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学年度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试卷

时间:2019-05-15 14:15:2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3-2014学年度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试卷》,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3-2014学年度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试卷》。

第一篇:2013-2014学年度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试卷

2013-2014学年度七年级上期期终考试

历史试题

注意事项:

2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

A、夏朝B、商朝C、西周D、春秋战国

2、创立“四诊法”的名医是春秋战国时期的()

A、华佗B、张仲景C、扁鹊D、李时珍

3、世界上最早的兵书是()

A、《孙子兵法》B、《孙膑兵法》C、《三十六计》D、《韩非论战》

4、统一是中国历史的主流,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是()

A、夏B、商C、周D、秦

5、“国家统一,民族融合。”是中国历史的主流,为建立起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

家而作出杰出贡献的人物是()

A、黄帝B.夏启C.秦始皇D.孝文帝

6、下列哪些成语和西汉的建立无关()

A.背水一战B、项庄舞剑,意在沛公C、四面楚歌D.东山再起

7、在我国封建社会发展过程中,下列朝代属于统一的王朝()

①秦②西汉③东汉④北魏⑤东晋⑥西晋

A.①②③⑥B.①②④⑤C.①②④⑥D.①②③④

8、东汉时期,人们在生产中丈量土地,计算仓库容积和测量距离远近,可参考下列哪本书

记载的方法()

A.《墨经》B.《九章算术》C.《太平经》D.《黄帝内经》

9、汉武帝雄才大略,他在位时期,颁布“推恩令”,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要

目的是()

A、加强中央集权B、排斥异己C、放权于侯国D、平定叛乱

10、最后推翻秦朝的是()

A、陈胜领导的农民军B、项羽领导的农民军

C、刘邦领导的农民军D、吴广领导的农民军

11、电视连续剧《汉武大帝》热播后,很多人对汉武帝的文韬武略有了基本了解,汉武帝的治国核心思想来源于()

A、法家学说B、道家学说C、儒家学说D、墨家学说

12、实现蒙古草原第一次统一的民族是()

A、匈奴B、蒙古C、戎族D、突厥

13、汉武帝时,两次出使西域的是()

A、张骞B、张謇C、昭君D、杜诗

14、佛教传入我国中原地区是在()

A、战国时期B、秦朝C、西汉末年D、三国

15、历史上的曹操以小胜多打败袁绍,奠定统一北方基础的战役是()

A、长平之战B、官渡之战C、赤壁之战D、淝水之战

16、东晋南朝江南地区经济得以迅速开发的主要原因是()先进的农业技术

17、建立北魏政权的民族是()

A、匈奴B、鲜卑C、羯D、氐

18、有“天下第一行书”美誉的作品是()

A、《女史箴图》B、《洛神赋图》C、《神灭论》D、《兰亭序》

19、北魏孝文帝改革是以下哪一现象的结果()A、民族融合B、长期分裂C、连年战争D、民族矛盾激化 20、它是中国文学史上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它是中国古诗词的源头,对我国诗歌的发展有

着巨大的贡献。这里的“它”指的是()A.《离骚》B.《诗经》C.《春秋》D.《尚书》

二、非选择题。(共60分)

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 “道之以德,齐之以礼”

材料三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1)以上言论是谁说的?他是哪个学派的创始人?(4分)A、南方自然条件好B、南方生产工具先进 C、南方统治者施行仁政D、北方农民南迁,带来了

(2)简要说出他在思想方面的主张。(2分)

(3)他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请你概括出材料二从哪个方面体现了他的教育思想。除此

以外请你再写出一句他的教育名言。(4分)

(4)他的言论被弟子们辑录成的一部书是什么?(2分)

2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共12分)

《沁园春雪》里写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还看今朝。”----毛泽东

(1)词中提到的秦皇汉武分别指哪两位著名帝王?(4分)

(2)这两位帝王为加强中央集权,在思想方面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4分)

(3)有人说秦皇是千古一帝,有人说他是暴君,你眼中的他是个什么样的人?(4分.注

意评价人物要全面!)

23.仔细观察右图,回答问题。(共12分)

(1)图中反映了什么形势?(2分)

(2)图中魏、蜀、吴三国中的建立者分别是谁?(6分)

(3)结束三国鼎立局面,实现国家短暂统一的政权是哪个?仔细观察上图,台湾在三国

时代称作什么?(4分)

24、列举题。(共 14分)

⑴列举出你所知道的几件青铜器艺术珍品。(4分)

⑵列举我国著名的三大石窟艺术。(6分)

⑶列举出秦汉时期居于世界前列的科技成就(至少两项)(4分)

2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魏主下诏:“以为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

王,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以改姓元氏。诸功臣旧族自代来者,姓或重复,皆改之。”

1、“魏主”是指谁?(2分)

2、本招令提出了什么改革措施?(2分)

3、诏令提出这一改革措施的论据是什么?(2分)

4、提出这一论据的意图何在?(2分)

5、怎样评价这次改革?(2分)

2013-2014学年度七年级上期期终考试答案

二、非选择题

21、(1)孔子、儒家。(2)“仁”和“礼”

(3)学习态度要老实。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三人性必有我师焉。等(4)《论语》

22、(1)秦始皇、汉武帝

(2)秦始皇:焚书坑儒,加强思想控制。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3)说秦始皇是千古一帝,是因为:他统一六国,结束战乱;他制定一套封建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推行郡县制,影响深远;他统一了文字、货币、度量衡,有利于经济文化发展和国家统一;北御匈奴,修建长城。

说他是个暴君,是因为:他下令“焚书坑儒”,牵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他修建阿房宫和长城等,给人民带来繁重的劳役负担;统治时期,赋税沉重,刑罚严酷。所以,秦始皇既是千古一帝,也是有名的暴君。(4分,适当给分)

23、(1)三国鼎立形势图(2)洛阳、成都、建业(3)西晋、夷洲

24、(1)司母戊方鼎、人面纹方鼎、大盂鼎、大克鼎等。

(2)甘肃敦煌莫高窟、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3)汉代的《九章算术》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数学名著、132年,张衡发明了测定地震方位的地动仪,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地动仪、东汉宦官蔡伦改进了造纸技术。

25、(1)北魏孝文帝;(2分)(2)该鲜卑姓为汉姓;(2分)(3)鲜卑姓的祖先是皇帝;(2分)

(4)学习和接受汉族先进文化,进一步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2分)(5)促进了鲜卑族的汉化和北方民族的大融合。(2分)

第二篇: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上期末试卷_9

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上期末试卷

江苏省东台市梁垛中学 周学平224225 0515-5550111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就是继承和发扬先人的传统知识,获取新知识,新信息;而习,就是运用已有的知识分析、解决问题,就是感受、体验知识的魅力和知识力量的过程。现在,让我们一起来体会习的喜悦,习的快乐吧。

一、单项选择(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下面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50分)

1、五一长假,小聪高兴地实现了到元谋人遗址去参观、探究的愿望。元谋人遗址在我国()A、云南省 B、贵州省 C、浙江省 D、陕西省

2、在历史剧“河姆渡原始居民”中,不该出现的情节是()

A、种植水稻 B、饲养猪狗等家畜 C、居住半地穴式房屋 D、使用磨制农具石斧

3、传说中,植五谷,尝百草,制历时,兴贸易,开创了我国原始农业文明的始祖是:()A.燧人氏 B.神农氏 C.轩辕氏 D.伏羲氏

4、历史文物是后人了解历史的第一手资料。通过下图所示文物,我们可以了解哪一时期的历史()

A.商朝

B.秦朝 C.西汉

D.唐朝

5、我们说春秋战国是大变革的时期,是因为()

A、战争频繁 B、诸侯争霸 C、新旧制度更替 D、百家争鸣

6、三峡工程是当今世界最大的水利工程。早在战国时期,秦国曾在岷江修筑过类似的水利工程,至今还发挥着防洪灌溉的巨大功能。这项工程是()

A、郑国渠 B、都江堰 C、灵渠 D、黄河

7、故宫里有一块牌匾上写着“中正仁和”,其中“仁”的思想来自于()A、道家 B、儒家 C、法家 D、墨家

8、下列主张中,最能体现“可持续发展”这一思想的是()

A、福兮,祸之所伏;祸兮,福之所倚。B、斧斤以时入山林,林木不可胜用也。C、仁者爱人,为政以德。D、兵无常势,水无常形。

9、电影《英雄》中刺客无名对秦王说“剑字有18种写法,互不相同”,秦王说“统一以后这些杂七杂八的文字一律废掉,只留下一种写法”。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有()

①秦始皇完成国家统一后,只是在局部地区统一了文字②秦统一以后,把小篆作为通行全国的标准字体③文字的统一促进了各地区的经济、文化的交流④文字的统一有利于巩固国家的统一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10、下图是我国历史上一位重要的历史人物,李白称赞他说:“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李白称赞他的功绩是()

A、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的分裂割据局面,完成统一 B、创立了一套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

C、推行郡县制,在我国历史上影响深远 D、统一了货币、度量衡和文字

11、象棋棋盘上两军之间有楚河汉界,楚河汉界与下列哪一历史有关()A、秦统一六国 B、楚汉之争 C、赤壁之战 D、淝水之战

12、你如果是汉武帝统治时期的一位丞相,可能会遇到下列哪些事件的发生?

①焚书坑儒②书同文,车同轨③颁布“推恩令”④张骞出使西域⑤“罢黜百家,独尊儒术”()A、①②③

B、①②③ C、③④⑤

D、①②③④

13、西汉初年对匈奴采取“和亲”政策,汉武帝时期对匈奴采取攻势,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汉武帝态度比汉初皇帝强硬 B、汉武帝时期经济繁荣国力强盛 C、汉武帝时,“和亲”政策不起作用 D、汉武帝时匈奴势力衰弱

14、某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准备去实地探访古代“丝绸之路”,他们不应该去的省份是()A、四川 B、陕西 C、甘肃 D、新疆

15、现代史学家翦伯赞的诗句“何如一曲琵琶好,鸣镝无声五十年”,称赞的历史人物是()A、霍去病

B、张骞

C、王昭君

D、呼韩邪单于

16、东汉末年,大将关羽曾被毒箭射伤,当时能为他手术疗伤的首选医生是()A.张仲景 B华佗 C孙思邈 D李时珍

17、它是我国古代一部杰出的史学著作,它以“纪”、“传”等体例进行编写,史料翔实,文笔生动,是后世编写史书的典范;鲁迅先生称其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这部史书是()A、《尚书》

B、《春秋》 C《史记》 D、《道德经》

18、公元纪年的特点是()

A、没有公元1年

B、没有公元前1年

C、没有公元0年 D、没有公元前各年

19、公元207年,曹操曾写诗明志:“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结合所学知识判断,当时曹操“志”在何处()

A.统一天下

B.消灭袁绍

C.废汉称帝

D.建立魏国

20、某电视剧摄制组根据剧情布置了一个曹操的书房情景,其道具有四样,根据史实判断其中搞错的是()

①书桌上有一卷竹简 ②墙上挂有《魏国疆域图》③桌上有《孙子兵法》一书 ④书柜中摆放着印制的书籍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1、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以开发的最主要原因是()A北方农民南迁带来先进技术 B江南统治者调整统治政策 C南方战乱少,社会安定

D南方的自然条件优越

22、为了接受汉族的先进文化,北魏孝文帝要求采用汉姓,学说汉话的少数民族是()A.匈奴族 B.鲜卑族 C.契丹族 D.女真族

23、下列人物与作品搭配错误的一组是()

A、祖冲之-《神灭论》 B、贾思勰-《齐民要术》 C、郦道元-《水经注》 D、陶渊明-《归园田居》

24、“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主要反映了()A、南朝统治者大力抑制佛教 B、南朝统治者极力宣扬佛教 C、南方气候润湿,雨水较多 D、南朝统治者剥削人民群众

25、下列几位历史人物,对人类文化传播贡献最大的是()A.张衡 B.张骞 C.蔡伦 D.祖冲之

二、材料题

26、读图并回答问题

(1)此人是谁?(1分)他生活在什么时期?(1分)他是什么学派的创始人?(1分)(2)请列举他关于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的三句名言。(3分)

27、以下历史图画和历史地图,反映的是同一历史事件。请仔细观察,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以上两图反映的是汉武帝时期什么重大历史事件?(1分)(2)这一历史事件在的当时产生了怎样的作用?(1分)

(3)该历史事件促使西汉政府于公元前60年设置了什么官职?它的设置标志着什么?(2分)

28、材料一:江南地域辽阔而人烟稀少;稻米和鱼是主要食物,人们还可以从山中采集植物果实和贝类为食;放火烧荒,耕种水田;不需要商人贩卖货物,没有非常富裕的人。——西汉《史记》

材料二: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南朝 《宋书》

① 分析比较以上两则材料,说明江南地区从西汉到南朝发生了怎样的变化?(1分)② 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这种变化对我国经济产生了怎样深远的影响?(4分)③ 从江南变化原因中,你认为对当地经济发展有何启示?(2分)

三、问答题:

29、某同学前几次考试成绩都不理想,心里很难过。你认为用春秋战国时期哪一学派的什么观点可以劝导他?并请说明理由。(6分)

30、试比较秦始皇“焚书坑儒”和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异同点。(8分)

31、试简要分析公元3到6世纪,我国封建社会的政治特点及发展趋势。从中我们可以获得哪些深刻的启示?(8分)

四、探究题

32、良好的班集体是同学们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同学们都关心、热爱自己的班集体,希望自己的班集体更加优秀,请你分别用墨、儒、道、法、兵家的代表为班集体的建设提出合理化建议。(9分)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5ACBAC 6-10BBBDA 11-15BCBAC 16-20BCCAD 21-25ABABC

二、材料题

26、(1)孔子。(1分)春秋时期。(1分)儒家。(1分)(2)“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三人行,必有我师焉。”(3分)

27、(1)张骞出使西域(1分)(2)沟通了中原与西域的经济、文化交流。(1分)(打通了“丝绸之路”,有利于东西方文化的交流。)(3)西域都护。西域地区正式归属中央政府管辖。(2分)

28、①由荒凉、落后变为富庶。(1分)②江南地区雨量充沛,气候较热,土地肥沃,自然条件优越;北方人口南迁,带来了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江南地区战争相对较少,社会秩序安定;劳动人民辛勤劳动。(2分)③为经济重心的南移奠定了基础。(2分)④保持安定的环境;引进人才;引进技术等等(2分,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三、问答题:

29、用道家学派的观点。老子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能够相互转化。某同学这几次考试成绩不理想,在以后的学习中,如果经过他的努力,成绩就会得到提高,不理想就会转化为理想。(6分)

30、两个事件的目的和实质是相同的:都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都是文化专制主义的表现。两个事件的方式和结果不同:秦始皇采用法家思想,对其他的思想文化进行极粗暴野蛮的破坏,结果并未能巩固统治反而加速了秦的灭亡。汉武帝独尊儒术,以儒学为正统,促进了大一统的形成与巩固。(8分)

31、这一时期的政治特点是(1)封建国家的分裂,战争频繁,人民渴望统一。(2)各族人民杂居相处,互相学习,促进了民族大融和。(3分)发展趋势是分裂中孕育着统一的因素。(2分)启示:(1)我国是一个以汉族为主体的多民族国家,她的形成经历了长期的发展过程。(2)各族人民对祖国历史的发展都作出了贡献,中华民族的历史是由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3分)

四、探究题

32、墨家:同学之间应相互帮助、团结友爱,不能以大欺小,以强凌弱。儒家:教师要不断提高思想道德水平,对学生进行感化、说教,不能体罚;让爱心充满班集体;人人诚实,言行一致;宽恕、容人。道家:自习课时间应留给学生。法家:建立班规,奖惩分明。兵家:了解其他学校、班级的管理方法、学习方法,以取长补短。(9分。此题较为开放,本答案仅为提示,符合史实、符合题意并切实可行,酌情给分。)

第三篇:云南省昆明市黄冈市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试卷解析

2016-2017学年云南省昆明市七年级(上)期末历史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目前,在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A.北京人 B.蓝田人 C.元谋人 D.山顶洞人 2.最早种植水稻的原始人类是()A.北京人 B.半坡原始居民 C.山顶洞人 D.河姆渡原始居民

3.“我来自元谋,你来自周口,牵起你毛茸茸的手,爱让我们直立行走.”这首在网络上颇为流传的诗句,让我国境内的远古人类蒙上了一层神秘而浪漫的薄纱.下列远古人类中,生活在周口店的是()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半坡人 D.河姆渡人

4.某历史纪录片《半坡原始居民》,介绍了半坡人生活的历史信息.其中介绍错误的是()A.生活在长江流域 B.住着半地穴式房屋 C.种植粮食作物粟 D.使用磨制石器生产 5.我国最早建立县制是在()A.春秋 B.战国 C.秦朝 D.汉朝 6.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是()A.老子 B.孔子 C.孟子 D.庄子 7.下列不属于西周分封制内容的是()A.周天子把土地、人民,分给亲族、功臣

B.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带兵随从周天子作战 C.诸侯要向周天子纳贡 D.诸侯要按田亩数向国王纳贡

8.世袭制代替禅让制,使“公天下”变成“家天下”的国王是()A.舜 B.尧 C.禹 D.启

9.发生在东汉末年,同时又为三国鼎立局面出现奠定基础的以少胜多的战役是()A.长平之战 B.巨鹿之战 C.官渡之战 D.赤壁之战 10.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社会发展,主要表现在()

A.打击了隋朝的残暴统治 B.加快了北方民族融合的步伐 C.奠定了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基础 D.结束了南北长期分裂的局面

11.2011年,新国家博物馆把国宝“司母戊鼎”更名为“后母戊鼎”.该国宝铸造于()A.夏朝 B.商朝 C.秦朝 D.汉朝

12.有一项著名的水利工程,建造于战国时期,2008年经受了大地震的考验.两千多年来,它一直造福于人民.这项水利工程的设计建造者是()A.李冰 B.李春 C.郦道元 D.张仲景 13.蔡伦改进造纸术的主要突破点是()A.由笨重改进为携带方便 B.简化制作过程

C.扩大造纸原料,使之易得到而又便宜 D.纸张由粗糙改进为精细

14.下列世界领先的数学成就中,不属于《九章算术》的是()A.负数的概念

B.正负数的加减运算法则 C.圆周率的计算

D.涉及很多实际生活中的计算问题

15.陈胜、吴广起义与历代农民战争不一样,其独特的历史作用是()A.首先提出“平分田地”的口号

B.他们的革命首创精神,鼓舞后世人民起来反抗残暴的统治 C.以大无畏的精神,推翻了封建王朝 D.攻占郡县,沉重打击了地主阶级统治 16.我国最早的全国规范文字是()A.隶书 B.楷书 C.小篆 D.甲骨文 17.佛教起源于()

A.西域 B.欧洲 C.古印度 D.大秦 18.《史记》记述了()

A.从西周到春秋的历史 B.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历史 C.从战国到西汉时期的历史 D.从秦始皇到汉武帝的历史

19.儒家思想之所以能够长期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这是因为()A.董仲舒对儒家学说作了发挥 B.儒家思想适应了君主专制的需要 C.儒家思想代表了劳动人民的利益 D.汉武帝任用信奉儒家思想的人做了大官 20.西域地区正式归属中央政权管辖始于()A.张骞出使西域 B.班超出使西域

C.西域都护的设置 D.“丝绸之路”的开辟

21.某人想从东向西沿“丝绸之路”考古,他会先后经过()A.长安 → 河西走廊→西亚→欧洲 B.河西走廊→西亚→新疆→欧洲 C.长安 →西亚→河西走廊→欧洲 D.河西走廊→长安→西亚→欧洲

22.最能体现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绘画和雕塑综合特点且与佛教盛行相关的是()A.王義之的字 B.顾恺之的画 C.石窟艺术 D.青铜器 23.下列对“丝绸之路”的认识,错误的是()A.加强了内地与西域的政治、经济、文化联系 B.促进了东西方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 C.是汉朝与外界联系的唯一的一条通道

D.这条通道在我们今天的现实生活中仍有着重要的价值和作用

24.《史记》记载:商朝时宫廷“以酒为池”,酗酒成风。这从侧面反映了商朝在经济上()A.酿酒水平高度领先 B.粮食生产相对充足 C.人民生活十分富有 D.宫廷饮食非常单一

25.西周为了巩固统治,实行“封建亲戚,以藩屏周”的政治制度.这种制度是()A.禅让制 B.世袭制 C.分封制 D.郡县制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6题20分,第27题15分,第28题15分,共50分. 26.阅读下列材料

今曹操已拥有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此诚不可以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 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不可图也。荆州„„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也。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三国志》四《蜀书•诸葛亮传》

请回答:

(1)这是诸葛亮在哪场战役之前对当时政治形势的分析?他对当时各派政治势力的实力作了怎样的分析?

(2)他向刘备提出了什么具体建议?

27.你认为夏、商、西周的灭亡有哪些相似之处?你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28.请阅读下列材料后回答问题:

皇帝说:“如果命不正言不顺,那么各种制度就不能确立。现在要禁用鲜卑语,统一使用汉语。那些年龄在30岁以上的人,使用鲜卑语已成习惯,可以允许他们不立即改变。但是30岁以下的人和在朝廷做官的人,不得继续使用鲜卑语,明知故犯,就要降职或罢官。” 请回答:

①上文中“皇帝”指谁?他进行改革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②除上文内容外,他还有哪些改革措施?

2016-2017学年云南省昆明市黄冈实验学校七年级(上)期末历史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目前,在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A.北京人 B.蓝田人 C.元谋人 D.山顶洞人 【考点】12:我国最早的人类—元谋人. 【分析】本题考查元谋人.

【解答】元谋人生活在距今约一百七十万年前,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 故选C.

2.最早种植水稻的原始人类是()A.北京人 B.半坡原始居民 C.山顶洞人 D.河姆渡原始居民 【考点】15:河姆渡的原始农耕.

【分析】本题考查了河姆渡原始居民种植水稻.

【解答】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生活在距今约七千年浙江省余姚市(长江流域)的河姆渡原始居民,使用磨制石器、骨器、用耒耜耕地,住干栏式房屋,过着定居生活,种植水稻. 故选D.

3.“我来自元谋,你来自周口,牵起你毛茸茸的手,爱让我们直立行走.”这首在网络上颇为流传的诗句,让我国境内的远古人类蒙上了一层神秘而浪漫的薄纱.下列远古人类中,生活在周口店的是()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半坡人 D.河姆渡人 【考点】13:北京人.

【分析】本题考查了北京人的生活地点.

【解答】本题题干直接考查“来自周口”、能“直立行走”的远古人类是北京人,他们生活 在距今约七十万年至二十万年的北京西南周口店的山洞里. 故选B.

4.某历史纪录片《半坡原始居民》,介绍了半坡人生活的历史信息.其中介绍错误的是()A.生活在长江流域 B.住着半地穴式房屋 C.种植粮食作物粟 D.使用磨制石器生产 【考点】16: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

【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识记半坡居民的成就.

【解答】生活在黄河流域的半坡原始居民,使用磨制石器,种植粮食作物“粟”,住着半地穴的房子. 故选A.

5.我国最早建立县制是在()A.春秋 B.战国 C.秦朝 D.汉朝 【考点】2F:商鞅变法. 【分析】本题考查商鞅变法.

【解答】结合所学可知,题干“我国最早建立县制”出现于战国时期的商鞅变法中.公元前356年,商鞅在秦孝公支持下开始变法.商鞅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主要内容如下:废井田、开阡陌,废除奴隶制土地国有制,实行土地私有制;重农抑商、奖励耕织,统一度量衡,推行县制.

故选B.

6.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是()A.老子 B.孔子 C.孟子 D.庄子 【考点】2P:百家争鸣.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孟子.

【解答】依据所学,老子是春秋时期道家的创始人;孔子是春秋时期儒家的创始人;孟子是战国时期儒家的代表人物;庄子是战国时期道家的代表人物. 故选C.7.下列不属于西周分封制内容的是()A.周天子把土地、人民,分给亲族、功臣

B.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带兵随从周天子作战 C.诸侯要向周天子纳贡 D.诸侯要按田亩数向国王纳贡 【考点】26:西周的分封制. 【分析】本题考查西周的分封制.

【解答】分封制是西周的政治制度,分封的目的是为了巩固奴隶主政权,分封的对象和做法是把土地和人民分封给王族、功臣和先代的贵族,让他们到各地去做诸侯,建立诸侯国;被封诸侯的义务是:要服从国王的命令,要向周王贡献财物,不是诸侯要按田亩数向国王纳贡. 故选D.

8.世袭制代替禅让制,使“公天下”变成“家天下”的国王是()A.舜 B.尧 C.禹 D.启

【考点】22:禅让制到王位世袭制的演变.

【分析】本题考查世袭制代替禅让制,使“公天下”变成“家天下”的国王.

【解答】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我国漫长的原始社会到此结束,奴隶社会开始了.禹死后,启继承父位.从此,“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 故选D.

9.发生在东汉末年,同时又为三国鼎立局面出现奠定基础的以少胜多的战役是()A.长平之战 B.巨鹿之战 C.官渡之战 D.赤壁之战 【考点】42:赤壁之战.

【分析】本题考查赤壁之战.解答本题需要准确识记赤壁之战中曹操以多败少被孙刘联军打败及影响.

【解答】208年,赤壁之战后,曹操退守黄河流域,不敢轻易南下.孙权在长江中下游的势力得到巩固.刘备乘机占领湖北、湖南的大部分地区,又进占四川.赤壁之战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故选D.

10.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社会发展,主要表现在()A.打击了隋朝的残暴统治 B.加快了北方民族融合的步伐 C.奠定了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基础 D.结束了南北长期分裂的局面 【考点】49:北魏孝文帝改革.

【分析】本题以“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社会发展”为切入点主要考查学生对孝文帝改革相关知识的掌握.

【解答】结合所学可知,北魏孝文帝改革不仅缓和了民族矛盾,巩固了封建统治,更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为结束长期分裂局面,重新走向国家统一奠定了基础.北魏最终没有能够完成国家的统一.ACD三项与史实不符,可排除. 故选B.

11.2011年,新国家博物馆把国宝“司母戊鼎”更名为“后母戊鼎”.该国宝铸造于()A.夏朝 B.商朝 C.秦朝 D.汉朝 【考点】2I:青铜器.

【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青铜器,注意识记青铜器的灿烂时期.

【解答】商朝是我国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著名的青铜器有司母戊鼎和四羊方尊等. 故选B.

12.有一项著名的水利工程,建造于战国时期,2008年经受了大地震的考验.两千多年来,它一直造福于人民.这项水利工程的设计建造者是()A.李冰 B.李春 C.郦道元 D.张仲景 【考点】2E:都江堰工程和郑国渠.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都江堰相关史实的掌握情况.

【解答】根据所学可知,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在岷江修筑都江堰,使成都平原变成了“天府之国”.李春设计建造的赵州桥,郦道元的著作是《水经注》,张仲景是“医圣”,写有《伤寒杂病论》. 故选A.

13.蔡伦改进造纸术的主要突破点是()A.由笨重改进为携带方便 B.简化制作过程

C.扩大造纸原料,使之易得到而又便宜 D.纸张由粗糙改进为精细 【考点】3K:纸的发明和改进.

【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造纸术的发明与改进.

【解答】西汉时期人们从“积漂絮成絮片”中得到启示,最早发明了纸.东汉蔡伦以树皮、麻头、破布、旧渔网作原料,扩大了造纸原料,使之易得到而又便宜,提高了纸的质量,被称为“蔡侯纸”. 故选C.

14.下列世界领先的数学成就中,不属于《九章算术》的是()A.负数的概念

B.正负数的加减运算法则 C.圆周率的计算

D.涉及很多实际生活中的计算问题

【考点】3N:秦汉时期的数学天文成就—《九章算术》. 【分析】本题考查《九章算术》的成就.

【解答】《九章算术》成书于东汉时期,它总结了周秦到汉代的数学成就,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数学专著,书中记述了与生产实践密切相关的田亩面积和谷仓容积的计算方法,还总结了负数的概念和正负数的加减运算法则、一元二次方程解法等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数学运算方法,不涉及圆周率. 故选C.

15.陈胜、吴广起义与历代农民战争不一样,其独特的历史作用是()A.首先提出“平分田地”的口号

B.他们的革命首创精神,鼓舞后世人民起来反抗残暴的统治 C.以大无畏的精神,推翻了封建王朝 D.攻占郡县,沉重打击了地主阶级统治 【考点】34:秦的暴政和陈胜吴广起义. 【分析】本题考查陈胜吴广起义的历史作用.

【解答】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被征发到渔阳戍守长城时,遇雨误期,按秦律误期当斩,陈胜吴广斩木为兵、揭竿而起,在大泽乡起义,起义军攻下陈,建立了张楚政权.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他们的革命首创精神鼓舞了后世千百万劳动人民起来反抗残暴的统治.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6.我国最早的全国规范文字是()A.隶书 B.楷书 C.小篆 D.甲骨文 【考点】32: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小篆.

【解答】秦灭六国以后,秦始皇统一文字,把小篆作为全国的规范文字,后又推行笔画更为简单的隶书.小篆我国最早的全国规范文字. 故选C.

17.佛教起源于()

A.西域 B.欧洲 C.古印度 D.大秦 【考点】F6:佛教和古印度文明.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佛教.

【解答】公元前6世纪古印度的乔达摩•悉达多(释迦牟尼)创立佛教,宣扬“众生平等”反对婆罗门的特权地位. 故选C.

18.《史记》记述了()

A.从西周到春秋的历史 B.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历史 C.从战国到西汉时期的历史 D.从秦始皇到汉武帝的历史 【考点】3R:司马迁与《史记》. 【分析】本题考查了《史记》的内容. 【解答】生活在西汉汉武帝时期的史学家司马迁所写的《史记》,记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史实. 故选B.

19.儒家思想之所以能够长期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这是因为()A.董仲舒对儒家学说作了发挥 B.儒家思想适应了君主专制的需要 C.儒家思想代表了劳动人民的利益 D.汉武帝任用信奉儒家思想的人做了大官 【考点】PC:历史文化常识.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儒家思想能够长期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的原因.

【解答】儒家思想之所以能够长期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这是因为儒家思想适应了君主专制的需要,董仲舒对儒家学说作了发挥和汉武帝任用信奉儒家思想的人做了大官只是儒家思想能在西汉成为主流思想的原因,而儒家思想虽然提倡“仁政”,但并不能说它代表了劳动人民的利益. 故选B.

20.西域地区正式归属中央政权管辖始于()A.张骞出使西域 B.班超出使西域

C.西域都护的设置 D.“丝绸之路”的开辟 【考点】3H: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分析】本题考查汉朝西域都护的设置.

【解答】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置西域都护,加强对西域的管辖,这是西域地区正式归属中央政权管辖的开始. 故选C.

21.某人想从东向西沿“丝绸之路”考古,他会先后经过()A.长安 → 河西走廊→西亚→欧洲 B.河西走廊→西亚→新疆→欧洲 C.长安 →西亚→河西走廊→欧洲 D.河西走廊→长安→西亚→欧洲 【考点】3H: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分析】本题以“丝绸之路”考古为依托,考查丝绸之路的路线.

【解答】题干关键信息是“从东向西”.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丝绸之路,简称丝路,指的是西汉汉武帝时,由张骞出使西域开辟的,以长安(今西安)为起点,经河西走廊、今新疆境内、到西亚,最终到达欧洲的路线,因为由这条路西运的货物中以丝绸制品的影响最大,因而被称作“丝绸之路”.A.长安→河西走廊→西亚→欧洲符合题意. 故选A.

22.最能体现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绘画和雕塑综合特点且与佛教盛行相关的是()A.王義之的字 B.顾恺之的画 C.石窟艺术 D.青铜器 【考点】4D:魏晋南北朝的书法与石窟艺术. 【分析】本题考查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石窟艺术.

【解答】为了宣传佛教,南北朝的统治者令人在许多地方劈山削崖,开凿石窟,雕造佛像,为后人留下了精湛而辉煌的石窟艺术.石窟艺术最能体现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绘画和雕塑综合特点,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和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是著名的两大石窟.这些宏伟精巧的雕像,继承了秦汉以来的造型艺术的传统风格,同时吸收了佛教艺术的优点,是中外文化交融的产物.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3.下列对“丝绸之路”的认识,错误的是()A.加强了内地与西域的政治、经济、文化联系 B.促进了东西方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 C.是汉朝与外界联系的唯一的一条通道

D.这条通道在我们今天的现实生活中仍有着重要的价值和作用 【考点】3H: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丝绸之路.

【解答】张骞通西域后,丝绸之路开通.丝绸之路促进了东西方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加强了内地与西域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联系,是东西方交流的桥梁.丝绸之路至今仍发挥着重要作用.汉朝还有海上丝绸之路,路陆丝绸之路不是汉朝与外界联系的唯一通道. 故选C.

24.《史记》记载:商朝时宫廷“以酒为池”,酗酒成风。这从侧面反映了商朝在经济上()A.酿酒水平高度领先 B.粮食生产相对充足 C.人民生活十分富有 D.宫廷饮食非常单一 【考点】2G:夏商周的农业和畜牧业的发展.

【分析】本题以《史记》的材料为依托,考查的是商朝经济发展的知识.

【解答】商朝时期,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粮食的生产相对充足,人们便用粮食进行酿酒.材料“《史记》记载:商朝时宫廷‘以酒为池’,酗酒成风.”反映的正是商朝粮食生产相对充足的历史现象. 故选B.

25.西周为了巩固统治,实行“封建亲戚,以藩屏周”的政治制度.这种制度是()A.禅让制 B.世袭制 C.分封制 D.郡县制 【考点】26:西周的分封制.

【分析】关于西周分封制的目的,内容的识记.

【解答】题目中的四项制度出现于不同的时期.禅让制出现于原始社会,被夏朝的王位世袭制取代;郡县制出现于秦朝.AD两项都不符合要求,应先排除.再比较BC两项,分封制的内容、作用符合题意.结合“西周”这一要求,可以排除AD两项;再从“封建亲戚”和“诸侯”看,应知是分封制. 故选C.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6题20分,第27题15分,第28题15分,共50分. 26.阅读下列材料

今曹操已拥有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此诚不可以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不可图也。荆州„„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也。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三国志》四《蜀书•诸葛亮传》 请回答:

(1)这是诸葛亮在哪场战役之前对当时政治形势的分析?他对当时各派政治势力的实力作了怎样的分析?

(2)他向刘备提出了什么具体建议?

【考点】42:赤壁之战;PD:历史开放性问题.

【分析】本题以《三国志》四《蜀书•诸葛亮传》的材料为切入点,考查东汉末年的相关知识.

【解答】(1)由材料“今曹操已拥有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此诚不可以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不可图也.荆州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也.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可知是赤壁之战前所作的分析.当时曹操兵强势大,无法取而代之;孙权在江东地位巩固,不可图谋;荆州和益州,地势险要,又很富庶,但治理不善,正可取而代之.

(2)由材料“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可知,诸葛亮建议刘备夺取荆益,内修政理,外结好孙权,即可以成就霸业. 故答案为:

(1)赤壁之战;曹操兵强势大,无法取而代之;孙权在江东地位巩固,不可图谋;荆州和益州,地势险要,又很富庶,但治理不善,正可取而代之.(2)夺取荆益,内修政理,外结好孙权,即可以成就霸业.

27.你认为夏、商、西周的灭亡有哪些相似之处?你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考点】23:夏朝的灭亡;24:商朝的建立与灭亡;27:西周的灭亡和东周的建立;PD:历史开放性问题.

【分析】本题考查夏商西周的灭亡,知道夏、商、西周的灭亡都是统治者的暴政激起了人民的反抗.

【解答】夏、商、西周的灭亡都是统治者的暴政激起了人民的反抗.夏朝最后一个王桀、商朝最后一个王纣、西周末年的周厉王、周幽王都是历史上著名的暴君,残酷压迫百姓,激起人民反抗,最终灭亡.本题是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如统治者的政策应符合人民的利益.失人心者亡,得人心者昌;要任人唯贤,善于听取臣下的意见. 故答案为: 都是统治者的暴政激起了人民的反抗;启示:统治者的政策应符合人民的利益.失人心者亡,得人心者昌;要任人唯贤,善于听取臣下的意见.

28.请阅读下列材料后回答问题:

皇帝说:“如果命不正言不顺,那么各种制度就不能确立。现在要禁用鲜卑语,统一使用汉语。那些年龄在30岁以上的人,使用鲜卑语已成习惯,可以允许他们不立即改变。但是30岁以下的人和在朝廷做官的人,不得继续使用鲜卑语,明知故犯,就要降职或罢官。” 请回答:

①上文中“皇帝”指谁?他进行改革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②除上文内容外,他还有哪些改革措施? 【考点】49:北魏孝文帝改革. 【分析】(1)本题考查孝文帝改革.(2)本题考查孝文帝改革措施

【解答】(1)据材料“皇帝说:‘如果命不正言不顺,那么各种制度就不能确立.现在要禁用鲜卑语,统一使用汉语.那些年龄在30岁以上的人,使用鲜卑语已成习惯,可以允许他们不立即改变.但是30岁以下的人和在朝廷做官的人,不得继续使用鲜卑语,明知故犯,就要降职或罢官’.”可知“皇帝”是孝文帝.为了便于学习和接受汉族先进的文化,进一步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孝文帝采取了一系列汉化政策.

(2)据材料“如果命不正言不顺,那么各种制度就不能确立.现在要禁用鲜卑语,统一使用汉语.那些年龄在30岁以上的人,使用鲜卑语已成习惯,可以允许他们不立即改变.但是30岁以下的人和在朝廷做官的人,不得继续使用鲜卑语,明知故犯,就要降职或罢官.”可知是孝文帝改革中说汉话的描述.结合所学可知,孝文帝还都城从平城迁到洛阳,提倡穿汉服;改用汉姓;同汉族通婚等. 故答案为:

(1)北魏孝文帝;学习和接受汉族先进文化,进一步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2)迁都洛阳;穿汉服;改用汉姓;同汉族通婚等.

第四篇: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试卷 人教新课标版

第一学期七年级历史期末考试试卷

1在介绍我国一处早期文化遗址时,提到“长江流域”、“水稻”和“干栏式”房屋。此文化遗址最有可能是()

A、元谋人遗址

B、北京人遗址

C、河姆渡遗址

D、半坡遗址 2北京人虽然还有许多和古猿的相似之处,但却被称为人,是因为()A 会使用火 B 会直立行走 C 会说话 D会制造和使用工具

32009年12月31日,河南省文物局向新闻媒体公布一项重大考古成果:曹操高陵在河南得到考古确认。但时至今日,关于曹操高陵的真伪却争论不断。历史上,称雄一时的曹操没能做到()

A、大败袁绍

B、统一北方

C、大战赤壁

D、建立魏国

4、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的《新疆的历史与发展》白皮书指出新疆与中原地区的密切联系由来已久。请你判断新疆地区正式归属我国中央政权的管辖最早开始于()A、张骞出使西域

B、玄奘西行

C、西域都护的设置

D、丝绸之路的开辟

5、文物是鲜活的历史。下列文物中最能反映秦朝雕塑艺术水平的是()

A、兵马俑

B、司母戊鼎

C、竹木简

D、青花瓷

6、我国老百姓的主食一般呈现出“北麦南稻”的格局,但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方老百姓的餐桌上除了常见的稻米饭外,还有面食、粟米饭等北方食品,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南方人口增多

B、南方商品经济的发展

C、面食的营养价值更高

D、人口南迁和民族融合的影响

7公元166年,一批大秦人从海路来到中国,这是中国与欧洲第一次直接交往。由此可推断当时已开辟了()A、陆上丝绸之路 B、海上丝绸之路 C、南方丝绸之路 D、西方丝绸之路 8春秋时期,与齐恒公称霸中原有密切关系的政治策略是()A、退避三舍 B、尊王攘夷 C、卧薪尝胆 D、围魏救赵

9某文化馆展出了一件著名文物青铜立人像,该文物造型非常独特,是古代蜀文化的代表?它的发现地点应在()A、黄河流域 B、关中地区 C、淮河流域 D、成都平原 10右图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会徽,它融入了中国书法和篆刻印章等艺术

形式,其中“京”字字体第一次在全国统一使用是在()A、秦国

B、秦朝

C、西汉

D、唐朝

1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知之而知之,不知为不知。“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几句话反映的是孔子的

用心

爱心

专心

A 政治思想 B哲学思想 C教育思想 D 经济思想

12、西汉建立于公元前202年,公元9年灭亡,它实际存在()A、211年 B、210年 C、212年 D、193年 13、在战国后期的秦国,一个农民如果想免除徭役,最好的办法是()A、多生产粮食、布帛 B、当兵建立军功 C、经商发财致富 D、大量开垦荒地 14假设我们能够到汉武帝时期的最高学府去读书,那么我们学习的主要内容是()A、天文算术之理 B、法家治国之道 C、儒家经典 D、《孙子兵法》 15北京奥运火炬“祥云”的含义是“渊源共生,和谐共融”。下列观点不能体现和谐的是()A、“仁政” B、顺其自然,无为而治 C、严刑峻法,中央集权

D、兼爱非攻

16、下列物产中,有些是从西域传到中国的它们是()

①葡萄 ②石榴 ③苜蓿 ④核桃 ⑤水稻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④⑤ C、③④⑤ D、①②③④

17、为了阻止匈奴南下骚扰边境,汉朝政府曾采取过两种不同的政策。昭君出塞属于()A、和亲政策 B、武力进攻 C、拉拢政策 D、妥协政策 18、中国古代史上曾有过多次迁都,其中以接受先进文化而进行迁都的是()A、盘庚迁都 B、周平王迁都 C、孝文帝迁都 D、司马睿迁都

19半坡出土了大量陶器,陶器的底色一般为红色,上面大多绘有人、动物和几何花纹等图案,称为()

A、黑陶

B、白陶 C、红陶 D、彩陶

二、组合列举(本大题共3小题,每空1分,共13分)

20、我国古代许多作品为后世所传诵。

(1)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业科学著作 ________。(2)史家之绝唱,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________。(3)世界上最早的兵书 ______________。

(4)全面阐述了中医的理论和治病原则,医圣的作品 _______ _______。

(5)北魏郦道元的综合性的地理学专著是 ________。

21、中华文明五千年,许多重要人物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1)华夏民族的开创者,后人尊奉的“人文初祖” ________。(2)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的政治家 ——————-(3)第一次统一蒙古草原的匈奴杰出首领 _____________ _______。

(4)世界公认的最早的地震仪器地动仪的发明者 ________。

22、依据提示列举我国古代四次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1)项羽击败秦军主力的关键战役——————

(2)古代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战场地理位置位于最南面的是——————————(3)奠定曹操统一北方基础的关键战役是——————————--(4))古代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战场地理位置位于安徽省的是——————————————

三、辨析改错(8分,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题前的括号内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并加以改正。)

用心

爱心

专心

23、中国历史源远流长,有许多领先世界的成就。()(1)我国古代在成都平原修建的闻名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是灵渠。

改正:

()(2)南朝的数学家贾思勰在世界上第一次把圆周率的数值计算到小数点以后第7位数字。改正()(3)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和粟及世界上最早发明纸的国家。

改正:

()(4)东汉华佗看病时使用的麻醉药剂是麻沸散,他创制的医疗体操是望闻问切。

改正:

四、材料解析(本大题共2小题,第24小题13分,第25小题14分,共27分)

24、阅读下列材料:(14分)

材料一:秦王扫六合,虎视何眈眈!材料三:汉武帝即位时,下诏令各郡县推举人才由他亲自出题,让被举荐的人作答。通过这样的考察,武帝发现了像董仲舒等一批有真才实学的人。对出身低微的人,他也能破格录用。如出身于奴仆卫青,做到了大将军。材料三

请回答:(1)材料一秦王扫六合的关键战役是————————,秦始皇统一全国的时间是————------,为促进经济文化交流他采取的措施是什么?(4分)

(2)汉武帝为实现大一统采取了那些措施?他在位时全国的最高学府是——————————(5分)

(3)对沟通丝绸之路贡献最大的人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_,请依据材料三 写出丝绸之路的具体路线。(3分)

用心

爱心

专心

(4)丝绸之路的开通有何历史意义?(2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3分)材料一《宋书》记载:“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rěn,丰收)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材料二:

《三国鼎立形势图》 《三国、两晋、南北朝民族流动图》 请回答:(1)三国到南北朝是我国的经济重心在——————————(黄河或长江流域 1分)这一时期江南经济开发的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2分)

(2)东汉结束的标志是————————(1分),三国正式开始的标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材料一中,夷洲是今天的 ___________;(1分)建业是今天的 ___________ 。(1分)三国到南北朝时期我国有怎样的特点?(2分

3)在材料二图中,用箭头画出民族流动的趋向。(1分)

(4)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民族迁徙的高潮在 ___________ 末年。(1分)这一时期民族迁徙有何历史意义?(2分)

用心

爱心

专心

四、分析与探究(14分)

27、依据所学的知识探究我国古代改革的相关问题。(14分)

(1)在我国古代使齐桓公成就霸业的改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2)我国古代发生在战国时期秦国的著名改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改革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有何历史意义?(6分)

(3)在我国古代发生在南北朝时期的著名改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该改革中,将皇族由姓拓拔改为姓 ___________ ,该改革促进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4)谈谈你对改革的认识(2分)?战国时期主张改革的思想家是 ___________ 。(1分)

2011-2012学第一学期七年级历史期末考试试卷答案

一、单项选择(本大题共19小题;每小题2分,共38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

1-5 CDBCA 6-10 DBBDB 11-15 CBACC 16-19 DACD

二、组合列举(本大题共3小题,每空1分,共13分)

20、(1)《齐民要术》(2)《史记》(3)《孙子兵法》(4)《伤寒杂病论》(4分)《水经注》

21、(1)黄帝(2)诸葛亮(3)冒顿单于(4)张衡

22、(1)巨鹿之战(2)赤壁之战(3)官渡之战(4)淝水之战

三、辨析改错(8分)

23、(1)× 灵渠改为都江堰(2)×贾思勰改为祖冲之(3)√

(4)× 望闻问切改为五禽戏(8分,每小题2分)

用心

爱心

专心

四、材料解析(本大题共2小题,第23小题13分,第24小题14分,共27分)(1)长平之战 公元前221年(2分)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2分)

(2)措施:

汉武帝政治上,改革仁进,选拔人才;解决王国问题,推恩削藩;经济上,盐铁官营,中央专卖;中央统一铸“五铢钱”。思想文化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在中央兴办太学。军事:派卫青霍去病出击匈奴(4分)太学(1分)

(3)张骞(1分)中国的丝和丝织品由长安→河西走廊(今新疆境内)→西亚→欧洲(2分)

(4)意义: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2分)(1)黄河或北方(1分)北人南迁增加了劳动人手,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2分)(2)曹丕建立魏国 孙权称王建立吴国 台湾 南京(4分)

政权并立与民族融合(2分)(3)

(4)西晋(1分)促进了民族融合,为江南地区开发奠定了基础。(2分)

五、活动与探究(14分)

26、(1)管仲改革(1分)

(2)商鞅变法(内容:①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③奖励耕战;④建立县制。意义:①废除奴隶制,确立封建制;②使秦国国富兵强;③为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6分)

(3)北魏孝文帝改革 元 民族融合(4分)

(4)改革: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只有改革,国家才能富强。我们要像商鞅他们那样,顺应历史潮流,勇于改革,勇于创新(2分)法家(1分)

用心

爱心

专心 6

第五篇: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教学计划

七年历史教学工作计划

2017—2018学第一学期

夏 家 堡 镇 初 级 中 学

董 淑 云 2017年8月28日

七年级历史教学工作计划

2017---2018学第一学期

一、指导思想:

以推进落实课程改革,形成先进的课程结构和树立先进的教学理念,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和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标,突出体现义务教育的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依据县教育局计划和学校教学计划,制定本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二、教学目标

1、完成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的教学任务; 通过学习,知道中国古代的重要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了解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

2、能够阅读普及性的历史读物,识读历史图表,知道古代纪年方法,正确计算历史年代,描述历史事件,初步了解学习历史知识的基本技能和方法;

3、增强学习历史的兴趣,激发民族自豪感,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加深对中国历史文化的认同感。

三、学情分析:

历史学科首次以独立的学科出现在七年级学生面前,学生在小学思品社会课中获得了比较基础的历史知识,内容主要是文化史。历史的学习是从感知到积累,到理解和应用的过程。而刚上初中的学生历史知识的占有量很有限,对知识的认识还只停留在识记的层面,记忆特点是形象记忆,还没有掌握学习的技能和方法,所以对历史知识的理解还有一定的困难。

学科和学习的内容增多,学习方式的变化,学生需要有一个适应的过程。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基础、非智力因素等都存在很大差异。

四、具体措施

1、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学导结合的教学观,充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采用导学案教学,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2、树立面向全体,全面发展,主动发展的育人观,坚持教书与育人统一,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和学习习惯的培养,鼓励学生主动探求新知识,提高学习素质和学习效率,尝试历史活动课的教学。

3、强化质量意识,优化课堂教学结构,课堂上做到精讲多练,4、开展历史第二课堂,通过举办历史讲座,故事会,创办历史报等形成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分析综合,比较、概括问题的能力。

5、课后认真做好培优补差工作。对“学困生”既要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习的自觉性,更要对他们进行学法指导。了解其学习差的原因,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因材施教,分类指导,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6、引资料、学经验。经常向其他教师学习,经常听课。

7、认真组织测试,强化综合训练,抓住学科的薄弱环节,及时补救。

五、教学进度计划

本学期教学内容共27课,知识内容22课,活动课五课。每课一课时,具体安排如下 第一周: 9月1日 第一课

第二周: 9月4日--8日 第二课、第三课 第三周: 9月11日--15日 第一单元复习第四周: 9月18日--22日 第四课

第五周: 9月25日--29日 第五课、第六课 第六周: 10月 2日--6日 国庆、中秋节长假 第七周: 10月9日--13日 第七课,第八课 第八周: 10月16日--20日 第九课、第九周: 10月23日--27日 第十课、第十一课 第十周: 10月30日--11月3日 复习、期中考试 第十一周:11月 6日--10日 第十二课、第十三课 第十二周:11月13日--17日 第十四课、第十五课 第十三周:11月20日--24日 第十六课、第十七课 第十四周:11月27日--12月1日单元复习、第十八课 第十五周:12月4 日--8日 第十九课、第二十课 第十六周:12月11日--15日 第二十一课、第十七周:12月18日--22日 单元复习第十八周:12月25日--29日 总复习第十九周:1月1日--5日 复习、期末考试 第二十周:1月8日--12日复习、期末考试

下载2013-2014学年度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试卷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3-2014学年度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试卷.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教学计划

    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本教材立足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体现时代精神和新的教育理念,新教科书既是教师的教本,更是学生学习的学本,注重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

    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总结

    七年级上历史工作总结 时光转瞬即逝,我在教师岗位上平凡地走过了一个学期。在这学年里,本人负责初一7.8.9.10.17.18班的历史教学任务。自始至终从事教学工作。为了更好的总结......

    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教学工作总结

    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教学工作总结 引导语:上学期很快就过去了,而开展完七年级的历史教学工作后,有关历史上学期教学工作总结要怎么写呢?接下来是小编为你带来收集整理的文章,欢迎阅......

    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教学总结

    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教学工作总结 小山中学 柴新秀 转眼间,又一学期过去了。在本学期里,本人担任初一年级历史教学工作。由于教学经验尚浅,因此,我对教学工作不敢怠慢,认真学习,悉心......

    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教学工作总结

    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教学工作总结 这个学期就要结束了,我担任的是七年级的历史教学。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获取了很多宝贵的教学经验。学期开始以来,我认真制定了各类和教学有关的......

    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教学工作总结

    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教学工作总结 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教学工作总结1 一学期来,本人自始至终以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从事教学工作。现总结总结如下:一、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去点拔引......

    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苏教版

    江苏省无锡市东林中学 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苏教版 本试卷分共8大题,45小题。考试形式为闭卷书面笔答,试卷满分为100分。答案请全部写在答卷纸上,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卷......

    2015年七年级历史上学期寒假作业答案

    2015年七年级历史上学期寒假作业答案 参考答案 1.B 2.A 3.A 4.D 5.C 6.C 7.典型事例:①西汉政府派张骞出使西域;②东汉政府派班超出使西域;③蜀丞相诸葛亮注意改善同西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