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人性之泯灭——观狗镇有感
浅谈人性之泯灭
——观《狗镇》感
【摘要】导演拉斯·冯·特里尔用天马行空的想象,极富创意的舞台布景,为我们呈现了一个荒芜黑暗抽离世外的小镇。独特场景的搭建和灯光的绝妙控制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视觉冲击力,渲染出浓烈的压抑感就一个小镇,一条小街,也就一个足球场的空间。十来户人家,用粉笔作墙把他们隔开。布景简化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但是它却是整个人类社会的缩影。傲慢、妒忌、暴怒、懒惰、贪婪、暴食、色欲在里面显露无疑!人类的善,是相对的;人类的恶,则是绝对的。人性中的善意像温室里的花朵难以培植,而人性中的恶因则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狗镇》,就是这样,用简单的舞台布景,将人性的善恶无情的揭露出来。
【关键词】人性 价值观 道德 欲望
【引言】肉体的蹂躏,尊严的践踏都不足以令人覆灭,然而,往往是那些自命爱你而你也爱的人轻轻一推,便将你送进无底的深渊。也许是万劫不复,也许是凤凰涅槃。然而,一切人性的蜕变都源于贪婪与欲望。
【正文】
每星期一晚上的“外国电影艺术赏析”都是我所期待的,然而,看完老师给我们介绍的慢热型电影《狗镇》我才觉得的确是是心灵的享受。并且也明白了为什么往年大多学生选择这部电影作为他们的此课程的论文。的确,这个最简单的舞台震撼了我们每个观影者的心灵。
看完电影后,搜索了很多关于《狗镇》的影评,“完片子,我首先想到的是,这个导演应该枪毙。最好由我去执行死刑。拿枪的手,我不会让它有半点颤抖。就像电影里的女主人公枪杀她的男朋友一样,我也会这么干脆利落。但在枪毙他之前,我会趴在他的脚下,压肩耸臀,先磕九个响头。”这是其中一位观影者所说的,因为“如果冯提尔不死,整个人类似乎都会在他赤裸裸的逼问下羞愧而死!”这是他的理由。本人给予万分的赞同,虽然原来也看过关于人性的影片,但是,这一部,无疑给了我不一样的的感受。刚开始看的时候,完全没有弄懂导演拍的是什么东西。不过,随着剧情的发展,已然让我弥足深陷不能自拔。
电影的开篇让我看见的是一个脱离城市喧嚣寂静平和的小村(尽管也只是粉笔勾勒的场景),没有多余的争吵、嫉妒与贪婪。随着女主格蕾丝的出现,一场人性恶因的显现也由此展开。
电影的前半部分,格蕾丝辛勤的劳作以换得小镇人民的认可。当追捕者来到小镇时,人们也善良的保护了贫穷的格蕾丝。格蕾丝努力的工作,为小镇做力所能及的事。看到这里,心里还没有丝毫的波澜,因为这些都是理所应当的,无可厚非。渐病渐地,小婴镇谷上的人蔽发尤现郎了仗这扬个女孩的秘密瘤,涝她仅是警察重金悬赏淌的钦逃犯雷,肄于是,硬小镇剪的炔人战逐外渐宽转变象了亲态珍度,他畴们稿开始向格瑞猫斯要部求匀更犹多盏的代价瞬以俞换嗅得这里的平静生辜活。如果是我,我也会做
出这种要求,毕竟不是每个人都是大圣人,不惜用自己的安全去换得他人的生存。但是看到董格瑞斯以帮助格蕾丝逃避警察的追捕为威胁,强暴格蕾丝时,无疑的,是个女性都会愤怒。故事开始进入高潮,小镇里的人,开始改变,因为贪婪,因为欲望,他们对格蕾丝提出了更多的无理的要求,无论是同为女性的薇拉,还是禽兽般的格瑞斯,甚至是小孩子,然而,只有汤姆·艾迪逊没有欺负格蕾丝并且一直支持她,因为他们互相相爱。在绝望和疲惫中,格瑞斯向她所信任的汤姆借了些钱,窜通到城外买水果的戴维帮助她逃出小镇。躺在小车内,和女主一样,我也在想象着以后女主与男主的美好生活。甚至是在戴维把格蕾丝当做妓女,提出求欢时,我都觉得一切是值得的。然而让人大跌眼镜的是女主的苦难生活真正的开始了。她被两个人出卖了,兜兜转转,戴维又把她运回了小镇;不仅如此,他最爱的汤姆,也将偷钱的事推在了已经是“无数罪孽”缠身的格蕾丝身上。从此,女主过着比狗还不如的生活,被铁链禁锢着,被小镇的人奴役,成为小镇的公共妓女,任何男人都能光明正大的在她身上泄欲。然而,一向以道德自诩的汤姆在被发现了自己其实也只是欲望控制的玩偶时,他,毅然的出应卖了格瑞斯躲在小镇的消息,引来了他自以为的“财主”。
故事的最讽刺恐怕是这一段了,相识相知相爱,男人的懦弱无法拯救她,最后注定换来血淋淋的背叛。除了汤姆,镇上所有的男人都凌辱过妮可,性与占有欲积聚的怨气终于爆发,之前所有的侮辱,妮可都只是面无表情的无奈甚至麻木不屑,她不恨也不怪谁,自身的傲慢同情甚至蔑视这群小丑一般的村民。直到汤姆在最终的背弃,使得她的道德底线终于崩塌,也许正是因为这个,影片的最后,在她和汤姆简短的对话后,她毅然选择了权力,选择了杀戮,选择了毁灭。或许是影片的效果太好了,最后,当妮可要求当着母亲的面子安杀死孩子,我都不觉得冷酷,因为,是他们吧女主逼上了这条没有感情世界的不归路。狗镇居民的怯弱与无知击溃了她的道德底线,这个世界的丑恶也不允许她再继续善良。于是她选择了用最残忍的方式,摒弃了自己的坚持,毁掉了这个村落,不是她离开了狗镇,而是她让狗镇从她的生命里消失殆尽。
最后月亮出现在狗镇上空,在狗镇被摧毁前,导演用心良苦地第一次让小镇暴露在光明之下,一切都静止了,每个居民的脸上没有一丝表情,仿佛他们本就不属于这个世界,他们是一群早已死亡的行尸走肉,凛冽的月光,沉静的配乐,冷漠的面孔,光影的结合在此时超越了一切,将所有的情绪全部积压进阴郁的暮色之中,积压,积压,最后选择了咆哮的火光与冰冷的惨叫,去释放一切罪恶。唯一生还的只有一只狗,一只不会要求,不会背叛的狗。
人性的丑恶到底有多么难堪?就像妮可一样,我们总在受伤害时为别人着想,宽容别人,用自己自以为是的高尚道德去同情那些愚蠢的恶毒思想,愚昧的人甚至变本加厉地向你索取着。我们是该继续选择信奉那些所谓的道德准则,还是…….【参考文献】
The World Is A Bug---狗镇亦然/米米晓彤
《狗镇》:一部颠覆整个人类价值观的影片/谢宗玉
第二篇:观《天才眼镜狗》有感
观《天才眼镜狗》有感
《天才眼镜狗》顾名思义,就是一只聪明伶俐小狗的故事。我特别喜爱小狗,因此今天,我怀着期待的心情,观看了这部影片。
这部影片主要讲述了一段人狗奇缘的穿越之旅。从法国大革命时期遇到玛丽皇后的不幸遭遇到天才眼镜狗的儿子舍曼第一天上学遇到佩妮因为一点小事而起的纠纷,再到后来皮博迪、舍曼和佩妮三人一起穿越时空经历的那一些惊险有趣的事情,这其中无处不透露着三人的机智勇敢、团结和协作,在影片的每一个部分中,还不乏一些搞笑的情节,但更多的是发人深省,让我们了解了勇敢是战胜一切的法宝,团结是取得胜利的武器。在穿越的过程中,他们面对困难从不畏惧,而是齐心协力得想办法,用惊人的口才和胆识征服对手。
我觉得我们班中现在就缺乏这种直面困难的勇气和团结协作的精神。记得在去年的健美操比赛中,就有同学没有登台的勇气和团结一致为班级争光的决心。在练习的过程中,他们便如无精打采的绵羊一样浑水摸鱼,借此来懒懒散散的应付老师交代的任务。就是因为这样,我们班在健美操大赛中一败涂地,没有取得理想的成绩。如果同学们在观看这部影片后都能体会到影片中的三位主人公所给予给我们的勇气和团队精神,我们班级就一定能够战胜困难和挫折,获得成功,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拼搏14班。
我很喜欢这部影片,也同时把它推荐给了我朋友们,相信你们看了这部影片后,也会同我一样获益匪浅。
第三篇:观《忠狗八公》有感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真诚的讲述人与狗之间的真情。
故事里,有一只名叫小八的秋田犬。它在幼年时,被主人丢弃,与其说是被一个教授遇见的,还不如说是它真诚的选择了这个教授。小八和其他的狗不一样,因为它是想找到一个能真正爱它的人守护它、呵护它,而不是找一份宠爱,或许正是因为这样,它很快就与命中注定的人相见和相守。
教授的工作在离他家很远的地方,每天都要乘火车来去,而小八则守在火车站门口,无论春夏秋冬,无论风吹日晒。最令我感动的是教授死去后,他们就搬家了。小八为了遵守自己的承诺,每天清晨从家里出发,在火车站等整整一天后,因为不见主人,所以就在火车头下面睡一晚上,第二天早晨继续到火车站等候主人。它的忠诚感动了所有人:卖热狗的商人、火车站的售票员、乘坐火车的乘客......逐渐的,社会上有更多的人了解它和援助它,在火车站门口,它寸步不离,小心翼翼地寻找自己的主人。茫茫人海中早就失去了教授的身影,教授的家人也一再的告诉小八,他已不在人世。但小八仍是坚持地等候。叶子一遍遍由青翠变得枯黄,枝干一遍遍由茂盛变得光秃。小八只是在做它该做的事,我想,对它来说,等待是漫长的,等待是幸福的,因为它做了它该做的事......在小八弥留之际,梦见了它的主人下了火车,从火车站里出来,它们紧紧地相拥在一起,紧紧地相拥......从电影方面来说,相比之下,中国的电影界,枯燥、单调、乏味,除了爱情故事就是惊悚情景,回想看看,有哪一部剧能如此感染心情?有哪一部剧能让观众情不自禁的感动?又有哪一部剧是一个长达十几年的等待?生命的奇迹不在于创造,而在于命中注定。人山人海中,有谁能千里相逢?我相信,这是上帝的意图,这是命中注定的生命的奇迹!
我就这样难以掩饰的哭了,哭得一塌糊涂,第一次知道了这种特殊爱的魔力,第一次感受了这种触动心弦的震撼......
第四篇:观《大内密探灵灵狗》有感
观《大内密探灵灵狗》有感
8月10日,我和妈妈去紫荆电影城看了一部很有意思的电影:《大内密探灵灵狗》。
这部电影的主要内容:明朝的皇帝为了保护自己,于是挑选了十二个大内密探,分别以十二生肖排列,如灵灵龙、灵灵虎、灵灵狗、灵灵鼠等等。其中灵灵狗最为机灵,聪明。是皇帝的宠臣之一。常常制作一些小发明送给身边的人,有的拿来自己用,我认为灵灵狗最最杰出的发明就是养气桶这个发明的好处就是既可以将水化成养气,也可以将养气化成水。
一天一群刺客居然进入了紫禁城,想要刺杀皇帝。晚上刺客开始进行攻击了,十二大内密探中的几个人从天而降,灵灵狗也拿出了许多对付坏人的新发明。刺客死后,幕后黑手发誓一定要报仇,于是和十二大内密探在紫禁城外围开始了大战。
其实,这部电影,也给了我一些关于小发明的启发,如旋风苍蝇拍。就把街边卖的小电风扇和苍蝇拍结合起来就可以了。
而且,我也知道了有一些事是不能感情用事的,任何事都冲动不得。生活中的一些东西,是需要仔细观察的。这样才能像灵灵狗一样聪明。发明许多东西,让别人和他建立起深厚的友谊。
灵灵狗在电影里虽然武功不太好,不过他的发明足以弥补他在武功上的缺点。让敌人一次次地倒在他的脚下。
四川大学附属实验小学6.2班 唐道思杰
第五篇:观《放牛班的春天》有感:人性的光辉——爱
人性的光辉——爱
——观《放牛班的春天》有感
14中本
1梁毅钰
《放牛班的春天》讲述的是一件发生在法国乡村——“池塘畔底”里的故事。“失意”的音乐家马修,来到“池塘畔底辅育院”担任代课教师。这所学校是一所专为“行为偏差”的儿童而设置的寄宿学校,学生大部分都是一些顽皮的儿童。哈校长秉承“犯错——惩罚”的原则来管理这所学校里的孩子,如果有人犯错,就得被关禁闭。马修用自己音乐和爱心感化了几十名孩子的心灵,给他们的生活带来的春天,带来了希望,改变了那些别人认为“无可救药”的孩子们。整个影片中,马修老师对于孩子的种种行为给予理解,从爱的角度出发来教育孩子,这与哈校长“传统体罚”的教育方式截然相反。马修老师的人性光辉——爱,也在帮助学生成长的过程中得以体现。
这让我回想起了刘克奇在《奥德赛》中提出的几个问题。
首先,什么是人?老师告诉我们,人是一种不完全,不完整的存在,是未完成性的存在。因此,在我看来,“放牛班”的孩子们也是不完整的存在,也是未完成性的,所以才需要教师去指导,进行相关的教育,使他们朝着完美前进,而且这个指导的老师必须要有足够的能力来驾驭学生,使学生信服。虽然这世界上并没有十足完美的人,但一旦有这个念头,有某种驱动力,人就会趋向于越变越好,就有可能发挥其应有的潜能。这就像马修老师用爱去教育孩子们,引导莫翰奇逐渐走向音乐家之路。马修老师使他们一步一步地走向“完整性”,成为一个“普通的人”,而不是“行为偏差的人”。人之所以为人,那是因为他们在一生中会遇到很多挫折,通过不断地过关斩将,来使自己变得强大,不再懦弱,从而得到别人的认可。其次,什么是智慧?老师说过,所谓智慧,就是担负自己的责任,无悔于自己的人生、家庭、国家。因此我觉得马修老师也是智慧之人,他仅为一个代课老师,本可以按照校长的模式来管理学生,但他却尽一切能力去引导、理解每个学生,学生犯错了,第一时间不是责骂和告状,而是去关怀,尽了一个老师应有的责任;他用真诚来对待孩子,他也无悔来到“池塘畔底辅育院”,他知道自己做的事是有价值、有希望的,他离开的时候为孩子们感到骄傲,与此同时也收获了孩子对他的回报。马修不像哈院长那样只懂守旧而不创新,相反,马修利用组织合唱团来了解孩子,团结孩子,充分发挥孩子的音乐天赋,对于不会唱歌的贝比诺和老走音的郭邦,马修并没有让他们坐在教室的一角观看,而是分别任命他们为“合唱团指挥助理”和“乐谱架”。他没有让这两个孩子感到被放弃或是被抛弃,他尊重每个孩子,让每个学生在合唱团都有自己的位置,每一个人都各展所长。他用智慧来引导孩子走向智慧,使他们认识到自身的价值,而不是外界所看到的“无可救药”。其实,任何事情都是一样的,一味遵循旧体制,而不懂得创新,这个社会永远都不前进,更何况人呢?社会要前进的话,最恐怖的不是人不去改变,而是这个社会的体制不做任何改变。只有社会体制变了,人才能更好地跟上脚步,不断发展。
学会用智慧引导智慧,这样创新的轮子才会不断转动,继而推动社会的前进,若是用那些不合时宜,腐朽的思维和方式,即使你添加更多的润滑油也无法转动腐蚀掉的齿轮,最终也只能原地踏步或者是面临失败。正如影片中的哈院长最终因被人揭发丑行而被辞掉职位。
还记得老师课上在评讲《大卫科波菲尔》时,讲到了杜威的“教育功能”:“学校是完成成长的一个环境”,也讲到了“受教育的目的是为了过得好,完成社会流动过程,是为了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完成愿望的”。然而,“池塘畔底辅育院”在马修到来前并没有做到“完成成长”的一个环境。孩子们在惩罚的日子中度过,除了靠“变坏”来保护自己,与老师反抗外还能怎样?因此一个恶性循环——“犯错,处罚”就这么产生了。这样的成长教育环境根本不能给孩子们带去任何的意义,反而使孩子们更加反叛。他们表面上是被“驯服”了,但心里仍是狂野、捣乱。他们没有受到很好的教育,还经常被惩罚,自然而然地就过得不好,也没有想要说努力改变自己生活方式的念头。教育没有爱,幸福就完成不了。可以说,教育的背后实际为情感。马修正是用他的爱来填充他的教育,使得孩子们从合唱团中得到马修的关注,明白马修的用心良苦,渐渐地,他们得到了以前没有过的幸福,也乐意听从马修的话。
正如老师上的最后一节课讲到的,教育是用希望铸造希望,是把人由现实世界向精神世界引渡的人性化工具,所以教师要以高贵热忱的心面对教育事业,才能造就人类美好未来。想要用希望铸造希望,那就要在教育中结善缘,要一视同仁,在促强扶弱中体现对待学生的公正平等,要以人为本,以学为辅,用爱的能力培养爱的能力,用真诚信任换取真诚信任。马修正是这样的教育者,他让受教育者明白自己的关爱,关怀,照顾,他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对每个孩子都公正平等,面对进门后叼着烟的骨架,马修用缓和的语气幽默地说:“教室里禁止吸烟,每个人都一样,甚至你(指那个骷髅)也是,先生”。正是他用“善”来进行教育,所以孩子们才愿意接受马修的教导,也愿意改正,最终换得孩子们的真诚相待。社会交往中也是如此,你如何待人,便得以何种回报,以善结善,以爱报爱,以真诚换真诚,希望才会来到你身边。社会发展永远以善为根基,总体来看它是前进的;而艰难的东西只是暂时的,因为美好的事物将会是永久长存,也将是最终的归宿。正如哈院长最终被麦神父他们揭发丑行而被开除,他的“犯错,处罚”教育方法是不会被认可的,是不符合学生发展的,因为它不是以善为根基,而是带着种种偏见和不相信,是以恶的眼光去管教孩子,因此一个前进的社会是容纳不了他这样的人。
“爱别人实际上是爱自己,那人又怎样通过爱别人来爱自己。”这是老师在《安娜卡列尼娜》中提出的又一个问题。其实,马修老师已经很好地告诉了我们答案。他认为自己是一个“失败”的音乐家,但他把爱投射在孩子身上,用真心付出,他给予孩子们关注,不肯放弃每一个学生,他相信班上的孩子。正是他这样人性化的教育,从孩子的需要出发,孩子们才能真切感受到大人们的爱,才会开始了自己人生的“春天”。在马修老师离校那一刻,他们唱着马修教他们的歌,向他挥着手,马修见到后脸上是挂着笑容的,想必此刻的他也受到了孩子给自己的爱,他的努力没白费,他自己做着有意义的事情并改变了那些别人认为“无药可救”的孩子,使孩子们有了春天而感到幸福,这或许就是通过爱别人来爱自己吧,就像是你给了别人幸福,同时幸福也会来到你身边,你自己也感受到爱。
马修坚信孩子们做的任何行为都有他们各自的理由,他尝试去理解孩子,用爱来抚摸孩子们受伤的心灵。孩子之所以会变坏,很大部分是大人们给予伤害而造成的,他们没有得到该有的爱,因此利用一些不良行为来引起大人的关注,希望得到大人的瞩目,这是孩子们渴望“爱”的表现。马修深知班上大多数学生都是“问题少年”,社会忽视他们的存在、家庭对他们绝望、教师对他们失去信心,这群孩子缺乏爱的关怀,从而导致他们缺乏安全感和极度叛逆,而用粗鲁的行为来掩饰内心的不安和脆弱。因此,马修用善良的谎言为学生们开脱,用他的宽容仁爱抚慰孩子们的心灵,把爱公平地分给每个孩子,让孩子们得到关注,让他们知道有人在乎他们,因而使得他们更努力,更受鼓励,更有信心。
马修身上散发出的人性光辉,是人类灵魂深处的那份真善美,不以恶恨来观人,常怀宽容仁爱,以爱育爱,给予孩子们“春天”的希望,这是教育界应该要建立的师生关系。感谢这部片子给我不一样的感受,也对我以后要成为一名教师带来了不少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