塘角鱼的人工养殖技术[推荐阅读]

时间:2019-05-15 14:23:1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塘角鱼的人工养殖技术》,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塘角鱼的人工养殖技术》。

第一篇:塘角鱼的人工养殖技术

塘角鱼人工养殖技术

养殖塘角鱼具有投资少、技术简便的特点,而且塘角鱼生长速度快,群体产量高,耐低氧,可以进行高密度养殖。现将塘角鱼的人工养殖技术简介如下:

一. 池塘条件

塘角鱼对池塘要求并不十分严格,一般的养鱼池塘只要塘基坚实,无渗漏,稍加改造后即可作为塘角鱼单养池塘。池塘的水源要求水量充足,水质良好,面积以0.13--0.2公顷为宜,水深应保持在1--1.5米。池底的淤泥厚度应保持在20--30厘米,以利于塘角鱼的活动与觅食。由于塘角鱼具有群居和穴居的习性,应在池底设置一些石块、瓦管、竹筒等,既供其栖息,也便于捕捉。高密度精养池塘还应安装增氧设备。

二. 放养前准备

鱼种放养前,将池水排干暴晒3--5天,经过简单修整后用生石灰彻底消毒,每0.067公顷用量为50--75公斤,加水化浆后全池均匀泼洒。3天后注入新水50--60厘米,此时,为了培育水中的浮游生物,以便为鱼种提供大量的天然饵料,需要向水中施入畜禽粪便,每0.067公顷用量为200--300公斤。

三. 养殖模式

塘角鱼具有辅助呼吸器官,能在低氧水体里正常生活,因此采用池塘高密度单养的模式非常适宜。投放的鱼种个体适宜在6.5厘米以上,以避免种内残杀。每0.067公顷放养3万--4万尾,同批放养的鱼种要求规格整齐。

第二篇:大雁人工养殖技术

大雁人工养殖技术

中国农业网:2004-04-05 信息来源:

[打印] [关闭] [查看评论] [进行讨论] [专家答疑] [加入收藏夹] [推荐给朋友] [发

布类似信息] [繁體中文]

 大雁又称野鹅,是鸭科雁属中的鸿雁、灰雁、豆雁、雪雁等的总称,属大型候鸟,是我国重要的水禽之一,为国家二类保护动物。大雁肉蛋白质含量高,是高蛋白低脂肪食品;蛋富含钙、磷、铁等人体必需的矿质元素,具有极高的滋补保健功效,是传统的上等野味珍品。其羽绒轻软,保暖性好,可作服装、被褥等的填充材料,较硬的羽毛可制成扇子等工艺品。近年来野生大雁日趋减少,人工驯化不仅经济效益显著,还可以有效保护这一优良品种。

大雁种蛋的人工孵化

1、种蛋消毒。种蛋产出后往往被垫草和粪便污染,表面有少量

细菌,30分钟后细菌便可通过壳孔进入种蛋内部。因此应及时对种蛋进行消毒。先将种蛋放入消毒柜内,按每立方米28毫升福尔马林溶液和14克高锰酸钾备好药品,将福尔马林倒入玻璃或搪瓷容器内(由于反应时会产生大量气泡,所用容器的容积要较所用福尔马林的体积大5倍~7倍),然后倒入高锰酸钾,关闭门窗,数分钟后,甲醛蒸汽溢出,12小时~24小时后打开门窗,放出残余气体,将种蛋移入贮藏室。

2、预热。孵化前对种蛋进行预热,可使胚胎对外界环境有一个适应的过程,防止种蛋出汗。先用高锰酸钾或菌毒杀、百毒杀等药物按说明配成所需浓度,将种蛋在药液中浸泡3分钟~5分钟,捞出晾干,放置在孵化室内预热6小时~8小时。

3、孵化管理。①温、湿度的控制。整批入孵的种蛋,以变温孵化为主,温度变化范围控制在30℃~37℃;前高后低逐步降温;分批入孵的种蛋则采用38℃~38.5℃的恒温孵化。湿度的控制原则为两头高,中间低。1天~3天保持65%~70%,4天~28天控制在60%~65%,29天~31天提高到70%~75%。此外,在保证正常温、湿度情况下,尽量通风顺畅。②翻蛋、照蛋与凉蛋。自动翻蛋的孵化机每2小时翻蛋一次,手动或采用土法孵化时每3小时~4小时翻一次,翻蛋角度为45~90度。大雁种蛋在整个孵化期内需进行三次照蛋。第一次在孵化后第5天进行,拣出无精蛋和死蛋。第二次在第10天进行,拣出死胚蛋,并及时查明原因,调整孵化条件。第三次在第26天进行,主要观察胚胎发育情况,决定落盘时间。机器孵化每天定时打开机门两次,孵后16天还要将种蛋从蛋盘架上抽出2/3左右进行凉蛋,凉蛋时间控制在30分钟之内。土法孵化可通过减少覆盖物,增加通风量等方法凉蛋。

4、助产。大雁种蛋蛋壳较厚,雏雁的破壳齿不是很锋利,有些幼雏不能正常出壳,因此在出雏期间应适时助产。将尿囊血管已经枯萎,内壳膜发黄的、胚蛋用剪刀等在蛋钝部轻轻打开,拨开蛋壳1/3左右,并用手将雏雁的头轻轻拉出,放入出雏器内令其自行出壳。

雏雁的饲养管理

雏雁是指从孵出到满1月龄这一时期的幼雁。这一时期是人工驯化的关键阶段,同时因雏雁消化机能不全,体温调节能力差,因此需精心饲养管理。

1、温度与密度。初生幼雁畏寒怕冷易聚堆挤压造成伤亡,因此必须保持合适的温度与密度。1日龄~4日龄保持30℃~28℃,每平方米20只~25只;5日龄~14日龄保持27℃~25℃,每平方米15只~20只;15日龄~30日龄保持24℃~18℃,每平方米10只~15只;30日龄以后即可脱温饲养。

2、饮水与饲喂。雏雁第一次饮水又称潮口,雏雁出壳后12~18小时,在水盘内放入2厘米~2.5厘米深的0.01%的高锰酸钾水溶液,将雏雁放入水中自由饮水3~5分钟。饮水后即可开食,开食料为浸泡好的碎米掺切碎的菜叶,也可以是拌潮的配合饲料加菜叶,其比例为1∶2~3。雏雁所喂青料一定要新鲜、洗净、切细;精料宜软不宜硬,但不可过黏。1日龄~3日龄将饲料撒在报纸或塑料布上任其自由采食,每天给料4次~5次,4日龄以后可用料槽饲喂,每天给料6次~7次,并将青饲料的比例提高到70%~80%。21日龄以后,雏雁消化能力大大增强,可适当掺喂一些粒料或碎玉米。雏雁饮水量较多,应保证全天不间断供水。

3、防潮防病。潮湿的环境往往会引发多种疾病,因此育雏室必须宽敞明亮,光照充足,通风顺畅。垫料要清洁干燥无霉变,用具经常清洗、晾晒、消毒。运动场要天天清扫,保持卫生。还可在饲料或饮水中投喂大蒜汁、青霉素等,可预防疾病。

4、放牧。为增强雏雁体质,尽快适应周围环境,天气晴好时,可在上午把满7日龄的雏雁赶到放牧地自由活动20分钟~30分钟;15日龄以后可将雁群赶到浅水中游泳30分钟~50分钟,上下午各一次;30日龄以后便可全天放牧。

商品肉雁的饲养

1月龄至未进入繁殖期之前的大雁为青年雁。青年雁采食量大,抗逆性强,是生长发育最快的阶段。这一阶段可全天放牧,归牧时适当补充一些精料。待主翼羽完全长出后即可育肥。对商品肉雁的育肥主要是限制其活动,减少体内养分的消耗,促使其长肉和沉积脂肪

。育肥前根据雁群的数量用木条、树枝、秸秆等隔成若干小栏,栏高60~70厘米。饲槽与水槽挂在栏外,通过栏的间隙采食。一般每栏约1平方米,养肉雁2只~3只。开始育肥前驱除体内寄生虫,育肥前每天喂3次~4次,饲料以玉米为主,另加15%的豆饼,5%的麦麸,10%的叶粉和0.35%的食盐,中午加喂一次切碎的青饲料,保证全天饮水。如此育肥2周~3周达4千克左右时即可出栏。

种雁的饲养管理

当青年雁主翼羽完全长出后,选择体型较大、体质强健、身体各部位发育均匀的大雁留作种雁,并按1∶2~3的雌雄比例调整好雁群。此时的大雁飞翔能力已经较强,为防止逃窜,对未在幼雏时实施断翅手术的大雁,应将其主翼羽拔掉。

留作种用的大雁仍以放牧为主,适当补充精料,饲料的营养水平要逐步提高,适当增加光照时间,尽可能多地补充青绿饲料,以促使其尽快达到性成熟。野生大雁性成熟较晚,雌雁需3年才能够产蛋,经人工驯养的大雁,其性成熟期可提前至9月~10月龄。

大雁的交配活动需在水上进行,在繁殖期内应增加放水次数,延长放水时间,尤其是上午。一般种雁交配后便开始产蛋,每隔2天~3天产一枚,初产雁年可产蛋15枚左右,第二年至第六年产蛋量在25枚左右。繁殖期的雌雁腹部比较饱满,出归牧时不要驱赶过猛,最好是选择近处,地势平坦,有充足水源和牧草的地方放牧。放牧期注意观察,如发现有行动不安、四处寻窝的种雁,应及时将其捉住,并用食指按压肛门看是否有蛋,若有蛋应将其送回产蛋窝,防止其养成在牧地产蛋的坏习惯。

大雁常见疾病的防治

1、小鹅瘟。该病是由小鹅瘟病毒引起的雏雁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消化道感染,20日龄以内的雏雁易发病,主要在冬末春初季节流行。临床症状:精神沉郁、缩颈、步行艰难、常离群独处,接着出现消化功能紊乱现象,拉稀、少食或绝食。后期严重下痢,排出灰白色或黄色浑浊带有气泡或假膜的稀粪。临死前可出现神经症状,颈部扭转,全身抽搐或发生瘫痪。

防治措施:接种小鹅瘟弱毒疫苗,或采用成年鹅制备的抗小鹅瘟血清,皮下注射0.5毫升即可预防。若雏雁在3天~5天发病,说明孵化器已被污染,应立即停止孵化并进行彻底消毒,然后才能继续孵化。

2、雁流行性感冒。该病又叫雁渗出性败血病,是由志贺氏杆菌引起的雏雁急性传染病。可由病原菌污染饲料和饮水而引起,也可经呼吸道感染。主要在春秋两季流行。临床症状:该病潜伏期很短,感染后几小时就可出现症状,鼻腔有浆液性鼻漏,呼吸困难,发出鼾声,不时强力摇头,严重时脚麻痹,不能站立,病程2天~4天,死前出现下痢。防治措施:用抗生素和磺胺类药物治疗。口服敌菌灵30毫克/千克体重,每日2次,一般4日即可治愈。

3、雁蛋子瘟。该病是产蛋母雁的一种细菌性传染病,主要由卵巢、输卵管发炎引起。临床症状:肛门有发臭的排泄物,混有蛋白和卵黄小块,2~6天后,不食不饮,失水,衰弱而死。防治措施:口服呋喃唑酮,每只雁25毫克,混合在饲料中连服3天或肌肉注射链霉素、氯霉素、卡那霉素等。

4、绦虫病。雁绦虫病的原虫为剑带绦虫和膜壳绦虫,中间宿主为剑水蚤或淡水螺。雁若误食了被感染的剑水蚤或淡水螺,绦虫在肠道发育成熟,可严重侵害2周龄至4月龄的雁只。多在春末和夏季发病。临床症状:首先出现消化功能障碍,排出灰白色的稀薄粪便,混有白色的绦虫节片,食欲减退,到后期完全不食。生长停顿,消瘦,精神萎靡,不喜活动,离群,腿无力,向后面坐倒或突然向一侧跌倒,不能站立,一般发病后1天~5天死亡。

防治措施:一是避免在死水塘里放牧,以免与剑水蚤接触。二是经常检查,对感染有绦虫的雁群,应有计划地驱虫,以防止病源传播。三是雏雁与成雁应分开饲养、放牧。四是用吡喹酮10毫克/千克体重,灭绦灵60毫克/千克体重,硫双二氯酚200毫克/千克体重,丙硫苯咪唑40毫克/千克体重,分别用少量面粉和水拌和,然后按计量称取药面,做成丸剂,塞入雁的咽部。

zgnyyouxiang@126.com

本信息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

|关于我们 |汇款须知|服务条款|免责声明|网站地图|中国农业网站联盟|给中国农业

网留言

 【综合1QQ群:13380660】【综合2QQ群:19668736】【查看其他QQ群】【客服人员联

系方式】

中国农业网版权所有 1999-2016 著作权与版权声明

网络实名,通用网址_中国农业网 京ICP证030017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文网文[2004]0031号

 o

第三篇:大麦虫人工养殖技术

大麦虫人工养殖技术

大麦虫,又称超级麦皮虫(superworm, zophobas morio)原产于南非及中非,是我国近年来从东南亚国家引进的优良饲料昆虫品种。早于 1985 年便开始在美国进行人工繁殖,现在世界各地把它普遍作为喂饲爬虫类、鸟类及鱼类的食物。最大体长达5-6厘米,比一般黄粉虫(Mealworm, Tenebrio molito)个体大3—4倍,成虫繁殖量也比黄粉虫多3倍以上(每只雌性大麦虫经交配后可连续产卵600至1000粒,而黄粉虫最多不超过300粒)。

大麦虫的幼虫含蛋白质51%、含脂肪29%,并含有多种糖类、氨基酸、维生素、激素、酶及矿物质磷、铁、钾、钠、钙等,营养价值远远超过蝇蛆、蚯蚓、黄粉虫和蟋蟀等昆虫饵料,加上它外皮较软且易于消化,适口性好,是养殖各种龙鱼或观赏鱼、观赏鸟、棘胸蛙、鳖、蛇等稀有动物的绝佳饵料。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珍稀畜禽和特种水产动物的需求必将越来越大。当今,由于蛋白质饲料资源相当缺乏,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养殖业的发展。因此,对大麦虫的开发与利用,势必作为今后解决蛋白质饲料来源的主攻方向。它不断可以直接为动物提供高档蛋白饲料,也可以为人类提供蛋白食品。

大麦虫产业化养殖因其投资少、技术简单易学、适合工厂化生产和家庭养殖等优势,被许多昆虫专家称为是继家蚕、蜜蜂、蝇蛆和黄粉虫之后,最有希望的新兴昆虫产业,养殖前景十分看好。

大麦虫养殖是一项低投入、高产出的新型养殖业,具有节地、节水、节能源、节空间、节人力的“五节”特点。解决蛋白质饲料来源,将人工饲养昆虫作为的主攻方向,大麦虫的开发即是突出代表之一。

一、基本简介

大麦虫的幼虫含蛋白质51%,含脂肪29%,并含有多种糖类、氨基酸、维生素、激素、酶及矿物铁、钾、钠、钙等,营养价值远远超过蝇蛆、蚯蚓、黄粉虫和蟋蟀等昆虫饵料,加上它外皮较软且易于消化,适口性好,是养殖 石蛙等稀有动物的绝佳饵料。

二、形态特征

大麦虫近年从东南亚国家引进,是一种步甲科种类的幼虫。老熟幼虫最大体长6厘米左右,比一般的黄粉虫长2-3倍、大3-4倍,产量是黄粉虫的5倍以上,营养价值更是远远超出幼体蟋蟀和黄粉虫。雌性成虫体形比雄性成虫个体明显偏大。由于它含有大量人体所必需的微量元素,其营养价值更是远远超出同类科目的其他昆虫。由于大麦虫个体大,营养丰富,随着生产养殖技术的成熟,大麦虫作为一种重要的活体饵料,逐步将发展成为与黄粉虫、蟋蟀、蝗虫、蚯蚓相当甚至取而代之的趋势。

三、生活习性

大麦虫喜干燥,生命力强,并耐饥、耐渴,全年都可以生长繁殖,以卵-幼虫-蛹直至羽化为成虫的生育周期约为100天左右。温度在6℃以下时进入冬眠,其生长发育的最适温度为18℃~30℃,39℃以上可致死;空气相对湿度要求在60%~70%较适宜。大麦虫的卵外表为卵

壳,内层是卵黄膜,里面充满乳白色的卵内物质。卵期7-10天。在26℃-32℃下成虫产卵最多,每只成虫最高可以产卵1000粒左右,质量也高,19-25℃产卵只有500粒左右,低于15-18℃只有150粒左右,低于14℃很少交配产卵,低于10℃不交配产卵(目前有的人说产卵量仅为150粒左右不知是饲养技术问题还是品种问题)。大麦虫喜欢群集,室温13℃活动取食,5℃以上仍能生长,以25℃-32℃的温度生长最快,39℃以上则会造成大批死亡,幼虫和成虫有大咬小的残杀性(观察的结果是:在饲料中缺乏维生素和矿物质添加剂的情况下、饲料缺乏、密度过高、湿度过大的情况下),幼虫有时也把蛹咬伤。因此,要将同龄的虫、卵、蛹、成虫筛出,放在各自的容具中饲养

幼虫生长过程中,体表颜色先呈白色,蜕第一次皮后变为黄褐色,以后每4~6天蜕皮1次,幼虫期共蜕皮6次。幼虫30日龄体时在饲料中化蛹,化蛹时将头部倒立在饲料中,左右移动摩擦头部进行化蛹,室温20℃以上,蛹经一周时间蜕皮变为成虫。虫刚羽化后翅白色而较软薄,1~2天后变硬转黑褐色。喜在夜间活动,爬行迅速,不喜飞行。羽化后一周产卵。大麦虫幼虫每公斤约700--800条,雌雄比例6:4,可产卵雌虫有400条左右,每个雌虫产卵以最少200粒计算,经3-4个月饲养可产幼虫80000条折合100公斤以上。

四、大麦虫养殖技术

饲养大麦虫的场所最好选择在背风向阳、冬暖夏凉的屋里,光线不宜太强,保持温暖,最适宜温度是18~30℃,相对湿度70%。夏季气温高时,洒水在地上降温;冬季要保温,以保证大麦虫正常生长发育的需要。

成虫的饲养:成虫羽化后6~11天开始产卵,会有连续长达50天以上的时间产卵,喂养的好连续产卵可长达4-5个月直至死亡。先在饲养筐中底部放一个特制的筛子(筛子采用3目不锈铁丝制作,面积与筐底相等,主要的作用是快速分离成虫和卵块),在筛子上洒上成虫的食物,成虫产卵3天后,将下面的筛子提起,轻筛一下,虫卵和麦麸等就全部掉下去,筛子上面剩下的就是全是成虫,马上将筛子连同成虫放入另外一个养殖筐中,加入成虫的饲料继续给成虫产卵(成虫就是产卵在饲料中的),如此周而复始;一周后孵出幼虫,把小大麦虫倒在盛有麦麸的饲养容具中饲养。也可将成虫放在一张白纸上,撒些糠麸在纸上,任成虫产卵,每隔二三天换纸1次,成活率一般有90%以上。这种操作方法大约7-10天应给成虫换料1次,换下的料中可能有卵料,不要马上倒除,集中放好,待卵块孵化出来后采用饲料引诱的方式集中收集到另外的饲养框中饲养。每次取卵后要适当地给成虫添加青料和精料,及时清理废料或蛹皮。饲料配方饲喂方法见后面介绍。成虫喜欢晚间活动,所以晚上多喂,青料可直接投放在饲养容具中,让大麦虫自由采食。夏季气温高,幼虫生长较快,蜕皮多,要多喂青料,供给充足的水分,可喂些菜叶、瓜果等。气温高时多喂,气温低时少喂。幼虫初期,精料少喂,蜕皮时少喂或不喂,蜕皮后随着虫体长大而增加饲喂量。也可把精料用水拌成小团,切成小块放在网筛上让其自由摄食。一天的投铒量以晚上箱内饲料吃光为限。采用早、晚投足,中午补充的办法。在幼虫饲养期投料要注意精、青料搭配,前期以精料为主,青料为辅,后期以青料为主,精料为辅。未成龄幼虫要多喂青菜,对蛹和成虫的生长发育有利。有的老龄幼虫在化蛹期以后,食欲表现较差,可加喂鱼粉,以促进化蛹一致。幼虫因生长速度不同,出现大小不一的现象,按大小分箱饲养,一箱可养幼虫3000~4000只,老龄幼虫2000~3000只。饲养过程中要根据密度及时分箱饲养,降低饲养密度,因为密度过高就会引起大麦虫的相互残杀。当幼虫化蛹时多投青料,有利于化蛹及蛹后的羽化。每天要及时把蛹拣到另一盒里,再撒上一层精料,以不盖过蛹体为宜,避免幼虫蛟伤蛹,保持温度和气体交换。

五、大麦虫的饲料配方

1.幼虫的饲料配方:麦麸75%玉米粉10%,鱼粉2% 2.成虫的配方:麦麸50%,鱼粉4%,中猪全价饲料(或大鸭全价饲料)15%,发酵的秸秆或统糠26%,食糖4%,混合盐1%。2.成虫的饲料配方另外添加饲用复合维生素(金赛维)50克,猪用预混料(百日出栏)80克,饲用混合盐250克。,可延长成虫寿命,提高产卵量。

六、经济价值

大麦虫体形较大,体壁甲壳质所占比例较小,利于饲喂对象的消化,另外大麦虫活动灵活,较耐低温,非常适合石蛙的生长需要。完全可以替代蚯蚓、黄粉虫等活体饵料。

七、发展前景

大麦虫于2005年刚从国外引进试养,各地在生产养殖技术上,还在不断探索与研究之中,所以在我国尚未形成规模产量,而市场需求急剧增加,尤其是近年来以石蛙等特种养殖业的迅速发展,亟需大麦虫这类个体较大、营养较为全面的活体饵料进入市场。促进各类特种养殖业发展。相信不久就会慢慢地取代目前黄粉虫养殖的大部分市场,发展的空间非常大。

第四篇:石蛙人工养殖技术

石蛙人工养殖技术

石蛙养殖看似简单,实际上成功率不高,常使初养者吃尽苦头。南方诸省近年来在石蛙人工饲养方面做过不少尝试,但是真正成功并取得明显经济效益的比较少;主要原因是石蛙的生长条件比较特殊,对环境要求较高,如果没有把其生长规律弄清楚,很难养殖成功。下面列出近年来一此养殖户在养殖过程中总结出的一些规律和经验。

1.石蛙属于流水生活型。常栖于山区水流较缓的小溪内或在流溪的迥水坑内,溪的两岸植被丰富。它们很少离开水域,体色常与它们的居住环境相适应。第二性征向着强烈地拥抱方式发展,雄性体大,前肢极为粗壮,婚刺也极发达,这些特点与繁殖特性有很大的关系,产卵时,雌雄必须将卵产在流水所冲击的溪边,交配时雄性强有力地拥抱着雌性,并借助于腹部的棘加强雄性的固着力,使它们不为水流所冲散。石蛙具内声囊,发声低浊而大,雄性叫声为“咕咕咕”雌性以“咔咔咔”声相应。石蛙有群居和夜间觅食的习性,往往几只或几十只堆在一起共栖一处,在安静适宜的环境中,石蛙白天也出穴觅食,夜间是活动的盛期。石蛙善跳和攀爬,平时活动较弱、平稳,在繁殖盛期,活动频繁,具有鸣叫和抱对等行为。石蛙喜食活动的动物,一般不食死的或不动的食物,在自然状态下,石蛙的食性广泛,除昆虫、蜈蚣、蜘蛛、马陆、蜗牛、螺、蚬、蚯蚓、虾外还捕食蟹、杂鱼、泥鳅、幼蛇和小型鸟类。不同地区的石蛙,由于环境所能提供的饵料不同食性亦有差异。石蛙在自然界中一般吞食量为其体重的9%,有时达到12.8%。

蝌蚪:石蛙蝌蚪有时取食溪边水草或水底的水绵,它们使用角齿啃食,把柔软的植物组织啃下来食用。蝌蚪所啃食种类有植物性的小环藻、丝藻、水绵、苔藓、硅藻、甲藻、金鱼藻及植物碎屑;动物性有草履虫、纤毛虫、水蚤、轮虫等。有人还发现石蛙蝌蚪以刮起水中石块的附生植物,水域中的浮游生物、落入水中的植物嫩叶或溪中的动物尸体为食。有时还啮食死亡的同类。

石蛙是变温动物,没有调节体温和保温能力,其体温随外界温度变化而变化,石蛙适宜的生长温度为18~26℃,最适温度24~25℃,春秋两季是其活动最频繁、摄食量最大、生长最迅速的季节,4~6月、8~9月是繁殖后代的最好时期,当水温超过30℃,摄食活动减少。当水温降至12℃,蛙代谢很弱,进入冬眠,冬眠时,蛙双眼紧闭,不食不动,靠脂肪体来维持生命活动,对外界刺激不作出反应,冬眠期若水温上升到适宜的温度,蛙就会再出现活动。石蛙成蛙的致死高温在31℃左右,不同季节有所变化。石蛙亦能忍受长期的0℃环境,但水不能结冰,冰封缺氧导致石蛙死亡。

石蛙卵常产于水流平缓浅水处,附着在石块、水生植物体上,卵外的胶质膜遇水膨胀变厚,粘性强,相连成索状或葡萄串状,有时长达20厘米左右。卵的直径一般为4毫米,最大可达5毫米,根据水温的不同蛙卵通常在8~15天后,孵化成蝌蚪,蝌蚪喜生活在溪水坑内的大石逢内或碎石堆中,蝌蚪在适宜的环境中,一般经50~78天的生长,变态成幼蛙。

石蛙的饵料

石蛙的饵料主要是蚯蚓、黄粉虫、蝇蛆等。有关它们的养殖方法在很多书本上都有介绍,在此不再赘述。

石蛙池的建设

野生石蛙常年栖息于阴凉的山溪水沟边或有瀑布的石洞附近,其生活环境要求水流充足,阴凉,潮湿,水质清新,喜群栖于石穴之中。生长发育、配种、繁衍后代长期处于野生状态。人工驯养石蛙,由野生变为家养,生活环境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石蛙进行人工饲养,对蛙池必须采取合理的设计,使蛙池既要近似于自然环境,又要便于人工管理。

3.1 养殖场址的选择

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石蛙的生长发育和繁殖,蛙池不受地点的限制,一般来说养殖场地宜选择在水质良好、排灌方便、环境安静、冬暖夏凉、不旱不涝、管理方便、防逃防害的地方。养蛙池可建在室内或室外,室内要求通风,凉爽,无太阳光直射,室外可设凉棚,下建蛙池,因陋就简地在室内,庭院内或野外建池,都是石蛙良好的生活场所。3.2 蛙池的规格要求人工养殖石蛙一般采取精养,建池时应注意尽可能符合蛙的生活习性,供有水、陆、石穴、喂食等条件,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条件,而且又要便于饲养管理。

3.2.1 种蛙池

面积一般为4~10平方米为宜,池高0.8米,池内水深0.1~0.15米,池内水陆面积比为 3∶1,并设有栖息的石穴,池底铺有较大的鹅卵石,光线阴暗,湿度保持80%,造就一个理想的石蛙栖息的生态环境,促其生长发育,从而提高产卵率和受精率。

3.2.2 孵化池

面积1平方米,池高 0.5米,水深15~20厘米,水质清新,pH6~8,并含充足的氧气即可。也可以用长椭圆形的大脸盆代替。

3.2.3 蝌蚪池

面积 3~4平方米,池高0.8米,水深3~10厘米,pH6~7,水陆比2∶1,需遮光饲养,每池饲养一群同样规格的蝌蚪为好。

3.2.4 幼蛙池

面积4~6平方米,池高 0.8米,水深一般10~15厘米,水陆比2∶1,池内铺设 3~5厘米的小石子,筑有石穴,水质好,pH值6~7.5。

各类蛙池池形以长方形为好,池底略为倾斜,排水孔在最低处使池水能被彻底排干,池内设水面、陆地、石穴、食台等物,池上口设网盖,以防蛙跳潜逃,敌害生物侵袭。进水管安装在池的上边,靠近网盖的下方。新建池不可立即使用,用消毒液消毒(除去碱性),用水浸洗多次,方可养蛙。石蛙的人工繁殖技术

4.1 种蛙的选择

石蛙的产卵孵化季节在4~9月,5~6月是产卵高峰期。要提高产卵率、孵化率,必须从种蛙冬眠复苏开始,做好种蛙的选择和配种、产卵、孵化等准备工作。

选择种蛙是搞好人工繁殖的基础,在冬眠之后,春繁之前对成蛙作全面检查分类,选择个体较大、身体健壮、皮肤光滑、发育良好、无残疾,无破损,达到性成熟的成蛙留作种用。一般二龄蛙,雌蛙体重达200克以上,雄蛙250克以上就可作种用。初产蛙卵较少,产过1~2次的蛙产卵量较高,质量较好。个体大的老龄蛙产卵量多,但质量不好,受精率不高,一般不应选作种蛙。雄蛙要求健壮、善跳、皮光腿壮;雌蛙要求腿短粗、腹鼓、皮光亮。2~3 龄种蛙繁殖力较强。4.2 种蛙的培育 气温、水温、水质、光照、饵料、环境条件对蛙的健康、繁殖影响极大,生存环境好坏,直接影响配种、产卵率、受精率、孵化率和蝌蚪的成活率。根据石蛙习性,种蛙池应建在安静、弱光处,池高 0.8m,面积4~10m2。池底铺垫鹅卵石和石块构成的石穴,利于种蛙栖息产卵。池内水陆面积3∶1,要求池水容量相对稳定,水深15cm左右,水质清新,pH值6~8,无有害寄生虫。一般在采食旺季每天换水一次,采食淡季,每间隔2~3天换水一次。每平方米放种蛙15只,按雌雄1∶1比例进行群养,选留的种蛙在冬眠前或春繁前必须做好群养放养准备。

准备选留作种的蛙在冬眠前应加强饲养,使之膘厚体壮,保证安全越冬。种蛙培育除要求具备适宜的环境条件之外,还必须保证有充足的饲料供应。种蛙以蚯蚓、黄粉虫、飞蛾、蝇蛆和其他昆虫等动物性饵料为主,摄食量5~9月最大,发情期间减少,产卵后期增大。饲料供应以采食后略有剩余为宜,每天投喂量保持均衡。不可忽多忽少,依具体情况,酌情增减,投料时间一般在傍晚(依太阳刚要下山时为准),每天一次,定点投饲。

4.3 配种和产卵

石蛙冬眠后,卵泡迅速发育,通常到4月份、水温15℃、气温20℃以上时开始配种产卵,9月底结束。配种雌雄比例为1∶1,种蛙池的放养密度为每平方米15只。雄蛙叫声“咕咕咕”,雌蛙以“咔咔咔”、“咔咔”声应和,种蛙一般在夜间21时后抱对,拥抱刺激对配种母蛙是必要的,配种母蛙一般于清晨4~7时排卵,有些延至9~10时,产出卵块通常粘附在石块池壁上,一般每次产卵约600粒,高的可达1000~2000粒,卵粒圆球形, 外胶质膜将卵粒粘连在一起。产出的卵在1小时之内尽可能不要搅动, 以免卵块破碎,降低孵化率。在种蛙配种产卵时,要造成一个光线暗淡、幽静、水质清新、水位稳定的环境。

4.4 人工孵化

石蛙卵呈球形,类似鱼眼,卵直径约4mm,卵外层胶质膜呈圆形,卵产出落水后,胶质膜吸水即膨大,卵胶质膜彼此相连成卵块,呈葡萄状,卵块吸附在产卵池内的石块、水草或池壁上。未受精的卵3天后动物极明显变黄,植物极白色不透明。胚胎发育时期,胚胎对外界变化十分敏感,这个时期要求环境生态条件稳定,避免阳光直射,人工捞取受精卵操作时必须仔细、轻缓,否则就会降低孵化率。在孵化过程中,水要清洁,水温18~28℃,pH值中性为宜,同一窝卵不可分开孵化。

根据石蛙人工孵化试验观察,石蛙卵的动物极呈黑色,植物极呈白色。蛙卵在18℃水温下孵化,第五天可见受精卵动物极黑点变长呈线状,第七天胚胎呈条状,一端大、一端小,第八天胚胎明显显示头和尾、蝌蚪成形,并且会晃动,第十天就有少许蝌蚪孵化出膜,第十三天有75%孵出,第十五天全部孵出,孵化率达85.3%。如果孵化水温为25~29℃时,孵化时间只需7~8天,孵化率达85%。蛙卵在整个孵化过程中如果做到温度适宜、水质无污染等技术要求,其孵化率就可达90%以上。在水温适宜时孵化率的高低,主要取决于水质和水中的溶氧量,水质越好,溶氧量高,孵化率可达100%。在繁殖季节,每天早晨巡池1次,母蛙排卵1小时后应将卵块取出,采卵时注意保持卵块的完整性。取出的卵轻轻放于事先准备好的孵化池中进行孵化,动物极朝上(即有黑色的一端),植物极朝下,孵化过程中除防止天敌侵害外,还应严格掌握孵化的生态条件,包括水温、水深、水质等要求,水温30℃以下,水深15cm左右,pH值6~8,水质清新无污染,并含充足的溶氧,光照自然即可,但忌阳光直射。25~26℃的水温对孵化非常有利,时间短,孵化率高,温度再往上升,孵化率则下降,30℃以上基本孵不出蝌蚪来。石蛙蝌蚪与幼蛙的饲养管理

石蛙的蝌蚪对外界环境及敌害的适应能力和抵抗能力较差,稍不注意,就会造成很大损失。石蛙的幼蛙,是蝌蚪经过十多天的停食变态而成。变态后的小幼蛙,身体虚弱,对环境十分敏感,特别是在头10天里,其肺和消化道都非常脆弱。因此,饲养管理水平高低是影响其成活率生长率的关键。

5.1 蝌蚪饲养管理技术

石蛙在人工饲养条件下,母蛙产卵后,其卵经人工孵化一般8~ 15天可以孵出小蝌蚪。小蝌蚪孵出后身体呈棕黄色,体部长0.6~0.8cm,尾长1cm左右,呈鼓锤状,通常吸附在池底和卵膜上,很少活动,也不觅食。三天后活动量增加,并开始觅食。根据试验观察,可把蝌蚪生长发育过程分为:初期、前期、中期、后期四个阶段。蝌蚪各个时期的生长特点和对饲养管理的要求是各不相同的。

5.1.1 生长初期(1~10天)

蝌蚪孵出三天内不觅食,依靠从卵黄中带来的营养维持生命,过早喂食反而导致其死亡。三天后蝌蚪的活动量明显增加,两鳃盖完全形成时开始觅食,按每万尾蝌蚪投喂一个蛋黄的标准定时投喂,并适当加入一些水中天然浮游生物,如水蚤、藻类。刚孵出的蝌蚪,身体弱小,对外界环境敏感,特别是水温、水质、光照。当水温低于20℃或高于30℃,水中溶氧不足,pH值高于 8或低于 6 时都会影响小蝌蚪的生长,甚至造成死亡。因此,在水质管理上要求:细水常流,清新无污染,水温保持在20~29℃,pH值6~8。随着外界温度的变化,及时调整水的深度,一般以10~15cm为好,每天换一次池水。光照以室内自然光或室外凉棚下漫射光即可,应避免阳光直接照射,小蝌蚪经过10天的生长发育,体长可长到1~1.5cm。

5.1.2 生长前期(10~20天)

小蝌蚪10天以后,其食量增大,生长发育加快,蝌蚪开始寻找新的食物,但其消化功能仍然不强,此时饲养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蝌蚪的成活率。因此,在饲养上必须补充饵料,以满足其生长发育的需要,主要以营养丰富的糊汁饵料为主,如蛋黄、玉米粉、4号粉,并辅以细嫩藻类植物等。饵料投放时间白天或晚上均可,每天1次,但要定时。投饲量一般每1500尾蝌蚪每天投喂一个蛋黄。通过精心饲养,蝌蚪到20日龄时,体长可达2cm,体色变为淡棕色,背部有乳白色的花纹,身体与尾部交界处有明显的黑色V字型花纹。10~20日龄的蝌蚪在管理上要求保持池水清洁,以防止中毒,做到每天换一次池水,水的深度以10~20cm为宜,同时池水应避免太阳光直射。

5.1.3 生长中期(20~50天)

此时蝌蚪的消化功能不断增强,为促进蝌蚪消化道的尽快发育,适应两栖类某一特定蝌蚪期“食草性”的生物特性,20日龄后蝌蚪除投饲糊汁饵料外,应投喂植物性饲料和藻类植物,如浮萍。这一时期蝌蚪的饲养管理比较简单,开始以植物性饵料为主,动物性饵料为辅,逐渐过渡到以动物性饵料为主,动物性饵料的增加会加速蝌蚪的变态,植物性饵料则能促进其个体长大,故平时应混合饲喂。管理上要注意保证池水清洁,不受污染,每天清除池内饵料残渣。饲养密度以每平方米300~500尾为宜,这样蝌蚪就能正常生长发育,到50日龄时,有些蝌蚪长出后脚。到这一时期蝌蚪成活率可达95%,如果水温偏低,该期的时间将会更长。

5.1.4 生长后期(50~78天)

这一时期是蝌蚪转化为幼蛙的关键时期,蝌蚪在此期要长出后肢和前肢,并且由水生转化为水陆两栖。50日龄左右,体长达4cm以上,长出后肢,后肢长出后约2周(65日龄)开始长前肢,前肢长出后,尾部开始被吸收,此时石蛙蝌蚪就停止觅食进入变态期。这一时期在饲养上除投饲足够的饲料外,还要添加少量的动物性的活饵饲料。在管理上做到:分级饲养,水浅清新(浅水区只有3cm左右的水位),水陆各半,登陆方便,光线暗淡,环境幽静。蝌蚪进入变态期到变态完成需10天左右,进入变态期的蝌蚪变态率可达95%左右。5.1.5 蝌蚪应分级饲养,同一日龄蝌蚪按个体大小不同进行分级,每月1次,以利于统一投饲管理。合理掌握饲养密度,在分级过程中进行分群、组合,以同级个体适当的密度,进行分池饲养。饲料要品种多样、优质,正确掌握好合理的投饲量,不可过少过多,每天定点投喂一次,每次投喂量均衡,随日龄增长而逐渐适当增加。在蝌蚪采食旺季,或变态前后,应更严格做好投喂管理工作,以防各种疾病的发生或因环境条件的不适而带来不必要的损失。早期孵化的蝌蚪应加强饲养,促其当年变态;晚期孵化的蝌蚪应合理控制饲喂量,不使其当年变态,让蝌蚪越冬,以降低死亡率。

蝌蚪生长发育后,变态的时间受繁殖孵化季节和外界气温的影响极大,一般4~7月份产卵孵化的蝌蚪在7~9三个月中可以变态,8~9月份以后繁殖孵化的蝌蚪要经过越冬,到第二年4月份以后才能变态成幼蛙。

如果您也想养石蛙,那得给您提个醒,从受精卵到蝌蚪的生长初期、前期、中期和后期以及幼蛙、成年蛙,最关键的是水质的问题。近年来石蛙的野生资源遭到人为的严重破坏,石蛙人工养殖的成功,既保护了生态环境,又饱了人们的口福。

石蛙养殖中的几个关键

石蛙学名棘胸蛙又名石蛙、石鸡,属两栖类蛙科动物,分布在我国的浙江、安徽、江西、福建等省,是我国最大的食用蛙,其腿肥壮,肉质鲜美,清凉滋补,富含高蛋白和多种维生素,其综合营养可与甲鱼媲美。据《本草纲目》记载石蛙具有滋补强身、清心润肺、滋阴降火、健肝胃、补虚损、解热毒、化毒疮等功效,尤为适宜病后身体虚弱、心烦口燥者食用,主治小儿痨瘦、疳疾。

由于人们过度捕捉和生态环境不断恶化,造成野生石蛙日趋减少。为了保护石蛙野生资源,同时又开发这一传统名特珍品,满足市场需求,各地进行了养殖繁育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现将石蛙养殖中几个关键技术介绍如下:

适宜的养殖环境

选择水源充足无污染,环境清幽的山区建造养殖场,模拟野生石蛙生态环境建造,以适宜石蛙的生长。要求有适宜石蛙栖息、摄食、繁殖等一系列的外部环境条件。

2、培育充足饵料

石蛙的食物包括动物性饵料和植物性饵料资源,以动物性饵料为主,有水生昆虫、虾、蟹、枝角类、桡足类等,植物组成有藻类、苔藓、蕨类植物及高等植物的叶片。人工养殖条件下以蝇蛆、黄粉虫、蚯蚓等动物性饲料为主要饵料。并通过人工培育的方法获得,因而,必须培育充足饵料,以满足石蛙生长需求。

控制合理的养殖温度

据报导,水温对石蛙卵的出苗率影响很大,2l~23℃是其最适宜的孵化水温,当水温高于25℃,石蛙孵化开始出现畸形苗,32℃是其孵化的致死水温。因此,夏季卵孵化时,应增大水的流量,也增加了溶氧量。

石蛙生长水温为12~29℃,最适温度为18~22℃,气温超过37℃时,要加深水位,水深保持10?20cm,采取活水饲养,加强防暑降温,水池、饲料台应定期进行消毒,特别是盛夏高温季节,石蛙活动摄食旺盛,更应做好防暑和消毒预防工作,以减少疾病的发生。

4、注意石蛙的病害防治

病害防治 应以预防为主,发现病蛙应及时隔离治疗。主要病害有细菌性败血症(红腿病)、烂皮蛙(维生素缺乏综合症)、肠胃病和寄生虫病等。可用10PPM高锰酸钾浸泡,诺氟沙星、磺胺类及其他消炎抗菌类药物拌饵内服的方法来防治。

石蛙的人工繁殖技术

■ 种蛙的选择

石蛙的产卵孵化季节在4~9月,5~6月是产卵高峰期。要提高产卵率、孵化率,必须从种蛙冬眠复苏开始,做好种蛙的选择和配种、产卵、孵化等准备工作。

选择种蛙是搞好人工繁殖的基础,在冬眠之后,春繁之前对成蛙作全面检查分类,选择个体较大、身体健壮、皮肤光滑、发育良好、无残疾,无破损,达到性成熟的成蛙留作种用。一般二龄蛙,雌蛙体重达200克以上,雄蛙250克以上就可作种用。初产蛙卵较少,产过1~2次的蛙产卵量较高,质量较好。个体大的老龄蛙产卵量多,但质量不好,受精率不高,一般不应选作种蛙。雄蛙要求健壮、善跳、皮光腿壮;雌蛙要求腿短粗、腹鼓、皮光亮。2~3 龄种蛙繁殖力较强。

■ 种蛙的培育

气温、水温、水质、光照、饵料、环境条件对蛙的健康、繁殖影响极大,生存环境好坏,直接影响配种、产卵率、受精率、孵化率和蝌蚪的成活率。根据石蛙习性,种蛙池应建在安静、弱光处,池高 0.8m,面积4~10m2。池底铺垫鹅卵石和石块构成的石穴,利于种蛙栖息产卵。池内水陆面积3∶1,要求池水容量相对稳定,水深15cm左右,水质清新,pH值6~8,无有害寄生虫。一般在采食旺季每天换水一次,采食淡季,每间隔2~3天换水一次。每平方米放种蛙15只,按雌雄1∶1比例进行群养,选留的种蛙在冬眠前或春繁前必须做好群养放养准备。

准备选留作种的蛙在冬眠前应加强饲养,使之膘厚体壮,保证安全越冬。种蛙培育除要求具备适宜的环境条件之外,还必须保证有充足的饲料供应。种蛙以蚯蚓、黄粉虫、飞蛾、蝇蛆和其他昆虫等动物性饵料为主,摄食量5~9月最大,发情期间减少,产卵后期增大。饲料供应以采食后略有剩余为宜,每天投喂量保持均衡。不可忽多忽少,依具体情况,酌情增减,投料时间一般在傍晚(依太阳刚要下山时为准),每天一次,定点投饲。

■ 配种和产卵

石蛙冬眠后,卵泡迅速发育,通常到4月份、水温15℃、气温20℃以上时开始配种产卵,9月底结束。配种雌雄比例为1∶1,种蛙池的放养密度为每平方米15只。雄蛙叫声“咕咕咕”,雌蛙以“咔咔咔”、“咔咔”声应和,种蛙一般在夜间21时后抱对,拥抱刺激对配种母蛙是必要的,配种母蛙一般于清晨4~7时排卵,有些延至9~10时,产出卵块通常粘附在石块池壁上,一般每次产卵约600粒,高的可达1000~2000粒,卵粒圆球形, 外胶质膜将卵粒粘连在一起。产出的卵在1小时之内尽可能不要搅动, 以免卵块破碎,降低孵化率。在种蛙配种产卵时,要造成一个光线暗淡、幽静、水质清新、水位稳定的环境。

■ 人工孵化

石蛙卵呈球形,类似鱼眼,卵直径约4mm,卵外层胶质膜呈圆形,卵产出落水后,胶质膜吸水即膨大,卵胶质膜彼此相连成卵块,呈葡萄状,卵块吸附在产卵池内的石块、水草或池壁上。未受精的卵3天后动物极明显变黄,植物极白色不透明。胚胎发育时期,胚胎对外界变化十分敏感,这个时期要求环境生态条件稳定,避免阳光直射,人工捞取受精卵操作时必须仔细、轻缓,否则就会降低孵化率。在孵化过程中,水要清洁,水温18~28℃,pH值中性为宜,同一窝卵不可分开孵化。

根据石蛙人工孵化试验观察,石蛙卵的动物极呈黑色,植物极呈白色。蛙卵在18℃水温下孵化,第五天可见受精卵动物极黑点变长呈线状,第七天胚胎呈条状,一端大、一端小,第八天胚胎明显显示头和尾、蝌蚪成形,并且会晃动,第十天就有少许蝌蚪孵化出膜,第十三天有75%孵出,第十五天全部孵出,孵化率达85.3%。如果孵化水温为25~29℃时,孵化时间只需7~8天,孵化率达85%。蛙卵在整个孵化过程中如果做到温度适宜、水质无污染等技术要求,其孵化率就可达90%以上。在水温适宜时孵化率的高低,主要取决于水质和水中的溶氧量,水质越好,溶氧量高,孵化率可达100%。

在繁殖季节,每天早晨巡池1次,母蛙排卵1小时后应将卵块取出,采卵时注意保持卵块的完整性。取出的卵轻轻放于事先准备好的孵化池中进行孵化,动物极朝上(即有黑色的一端),植物极朝下,孵化过程中除防止天敌侵害外,还应严格掌握孵化的生态条件,包括水温、水深、水质等要求,水温30℃以下,水深15cm左右,pH值6~8,水质清新无污染,并含充足的溶氧,光照自然即可,但忌阳光直射。25~26℃的水温对孵化非常有利,时间短,孵化率高,温度再往上升,孵化率则下降,30℃以上基本孵不出蝌蚪来。

石蛙养殖前景分析

石蛙学名棘胸蛙,又名石鸡、山蛙。是我国华南丘陵山区名贵的水产 品。石蛙具有特异的生物学特性,在野生自然状态下,喜欢在潮湿、安静、少光、近水流、阴凉的山岩石壁下穴居,平时常伏于石穴洞口,并常共栖一处。其夜晚活 动旺盛,大多是在晚间四出觅食。

一、养殖价值 石蛙肉质细嫩鲜美,营养丰富,且有清热解毒、滋补身体等 功效,据说还有抗癌作用,食用价值及医用价值均非一般。

二、生物学特征 石蛙具有食活性、冬眠性、繁殖能力强等特点。

1、食活性:石蛙喜欢吃活体动物性饵料,不食或少食死的动物体及其它不 会动的饲料。因它的视觉特殊,只能看到会动的饲料。喜食的动物体饲料有:蚯蚓、黄粉虫、蝇蛆、泥鳅、小鱼虾及其它昆虫。蝌蚪则喜食嫩绿的水生藻类植物。

2、冬眠性:石蛙有冬眠习性,当外界气温降至10℃以下时,便停止摄食,进入冬眠状态。在长江以南气候条件下,冬眠期4个月左右,一般在11月中下 旬开始冬眠至3月中下旬。此期间不需投喂饲料,只要保持水质清新即可。石蛙成 体与蝌蚪的抗寒力较强,冬天水温保持在0℃以上即可安全越冬,夏天水温不超过 30℃即可安全度夏。生长旺盛的适宜水温在15℃—22℃。如室内工厂化养殖,采用人工控温措施,可延长旺盛生长期,缩短冬眠期,加速石蛙生长速度。

3、繁殖能力强。在正常管理条件下,体重200克以上的种蛙年可产卵两 次,主要集中在4—5月和7—8月。每次每对排卵量可达1000—2000粒。卵为粘性卵,卵大膜薄,多呈片状粘附于石块或水池的侧壁上,经10—15天 孵化即成蝌蚪,孵化率可达90%以上,蝌蚪变幼蛙率在80%左右。如水质良发 的地方,每平方米可饲养蝌蚪1000尾左右,幼蛙150—200只左右,成蛙 50—80只。一个专职养殖人员可负责100平方米左右养殖池的各项工作。

三、市场前景

人工养殖石蛙整套技术刚在近年研究成熟,目前国内正在 起步阶段,加之种源及技术推广和养殖条件等局限性,近年内难以形成一定的生产 规模,更不可能出现一哄而上,供过于求的情况。随着市场需求量的增大,野生资 源的日趋枯竭,求大于供的矛盾日益增大。为此,引进、掌握成熟的人工养殖技术,尽快形成养殖规模,抓住时机,先行一步可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第五篇:虹鳟鱼人工养殖技术

临朐县渔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项目——鳟鱼工厂化养殖

鳟鱼工厂化养殖技术

一、虹鳟鱼生物学习性虹鳟鱼俗称鳟鱼,属鲱形目鲑科,原产于美国西海岸加利福尼亚的夏斯塔山麓溪流中,后被引到数十个国家进行人工养殖。虹鳟鱼是冷水性鱼类,要求生长在水质澄清,具砂砾底质、氧气充足的流水中,其生活水温为5~24℃,适宜水温为7~18℃,最适宜的生长水温为13~18℃。虹鳟鱼是性喜逆流和喜氧的鱼类,水流的刺激不仅可加速体内物质代谢,而且能把排泄物带走,应不断供给清新而富含氧的水流,以满足其对氧的需求。虹鳟鱼喜欢集群,游泳速度较快,摄食凶猛,常常群跃水面争掠食物。

食性与生长:虹鳟鱼属肉食性鱼类,以陆生和水生昆虫、甲壳虫类、贝类、小鱼、鱼卵为食,也食水生植物的叶和种子。幼鱼以浮游动物、底栖动物为主食,如枝角类、毛翅目、鞘翅目、蜻蜓目等水生昆虫等。虹鳟鱼周年摄食,甚至产卵期亦照常捕食,虹鳟鱼寿命一般可为8~11年。

繁殖虹鳟鱼雄鱼性成熟一般在2~4龄,雌鱼性成熟在3~5龄。通常性成熟雄鱼以2龄、雌鱼以3龄居多。虹鳟鱼产卵水温一般在4~13℃,最适水温为8~12℃。每年产卵一次,怀卵量因年龄和个体大小而有不同,从1 500~3 500粒不等。卵为端黄卵,圆形,沉性。

二、虹鳟养殖对水质的要求

1、温度:这是重要条件,四季水温最好在12-18℃,夏季最高水温不超24℃。

2、溶氧:水中溶氧应在7mg/L以上,最低时一般不能低于5 mg/L。

3、水流流量:一般每秒1升水的流量,具有100-200公斤的生产能力。

4、要求水质清洁,无污染,不含泥沙。

三、人工繁殖技术:虹鳟鱼的人工繁殖主要包括亲鱼培育、人工授精、孵化和仔鱼的管理几个连续阶段。虹鳟鱼属短日照鱼类。要使虹鳟鱼性腺发育良好,在日照应控制在12小时以内。对不同发育阶段的虹鳟称呼如下:孵出至上浮,称为仔鱼;上浮至摄饵,称为上浮稚鱼;摄食至5个月龄左右(体重10克左右),称为稚鱼;5个月龄至周年,称为当年鱼;1~2周年,称为一龄鱼。

四、养殖技术:场地的选择,首要条件之一是水源,包括水量、周年水温变化及水质条件等。虹鳟鱼养殖一般均采取流水高密度饲养法,因此水流量大小就限定了养殖水面的规模。一般情况下,建设600平方米养殖水面,每秒注水量为100升才能保证水的交换量。水质条件是一个重要内容,水质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虹鳟鱼养殖生产的成功与失败。在水源与水环境已具备条件的情况下,要考虑充分利用地势,造成一定量的跌水和流速,做到排灌自流,减少提水动力,以降低生产成本。

(一)鱼苗培养:上浮鱼苗开食的最初一个月是虹鳟养殖中难度最大、技术性最强的阶段,这一阶段首先要注重成活,其次是成长。由于鱼苗规格越大生命力越强,而且鱼苗长的快慢将直接影响今后的生长,因此对上浮苗的成长不能忽视。刚孵出的鱼苗很嫩弱,趋暗怕光,活动缓慢,因有卵黄囊供给营养,此时不需投饵。当卵黄囊吸收2/3以上,大部分鱼苗开始上浮觅食,此时要及时投喂营养丰富而且容易消化的食物,否则容易引起黑瘪病造成死亡。开始时可以投喂鸡蛋黄、水蚤、丝蚯蚓等,也可投喂牲畜肝脏和生鲜鱼肉等。饵料可以用0.4毫米网眼的细筛过后投喂。每天需投喂6~8次,每天投饵量为鱼体总重的10%~12%。经20天饲养后,一般达2.5厘米、0.2克,转鱼种池内饲养。

(二)鱼种培育:苗种要求:体质健壮规格整齐,无伤无病。鱼苗鱼种在投放时要消毒处理。鱼苗在水温略偏低下饲养不易得病,成活率高。平均体重达到1克,在15℃水温下从开食起约需60天,在10℃水温下约需75天。再经20~30天,体重可达2克。随着鱼苗的成长和游泳能力的增强,可以适当增大水量。虹 1

临朐县渔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项目——鳟鱼工厂化养殖 鳟鱼苗鱼种越小,其饲料中的蛋白质需要量越多,饲料转换率越高。随着苗种的成长,可逐渐减少饲料中鱼粉等动物蛋白的含量,增加植物蛋白的比例。

(三)成鱼饲养

水量、温度和氧气是影响饲养密度的三大要素。

饲料是高密度养成的关键。严禁使用霉变的饵料。池水的溶氧状况是密养下

水质控制的重要指标,当水量充足时,无需增氧即可获得可观的生产量。通常注水率在10~15时饲养效益最好。当注水率过小时,表明水量不敷使用,需通过增氧来改善池水溶氧状况,以使池水排水部的溶氧量控制在5毫克/升以上。

六、鱼病防治

(1)生物因素虹鳟鱼常见病多数是由各种生物传染或侵袭鱼体所致,这些使虹鳟鱼致病的生物称为病原体。病原体包括病毒、细菌、真菌、原生动物、蠕虫等。

(2)环境因素虹鳟鱼是变温性动物,虹鳟鱼在不同发育阶段,对水温有一定

要求,水温急剧变化,就会引起大量死亡。鱼池流入含氮化物的农用水、农药水及重金属工业废水等,使池有机物质过多水质变坏,引起鱼生长不良或死亡。

(3)人为因素在捕捞、运输过程中操作不当很容易造成机械性损伤,鱼体受伤后极易受到水体中细菌和水霉菌的感染。饲养管理不当也会导致鱼病的发生。

(一)鱼病的预防:严禁使用孔雀石绿、氯霉素、硝基呋喃等违禁药物。

1.传染病的预防:虹鳟病害中病毒性鱼病威胁最大。如传染性胰脏坏死症(IPN)、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症(IHN)、病毒性出血性败血病(VHS)。对进口发眼卵要持谨慎态度,卵运达后要用有机碘消毒处理15分钟

2.营养性疾病的预防:鱼发病原因是由于饲料原料中的脂肪氧化产生的过氧

化物中毒所致,加工过程要添加抗氧化剂。配合饲料保存期不可过长,以防氧化

(二)常见病的治疗

1、出血性败血病:病原为艾特韦弹状病毒,该病毒最适增殖温度为12℃。防治

方法:(1)引种时注意把好检疫关,杜绝引进携带病毒的鱼卵、苗种及亲鱼;(2)发病初期用皮维碘拌饵投喂,每100kg鱼每天投喂有效碘150g~200g,连续投喂10天~15天;(3)每万尾(规格1g/尾以内)仔鱼每天投喂25mg植物血球凝集素(PHA),分两次投喂,连续投喂一周,有一定的治疗效果;(4)将饲养水温逐渐升高到18℃左右,可以控制此病进一步蔓延;

2、细菌性烂鳃病:病原为嗜鳃黄杆菌,其最适增殖水温为10℃~25℃。防治方

法:(1)放鱼前用浓度为5mg/L的高锰酸钾浸泡鱼苗15分钟,把好鱼体消毒关;(2)用浓度为0.7mg/L的硫酸铜浸浴1小时~2小时;(3)用0.5mg/L二氧化氯全池泼洒,2小时后恢复微流水,3天为一疗程,1个~2个疗程疗效较佳;

3.烂嘴、烂鳍病:病原为柱状屈挠杆菌。防治方法:(1)苗种放养前用5%食盐水

浸泡3分钟~5分钟,把好鱼体消毒关;(2)病鱼用2%~3%的食盐水溶液浸洗10分钟后放回原池中饲养;(3)用0.5mg/L二氧化氯制剂全池均匀泼洒,泼洒时暂停微流水,2小时后恢复流水,每天上午泼洒1次,连续3天。

4、水霉病:病原为寄生水霉菌、异丝水霉菌和多子水霉菌等。防治方法:(1)在孵

化或鱼种放养前用3%~4%的食盐水溶液将鱼卵或鱼种浸洗5分钟,或用中草药“水霉净”配制成10mg/L~20mg/L的水溶液浸洗5分钟;(2)发病池塘暂停微流水,用“水霉净”全池泼洒,使池水成0.3mg/L浓度,2小时后恢复流水,每天1次,连续3天。

5、细菌性肠炎病:病原为点状产气单胞菌和嗜水气单胞菌。

症状:病鱼肠道充血发炎,无食物,严重时肠道内充满淡黄色粘稠液体,有时充

血,肠道呈紫红色,肛门红肿,可引起大批死亡。

防治方法:(1)排污清池时,保持水质清洁;(2)不投喂变质饲料,投喂新鲜饲料,最好现配现喂;(3)发病初期,在饲料中加3%~5%的大蒜素,投喂3天~6天;(4)在病鱼尚吃食的情况下,饲料中按0.05%添加氟哌酸粉剂,制成药饵,连续喂一周,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

下载塘角鱼的人工养殖技术[推荐阅读]word格式文档
下载塘角鱼的人工养殖技术[推荐阅读].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石蛙人工养殖技术

    石蛙人工养殖技术 石蛙学名棘胸蛙(Ranaspinosa),又名石鸡,属两栖类蛙科动物,分布在我国的江苏、浙江、安徽、江西、福建、云南、贵州、湖南、广东、广西等省,是我国大型的食用......

    桂花鱼[鳜鱼]养殖技术

    今日三农网,http:// 日前是桂花鱼放养季节,现将其池塘养殖技术要点介绍如下:1、池塘条件:池塘面积一般为2-4亩,水深2米左右,以长方形为主,水质清新,水底泥少或无,排灌增氧设备齐。2、......

    竹鼠人工养殖技术(精选)

    竹鼠人工养殖技术 竹鼠又称冬芒狸,体形小,繁殖力较强,以芒根草、竹根、茅草根,红薯及一些杂草种子为主食,喜欢吃玉米,高梁、小麦、甘蔗等。人工驯养后对配合饲料、米饭尤为......

    石蛙的人工养殖技术

    石蛙的人工养殖技术 石蛙学名棘胸蛙(Ranaspinosa),又名石鸡,属两栖类蛙科动物,分布在我国的江苏、浙江、安徽、江西、福建、云南、贵州、湖南、广东、广西等省,是我国大型的食......

    龙鱼养殖技术与方法

    龙鱼养殖技术与方法 龙鱼是很多观赏鱼爱好者的喜爱的鱼类,其长相像龙而得名,要饲养好龙鱼首先从基础开始饲养。 一、做好心理准备 龙鱼是大型观赏鱼,首先,你需要做好以下的准备......

    中华竹鼠的人工养殖技术

    中华竹鼠的人工养殖技术 中华竹鼠又称 冬芒狸、竹根猪等。是我国的一种特种毛皮动物。其一皮毛细软,光滑油润,底绒厚、色泽艳丽,是制裘衣、皮领、帽子的上等原料。尤其板皮是制......

    石蛙的人工养殖技术5篇

    石蛙的人工养殖技术 作者:本站来源:本站整理发布时间:2006-7-2 7:27:17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石蛙学名棘胸蛙(Ranaspinosa),又名石鸡,属两栖类蛙科动物,分布在我国的江苏、浙江......

    山区“鱼窝”健康养殖草鱼技术

    山区“鱼窝”健康养殖草鱼技术 【摘 要】山区自然流水养鱼是指在山间溪流或小河旁水量丰富的地方,依地势而建筑“鱼窝”,进行高密度的鱼类饲养,由于水中的溶氧量较高、水质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