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举全省之力加快培育江苏重要经济增长极
举全省之力深入推进沿海开发 加快培育江苏重要经济增长极
本报讯 在全省上下深入学习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之际,在江苏沿海地区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两周年之时,省委、省政府7月4日至5日召开全省沿海地区发展工作推进会,总结新一轮沿海开发两年来的实际成效,按照省委十一届十次全会贯彻“六个注重”、实施“八项工程”的部署,对下一步沿海开发提出具体要求。会议强调,要进一步明确工作目标,加大推进力度,举全省之力,奋力开创沿海地区科学发展新局面。
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罗志军,省委副书记、省长李学勇在会上分别讲话。省领导张连珍、弘强、杨卫泽、杨新力、黄莉新、蒋宏坤、李小敏、林祥国、张卫国、徐鸣、史和平、包国新、罗一民出席会议。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省委秘书长李云峰主持会议并作会议小结。
罗志军在讲话中指出,两年来,在省委、省政府领导下,省沿海地区发展领导小组和沿海办加强协调指导、做了大量工作,省级机关各部门各单位主动服务、大力支持,沿海三市勇当主力军、奋力求作为,其他地区有力策应、积极参与,全省迅速兴起了新一轮沿海开发的热潮。经过两年时间的努力,沿海地区呈现出国家战略叠加效应集中释放、综合开发加速扩张、整体实力明显提升的“三大态势”,开始步入后发快进、加速崛起的快车道,正在积蓄跨越发展的巨大能量,成为全省增长速度最快、发展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
罗志军指出,国家《规划》明确,江苏沿海地区2012年整体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到2020年基本实现现代化。落实国家《规划》,与省“十二五”规划衔接,省委、省政府制定出台了《沿海开发五年推进计划》,进一步明确了沿海地区发展的目标要求和工作重点,各地各部门特别是沿海三市一定要认真组织实施。
罗志军着重就沿海开发推进中需要正确把握和处理好的四个重大关系提出要求。第一,沿海开发与转型升级的关系。转型升级是我省“八项工程”的首项工程,沿海开发则是实施首项工程的强力抓手。沿海地区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将有力推动全省经济增长向扩大内需为主转变,有利于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海洋经济的兴起,孕育着新的发展机遇,新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有可能脱颖而出,要紧盯发展前沿,大力发展海工装备制造、海洋新能源、海洋生物医药、现代海洋服务等新技术、新产品、新产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从沿海地区自身发展看,转型升级也是刻不容缓的重大任务,必须坚定不移走科学开发之路,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水平建设、高效益开发,坚持环保优先、绿色发展,坚持以人为本,切实改善民生,使沿海开发的过程成为沿海地区加快转型升级的过程。第二,加快发展和长期奋斗的关系。沿海地区要从原先的发展洼地成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既要敢于打攻坚战,抓住有利时机加快发展、加快崛起,又要善于打持久战,致力于长期的艰辛创业、艰苦奋斗。一方面,要着力抓好当前,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奋力拼抢,以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的要求负重奋进,突出时间节点,干好眼前的急事、要事、大事。另一方面,要着眼未来发展,做好打基础、利长远、惠百姓的事情。下转A2版
上接A1版 第三,沿海三市努力与举全省之力的关系。沿海开发是国家层面的发展战略,事关全省“两个率先”大局和江苏未来发展。支持沿海开发,就是支持江苏发展大局,就是在做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的大事,就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各地各部门要进一步增强全局意识、责任意识,把支持沿海开发作为自己的“份内
事”,研究新情况,拿出新举措,建立新机制,在土地占补平衡、重大产业布局、现代物流发展等方面全面加强合作,齐心协力推进沿海开发,进一步形成上下推动、江海联动、南北互动的好局面。在更大范围内吸纳集聚发展要素,加大宣传推介力度,使全球范围内更多的战略投资者了解江苏沿海、聚焦江苏沿海,特别是吸引跨国公司和世界500强企业到江苏沿海投资兴业。要全面对内开放,抓住建设东中西区域合作示范区的重大机遇,着力提升出海通道功能、完善合作服务体系、建设产业合作基地、创新合作体制机制,在主动服务中西部地区中拓展发展空间、形成集聚效应。第四,执行规划与创新实践的关系。国家通过的《规划》和省里出台的实施意见,包括这次新出台的五年推进计划,是沿海开发的行动纲领和基本依据,决不能轻易动摇、随意改变,必须认真执行、抓好落实。领导班子调整了,但规划的严肃性、权威性不能变。随着沿海开发不断向纵深推进,新的矛盾和问题也可能凸显出来,遇到的各种制约可能进一步加剧,我们的规划、意见、计划不可能把所有政策、举措都制定得那么具体、那么周全,这就需要在实践中与时俱进,大胆探索,以改革创新的办法解决问题、破解制约。
罗志军指出,江苏新一轮沿海开发已初见成效,沿海地区发展正站在新的起点上。要认真总结我省沿海开发的实践经验,学习借鉴国内外的先进理念和成功做法,进一步开阔视野、拓宽思路,积极创新沿海开发模式,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按照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坚持科学开发、集约开发、高效开发、开放开发,突出抓好港口建设、产业发展、城镇发展、滩涂开发等重点任务,统筹推进城市与农村、陆地与海洋、经济与社会发展,努力提高沿海开发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各地各部门要加强协调配合,按照“目标化管理、项目化实施”的要求,倒轧时间节点,加强督促检查,考核工作进度,确保国家和省的各项政策措施落实到位,确保沿海开发有力有序推进。我们相信,通过全省上下特别是沿海地区的不懈努力,国家规划的蓝图一定能够变成现实,江苏沿海地区一定能够早日建成我国东部地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为全省乃至全国发展大局作出更大贡献。
李学勇在讲话中指出,2009年6月1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批准《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以此为标志,江苏沿海地区发展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沿海地区掀起了新一轮波澜壮阔的开发建设热潮,基础设施全面展开,经济增长势头强劲,转型升级步伐加快,滩涂围垦有序推进,人民生活明显改善,联动效应日益显现。同时也必须清醒看到面临的挑战和问题,沿海地区产业集聚能力还需进一步增强,集约发展水平还需进一步提高,沿海城镇建设还需进一步加快,环境保护工作亟待加强。我们必须科学研判形势,保持清醒头脑,采取有效措施,以更大决心和超常举措推动沿海地区发展实现更大突破。
李学勇指出,沿海地区是江苏最大的发展空间,沿海开发是江苏最好的现实机遇,黄金海岸是江苏再创黄金发展期的重要引擎。要深刻认识实现沿海地区又好又快发展是服务带动全局发展的战略部署,是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战略选择,是增创区域发展优势的战略举措,把加快沿海地区发展摆上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要围绕把江苏沿海地区建设成为我国东部地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和辐射带动能力强的新亚欧大陆桥东方桥头堡,着力推进重大基础设施、重大产业项目、重大滩涂围垦、重大载体建设,在2012年实现沿海开发三年阶段性目标的基础上,再通过三年努力,把沿海地区建设成为全省规模高效农业、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特色基地。促进沿海地区又好又快发展,必须遵循客观规律和经济规律,科学规划,统筹推进,在发展理念上,突出科学开发、优化布局;在开发模式上,突出陆海统筹、江海联动;在空间布局上,突出高效利用、集约发展;在发展动力上,突出科技引领、创新驱动;在生态环境上,突出环保优先、绿色发展。
李学勇要求认真组织实施沿海开发五年推进计划,集中力量,集聚资源,集成要素,全力抓好牵动沿海开发全局的重点任务。一是加速临海产业集聚,着力在“优”字上做文章。把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作为主攻方向,坚持以高端技术、高端产品、高端产业为引领,坚定不移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培育优势主导产业,加快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加快推进重大项目建设。二是积极扩大开放合作,着力在“联”字上做文章。充分利用连云港国家东中西区域合作示范区的政策优势,充分发挥其在对外对内开放合作中的带动作用,加强省内、国内、国际联合,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集聚要素资源,形成开放合作的新局面。三是强势推进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着力在“畅”字上做文章。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适度超前、安全高效的原则,加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打通关键环节,形成网络体系,开创立体布局,推进沿海基础设施一体化发展。四是切实加强沿海城镇发展,着力在“带”字上做文章。坚持产业发展和城市建设同步规划,生态建设与城镇建设协调推进,以全新思路、国际视野构建沿海城镇体系,进一步强化中心城市带动作用,加快形成沿海城镇带。五是加快突破海洋经济,着力在“海”字上做文章。充分发挥江苏海洋资源和区位优势,立足现有产业基础,培植壮大一批辐射带动力强的现代海洋产业,抢占海洋产业发展制高点,努力建设全国重要的海洋经济示范区。六是强化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着力在“绿”字上做文章。坚持生态保护与开发建设和谐共融、协调推进,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严格执行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审查制度,下决心整治沿海一些污染严重的化工企业,加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加强重要生态功能区建设,为沿海人民创造一个碧海、蓝天、绿水、青山的生态家园。
李学勇强调,加大沿海开发力度、培育区域发展新优势,事关沿海地区人民福祉,事关全省“两个率先”大局。必须加强组织领导,形成工作合力;完善政策体系,增强发展动力;加速集聚人才,强化智力支撑;切实转变作风,狠抓工作落实,推动沿海地区实现更好更快发展,把沿海开发的宏伟蓝图一步一步变为现实模样。
李云峰在作会议小结时说,贯彻落实好会议部署,实施好《沿海开发五年推进计划》,关键要做到“三个到位”:一是科学开发要贯彻到位,把集约发展、陆海统筹、环保优先贯穿于沿海开发的全过程,使沿海开发的过程成为沿海地区加快转型升级的过程。二是重要举措要实施到位,按照目标化管理、项目化推进的要求,集中力量落实好沿海开发的重要举措,确保计划确定的项目早落地、早开工、早投产,力争更多的重大项目落户到沿海地区。三是全省之力要汇集到位,集中力量、集聚资源、集成政策,形成加快沿海地区发展的强大合力,特别要充分调动苏南地区参与沿海开发的积极性,实现支持沿海发展与促进苏南转型的共进双赢。
会议期间,与会同志用一天半时间,驱车近千公里,先后考察了南通市中远船务(启东)海洋工程有限公司、海门滨海新区、如东洋口港,盐城市大丰港区、江苏海洋产业研究院、江苏科行集团、江苏华锐风电产业园,连云港市连云新城、中复神鹰碳纤维有限公司、徐圩新区,并出席了连云港市徐圩新区“国家东中西部区域合作示范区”揭牌仪式。江苏沿海地区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热气腾腾的开发建设场面、你追我赶的发展态势,令与会同志深受鼓舞和激励;江苏沿海地区发展的宏伟蓝图和美好前景,令与会同志对江苏“黄金海岸”的未来更加充满信心。
连云港市、盐城市、南通市和省沿海办负责同志在会上作了交流发言。
省法院、检察院负责同志,沿海三市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分管负责同志及发改委、沿海办、海洋与渔业局主要负责同志,其他省辖市和所属县(市、区)党委或政府主要负责同志,江苏沿海地区发展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和省有关部门负责同志,部分金融机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开发园区、重点企业负责人参加了会议。(宋晓华 顾雷鸣)
第二篇:关于举全矿之力 加快建设一流现代化矿井的决定
中共XX煤矿委员会
关于举全矿之力 加快建设一流现代化矿井的决定
各党支部、机关各科(室):
为认真贯彻落实集团公司第四次党代会精神,积极参与集团公司“十二五”规划的实施进程,深入总结全矿干部职工的奋斗实践,科学谋划新一轮发展蓝图,进一步振奋精神、凝聚人心,全面提升矿井现代化装备及管理水平,增强矿井科技创新能力,实现矿井安全高效目标,经矿党委研究决定:集全矿之智,举全矿之力,立足新起点,瞄准新目标,实现新跨越,再铸新辉煌,强势推进XX煤矿一流现代化矿井建设进程。
一、加快建设一流现代化矿井的必要性
1、全行业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竞争态势,要求我们必须加快建设一流现代化矿井
审视国内煤炭行业,大重组、大整合的趋势不断加剧,产业结构调整不断加速,做大做强已成为煤炭企业发展的潮流,各大煤炭企业都在竞相发展、争取主动,激烈竞争的态势已经形成。面对这种千帆竞发、百舸争流、不进则退、慢进亦退的竞争局面,我们不发展不行、发展慢了也不行。作为集团公司一座崭新的主力生产矿井,我们孙疃煤矿承载着加快发展的重任,新的形势和任务要求我们必须瞄准一流现代化矿井这一目标,创新思维,敢为人先,敢于亮剑,努力保持各项工作走在集团公司前列。
2、淮北矿业“十二五”规划实施主业增量、多元化发展的新任务,要求我们必须加快建设一流现代化矿井
集体公司“十二五”规划提出了“依托煤炭、延伸煤炭、超越煤炭”的战略发展思路,把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作为主攻方向,继续以煤炭主业为依托,大力新增产能,扩大煤炭产量规模。至2015年,集团公司煤炭生产规模将达到6000万吨。集团公司实施主业增量、多元化发展的新任务,把孙疃煤矿推向了加快发展的前沿,一方面要求我们要抓紧做好矿井改扩建准备,同时要树立赶超标杆,创新管理机制,努力打造全国煤炭行业同类型矿井中的一流现代化矿井。
3、孙疃煤矿在矿区新一轮发展中的重要战略地位,要求我们必须加快建设一流现代化矿井
孙疃煤矿是集团公司实施“大投入、大开发、大跨越”发展战略、“7年建成8对矿井”中的第三对矿井。在矿区闸河煤田产能逐步衰减的情况下,孙疃煤矿已成为集团公司仅有的五座具备年产200万吨以上产能的矿井之一,其在矿区主力生产矿井中的地位更加凸显。近两年来,矿井保持了高起点建设、高标准管理、高速度发展的良好态势,各项工作均进入了集团公司第一方阵,在集团公司跨越式发展中发挥了承前启后、保量增量的示范作用,奠定了在矿区新一轮发展中的重要战略地位。
4、责任感、光荣感、使命感和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要求我们必须加快建设一流现代化矿井
在今年初的工作会议上,全矿上下审时度势,立足矿区,放眼全国,提出了创建一流现代化矿井的奋斗目标。这个目标的提出,是全矿广大干部职工思发展、谋发展、抢占发展高地、跻身全国同类型一流现代化矿井的意志体现。孙疃有区位、煤种、人才等比较优势,有加快发展、率先发展的内在要求,有集团公司党委、集团公司的坚强领导和大力支持,只要我们坚定发展信心、抓紧发展机遇、加快发展步伐,增强发展后劲和能力,我们的目标就一定能实现。因此,加快发展步伐、建设一流现代化矿井,是孙疃煤矿科学发展的历史必然选择。全矿广大党员领导干部一定要坚定这个信念,做加快发展、科学发展的楷模和先锋,做追求卓越、争创一流的示范者和带动者。
二、加快建设一流现代化矿井的可能性
创建一流现代化矿井,是孙疃煤矿践行科学发展观的战略部署。当前,我们既面临着加快发展的难得机遇,又具备建设一流现代化矿井的有利条件。
一是矿井三年建设期间积累了宝贵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为我矿建设一流现代化矿井奠定了坚实基础。在三年基本建设期间,矿井坚持“井下与地面同步、生产与生活同步、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同步”,实现高标准规划、高起点建设、高速度发展,仅用三年时间就建成了一座年产180万吨的大型矿井,在全矿广大干部职工中培育了“大局、责任、奉献”的孙疃精神,为矿井加快发展积累了宝贵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目前,尽管我矿地质条件比较复杂、职工素质参差不齐、制约发展的因素还很多,但全矿上下面对压力不妥协,面对困难不气馁,为矿井安全高效发展创造了良好环境。同时,我矿采煤机械化水平达100%、综掘机械化水平达40%、生产集约化程度高、基本形成了“综掘保综采、南北两翼合理配采”的生产格局,为实现矿井安全高效生产奠定了重要基础。
二是矿井近两年建设发展取得了不俗的业绩,积蓄了加快发展的能量,为我矿建设一流现代化矿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2008年和2009年,我矿实现了按期投产、靓丽转型、科学发展“两年三大步”。矿井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安全质量标准化水平达一级,矿井在投产后的第一年产能突破200万吨,各项工作均取得了不俗的业绩,顺利跨入了集团公司第一方阵。在加快发展的过程中,我矿进一步完善了系统、磨合了班子、锻炼了队伍、积聚了能量,蓄势待发,具备了加快发展、建设一流现代化矿井的重要条件。从班子状态看,目前矿合科(区)两级班子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愿望非常强烈,工作热情非常高涨,工作作风比较扎实。实践已经证明,矿和科(区)两级班子能够带领全矿广大干部职工完成各项目标任务,能够带领全矿上下战胜一个又一个困难,不断把孙疃煤矿推向发展的新阶段。从队伍素质看,我矿干部职工队伍稳定,全矿上下风清气正、心齐气顺、凝心聚力,已经锤炼成为一支能够跟得上、盯得住、攻得下,能够善打硬仗、敢打硬仗的职工队伍。从基层管理看,我矿班组建设已取得阶段性成果,管理流程逐步理顺,讲奉献、肯学习、善钻研的氛围正在形成,为我矿建设一流的现代化矿井营造了良好氛围。三是集团公司新一轮发展规划和目标要求,为我矿建设一流的现代化矿井提供了重要的机遇。集体公司第四次党代会提出的“十二五”发展规划(“66641”发展目标),把孙疃煤矿改扩建作为规划实施的重要支撑,对我矿实现新一轮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目标要求,为我矿建设一流现代化矿井提供了重要机遇。今年初,集团公司董事长王明胜来我矿调研工作时提出:孙疃煤矿要瞄准全行业同类型一流矿井,争一流、创一流,不断创新、敢为人先,努力建设和实现一流装备、一流班子、一流队伍、一流管理。面对集团公司新的目标要求,我们要树立赶超标杆,争创一流业绩,自觉肩负起时代赋予我们的发展重任,努力把孙疃煤矿打造成为一流的现代化矿井。
三、加快建设一流现代化矿井的目标要求
1、一流的矿井装备。一是采掘机械化。采煤机械化程度达100%;综掘机械化程度达到40%以上。二是监控数字化。矿井形成环绕全矿井的综合自动化控制网络平台,健全完善安全生产监测监控、工业电视监视、井下人员定位、井下无线通讯、束管监测和顶板压力监测等系统。三是控制自动化。适时在供电、排水、压风等推行自动化系统,实行地面远程控制,实现井上、下中央变电所、泵房、通风机房、压风机房无人值守。四是辅助运输高效化。根据井下实际选择使用辅助运输设备,减少运输环节,提高运输效率。
2、一流的领导班子。以创建政治素质好、工作业绩好、团结协作好、作风形象好为主要内容的“四好”领导班子为抓手,着力提高班子成员善谋全局、统领发展的能力和水平,不断提升班子成员的政治素质、业务技术素质和学以致用素质。努力把全矿矿和科(区)两级班子打造成为风清气正、凝心聚力、干事创业、引领发展的“火车头”,强势推进一流现代化矿井建设。
3、一流的职工队伍。加强干部的选拔、任用,注重培养干部执行力,着力打造跟得上、攻得下的管理人才队伍;加强技术人才的培养和使用,注重提升科技创新力,着力打造善钻研、业务精的技术人才队伍;加强职工教育培训,注重提高职工操作技能,着力打造作风实、素质优的技能人才队伍。
4、一流的管理水平。一是管理流程清晰。科区职责明确,班组设臵合理,分工具体,衔接畅通,各项管理活动有具体操作流程,时限、标准、责任、奖惩明确;二是管理手段先进。深入推行内部市场化,运用网络平台,促进经营管理的现代化、科学化;安全管理上积极推行安全信息管理系统,实行安全经营化管理,提高安全生产的质量和效果。三是区队建设标准。按照科区、班组规范化建设要求,以“科区自治、班组自管、岗位自律”为目标,细化建设标准,夯实基础工作,促进基层管理上台阶、上水平。四是现场管理细致。作业现场严格执行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大力推行“精细化”作业,创建“精品工程”,促进现场管理科学化、标准化、规范化,实现作业行为标准、现场管理规范。五是技术管理严格。各项技术管理工作符合规程规范要求,严格落实岗位责任制,确保各类问题实现闭合管理和有效控制。
5、一流的企业文化。首先,要积极借鉴吸收优秀企业的文化理念,丰富“以人为本”的文化内涵,形成既有时代特征、又体现孙疃特色的文化理念;其次,要扎实推进安全生产体系建设,着力打造强势安全文化,提升矿井安全生产管理水平;第三,要突出“自我管理”的理念,导入亲情化、人性化模式,营造浓厚和谐氛围,引导职工从被动参与到自觉抓好管理的转变。
四、加快建设一流现代化矿井的实施进度
加快建设一流现代化矿井,要立足当前,谋划长远,全力扭住加快发展的关键环节,奋力苦干、拼搏实干、创新巧干,全面加速发展步伐,努力向“全煤行业同类型一流现代化矿井”的目标迈进。
首先,通过抓管理、建“双高”,走矿井达产稳产之路。强化生产组织,狠抓内部管理,保持矿井均衡高效生产,确保矿井产能稳定在年产220万吨水平,努力实现矿井高效率、高效益目标;持续推进安全质量标准化创建,不断提升创建水平,确保年内建成集团公司安全质量标准化示范矿井,努力建成煤炭行业一级安全高效矿井。
其次,通过抓准备、改扩建,走矿井产能提升之路。要积极做好矿井生产能力核定,实现矿井由180万吨稳产到核定产能240万吨转变;抓紧做好矿井深部地质精查,摸清资源储量,稳步做好矿井改扩建前期准备工作;通过实施改扩建,进一步提升矿井产能,努力把孙疃煤矿打造成为年产300万吨的大型现代化矿井。
五、加快建设一流现代化矿井的主要措施
1、加快一流班子建设,为打造一流的现代化矿井提供执行保障
以“四好”创建为抓手,明确矿和科(区)两级班子阶段性创建目标,高标准建设“四好”领导班子,不断提高两级班子引领科学发展、建设一流现代化矿井的能力。
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政治素质。矿和科(区)两级领导班子成员要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在思想上同上级党组织保持一致,忠实执行上级党组织的路线、方针、政策;在真学、真懂、真用上下功夫,努力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着力解决制约我矿安全、生产、稳定和发展的实际问题。
坚持用心呵护,推进团结协作。团结协作一步棋主动,“四好”班子建设全盘主动。对于当前矿党政领导班子同心同德、同舟共济的良好局面,要倍加珍惜、用心呵护。矿和科区两级班子都不能满足于现状,要进一步提升团结协作的水平,提高团结协作的档次;要把班子建立在利益共同体基础上的团结协作,引向以共同的事业、共同的追求、共同的价值观为基础的更高层次上的团结协作。
全心干事创业,创造良好业绩。矿和科(区)两级班子成员要把心思用在干事业上,把精力投到抓落实中,认真贯彻落实好我矿的各项工作部署,善于抓实事、谋全局、图发展,创造实实在在的工作业绩。班子每位成员必须牢固树立“安全发展”是孙疃煤矿科学发展第一要务的思想观念,牢牢抓住安全生产的主动权,确保矿井安全生产。
注重自身修养,塑造作风形象。矿和科(区)两级班子成员要用品行感召人,用修养吸引人,用实力征服人,用行为带动人,用作风凝聚人,用事业激励人;要自觉把班子形象塑造成践行“大局、责任、奉献”孙疃精神的典范,严抓严管的表率,落实执行力建设的先行者,贯彻党风廉政责任制的主导者,职工群众利益无小事的维护者,打造风清气正政治生态的实践者。
2、加快一流队伍建设,为打造一流的现代化矿井提供人力资源保障
加强党员队伍建设。紧紧围绕“践行科学发展,打造一流矿井”这个中心,按照“参与决策、主导用人、保证监督、积极作为”的总体要求,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积极开展以争创“四强”党组织、“四优”共产党员为主要内容的创先争优活动。“四强”就是政治引领力强、推动发展力强、改革创新力强、凝聚保障力强;“四优”就是政治素质优、岗位技能优、工作业绩优、群众评价优。要以此为抓手,把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共产党员的积极性、创造性调动起来,努力把党的思想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推动矿井科学发展的创新优势、竞争优势。2010年下半年,要筹备召开矿首届党代会,通过党代会的召开,动员全矿300多名共产党员在建设一流现代化矿井的大潮中奉献才华、建功立业。
加强职工队伍建设。继续强势推进班组建设,由点到面全面铺开,在班组建设“有进步、有起色、有亮点”的基础上,扎实推进、务求实效,进一步使班组建设形式创新与内容落实同步、理论总结与实践推广同步、社会影响与实际成果同步;不断创新教育培训机制,丰富教育培训内容,改进教育培训方法,认真做好岗位技能培训、师带徒和“流动课堂”培训工作,全面提高培训实效;要教育引导职工奋发有为,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努力成为本专业的精兵强将、本工种的能工巧匠,努力造就一支品德优良、技能精湛、素质过硬的职工队伍。
3、加快创新型矿井建设,为打造一流的现代化矿井提供不竭动力
只有不断提高创新能力,才能牢牢把握发展的主动权,增添发展的新优势。我矿建设发展中取得的诸多“亮点”,一条重要的途径就是坚持创新。在不断创新过程中,广大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在创新实践活动中得到迸发,为我矿建设发展增添了无限生机和活力。面对当前行业发展“不进则退、慢进亦退”的激烈竞争态势,面对当前我矿艰巨的安全、生产、经营目标任务,我们必须把创新落实在行动上、落实在措施上,把创新作为我矿发展的一项战略措施,摆在更加突出的位臵,以主动的态度、改革的精神,探索新方法,开辟新途径。
提升核心竞争力。在广大干部职工中培养创新风尚,倡导创新精神,把发挥广大干部职工的创造才能、实现自身价值与我矿的创新发展目标紧密结合起来,树立创新理念,提高创新能力,开发创新潜能,投身创新攻关,多出创新成果。加快创新型矿井建设,充分发挥管理和技术人员的主力军作用,体现全方位多渠道的群众性,聚合创新要素,激发创新热情,形成创新合力,建设创新型矿井,为建设一流的现代化矿井提供不竭动力。
坚持全方位创新。在当前的管控模式下,按照集团公司对我矿实现科学发展的总体要求,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坚持机制创新、体制创新,在用人机制、薪酬激励等方面实现创新,逐步建立适应我矿科学发展和创新要求的管理体制机制。坚持管理创新,引进和吸收先进的管理理念,创新管理模式,努力在降低生产成本、提升工作效率、优化资源配臵、提高工作质量上实现创新。坚持技术创新,积极开展科研攻关,破解发展难题,充分发挥技术优化在采掘生产中的优势,注重实施有一定科技创新含量的“急、难、新、尖”的工程项目。
4、加快人才激励培养,为打造一流的现代化矿井提供智力支持 孙疃煤矿的建设发展,离不开各类人才的默默奉献。要大力实施人才战略,创新人才管理机制,重点强化“三支队伍”建设,着力打造复合型管理人才、创新型技术人才、高素质技能人才,使各类人才健康成长、脱颖而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为打造一流的现代化矿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和技术支撑。
高度尊重人才。各级管理干部要转变作风,经常深入现场、深入基层,善于发现人才,准确识别人才;要有爱才之心、识才之智、容才之量、用才之艺,以开阔的眼光和宽广的胸怀选才用人,善于包容、吸纳、凝聚各类人才,为各类人才的成长提供丰厚的沃土。要精心筹备好矿第二届科技大会,不断激励各类人才发挥潜能、健康成长。
营造宽松环境。大力宣传“人才强矿”战略,充分调动各类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用共同的理想、共同的追求、共同的事业团结人、凝聚人,在全矿形成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舆论环境,形成用事业留人、待遇留人、感情留人的浓厚氛围,努力创造宽松、公开、公平的成才环境。
健全激励政策。各级党组织要围绕“践行科学发展,打造一流矿井”这个中心,以实施人才战略为总揽,以能力建设为重心,按照提高人才素质、优化人才结构、创新人才工作思路的要求,建立有利于人才成长和发展的激励机制和管理模式,建设人才成长平台,努力构建良好的人才潜能发挥平台。
加大培养力度。加大人才的培养力度,创新人才培养的方式和方法,着力在知识提升和能力提升上下功夫,推进人才队伍健康发展。要勉励各类人才重视强化自身修养,不要只说不做、要知行合一,不要只做不想、要勤于思考,工作上要有危机意识,要有前瞻性和预见性,要讲求科学性、有长远考虑,要善于抓住问题的关键点、重点和难点。
5、瞄准行业先进水平,为打造一流的现代化矿井选树赶超标杆
选树赶超标杆将助推一流现代化矿井的快速发展。通过选标杆、学标杆、树标杆,立足新起点、选树新标杆,瞄准新目标、实现新跨越。首先,要外选标杆。加强对标学习,瞄准同行业、同类型矿井一流的目标,自我加压,强化实践,充分利用标杆目标的激励和导向作用,引领矿井安全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其次,要内树标杆。完善首席工制度,建立人才引进、分类管理、评价聘用、考核激励等管理制度,推行以贡献大小为依据的奖励制、专业技术津贴制、首席工聘任制、技术工人等级制等四种激励办法。通过选树管理、技术等方面的优秀员工为“首席”,能充分调动全矿干部职工进行科研攻关、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的积极性,充分调动全矿上下投身于建设一流现代化矿井的主动性。
6、创造一流工作业绩,为打造一流的现代化矿井奠定坚实的基础
全矿上下要立足本职岗位,彰显新作为,通过卓有成效的工作,创造出一流的安全业绩、生产业绩、经营业绩,积聚发展后劲,助推一流现代化矿井建设。
保持从严管理的高压态势,实现矿井安全发展。推行安全隐患排查整治问责制,保持安全生产从严管理的高压态势,对排查的各类安全隐患,未按照规定要求整改的,除给予处罚外,同时向责任人进行隐患排查整治问责。建立“三违”防范管控机制,细致摸排、认真排查职工存在的“习惯性违章”行为,并进行汇总、归类和分析,研究制定“三违”防范措施,杜绝和减少“三违”现象的发生。推行安全质量标准化创建目标责任制,建立由矿分管领导主抓、分管副总工程师协助、职能部门主管、施工单位负责的安全质量标准化创建体系,实行风险抵押和末位处罚制度,确保创建目标实现。大力营造安全管理齐抓共管的浓厚氛围,扎实开展安全“六条”线活动,排查安全隐患,宣传安全文化,减少安全管理盲区,构建协同运作、齐抓共管的安全监管体系。继续强势推行班组安全生产建设,围绕强化班前、班中、班后管理,努力实现安全管理关口前移,重心下移到班组,促进班组安全自主管理,不断筑牢矿井安全生产根基。要围绕“54321”安全生产体系建设,明确推进目标和重点,探索推进的新方法和新途径,着力构建与一流现代化矿井要求相适应的安全生产体系。
保持两翼合理均衡生产,实现矿井高效发展。严格生产任务考核兑现,对全矿各单位的生产任务完成情况,实行“一日一兑现、一周一汇报”制度;对生产事故的追查,坚持“四不放过”原则,实行“当班事故、当班追查”制度。强化生产组织管理,积极开展采掘上台阶劳动竞赛,对采煤单位强化设备检修、合理利用工时、提高有效开机率;对掘进单位合理确定月度进尺计划,实行月度台阶指标考核,促进掘进整体单进水平的提升;机电、通风等生产辅助和服务单位要超前谋划,协同配合,保障采掘生产平稳正常进行。严格执行安全生产过程动态监控的管理规定,对全矿各单位井下作业人数、安全隐患、生产情况进行动态监控,努力做到在控、可控、能控,及时做到闭合处理。
扎实推进内部市场化建设,实现矿井良性发展。深入推行内部市场化,在巩固和完善二级市场的基础上,全面推行三、四级市场,推进市场化向班组和岗位延伸,逐步实现三、四级市场结算日清日结。要提高内部市场的发育程度,充分发挥内部市场化的激励和导向作用,调动广大干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着力抓好成本控制,定期召开经营分析会,建立经营管理问责制,通过完善措施,严格考评,不断提升矿井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
7、加快建设具有孙疃特色的企业文化,为打造一流的现代化矿井提供文化支撑
一流企业需要一流文化作为支撑,而一流文化并不单指几个数据,几项指标的一流,而是在于职工是否把企业文化作为自己的精神家园。我们要以加强执行力建设为抓手,着力构建以“大局、责任、奉献”为核心的孙疃文化。在加快一流文化建设过程中,要认真梳理和完善我矿文化建设的企业愿景、核心理念、企业精神。紧密结合自身实际,通过一流文化建设,提炼总结、宣贯育人、自觉养成,推动文明孙疃、和谐孙疃建设,推动安全班组建设和执行力建设。要通过文化引领、文明熏陶,使职工的安全、文明素养得到较大幅度的提升,使职工文明行为固化于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从而努力缩小与先进矿井的差距,形成具有新区特色的孙疃文化,为我矿打造一流现代化矿井,实现新的跨越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坚持以人为本,培育强势安全文化。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以杜绝重伤及以上人身事故、消灭重大非人身事故为目标,筑牢“安全第一、生产第二”的思想不动摇,正确处理安全与生产、安全与效益、安全与质量的关系,并通过全员安全教育培训、安全确认、“手指口述”、安全班组建设等方式,提高人、物、系统、制度、管理的安全可靠性,强化干部职工安全意识和自主保安技能,促进安全管理由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的转变,提升矿井安全预防能力。同时要以安全班组建设为突破口,筑牢安全生产管理的第一道防线,用班队长兵头将尾的安全文明行为的养成,促进和带动职工安全文明行为的养成,培养、提炼、形成浓厚的安全文化。
重视作风建设,打造无衰减执行文化。全面加强党员干部的思想作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和生活作风建设,树立“三办事”原则,倡导“五干”、“五检查”的精细化工作理念,实施问责质询制度、工作稽查制度等四项工作机制,着力培养9 个执行习惯的行为养成。切实提高矿和科(区)两级班子及党员干部的执行能力,做到“能正确地执行、雷厉风行地执行、高质量地执行”,保证令行禁止、政令畅通,形成纪律更加严明、执行更加顺畅、落实更加有力、工作更加有效的新局面,打造“言必信、信必行、行必果”强有力、无衰减的执行文化。
落实依靠方针,营造团结和谐文化。建立健全决策公开机制,维护职工权益,把“依靠群众办企业”的方针落到实处,从更高层次上激发职工的创造活力。对涉及矿井改革发展全局的重大事项,对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重要问题,要事先充分了解职工的愿望和实际需求,倾听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积极做好释疑解惑和政策宣传工作。推进企业民主政治建设,充分赋予职工群众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调动职工参与民主管理的积极性,增强矿井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进一步做好矿务公开工作,把职工的工资奖金、矿重大决策、党风廉政建设等情况及时进行公开。
8、加快民生工程建设,为打造一流的现代化矿井提供后勤保障
坚持发展为了职工、发展依靠职工、发展成果由职工共享,切实关心职工生活,帮助职工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经常深入到困难多、问题多、矛盾多的地方,倾听职工呼声,体察职工情绪,关心职工的疾苦,认真解决职工生产和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加强“两堂一舍”的改造和管理,加大地面文明环境督察和创建,逐步改善职工生活条件,不断提升职工幸福生活指数。加强安全、生产、经营管理,不断提高职工收入。建立扶贫送温暖长效机制,深入开展“送温暖”活动,对特困职工、重病职工多走访、多帮助。关注弱势群体,特别是特困职工,做到该走访的一户不漏,该救济的一户不漏,让困难职工时时刻刻感受到大家庭的温暖。
全矿广大党员干部要把群众的利益作为第一目标,把群众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的需求作为第一选择,持之以恒地为职工群众谋利益。为职工能办的事要立即办,不等;为职工该办的事要坚决办,不拖;为职工难办的事要想法办,不推。困难再多,压力再大,关心群众,积极为职工群众排忧解难的工作传统不能丢。全矿广大党员干部要围绕“增收、宜居、强度、劳保、精神”五个层面,把大局把握手中、把责任担在肩上、把职工放在心里,对职工充满感情、对工作充满热情、对事业充满激情。要通过卓有成效的工作,让公平正义的阳光普照孙疃,让全矿职工体体面面地工作,让全矿职工幸幸福福地生活,努力建设“舒适、优美、整洁、文明”的新区新家园,不断增强广大干部职工对孙疃煤矿的认同感、归属感、自豪感。
矿党委号召:全矿广大干部职工要进一步发扬“大局、责任、奉献”的孙疃精神,成绩面前不歇脚,荣誉面前不止步;只争朝夕、攻坚克难,一鼓作气、再下一城,创造新业绩,铸就新辉煌,推动孙疃煤矿的超常规、跨越式发展,把建设一流现代化矿井的美好愿景变为壮丽的现实!
第三篇:加快发展循环经济,培育壮大特色产业
加快发展循环经济,培育壮大特色产业
——海南州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专题培训班交流材料
(2013年11月)
发展循环经济是缓解当前资源约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最佳选择,是提高经济效益、应对国际竞争的重要措施,是降低碳排放、从根本上减轻环境污染和欠发达地区实现跨越发展的有效途径,是应对经济环境全球化、经贸协调发展的客观要求。培育壮大特色产业,也是促进农牧民持续增收的重要途径,是建设现代农牧业的重要内容,是加快农村牧区经济社会发展步伐、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的客观要求。
一、海南州发展循环经济培育特色产业的优势
海南州地域辽阔,自然资源丰富,生态环境好,污染少,具有得天独厚的培育特色产业和发展循环经济的优势。一是地域优势独特,生态环境优良。海南州地处相对封闭的青藏高原,是全省乃至全国的重要生态屏障,是世界公认的“超净区”之一,土壤和水资源几乎没有受到污染,农牧业以草地畜牧业和传统农业为主,区域内具有独特的高原气候和明显的冷凉气候特征,昼夜温差大,太阳辐射强,病虫害发作轻,农药使用规模小且频率低,这种良好的农牧业生态环境,是发展有机、绿色、无公害农畜产品的优良基地。二是绿色农牧业资源优势明显。藏羊和牦牛肉、油菜、青稞、蚕豆等农畜产品不仅是当地人民群众喜爱的产品,而且是青藏高原
藏区农牧民的传统主食,同时也逐步受到内地消费者的青睐。这些产品加上马铃薯、食用菌和中藏药材等特色农畜产品的开发利用也有了一定的建设规模,且光、热、风和生物等自然资源丰富,为发展循环经济培育特色产业蕴藏着巨大的潜力。三是政策优势加大。国务院出台的《支持青海等省藏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要加快发展生态畜牧业和高原特色农业,促进优势特色产业发展,扶持高原特色加工业发展”和省委十一届六次全体会议上强卫书记指出:“要着力推动绿色发展,大力发展生态农牧业”,都把大力发展绿色产品作为农牧业增效、农牧民增收的一个重要措施来抓,为全州发展生态农牧业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再加之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部署,对发展循环经济培育特色产业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
二、加快发展循环经济,培育壮大特色产业的思路及措施
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找准优势,准确定位,要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把循环经济理念应用于农牧业发展中,转变农牧业增长方式,拓展农牧业发展领域,通过普及应用节约型农牧业新技术,循环利用农作物秸秆、农村牧区生活垃圾和污水、畜禽粪便,降低生产成本,防治农牧业面源污染,结合新农村新牧区建设,有效解决农村牧区环境脏、乱、差问题,将传统“资源、产品、废弃物”的线性生产方式转变为“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循环农牧业生产方式,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现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的统一。重点要组织实施好节约型农牧业技术推广、农牧业资源保护、农村沼气“一池三改”、测土配方施肥、旱作节水农牧业等项目,尤其要抓好全州5个示范点和51个启动点的生态畜牧业建设工作,走舍饲半舍饲和种草养畜之路,进一步规范运行模式,完善利益分配机制,确保实现增加群众收入,提高生活水平和以草定畜草畜平衡,改善生态环境的目标。积极做好已注册的兴海县河卡镇高原有机(天然)畜产品资源生产批发基地项目的招商引资工作,着力打造“高原牌、绿色牌、有机牌”。同时,大力发展农畜产品精深加工,探索以循环农牧业为基础,循环工业为主体,循环第三产业为补充的循环经济体系,着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引导企业实施清洁生产和资源综合利用,在资源节约、清洁生产、废物利用和环境保护等方面迈出坚实的步伐,从而使循环经济真正成为带动农牧民增收致富和拉动全州经济持续发展的增长点。
(一)提高认识,转变观念,加强对发展循环经济的组织领导。加强组织领导,统筹协调相关职能部门,形成共同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的合力,促进循环经济的健康发展。
(二)编制总体规划和科学布局,将全州循环经济发展引入快车道。加强对全州发展循环经济的专题研究,规划编制适合海南州农牧业产业特点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适用范围、主要内容、重点任务、目标体系和保障体系,建立发展循环经济战略目标及分阶段推进计划。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步入快车道,实现“资源——产品——再生资源”为特征的社会大循环、示范园区中循环、企业小循环的发展目标。
(三)要按照循环经济发展理念,规划和建设好贵德、共和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要硬件、软件并重,设施、科技并举,切实有效地提升示范园区的科技
水平。在编制规划和建设中着重考虑:一要充分发挥园区产业集聚发展、企业集中布局、土地集约使用、污染集中处理和废弃物循环使用的功能。二要着力促进园区内各类产业、企业进行废弃物交换利用、能量梯级利用、土地集约利用、水资源逐级利用和循环利用,共同使用基础设施和其他公共设施。三要鼓励农业科研院所、科技推广机构与园区联姻、与农牧民牵手,大力推动先进适用技术到农家牧户、田间地头,充分有效发挥科技引领和支撑作用。
(四)紧紧围绕特色产业,狠抓项目建设,做大做强循环经济。一是突出高原特色,大力开发当家品种。明确以牦牛和藏系羊肉、青稞、油菜、蚕豆、果品、反季节蔬菜、中藏药材等为重点,建立一批具有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的高标准绿色食品原料生产基地。在种植业基地建设上,要严格按照绿色食品生产标准,多施有机肥和生物肥,以生物防治技术为主防治病虫草害;在养殖业基地建设上,要饲喂无污染饲料和生物添加剂,采取综合措施防止畜禽接触污染源。二是改变传统生产方式,按标准化组织农畜产品生产。从生产基地抓起,建立标准化示范体系,从龙头企业入手,建立农畜产品加工体系,加大农畜产品精深加工力度。同时要提高绿色农畜产品营销水平和现代营销技术及包装技术。三是实施绿色产品名牌战略,突出生态农牧业特色。选择有市场竞争力的“拳头”产品,精心培养一批如“可可西里”、“雪峰”等名牌绿色产品,努力扩大名牌比重,充分发挥名牌效应,提高市场占有率。应鼓励并支持具有较强经济实力和辐射力的龙头企业,在改进生产工艺和提高产品质量的前提下,积极扩大主导品牌在市场上的容量。对已成为青海省
绿色名牌产品的,要想方设法提高档次,争创国内、国际名牌。四是加强实施以农村 “一池三改”为主要内容的农村沼气建设项目,大力推进“秸秆——沼气——有机肥--无公害作物”的农村新型能源产业链。五是太阳能的推广应用应因地制宜,重点推进,注重成效。在农牧区要紧密结合发展现代农牧业和新农村、新牧区建设,加紧普及太阳能户用电源的应用,全面解决尚未通电村户的用电问题;加速实现农民户户有塑料温棚、牧民户户有牲畜暖棚、农牧民家家有太阳灶的目标;积极引导,大力推进农牧民太阳能暖房和中小学太阳能校舍、卫生院和乡镇机关太阳能暖房建设,使太阳能的推广应用成为现代农牧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生力军,成为改善民生、发展事业的重要措施。
(五)增强循环经济技术创新能力。加强对循环经济共性和关键技术的开发,产业化示范和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应用。一是发挥政府统筹协调功能,采用各种鼓励和优惠政策,千方百计引进人才、留住人才,加强科技队伍建设,提高全州科技创新能力。二是安排财政资金,吸引社会资金,组织力量进行科技攻关,力争在资源节约和替代技术、延长产业链和相关产业链接技术、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技术、废旧产品和物资的回收及再生利用技术、高效生态农牧业发展及农牧业废弃物综合利用与处理技术等方面有所突破。三是在招商引资中要引入高科技含量、新技术装备、新工艺水平的项目。四是以项目为依托,推进技术装备的改进。通过生产工艺、生产设备的改进和管理进步,推进企业清洁生产和资源循环利用水平。
(六)广泛开展宣传教育。一是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开
展循环经济、节约资源和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全社会对循环经济的认知程度,自觉参与循环经济建设,逐步使节能、节水、节材、节粮、垃圾分类、减少一次性产品使用等,变为人们的自觉行动。二是对领导干部、企业家、技术人员加强参观学习并开展多层次的培训,学习外地好的做法和经验,加强指导和技术推广工作。三是在中、小学校开展国情、省情、州情、县情教育,编发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教育手册,将可持续发展观教育普及到每个孩子身上。四是加强舆论监督,通过新闻媒体及政府网站设立发展循环经济专栏,及时报道全州各个行业、重点单位发展循环经济的情况,吸引和激励公众的广泛参与,使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社会,成为全社会人员的自觉行动。
第四篇:加快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培育区域经济新增长极
加快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 培育区域经济新增长极
湖北省发改委调研组
2012年第6期 ——经济建设
老工业基地也称老工业区,是指以传统工业部门为基础,历经长期繁荣的历史阶段,改革开放以后因经济增长动力减弱、失业等社会问题日益严重而逐渐衰落的特定地区。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是加快我省发展方式转变的具体实践,是我省实施“两圈一带”、“一主两副”重要战略部署和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内在要求,是我省加快城市化进程、解决突出民生问题的重要支撑。
一、湖北老工业基地的历史贡献、现实困境与发展机遇
我省老工业基地城市主要为武汉、黄石、十堰、宜昌、襄阳(原襄樊)、鄂州、荆门、荆州(沙市)等八个市。2011年末,八市(全市)国土面积共10.57万平方公里,占全省56.8%;常住人口占全省61.2%。2011年,八市(全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5283.95亿元,实现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115.2亿元,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6621.8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9443.7亿元,分别占全省的78.0%、75.9%、77.3%、73.0%,是我省经济发展的支柱和主力军,是带动全省经济发展的增长核。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在进行工业化战略布局时,充分考虑我省拥有的独特区位优势,从“一五”至“三线”建设时期,将湖北确定为实施国家工业化战略的重要战略基地。我省老工业城市大多是在建国以后获得现代工业构建和发展的契机,并于“三线”建设时期得到快速发展。直到20世纪80年代末,在全国的规划和布局安排中,我省老工业基地城市发展成为全国产业布局中重要的装备制造业基地、工业原料采掘和加工基地以及国防军工基地,为全国工业一盘棋作出了巨大贡献。
但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我省老工业基地城市均面临着产业结构调整和城市协调发展的双重压力,计划经济下积累的不利因素相继涌现,工业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转型压力:一是体制改革有待深化。政府主导经济发展特征明显,市场经济体制仍有待健全,非公有制经济实力不足,八个老工业城市民营经济占经济总量只有30%-40%;国企改革遗留问题突出。二是产业结构不尽合理。重工业比重大的趋势进一步强化,2010年,除武汉市外其他城市的第二产业比重超过50%,且工业内部基础材料工业、基础装备工业、重化工的比重偏大,高新技术产业、高附加值部门的比重较低;产业集聚发展和融合配套能力较弱,鄂西老工业基地“嵌入型”特征明显。三是历史包袱负担沉重。八个老工业基地城市国有企业历史欠账和负债大,社会保障资金缺口大。四是社会民生问题突出。居民和职工收入偏低,就业压力大;社会建设相对滞后,社会保障不充分、水平低;城市棚户区改造任务繁重。五是城市功能相对单一。城市功能不够完善,工业企业和城市其他功能单元交错布局,生产生活功能布局不合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城市建设欠账多、难度大;工业遗产没有得到有效保护。六是经济地位不断下滑。经济规模较小,除武汉市外其他城市(辖区)在全国城市中总体竞争力相对落后。
当前,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面临新的机遇。尽管我省老工业基地城市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遇到不少困难,存在着沉重的历史包袱,但也应该看到,调整改造也具有一定的优势和条件,未来发展潜力十分巨大,如我省具有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拥有丰富的科技资源优势,具备独特的区位交通优势,迎来多重机遇汇集的契机,以及实施“两圈一带”战略的有效推动等。我省老工业基地城市要抢抓机遇,迎接调整,砥砺奋进,在调整改造中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
发展。
二、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的总体思路、发展定位与发展目标
(一)总体思路
以促进产业振兴、培育可持续发展能力为重心,以减轻历史负担、解决民生问题为首要任务,以改造老工业区、提升城市功能为重要抓手,以培育新增长极、促进区域连片发展为目标,以改革开放为根本动力,着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将老工业基地发展成为具有独特优势和竞争力的新的经济增长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先导示范区、国家新型工业化和技术研发的重要基地、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支撑和扩大内需的重要着力点。
(二)发展定位
鄂西五市:将鄂西五市(襄阳、宜昌、荆州、十堰、荆门)打造成为我国重要的汽车产业基地和重要的装备制造业基地,长江中上游重要的磷盐化工基地。在市域层面,各城市老城区逐渐调整为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商业中心和公共服务中心,打造区域经济新增长极。鄂东三市:将鄂东沿江三市(武汉、黄石、鄂州)着力打造成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中心、中西部最大的钢铁基地和综合性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加快建设全国“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实现从老工业基地向国家先进制造业中心转型升级。
(三)发展目标
“十二五”时期的具体发展目标是:
综合经济实力持续增强。经济增长速度保持在12%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5%以上,努力打造万亿元产业千亿元集群百亿元企业,重点骨干企业技术装备水平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在鄂西形成汽车、化工、能源、纺织等年主营业务收入百亿元乃至千亿元工业企业。结构调整取得重大进展。优势产业居国内龙头地位,新兴产业获得较大发展,装备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超万亿元;大中型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达到1.5%左右,新产品产值率达到13%,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提高2个百分点以上,服务业占GDP比重上升5个百分点。
城市功能得到明显提升。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不足的矛盾得到缓解,城市功能品位明显提升,综合承载力显著增强,形成布局合理、特色鲜明的城市空间发展格局。其中,武汉中部中心城市地位进一步强化,襄阳、宜昌两省域副中心的区域辐射力和竞争力明显增强,其他城市综合功能均有很大程度的提升。工业遗产得到有效保护和利用,申请1-2个世界文化或自然遗产。
社会民生赢得极大改善。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居民收入水平增长率超过全国城市平均水平;全面巩固普及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90%,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0.8年;基本完成集中成片棚户区改造,棚户区居住条件明显改善。
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增强。生态环境明显改善,能源消费结构进一步优化,单位产品能耗达到国内先进水平,节能减排取得重要进展,资源消耗和温室气体、主要污染物排放明显降低,万元GDP能耗比2005年下降15%,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33%,生态环境压力得到初步减缓。
三、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的主要任务和工作重点
(一)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
钢铁、汽车、装备制造、石化、轻纺食品、建材等产业是我省老工业基地的传统支柱产业,在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过程中,应用生态化、信息化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加强技术创新,促进产业链延伸,提升产品附加值,增强产业竞争力,加快转型升级。如钢铁产业应大力支持武钢实施西南战略,扩大钢铁产能;积极推进海外战略,加强资源保障;进一步实施本地战略,发展钢铁精深加工,扩大高牌号硅钢、特钢、汽车用钢等规模。大力发展
航天、航空、重大工程用高端钢材。汽车产业应重点扩张东本二厂、神龙三厂、东风天籁等汽车整车产能,引进建设上海通用汽车、东风雷诺等新基地,加快发展自主品牌轿车,实现发动机、自动变速箱等产业化,完善零部件配套体系,提高省产零部件配套率,嵌入国际汽车零部件生产采购体系等。
(二)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重点是促进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等具有一定基础的产业规模化发展;推动生物、节能环保等新兴技术向产业转化;加快突破新能源、新能源汽车等产业核心技术。如新一代信息技术应依托武汉光谷的光电子产业优势,提高系统集成能力,产业加快向研发制造转型,重点发展光通信、新一代移动通信、地球空间信息和物联网,加快发展基础软件产业链、网络游戏、网络视听产品。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应重点推进智能制造装备、海洋工程装备、轨道交通装备规模化、成套化发展;新材料产业重点发展光电子信息材料和器件、新型功能材料、高性能结构材料、纳米材料。生物产业、节能环保产业、新能源产业和新能源汽车产业,均应抓住重点,力争在“十二五”期间发展取得突破。
(三)突破性发展生产性服务业
现代服务业具有容纳就业能力强、促进经济增长、受资源约束小、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等特征,是经济发展到工业化中后期国民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有利于降低制造业交易成本,为制造业生产和升级提供全程支撑,提升经济竞争层次;有利于节能减排,培育经济新增长点,促进经济向低碳化方向发展。我省老工业基地城市的调整改造须突破性发展现代服务业。一是建成全国重要的信息服务业聚集区。以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为主体,着重打造4个软件产业集聚区,大力发展软件服务外包,进一步推动光谷软件城建设,建设一批信息共享的专业化信息服务平台,大力引进艺术品设计、动漫、网络游戏等数字产业发展,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二是积极打造中部金融中心。借助武汉金融机构区域性总部的优势,积极发展金融服务业。三是努力建成中部物流中心区。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整合物流资源,科学布局物流园区和物流中心,构建三大物流圈,积极发展专业物流,形成以武汉为核心,黄石、十堰、荆州、宜昌、襄阳等大城市为支点,大规模、多品种、高效率的现代物流网络体系。四是打造公共科技平台。推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与企业合作,建设一批企业技术中心、工程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和博士后流动工作站;依托具有较强研究开发、技术辐射、市场推广能力的中介服务机构、行业龙头企业,加快建设公共科技服务平台等。五是大力发展旅游业。培育和开发具有老工业基地特色的旅游景区和旅游线路,积极开发生态、文化、工业等特色旅游。充分发挥资源优势,以楚文化、三国文化、水文化为重点,建设世界旅游目的地;加快发展旅游相关产业。
(四)加强改造,提升城市综合功能
城市功能体现为城市要素的集聚、扩散和辐射作用,体现为城市对生产、生活的综合服务能力。我省老工业城市在发展过程中长期存在城市功能相对单一的问题,要改变我省老工业城市发展就是发展工业这一传统理念,通过“三大转变”,促进城市、产业、生态相互融合、统筹推进,实现要素资源集约利用、生态环境和谐发展,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不断完善。
由“重生产”型城市向“重消费”型城市转变,开拓城市消费大市场。积极打造集购物、餐饮、娱乐、休闲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商业区,因地制宜打造历史文化旅游区,提升城市消费能力;通过产业布局调整与用地功能置换,将部分工业用地转变为商业用地、居住用地或者公共用地,优化城区土地利用结构;促进工业遗产开发利用。
由“设施薄弱”型城市向“软硬兼施”型城市转变,加强城市软硬件设施建设。以老工业区改造和新区建设为重点,推进新老城区基础设施的配套与衔接,提高城市基础设施的承载能力和运行效率。完善城市内部交通网络,加快给排水工程建设,提高供水能力和防洪排
涝设施标准,推进工业废水、废气、固体废弃物的循环利用;加快输变电工程建设和电网改造,构建稳定、经济、清洁、安全的城市能源基础设施保障体系;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升级改造,推进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三网融合”,搭建城市管理、应急保障、定位测控、生产调度、公众服务等方面的网络应用服务平台。
由“单打独斗”型城市向“抱团共赢”型城市转变,推动鄂西五市连片发展。强化产业分工协作,利用产业优势,在宜昌、荆州、荆门建设宜荆荆化工产业基地、农副产品加工基地,打造长江中上游重要的盐磷化工基地;在十堰和襄阳打造国际汽车产业基地,国家重要的装备制造业基地、新型建材产业基地。连片发展旅游业,共同打造旅游产业带,根据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规划,统一规划和部署,一体化发展。实现资源共享,促进城市之间交通、通信、教育、科技、医疗、旅游等资源优化配置和共享,实现城市之间“双赢”或“共赢”。促进观念、体制、机制、管理和科技创新,建立合作交流的组织协调机制。加强与豫西和湘西老工业城市的合作交流和产业互动,建设鄂豫湘西部地区经济增长极。
(五)节能减排,积极发展循环经济
推进重点行业和重点领域循环经济发展。引导重点行业能源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积极推进废钢铁等的回收和循环利用;加强环保型链接项目建设,完善生态工业园区建设,推进开发区产业升级,深化青山-阳逻-鄂州大循环经济示范区建设;实施清洁生产审核,从源头降低污染和能耗,引进或新建一批循环经济型企业;实施老工业区的转型、改造与新开发区的并轨;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原则,以城市中水回用和固废资源化为重点,全面建设城市资源循环型社会。
建设循环经济园区。继续扩大循环经济园区规模,加强循环经济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技术开发等方面的配套,建设能源、物流、信息等共享设施,实现循环经济园区管理信息化、智能化,不断扩大辐射力、集聚力;以现有开发区为载体,在产业发展基础较好、产业门类较全的地区,加强现有园区改造,集聚区域内不同产业和企业,完善各个行业内部的循环产业链,在园区内企业间建立起废物和能量的交换关系。在宜昌、黄石、荆门等地建设特色产业循环经济园区。
开展“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建设。推动襄阳谷城、荆门、黄石“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建设,完善和建设多元化回收体系,实行集中化处理,推动报废机电设备等重点“城市矿产”资源的循环利用、规模利用和高值利用。开发、示范、推广一批先进适用技术和国际领先技术,提升“城市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技术水平。加强监督管理,探索形成 “城市矿产”资源化利用的管理模式和政策机制。
加强节约循环型消费理念引导。加强政府和社会的宣传和引导,突出强化公共传媒的责任,积极倡导公众不断增强节约资源和能源的意识,建立理性和清洁消费理念,自觉做到节能、节水、节粮、节材、垃圾分类回收,培养和转变消费观念,逐渐减少对过度包装的消费需求,促进企业产品包装的减量化和再利用。■
第五篇:实施城镇化是加快贵州经济社会发展重要路径
实施城镇化是加快贵州经济社会发展重要路径
新华网贵州频道1月12日电 1月11日,贵州全省城镇化推进大会在贵阳召开。贵州省委书记栗战书在会上指出,加快推进城镇化是解决贵州经济社会发展“慢”的问题,实现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的重要路径,是“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的重要载体和支撑。栗战书在会上强调,要充分认识贵州实施城镇化带动战略的重要性、紧迫性和可行性。从实施工业强省战略、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需要来看,工业化和城镇化是伴生体、“双胞胎”,是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两个轮子,两者互为依托、互为促进。工业化为城镇化提供产业支撑,城镇化为工业化提供市场和空间保障。贵州工业化不发达而城镇化发展水平又严重滞后于工业化发展水平、加快推进城镇化是解决贵州经济社会发展“慢”的问题,实现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的重要路径,是“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的重要载体和支撑。
栗战书说,贵州未来最具潜力的发展动力在城镇化,最雄厚的内需潜力也在城镇化,抓城镇化就抓住了投资拉动的助推器、抓住了加速发展的牛鼻子。从做好“三农”工作和扶贫开发的需要来看,贵州贫穷,表现在农村,根子在城市,根本出路在城镇化。适度合理科学地建设一批中小城镇,不仅可以优化资源配置,提高产业集中度,而且可以较快缩小城乡贫富差距。贵州农村生存条件恶劣地区的贫困人口,基本上不可能就地致富,只有走出大山,进入城镇,寻求到就业,才是根本出路。我们加快城镇化建设,目前主要不是解决城市人口拥挤问题,而是解决农民下山、进城进镇问题,帮助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这一点,是贵州的特性,也是我们抓城镇化的根本着眼点。我们要实现到2020年与全国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基本消除绝对贫困现象的目标,必须在加快工业化和城镇化上找出路。从发展条件和趋势来看,贵州加快推进城镇化的基础条件进一步增强、推进城镇化的思路更加清晰、城镇化和工业化进入了加速发展期,必须乘势而上,奋力推进城镇化发展。
栗战书强调,要从省情实际出发,大胆探索,积极稳妥,统筹推进,努力走出一条贵州特色的城镇化发展道路。当前,推进贵州城镇化建设必须牢牢把握三点:
一是一定要注重促进城乡特别是农村经济稳定发展,毫不动摇地把带动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放在城镇建设的首要位置,这个大方向什么时候都不能偏离;
二是一定要让基础设施、社会资源、公共服务向乡镇覆盖,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三是一定要配套发展教育、科技、文化等公共公益事业,让广大人民群众享受到现代文明和先进文化,得到更多的实惠。
新华网贵州频道1月12日电 1月11日,贵州全省城镇化推进大会在贵阳召开。会议强调,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和省委十届十次全会精神,抢抓机遇、顺势而为,坚定不移地推进城镇化,充分发挥城镇化“一头连着工业化,一头连着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双向带动作用和重要节点作用,努力实现以工促农、以城带乡,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助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栗战书在会上作重要讲话。栗战书强调,要充分认识贵州实施城镇化带动战略的重要性、紧迫性和可行性。从实施工业强省战略、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需要来看,工业化和城镇化是伴生体、“双胞胎”,是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两个轮子,两者互为依托、互为促进。工业化为城镇化提供产业支撑,城镇化为工业化提供市场和空间保障。贵州工业化不发达而城镇化发展水平又严重滞后于工业化发展水平、加快推进城镇化是解决贵州经济社会发展“慢”的问题,实现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的重要路径,是“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的重要载体和支撑。贵州未来最具潜力的发展动力在城镇化,最雄厚的内需潜力也在城镇化,抓城镇化就抓住了投资拉动的助推器、抓住了加速发展的牛鼻子。从做好“三农”工作和扶贫开发的需要来看,贵州贫穷,表现在农村,根子在城市,根本出路在城镇化。适度合理科学地建设一批中小城镇,不仅可以优化资源配置,提高产业集中度,而且可以较快缩小城乡贫富差距。贵州农村生存条件恶劣地区的贫困人口,基本上不可能就地致富,只有走出大山,进入城镇,寻求到就业,才是根本出路。我们加快城镇化建设,目前主要不是解决城市人口拥挤问题,而是解决农民下山、进城进镇问题,帮助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这一点,是贵州的特性,也是我们抓城镇化的根本着眼点。我们要实现到2020年与全国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基本消除绝对贫困现象的目标,必须在加快工业化和城镇化上找出路。从发展条件和趋势来看,贵州加快推进城镇化的基础条件进一步增强、推进城镇化的思路更加清晰、城镇化和工业化进入了加速发展期,必须乘势而上,奋力推进城镇化发展。
栗战书强调,要从省情实际出发,大胆探索,积极稳妥,统筹推进,努力走出一条贵州特色的城镇化发展道路。当前,推进贵州城镇化建设必须牢牢把握三点:
一是一定要注重促进城乡特别是农村经济稳定发展,毫不动摇地把带动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放在城镇建设的首要位置,这个大方向什么时候都不能偏离;二是一定要让基础设施、社会资源、公共服务向乡镇覆盖,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
三是一定要配套发展教育、科技、文化等公共公益事业,让广大人民群众享受到现代文明和先进文化,得到更多的实惠。
关于全面推进贵州城镇化建设的思考
□左定超
城镇化是一项系统的、综合性的、庞大的、艰巨的推动社会不断进步的宏伟工程,城镇化进程的快慢、水平的高低,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发展水平的象征。人类的城镇化进程,从经济角度看,是不断追求资源配置效率提高的过程和结果;从人文角度看,是追求现代文明的过程和结果。而城镇化本身又是一个集规划、建设、管理、经营以及与农村协调发展于一身的复杂过程。贵州作为欠开发、欠发达的省份,当城镇化率达到现在的将近30%,即将进入加速城镇化的阶段之时,如何加快推进贵州的城镇化建设,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如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更加科学合理地规划建设城镇,彰显城镇的历史、文化、灵魂和气
质,最大限度地使城镇化更好地为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服务、更好地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更加富有活力和发展潜力,成为我们必须思考的问题。笔者现将近期在调研考察城镇化建设中形成的一些感想从五个方面赘述如下,供读者批评。
一、要深刻理解推进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一)全面推进城镇化建设,是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必由之路。近年,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我省城镇化进程取得了长足发展,截至2008年,城镇化率为29.11%,但在全国还属靠后。我省贫穷虽然表现在农村,但根源在城市,原因就是城镇化率太低,对农业、农村、农民的反哺和带动作用不够。只有全面推进城镇化建设,发展工业、服务业等非农产业,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吸纳更多农村富余劳动力,减少农民人口,只有管理好、经营好、发展好城镇,增强城镇反哺“三农”的能力,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
(二)全面推进城镇化建设,是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拉动作用,实现投资、出口与消费良性循环的重要途径。当前,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发展造成严重冲击,根源在于我国经济发展严重依赖出口及投资拉动,消费需求不足,而广大低收入的农村人口,对于消费需求不旺盛,正是造成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之一。只有通过全面推进城镇化建设,提高广大人民的收入水平,才有可能真正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增长过于依赖投资和出口拉动的模式。
(三)全面推进城镇化建设,是增强我省经济整体竞争力,建设高素质、高技能、专业化产业工人的迫切需要。增强经济的整体素质和国际竞争力,既要有先进的技术装备,更要培育适应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高素质、高技能、专业化产业工人。而这一切,都必须依靠城镇化来推动,通过城镇化,使更多农民进入城镇及产业,通过加强培训和教育,使他们成为增强我国我省经济整体竞争能力的人力资本,从而把人口大省转变为人力资源大省。
二、要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推进城镇化,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做到科学规划和建设
城镇的发展必须是以人为本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通过科学的规划调控,切实维护公众的合法权益,促进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社会效益的综合协调。因此,在城镇规划建设中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用科学的发展观来指导规划和建设,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牢固树立新观念。
(一)统筹城乡发展。城镇化的基础动力是农业产业的发展和农业生产力的提高。目前我省城镇化还处在缓慢发展向快速发展的过渡阶段,“以城带乡”犹如“小马拉大车”,因此规划建设中必须坚持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使城镇化、农业产业化相互促进,加大社会保障、户籍制度等方面改革,彻底消除进城农民工生活、就业、就医、就学等方面的壁垒,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在这次调研中,我们发现遵义市、毕节地区、黔东南州在推进城镇化进程中,都能较好地把城乡发展统筹考虑,并积累了一些好的经验,值得巩固、提高、推广。
(二)统筹区域发展。任何一个地区、城镇都不是孤立的个体,与本地区的中小城镇、周边地市州的城市、全省乃至全国都会有联系,在规划中,必须将自身置于更大区域的农业、工业以及产业环境中加以统筹看待。在毕节实验区的规划建设中,他们并未将试验区作为孤立的个体看待,而是放到全省、全国的范围来规划,并充分发挥试验区川、滇、黔的结合点这个优势,努力在发展中将自身建成三省的交通物流枢纽点。
(三)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城镇化过程中,我们在规划产业支撑的同时,还要综合考虑文化教育、交通运输、电子信息、金融服务、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等全方位的支持。
(四)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贵州作为以山地为主的省份,基本上没有中原地区那种非常开阔的平地作为城市发展的支点,如何在城镇化过程中做好环境保护、利用并开发自然环境及原始风貌;做好城市水源的保障和保护、地质灾害防范以及可持续发展等等,都需要统筹考虑。
(五)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在城镇化过程中,我们的眼光也得放得更加长远,以国际化的视角来对城市进行规划,尤其是那些能进入国际视野的城市更应如此,把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统筹起来,作为我省发展城市的大市场加以考虑。
三、探索“五个结合”规划建设城镇
贵州省具有多元共生,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多姿多彩、古朴浓郁的民俗民风;时代久远、丰赡广博的的历史遗迹;瑰丽奇特、风光秀美的自然景观;还有国家及我省大开发、大建设中的大动脉。必须做到把这些有利因素与城市规划建设结合起来,并使它们相互结合,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建设具有贵州特色与个性的美丽城镇。
(一)探索城镇规划建设与少数民族风情的结合。我省有苗、布依、侗、土家、彝等18个世居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38.9%,民族自治地方占全省总面积的55.5%,有着多姿多彩、古朴浓郁的民俗民风,多民族的大杂居、小聚集形成了多元共生而又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这些因素在城镇规划建设中加以完好保存并使之发扬光大,既能把民族民间文化弘扬开来,又能推进具有我省特色和个性的城镇建设。
(二)探索城镇规划建设与历史文化的结合。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城市是文化的载体。在历史上和现实生活中,一地、一山、一水、一石、一洞因一诗、一篇文章、一个民间传说而名噪天下,吸引无数中外游客的事例数不胜数。贵州是历史上夜郎古国与夜郎文化的主要区域,有不少地方留有夜郎文化遗迹;红七军、红八军、红三军、红六军团先后开展过革命活动、建立红色政权,尤其是遵义会议,给我们留下了非常宝贵的红色历史文化。还有,很多老城名胜古迹多、文化底蕴深厚,这些作为我省的文化积淀,理应在旧城改造中得到保护,在城镇化过程中得到体现和表达,在服务全省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得到弘扬和传承。
(三)探索城镇规划建设与旅游开发的结合。我省属于亚热带温湿季风气候区,有着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降水丰富、雨热同季等特点,全省大部分地区年平均气温在15℃左右。旅游资源富集,在各个不同的城镇规划建设中充分考虑和旅游景点的结合,充分考虑挖掘新的旅游点和城镇的结合,形成一个城乡旅游集群。我们在调研中了解到,很多重庆中老年人到桐梓县避暑休闲,每年会有很长一段时间常住桐梓,这些就是因为我省所具有的舒适宜人的气候特征。如此舒适宜人的气候,以及因为喀斯特地貌发育,使得我省具有瑰丽奇特、风光秀美的自然景观,这些优势在我省城镇化进程中应该充分保护并开发。
(四)探索城镇规划建设与新农村建设的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仅是农村的事情,同时也是城乡一体化的题中应有之义,我们在调研中发现黔北民居的新农村和城镇建设,把城镇规划建设与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使二者相互协调,相互促进,产生了良好的互动,对提高整体经济实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五)探索城镇规划建设与交通大动脉的结合。当前国家推出的扩大内需的方针,对于拉动我省的交通大动脉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省委省政府扎实推进大交通建设,近年内将形成公路、铁路、航空快捷通往全国以及一些国家的大交通,构建全方位多功能的交通网络。应把城镇规划建设与交通大动脉建设结合起来,充分考虑交通要道的辐射作用,超前构思、超前规划,依托大交通把城镇产业发展考虑进去,增强城镇的发展动力,提升城镇功能。
四、把握“五个原则”规划建设城镇
(一)把握不占或少占良田好土的原则。我省属于山地多、平地少,人口多、人均耕地不足的省份,虽然国家对土地使用有占补平衡的规定,但是要实现占补土地质量相当是很难的,如果大量占用良田好土用于城市建设,长此下去,是对不起子孙后代的。因此城市化建设中,应该做到尽量不占或少占良田好土,更多的开发利用荒山野地,依山不遮山、傍水不掩水,充分变不足为优势,使之成为城镇三维立体空间协调整合的天然支撑。
(二)把握高水平规划的原则。城镇化进程中,规划应放在首位考虑。不论是从当前的人力、物力、财力看,还是从城镇的长远发展来说,规划都是最大的节约和最权威的建设指导。一个城镇规划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着这个城市品位和她未来发展的潜力。因此,城镇规划中,要认真分析城镇人口及环境容量,宜大必大,宜小必小的原则要坚持,力避建空城,建挤城和堵城。应坚持民主化和科学化,尊重专家,尊重群众,尊重历史,尊重现实,集中各方面的智慧,引入新理念,运用新方法,创新新内容,彻底解决规划跟着项目走的现象,用国际化的眼光高水平编制城镇规划。
(三)把握高标准设计的原则。在城镇化进程中,各建筑主体、功能主体的设计,应该融贯古今风格,在彰显民族特色的同时,以当今世界的最高标准来加以设计,形成高低错落、疏密有致、色彩协调、节点突出、风格各异的城市作品。使之始终能走在历史中,历久弥新,不至让人过几年就有这个城镇落伍感觉。
(四)把握明确重点、功能齐全、高质量建设的原则。在城镇建设中,各级都要明确自己的重点,如省重点抓省会城市和三个省辖市,市州地抓所在地城市,县抓县城,这个重点不抓住,就会缺失影响带动作用。我们知道,一个功能不齐全的城镇,是一个不完整的城镇,一个不完整的城镇,是市民幸福指数不高的城镇(如电灯常熄,水常停,路面破损,排污系统不畅等等);一个建设质量不高的城镇,是对纳税人、对市民不负责任的城镇,甚至是对市民生命安全不负责任的城镇。基于城镇功能和建设工程质量有如此重要性,在城镇的规划建设中,必须要充分考虑城镇各种功能,必须具有完整的基础设施,并高度重视每一个项目的工程质量,确保每一个建设项目都严格按照规划、设计、质量等要求进行建设,使功能齐全质量安全的城镇造福于市民。
(五)把握高效率管理经营的原则。一个城镇的生命力在于她的运行作为,人气旺,经济活跃,有项目落地,有人来,有人住,住得下的城镇,才能算得上一个有所作为的城镇。管理主要是卫生、秩序、安全,要持之以恒管好就必须建立长效机制。而经营好一座城镇,需要高度的智慧,要把城镇的人力要素、资本要素、生产要素等站在国际、国内大环境中做最有效率的配置,使他们发挥最大的作用,拉动经济全方位发展,从而为提高人民的福祉贡献出最大的力量,这是经营管理城镇需要把握好的原则。
五、思考城市的“五大要素”对提升城市品位的作用
一是城市的灵魂。一个有灵魂的城市,才是有生命力和影响力的城市。如延安宝塔、乐山大佛、遵义会址,都是这些城市灵魂的所在,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彰显和传承城市的灵魂,对于提升一个城市的品位非常重要。我们在规划建设中,对于新城要结合城镇的历史底蕴,充分考虑其灵魂,对于老城要找出灵魂、张扬灵魂。二是城市的气质。我们深入体会,每一个城市都有有别于其他城市的气质,如北京的恢宏、深圳的青春、苏州的经典、西双版纳的浪漫,这些气质都是一个城市耐人品读之处,城市规划建设中如何把我省城市的钟灵毓秀或者其他气质表现出来就非常值得考虑了。三是城市的雕塑。城市的雕塑往往就是城市的象征,如兰州的黄河母亲、广州五羊、三亚的鹿回头,这些雕塑将这个城市展现在世人眼中,也就成了这个城市给世人的记忆。四是城市的诗情画意、锦绣文章。如武昌有毛主席的诗句“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千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泰安有孔子名句“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这些诗情画意、锦绣文章能在我们的城市中表现出来,这个城市就算是文化底蕴深厚、激励来者的城市了。五是生活环境、精神状态。我们在规划建设中要充分考虑建什么样生活环境和精神状态的城市,满足市民生活需求。如成都搓麻将、品茶休闲,重庆麻辣火爆,北京没完没了的仕途和多元文化等等。有的休闲,有的进取,各不相同,但都抒写着自身的精神状态,我省城镇化建设当中如何优化生活环境与精神状态是值得深思。用战略家的思维和与时俱进的眼光,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一个个有风情、有文化、有个性、有历史、有故事鲜活水灵灵的城市。高水平管理和经营城市,通过发展城市经济拉动经济社会实现历史性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