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发展循环经济 节能减排显成效
发展循环经济 节能减排显成效 昔日飞尘弥漫的矿区,如今绿树成荫,景色宜人。没有满脸黝黑的矿工、没有简陋的采矿设备、更没有满天飞舞的煤灰,取而代之的是现代化的作业设备、先进的管理手段以及完善的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山西汾西新峪煤业有限责任公司以自己的实践颠覆了人们对传统煤矿的“成见”。作为山西焦煤汾西新峪煤业有限责任公司在近年来的发展实践说明:走循环经济之路,是其破解这道难题的最优路径。
我公司污染物SO2、COD排放总量是在2008年底通过全面达标验收后,省环保局下达控制指标为SO2220t/a,COD66t/a,于2009年5月投资6000余万元对锅炉进行了改造,原有锅炉已全部拆除,已建成了2台20t/h和2台35t/h蒸汽锅炉,冬季三开一备,配套使用双湿双碱法除尘脱硫装置四套已于2008年投资近500万元改造完成,经过改造前后的锅炉热效率测试比较,证明效率提高了10%以上,大大减少SO2排放量。采取节约新鲜用水量,是我公司减少废水污染物排放的措施,加强对全矿供管路维修,杜绝跑、冒、滴、漏现象,采取降低水管水压和减少水龙头出水供应量的方法来节约用水;安装节水型自动感应水龙头,井下喷淋降尘、洗煤厂补充水使用矿井水处理站处理后的水。通过节约用水,污水处理厂正常运行,减少了COD排放量。发展循环经济,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优化资源利用方式为核心,以提高资源生产率和降低废弃物排放为目标,以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为动力,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动员各方面力量,积极加以推进,促进我公司在今后的发展道路上有了突飞猛进的跨越。
第二篇:节能减排 循环经济
节能减排 循环经济——硫酸法钛白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1节能减排设备及工艺的采用
目前我国硫酸法钛白粉生产的能量单耗水平与国外厂家相比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在:热能综合利用差,产品耗能高;水综合利用不足,生产耗水量大;节电措施投入不足,电能单耗高。
针对以上问题,南京钛白公司新厂装置中引进国外先进工艺,并采用了大量的节能减排装备,主要有3大亮点:
1.1煅烧尾气热能回用
南京钛白公司在国内钛白行业中首家使用高温电除尘,对煅烧尾气中的粉尘进行回收,减少粉尘排放、提高产品收率,并将除尘后尾气热能回用。部分热尾气用于废酸预浓缩,部分热尾气返回窑头作为二次风补充,使回转窑煅烧后排放的高温尾气中所含热能循环利用,不仅降低了二氧化钛粉尘的排放量,还降低了产品燃气的消耗。经测算,使用高温电除尘后,粉尘回收率达90%以上,热风回用后燃气消耗下降了10%以上,做到了节能减排。
1.2工艺水综合利用
增加部分先进节水设备,采用四台进口管式过滤机代替摩尔过滤机,用水量仅为原叶滤机水洗的一半,大大降低水洗用水量;新建工艺水套用和冷却水循环利用项目,并实现中水部分回用,降低水资源的消耗,提高水重复利用率,水回用率达90%以上。
1.3采用先进装备节约电能
引进先进的生产工艺及设备,采用一台进口辊压磨代替雷蒙磨,降低电耗;使用高效节能电机及变频器、采用绿色照明灯具、建立公司电力需求信息调度系统等,以上系列措施的采用,节约电能,提高效率,节电率达20%以上。三废综合利用。实现循环经济
硫酸法钛白粉生产的循环经济可从产业链及三废综合治理来考虑,因此,配套硫酸装置、发展硫酸亚铁深加工产品及废酸综合利用是实现循环经济最好的办法。
2.1配套硫酸装置
配套硫酸装置首先可保证原料酸的供应;硫酸生产副产蒸汽,可以供给钛白使用,减少钛白生产的配套蒸汽量;利用硫酸生产中的余热浓缩钛白废酸,降低废酸浓缩需要的蒸汽量,更进一步减少钛白粉装置配套用汽量。
年产6万t钛白粉装置需配套20万t硫磺制酸,副产3.82 MPa过热蒸汽23.5 t/h,可满足后处理过热蒸汽需求量;制酸转换时的中温余热可以用于废酸浓缩,可节约废酸浓缩蒸汽耗量1 O t/h,总蒸汽量相当于一台3 5 t锅炉。
若采用硫铁矿为原料制酸,尽管一次投资是硫磺制酸的近一倍,但因原料价低则制酸成本较低,副产蒸汽同样可满足后处理过热蒸汽需求,但无中温余热可利用。此外,硫铁矿烧渣可作为副产品出售给水泥厂,对钛白废酸浓缩产生的一水硫酸亚铁可作为原料与硫铁矿一起掺烧,这也是非常好的匹配。为提高掺烧量,还可以先用回转流化技术,干法生产一水硫酸亚铁,再根据硫铁矿含硫量,决定掺烧的配比。目前的最大掺烧量可达硫铁矿的40%~50%,掺烧硫酸亚铁后,硫元素变成SO2去制酸,铁元素提高了硫酸烧渣的铁含量,使硫酸烧渣的铁含量由原5O%左右提高到58%以上,可直接作铁精矿产品销售。
2.2硫酸亚铁综合利用
对以钛铁矿为原料的钛白生产工艺来说,大量的副产硫酸亚铁需外卖或消化。其综合利用渠道较多:
(1)用于生产铁系列颜料。如铁黑、铁黄、铁红等产品,均是重要的无机颜料,是硫酸亚铁最大的使用行业。新厂配套了1万t/a铁黑项目,可消化部分硫酸亚铁,投产后可根据市场及效益情况增加产能,增加硫酸亚铁使用量。
(2)用于制造聚合硫酸铁净水剂。南京钛白公司是该产品的国标主要起草单位之一,现生产规模2OOO t/a左右,除国内市场外还出口非洲等国,新厂拟将老厂装置搬迂,但今后在规模上可根据市场需求适当放大。
(3)用于生产一水硫酸亚铁。一水硫酸亚铁可作水泥除铬还原剂,随着国内环保要求的提高,未来将有一定的需求空间;一水硫酸亚铁还可作为饲料中微量元素的添加剂用于饲料工业。
(4)直接销售给用户,但其用量均不大。主要表现在:制取铁触媒原料、化肥(铁肥)、工业水处理剂、混凝土添加剂等。废酸综合利用
废酸的综合利用是解决钛白废酸出路、降低环保治理成本之关键。新厂采用德国废气预浓并结合芬兰Chmatur公司技术,将废酸浓缩后回用至酸解,这是目前采用较多的方法,芬兰凯米拉公司也采用了几乎相似的工艺技术。此工艺缺点是成本较高,浓缩器易发生堵塞。在目前硫酸价格已大幅度下降的前提下,考虑废水中和与废酸浓缩的综合成本,南京钛白公司仅开二效浓缩将废酸浓缩至50%左右的浓度返回酸解使用,这是较经济的方法。
因废酸在钛白粉生产中的循环使用会导致重金属离子在废酸中的富集,对产品白度等质量指标造成影响,故废酸浓缩后使用的最佳方式是采取开路循环,即根据市场需求与企业特色来确定制磷肥或其他副产品。南京钛白公司新厂受场地所限,暂未上马综合利用产品项目。
有的企业将2 0%废酸与浓硫酸配置成6 5%硫酸,或用浓缩后65%废酸生产普通过磷酸钙(磷肥),或将废酸用于生产活性白土、硫酸铝、硫酸镁、醋酸锰等。除此之外,还可以采用以下3种新的废酸综合利用方法。
(1)与硫酸装置结合浓缩废酸,降低浓缩成本。首先需对钛白废酸预处理以除去废酸中杂质,特别将除去大量的FeSO4,减轻后续浓缩工序的堵塞问题;其次,利用绝热蒸发原理,用煅烧尾气对废酸进行第一次浓缩,进一步去除废酸中杂质;第三步,利用气液相中水平衡分压原理,用硫酸干燥尾气和硫酸吸收系统余热对废酸进行第二次浓缩,制得浓酸可返回酸解使用。用此方法制得的废酸成本较采用芬兰Chmatur公司技术成本低。
(2)直接利用2 0%浓度废酸,与软锰矿、硫酸亚铁在一定固液比和温度的条件下进行反应,经过滤、水解、压滤、分离氢氧化铁和硫酸锰溶液,氢氧化铁滤饼经洗涤、过滤、焙烧、冷却、粉碎得氧化铁红;硫酸锰滤液经中和、压滤、除杂、浓缩、结晶、干燥得硫酸锰产品。
(3)用20%废酸与氨水中和,经压滤、氧化、浓缩、结晶分离、烘干等工艺,直接生产出硫酸铵结晶,硫酸铵是常用的化肥之一。
综上所述,随着国家环保治理力度的加大,硫酸法钛白粉企业的生存之道必然是走节能减排、循环经济之路。南京钛白公司新厂建设起点高,大量采用了国内领先的技术和装备,实现了三废的完全治理和综合利用,从目前来看,投资相对偏高,投资回收期长,但从中国钛白产业的长远发展来看,我们必须占领此制高点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第三篇:发展循环经济 实现节能减排
发展循环经济 实现节能减排
山西襄矿集团
我们襄矿集团是襄垣县最大的地方国有企业。近几年来,我们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立足煤、延伸煤、超越煤”的发展思路,不断延伸煤炭产业链条,形成煤—电—化产业链,充分综合利用各种资源,努力实现节能减排,改善和保护环境,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先后被省经信委评为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示范企业,被省环保局评为蓝色企业。从2003年开始,我们逐渐认识到重视环保的重要性,大家一致认为没有企业环保,就没有再发展。比如,在建设聚氯乙烯项目时,我们算了一笔帐,该项目环保设施配套需要费用1319.45万元,但节省资源、节能减排带来的经济效益为1459.79万元,经济指标与环保费用指标比为1.11:1。数字告诉大家,环保不是没效益,而是既有经济效益又有生态效益。因此,专门成立了集团环境保护领导组,由一名副总总负责,责承专职的部门具体承办环保事宜,每年专项列支环保经费,并将节能减排指标列入考核范围,明确规定环保指标一票否决。谁分管的项目谁负责环保,谁不负责处理谁。环保在我们集团成为一项硬性工作。
按照循环经济“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近几年我们通过延伸产业链条,实现了煤炭增值,环境改善和
节能降耗的目标。其中三步棋尤为关键。一是从原煤到洗精煤。去年我们集团生产原煤475万吨,自建的5座洗煤厂入洗原煤420万吨,按吨煤年均增值30元计算,七年多洗煤收入比煤炭增值增加近3亿元。二是从废物到电能。原煤生产产生的煤矸石、洗煤的副产品中煤、泥煤,原来是“废物”,现在我们把它作为再生资源,投资7个多亿,新上了煤矸石热电项目,将、矸石配烧发电,年发电量12亿度,可让近50多万吨废弃物再增值,一年增加收入2.6亿元。同时,充分发挥电的优势,又新上了两座环保型电石炉,年生产能力20万吨。我们算了两笔帐,我们自发电满足了企业生产、生活用电,一年比网电节省电费1435万元,电石厂节省电费1.06亿元,同时,由煤延伸到电石产品,吨煤增值1255元。
第三步从电石到化产。从2008年5月起,我们继续拉长产业链,实现超越煤的目标,投资近10亿元,新建聚氯乙烯60万吨项目一期工程,经过两年多的建设,这项省重点工程已于去年10月投入试生产。试生产半年以来,经初步测算,项目正式投产后,年可新增工业总产值14亿元,实现利税7亿元。这个项目的建成,意义远不仅是企业规模的扩大、经济效益的提高,更主要的是我们形成了煤—电—化产业链条,构建起“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综合性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实现了节能降耗最大化,有效地改善了环境。
三步棋走到今天,节能减排的效果日益得到体现,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由2004年的2.319吨标煤下降到去年的1.82吨标煤,万元工业总产值能耗由2004年的1.56吨标煤下降到去年的0.63吨标煤。原煤、精煤、电力、电石的单位产品能耗均达到或低于国家标准。同时经济效益显著提高,工业总产值由2003年1.5亿元增长到2010年的51亿元,增长32倍;上交国家税金由2003年的2400万元增加到7.05亿元,增长了28倍。成为支撑全县经济的骨干企业,成为全县的节能、增值大户。
3、持续发展,打胜三场减排战。企业要发展,环保先过关,这已成为我们今后发展的准则。在产业链延伸过程中,我们一边走一边回头看,看环保有无跑冒滴漏现象,发现一处,处理一处,展开三场减排攻坚战。
第一是战污水。随着企业的发展,工业污水和井下废水明显增加,如不处理将严重污染环境,而且浪费水资源。我们把处理污水作为一场战役来打。首先投资3000多万元,新建生活、工业污水处理厂,年处理300万立方,达到国家二级排放标准,但我们没有外排,而是全部回用到各个企业,不仅年节省水费400多万元,还可减少COD排放量270吨,B0D排放量438吨,SS排放量410吨。同时,新上污水在线监察系统,与省环保指挥中心联网,实行全天候监控。接着又投资600多万元,新上了矿井水处理厂,日处理矿井废水
4000立方米,处理后的水质达到“城市杂用水质”中的景观水质标准,一部分用于井下防尘,一部分用于矿区景观。2009年9月投资1300万元,新上电厂工业污水处理项目,最近又投资3000万元,规划建设瑞恒化工厂的污水处理车间。目前,全集团废水利用率达到100%,工业用水利用率达到95%。
第二是战余气。我们的热电厂具有集中供热的功能,一年可产生余气260万立方,不用则污染,用则减排。为了将余气变成新的资源,我们投资3.2亿元,分三期向县城集中供热,到去年底供热面积达到410万平方米,150个单位、小区的7000多户居民享受集中供热,年用气量246万立方米,同时集团的化工厂,余热发电、蒸压砖厂等一年用气量108万立方,达到254万方,利用率达到97.06%,一年增加收入1600万元。集中供热使县城居民得到实惠,更使县城单位、居民推倒大小锅炉1200多台,年减少二氧化硫排放量3.6万吨,二氧化碳51万吨,减少废渣排放量21万吨,使县城天变蓝了,水变绿了,环境变的更美好了。
第三是战烟尘。前些年,我们一批项目的环保设备,运行到目前已不达标,我们对每个厂、每台设备逐一检查,发现一台换一台,发现一处改一处,不惜血本,不惜资金。诚丰电厂投入7475万元改造脱硫和除尘系统,先后新上湿发脱硫,布袋复合除尘设备,安装烟气监察系统,改造后脱硫
率达到99.1%,除尘率达到99.3%,年减少二氧化硫1500吨,减少烟尘量排放6.3万吨。弘升电厂变燃煤发电为煤气发电,二氧化硫、烟尘排放量分别下降339.01吨和600.58吨。电厂、砖厂、电石厂等企业纷纷改造除尘和脱硫设施,取得排放新成绩。瑞恒化工按照“三同时”要求建设,聚氯乙烯一期环保投资4997.8万元,其中废气治理1865万元,废水治理2823.7万元,固废及其它环保项目309.1万元,除尘效率达到99%,年排放粉尘仅15吨,年排放氯乙烯仅0.073吨,均低于或达到国家标准。
“节能环保是企业生命线”;“污染物超标就是事故,污染就是违法”;“节能就是环保,节能就是减排,节能就是降成本”,等等。一系列新理念、新思路,开始在襄矿集团公司各级领导和广大职工中扎根、开花,并孕育出勃勃生机。
第四篇:落实节能减排 发展循环经济
落实节能减排 发展循环经济
摘要:我们国家把节能减排,作为实现科学发展的经济和政治任务来抓,目的是为人类、为社会、为子孙后代创造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要实现节能减排,循环经济发展,各级政府必须落实中央政策,建立有效机制,优化发展结构,全社会全民行动,形成节约型社会的大气候、大环境,才能确保目标实现。
关键词:节能减排;循环经济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必须把节能减排作为促进科学发展的重要手段来抓。要加大力度,迎难而上,完善市场激励机制,尽快形成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全社会共同推进的节能减排格局,打好节能减排的攻坚战、持久战。唐山是一个以煤炭、钢铁、水泥、焦化等为主导产业的重工业城市。近年来,唐山市大力开展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发展环保产业,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不断提高,加快了向经济强城、文化名城、宜居靓城、滨海新城迈进步伐。但从总体上看,资源相对短缺,环境承受能力减弱,资源消耗较高,浪费较大,污染较重,粗放型经济还未得到根本转变。为打造环唐山“四点一带”特色经济区,就必须采取有力措施,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把节能减排落到实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以取得实质性效果。
一、强化政府主导,建立推进节能减排机制
节能减排工作,不是单纯的经济问题。从一定程度上讲,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是一种特殊的资源配置,所提供的是一种特殊的公共产品,事关社会的共同利益和公共需求,完全靠市场行为是不行的,必须由政府来主导,推进节能减排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职责。只有政府发挥主导作用,对公共资源进行合理配置,有效运用行政、经济、法律、技术等手段才能确保实现节能减排。
1.加大投入力度
(1)抓住国家及河北省加大对节能减排投入力度的契机,全力积极争取国家资金和省财政支持。
(2)市财政建立资源节约、节能奖励、污染减排、淘汰落后等专项资金。差别电价增加的电费收入,全额上交地方财政,纳入地方财政预算,专项用于淘汰落后工作,做到专款专用。
(3)拓宽融资渠道。银行业金融机构遵循守信原则,加大对循环经济、节能减排、环境保护项目的信贷支持,重点是燃煤锅炉改造、环境监测能力建设、城市污水处理、水污染防治、水泥矿山、电厂等项目扶持。各级信用担保公司也要加大贷款担保支持。同时,积极引进国内外有实力的、知名的大集团、大公司的资金和技术,鼓励和支持企业实施合同能源管理、环保发展机制项目,拓宽境内外融资途径。
2.加强激励约束
(1)推进价格改革。落实差别定价政策,扩大实施范围,提高差价幅度,对国家产业政策规定的限制类、淘汰类企业实施惩罚性差别电价、水价。实施优惠电价,鼓励利用生物质能、风能、余压余热、城市垃圾等发电,提高新能源和再生能源的比重。
(2)落实税收政策。加大国家对废旧物资、资源综合利用产品税收优惠政策落实力度,做到“应免尽免、应减尽减”。同时,对列入淘汰名单的小水泥企业,取消资源综合利用税收优惠资格,促其尽快退出。
(3)建立激力表彰制度。出台污染减排“以奖代补”的激励办法,充分调动各方面推进污染防治的积极性。四是加大收费力度。施行严格的收费政策,加强收费管理,杜绝“协议收费”和“定额收费”,确保足额征收,专款专用。
3.严格依法监管
(1)完善制度体系。按照国家的要求,建立科学、完整、统一的节能减排指标统计、监测体系,确保各项数据真实、准确、及时。
(2)严把源头控制。严格执行节能评估审查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对未进行或未通过节能评估审查或环境影响评价的项目,一律不得审批、核准或备案。对唐山市滦河、陡河、青龙河等流域排放严格控制,严格审批。
(3)加大环境违法查处力度。对无法达标排放的企业,一律停产整顿,直至关停;对恶意排污、偷排偷放的企业,一律按法律规定上限值予以处罚,对重大环境信访案件,实施挂牌督办。同时加大环境违法案件的公开曝光力度,对情节严重的责任人依法追究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努力扭转“守法成本高,违法成本低”的局面。
4.实施目标考核
(1)落实考核目标。全市要按照河北省政府分解下达的后三年的节能减排目标任务,逐级分解落实到各县(市、区)及重点企业,并督促其层层落实。
(2)实行政府问责制,各级政府对本行政区域内的节能减排工作负总责,政府主要领导人是第一责任人。把节能减排指标纳入各级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作为领导干部综合考核的评价的重要内容,实施评价考核和监督核查,实行“一票否决”。
(3)建立企业约束制度。凡与政府签订节能减排目标责任书的企业,必须确保完成目标。对不能按时完成目标任务的企业,予以通报批评,一律不能参加评奖,授予荣誉称号,不给予国家免检扶优政策,并取消税收优惠政策等措施。
二、着力优化结构,构建节能减排的发展模式
产业和产品结构的不合理,是造成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的重要原因。不优化经济结构,就不能从根本上实现节能减排。就唐山市而言,当务之急要按照循环经济理念,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加快冶金、水泥发电等工业改造和外迁,改善市区环境,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环保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培育发展资源再生产业,限制高耗能、高耗材、高耗水产业的发展,淘汰严重浪费资源和污染环境的落后生产能力。发展重点向沿海地区转移,形成产品与产品间的链条,产业与产业间的链条,进而形成产业集群和产业基地,培育资源集约节约利用的大产业基地,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构建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节约型产业体系和生产力布局。
三、动员全民行动,营造节能减排的大环境
近年来,人们工作生活中各种浪费现象比比皆是,节能减排潜力巨大。以灯具为例,如果全国照明灯具全部改换成节能灯,那么全国一年可节电约600亿度,而要生产这么多电,则需要300亿公斤煤炭。而煤炭是不可再生的,煤炭的开采、运输等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煤炭在燃烧发电过程中还排放大量污染环境的废气,如可形成酸雨的二氧化硫和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二氧化碳。还有我国人均水资源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3,多数城市缺水;人均森林面积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5,消耗的石油约一半需要进口。如果13亿中国人每人少用一双一次性木筷,一张白纸,一张贺年卡,全国加起来将是多么巨大的数字,相当于保护多大的一片森林!
我们知道,能源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环境不仅影响着人类的发展,更主宰着人类的生存质量。环境意识是一种文明意识、现代意识,环境意识是衡量一个城市社会进步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环境素质更是公民道德修养的具体表现。这种意识的形成,对于树立良好的社会风气,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升一座城市的品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政府要求有关部门要结合国家《节能减排全民行动实施方案》制定具体方案,动员全民力量做好节能减排工作,使之贯穿于生活、流通、消费、社会、生产等各个领域、各个环节。新闻媒体要采取多种形式,弘扬“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社会风尚,要增强城乡居民的节能环保意识。要加强国情的宣传,让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人均资源贫乏的国家,能源、资源的浪费不仅意味着财富的白白流失,也污染了我们的空气、河流和土地,威胁着我们的健康和安全。如果不厉行节约,提高资源利用率,我们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就难以持续获得足够多的资源,环境也无法支撑。使全体公民真正的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是关系人们群众的根本利益和生存质量,造福子孙后代的大事,倡导并实践文明、科学、绿色、健康的生产、生活理念,是每一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真正使节约和环保成为一种习惯、一种规范、一种文明的社会生活方式。
总之,推进节能减排工作,仅有政府的积极推动和引导,广大企业的落实是不够的,还需要社会各界,特别是全体城乡居民的支持和参与。只有全社会的参与,才能形成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全社会共同推进的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的新格局。
第五篇:循环经济之节能减排
循环经济与科学发展观课程心得题目:循环经济之节能减排
伴随着时代发展,从原始社会过渡到现在的工业社会,从物资型到享受型,人类的生活水平可谓是蒸蒸日上,可在我们不断的享受消费同时,所产生的负面效应也随之而来。
工业革命以来,人们大规模使用化石燃料,造成碳的地球化学循环破坏,二氧化碳排放与吸收失衡是不争的事实。2010年瑞士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上最热门的话题是“温度——全球变暖”。围绕着温室效应这一问题展开了一次激烈的讨论。温室效应,对于我们来说,既是一种机遇也是一种挑战。它所反应的是要我们在发展的同时也要注意对环境的保护,用“循环经济”这一词来概括,比较贴切。
所谓循环经济,就是对物资闭环流动型经济的简称,是由“资源——产品——再生资源”所构成的,物资反复循环流动的经济发展模式。其基本特征是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其基本行为准则是“3R”原则,即“减量化(reduce)”、“再利用(reuse)”、“再循环(recycle)”。德国,是世界上公认的发展循环经济起步最早、水平最高的国家之一。德国的循环经济起源于垃圾处理,然后逐渐向生产和消费领域扩散和转变。因此,有人称德国的循环经济为垃圾经济。法国,也是核能等清洁使用量占一半以上的国家。
其实,实现循环经济很简单,都是从身边的小事开始做起。
比如,对于使用饮水机,我相信大家都会有一个误解,那就是烧开水的开关一般都没有人会关,开在那里,让水反反复复的烧,加热保温加热保温。这样既是浪费资源,而且另一个更关键,反复烧煮的热水很容易产生有致癌作用的亚硝酸盐,特别是现在的饮水机抗菌抗藻功能根本不完善,谁家的里面都有小生命,烧得多了产出些什么还真不好说。中国现在城市交通发展很快,湖南长沙,现在正加速修建地路来缓解城市的交通车流压力,每天出门,看着人来人往的车,我觉得头都要大了,特别是每逢上下课的高峰时间,堵车很是严重。曾经我在网上看到一首打油诗描述北京的堵车情况,“帝都风光,千里车流,万里人潮。望二环内外,车行如蚁。西单国贸,汽笛啸啸。司机烦躁,膀胱欲破无处尿。看日落月升,尚未过桥,交通如此糟糕,引无数驾友赴公交。叹神龙大众,慢如蜗牛。奔驰宝马,无处发飙。一代天骄,兰博基尼,泪看电摩把车超。”所以,单车是一种很不错的选择,每天骑着单车上下出行,既能缓解交通压力,体积小占用地方也小,而且还能锻炼身体,这是一种不错的放松休闲方式,对于那些早出晚归的“上班族”来说,一些必要的锻炼是非常重要的。合理植树,植物能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释放出氧气,对于那些山区,还能缓解泥石流等自然灾害。还有一些生活中的繁琐小事,例如生活用水的多重利用,随手关灯等等。
循环经济是对以往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进行反思的产物,也是实现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早在党的十六大就提出了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这也是从我国的实际情况中提出的一项重大决策。不仅是建设小康社会和提高广大人民物资文化生活水平的客观需求,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不仅是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建设和谐社会和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必然要求。现在中国人口13亿,以后还会越来越多,人们的资源不断枯竭,可利用的也就越来越少,所以更要懂得节约,发展循环经济也迫在眉睫。创新开发新的环保型能源,也是未来生活的一大重点,我们都不容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