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观《一九四二》有感
观《一九四二》有感
—— 了解以史为镜 于痛苦中反思 于痛苦中奋起
2012年12月2日在女友的陪同下看完了《一九四二》,万幸让我知道70年前那次悲天闵心的灾难。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诌狗!
中国河南70年前的今天,战灾、旱灾、蝗灾。百亩良田,颗粒无收。国民党政府视如罔闻,致使灾难达到非人力所能抵挡的境地,遂以为九天之上,有诸般神灵,九幽之下,亦是饿殍遍地,阴魂归处,阎罗殿堂,人间地狱。
当我们面对一段活生生赤裸裸的历史时,我们最应想到的是什么?是战争的残酷?还是人性的泯灭?还是贪污腐败的罪恶?我想都不是,我们应该想到的是反思,反思它为什么会发生?反思现象背后的本质?反思如何才能不让它重演?
“河南农民,是一头牛,一只骆驼。忠诚、驯顺、忍耐,是河南农民的特点。
抗战以来,河南农民抢先拿出自己所有的一切交给国家;默默地捧出汗水换来的粮食;谁都知道河南兵役第一,征购征实第一…………
在黄泛区,野犬吃人吃得两眼通红,有许多濒死但还能蠕动的人都被野狗吃掉了。在郑州市,有成群的乞丐掘食死尸;郑州马永道夫妇,亲自动手煮吃了他们的亲生女儿香菊;在洛阳,有个荥阳籍的灾民亲手杀死他的一妻二子后投井。这些事实,如果不是亲听亲见,我们恐怕会惊奇为鬼世界的传说吧!古书中有“析骨而爨,易子而食”的事,读之常常毛骨悚然,现在竟会有了亲娘吃亲女的事,连“易”也不“易”了。”
——摘自《喑哑的呼声》1942年 前锋报记者流萤
对于一个政府来说,唯有铭记历史才能深刻的体会到民心的重要。其实天灾不可怕,可怕的是天灾背后的人祸。在《一九四二》中有放到《大公报》战地记者张高峰河南一行看到 “人吃人,狗吃狗,老鼠饿得啃砖头”一幕,奋笔疾书,把此行所见所闻写成一篇6000字的报道,将矛头直指当政者。惹得蒋介石勃然大怒。2月2日晚,他下令《大公报》停刊。灾情发生后层层瞒报,贪污腐败、赈灾不利,甚至是日本人利用政府的赈灾不利来进攻,蒋
家政府在灾荒中丢掉的不仅是河南的灾民与土地,也失了民心。河南110县,3000万人,十分之九在饥寒交迫中。可以说,1942河南旱灾是蒋介石从北伐时的胜利者与征服者转变为退守台湾困守一隅落败者的一个关键转折。
反思一: 执政者当心系人民,爱民如子。广开言路,集思广益。水亦载舟,亦可覆舟。1942年,中国最富有的人—孔祥熙。时任行政院长兼财政部长。利欲熏心,利用手中职权大发国难财。1942年宋美龄在美的活动经费3000万美元。二战美国支持国民政府38亿美元军费用于反法西斯战争。孔祥熙神不知、鬼不觉拿了7.5亿美元在圣保罗、纽约投资房地产。有人告诉杜鲁门,孔家和宋家确有20亿美元存在曼哈顿。杜鲁门愤愤不平地到处谈论蒋介石政府里的“贪官和坏蛋”。
42年国民政府财政收入锐减,战后国民党赤字高达80%,42年更是高达188.8亿元。尽管亏空巨大,但并不影响军阀和地方官僚花天酒地的生活。河南第一战区副司令汤恩伯,河南等地驻军40万。在大灾中,汤恩伯大肆扩军,在重灾区拉夫抓丁,驱使灾民修筑黄河新堤,累死饿死民工不计其数。还利用职务之便,参与经商走私,大发国难财,被老百姓亲切的称为“水、旱、蝗、汤”河南大灾的“四害”之一。
1942年任河南省粮政局 秘书 于镇洲 事后回忆,许昌及周边数十县,曾纷纷报灾,但河南省长李培基为了向上邀功,瞒灾不报,故省政当局认为各县为逃避多出军粮,故意谎报。为应和奉承李培基的态度。各地明知灾情严重,粮收不足预计的一成,却不再据实以报,仍按原定预报强行征粮。时为军事委员会主任委员金汉鼎回忆,河南省政府在征粮上非常积极,曾电粮食部云:“河南人民深明大义,愿罄其所有贡献国家,征实征购均已超过定额”。可见,对农民的过度搜刮,很大程度上出于政绩考量。
将民族重任牢记于心,才会坚守自己的道德准则,抵制住形形色色的诱惑,才会心怀天下,始终站在人民的立场上,将人民牢记于心。无论哪个朝代,纵使官场再黑暗都会有出淤泥而不染并且居庙堂之高的人,明朝官场黑暗,但照样出于谦出海瑞。当你抵制不住权色钱的诱惑时,想想灾民,想想历代兴衰背后折射的规律与道理。中国向来讲究盖棺定论,知我罪我,其唯春秋。一个人纵使在活着时伪装得再好,都逃不过历史的审判,历史终将会褪去其面纱,展示其最本质的一面,这个过程可长可短,可能是十年,可能是百年,甚至是千年,但终有一天会一锤定音,就像河南那场灾难,在70年后的今天,随着《一九四二》的播放,终将公众于世人。不要心存侥幸,妄想逃脱历史的记载,也许你的所作所为不会写入国史,但定会被记入阴德,流传于子子孙孙。历史是最公正的审判员,只要你登上历史舞台,要么
流芳百世,要么遗臭万年。历史的惩罚是最残酷的,一旦触犯其底线,等待你的将是千古骂名。中国人历来重视死后的名声,想想跪在岳飞墓前的秦侩,想想千夫所指的严嵩,在你伸手触碰历史的底线时会有所忌惮。
反思二:为官者当洁身自好,清政廉洁,以民为天下。
对于一支军队来说,惟有铭记历史才能严明军纪。影片中兵痞公开杀人抢粮,战场上连吃败仗,对自己的人民却耀武扬威。影片中的军官贪污腐败,以权谋私,外战不利,圈钱成风,让人感到的不仅是痛心,更是对国军的失望。
1944年,日本在太平洋战场受到重创后,在中国发动空前规模的“一号作战”。日军5万余人打垮了40万人的国军。日军攻克的汤恩伯部仓库中,仅面粉便存有100万袋,足够20万军队一年之用。蒋介石万万没有想到的是,日本人竟然在灾区拿出军粮赈起了灾,这也导致了河南民众对国民政府的唾弃。汤恩伯残兵败将向豫西撤退时,农民举着猎枪、菜刀,到处截击这些散兵游勇,后来甚至整连整连地解除他们的武装,缴获他们的枪支、弹药,活埋国民部队官兵5万多人。其实何止一个河南,其他地方这样的事情也不新鲜。《剑桥中国史》记载:“1943年在湖北,一位中国司令官抱怨说:乡民……偷偷地穿越战线,把猪、牛肉、大米和酒送给敌人。”国民当局“五虎上将”蒋鼎文对前来请粮的河南省长李培基说:“饿死民,国还在,饿死兵,国就会亡”。他蒋鼎文倘不知:民不在,以何立国?国无民,何以称国?!
军人,当剑锋所向,只进不退,战死沙场,乃最大荣誉。
为了后方的亲人,为了军人的荣誉,决不后退,虽死犹生。
反思三:为将者当严明军纪、誓死保家卫国。百姓方箪食壶浆。民心的反噬应谨于心,力于行。
饥饿让人感觉迟钝,苦难也会模糊人们的记忆。但对幸存者和其他活着的人来说,重新叙述那些苦难的故事,让曾经的苦难重现在当代人的公共记忆中,就是对逝者的义务和责任,也是对历史创伤的一种修复。因为只有从苦难的记忆中,我们才能发现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是如何与扭曲人性的苦难进行抗争。电影中花枝为了孩子能活命,把自己卖了;栓柱为保住孩子的风车,丢了性命。在镜头下,那些被饥饿伤害和凌辱的人,开口说话了,讲述那些在绝境中的悲惨故事,讲述饥饿对他们的伤害和扭曲。这不只是对他们的伤害,而是对整体人性的伤害。当这些逝者开口言说时,他们或许才有可能走出曾经的创伤和屈辱。这是在用另一种方式,见证生命在苦难中的尊严。
生活在这个年代我们该要感恩,感谢他们,是他们讲出了事实,才能让这个历史公诸于世。
反思四:为人者当存心,首孝悌,泛爱众,尊重生命,学会感恩。
1942年各国聚利为己,世界爆发空前大战。6000万人死亡,1.3亿人受伤。1942年中国国内官员腐败不堪,君不爱,民不拥君。仅河南大灾饥寒交迫中死亡300万,流离失所1000万。发动战争与中国古圣先贤的和平、中庸伦理道德教育是背道而驰的。中国有五千年历史,从中国历史来看,中国从未对境外的国家发动战争,因为中国人是爱好和平的民族。为什么如此爱好和平?受中国古圣先贤教育,几千年来都如是教导!自从汉高祖建国,到第二代汉武帝制定了国家的教育政策,以儒家孔孟学说教化全国人民。这个教育政策一直到满清,两千年来改朝换代二十多次,每一个朝代的帝王在方方面面都有兴有革,唯独教育政策一直没变,完全遵循汉武帝的政策。这是什么道理?每一个朝代开国的领导人都明白儒家教学多么重要,所以他自己认真学习,并带动全国人民学习。国与过之间只有忍让,互助、合作才有真的发展。
中国人千万年来在这个世界没有被淘汰、灭亡,就是因为有伦理道德的教育。古圣先贤的教育没有竞争,竞争的教育是从西方传来的,竞争提升就是斗争,斗争提升就是战争,战争提升就是毁灭,世界末日。
现在我们若不痛定思痛,悬崖勒马。《一九四二》随时会降临。
反思五:拯救世界,唯孔孟学说。70年后的我们当“以史为镜,父慈子孝,夫妻恩爱,兄友弟恭,君仁臣忠,朋友有信”。学习《弟子规》,领悟《弟子规》,发扬《弟子规》。
仲伟波
2012年12月9日
第二篇:观《一九四二》后感
观《一九四二》有感
看完电影后,心情非常沉重,虽然我清楚影片经过艺术加工,内容经过艺术处理,不全是真实情况,但我还是被影片中的一幕幕悲惨场景所感染,心里非常难受,不是滋味,这种感觉用语言是无法表达的,以下是我的一些感受:
一、危难时刻,人的道德、精神更加美丽。在影片中我看到了人们在没有吃穿住行等基本生存条件下,礼节是如此的脆弱。为了取得一点点维持生命的食物,曾经富甲一方的东家财主可以去偷驴,士兵可以去抢劫,老百姓可以去卖儿卖女等等。然而,影片中也塑造了几个令人肃然起敬
第三篇:《一九四二》观后感
《一九四二》观后感
看完《一九四二》后,有种欲哭无泪的感受,满腔的愤懑沉重地压在心底,让人透不过气来。
影片反映了在干旱和战争等天灾人祸面前,人们的绝望与无助。通过对小人物们在夹缝中求生过程中表现出的各种思想及行为的深入刻画,暴露出了当时整个社会信仰的缺失、道德的沦丧、人性的泯灭。
信仰的缺失:一直以来,宗教在我国民众的心中并未扎下根基,普通民众普遍信奉“天”这一不能称其为信仰的意志,而灾难面前唯一支撑人们活下去的不是强烈的信念而是求生的本能。影片中,“范东家”在万念俱灰时,发出一声长叹“老天爷啊!”流露出的是对残留信念的彻底绝望。传教士“小安”起初抱着一颗热忱的心,布道于逃荒路上,藉此救灾民于水火之中。但当他发现“主”的庇佑并不能止住小女孩内脏里喷涌而出的鲜血,更不能阻挡日本轰炸机的血腥屠杀时,动摇了自己坚定的信念,任由恶魔侵入肌体。至此,我们看到的是一具具如同行尸走肉的躯壳,挣扎在死亡的边缘线上,这也让观众们看清楚了一切悲剧的根源。
道德的沦丧:纵观整部影片,最大的道德沦丧者就是发动侵华战争的日本军国主义分子和置人民于水火而不顾的国民党政府;其次便是为了一已私利而敲诈勒索灾民,截留倒卖救灾物灾的国民党政府官员、投机资本家们;最后是那些为了活命 1
而苟且偷生的灾民们,为了活命他们选择了去偷、去抢,去出卖自己的灵魂与肉体。当人们没有了坚定的信仰与信念,道德的沦丧也就顺理成章了。
人性的泯灭:静下心来想想,灾难与战争并不是人类最大的悲剧,它们只是悲剧的制造者,生存危机面前人性的脆弱、良知的泯灭才是最最悲惨的事情。当我们注意到两个小小的核桃就能擎起“少东家”强奸民妇的禽兽之欲,一顿饱饭成为了村民互相残杀的引子,手中的武器变成了兵痞们抢掠灾民的利器时;当我们听到日本军国主义分子以军兵混杂为由而下达滥杀无辜的命令时;当我们联想到人吃人那一幕惨绝人寰的场境时,内心已变得冰凉。至此,影片呈现给观众的是无尽的悲观与绝望,带给人们的是无限的愁怅与迷茫。
最终,影片在残酷的背后也留给了人们一丝丝活的希望,“栓柱”为了完成对一日之妻的承诺放弃了跳出火海的机会,为了留住继子对他已死去父亲的“念想”而丢掉了性命,带给我们心酸的同时,让人看到一点点的人性光辉。或许影片是想用这种振聋发聩的“声音”来激起人们对人性的反思,唤醒人们对生命的敬畏。
第四篇:《一九四二》观后感
《一九四二》观后感
这周学校组织看了《一九四二》这部电影,看完之后让我想起了一个难忘而又重要的日子,那就是“世界粮食日”。粮食对我们人类是多么重要啊,俗话说“民以食为天”。电影展示的正是河南大旱中的史事,所有人没有粮食吃了,人们都开始向附近的陕西省迁移去寻求粮食,在迁移的路上,有的人们由于饥饿死在了途中,有的人们被在战争中的轰炸夺去了生命,有的人们在火车上睡着了被摔死在轨道的两侧,有的人们……在人们开始数人数的时候,才发现死去了300万人,300万什么样的概念啊!南京大屠杀人数的十倍啊!假如人们在那时候都注意节约储存粮食,恐怕结果也不至于如此吧!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大家也许对这首李绅写的《悯农》很熟悉,脱口而出,但是,在生活实际上,又有多少人铭记于心呢?又有多少人付诸于行动呢?再来看看我们学校的食堂,在吃饭的时候,有的同学很是挑食,吃了几口饭就倒掉了,说这饭自己不喜欢,这菜不适合自己的胃口;有的同学着急去玩,盛汤的时候,走路慌张就把饭汤洒在地上;甚至洒在同学们的衣服上有的同学一边吃一边闹,互相丢饭菜,简直把粮食当成了桌上的玩具……这些都是在浪费粮食!也许你并不觉得自己在浪费,也许你认为浪费这一点点微不足道,可是,如果你浪费
一些,别人也浪费一些!那将是多大的一个损失啊!当桶里装满了剩饭时,再看看满桶满桶的剩菜剩饭,实在令人感到可惜!虽然“请节约粮食”等大标语、警示牌在食堂中虽然挂在了醒目的位置,学校里的老师一遍一遍、不辞辛苦的教导我们,但粮食也难逃被浪费的厄运,然而,当我们随手扔掉一盆菜,半碗饭的时候,我们是否想到世界上还有许多父母也许正在为全家人的一餐饭食而辛苦奔波?
节约,是最大的贡献,同学们,不为自己考虑,也要让贫苦家庭早日远离饥饿,让我们铭记“爱惜粮食,节约粮食,杜绝浪费,从我做起”这句话,从小养成节约的好习惯,携手努力,让“勤俭”构成了校园一道美丽的风景线,让我们继承华夏民族的优良传统,不再浪费一粒粮食,不再倒掉一碗菜,让我们远离浪费粮食这个不良的习惯,让“浪费粮食”这个词从我们日后的行为中消失!
第五篇:《一九四二》观后感
《一九四二》观后感
——十八大精神
十八大刚刚胜利闭幕不久,电影巨著《一九四二》又带我们回顾了那动荡艰苦的往昔岁月。让我们在慨叹当年艰苦卓绝的历史,痛斥不作为的国民政府的同时,又倍加珍惜今日富足安定的生活,领略中国共产党的伟大。让我们对中共十八大的精神又有了新的认识——反腐以及民生,是一个执政党永远不能忽略的重点,谁忽略了人民对公平与幸福的渴求,历史必定会无情地抛弃他!
电影《一九四二》,是由这样四部分组成:一是以老东家为首的难民;一是美国记者白修德;一是上自蒋介石、河南省主席李培基下至兵士的官府;一是日本侵略者。主线是难民,除白修德和难民有些许的交织,其余基本都是平行线。没有传统的情节线,没有绝对的主角,主角是“一九四二”那场震撼人心的灾难。
难能可贵的是,《一九四二》有这样的勇气、锐气和灵气。面对沉甸甸甚至被我们遗忘的历史,它没有采取时下惯常的戏说或装神弄鬼的演义,而是直面并打捞那段残存在我们民族深处的记忆。揭伤疤总要比献鲜花艰难得多。一九四二年的记忆,存在逝去的那段岁月里,如果不是这部电影有意识地去唤回它们,恢复它们,它们有可能就会永远那样沉睡在那里,被我们自己更被时间所遗忘。在一个好了伤疤忘了疼的年代里,回避记忆,抹掉记忆,热衷于失去记忆,已经是司空见惯。人们更容易将目光即时性地投向充满利益交换和诱惑的眼皮底下与前方,唤回或恢复记忆,面对那一段哪怕再残酷并令我们自己羞愧的历史与现实,不那么容易,那是一种能力。这能力,不仅属于艺术,更属于思想。
江河不洗今古恨,天地能知忠义心。历史上有些年头,是极具意义的,是不应该被忘记的。《一九四二》,让我们记住了我们民族的这个饥荒、残酷、屈辱的一九四二年。它的意义,便不亚于一九四五年、一九四九年等许多值得我们永远记住的年份。看完这部电影,让我想起雨果著名的《九三年》。它的意义,便是同样有勇气有能力为我们钩沉并再现了那段最具有意义的历史,让那段历史成为了艺术的经典。
通过这次的《一九四二》电影观赏,我更加明确了一个认识——作为一个中共预备党员,要永远记住,我代表着人民,要弘扬十八大精神,为人民的公平与幸福需求而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