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揭秘汽修行业发展前景
揭秘汽修行业发展前景
2009年,中国汽车产销量居世界第一,销售额达2.8亿元;2011年8月底,我国汽车保有量已经超过一亿辆,仅次于美国,位于世界第二;目前,至少8成来自汽车后期养护、保养,由此带来一个永不凋零的“朝阳市场”。
汽修行业发展迅猛,市场巨大
自从加入WTO之后,我国汽车产业迅猛发展,随着经济的发展,汽车走入“寻常百姓家”,私家车越来越普遍。“有车必要修”,汽车行业发展带动了汽车后市场的一路飘红。汽保行业、汽车维修以及配件行业、汽车精品、用品、美容、快修改装行业、二手车以汽车租赁行业等以汽车有关的行业都迅猛发展起来。相关数据显示,汽车用品行业产值达到420亿、汽修维修行业的产值就有410亿;到了2010年,总规模超过了1900亿。由此可见汽车后市场具有广阔的利润空间。
行业的发展必须要有技术人才的支撑。目前,我国汽修人才相当缺乏,特别是专业维修人才。“中国汽车产业。连续13年年均增长20%以上,而我国同期汽车教育总增长年均不足2%,也就是说目前汽车人才不能够满足产业的需求。”中国汽车文化促进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杨晨说。
国家六部委《晋级人才报告》显示,截止2010年,我国汽修人才需求量缺口已达到100万。汽修人才吃香,成为企业争抢的“香饽饽”,同时,汽修人才的工资也水涨船高。汽修人才工资高就业好
“年薪20万都难招到一名高级汽修师傅”,一位4S点的经理在人才网上挂出招聘信息却无人问津,无奈地感叹道,“会修汽车的人不少,但是很多都是没有接受过专业的训练,对于一些新型的汽车,他们也就束手无策了。汽修人才真的很缺乏,尤其是专业的汽修人才。”万通学子陈明曾经在汽车维修店当过学徒,在当学徒期间他深知自己的技术缺陷,也看到汽修人才的技术好、工资高。他决定到专门的汽修培训学校“深造”,系统学习汽修技术。“我来到万通汽修学校参观后,毫不犹豫地报读了。这里的设施设备很齐全,很先进,而且万通汽修学校在湖南地区很有名气。”陈明说。他就读的是汽车维修高级技师专业,还有两个月就要毕业了,但是他目前已经被公司“预定”,不上课的时候就到公司实习,一毕业后就可以就业了,而且上岗后工资3500/月,公司包吃包住。
据悉,万通汽修学校是一所专门培养汽修人才的学校,隶属于著名的新华教育集团,很多学子慕名前来学习。该校独创的“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校企合作人才计划培养模式都深受好评。
第二篇:汽修专业发展前景
汽修专业发展前景
2003年—2010年,中国汽车保有量增长了60%。2009年开始,中国汽车产销量世界居首,并且以每年5%的速度增长。新华社郎学红预测:到2020年,全国人民将进入到汽车时代,享受汽车生活,那时大概是三亿保有量,千人两百辆左右的水平,这个过程一定是来自于三四线城市、农村市场对于整个汽车快速增长起到的作用。中研普华汽车行业分析师表示,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建成全面小康”与国民收入倍增计划,对汽车市场是特大利好。“全面小康”将释放汽车的多样化、多层次需求,中国汽车市场将迎来“后黄金10年”。
随着汽车的增加维修人才的缺口不断地增大,拥有娴熟的汽车技术和经过系统教育的复合型汽车人才更受社会青睐!在二三线城市关注到汽修的人还较少,因此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而且二三线城市汽车养护行业的现状是:消费者认知不成熟,企业经营不规范,最关键的是严重缺乏专业的技术人才和规范的行业标准,致使绝大多数面店缺失科学管理和技术保障。
据中国汽车人才研究会监测,国内汽车维修行业从业人员中,真正具备诊断汽车故障能力的技工不足从业人员的20%,“十一五”期间我国汽车维修技工缺口100万人。懂基础,熟练操作,技能全面,素质过硬的综合型汽车维修人才就业前景更广阔。目前,汽车维修、数控技术、电子电工已成为社会需求量最大的三大类技工。在汽车制造业高度发达的德国,有大量青年是通过职业教育这一途径进入汽车行业的。现在在我国,大型的汽车制造厂家、上规模的大型维修公司或4S店大多只招聘正规学校培训毕业的人才,薪酬相对较高,高级技师型人才薪水更是十分可观。
因此,这就给从学校毕业的受过专业技术培训和专业道德培训的人员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只要学生在校期间认真完成老师所讲的各项技术,有工作、做白领、拿高薪绝不成问题,创业做老板不再是梦想。
第三篇:IT行业发展前景
IT行业发展前景
二十一世纪进入信息时代,席卷全球的信息科技给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带来了深刻的变革,信息产业已成为推动国家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之一。目前,中国软件产业还处于成长期,其市场潜力还远远没有挖掘出来。2005年中国软件市场总体规模将达到907亿元,增长率达到33%。2010年左右,中国软件产业将步入成熟期。IT产业作为知识密集、技术密集的产业,其迅猛发展的关键是有一大批从事IT技术创新的人才。一定数量、结构和质量的IT人才队伍是IT产业发展的支撑,一个国家的IT人力资源储备、IT人才培养及使用状况决定着该国IT产业发展的水平和潜力。也可以说,IT产业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高水平的IT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是走向IT产业大国和强国的前提条件。美国、印度和爱尔兰的信息产业发展就是最好的例证。
就中国来说,IT产业在过去5年经历了年28%的增长速度,是同期国家GDP增长速度的三倍,对GDP增长的拉动作用已进一步增强,对我国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提高。2003年,我国IT全行业实现销售收入1.88万亿元,完成工业增加值4000亿元,利税总额
1000亿元,IT产品出口额1421亿美元。软件与系统集成销售收入1600亿元,软件出口额20亿美元,创历史最好水平。IT产业占全国工业比重达到12.3%,占GDP的9.1%,成为第一大产业。
而未来一段时期,我国将会利用国际产业转移的重大机遇,聚集各种资源,突破核心技术制约,在集成电路、软件、计算机与信息处理、现代移动通信、信息安全、信息服务和系统集成等技术领域加强创新,促进IT产品更新换代,推动我国由IT大国向IT强国转变,并进而推动国民经济信息化进程,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走出一条新型工业化道路。
所以,无论是从大的方向讲,还是从小的方面讲,培养和储备高素质的IT人才都显得非常重要。
五部委报告:IT人才需求每年增加100万
中国计算机报讯 教育部、信息产业部、国防科工委、交通部、卫生部日前联合发布数控技术应用、计算机应用与软件技术、汽车运用与维修、护理等四个专业领域的人才需求状况。
计算机人才:需求每年增加100万!
据介绍,目前我国的计算机应用水平还处于初级阶段,现有计算机和信息技术设施的功能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和运用,比发达国家落后10-20年。但我国信息技术在不断地发展中,目前的软件营业收入是十年前的25倍,预计到2005年软件产业的规模将达到2500
亿元。
随着我国软件业规模不断扩大,软件人才结构性矛盾日益显得突出。教育部关于紧缺人才的报告称,软件从业人员近60万人,其中专业人才约有34万人(其中高级人才4万人,中级人才20万人,初级人才10万人)。人才结构呈两头小中间大的橄榄型结构,不仅
缺乏高层次的系统分析员、项目总设计师,也缺少大量的从事基础性软件开发人员。
根据国际经验,软件人才高、中、初之比为1:4:7。按照合理的人才结构比例进行测算,到2005年,我国需要软件高级人才6万人,中级软件人才28万人,初级软件人才46万人,再加上企业、社区、机关、学校等行业,初步测算,全国计算机应用专业人才的需求
每年将增加百万,但国内学历教育目前只能提供5-6万人。
北大青鸟教育全体系员工10000余名、授权培训中心240余家、合作院校450余所覆盖全国90余座城市、年收入21亿,市场占有率达到39.8%。IT北大青鸟集团与印度阿博泰克公司(APTECH)合资成立,是一家专业的IT职业教育公司。北大青鸟IT北大青鸟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简称“北大青鸟APTECH北京阿博泰克”)由教育成立于1999年,致力于培养中国IT技能紧缺型实用人才,是我国最大的IT职业教育机构。公司长期专注于中国IT职业教育领域,依托北京大学雄厚的教育资源,通过院校合作和特许加盟两大经营模式以及先进的IT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在教育领域广泛开展合作。2008年
北大青鸟几年来向社会输送了大批的IT人才,为社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第四篇:IT行业发展前景
IT行业发展前景
话说360行,行行出状元,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毕业季,选择从事什么行业成为大学生们嘴里最常提及的问题。事实上,大部分毕业生都没有选择与自己所学专业的行业,就面临着转型这一说。选择一个适合自己发展的行业成为当务之急。目前IT行业成为很多人的心头好,为什么这么多人看好IT行业发展前景呢,慧谷IT实训中心职业规划老师给出了以下解答:
1、政策支持。
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人才开发处李建伟处长就说过:“目前中国信息产业缺乏大量的专业人才,结构不合理,导致中国信息产业长时间处于一个无法向上的瓶颈。” IT行业在今后几十年的时间都将是朝阳产业,它需要大量的专业IT人才,就业前景非常看好!
2、市场需求。
因为我国在软件外包市场上缺乏大量专业人才,软件测试人员缺口高达几十万之多,对日韩等国外包人才缺口达到几万人,对英法美等人才缺口更大,但是人才可供量却低于5%。行业如此的发展,进而让许多公司不惜花大价钱挖取专业人才,2013年软件开发工程师普遍工资在六千到九千之间,比2012年增长了近30%,而高级软件开发工程师工资则早已突破万元!
3、职业素养。
由于IT专业人士受到的特殊思维训练,使得他们职业选择更加多元。IT人才所具备的严谨的工作态度、信息化思维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一种宝贵且有用的职业素质,这使得他们在从事其他职业时仍然游刃有余。除了信息技术相关的专业外,他们还可以在市场营销,技术主管,老师等多种职业中获得优秀表现。
选择进入IT行业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在与薪资相比其它行业,显得更有吸引力。但是IT行业存在一定的就业门槛,并非所有人都能进入这个行业。显然,选择一个值得信赖的培训机构是一个明智之选。
优秀的培训中心致力于大学生IT实战人才培养,不仅坚持以企业真实需求作为技能培养导向,开设涵盖Java、Android、网络营销、C++、PHP、.NET、网络工程七大应用领域,在学习期间要求学员完成大量企业真实项目实战演练,积累经验。并且在学员学完后,百分百推荐就业,并且就业薪资起点高,完成一个社会新鲜人往职业人的蜕变。
(PS:本文档由北大青鸟广安门收集自互联网,仅作分享之用。)
第五篇:IT行业发展前景
IT行业火爆发展前景喜人 发布日期:2008-9-19 16:18:00点击数:91 记者在上海威迅教育的权威专家那里了解到,2004年我国GDP为136515亿元,其中,电子信息产业全行业实现销售收入26550亿元,比上年增长 41.2%,占全国GDP的比例上升到19.44%,完成产品销售收入26550亿元。2004年,我国软件产业2004年完成产值2424亿元,同比增 长48.4%;软件市场销售额达到210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8.6。其中软件产品收入1008亿,同比增长20.4;系统集成收入714亿元,同比增长34.5;软件服务收入378亿元,同比增长42.6;软件企业则突破10000家,比上年增长43%。
进入2005年,软件产业继续保持高速增长。1-8月,我国软件产业完成销售收入1935.1亿元,同比 增长26.4。其中
软件产品收入1135.3亿元,同比增长17.9,占全部软件收入的58.7;系统集成和软件服务分别超过软件产业平均增速 18.2、7.8个百分点。从软件产业结构看,软件服务业所占比重逐步扩大,1-8月软件服务收入占软件收入的14.3,比上月提高了0.4个百分点。软件服务业无疑是高附加值产业,其比重的不断提高,将进一步加速软件产业的整体发展。同时软件出口继续保持50以上的高速增长。
上海威迅教育的权威专家还称企业需求量大 IT人才供不应求。IT业的迅猛发展,带动了企业对软件人才的大量需求,但中国的软件人才却呈现出以下一些特点,无法满足企业需求。
首先,软件人才的供给严重不足。根据首届中国职业教育展示会的调查显示,到2005年,国内的软件与信息服务业国内市场销售额要达到2500亿元市场目 标,在从业人员规模上要形成80万的开发人员队伍(高级人才6万人,中级软件人才28万人,初级软件人才46万人)。然而统计调查显示,国内企业现有的专 业软件技术开发人员大约只有20万人,软件人才缺口巨大,供不应求!
其次,软件人才结构严重失衡。人才结构失衡,使许多软件企业 的生产还停留在手工作坊的层次上,没有进行工程化、规模化生产,所以导致软件生产的效率低下,生产过程占用了大量的高级技术人员,在许多企业的博士生、研 究生和本科生都加入到编码的行列,不仅造成了人力资源的极大浪费,而且还使得软件生产的成本居高不下。
第三,企业人员流动率高。由于中国的软件企业规模都比较小,企业的核心技术掌握在少数几个“软件精英”手中,少数几个核心人员的离职很可能会导致企业的崩溃。人员流动率高使得企业的人力资源风险变得无限大。教育部《振兴软件产业行动纲要》
工作会议指出,目前我国的软件人才需求增长很快、缺口依然很大、结构不尽合理,呈现“橄榄型”结构,未来的目标是培养 “金字塔”型人才队伍。周济说,美国、印度等软件业发达国家的经验证明,软件人才结构的“金字塔”型才是最理想的,而我国由于高端和低端软件人才均很缺 乏,中间大、两头小,既不利于软件行业的创新发展,也不利于推广普及。
最后,来自上海威迅教育的专家告诉大家,在软件行业如此喜人的发展前景下,加入软件行业就是美好未来的开始,选择上海威迅教育就是选择这个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