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医患沟通方法与技巧
医患沟通方法与技巧
沟通方法
(一)预防性沟通。在医疗活动过程中,如发现可能出现问题的病人,应立即将其作为重点沟通对象,有针对性地沟通。还应在早交班时将值班中发现的可能出现问题的患者或事件作为重要内容进行交班,使下一班医护人员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地做好沟通与交流工作。
(二)变换沟通者。如责任医师与患者或家属沟通有困难或有障碍,应由其他医务人员或上级医师、科主任协助与其进行沟通。
(三)书面沟通。对丧失语言能力或需进行某些特殊检查、治疗,重人手术的患者,患者或家属不配合或不理解医疗行为的可以采用书面形式进行沟通。
(四)集体沟通。下级医生对某种疾病的解释不肯定,应请求上级医师或与上级医师一同集体沟通。
(五)协调统一后沟通。诊断不明或病情恶化时,在沟通前,医——医之间,医——护之间,护——护之间要相互讨论,统认识后由责任医师与上级医师一起对家属进行解释。
(六)实物对照讲解沟通。在有条件情况下,医护人员应尽可能利用人体解剖图谱或实物标本、多媒体等对照讲解沟通,增加患者或家属的感观认识,便于患者或家属对诊疗过程的理解与支持。
(七)主动征求意见沟通。可以通过患者满意度调查问卷主动征求意见。沟通技巧
(一)“个技巧”:多听病人或家属陈述,尽量让病人或家属宣泄和倾诉,对患者的病情尽可能作出准确解释。
(二)“二个掌握”:掌握病情、检查结果和治疗情况;掌握患者医疗费用情况及心理状况。
(三)“三个留意”:留意沟通对象的受教育程度、情绪状态:留意沟通对象对病情的认知程度和对交流的期望值;留意自身的情绪反应,尽量自我控制。
(四)“四个避免”:避免使用刺激对方情绪的语气、语调、语句;避免压抑对方情绪、刻意改变对方的观点;避免过多使用对方不易听懂的专业词汇;避免强求对方立即接受医生的意见。
麻醉科:杨晓铭
第二篇:医患沟通技巧
医患沟通技巧
1.学习目标:了解当前中国和世界各国的医患沟通问题b.掌握以病人为中心的策略进行医疗活动c.掌握“倾听-感受-需要-请求”模式d.了解怎样回避与病人沟通中常见的问题 2.医患沟通概论-医患沟通的目标(1): 建立信任
取得患方信任;a.仪容仪表整齐b.态度认真负责c.患者呵护备至d.对患者如兄弟 鼓励患者战胜疾病:a.消除患者紧张情绪b.及时化解敌意态度c.尽早建立信任关系 3.医患沟通概论-医患沟通的目标(2): 通报情况
了解病情:a.耐心细致的询问病史与查体b.确定需要辅助检查项目
告知诊断和治疗的思路:a.让病人了解为什么如此诊断b.讲明诊疗的原则和注意事项
争取病人和亲属的配合:a.讲明病人依从性的重要性b.治病需要信心和耐心c.何时需到医院随诊d.感谢病人的信任
4.医患沟通概论-医患沟通的目标(3): 相互理解
及时进行科普教育;a.让病人能够以科学的态度对待疾病b.让病人了解同疾病相比医疗还是相对落后的c.让病人了解其所患疾病的病情及其发病原理d.让病人了解治病需要过程和时间e.让病人了解所选治疗措施有可能失败f.让病人了解医生是人不是神,不可能治愈所有疾病
通报患方你为他所做的一切;a.你天天在关心患者的病情变化b.你及时采取了新的诊疗
方法c.新的诊疗方法可能的风险和医护人员的努力d.病人的病情需要如此,一切都是为病人着想
5.医患沟通技巧—关键四环节模式: 倾听
感受
请求
需要 6.医患沟通技巧-医患沟通六步骤:a.开场 b.积极倾听病人的话:让病人告诉他/她的事由。观察语言和非语言的暗示。耐心感受并表达出来
c.采集病史:主动倾听 d.体格检查:让病人了解我们期望得到什么诊断、治疗和预后:保证病人了解自己的主要健康问题..需要病人的参与合作…讨论自身护理与服药 f.结束诊疗:表述清楚下一步要做什么
第三篇:医患沟通技巧
耀州区孙思邈中医院医患沟通技巧
医患沟通技巧的“一、二、三、四、五、六”一个根本:诚信、尊重、同情、耐心; 2
两个技巧:倾听,就是多听患者或家属说几句话;介绍,就是多对患者或家属说几句话;
三个掌握:掌握患者的病情、治疗情况和检查结果;掌握患者医疗费用的使用情况;掌握患者社会心理状况。
四个留意:留意患者的情绪状态;留意受教育程度及对沟通的感受;留意患者对病情的认知程度和对交流的期望值;留意自身的情绪反应,学会自我控制。
五个避免:避免强求患者及时接受事实;避免使用易刺激患者情绪的词语和语气;避免过多使用患者不易听懂的专业词汇;避免刻意改变患者的观点;避免压抑患者的情绪。
六种方式:即预防为主的针对性沟通、交换对方沟通、集体沟通、书面沟通、协调统一沟通和实物对照沟通。
医患沟通方式
预防为主的针对性沟通:在医疗活动过程中,主动发现可能出现问题的苗头,把这类家属作为沟通的重点对象,与家属预约
1后根据其具体要求有针对性地沟通,例如在晨间交班中,除交接医疗工作外,还要把当天值班中发现的家属不满意的苗头作为常规内容进行交班,使下一班医护人员有的放矢地做好沟通工作。
交换对象沟通:在医生与患者家属沟通困难时,另换一位医生或主任与患方沟通;当医生不能与某位患者家属沟通时,换一位知识层面高一点的患者家属沟通,让这位家属去说服其他家属。
集体沟通:对患有同种疾病较多的患者,医院可召集家属,以举办培训班的形式进行沟通,讲解疾病的起因、治疗及预防知识。这种沟通,不但节约时间,还可促进患者间的相互理解,使患者成为义务宣传员,减少医务人员的工作压力。
书面沟通:为了弥补语言沟通的不足,医院实行了书面沟通,把一些常规问题印到书面上,便于患者家属翻阅。例如,新生儿病区因无人陪伴,家属完全不了解病儿的治疗、生活情况,除有限的探视外,医务人员还将宝宝在病区一天的喂养、洗换、护理、治疗等共性情况以及出院随访,喂养护理知识等编成小手册,发给每位入院婴儿的家属,达到沟通的目的。
协调统一沟通 :当下级医生对某疾病的解释拿不准时,先请示上级医师,然后按照统一的意见进行沟通;对诊断尚不明确或2
疾病恶化时,在沟通前,医护人员要进行内部讨论,统一认识后再由上级医师与家属沟通。
实物对照沟通:某些疾病,口头和书面沟通都困难,可辅之以实物或影视资料沟通。比如对先无性心脏病患儿的家属,医生可用心脏模型结合画图进行讲解,家属就会形象地了解疾病到底出现在哪个部位,如何进行手术修补等;再如骨科患者,患者家属不知道骨病在什么位置,骨科医生便拿出人体骨架,用通俗的语言给患者讲解。
第四篇:医患沟通技巧
医患沟通
早在2006年,深圳山厦医院因发生医疗纠纷,院方为防范患者家属闹事,给医生、护士配备钢盔,并启用警犬、棒棍等设备,医院医护人员戴钢盔上班。医疗纠纷逐年升级,2013年10月25日,浙江省台州市温岭第一人民医院3名医生被捅致1死2伤事件我们仍然心有余悸。
据中华医院管理学会调查:显示
目前医患关系比较紧张,全国至少有73.33%的医院出现过病人及其家属用暴力殴打、威胁、辱骂、杀害医务人员。59.63%的医院发生过因病人对治疗结果不满意,纠集多人在医院内围攻、威胁院长人身安全;35.56%的医院发生过因病人对治疗结果不满意,纠集多人到医务人员或院长家中威胁医务人员或院长人身安全;76.67%的医院发生过患者及其家属在诊疗结束后拒绝出院,不交纳住院费用;61.48%的医院发生过病人去世后,病人家属在院内摆设花圈、烧纸、设置灵堂等。2006年,一种新的“职业”——“医闹”新鲜出炉。“医闹”们每天穿梭于各大医院之间,努力寻找“商机”,然后再采取扰乱医院就诊秩序的方式,向医院索取高额的赔偿。在医疗纠纷当事人获得了医院的赔偿后,他们再与其分红。据有关部门统计,全国医疗纠纷案件以每年11%的速度递增。近期国内发生的多起针对医务人员的恶性伤害事件,使医患矛盾更加尖锐。行政立法一方面对这种侵害行为予以了法律的制裁,但医院作为国家卫生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肩负着转变观念、加强自身建设、重建良好的医患关系的社会责任。
所以在医疗工作中,医护人员要不断地加强自身全面素质的提高,掌握沟通的艺术,努力为患者营造一个舒适、安静、安全、自信的环境。对患者提出的各种各样问题要耐心解释,切忌大声呵斥、简单粗鲁,敷衍了事。医护人员如能和患者沟通的非常融洽,不但可以为治疗疾病提供信息,促进疾病的好转,提高疾病的治愈率,更重要的还能及时化解医患之间的误解和矛盾,减少医患纠纷和医疗事故的发生。
全国政协委员钟南山说,在中华医学会处理的医患纠纷和医疗事故中,半数以上是因为医患之间缺乏沟通引起的。没有沟通、不会沟通、沟通不恰当.都在不同程度上加剧了医患之间的紧张对立情绪。他认为,一名优秀的医生除了有责任感、具有对病人的关爱之心外,更重要的是学会与人沟通。
调查显示:
♦ 美国著名学府普林斯顿大学对1万份人事档案进行分析,结果发现:智慧、专业技术和经验只占成功因素的25%,75%决定于良好的人际沟通。
♦ 哈费大学就业指导小组1995年调查结果显示,在500名被解职的男女中,因人际沟通不良而导致工作不称职者占82%。
♦ 医务人员与患者是合作伙伴,医患之间没有良好的沟通,就无从建立信任。没有信任,一切矛盾由此而产生。
医患沟通技巧的“一、二、三、四、五、六”
一个根本:诚信、尊重、同情、耐心;
两个技巧:倾听,就是多听患者或家属说几句话;介绍,就是多对患者或家属说几句话; 三个掌握:掌握患者的病情、治疗情况和检查结果;掌握患者医疗费用的使用情况;掌握患者社会心理状况。
四个留意:留意患者的情绪状态;留意受教育程度及对沟通的感受;留意患者对病情的认知程度和对交流的期望值;留意自身的情绪反应,学会自我控制。
五个避免:避免强求患者及时接受事实;避免使用易刺激患者情绪的词语和语气;避免过多使用患者不易听懂的专业词汇;避免刻意改变患者的观点;避免压抑患者的情绪。 六种方式:即预防为主的针对性沟通、交换对方沟通、集体沟通、书面沟通、协调统一沟通和实物对照沟通。
医患沟通方式
预防为主的针对性沟通:在医疗活动过程中,主动发现可能出现问题的苗头,把这类家属作为沟通的重点对象,与家属预约后根据其具体要求有针对性地沟通,例如在晨间交班中,除交接医疗工作外,还要把当天值班中发现的家属不满意的苗头作为常规内容进行交班,使下一班医护人员有的放矢地做好沟通工作。
交换对象沟通:在医生与患者家属沟通困难时,另换一位医生或主任与患方沟通;当医生不能与某位患者家属沟通时,换一位知识层面高一点的患者家属沟通,让这位家属去说服其他家属。
集体沟通:对患有同种疾病较多的患者,医院可召集家属,以举办培训班的形式进行沟通,讲解疾病的起因、治疗及预防知识。这种沟通,不但节约时间,还可促进患者间的相互理解,使患者成为义务宣传员,减少医务人员的工作压力。
书面沟通:为了弥补语言沟通的不足,医院实行了书面沟通,把一些常规问题印到书面上,便于患者家属翻阅。例如,新生儿病区因无人陪伴,家属完全不了解病儿的治疗、生活情况,除有限的探视外,医务人员还将宝宝在病区一天的喂养、洗换、护理、治疗等共性情况以及出院随访,喂养护理知识等编成小手册,发给每位入院婴儿的家属,达到沟通的目的。
协调统一沟通 :当下级医生对某疾病的解释拿不准时,先请示上级医师,然后按照统一的意见进行沟通;对诊断尚不明确或疾病恶化时,在沟通前,医护人员要进行内部讨论,统一认识后再由上级医师与家属沟通。
实物对照沟通:某些疾病,口头和书面沟通都困难,可辅之以实物或影视资料沟通。比如对先无性心脏病患儿的家属,医生可用心脏模型结合画图进行讲解,家属就会形象地了解疾病到底出现在哪个部位,如何进行手术修补等;再如骨科患者,患者家属不知道骨病在什么位置,骨科医生便拿出人体骨架,用通俗的语言给患者讲解。
医患沟通,是医疗机构的医务人员在诊疗活动中与患者及其家属在信息方面、情感方面的交流,是医患之间构筑的一座双向交流的桥梁。资深礼仪专家晏一丹认为医患沟通更有利于医生对病患者病情的了解,更有利于对病患的进一步诊治,也是现在医疗事业中,医生所要掌握的一种沟通技巧。
医患沟通原则
1.换位原则
医院人员与患者及其家属沟通时,应该尽量站在患者的立场上去考虑问题。想患者所想,急患者所急。应该避免只把自己认为重要或有必要的信息,达给患者及其家属。在进行沟通之前,不妨先站在患者一方的立场去思考。
2.真诚原则
医务人员与患者进行沟通,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医务人员在沟通时所表现的态度。医务人员的谈吐、口才等沟通的技巧,固然关系着医务人员的理念是否能充分表达,然而医务人员所表现出来的态度,是否真诚地关心患者,对于接受沟通的另一方更具有影响力。
3.详尽原则
医务人员在与患者及其家属沟通时,要把医疗行为的效果、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医疗措施的局限性、疾病转归和可能出现的危险性等等,详细地告诉患者及其家属。告知的内容要尽量详尽,把可能告知的内容都要详细告知给患者及其家属。
4.医方主动原则
医务人员是医疗行为的主动实施者,是医患关系中的主角,积极的医务行为会营造积极的医患关系树立为病人服务的思想,摒弃“求我看病”、“医院不愁没病人”的心理,实现由“恩赐者”向“服务者”的角色转换。
步骤/方法
医患沟通最重要的是医生的态度。医生必须诚恳、平易近人,有帮助病人减轻痛苦和促进康复的愿望和动机。说沟通能力是医生必不可少的能力。下文从交流技巧方面介绍一下医患沟通的方法:
1.倾听。医生必须尽可能耐心、专心和关心地倾听病人的诉述,并有所反应,如变换表情和眼神,点头作 “ 嗯、嗯 ” 声,或简单地插一句 “ 我听清楚了 ” 等等。总之,医生不要干扰病人对身体症状和内心痛苦的诉说,尤其不可唐突地打断病人的谈话。
2.接受。医生要无条件的接受病人,不能有任何拒绝、厌恶、嫌弃和不耐烦的表现。也就是说,医生要努力营造一种气氛,使病人感到自在和安全,享有充分的发言权。
3.肯定。医生要肯定病人感受的真实性,切不可妄加否定。医生必须承认,时至今日,医学对病人的多种奇异的感受仍然不能作出令人满意的解释和说明。至于病人的想法,即使明显地是病态的,也不可采取否定态度,更不要与病人争论。
4.澄清。澄清就是弄清楚事情的实际经过,以及事件整个过程中病人的情感体验和情绪反应。尤其是病人感到受了刺激的事,澄清十分必要,否则,就很难有真正的沟通。
5.善于提问。尽可能不按教科书的检查表和病史采取格式化的固定顺序提问,尤其要避免连珠炮式的 “ 审问 ” 方式。提问大体上有两种:“封闭式”和“开放式”。
“封闭式”提问只允许病人回答“是”或“否”,或者在两三个答案中选一个。这样的提问容易使病人陷入“受审”地位而感到不自在。
“开放式”提问使病人有主动、自由表达自己的可能,这既体现了医生对病人独立自主精神的尊重,也为全面了解病人的思想情感提供了最大的可能性。
6.重构。把病人说的话用不同的措辞和句子加以复述,但不改变病人说话的意图和目的。
7.代述。有些想法和感受病人不好意思说出来,至少不便明说,然而憋在心里却是一种不快。对此,医生可以代述。这当然要求医生有足够的敏感(所谓善解人意),揣摩出弦外之音。
8.对焦。这是一种多少带有心理治疗专门性的技术。病人的心里可能有多个问题,医生一般应该选择一个作为“焦点”。选择什么问题作焦点,要求医生对病人有比较全面的了解,也许要进行一番思考。
第五篇:浅谈医患沟通的方法和技巧
浅谈医患沟通的方法和技巧
作者:王玉霞,张美玲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大庆市第四医院五官科,黑龙江 大庆 163712
【摘要】 医患沟通是现代医院医护人员必须具备的一种基本技能。在医学科学不断进步的今天,尤其在医患双方医疗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服务是医疗市场竞争的重要筹码。医护人员对患者的人文关怀、尊重、沟通就是影响服务满意度的关键因素。建立良好的医患沟通制度可以缓解医患关系,增加医患间的信任、保证医患双方的利益,全面提高医疗质量,增加医院的综合竞争力。
【关键词】 医患关系,沟通,方法,技巧
良好的医患关系是保证医疗服务高质量的基础,而医患沟通是建立良好医患关系的前提。医患沟通是贯穿于整个医疗活动过程中,在较大程度上决定了医院服务质量的特殊的人际交往过程。探讨当代医患沟通的方法与技巧,力图使医务工作者以良好的心态从事医疗事业,推动医院科学的发展,是当前医疗服务的一项重要的工作。作为一个医务工作者要正确对待患者,正确对待自己,相互理解,相互沟通,才能保证医疗服务工作顺利地完成[1]。入院后沟通
让患者感到住院后的温暖。者入院后对医院环境一切都是陌生的,特别是长期患病及病情较重的患者,把自己全部的希望都寄托在医护人员身上。患者既想得到良好的技术治疗,又想得到优质的服务,更想得到医护人员的温情关照,而此时的良好沟通,不仅患者对医护人员充满好感,更主要的是使患者对医护人员产生强烈的信任感。
1.1 责任护士的沟通:责任护士是患者入院后的第一接触者,在自我介绍姓名的同时,说明自己是患者的责任护士,有什么事情可以直接找她。责任护士在患者病情许可的情况下,把科室的相关情况和住院后注意的事项细致的告诉患者,从按时服药、休息时间、检查治疗时注意事项到饮食或外出科室请假等,使患者对科室环境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和适应。
1.2 经治医生的沟通:经治医生是患者的直接治疗与管理者,患者入院后要详细询问疾病的变化过程,在告知患者自己是经治医生的同时,除了患者或家属代述的病情陈述外,经治医生在患者入院后的第一时间,要对患者做一次全面的体格检查,在询问病情和体检检查过程中,经治医生要态度和蔼可亲,让患者感到亲情温暖,对经治医生产生信任感。
1.3 护士长沟通:在经治医生做了病情询问和全面检查后,护士长到患者病床前自我介绍,同时介绍经治医生的医疗技术水平和对患者疾病把握性,让患者及其亲属对医生和护士产生信任的第一印象,对自己的病情康复充满信心。护士长的温情、关怀更让患者对医院充满好感。
1.4 科主任的沟通:科主任的沟通可以不在第一时间完成,但应在患者入院的当天完成,在听取经治医生汇报和查看患者的病历后,在初步印象的情况下,对患者询问病情并在做体格检查的同时,多与患者沟通,说明本科的技术特点和先进性,并对患者的病情转归有一个准确的拟答复(解释),使患者感到住院治疗的把握性,让患者对医生、科主任充满信任。住院过程中沟通
患者住院后,经过经治医生的治疗、责任护士和护士长的热情服务,对医院、科室能有一比较熟悉的了解,此时的沟通更应具体化。一是责任护士的沟通:不仅仅是情况了解与介绍的沟通,还要用专业知识细化到患者身上,从身体疾病治疗、转归与康复转变到心理需求上。患者心理上的变化与接受治疗、护理,往往是病程中的一个转折点,此时的责任护士要把心理护理落到实处,让患者不仅对护理工作充满信任,还要让患者对疾病治疗前景充满信心,更要让患者对医生的治疗感到可以依赖;二是经治医生的沟通:经治医生通过对患者第一阶段的治疗后,对患者的病情和转归已基本掌握,这个时候的经治医生,应及时把患者病情与转归向其亲属交待清楚,同时还要和患者多沟通,不管是外科患者还是内科患者,往往能起到缩短疾病的治愈时间,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配合治疗的作用;三是护士长的沟通:经过对患者的病情诊断与治疗转归,护士长此时应满怀信心的对患者说:“我们的医生技术是很高明的,我们的护士责任心是很强的,为了进一步提高为您服务的质量,不知您们对我们的治疗和护理还有什么要求和意见,我们将及时改进”;四是三级检诊沟通:通过三级检诊、科主任或高级职称的医生的人格行为和高超的医疗技术,让患者不仅对科室的服务态度和医疗环境感到亲切温馨,更要让患者体会到医生的高超技术是值得依赖的。3 临界沟通
临界沟通,就是在患者被治愈即将出院时的沟通,这时的沟通也可以说是诚信沟通。医院为了要达到长远的发展,必须有一个良好的信誉,而良好的信誉不是靠哪一个人,某一件事,而是靠全员参与,全事负责。患者在即将出院时,医生、护士应主动与其沟通,要把出院时的注意事项和出院后的预防、复诊、休息、饮食等情况反复告诉患者,从多方面的关心患者、体贴、理解患者,让患者感到医护人员们高尚、可亲,充分运用心理学、语言学、伦理学与患者促膝交谈,加深患者对医院的良好印象[2]。医患沟通技巧
①一个根本:诚信、尊重、同情、耐心;②两个技巧:倾听,就是多听患者或家属说几句话;介绍,就是多对患者或家属说几句话;③三个掌握:掌握患者的病情、治疗情况和检查结果;掌握患者医疗费用的使用情况;掌握患者社会心理状况。④四个留意:留意患者的情绪状态;留意受教育程度及对沟通的感受;留意患者对病情的认知程度和对交流的期望值;留意自身的情绪反应,学会自我控制。⑤五个避免:避免强求患者及时接受事实;避免使用易刺激患者情绪的词语和语气;避免过多使用患者不易听懂的专业词汇;避免刻意改变患者的观点;避免压抑患者的情绪。⑥六种方式:即预防为主的针对性沟通、交换对方沟通、集体沟通、书面沟通、协调统一沟通和实物对照沟通。
4.1 预防为主的针对性沟通:在医疗活动过程中,主动发现可能出现问题的苗头,把这类家属作为沟通的重点对象,与家属预约后根据其具体要求有针对性地沟通,例如在晨间交班中,除交接医疗工作外,还要把当天值班中发现的家属不满意的苗头作为常规内容进行交班,使下一班医护人员有的放矢地做好沟通工作。
4.2 交换对象沟通:在医生与患者家属沟通困难时,另换一位医生或主任与患方沟通;当医生不能与某位患者家属沟通时,换一位知识层面高一点的患者家属沟通,让这位家属去说服其他家属。
4.3 集体沟通:对患有同种疾病较多的患者,医院可召集家属,以举办培训班的形式进行沟通,讲解疾病的起因、治疗及预防知识。这种沟通,不但节约时间,还可促进患者间的相互理解,使患者成为义务宣传员,减少医务人员的工作压力。
4.4 书面沟通:为了弥补语言沟通的不足,医院实行了书面沟通,把一些常规问题印到书面上,便于患者家属翻阅。例如,新生儿病区因无人陪伴,家属完全不了解病儿的治疗、生活情况,除有限的探视外,医务人员还将宝宝在病区一天的喂养、洗换、护理、治疗等共性情况以及出院随访,喂养护理知识等编成小手册,发给每位入院婴儿的家属,达到沟通的目的。
4.5 协调统一沟通 :当下级医生对某疾病的解释拿不准时,先请示上级医师,然后按照统一的意见进行沟通;对诊断尚不明确或疾病恶化时,在沟通前,医护人员要进行内部讨论,统一认识后再由上级医师与家属沟通。
4.6 实物对照沟通:某些疾病,口头和书面沟通都困难,可辅之以实物或影视资料沟通。比如对先无性心脏病患儿的家属,医生可用心脏模型结合画图进行讲解,家属就会形象地了解疾病到底出现在哪个部位,如何进行手术修补等;再如骨科患者,患者家属不知道骨病在什么位置,骨科医生便拿出人体骨架,用通俗的语言给患者讲解。
总之,在医疗工作中,医护人员要不断地加强自身全面素质的提高,掌握沟通的艺术,努力为患者营造一个舒适、安静、安全、自信的环境。对患者提出的各种各样问题要耐心解释,切忌大声呵斥、简单粗鲁,敷衍了事。医护人员如能和患者沟通的非常融洽,不但可为治疗疾病提供信息,促进疾病的好转,提高疾病的治愈率,更重要的还能及时化解医患之间的误解和矛盾,减少医患纠纷和医疗事故的发生[3]。
【参考文献】
[1] 马红艳,史 蓓.重视医患沟通减少医疗纠纷[J].国际医药导报,2006,12(23):91.[2] 黄伟东.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探讨[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6,19(5):39.[3] 秦仕英.加强医患沟通的实践与效果[J].护理管理杂志,2005,5(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