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游沙家浜有感
红色经典游——沙家浜参观有感
值此中国共产党建党91周年来临之际,我们前往江苏常熟沙家浜革命根据地参观游览。
在沙家浜,整个景区被分成了两部分,一部分是广场西侧的沙家浜革命历史纪念馆,另一部分是沙家浜主题景区。革命烈士纪念馆里陈放了各种革命斗争照片、革命遗物及缴获的日伪军武器,还有各种场景复原,加上多媒体效果、动静结合,给予了我们一种强烈的历史沧桑感,给我们的心灵造成了极大的震撼。
主景区面积很大,大概有近千亩。景区里面到处布满了沙家浜的标志性建筑,如阿庆嫂的春来茶馆,没错,就是那个“垒起七星灶,铜壶煮三江;摆开八仙桌,招待十六方”的春来茶馆。茶馆正前方是一个大戏台,每天准点都有沙家浜京剧开锣,我们有幸赶在表演前到达,于是就欣赏到了一出精彩的表演。
最热闹,同时也最让人难以忘怀的莫过于沙家浜老街了。老街临水而建,沿途湖光山色,青草成荫,微风过处,芦苇荡迎风起舞,发出一片沙沙的声音。而建立在这片芦苇荡中的老街,别有一番风味。老街上店铺林立,有卖糕点的,卖麦芽糖、牛皮糖的,有卖当地特色纪念品的,琳琅满目,让人目不暇接,眼花缭乱。最值得一提的就是刁德一的故居了,里面的陈设非常具有年代感,很好的向我们展示了当时的风貌。
此番沙家浜之行,让我们记住了这个美丽的革命根据地,也让我们对于革命先辈们的丰功伟绩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们深感责任重大,在先辈们的事迹教育下,必当以自己全部的力量做好表率与带头作用。
XXXX公司
2013.3.20
第二篇:沙家浜红色之旅有感
沙家浜红色之旅有感
青青芦苇荡,抗日旧战场----我校组织党员教师参观了红色革命旅游景区沙家浜。汽车在高速路上快速奔驰,耳畔响起的是那段有板有眼、抑扬顿挫的名段“适才听得司令讲,阿庆嫂真是不寻常。我佩服你沉着机灵有胆量,竞敢在鬼子面前耍花抢。若无有抗日救国的好思想,焉能够舍己救人不慌张„„”
两个小时后,我们顺利抵达常熟。安顿好之后,本打算早点休息的我们带着对这个城市的新奇,夜逛步行街,感受这个城市的脉搏。
10月18日上午,尚湖。此时的尚湖游客不多,但仍保留着自贡灯会节和国庆时的喜庆。跟着导游,我们来到姜太公雕像前,姜太公手执钓竿,正襟危坐,眼望远方,“宁向直中取,不向曲中求”的刚正不阿、忧国忧民的神态吸引不少老师拍照留念。在湖边茶社,一望无垠的湖面让人忘掉工作中的琐事;和煦的阳光、习习秋风消除了一周的疲惫;一杯清茶、一盘瓜子,增进了同事之间的沟通了解,拉近了同事之间的距离。
下午1点,沙家浜。金秋十月,芦苇飘香。纵横交错的河港和茂密的芦苇,构成此处狭长、幽深、曲折的羊肠水道。我们乘着小船在芦苇荡里穿行,举目四望,满眼都是密集的芦苇和相似的小道,让人分不清东西南北。置身其中,才真正体会到当年新四军转战芦苇荡的机智和英勇。在春来茶馆的古戏台前,重听《沙家浜》选段,阿庆嫂的勇敢,让我们感受到军民之间鱼水情深。
短短一天半的行程,叶飞委员长题词的照壁、东进桥、军民鱼水
情主题雕塑等等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最难忘的就是绿茵起伏的芦苇荡。昔日的芦苇荡曾经以生死不渝的忠诚,抵御日本强盗的枪弹,护卫新四军伤病员。如今,片片芦苇又以证人的身份,向人们诉说军民
鱼水情,共同抗敌的历史故事。芦苇青青,看上去含蓄深沉。芦苇只是
一种极普通的野生植物,但它生命力颇强。在泥土中蔓延匍匐伸展的根,有保堤护岸之功能,而且经受得住风雨的摧折。它虽无杨柳依依之姿,却秉性坚强,绿得并不妩媚,却显示出强健生命的颜色。
难以想象,六七十年前,这里荒凉偏僻得可以和日寇进行水上游
击战,这里是腥风血雨,山河破碎,民不聊生,纵然芦叶飘飘,竹雨
潇潇,波影摇摇,有谁会感到它的美丽呢?如今,国运兴隆昌盛,社
会稳定,人寿年丰,山欢水笑,旅游事业随之发展,过去被湮没了的美丽得以再现,但我们谁都不该忘记,这里确实曾经战火,这里留下
了英雄的鲜血。
在一路上,我们听着导游的讲解,了解了当时生活的艰辛,抗战
道路的曲折坎坷,在取得胜利的过程中孕育出现了优秀的事件和英雄。
通过这次红色之旅,我们的思想得到进一步洗礼,爱国主义在我们脑
海中又一次得到了升华。我们此时更能体会到自己肩负的责任,新时
期我们应该珍惜现有的工作岗位,爱岗敬业,把全部精力投入到我们的教育事业中去。
演讲稿
尊敬的老师们,同学们下午好:
我是来自10级经济学(2)班的学习委,我叫张盼盼,很荣
幸有这次机会和大家一起交流担任学习委员这一职务的经验。
转眼间大学生活已经过了一年多,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我一直担任着学习委员这一职务。回望这一年多,自己走过的路,留下的或深或浅的足迹,不仅充满了欢愉,也充满了淡淡的苦涩。一年多的工作,让我学到了很多很多,下面将自己的工作经验和大家一起分
享。
学习委员是班上的一个重要职位,在我当初当上它的时候,我就在想一定不要辜负老师及同学们我的信任和支持,一定要把工作
做好。要认真负责,态度踏实,要有一定的组织,领导,执行能力,并且做事情要公平,公正,公开,积极落实学校学院的具体工作。作
为一名合格的学习委员,要收集学生对老师的意见和老师的教学动态。
在很多情况下,老师无法和那么多学生直接打交道,很多老师也无暇
顾及那么多的学生,特别是大家刚进入大学,很多人一时还不适应老
师的教学模式。学习委员是老师与学生之间沟通的一个桥梁,学习委
员要及时地向老师提出同学们的建议和疑问,熟悉老师对学生的基本
要求。再次,学习委员在学习上要做好模范带头作用,要有优异的成绩,当同学们向我提出问题时,基本上给同学一个正确的回复。
总之,在一学年的工作之中,我懂得如何落实各项工作,如何和
班委有效地分工合作,如何和同学沟通交流并且提高大家的学习积极
性。当然,我的工作还存在着很多不足之处。比日:有的时候得不到
同学们的响应,同学们不积极主动支持我的工作;在收集同学们对自
己工作意见方面做得不够,有些事情做错了,没有周围同学的提醒,自己也没有发觉等等。最严重的一次是,我没有把英语四六级报名的时间,地点通知到位,导致我们班有4名同学错过报名的时间。这次事使我懂得了做事要脚踏实地,不能马虎。
在这次的交流会中,我希望大家可以从中吸取一些好的经验,带动本班级的学习风气,同时也相信大家在大学毕业后找到好的工作。谢谢大家!
第三篇:沙家浜红色之旅有感
沙家浜红色之旅有感
青青芦苇荡,抗日旧战场----我校组织党员教师参观了红色革命旅游景区沙家浜。汽车在高速路上快速奔驰,耳畔响起的是那段有板有眼、抑扬顿挫的名段“适才听得司令讲,阿庆嫂真是不寻常。我佩服你沉着机灵有胆量,竞敢在鬼子面前耍花抢。若无有抗日救国的好思想,焉能够舍己救人不慌张„„”
两个小时后,我们顺利抵达常熟。安顿好之后,本打算早点休息的我们带着对这个城市的新奇,夜逛步行街,感受这个城市的脉搏。
10月18日上午,尚湖。此时的尚湖游客不多,但仍保留着自贡灯会节和国庆时的喜庆。跟着导游,我们来到姜太公雕像前,姜太公手执钓竿,正襟危坐,眼望远方,“宁向直中取,不向曲中求”的刚正不阿、忧国忧民的神态吸引不少老师拍照留念。在湖边茶社,一望无垠的湖面让人忘掉工作中的琐事;和煦的阳光、习习秋风消除了一周的疲惫;一杯清茶、一盘瓜子,增进了同事之间的沟通了解,拉近了同事之间的距离。
下午1点,沙家浜。金秋十月,芦苇飘香。纵横交错的河港和茂密的芦苇,构成此处狭长、幽深、曲折的羊肠水道。我们乘着小船在芦苇荡里穿行,举目四望,满眼都是密集的芦苇和相似的小道,让人分不清东西南北。置身其中,才真正体会到当年新四军转战芦苇荡的机智和英勇。在春来茶馆的古戏台前,重听《沙家浜》选段,阿庆嫂的勇敢,让我们感受到军民之间鱼水情深。
短短一天半的行程,叶飞委员长题词的照壁、东进桥、军民鱼水情主题雕塑等等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最难忘的就是绿茵起伏的芦苇荡。昔日的芦苇荡曾经以生死不渝的忠诚,抵御日本强盗的枪弹,护卫新四军伤病员。如今,片片芦苇又以证人的身份,向人们诉说军民鱼水情,共同抗敌的历史故事。芦苇青青,看上去含蓄深沉。芦苇只是一种极普通的野生植物,但它生命力颇强。在泥土中蔓延匍匐伸展的根,有保堤护岸之功能,而且经受得住风雨的摧折。它虽无杨柳依依之姿,却秉性坚强,绿得并不妩媚,却显示出强健生命的颜色。
难以想象,六七十年前,这里荒凉偏僻得可以和日寇进行水上游击战,这里是腥风血雨,山河破碎,民不聊生,纵然芦叶飘飘,竹雨潇潇,波影摇摇,有谁会感到它的美丽呢?如今,国运兴隆昌盛,社会稳定,人寿年丰,山欢水笑,旅游事业随之发展,过去被湮没了的美丽得以再现,但我们谁都不该忘记,这里确实曾经战火,这里留下了英雄的鲜血。
在一路上,我们听着导游的讲解,了解了当时生活的艰辛,抗战道路的曲折坎坷,在取得胜利的过程中孕育出现了优秀的事件和英雄。通过这次红色之旅,我们的思想得到进一步洗礼,爱国主义在我们脑海中又一次得到了升华。我们此时更能体会到自己肩负的责任,新时期我们应该珍惜现有的工作岗位,爱岗敬业,把全部精力投入到我们的教育事业中去。
演讲稿
尊敬的老师们,同学们下午好:
我是来自10级经济学(2)班的学习委,我叫张盼盼,很荣幸有这次机会和大家一起交流担任学习委员这一职务的经验。
转眼间大学生活已经过了一年多,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我一直担任着学习委员这一职务。回望这一年多,自己走过的路,留下的或深或浅的足迹,不仅充满了欢愉,也充满了淡淡的苦涩。一年多的工作,让我学到了很多很多,下面将自己的工作经验和大家一起分享。
学习委员是班上的一个重要职位,在我当初当上它的时候,我就在想一定不要辜负老师及同学们我的信任和支持,一定要把工作做好。要认真负责,态度踏实,要有一定的组织,领导,执行能力,并且做事情要公平,公正,公开,积极落实学校学院的具体工作。作为一名合格的学习委员,要收集学生对老师的意见和老师的教学动态。在很多情况下,老师无法和那么多学生直接打交道,很多老师也无暇顾及那么多的学生,特别是大家刚进入大学,很多人一时还不适应老师的教学模式。学习委员是老师与学生之间沟通的一个桥梁,学习委员要及时地向老师提出同学们的建议和疑问,熟悉老师对学生的基本要求。再次,学习委员在学习上要做好模范带头作用,要有优异的成绩,当同学们向我提出问题时,基本上给同学一个正确的回复。
总之,在一学年的工作之中,我懂得如何落实各项工作,如何和班委有效地分工合作,如何和同学沟通交流并且提高大家的学习积极性。当然,我的工作还存在着很多不足之处。比日:有的时候得不到同学们的响应,同学们不积极主动支持我的工作;在收集同学们对自己工作意见方面做得不够,有些事情做错了,没有周围同学的提醒,自己也没有发觉等等。最严重的一次是,我没有把英语四六级报名的时间,地点通知到位,导致我们班有4名同学错过报名的时间。这次事使我懂得了做事要脚踏实地,不能马虎。
在这次的交流会中,我希望大家可以从中吸取一些好的经验,带动本班级的学习风气,同时也相信大家在大学毕业后找到好的工作。谢谢大家!
第四篇:重温红色经典《沙家浜》有感
重温红色经典《沙家浜》有感
历史上真正的沙家浜是与京剧中的沙家浜有出入的。但这并不妨碍京剧《沙家浜》对于我们追忆先辈,激发爱国热情的愿望。
一、真正在沙家浜发生的历史故事
抗战时期,江南新四军浴血抗日,某部指导员郭建光带领十八名新四军伤病员在沙家浜养伤,“忠义救国军”胡传魁、刁德一假意抗战暗投日寇,地下共产党员阿庆嫂依靠以沙奶奶为代表的进步抗日群众,巧妙掩护了新四军安全伤愈归队,最终消灭了盘踞在沙家浜的敌顽武装,解放了江南大好河山。
地处江南的常熟城,面临着日本侵略者炮火的轰炸,离常熟不远的水乡小镇——沙家浜,也危在旦夕。然而,沙家浜保安大队长胡传魁,却在隆隆的炮声中,与自己已有身孕的姘头黄春举行着婚礼。远方炮声隆隆,百姓群情激愤,抗日呼声高涨,为胡传魁张罗婚礼的阿庆嫂也不失时机地鼓动着胡传魁的抗日热情,胡传魁迫不得已壮别了婚场,带着人马赶赴常熟抗击日寇去了。
新四军某部指导员郭建光奉命亲赴常熟与国军守备营长魏国良共商抗日,保卫常熟,被无诚意的魏国良拒绝。由于魏国良的轻敌和日本鬼子的强大攻势,常熟失陷了。
胡传魁的人马在常熟城门外龟缩了一夜,待他认定常熟已是战后的一片空城,摸入了城内大发国难财时,被日本兵发现一直追到沙家浜,逃进春来茶馆,阿庆嫂急中生智让跪地求救的胡传魁躲进了装水的大缸里,骗过了日本头目小野躲过大难一场,胡传魁从此对阿庆嫂感恩不尽。
郭建光等十几个伤病员在县委程书记的安排下,由阿庆嫂接应,秘密通过了日军封锁线,住进了离沙家浜不远的红石村。
此时,很少回家的刁德一奉命只身归来。刚进沙家浜便相继遭到逃兵和土匪的一绑再绑。阿庆嫂在刁管家的请求下,用激将法使胡传魁主动上山去和绑匪见面,最终救出了刁德一。回到家中的刁德一,背着父亲宴请了胡传魁和绑匪蒋福顺,并在他的极力说合下,几经周折蒋福顺归顺了胡传魁,当上了保安大队的副队长。知情后的刁老太爷一气之下失聪了。以教书为名的刁德一的这些反常举动,和日本人的翻译、刁德一东洋留学的同学官邹寅生对刁家频繁的拜访,使阿庆嫂对刁德一的真实身份和此次回沙家浜的真正目的疑惑重重。
沙四龙学练枪时走了火,伤病员小王不幸受了伤。阿庆嫂为他购买治枪伤的金创药时,被来药店为父亲购药的刁德一发现了,令他不禁疑窦丛生,从此,阿庆嫂进入了刁德一的视线。
为了掩护郭建光赴常熟开会,阿庆嫂答应带刁老太爷去常熟看耳病。刁德一闻讯后把消息透露给邹寅生,意在借小野之刀杀带有枪伤的郭建光和白秀成。阿庆嫂沉着机敏地应对着小野的纠缠,护送高建光开会回来的白秀成生擒了小野,解救出阿庆嫂一行人。刁德一借刀杀人之计落空了,一向痛恨日本人并深信刁德一的蒋福顺对刁德一抗日之真假产生了疑惑。落水而逃的小野气急败坏,逼使邹寅生一起向自己的上司黑田长官谎称沙家浜有大批的新四军,黑田下令出兵扫荡沙家浜。郭建光接到情报后立刻组织伤病员离开红石村向芦苇荡转移,并准备联合胡传魁和日本鬼子打一场巷战,但在巷战中,胡传魁未战先逃,带着他的一路人马去了刁德一临行前留下的地点等候刁德一的接应。而蒋福顺的人马却因胡传魁的逃战陷入困境,弟兄们死伤严重,多亏郭建光的部队突出重围赶来相救,蒋福顺才幸免一死。从此蒋福顺痛恨胡传魁、质疑刁德
一、对有救命之恩的郭建光刮目相识。
刁德一派人接应了胡传魁,亮明了自己系国军的真实身份,并奉旨收编了胡传魁的保安大队为国军所属的忠义救国军。胡传魁被委任为司令,刁德一则做了参谋长。二人率这支忠义救国军耀武扬威地重返扫荡后的沙家浜。
为了摸清刁德一及其所控制的忠义救国军抗日之真假,郭建光派蒋福顺回沙家浜见胡传魁和刁德一,并转达其共商抗日之诚意,刁德一将计就计,一边说服胡传魁出面在春来茶馆和新四军商谈,一边通知了邹寅生和小野,预谋再次借刀杀人。当小野和邹寅生突然出现在茶馆时,阿庆嫂巧用计向郭建光与白秀成报了信,二人成功脱险。留下了胡传魁成了小野的战利品,为争取胡传魁、孤立刁德一,小野押上胡传魁回了常熟,刁德一再次借刀杀人的计划又落空了,反而要低三下四地亲赴常熟从小野手中保回胡传魁。
郭建光郑重宣布了上级的指示:全体伤病员守留并发展江抗力量,随后带上白秀成和蒋福顺去周边一带做发展江抗的工作,找回了蒋福顺打散了的弟兄,又说服了白秀成的师父白衫道人让他的千百弟子跟随新四军。同时,又找到了被国军发配到山上看守据点的原国军常熟守备营长魏国良,击毙了欲谋反的崔排长,促使有爱国之心的魏国良率部队投奔了郭建光。转眼间,郭建光把江抗发展壮大到六千人左右。而刁德一能掌控的还是胡传魁的几十个人马。刁德一开始从暗地转向了公开,他逼红石村的百姓下湖捕鱼以诱出芦苇荡里的伤病员,提前赶到红石村的阿庆嫂急中生智,让沙四龙利用从刁小三手中夺来的枪“鸣枪报警”。刁德一的“诱蛇出洞”计划被鸣枪报警破坏了,气急败坏的他决定“逼蛇出洞”,强迫被抓的百姓向芦苇荡里的伤病员喊话,并威胁百姓如不见伤病员走出芦苇荡便开始毙人……
此时,外出发展江抗工作的郭建光回到沙家浜,闻讯立刻带领蒋福顺的人马去刁家大院放了一把火,刁德一看透了这是“调虎归剿”之计,不但不撤兵,反倒疯狂的下令准备枪杀被抓的百姓。阿庆嫂此时也脱身于红石村,迅速找到邹寅生,利用他和刁德一之间的矛盾说服了邹寅生让小野带兵去了红石村。刁德一发现了远远而来的日本汽艇,只好忍气吞声地抢在日本汽艇到来之前放了被抓的百姓,撤离了红石村。
不获而返的刁德一深信是阿庆嫂搬来的日本人,他对阿庆嫂的猜疑惹恼了胡传魁。刁德一只好以不再找阿庆嫂的麻烦为条件说服了胡传魁答应了他的又一个计谋:全线封湖,并由他全权负责。刁德一在春来茶馆布控,阿庆嫂的行动也受到严密的监控。封湖也使芦苇荡里的伤病员的疗伤、甚至生存带来了空前的危机!就在这时,战士小王染上有大面积传染性的伤寒!郭建光不得不立刻采取行动,他背上小王冒险闯出芦苇荡,闯进常熟城,与白秀成一道逼邹寅生进入日本人的医院为小王实施抢救,并令医生拿出了所有的抗生素。小王获救了,但负责临时关照小王的茶馆小伙计阿福因染上伤寒死去了;护士小凌自知染上了伤寒,怕再扩大传染悄悄的投水自尽了……
两只绿色的芦苇棺木载着两个年轻的生命漂向水的远方……
已正式加入新四军的蒋福顺不忍封湖带来的困境,与带着无限愧疚的小王擅自出了芦苇荡,摸进了戒备森严的红石村弄到了两袋粮食,归途中,为了掩护蒋福顺,小王毅然暴露了自己把敌人引开终至被乱枪打死。寸步不离春来茶馆的刁德一,不得已去了红石村下令枪毙了那两个失职的哨兵,杀一儆百。而胡传魁此时已被邹寅生接走去了常熟为陈丽丽过生日。借此良机,阿庆嫂派阿贵找来黄春和胡大,说服了二人去常熟城寻医看胎,黄春坚决要求阿庆嫂陪同去常熟,无奈之下监控阿庆嫂的刘副官只好放行。回到春来茶馆的刁德一闻之大怒,喝令刁小三紧追阿庆嫂并跟踪其后。
进了常熟的阿庆嫂安排黄春、胡大去见胡传魁,自己则巧妙的摆脱了刁小三,见到了程书记紧急商议如何救困在芦苇荡多日的伤病员。黄春在见到胡传魁后被他一顿痛骂后一气之下撞死在常熟街头,望着快要生孩子了的黄春的惨死,胡传魁悲愤不已,下令收兵开湖。功亏一篑的刁德一对红了眼的胡传魁万般无奈,封湖就此宣告结束。
刁老太爷不期而归,看到刁家居然变成军部,胡传魁则住进了自己的房中,气绝身亡。默默于亡父灵前的刁德一接到了上方的指令及其指责,他决定采取最后也是最恶的行动,火烧芦苇荡。
胡传魁为了保命答应了邹寅生从速与其表妹陈丽丽成婚,彻底投靠日本人。刁德一的船队向芦苇荡进发,数百支火把投向芦苇荡,燃起漫天火焰……企图烧死伤病员。
看守阿庆嫂的刁小三发现全体伤病员竟安然无恙的潜藏在茶馆二楼!刁小三惊慌失措地跑去告密,刁德一带着人马迅速包围了春来茶馆,却搜查无果。气急败坏的胡传魁赶到茶馆痛斥刁德一,在俩人的唇枪舌战中忠义救国军撤离了春来茶馆。
全部潜卧在春来茶馆房顶上的伤病员正举枪待战……
胡传魁与陈丽丽的婚礼在刁家大院举行。全面反扫荡的枪声就在胡传魁的婚礼上打响了,江抗战士分四路把刁家大院包围起来,为胡传魁张罗婚礼的阿庆嫂一挥白手巾,枪声四起,刁家大院成了锄奸抗日的战场。
大战告捷,沙家浜重见天日。
郭建光率领江抗队伍告别了沙家浜,赶赴全面反扫荡的新战场……
二、京剧《沙家浜》的感悟
京剧《沙家浜》是文革时期八大样板戏之一。故事的大意是在抗日战争时期,新四军某部和敌人迂回作战,一度撤离常熟一带,留下18个伤病员。他们和当地群众生活在一起、战斗在一起,结下了鱼水之情。当时日寇疯狂扫荡根据地,反动武装忠义救国军的头子胡传魁、刁德一秉承日寇大佐黑田旨意,千方百计企图搜捕新四军伤病员。但沙家浜的抗日军民团结一心,群众巧妙地掩护了救助了伤病员。之后,郭建光率领痊愈归队的战士们,配合大部队的行动,组成突击排直插沙家浜,活捉了日寇黑田和汉奸胡传魁、刁德一。沙家浜重新回到了人民的手中。
其中,最令我感到敬佩的是,在第五场《坚持》中 18个伤病员在药穷粮尽的时候,仍然对未来的胜利充满了信心,以顽强的毅力和超群的机智摆脱了困难,养好了伤病,从敌人手中夺回了沙家浜。他们那愈挫愈勇的信念与永不言败的精神充盈着我的心灵,让我深受感动。并在唱段中以慷慨激昂的曲调与念白完美地表达出来了,“要学那泰山顶上一青松,挺然屹立傲苍穹。八千里风暴吹不倒,九千个雷霆也难轰。烈日喷炎晒不死,严寒冰雪郁郁葱葱。那青松逢灾受难,经磨历劫,伤痕累累,瘢迹重重,更显得枝如铁,干如铜,蓬勃旺盛,倔强峥嵘。崇高品德人称颂,俺十八个伤病员,要成为十八棵青松!”这种面对无限艰险困难毫不畏惧,想方设法地用聪明才智解决的精神几十年后依然被我们所崇尚和学习。这中间,还有一段对白令我感触颇深,那便是第四场《智斗》中阿庆嫂与刁德一之间经典的对话,据说这是老作家汪曾祺几易其稿的得意之笔。阿庆嫂与刁德一那一句句合辙押韵的台词显露着刁德一的阴险与阿庆嫂的机智,句句滴水不漏,让人心弦紧扣,再配上激越的西皮唱腔,真正显示出京剧的醉人魅力!你看那阿庆嫂在春来茶社提壶续水,面不改色,镇静自如,敬佩之情从我心底油然而起。看来在危难来临的关键时刻沉着镇定,临危不惧是顺利脱险的关键,没想到从这里还能学到许多人生奋斗的真谛。
在最后一场中,痊愈的伤病员组成了英勇的突击排从敌后直插沙家浜,其中战士们的翻飞动作可谓让人大饱眼福。特别是最后一名战士,只见他先是急促地先前翻了几个跟斗,然后双手背后,高高地临空跃起,仅用脑袋虚点了一下与他一般高度地墙头,便飞了过去,动作潇洒飘逸得像一只轻盈的燕子,令我惊叹不己!可是“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这些武生在舞台底下一定下了不少苦功。这不正是我们学习知识所要的精神吗?
《沙家浜》是一部现代京剧,在完整地看这部戏的前后,我也断断续续地看过一些传统京剧,例如“四郎探母”。这些传统京戏如果只撷取其中的一小段来听,尚觉其唱腔优柔华美,无论西皮的铿锵高昂,还是二黄沉郁凄凉,但时间一长我们便接受不了了。这是为什么呢,原因很简单,唱腔拖得太长,我们又无法完全理解其中句子的含义。相比之下,现代京剧的唱的部分明显减少了,而对白部分则是普通话,这对于我们青少年来说是更容易接受的。而颇受我们拥戴的流行歌手周杰伦,他的许多歌中间也有传统京剧的影子,例如《双截棍》,其节奏更加明快,歌词更加易理解,琅琅上口,所以很快便在我们青少年当中广为流传。不过,无论是现代剧还是传统剧,都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艺术宝藏,都有着广博精深的知识与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与体会。西皮二黄品国粹,唱做念打赏艺美。
读完了整个剧本,我思考了许多,感受了许多,也得出了两点小结论:
一、沙家浜人民群众之所以与新四军伤病员战士有着鱼水深情,是因为他们能够相互帮助。在平时生活中,我们同学之间也应该互相帮助,发扬光荣的革命传统,这样才能创造一个和谐美好的社会 现在,我们虽然生活在和平年代,但是我们不能忘记这美好的世界是许多革命先烈用鲜血换来的。我们要守卫好我们的祖国,更要铭记中华民族历史上这光辉的一页!
三、沙家浜的红色革命故事给后人的追忆
其实,在那段艰苦的岁月,有着太多这样的事迹了„„
记得小学学过的一篇课文,名字我不太记得,但是故事情节却始终在我的脑海里面。文章讲述的是一个在长征途中,大家没有了干粮、没有水,剩下的唯一可以吃的是一个小小的苹果。大伙没人咬一小口,全队几十个人,没人真正地吃一口,大家只是舔了一小口,生怕自己舔多了其他人没有了„„就是这样的一个小小的故事,折射出在艰苦岁月,大家坚持不懈,互帮互助,共度难关的团结一心,不畏困苦,排除万难的精神。因为这样的精神,才取得了长征的胜利。
是啊,也正因为坚持、因为信任、因为互帮互助,党才可以更好地、更快地消灭敌人,取得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那么,作为当代大学生的我们,在这这样一个和平时代,更应该学会坚持,坚持自己的梦想,努力奋斗,争取做一名优秀合格的当代大学生,为党的事业献出一份自己的力量!
第五篇:沙家浜红色之旅有感(范文模版)
沙家浜红色之旅有感
青青芦苇荡,抗日旧战场----我班级组织参观了红色革命旅游景区沙家浜。校车在高速路上快速奔驰,耳畔总是响起的是那段有板有眼、抑扬顿挫的名段“适才听得司令讲,阿庆嫂真是不寻常。我佩服你沉着机灵有胆量,竞敢在鬼子面前耍花抢。若无有抗日救国的好思想,焉能够舍己救人不慌张„„”
沙家浜。初春四月,芦苇抽絮。纵横交错的河港和茂密的芦苇,构成此处狭长、幽深、曲折的羊肠水道。我们乘着小船在芦苇荡里穿行,举目四望,满眼都是密集的芦苇和相似的小道,让人分不清东西南北。置身其中,才真正体会到当年新四军转战芦苇荡的机智和英勇。在春来茶馆的古戏台前,细细感受《沙家浜》选段,阿庆嫂的勇敢,让我们感受到军民之间鱼水情深。
短短一天的行程,叶飞委员长题词的照壁、东进桥、军民鱼水情主题雕塑等等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最难忘的就是绿茵起伏的芦苇荡。昔日的芦苇荡曾经以生死不渝的忠诚,抵御日本强盗的枪弹,护卫新四军伤病员。如今,片片芦苇又以证人的身份,向人们诉说军民鱼水情,共同抗敌的历史故事。芦苇青青,看上去含蓄深沉。芦苇只是一种极普通的野生植物,但它生命力颇强。在泥土中蔓延匍匐伸展的根,有保堤护岸之功能,而且经受得住风雨的摧折。它虽无杨柳依依之姿,却秉性坚强,绿得并不妩媚,却显示出强健生命的颜色。
难以想象,六七十年前,这里荒凉偏僻得可以和日寇进行水上游击战,这里是腥风血雨,山河破碎,民不聊生,纵然芦叶飘飘,竹雨潇潇,波影摇摇,有谁会感到它的美丽呢?如今,国运兴隆昌盛,社会稳定,人寿年丰,山欢水笑,旅游事业随之发展,过去被湮没了的美丽得以再现,但我们谁都不该忘记,这里确实曾经战火,这里留下了英雄的鲜血。
在一路上,我们且走且看且听,了解到当时生活的艰辛,抗战道路的曲折坎坷,在取得胜利的过程中孕育出现了优秀的事件和英雄。如果说这一切的美是自然所赋予,就像女子的美貌,不值得刻意强调的话,那么我想那份“美”当属“芦苇荡”边那祖祖辈辈的常熟人,曾经的红色根据地人,勇敢、智慧而坚强,现在的常熟人继承了上几代人的勇敢,瞧!他们充分结合城市“革命“特征,挖掘旅游资源,并衍生出了多项“革命系列项目”:红色教育游、绿色休闲游、金色美食游、文化影视游,其中每一个项都是“沙家浜”所特有且无可复制的地域特色产品,聪明的“沙家浜”人真正在城市发展中继承了祖辈的革命精神,并将这种精神传承和发扬。
“芦花放、稻谷香、岸柳成行·····”喜欢京剧的人一下子就会想起这是现代京剧<<沙家浜>>中的一段唱词。这也正是现在沙家浜给我们感受很深的一个方面,我深深地懂得现在的这份和平、宁静、安详、和幸福,是来之不易的,所以我们要懂得倍加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