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卫生系统:奏响生命至上的和谐强音
卫生系统:奏响生命至上的和谐强音(上送)
江油市卫生系统紧紧抓住发展的战略机遇,认真落实人代会、政协会“两会”精神,通过实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完善城乡医疗卫生体系、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农村医疗保障体系等举措,努力构建 “人本卫生,和谐卫生”的发展大格局,为群众构筑起一道道医疗卫生保障线。
“看病难、看病贵”这一民生话题,多年来被常常提及,以前由于农村群众没有任何形式的医疗保障,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小病拖,大病捱,重病才上医院的情况比比皆是。从自新农合制度实施以来,江油市卫生系统至力于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通过中央财政支持,地方财政补贴,不断提高报销比例,让群众得到真正的实惠。而今年,江油市参合农民医疗补助在去年200元的基础上增加到240元,补偿封顶线标准也由2011年的8万元提高到如今的12万元。这预示着农村医疗保障体系得到进一步完善。
(鲁兵:谈2012新农合医疗惠民变化。和下一步开展好此项工作。)据了解,在医疗卫生事业推进过程中,江油市卫生系统坚定不移地推动城乡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强基层、练内功,逐步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基本建立了功能齐全、覆盖城乡的适应城乡居民基本卫生需求的卫生服务网络,人民健康水平稳步提高。截至目前,全市各类医疗卫生机构达到623个,总资产由2005年底的4.52亿元增加至7.04亿元,市、乡镇、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基本完善。与此同时,江油城乡基本医疗保障也实现全覆盖,全市城镇职工、居民有21.94万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有61.78万人参加新农合,参合率达97.12%;城镇职工医保最高支付限额达到8万元,城镇居民和新农合最高支付限额达到5万元。在此基础上,各级财政对江油卫生事业投入也不断加大,全市五年来新增中央财政投入710万元,中央扩大内需项目投入1019.6万元,灾后恢复重建投入5.40亿元,全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功能全面提升,乡镇卫生院实现跨越式发展。
(2012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市委第十二次党代会所确定战略目标的开局之年,是深入实施“十二五”卫生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之年,是市第十二届政协会议、第十七届人民代表会召开之年,更是市委、市政府乃至局党委新一届班子工作开局之年。做好2012年卫生工作,意义十分重大。我们将抓重点、攻难点,再创工作新局面;抓创建,谋发展,重建成果转化再提升;突亮点,显特色,推进工作再上新台阶;抓基础,强管理,促进各项工作新起色。重点抓好卫生应急能力建设、疾病防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医疗体制改革以及经费保障、项目争取、等多项工作,锐意进取,全面争先,全力打造人民群众满意的医疗卫生事业。)
第二篇:生命至上平安和谐
生命至上平安和谐
11月9日是全国
“119”消防宣传日,淄博市常家福彩希望小学全体教职员工在学校多媒体教室聆听了一场关于消防知识培训讲座,高青县消防大队的教官在《珍惜生命,远离火灾》这一讲座中,用了大量的事实数据,展示了大量骇人听闻事件的图片,警示我们消防安全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为了也让学生参与进来,提高大家的防范意识,特举行了主题为“生命至上,平安和谐”的消防教育活动:
1、通过消防宣传图片、黑板报、横幅、消防专刊等多种形式对消防知识进行了广泛的宣传。
2、这一天下课铃一响,刺耳急促的电铃就响起,学生老师都非常快速地从班级里、办公室里冲出来,有秩序有节奏地跑到操场,进行了一次逃生演习。
3、请消防大队的教官讲解了具体的逃生技能——呼救、报警、使用灭火器、逃生绳„„
让学生进行灭火和自救逃生技能的体验教育,使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活动切实掌握了防火灭火基本常识和自救逃生技能。
4、利用乡村大集向群众发放消防安全常识传单,让身边更多的人了解消防知识,增强消防意识,提高自救逃生的能力。
通过一系列的活动,让全校师生懂得了识别消防标志、火场逃生、预防火灾发生和扑救火灾等方面的消防安全知识。但愿每一天都是119,让火灾远离这个美丽的世界。
(段恒英 黄新泉)
第三篇:用奋斗奏响时代强音
用奋斗奏响时代强音
随着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我国始终保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人民生活越来越美好。与此同时,社会也迎来了加速转型期,文化多元化、信息多样化,各种矛盾风险叠加,劳动、人口红利不断减少,也让很多人,尤其是青年人,产生了迷惘之感。正因如此,在滚滚社会潮流中,我们更加要保持清醒和定力,不断拼搏和奋斗,用奋斗奏响时代最强音。
奋斗是提升价值的不二法门。作为社会的一份子,每个人都有自身独特的价值,个人有个人的价值,企业也有企业的价值,虽然价值不同,但我们需要做的是一致的,那就是努力提升自己的价值,而提升价值的不二法门就是诚实的劳动,辛勤地奋斗。只有用奋斗浇铸,梦想之花才能盛开。提升价值,并不是说要做轰轰烈烈的大事,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好分内事,在劳动中就能实现自己的价值。农民在田地间种植粮食、教师在学校内教书育人,医生在医院里救死扶伤,工人在生产线上奋力创新,每个人都在自己的岗位上不断努力以提升价值。在我们身边不断涌现的劳动模范、大国工匠,他们用自身的努力不仅提升价值,也造福了社会,他们是我们学习的榜样。试想,如果不奋斗,价值无法体现,人生也会失去意义,国家也无法稳步前行。
奋斗是通往幸福的必由之路。有人说过,劳动是幸福的源泉。脱离了劳动,幸福就成了无根之木、无源之水。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中国共产党人将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朝着这个目标奋勇前进。而我们每个人,都是不可或缺的参与者。每个人都有自身的幸福、自身的中国梦要实现,对幸福的定义和追求也可能千差万别,但毋庸讳言,要想实现幸福必须去奋斗,因为幸福不会自己来敲门,它需要我们用劳动的脚印一步步向前走,一步步实现自己的幸福。
奋斗是增强力量的重要途径。中国女排时隔十二年再次证明了自身和团结的力量,残奥会上的运动健儿虽然肢体残疾,但他们没有因此而消沉,通过不断地训练和奋斗,他们获得了更强更积极的力量。力量在劳动中积累,在奋斗中勃发。通过劳动和奋斗,我们不仅增强了身体的力量,也获得了心灵的力量。只有中国人民有力量,中华民族才有力量,我们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更进一步。
奋斗,提升价值、获得幸福、增强力量。用奋斗奏响时代强音,我们不能停止脚步,必须久久为功,善做善成。
第四篇:奏响人大监督的强音
奏响人大监督的强音
——赤水市人大常委会依法提升监督实效侧记
创新监督制度、突出民意民生、强化监督跟踪、实行监督问责、推进阳光监督……这是近年来赤水市人大常委会为提升监督实效奏响的一个个监督强音,使人大监督工作在宪法和法律的框架内,更加贴近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更加贴近人民群众的愿望和利益,监督实效逐步提升。
创新制度,抓好监督的着力点
2007年1月1日,“二十年磨一剑”的《监督法》正式开始实施。赤水市人大常委会敏锐地意识到,《监督法》的颁布将对人大的监督工作带来全新的理念和变化,甚至会带来整个人大工作方式的转变。随即,赤水市人大常委会通过举办专题培训班、开展大讨论等方式,对常委会组成人员、人大代表、人大工作者、市人大及其常委会选举任命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进行了深入、全面的培训。同时,还在市内各新闻媒体和网站开辟专栏进行宣传,将《监督法》列入“五五”普法的重要内容,为常委会依法监督打下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和舆论基础。2007年9月,新出台的《赤水市人大常委会审议意见及主任会议交办意见督办办法》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办法》规定,两次听取审议意见、交办意见的办理情况报告的满意度测评都不过半,将启动免职程序,直接责任者将“丢官”。这是赤水市人大常委会贯彻实施《监督法》,创新长效监督机制的举措之一。该制度因具刚性约束力,发布后引起20多个省内外县区市人大的广泛关注,纷纷来电来函、来人咨询学习。
这仅仅是赤水人大常委会制度创新的一个缩影。创新完善制度,推进规范监督,一直是赤水市人大常委会常抓不懈的工作。为了推进监督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赤水市人大常委会对照《监督法》的要求,对已有的规章制度进行全面清理,保留了符合规定的10多个工作制度,修订完善了2个工作制度,废止了5个工作制度。另一方面,在结合实际、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先后出台了《关于听取和审议市人民政府、市人民法院、市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的规定》、《监督司法工作的若干规定》等20多个规范性制度,每个制度都有较强的法制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都是针对工作实践中发现的普遍性问题而制定。如针对行政事业单位法定代表人不重视行政应诉的问题,出台了《赤水市规范行政首长出庭应诉决议》,对行政首长出庭应诉作了刚性规定;针对近年来城市规划变化无常、建筑“长高长胖”的现象,出台了《城乡规划监督暂行办法》;为规范政府各种融资行为,出台了《关于审议政府性项目融资报告或议案的暂行办法》等,形成了依法、系统、规范、科学的监督制度。
突出民生,选准监督的落脚点
除了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事项,紧密关注民生问题,始终是赤水是人大常委会的监督核心。“赤水教育质量亟待提高”、“殡葬服务收费太高,管理不规范”、“城市规划变化无常、绿地、公共用地莫名消失”等现象严重,群众十分不满,反映强烈,……这些群众关心的监督议题是赤水人大常委会在公开征集中收集到的。
每年年初,人大常委会都要通过媒体公告、代表建议、征求意见等各种形式面向社会公开征集审议监督议题,保证议题符合赤水实际,找准制约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点问题,找到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近年来,赤水市人大常委会分别对殡葬改革、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教育教学、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城乡规划和建设、市区天然气
供应等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和民生问题开展监督,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得到群众的一致认可。
阳光监督,找好监督的支撑点
“公开是最有效的监督方法。”这是赤水人大常委会在工作实践中形成的重要共识,只有公开才能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监督,才能增强人大监督的力量,才能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从议题选择开始,到调研、审议、决定,直到问题得到解决落实,赤水人大常委会始终把监督工作进行公开,臵于广大人民群众的监督之下。除通过电视、报纸、网络公开向社会征集常委会和主任会议议题外,还将常委会专题调研报告、审议意见、主任会议交办意见、决议、决定以及市人民政府专项工作报告和审议意见、交办意见办理落实情况和决议决定执行情况等,通过赤水人大网、赤水通讯等媒体向群众和社会公布,坚持邀请人大代表列席常委会议和公民旁听常委会议。这些监督公开措施,调动了群众参与监督的积极性,增强了监督实效。
跟踪问效,抓住监督的关键点
“监督工作重在落实,落实的关键是抓好跟踪督办”这是常委会主任祁德昆对提高人大监督实效的要求。为强化跟踪督办,常委会出台的《审议意见和主任会议交办意见督办办法》、《“一府两院”报告执行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决议、决定和办理审议意见情况的规定》、《赤水市人大常委会跟踪督办办法》等制度,明确了办理时限、办理程序和问责制,如果一个审议意见办理第二次后,在测评中满意票仍不过半,主要责任人将被免职或撤职,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督办办法和力度。
跟踪督办坚持“穷追不舍”,这是赤水市人大常委会的重要监督手段。近年来,赤水人大综合运用视察调研、听取专项工作汇报等形式,对赤水竹浆林纸一体化项目、竹产业公路建设、工业园区建设、旅游产业发展、中央新投项目等中心和重点工作开展了专项监督,把事前介入、事中参与、事后督促统一起来,对推进重点工程建设起到重要的作用。正是坚持跟踪问效的监督方法,才推动了许多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问题的解决。
2008年初,赤水人大常委会把城乡规划建设工作作为常委会重要监督议题,组织常委会组成人员和部分市人大代表对城乡规划建设工作进行专题视察。12月,听取了市政府关于城乡规划建设工作情况报告并进行了满意度测评,报告没有获得通过。常委会印发审议意见,要求市政府办理答复,明确城教工委进行跟踪督办。2009年,由于在城市规划建设中存在严重的违法违纪行为,分管城市建设的副市长和建设局长、副局长等相继落马,在当年11月听取和审议市政府关于办理落实城乡规划建设工作审议意见的情况报告时,满意率依然未能过半,报告仍未通过,市政府被要求重新办理审议意见。针对城市规划建设中的乱象,市人大常委会研究出台了《城乡规划监督暂行办法》,加强了监督力度。市政府也加大了整改力度,出台了《赤水市建设项目选址规划管理规定》、《建设用地规划许可管理规定》、《建设项目调整容积率审批程序》、《建设行政许可责任追究制度》等制度,规范了城乡规划审批管理程序,完成了城区几条大道的控制性详规,严格查处城乡规划违法违规案件,城乡规划和建设工作逐步规范,规划变化无常、建筑“长高长胖”等乱象基本得到遏制。在2010年9月的常委会上,市政府《关于重新办理市人大常委会关于城乡规划和建设工作审议意见的情况报告》经过三审终于获得通过。
2007年以来,赤水市人大常委会对住房货币化改革、殡葬改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教育工作、城市规划与建设、财政预决算等群众
普遍关心的工作均进行连续的跟踪监督,一些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重要领域的问题得到有效改进。如殡葬行业中的一些垄断现象得以打破,群众的丧葬负担有所减轻;教育工作经费增加、教育资源优化、激励机制健全、队伍建设强化等措施,使教育质量多年下滑状况得到改变。
依法监督,务实为民。赤水市人大常委会始终恪守这一监督理念。对取得的成效,赤水市人大常委会并不满足,相反,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仍然促使其不断探索创新监督方式,务求为当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维护人民群众合法利益而不懈努力。
第五篇:奏响薪酬改革新强音
奏响薪酬改革新强音
尹晓文
近期,“分公司经营体销售提成工资激励办法”的出台,直指薪酬改革之要害,以确保基本量、鼓励增量、落实到人、突出“拓市场、调结构、创效益”关键激励要素为改革突破口,奏响了营销系统薪酬改革的新强音!
“物有本末,事有始终,知所先后则近道矣”。面对严峻的市场形势,营销改革似乎是千头万绪而又困难重重,然而我们的当务之急在于解决好合同缺口、调结构差距大和创效益能力不强等突出问题。问题的解决必须从激活人力资源入手,大刀阔斧的进行薪酬制度改革,充分发挥好薪酬绩效管理总抓手的作用,激发出“人人有指标、人人争业绩”的活力。在这个问题上任何的摇摆和畏惧,只会是贻误发展时机,给“变革创新,做大做强营销”带来无穷后患。改革是我们生存发展的唯一出路,不改革只有死路一条。此次薪酬改革中发出的新强音,无疑会给即将在各试点分公司铺开的薪酬改革注入一剂“强心针”,使大家提振士气,明确攻坚方向,义无反顾的甩开膀子往前冲。
毋庸讳言,由于种种原因,我们以前的薪酬分配制度还不能完全跟上市场经济改革的要求和营销变革创新的步伐。十八届三中全会的精神中进一步强化了市场的作用,市场在资源配臵中的作用,由原来的起基础性作用上升为起决定性作用。然而,目前我们在运行机制上还残留着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许多痕迹,在干部职工思想上许多计划经济体制下 1
形成的旧观念还根深蒂固。这主要表现在:一是思想观念陈旧,与完全市场化要求差距甚远,对职工与企业是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的认识还停留在计划经济的认识水平上。有些销售人员甚至提出“客户跑了很多,虽然没拿到单子,但没有功劳也有苦劳,需要进行奖励”。黄志明总经理明确指出,这种想法是不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苦劳只能发基本工资,功劳才能拿奖励工资。二是薪酬分配制度还不能有效地发挥激励作用,职工收入不能完全由工作业绩体现,重点关键业绩指标和公司的“调结构”品种的激励力度不够,绩效考核管理执行不严,考核中的奖勤罚懒、奖优罚劣落实不到位,部分单位存在吃“大锅饭”现象。三是干部职工缺乏动力和压力。似乎只要我在企业里待着,按时上下班、出满勤、干满点,领到工资、拿到奖金,是理所应当、天经地义的事情,什么“个人业绩、公司利润”,都与我相距甚远,工作缺乏危机感,积极性难以充分发挥。以上问题直接导致了在贯彻落实营销变革创新战略意图的过程中执行不到位、攻坚克难能力不强、“拓市场、调结构、创效益”缺乏后劲。
薪酬改革之于当下的营销系统,已经不是要不要改革的问题。问题在于,如何系统的做好这项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艰巨工程,如何拨好“do、re、mi、fa、so、la、si”七个基本音,奏响薪酬改革新强音,激发营销全局工作的活力,这是我们需要认真琢磨的问题。具体来讲,就是要在此办法推进实施过程中,拨好思想观念、落实到人、关键指标、公平公正、指导服务、化解风险、人岗匹配这七根琴弦。
拨好思想观念的第一根弦,解决为什么要这样做的问题。薪酬改革对于大家思想观念的冲击或许远远大于实际的制度性结果。党、政、工、团的各级组织要齐心协力做好深入、细致的宣传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引导广大职工转变观念、提高认识,营造深化改革的舆论氛围,牢固树立“绩效工资只能从绩效中来”和“增量越大、结构越优、收入越高”的观念。要让每一名销售人员都明白,营销系统一定要靠本事吃饭。销售人员没有绩效,企业的利润如何实现?企业没有利润,我们的薪酬没有支付的渠道和来源,待到企业倒闭破产之时,“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我们更是丧失了基本的生活保障和生存立足的境地,更不要说绩效工资了。
拨好落实到人的第二根弦,解决靠谁去做的问题。经营体中的每一名销售人员是创效的主体,要让马儿跑,就要让马儿吃草。各单位能否根据自己实际情况,切实制订好细化到人的分配办法,坚持超目标激励部分严格按业绩落实到个人,无基本销售指标人员不能参与分配,是此次薪酬改革成败的关键。否则,改与不改一个样。同时,要通过广泛深入职工,共同研究讨论绩效考核的方法,强化全员全过程参与,激发大家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让全员行动起来,不断加深职工对绩效考核的理解和认同,形成广大职工自觉、自发参与绩效考核的格局。确保具体实施办法简单易懂,可操作性强,让每一位职工可以计算出自己应得的绩效工资。
拨好关键指标的第三根弦,解决朝什么方向做的问题。关键指标就是关键激励要素,是总公司战略发展目标的导
向,是销售工作努力方向的指挥棒。各单位要坚持组织目标导向,突出基本量、增量、调结构量等关键激励要素。要让大家都明白,完成了基本量只能保证我们有米吃,要想吃好米、吃精米,就必须加大调结构力度,多卖专用钢、多销效益品种。在分解关键经营指标的过程中,要做到绩效指标“可验证”。以科学的方法解决指标分解和定量评价障碍,对定量指标,将指标细化成精确数值,用数字评价工作质量和效果;对新试新推产品、新客户开发、团队建设、遵章守纪和工作执行力等方面综合激励要素的定性指标,细化过程,使工作细化到可以准确评价。同时,在激励机制改革中要协调好内部“前方”与“后方”的关系,本部员工与属地员工的关系,尽可能实现多赢、共赢局面。
拨好公平公正的第四根弦,解决心服口服去做的问题。薪酬分配过程中的公平、公开、公正,是确保改革顺利实施推进的前提条件。俗话常说,人人心里自有一杆秤。这杆秤中最关键的就是“均分工作量”。“均分工作量”不是简单的按销售量进行平均分配工作,而是要根据销售渠道的特点、销售品种的难度、创效益的大小等因素,将整体工作分解成一个个工作量差不多的工作包,再将工作包通过一定的形式分配到每一位销售人员身上。如何做到“均分工作量”,让每一位销售人员从内心感到起点公平,是对各单位管理人员智慧的一种考验。我们的管理人员要努力在坚持组织绩效最大化的前提下,善于倾听职工不同的意见和建议,形成合理的工作分工。
拨好指导服务的第五根弦,解决怎样做的问题。作为“关键的少数”,各单位管理人员积极向职工提供工作上的指导服务是至关重要的。管理人员在指标制定、指标执行、评价反馈、改进提高等方面,不能只提出目标,而过程管理缺失。管理人员既要当好“裁判员”,更要当好“教练员”。为职工鼓士气、作表率、教方法、作沟通,发挥好三个作用:引导作用——让职工真正明白总公司、各单位等各层次对他的要求和期望。通过沟通,让职工清楚本岗位要干什么、干到什么程度、什么时间完成、如何评价;辅导作用——帮助职工掌握工作思路、工作方法,强化过程管理,及时纠正工作中的偏差,帮助其提升绩效;评价作用——公平、公开、公正进行评价。
拨好化解风险的第六根弦,解决和谐发展的问题。在营销改革中,薪酬制度改革涉及面最广,参与程度最高,它直接关系到每一位职工的切身利益,是整个改革中最敏感的地方。薪酬改革成败是事关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大事,是一个探索总结、创新提高、制度规范的复杂进程,是一项政策性强、涉及面广、充满矛盾甚至风险的系统工程。各单位要将改革中可能出现的困难、问题估计和预判的充分些。一方面要在认真调研、科学分析的基础上,积极推进、稳妥实施,不断完善修补实施办法中的缺陷与漏洞,及时补救解决。另一方面,在确保组织绩效和公平公正的前提下,也要大胆的去推进,不能畏手畏脚,对妨碍改革、干扰改革的要及时教育引导,以高度的责任感妥善化解好改革中的各种矛盾,确保改
革目标实现。
拨好人岗匹配的第七根弦,解决共同发展的问题。薪酬改革后最理想的状态是实现组织绩效与个人绩效的共同提高,在营销事业不断发展壮大的同时,我们每个人也能获得良好的发展空间。因此,薪酬改革不仅仅是体现在个人收入上的差别,还应该将绩效考核的结果作为今后岗位适配性评价、人员退出交流、干部任免的重要绩效依据。只有将个人工作绩效作为人岗匹配最重要的评判标准,才能使职工普遍树立起“收入凭贡献、岗位靠竞争”的观念,才能变“相马”为“赛马”,在竞争中选贤任能,让更多勇担当、有本事、务实肯干、能真真为企业创造价值的人脱颖而出,才能确保营销队伍始终保持一种奋发有为、勇于担当的精神状态。
人的因素永远在企业改革发展中起决定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说,能否奏响薪酬改革新强音决定着我们营销事业发展的兴衰。“企兴我富,企衰我穷”。今后一个很长时期,钢铁市场形势依然严峻,三中全会强化市场化改革、武钢改革创新的又一次浪潮即将来临。作为国企的一名职工,我们与企业早已结成利益和命运的共同体,除了改革创新,我们已别无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