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加快培育旅游支柱产业推进旅游经济强省建设的
中共湖北省委、湖北省人民政府
关于加快培育旅游支柱产业推进旅游经济强省建设的决定
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充分发挥旅游业在推动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中的作用,现就加快培育旅游支柱产业、推进旅游经济强省建设作出如下决定。
一、统一思想认识
(一)充分认识旅游业的地位和作用。旅游业是战略性产业,资源消耗低,带动系数大,就业机会多,综合效益好,是当今世界发展最快、前景最广阔的新兴产业之一,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加快培育旅游支柱产业,推进旅游经济强省建设,更好地发挥旅游业在促进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中的抓手作用、在构建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中的引擎作用,对于优化经济结构,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拉动消费需求,扩大社会就业,推进全面开放,构建和谐社会,把湖北建设成为促进中部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各地各部门要充分认识旅游业的地位和作用,进一步统一思想,切实把旅游业发展摆上重要的工作日程。
(二)切实增强建设旅游经济强省的紧迫感。我省旅游资源丰富,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旅游业发展势头良好,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但我省旅游资源优势还没有很好地转化为旅游经济优势,旅游业发展整体水平还不高,与国内先进地区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与人民群众对旅游业发展的新期待还不相适应。当前,全国特别是周边省份加快旅游业发展步伐,对我省旅游业构成了巨大竞争压力;我省“两圈一带”战略的实施,又对旅游业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各地各部门要有“坐不住”、“等不起”、“慢不得”的紧迫感,强化措施,加大力度,努力推动全省旅游业新一轮大发展。
二、明确总体思路
(三)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旅游业放在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高度,贯穿于实施“两圈一带”战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全过程,紧紧围绕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充分发挥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促进和带动作用、在服务业中的引擎和龙头作用,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发展理念,深化改革开放,加快发展步伐,把旅游业建设成为我省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努力实现我省由旅游资源大省向旅游经济强省的跨越。
(四)发展目标。到2015年,全省年接待海内外旅游者3.5亿人次以上,实现旅游总收入3000亿元以上,相当于全省同期GDP的12%以上;提供直接就业100万人,带动城乡间接就业600万人。培育3—5家国内知名的大型旅游企业集团;5家以上旅行社进入全国“百强”行列;4A级以上旅游景区达到100家以上,其中5A级旅游景区8家以上;四星级以上饭店达到150家,其中五星级饭店30家以上;优秀旅游城市、旅游强县达到40个以上;湖北旅游名镇达到40个以上,旅游名村达到200个以上,星级“农家乐”达到2万家。到2015年,一批在全国具有影响力和竞争力的核心旅游品牌进一步彰显,旅游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旅游服务质量进一步提高,使我省成为特色鲜明、品质卓越、便捷舒适、管理上乘的综合性旅游目的地。旅游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旅游市场主体不断壮大,旅游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旅游产业素质不断提升,旅游业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功能得到充分发挥,从而促进生态环境、经济结构、社会关系、城市建设、农村面貌和精神文明的新变化。
(五)基本原则。一是坚持政府主导与市场运作相结合。加强政府宏观调控、公共服务和市场监管,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二是坚持以人为本和强化管理相结合。安全第一,规范有序,寓管理于服务之中,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旅游消费需求。三是坚持区域合作与扩大开放相结合。加强两大旅游圈之间及与周边省份的合作,扩大旅游业对外开放与交流合作,提高旅游业发展水平。四是坚持科学开发与永续利用相结合。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加强资源和环境保护,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发展道路,实现速度、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五是坚持重点突破与整体推进相结合。既立足长远,整体谋划,又着眼当前,抓住重点区域、重点景区和关键要素、关键环节优先予以突破。
三、突出工作重点
(六)科学制定旅游发展规划。围绕旅游经济强省建设的目标,认真编制旅游产业规划,进一步优化区域旅游布局。以武汉为龙头,加快建设武汉城市旅游圈,积极构建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充分发挥武汉市的龙头带动作用,强化武汉市的旅游集聚功能、综合服务功能和辐射带动功能,使之成为中部地区最大的商务会展型、都市休闲型旅游中心城市和长江流域最具成长性的旅游集散地。大力整合武汉城市圈旅游资源,推进旅游联合体建设,提升旅游品质,加快形成以温泉、湖泊、湿地、山岳、森林和乡村风貌为载体的生态休闲旅游板块,以历史文化、都市文化、宗教文化、农耕文化、工业文化为载体的文化旅游板块,以革命遗迹遗址为载体的红色旅游板块,使之成为全国重要的区域性旅游目的地和旅游业“两型”社会建设的典型示范区。积极构建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打造旅游精品,加快形成以“一江两山”为核心的全国一流、国际知名旅游品牌,以荆楚文化、三国文化、炎帝文化为支撑的历史文化旅游板块,以土苗风情和清江山水为依托的生态文化旅游板块,使之成为集生态观光、休闲度假、民俗体验、文化考察、健身娱乐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圈和全国生态旅游发展的典型示范区。
(七)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优先改善交通条件,按照互联互通、方便快捷的原则,构建以航空、铁路干线、城际铁路、高速公路、骨干航道为主骨架,旅游公路、旅游航道及旅游站场为补充的现代综合旅游交通网络。加快把武汉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区域枢纽机场,开通直达主要客源地的国际航线,改造完善宜昌三峡机场、恩施机场、襄樊机场,新建神农架机场,力争建设武当山机场。进一步发挥武汉作为全国四大铁路客运枢纽之一的辐射带动作用,增开武汉至省内各重要旅游城市的客运专列。加强长江黄金水道建设,加快旅游航道整治,新建和改造一批重要旅游码头,形成若干条水上黄金旅游线路。在完善全省干线公路网络的同时,所有景点均有道路状况良好的旅游公路连接,重要景区均可半小时内到达该区域骨架公路。旅游集散地、目的地城市开通至近郊主要景点的城市公交线路,开通至本区域内主要景点的旅游客运专线。加快建设旅游集散地和景区的供水、供电、通讯、污水垃圾处理、环境监测、停车场、旅游厕所、旅游安全等基础设施。
(八)加快重大旅游项目建设。立足于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品质运营,发挥政策引导作用,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承接国内外资本转移,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加快建设一批具有重大示范效应和产业拉动作用的重大旅游项目。武汉城市圈重点推进华中地区游客服务中心、武汉市大型主题公园、武汉市大型标志性景观和武汉城市圈大型乡村旅游区(乡村主题公园)等项目,实施武汉大东湖地区、大别山地区、武汉“两江四岸”地区和咸宁温泉城等区域旅游资源整合工程。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突出生态和文化优势,优先打造以长江三峡、武当山、神农架、清江和荆楚文化为依托的大型旅游综合体,推动旅游业提档升级。规划建设一批特色鲜明的旅游城市旅游强县和名镇名村名街、一批旅游商品研发项目、一批高档次饭店项目、一批游艇俱乐部项目。推进文化与旅游的融合,充分发挥我省舞台艺术精品突出的优势,整合和推出观赏性、互动性强的精品剧目和情景艺术项目;借助全省一县一品文化建设工程,打造特色文化旅游项目。加快旅游项目工作进程,尽快建成一批旅游项目,建立和完善旅游项目库,策划遴选储备一批旅游项目。建立旅游项目建设准入机制,重点把好环境关、特色关、品质关,打造一批旅游精品名牌。建立旅游项目开发激励机制,通过政府引导投入,吸纳各类资本兴办旅游项目。建立旅游项目绩效评估与退出机制,防止旅游资源低水平开发,提高旅游资源利用效益。
(九)壮大旅游市场主体。放宽旅游市场准入限制,鼓励各类资本公平参与旅游业发展,鼓励不同所有制企业依法投资旅游产业。支持企业兼并重组,着力培育一批有实力、有竞争力的骨干旅游企业。通过资本扩张、品牌输出、特许经营等手段,推动旅游企业联合经营,促进旅游企业规模化、集团化、网络化发展。鼓励和引导有条件的旅游企业面向资本市场融资,重点支持成长性好、竞争力强的旅游企业做大做强,并力争2-3家上市。促进中小旅游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形成以大企业为主导,大中小企业协调发展的格局。积极引进国内外战略投资者和知名品牌,积极发展中外合资和外商独资旅行社。支持有条件的旅游企业“走出去”,实行跨地区、跨国境连锁经营。利用高新技术创新旅游开发和管理模式,提高旅游企业的科技含量。
(十)大力拓展旅游客源市场。坚持以国内旅游为重点,大力开发省内旅游市场,深度开发周边旅游市场,重点开发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旅游市场。积极发展入境旅游,巩固日韩、东南亚、港澳台等亚洲传统市场,拓展西欧、北美、澳洲等中远程市场,培育北欧、南亚、南美、俄罗斯及东欧等新兴市场。加大对外宣传促销力度,塑造推广湖北旅游整体形象,着力培育湖北旅游精品名牌,增强我省旅游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建立部门联动机制,把旅游宣传纳入全省对外宣传、文化交流、经贸推广等活动之中。整合各种新闻媒介资源,构建立体宣传网络,实现旅游宣传常态化。创新旅游营销方式,把传统促销方式与网络营销、联合营销、事件营销等现代手段结合起来。加强对外开放与营销合作,在国内外主要客源市场设立办事处。重点办好中国长江三峡国际旅游节、华中旅游博览会,支持各地举办有特色的节庆会展活动,着力培育旅游节庆会展品牌。
(十一)改进旅游公共服务。建设和完善主要城市旅游集散换乘中心、综合性游客服务中心和重点景区游客咨询服务中心。建立和完善全省自助自驾旅游服务网络、旅游质量安全监控系统。强化旅游公共信息服务,建立功能齐全、方便快捷的全省旅游公共信息服务体系,完善12301旅游服务热线。完善景区、道路、城市旅游标识系统,在省内主要媒体和游客集散地开展旅游公益广告宣传。完善旅游统计制度,建立旅游统计体系。及时发布旅游者出游流向和目的地接待流量信息,引导旅游者合理流动。加强旅游应急管理,建立全省旅游应急预警和应急救援体系。
(十二)努力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加强旅游法制建设,完善地方旅游法规体系。建立省级旅游执法总队和各级旅游执法机构,健全旅游行政执法体系和质量监督网络。大力推进依法治旅,强化旅游市场监管,打击违法违规经营行为,优化旅游消费环境。推进旅游行业标准化建设,建立覆盖全行业的地方标准体系,抓紧制定并实施旅游环境卫生、旅游安全、节能环保等标准,重点保障餐饮、住宿、厕所的卫生质量。引导企业创建产品品牌和企业品牌,鼓励专业旅游管理公司推进品牌连锁,促进旅游服务创新,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发挥旅游行业社团组织作用,促进行业自律。开展行业文明创建和诚信建设,推进旅游行风建设。逐步建立以游客评价为主的旅游目的地评价机制,不断提高游客满意度。
(十三)推动旅游业转型升级。创新旅游发展理念,推进旅游产品开发模式由单一观光型向多元复合型转变,旅游经营模式由单一形式竞争向综合品牌竞争转变,旅游效益增长模式由单一门票经济向综合产业经济转变,旅游产业发展模式由单一旅游行业向大旅游产业转变。加快旅游业与三次产业的融合,拓展旅游新领域,发展旅游新业态,使旅游新业态成为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的最直接体现。着力发展生态旅游、森林旅游、商务旅游、体育旅游、工业旅游、农业旅游、医疗健康旅游。把旅游房车、邮轮游艇、景区索道、游乐设施和数字导
览设施等旅游装备制造业纳入鼓励类产业目录,大力培育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休闲、登山、滑雪、潜水、露营、探险、高尔夫等各类户外活动用品及宾馆饭店专用产品。
(十四)推进旅游业低碳发展。实施旅游节能节水减排工程。支持宾馆饭店、景区景点、乡村旅游经营户和其他旅游经营单位积极利用新能源新材料,广泛运用节能节水减排技术,实行合同能源管理,实施高效照明改造,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创建绿色环保企业。五年内将星级饭店、A级景区人均用水用电量降低20%。合理确定景区游客容量,严格执行旅游规划及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加强水资源保护和水土保持。积极倡导低碳旅游方式。
四、加大政策支持
(十五)加大政府投入。各级政府要把旅游业发展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加大对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各级财政要加大对旅游宣传推广、人才培训、公共服务的支持力度。省级旅游专项资金重点用于旅游宣传推广、旅游规划编制、旅游人才培训、旅游公共服务、旅游发展奖励和旅游重点项目引导性投入。中央和省安排的促进服务业发展、扶持中小企业发展、小城镇建设、移民后扶、节能减排等专项资金,以及其他与旅游业相关的资金,要对旅游项目予以支持。各地应根据财力状况,安排相应的旅游专项资金,支持旅游业发展。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扶持和引导作用,推动多渠道资金投向旅游业。
(十六)加大金融扶持。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大对旅游企业的支持力度,对新建、扩建、改建旅游项目优先安排贷款资金。支持符合条件的旅游企业进行资本运作,通过股票上市、企业债券、项目融资、产权置换等方式筹措资金。制定完善旅游项目贷款贴息财政补贴办法,促进社会化融资。创造条件,组建旅游企业信用担保平台,逐步建立健全旅游产业融资担保体系。积极推进金融机构和旅游企业开展多种方式的业务合作,探索开发适合旅游消费需要的金融产品,增强银行卡的旅游服务功能。
(十七)优化土地资源配置。认真做好旅游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衔接,将旅游项目建设用地纳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建设规划,对重大旅游项目的新建、改建、扩建等确需调整土地规划的,可依法申请调整。列入全省重点项目的重大旅游建设项目用地计划由省专项安排。在投资和绿化工作落实的条件下,对以有偿方式取得旅游景区国有土地使用权,并用于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或旅游资源开发的土地,使用出让期限最长为40年,期满可申请续期。非政府单项投资1亿元以上的旅游项目建设取得土地使用权,植被恢复费、配套费等规费可由受益地方政府按适当比例奖励给项目单位,土地出让金按合同约定方式缴纳。
(十八)落实税费价格政策。投资经营旅游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项目的企业、投资旅游景区开发达到有关条件的企业,享受国家规定的税收优惠政策。旅行社、旅游景区、旅游饭店等旅游企业每年发生的宣传广告费用,可根据有关规定税前扣除。旅游饭店实行与一般工业企业用水、用电、用气、用热同价。旅游商品生产企业为开发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所发生的符合税法规定条件的研究开发费用,按照有关政策规定予以优惠。旅游企业实施节能减排技术改造项目,按照有关政策规定予以财政补贴。旅行社可以接受机关、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的委托,为有关公务活动提供交通、住宿、餐饮或者会务服务。
(十九)完善旅游发展激励政策。对被评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旅游强县、湖北旅游强县、4A级以上旅游景区、全国工农业旅游示范点、五星级饭店(游船)、金叶级绿色旅游饭店的单位和进入全国“百强”、接待入鄂旅游人数居全省前五位的旅行社分别给予奖励。对引进10亿元以上投资且建成营运的重大旅游项目的市(州)政府,给予奖励。
五、加强组织保障
(二十)切实加强领导。成立湖北省旅游产业发展委员会,主任由省长担任,常务副主任由常务副省长担任,副主任由省政府分管领导担任,成员由省委、省政府分管秘书长,省委组织部、省委宣传部、省委统战部、省委政研室、省委财经办(农办)分管负责人,省编
办、省发改委、省经信委、省教育厅、省民宗委、省公安厅、省民政厅、省财政厅、省人社厅、省国土资源厅、省环保厅、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省交通运输厅、省水利厅、省农业厅、省商务厅、省文化厅、省卫生厅、省外侨办、省地税局、省体育局、省统计局、省工商局、省林业局、省质监局、省旅游局、省物价局、省政府研究室、省工商联等部门主要负责人组成,定期研究旅游业发展重大问题,统筹推进全省旅游业发展。委员会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省旅游局,负责具体日常工作。各成员单位立足自身工作职责,协调互动,通力合作,形成发展大旅游的整体合力。
(二十一)营造良好发展环境。优化商务环境,打破行政和行业壁垒,消除地域歧视,鼓励各类企业跨行业、跨地区、跨所有制发展旅游业;建立和完善引导性、激励性机制,为基层和企业办实事。优化政务环境,规范审批行为,简化审批流程,扩大网上审批,提高行政效率;简化通关手续,争取口岸升级和落地签证,为海外旅游者来我省旅游提供便利。优化监管环境,建立相关部门与旅游部门联动执法检查机制,减少对旅游企业的干扰,减轻旅游企业负担。优化舆论环境,扩大旅游宣传,营造全社会关心旅游、支持旅游、发展旅游的良好氛围。
(二十二)创新旅游发展体制和机制。建立大旅游发展机制,整合全省各类旅游资源,形成大旅游、大产业、大市场的发展格局。创新旅游管理体制,强化旅游行业管理职能。改革旅游景区管理体制,完善旅游景区经营机制,依法推进旅游景区所有权、管理权、经营权分离。选择部分县市作为全省县级旅游管理体制改革、旅游景区体制改革和旅游产业发展综合改革试点单位,总结经验,逐步推广。
(二十三)加强旅游人才队伍建设。实施旅游人才培训和鉴定的“千万十”工程,每年培训一千名旅游职业经理人、一万名导游和领队、十万名各类旅游职业技术工人。有效整合和利用全省旅游教育资源,鼓励支持旅游院系学科发展,培养各类旅游人才。加强旅游人才培训基地和机构建设,建立多层次旅游培训网络,对旅游从业人员开展经常化专业培训。注重旅游高端人才的引进,优化我省旅游人才结构。建立和完善旅游职业资格和职称制度,健全职业技能鉴定体系,培育职业经理人市场。把培养旅游专业大学生纳入“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为湖北旅游名村建设提供人才支撑。依托中国旅游研究院武汉分院,加强旅游基础理论和应用课题研究。
(二十四)加强监督考核。通过试点,积极探索旅游业发展目标任务考评机制,把旅游业发展目标任务纳入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体系,纳入县域经济发展综合评价考核指标体系。开展年度旅游发展先进县(市、区)评选活动,推动县域旅游经济发展。建立健全激励约束机制,对推进旅游业发展贡献突出、成绩显著的地方、部门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
第二篇:云南“旅游经济强省”建设
云 南 地 理
1. 如何全面推进云南旅游资源大省向“旅游经济强省”的转变? 答:旅游资源定义为:凡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并具备一定旅游功能和价值的自然和人文因素的原材料,统称为旅游资源。目前云南的旅游资源具有的特点:
(1)旅游资源丰富,类型齐全。云南既有奇特的自然旅游资源,又有独特的人文旅游资源,旅游资源类型多,其中许多旅游景观为国内甚至世界所罕见。
(2)旅游资源分布广,规模大。云南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广泛,几乎处处是风景,时时有风情,旅游资源数量多,旅游景观个体和占地规模答,资源的容客量和容时量都很大。
(3)资源的要素组合及地域组合良好。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广泛,但又相对集中,由于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空间差异,使各个地区的旅游资源表现出不同要素组合和区域组合的特点。
(4)旅游资源的可进入性和可开发性强。云南的旅游资源不仅类型多、数量大、丰度高、品味好,分布广、组合性佳,而且旅游地环境质量好、气候独特、区位优越、交通便捷、通达性好,可进入性和可开发性强。
针对云南丰富的旅游资源状况,云南实施政府主导型发展战略,依托丰富独特的旅游资源优势,面向蓬勃发展的旅游市场,大力开发旅游资源,培育旅游精品名牌,建设旅游支柱产业,成为国内外闻名遐迩的旅游胜地,旅游业已成为全省经济的支柱产业,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那如何全面推进云南旅游资源大省向“旅游经济强省”的转变呢?具体的措施有:
(1)加快云南旅游发展的指导思想:全面推进旅游“二次创业”,充分发挥云南自然风光、民族文化、气候、区位等特色资源优势,实施创新发展、精品名牌、项目带动、市场多元化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围绕优化结构、转型升级、提质增效,进一步壮大旅游产业基础,加快旅游开发建设,培育精品名牌产品,加强旅游市场开拓,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做大做强旅游支柱产业,实现建设旅游经济强省的总目标。
(2)加快云南旅游发展的五大战略:为了加快全省旅游产业的发展,在全省旅游发展中,必须始终坚持实施精品名牌、市场多元化、对外对内开放、科技兴旅和可持续发展五大战略。
(3)抓好“一个中心、五大旅游区”的建设:即①滇中大昆明国际旅游区和集散中心,就是要抓好以昆明为中心、包括玉溪和楚雄的“滇中大昆明国际旅游区”的建设;② 滇西北香格里拉生态文化旅游区,滇西北要紧紧抓住“中国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建设的机遇,进一步加快发展以世界自然文化遗产为重点,历史文化名城和民族风情、自然景观为特色的旅游开发与建设;③滇东南喀斯特
山水文化旅游区,滇东南红河、文山两州和曲靖南部地区、昆明的石林县等,要依托石林、罗平、元阳梯田、彩色沙林、普者黑等旅游品牌,突出精品旅游产品的带动作用;④ 滇西南澜沧江—湄公河国际旅游区,把滇西南建成我省面向东南亚和大湄公河次区域的重要国际旅游区;⑤滇西火山热海边境旅游区,滇西保山、德宏两州市要充分发挥火山温泉、民族风情、边地文化和边境区位的优势,重点开发建设以温泉度假、生态旅游为主的康体休闲度假产品和以民族风情、边地文化、珠宝购物、边境旅游为特色的跨国旅游产品,把滇西建成我省面向南亚、特色鲜明的重要康体度假和边境旅游区;⑥滇东北红土高原旅游区,要以四川、重庆、贵州和省内游客为重点客源市场,大力发展以生态旅游、温泉度假、城市休闲、夏季避暑旅游等为重点的旅游产品,尽快建成云南又一个新兴旅游区。
(4)科学规划,依托资源育精品。云南复杂多样的地理环境,形成了西部三江并流、东部岩溶地貌、北部雪山峡谷、南部热带雨林、中部高原湖泊的自然奇观;众多民族长期聚居、和谐相处,孕育了绚丽多彩的民族风情;神远的历史文化,创造出神秘奇异的地球生命演化史和人类发展厉史;正是这些丰富而独特的旅游资源,构造了云南国际一流的吸引物。以这些吸引物为依托,云南省面向日益蓬勃发展的旅游市场,精心制定了云南旅游业各个阶段的发展规划,确定了一批精品旅游景区景点和重点景区建设项目,努力培育精品旅游景区点和名牌旅游产品,吸引了大量的海内外旅游者。
(5)依法治旅,整治市场抓管理。随着云南旅游业的发展,针对全行业特别是旅游市场出现的问题,在运用国家法律法规进行管理的同时,结合云南实际,积极探索适合云南旅游业发展的行业管理模式,初步建立了全省旅游法规体系。全面依法监督管理旅游资源开发、旅游设施建设、旅游市场经营、旅游教育培训等各个方面,推动和促进旅游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同时,建立和加强了旅游行政执法机构和执法队伍,明确执法主体,加大执法力度,抓好旅游市场的治理整顿,充分发挥旅游行业协会的自律作用,形成公平竞争的环境和良好的旅游市场秩序。
(6)培育人才,依靠科技增效益。针对云南旅游业快速发展而人才相对不足和素质偏低的矛盾,在全省旅游行业推动学历文凭与职业资格证书并重的“双证上岗制度”,坚持先培训,后持证上岗,运用法规和制度保证了旅游从业人员素质的提高,坚持旅游教育培训与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相结合,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从业人员队伍,从而为云南旅游业持续发展提供了人才保障。
(7)加快云南旅游通达性建设。云南的地形以山地为主,因此交通主要以公路为主,在部分旅游地区交通条件不是很好,需要进一步加强公路、铁路和航空的建设等。
(8)高度重视推进我省面向东南亚、南亚、西亚的国际旅游合作: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成,尤其是我国面向西南开放桥头堡建设的推进,为提升云南旅游产业发展的国际化水平,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我们要更加重
视“引进来”、“走出去”相结合,加大旅游对外开放合作力度。
以上就是全面推进云南旅游资源大省向“旅游经济强省”的转变的措施。
2.如何加快云南的“旅游经济强省”建设步伐?
答:在经济日益快速发展的今天,越来越多的资源被人类开发利用,一方面资源的开发利用推进了人类发展的进程,使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提高、经济快速发展;但另一方面也带来了资源枯竭、环境破坏等等的严重问题。在资源的开发过程中,旅游资源是比较经济而又符合人类可持续发展要求的一种资源,只要进行合理的开发利用,旅游资源在将来是具有非常大的发展潜力的。
云南特殊的地理气候环境、众多的民族、悠久的历史以及灿烂的文化,造就了云南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旅游一直是云南省政府重点发展的产业,所以在旅游资源的开发上也比较注重质量。在云南的旅游资源中,自然景观类型的风景比较多,还有就是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和民族风情。云南境内有雄伟壮丽的山川地貌,山林、峰、洞、江河、湖、瀑蔚为奇观;有古老的人类遗址,恐龙化石及近代历史纪念物,以及25个少数民族绚丽多彩的民俗风情等,都具有非常丰富的旅游资源。那么,如何合理开发利用云南的旅游资源,加快云南的“旅游经济强省”建设的步伐,具体的措施有:
(1)提高认识,进一步增强加快云南旅游发展的紧迫感。实施旅游“二次创业”,把云南建设成为旅游经济强省,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充分认识到加快发展旅游业对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增强忧患意识、竞争意识、开放意识和创新意识,增强加快云南旅游发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坚定建设旅游经济强省的目标和信心决心不动摇,上下齐心、协调一致地加快我省旅游经济强省的建设。
(2)加强领导,增强实施旅游“二次创业”的力度。切实加强对旅游发展的领导,加大对实施过程中重大问题和困难的指导、协调和检查力度,及时协调和解决旅游发展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按照分的任务和要求,对每项任务和项目都要明确分工、责任到人,并把涉及到的有关工程、体系和基地项目纳入本地区重大建设项目实施计划中,确保旅游“二次创业”落在实处,抓出成效。
(3)多渠道筹资,以大项目带动旅游大发展。加大政府引导性资金的投入力度,扶持旅游开发和建设;积极争取国家支持和扩大招商引资,大力吸引国内外投资商、鼓励和支持民营资本等投资我省旅游开发和建设;拓宽旅游投融资渠道,积极支持和指导具备条件的股份制旅游企业上市融资,鼓励符合条件的旅游企业发行旅游债券进行融资,积极争取金融机构的支持。例如大理天龙八部影视城的全力打造、丽江印象等等。
(4)优化环境,为加快旅游发展创造良好宽松的条件。①构建完善的旅游法制环境,建立健全旅游法规体系,加强旅游执法队伍建设,加大旅游执法监察力度,为依法治旅提供强有力的保障;②创造宽松的旅游政策环境,在旅游开发、土地利用、税费征收、招商引资等方面制定有利于加快旅游发展的支持政策;③优化旅游市场环境,整治旅游市场秩序,完善行政执法、行业自律、舆论监督和群众参与相结合的旅游市场监管体系;④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5)形成合力,共同为建设旅游经济强省而努力。各地、各部门都要按照“大旅游、大产业、大服务”的要求,切实保证旅游企业、旅游景区(点)的通讯、供水、供电,做好排污和处理等,整治旅游景区、旅游城市、交通条件和社会治安状况,所有“窗口”行业必须不断改善和提高服务质量,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宣传和导向作用,不断提高公民的旅游意识,共同为建设旅游经济强省而努力。
(6)加快云南旅游通达性建设。云南的地形以山地为主,因此交通主要以公路为主,在部分旅游地区交通条件不是很好,需要进一步加强公路、铁路和航空的建设等。
(7)加快云南旅游发展的五大战略:为了加快全省旅游产业的发展,在全省旅游发展中,必须始终坚持实施精品名牌、市场多元化、对外对内开放、科技兴旅和可持续发展五大战略,促进经济的发展,反之经济又带动云南旅游的发展。
(8)积极倡导生态旅游,做到资源的保护性开发。积极倡导生态旅游,使生态旅游进入人们的生活,做到以旅游带动资源开发,以资源开发促进旅游发展,加强对旅游资源的保护,做到资源的保护性开发,在开发中注意保护,达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9)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深度开发。加强以自然旅游资源优势为基础的资源开发利用,同时注重人文旅游资源的利用和开发,并把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深度开发,对那些市场潜力大、功能开发齐全的旅游地积极引导,大力扶持,对尚未开发的旅游资源多渠道进行开发,对已开发的旅游资源应不断完善其功能,增加其深度和内涵。
(10)广辟财源、多方集资、落实旅游资源开发、建设资金。云南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建设,必须贯彻利用内资和引进外资相结合;国家、地方、部门、集体、个人一起上的方针,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积极争取国家各种专项建设资金扶持;建立旅游发展基金;改善投资环境,积极引进国外资金;以多形式、多渠道地筹集社会资金,广辟财源,多方集资,解决云南旅游资源开发资金不足的难题,在西部大开发中,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
综上所述,就是加快云南旅游经济强省建设的具体措施,经过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推动,云南人民的勤劳奋斗,云南的旅游一定会适应人们的发展,合理开发旅游资源,带动经济的发展,使人民走上富裕的小康之路。
第三篇:加快建设旅游经济强省的对策研究
加快建设旅游经济强省的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11-8-
3信息来源:
2004年浙江省旅游发展工作会议上省委提出要加快把浙江省建设成旅游经济强省。为落实这一要求,浙江省委政研室和省旅游局组织课题组,进行了历时一年的调查研究。课题组认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快推进旅游经济强省建设,应当从深化浙江省旅游经济发展思路入手,进一步明确旅游经济强省建设的具体目标,加快建立起建设旅游强省的支撑体系,加大推进旅游经济强省建设的工作力度。
一、进一步深化浙江省旅游经济的发展思路
今后一个时期,是浙江省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的重要时期,也是浙江省加快发展旅游经济的关键时期。从经济阶段看,浙江省开始进入人均GDP3000美元以上发展时期,产业结构、投资结构和消费结构都将出现大的调整变动。这对加快服务业发展,尤其是对加快服务业龙头产业旅游业发展的要求,将更为迫切,服务业发展的外部环境也将加快改善。从旅游业自身发展看,“十五”期间,浙江省旅游产业规模迅速扩张,主要指标年均增长20%以上,预计到今年末,全省旅游总收入将达到1260亿元,接待国内游客数1.27亿人,接待入境游客340万人,旅游创汇16.3亿美元,分别比2000年增长了1.7倍、1.2倍、2倍和2.2倍。通过“十五”时期的快速发展,浙江省旅游经济已开始进入发展转型阶段。进一步加快浙江省旅游经济发展,必须推动从铺摊子式发展转变到重点突破提升上来,从注重景区景点建设转变到资源综合深度开发上来,从致力旅游产品开发转变到大力打造旅游精品上来,从重视发展观光旅游转变到加快建设旅游目的地上来。
适应这种发展转变的需要,必须进一步深化浙江省旅游经济发展思路,加快转变旅游经济增长方式。具体讲,浙江省旅游业的下一步发展,要主动适应全省经济发展阶段转换和旅游业自身发展阶段变化的需要,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宏伟目标,积极呼应经济强省、生态大省、文化大省、和海洋大海大省建设,实现从旅游经济大省上向旅游经济强省的跨越,使旅游产业真正成为浙江的优势产业、动力产业、富民产业和生态产业,为此,从创新特色、打造精品、优化结构和持续发展四个方面,进一步深化和拓展浙江省旅游经济发展思路。
第一,努力开拓创新,以特色优势取胜。旅游贵在创新,重在特色。只有开拓创新,整合优势,突出地方特色,旅游业才有长盛不衰的生命力,才能获得大发展,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推动浙江省旅游业进一步发展,必须在特色上下工夫,主动顺应现代旅游经济发展趋势和旅游消费者寻求多样化的综合性满足,以及旅游消费档次提高的特点,做好综合旅游和特色旅游的文章。要发掘浙江省集多种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于一身的优势,逐步构建度假、生态、探险、健身等多元化的特色旅游产品结构。要立足于突出浙江特色,加强分类指导,努力发展各种各样的专题旅游,如工农业旅游、文化教育旅游、健康保健旅游、美食旅游、狩猎旅游、科考旅游、海洋旅游、民俗旅游等等,发挥旅游经济作为体验经济的重要特点,不断推陈出新,防止因利益驱动而造成低水平、同化的重复开发。
第二,着力打造精品,以品质提升形象。在旅游资源开发和旅游产品建设方面,要走“高品位规划、高档次建设、高水平管理”和“精品出绝品,精品促普品”的良性循环发展之路。充分利用浙江省自然生态和历史文化资源,综合运用知识、科技、文化和资金,适应市场需求,进一步深化与完善全省旅游总体规划,高起点、高品位、高水平地开发和组合产品,做好做足“无中生有,有中做好,好中促优”的精品文章,在全省创造若干个内容丰富、特色独具、质量上乘、竞争力强的旅游精品,推动浙江省旅游业从较低层次的粗放型经营发展局面,转变到高层次的品牌优势竞争上来,不断提升浙江省旅游业整体形象。
第三,优化产业结构,增强综合竞争力。浙江省旅游业虽已形成门类较为齐全的产业体系,但结构尚不合理,旅游六大要素中“购”和“娱”的发展相对滞后,各要素内部的档次及类型结构也不尽合理。要从构建大产业出发,整合各种旅游要素,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进一步完善产业体系,使六大要素成为有机联系的产业链,实现旅游产业效益化发展。不断扩大和拓展旅游形态,除发展观光旅游、购物旅游、生态旅游和会展旅游外,大力创新以浙江为目的地的各种休闲度假旅游方式和内容,加强旅游中介和旅游标志、旅游厕所等产业发展辅助配套设施建设,形成综合措施,推动浙江省成为广大海内外游客向往的旅游目的地,从整体上提升浙江省旅游综合竞争能力。
第四,开发保护并重,实现可持续发展。要坚持以人为本,正确把握开发与保护、开发与建设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在大力发展旅游业中,牢固树立生态优先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把培育旅游业与加强环境保护有机结合起来,坚决的摒弃牺牲环境、破坏资源为代价的粗放型旅游经济发展格局。把解决人口、资源和环境等问题结合起来,使浙江省旅游业的发展,成为促进浙江省生态环境改善、自然资源保护的重要途径,成为缓解经济社会发展矛盾、促进社会就业的有力措施。在推进全面、合理、有效利用资源的同时,努力实现旅游资源的保护、增值和可持续利用。
二、进一步确立建设旅游经济强省的具体目标
参照国内旅游主要发达省市提出的发展目标,以及国际旅游发达国家与地区的目前发展水平,结合浙江省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和省情特点,建设旅游经济强省,应当致力于以下四个方面的具体努力目标:
1.努力扩大总量规模,力争位居全国更前列
进一步提高旅游业对浙江省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到2010年,全省旅游总收入、旅游直接就业人数、出境旅游人数等主要发展指标比2005年翻一番,其中旅游总收入达到2500亿元以上,相当于全省生产总值的比重从目前的9%提高到12%以上,在全国排名争取从第五位进入前四位,进一步确立起旅游业的支柱产业地位,初步建成旅游经济强省。在“十一五”期间,全省力争建成10个生态旅游示范区、100个休闲渔业示范基地、270家绿色饭店,建成10个旅游扶贫示范区并实现区内三分之一劳动力从事旅游业和人均收入翻一番,力争有1个项目进入世界遗产名录,全省旅游区生态环境达标率达100%。
2.充分挖掘现有潜力,建设中国一流的旅游目的地
把握浙江省经济发展阶段变化和消费需求变化趋势,充分发掘浙江省旅游资源“满天星星”的优势与潜力,加快旅游目的地建设步伐,力争把浙江省建设成为山水与文化交融、生态与海洋并存的旅游休闲胜地,成为我国一流的旅游目的地、国际旅游热点地区。
适应长江三角洲经济一体化和游客消费需求的变化趋势,进一步体现生态特色和地方乡土文化特色,注重开发各种类型和不同档次的旅游商品和娱乐产品,大力发展商务旅游和休闲度假旅游,把浙江建设成为上海、江苏近程商务会议旅游和休闲度假购物旅游的首选目的地。
进一步重视二级市场开拓,提高浙江旅游产品对广东、北京和山东等地游客的吸引力;加强市场营销,以大中城市为重点开拓中西部地区的国内旅游市场;抢抓发展机遇,及时把各种潜在市场有效转化为现实的旅游市场,把浙江建设成为我国诗画山水旅游、商贸购物旅游的主要目的地。
发挥浙江与港澳台地区地缘相近、人缘相亲、经贸相连的优势,进一步挖掘港澳台地区的巨大市场潜力,巩固其作为浙江入境旅游第一大市场的地位。巩固以观光、探亲访友、寻根问祖为主的中老年市场,积极开发商务旅游市场和传统节日旅游市场,提高港澳台学生和青年到访人次,把浙江建设成为港澳台地区国内改革开放前沿的旅游主要目的地。
利用浙江健身养生资源和宗教文化资源丰富的优势,不断扩大日韩市场,创造独特的文化环境和购物环境,进一步开拓日韩女性市场,使日本和韩国继续稳定地成为外国人来浙旅游的第一大客源地;继续发展与东南亚国家旅游双向联系,把浙江建设成为日本、韩国以及东南亚国家华夏人文历史旅游的主要目的地。
提升浙江旅游对美国、加拿大、德国、法国、澳大利亚等国家的知名度,增加北美、欧洲和大洋洲游客的到访份额,把浙江建设成为欧美国家来华旅游的重要目的地。
3.加快建设“三带十区”,构筑旅游产业发展新格局
在全省范围内逐步建成一个布局合理、运行畅通,各旅游城市、旅游线路、旅游景区和旅游景点有机连接的旅游经济网络,构筑“三带十区”产业发展的总体格局。加快建设杭州弯历史文化旅游经济带、浙东沿海海洋旅游经济带和浙西南山水生态旅游经济带,努力建成杭州国际休闲度假旅游区、宁波河姆渡一东钱湖旅游区、温州雁荡山一楠溪江旅游区、浙北古镇运河旅游区、绍兴古越文化旅游区、金华商贸文化旅游区、衢州南孔宗庙一石窟文化旅游区、舟山海天佛国旅游区、台州天台山一神仙居旅游区、丽水绿谷旅游区,形成各具特色、分工合作的全省旅游产业布局。
——率先建设杭州弯历史文化旅游经济带。充分发挥旅游资源丰富、经济实力雄厚、区位条件优越和立体交通发达的综合优势,完善食、住、行、游、购、娱配套的旅游休闲服务体系,营造更加宜人的旅游休闲环境,努力打造长江三角洲黄金旅游圈的核心区;以杭州为中心,挖掘城市特色与优势,强化旅游资源整合,加快形成休闲度假、旅游观光和会展商务三大功能相互协调、彼此促进的格局,提高环杭州湾旅游带在国内外市场的影响力和对全省旅游的带动力。
——加快建设浙东沿海海洋旅游经济带。加快建成海陆空一体的立体化对外联系通道,进一步改善区位条件,充分发挥体制先发优势和海陆并举的资源环境优势,形成以瓯越风情、海韵渔情、现代商情为特色,兼具观光、休闲度假、商务会展功能的滨海旅游区;进一步发挥温州作为全省旅游副中心的作用,利用温台两市在改革开放中形成的市场知名度,在发展国内旅游基础上,积极开拓国际旅游。
——努力培育浙西南山水生态旅游经济带。充分利用四省相接的客源市场优势和商贸繁荣、文化发达、生态良好的自身优势,继续强化与相邻省内外旅游目的地双向联系,在做大做强国内旅游的基础上积极开拓港澳能、东亚和东南亚客源市场,以开放促发展,以合作求效益,加快把巨大的旅游资源优势转化为旅游产业优势,逐步形成功能强大、特色鲜明的商贸、文化和生态旅游区,推动浙江中西部地区经济跨越式发展。
4.积极发挥比较优势,大力构筑三大特色旅游
继续以观光旅游为主的发展路子,或重复人家已经走过的老路子,浙江省的特色和优势难以得到充分发挥和体现,原有的比较优势也将会逐步丧失。因此,必须根据旅游业发展的新趋势,结合浙江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阶段和新特点,突出浙江省旅游业发展的有利因素,充分利用已经具备的基础和条件,大力发展特色旅游,真正形成比较优势,确保浙江省在日 趋激烈的旅游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第一,发挥浙江省生态海洋资源优势,全力发展休闲特色游。浙江省生态环境优美,海洋资源丰富,发展休闲游有很好的基础和条件。以之江国家旅游度假区和已经批准建设的14个省级旅游度假区为主要基地,进一步优化旅游度假区的市场与功能定位,因地制宜地开发各类休闲度假产品,重点扶持以自然山水与聚落风貌为特色的乡村度假旅游,拓展原有产品的休闲度假功能,积极引导和满足当地及周边居民对休闲度假产品的消费需求。
第二,发挥浙江省商贸发达优势,全力发展购物特色游。浙江省区域特色经济发达,商贸流通业在全国独具优势。全省600多个块状经济,涉及到100多个工业行业和30多个农副产品加工业。全省4000多个专业市场,连续14年商品成交额居全国之首,义乌小商品、乐清低压电器、海宁皮革服装、永康五金制品、诸暨珍珠和嵊州领带、浦江水晶工艺品等盛誉海内外。因此,浙江省发展商贸购物旅游,具有十分坚实的基础和广阔的发展前景。今后,可以进一步探索建立以旅游者需求为导向、产供销衔接的运作机制,逐步提高旅游购物在旅游收入中的比例。同时,借鉴相关国家经验,采取切实有效的政策措施,促进海外游客增加购物消费。
第三,充分发挥浙江省人文历史优势,全力发展文化特色游。浙江省历史文化悠久,现有重要的自然人文景观1200多处,尤其是“道教文化、佛教文化、水文化、茶文化、美食文化”的古迹和典故甚多。世间工艺美术发达,陶瓷、丝绸、石雕、木雕、书画、刺绣等在国内外都有重要影响。中国十大戏剧之一的“越剧”和浙江唯有的众多专业博物馆等丰富历史文化遗产,为浙江发展文化特色游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抓住建设文化大省的契机,加强对这笔无形资产的保护性开发,深层次挖掘其浓厚文化内涵,培育享誉世界的文化旅游精品,是增强旅游产品吸引力和发展后劲的潜在动力。在创新基础上,重视对传统文化的进一步挖掘和弘扬。发挥自身优势,打造文化精品,用文化品牌提升旅游产品层次,以旅游项目展示文化意蕴,把挖掘文化内涵和文化品位、提供文化服务贯穿于服务产品要素市场系统建设中。
三、加快建立起建设旅游经济强省的支撑体系
加快建设旅游经济强省,关键是要夯实发展基础。在“十一五”期间,要从重点旅游项目、旅游强市强县、旅游重大企业、旅游重点品牌、旅游科研创新和旅游人才队伍等六方面着手,加快建设旅游经济强省的六大支撑体系。
(一)加快实施一批重点旅游发展项目
1.增辟入境旅游航线。突破入境旅游瓶颈制约,加快把杭州萧山国际机场建设成为名副其实的国际航空港,形成浙江省自己的国际航空出入境口岸,扩大宁波、温州、义乌等机场的国际航线,开辟浙江与主要客源国和港澳台地区的直达航线。
2.实施旅游投资百亿工程。以旅游交通专线建设、重大旅游区开发建设、旅游接待设施建设和旅游信息化建设四大领域为突破口,启动“民营企业投资旅游百亿工程”,积极利用社会资金,引导省内外、国内外各类投资主体投资浙江省旅游业。
3.完善旅游集散网络。加快建设和完善全省11个市的旅游集散中心,增强旅游集散中心在交通集散、信息关键设备和游程安排等方面的服务功能,形成以杭州为中心,宁波、温州和金华为副中心的省域中心城市旅游集散网络体系。加强与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湾等国内主要客源地和目的地城市旅游集散中心的双向合作,积极促进全国范围的旅游集散网络体系建设。
4.推进旅游信息化项目建设。以旅游网络营销、旅游展示、旅游电子政务、旅游投诉救援、旅游政策法规、旅游业务远程管理、旅游安全等应用体系及长三角旅游信息网的互联互通为重点,建设和完善省、市、县(市、区)三级旅游信息平台,建立旅游咨询服务机构,提供旅游市场信息服务。推动旅游目的地营销系统(DMS)建设,建立健全旅游统计体系、旅游信息调查制度和假日旅游预报制度,大力发展旅游电子商务、网上咨询和预订服务。
(二)努力建设一批旅游经济强市强县
建设旅游经济强省,基础是建成一大批旅游经济强市强县。未来五年,全省重点培育形成旅游经济发达、旅游产业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拉动力大、贡献率高的20个左右旅游经济强县(市、区),同时,加快建设200个左右的旅游经济强镇(乡)和1000个以上的特色旅游村,作为建设旅游经济强市强县的支撑。
(三)积极培育一批旅游大集团大企业
旅游企业是旅游经济发展的主要载体。在规范旅游中小企业经营,增强发展活力的同时,在全省范围内着力培植扶持20家以上有、有影响、有竞争力的旅游大集团大企业。在此基础上,结合旅游强市强县建设,着力培育以大旅游企业为中坚、各类旅游企业相对集聚配套发展的旅游产业集群。力争在三至五年内,在全省形成10个左右以大型旅游企业集团为龙头的旅游产业集群。
(四)精心打造一批旅游重点品牌
品牌就是竞争力,知名度就是打开市场的金钥匙。充分发挥浙江省旅游资源门类齐全、分布均匀的优势,以优秀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为主干,以突出诗画浙江为主题,精心打造出更多体现浙江文化内涵、人文精神的旅游品牌,打造生态旅游、海洋旅游、休闲旅游、商贸旅游和文化旅游五张重点旅游品牌。
(五)扶持发展一批旅游科研创新基地
发展旅游科研,推进旅游创新,是迎接全球旅游业高技术化发展挑战和实现浙江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以浙江大学、浙江工商大学和浙江职业学院为骨干,加强对旅游教学、经营、管理等方面的系统研究和理论创新,形成推进浙江省旅游业提升的强大科研基地。大力推进旅游企业的技术创新,加强旅游业高技术化的产业政策研究,建立旅游业自身的创新基础,推动旅游企业广泛采用Internet技术、网络预订、多媒体、无票旅游、虚拟旅行、电子地图、卫星导游、旅游信息系统、高科技主题公园等现代科技手段,使旅游业成为高科技武装的先导产业和优势产业。
(六)大力培养一批旅游高级从业人才
兴旅之要,唯在人才。大力实施人才兴旅工程,善育人才,善纳人才,善用人才,造就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硬、勤政廉洁的高素质旅游干部职工队伍。充分利用现有教育资源,扩大旅游教育规模;加强旅游人才市场建设,健全人才市场网络,找寻旅游人才信息交流平台,努力实现旅游人才资源的市场化配置;进一步倡导科教兴旅、尊重人才的氛围,进一步完善激励机制,加快建立有利于各类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人尽其才的良好创业环境。
四、加大推进旅游经济强省建设的工作力度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快推进旅游经济强省建设,必须认真落实全旅游发展工作会议精神,有效动员全社会会各方面力量,调动各方面积极性,从进一步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创新旅游经济发展体制机制、推进旅游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着力提高旅游发展国际化水平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
(一)进一步发挥政府在旅游经济发展中的主导作用
1.坚持政府主导,充分发挥政府的规划引导和管理监督作用。实施政府主导战略,是许多国家发展旅游业的成功经验,也是近年来浙江省旅游业取得快速发展的重要原因。今后要继续坚持这一战略,加强对旅游经济发展的宏观调控、行业指导和市场监管,更加有效地发挥政府在培育市场主体、创造良好环境、规范市场秩序等方面的重要作用。要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做好《浙江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的编制工作,各地在旅游开发中一定要严格按照规划要求,坚决制止有章不循、盲目随意开发。大力发展行业协会等中介组织,加强行业自律,努力提高行业管理和服务水平。
2.努力形成建设旅游经济强省的合力。旅游业综合性强,涉及面广,建设旅游经济强省,离不开各级各部门、社会各行各业的积极参与和协同发展。各级党政领导特别是分管领导要高度重视,相关部门各负其责、具体落实工作机制,进一步落实工作责任制和绩效考核机制。有关部门要树立全局观念,围绕建设旅游经济强省目标,主动配合,积极履行职责,切实形成推动旅游发展的整体合力。
3.继续加大对旅游经济发展的政策支持力度。省财政支持旅游发展的专项资金要逐年滚动增加,各市县也要在财政预算中安排一定数资金扶持旅游业发展。在投融资方面,商业银行要支持和保障符合条件的旅游企业和重点旅游项目的信贷需求,省级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要大力支持中小旅游企业的作用担保。在土地方面,旅游重点建设项目要优先列入省重点建设项目和各市县的重点建设项目。并及时安排建设用地指标。在税费方面,对星级饭店水、电、气收费标准,要与一般工商企业同价,对专业旅游汽车公司车辆更新实行优惠扶持政策,减少对旅游企业“三乱”行为,切实减轻旅游企业负担。
(二)动力创新
推进旅游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
1.进一步推进旅游管理体制改革。积极推进旅游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把旅游管理部门的工作重心转移到抓宏观产业指导、制定旅游发展规划、搞好配套服务、加强市场监管等方面上来。打破部门保护、地区封锁和行业垄断,加强旅游与建设、邮政、水力、海洋、林业、交通、铁路、民航等部门的合作,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旅游市场体系。探索旅游资源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推动旅游资源经营权的转让开发,尽快制定经营权转让的具体办法,在有利于资源保护有前提下,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和诚信的原则,允许通过拍卖、招标等方式,实现经营权转让。
2.推进旅游经济投资机制创新。鼓励各种经济成分投资发展旅游业。降低市场准入门槛,放宽准入条件,允许各类资本进入旅游资源开发、建设和保护。积极引导和鼓励各种所有制形式的法人和自然人投资兴办旅游经济实体,大力支持民营旅游企业发展,积极吸引省外、境外资本来浙江省兴办旅游企业,开发旅游产品。
3.推进旅游企业运行机制创新。要紧紧抓住我国加入世贸组织旅游业扩大开放的机遇,推动旅游企业以体制创新和增强素质为根本,以“集团化、市场化、风格化、品牌化”为发展方向,苦练内功,强化自身,建立适应现代化、国际化竞争需要的运行新机制。通过产权履行、机制更新等形式,推进旅游企业实现投资主体和企业组织形式多样化。鼓励和支持有实力的旅游企业以联合、兼并、收购等多种方式组建跨行业、跨地区、跨所有制发展的大型旅游集团企业,实现旅行社、宾馆饭店(三星级以上)、旅游商店、旅游车船公司等资源的有效组织,形成分工明确、功能齐全、结构合理、等级有序、运作规范、实力雄厚的旅游规模经济,打造浙江省“旅游航母”。引导旅游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鼓励支持有条件的旅游股份公司上市。
(三)大力推进旅游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1.加快优化要素结构。要以“游”为中心,进一步优化“食、住、行、游、购、娱”诸要素结构。切实改变那种只把眼睛盯在几个景点和门票收入上,一味地拼资源、拼投入、拼硬件的做法,积极借鉴云南丽江“金沙丽水”、广西“印象刘三姐”等兄弟省市开发具有浓厚地方特色和文化背景演艺节目的成功经验,发挥浙江省文化底蕴浓厚的优势,深度挖掘旅游的文化内涵,切实加大旅游产品的开发力度,搞好旅游“吃、住、行、游、购、娱”诸要素的综合开发,加强对旅游资源和旅游产品的深度开发和集约经营,延长旅游产品链、服务链和经营链。
2.努力提高科技含量。大力实施“科技兴旅”战略,推动旅游业转变增长方式,在规模、质与效益方面迈上新台阶。加大旅游科技投入力度,有重点地推广一批成熟先进技术,有重点地开发一些高科技含量的国家级旅游精品,有重点地建设一批旅游科技示范点,改变传统旅游时代旅游业投入以资金设备为主、有形资产起决定性作用的格局,使知识、智力、管理等无形资产在旅游投入中起决定性作用。加快编制全省范围的旅游景点信息网络,建立旅游精品建设项目备选库和投资商信息库,实施旅游的优化配置,克服旅游开发小、散、全等弊病,减少低水平重复建设。
3.切实增强创新能力。加快实施浙江省旅游业创新体系工程,使旅游目的地系统、旅游客源地系统、旅游出行系统和旅游支持系统的功能协调和组合优化,使环境、经济、文化、文明建设形成有机体系,在地域结构与空间布局上日趋合理。加强对旅游科研系统、政府决策系统、旅游管理系统、旅游产业工程技术系统等旅游业创新体系建设的支持,制定浙江省旅游业创新方案,设立专项旅游创新基金。
4.不断加强环境保护。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把发展旅游业、加强环境保护与增长方式转变有机结合起来,在推进全面、合理、有效利用资源的同时,努力实现旅游资源的保护、增值可持续利用。设立旅游资源保护专项基金,用于稀缺旅游资源的研究和保护。
(四)着力提高旅游发展的国际化水平
1.进一步推进旅游行业的对外开放。建设全省统一并与全国对接的旅游大市场,鼓励有实力、守信誉的旅游集团和骨干旅游企业经营网络。创新旅游服务方式,推进旅游网络化经营、电子商务等,建立全省旅游目的地营销网络。继续扩大对外开放,以旅游项目为载体,加大旅游招商引资力度,加快与外来企业、外来资本特别是国际旅游大集团的合资、合作,鼓励外国旅行社尤其是海外旅行社在浙江省设立合资旅行社和独资旅行社,鼓励浙江省有实力的旅行社到东南亚国家等浙江省境外客源地兴办旅游企业。
2.进一步做好入境旅游工作。首先,必须利用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过渡期扩大开发之机,进步加大市场开拓力度,加强与日、韩等亚洲近邻以及欧美国家的合作,实行市场梯次开发方针,千方百计将浙江省旅游产品打进海外主流市场。同时抓好与北京、上海等热点市场的衔接,接好“二行客”,努力实现市场多元化、客源国际化、结构合理化。其次,要更新宣传方式和促销策略,进一步提高境外宣传促销水平,让世界了解浙江旅游,让浙江旅游走向世界。要以市场为目标,以产品为中心,以企业为主体,以共同利益为纽带,实行传统方法和现代科技相结合,普遍宣传和重点宣传相结合,政府形象宣传和企业产品营销相结合,走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综合运用媒体宣传和举办节庆、盛事活动,形成叠加宣传将就和跟踪促销攻势。加强整体促销,坚持政府宏观宣传与企业微观营销相结合,建立健全旅游、外经贸、外宣、文化、新闻等多部门组成的宣传促销体系和机制。再次,要建立奖惩激励机制,调动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的积极性。对国际旅行社自主外联组织直飞浙江省的旅游包机,可从省旅游中按架次、人次予以适当补贴奖励;对旅游创汇的国际旅行社予以结汇奖励;按照出入挂钩的原则,对入境旅游大户赋予出境旅游经营权。
3.加强旅游区域合作。要把旅游区域合作,作为提高区域旅游综合竞争力的重要举措。加省内旅游合作,按照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市场共建、信息联动、共同发展的原则,推进跨地域、跨行业、跨景区的合作,尽快实现省内无障碍旅游。加强与周边省区市的旅游合作,顺应跨省旅游加快发展的趋势,以更加宽广的视野、更加积极的态度、更加务实的措施,积极规划推出一批跨省区的旅游产品,促进与长三角其他省区市的旅游业大合作、大发展。巩固浙港、浙澳合作成果,进一步加强浙港、浙澳旅游合作。
第四篇:推进湖北旅游经济强省建设的分析与思考
推进湖北旅游经济强省建设的分析与思考
推进湖北旅游经济强省建设的分析与思考
旅游业,这一快速崛起的新兴产业,正在逐渐成为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的新引擎,其与传统产业对整个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不可小视。近年来,湖北省委省政府把旅游业作为重要支柱产业来培育,研究制定政策措施,加大投入力度,全力支持旅游业的加快发展。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省旅游业得到了长足发展,已奠定了旅游大省的重要地位。2009年,尽管受金融危机等多种不利因素影响,旅游业仍逆势上扬,接待游客1.52亿人次,增长28.8%,实现旅游总收入首次突破千亿元大关,为1004.48亿元,增长35%,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作出了重要贡献。今年前三季度,全省实现旅游总收入1089.81亿元,超过2009年全年总收入85.33亿元,同比增长51.6%;接待国内外游客1.69亿人次,超过2009年全年总人数0.17亿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43.4%。但与先进省区市相比,与湖北的区位优势相比,与湖北北经济总量在全国的位次相比,湖北省旅游业在发展速度、产业规模、产品层次、管理水平等方面还有一定差距,离旅游强省的总体要求还有一定差距。湖北正处在由旅游资源大省向旅游经济强省跨越的重要时期,本文试从我省旅游产业的发展现状分析入手,通过与全国平均水平和发达省市的比较分析,进一步剖析目前存在的差距与问题,挖掘旅游业发展中的潜力,提出应对思路和对策建议,供领导和有关部门决策参考。
一、推进湖北旅游经济强省建设具备的发展基础
“十一五”以来,特别是省政府出台了《关于促进湖北旅游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以来,我省旅游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各级政府把大力发展旅游业提到了十分突出的位置,对促进我省旅游业的发展起到了极大推动作用。我省旅游业已形成了相当的产业规模,开发了一大批新的景点景区,具备了多元化、多层次的综合接待能力,旅游环境、城市面貌大为改观,构成了较为完善的旅游生产力体系,不仅使旅游业成为我省国民经济中增长最快的产业之一,而且在拉动内需、刺激消费、发展经济、改善环境,推动城市化进程和推进文化大省建设中正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一)旅游业整体上呈快速发展的势头
2009年,湖北旅游总收入首次突破千亿元大关,达到1004.48亿元,提前实现了《湖北省“十一五”旅游产业发展规划纲要》到“十一五”末旅游总收入达到800亿元的发展目标,全国排名第13位。2005年至2009年的4年间,湖北旅游总收入年均增长20.7%,高于18.4%的GDP(现价)增长速度和17.5%的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速度。“十一五”期间,入境旅游者接待人数、国内旅游者接待人数年平均增长12.8%和18.6%。今年以来全省旅游业发展步伐明显加快,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前三季度,我省实现旅游总收入1089.81亿元,超过2009年全年总收入85.33亿元,首次突破千亿元,同比增长51.6%。其中国内旅游收入达到1057亿元,超过2009年87.37亿元。全省旅游人数呈现和收入齐头并进的全面发展趋势。1-9月,全省接待国内外游客1.69亿人次,超过2009年全年总人数0.17亿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43.4%。其中国内游客1.67亿人次,同比增长43.4% ;入境游客121.02万人次,同比增长40.4 %。
(二)旅游业对经济社会的贡献日益突出
旅游业的发展,增加了就业渠道,扩大了内需。在旅游投资力度加大、国内旅游市场火爆、旅游名镇名村和星级农家乐创建的拉动下,2009年全省新增旅游就业5.6万人,带动间接就业21万人,全省旅游直接就业人数突破55万人,间接就业达250万人。2009年,湖北旅游总收入占GDP比重7.8%,比2005年提高0.5个百分点,已接近支柱产业水平,也高于全国同期水平。
(三)“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发展新路子初步形成
旅游投资主体的多元化格局基本形成。2009年,在政府引导性投入增加和社会资金大量涌入的双重作用下,全省在建旅游项目295个,总投资1199亿元,比2008年增加274亿元,其中过亿元的项目177个,10亿元以上的项目24个。随州炎帝故里景区、玉龙温泉、神农架换乘港、恩施大峡谷、隐水洞、嘉鱼山湖温泉等一大批新景区对外开放。投资45亿元的武汉华侨城、投资46亿元的江夏巴登城、投资60亿元的武当太极城等一大批项目,也已拉开建设的大幕。
(四)旅游行业的接待能力不断提高
2009年底,湖北有中国优秀旅游城市12座;中国旅游强县1个;质量等级旅游区189家,其中5A级2家,4A级57家;国家级工农业旅游示范点23家;星级饭店602家。这些指标在全国均处于中上水平。
(五)旅游人才资源和旅游教育资源比较丰富
2008年底,湖北共有旅游院校60所,全国排名第10位,其中旅游大专院校31所,旅游中专院校29所;旅游院校在校学生30139人,全国排名第9位。
(六)游客人均消费水平较高
2009年,湖北入境游客人均天花费为193.43美元,全国排名第9位,居中西部各省的第1位;国内旅游人均花费643元,高出全国平均水平107元。我省国际旅游收入和接待境外旅游人数在全国总数中占的比重逐年提高,2009年分别达到1.28%和1.06%,比2008年分别提高0.2和0.16个百分点。
二、推进湖北旅游经济强省建设的差距与问题
近几年,湖北旅游业发展很快并已形成一定的规模,但从总体上看,资源优势还未完全形成产业优势,特别是同我省整个国民经济在全国的位次相比,与一些旅游业发达的省市相比,仍存在一定的差距,湖北旅游业的发展离旅游经济强省的目标还相差很远。湖北旅游前有标兵,后有追兵,与排在我省前12位的江苏、广东、浙江、山东、北京、上海、辽宁、河南、四川、福建、湖南、天津的距离有越拉越大之势,与后面的安徽、山西、云南越来越近之虞的局面并未完全改变。湖北旅游业发展的差距与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旅游业总体发展仍显不够
一是整体上占GDP比重不高,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较低,与旅游业发达的一些省市相比,差距更为明显。从总体上看,目前我省旅游产业还处于发展阶段,旅游业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还不到8%,在全国位次靠后,为24位,与中部其他省比居末位,而旅游业发达省市大多已超过10%甚至20%。2009北京市旅游业收入占GDP的比重已达到了20.6%,上海旅游业收入占GDP的比重已达到了15.7%。经济欠发达的贵州已达到20.7%,居全国第一位。无论是在国内旅游还是国际旅游方面,我省与国内其他旅游发达省市之间均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如在国内旅游方面,2009年我省接待人数与北京相差1200万人次,国内旅游收入相差1175亿元,与河南分别相差8200万人次和985亿元,与广东、江苏、浙江、山东等省相比差距更大;在国际旅游方面,差距更为明显,2009年我省接待入境旅游者人数仅相当于广东的4.9%、浙江的23.4%、江苏的24.0%、上海的25.0%和北京的32.4%、福建的42.8%;旅游外汇收入仅相当于广东的5.1%、上海的10.8%、北京的11.7%、江苏的12.7%、浙江的15.8%、福建的19.6%。
二是总量仍然偏小。虽然我省国际旅游收入和接待境外旅游人数在全国总数中所占比重逐年提高,境外游客人均花费一直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接待境外旅游人数在全国的位次也由2008年的第16位提高到2009年的第15位,但国际旅游收入2年来却一直停留在第18位的水平,2009年我省国际旅游人数和收入分别仅占全国总量的1.06%和1.28%,这与我省经济总量占全国第11位的位次不相适应,特别是与我省拥有较多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较强的接待能力的旅游环境相比,旅游业的总量仍显偏小。
三是旅游业主要经济指标在全国位次下滑,与紧随其后的安徽、山西、云南越来越近,大有被后者赶超的可能。湖北旅游总收入,2006开始,被湖南超越,由第12位降到第13位。安徽由2006年18位,上升到2009年第14位,紧随湖北其后。2006年湖北旅游总收入比安徽多177亿元,2009仅多95亿元。入境旅游人数,由2005年14位,下降到2009年15位。同期安徽由18位上升到11位。入境旅游收入,由2007年的16位,下降到2009年的18位。同期,安徽由18位上升到15位。2007年湖北入境旅游收入比安徽多0.68亿美元,2009则少0.56亿美元。
(二)产业集中度较低,缺少具有竞争力的大型旅游集团 目前,我省现代旅游企业、旅游行业组织尚未全面建立,缺少具有竞争力的大型旅游集团,缺乏能起到行业龙头和牵动作用的大企业、大集团,尤其是股权多元化、经营多极化的综合性大型旅游集团。存在企业规模小、水平低、分布散、实力弱等问题,使湖北旅游业很难按支柱产业的要求发挥大资本、大运作的作用与效能,形不成规模效应,旅游产业没有有效的核心竞争力。叫得响的旅游景区、旅行社、星级饭店等精品名牌不多,整体竞争力不强。目前全省没有一家旅游板块的上市公司。2008年,全省2184家旅游企业平均营业规模只有649万元,比全国平均877万元少近四分之一。
一是星级饭店发展快,但平均规模小,接待能力有待提高。饭店是旅游业六要素中最主要的组成部份,直接反映一个地区接待能力的大小。2008年旅游星级饭店数在全国的位次是第七位,但从其规模和结构来看,与全国平均水平以及江苏、上海、北京等发达省市相比,差距明显。2008年全国五、四、三星级饭店的比重分别是:3.1%、12.9%和40.5%,而我省仅为1.5%、9.1%和36.9%;同期北京这一比重达到了6.2%、15.1%和32.5%。尤其是我省五星级饭店较少,2008年只有9家,在全国排在第15位。此外,我省旅游星级饭店的经营状况相对较差,各项指标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008年全省星级饭店的平均出租率为57.95%,低于全国平均水平58.3%。我省星级饭店全员劳动生产率、人均占用固定资产原值、百元固定资产创营业收入等经济效益指标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尤其是随着高铁的开通,湖北武汉等市逐渐从集散地向目的地转变,高星级饭店房源紧张,床位数量难以满足游客高品质的住宿需求
二是旅行社发展较快,但接待能力较差。旅行社是旅游产业中的龙头,他们组织客源,组织接待,是旅游供给和旅游需求的中介,旅行社经营的好坏,对于带动旅游产业中其他行业的经营尤其是旅游饭店、旅游景点的经营有着非常重大的影响。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我省旅行社的接待能力较差,2008年平均每个国际社接待入境旅游者人数达到了7704人次,外联入境旅游者人数达到808人次,分别只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11.0%和68.1%。只有2家国际社和1家国内社进入全国双百强旅行社,国际旅行社排名我省位次是52位和91位,比较靠后。没有一家旅行社进入2008年全国三大业务十强旅行社名单,几乎被北京、广东、上海包揽,致使湖北旅游行业整体经济效益水平和竞争能力都不够强。
(三)我省旅游业在结构上发展尚不够平衡
一是旅游发展空间和市场失衡。旅游发展的空间失衡表现在武汉独大。入境旅游人数占全省的比重,武汉市为50.1%,宜昌市为13.1%,恩施州为15.3%,三市(州)合约占80%,达到78.5%;入境旅游收入占全省的比重,武汉市为64.5%,宜昌市为7.2%,恩施州为9.6%,三市(州)合占81.3%;国内旅游收入占全省的比重,武汉市为50.1%,宜昌市为7.8%,十堰市为6.4%,三市合占64.3%;国内旅游人数占全省的比重,武汉市为42.2%,宜昌市为7.9%,十堰市为7.5%,三市合占57.6%。旅游发展的空间失衡既影响了湖北旅游的整体发展,又降低了湖北旅游的抗风险能力。旅游发展的市场失衡主要表现在国内畸重。这说明我省旅游对外宣传的整体效果不够,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仍处在较低水平。旅游辐射网络化程度较低,整体形象不突出,资源共享和客源共享度较差,区域旅游的分工协作体系不健全,区域联合还停留在较低的水准,合作绩效尚不理想。而江苏、广东、山东等旅游业较发达的省市各地区旅游业发展相对比较均衡,如江苏省的南京、苏州、无锡、镇江、扬州等市的旅游业能够保持协同发展。
二是我省旅游业发展中国际旅游“短腿”现象仍较严重。2009年,湖北国际游客只占旅游总人数的0.88%,国际旅游收入只占旅游总收入的3.47%,远远低于6.21%和21.02%的全国平均水平。国际旅游是无形的出口产业,创汇能力强,但这一直是湖北旅游发展的一条“短腿”。
三是游客停留时间过于短暂。2008年湖北入境游客人均停留时间仅为1.87天,只有北京的40.7%,全国平均水平的70.8%。游客停留时间直接影响旅游收入的大小,2009年,湖北入境游客人均花费382美元,比湖南514美元少132美元。直接原因主要是外国游客在鄂逗留时间短。入境过夜旅游者在我省平均停留1.98天,而湖南为2.75天,我省比湖南少0.77天。
四是旅游消费单价过于昂贵,旅游消费结构很不合理。2009年,湖北入境游客人均花费每天为193.43美元,居中部省份第1位,比广东、陕西等旅游较发达省份的人均花费还要贵10~20美元。2009年,湖北国内旅游人均花费643元,比全国平均水平也要高出107元。2009年,湖北入境旅游者消费构成中,交通费占44.4%,购物占18.3%,住宿占10.7%,餐饮占8.5%,其他占7.0%,邮电通讯占2%,娱乐占5.0%,而最为重要的景区游览仅占4.1%。这样,来湖北旅游,旅游观赏在很大程度上变成了旅游劳顿。住宿、餐饮、交通、游览为旅游基本性需求消费,购物、娱乐、邮电通讯、其他为旅游非基本性需求消费。旅游非基本性需求消费比重是反映旅游目的地发展度的重要指标,2009年,湖北省这个旅游指标仅为32.3%。尤其是旅游者的购物消费占总消费的比重偏低,与国内旅游发达省市30%的水平还存在较大差距,与香港、新加坡超过50%的水平存在更大的差距,这说明我省旅游商品的特色、品牌、种类、经营等方面仍有较大潜力可挖。
(四)交通条件和基础设施尚待完善
一是航空口岸尤其是国际航空口岸建设滞后,制约了旅游市场的进一步开拓。航空是国际国内旅游者到湖北的重要交通工具。目前,我省国际航线很少,除与香港的联系较为频繁外,与欧洲、美洲的主要国际游客市场都没有直航航班,必须由北京、上海、广州机场中转到汉。
二是我省以交通为主体的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许多地区交通建设落后于旅游景点建设,尤其是干线至景区、景区内部、景点之间交通还存在较多问题。特别是主干道施工路段、主要景区、主要商圈周边交通不畅,如樱花节期间,环湖路及武汉大学周边车满为患,停车困难;旅游团队赴东湖、武汉大学赏樱时被堵在路上达1-2个小时的情况时有发生,旅游客车在景区周边停车难,也易造成交通拥堵。许多地方境内交通现状与游客便利出行的交通需求不相适应,各景区之间以及县(市)内景区与周边景区之间的道路交通等级较低,基础设施滞后,出行极为不便,不利于旅游产品的整体包装和营销。比较落后的交通条件依然是湖北旅游发展的瓶颈问题。
三是旅游服务功能不完善。缺乏旅游咨询服务中心,游客获取旅游服务的信息渠道不多;接待散客的旅游集散中心网点少、功能弱;重点景区的道路指示标牌少,旅游厕所数量少、档次低、卫生差。因接待服务设施的落后,旅游咨询、景观地产、主题公园等新兴业态较少,度假产品、休闲产品开发滞后,造成留不住游客,经济效益低下。
(五)旅游人力资源教育、人才队伍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一是旅游人力资源的使用与储备反差较大。尽管我省旅游院校比安徽多4所,但人力资源的使用与储备反差较大。2008年安徽旅游高等院校在校生人数与从业人数的比为0.64,中等职业人数与从业人数比为0.43,而湖北分别为0.09和0.24。从中可以看出,湖北存在着潜在的该类人员缺乏。而安徽省在这两项数据上都超过湖北,在未来发展中将存在着人才上的优势。
二是导游数量和质量跟不上旅游产业发展的需要。突出表现在地接导游人员比较缺乏。据武汉市反映,目前,全市在册导游人员5297名,在一线从事导游工作的仅2264人,而其中专门从事地接的导游员不足500人。保康县有导游证的仅6人,且流动性大,没有外语导游,人员素质和管理水平普遍不高。
三是人才队伍薄弱。据对十堰市调查,在旅游从业人员中,80%为中专及以下学历,90%以上为初级以下或没有技术职称,取得中级导游的只有52人,无高级导游和特级导游。人才总量不足,拔尖人才不多,业务水平和学历层次不高,层次梯队不明显,专业结构分布不合理。特别是旅游规划、旅游景区建设、经营和管理方面的高层次人才尤为缺乏。
(六)旅游产品档次亟待提高
湖北区位优势明显,但从总体上看,旅游产品的开发大多还停留在传统产品的设计与组合上,开发明显不足,特别是对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挖掘不够,缺少高品位、大规模、有鲜明特色的综合性文化旅游产品。由于缺乏战略层面的合作平台和联合运营机制,除大型景点外,省内很多旅游资源被小规模投资人所占有。这些小规模投资者受经营理念和资金量的限制,资源依赖程度高,产品同质化严重,产品结构单一。现有189家国家A级旅游区中,3A以上的旅游景区只有130家,还有30%多是低等级的旅游产品,这与湖北高品位旅游资源的实际非常不符。
此外,我省旅游业还存在着精品名牌效应拉动不足,旅游资源开发利用不充分,对外宣传缺乏力度、“湖北”名片影响力有限,旅游设施配套不完善,旅游市场秩序不规范等问题。政府层面制订的旅游发展规划从形式到内容还有待于进一步的充实和完善。
三、造就战略性支柱产业的发展机遇
(一)宏观政策支撑的机遇。党中央、国务院和湖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旅游业发展,都将旅游业推上了发展的前台。一是去年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明确了新时期我国旅游业发展的原则、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标志着我国旅游业发展列入国家战略体系,成为中国旅游业一个新的里程碑。二是今年6月,湖北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旅游发展大会,并下发了《关于加快培育旅游支柱产业推进旅游经济强省的决定》。与此同时,省委、省政府实施“两圈一带”战略为旅游业带来了率先发展的先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科学发展为旅游业带来了超常发展的转机,以武汉为中心的高铁网的形成为旅游业带来了跨越发展的良机。进一步加快我省旅游业发展,推进旅游业成为战略性支柱产业,是更好地发挥好旅游业在加快全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的先导作用,在实施“两圈一带”战略中的引擎作用,在扩内需、促消费中的拉动作用,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中的促进作用,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带动作用的必然选择。
(二)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和旅游业的自然发展规律带来的机遇。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和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在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时,旅游业就会出现一个爆发式的增长阶段。目前,我省人均GDP已超过3000美元,将对传统服务业和现代服务业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特别是旅游消费市场将全面拓展,人们对休闲度假、康体健身等方面的旅游需求将大幅增长,文化体验和健康追求将成为主要旅游目的,丰富多样的文化消费将成为人们旅游消费的重点,旅游业将逐步进入观光旅游和休闲度假旅游“双轮驱动”的发展阶段。
四、推进湖北旅游经济强省建设的对策建议
旅游产业是带动其他产业发展的强有力的助推器。据世界旅游组织公布的资料显示,旅游业的经济乘数效应远高于其他行业,旅游业每直接增加1元收入,相关行业就增加4633元收入;旅游业每增加1个从业人员,相关产业就增加5个人员的就业机会。据测算,目前我省旅游产业每增加1万元的产出,可直接或间接带动全社会总产出3.03万元,对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十分明显。因此,做大做强旅游业是湖北经济发展的新亮点。目前,全国各地竞相发展旅游业的势头令人瞩目,旅游业的发展程度,已成为衡量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的一个重要标志。全省上下提高认识,采取有力措施,努力实现由旅游经济大省向旅游经济强省转变迫在眉睫。为此,提出如下建议:
(一)真正提高对发展旅游的认识,加强对旅游开发的领导
虽然省委、省政府提出把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来培育,但在全省还没有形成共识。有的地区领导对发展旅游业认识不足,忽视了发展迫切性,没有估计到对于经济发展的巨大促进作用,个别地区发展旅游业的热情虽然很高,但领导方式与具体措施仍未摆脱计划经济思路;旅游业体制改革相对滞后,旅游业与其他产业间的关系都有待于理顺。全省上下要进一步提高认识,要有“坐不住”、“等不起”、“慢不得”的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把加快发展旅游业摆上重要的议事日程,不断加大旅游工作力度,下大力气擦亮旅游这一 “湖北名片”。建议将发展旅游业列入各级党委政府的议事日程,可考虑将相关旅游指标纳入全省县域经济考核的范畴,进一步深化对培育旅游支柱产业重要性的认识,全面贯彻执行国务院下发的《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和省委省政府出台的《关于加快培育旅游支柱产业推进旅游经济强省的决定》,不断增强加快发展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此外,旅游业作为一个新兴的综合性产业,其支柱地位和龙头作用并不是自发形成的,需要在市场机制运作基础上,采取政府主导型的强有力措施进行扶持和培育。为此,建议应充分考虑旅游资源开发的特殊作用,并予重点支持。有关部门尽快对旅游资源进行全面普查、系统研究和科学评价,并帮助在发展方向、市场定位、开发步骤、保护措施等方面进行综合规划,以利于合理开发和利用宝贵资源。建议设立高层次的工作协调机构,定期研究并协商解决旅游开发中的重大问题。建议理顺管理体制,在充分发挥旅游部门主导职能的同时,进一步调动有关方面、地区的积极性,形成旅游开发的合力。
(二)以全新的理念,构建湖北“大旅游”产业模块
一是以武汉为支撑,布局“大旅游”发展战略。武汉城市圈、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要做到两圈并进,要把武汉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旅游中心城市,同时,建设一批优秀的旅游城市、旅游强县和旅游名镇,构建以武汉为中心的跨省市的区域性“大旅游”产业模块。大力推进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建设,提升我省旅游发展的整体质量。
二是创新旅游协作机制,推动区域旅游协作。湖北旅游业要加大旅游资源整合力度,实现旅游空间和效益最大化,不仅需要加强省内相邻区域之间的合作,构建全省旅游产业模块,还必须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与其他省份实现更为广泛的区域合作,逐步建立信息交换机制,共同构建无障碍旅游区。以跨省合作促进开放性目的地建设,深入开展与重庆的旅游合作,联合培育长江三峡无障碍旅游区,打造在全国有影响力的区域旅游合作典范;加强与安徽、河南、湖南等中部省份的合作,做大做强中部旅游板块;加强与长江流域省份的合作,建立长江旅游协作发展的新机制。以交流合作促进旅游市场开发,加强与国内旅游发达地区和海外主要客源国的旅游交流与合作,达成更为广泛的合作协议,推动海内外旅游客源的增长,推动我省旅游开发和管理水平的提高。
三是加强综合规划与开发,实现旅游资源的有效配置。发展旅游业,必须以规划为指导。当前,湖北要以实施“一城两圈”战略为重点,推进全省旅游规划体系建设。尤其对一些重点景区的建设要具有高起点、前瞻性、可持续性。
(三)提升旅游产业核心竞争力,夯实旅游经济强省建设的支撑载体
创新旅游投资机制,加快投资主体多元化。旅游管理部门一方面要把国内外的战略投资吸引到旅游开发上来,鼓励民营资本投资湖北旅游尤其是落后地区的旅游发展,另一方面又要规范民营资本对旅游景区的资源利用、开发与管理,促进旅游景区的可持续发展。加强市场主体建设,放宽旅游市场准入,打破行业壁垒和地区封锁,鼓励各种所有制企业投资旅游业;支持各类企业跨行业、跨地区、跨所有制兼并重组,培育一批具有竞争力的大型旅游企业集团;支持中小旅游企业发展,推动各类旅游要素的发展,做大旅游产业规模。狠抓重大旅游项目建设,建立旅游项目建设评价考核体系。着力打造旅游精品名牌,启动中国优秀旅游目的地体系建设工作,尽快打造一批旅游范式,培育我省和各地具有核心竞争力和强大吸引力的旅游品牌。
(四)延伸产业链条,提升旅游产品品牌
目前,湖北旅游产业最大的问题之一还是“门票经济’突出,产业链条延伸不够,比较薄弱的环节是旅游购物和娱乐。由于旅游纪念品散、小、弱,旅游商品收入占旅游总收入的比例一直比较低。为此,要转变观念,积极发展大旅游,形成大产业。特别要与新型工业化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开发出具有鲜明鄂文化特色产品,做大做强我省旅游纪念品市场,充分挖掘旅游产业的动力作用。求新、求奇、求知是旅游者的主要动机,新的旅游供给能刺激新的旅游需求,在旅游产品开发过程中,要解决急功近利、特色不特、重复雷同的问题;要重视个性化、高新化、娱乐化旅游产品的开发,以满足游客的个性追求和时尚需求;要加大力度开发保健旅游、乡村旅游、校园旅游等新兴旅游形式,发挥旅游市场潜力;要扩大游客的娱乐选择空间,发展度假旅游,合理有度地刺激游客的游、购、娱消费,完善旅游消费结构。文化是旅游资源的灵魂,只有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旅游资源才具有历久弥新的吸引力。要重视文化旅游产品开发,要重视具有地方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的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充分发掘旅游景区和旅游地的文化内涵。
(五)创新旅游促销手段,实施人才战略
要大力开拓海外旅游市场,加强入境客源市场的调研,准确定位客源目标和推介重点。每年举办一次“湖北旅游宣传周”,动用各种媒体有计划、有重点、有步骤的宣传湖北境内的旅游景区。建议拍摄与三峡、神农架旅游景区有关的电影和电视剧。推进诚信旅游建设。诚信是旅游业生存之本。我们的很多旅游项目,“回头客”是其主要客源。更要下大力气规范旅游市场,提高旅游服务质量。要以品牌拓展市场。旅游产品的宣传促销一定要注重树立品牌,当品牌被旅游者认可后,旅游产品的推介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此外,要实施人才战略,为建设旅游经济强省提供人才保证。下大力气培养一批旅游经理人才和企业家,配合教育行政部门,整合和利用教育资源,注重吸收海内外先进成熟的旅游科研成果,加强对旅游经济系统研究和理论创新。扩大旅游教育规模,抓好旅游师资队伍的建设,加强旅游人才市场建设,培育好我省旅游产业大军。
第五篇:提升旅游产业定位培育新兴支柱产业
提升旅游产业定位 培育新兴支柱产业
温家宝总理明确要求,要把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旅游业因其就业量大、带动力强、附加值高、绿色健康,倍受青睐,世界各国竞相将其作为提振区域经济的战略支柱,目前已成为全球第一创收产业。随着国务院、重庆市《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国发〔2009〕41号)和《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旅游产业的决定》(渝委发〔2010〕35号)的出台,旅游业发展呈现出“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比拼发展态势。因此,抢抓旅游产业大发展的黄金机遇,提速做大做强垫江旅游业,对于促进我县优化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推动跨越发展、实现富民强县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做大做强垫江旅游产业的四大优势
垫江旅游资源以“花、泉、山、水、农、果”等地理、水域、生物等自然景观为主,以古迹建筑等人文景观为辅,具有打造生态休闲旅游的突出优势,独占市内“春暖看花开、启游赏国色”的花季旅游黄金期。通过10多年“无中生有”、“小题大做”,全县旅游产业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蝶变。2010年,旅游总收入突破1.3亿元,接待游客94万人次,增长32.5%、16.1%,旅游业已成为第三产业中发展最快、带动最强、最具前景的朝阳产业,为培育新兴支柱产业奠定了坚实基础。一是加快发展旅游业共识已形成。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把旅游业作为全县骨干产业进行培育和发展。2000年,设立县旅游管理局(隶属建委)。2003年,成立县旅游局,独立承担全县旅游产业发展管理相关职能,同时县上成立了旅游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全县旅游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统筹管理;2010年,县上设臵了500万旅游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按照20%比例逐年增加)、出台了旅游大项目“一项一策”等政策举措,大力推进旅游产业发展,全县上下加快发展旅游产业的认识更加统一,支持和参与旅游环境建设的行动更加积极。二是成功打造了“山水牡丹”名片。10多年前,全市知名旅游品牌有长江三峡、大足石刻、丰都鬼城、合川钓鱼城等,垫江始终榜上无名。然而,在县委、县政府“无中生有”、“小题大做”的旅游发展理念指导下,按照“以花为媒、牡丹搭台、经贸唱戏”的发展思路,采取“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全面参与”的市场化办节路子,举全县之力打造牡丹文化节。随着十二届牡丹文化节的成功举办,“垫江牡丹”已成为响彻巴渝的知名品牌,牡丹文化节接待游客的数量不断刷新历史记录。三是培育了一批旅游服务主体。在“一花带百花、一节带多节”的旅游节会发展模式推动下,牡丹文化节带动了 油菜花乡村旅游节、柚花节、李花节等节庆旅游的发展,实现了“培育一朵牡丹花、带动旅游大产业”的规模效应。县内旅行社及门市部由2001年的1家发展到14家,旅游星级饭店由原来的南阳酒店1家发展到4家(其中四星级2家、三星级2家),宾馆、餐馆、农家乐、度假村等食宿主体激增到数百家,旅游接纳能力不断增强。四是综合效益逐年增长。“一朵牡丹花、撬动大发展”。2004年至2010年,牡丹文化节期间共接待游客289.6万人次,旅游总收入7.73亿元。其中,餐饮业营业额年均增长在27%以上,有效带动交通、商贸、通讯业的发展。今年牡丹节期间签约项目105个,其中上亿元项目有22个,协议投资总额126.8亿元,其中包括63个工业项目、18个农业项目、15个房地产及基础建设项目以及9个商贸物流和其他项目。
二、垫江旅游产业发展的三大制约
经过10多年的精心培育,垫江旅游产业已成长为扩大垫江名气、提速经济发展的重要推手。然而,无论是放眼全球旅游产业领先发展的“名片效应”,还是环顾周边区县“你方唱罢我登场”的造势宣传,我县旅游产业仍处于粗放型经营的现实并未改观。究其根源,客观上大自然没有赐予名山大川自然美景、历史长河没有留下令人震撼的优秀人文遗韵,但主 观上也仍存在制约因素。一是产业定位不高。近年来,先后举办了12届牡丹文化节、6届油菜花节和2届李花节,为垫江旅游业大发展造势。然而,旅游产业定位始终处于“不三不四”的位臵。虽然在《垫江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2011—2015年)规划纲要》中,提出了把垫江生态休闲旅游业打造成“国民经济新的增长亮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机制和第三产业中的支柱产业,到2015年创建和评定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称号”的发展目标,但旅游业在整个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定位,仍处在六大发展战略之外。这与当前国际国内旅游产业发展形势极不相称。二是政策支撑不强。区域性旅游业的发展壮大,离不开地方政府在优惠政策、管理体制、资金投入等方面的强力支撑。在政策支持方面,我县至今尚未出台与《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国发〔2009〕41号)和《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旅游产业的决定》(渝委发〔2010〕35号)的配套政策;在管理体制方面,县级相关部门之间缺乏协调联动机制,总体上存在规划布局、资源整合、合力推进等协调难。如牡丹源景区由3个业主单位管理,呈现“三分天下、各自为阵”的管理现状;在资金投入方面,除政府投资景区的景区(点)道路、停车场、人行便道、公厕、水、电等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外,吸引社会筹资和招商引入等社会 投资较少,基础配套设施建设严重滞后,难以“撬动”旅游这项大产业。三是文化发掘不足。旅游文化的挖掘程度、旅游产品的链条长短、旅游服务的优质与否,决定着旅游目的地的文化吸引力和消费拉动力,关系到整个区域旅游产业的兴衰成败。综观牡丹源区,景点单一不成规模,除满山遍野的“山水牡丹”外,缺乏应有的文化娱乐设施来渲染营造“千年古县、牡丹故里”文化氛围;在“食、住、行、游、购、娱”六大旅游要素配套上,无康体健身体验、观光度假休闲购物等现代综合旅游产品传播文化元素,无高科技旅游产品提高文化附加值,“游”和“娱”仍然相当薄弱;与其他旅游景点无链接、互动,规模化程度低,旅行线路短,游客停留时间少,人均消费低。
三、做大做强垫江旅游产业的五点建议
旅游业作为当今世界最具活力的朝阳产业,发展势能迅猛强劲,产业前景无可限量。顺应后金融危机时代国际国内形势需要,抢抓旅游产业发展机遇,做大做强垫江旅游产业,推动产业结构升级转型,正“得天时、占地利、享人和”。
(一)提升产业定位。千年山水牡丹是上天赐予垫江的一块旅游资源瑰宝,做大做强以牡丹为主题的垫江旅游产业,不仅有河南洛阳、山东菏泽牡丹的成功先例,而且10多年的 运作实践也证明了现实可能。因此,全县上下需进一步增强信心,提升旅游产业定位,努力把垫江旅游产业培育成县域经济的新兴支柱。要明确提出并坚持实施“旅游兴县”发展战略,聚力打造“中国牡丹城、重庆近郊休闲旅游度假基地”发展目标,用“抓旅游就是抓发展”的理念来指导、服务、推动旅游发展,凝聚各方力量,形成“全县上下一盘棋”的发展合力,构建全民办大旅游的格局,带动旅游关联产业发展,提高旅游产业综合效益。
(二)出台强力政策。旅游产业效益的区域性属性,决定了旅游产业发展源动力的地方属性。因此,加快区域性旅游产业发展,离不开地方政府从政策、体制、资金等方面的全力支持。根据国家和市上的相关政策,借鉴武隆等其他区县的成功经验,要加快推动垫江旅游产业发展,建议出台两个方面的扶持政策:一方面是要出台今后一个时期扶持旅游产业发展的纲领性政策文件,即《关于进一步加快旅游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用于指导全县面上的旅游工作;另一方面是要制定牡丹园、卧龙盐温泉、明月山温泉、宝鼎天堂、东印茶山等景区(点)开发项目对外招商的具体政策,从而推进景区(点)的开发建设工作。
(三)理顺管理体制。垫江旅游产业从无到有的发展过程,也是旅游管理体制机制的完善过程。因此,要实现垫江整个旅游产业的大提升,须有坚强有力、协调各方的管理体制来保障。一是建立县旅游经济领导小组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和协调旅游产业发展中的有关事项,督促落实旅游产业发展工作任务;二是建立健全旅游产业发展工作组织协调机制,明确各方职责,形成多方联动、合力兴旅的工作机制,统筹推进旅游产业加快发展;三是加强旅游工作目标任务考核,把旅游产业发展任务纳入县级部门管理目标综合考核内容,强力推动旅游产业发展任务全面落实;四是成立垫江牡丹生态旅游区管理委员会,收回牡丹园景区经营管理权,彻底转变旅游区“多头经营、散乱管理”的现状;五是组建县旅游投资开发公司。应借鉴市内武隆、万盛、丰都等区县的成功经验,成立具有投资、建设、房地产开发职能的旅游投资开发公司,成为政府统筹管理景区资源、推进景区建设的综合平台。将卧龙盐温泉项目作为全县旅游开发的重中之重,全力招商,使旅游与地产有机结合,让其撑起垫江旅游的一片天。
(四)加大建设投入。旅游产业属于资金密集型产业,高投入才有高回报,大投入才有大发展。一是整合交通、农业、水利等部门建设资金,集中投向牡丹源、卧龙盐温泉等县级旅游重点项目建设,加快旅游景区(点)及周边水、电、路等基 础设施建设,为招商引资奠定硬件基础;二是加大旅游产业财政预算,确保每年县级财政收入的一定比例用于牡丹园等重点旅游景区(点)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三是切实用足用活旅游产业发展资金,确保旅游发展资金足额用到旅游业发展上来。我县财政虽设臵了旅游产业发展资金,但只是将各相关部门原预算的经费整合打捆包装,用于争取市上的配套资金,而真正用于旅游景区建设、旅游宣传营销及激励旅游发展的资金是少之又少,亟待财政、审计等相关部门强化监督和审核。
(五)强化统筹推进。新兴景区,重在建设。要按照“科学借鉴、放大升华”的建设思路,抓好垫江旅游产业的整体规划和统筹建设等几个关键环节。一是强化旅游规划。要按照“一城一品、一城一景”和“文化、净化、美化、亮化、绿化”的整体要求,邀请国际国内知名规划单位和专家,完成《垫江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垫江县旅游产业发展规划》和牡丹园、卧龙盐温泉、宝鼎天堂、东印茶山等县级重点景区(点)详规的编制工作,提高全县旅游规划水平,为垫江旅游赋予新内涵,塑造新形象,创造新价值,打造“文化一脉、格调一致、水平一流”的国内知名景区;二是打造旅游精品。精品景区是区域旅游竞争的核心。要按照旅游发展规划,做好“花”文章,抓 好县内景区建设,着力打造一批“有深厚文化、有无穷趣味、有无限美景”的旅游精品。可围绕“牡丹故里”生态游、“茶山花海”乡村游、长寿湖“湖岛之旅”休闲游、“卧龙温泉”度假游、“宝鼎朝觐”观光游、“分州古城”史迹游等六大主题,加快精品牡丹园建设,打造“中国地中海”卧龙盐温泉,力争在2015年建成一个国家4A级景区,构建“牡丹花海—卧龙盐浴—温泉度假—茶山避暑—双河湖风景区”的西线旅游和以“湖岛之乡—分州古城—宝鼎天堂—生态农业观光”的东线旅游。特别是让“牡丹花下浴盐泉”成为“非去不可”的目的地。三是营造文化氛围。文化是旅游的灵魂。要按照“有中添彩”、“小题大做”和“无中生有”的思路,组织力量挖掘牡丹文化、盐浴文化等垫江民俗民间文化,强化文化载体建设,大力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可在高速路出口、城市干道县城至太平、牡丹源景区等车流要道设臵融入牡丹元素的雕塑、壁画、灯饰;在城市花园、干道绿化带广植牡丹等花类植物;在车站、广场等城市形象窗口设臵以牡丹为元素的浮雕、群雕以及任鸿隽、胡帛、李悝等垫江名人塑像;在宾馆酒店、农家乐、度假村等餐饮行业餐具、人员服装等融入牡丹花图案,倾力营造“中国牡丹城”氛围;充分利用导游解说、旅游产品广泛宣传垫江的历史典故、神话传说、风物人情等民风民俗;可聘请名家、大腕对垫江地域文化进行策划包装,启动以山水牡丹为题材的历史神话电视剧《牡丹传奇》的拍摄项目,以高品质艺术节目、刊物或图册等形式弘扬本土个性文化,提升垫江牡丹的品位和魅力。
报:市委研究室。
送:县委常委,县人大、政府、政协办公室。
发:各乡镇党委,县委各部委室,县级各部门、县属各企事
业单位、驻垫单位党组织。
(共印75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