民工土地承包权益问题,省政府规定,外出务工农民,只要保留农村户口的,就应依法享有承包地的使用、受益和流转权利,有权自主组织生产经营和处置产品。同时,我省将进一步加大维护农民工权益的执法力度,建立健全工会组织,做好对农民工的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工作。

11213-

第三篇:农村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总结

农村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总结

为进一步提高我村广大村民群众的法制观念、法制水平、法制意识,村内开展了以下法制宣传教育活动:

一、继续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以xx“xx”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依法治国、依法治市,提高城市法制化建设的总体要求,围绕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工作大局,在村民中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提高广大村民的法制素质,把法制宣传教育与法制实践相结合,积极推进法制工作,使法制工作深入社村、深入村民,促进村两个文明建设健康发展。

二、继续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全面提高村民的法制素质,使各村民群众懂法、守法、护法,自觉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积极同各种违法犯罪行为,特别是同民族分裂主义和非法宗教活动作坚决的斗争,进一步加大法治工作力度。充分利用“6.26”禁毒日、“12.1”世界艾滋病日、“12.4”法制宣传日进行了法制宣传教育工作,举办法制宣传活动四期,并发放法制宣传资料200余份。以提高村民的参与意识和防范意识,给村民营造一个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三、把法制宣传教育作为依法治理村的基础工作来抓,深入学习、宣传邓小平民主法制理论和党的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基本方针,学习宣传国家宪法和基本法律,学习宣传与各民族工作、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努力提高广大村民的法律素质,宣传维护社会稳定的有关法律、法规,以打击民族分裂主义为重点,有针对性的加强法制宣传教育,确实提高村村民的法制水平。

四、把法制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相结合起来,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村紧密结合起来,使村的法制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协调发展。

五、寒暑假期间我村组织老党员和部分青少年开展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法律、法规知识讲座、怎样预防青少年犯罪及暑期安全防范知识,教育他们远离毒品,做一个合格的公民。

总之,通过一年来的法制宣传工作我们取得了一些成绩,也得到了广大村民的好评,但我们不能满足,要继续努力地做好法制宣传工作,希望能通过我们不断的努力,能让广大村民了解法律知识,减少矛盾,为创造和谐村作出努力。

第四篇:增强中小学道德教育实效性的思考

增强中小学道德教育实效性的思考

发表时间:2008-4-1 8:47:0

1内容提要:实效性是中小学道德教育的生命。如何增强中小学道德教育的实效性本文就建立分层递进的道德目标,注意德育对象的全体性、整体性和因材性,树立学生是道德活动主体的观念,重视道德需要和道德情感的研究及加强以自我教育为主要内容的研究和实践做些思考。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是学校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为此,广大德育工作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取得了不少的成绩。本文认为增强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是学校德育工作进一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化德育改革,主动适应当前我国社会政治、经济改革需要的积极举措,也是增强德育工作生命力之所在。本文欲就如何增强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谈一些思考。

思考一:建立分层递进的道德目标

不少人已对当前我国的道德目标做过研究,本文认为道德目标缺乏层次性,德育目标与学校受教育者实际存在较大“坡度”,是当前道德目标存在的主要问题。而上述问题所引发的后果是:过高的道德目标使很多人(尤其是缺乏社会生活基础的学生)难以做到,而缺乏层次的道德目标则不能很好区分什么是道德要求和什么是道德追求,导致基本的道德要求被忽视而无法落实。这种重道德追求而轻视道德要求与“应试教育”结合在一起所产生的社会后果是:在教育道德对象时,学校道德教育采取精英主义立场,学校德育的天平向少数学生倾斜,热衷于抓尖子、抓典型,而忽视甚至放弃了多数学生;在德育过程中,重道德认识的灌输,轻道德体验、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的培养和塑造;在德育效果上,学生主体由于面对过高的目标要求,很容易培养这样一种学生,即在学校里能自觉按学校要求去做,是“好”学生,出到社会则按自己的要求去做,是个“差”学生,形成“虚伪”人格。就目前而言,本文认为加强基本道德要求的研究刻不容缓,学校德育工作要加强与社会、家庭的联系,在做好认真研究的基础上制定出一套基本的道德要求,让学生从基本的道德要求做起。学校则要努力创设道德教育的软环境,以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分层次、有步骤的引导学生从低向高,脚踏实地的从基本的道德要求向较高的道德追求迈进。

思考二:注意德育对象的全体性、整体性、因材性

承认教育对象的全体性,就意味着在学校道德教育中,不但要保障学生接受道德教育的权力,而且还应创造条件,给学生予均等的机会,促使学生在道德教育中不断提高道德素质。随着世界教育改革的深入,公平、民主、人人成功等观念已深入人心,并成为衡量教育改革成败的重要依据。有些国家甚至主张:“政府决策的最主要的目标就是要建立起适合于所有人的学校,而不仅仅是让所有的学生上学读书。每一个人,无论其经济、社会和文化背景如何,都需要并有权享受好的教育。这同时也意味着学习不好的学生应获得‘成功’。”(1)可见,那种只抓少数尖子学生而放弃多数学生的精英主义教育的做法,已被世界教育改革大潮所唾弃。

当前,在学校道德教育中,重视少数所谓“优生”而忽视多数一般学生、或漠视少数“差生”的现象还相当严重,很多老师往往对少数“优生”倾注一腔热情,在学习上给予重点照顾,在道德教育上也给予重点栽培,即使他们犯有这样那样的错误,都能积极调教。而对后进生,一方面觉得学习上笨不可教,另一方面觉得品德差,不可救药,这正是“应试教育”弊病在道德教育领域的具体表现。

学生道德素质的整体性是指学生道德知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的全面、和谐发展,形成较为合理的道德素质结构。之所以强调道德素质的整体性,是因为完善人格的培养“不仅限于给学习者坚实的知识和培养他们对继续学习的兴趣,它还应该培养人的行为品行并深入精神生活之中,包括明智、责任感、宽容或敏锐、自立精神在内的行为与包括洞察实质、确切概括、区分目的和手段、确定原因与决策的智能同样重要。”(2)长期以来,在道德教育中,教师们往往过分强调道德知识的重要性,但却它往往忽视了这样一个事实:“人们知道什么是真理不等于知道为什么这是真理;知道为什么是真理不等于知道应当怎么去做,知道怎么做不等于愿意并真正去做。”(康德语)有学者认为,“现代学力由‘显性(Overt)学力’和‘隐性(Covert)学力’组成,前者以‘知识’、‘技能’、‘理解’为代表,后者以‘关心’、‘动机’、‘态度’为代表„„从显性学力向隐性学力的重点转移,形成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是时代所要求。”(3)美国学者丹尼尔·戈曼在1995年出版的一本名为《情绪智商》的著作中,进一步明确地把情绪智力从人类智能中离析出来,认为:人的成功只有20%依靠智商(IQ),成功更依赖于情绪智商(EQ)。美国70年代兴起的情感师范教育实施计划,就有计划的对师范生进行价值观、情感、人际交往技能技巧教育。在国内,研究道德情感在道德行为形成中的重要性已取得初步成果,章志光教授等研究指出:“人在简单的道德性向品德转化时有一个过渡的形成,这个过渡与一般意识密切相关,由规范行为经验、是非感等的积累与整合并逐渐概括化而形成的道德认知情感系统区,它包括有不同层次,因人而异的道德观念、道德体验、以及由以而产生和实现道德信念、道德理想及价值观的需要等”

(4)。学生道德水平的发展是多种道德素质协调发展的结果,在道德教育中过份强调某方面教育而忽视其它方面势必使人的整体发展受损。

承认道德教育对象全体性和道德素质整体性的同时,还应承认道德教育的差异性,在教育过程中要因材施教.对于因材性,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墨子等都有过论述,如孔子认为在他的学生中高柴愚笨;曾参迟钝;子张偏激;子路粗鲁等,所说的是在教育时必须对不同学生施以不同教育。在国外,伟大的教育家夸美纽斯第一个提出量力性原则,裴斯泰洛齐在他写的教育名著《天鹅之歌》一书中写道:“初等教育的职责,就在于使这些不同的方法和自然的和普遍的法则协调起来,不管人类能力运用的各个方面如何,都使这些不同的能力得到完全的发展。”(5),第斯多惠也指出:“在这方面应当考虑到儿童天性的差异,并将促进其独特的发展。不能也不应使一切人都成为一模一样的人并教以一模一样的东西。”(6),承认差异,(包括承认学生发展或依据自己的特点,选择自己的发展方式),并从这种差异出发,对教育者区别对待,这是时代的要求,也是教育改革的要求。正如邓小平同志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的:“我们在鼓励帮助每个人的勤奋努力的同时,仍然不能不承认各个人在成长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才能和品德的差异,并且按照这种差异给以区别对待,尽可能使每个人按不同的条件向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总目标前进”(7)。

思考三:、树立学生是道德活动主体的观念。

学生是道德活动的主体包含有以下两层含义:一是要充分注意道德教育的对象全体性、整体性和因材性。二是要充分挖掘和关注道德教育的生命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前者是道德教育的现实的、实然的要求;后者是对道德教育的应然要求。我们认为对道德教育的认识不能仅仅停留在上述现实和实然规定上,道德教育更应注重道德教育的应然和未来。

从道德产生的角度来看,道德并不外在于人自身。它产生于协调人与人、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需要,这种需要不仅是一种规范的需要,一种实然的要求,它更是人与人、个人与社会之间更好的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它直接指向发展人的潜能,创造人与社会的和谐,提升人的存在价值,展示人的主体性和创造性,是一种应然的追求。“对人来说,现实世界是可以改变的,人的活动就是要以他所拟设的可能世界去取代现实世界,正是在这种现实和可能的矛盾运动中„„人的生活才赋有它的意义,这个就是每个人要为实现他所选择的可能世界去努力、奋斗。”(8)也正因为如此,人才能不断超越自己,才能塑造更好更高的品质。

在道德教育中,道德与主体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即不但没有主体,便没有道德,而且即使有了主体,但如果主体并不敬仰和服膺道德,也同样没有道德”(9)从这个意义上说,人是道德价值存在的真正承载者,它表征作为道德主体的人之存在本身的目的性。道德素质的培养,其实质是弘扬人的主体,换言之,通过道德教育促使主体道德素质的提高,并实现“理性(人)为自己立法”的目的。可以这样说,在道德教育中离开作为道德主体人的积极参与,道德教育将变得“不道德”。这就要求我们教育工作者在德育实践活动中要观照受教育者的生命性、能动性和创造性:

一是生命性作为生命体,学生一方面是一个不断发育、成长的生物体,另一方面又是一个不断获得经验、知识,发展能力的社会人。一个不断发展的生命体,“他的生存是一个无止境的完善过程和学习过程,人和其它生物的不同点主要就在于他的未完成性”。(10)因为他的未完成性和无限的发展潜能,作为挖掘、开发这份人类最宝贵的生命潜能活动而出现的教育才体现出它的伟大而高尚,《学会生存》明确指出:教育应把社会的发展和人的潜力的实现作为它的目的。青少年正处在于人生最关键的发展时期,是个性品质发展的黄金年龄,他最具有发展的潜能。把学生作为一个生命的主体,要求我们在德育目标的制定,德育内容的选择及德育过程的引导中,要把他当作一个生命体、一个发展中的人来看待,他有个人的愿望、意志和需要,他有权得到别人的尊重,有权尝试新的生活,只有这样他的生活才变得丰富多彩。多年来,我们习惯于训导、训练,强调灌输、外铄,忽视了学生的道德愿望、意志和需要,忽视了学生积极主动的人生态度的形成,学生体会不到育德的愉悦和德性发挥所得到的精神满足和道德能力的发展,结果降低了德育的质量。作为生命潜能的开发者——教师,必须要意识到这一点,因为这关系到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关系到学生的将来。这正是常人所说的:赢得青少年,就意味着赢得未来。

二是能动性事实上,学生在德育活动中具有能动性,这是教育的规律,对于教师来说谁都意识到这一点。但也正是人人共知的事,在认识上我们却往往发生偏差,只看到,儿童少年不管在家庭、社会还是在学校,都是在家长、教师和旁人的指导下发展的,所以总喜欢把这一切功劳都归为己有,把他们的教育对象当作一张白纸,成人可以在这张白纸上随意写画,没有认识到参与教育活动的双方都具有能动性。只看到儿童的不足和幼稚,看不到学生旺盛的生命力及其具有多方面发展需要和发展可能,看不到学生是教育活动的主体(不可替代的主体)。学生不仅是环境、教育、遗传的产物,也是自己的产物。发展是他的主动行为,缺乏这个主体的教育,都称不上是真正意义的教育。“学生主动性发展,最高水平的能动、自觉的规划自身的发展,成为自己发展的主人,这是我们教育成功的重要标志。”(11)

三是创造性人们在剖析当前德育现状时,总喜欢用“道德滑坡”、“道德失范”等词,感觉到“五天教育抵不过一个星期六”,发出“德育乏力”的感叹。德育乏力,有当前社会存在道德观念混乱,价值多元等客观原因,也有我们教育者教育本身“乏力”的原因,我们不少学校总喜欢设定太多的条条框框,德育实践缺乏灵活性;也有不少教育工作者在教书时忽视了育人,往往囿于课本,唯上唯书,脱离实际,脱离现实,缺乏应有的判断力和批判力,由于灵活性、判断力和批判力缺失,德育自然就乏力,这恐怕难推“统得过死”“内功不足”主客观原因之嫌。缺乏判断力和批判力的教学就很难产生道德问题,缺乏判断力和批判力的教师就很难产生批判的热情和创造的情趣,失却了判断性和批判性的教育就失却了超越性和创造性。卡尔·波普尔曾指出“理论就是问题及对问题的一群尝试性的解 ”,可见问题在理论中的地位有多重要。能否发现问题,能否从表面的诸多问题中去寻找新的问题,这是创造力的标志。判断力和批判力是教师主体对自己所处教育图景的寻根和探求,缺少这一点就很难培养出创造社会新风气和成为社会道德主体的学生。学生掌握道德知识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应用,为了运用这些知识去接受和扩展新的知识,这个过程是一个创造的过程,是与人的生命性、能动性密切相关,伴随他情感、态度、需要的过程,是学生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是

人之所以为人,之所以有生命的活力、有主动的追求、有创造的快乐的人之所在。

如此,必然对学校的德育过程提出这样的要求:1、作为德育实践的计划者应对德育工作或德育计划进行定向引导,预测末来社会、家庭、学校对学生“可能”提出的要求,及把握学生思想道德发展的现状,主动引导学生不断超越原有发展水平;2、作为道德实践的实施者,不应单纯对受教育者进行简单的规范灌输和行为约束,而应把他在追求道德需要的实践活动中,以一个探索者、创造者的主体去认识世界,只有这样,道德素质才能得到充分的发展。这种互动的关系才能使受教育者的精神世界得到提升;3、作为受教育者学生本人来说,以主体的身份去参与道德实践过程则显得异常重要,这个过程包含有两个方面:一是作为道德的探索者,在道德行为面前,他具有主动思考、主动选择的权力,另一方面,他需要对主动选择的道德行为的善恶及价值负有责任。我们认为,作为道德的实践者和探索者,学生有主动选择的权力,也就是说,在道德行为上,他选择了善,我们应当及时引导和表扬;他犯了错误,在选择上意味失败(这种失败不是恶),他有权利在失败后做出另外的选择,更何况他有责任纠正错误。当前,我们很多老师默许自己犯有这样那样的错误,但却容忍不了自己的学生犯错误,学生只要一犯错误就入另册,动辙下“病危通知书”,而不是在认真分析后写“诊断书”。对于学校来说,学生以主人的身份去“参与”道德实践,在实践中进行“选择”、“判断”。这是学校道德工作成功的“必要条件”。而对于学生来说,学校如何构筑一个有利于培养和塑造学生良好道德素质的“大环境”,是学校道德工作成功的“充分条件”。有“必要条件”而无“充分条件”或是仅有“充分条件”而无“必要条件”,道德工作都只能是事倍功半。笔者认为,道德教育过程中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对学校主体而言,其德育管理中有所为和有所不为就显得格外重要,所谓“臣以自任为能,君以用人为能;臣以能言为能,君以能听为能;臣以能行为能,君以能赏罚为能”,治国中臣能“自任”“能言”、“能行”有所为,君必须注重“用人”、“能听”和善用“赏罚”,古人管理国家如此,教育亦应有所反思:即学生道德素质的提高有赖于学校作为另一主体在德育管理工作充分发挥学校道德工作的主动性,为学生道德素质的提高创设条件。这种主动性至少表现在两个方面:1、学校应对现代社会对学生道德素质要求具有前瞩性。2、对现代社会多源信息、多样行为的识别具有选择性和引导性,前者是对学校道德教育目标的主动性要求,后者则是对学校道德教育内容的对象化要求,两者均是学校德育管理主体发挥“育德”功能的具体表现。只有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和学校主体各自的职能,学生道德素质才能得到提高。

思考四:重视对道德需要和道德情感的研究

素质教育深层次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认识和情感的整体性问题。对培养主体性道德素质教育来说,如何加强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的教育则显得特别重要,而对当前来说,重视对道德情感和道德需要的研究则显得尤为紧迫。这是因为:“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在人的心理结构中,需要处于核心、主导的地位,从发生学角度来看,是先有心理过程后有个性心理,从现实活动看,对于已形成个性的人来说,具体心理活动总是在个性制约下,以个性为中介展开,在个性心理中,个性倾向,包含需要、动机、兴趣、信念、理想和世界观,其基础是需要”(12)。情感是人类主体对事物能否满足自身物质和精神需要而产生的心理体验。情感与需要是密不可分。它们同属于人类的“获得性遗传”。在德育过程中,道德需要和道德情感的揭示和体验是主动的,这种主动表现在,道德情感作为道德需要满足与否的内心体验,“既提示个体道德需要的存在,又对这一需要的满足与否作出及时的反映,积极的道德情感可以强化某种道德行为以刺激同一性质的道德需要的发展,而消积的情感体验则指向某种道德行为和需要的抑制,同时提示和强化某种方向相反的道德需要”(13)。此外,道德需要和道德情感对道德信念有原初动力和放大增益作用。所谓道德信念,它是个人认为自己一定要遵循的,在人的意识中根深蒂固的道德观念。一般来说,它不是单一的某种心理成分,而是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的有机统一,也就是说要确立从知到行的关键环节(即道德

信念),要让个体践行某一准则,一般要有三个标准:1、懂得道德规范,掌握道德知识,而且相信它的正确性,并将之作为行动的指南与原则,道德评价的标准。2、道德观念的实现与否,会引起强烈的情感体验。3、用坚强的意志去努力实现自己的道德观,维护自己道德观的正确性。由此可见,道德信念的强度不仅取决于某种思想的正确性,更主要取决于人的道德需要和道德情感。虽然一定的道德认识和道德意志也有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一面,但单靠道德认识、道德意志产生的力度是不够的,只有道德需要和道德情感的参与,才能有新的策动力和对道德意志有增益作用,增强“动机激活的阈限”。这已经被国内和国外道德教育实践所证明。

思考五:加强以自我教育为主的德育方法研究和实践

当前我国学校德育主要通过德育知识的灌输、教育者人格的示范及现实中榜样典型的树立、集体舆论等方法实现,这些方法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些方法存在的不足也日益显露出来,具体表现在:忽视作为主体的学生其潜在的能动性,忽视学生个体差异及道德的内化过程,忽视学生的道德实践等。随着社会的进步,素质教育思想的确立,人们对道德教育的要求不仅仅停留在协调和规范人的行为上,更多的是作为主体的人不断发展自身的潜能,解放人的个性上来。所以当前在德育方法的选择上要优先考虑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要创设民主的对话形式,使学生能真正投入到交流、对话中来,并从中进行启发教育。其次,要认真研究学生的个性特征,分清某一年龄阶段的学生应达到的道德水平和因个体经验、阅历的不同学生个体的道德成熟水平。第三,注意克服学生品德心理结构中只重知、情、意、行“四”因素的探讨,应从两个层面来探讨学生的品德心理结构:一是从品德的基本心理即知、情、意、行“四”因素来进行探讨。二是从品德结构的个性水平来研究。第四是要注意道德教育的理性化,即受教育者在接受道德认识,形成道德情感并实践道德行为时,促使学生的道德思维形成,使之不但知其然,而且还要知其所以然,对道德进行反省和评价,它强调的是作为道德主体的学生以自我修养、自我完善为目标,是对自己的一种自我控制。所以我们德育工作者,更应重视能体现人自主性、能动性原则的自我教育方式,让学生主动拟定教育计划,通过自觉的内心体验、民主讨论、平等对话和交流,在认真思考的基础上,完成思想道德的转化,以增强学生在多元社会、多样行为中提高自己的道德评价水平,增强抵制各种不良思想的能力,以达到“自育乃育人之本”的目的。

注:

(1)文吉吉:《人民教育》97年第2期第14页

(2)s.拉塞克G.维迪努著:《从现在到2000年教育内容发展的全球展望》教育科学出版社92年版第146页

(3)钟启泉:《教育研究》97年第2期第46页

(4)章志光著:《学生品德形成新探》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5)、(6)张焕庭主编:《西方资本主义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64版第207、367页

(7)邓小平:《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78年版第7页

(8)鲁洁:《道德教育,一种超越》《中国教育学刊》 94年第6期

(9)夏伟东著:《道德素质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91年第149页

(10)《学会生存》 教育科学出版社96年196页

(11)《中国教育报》 98年6 月30日叶澜文

(12)白先同、吴佩杰:《德育新观念论纲》《教育学》人大书报资料中心)95年第2期

(13)《中国教育学刊》97年第1期第8页

第五篇:增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的思考

增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的思考

思想政治工作在高等学校的地位与作用、方针与原则,乃至主要内容及途径,党和国家都有非常明确的规定和要求。可以说在理论或指导思想上对思想政治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已达到了极高程度。正因为高校继承和坚持了我们党的这一优势,使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就。近日教育部对八省市75所高校学生思想政治状况滚动调查结果证明主流是好的。但是,高校学生思想深层次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方法还存在不少问题,不容忽视。

一、高校学生思想前沿问题分析

时代在前进,环境在巨变,实践在发展,科技在进步,这种变化必然反映到高校中来,反映到大学生身上来。由于早期教育、家庭环境、社区氛围、经济条件、个人经历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学生思想必然呈现出比以往更加多元和复杂的趋向。其主要表现为:

——高校学生生源来自国企下岗职工家庭、贫困地区和贫困家庭的增多,因家庭环境和经济条件的差异而引发的对社会的认同差异和不同心理期待,近年来在高校学生中表现的越益显著。

——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科技手段的运用与普及,高校无论在地域空间,信息交流,还是在思想上都不再与社会封闭隔绝了,学生不仅从书本上、课堂上、会场上接受思想教育,还受到来自社会上和国际上的影响。有些学生表现出对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产生不听、不信、不服的逆反心理。

——教育产业化和后勤社会化的出现,打破了原来高校学生上学不用缴费、毕业不愁分配的做法,至使有些学生既要读书,又要勤工俭学,还要考虑毕业去向和物质利益,思想和心理压力增大。有的学生难以适应新的变化,思想顾虑重重,有的甚至出现认识上的模糊,行动上的茫然。

——高校改革的不断发展,使高校学生的学习方式、活动方式、交往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都在发生变化,学习兴趣、生活兴趣更加广泛,求知、求实、求乐的要求日益迫切,竞

争意识、风险意识、自主意识、前途意识、成才意识、创新意识和民主意识不断增强。表现出对高校的基础设施、物质条件、教学环境、生活标准等提出了新的要求和对多层次的精神文化需求。价值观更注重个人的发展,看重收入待遇,看重施展才能的机会。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对外开放的扩大和各方面改革的深入,市场经济的负面因素和西方腐朽思想观念对高校学生的影响日显突出,不少学生表现出思想认识矛盾。有的学生虽对我国的政治经济发展充满信心,但对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些问题仍存有疑虑和担忧;有的学生虽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理论问题认同度较高,但在思想深处仍然存在着一些模糊认识,甚至是错误看法;有的学生人生价值总体趋向是积极进取,但价值目标不高,价值判断不够正确;有的学生比较强调自身价值的实现,而不顾祖国和人民的需要,功利主义、个人主义色彩较为浓厚;有些经济困难学生有刻苦学习精神,但对勤工俭学挑三拣四,不肯吃苦,宁愿让家长贷款助学,自己不愿承担责任;有的学生在重大政治事件和政治斗争中不能辨别真伪,不能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和无神论立场,甚至被愚昧迷信的东西所迷惑、所侵蚀。

在新的形势和任务面前,高校始终未能紧跟时代发展而明确地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出分层次和更有针对性的目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长期未能摆脱“一锅煮”和“一刀切”的束缚。思想政治课程常常只是为了完成面上的教学任务,计算几个学分。各种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开展,也往往是留于形式,都未切实与解析大学生的思想热点,铸造大学生的思想品德,提升大学生的道德情操有机结合起来,以致出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盲目性,教书与育人和管理与育人没有有效地融合在一起。虽然思想政治课时和活动不少,但实际效果欠佳,难以有效地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二、增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对策

高校的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要做到切实有效,必须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状况和特点有透彻的了解,特别是不能忽视少数大学生深层次的思想问题;必须在重视整体有效性的同时,更多地关注个体有效性;必须注重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针对性和科学性;必须做到有所加强、有所改进、有所创新。

——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要适应不断变化的形势、不断改进、不断创新,真正做到从实际出发,从教育对象的不同个性和成长规律入手,因人、因时、因地而宜,根据教育对象的特点,分别制定不同的层次目

标,提出不同的层次要求。要善于根据大学生的不同专业,不同级

次,入学的不同时段或专科、本科、研究生的差异分别提出不同的目标要求,同时要注重学生群体中各部分人内在的才能和品德、觉悟程度和实际接受能力,分别确定不同的教育目标,实施不同的教育内容,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把育人工作做到每个学生的心上,这样,使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符合大学生的实际需要,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式方法符合莘莘学子的心理成长规律,在润物无声、潜移默化中影响和造就21世纪一代新人的精神风貌和人格品质。

——高校开设的政治理论和思想品德课,是对大学生系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两课”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地位、作用、意义、任务和目的都很明确,高校也十分重视“两课”建设。“两课”的教材建设和师资培训都能较好地适应其需要,关键是要加强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切实提高“两课”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两课”教学方法的改革,是“两课”教学是否具有生命活力的关键所在。笔者认为其改革应从四个方面做起:一是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其核心是要引导学生积极参加教学过程,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参与程度。对此,要求“两课”教师必须了解学生,掌握学生的思想特点和学生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使教与学达到有机结合;二是课堂教学和课外实践结合教学方式的改革。“两课”教师必须有社会知识,了解社会,既能在教学中紧密联系社会实践,联系热点问题,还能根据教学内容走向社会。“两课”社会实践要明确主题,有指导教师,有学分;三是教学手段的改革。为了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提高“两课”教学效果,要积极引进和运用多媒体等先进的教学手段。教学中应采取案例分析,提高课堂授课的效率和质量;四是考试方式的改革。考试不仅只是考核学生掌握了多少理论知识,而且要检验学生接受教育后的思想变化。减少死记硬背,减少笔试成分,增加口试和论文写作环节,着重提高学生运用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新的形势下,要进一步加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的教育,引导学生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确立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共同理想和坚定信念。要针对高等教育产业化的出现,招生规模的扩大,办学形式多样化和学分制、弹性学年制的实行,以及经济困难学生、学习困难学生和心理困难学生不断增多等新情况,加强对新形势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手段和新方法的研究和探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

要根据大学生心理成长的规律和心理,注意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着重从心理健康知识、心理品质和心理调适能力培养等方面加以指导和咨询,建立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机构,配备专兼职人员。要重视做好经济困难学生和学习困难学生的教育工作,在经济上给予帮助支持、学习上给予方法指导的同时,要注意加强他们的自强自立教育。针对后勤社会化,校外住宿生大量出现的情况,尽快修订完善学生教育和管理的规章制度。面对新情况,要确定具有前瞻性的工作思路和教育措施,掌握工作的主动权。

——高校卓有成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靠的是一支高素质的思想政治工作队伍。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靠的是制订规划、完善措施和激励机制。首先要按照一定比例配强、配足高校学生专职政工队伍,有关部门要给政策准予选留优秀本科毕业生和研究生专职从事学生政治辅导员工作。其次,要加强政工干部队伍的培养培训工作,有计划有步骤地选送政工干部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或研究生课程进修班。优秀专职辅导员可以有目的、有计划地向党务行政管理岗位输送或向业务教师发展。第三,要进一步合理调整校内奖酬金分配方法,确保政工干部的实际收入不低于

本校相同层次人员的平均收入水平。第四,创造条件给予聘评相应的专业职务职称。第五,加大“两课”教师队伍建设力度。尤其要注重要求每个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用自己的人格品行对学生进行言传身教。

——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出现的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使用老办法是难以解决的,因此,必须在继承过去行之有效的方法的基础上注重工作中的探索与创新。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继承与创新、加强与改进是辨证的统一。我们在长期的思想政治工作实践中形成的基本原则和积累的丰富的工作经验,要继续坚持与发扬,同时要有所创新,有所发展。思想政治工作要有所创新,①要与大学生思想实际相结合,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要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观点和方法来关注、提出、分析和解决当代中国高校改革和发展中的现实问题和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善于在平等讨论和交流中沟通思想。②要与解决大学生的实

际问题相结合,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一定要既讲道理,又要办实事,解决大学生的实际困难,特别是注重解决好经济困难学生、学生困难学生和心理困难学生的实际问题。③要与学生管理相结合,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相融性。在按照《大学生守则》的各项制度严格管理的同时,寓教于知、寓教于乐、寓教于管理。④要与创建良好氛围相结合,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渗透性。利用校园里的学术活动、文化氛围、电视广播、绿化卫生、网络环境、周边治安等对大学生产生的潜移默化作用,创建整体育人环境,借助环境氛围的渗透,实现各种教育力量的整合。⑤要与科技发展相结合,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先进性。利用现代信息网络等现代技术,拓宽思想政治工作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网上宣传和教育,这是大学生乐意接受的思想教育方式和方法。这样,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才能确立正确的努力方向,获得源源不断的内在动力,得到不断的加强和创新,从而取得思想政治工作和素质教育的整体效果。

下载关于增强农村法制宣传教育实效性的思考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增强农村法制宣传教育实效性的思考.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增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的思考

    增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的思考本文以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为研究对象。近年来伴随着增强企业政工工作实效性的呼声日益强烈,如何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引入创新元素则成为当下......

    浅谈增强普法宣传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浅谈增强普法宣传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刘学斌 从1986年至今,我国已经开展了6次五年法制宣传教育活动,“一五”普法是普法学习的启蒙阶段,“二五”普法讲求学用结合,“三五”普......

    农村年度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总结

    农村年度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总结 本年度来,我村的普法及依法治村工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法制理念,紧紧围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

    农村法制宣传教育月活动总结

    **市位于**西北部,总面积*万平方公里,辖*区*县*市和*个管理区,*个行政自然村,农村人口*万人。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把“生产发展、生活宽裕......

    农村法制宣传教育月活动总结

    农村法制宣传教育月活动 按照全省的统一部署,结合我市实际,今年5月份我们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了农村法制宣传教育月活动。现将宣传月活动的开展情况汇报如下:一、加强领导,活动......

    农村法制宣传教育年度工作计划

    农村法制宣传教育年度工作计划 文章标题:农村法制宣传教育年度工作计划 **村200*年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计划 为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全面提升村民法制意识,利用一切激励措施,掀起人人......

    强化农村法制宣传教育服务一体化建设问题思考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全局性和根本性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全局出发做出的重大战略......

    关于我市农村法制宣传教育的思考(5篇范文)

    关于我市农村法制宣传教育的思考 自1985年开展全民普法二十多年来,我市农村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广大农民法制意识和法制观念不断增强,法律素质进一步提高,有效地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