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规划民生为先 构建和谐社会
规划民生为先 构建和谐社会
本文结合工作实际,从对汉中市城市专项规划分析入手,回顾了已编专项规划的实施情况,分析汉中城市现状存在的问题,并对汉中城市今后规划建设提出建议。
关键词:总体规划专项规划城市品位提升
一、汉中市城市专项规划编制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在我国城市发展过程中,居民住房难、入学难、买菜难、上厕难、交通难(停车难)等一系列问题不同程度地困扰着各个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工作的开展。《汉中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15)自2003年经省政府批准实施以来,市委、市政府不断从规划入手,从着力解决上述民生问题为突破口,有针对性地先后编制完成了《城市中心区公共设施布点规划》、《城市中心区住房建设规划》、《城市中心区绿地系统规划》、《城市中心区菜市场布局规划》、《城市公厕布点规划》等一系列专项规划,为城市建设和管理起到了指导和规范作用。
实施以来,汉中加大了对中心城区城市环境改善的力度。城市管理、园林绿化、环境保护、市容环卫等工作成效明显,2008被评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总规中确定的近期环境保护目标基本达到,中心城范围内环境质量相对稳定,部分地区和部分指标有所改善,基本遏制了污染加剧和环境质量恶化的趋势。城市环境质量有所提高,城市品位得到提升。
按照2001版总体规划确立的规划策略,原城区内的大部分工业实现了“退二进三”,原有工业用地逐步调整改造为居住和公建,从而有力推动了原旧城内的结构调整,使这一片区的居住、产业及综合功能得到了提升,第三产业得以大力发展。
汉中市中心城区工业用地采取集中发展的策略,随着开发区北区和南区的建设,中心城区的工业用地规模大幅提高,从375公顷增长到396.46公顷。汉中中心城区工业企业的集聚效应明显增加。2007年中心城区的人均用地指标从2000年的85.38平方米提高到87.6平方米,其公共设施用地、道路广场用地和绿地的人均指标增幅显著。人均公共设施用地从12.46平方米提高到14.5平方米、人均道路广场用地从
9.48平方米提高到13.56平方米、人均绿地从9.48平方米提高到15.94平方米,市民居住、出行和生活便利程度得到明显改善。汉中城市各项设施不断完善,城市功能得到提升。
虽然从2000年以来,汉中市委市政府采取各种措施,从各方面关注居民生产、生活,解决居民住房难、买菜难、上厕难等问题,但我认为汉中市目前还存在入学难、交通难以及供居民晨练、休闲娱乐场所缺乏等问题,还需编制以下规划来继续完善城市功能:
一、编制住房建设规划,着力解决家庭“住房难”
住房关系着千家万户,关系社会和谐稳定,是百姓的头等大事,为解决百姓的住房问题,汉中市及时
制定和实施住房建设规划与住房建设年度计划。2006年,汉中市根据国务院和建设部有关文件精神,按照总量控制,区域平衡,落实项目的要求编制了《汉中市住房建设规划(2006~2010)》。2008年,汉中市按照住房与城乡建设部统一部署,编制了《汉中市近期建设规划(2008年至2012年)》、制定了2009年近期住房建设计划,并及时网上公布。在我市的住房建设规划与住房建设年度计划中,均把调整住房供应结构、健全完善住房保障体系、严格控制住房结构比例作为规划重点,努力扩大廉租住房制度覆盖面,规范发展经济适用住房。规划实施后,市区已按规划正在建设一批经济适用房、廉租住房。2008年3月,汉中市又出台了加快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实施意见,提出了住房问题的有关政策。具体措施有:健全和规范廉租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制度,多渠道改善农民工居住条件等。2008年,我市建设规划系统为民办实事的头一件事,就是实施住房保障,按照住房建设年度计划对今年的廉租住房保障对象受众面及新开工经济适用房、旧住宅区综合改造、农民工公寓建设的总面积提出了要求。
二、编制菜市场布局规划,着力解决百姓“买菜难”
菜市场是与广大市民日常生活关系密切的民生公益设施。由于种种原因,近几年来汉中市区的菜市场的发展存在较多问题:布局不合理;部分菜市场用地面积和建筑面积较小,达不到标准市场级别;环境卫生较差,设施不够完备,安全防疫和附属设施不到位等。
为完善布局,做好菜市场规划建设与后期运营保障工作,使居住区能够被菜市场有效服务半径所覆盖,汉中市在对市区菜市场布点和居住区格局进行充分调研、梳理的基础上,组织编制了《汉中市菜市场布局规划》。规划坚持以人为本、维护公共利益与城市建设同步三大原则,通过对现有市场的整改及对新市场的建设规划,提高菜市场建设标准,形成科学、合理、便捷的菜市场网点布局。根据用地、人口的发展科学选址,合理确定菜市场用地规模及其服务半径,市区共规划菜市场41座。在规划期内通过逐步改建大棚菜市场、马路菜市场等措施,促进现有菜市场的完善,加快新区菜市场的发展。在市区形成以大型菜市场为依托、中型菜市场为骨干、小型菜市场为补充的经营格局。规划还包括各类菜市场的硬件标准。
三、编制城市《城市公厕布点规划》,着力解决市民“上厕难”
近几年来汉中市城市环卫建设发展迅速,城乡居民生活环境改善明显。但还存在上公厕难、环卫设施用地难以落实、环卫设施布局城乡差别明显等问题。
2003年,汉中市及时编制《城市公厕布点规划》,以便更好地指导环卫建设,创造优美的城市环境。规划坚持以人为本和城乡一体化等原则,统筹城乡环卫建设,力求形成一个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城乡环卫体系。规划针对市民反映集中的公厕数量不足,居民上厕难等问题,提出了市区公厕的规划思路;以独立或附属式公厕为主,沿街公共建筑内厕所对外开放为辅,活动式公厕为补充的形式,按照公厕规划规范,平均设置密度每平方公里3~5座,按道路间距,人流量较大街道设置间距为300~500米,一般街道为500~800米。公厕按“文明、卫生、方便、适用、节能、环保”的要求来建设。新建和改造公厕全部为二类
以上水冲式,公厕建设遵循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的要求,方便残疾人使用。临街新建公共建筑时均要求配套附建公厕,并设单独的出入口,全面对外开放。
四、汉中城市规划建设目前存在的问题
自《汉中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15》实施以来,汉中加大了对中心城区城市环境改善的力度。城市管理、园林绿化、环境保护、市容环卫等工作成效明显,2008被评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总规中确定的近期环境保护目标基本达到,中心城范围内环境质量相对稳定,部分地区和部分指标有所改善,基本遏制了污染加剧和环境质量恶化的趋势。城市环境质量有所提高,城市品位得到提升。
按照2001版总体规划确立的规划策略,原城区内的大部分工业实现了“退二进三”,原有工业用地逐步调整改造为居住和公建,从而有力推动了原旧城内的结构调整,使这一片区的居住、产业及综合功能得到了提升,第三产业得以大力发展。
汉中市中心城区工业用地采取集中发展的策略,随着开发区北区和南区的建设,中心城区的工业用地规模大幅提高,从375公顷增长到396.46公顷。汉中中心城区工业企业的集聚效应明显增加。2007年中心城区的人均用地指标从2000年的85.38平方米提高到87.6平方米,其公共设施用地、道路广场用地和绿地的人均指标增幅显著。人均公共设施用地从12.46平方米提高到14.5平方米、人均道路广场用地从
9.48平方米提高到13.56平方米、人均绿地从9.48平方米提高到15.94平方米,市民居住、出行和生活便利程度得到明显改善。汉中城市各项设施不断完善,城市功能得到提升。
虽然从2000年以来,汉中市委市政府采取各种措施,从各方面关注居民生产、生活,解决居民住房难、买菜难、上厕难等问题,但我认为汉中市目前还存在入学难、交通难以及供居民晨练、休闲娱乐场所缺乏等问题,还需编制以下规划来继续完善城市功能:
五、编制校网布局规划,着力解决孩子“入学难”
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优化教育资源布局,切实解决“入学难”问题,是政府为民办实事、谋实利的重要内容。汉中市中心城区应通过合理进行人口规模预测,针对现状汉中中小学布点不合理,为满足今后学校发展需求,与汉中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同步,通过城乡统筹兼顾,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盘活教育用地资源存量,提高学校建设用地标准,完善校网空间布局体系,实现基础教育的均衡化、优质化、公平化,促进汉中市区教育事业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同时,为了市区幼儿园教育设施的良性发展,解决市民反映的幼儿园入园难问题,规划还应对幼儿园规划布局提出指导性建议。规划应提出利用撤并后的闲置小学用地创办民工子弟学校,并鼓励民间资本的参与,对民工子弟学校的建设也给予政策和资金上的支持。规划在市区应设置民工子弟学校,将民工子弟学校结合外来务工人员的主要聚集地就近设置,切实解决好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上学难的问题。
六、编制城市绿线规划,着力解决绿地“控制难”
城市绿化绿线、城市水系蓝线、历史文化保护紫线和城市基础设施黄线是关系城市市民公共利益的生命线。“四线”规划中,城市绿线规划和市民的生活关系最大,也广受市民关注。
由于城市绿地在城市总体规划和分区规划中没有明确的控制线,造成规划管理中缺乏管理依据,管理随意性大,城市绿地得不到有效保护,群众很不满意。汉中市应根据《城市绿线管理办法》编制《城市绿线规划》,内容包括城市建成区内各项绿化用地、建成区外对生态环境改善起积极作用的林地、园地、耕地等各类生态绿地。具体包括:生态廊道、风景区、滨河绿地、山体、防护绿地、城市公园、其他绿地等七项内容。城市绿线规划对上述绿地进行严格划线控制,把城市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绿地系统专项规划所划定的内容和有关规定在大比例的地形图上加以落实,给规划管理提供依据。对城市绿线中的城市公园,按照“500米见绿”工程(即居民在自己家出发,散步500米以内,就要到达至少一处公园绿地)的要求,结合城市绿地布局结构统一安排,均衡设置,以达到公共绿地资源的共享。
七、编制交通停车规划,着力解决城市“交通难”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经济水平的提高,各种车辆快速增加,汉中城区居民行车难、停车难的问题日益突出。汉中市从规划编制入手,着力给市民创造一个便捷高效的交通环境。
一是要组织编制《汉中市城市综合交通规划》,该规划在编制过程中对汉中市发展趋势、城市道路交通战略研究,对城市对外交通、城市远期交通发展、近期交通发展进行了详尽的规划。二是要编制《汉中市机动车系统规划》,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次对城市的机动车停车进行了系统的规划。三是要开展重大建设工程交通影响评价工作。发布了《关于开展重大建设工程交通影响评价工作的通知》,通过严格把关,使新选址项目符合相关规定,不产生新的停车隐患。四是要对新建筑物配建停车设施进行严格的审查。按照陕西省工程建设标准《城市建筑工程停车场(库)设置规则和配建标准》,对城市的建筑物的停车泊位配置标准进行把关。五是汉中市新一轮的城市总体规划中,特别强调优先发展公共交通。规划对城市公交车数量、公交修理厂等都做了合理的安排,有利于实现城市交通的公交优先策略。
目前,汉中市正集中力量编制单元控制性详细规划,合理配置城市公共及市政设施,完善城市的功能配套,让市民生活得更舒适、更方便。在2006年中央电视台最佳魅力城市推选活动中,汉中被评为中国最佳历史文化魅力城市单。山的雄浑,水的清澈,营造了这座充满生机的城市,而城乡规划无处不在的关怀,更让这座城市市民生活充满了魅力与和谐。
八、编制社区活动用房布局规划,着力解决社区“活动难”
社区作为一个公共交往的场所、联系情感的纽带,可为居民提供依存感、团体感,实现社会和谐。汉中市对社区建设十分重视,纳入市领导联系“五个一”工作制度之一,并出台了一系列社区建设保障措施。针对汉中市现状存在的社区基础薄弱、社区用房建设资金不足、社区用房配建缺乏统一规划等问题,规划按照以人为本、统筹兼顾、稳步推进、统一规划与分期实施相结合的原则,对全市的社区用房应进行合理
布局。通过对社区人口的估算,对社区进行了合理划分。确定一般社区用房配建总面积不少于500平方米,社区办公场所面积不少于100平方米。社区用户应位于社区中心,方便居民办事。所有社区用房应基本具备“五室四站两栏一校场所”,内部水电配套设施齐全,并按交付的开发房产标准装修。规划根据市区现有的街道、乡镇范围,结合有关规划,以现状社区界限为基础,包括保留社区个数,规划居住社区个数、工业社区个数。每个街道设置1~2个社区服务中心,中心具有综合服务功能,并有独立的户外活动场地。规划还应规定,今后开发地块出让时,将社区用房的配建写入地块土地出让条件,与开发项目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同步投入使用。
汉中市城乡规划设计院注册规划师杜雪萍 工程师陈沛州 二00八年九月十日
第二篇:关注民生 构建和谐社会
关注民生 构建和谐社会
心得体会
党的十七大指出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着力富裕民生、突出改善民生、奋力发展民生、切实保障民生、全力服务民生。
一、突破经济发展,着力富裕民生
富裕民生,是改善民生的前提和基础,改善民生必须率先富裕民生,核心是要产业富民。一是以生猪产业为重点,突破发展农村经济。坚定不移地实施“135”(人均1000斤粮、3亩药、5头畜)富民工程,坚持大户带动,小区发展,生猪产业重点抓好“镇坪模式”标准化养殖推广,药材产业重点抓好玄参和黄莲gap规范化种植,不断壮大产业规模;二是以抓大项目为重点,突破发展支柱工业。以树立绿色品牌为重点,突破发展食品工业。加快“美哇佳”、“津元春”公司技改升级,积极探索企业与农户风险共担、利益共存的新机制,加强商品猪、蔬菜、绿色饮品、绿色林副产品开发和加工,构建绿色食品开发体系,促进食品加工优化升级。以扩大招商引资为重点,突破发展水电工业。引进优质资本,推进南江河梯级开发,重点突破南江河干流开发,继续抓好支流建设,加快形成南江水电经济带;以加快新药开发为重点,突破发展医药工业。支持县制药厂在植化提取、化学合成生产线的基础上,建成固体制剂终端产品、中间体辅助产品生产线,深度开发国家一类新药八宝素等新药产品,打造镇坪医药品牌。以资源开放开发为重点,突破发展矿产工业。坚持开放与开发并重,开发与环保并重,开发与安全并重,发展矿产工业,使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积极有序地搞好石煤、板石、矾等矿产开发。三是以旅游开发为重点,突破发展第三产业。开发旅游资源,建设特色景区,构建旅游环线,打造旅游品牌,加快发展劳务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引进优质资本建设“农家山庄”、“农庄宾馆”,大力发展“农家乐”,提高旅游接待能力。加强与周边县区合作,组建专业旅游公司,打造精品旅游路线。开发特色旅游产品,扩张旅游经济。
二、完善基础设施,突出改善民生
改善民生,是发展的目的所在,是我们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一是大力争取项目,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加快沼气、土地复垦、安全饮水、农田水利建设、退耕还林和天然林管护等惠民项目建设步伐。扩大移动通讯、固定电话普及率和网络宽带通村率,提高信息化水平。全面提升出境公路等级,巩固通乡油路成果,继续推进通村公路建设。加强电网建设,建成110kv输变电工程,提高用电质量。二是突出特色,打造精美县城。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大力推进“三个两万人”的人居规划,加快县城亮化、美化、绿化、净化、畅通、安居、休闲等十大类项目建设,完善市政设施,优化公共资源配置,着力建设青山环抱、绿水环绕,街净路畅、灯火辉煌,亭娇阁秀、廊美楼俊,绿树掩映、丹桂飘香的山水园林县城。三是突出绿色生态,加强集镇、新村建设。加快推进集镇的美化、亮化、净化建设,完善集镇垃圾、污水处理基础设施,提高集镇管理水平,增强人口吸纳力、产业聚集力,推动农村人口向集镇转移,建设人口相对集中、功能相对完备的生态集镇。坚持以规划为龙头,以扶贫开发为载体,以“三建三改三化”(改厨、改圈厕、改院场,建房、建园、建沼气,室内亮化、庭院净化、家园美化)为重点,着力改善基础设施,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努力建设西北最秀丽的山村,让人与自然在空间上和谐共处。
三、提高全民素质,奋力发展民生
发展民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产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需要。一是要优先发展教育,实现少有所学。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改善教育基础条件,争取实施寄宿制学校改造项目,推动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再上新台阶。加强校长和教师队伍建设,增强师资力量,提高农村义务教育质量和水平。实施素质教育,重视学前教育,加强高中教育,探索职业教育,发展远程教育和继续教育,提高全民整体素质;二是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实现病有所医。以农村为重点,加强县医院、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建设,建立覆盖全县的基本卫生保健制度。继续实施农村合作医疗,提高参合率,扩大受益面。加快乡镇卫生院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提高医疗救治能力和重大疾病防控能力。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水平;三是实施计生创优工程,提高人口素质。全面贯彻计划生育基
本国策,开展计划生育新农村新家庭创建活动,认真落实计生利益导向政策。积极倡导新型生育文化,切实转变群众生育观念,持续稳定低生育水平。提供计生优质服务,加强流动人口管理,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争创省级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四是实施科技兴县工程,实现技有所长。突出加强以良种繁育和良法探索为主的农业科研,促进农村产业提档升级。支持骨干企业围绕产品开发,加强技术攻关,提高加工技术水平,增加产品科技含量,促进工业经济健康发展。全面加强科普工作和农业实用技术推广,着力提高全民科技素质。五是加强文化建设,实现闲有所乐。加快城乡文化阵地建设,全县形成设施齐全、布局合理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开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要内容的群体性文明创建活动,提升社会文明程度,促进社会和谐进步。
四、健全社保体系,切实保障民生
保障民生,是发展的保证,发展民生必须在人民生产生活得到保障的基础上进行。保障民生重点在于维护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要求,增加就业收入,提供安定有序的生活发展环境。一是要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加快推进社会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制度建设,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提高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建立健全社会保险、社会救助、慈善事业相衔接的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关注弱势群体和困难群众的生活,抓好五保户集中供养和城乡低保,做好社会救助工作。二是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努力增加城乡居民的收入。坚持以创业促进就业,以创业带动就业,以就业促进增收。加强技能培训,提升全民综合素质和就业技能。建立就业救援制度,提供公益性就业岗位,帮助零就业家庭解决就业困难;三是深入开展平安创建活动,维护社会稳定。以平安创建为龙头,强化安全生产,狠抓“三排查、三落实”,大力开展“三无”创建活动,构筑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提高公众安全感满意率。加强防灾减灾工作,提高处置突发事件的应急能力。
五、加强党的建设,全力服务民生
服务民生,是宗旨观念的具体体现,更好地服务民生必须转变作风,切实加强党的建设。我们将以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作为主线,以“三级联创”统揽党建工作全局,以“五好杯”争先创优活动为总抓手,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不断开创党建工作新局面。一是建强领导班子。坚持县委统揽全局、协调各方,大力支持人大、政府、政协依法开展工作,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工商联等人民团体的作用,团结一致抓发展。进一步巩固县乡人大换届的组织成果。加强领导干部监督管理,建立能上能下的良性机制。大力推进并不断完善乡镇机构改革,深入抓好公务员法实施工作。二是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深入开展“五好杯”争先创优活动,推动“三级联创”提水平、上档次、出特色,实现基层党建工作新突破。围绕基层干部最关心期盼的保障机制问题,建立村级主要干部养老保险制度。加强村级活动场所建设,推动村级活动场所与文教体卫等设施统筹建设,形成村务活动中心。加强村级组织规范化管理,方便群众,促进工作。三是规范党员管理。巩固先进性教育成果,着力建立党员教育管理长效机制。丰富创建载体,机关党建重点抓好党员“十星级”管理,农村党建重点抓好“双联双定”、“双培双带”,增强基层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四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坚持教育、监督、惩治并重,把反腐倡廉工作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之中,以领导干部为重点,深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切实做到为民、务实、清廉。
第三篇:《关注改善民生 构建和谐社会》
关注改善民生
构建和谐社会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推动建设和谐社会”。报告彰显了关注民生这一主题。强调发展为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所共丰。这是新的党中央执政为民理念的集中体现,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健所在,是改革发展稳定的重中之重。关注民生、改善民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点。随着经济的深入发展,经济体制、社会结构、利益格局、思想观念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在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住房、医疗、教育、社会治安等方面,产生了一些关系人民切身利益的民生问题,由此所引发的社会矛盾和冲突,直接影响到社、社会的和谐稳定。因此,必须清醒认识到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所提出的新要求、新问题,从而进一步增强解决民生问题的责任感、紧迫感,把改善民生作为促进社会和谐的根本途径。
关注民生,改善民生重在出实招办实事各级领导干部要以解决人民稗众最关心、最宜接、最现实的利益向题为出发点,以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善于从鑫体细小的问题抓起,细致入微地体察民情,使各项决策得民心、顺民意、见实效。近年来,XX区积极开展创建“八好”平安和谐社区,坚持以民 1
为本,从居民关心的热点、锥点入手,建立建全全社区服务体系。全区12个街道和30个社区均成立了社区服务中心和服务站,志愿者服务队伍达2.2万人。今年有15个社区被省验收评为“八好”平安和谙社区,社区建设成为本区一个品牌。率先在全市启动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工作,让具有参保条件的居民积极参保,很好完成试点工作,部分街道超额完成任务。在全省率先实施充分就业工程,全区实现了“零就业家庭”为“零”的目标,确保社区居民中在劳动年龄内,具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愿望的劳动者实现全部就业。未达到最低生活保障线以上的群众全部纳入低保,做到了应保尽保。建立了重大疾病医疗救助制度同时对孤儿、孤寡老人、残疾人和五保户逐一结对帮扶。
关注民生、改善民生必须靠制度作保障。用制度去解决民生问题,才能把老百社关心的事办实办好。XX区把就业再就业作为民生之本,和谐之基来抓,逐级强化责任,落实目标任务,建立了“统一领导、分工负责、相互配合、齐抓共管”的就业再就业工作机制。全区严格建立低保金发放制度,实行低保金通过银行网点社会化发放,确保低保金及时足额发放到低保对象手中。同时建立低株金发放建立政策和中报办理程序公开、保障全额公开的群众监督制度,设立举报电话和信箱,自觉接受社会和群众监督。
关注民生、改善民生并非比谁花的钱多少,许多便民措施完全可能做到不花钱或少花钱。XX是欠发达地区,财政一直比较紧张,XX区的社区建设一直本着勤俭节约的原则,不搞花架子、不搞面子工程,而是集中财力把钱花 2
在刀刃上,用在关键处去年以来,全区从有限的资金中挤出90多万元投入到再就业工程中;投入到确保最低生活保障的资金也达到157万元。妥善解决了群众生活中的困难。群众也从中得到实惠。
关注民生、改善民生是一项系统科学的工程,关系到千百万群众的景危冷暖,绝不能实功虚做,不能搞表面上的热热闹闹,满足于贴标语、喊口号,一一定要扎扎实实地推进,务求实效。各级领导要切实转变工作作风,真正深入群众。
善于开动脑筋把群众最关心的事一件一件杭理出来,一件一件认真着手解决.切实让人民群众的幸福感随着经济的发展而逐步增强,从而把全面构建和谐社会真正落在实处。
第四篇:改善民生构建和谐社会
努力改善民生构建和谐社会
民生问题主要包括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社会管理等,这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中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共同富裕是我们的目标;中国又是一个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家,改善民生是促进社会和谐的根本途径,我们需要增强解决民生问题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那么,我们应当如何改善民生构建和谐呢?
首先,要优先发展教育,坚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要进一步更新教育观念,加大教育投入,深化教育改革,改进人才培养模式,大力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努力实现教育公平。
其次,要坚持扩大就业和促进创业并举,继续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促进创业带动就业,鼓励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完善市场调节、政府推动、城乡统筹、自主择业的就业机制,加强城乡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建设,落实创业贷款、财政贴息担保制度,使更多劳动者成为创业者,努力使社会就业更加充分。
第三,要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要不断完善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加强职工工伤、生育、失业保险工作,建立健全城乡住房保障体系,并加快发展老龄事业、儿童福利事业和慈善事业,推动社会福利事业逐步从救助型、补缺型向适度普惠型转变。
第四,要加强公共文化建设。要不断完善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牢固树立文化为民、文化靠民、文化惠民的理念,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加大公益性文化事业投入力度,优化布局结构,创新运行机制,深化公益文化事业单位改革,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市场。
第五,要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关键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形成比较完善的服务保障体系。我国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的框架,由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药品供应保障体系组成,四位一体协调发展。
最后,完善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社会稳定是人民群众的共同心愿,是改革发展的重要前提。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深入开展平安创建活动,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完善国家安全战略,健全国家安全体制,高度警惕和坚决防范各种分裂、渗透、颠覆活动,切实维护国家安全。
第五篇:如何改善民生与构建和谐社会
如何改善民生与构建和谐
“今年是‘十二五’时期承前启后的重要一年,也是本届政府任期的最后一年。我们要恪尽职守、锐意进取、攻坚克难、决不懈怠,交出一份人民满意的答卷。”总理的报告,体现了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既讲成绩也不回避问题,其中,民生权重上升增强幸福感。与GDP增长目标下调相比,关于民生支出数字的上升成为政府工作报告的又一亮点。其中,最受关注的是教育经费的支出。根据政府工作报告的表述,2012年中央财政已按全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4%编制预算,地方财政也要相应安排,确保实现这一目标。除了教育,改善民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途径。目前,我国正处在发展的黄金期,也是矛盾的凸显期。改革带来了社会利益结构多元化,但是社会体制改革滞后,还没有形成相对合理的机制来调节利益关系。贫富差距扩大,上学难、看病难、就业难问题等比较突出。
盘点2011年,中央财政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支出力度继续加大,“三农”支出首次超万亿元,百姓在减轻税负、增加补贴以及教育、医疗、养老、住房保障等方面切实得到了实惠。在12月25日举行的全国财政工作会议上,财政部部长谢旭人指出,明年中央财政将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摆在财政工作更加突出的位置,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
结构性减税——
2011年,提高个人所得税工薪所得减除费用标准并调整税率结构,降低中低收入者税负。继续实行所得税优惠政策,出台提高增值税、营业税起征点等一系列税费减免政策。2012年,将继续完善结构性减税政策,落实减轻小微企业税费负担的各项政策。在部分现代服务业开展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对蔬菜的批发、零售免征增值税,取消不合理、不合法的涉企收费项目,全面清理规范公路收费。
三农——
预计2011年中央财政“三农”支出10408.6亿元,增长21.3%。在财政专项扶贫等七个方面,2011年中央财政用于农村贫困地区使贫困农民直接受益的综合扶贫投入约2272亿元。
2012年,中央财政将继续加大投入。大力推进小农水重点县建设,适当提高建设标准和补助标准。完善良种补贴、农资综合补贴和粮食直补政策,多渠道促进农民增收。中央和省级财政相关专项转移支付向贫困地区、贫困人口倾斜,支持连片特困地区实施扶贫攻坚。教育——
预计2011年中央财政教育支出3254.9亿元,增长27.8%。从秋季学期起,在集中连片
特殊困难地区开展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试点,并提高中西部地区农村家庭经济困
难寄宿生生活费补助标准。
2012年,将继续支持教育优先发展,确保实现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
值4%的目标。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国家资助政策体系。
医疗卫生——
2011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财政补助标准提高到年人均不
低于200元,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在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面实施,人均基本公共卫
生服务经费标准提高到25元。
2012年,中央财政将支持医疗卫生事业加快发展,积极推动各项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相
互衔接,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财政补助标准提高到年人均240
元,并适当提高报销水平。
社会保障——
预计2011年中央财政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4640.7亿元,增长21.9%。新型农村社会养
老保险覆盖范围扩大到60%以上地区。连续7年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月人均达到
1500多元。
2012年,我国将实现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继
续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进一步完善社会救助体系。
保障房建设——
2011年,中央财政大幅增加资金投入,共下达保障性安居工程补助资金1709亿元。全
国保障性住房基本建成400万套以上,新开工1000万套的目标任务已经完成。
2012年,中央财政将继续大力支持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创新财政支持方式,适当扩
大农村危房改造范围,扎实推进游牧民定居工程建设。
文化事业——
预计2011年中央财政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393.5亿元,增长24.5%。保障公益性文化
设施免费开放,支持实施各项重点文化惠民工程。
2012年将大幅增加财政投入,建立健全财政文化投入稳定增长机制。进一步推进博物
馆、图书馆等公益性文化设施免费开放,继续支持实施广播电视无线覆盖、农家书屋等重点
文化惠民工程。
收入分配——
2011年,调整个人所得税,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增加城乡居民特别是中低收入者的收入。对垄断行业实行工资总额和工资水平的双重调控政策。
2012年,将增加财政补助规模,提高城乡居民特别是中低收入者的收入,切实减轻困
难群众在教育、医疗、住房等方面的负担。支持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和支付保障机制。
所谓民生,其基本内涵就是国民的生计、生活,包括衣、食、住、行等要素。胡锦涛总书记
记强调,民生问题主要包括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社会管理等,这也
是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一)解决民生问题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应有之义。
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础是人民的安居乐业,社会的稳定有序;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最现实的价值追求是国家的又好又快发展,党的长治久安。胡锦涛总书记曾指出:“群众生产生活问
题是最基本的民生问题,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民生问题不解决,民众“衣食”没着落,社会就难以稳定。所以必须把“关心群众生产生活作为一项重要政治
任务,做到高度重视、保证领导到位,完善政策、保证措施到位,全面落实、保证工作到位”;必须怀有紧迫感、具有艰苦创业的精神、求真务实的作风,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办群众之所需,解群众之所难,更加注重发展就业、教育、卫生、民政事业,为实现全面建
设小康社会目标、加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而继续努力。
(二)解决民生问题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其内涵极为丰富。但是它的第一要义则是强调
满足人或主体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人是社会的主体, 人或主体的需要性是人作为主体的规定
性。马克思指出:“他们的需要即他们的本性。”坚持“以人为本”,从根本上说,就是要使一
切发展真正成为满足主体需要的发展,即符合人的本性的发展,也就是要坚持“民生为本”的发展。坚持以人为本,就要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就要关
注人的生活质量、幸福指数,把发展的目的真正体现到满足人民需要、实现人民利益、提高
人民生活水平上,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三)解决民生问题是体现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保证。
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曾指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归根到底要体现在它的生产力
比资本主义发展得更快一些,更高一些,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不断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
活。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社会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民生问题得到较
大改善。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在改善民生问题上还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教育卫生、居民住房、安全生产、司法和社会治安等方面关系群众切
身利益的问题仍然较多,部分低收入群众生活比较困难”。因此,我们一定要把保障和改善民
生这件大事抓好,使广大群众享受到改革发展的成果,感受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民生问题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问题,只有解决好民生问题才能保持社会的安定、稳定、和谐。
(一)提高认识,树立民生为本的理念。
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以人为本”的主体本性要求,必须牢固树立民生为本的发展理念。首先,确立以民生为根的理念。要全面地关注人的生存和生存环境问题,并创造有利于人的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条件、精神条件和文化条件。尤其是要切实体察民情、了解民意、集中民智、珍惜民力,从解决百姓吃饭、住房、看病、孩子上学等问题入手,诚心诚意为群众谋利益。其次,确立以民生为先的理念。始终把人民的利益作为第一考虑,把民生的工作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把解决群众的切身利益问题尤其是生产生活中的问题作为头等大事来抓。最后,确立以民生为重的理念。始终坚持群众利益高于一切的信念;就要像胡锦涛同志指出的那样,始终牢记“群众利益无小事。凡是涉及群众的切身利益和实际困难的事情, 再小也要竭尽全力去。
(二)加快发展,奠定改善民生的物质基础。
发展是改善民生、促进和谐的重要前提和物质基础。马克思主义认为,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只有不断发展,促进社会物质财富持续增加,使社会摆脱不发达状态,才能为改善民生、促进和谐创造前提条件,奠定必备的物质基础。虽然富裕不一定就会产生和谐,但穷困肯定是产生社会不和谐的重要因素,长期下去必然会导致社会危机四伏。正如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生产力的这种发展之所以是绝对必需的实际前提,还因为如果没有这种发展,那就只会有贫穷的普遍化;而在极端贫困的情况下,就必须重新开始争取必需品的斗争,也就是说,全部陈腐的东西又要死灰复燃。”
(三)抓住重点,切实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就业是民生之本,党和政府千方百计创造就业岗位,促进就业再就业,城镇就业状况得到明显改善。教育是民生之基,党和政府要高度重视教育发展和教育公平, 为让所有孩子都能上得起学、上好学做出更大的努力。医疗是民生之需,党和政府要着眼于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卫生保健的目标, 着力解决群众看病就医问题。社会保障是民生之依,要优先做好社会统筹养老保险、做好医疗保险、劳动安全保险、失业保险等;要健全和完善针对社会弱势群体的救济、援助、扶持、保护体系,整合政府和社会资源,将扶贫济困、解难救危工作制度化、经常化、社会化。
“民唯邦本,本固邦宁”。民生问题的解决程度,决定着一个国家、一个社会的前途命运。关注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
参考文献:
《人民日报》(2011年12月26日04 版)、《北京党史》作者:李培林(2008、1)《党政论坛》作者:韩振峰(2007、10)《中共南宁市委党校学报》 作者:黄志恒(2007、5)《党建》作者:张博里、张学森(2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