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皇后广场的导游词
是连接汇丰银行与渣打道的Cenotaph的开阔地区。这里有许多喷泉与坐椅,每到星期天许多菲律宾女佣都会在这里聚集,许多人都是到这里来打工的,汇丰银行大楼是另一个聚集点。
广场的雕塑在二战时被日军所毁,如今只有ThomasJackson爵士的雕塑回到了原来的位置,他曾是汇丰银行的经理。
广场中心圆顶殖民地风格的建筑原为最高法院,现在是立法会总部。它跻身于高楼林立之地,别有情趣。
第二篇:五四广场导游词
五四广场
各位团友:
现在我们来到的是著名的五四广场。
五四广场因“五四运动”而得名。南北纵长700米,总面约积10公顷。众所周知,1919年爆发的伟大的反帝爱国运动“五四运动”的导火索是青岛的主权问题。自1897年德国占领青岛后,中国人民就一直为收回青岛的主权而努力。1914年日本取代德国占领青岛后,进而提出分割中国的“二十一条”,企图长期占领青岛,引起了全国人民的反对。1919年1月在法国巴黎召开的“和平会议”上,中国作为战胜国出席会议,提出了收回青岛主权等正当要求,却遭到英、法、美、日等国的拒绝,并强行将青岛的主权转让给日本。消息传来,全国震惊,北京学生于5月4日举行游行示威,强烈要求拒绝签约,高呼“誓死力争青岛主权”,“还我青岛”等口号。学生的爱国行为得到了全国人民的支持,在举国反对声中,北洋政府被迫拒绝在巴黎和会上签字,粉碎了日本企图永久侵占青岛的阴谋,在中国人民的英勇斗争下,终于在1922年12月12日收回青岛主权,鉴予青岛与“五四运动”这一特殊关系,青岛市委、市政府决定将新建的广场命名为“五四广场”
五四广场被分为南北两部分。北面那座高大雄伟的建筑是青岛市级机关办公大楼,楼高53.1米。这座新建的市级机关办公大楼已成为青岛建置百年的标志性建筑。
现在我们看到的这个高大、雄伟的火炬形红色雕塑是青岛市新市区的标志性建筑“五月的风”,它重达700吨,高近30米,最大直径27米,当时是全国钢制雕塑中最重的一个。雕塑突出表现了 “五四运动”这一历史背景和深含着催人向上的浓厚意蕴。
接下来我们看到的海面上正在喷涌的那个喷泉,是我国第一座海上百米喷泉。喷泉从海里直接抽取海水,喷涌的水可高达百米。
现在我们来到了音乐广场。音乐广场的中心景观是“音乐之帆”,它高20米,通体乳白色,帐篷下面有一架巨大钢琴,由中国海洋大学研制,俗称“钢琴王”。演出时,必须有两个人同时来弹奏,另外,音乐广场有专业音响和多个背景音乐,游人无论在何处,均可以得到音乐的享受。
各位朋友,现在您可以到音乐广场的开阔区走走看看,拍照留念,十五分钟后我们车上集合。
第三篇:渤海广场导游词
各位朋友大家好:
欢迎大家来到美丽的敦化。那么今天就将由我和大家一同走进敦化最大的广场——渤海广场。希望对大家认识敦化的历史,了解敦化的文化能有所帮助。
先向大家介绍一下敦化市的概况。敦化市地处长白山北侧,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的西北部。幅员11957平方公里。是全州8个县市中面积最大的,也是全省区域面积最大的县级市。敦化现有人口48万,其中汉族人口占91%,而朝鲜族仅占4.87%,也是全州6市2县中朝鲜族人口所占比例最小的。
目前呢,为方便市民健身休闲,敦化共建成大小广场18个,旨在打造一个休闲宜居的生态城市。让居民下楼出行500米就有一个可供大家活动的广场。
接下来,我们将走进的是汇集了历史和现代文化,由敦化市政府在2009年斥资两亿元打造的敦化最大的广场——渤海广场。我们要了解渤海广场这个名字的由来呢,就首先要了解一下敦化的悠久历史。
敦化历史悠久,素有千年古都百年县之称。早在1300多年前被北方地区盛极一时的王朝——渤海古国就建立在这里。渤海国是一个与唐王朝同兴衰的王朝,被称之为海东盛国。公元698年,生活在北方地区的少数民族粟末靺鞨,出现了一位杰出的首领。当时他看到生活在这里的部族连年征战,而百姓则苦不堪言。于是这位骁勇善战的首领经过十几年的努力最终统一了粟末靺鞨。在位于敦化东南边的东牟山一代筑城自固,建都称王,号称震国。当时取这个名字的原因有二:其一是震在古代的八卦中代表东北方向;其二是因为大祚荣的父亲曾经被武则天封为震国公。基于这两点原因,大祚荣把他建立的政权定名为震国。广场的南边有一座假山,天气暖和的时候会有瀑布落下,上面有一座小亭子,山上书写着 “东牟奇观”四个大字,说的是公元698年靺鞨首领大祚荣在东牟山建立震国的英雄事迹。
公元705年,唐中宗派御史张行岌前去招抚,大祚荣当即归附。他建立的震国成为唐王朝的属国,遂开始了同唐王朝的密切往来。公元713年,唐玄宗遣郎将、鸿胪卿崔忻前来宣召。当时的交通并不便利,而这位使节则是经过几千里路的长途跋涉,走了近一年的时间才来到这里。他带来了大唐皇帝的圣旨,册封大祚荣为左骁卫大将军、渤海郡王,加授忽汗州都督,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震国有了它新的名字——渤海国。渤海国定都于忽汗城,即是今天的敦化。崔忻此次出使东北,加强了唐朝与渤海国的友好关系。为维护多民族国家的统一,繁荣边疆,做出了重大贡献。所以为了纪念他,在渤海广场的中央为他塑造了雕像。
渤海广场在忽汗城总共传王三位,后来再其第三代王大钦茂时期将都城迁到中京显德府(今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和龙市)。在那里仿照唐朝,修建城垣,形成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并多次派人到长安学习先进的文化。晚唐大诗人温庭筠就曾为留学唐朝的渤海王子作诗送别,称:“疆理虽重海,车书本一家,盛勋归旧国,佳句在中华。”
直到公元928年,渤海国被辽国耶律阿保机所灭。这个北方盛极一时的王朝历时229年,传王15位,拥有5京15府62州。广场北边有壁画,绘制有渤海国的事迹和15位大王的画像。但是在中国的正史上却找不到关于渤海国的详细史料。因为耶律阿保机灭掉渤海国时非常的残忍,他要把所有的人都迁走,不愿走的就杀光了。然后把所有的城池都烧光,共烧了105座城。所以后人几乎找不到关于渤海国存在时期的考察依据,只有在他与日本和朝鲜往来的史料中才能找到他的一些足迹。
疆域图:在海东盛国时期,他的疆域达到了空前的规模,包括了吉林和黑龙江省的大部,俄罗斯的滨海地区,朝鲜的近贤道、平安道等地区。渤海国都城几经迁徙,最后在唐玄宗天宝14年(755年),渤海第三代国王大钦茂大兴十八年由敦化敖东城迁移到今黑龙江渤海镇东京城(黑龙江省宁安县境内),建成都城“上京龙泉府”,才稳定下来.渤海五京:渤海国在全国五个重要城市设立“五京”,他们分别是:上京龙泉府(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宁安县渤海镇东京城),东京龙原府(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珲春市八连城),中京显德府(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和龙市,一说于今日吉林敦化),南京南海府(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清津市,一说在咸兴),西京鸭绿府(吉林省白山市临江,一说在朝鲜慈江道鸭绿江东岸)明清时期这里被称作敖东城,亦称作阿克敦,是保留了清代古城池的名字。“敖东”一词是满语“鄂多哩”的汉译音,有风的意思。清朝时期,因清始祖爱新觉罗贝勒曾经居住此地, 清初的时候作为“龙兴祖地”被下令封禁,自康熙二十年(1681年)开始,此地封禁长达二百年之久,二百年间这里成为给朝廷进贡的捕猎场所。1881年解除封禁。1882年设吉林将军府,敦化立县,当时取《四书》中庸中“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小德川流,大德敦化。”之句,寄予“敦风化俗,以德治理”之意,定名为敦化。解放战争时期,敦化是中共吉敦地位的所在地,1946年中共吉林省委、吉林省政府曾经暂驻敦化,1958年敦化又省辖县划归延边州管辖,1985年撤县改市,成为敦化市。
位于广场东侧的标志性建筑叫“万众一心”。我们从三个侧面看都是呈一个“人”字的形象。寓意“三人成众”象征着敦化市民众志成城,万众一心。万众一心塔的每一个侧面都有127级铜铸的阶梯,象征着敦化从1882年立县以来直到2009年渤海广场建成之日为止,总共历经了127年的风风雨雨。塔的底部安放着大德敦化宝鼎,寓意着敦化市民众志成城,鼎盛千秋。
第四篇:天府广场导游词
天府广场导游词
各位游客:
大家好!
首先欢迎大家来到成都,“成都”是一个两千多年不更改的名字,三千年城址不变的地方,是一个拥有四千五年文化根脉的地域.在它千年的文明历史长河中,以它物产丰富、沃野千里而享誉全国,现在的成都更加是富可抵省的国际大都会.因些“天府之国”这个词语对于我们成都来说决对是一个名副其实的称号,为了让大家更好的了解这不可取代的天府之国,今天我们来到天府之国中心的中心,天府广场.今天成都的“天府广场”位于成都市正中心,它的历史可能追溯到公元前347年,当时可正是中原战火分飞的年代啊,也就是中国历史的战国时期,可我们蜀国开明王九就在这时选择了这个风水宝地建都都“蜀王城”,定名为“成都”,由此可以判定“成都”一名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这种情况在世界上也是少见的.而开明王选择的城址位置就在今天“天府广场”以北的五担山一带。再后来秦灭蜀后,秦惠文王派张仪仿咸阳城,在紧邻蜀王城的南边和西边分筑“大城”和“少城”,今天的“天府广场”,即处在当时秦“大城”中心略偏西之处.天府广场其实位置真正决立是在明朝,朱元璋之子朱椿被封为“蜀王”,朱椿到成都后就开始从新建“蜀王府”,新“蜀王府“为现在的天府广场确立了方向为正南北的中轴线上,从而形成类似北京紫禁城的沿南北中轴线东西相对称的庞大建筑群,蜀王府虽为王府,它却俨然有皇宫的巍峨气派,故老百姓称之为“皇城”。“皇城” 便就是今天“天府广场”的展览馆位置。那当年的“皇城”是在那里去了呢?这还得从明末清初说起,张献忠攻陷成都(公元1644年),曾以“蜀王府”为宫,两年后撤离时纵火焚城,杀得是鸡犬不留,“蜀王府”因些也毁于一旦了。后在清朝时政府将“蜀王府”的旧址改成了“贡院”(公元1655年),成为全四川省考试举人之地,最大规模时可让13,900多人同时进考,成为“巴蜀文胆之所在”。此后民国时期,“贡院”虽先后被用作军政府、学校和其他民政办事机构,其建筑群基本上被妥善保留,而成都老百姓仍习惯称之为“皇城”。
1968年文化大革命,就这一年的12月1日天府之国古老文明象征之一的成都“皇城”,在无情的炸药爆炸巨响中灰飞烟灭。从此,那“老皇城”就只有在市民们飘渺梦境追寻了......紧随其后的四川建筑史上建设速度最快的展览馆“毛主席万岁展览馆”在1969年10月前就落成,该馆第一个大行的活动就是举行庆祝建国20周年的游行庆祝。由于历史的原因给于了这个“万岁馆”染上了浓厚的政治色彩。大家可以看看就在馆的前面----毛主席像,它可以算是成都中心的地标了.它从地面到三个梯形的台面共8.1米,象征建军节;毛主席塑像的基座7.1米,象征着党的生日;毛主席像高12.26米,象征着毛主席的生日,是于雕塑家刘开渠在作品;基座四面的各7朵葵花,象征着四川的7000万人民(当时人口数字);三层台基,象征着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三个里程碑;馆的正门大厅外的四根大柱,象征着向毛主席表忠心的“四无限”{对毛主席,毛泽东思想,毛主席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要无限崇拜、无限热爱、无限信仰、无限忠诚}....整个馆和像的工期不到两年,全名为“毛泽东思想胜利万岁展览馆”。
大家细细看一下你们毛主席的姿势是什么?是毛主席挥手的样子,而这个动做常常被生性幽默的成都人议论纷纷。当时知青“黑色幽默”说:“毛主席挥手说: ‘ 去吧!到农村修地球、吃红苕吧!不要太难过!并拢五个手指,大家最多在乡下干5年!”时过境迁,现在的成都人全民砌“长城”(搓麻将),又有人说是毛主席在说“成都人是可以天天打麻将的,可是不能打的太大了,最多就是五块,”我们成都人会回他一句“要得要得,五块就五块只要动作快哈.””还有人喊作“成都大佛”、“大菩萨”......
1997年,只用半年就建成了天府广场。从“老皇城”到“万岁馆”、四川省展览馆,几经沧桑,许多人早已不知其由来了。只有那尊栉风沐雨的毛主席塑像,默默耸立,成为特殊岁月永久的历史见证......
在成都府南河工程取得国际盛誉后,在省市政府大手笔精心策划下,决定重建新的天府广场。根据世界文化的发展史,一些著名的建筑往往是越有地方性、越有传统性,就越有国际性。那尊毛主席塑像已经成为成都历史的一部分,象征着成都一段不寻常的历史,也是“历史文物”了。要想再建一座如此让人思绪万千的东西,实在很难。但在我们四川政府和全市民的支持下面目全新的天府广场现在展现在大家面前…
现在的我们所看到的天府广场是经过了几年的修建在2007年二月才开放的,在这里首先给大家总体介绍一下新广场的一个基本情况:它的有占地面积为88368平方米,广场西北面是四川美术馆也是天府遂道的出入口,在旁边广场以东面是的锦城艺术宫曾经是西南最大的艺术殿堂,到现在也是中内外重多大型剧目的演出地场,我们正对面广场以南是高楼林立的人民南路大道,行成一道独特的都闹高楼风景线.在那边广场西面人比较多有个公交车站的后面是成都皇城清真寺,它可以说是年轻而又古老,因为在广场修建之前它已存在数百年,只是那时掩映于陋巷之中,直到1997年,这一伊斯兰教堂才以崭新的面貌呈现在世人面前.好了,我们在说说我们广场以下的是什么呢,在广场下面其实还有三层,像以后的中心停车场将建在广场地下2层,占地面积是8万平方米它与天府广场周边在大厦相通以解决这一地区商场和办公楼的停车问题,是成都市面积最大的地下社会停车场。停车场以下的地下第3层,将来建设的两条地铁站交汇点和一座变电站都在这里了;广场负一层呢!就是即要开放的“天府广场〃中心城”——这是一个成未来的“城市客厅”现以正式面向全球招商,希望能吸引更多高端企业公司加入,这个“中心城”也将是中国最大的单层地下商业城,成都首个景观式、体验式购物休闲中心,它是采取独具特色的川西民居风格进行装修,规划出富有层次的街巷空间,让成都走一条有自己特色的商业发展路线.我相信最重要,也是现在最吸引大家的是眼前广场地面这么壮观场景,新广场地面设计可以用十六个字来定位,即“天府之国、上善之都,太一生水,水孕天府”。上善和太一是指成都的几千年上古文化和天人合一的理念。广场上的整个图案为内圆外方,我们古蜀人几千年前就是一个敬天敬地的民族,他们用玉石做为玉崇来敬神,这个玉崇就是一个内圆外方的立体柱型,可通天地,这些大家三星堆和金沙里都能看到,所以说广场是充满着古蜀文化韵味。中间圆型的文化景观以“和谐太极”为主题,通过以太阳神鸟为中心的和谐太极图案、蜀文化的十二体系文化柱和老成都画卷的历代吟诵成都名篇这三大景观,着力表现“太一生水、水孕天府”这一城市文化发展路径。其中,东、西鱼眼分别寓意黄河文化龙和长江文化龙。广场上届时可见的玻璃罩体是川西民居的现代化,上面有很多古蜀文化的花纹和古蜀文明的诗,其中还要喷涂雕塑,非常有气势。
我们首先来看一下位于广场东西两侧的太极鱼眼雕塑,,这两个鱼眼将分别为两个巨大的喷泉,喷泉喷涌时,巨大的圆形托盘将把喷洒出的水景幻化成芙蓉花开的水雾景观。而在鱼眼的柱体上,分别将有一条金色的巨龙盘旋,分别象征中华民族文化的两大主体文化———黄河文化龙和长江文化龙。其中,东鱼眼的喷泉以及飞龙,代表黄河,叫黄河文化龙,西鱼眼的龙代表长江文化龙。可能说到这里大家要问为什么要把这个做为广场上最主要的景观呢?这是因为成都是长江上游古文明起源的中心,能通过我们成都的金沙遗址的发现联系到我们整个古蜀文化和长江文化,让全世界人知道我们中国人的祖先不先发源出黄河,我们的长江文化我们在古蜀文化也是中华文化一个不可割的部分,所以古蜀国不光改变了四川历史也改变了国中古代史.而更加让我们蜀人骄傲是的,我们三千年以前的古蜀金沙遗址中发现在“太阳神鸟”现在以是中国文化遗产的标志,既然是这样我们天府广场肯定是不能少了这一个大牌了,来我们走到广场的中央,这一个呈圆柱形的就是太阳神鸟,它是追求光明、理想、和谐、智慧,生机勃勃,开拓创新的时代精神的象征。太阳神鸟全身金色居于广场正中,与广场东西两侧和谐太极图中阴阳鱼眼相互协调,构建出一幅源头活水相涌的太极图案,寓意天地人的自然和谐。在广场东侧黄河龙下沉广场周边,是根据我们四川最美的自然景观九寨沟和黄龙水的韵味设计出来的,也是九寨与黄龙的一个缩影,一层一层的水流、水瀑通过下沉广场的地势向下漂下来,非常美丽和壮观。同时,在下层广场墙体上,还将有一个80米长的巨大的喷涂雕塑,把巴山蜀水的山川形胜、雄险俊秀的那种气势表现出来。由于这里是地铁的一个出入口和地铁站的一个采光点,它是采用的玻璃罩从这里可以看到在下面穿行的地铁,为更好的凸现其文化韵味,玻璃罩体上面还将镌刻有很多古蜀文化的花纹,古蜀文明的诗,比如李白、杜甫、陆游、苏轼他们对古蜀的赞颂诗词和文章。因为成都是一个伴水而生的城市,成都文化与水有不解之缘,因此第一个文化体系就是与水有关的“水润天府”
在天府广场的东北西北角是两个10来米宽,50来米长的水池,每个水池内还分别设置了5组摇摆喷头,一组摇摆喷头运行后可以喷出1只鲲鹏展翅翱翔的美丽水景,整个水池音乐喷泉可以喷出10只鲲鹏同时在天府广场展翅翱翔的壮观景象。这两个水池将是一个声光电融为一体的音乐喷泉水池,最大的特点就是将形成喷泉水景的同时,播放的12首曲子是专门为成都谱写的。这些歌曲的演唱者都是当今国内的腕级人物,廖昌永、杨洪基、腾格尔等音乐家和著名歌手都将在这里一展歌喉.广场四周围着12根高大的文化柱,高15米高6吨重,上面记录的是代表成都的十二文化体系。顶部是一个有太阳神鸟图案的珠形灯,柱体则是青铜做的,上半部分雕刻有文化柱对应的文化体系名称,其简介、对应景点线路雕刻在文化柱的柱身中间及下部.如: 大熊猫就在成都这片土地上生活,所以第二个文化体系是“和谐天使”。是以三星堆、金沙遗址、船棺葬为代表的“古蜀文明”。以民族智星诸葛亮为中心的三国文化“智慧诸葛”。展现川菜、川茶、川酒的“川肴百味”。
广场南面有两块大乌木牌子,一块上写《天府广场记》,一块上写《成都颂》
底座为金丝楠乌木,牌匾则是红椿木乌木。经过中国地质科学院广西岩溶研究所取样做炭十四同位素测定,这两块立牌的乌木年龄均在5500年左右。乌木其实是我们四川人对阴沉木的俗称,在现在非洲大陆地面上有一种活的黑色木料这个并不是阴沉木。乌木要它是两千年至万年前,古四川地域天体发生自然变异,由地震、洪水、泥石流将地上植物生物等全部埋入古河床等低洼处。一些埋入淤泥中的部分树木,如:麻柳树、青冈树、香樟树、楠木(金丝楠木、小叶楠木)红椿木、红豆 彬、马桑、黄柳木、黄柏、槐木、檀木等。一般带有香味和杀菌特征的树种才能形成乌木。在缺氧、高压状态下,细菌等微生物的作用下,经过数千年甚至上万年的炭化过程而形成,故又称“炭化木”。可见乌木历经岁月沧桑、饱受多种自然外固和内固之力,使其天然形状怪异、古朴、典雅,仪态万千。难怪外国人参观后,惊叹为“东方神木”。乌木本质坚硬,多呈褐黑色,黑红色,黄金色,黄褐色。其切面光滑,木纹细腻,打磨得法 可达到镜面光亮,有的乌木本质已近似紫檀。其永不褪色、不腐朽、不生虫,是制作艺术品、仿古家具的理想之材。蜀人视之为辟邪纳福之宝。考古学家通过三星堆金沙乌木复原当时的生存环境破译了三星堆金沙出土了大量大象牙之谜。正是乌木的灵性,故宫博物院的老师测出乌木还有显著的促进血液循环,延年益寿的功能。神奇的三星堆金沙乌木与它的文物一样,是四川人类的宝贵遗产,是古蜀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活化石之美称。
好了,其实我们天府广场还有很多细节的创意处,同时都抱括我们四川的历史和现代的文化内涵,大家可以自己去逛逛看看,如有兴趣还可以在百货大楼的广场观景台去站在高处发俯视天府广场,在那里你能看到的整个内圆外方太极图广场,太阳神鸟、两个鱼眼喷泉的太极云图、黄龙水瀑、12根图腾柱、12座意境雕塑、2处音乐喷泉、下沉广场艺术装饰等七大部分的壮丽景观,合称为就是一个“太极云图”。每到夜晚,当广场迷人的灯光洒满广场,当歌唱成都的一首首经典歌曲响起,当喷泉随着动人的节奏舞蹈,当太阳神鸟将散发出七彩光芒……这是一种多么惬意的感.最后希望大家在这个“上善之都,时尚之都”能感觉一份真正的休闲与文化之旅!!谢谢!!
以下是补充天府广场导游讲解的一些知识点 先补一下十二个文化柱的内容哈:
第一是城市的来源。成都是一个伴水而生的城市,成都文化与水有不解之缘,因此第一个文化体系就是与水有关的“水润天府
第二个是700万~800万年前,大熊猫就在成都这片土地上生活,足证长期以来成都生态和谐良好,而成都又是包容和谐的城市,所以第二个文化体系是“和谐天使”。
第三个是成都有数千年的历史,并且城名未改、城址未迁,因此,第三个文化体系则是“天下名城”。
第四个是是以三星堆、金沙遗址、船棺葬为代表的“古蜀文明”。第五个是以民族智星诸葛亮为中心的三国文化“智慧诸葛”。
第六个是展现成都自古以来重羽化、重升仙等文化的“仙源故乡”。第七是寓意“文宗自古出巴蜀”的“文宗在蜀”。第八是展现成都音乐艺术的“锦城丝管”。
第九是展现川菜、川茶、川酒的“川肴百味”。第十是展现成都科技教育的“科教华章”;
第十一是反映百年巴蜀革命潮流的“巴蜀红潮”; 第十二是展现灿烂民族文化的“民族花灿”
第五篇:青岛五四广场导游词
五四广场
各位游客:
我们现在来到了五四广场,广场北倚青岛市政府大楼,南邻浮山湾,南北纵长700米,总面积10万平方米,是一处集草坪、喷泉、雕塑于一体的现代化风格的广场。
五四广场因“五四运动”而得名。众所周知,1919年爆发的伟大的反帝爱国运动—“五四运动”的导火索是青岛主权问题。自1897年德国占领青岛后,中国人民就一直为收回青岛主权而努力。1914年日本取代德国占领青岛后,进而提出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企图长期“合法”占领占领青岛,引起全国人民的反对。1918年11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第二年1月在法国巴黎召开“和平会议”。中国作为战胜国出席会议,在会上提出了收回青岛主权等正当要求,却遭到了英、法、美、日等国的拒绝,并强行把青岛主权转让给日本。消息传来,北京学生于5月4日举行游行示威,强烈要求拒签合约,高呼“誓死力争青岛主权”,“还我山东,还我青岛”等口号。学生的爱国行为得到全国人民的支持,在举国发对声中,北洋政府被迫拒绝在巴黎和会上签字,粉碎了日本永久侵占青岛的阴谋。在中国人民的英勇斗争下,终于在1922年12月12日收回了青岛主权。鉴于青岛与“五四运动”这一特殊的关系,青岛市委、市政府决定将新建广场命名为“五四广场”。
现在我们看到这个高大、雄伟的火炬形红色雕塑是青岛青岛市新市区的标志性建筑—“五月的风”,它重700吨,高近30米,直径27米,是当时全国钢制雕塑中最重的一个。雕塑突出了青岛作为“五四运动”导火索这一历史背景,深含着催人向上的深厚意蕴,火红色螺旋向上的钢板结构组合,以简练的手法、简洁的线条和厚重的质感,犹如一股腾空而起的劲风,给人以力的震撼和美的享受。
接下来我们看到海面上正在喷涌的那个喷泉,是我国第一座海上百米喷泉,喷泉设计采用先进的高压水泵,喷涌的水柱高达百米。因为是从海里直接抽取海水,所以在设计时选择了距岸边160米的距离,主要是防止喷泉的水雾对岸边的设施及草坪腐蚀和盐化。
在我们面前的这个湾叫“浮山湾”,它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帆船比赛的主会场。现在我们看到的这个喷泉是旱地点阵喷泉,它乍一看只是普通的石面广场,而实际上却隐伏着横竖各9排,共计81处地下喷泉,可按不同形状、高度,进行喷射。
前边是一个下沉式广场,这里可举行各种露天演出,每逢节假日及重大活动,这里都举行各种演出活动。
各位团友,五四广场被分为南北两部分,现在我们来到了广场的北区。在我们的北面那座高大雄伟的建筑是青岛市的办公大楼,楼高53.1米,共15层,总建筑面积71521平方米,坐北朝南,大楼外观造型简洁明快,严肃庄重,气度非凡,其南面为正方形网状,隐喻着党政机关作风严谨,纪律严明,正气凛然。
各位团友,相聚的时光总是短暂的,我们今天的行程就要结束了,感谢大家的支持与合作,讲解有所不周的地方,请大家多多见谅,期待与您的下次相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