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江西新闻出版职业技术学院专业】江西新闻出版职业技术学院招生网站-江西新闻出版职业技术学院分数线
高考派—高考志愿填报专家
【江西新闻出版职业技术学院专业】江西新闻出版职业技术学院招生网站-江西新闻出版职业技术学院分
数线
一、学校全称:江西新闻出版职业技术学院
二、办学层次:高职(专科)
三、办学性质:国家公办高等职业技术学院
四、颁发文凭:国家普通高等教育专科毕业证
五、办学地点:江西省南昌市蒋巷西大道266号
六、学院简介江西新闻出版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经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隶属江西省新闻出版广电局(版权局)。学院座落在赣水环绕的南昌蒋巷国家生态示范区,占地面积300余亩,建筑面积10万余平方米,校园环境幽雅、人文浓郁、设施先进。学院先后荣获国家新闻出版系统重点院校、全国新闻出版系统先进集体和精神文明单位、江西省精神文明单位、江西省教育系统“提升质量年”活动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是教育部新闻出版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单位、全国新闻出版系统职业院校校协组组长单位。学院下设印刷工程系、数字传媒系、出版与传播系、思政部(基础教学部)、继续教育学院、技校管理部(中专部)和创新创业教育中心,主动适应江西省“文化强省”战略和新闻出版产业转型升级要求,建成了与大文化大出版产业密切相关的18个专业,形成了以印刷工程、数字传媒、出版与传播三大核心专业群为主体,工、文、艺多专业协调发展的专业建设体系。拥有中央财政支持的重点建设专业1个、全国新闻出版系统行业院校示范专业1个、国家印刷出版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1个,省级特色专业1个、省级精品课程2门、省级精品共享课程1门。学院现有各类全日制在校生3000余人,毕业生就业率连续五年超过98%,居省内高校前几名。近年来,学生在全国印刷行业职业技能竞赛、中国包装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等赛事中获得省级以上奖项70多个。大力实施高级人才引进工程、专任教师工学结合工程、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培养工程,聘请了高层次的专业领军人物、行业技术骨干、能工巧匠来院兼课兼职,形成了一支专兼结合、结构优化、素质优良的师资队伍。其中,全国及省市专家学者8名,国家级行业科技创新标兵1人,全国新闻出版系统院校专业带头人2人、优秀教师3人,省级骨干教师3人。高考派—高考志愿填报专家
学院不断完善实践教学条件体系,建有平版印刷产训中心、数字印刷产业孵化中心、数字影视影像基地、数字出版基地等校内实训教学基地,拥有一体化教室、实验实训室(工作室)20多个,校外实训实习基地150多家,形成了校内一体化教室、实验实训室(工作室)、产训基地(中心)、校外实训实习基地“四层递进”的实践教学平台。其中,数字影视影像基地、数字印刷产业孵化中心填补了江西省在上述教育领域中的空白,在全国同行院校中处于领先地位。出版与数字出版职业教育基地入选“新跨越、新发展”2012江西出版十大优秀品牌,包装印刷综合技能实训基地入选2012年度省级财政支持的重点建设基地。学院积极探索“政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与包括全国地方出版集团市场综合排名第四的江西出版集团公司、全国教辅图书十大品牌之首的江西金太阳教育研究有限公司、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十大领军企业的雅昌集团、全国印刷企业百强之首的当纳利中国投资有限公司等100多家著名出版印刷、文化创意企业签订了合作协议;与江西新华印刷集团、苏州明扬包装印刷有限公司、昆山太乙宏诠科技有限公司等合作开设免费定向订单班,实现学生零距离就业,为企业量身打造高技能人才;联手知名企业,建立“金像影视影像学院”二级学院,积极探索、实践“校企双主体介入式”办学模式。中国教育报、人民网、今视网、江西电视台、江
西教育频道、江西教育电视台等主流媒体纷纷报道学院“产教对接培养职业人才”的典型案例。经过多年的实践积累,学院构建了全日制高职教育为主体、社会培训和国际合作教育为两翼,兼顾发展成人高等教育的多元化、开放式办学格局。依托国家新闻出版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站、江西省新闻出版广电局培训中心、江西出版集团出版传媒培训学院、江西省就业培训基地等平台,为新闻出版行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发挥武汉大学教学中心、北京印刷学院函授站作用,与武汉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京印刷学院等院校开展继续教育合作;开展国际化对外开放办学,先后与日本月冈株式会社、英国爱丁堡龙比亚大学、大韩民国国际能力开发交流协会等多个国外知名大学、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并已选派优秀学生赴境外合作单位研修学习交流。学院主动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的要求,坚持“依托行业,突出特色;面向市场,开放办学;注重能力,促进就业;拓高考派—高考志愿填报专家
展规模,创建品牌”的办学思路,弘扬“崇德、严学、笃行、创新”的校训精神,深度把握人才培养规律、高职教育发展规律,坚定不移走职教创新之路,立足江西,面向全国,放眼世界,不断地谋求更大发展,正
在为建设行业一流、国内知名的传媒类高职院校而努力奋斗!
七、招生专业
1、印刷技术
2、数字印刷技术
3、出版信息管
理
4、印刷图文信息处理
5、包装
技术与设计
6、动漫设计与制作
7、电脑艺术设计
8、摄影摄像技术
9、新闻采编与制作
10、出版与电脑编辑技术
11、出版与发行
12、电子出版技术
13、数字媒体
技术
14、市场营销
15、工商企业管理
16、会展策划与管理
17、文化市场经营与管理
八、招生省份及批次
1、江西(高职专科批)
2、安徽(高职专科批)
3、高考派—高考志愿填报专家
河南(高职高专二批,专科艺术提前批)
4、甘肃(高职专科批)
5、贵州(高职高专批)
6、云南(专科A类)
7、福建(高职高专)
8、山西(专科批)
9、四川(专科二批)
10、湖北(高职高专)
11、广西(高职高专普通批)
12、宁夏(高职专科批)
九、各专业未对外语有特殊要求,招生对象男女不限。
十、身体健康状况要求:印刷类及设计制作类专业学生不能有色盲症。
十一、根据国家有关规定,我院严格按照江西省物价局、财政局和江西省教育厅核定的收费标准执行收费,学费标准为: 5000元/年。
十二、学生毕业颁发江西新闻出版职业技术学院高职(专科)毕业证书。
十三、我院建立了完善的“奖学金、贷学金、国家助学贷款、勤工助学、困难补助”等制度,帮助家庭困难的学生完成学业。
十四、联系方式电话:0791—88264288;传真:0791—88264586;网址:http:///。
江西新闻出版职业技术学院重点专业:
江西新闻出版职业技术学院全景地图:
江西新闻出版职业技术学院历年分数线:
江西新闻出版职业技术学院报考指南:
江西新闻出版职业技术学院招生计划:
江西新闻出版职业技术学院人气校友:
高考派—高考志愿填报专家
第二篇:江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江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江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人数近万余人。学院新址位于南昌市昌北经济开发区。
江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的前身是创办于 1958 年的国家级重点中专——江西省机械工业学校。目前江西省办学历史最早、机电类专业办学实力最高的高职院校之一。1984 年学校搬迁至南昌市迎宾北大道校址。
江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经省政府批准成立由国家教育部备案,系大学专科层次的公办普通高校,实施大专和中专层次教育,现有全日制在校生4256人。学院占地233.55亩,现有267名专任教师,其中教授、副教授81人,讲师136人。有8位教师分别获得国务院或省政府特殊津贴。学院还拥有一支由45名工程师和技师组成的实验实习指导教师队伍。学院设有机械工程系、电子与信息工程系、材料工程系、管理工程系、中专部、基础课部及成人与远程教育部等七个系部。还有经国家批准的机电类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和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2003年学院招收全日制三年制大专、五年制大专和三年制中专。三年制大专招生对象为高中毕业生和三校生,五年制大专和三年制中专招生对象为应、历届初中毕业生,专业有:机电、电子类(机械制造与控制、模具设计与制造、模具CAD/CAM、机电技术应用、数控技术应用);财经类(工程造价与管理、市场营销);计算机应用类(计算机与信息管理、计算机网络多媒体技术)。
学院新址位于南昌市昌北经济开发区。占地214.7亩,建筑面积16.5万平方米,教学设施和运动场馆齐全。
第三篇: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信息
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信息
第3期(总第143期)
2010年4月30日
编辑:任立国审核:杨小君签发:章国顺
国家电网公司
《基建全过程财务管理体系》座谈会在我院召开 4月22日,国家电网公司《基建全过程财务管理体系》座谈会议在我院召开,国家电网公司财务资产部副处长胡明安、省电力公司财务资产部副主任周祥赋率调研团队一行7人出席会议。省电力公司基建部、计划发展策划部、农电部、电网建设分公司相关负责人及部分地市供电公司、县公司负责基建财务工作的人员参加了会议。会上,与会人员分别就实际工作中基建财务管理现行做法及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进行了汇报。会议就基建财务流程、专项资金管理、基建财务管理与建设规划、建设物资工作等部门衔接、充分利用ERP系统完善基建财务管理等问题展开了热烈地讨论。
胡明安副处长表示通过此次讨论加强了沟通,了解了基层单位在实际工作中的困难,对国家电网公司基建全过程财务管理下一步工作的开展起到了有益的促进作用。(刘文泉)省电力公司2010年基建、规划处级干部培训班开班 4月16日上午,江西省电力公司2010年基建、规划处级干部培训班在公司党校正式开班。开班典礼由省公司人董部主任朱新华主持,学院院长、党委副书记、党校副校长章国顺致欢迎辞,公司党组成员、副总经理徐云作开班动员讲话。
徐总在讲话里强调,在新时期、新形势、新任务下,要不断提高处级干部的专业素质,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干部们要不断更新专业知识,更新知识结构,拓宽知识视野,提高自身专业素养和业务技能,为公司加快推进“两个转变”,统筹加强“三个建设”,加大“三集五大”工作,建设一支讲政治、懂专业、精管理的高素质干部队伍打下坚实基础。要通过学习,加强实践锻炼,提高工作能力,把工作做
好、做实,把公司事业不断向前推进。(朱启坤)
学院党委召开理论学习中心组会议
4月22日,我院党委召开理论学习中心组会议,专题学习贯彻
落实十七届中央纪委第五次全会和省公司纪检监察会议精神以及《中
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学院领导、各部门党政
负责人以及党委工作部、纪检监察审计室相关人员参加了学习会议,会议由学院党委书记、副院长谭劲松主持。
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涂火金传达了省公司纪检监察工作会议精
神,并就学习《廉政准则》从深入把握《廉政准则》的修订背景、深
入理解《廉政准则》修订的主要内容、深入推进《廉政准则》的贯彻
落实等三个方面作了解读发言。强调: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大力推进我院党风廉政建设,要进一步增强促进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
政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以身作则,做到警钟长鸣,自觉将《廉政准则》
内化为党员干部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要切实抓好《廉政准则》的贯彻落实,全面提高学院的党风廉政建设水平,为我院各项事业建设
发展提供重要制度与政治保障。
学院就业指导处及后勤管理部负责人就本部门在廉政建设工作
方面的一些认识和做法以及贯彻《廉政准则》的体会作了发言。
最后,谭书记要求各部门要将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贯穿于各项工作
中去,党员干部要对照《准则》,做到先“学”而后“习”,认真学习,勤于思考,借鉴经验,针对各部门工作的标准制定、流程结合起来。
会后要做好相关学习记录,扩大学习效果,职能部门要做好《准则》的学习检查工作。(程光仪 姜波)
学院召开2010年纪委工作会议
4月19日,我院召开2010年纪委工作会议,学习十七届中央纪
委第五次全会精神和省公司2010年纪检监察工作会议精神,总结
2009年纪检监察工作,讨论2010年纪检监察工作要点,学院党委副
书记、纪委书记涂火金主持会议并讲话。
会上首先学习了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届中央纪委第五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以及省公司2010年纪检监察工作会议精神,对2009年
纪检监察工作作了总结,并就2010年纪检监察工作要点展开讨论。
学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涂火金在总结讲话时对2009年学院的纪检监察工作给予肯定,他指出,2009年我院纪检监察工作,按
照省公司纪检组、监察部以及省教育纪工委的工作部署,在学院党委
和行政的领导下,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同时对2010年纪检监察工
作提出了三点要求:一是始终坚持党的领导,认真贯彻落实省公司纪
检组、监察部以及省教育纪工委工作部署和要求,正确把握纪检监察
工作的方针和方式方法;二是以贯彻落实《廉政准则》为重点,采取
多种有效形式,深入开展经常性的学习教育活动,保持警钟长鸣,使
广大党员干部增强廉洁自律的自觉性;三是紧密围绕2010年学院创
建省级示范院校和迎接省教育厅新一轮评估为中心工作,增强服务意
识和保驾护航意识,积极配合学院各部门开展工作,寓教育、监督于
服务之中,圆满完成2010年学院各项工作任务。(程光仪)
学院召开2010年招生工作会议
4月21日,我院召开了2010年招生工作会议。会议由招生工作
处主任章小莲主持,学院招生工作处、教学系部等部门负责人及招生
专职共30余人参加了会议。副院长周志参加会议并作了讲话。
会上,招生工作处对2010年相关招生政策进行了解读,对学院
今年招生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各系部负责人就完成本系2010年招
生计划作表态发言。周志副院长作了强调讲话:一是要求各部门充分
认识今年招生形势的严峻性,对完成目标任务的困难要有足够的应对
办法;二是要求加强招生宣传工作,特别是学院门户网站及教学系部、就业部门的网页要及时完善、充实和更新,密切关注网络舆情;三是
招生工作涉及全院各部门,希望各部门积极参与配合招生工作,把招
生相关工作列为部门重要工作来抓;四是招生人员要以生为本,认真
做好各项服务工作,进一步规范各项操作流程。(陈静文)
学院开展“我爱鄱阳湖,我做志愿者”系列主题活动
为响应江西省委教育工委、江西省教育厅在全省教育系统开展
“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探索科学发展新路子”主题教育,4月初,学院启动了以“我爱鄱阳湖,我做志愿者”为主题系列活动。
4月上旬,学院积极组织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由中共江西省委宣
传部、江西省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江西省委教育工委、江西省教
育厅共同举办的“鄱阳湖教育高峰论坛”征文活动。师生们围绕论坛的主题,积极参与讨论论文选题,认真撰写有关鄱阳湖教育科学发展的论文。4月中旬,各系部陆续举办“创优良学风,播绿色文明”学
生签名活动、演讲比赛、征文比赛,动力机械系在各班级中开展主题
为“服务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美好家园” 团支部活动,意在宣
传响应鄱阳湖生态区的建设,提高青年系学生对鄱阳湖生态区建设的认识,为构建鄱阳湖生态区贡献微薄之力。4月下旬——5月,学院
将开展以“创优良学风,播绿色文明”为主题的主题班会和橱窗、黑
板报及手抄报评比活动和以“我爱鄱阳湖”为主题的文明寝室评比活
动,教育、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的环保意识和良好的生活
习惯,加深对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认识,展示青年大学生的良好
风貌。(任立国徐欢)
简讯:
●4月中旬,图书馆与纪检、审计、财务、物资等部门就纸质图
书政府采购项目对多家招标公司进行了全方位的考查与论证,最终确
定江西国政招标咨询有限公司作为此次图书政府采购项目的招标实
施单位。学院就此次图书采购项目确定了采购招标书,并在政府采购
网上对此次采购项目进行了发布。(姜军)
●4月15日-16日,我院邀请南昌现代医院临床主任医师在学生
活动中心为同学们举办青春期卫生知识专题讲座。本次讲座围绕青春
期生理、心理健康的现状、基本特点,恋爱与性心理健康等问题展开
讲解,受到同学们的欢迎。(曾玖长)
●4月13日,江西省电力公司2010年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全体学
员以实际行动积极地开展情系西南旱灾捐款活动,此次募捐活动48
名学员累计捐款共计28800元。(朱启坤)
●江西三和电力股份有限公司“输配电线路运行维护技能培训
班”4月20日上午在学院实训中心开班,三和公司副总经理兼云南
分公司总经理刘凤生、学院副院长杜中庆等校企双方领导出席。该班
共有学员23名,来自中电投江西三和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所属的各个
企业,计划全脱产培训一个月,培训结束时,将参加电工进网作业、职业技能鉴定的取证。(罗粤 胡冬如)
●4月9日,受进贤县供电公司委托,学院经济管理培训部开办
了关于礼仪知识方面的培训,共三期,五天。学院的培训方案从江西
财大以及其他专业培训机构的方案中脱颖而出,最终得到对方的认
可。(孙冬玲)
●4月15日,公教系主办的2010年普通话培训圆满结束。本次
培训由省级普通话培训测试员胡阿平老师主讲。培训人数69人。
(蔡菲菲 张弦)
●为认真贯彻国家电网公司“三个不发生”百日安全活动动员电
视电话会议精神,实训中心联合保卫、基建等部门成立了2010年春
季安全生产大检查领导小组。实地检查了各实训班组安全管理情况,对输电登杆训练杆校正和加固,确保了实训安全。(蔡锌如)
●从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获悉,全国电力行业中澳合作办学项目
2007级和2008级学生“管理委员会奖学金”评审工作已经完成,我院共有8名学生获奖。(陈家瑂)
●随着学院信息化建设的进一步加快,教务处成立技术服务小
组,对教务处原有网站进行了版面更新与功能升级。(李仁 何新平)
●依据省电力公司ERP项目计划总体安排,我院财务管控ERP上
线工程项目正式启动,计划本月末完成测试运行。(尚晖)
第四篇:江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校领导
江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的学校领导
邓晓阳邓晓阳:党委书记、教授 聂林水:党委副书记、院长、教授饶红刚:党委副书记、高级工程师刘建春: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副教授 殷立君:党委委员、常务副院长、教授 朱林:党委委员、副院长、教授 叶水春:党委委员、副院长、教授 李旺达:党委委员、副院长、教授 陈根琴:副院长、教授
徐卫:党委委员、副院长、副教授 陈国德:党委委员、副院长、副教授
第五篇:江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沿革
江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沿革
1958年
江西建设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创办于1958年,原名“南昌建筑工程技术学校”。1958年大跃进开始号召大办教育,江西省和南昌市政府安排各工业厅局筹建中等专业学校。1958年7月由南昌市教育局备案,成立“南昌建筑工程技术学校”。当时由江西省建筑工程局主管,校址在南昌市第一交通路西端。
当时局长穆先兼校长,王诚任教务主任,仅有一个专业: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学制三年,招收应届初中毕业生。
1958年7月,经南昌高中及中专统一招生考试,录取新生五十名。是本校第一届学生,当年九月一日正式开学上课。
1958年9月,由于中央建工部洛阳工程局第一工程公司下放江西,该公司职工子女随同来昌,其中有二十余人已在当年考取了洛阳工程局建筑工程学校,还有一些初中程度的大概二十余人,一起随同来昌后,经省建工局批准,全部转入南昌建筑工程技术学校。
学校将两部分同学合并后,将原南昌市考取的新生编为“甲
(一)班”,洛阳转来的新生编为“甲
(二)班”,其余具有具有初中程度的编为“乙班“(预科性质)。
当年9月1日开学,并增补吴泽寰(女)为教务主任。1959年
随大跃进形势的迅猛发展,建筑企业急需人才,中央又号召“学制要编短”。因此,上级批准第一届学生学制由原来的三年编短为二年,停开俄语,压缩基础课,提前进入专业学习。
该年暑假,因为学校校舍不足,未申请招生,南昌市统招后分配新生八名,与原“乙班”学生合并编一个班,为一个级新生,该年级仍按三年制学习,按学制应在1962年毕业。1960年:
根据当前全国的形势,3月,省委决定建立“江西省工业劳动大学”,南昌建筑工程技术学校随之改为“工业劳动大学建筑分校”,仍由省建工局主管。
穆先局长仍兼任校长,张兰勋为书记,原教务主任吴泽寰调走,任命刘建旺为教务主任。校址迁到新建望城岗,占地二百余亩。
当年3—4月,建筑分校在全省范围内大量招生,当时不问有无户口,年龄大小,文化高低,凡来报名的基本都收,故当时录取的有四百余人,后经体格检查和文化摸底,有高中学历证明及高中程度的二十余人,初中毕业文化程度的四十五人,相当于初中一、二年级及以下的三百二十余人,部分体检有严重问题或自动不来的不计,实际录取三百八十余人,连同原校一年级新生班(乙班)全部迁入望城岗新址,参加建校劳动。(在第一交通路的原校址继续办学,由省第二建筑公司主管,经南昌市教育局备案,校长由省建二公司党委书记赵鲁兼任,余胜保为副校长,杨冠军为书记,王诚为教务主任,另行招生办学,“甲一”“甲二”班继续在 学习,直至毕业。该校生在1961年10月撤消。)
学校根据文化摸底,组织编班,高中文化程度的并入已进入二年级的“乙班”(该班有洛阳学生二十余人,南昌59年统招学生8人,加上现高中文化程度的一起,共约60人),初中毕业程度的四十五人另编一个班,作为当年一年级新班,其余317人分别编为预备班,按文化程度,依次由预
(一)至预
(七)班。
60年下半年,工业劳动大学建筑分校曾一度将二年级改为大专班,一年级改为中专班,但预备班未改,对学制、教材、教学计划等也没作任何修改。1961年:
元月,省政府宣布撤消江西省工业劳动大学,建筑分校正式改为“江西省建筑工程学校”,大专班又改为中专班621班(应在62年暑假毕业),原中专班改为631班(应在1963年暑假毕业),按三年制工民建专业和全国中专统编教材,恢复正规的教学秩序。
10月,任命陈德厚为校长,张兰勋为书记。当时有教师二十余人,行政职工二十余人。1962年:
3月,根据全国精简“下马”的精神,省政府统一决定“江西建筑工程学校”撤消之列,4月份开始办理学生遣散工作(只发修业证书和还乡路费),教职工由省建工局安排工作。
9月底学校撤消完毕。1977年:
元月,省委办公厅发文(省厅函[77]33号),决定复办“江西建筑工程学校”,学校规模暂定为600人。7月19日,省建委发文,由省建委和省建工局领导,复办江西省建筑工程学校。8月10日,成立了由任民德同志负责的复办筹备处,并走访了省内的几个中专学校。
8月中下旬,省建工局初步确定省建二公司予制厂为复办的校址,也就是现在的昌北沙井,建校所在地。
当时和省建二公司予制厂办理交接手续,土地面积只有33.28亩,仅有一栋三层楼办公楼,一栋简易车间。
同时,从省建工局所属单位“七·二一”大学,建筑设计院,省建一、二公司,安装公司调集师资,提出了以培养“懂设计、会施工,具有一定生产管理知识又红又专的中等技术人员为目标”的办学宗旨。1978年:
元月,省编委正式发文,定省建校为事业单位,根据六百学生的规模,教职工定为86人。
2月,首届党委成立,由邢殿忠同志主持全面工作,设置了办公室、政治处、教务处三个科级机构,并提出“艰苦奋斗,勤俭办校”澌
3月上旬,由省建委,省建工局和省建校组成招生领导小组,开始了招生工作。这是学校复办后招收的首届学生,招生对象主要是建委系统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的干部职工子弟。
4月底,经过招生考试而录取的“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120人正式开学上课。同时增置两个科级机构:专业科(负责学生管理)、校办厂(为了解决学生实习和教职工子女就业)。
8月,录取了经过统招的新生293人,开设两个专业:工民建专业和水暖与通风专业。其中,大专工民建专业2个班91人,中专工民建专业2个班110人,中专水暖专业2个班91人。
年底,徐凤林同志来校主持工作。当时统计教师四十人(其中78年分配了14名大学生),在校学生三百二十二人。1979年:
2月,增设了总务科,基建办公室,专业科改名为学生办公室。3月,根据学校的师资、校舍情况,向省教育局、省建工局报告,请求79不招新生。
4月,成立了校团委。
5月,经省建工局批准,同济大学在我校设立了函授站,面向全省招生,开设工民建、道路桥梁和供暖通风三个专业,并在9月份招收了学员89人。
6月,第一栋学生宿舍竣工,面积1300M2,历时8个月。年底,统计教师51人。1980年:
3月,统计教师54人,其中工程师5人,技术员15人,大专以上学历44人。
6月,刘景文同志来校主持工作,施工历时8个月,面积为1300 M2第一栋教工宿舍楼在沙井竣工。
7月,征购土地18.205亩,校内面积达51.485亩。8月,科级机构调整,设有:党委办公室、行政办公室、教务科、总务科、学生科、校办厂六个科级机构。
9月,建工局副局长黎舟同志兼任校党委书记,刘景文同志任校党委副书记。招收工民建专业两个班79人,增设财会班(后改名为建筑企业经济管理),并招生41人。同济大学函授招收新生45名。1981年:
3月,由省建工局批文成立干训班办公室。4月,干训班招收和培训施工员67名。
9月,干训班招收和培训会计员62名,统计员32名,时间均为三个月。同时,招收工民建专业100人,水暖专业461人,建经专业55人。“同大”函授生38名。
年底,统计在校教职工137人,其中教师67人。1982年:
招收工民建专业60人,建经专业42人,增设成人中专,招收职工班工民建127人,“同大”函授生26人。
年底,历时三年的饮水工程完工,包括外管,沉淀池、清水池、水泵房、水塔、锅炉房等。面积达3816M2的教学大楼相继竣工。人此,学校开始初具一定的规模。1983年:
5月,由各省政府办公厅发文,建立“江西省建筑工程职工中等专业学校”,由省建工局主管,学校规模为200人,招收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在职职工,学制二年半。从此,我校为两块牌子,一套班子。同时,第二栋教工宿舍楼完工,面积为1579M2。
这年,招收工民建专业128人,水暖专业39人,建经专业39人,职工中专工民建39人,培训施工员173名,村镇规划员85名。1984年:
元月,省政府办公厅发文,决定江西省建筑工程学校自84年元月1日起由省建工局改属省城乡建设环境保护厅领导。
实地丈量复核校内土地面积为57.217亩。
统计图书资料室藏书1800余册,其中专业书达1200册以上。8月,调整领导班子,由熊天文同志任书记,丁卿同志为校长,刘景文同志为顾问。
校办厂更名为“机电环保设备厂”。
学校科级机构调整,设置校办公室、政治处、教务处、工民建专业科、水暖专业科、建经专业科、图书资料科、教学设备科、设计研究室、校办厂等十个科级机构。
开始为外省代培学生,招收水暖专业外省学生34人。另增设城镇建设与规划专业,并首次招生55名。且继续为建设厅系统培训村镇建设技术人员84名。
年底,成立纪律检查委员会。
这年,用于购置教学仪器的金额达4万6千7百余元。1985年:
学校除招收普通中专、职工中专外,各专业科分别举办职工培训班,水暖专业科招收16人,工民建专业招收131人,建经专业招收77人。
4月,重新设置总务处,学生科二个科级机构。市卫生局发文,成立校卫生室。
7月,综合办公楼竣工,面积达到2235M2。同时,分配12名大学生、2名中专毕业生到校。
8月,成立保卫科。至此,校内科级机构达14个。
这年,招收工民建专业134人,水暖专业一个班39人,城规专业一个班45人,建经专业一个班42人,同时增设民用建筑维修与管理专业(职工中专),并首批招收42人,接受新疆送培的工民建专业31人,水暖专业代培学生5人。另外,教务科招收施工员、预算员培训班,计200余人。使在校学生总人数达到1300以上,学校各个部门的管理工作在这时都经受了严峻的考验。1986年:
元月,接上级通知,从86年起招收高中毕业生,学制为二年。3月,决定85级原定三年学制改为两年半。4月,决定84级也改为两年半。
7月,23名大、中专毕业生分配来校,其中本科毕业生15名,大大充实了我校的教师队伍。
上半年,成立“职改”领导小组。职改前,我校获得副教授、高级工程师职称的2人,讲师职称的9人,工程师职称的11人,初级职称的50人。
这年高考招生300人,学制二年,职工中专34人,学制三年,短训班163人。
为了更好地进行学生管理,党委决定试行年级主任任制。学生科和团委合并办公。1987年:
8月,天津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在我校设立函站,开办工程造价专业。同月,熊天文书记调离,丁卿校长主持全面工作。
这年招收新生260人,其中,工民建专业131人,给排水与暖通风专业45人,城镇建设与规划专业45人,建筑企业经济管理专业39人。除城镇建设与规划专业学制为三年外,其余均为二年。
“职改”工作自九月全面展开,并在年底结束,评出高级讲师、工程师15人,讲师、工程师45人,初级职称50人。1988年:
元月,胡
正同志任党委书记。同时,校内机构进行调整,设政治处、纪检、办公室、教务科、总务科、学生科、校办厂等科级机构。
8月,高考招收新生320人,其中,工民建专业181人,建筑学专业46人,给排水与暖通风专业45人,建筑企业经济管理专业48人,学制均为二年。1989年:
8月,高考招收新生328人,其中,工民建专业183人,建筑学专业48人,给排水与暖通风专业50人,建筑企业经济管理专业47人,学制均为二年。
11月,省计委发文,将正在筹建之中的江西省南昌城市建设学校并入省建校,一起建设。1990年:
经建设厅批准,江西建校部分专业改招初中毕业生。经全国统考,招收工民建专业178人,招生对象为高中,学制二年,建筑学专业48人,建经专业52人,水电设计与安装专业45人,招生对象均为初中毕业生,学制四年。同时,城建校首届招生81人,其中市政工程专业40人,房地产经济与管理专业41人,招生对象为初中毕业生,学制四年。
江西省建筑工程学校自复办以来,处于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建设过程,而且师资人员缺少,其它人员配备不全,大多数人都是来自企业单位和从学校毕业分配进来,不熟悉学校教育管理。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全校教职工克服重重困难,发扬艰苦创业精神,一边建设,一边办学,一边摸索经验。
为了加强师资力量,保证教学质量,复校以来学校共选送50余人外出培训和进修。为了改善条件,建设部共投资155.8万元,省投资61.8万元,学校自筹22.4万元,基建投资共240余万元,校舍面积达一万八千余平方米。除了已建成了教学大楼,综合办公楼,学生、教工宿舍外,还新建了一幢2550M2的学生食堂兼礼堂;一幢可藏书容量二十万册、阅览座位450席的图书馆;一幢实验楼,同时添置了包括一台计算机在内的十余万元的实验设备和教学仪器。
在艰苦创业过程中,我校的教师始终保持饱满的工作热情。高级讲师刘福如在教学的百忙中抽出时间,主审了统骗“钢木结构”中专教材(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80年出版)、统编职业高中“钢筋混凝土与砖石结构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86年11月出版);高级讲师徐友岳编著的《农村建筑图集》(江西人民出版社)荣获江西省农业科普百花奖四等将,高级工程师、高级讲师许宁杰、张易善、徐友岳、殷刚建等为省内设计了大量建筑。
江西建校历届党委都很重视对先进人物的培养。1986年陈光裕、徐恭良二位老师获省级先进工作者称号(见86年《江西日报》)。
(到1990年,建校已培养大中专毕业生和各类建筑工程技术人员3800多人,其中,中专毕业生1800多人,大专毕业生92人,同济大学函授本科毕业生200余人,协作代培生70余人,培训结业生达1600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