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奋力开启建设经济强省和谐河北新征程
奋力开启建设经济强省和谐河北新征程
全省经济工作会议,是省第八次党代会之后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认真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科学总结今年经济工作,深入分析当前经济形势,全面部署明年经济工作,对于动员全省广大干部群众进一步振奋精神、扎实工作,奋力开启建设经济强省、和谐河北新征程,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今年以来,面对复杂严峻的经济形势和各种矛盾与困难,省委、省政府审时度势,科学决策,团结带领全省人民,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和召开省第八次党代会为动力,全力做好稳增长、调结构、控物价、惠民生的工作,推动全省经济快速发展、民生大幅改善、社会和谐稳定、城乡面貌一新,实现了“十二五”开门红,为我们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打下了坚实的物质、思想和工作基础。
2012年是全面贯彻落实省第八次党代会精神的第一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特别是党的十八大将在年内召开,做好2012年的经济工作,关系全局、意义重大。我们必须认清基本省情,这就是我省的发展既拥有独特优势、面临难得机遇,又有着特殊困难和严峻挑战。概括起来为:一个全国独有,即环京津、沿渤海的区位。一个前所未有,即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首都经济圈纳入国家“十二五”规划,河北沿海地区发展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冀中南地区被列为国家层面的重点开发区域,百家央企走进河北,省第八次党代会确定的建设经济强省、和谐河北的战略部署,激发了全省人民的信心和斗志。两个同时并存,即部分现代化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与大量的传统产业、落后的生产方式同时并存;东部沿海较为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同时并存,反映出我省发展的不平衡性、艰巨性、繁重性异常特殊。同时,经济结构不合理,科技创新能力不够强,拳头产业和企业集团不够多,一些干部思想不解放、精力不集中等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依然存在,需要我们全面、深刻地认识和把握。
河北的发展优势全国独有,面临的发展机遇前所未有,解决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刻不容缓。全省上下特别是各级干部,必须保持清醒头脑,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上来,进一步增强做好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下大力解决好经济结构问题、体制机制问题、干部的事业心责任心问题,把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工作做得更好,在现有的基础上实现大的跨越。
省第八次党代会确定了建设经济强省、和谐河北的战略目标,做好明年经济工作,必须紧紧围绕这一中心任务和工作大局,全面贯彻中央要求,把握好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牢牢把握发展实体经济这一坚实基础,牢牢把握加快改革创新这一强大动力,牢牢把握保障和改善民生这一根本目的。
做好明年经济工作,要保持强劲增长,实现更好更快更大发展,有效解决经济运行中的突出问题,把经济增长率保持在最优适度区间,协调推进经济社会各个领域的发展,进一步把“蛋糕”做大。要大力调整结构,把调结构的重点放在全面实施“一产抓特色、二产抓提升、三产抓拓展”的经济发展战略上来,一手抓优势产业,培育一批“行业巨人”;一手抓强势企业,打造一批“航空母舰”。要坚持重点先行,以推进沿渤海和环京津地区聚集发展为重点,紧紧抓住新的机遇,利用好国家政策,以更大的决心、更大的力度,确保优势地区加速崛起,把沿渤海地区迅速打造成为新兴增长区域,把环京津有条件地方建设为先进生产要素转移的重要承接地,把环首都周边贫困县构筑成为展示扶贫开发成果的一道靓丽风景线。
做好明年经济工作,干部作风问题至关重要。明年经济社会各项事业能不能实现大发展,建设经济强省、和谐河北能不能实现大跨越,关键取决于干部队伍的精神状态和工作作风能不能有一个大的改观。面对艰巨繁重的任务,我们必须以更加坚决的态度、更加过硬的制度、更加有力的措施,加强干部作风建设,做到思想要大解放、精力要大聚焦、能力要大提高、责任要大落实,在全省上下努力形成脚踏实地干工作、掷地有声抓落实的好风气,不断开创事业发展的新局面。
困难和挑战考验着我们,责任和使命激励着我们。让我们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全省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各项要求,坚定信心、解放思想、扎实工作,努力实现全省经济社会更好更快更大发展,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第二篇:奋力开启建设经济强省和谐河北新征程
奋力开启建设经济强省和谐河北新征程
【专题】建设经济强省 和谐河北
编者按:2月21日出版的《人民日报》发表了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张庆黎的署名文章《奋力开启建设经济强省和谐河北新征程》。
文章站在科学发展的高度,紧紧围绕建设经济强省、和谐河北战略目标这一中心任务和工作大局,分析了我省全国独有的发展优势、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刻不容缓需要解决的矛盾和问题,对今后河北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指出了工作重点,提出了任务要求。
文章指出,省第八次党代会确定了建设经济强省、和谐河北的战略目标。总的要求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省第八次党代会精神,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建设经济强省、和谐河北为目标,把握好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打造亮点,深化改革开放,着力推进优势地区聚集发展、贫困地区加快发展、城市乡村统筹发展、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努力实现全省经济社会更好更快更大发展,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文章指出,我们要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牢牢把握发展实体经济这一坚实基础,牢牢把握加快改革创新这一强大动力,牢牢把握保障和改善民生这一根本目的,切实做到“三个一”,即一个好的精神状态,一个好的工作作风,一个好的工作业绩,确保在大力调整结构、保持平稳增长、坚持重点先行、强化城镇带动、深化改革开放、保障改善民生六个方面收到扎扎实实的成效。
本报今日全文转发张庆黎同志的署名文章,希望全省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认真学习领会,认清形势,把握机遇,切实增强做好各项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切实做到“三个一”,为建设经济强省和谐河北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河北是京畿重地,内环京津、外沿渤海,在全国发展大局中占有重要位置。过去的一年,我们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落实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和视察河北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团结带领全省人民,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和召开省第八次党代会为动力,全力做好稳增长、调结构、控物价、惠民生的工作,推动全省经济快速发展、民生大幅改善、社会和谐稳定、城乡面貌一新,实现了“十二五”开门红。全省生产总值增长11.3%,全部财政收入和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分别增长24.5%和27.6%,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分别增长12.5%和19.5%,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的保障性住房开工建设任务,解决350万农村人口饮水问题的目标如期实现。
充满希望的2012年,是我们全面落实省第八次党代会精神的第一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关键之年。特别是今年将召开党的十八大,必将极大地激发全党全国人民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热情和斗志。我们清醒地认识到,河北既拥有独特发展优势、面临难得发展机遇,又有着特殊困难和严峻挑战。概括起来为:一个全国独有,一个前所未有,两个同时并存。一个全国独有,就是环京津、沿渤海的区位,在扩大对外开放、接受京津产业转移和先进生产要素辐射方面,有着得天独厚、近水楼台的优势。一个前所未有,就是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首都经济圈纳入国家“十二五”规划,河北沿海地区发展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冀中南地区被列为国家层面的重点开发区域,百家央企走进河北,这些都是千载难逢的大机遇。两个同时并存,就是部分现代化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与大量的传统产业、落后的生产方式同时并存;东部沿海较为发达地区,与张承坝上、燕山—太行山区、黑龙港流域等欠发达地区同时并存,这反映出河北发展的不平衡性、艰巨性、繁重性异常特殊。同时,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仍存在许多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经济结构不合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任务更加艰巨;科技创新能力不够强,对建设经济强省的制约更加突出;拳头产业和企业集团不够多,跨出产业低端化的难度更加凸显;一些干部思想不解放、精力不集中,提高领导经济工作能力和水平的任务更加紧迫。综合起来,河北的发展优势全国独有,面临的发展机遇前所未有,解决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刻不容缓。
省第八次党代会确定了建设经济强省、和谐河北的战略目标,我们紧紧围绕这一中心任务和工作大局,谋划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总的要求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省第八次党代会精神,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建设经济强省、和谐河北为目标,把握好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打造亮点,深化改革开放,着力推进优势地区聚集发展、贫困地区加快发展、城市乡村统筹发展、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努力实现全省经济社会更好更快更大发展,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实际工作中,我们要认真贯彻中央要求,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牢牢把握发展实体经济这一坚实基础,牢牢把握加快改革创新这一强大动力,牢牢把握保障和改善民生这一根本目的,切实做到“三个一”,即一个好的精神状态,一个好的工作作风,一个好的工作业绩,确保在六个方面收到扎扎实实的成效。
———大力调整结构。今后一个时期,河北发展能否实现质的提升,最为关键的是能不能打好结构调整这场攻坚战。经济结构调整的核心是产业结构调整。调整产业结构,关键是调整工业结构和产业的组织结构,一手抓优势产业,培育一批“行业巨人”;一手抓强势企业,打造一批“航空母舰”。从今年开始,把调结构的重点放在全面实施“一产抓特色、二产抓提升、三产抓拓展”的经济发展战略上来。一产抓特色,就是要在坚持粮食主产区地位不动摇、肩负国家粮食安全责任不动摇、推进农业现代化不动摇基础上,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在品种上做文章,在优质上下功夫,在高效上找出路,不断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二产抓提升,就是坚持科技引领、创新驱动,增加科技投入、搞活体制机制、搭建创新平台,促进工业经济由低水平扩张向高端化发展演进,使传统产业焕发生机活力,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优势。三产抓拓展,就是坚持扩大领域、提高层次,特别是在河北有基础有需求的行业形成气候,带动全省服务业发展上规模上水平。
———保持平稳增长。河北既存在发展质量不高的问题,又存在发展总量不足的问题,面临着加快发展、加速转型的双重任务。作为一个拥有近7200万人口的大省,没有一定的发展速度作支撑,增加就业、改善民生、扩大消费等一系列问题都无法解决。同时,调结构也要建立在平稳较快增长的基础上,如果总量越调越小、实力越调越弱、发展越调越没有后劲,那就偏离了方向、失去了意义。因此,建设经济强省、和谐河北,必须实现更好更快更大发展。“好”讲的是质量,是有质量和效益的发展,需要有效解决经济运行中的突出问题,尤其是努力保持物价总水平的基本稳定;“快”讲的是速度,是把经济增长率保持在最优适度区间,需要防止忽冷忽热,确保经济不出现大的起落;“大”讲的是规模,是协调推进经济社会各个领域的发展,进一步把“蛋糕”做大。要继续贯彻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政策,坚持消费、投资、出口“三驾马车”一起发力,做到消费拉动大增强、投资拉动不减弱、出口拉动上水平,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使我省综合经济实力每隔几年上一个大台阶。
———坚持重点先行。抓经济工作同其他工作一样,伸开五指平面推,必定会软弱无力;攥紧拳头打出去,才有强大冲击力。1988年邓小平同志提出“两个大局”的战略构想,强调沿海地区先发展起来,是一个大局,内地要顾全这个大局。当然,发展到一定时候,沿海应拿出更多的力量帮助内地,也是一个大局,那时沿海也要服从这个大局。我国发展的成功实践证明,先进的沿海地区先富起来,也带动内地获得了相应的发展,确实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捷径。对河北来讲,这一重要思想有着重大的现实指导意义,是统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必然选择。河北环京津、沿渤海地区,基础较好、优势明显,具备率先发展的条件,必须加大支持力度,实施重点突破,形成先行效应,以此来带动其他地区发展。省第八次党代会明确提出举全省之力打造曹妃甸新区和渤海新区两大增长极,是建设经济强省、和谐河北的重大战略,全省各地各部门都要顾全这个大局。要紧紧抓住新的机遇,利用好国家政策,以更大的决心、更大的力度,推动这些地区优先发展,确保实现把沿海地区打造成为新兴增长区域的新突破,确保实现把环京津有条件地方建设成为先进生产要素转移重要承接地的新突破,确保实现把环首都周边贫困县构筑成为展示扶贫开发成果的一道亮丽风景线的新突破。
———强化城镇带动。城镇化连着工业化、牵动农业现代化,关系着现代化建设的全局。河北是农业大省、人口大省,最终实现河北的现代化,还要靠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近些年,河北城镇化稳步发展,特别是三年大变样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总的来看,城镇化水平仍然偏低,制约着投资消费需求的扩大,影响着产业结构的升级;城镇辐射带动能力弱,制约着城乡协调发展,影响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因此,要坚定不移地推进城镇化,进一步做大做强中心城市,构筑区域经济高地,为河北现代化建设装上强大引擎,形成以城带乡、良性互动的发展格局。今年重点抓好四项工作。一是完善配套设施,深入推进道路交通、园林绿化、污水垃圾处理等专项提升行动,对街道路面及附属设施进行达标改造,确保达到规范和美化的目标。二是提升城市功能,既重视打造公共服务平台,又注重抓好便民设施建设和城中村、旧小区改造,使生产要素流动高效、配置合理,使人民生活便利便捷。三是聚集优质产业,把优化城市布局与产业布局结合起来,重点发展符合环保标准的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特别是发展文化产业、金融保险、节庆会展、商贸物流等。四是强化精细管理,突出严字当头,推动管理重心下移,探索建立科学有效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模式,使一切皆有标准、一切皆有规矩、一切皆有秩序。
———深化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们取得的一切成就,关键是靠改革开放;我们要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河北特点的发展路子,归根到底还要靠改革开放。当前,各地都在加速转型升级、抢占发展先机,竞争日趋激烈,哪里的体制活、环境好、开放度高,生产要素就会向哪里聚集。对于一些省份来说,资金或许是发展的关键,而对河北来说,彻底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才是关键中的关键。要准确把握时代发展的趋势,善于用改革的办法破解前进道路上各种矛盾和问题,善于用开放的思路谋划和推动工作,特别是要善于抄近道、迈大步,借船出海、借梯上楼、借鸡下蛋,实现“三级跳”,使河北发展的活力更足、步伐更快。要着眼于突破思想观念束缚和体制机制障碍,着眼于提高河北经济的市场化和国际化水平,扎实深入地做好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的工作。一是改革要有新突破,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规范审批程序,精简审批项目,减少审批环节,提高办事效率,消除阻碍市场要素自由流动的门槛,减少政府对微观经济运行的干预。二是开放要有新进展,大力度地引进资金、项目、技术、人才和先进的经营理念、管理经验,加快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新格局。三是发展民营经济要有新成效,切实抓好各项政策措施的落实,降低民营经济的“进入”门槛,最大程度地放开放宽放活,解决中小微企业实际问题。四是环境要有新改善,努力营造优质高效的政务环境、公正廉洁的法治环境、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诚实守信的人文环境,增强河北的信誉度和美誉度。
———保障改善民生。这既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的必然要求,也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扩大消费的必然要求。我们必须顺应人民群众过上更加幸福生活的新期待,坚持政策落实不折不扣、资金投入不拖不欠、各项工作不留死角,以更大的精力、更多的财力,多做一些能够促进社会事业发展的事情,多搞一些能够直接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的项目,多解决一些群众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真正让发展进步的成果惠及千家万户。今年要在全面推进保障改善民生工作基础上,集中力量办好六件实事。一是实施就业再就业促进计划,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强化就业服务和援助,加大对重点群体就业的政策扶持力度。二是加强城市保障性住房建设,在推动已开工项目如期竣工的同时,确保完成今年国家下达河北的28.6万套保障性住房和棚户区改造的开工任务。三是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目前河北还有大量饮水不安全人口,今年安排400万人的安全饮水工程,确保三年内让全省群众都喝上干净卫生的水。四是开展城乡居民健康促进行动,把更多的资源向农村和城市社区倾斜,全面提高乡镇卫生院和农村卫生室建设水平。五是实施困难群众救助工程,摸清底数,建立台账,有针对性地搞好帮扶,不让一户的基本生活出现问题。六是启动重点区域环境和生态治理工程,秦皇岛、环首都周围和省会地区的水污染整治、生态环境建设务求取得明显成效。
经济强省与和谐河北是互为条件、相辅相成的。河北环北京的特殊区位,决定了我们必须始终把维护稳定放在突出位置来抓,切实发挥好首都护城河的作用。在各级党委、政府和各级领导干部中,强化发展是第一要务、民生是第一追求、稳定是第一责任的意识,以建设和谐河北为目标、以实施护城河工程为抓手、以创新社会管理为动力、以加强群众工作为基础、以完善体制机制为保障,加快构建大维稳格局。探索建立社会和谐稳定指标体系和评价办法,以明确的责任和严格的标准推动任务落实。深化源头治理,健全群众利益协调机制、群众利益保障机制、社会矛盾调处机制、社会风险评估机制,决不能因决策不科学、工作不到位引发新的矛盾和问题。做好重点部位、重点目标的安全保卫工作,集中整治社会治安突出问题和问题突出的地区,净化社会治安环境。特别是要按照“理旧案、清重案、防新案”的要求,毫不放松地做好信访工作,全面加强和改进群众工作,着力在治本上下功夫,着力从源头上解决问题。强化基层基础工作,今年将抽调省市县乡万名干部组成工作组,进驻部分重点村,解决好各种矛盾和问题,让群众得实惠、干部受教育。总之,通过扎实有效的工作,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为党的十八大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第三篇:奋力开启建设经济强省和谐河北新征程
奋力开启建设经济强省和谐河北新征程
这次全省经济工作会议,是省第八次党代会之后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认真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科学总结今年经济工作,深入分析当前经济形势,全面部署明年经济工作,对于动员全省广大干部群众进一步振奋精神、扎实工作,奋力开启建设经济强省、和谐河北新征程,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今年以来,面对复杂严峻的经济形势和各种矛盾与困难,省委、省政府审时度势,科学决策,团结带领全省人民,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和召开省第八次党代会为动力,全力做好稳增长、调结构、控物价、惠民生的工作,推动全省经济快速发展、民生大幅改善、社会和谐稳定、城乡面貌一新,实现了“十二五”开门红,为我们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打下了坚实的物质、思想和工作基础。
2012年是全面贯彻落实省第八次党代会精神的第一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特别是党的十八大将在年内召开,做好2012年的经济工作,关系全局、意义重大。我们必须认清基本省情,这就是我省的发展既拥有独特优势、面临难得机遇,又有着特殊困难和严峻挑战。概括起来为:一个全国独有,即环京津、沿渤海的区位。一个前所未有,即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首都经济圈纳入国家“十二五”规划,河北沿海地区发展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冀中南地区被列为国家层面的重点开发区域,百家央企走进河北,省第八次党代会确定的建设经济强省、和谐河北的战略部署,激发了全省人民的信心和斗志。两个同时并存,即部分现代化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与大量的传统产业、落后的生产方式同时并存;东部沿海较为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同时并存,反映出我省发展的不平衡性、艰巨性、繁重性异常特殊。同时,经济结构不合理,科技创新能力不够强,拳头产业和企业集团不够多,一些干部思想不解放、精力不集中等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依然存在,需要我们全面、深刻地认识和把握。
河北的发展优势全国独有,面临的发展机遇前所未有,解决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刻不容缓。全省上下特别是各级干部,必须保持清醒头脑,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上来,进一步增强做好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下大力解决好经济结构问题、体制机制问题、干部的事业心责任心问题,把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工作做得更好,在现有的基础上实现大的跨越。
省第八次党代会确定了建设经济强省、和谐河北的战略目标,做好明年经济工作,必须紧紧围绕这一中心任务和工作大局,全面贯彻中央要求,把握好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牢牢把握发展实体经济这一坚实基础,牢牢把握加快改革创新这一强大动力,牢牢把握保障和改善民生这一根本目的。
做好明年经济工作,要保持强劲增长,实现更好更快更大发展,有效解决经济运行中的突出问题,把经济增长率保持在最优适度区间,协调推进经济社会各个领域的发展,进一步把“蛋糕”做大。要大力调整结构,把调结构的重点放在全面实施“一产抓特色、二产抓提升、三产抓拓展”的经济发展战略上来,一手抓优势产业,培育一批“行业巨人”;一手抓强势企业,打造一批“航空母舰”。要坚持重点先行,以推进沿渤海和环京津地区聚集发展为重点,紧紧抓住新的机遇,利用好国家政策,以更大的决心、更大的力度,确保优势地区加速崛起,把沿渤海地区迅速打造成为新兴增长区域,把环京津有条件地方建设为先进生产要素转移的重要承接地,把环首都周边贫困县构筑成为展示扶贫开发成果的一道靓丽风景线。要强化城镇带动,坚定不移地推进城镇化,进一步做大做强中心城市,构筑区域经济高地,为河北现代化建设装上强大引擎,形成以城带乡、良性互动的发展格局。要深化改革开放,彻底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准确把握时代发展的趋势,善于用改革的办法破解前进道路上各种矛盾和问题,善于用开放的思路谋划和推动工作。要保障改善民生,顺应人民群众过上更加幸福生活的新期待,以更大的精力、更多的财力,多做一些能够促进社会事业发展的事情,多搞一些能够直接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的项目,多解决一些群众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突出抓好维护社会稳定,真正让发展进步的成果惠及千家万户。
做好明年经济工作,干部作风问题至关重要。明年经济社会各项事业能不能实现大发展,建设经济强省、和谐河北能不能实现大跨越,关键取决于干部队伍的精神状态和工作作风能不能有一个大的改观。面对艰巨繁重的任务,我们必须以更加坚决的态度、更加过硬的制度、更加有力的措施,加强干部作风建设,做到思想要大解放、精力要大聚焦、能力要大提高、责任要大落实,在全省上下努力形成脚踏实地干工作、掷地有声抓落实的好风气,不断开创事业发展的新局面。
困难和挑战考验着我们,责任和使命激励着我们。让我们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全省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各项要求,坚定信心、解放思想、扎实工作,努力实现全省经济社会更好更快更大发展,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第四篇:云南“旅游经济强省”建设
云 南 地 理
1. 如何全面推进云南旅游资源大省向“旅游经济强省”的转变? 答:旅游资源定义为:凡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并具备一定旅游功能和价值的自然和人文因素的原材料,统称为旅游资源。目前云南的旅游资源具有的特点:
(1)旅游资源丰富,类型齐全。云南既有奇特的自然旅游资源,又有独特的人文旅游资源,旅游资源类型多,其中许多旅游景观为国内甚至世界所罕见。
(2)旅游资源分布广,规模大。云南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广泛,几乎处处是风景,时时有风情,旅游资源数量多,旅游景观个体和占地规模答,资源的容客量和容时量都很大。
(3)资源的要素组合及地域组合良好。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广泛,但又相对集中,由于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空间差异,使各个地区的旅游资源表现出不同要素组合和区域组合的特点。
(4)旅游资源的可进入性和可开发性强。云南的旅游资源不仅类型多、数量大、丰度高、品味好,分布广、组合性佳,而且旅游地环境质量好、气候独特、区位优越、交通便捷、通达性好,可进入性和可开发性强。
针对云南丰富的旅游资源状况,云南实施政府主导型发展战略,依托丰富独特的旅游资源优势,面向蓬勃发展的旅游市场,大力开发旅游资源,培育旅游精品名牌,建设旅游支柱产业,成为国内外闻名遐迩的旅游胜地,旅游业已成为全省经济的支柱产业,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那如何全面推进云南旅游资源大省向“旅游经济强省”的转变呢?具体的措施有:
(1)加快云南旅游发展的指导思想:全面推进旅游“二次创业”,充分发挥云南自然风光、民族文化、气候、区位等特色资源优势,实施创新发展、精品名牌、项目带动、市场多元化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围绕优化结构、转型升级、提质增效,进一步壮大旅游产业基础,加快旅游开发建设,培育精品名牌产品,加强旅游市场开拓,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做大做强旅游支柱产业,实现建设旅游经济强省的总目标。
(2)加快云南旅游发展的五大战略:为了加快全省旅游产业的发展,在全省旅游发展中,必须始终坚持实施精品名牌、市场多元化、对外对内开放、科技兴旅和可持续发展五大战略。
(3)抓好“一个中心、五大旅游区”的建设:即①滇中大昆明国际旅游区和集散中心,就是要抓好以昆明为中心、包括玉溪和楚雄的“滇中大昆明国际旅游区”的建设;② 滇西北香格里拉生态文化旅游区,滇西北要紧紧抓住“中国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建设的机遇,进一步加快发展以世界自然文化遗产为重点,历史文化名城和民族风情、自然景观为特色的旅游开发与建设;③滇东南喀斯特
山水文化旅游区,滇东南红河、文山两州和曲靖南部地区、昆明的石林县等,要依托石林、罗平、元阳梯田、彩色沙林、普者黑等旅游品牌,突出精品旅游产品的带动作用;④ 滇西南澜沧江—湄公河国际旅游区,把滇西南建成我省面向东南亚和大湄公河次区域的重要国际旅游区;⑤滇西火山热海边境旅游区,滇西保山、德宏两州市要充分发挥火山温泉、民族风情、边地文化和边境区位的优势,重点开发建设以温泉度假、生态旅游为主的康体休闲度假产品和以民族风情、边地文化、珠宝购物、边境旅游为特色的跨国旅游产品,把滇西建成我省面向南亚、特色鲜明的重要康体度假和边境旅游区;⑥滇东北红土高原旅游区,要以四川、重庆、贵州和省内游客为重点客源市场,大力发展以生态旅游、温泉度假、城市休闲、夏季避暑旅游等为重点的旅游产品,尽快建成云南又一个新兴旅游区。
(4)科学规划,依托资源育精品。云南复杂多样的地理环境,形成了西部三江并流、东部岩溶地貌、北部雪山峡谷、南部热带雨林、中部高原湖泊的自然奇观;众多民族长期聚居、和谐相处,孕育了绚丽多彩的民族风情;神远的历史文化,创造出神秘奇异的地球生命演化史和人类发展厉史;正是这些丰富而独特的旅游资源,构造了云南国际一流的吸引物。以这些吸引物为依托,云南省面向日益蓬勃发展的旅游市场,精心制定了云南旅游业各个阶段的发展规划,确定了一批精品旅游景区景点和重点景区建设项目,努力培育精品旅游景区点和名牌旅游产品,吸引了大量的海内外旅游者。
(5)依法治旅,整治市场抓管理。随着云南旅游业的发展,针对全行业特别是旅游市场出现的问题,在运用国家法律法规进行管理的同时,结合云南实际,积极探索适合云南旅游业发展的行业管理模式,初步建立了全省旅游法规体系。全面依法监督管理旅游资源开发、旅游设施建设、旅游市场经营、旅游教育培训等各个方面,推动和促进旅游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同时,建立和加强了旅游行政执法机构和执法队伍,明确执法主体,加大执法力度,抓好旅游市场的治理整顿,充分发挥旅游行业协会的自律作用,形成公平竞争的环境和良好的旅游市场秩序。
(6)培育人才,依靠科技增效益。针对云南旅游业快速发展而人才相对不足和素质偏低的矛盾,在全省旅游行业推动学历文凭与职业资格证书并重的“双证上岗制度”,坚持先培训,后持证上岗,运用法规和制度保证了旅游从业人员素质的提高,坚持旅游教育培训与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相结合,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从业人员队伍,从而为云南旅游业持续发展提供了人才保障。
(7)加快云南旅游通达性建设。云南的地形以山地为主,因此交通主要以公路为主,在部分旅游地区交通条件不是很好,需要进一步加强公路、铁路和航空的建设等。
(8)高度重视推进我省面向东南亚、南亚、西亚的国际旅游合作: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成,尤其是我国面向西南开放桥头堡建设的推进,为提升云南旅游产业发展的国际化水平,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我们要更加重
视“引进来”、“走出去”相结合,加大旅游对外开放合作力度。
以上就是全面推进云南旅游资源大省向“旅游经济强省”的转变的措施。
2.如何加快云南的“旅游经济强省”建设步伐?
答:在经济日益快速发展的今天,越来越多的资源被人类开发利用,一方面资源的开发利用推进了人类发展的进程,使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提高、经济快速发展;但另一方面也带来了资源枯竭、环境破坏等等的严重问题。在资源的开发过程中,旅游资源是比较经济而又符合人类可持续发展要求的一种资源,只要进行合理的开发利用,旅游资源在将来是具有非常大的发展潜力的。
云南特殊的地理气候环境、众多的民族、悠久的历史以及灿烂的文化,造就了云南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旅游一直是云南省政府重点发展的产业,所以在旅游资源的开发上也比较注重质量。在云南的旅游资源中,自然景观类型的风景比较多,还有就是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和民族风情。云南境内有雄伟壮丽的山川地貌,山林、峰、洞、江河、湖、瀑蔚为奇观;有古老的人类遗址,恐龙化石及近代历史纪念物,以及25个少数民族绚丽多彩的民俗风情等,都具有非常丰富的旅游资源。那么,如何合理开发利用云南的旅游资源,加快云南的“旅游经济强省”建设的步伐,具体的措施有:
(1)提高认识,进一步增强加快云南旅游发展的紧迫感。实施旅游“二次创业”,把云南建设成为旅游经济强省,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充分认识到加快发展旅游业对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增强忧患意识、竞争意识、开放意识和创新意识,增强加快云南旅游发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坚定建设旅游经济强省的目标和信心决心不动摇,上下齐心、协调一致地加快我省旅游经济强省的建设。
(2)加强领导,增强实施旅游“二次创业”的力度。切实加强对旅游发展的领导,加大对实施过程中重大问题和困难的指导、协调和检查力度,及时协调和解决旅游发展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按照分的任务和要求,对每项任务和项目都要明确分工、责任到人,并把涉及到的有关工程、体系和基地项目纳入本地区重大建设项目实施计划中,确保旅游“二次创业”落在实处,抓出成效。
(3)多渠道筹资,以大项目带动旅游大发展。加大政府引导性资金的投入力度,扶持旅游开发和建设;积极争取国家支持和扩大招商引资,大力吸引国内外投资商、鼓励和支持民营资本等投资我省旅游开发和建设;拓宽旅游投融资渠道,积极支持和指导具备条件的股份制旅游企业上市融资,鼓励符合条件的旅游企业发行旅游债券进行融资,积极争取金融机构的支持。例如大理天龙八部影视城的全力打造、丽江印象等等。
(4)优化环境,为加快旅游发展创造良好宽松的条件。①构建完善的旅游法制环境,建立健全旅游法规体系,加强旅游执法队伍建设,加大旅游执法监察力度,为依法治旅提供强有力的保障;②创造宽松的旅游政策环境,在旅游开发、土地利用、税费征收、招商引资等方面制定有利于加快旅游发展的支持政策;③优化旅游市场环境,整治旅游市场秩序,完善行政执法、行业自律、舆论监督和群众参与相结合的旅游市场监管体系;④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5)形成合力,共同为建设旅游经济强省而努力。各地、各部门都要按照“大旅游、大产业、大服务”的要求,切实保证旅游企业、旅游景区(点)的通讯、供水、供电,做好排污和处理等,整治旅游景区、旅游城市、交通条件和社会治安状况,所有“窗口”行业必须不断改善和提高服务质量,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宣传和导向作用,不断提高公民的旅游意识,共同为建设旅游经济强省而努力。
(6)加快云南旅游通达性建设。云南的地形以山地为主,因此交通主要以公路为主,在部分旅游地区交通条件不是很好,需要进一步加强公路、铁路和航空的建设等。
(7)加快云南旅游发展的五大战略:为了加快全省旅游产业的发展,在全省旅游发展中,必须始终坚持实施精品名牌、市场多元化、对外对内开放、科技兴旅和可持续发展五大战略,促进经济的发展,反之经济又带动云南旅游的发展。
(8)积极倡导生态旅游,做到资源的保护性开发。积极倡导生态旅游,使生态旅游进入人们的生活,做到以旅游带动资源开发,以资源开发促进旅游发展,加强对旅游资源的保护,做到资源的保护性开发,在开发中注意保护,达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9)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深度开发。加强以自然旅游资源优势为基础的资源开发利用,同时注重人文旅游资源的利用和开发,并把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深度开发,对那些市场潜力大、功能开发齐全的旅游地积极引导,大力扶持,对尚未开发的旅游资源多渠道进行开发,对已开发的旅游资源应不断完善其功能,增加其深度和内涵。
(10)广辟财源、多方集资、落实旅游资源开发、建设资金。云南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建设,必须贯彻利用内资和引进外资相结合;国家、地方、部门、集体、个人一起上的方针,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积极争取国家各种专项建设资金扶持;建立旅游发展基金;改善投资环境,积极引进国外资金;以多形式、多渠道地筹集社会资金,广辟财源,多方集资,解决云南旅游资源开发资金不足的难题,在西部大开发中,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
综上所述,就是加快云南旅游经济强省建设的具体措施,经过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推动,云南人民的勤劳奋斗,云南的旅游一定会适应人们的发展,合理开发旅游资源,带动经济的发展,使人民走上富裕的小康之路。
第五篇:张庆黎:加强领导班子建设_开创建设经济强省和谐河北新局面
张庆黎:加强领导班子建设 开创建设经济强省和谐河北新局面
河北省第八次党代会确定了建设经济强省、和谐河北的奋斗目标,对全省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作出了全面部署。我们要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握时代发展新要求,顺应人民群众新期待,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把河北各项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一、加强领导班子建设,使之担负起建设经济强省、和谐河北的重任
把省第八次党代会提出的奋斗目标变为现实,关键在于按照政治坚定、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勤政廉洁、团结协调的要求,把各级领导班子建设成为坚强领导集体,更好地带领广大党员和干部群众,齐心协力地谱写河北发展进步的新篇章。
加强领导班子建设,是推动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一项带有全局性和根本性的重点工作。领导班子是党执政兴国的决策者和领导者,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重大决策部署,要靠各级领导班子去组织贯彻、推动落实。只有把领导班子建设成为朝气蓬勃、奋发有为的坚强领导集体,才能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可靠的组织保证。我们党历来重视加强领导班子自身建设,党的三代领导集体核心和胡锦涛总书记对加强领导班子建设都作出了重要论述。胡锦涛同志强调:“必须坚持不懈地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使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坚定理想信念,坚持求真务实、艰苦奋斗、奋发有为,扎扎实实为党和人民的事业而努力工作”;“必须把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作为各级领导班子建设的核心内容抓紧抓好。”各级领导班子必须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深刻认识加强领导班子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把加强自身建设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上来抓。
加强领导班子建设,是发挥党委领导核心作用的必然要求,是更好地履行职责、完成使命的关键所在。各级领导班子在各级组织、各项工作中居于核心领导地位,担负着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重要职责。总揽全局,就是把握全省思想和政治上的大方向,把握经济社会发展和党建工作的主动权,把握和谐稳定的大局,确保各项事业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向前推进。协调各方,就是强化党的领导,支持人大、政府、政协、军区、武警、群团和各类组织履行职能、发挥作用,调动方方面面的力量,形成团结统一、步调一致的良好工作局面。只有下大力抓好领导班子自身建设,才能履行好这些职责,使各级领导班子始终成为领导事业发展的主心骨,团结带领人民在新的征程上更好更快地发展。
加强领导班子建设,是建设经济强省、和谐河北的必然要求,是更好地践行党的根本宗旨的客观需要。经过长期不懈努力,河北现代化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与科学发展的要求相比,与人民群众的期望相比,与发达地区的发展水平相比,还有不小差距。建设经济强省、和谐河北前景光明,但我们的征程并不是一片坦途。我们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加强各级领导班子自身建设,使之政治上成熟坚定,思想上与时俱进,行动上执行有力,作风上求真务实,更好地驾驭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更加扎实、更加富有成效地做好各项工作。当前,全省人民求发展、想致富、促和谐的愿望强烈,对各级领导班子寄予厚望。我们必须以对党和人民的事业高度负责的态度,切实加强自身建设,尽职尽责地把人民群众的事情办好,以实际行动展示党员领导干部的良好形象。
二、加强领导班子建设,班子成员必须明确行为准则、自觉身体力行加强领导班子自身建设,既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又是一项紧迫的工作。作为领导班子成员,要特别注意在以下五个方面严格要求,即讲政治、勤学习、重团结、干实事、善自律。
第一,讲政治,立场坚定、旗帜鲜明。政治上是否坚定,是衡量领导干部是否合格最基本最重要的条件。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增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确保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善于从政治的高度观察和分析问题,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切实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确保在重大原则问题上不摇摆,在大是大非面前不含糊。要不折不扣地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党中央对河北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坚决维护中央权威,把党的要求贯彻到各个领域,把中央的声音传达到基层群众,做到执行坚决、不搞变通,确保政令畅通。
第二,勤学习,与时俱进、提高素质。在新形势新任务面前,领导干部必须重视学习,坚持学习,终身学习。要学以立德,通过深入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深入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加强理论武装,坚定理想信念,明辨是非界限,提升精神境界,打牢为党和人民事业不懈奋斗的思想基础。要学以增智,全面学习经济、文化、科技、法律等现代化建设知识,以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要求和工作岗位需要。要在学习中开阔视野、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以丰富的学识和过硬的本领,领导好本地本部门的工作。要学以致用,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紧紧围绕建设经济强省、和谐河北的任务加强学习,把学习同研究解决改革发展稳定的重大问题结合起来,同研究解决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结合起来,使学习成果真正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强大动力。
第三,重团结,维护大局、相互支持。要把团结作为领导干部的基
本能力来锻炼和提高,作为政治品格来培养和塑造,作为铁的纪律来遵守和执行,以领导班子的团结,带动干部群众的团结。要靠共同追求凝聚团结,坚持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党的事业重于一切,共同的奋斗目标大于一切,在这个前提下统一思想、统一意志,加强领导班子团结。要靠落实制度保证团结,认真贯彻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在班子中形成和谐共事、团结干事的良好风气。要靠思想境界促进团结,自觉做到襟怀坦荡、以诚待人,心胸开阔、和衷共济,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多从大局、事业和他人着想。在领导集体中绝对禁止搞宗派活动,不能搞亲亲疏疏,不能借地缘、人缘、学缘、亲缘等关系拉小圈子。
第四,干实事,求真务实、勤政为民。广大群众的利益是具体的、实在的,来不得半点虚假。我们只有殚精竭虑、夙兴夜寐地为党和人民工作,把全部心思用在抓工作、干事业上,才能对得起人民群众的信任,无愧于共产党员的称号。要出实招,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吃透上情,摸清下情,把中央要求与河北实际结合起来,求科学发展规律之真,务建设经济强省、和谐河北之实,使各项决策更好地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符合河北省情和群众意愿。要用实劲,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入群众,到条件艰苦的地方去,到矛盾和问题多的地方去,同基层的干部群众一道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打开工作局面,坚决反对官僚主义、形式主义。要求实效,有一种咬定青山不放松、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劲头,对看准的、议定的事情,扭住不放、一抓到底,直至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要重实绩,大力营造崇尚实干、鼓励干事的浓厚氛围,坚决防止和克服坐而论道、只说不干等现象。
第五,善自律,清正廉洁、一身正气。党员领导干部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经常会受到形形色色的诱惑。许多干部犯错误,究其根源,是思想上放松了要求,精神上滑了坡。因此,必须常怀对革命事业的忠诚之心、对人民群众的敬畏之心、对自身形象的珍重之心,从思想上严格要求,从行动上严格约束,洁身自好,清廉自守。领导干部做到清正廉洁,首要的是增强自律意识,在思想上筑牢拒腐防变的堤防,做到慎微、慎独、慎始、慎终。要严格遵守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经济工作纪律和群众工作纪律。要管好自己的嘴,不该吃的不吃;管好自己的手,不该拿的不拿;管好自己的腿,不该去的不去;管好自己的人,不该办的事不办,真正做到自身正、自身净、自身硬。
三、采取切实有力的措施,确保领导班子建设工作落到实处
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必须以高尚的情操提升自己,以严格的制度约束自己,以庄严的使命激励自己,向党和人民交上一份合格的答卷。要加强党性修养。每一名领导干部都要用无愧于党无愧于民的追求砥砺自己,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解决好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问题。要经常想一想自己应该为人民做哪些事、怎样为人民做事,以只争朝夕、寝食难安的精神,为人民群众谋福祉。要用良好的道德标准规范自己,时刻检点思想言行,坚持做到“六个不”:不让一天
闲过,不让一事拖拉,不让一样恶习上身,不让一笔赃款进家,不让一个同自己接触过的群众不满,不让一个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惹出闲话,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蓬勃朝气、昂扬锐气、浩然正气。
要自觉遵守制度。领导班子的团结统一,必须靠制度来维系;加强和改进作风建设,必须靠制度来保证;党的优良传统,必须靠制度来坚持。领导班子是广大党员和人民群众的带头人,每个班子成员的一举一动,对党员干部都有着重要的示范导向作用。抓好党的制度建设,关键是领导干部要率先垂范。要带头认真学习制度,深刻认识制度的重要性,领会制度精神、熟知制度内容、增强制度意识,牢固树立严格按制度办事的观念,筑牢遵纪守法的思想基础。要带头严格执行制度,坚持制度面前没有特权、制度约束没有例外,要求党员干部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首先坚决不做,并自觉接受组织和群众监督。要带头自觉维护制度,坚持原则,敢抓敢管,加强对分管领域和部门党员干部的教育和管理,坚决同一切违反制度的现象作斗争,切实维护制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要相互提醒帮助。班子成员不仅是革命同志,还应该有一种手足兄弟的亲情。当面提醒、背后维护,相互信任、相互支持,才能把领导集体建设得更加团结统一,更加富有战斗力;互相关心、互相帮助、互相谅解,才能使领导班子更加和睦,大家工作生活心情更加愉快。每个班子成员都要自觉维护领导班子的威信,发挥主观能动性,站在全局上思考问题。要在认真负责做好分管工作的同时,积极主动地与其他同志搞好协调衔接,勇于担当不推诿,相互补台不拆台,共同推动各项工作的落实。要顾全大局,加强沟通,密切协作。要克服好人主义思想,发现问题及时提醒,以健康的批评与自我批评克服不足、改进工作,促进班子增强团结、提高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