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全面推进云南“旅游资源大省”向“旅游经济强省”的转变?

时间:2019-05-13 11:28:0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如何全面推进云南“旅游资源大省”向“旅游经济强省”的转变?》,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如何全面推进云南“旅游资源大省”向“旅游经济强省”的转变?》。

第一篇:如何全面推进云南“旅游资源大省”向“旅游经济强省”的转变?

1、如何全面推进云南“旅游资源大省”向“旅游经济强省”的转变?近年来,我省旅游业按照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思路,推进旅游“二次创业”,取得了明显成绩。我省应努力推进云南旅游资源大省向“旅游经济强省”的转变。

(一)打造旅游精品,夯实向旅游经济强省跨越的基础。

要强化旅游资源深度开发,打造一批具有云南特色、在国内外有较强吸引力的旅游精品景区、线路和城镇,提高旅游产业综合竞争力。

(二)开发旅游市场,拓展向旅游经济强省跨越的空间。

要以品牌景区塑造为突破口,做好旅游宣传促销,提升品牌的品质和内涵,提高美誉度,把我省打造成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重要旅游目的地。着力拓展国际国内市场、强化市场营销、加强区域合作。

(三)加强旅游管理,营造向旅游经济强省跨越的环境。

坚持依法治旅,加强诚信建设,强化安全管理,营造让游客感到安全、舒适、优美的旅游环境。着力加强旅游规划管理、加强旅游景区管理、加强旅游市场管理、加强旅游安全管理。

(四)要强化四个支撑,为向旅游经济强省跨越提供有力保障。

推进向旅游经济强省跨越,必须强化基础设施、政策、企业、人才四大支撑,改善发展环境,创造人利条件,保障跨越发展。要加强旅游设施建设、完善旅游发展政策、做强做大旅游企业、壮大旅游人才队伍。

(五)推进云南旅游战略性支柱产业建设。

(1)培育旅游战略性支柱产业的全面部署和安排。

①指导思想。要坚持科学发展;坚持一条主线,促进转变发展方式和优化结构、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坚持改革创新,推进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坚持形成新起点、新思路、新格局,实现新目标。

②目标要求。把我省旅游产业打造成为战略性支柱产业、现代旅游业。③工作要求。要实现旅游产品特色化、旅游服务人性化、旅游管理国际化、游客进出便利化、旅游环境优质化的要求,用高的起点、宽的胸怀、新的谋划、大的项目,打造云南大旅游。

④领导工作要求。要加强组织领导,着力改善旅游发展环境、落实旅游发展各项政策,真正把旅游工作抓好、抓实、抓出成效。

(2)高度重视抓好旅游项目建设

产业发展需要项目支撑,全省各地要继续把项目建设作为重要抓手,坚定不移地实施大项目带动大发展战略。①突出抓好重大旅游项目建设。②提升项目谋划和建设水平。③加大开放合作力度。④进一步提升项目管理服务水平。

(3)高度重视发展休闲度假旅游

休闲度假旅游是当今旅游发展的趋势,也是充分发挥我省资源和区位优势,提升旅游业质量和水平的重要选择。①发展度假酒店。②开发温泉旅游。③开发以高尔夫球为引领的高端旅游产品。④建设一批生态旅游区。按照保护优先、适度开发的理念,建设管理好国家公园试点项目,推进一批生态旅游区建设。

(4)高度重视旅游商品的开发

旅游商品是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旅游产业收入的一项重要来源。我省既有丰富的民间工艺品和旅游商品资源优势,又有巨大的市场潜在空间。要加大力度搞好旅游商品开发和营销,满足旅游者购物需求。①加大扶持力度。②突出开发重点。③建设开发基地。④发展特色购物商店。

(5)高度重视推进我省面向东南亚、南亚、西亚的国际旅游合作

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成,尤其是我国面向西南开放桥头堡建设的推进,为提升云南旅游产业发展的国际化水平,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我们要更加重视“引进来”、“走出去”相结合,加大旅游对外开放合作力度。①积极推进与南亚国家的合作。②巩固拓展与东南亚国家的合作。③更加重视与西亚国家的旅游合作。

(6)高度重视落实好我省与国土资源部签署的合作协议

(7)高度重视编制“十二五”旅游产业发展规划

谋划好“十二五”对云南旅游业发展非常关键。要高水平、高质量编制好云南旅游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一要确立发展目标。二要突出提质增效这个核心。三要进一步完善旅游发展布局。

抓好旅游产业发展对于云南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为此,全省各级党委、政

府和相关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旅游产业发展的意见精神,努力调整结构、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推动云南旅游“二次创业”取得更加显著的成效,努力把旅游产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推进云南从旅游资源大省向旅游经济强省的转变。

2、如何加快云南的“旅游经济强省”建设步伐?

加快云南“旅游经济强省”建设,是适应国际经济发展趋势的必然选择、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富民强省的重大举措。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要把握发展趋势,抓住发展机遇,推进旅游资源大省向旅游经济强省跨越。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立足现实基础,发挥资源优势,坚持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打造精品,开拓市场,加强管理,强化保障,推进旅游业结构优化和产业升级,提高旅游产业的整体素质和综合竞争力,加快富民强省全面小康进程。

(一)必须继续坚持“政府主导型”发展旅游的战略,以便更好地凝聚起各方面齐抓共上大旅游的积极性。

(二)必须继续坚持产业扩张战略,进一步扩大旅游经济的覆盖面。

(三)促进旅游业结构调整、转型和升级,增强区域旅游业的发展后劲

(四)以新的理念谋划旅游业发展,将旅游资源转换成旅游经济。

(1)坚持以人为本,以旅客的需求为导向,大力开发符合市场需求、具有市场生命力和竞争力的旅游产品,以游客的满意为标准,不断提高旅游服务质量。

(2)突出旅游开发富民。在利益分配上,做到政府、业主、当地群众共享旅游资源开发收益;旅游规划上,要考虑当地群众的就业致富门路和方便群众的相关设施建设;产业发展上,要提高当地群众参与旅游经营的素质和能力。

(3)注重体制机制创新。以市场为导向,面向市场,融入市场,创新管理体制、投资体制、经营机制。

(4)倡导求真务实。要开拓进取、加快推进,又要遵循规律、循序渐进;要培育增长点、形成新亮点,又要防止形象工程、政绩工程;要高标准、高起点,又要充分考虑现实条件,量力而行;要追求旅游业快速发展,又要注重旅游业发展给人民群众带来实惠;要借鉴推广面上的经验,又要从实际出发,发挥优势、突出特色。

(5)做到合力推进,形成推进向旅游经济强省跨越的强大合力。

(五)必须把发展旅游业更好地融入各级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中去。

(六)必须发挥与东南亚国家山水相连的区域优势,进一步扩大云南旅游业对外开放的步伐。

第二篇:云南“旅游经济强省”建设

云 南 地 理

1. 如何全面推进云南旅游资源大省向“旅游经济强省”的转变? 答:旅游资源定义为:凡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并具备一定旅游功能和价值的自然和人文因素的原材料,统称为旅游资源。目前云南的旅游资源具有的特点:

(1)旅游资源丰富,类型齐全。云南既有奇特的自然旅游资源,又有独特的人文旅游资源,旅游资源类型多,其中许多旅游景观为国内甚至世界所罕见。

(2)旅游资源分布广,规模大。云南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广泛,几乎处处是风景,时时有风情,旅游资源数量多,旅游景观个体和占地规模答,资源的容客量和容时量都很大。

(3)资源的要素组合及地域组合良好。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广泛,但又相对集中,由于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空间差异,使各个地区的旅游资源表现出不同要素组合和区域组合的特点。

(4)旅游资源的可进入性和可开发性强。云南的旅游资源不仅类型多、数量大、丰度高、品味好,分布广、组合性佳,而且旅游地环境质量好、气候独特、区位优越、交通便捷、通达性好,可进入性和可开发性强。

针对云南丰富的旅游资源状况,云南实施政府主导型发展战略,依托丰富独特的旅游资源优势,面向蓬勃发展的旅游市场,大力开发旅游资源,培育旅游精品名牌,建设旅游支柱产业,成为国内外闻名遐迩的旅游胜地,旅游业已成为全省经济的支柱产业,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那如何全面推进云南旅游资源大省向“旅游经济强省”的转变呢?具体的措施有:

(1)加快云南旅游发展的指导思想:全面推进旅游“二次创业”,充分发挥云南自然风光、民族文化、气候、区位等特色资源优势,实施创新发展、精品名牌、项目带动、市场多元化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围绕优化结构、转型升级、提质增效,进一步壮大旅游产业基础,加快旅游开发建设,培育精品名牌产品,加强旅游市场开拓,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做大做强旅游支柱产业,实现建设旅游经济强省的总目标。

(2)加快云南旅游发展的五大战略:为了加快全省旅游产业的发展,在全省旅游发展中,必须始终坚持实施精品名牌、市场多元化、对外对内开放、科技兴旅和可持续发展五大战略。

(3)抓好“一个中心、五大旅游区”的建设:即①滇中大昆明国际旅游区和集散中心,就是要抓好以昆明为中心、包括玉溪和楚雄的“滇中大昆明国际旅游区”的建设;② 滇西北香格里拉生态文化旅游区,滇西北要紧紧抓住“中国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建设的机遇,进一步加快发展以世界自然文化遗产为重点,历史文化名城和民族风情、自然景观为特色的旅游开发与建设;③滇东南喀斯特

山水文化旅游区,滇东南红河、文山两州和曲靖南部地区、昆明的石林县等,要依托石林、罗平、元阳梯田、彩色沙林、普者黑等旅游品牌,突出精品旅游产品的带动作用;④ 滇西南澜沧江—湄公河国际旅游区,把滇西南建成我省面向东南亚和大湄公河次区域的重要国际旅游区;⑤滇西火山热海边境旅游区,滇西保山、德宏两州市要充分发挥火山温泉、民族风情、边地文化和边境区位的优势,重点开发建设以温泉度假、生态旅游为主的康体休闲度假产品和以民族风情、边地文化、珠宝购物、边境旅游为特色的跨国旅游产品,把滇西建成我省面向南亚、特色鲜明的重要康体度假和边境旅游区;⑥滇东北红土高原旅游区,要以四川、重庆、贵州和省内游客为重点客源市场,大力发展以生态旅游、温泉度假、城市休闲、夏季避暑旅游等为重点的旅游产品,尽快建成云南又一个新兴旅游区。

(4)科学规划,依托资源育精品。云南复杂多样的地理环境,形成了西部三江并流、东部岩溶地貌、北部雪山峡谷、南部热带雨林、中部高原湖泊的自然奇观;众多民族长期聚居、和谐相处,孕育了绚丽多彩的民族风情;神远的历史文化,创造出神秘奇异的地球生命演化史和人类发展厉史;正是这些丰富而独特的旅游资源,构造了云南国际一流的吸引物。以这些吸引物为依托,云南省面向日益蓬勃发展的旅游市场,精心制定了云南旅游业各个阶段的发展规划,确定了一批精品旅游景区景点和重点景区建设项目,努力培育精品旅游景区点和名牌旅游产品,吸引了大量的海内外旅游者。

(5)依法治旅,整治市场抓管理。随着云南旅游业的发展,针对全行业特别是旅游市场出现的问题,在运用国家法律法规进行管理的同时,结合云南实际,积极探索适合云南旅游业发展的行业管理模式,初步建立了全省旅游法规体系。全面依法监督管理旅游资源开发、旅游设施建设、旅游市场经营、旅游教育培训等各个方面,推动和促进旅游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同时,建立和加强了旅游行政执法机构和执法队伍,明确执法主体,加大执法力度,抓好旅游市场的治理整顿,充分发挥旅游行业协会的自律作用,形成公平竞争的环境和良好的旅游市场秩序。

(6)培育人才,依靠科技增效益。针对云南旅游业快速发展而人才相对不足和素质偏低的矛盾,在全省旅游行业推动学历文凭与职业资格证书并重的“双证上岗制度”,坚持先培训,后持证上岗,运用法规和制度保证了旅游从业人员素质的提高,坚持旅游教育培训与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相结合,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从业人员队伍,从而为云南旅游业持续发展提供了人才保障。

(7)加快云南旅游通达性建设。云南的地形以山地为主,因此交通主要以公路为主,在部分旅游地区交通条件不是很好,需要进一步加强公路、铁路和航空的建设等。

(8)高度重视推进我省面向东南亚、南亚、西亚的国际旅游合作: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成,尤其是我国面向西南开放桥头堡建设的推进,为提升云南旅游产业发展的国际化水平,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我们要更加重

视“引进来”、“走出去”相结合,加大旅游对外开放合作力度。

以上就是全面推进云南旅游资源大省向“旅游经济强省”的转变的措施。

2.如何加快云南的“旅游经济强省”建设步伐?

答:在经济日益快速发展的今天,越来越多的资源被人类开发利用,一方面资源的开发利用推进了人类发展的进程,使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提高、经济快速发展;但另一方面也带来了资源枯竭、环境破坏等等的严重问题。在资源的开发过程中,旅游资源是比较经济而又符合人类可持续发展要求的一种资源,只要进行合理的开发利用,旅游资源在将来是具有非常大的发展潜力的。

云南特殊的地理气候环境、众多的民族、悠久的历史以及灿烂的文化,造就了云南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旅游一直是云南省政府重点发展的产业,所以在旅游资源的开发上也比较注重质量。在云南的旅游资源中,自然景观类型的风景比较多,还有就是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和民族风情。云南境内有雄伟壮丽的山川地貌,山林、峰、洞、江河、湖、瀑蔚为奇观;有古老的人类遗址,恐龙化石及近代历史纪念物,以及25个少数民族绚丽多彩的民俗风情等,都具有非常丰富的旅游资源。那么,如何合理开发利用云南的旅游资源,加快云南的“旅游经济强省”建设的步伐,具体的措施有:

(1)提高认识,进一步增强加快云南旅游发展的紧迫感。实施旅游“二次创业”,把云南建设成为旅游经济强省,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充分认识到加快发展旅游业对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增强忧患意识、竞争意识、开放意识和创新意识,增强加快云南旅游发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坚定建设旅游经济强省的目标和信心决心不动摇,上下齐心、协调一致地加快我省旅游经济强省的建设。

(2)加强领导,增强实施旅游“二次创业”的力度。切实加强对旅游发展的领导,加大对实施过程中重大问题和困难的指导、协调和检查力度,及时协调和解决旅游发展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按照分的任务和要求,对每项任务和项目都要明确分工、责任到人,并把涉及到的有关工程、体系和基地项目纳入本地区重大建设项目实施计划中,确保旅游“二次创业”落在实处,抓出成效。

(3)多渠道筹资,以大项目带动旅游大发展。加大政府引导性资金的投入力度,扶持旅游开发和建设;积极争取国家支持和扩大招商引资,大力吸引国内外投资商、鼓励和支持民营资本等投资我省旅游开发和建设;拓宽旅游投融资渠道,积极支持和指导具备条件的股份制旅游企业上市融资,鼓励符合条件的旅游企业发行旅游债券进行融资,积极争取金融机构的支持。例如大理天龙八部影视城的全力打造、丽江印象等等。

(4)优化环境,为加快旅游发展创造良好宽松的条件。①构建完善的旅游法制环境,建立健全旅游法规体系,加强旅游执法队伍建设,加大旅游执法监察力度,为依法治旅提供强有力的保障;②创造宽松的旅游政策环境,在旅游开发、土地利用、税费征收、招商引资等方面制定有利于加快旅游发展的支持政策;③优化旅游市场环境,整治旅游市场秩序,完善行政执法、行业自律、舆论监督和群众参与相结合的旅游市场监管体系;④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5)形成合力,共同为建设旅游经济强省而努力。各地、各部门都要按照“大旅游、大产业、大服务”的要求,切实保证旅游企业、旅游景区(点)的通讯、供水、供电,做好排污和处理等,整治旅游景区、旅游城市、交通条件和社会治安状况,所有“窗口”行业必须不断改善和提高服务质量,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宣传和导向作用,不断提高公民的旅游意识,共同为建设旅游经济强省而努力。

(6)加快云南旅游通达性建设。云南的地形以山地为主,因此交通主要以公路为主,在部分旅游地区交通条件不是很好,需要进一步加强公路、铁路和航空的建设等。

(7)加快云南旅游发展的五大战略:为了加快全省旅游产业的发展,在全省旅游发展中,必须始终坚持实施精品名牌、市场多元化、对外对内开放、科技兴旅和可持续发展五大战略,促进经济的发展,反之经济又带动云南旅游的发展。

(8)积极倡导生态旅游,做到资源的保护性开发。积极倡导生态旅游,使生态旅游进入人们的生活,做到以旅游带动资源开发,以资源开发促进旅游发展,加强对旅游资源的保护,做到资源的保护性开发,在开发中注意保护,达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9)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深度开发。加强以自然旅游资源优势为基础的资源开发利用,同时注重人文旅游资源的利用和开发,并把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深度开发,对那些市场潜力大、功能开发齐全的旅游地积极引导,大力扶持,对尚未开发的旅游资源多渠道进行开发,对已开发的旅游资源应不断完善其功能,增加其深度和内涵。

(10)广辟财源、多方集资、落实旅游资源开发、建设资金。云南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建设,必须贯彻利用内资和引进外资相结合;国家、地方、部门、集体、个人一起上的方针,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积极争取国家各种专项建设资金扶持;建立旅游发展基金;改善投资环境,积极引进国外资金;以多形式、多渠道地筹集社会资金,广辟财源,多方集资,解决云南旅游资源开发资金不足的难题,在西部大开发中,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

综上所述,就是加快云南旅游经济强省建设的具体措施,经过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推动,云南人民的勤劳奋斗,云南的旅游一定会适应人们的发展,合理开发旅游资源,带动经济的发展,使人民走上富裕的小康之路。

第三篇:推动由旅游资源大省向旅游强省跨越的调研报告

推进湖北由旅游资源大省向旅游经济强省跨越

旅游业资源消耗低,带动系数大,就业机会多,综合效益好,是当今世界发展最快、前景最广阔的新兴产业之一,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湖北省旅游资源丰富,发展基础较好,发展前景广阔,当前全省旅游业正处于由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变的关键时期。进一步加快旅游业发展,推进旅游经济强省建设,更好地发挥旅游业在推进“两圈一带”发展战略中的引擎作用,对于优化经济结构,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拓展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扩大社会就业,推进全面开放,构建和谐社会,把湖北建设成为促进中部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湖北旅游正处于跨越发展的黄金时期

近年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旅游业发展,强化旅游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全省旅游业呈政府主导,上下联动,两圈并进,双轮驱动,全面创建,多元拓展,投资提速,产业提升的良好格局,旅游业也迎来了大发展、大提高、大跨越的黄金时期。

1、经济大发展带动旅游消费大提速。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和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在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后,旅游走向大众化、普遍化,成为生活要素之一;突破2000美元后,大众的旅游消费能力迅速增强,出游成为重要选择;达到3000美元时,旅游业的发展就会出现一个爆发式的增长阶段。目前我省旅游与经济互动发展的格局正在形成,高速运转的经济车轮带动湖北旅游业进入发展快车道。初步预计,“十一五”时期,全省生产总值连续五年两位数增长,年均增速为13.8%,人均生产总值从1376美元增加到3654美元;固定资产投资五年累计超过3.2万亿元,比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前56年的投资总额还多1.2万亿元,年均增长29%左右。经济的快速发展,有力拉动旅游业快速发展。从近十年来的发展情况看,国内旅游人数和收入、入境旅游人数和外汇收入均保持逐年增长,近两年增速明显加快。2000年全省国内旅游人数和收入分别为5478万人次和270亿元,2009年达到15065万人次和970亿元,分别是2000年的2.75和3.59倍。2000年全省入境旅游人数和外汇收入分别为45万人次和1.5亿美元,2009年达到133万人次和5.1亿美元,分别是2000年的2.96倍和3.50倍。2009年全省旅游总收入占全省GDP的比重达到7.83%,已成为全省经济的重要产业门类。经过多年稳定发展特别是近年的提速,全省旅游总收入达到历史新高1004.48亿元,突破千亿元大关,比2008年增长35%,增幅居全国前列,国内旅游增幅居中部第一。湖北旅游业正进入稳定发展的快车道,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日益明显。

2、交通大跨越带动旅游格局大提升。交通等基础设施是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十一五”时期是我省交通基础设施大投资、大发展、大跨越的时期,全省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由2005年的全国第10位,跃居目前的第6位,已经赶上或接近部分沿海发达省份。以2009年底武广高铁开通运营为标志,湖北率先进入高铁时代,目前以武汉为中心,至长沙、南昌、合肥的中部2小时快速交通圈已经形成;以武汉为中心,连接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辐射国内东南西北的4小时交通圈正在加快形成。新的交通格局,实现了鄂湘粤三省的“同城效应”,密切了湖北与珠三角、长三角地区的经济联系,更带来了大量的省外旅游客流。交通发展的大跨越将湖北旅游业带进一个快速发展的全新时代,湖北变成了全国的旅游热土。一是湖北逐渐成为鄂湘粤旅游大通道的一部分。“高铁一线牵,湖广一家亲”,以资源整合、产品组合、客源互动为基础的三省旅游一体化被推上前台,湖北开始融入新的旅游大格局之中,发展旅游商机无限。二是湖北作为整体旅游目的地的地位进一步凸显。高铁运营,加上我省近年相继建成开放的一批高水准旅游景区,为乘高铁抵汉的旅游者疏散到武汉城市旅游圈和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创造了良好条件。从整体上看,湖北正在成为一个大的旅游目的地。三是武汉旅游目的地地位逐步呈现,集散地地位进一步强化。武汉作为中部地区的特大城市,具有很强的旅游集散和辐射功能。长期以来,武汉是旅游客源输出地和过境地,高铁开通使这一状况得以改变。武汉成为广东、湖南旅游者的首选目的地。与此同时,武汉作为湖北省最大的交通枢纽和最发达的旅游城市,对周边城市乃至西部的宜昌、襄阳、十堰等都具有较强的辐射带动功能,其旅游集散地地位进一步强化。

3、资源大整合带动旅游环境大变化。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及旅游业促进经济、社会、生态、文化发展复合功能的日益显现,政府主导发展旅游在全省上下达成共识,多重合力掀起湖北旅游发展热潮。旅游业发展合力进一步强化。省委、省政府先后召开全省旅游发展大会、华中旅游博览会、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建设座谈会和黄冈大别山旅游开发现场办公会,出台支持旅游业发展的重大政策,举办一系列旅游促销活动。同时,各级党委、政府纷纷把发展旅游业提上重要的议事日程,特别是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挂帅,力推旅游工作。全省各地普遍强化发展措施,加大工作力度,竞相发展的新局面正在形成。两圈并进的旅游发展格局进一步优化。武汉市的旅游龙头带动作用更加突出,在全省旅游发展中的地位显著增强。2009年,武汉市全年接待海内外旅游者6426.89万人次,占全省40%以上,实现国内旅游收入508.65亿元,占全省50%以上。武汉城市圈旅游业一体化呈加快态势,以温泉为主体的生态旅游、以大别山为主体的红色旅游、以都市风光为主体的休闲旅游等品牌建设成效明显,城市圈旅游吸引力和影响力大大增强。以十二项重点工程和十大核心景区为重点的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一体化建设加快推进,鄂西地区签署了八市州旅游合作协议,建立了鄂西旅游经济联合体。旅游开发投资实现规模化。近年来全省旅游招商引资保持良好势头,2009年引进旅游项目和投资额度都超过同期,过亿元的项目达177个,10亿元以上的项目24个。与此同时,旅游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神武生态旅游公路即将建成,神农架机场、长达420公里的大别山旅游公路等都在快速建设之中。旅游产业各要素创建活动进一步规范化。围绕实施“1211”工程(用三年时间创建10个旅游强县、20个旅游名镇、100个旅游名村、10000个星级农家乐),全面推进优秀旅游城市、旅游强县、旅游名镇、旅游名村、星级农家乐等五位一体的创建工作,成效明显。通过开展城市创优、旅行社创强、饭店创星、景区创A、厕所创星、导游创佳的“六创”活动,旅游整体服务质量有了较大提高,已经形成分布广泛且相对集中的旅游服务体系,餐饮部门初步形成了包括各种风味、各种菜系、各种档次的餐饮服务体系。2009年全省旅行社达到886家,其中出境旅游组团社达到25家,全省星级饭店达到602家,其中五星级11家,四星级60家。三星级225家,长江星级游船18条。全省A级景区189家,与2006年的99家相比,有较大幅度的增加,其中5A级2家,4A级57家,工农业旅游示范店有66家,全省取得导游资格人员15767人,上岗导游10500人。

二、湖北旅游发展瓶颈亟待破解

湖北是旅游大省,但还不是旅游强省,全省旅游资源优势还没有很好地转化为旅游经济优势,旅游业发展整体水平还不高,与国内先进地区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与人民群众对旅游业发展的新期待还不相适应。当前,全国特别是周边省份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态势很猛,对我省旅游业形成了很大的竞争压力。从省内发展情况看,制约旅游业发展的障碍性因素还没有得到根本缓解。突出表现在:一是旅游管理体制不顺,优质资源有待深度开发。旅游业是一个关联性很强的产业,涉及众多管理部门,但在现行管理体制下,旅游发展涉及的审批权、监督权和管理权又分属不同部门,行业发展缺乏有效的综合管理及协调,优质旅游资源的开发受到严重制约。二是旅游形象不鲜明,强势品牌有待精心打造。长期以来,我省旅游形象缺乏准确定位,游客对湖北旅游形象的认知比较模糊。我省虽然有长江三峡、武当山、神农架等知名旅游资源品牌,但从全省的整体旅游形象、旅游市场规模、接待条件、旅游收益等来看,与国内同类知名品牌在富有度、知晓度、效益度、扩展度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距。从这个角度看,我省旅游还没有形成强势品牌。三是旅游产业链不长,产业综合效益有待提高。目前,全省旅游业总体上处于观光型阶段,以门票经济为主,主要产业要素培育不充分,整合不到位,吃、住、行、游、购、娱各要素之间产业联系还很脆弱。四是旅游市场主体发展不足,知名度高、带动力强的骨干企业有待培育。全省旅游产业规模化、集团化、市场化程度较低,缺乏大资本、大运作,没有形成大型的旅游企业集团,旅游企业“小、散、弱”特征比较突出,市场竞争力不强。五是旅游营销能力不足,高水平营销策划有待加强。形象塑造已成为当今旅游竞争市场制高点的关键,总体上看,我省旅游营销策划相对不足,旅游营销的渠道有限,营销宣传整合度较低,整体旅游营销和信息化营销更是薄弱环节。六是区域内旅游交通不畅,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有待进一步增强。我省交通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但我省旅游资源富集程度高的鄂西地区仍然存在交通连通度、便捷度、舒适度差的问题。交通集散能力不强,通而不畅,畅而不速,仍是制约我省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因素。高铁运营后,旅游者入鄂十分快捷,但省内配套的交通营运跟不上,无法有效满足小长假等短时段、快节奏高峰出游人群的旅游需求。另外,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游客对住宿、餐饮、娱乐和综合服务设施都有更高的要求,与游客日益提高的旅游服务综合能力相比,还存在较大的供需缺口。

三、着力推进旅游资源大省向旅游经济强省跨越

面对旅游业快速发展的新形势和全省新时期跨越发展的新要求,全省旅游业要在把握趋势中奋发有为,在真抓实干中急起直追,在转变发展方式中实现跨越发展,把旅游业放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更加优先的位置,贯穿于实施“两圈一带”战略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过程,创新发展理念,深化改革开放,强化政策支持,加快产业转型和质量提升,坚持政府主导与市场运作相结合,激发动力与注入活力相结合,科学开发与永续发展相结合,产业联动与区域合作相结合,重点突破与整体推进相结合,把旅游业培育成全省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把湖北打造成为全国一流、世界知名的旅游目的地,努力实现由旅游资源大省向旅游经济强省的跨越。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着力从以下四个方面实现突破。

1、科学制订发展规划,着力打造旅游精品。围绕湖北旅游的主题形象和特色,整合资源,提升品质,形成品牌,构建湖北特色的核心旅游产品体系。在空间布局上,着力强化武汉市的旅游集聚功能、综合服务功能和辐射带动功能,更好地支撑和带动全省旅游业的发展;加快推进武汉城市旅游圈一体化发展,使之成为全国重要的区域性旅游目的地和旅游业“两型社会”建设的典型示范区;积极构建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使之成为全国一流、国际知名的综合性旅游目的地和全国生态旅游经济发展的典型示范区。整合武汉周边城市的旅游资源,加快推进武汉城市圈旅游一体化建设,形成以滨江滨湖风光、都市观光、休闲、度假为特色的旅游产品体系。鄂西生态旅游圈整合“一江两山”生态文化国际旅游区、清江土家民俗风情旅游区和荆襄三国文化、楚文化旅游区旅游资源,形成以峡谷风光、民俗风情、三国文化、楚文化为特色的旅游产品体系。要继续开展“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创建活动,大力实施“1211”创建工程,充分发挥旅游强县、旅游名镇名村的示范带动作用,形成全省旅游梯次推进的新格局。充分发挥商贸优势和文化资源优势,加大城市特色旅游街区建设,积极推动旅游业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荆州古城墙,是我国保存最为完整的大型古城墙之一,这是一笔宝贵的财富,要进一步深度开发。加大旅游营销力度,每年在全省范围内重点打造一到两项影响力大、参与范围广的宣传促销活动。

2、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着力提升旅游产业水平。统筹规划基础设施、产业布局、区域市场、城乡建设和社会发展,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新型工业和现代服务业,促进农业、林业、工业、交通、信息、文化、商贸服务等各类产业与旅游业联动发展、协调发展。一要创新旅游新业态,增强旅游产业生命力。要以现代理念为先导,以创新创意为核心,以资源禀赋为基础,以高新技术为手段,坚持在改造中提升传统业态,在创造中催生新兴业态,使旅游产业体系枝繁叶茂,不断焕发生机和活力,不断拓展空间和优势。韩国利用文化的影响力开发了流行音乐观光、影视观光,利用重大体育赛事的号召力开发了体育观光,都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值得学习借鉴。利用湖北特有的区位优势和山水资源,着力培育会展旅游,以会展带动旅游消费功能的提升,积极策划、引进或合作承办大型会展活动。二要集聚发展,提升旅游产业带动力。产业集聚是提升区域旅游竞争力的关键环节。要以做大做强优势产品为方向,推动资金、资源、人才、技术向优势景区、优势企业、优势地区集中,实现布局合理、产业集聚、功能完善,让美景连线成片、让企业牵手抱团,不断放大旅游产业的规模效应和辐射效应。要把武汉市和“一江两山”打造成为全省乃至中西部地区有较大影响的旅游集散中心,成为带动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的增长极。三要延伸产业链,提升旅游综合增值力。拉长产业链条是旅游业做大规模、提高效益的必由之路。积极开发旅游衍生产品和服务,提高附加值,实现由门票经济向产业经济转变,以旅游业的大发展带动一二三产业的大繁荣。加快发展特色旅游商品,增加旅游商品在整体旅游消费构成中的比重,鼓励开发建设旅游商品专业大市场,支持旅游商品产业化经营和知识产权保护。积极推进旅游信息化,加快发展旅游电子商务,构建旅游信息平台,重点加强旅游网站、旅游呼叫系统、旅游数据库建设,建立覆盖全省的旅游信息服务体系,做到旅游信息都可一览无遗,旅游交易皆能一键搞定。四要推进旅游与文化的融合,提升旅游的感染力。旅游与文化结合,才能把旅游的“亮点”、“卖点”突出出来。要加快湖北老庄文化、三国文化、红色文化、鄂西少数民族文化和水利开发史的挖掘,着力提升旅游业的文化品味,重点建设一批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示范工程,组织创作一批反映湖北风土人情、展示湖北山水风光的优秀艺术作品,使文化与旅游相互融合、相互促进。201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也是辛亥革命100周年,要充分利用湖北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打响湖北湖北红色旅游和首义旅游品牌。

3、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着力增强旅游服务能力。加强交通、景区、宾馆、娱乐、购物、接待等旅游重要环节的基础设施建设,尽快形成前后衔接、上下呼应、左右联动的一体化服务网络,让游客享受高效、便利、快捷的服务。按照互联互通、方便快捷的原则,构建以航空、铁路客运专线、城际铁路、高速公路为主骨架,干线公路、景区专用公路为补充的现代综合旅游交通体系。进一步发挥武汉作为全国四大铁路客运枢纽之一的辐射带动作用,增开武汉至省内各重要旅游城市的客运专列。加强长江黄金水道建设,新建和改造一批重要旅游码头,形成若干条水上黄金旅游线路。立足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品质运营,发挥政策引导作用,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承接国内外资本转移,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加快建设一批具有重大示范效应和产业拉动作用的重大旅游项目。积极适应高铁时代湖北旅游发展的新形势,在武汉火车站建设一座集游客咨询、旅游餐饮、旅游购物、车辆调度于一体的大型旅游集散中心。积极化解高档饭店接待能力供需矛盾,从项目规划审批等方面着手,引导各类社会资本参与高档旅游饭店建设。

4、大力推进改革开放创新,着力培育充满活力的现代旅游市场主体。一是要以大型国有企业为依托,以产权为纽带,以资源整合为手段,以提升竞争力为目标,加快推进国有旅游企业的重组和股份制改造步伐,推动跨地区、跨行业联合或重组,促进旅游企业规模化、集团化、网络化发展,着力培育一批有实力、有竞争力的大型旅游集团,增强我省旅游业发展的中坚力量。二是大力推进旅游景区(点)企业化经营、市场化运作,催生一批符合现代企业制度的经营实体和市场主体。要以所有权、管理权和经营权分离为突破口,对跨行政区域、跨部门管理的旅游景区,抓紧研究制定集中管理和利益分配的合理机制。三是要大力引进战略投资者和国内外知名旅游企业,推动合资合作发展经营,努力形成互为旅游目的地、入境旅游与出境旅游协调发展的共赢局面。四是要放宽市场准入,降低进入门槛,鼓励各种社会资本投资旅游产业,大力培育新兴旅游发展主体。

第四篇:关于加快培育旅游支柱产业推进旅游经济强省建设的

中共湖北省委、湖北省人民政府

关于加快培育旅游支柱产业推进旅游经济强省建设的决定

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充分发挥旅游业在推动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中的作用,现就加快培育旅游支柱产业、推进旅游经济强省建设作出如下决定。

一、统一思想认识

(一)充分认识旅游业的地位和作用。旅游业是战略性产业,资源消耗低,带动系数大,就业机会多,综合效益好,是当今世界发展最快、前景最广阔的新兴产业之一,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加快培育旅游支柱产业,推进旅游经济强省建设,更好地发挥旅游业在促进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中的抓手作用、在构建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中的引擎作用,对于优化经济结构,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拉动消费需求,扩大社会就业,推进全面开放,构建和谐社会,把湖北建设成为促进中部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各地各部门要充分认识旅游业的地位和作用,进一步统一思想,切实把旅游业发展摆上重要的工作日程。

(二)切实增强建设旅游经济强省的紧迫感。我省旅游资源丰富,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旅游业发展势头良好,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但我省旅游资源优势还没有很好地转化为旅游经济优势,旅游业发展整体水平还不高,与国内先进地区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与人民群众对旅游业发展的新期待还不相适应。当前,全国特别是周边省份加快旅游业发展步伐,对我省旅游业构成了巨大竞争压力;我省“两圈一带”战略的实施,又对旅游业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各地各部门要有“坐不住”、“等不起”、“慢不得”的紧迫感,强化措施,加大力度,努力推动全省旅游业新一轮大发展。

二、明确总体思路

(三)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旅游业放在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高度,贯穿于实施“两圈一带”战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全过程,紧紧围绕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充分发挥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促进和带动作用、在服务业中的引擎和龙头作用,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发展理念,深化改革开放,加快发展步伐,把旅游业建设成为我省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努力实现我省由旅游资源大省向旅游经济强省的跨越。

(四)发展目标。到2015年,全省年接待海内外旅游者3.5亿人次以上,实现旅游总收入3000亿元以上,相当于全省同期GDP的12%以上;提供直接就业100万人,带动城乡间接就业600万人。培育3—5家国内知名的大型旅游企业集团;5家以上旅行社进入全国“百强”行列;4A级以上旅游景区达到100家以上,其中5A级旅游景区8家以上;四星级以上饭店达到150家,其中五星级饭店30家以上;优秀旅游城市、旅游强县达到40个以上;湖北旅游名镇达到40个以上,旅游名村达到200个以上,星级“农家乐”达到2万家。到2015年,一批在全国具有影响力和竞争力的核心旅游品牌进一步彰显,旅游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旅游服务质量进一步提高,使我省成为特色鲜明、品质卓越、便捷舒适、管理上乘的综合性旅游目的地。旅游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旅游市场主体不断壮大,旅游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旅游产业素质不断提升,旅游业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功能得到充分发挥,从而促进生态环境、经济结构、社会关系、城市建设、农村面貌和精神文明的新变化。

(五)基本原则。一是坚持政府主导与市场运作相结合。加强政府宏观调控、公共服务和市场监管,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二是坚持以人为本和强化管理相结合。安全第一,规范有序,寓管理于服务之中,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旅游消费需求。三是坚持区域合作与扩大开放相结合。加强两大旅游圈之间及与周边省份的合作,扩大旅游业对外开放与交流合作,提高旅游业发展水平。四是坚持科学开发与永续利用相结合。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加强资源和环境保护,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发展道路,实现速度、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五是坚持重点突破与整体推进相结合。既立足长远,整体谋划,又着眼当前,抓住重点区域、重点景区和关键要素、关键环节优先予以突破。

三、突出工作重点

(六)科学制定旅游发展规划。围绕旅游经济强省建设的目标,认真编制旅游产业规划,进一步优化区域旅游布局。以武汉为龙头,加快建设武汉城市旅游圈,积极构建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充分发挥武汉市的龙头带动作用,强化武汉市的旅游集聚功能、综合服务功能和辐射带动功能,使之成为中部地区最大的商务会展型、都市休闲型旅游中心城市和长江流域最具成长性的旅游集散地。大力整合武汉城市圈旅游资源,推进旅游联合体建设,提升旅游品质,加快形成以温泉、湖泊、湿地、山岳、森林和乡村风貌为载体的生态休闲旅游板块,以历史文化、都市文化、宗教文化、农耕文化、工业文化为载体的文化旅游板块,以革命遗迹遗址为载体的红色旅游板块,使之成为全国重要的区域性旅游目的地和旅游业“两型”社会建设的典型示范区。积极构建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打造旅游精品,加快形成以“一江两山”为核心的全国一流、国际知名旅游品牌,以荆楚文化、三国文化、炎帝文化为支撑的历史文化旅游板块,以土苗风情和清江山水为依托的生态文化旅游板块,使之成为集生态观光、休闲度假、民俗体验、文化考察、健身娱乐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圈和全国生态旅游发展的典型示范区。

(七)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优先改善交通条件,按照互联互通、方便快捷的原则,构建以航空、铁路干线、城际铁路、高速公路、骨干航道为主骨架,旅游公路、旅游航道及旅游站场为补充的现代综合旅游交通网络。加快把武汉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区域枢纽机场,开通直达主要客源地的国际航线,改造完善宜昌三峡机场、恩施机场、襄樊机场,新建神农架机场,力争建设武当山机场。进一步发挥武汉作为全国四大铁路客运枢纽之一的辐射带动作用,增开武汉至省内各重要旅游城市的客运专列。加强长江黄金水道建设,加快旅游航道整治,新建和改造一批重要旅游码头,形成若干条水上黄金旅游线路。在完善全省干线公路网络的同时,所有景点均有道路状况良好的旅游公路连接,重要景区均可半小时内到达该区域骨架公路。旅游集散地、目的地城市开通至近郊主要景点的城市公交线路,开通至本区域内主要景点的旅游客运专线。加快建设旅游集散地和景区的供水、供电、通讯、污水垃圾处理、环境监测、停车场、旅游厕所、旅游安全等基础设施。

(八)加快重大旅游项目建设。立足于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品质运营,发挥政策引导作用,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承接国内外资本转移,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加快建设一批具有重大示范效应和产业拉动作用的重大旅游项目。武汉城市圈重点推进华中地区游客服务中心、武汉市大型主题公园、武汉市大型标志性景观和武汉城市圈大型乡村旅游区(乡村主题公园)等项目,实施武汉大东湖地区、大别山地区、武汉“两江四岸”地区和咸宁温泉城等区域旅游资源整合工程。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突出生态和文化优势,优先打造以长江三峡、武当山、神农架、清江和荆楚文化为依托的大型旅游综合体,推动旅游业提档升级。规划建设一批特色鲜明的旅游城市旅游强县和名镇名村名街、一批旅游商品研发项目、一批高档次饭店项目、一批游艇俱乐部项目。推进文化与旅游的融合,充分发挥我省舞台艺术精品突出的优势,整合和推出观赏性、互动性强的精品剧目和情景艺术项目;借助全省一县一品文化建设工程,打造特色文化旅游项目。加快旅游项目工作进程,尽快建成一批旅游项目,建立和完善旅游项目库,策划遴选储备一批旅游项目。建立旅游项目建设准入机制,重点把好环境关、特色关、品质关,打造一批旅游精品名牌。建立旅游项目开发激励机制,通过政府引导投入,吸纳各类资本兴办旅游项目。建立旅游项目绩效评估与退出机制,防止旅游资源低水平开发,提高旅游资源利用效益。

(九)壮大旅游市场主体。放宽旅游市场准入限制,鼓励各类资本公平参与旅游业发展,鼓励不同所有制企业依法投资旅游产业。支持企业兼并重组,着力培育一批有实力、有竞争力的骨干旅游企业。通过资本扩张、品牌输出、特许经营等手段,推动旅游企业联合经营,促进旅游企业规模化、集团化、网络化发展。鼓励和引导有条件的旅游企业面向资本市场融资,重点支持成长性好、竞争力强的旅游企业做大做强,并力争2-3家上市。促进中小旅游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形成以大企业为主导,大中小企业协调发展的格局。积极引进国内外战略投资者和知名品牌,积极发展中外合资和外商独资旅行社。支持有条件的旅游企业“走出去”,实行跨地区、跨国境连锁经营。利用高新技术创新旅游开发和管理模式,提高旅游企业的科技含量。

(十)大力拓展旅游客源市场。坚持以国内旅游为重点,大力开发省内旅游市场,深度开发周边旅游市场,重点开发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旅游市场。积极发展入境旅游,巩固日韩、东南亚、港澳台等亚洲传统市场,拓展西欧、北美、澳洲等中远程市场,培育北欧、南亚、南美、俄罗斯及东欧等新兴市场。加大对外宣传促销力度,塑造推广湖北旅游整体形象,着力培育湖北旅游精品名牌,增强我省旅游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建立部门联动机制,把旅游宣传纳入全省对外宣传、文化交流、经贸推广等活动之中。整合各种新闻媒介资源,构建立体宣传网络,实现旅游宣传常态化。创新旅游营销方式,把传统促销方式与网络营销、联合营销、事件营销等现代手段结合起来。加强对外开放与营销合作,在国内外主要客源市场设立办事处。重点办好中国长江三峡国际旅游节、华中旅游博览会,支持各地举办有特色的节庆会展活动,着力培育旅游节庆会展品牌。

(十一)改进旅游公共服务。建设和完善主要城市旅游集散换乘中心、综合性游客服务中心和重点景区游客咨询服务中心。建立和完善全省自助自驾旅游服务网络、旅游质量安全监控系统。强化旅游公共信息服务,建立功能齐全、方便快捷的全省旅游公共信息服务体系,完善12301旅游服务热线。完善景区、道路、城市旅游标识系统,在省内主要媒体和游客集散地开展旅游公益广告宣传。完善旅游统计制度,建立旅游统计体系。及时发布旅游者出游流向和目的地接待流量信息,引导旅游者合理流动。加强旅游应急管理,建立全省旅游应急预警和应急救援体系。

(十二)努力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加强旅游法制建设,完善地方旅游法规体系。建立省级旅游执法总队和各级旅游执法机构,健全旅游行政执法体系和质量监督网络。大力推进依法治旅,强化旅游市场监管,打击违法违规经营行为,优化旅游消费环境。推进旅游行业标准化建设,建立覆盖全行业的地方标准体系,抓紧制定并实施旅游环境卫生、旅游安全、节能环保等标准,重点保障餐饮、住宿、厕所的卫生质量。引导企业创建产品品牌和企业品牌,鼓励专业旅游管理公司推进品牌连锁,促进旅游服务创新,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发挥旅游行业社团组织作用,促进行业自律。开展行业文明创建和诚信建设,推进旅游行风建设。逐步建立以游客评价为主的旅游目的地评价机制,不断提高游客满意度。

(十三)推动旅游业转型升级。创新旅游发展理念,推进旅游产品开发模式由单一观光型向多元复合型转变,旅游经营模式由单一形式竞争向综合品牌竞争转变,旅游效益增长模式由单一门票经济向综合产业经济转变,旅游产业发展模式由单一旅游行业向大旅游产业转变。加快旅游业与三次产业的融合,拓展旅游新领域,发展旅游新业态,使旅游新业态成为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的最直接体现。着力发展生态旅游、森林旅游、商务旅游、体育旅游、工业旅游、农业旅游、医疗健康旅游。把旅游房车、邮轮游艇、景区索道、游乐设施和数字导

览设施等旅游装备制造业纳入鼓励类产业目录,大力培育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休闲、登山、滑雪、潜水、露营、探险、高尔夫等各类户外活动用品及宾馆饭店专用产品。

(十四)推进旅游业低碳发展。实施旅游节能节水减排工程。支持宾馆饭店、景区景点、乡村旅游经营户和其他旅游经营单位积极利用新能源新材料,广泛运用节能节水减排技术,实行合同能源管理,实施高效照明改造,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创建绿色环保企业。五年内将星级饭店、A级景区人均用水用电量降低20%。合理确定景区游客容量,严格执行旅游规划及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加强水资源保护和水土保持。积极倡导低碳旅游方式。

四、加大政策支持

(十五)加大政府投入。各级政府要把旅游业发展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加大对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各级财政要加大对旅游宣传推广、人才培训、公共服务的支持力度。省级旅游专项资金重点用于旅游宣传推广、旅游规划编制、旅游人才培训、旅游公共服务、旅游发展奖励和旅游重点项目引导性投入。中央和省安排的促进服务业发展、扶持中小企业发展、小城镇建设、移民后扶、节能减排等专项资金,以及其他与旅游业相关的资金,要对旅游项目予以支持。各地应根据财力状况,安排相应的旅游专项资金,支持旅游业发展。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扶持和引导作用,推动多渠道资金投向旅游业。

(十六)加大金融扶持。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大对旅游企业的支持力度,对新建、扩建、改建旅游项目优先安排贷款资金。支持符合条件的旅游企业进行资本运作,通过股票上市、企业债券、项目融资、产权置换等方式筹措资金。制定完善旅游项目贷款贴息财政补贴办法,促进社会化融资。创造条件,组建旅游企业信用担保平台,逐步建立健全旅游产业融资担保体系。积极推进金融机构和旅游企业开展多种方式的业务合作,探索开发适合旅游消费需要的金融产品,增强银行卡的旅游服务功能。

(十七)优化土地资源配置。认真做好旅游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衔接,将旅游项目建设用地纳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建设规划,对重大旅游项目的新建、改建、扩建等确需调整土地规划的,可依法申请调整。列入全省重点项目的重大旅游建设项目用地计划由省专项安排。在投资和绿化工作落实的条件下,对以有偿方式取得旅游景区国有土地使用权,并用于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或旅游资源开发的土地,使用出让期限最长为40年,期满可申请续期。非政府单项投资1亿元以上的旅游项目建设取得土地使用权,植被恢复费、配套费等规费可由受益地方政府按适当比例奖励给项目单位,土地出让金按合同约定方式缴纳。

(十八)落实税费价格政策。投资经营旅游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项目的企业、投资旅游景区开发达到有关条件的企业,享受国家规定的税收优惠政策。旅行社、旅游景区、旅游饭店等旅游企业每年发生的宣传广告费用,可根据有关规定税前扣除。旅游饭店实行与一般工业企业用水、用电、用气、用热同价。旅游商品生产企业为开发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所发生的符合税法规定条件的研究开发费用,按照有关政策规定予以优惠。旅游企业实施节能减排技术改造项目,按照有关政策规定予以财政补贴。旅行社可以接受机关、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的委托,为有关公务活动提供交通、住宿、餐饮或者会务服务。

(十九)完善旅游发展激励政策。对被评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旅游强县、湖北旅游强县、4A级以上旅游景区、全国工农业旅游示范点、五星级饭店(游船)、金叶级绿色旅游饭店的单位和进入全国“百强”、接待入鄂旅游人数居全省前五位的旅行社分别给予奖励。对引进10亿元以上投资且建成营运的重大旅游项目的市(州)政府,给予奖励。

五、加强组织保障

(二十)切实加强领导。成立湖北省旅游产业发展委员会,主任由省长担任,常务副主任由常务副省长担任,副主任由省政府分管领导担任,成员由省委、省政府分管秘书长,省委组织部、省委宣传部、省委统战部、省委政研室、省委财经办(农办)分管负责人,省编

办、省发改委、省经信委、省教育厅、省民宗委、省公安厅、省民政厅、省财政厅、省人社厅、省国土资源厅、省环保厅、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省交通运输厅、省水利厅、省农业厅、省商务厅、省文化厅、省卫生厅、省外侨办、省地税局、省体育局、省统计局、省工商局、省林业局、省质监局、省旅游局、省物价局、省政府研究室、省工商联等部门主要负责人组成,定期研究旅游业发展重大问题,统筹推进全省旅游业发展。委员会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省旅游局,负责具体日常工作。各成员单位立足自身工作职责,协调互动,通力合作,形成发展大旅游的整体合力。

(二十一)营造良好发展环境。优化商务环境,打破行政和行业壁垒,消除地域歧视,鼓励各类企业跨行业、跨地区、跨所有制发展旅游业;建立和完善引导性、激励性机制,为基层和企业办实事。优化政务环境,规范审批行为,简化审批流程,扩大网上审批,提高行政效率;简化通关手续,争取口岸升级和落地签证,为海外旅游者来我省旅游提供便利。优化监管环境,建立相关部门与旅游部门联动执法检查机制,减少对旅游企业的干扰,减轻旅游企业负担。优化舆论环境,扩大旅游宣传,营造全社会关心旅游、支持旅游、发展旅游的良好氛围。

(二十二)创新旅游发展体制和机制。建立大旅游发展机制,整合全省各类旅游资源,形成大旅游、大产业、大市场的发展格局。创新旅游管理体制,强化旅游行业管理职能。改革旅游景区管理体制,完善旅游景区经营机制,依法推进旅游景区所有权、管理权、经营权分离。选择部分县市作为全省县级旅游管理体制改革、旅游景区体制改革和旅游产业发展综合改革试点单位,总结经验,逐步推广。

(二十三)加强旅游人才队伍建设。实施旅游人才培训和鉴定的“千万十”工程,每年培训一千名旅游职业经理人、一万名导游和领队、十万名各类旅游职业技术工人。有效整合和利用全省旅游教育资源,鼓励支持旅游院系学科发展,培养各类旅游人才。加强旅游人才培训基地和机构建设,建立多层次旅游培训网络,对旅游从业人员开展经常化专业培训。注重旅游高端人才的引进,优化我省旅游人才结构。建立和完善旅游职业资格和职称制度,健全职业技能鉴定体系,培育职业经理人市场。把培养旅游专业大学生纳入“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为湖北旅游名村建设提供人才支撑。依托中国旅游研究院武汉分院,加强旅游基础理论和应用课题研究。

(二十四)加强监督考核。通过试点,积极探索旅游业发展目标任务考评机制,把旅游业发展目标任务纳入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体系,纳入县域经济发展综合评价考核指标体系。开展旅游发展先进县(市、区)评选活动,推动县域旅游经济发展。建立健全激励约束机制,对推进旅游业发展贡献突出、成绩显著的地方、部门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

第五篇:推进湖北旅游经济强省建设的分析与思考

推进湖北旅游经济强省建设的分析与思考

推进湖北旅游经济强省建设的分析与思考

旅游业,这一快速崛起的新兴产业,正在逐渐成为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的新引擎,其与传统产业对整个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不可小视。近年来,湖北省委省政府把旅游业作为重要支柱产业来培育,研究制定政策措施,加大投入力度,全力支持旅游业的加快发展。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省旅游业得到了长足发展,已奠定了旅游大省的重要地位。2009年,尽管受金融危机等多种不利因素影响,旅游业仍逆势上扬,接待游客1.52亿人次,增长28.8%,实现旅游总收入首次突破千亿元大关,为1004.48亿元,增长35%,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作出了重要贡献。今年前三季度,全省实现旅游总收入1089.81亿元,超过2009年全年总收入85.33亿元,同比增长51.6%;接待国内外游客1.69亿人次,超过2009年全年总人数0.17亿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43.4%。但与先进省区市相比,与湖北的区位优势相比,与湖北北经济总量在全国的位次相比,湖北省旅游业在发展速度、产业规模、产品层次、管理水平等方面还有一定差距,离旅游强省的总体要求还有一定差距。湖北正处在由旅游资源大省向旅游经济强省跨越的重要时期,本文试从我省旅游产业的发展现状分析入手,通过与全国平均水平和发达省市的比较分析,进一步剖析目前存在的差距与问题,挖掘旅游业发展中的潜力,提出应对思路和对策建议,供领导和有关部门决策参考。

一、推进湖北旅游经济强省建设具备的发展基础

“十一五”以来,特别是省政府出台了《关于促进湖北旅游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以来,我省旅游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各级政府把大力发展旅游业提到了十分突出的位置,对促进我省旅游业的发展起到了极大推动作用。我省旅游业已形成了相当的产业规模,开发了一大批新的景点景区,具备了多元化、多层次的综合接待能力,旅游环境、城市面貌大为改观,构成了较为完善的旅游生产力体系,不仅使旅游业成为我省国民经济中增长最快的产业之一,而且在拉动内需、刺激消费、发展经济、改善环境,推动城市化进程和推进文化大省建设中正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一)旅游业整体上呈快速发展的势头

2009年,湖北旅游总收入首次突破千亿元大关,达到1004.48亿元,提前实现了《湖北省“十一五”旅游产业发展规划纲要》到“十一五”末旅游总收入达到800亿元的发展目标,全国排名第13位。2005年至2009年的4年间,湖北旅游总收入年均增长20.7%,高于18.4%的GDP(现价)增长速度和17.5%的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速度。“十一五”期间,入境旅游者接待人数、国内旅游者接待人数年平均增长12.8%和18.6%。今年以来全省旅游业发展步伐明显加快,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前三季度,我省实现旅游总收入1089.81亿元,超过2009年全年总收入85.33亿元,首次突破千亿元,同比增长51.6%。其中国内旅游收入达到1057亿元,超过2009年87.37亿元。全省旅游人数呈现和收入齐头并进的全面发展趋势。1-9月,全省接待国内外游客1.69亿人次,超过2009年全年总人数0.17亿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43.4%。其中国内游客1.67亿人次,同比增长43.4% ;入境游客121.02万人次,同比增长40.4 %。

(二)旅游业对经济社会的贡献日益突出

旅游业的发展,增加了就业渠道,扩大了内需。在旅游投资力度加大、国内旅游市场火爆、旅游名镇名村和星级农家乐创建的拉动下,2009年全省新增旅游就业5.6万人,带动间接就业21万人,全省旅游直接就业人数突破55万人,间接就业达250万人。2009年,湖北旅游总收入占GDP比重7.8%,比2005年提高0.5个百分点,已接近支柱产业水平,也高于全国同期水平。

(三)“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发展新路子初步形成

旅游投资主体的多元化格局基本形成。2009年,在政府引导性投入增加和社会资金大量涌入的双重作用下,全省在建旅游项目295个,总投资1199亿元,比2008年增加274亿元,其中过亿元的项目177个,10亿元以上的项目24个。随州炎帝故里景区、玉龙温泉、神农架换乘港、恩施大峡谷、隐水洞、嘉鱼山湖温泉等一大批新景区对外开放。投资45亿元的武汉华侨城、投资46亿元的江夏巴登城、投资60亿元的武当太极城等一大批项目,也已拉开建设的大幕。

(四)旅游行业的接待能力不断提高

2009年底,湖北有中国优秀旅游城市12座;中国旅游强县1个;质量等级旅游区189家,其中5A级2家,4A级57家;国家级工农业旅游示范点23家;星级饭店602家。这些指标在全国均处于中上水平。

(五)旅游人才资源和旅游教育资源比较丰富

2008年底,湖北共有旅游院校60所,全国排名第10位,其中旅游大专院校31所,旅游中专院校29所;旅游院校在校学生30139人,全国排名第9位。

(六)游客人均消费水平较高

2009年,湖北入境游客人均天花费为193.43美元,全国排名第9位,居中西部各省的第1位;国内旅游人均花费643元,高出全国平均水平107元。我省国际旅游收入和接待境外旅游人数在全国总数中占的比重逐年提高,2009年分别达到1.28%和1.06%,比2008年分别提高0.2和0.16个百分点。

二、推进湖北旅游经济强省建设的差距与问题

近几年,湖北旅游业发展很快并已形成一定的规模,但从总体上看,资源优势还未完全形成产业优势,特别是同我省整个国民经济在全国的位次相比,与一些旅游业发达的省市相比,仍存在一定的差距,湖北旅游业的发展离旅游经济强省的目标还相差很远。湖北旅游前有标兵,后有追兵,与排在我省前12位的江苏、广东、浙江、山东、北京、上海、辽宁、河南、四川、福建、湖南、天津的距离有越拉越大之势,与后面的安徽、山西、云南越来越近之虞的局面并未完全改变。湖北旅游业发展的差距与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旅游业总体发展仍显不够

一是整体上占GDP比重不高,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较低,与旅游业发达的一些省市相比,差距更为明显。从总体上看,目前我省旅游产业还处于发展阶段,旅游业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还不到8%,在全国位次靠后,为24位,与中部其他省比居末位,而旅游业发达省市大多已超过10%甚至20%。2009北京市旅游业收入占GDP的比重已达到了20.6%,上海旅游业收入占GDP的比重已达到了15.7%。经济欠发达的贵州已达到20.7%,居全国第一位。无论是在国内旅游还是国际旅游方面,我省与国内其他旅游发达省市之间均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如在国内旅游方面,2009年我省接待人数与北京相差1200万人次,国内旅游收入相差1175亿元,与河南分别相差8200万人次和985亿元,与广东、江苏、浙江、山东等省相比差距更大;在国际旅游方面,差距更为明显,2009年我省接待入境旅游者人数仅相当于广东的4.9%、浙江的23.4%、江苏的24.0%、上海的25.0%和北京的32.4%、福建的42.8%;旅游外汇收入仅相当于广东的5.1%、上海的10.8%、北京的11.7%、江苏的12.7%、浙江的15.8%、福建的19.6%。

二是总量仍然偏小。虽然我省国际旅游收入和接待境外旅游人数在全国总数中所占比重逐年提高,境外游客人均花费一直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接待境外旅游人数在全国的位次也由2008年的第16位提高到2009年的第15位,但国际旅游收入2年来却一直停留在第18位的水平,2009年我省国际旅游人数和收入分别仅占全国总量的1.06%和1.28%,这与我省经济总量占全国第11位的位次不相适应,特别是与我省拥有较多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较强的接待能力的旅游环境相比,旅游业的总量仍显偏小。

三是旅游业主要经济指标在全国位次下滑,与紧随其后的安徽、山西、云南越来越近,大有被后者赶超的可能。湖北旅游总收入,2006开始,被湖南超越,由第12位降到第13位。安徽由2006年18位,上升到2009年第14位,紧随湖北其后。2006年湖北旅游总收入比安徽多177亿元,2009仅多95亿元。入境旅游人数,由2005年14位,下降到2009年15位。同期安徽由18位上升到11位。入境旅游收入,由2007年的16位,下降到2009年的18位。同期,安徽由18位上升到15位。2007年湖北入境旅游收入比安徽多0.68亿美元,2009则少0.56亿美元。

(二)产业集中度较低,缺少具有竞争力的大型旅游集团 目前,我省现代旅游企业、旅游行业组织尚未全面建立,缺少具有竞争力的大型旅游集团,缺乏能起到行业龙头和牵动作用的大企业、大集团,尤其是股权多元化、经营多极化的综合性大型旅游集团。存在企业规模小、水平低、分布散、实力弱等问题,使湖北旅游业很难按支柱产业的要求发挥大资本、大运作的作用与效能,形不成规模效应,旅游产业没有有效的核心竞争力。叫得响的旅游景区、旅行社、星级饭店等精品名牌不多,整体竞争力不强。目前全省没有一家旅游板块的上市公司。2008年,全省2184家旅游企业平均营业规模只有649万元,比全国平均877万元少近四分之一。

一是星级饭店发展快,但平均规模小,接待能力有待提高。饭店是旅游业六要素中最主要的组成部份,直接反映一个地区接待能力的大小。2008年旅游星级饭店数在全国的位次是第七位,但从其规模和结构来看,与全国平均水平以及江苏、上海、北京等发达省市相比,差距明显。2008年全国五、四、三星级饭店的比重分别是:3.1%、12.9%和40.5%,而我省仅为1.5%、9.1%和36.9%;同期北京这一比重达到了6.2%、15.1%和32.5%。尤其是我省五星级饭店较少,2008年只有9家,在全国排在第15位。此外,我省旅游星级饭店的经营状况相对较差,各项指标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008年全省星级饭店的平均出租率为57.95%,低于全国平均水平58.3%。我省星级饭店全员劳动生产率、人均占用固定资产原值、百元固定资产创营业收入等经济效益指标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尤其是随着高铁的开通,湖北武汉等市逐渐从集散地向目的地转变,高星级饭店房源紧张,床位数量难以满足游客高品质的住宿需求

二是旅行社发展较快,但接待能力较差。旅行社是旅游产业中的龙头,他们组织客源,组织接待,是旅游供给和旅游需求的中介,旅行社经营的好坏,对于带动旅游产业中其他行业的经营尤其是旅游饭店、旅游景点的经营有着非常重大的影响。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我省旅行社的接待能力较差,2008年平均每个国际社接待入境旅游者人数达到了7704人次,外联入境旅游者人数达到808人次,分别只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11.0%和68.1%。只有2家国际社和1家国内社进入全国双百强旅行社,国际旅行社排名我省位次是52位和91位,比较靠后。没有一家旅行社进入2008年全国三大业务十强旅行社名单,几乎被北京、广东、上海包揽,致使湖北旅游行业整体经济效益水平和竞争能力都不够强。

(三)我省旅游业在结构上发展尚不够平衡

一是旅游发展空间和市场失衡。旅游发展的空间失衡表现在武汉独大。入境旅游人数占全省的比重,武汉市为50.1%,宜昌市为13.1%,恩施州为15.3%,三市(州)合约占80%,达到78.5%;入境旅游收入占全省的比重,武汉市为64.5%,宜昌市为7.2%,恩施州为9.6%,三市(州)合占81.3%;国内旅游收入占全省的比重,武汉市为50.1%,宜昌市为7.8%,十堰市为6.4%,三市合占64.3%;国内旅游人数占全省的比重,武汉市为42.2%,宜昌市为7.9%,十堰市为7.5%,三市合占57.6%。旅游发展的空间失衡既影响了湖北旅游的整体发展,又降低了湖北旅游的抗风险能力。旅游发展的市场失衡主要表现在国内畸重。这说明我省旅游对外宣传的整体效果不够,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仍处在较低水平。旅游辐射网络化程度较低,整体形象不突出,资源共享和客源共享度较差,区域旅游的分工协作体系不健全,区域联合还停留在较低的水准,合作绩效尚不理想。而江苏、广东、山东等旅游业较发达的省市各地区旅游业发展相对比较均衡,如江苏省的南京、苏州、无锡、镇江、扬州等市的旅游业能够保持协同发展。

二是我省旅游业发展中国际旅游“短腿”现象仍较严重。2009年,湖北国际游客只占旅游总人数的0.88%,国际旅游收入只占旅游总收入的3.47%,远远低于6.21%和21.02%的全国平均水平。国际旅游是无形的出口产业,创汇能力强,但这一直是湖北旅游发展的一条“短腿”。

三是游客停留时间过于短暂。2008年湖北入境游客人均停留时间仅为1.87天,只有北京的40.7%,全国平均水平的70.8%。游客停留时间直接影响旅游收入的大小,2009年,湖北入境游客人均花费382美元,比湖南514美元少132美元。直接原因主要是外国游客在鄂逗留时间短。入境过夜旅游者在我省平均停留1.98天,而湖南为2.75天,我省比湖南少0.77天。

四是旅游消费单价过于昂贵,旅游消费结构很不合理。2009年,湖北入境游客人均花费每天为193.43美元,居中部省份第1位,比广东、陕西等旅游较发达省份的人均花费还要贵10~20美元。2009年,湖北国内旅游人均花费643元,比全国平均水平也要高出107元。2009年,湖北入境旅游者消费构成中,交通费占44.4%,购物占18.3%,住宿占10.7%,餐饮占8.5%,其他占7.0%,邮电通讯占2%,娱乐占5.0%,而最为重要的景区游览仅占4.1%。这样,来湖北旅游,旅游观赏在很大程度上变成了旅游劳顿。住宿、餐饮、交通、游览为旅游基本性需求消费,购物、娱乐、邮电通讯、其他为旅游非基本性需求消费。旅游非基本性需求消费比重是反映旅游目的地发展度的重要指标,2009年,湖北省这个旅游指标仅为32.3%。尤其是旅游者的购物消费占总消费的比重偏低,与国内旅游发达省市30%的水平还存在较大差距,与香港、新加坡超过50%的水平存在更大的差距,这说明我省旅游商品的特色、品牌、种类、经营等方面仍有较大潜力可挖。

(四)交通条件和基础设施尚待完善

一是航空口岸尤其是国际航空口岸建设滞后,制约了旅游市场的进一步开拓。航空是国际国内旅游者到湖北的重要交通工具。目前,我省国际航线很少,除与香港的联系较为频繁外,与欧洲、美洲的主要国际游客市场都没有直航航班,必须由北京、上海、广州机场中转到汉。

二是我省以交通为主体的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许多地区交通建设落后于旅游景点建设,尤其是干线至景区、景区内部、景点之间交通还存在较多问题。特别是主干道施工路段、主要景区、主要商圈周边交通不畅,如樱花节期间,环湖路及武汉大学周边车满为患,停车困难;旅游团队赴东湖、武汉大学赏樱时被堵在路上达1-2个小时的情况时有发生,旅游客车在景区周边停车难,也易造成交通拥堵。许多地方境内交通现状与游客便利出行的交通需求不相适应,各景区之间以及县(市)内景区与周边景区之间的道路交通等级较低,基础设施滞后,出行极为不便,不利于旅游产品的整体包装和营销。比较落后的交通条件依然是湖北旅游发展的瓶颈问题。

三是旅游服务功能不完善。缺乏旅游咨询服务中心,游客获取旅游服务的信息渠道不多;接待散客的旅游集散中心网点少、功能弱;重点景区的道路指示标牌少,旅游厕所数量少、档次低、卫生差。因接待服务设施的落后,旅游咨询、景观地产、主题公园等新兴业态较少,度假产品、休闲产品开发滞后,造成留不住游客,经济效益低下。

(五)旅游人力资源教育、人才队伍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一是旅游人力资源的使用与储备反差较大。尽管我省旅游院校比安徽多4所,但人力资源的使用与储备反差较大。2008年安徽旅游高等院校在校生人数与从业人数的比为0.64,中等职业人数与从业人数比为0.43,而湖北分别为0.09和0.24。从中可以看出,湖北存在着潜在的该类人员缺乏。而安徽省在这两项数据上都超过湖北,在未来发展中将存在着人才上的优势。

二是导游数量和质量跟不上旅游产业发展的需要。突出表现在地接导游人员比较缺乏。据武汉市反映,目前,全市在册导游人员5297名,在一线从事导游工作的仅2264人,而其中专门从事地接的导游员不足500人。保康县有导游证的仅6人,且流动性大,没有外语导游,人员素质和管理水平普遍不高。

三是人才队伍薄弱。据对十堰市调查,在旅游从业人员中,80%为中专及以下学历,90%以上为初级以下或没有技术职称,取得中级导游的只有52人,无高级导游和特级导游。人才总量不足,拔尖人才不多,业务水平和学历层次不高,层次梯队不明显,专业结构分布不合理。特别是旅游规划、旅游景区建设、经营和管理方面的高层次人才尤为缺乏。

(六)旅游产品档次亟待提高

湖北区位优势明显,但从总体上看,旅游产品的开发大多还停留在传统产品的设计与组合上,开发明显不足,特别是对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挖掘不够,缺少高品位、大规模、有鲜明特色的综合性文化旅游产品。由于缺乏战略层面的合作平台和联合运营机制,除大型景点外,省内很多旅游资源被小规模投资人所占有。这些小规模投资者受经营理念和资金量的限制,资源依赖程度高,产品同质化严重,产品结构单一。现有189家国家A级旅游区中,3A以上的旅游景区只有130家,还有30%多是低等级的旅游产品,这与湖北高品位旅游资源的实际非常不符。

此外,我省旅游业还存在着精品名牌效应拉动不足,旅游资源开发利用不充分,对外宣传缺乏力度、“湖北”名片影响力有限,旅游设施配套不完善,旅游市场秩序不规范等问题。政府层面制订的旅游发展规划从形式到内容还有待于进一步的充实和完善。

三、造就战略性支柱产业的发展机遇

(一)宏观政策支撑的机遇。党中央、国务院和湖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旅游业发展,都将旅游业推上了发展的前台。一是去年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明确了新时期我国旅游业发展的原则、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标志着我国旅游业发展列入国家战略体系,成为中国旅游业一个新的里程碑。二是今年6月,湖北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旅游发展大会,并下发了《关于加快培育旅游支柱产业推进旅游经济强省的决定》。与此同时,省委、省政府实施“两圈一带”战略为旅游业带来了率先发展的先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科学发展为旅游业带来了超常发展的转机,以武汉为中心的高铁网的形成为旅游业带来了跨越发展的良机。进一步加快我省旅游业发展,推进旅游业成为战略性支柱产业,是更好地发挥好旅游业在加快全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的先导作用,在实施“两圈一带”战略中的引擎作用,在扩内需、促消费中的拉动作用,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中的促进作用,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带动作用的必然选择。

(二)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和旅游业的自然发展规律带来的机遇。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和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在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时,旅游业就会出现一个爆发式的增长阶段。目前,我省人均GDP已超过3000美元,将对传统服务业和现代服务业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特别是旅游消费市场将全面拓展,人们对休闲度假、康体健身等方面的旅游需求将大幅增长,文化体验和健康追求将成为主要旅游目的,丰富多样的文化消费将成为人们旅游消费的重点,旅游业将逐步进入观光旅游和休闲度假旅游“双轮驱动”的发展阶段。

四、推进湖北旅游经济强省建设的对策建议

旅游产业是带动其他产业发展的强有力的助推器。据世界旅游组织公布的资料显示,旅游业的经济乘数效应远高于其他行业,旅游业每直接增加1元收入,相关行业就增加4633元收入;旅游业每增加1个从业人员,相关产业就增加5个人员的就业机会。据测算,目前我省旅游产业每增加1万元的产出,可直接或间接带动全社会总产出3.03万元,对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十分明显。因此,做大做强旅游业是湖北经济发展的新亮点。目前,全国各地竞相发展旅游业的势头令人瞩目,旅游业的发展程度,已成为衡量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的一个重要标志。全省上下提高认识,采取有力措施,努力实现由旅游经济大省向旅游经济强省转变迫在眉睫。为此,提出如下建议:

(一)真正提高对发展旅游的认识,加强对旅游开发的领导

虽然省委、省政府提出把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来培育,但在全省还没有形成共识。有的地区领导对发展旅游业认识不足,忽视了发展迫切性,没有估计到对于经济发展的巨大促进作用,个别地区发展旅游业的热情虽然很高,但领导方式与具体措施仍未摆脱计划经济思路;旅游业体制改革相对滞后,旅游业与其他产业间的关系都有待于理顺。全省上下要进一步提高认识,要有“坐不住”、“等不起”、“慢不得”的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把加快发展旅游业摆上重要的议事日程,不断加大旅游工作力度,下大力气擦亮旅游这一 “湖北名片”。建议将发展旅游业列入各级党委政府的议事日程,可考虑将相关旅游指标纳入全省县域经济考核的范畴,进一步深化对培育旅游支柱产业重要性的认识,全面贯彻执行国务院下发的《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和省委省政府出台的《关于加快培育旅游支柱产业推进旅游经济强省的决定》,不断增强加快发展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此外,旅游业作为一个新兴的综合性产业,其支柱地位和龙头作用并不是自发形成的,需要在市场机制运作基础上,采取政府主导型的强有力措施进行扶持和培育。为此,建议应充分考虑旅游资源开发的特殊作用,并予重点支持。有关部门尽快对旅游资源进行全面普查、系统研究和科学评价,并帮助在发展方向、市场定位、开发步骤、保护措施等方面进行综合规划,以利于合理开发和利用宝贵资源。建议设立高层次的工作协调机构,定期研究并协商解决旅游开发中的重大问题。建议理顺管理体制,在充分发挥旅游部门主导职能的同时,进一步调动有关方面、地区的积极性,形成旅游开发的合力。

(二)以全新的理念,构建湖北“大旅游”产业模块

一是以武汉为支撑,布局“大旅游”发展战略。武汉城市圈、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要做到两圈并进,要把武汉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旅游中心城市,同时,建设一批优秀的旅游城市、旅游强县和旅游名镇,构建以武汉为中心的跨省市的区域性“大旅游”产业模块。大力推进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建设,提升我省旅游发展的整体质量。

二是创新旅游协作机制,推动区域旅游协作。湖北旅游业要加大旅游资源整合力度,实现旅游空间和效益最大化,不仅需要加强省内相邻区域之间的合作,构建全省旅游产业模块,还必须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与其他省份实现更为广泛的区域合作,逐步建立信息交换机制,共同构建无障碍旅游区。以跨省合作促进开放性目的地建设,深入开展与重庆的旅游合作,联合培育长江三峡无障碍旅游区,打造在全国有影响力的区域旅游合作典范;加强与安徽、河南、湖南等中部省份的合作,做大做强中部旅游板块;加强与长江流域省份的合作,建立长江旅游协作发展的新机制。以交流合作促进旅游市场开发,加强与国内旅游发达地区和海外主要客源国的旅游交流与合作,达成更为广泛的合作协议,推动海内外旅游客源的增长,推动我省旅游开发和管理水平的提高。

三是加强综合规划与开发,实现旅游资源的有效配置。发展旅游业,必须以规划为指导。当前,湖北要以实施“一城两圈”战略为重点,推进全省旅游规划体系建设。尤其对一些重点景区的建设要具有高起点、前瞻性、可持续性。

(三)提升旅游产业核心竞争力,夯实旅游经济强省建设的支撑载体

创新旅游投资机制,加快投资主体多元化。旅游管理部门一方面要把国内外的战略投资吸引到旅游开发上来,鼓励民营资本投资湖北旅游尤其是落后地区的旅游发展,另一方面又要规范民营资本对旅游景区的资源利用、开发与管理,促进旅游景区的可持续发展。加强市场主体建设,放宽旅游市场准入,打破行业壁垒和地区封锁,鼓励各种所有制企业投资旅游业;支持各类企业跨行业、跨地区、跨所有制兼并重组,培育一批具有竞争力的大型旅游企业集团;支持中小旅游企业发展,推动各类旅游要素的发展,做大旅游产业规模。狠抓重大旅游项目建设,建立旅游项目建设评价考核体系。着力打造旅游精品名牌,启动中国优秀旅游目的地体系建设工作,尽快打造一批旅游范式,培育我省和各地具有核心竞争力和强大吸引力的旅游品牌。

(四)延伸产业链条,提升旅游产品品牌

目前,湖北旅游产业最大的问题之一还是“门票经济’突出,产业链条延伸不够,比较薄弱的环节是旅游购物和娱乐。由于旅游纪念品散、小、弱,旅游商品收入占旅游总收入的比例一直比较低。为此,要转变观念,积极发展大旅游,形成大产业。特别要与新型工业化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开发出具有鲜明鄂文化特色产品,做大做强我省旅游纪念品市场,充分挖掘旅游产业的动力作用。求新、求奇、求知是旅游者的主要动机,新的旅游供给能刺激新的旅游需求,在旅游产品开发过程中,要解决急功近利、特色不特、重复雷同的问题;要重视个性化、高新化、娱乐化旅游产品的开发,以满足游客的个性追求和时尚需求;要加大力度开发保健旅游、乡村旅游、校园旅游等新兴旅游形式,发挥旅游市场潜力;要扩大游客的娱乐选择空间,发展度假旅游,合理有度地刺激游客的游、购、娱消费,完善旅游消费结构。文化是旅游资源的灵魂,只有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旅游资源才具有历久弥新的吸引力。要重视文化旅游产品开发,要重视具有地方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的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充分发掘旅游景区和旅游地的文化内涵。

(五)创新旅游促销手段,实施人才战略

要大力开拓海外旅游市场,加强入境客源市场的调研,准确定位客源目标和推介重点。每年举办一次“湖北旅游宣传周”,动用各种媒体有计划、有重点、有步骤的宣传湖北境内的旅游景区。建议拍摄与三峡、神农架旅游景区有关的电影和电视剧。推进诚信旅游建设。诚信是旅游业生存之本。我们的很多旅游项目,“回头客”是其主要客源。更要下大力气规范旅游市场,提高旅游服务质量。要以品牌拓展市场。旅游产品的宣传促销一定要注重树立品牌,当品牌被旅游者认可后,旅游产品的推介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此外,要实施人才战略,为建设旅游经济强省提供人才保证。下大力气培养一批旅游经理人才和企业家,配合教育行政部门,整合和利用教育资源,注重吸收海内外先进成熟的旅游科研成果,加强对旅游经济系统研究和理论创新。扩大旅游教育规模,抓好旅游师资队伍的建设,加强旅游人才市场建设,培育好我省旅游产业大军。

下载如何全面推进云南“旅游资源大省”向“旅游经济强省”的转变?word格式文档
下载如何全面推进云南“旅游资源大省”向“旅游经济强省”的转变?.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建设农业强省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建设农业强省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发布时间:2011-8-21信息来源:中国乡村发现网 作者:李成龙黑龙江是农业资源丰富、农业生产有较好基础、发展有巨大潜力的农业大省。1995年省委七届四......

    深化文旅融合辽宁全面推进旅游强省建设[大全5篇]

    东北新闻网讯(记者郑阳)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我省将加速文旅融合,打造世界文化遗产旅游目的地,这是记者在11月21日召开的全省旅游工作会议上了解到的。 沈阳:19个......

    加快建设旅游经济强省的对策研究

    加快建设旅游经济强省的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11-8-3信息来源: 2004年浙江省旅游发展工作会议上省委提出要加快把浙江省建设成旅游经济强省。为落实这一要求,浙江省委政研室和省......

    乡村旅游规划助推旅游强省建设

    乡村旅游规划助推旅游强省建设——北京山合水易规划设计院解析“亚龙湾国际玫瑰谷”乡村旅游规划助推旅游强省建设——北京山合水易规划设计院解析“亚龙湾国际玫瑰谷”今年......

    在加快推进农业强省建设中创先争优

    在加快推进农业强省建设中创先争优 祝金水 2011年第11期 ——党的建设 今年6月3日,胡锦涛总书记视察湖北时提出,“湖北农业资源丰富,要发挥资源优势,加快农业农村发展,推进农业......

    四川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解读:决胜全面小康 建设经济强省

    四川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解读:决胜全面小康 建设经济强省 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总结了过去五年治蜀兴川总体工作布局的实践成就,提出了以习近平总书记系......

    秦光荣:推动云南民族文化强省建设再上新台阶

    秦光荣:推动云南民族文化强省建设再上新台阶 日期:2012年02月01日 来源:《党建》 http://theory.people.com.cn/GB/82288/83848/83855/16990489.html 十七届六中全会开启了坚持......

    在创建省旅游经济强市动员大会的讲话(谭书记信息稿)

    在创建省旅游经济强市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谭 志 桂 (2009年4月30日) 1、提高认识抓创建。“旅游经济强市”是一个市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旅游管理服务水平、旅游经济发展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