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培育经济亮点,加快推进地区旅游产业化进程(写写帮整理)
内容提要:特色是旅游业的灵魂,没有特色就没有旅游业的生命力。加快安源旅游业发展,必须围绕“红、古、绿”三色做好特色文章,丰富文化内涵,着力表现文化色彩。要采取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方式,制定高起点、高标准、高档次的开发规划,优化旅游业发展的软硬环境,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破解制约旅游业发展的资金投入和客源市场两大瓶颈因素。要加强区域协作,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联合打造韶山——安源——井冈山红色之旅精品线路,拓展旅游业发展空间,全面提升旅游产业的素质和产品的竞争力。
“旅游业大有文章可做,要突出地搞,加快地搞”,这是邓小平旅游思想的重要观点。“突出”就是要进一步提升旅游业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将其作为支柱产业、主导产业、龙头产业来抓,充分发挥旅游业在经济建设中的窗口作用、带动作用、辐射作用;“加快”就是要进一步把旅游业做大做强,把旅游资源优势迅速转化为产品优势、市场优势、经济优势,形成大旅游、大产业、大发展的新格局。学习邓小平旅游思想,加快实现安源由旅游资源大区向旅游经济大区转变,必须把握好“突出”、“加快”两个关键,着力优化发展思路,大力突破发展瓶颈,不断拓展发展空间,全面推进旅游产业化进程,把旅游业真正培育成安源经济增长的新亮点。
一、突出特色,丰富内涵,优化旅游业发展思路
特色是旅游业的灵魂,没有特色就没有旅游业的生命力。安源历史悠久,文化昌盛,山川秀美,拥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概括起来就是“红、古、绿”三色交辉。加快安源旅游业发展,必须围绕“三色”做好特色文章。一是要做亮红色。安源是红色革命圣地,红色是安源的旗帜,安源也因红色而闻名遐迩。要充分利用“红色安源”在全国的知名度,突出红色主旋律,不断增强安源旅游的吸引力。二是要做活古色。安源人杰地灵,文化渊远,为民间艺术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在漫长的岁月中,勤劳智慧的安源人民创造了特色鲜明、异彩纷呈的民间艺术。其中,傩文化从远古走来,“春锣、采茶戏、莲花闹”风采飞扬。这些民间艺术瑰宝源自远古、活在当代,是举世无双的特色旅游资源,开发潜力巨大,市场前景广阔。三是要做美绿色。绿色是现代都市人最为青睐的色彩,也是当今旅游业永不褪色的亮点。原创文秘材料,尽在文秘知音网。要充分利用安源地处江南、生态环境良好的优势,大打绿色牌,突出绿色盈怀的南国之秀,让游客在绿色生态中流连忘返。
文化内涵是旅游业持久发展的内在动力。丰富文化内涵,着力表现文化色彩,是实现安源旅游大发展的关键。一要弘扬安源精神。无论是为推翻清王朝而举行的萍浏醴起义,还是对抗白色恐怖而暴发的秋收起义,无论是以组织严密、战斗力强著称于世的革命工会——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还是全国第一次罢工高潮中绝无仅有的成功范例——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等,这一切无不表现出安源儿女不甘屈辱、不畏强暴的崇高气节,同时也铸就了“义无反顾、团结奋斗、勇于开拓、敢为人先”的安源精神。要大力弘扬安源精神,进一步提升红色资源的档次和品位,不断增强红色之旅的震憾力和感染力。二要展现民俗文化活力。昭萍大地“傩舞、傩庙、傩面具”三宝俱全,散发出粗犷朴拙、庄严华丽的艺术魅力;春锣见物赞物、见人赞人,乡土气息浓郁;采茶戏载歌载舞,被誉为“一朵绚丽多姿的山茶花”。从旅游角度来讲,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要充分展现极具地域特色的民俗文化,来增强安源旅游的活力。三要创新生态旅游理念。生态旅游属于绿色消费,但绝不能理解为消费绿色,要把亲近自然与保护生态结合起来,以“求知、求乐、求美”为精神内核,赋予安源生态旅游以全新的内涵。
潜在的资源优势要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优化发展思路至关重要。从宏观上讲,发展安源旅游业的思路是:打响“安源”牌,开拓大市场,发展大旅游,构建大产业;具体来讲,就是构筑以安源历史、人文景观为主脉,以生态、自然景观为辅线,融“红、古、绿”为一体的大安源旅游格局,打造安源红色旅游区、五陂花海风景区、长兴生态园林区,把安源建设成环境优美、景色秀丽、设施完善、服务上乘、特色鲜明的旅游大区,乃至在国内外有一定知名度的旅游新区。
二、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突破旅游业发展瓶颈
实施政府主导型发展战略,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由旅游资源大国一跃成为亚洲旅游大国的一条成功经验。安源作为旅游业刚刚起步的后发地区,要加快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转化步伐,同样也必须进一步加大政府主导发展旅游业的力度。当前,要突出抓好以下几项重点工作。
首先,要抓好旅游开发规划。事实证明,只有政府制定并执行具有宏观意识、科学精神和可操作性的开发规划,才能保障本地区旅游业健康有序地发展,才能有效防止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滥开乱挖的破坏行为、低质重构的盲目行为。因此,在科学处理好开发与保护的前提下,制定出高起点、高标准、高档次的开发规划,是实现旅游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前提和方向指南。
其次,要优化旅游发展环境。从某种意义上说,环境就是生产力。当今旅游经济的发展不仅取决于独特的资源基础,更取决于优越的环境条件。优化发展环境,要从硬环境和软环境两方面着手:一方面,要加强基础设施等硬环境建设,特别是要加强交通、供电、供水、垃圾污水处理和安全保障等直接涉及旅游业发展的公共配套服务设施建设。另一方面,要加强形象塑造等软环境建设,精心塑造特色鲜明、秩序井然的优秀旅游目的地形象,尽心竭力为旅游企业服务的政府形象,优质高效为游客服务的旅游行业形象,热情、开明、文明的安源人形象,营造“人人都是旅游环境,事事关乎旅游发展”的良好氛围。原创文秘材料,尽在文秘知音网。
第三,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安源旅游业底子薄、规模小,正处于创业初期,要加快发展,必须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一是税费扶持。要采取“放水养鱼”的政策,对旅游资源和产品开发实行政策倾斜,对投资额大的旅游重点项目、综合开发企业,可适当减免土地使用费;对旅游项目用地征收的土地出让金,要用于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三是信贷支持。对经济效益好、信誉高的旅游企业,特别是龙头企业要实行信贷支持,重点扶持。三是人才保障。以优越的条件和待遇来吸引各地旅游人才,特别是中高层经营管理人才,要逐步实现人才培训制度化、招聘管理规范化、使用激励科学化,形成规范有序、充满活力、激励成才的培训和管理机制。
与此同时,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政府主导并不等于政府包办。必须尊重旅游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才能有效破解制约旅游业发展的资金投入和客源市场这两大瓶颈因素。对安源旅游而言,市场运作的重点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要实施多元化发展战略。一是投资主体多元化。要通过市场筹资,加快旅游行业招商引资的步伐,把最好的项目推向市场;要加快社会融资,大力开发农业观光、农家休闲等旅游产品,坚持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广泛吸纳社会资金。二是经营主体多元化。按照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要求,吸引大企业、大公司,来安源参与旅游企业、旅游景区经营权的租赁、承包、购并;按照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放宽非国有经济的准入标准,积极鼓励民营旅游企业的发展,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旅游企业。
第二,要采取市场化营销策略。一是要有创新意识。旅游业是最突出的点子行业,往往一个好点子,就能包装一个好产品,就能赢得一个大市场。如法国巴黎推出的“夜巴黎”,就是对美丽的巴黎夜景的包装,花钱不多,但很有市场。要通过不断创新包装,赋予景点新内容,并力争做到年年有新包装、月月有新内容,打好安源“红、古、绿”三色交辉的特色牌。二是要有超前意识。一手抓产品开发完善,一手抓宣传促销,并把宣传促销放在更重要的位置,使之适度超前于产品开发,这样才能使宣传促销效应与产品开发保持同步,使旅游产品在尽量短的时间内获取最大的市场空间。同时,还要采取多种形式、多种渠道、全方位的对外宣传方式,让更多的游客闻安源美名而来。
三、区域协作,优势互补,拓展旅游业发展空间
旅游经济是典型的外向型经济,关联度高、涉及面广、综合性强。因此,开展旅游区域协作,必将有助于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全面提升旅游产业的素质和产品的竞争力;有利于带动人流、物流、资金流,产生组合乘法效应,最终形成多方共赢齐发展的新局面。安源虽然拥有一批特色鲜明、内涵丰富的旅游资源,但从全省全国的高度来审视,则资源总量不大,发展空间有限。要做大做强旅游经济,就必须积极寻求合作促发展、借助外力谋跨跃。立足区情,放眼区外,安源最理想的协作伙伴首推韶山和井岗山,这三地具备联合打造湘赣边红色旅游区的天然基础,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拥有共同的红色主题。这三地的旅游资源都以红色为主色调,韶山是毛泽东的诞生地,被誉为“红太阳”升起的地方;井岗山是毛泽东创造性开辟“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的重要实践地,被誉为“中国革命的摇篮”;而安源则处于韶山和井岗山之间,发挥着承前启后的纽带作用,毛泽东正是在这里先后成功领导、策划了安源大罢工和秋收起义,获得了宝贵的革命经验,为以后取得一系列辉煌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总的来讲,这三地旅游资源属于同一类型,且各具特色,互补性强,开展区域协作,无疑将会极大增强红色之旅的吸引力和魅力,开拓出更为广阔的市场空间。
第二,面临共同的历史机遇。安源、韶山、井岗山三地所处的湘赣边区域,既紧靠由武汉、长沙、南昌三大省会城市所围成的华中金三角区域,又处于以广州、深圳、珠海等发达城市为核心的华南经济圈的边缘地带,在经济发展梯度上属于华南地区与华中地区的中间层与过渡带。在西部大开发的战略转移中,这三地处于较为有利的位势,如果携手共进,以组合优势参与社会分工,就可以更加充分利用两大经济板块传接转承的历史机遇,成为华南经济向华中经济辐射的前沿地带,就可能迅速壮大旅游产业,开创出旅游经济跳跃式发展的新局面。
因此,安源、韶山、井冈山三地加强旅游协作,共同打造湘赣边红色旅游区,不但能提升红色之旅的档次和品位,变静态为动态、化平面为立体、全景式展现一代伟人前期的光辉历程;而且更将促进区域内资源、产品的优化升级,共创旅游发展新优势。为了尽快实现湘赣边红色旅游区的宏伟蓝图,这三地应着眼大区域,发展大旅游,全面加强协作。
首先,要制定区域规划,共树全局新观念。协作三方要从战略高度加深对区域旅游协作的必要性、重要性的认识,突出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联动共进的关系,统一制定旅游区域协作规划,明确区域旅游发展目标,促进区域内旅游业的协调发展。要建立区域协作机制,树立全局观念,定期召开三地旅游会议,交流旅游信息,经常就区域内旅游的共性问题和合作中出现的矛盾进行探讨和协商。
其次,要统一对外宣传,共拓旅游新市场。协作三方应遵照“参与大联合、促进大循环、建立大市场”的原则,有计划组织区域旅游联合宣传促销活动,树立区域整体形象,提高区域旅游知名度,共拓旅游新市场。当前协作三方可以用“青春之路、成功之路、伟人之路”为整体形象设计,一致对外宣传促销,尽快打响湘赣边红色旅游区品牌。
再次,要设计整体线路,共创旅游新优势。只有将三方最优秀、最具特色的旅游资源组合起来,联合推出具有区域特色的旅游线路,才能尽快形成协作区的旅游发展优势。当前,要本着科学、合理、互惠、互利的原则,立即开通韶山——安源——井冈山红色之旅线路,并进一步深度开发,设计出适合不同层次、不同类型旅游者需求的红色精品线路。
第二篇:突出龙头培育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
突出龙头培育 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
产业化科
推进农业产业化,既是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也是转变发展方式、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大力发展以农产品加工为主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把我县的资源优势转化为产品优势、市场优势和经济优势,对于进一步彰显农业比较优势、加快产业转型和农民增收、促进农业经济快速、持续、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进一步加快我县农业产业化发展,特制定农业产业化发展三年行动计划。
一、取得成效
近年来,我县充分挖掘资源优势,大力实施“产业化兴农”战略,突出建引龙头公司,着力培育骨干企业,农业产业化经营保持良好发展态势。一是龙头引培成效明显。今年新增市级农业龙头企业9家,省级农业龙头企业5家,新增省市级龙头企业总数居扬州市前列。全县县级以上龙头企业总数达70家,其中国家级2家,省级11家,市级28家。国家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宝应湖有机农业开发区通过农业部监测,宝粮集团荣获第五届“中国十佳粮油集团”。全县县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预计实现销售105亿元、利润3.35亿元、上缴税金1.7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3.5%、8.5%、8.2%。
出口创汇5700万美元,同比增长8.7%。二是农业招商成果丰硕。组织参加4.17海峡两岸(扬州)农业合作试验区推介、荷藕节、扬州市融入“一带一路”战略推进食品工业发展恳谈会等招商活动,签约项目15个,合同利用民资11.5亿元。成功举办全国品牌火锅企业中国行走进宝应暨生态有机农产品推介活动。与阿里巴巴、苏宁易购等知名电商企业的合作正在有序推进。三是市场营销持续拓展。组织龙头企业参加国交会、省农洽会、省上交会、市美食展以及东京、香港、科隆等境外农洽农展活动,进一步提升宝应农产品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欣莲欣“红糖藕粉”获上交会最佳“创新产品”奖。荷仙、天成等荷藕加工出口企业加强市场研判,积极开拓国内市场,国内市场销售份额明显提高。创新农产品营销,宝粮、水仙、大成等多家企业及个人借助淘宝、天猫、京东、一号店以及微商等平台开设农产品营销网店40多家,全年预计实现网上销售达8000万元。四是重大项目建设凸显成效。今年以来,共实施农业规模项目21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5个。已通过市重大办认定新开工项目5个,其中总投资5亿元玛咖保健品及保健饮料农产品加工项目基础建设工程已封顶,竣工投产项目5个,建炜水洗羽绒、湖西岛有机农场、宝莲生物科技、曹甸设施农业园区等一批重大项目的落户成为全县农业经济新的增长点。五是基地品牌彰显特色。着力推进有机食品特色产业集聚发展,全力打造 “235”十大重点园区,园区建成面积已达8万亩。建成荷藕出口示范基地、示范区8个,总面积近4万亩。龙头企业
获证有机产品41个,拥有中国驰名商标1个、国家地理标志产品3个、省著名商标4个、省名牌产品6个、市知名商标18个。“湖西岛”大米、糙米获批中国原产地保护产品,并获得中国、欧盟、美国、日本四方有机认证,连续荣获国际、国内有机食品展金奖。
二、存在困难和问题
虽然我县农业产业化经营有了较快发展,但面对现代农业建设的新要求,也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
一是龙头企业总体实力不强,运行机制不优。全县县级以上龙头企业总数虽有70家,但开票销售过亿元以上企业仅13家,多数农产品加工企业生产经营规模小、带动能力弱、抗御市场风险能力低。部分企业生产经营方式落后,仍然沿用传统和家族式的管理方式,运行机制不优。二是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弱,核心竞争力不强。多数农产品加工企业没有独立的研发中心和专门的研发经费,拥有自主产权的专利产品为数极少,企业瞄准国内外市场消费需求、及时开发新产品的能力不强。多数企业仍处在初级加工阶段,精深层次加工少,市场竞争力不强。三是农产品品牌不够响,市场占有率不高。虽然培育了“宝应湖”驰名商标,“荷藕”、“慈姑”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等区域品牌,但对品牌的开发、宣传和利用力度不够,荷藕、大闸蟹、有机食品等地方特色产品的品牌知名度还不够响,市场认知度和占有率有待提高。
三、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1、指导思想。围绕推进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特色化、项目化的总体要求,重点围绕食品及有机食品特色产业,突出龙头企业培育,着力招引知名企业,创新市场流通方式,加快平台载体建设,促进产业集聚、企业集群,实现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2、主要目标。到2018年,全县县级以上龙头企业总数达85家,龙头企业销售突破150亿元,培育年销售过20亿元的企业1家,过10亿元的企业1家,过5亿元的企业2家,亿元企业3家;培育省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2家,1家企业实现上市;力争引进或组建3个知名企业集团;食品及有机食品加工园区初具规模,入驻农产品加工企业达20家。
四、发展措施
1、突出平台载体建设。整合项目、资金、人才等资源要素,实行园区化、板块化推进,推动产业集聚、企业集群。建议:一是抓食品产业园区建设。借鉴盐都、滨海等地建设经验,发挥国家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省级农产品加工集中区效应,依托宝粮集团和有机食品检测中心等现有平台和区域,启动建设面积约3平方公里的农产品加工集中区(有机食品产业园区),以建设“粮油、蔬菜、饮料、酒业”等特色产业为主,规划集以白酒饮料、有机粮油、莲藕蔬菜、肉类制品等综合性食品产业园区。组建实质性运作的园区管委会,具体负责规划选址、基础配套、项目建设和管理服务等工作。二是抓重点园区建设。加快全县“235”十大重点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不断健全园区功能,扩大园区规模,提升园区档次,以基地促加工、以加工带发展。加快宝应湖有机
农业开发区实质运作步伐,筹建全县农副产品生产与加工技术研发中心。三是抓特色产业集聚。以望直港和射阳湖镇荷藕加工企业相对集中地为中心,启动规划,逐步筹建宝应县荷藕加工集中区。
2、强化企业梯度培育。一是抓龙头企业创建。抓好国家、省、市、县四级龙头企业运行动态监测,实行优胜劣汰,确保龙头企业队伍质量。排定企业梯度培育计划,建立各级龙头企业培育名录库,集中财政项目、奖励政策、帮办服务等资源要素进行集中扶持,有计划地壮大规模企业、亿元企业队伍。及时跟踪国家、省市级龙头企业申报信息,开展各级龙头企业创建,到2018年,全县县级以上龙头企业总数达85家。二是引导企业加快技改。深化科技创新驱动,鼓励企业与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加强技术合作,建立研发机构和创新平台,增加科研投入,加快技改,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市场竞争力的核心产品,促进农产品加工业由“生产导向”向“消费导向”转变。建议县里对新品研发投入超过销售额1%、引进高端人才的加工企业给予一定奖励,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三是大力实施品牌战略。要通过制定品牌整合规划,集中打造强势品牌,引导一批名牌做大做强。重点打造“一主三特”品牌,即做响做大“宝应湖”中国驰名商标,水生蔬菜主打“荷仙”牌、有机农产品主打“湖西岛”牌、粮食产业主打“宝粮”牌,宝应中华鳖、大闸蟹力争创成地理标志农产品。鼓励龙头企业对这些品牌进行保护和开发,实现品牌开发和产品开发互利双赢。
3、招引知名龙头企业。一是明确招商重点。围绕粮食、水产、水生蔬菜三大产业和有机食品特色产业,重点聚焦央企、上市公司和食品百强企业和台湾、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区域,全力抓招商、上项目,引进和实施一批高成长性、高附加值的基地型、龙头型、补链型项目,全县每年力争招引1个以上知名龙头企业、落地1个亿元以上的农业项目。二是跟踪项目信息。积极跟踪服务、推进荷仙集团与中轻集团、仁恒集团的合资合作,在休闲食品、功能性食品等精深加工领域寻求突破。支持引导水仙、宝粮、宝莲生物科技等具有行业领先地位的龙头企业通过引进战略投资者、上市融资、增资扩股、合资合作等方式开展强强合作,做大做强龙头企业。三是优化招商服务。编制一批农产品精深加工、龙头企业重组上市、现代物流中心建设、有机食品加工园区等产业关联度高的招商项目,落实一批本土龙头企业作为项目嫁接载体,充分利用人脉资源,广泛收集信息,定期进行统计、汇总、更新和筛选,对有价值的信息明确专人及时跟进。收集重点龙头企业与产业发展情况和投资信息动态,为招商一线提供企业背景、产业资料,实现前后联动、无缝对接。优化服务流程,建立重大项目服务的“绿色通道”。
4、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一是认真落实现有政策。全面落实国家和省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的政策,对符合条件的农业龙头企业按规定免征、减征企业所得税等税赋;对农业龙头企业从事种养业及农产品初加工的用电,执行农业生产用电价格,等等。二是积极争取上级政策。联合发改、财政、经信委、科技、开发、国土等部门建立联席会议制度,梳理各类农业项目信息,建立农业项目库,与部、省实现常态化的联络和沟通,积极争取农业产业化、外向型农业、农业开发、中小企业发展等国资投入,统一整合项目,对重点产业、重点企业进行集中扶持。同时,积极争取苏北地区享受的国家和省市优惠政策在我县能够同等享受和执行。三是制定出台扶持政策。建议县政府设立农业产业化发展基金,尽快出台扶持现代农业加快发展的政策意见,重点在农业园区建设、农业重大项目建设、龙头企业提档升级、技改研发、品牌创建、农产品电子商务等方面给予扶持和激励,促进我县现代农业加快发展。
5、切实强化组织领导。一是健全组织服务机制。要把培强农业产业龙头、推进农业转型升级摆在“三农”工作的重要位置,积极争取领导和相关部门对农业产业化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县农业产业化经营工作领导小组要定期研究和决策农业产业化工作中遇到的重大问题,建立完善农业产业化联席会议制度,进一步统一认识,加强与相关部门的统筹协作,形成工作合力,扎实推进。二是健全人才招引机制。吸引农产品加工行业知名院校、专家教授与本土企业开展联合攻关,设立1-2个研究生或博士工作站,向社会公开招聘农产品精深加工和研发方面的专业人才,筹建全县农副产品生产与加工技术研发中心,重点突破蔬菜精深加工、有机食品开发、保健饮品生产等技术,每年要力争开发新品10个以上。三是健全竞争考核机制。对有突出贡献的项目招引人、加工企业负责人、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和科技创新工作者加大奖励力度。县产业化经营工作领导小组在企业间常年开展产品创新、开票销售增幅、品牌创树标兵企业评比,在人才引进、财政项目申报、龙头企业升档进位等方面给予优先扶持和重点扶持。
2015 年12月
第三篇:强措施抓特色增亮点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
强措施 抓特色 增亮点 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
近年来,我们清河镇党委政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三、四、五中全会和上级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这一目标,强措施、抓特色、增亮点,培植壮大杞柳产业,加快发展瓜菜和特色养殖,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党的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全镇农村经济和社会事业实现了快速健康发展。目前杞柳面积达到2万多亩,建成了鲁西南杞柳第一镇,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了4360元。
一、正确引导,积极激发农民调整活力
近年来,我们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注重民意,正确引导,让调整成为群众的自觉自愿行为。前几年,我们也号召农民搞结构调整,但收效甚微,有些农民还栽了跟头,“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大多数农民对进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迈不开步子。针对这一情况,我们党委政府一班人进行了认真研究,认为农民是现实主义者,信守的是眼见为实,只要看到赚钱了,他们才会积极参与。“人叫人干人不干,典型带动一大片”。因此,我们在制定工作思路时,突出做好“引导”文章,让典型引路,让经济能人带头,激发了农民进行调整的生机和活力。按照“宜旱则旱、宜水则水、宜林则林”的原则,发挥优势、突出特色,着力把产业规模调大、结构调优、效益调高,形成了特色明显、优势突出、布局合理、优质高效的“西菜东林南稻麦”的产业格局。一是“外引”。坚持高产、优质、高效,把调整重点放在提高品质和区域化布局上,引进发展名特优新品种,促进优势产业向区域集中,形成生产基地。多次组织村干部、农民代表到寿光、临沭、郯城、新乡等地参观学习反季节蔬菜、杞柳种植加工、特色养殖、优良品种等技术,引进示范推广种植。二是“内树”。树立推介本镇典型,充分发挥其示范带动作用。定期召开经济能人座谈会,及时解决他们的实际问题。经过几年的努力,我们培植树立了巩庄杞柳专业村这一典型。发挥该村的带动作用,带动了附近20多个村发展杞柳种植,面积达到2万多亩,形成了种植、加工、销售等一条龙的经营模式,产生了极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三是“鼓劲”。鼓励干部、能人创业,党委政府明确规定,将产业结构调整作为评先树优、职务调整、晋升工资的重要依据,对成绩显著的现任村干部,增加年工资600-1000元。政策的实行,调动了广大村干部参与调整的积极性,全镇涌现出了一大批带头进行结构调整的村干部。四是“感召”。积极推进“爱心回流”。党委政府时刻注意与外出务工人员保持密切的联系,用乡情、亲情、感情“三情”感化他们,邀请他们回镇投身农业开发。王楼村刘相波创办的养猪厂、相西的王怀彬创办的菌种厂等,就是通过党委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多次上门做工作,才回镇创业的。通过“外引、内树、鼓劲、感召”,目前全镇已发展成为产品特色化、生产规模化、经营市场化的大生产格局,形成了以张集、王楼为中心的万亩大蒜、元葱生产基地和5000亩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以石集为中心的4万亩绿色无公害优质小麦、水稻生产基地;以巩庄为中心,辐射周边20多个村,集生产、加工、销售为一体的2万亩杞柳生产基地和600余亩的杞柳新品种种苗繁育基地;以新刘、田庄为中心的存养量达到15000余只的貉狐特色养殖区;以王楼、杜屯、吕屯为中心的存栏量达16000多头的养猪区;以学屋、新刘为中心的存养量达30万只的养鸡区;以大薛村为中心的鹿洼煤矿塌陷地的渔业养殖区等。同时,培植了诚昌贸易、柳帘厂、菌种厂、振宇粉业、辰龙米业等一大批农字号龙头企业。
二、完善政策,扎实构筑调整保障机制
为优化政策环境,党委政府逐步完善了“三个机制”,将农民“扶上马、送一程”。一是领导机制。始终把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坚持党政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靠上抓,包村人员具体抓,实行层层包保责任制,将任务指标逐项分解,落实到村、到农户、到地块;按照镇《村级量化管理》和《干部规范化管理》的有关规定,列入干部政绩年终考核,严格奖惩。二是政策激励机制。年初,镇党委政府下发了《关于实施经济发展奖励的决定》,出台了十条优惠政策和减免措施。规定凡引资发展一个农副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给予企业投资股东和引进经办人固定资产投资额1%的奖励;内实缴国家税金十万元以上的企业,给企业负责人或股东税金3%的现金奖励;对农民投入资金进行结构调整,在技术、用地、税费等方面给予全方位的扶持。三是投入机制。建立健全了支农资金的稳定投入渠道和增长新机制,去年全镇共落实农村经济发展支农资金3000余万元。同时开展了信贷扶持。镇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出面与银信部门协调,主动承担风险,为农民担保贷款。去年为杞柳种植户担保贷款300余万元,调动了群众种植杞柳积极性,全镇新增杞柳面积8000余亩。
三、优化服务,有力推进产业化进程
镇党委政府在号召群众调整结构的同时,始终把做好服务工作放在首位,坚持“服务农村、服务群众”的宗旨,从基础设施配套、农业技术服务、政策咨询等方面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服务和保障。一是及时提供技术服务。多次聘请农牧专家上课,并深入田间地头进行手把手的指导。近两年来,共组织各类培训班、技术讲座50余次,受训农民达万余人次,编发《农情快讯》58期,印发科技明白纸5万余份。同时要求机关干部“人人学技术、全面搞服务”,广大机关干部坚持自学学技术,经常深入到田间地头,进行耐心指导。二是扶持发展专业协会。党委政府按照“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先后成立了杞柳协会、大蒜协会、养猪协会、养貉协会等专业协会,并指导协会制定章程、工作规范、工作制度等。各协会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准确把握市场信息,强化会员技术培训,加大农业新技术的推广力度,受到群众的广泛欢迎。目前要求加入协会的群众越来越多,达到8000余人。三是着力优化发展环境。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项目,镇政府实行“全程代理”服务,对重点加工企业实行挂牌保护制度。经过近两年的努力,逐步形成了以镇驻地为中心的生产服务区;以清河、石集为龙头、济徐公路为纽带的民营经济发展区;建成了年交易额均在亿元以上的杞柳产品和草编两大交易市场,全镇个体工商户、私营小企业已达1000余家,从业人员达5000余人。四是大力转移农村劳动力。通过二、三产业“带”、小城镇建设“引”、劳力输出“送”,三管齐下,拓宽发展空间,畅通致富渠道。去年全镇劳务转移万余人,涌现出了以魏庄、刘楼等村为代表的“打工村”,以吕屯为代表的“带车打工”队伍等,农民非农产业收入占人均纯收入的比重达40%以上。
总之,在近年来的产业结构调整中,我们做出了艰辛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离上级要求,与兄弟乡镇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下步,我们决心按照这次会议的安排部署,认真借鉴兄弟乡镇的先进经验,认识上再提高,措施上再完善,领导上再加强,围绕“两片一线两市场”,抓调整,抓示范,抓服务,全力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实现由农业大镇向经济强镇的跨越,为全县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第四篇:提升产业规模 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
提升产业规模 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
——对当前我县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调查和思考
农业是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基础。近年来,我县始终坚持把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现代化农业发展中一件带动全局性、方向性的大事来抓,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和谐”为根本目标,不失时机引进温氏、正邦等一批提升县域经济实力的龙头企业,通过“催生、助长、扶强”等战略,以及政府的引导和支持,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实施了“一村一品”工程,积极培植壮大了横江葡萄、肉鸡、肉牛生猪和松脂五大支柱农业特色产业,牵动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这只“牛鼻子”。2008年,全省“一村一品”现场会、全市农业产业化现场会先后在我县召开,并荣膺了“全市农业 产业化先进县”光荣称号。为及时准确掌握我县农业产业化发展进程,县委党校对我县的农业产业化进行了一次专题调研。现就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县农业产业的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县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横江葡萄、肉鸡、肉牛、生猪和松脂五大支柱产业的主抓手,做大做强龙头企业,全县农业产业化呈现又好又快的发展态势。
(一)五大特色产业扬优成势。一是特色产业向优势产业集聚,横江葡萄产业规模不断壮大。现有葡萄种植面积达1.8万亩,集中连片100亩以上葡萄示范基地12块,连片50亩以上的葡萄示范基地39块,初步形成了吉——永公路沿线万亩横江葡萄产业示范带。2008年,全县葡萄总量 达1.5万吨,产值达1.2亿元,辐射19个乡镇,带动农户3800余户,农户种植葡萄每亩纯收入达7000余元,真正实现了“一亩葡萄十亩稻”。二是龙头企业带动,肉鸡、生猪产业发展迅猛。肉鸡产业主要依托温氏、正邦“公司+农户”形式合作养鸡,2008年新增合作养鸡户520户,全县合作养鸡户达3600余户,辐射15个乡镇,年肉鸡出笼量2000万羽,合作养鸡户年纯收入2万余以上。正邦公司已在登龙、安塘、凤凰建成3个大型种猪厂,永阳、大冲、桐坪等5个种猪繁育场和育肥厂正在加紧施工建设,已繁仔猪25万余头,已发展养猪小区7个,生猪产业后劲十足;三是培植肉牛养殖大户,促使传统肉牛产业做大做强。2008年,全县肉牛饲养量达到21万头,其中肉牛出栏11万头,能繁母牛存栏7万头(其中杂交母牛2.8万头),新增35个牛改冷配点,培植登龙乡等15个杂交母牛示范村,培育了固江镇23户杂交母示范户,扶持了敦厚镇24户存栏50头以上的肉牛养殖户,通过培植大户,提升了肉牛品种,壮大了肉牛产业养殖规模;四是松脂产业精深加工,产品附加值进一步提高。我县拥有全省最大的湿地松森林资源,现有湿地松70万亩,依托金安林产有限公司资金、技术、加工、销售一体化产业链条,2008年,年产1.5万吨改性树脂,1万吨共混树脂,完成收入9500万元,带动林农8000余户,为林农带来现金收入4000余万元。
(二)区域特色产业蓬勃发展。各地按照“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发展思路,培植壮大了一批区域特色产业。一是充分发挥生态优势,促进了绿色农业的规模发展。永和、敦厚、梅塘无公害蔬菜种植1000亩,纯收入80万元,登龙粉芋种植500亩,产值200万元,安塘吊瓜种植230亩,纯收入80万元,敦厚娑山枇杷种植面积150亩,产值150万元,永阳花生和萝卜、固江糥米粉、万福、敖城花木基地也初具规模;二是坚持绿色招商、区域养殖业规模进一步提升。万福养鸡产业,通过养鸡专业社与大北农联姻,带动193户农户养鸡,年出笼500万羽,永和尚书、丁家村养鸭产业,通过与江西煌上煌签订购销合同,年肉鸭出笼60万羽,销售金额1000万元,桐坪镇养猪产业,通过招商引资江西红牧禽畜有限公司,建立生猪基地200亩,产业定位是饲养、饮料加工、肉品加工一条完整产业链,固江镇养猪产业主要依托思倍得银湾桥养殖厂和春兴种猪场等龙头企业的带动,辐射带动全镇养猪业发展,2008年全镇出栏生猪4.5万头;三是发挥资源优势,发展渔业和畜牧业。敖城镇利用功阁水库的水面发展鮰鱼网箱养鱼2万平方米,年产鮰鱼400吨,产值400万元,登龙利用荒山荒坡植被多的特点,试养200头波尔山羊,2—3年内可达1000余头,效益十分可观。现在,全县涌现“一村一品”自然村373个,带动农户1.5万余户,“一村一品”特色产业农业总产值比重高达61.2%。
(三)龙头企业迅速崛起,一体化经营初见成效。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农产品生产基地的建立,农业龙头企业也不断壮大。现在,全县共有市级以上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10家,其中省级龙头企业2家,实现年销售收入5000万元以上的龙头企业达到8家。吉安温氏禽畜有限公司、江西金安林产有限公司、江西正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农业龙头企业在全县各乡村已形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有效地促进了农业向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一体化方向转变,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四)社会化服务体系正在形成,专业化水平不断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战略的实施,促进了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形成。全县形成了龙头企业、农技人员以及各类社会化服务组织为依托,以农民自办服务为补充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在政府的引导和支持下,按照“培养能人、健全机制、规范运作”的原则,组建了与产业相对应的横江葡萄、金安林产、敦厚养猪农民专业合作社25家,入社社员6000户,带动农户3万户,建立基地近6万亩,2008年实现产值达5亿余元,初步形成了与主导产业相配套的系列化服务,提高了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
二、农业产业发展的机遇和困难
我县农业产业化经营能又好又快地发展,是与当前党和政府重视“三农”工作这个难得机遇分不开的。虽然农业产业化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仍处在初级阶段。纵观全局,农业产业化要进一步做大做强,还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存在着很多矛盾和深层次的问题。
(一)农业产业发展的机遇。首先,县乡(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农业优势产业,为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近年来县委、县政府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拓宽发展思路,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注重发挥产业化在促进农民增收中的带动作用。今年2月,县委、县政府相继出台了加快横江葡萄、肉鸡、肉牛、生猪和松脂等五大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制定了财政、税收、金融、外贸、农业开发和扶贫等优惠措施,把发展农业产业化重点放在产业上规模、标准化生产、创品牌、搞活农产品流通和提高农业科技含量上来,为农业产业化规模经营提供了良好的政策支撑。
其次,发展农业产业化有深厚的群众基础。我县是传统的农业大县,农民有发展种养的传统习惯,如,车前草、凉薯的种植就是永和镇的传统产业,吉固子是固江镇的传统产业,应该说,发展农业生产化有广泛的群众基础。近年来,通过一大批种养能手的辐射效应,带动了广大农民加入农业产业化经营行列。
第三,独特而丰富的农业资源,为农业产业化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我县属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雨量丰沛、光照充足,四季分明,夏季长,而春秋季短,有利于喜湿的亚热带动植物生长和繁殖。全年平均气温18.3度、无霜279天,平均降水量1457毫米,年蒸发量1068.77毫米。境内河系发达,河川年径流量487.45亿立方米,过境客水472.7亿立方米,水域面积1.1万公顷。功阁水电站的蓄水发电,创造了3.14平方公里的库区可养水面,非常适宜“美国鮰鱼”的生长。永阳、敖城、梅塘、指阳、天河、官田、桐坪、固江、浬田、油田等乡镇由紫色沙岩、沙砾岩、泥质岩构成单斜山地、地势低缓,土层较深厚,加之每年9—10月份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沙田柚、棚柑、脐橙等水果的糖分积累,宜果面积达30多万亩,是果业发展的优越自然条件。
第四,市场发展前景广阔。我县有紧临市中心城区的区位优势,有京
九、吉衡铁路、赣粤高速公路穿境而过的便利交通条件,随着城乡消费结构的升级,拥有广大的消费市场。横江葡萄、肉鸡、肉牛、生猪等主要名优特产品市场供不应求。横江葡萄平均产地批发价达到3.5元/斤,市场销势历年不减,每年8月中旬开始就逐步脱销。这为培植壮大我县特色产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五,技术服务部门发挥了农业科技的领军作用。农技部门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先导,通过农业科技的研发和农业科学技术的推广,不断提高了农业产业化的科技含量,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提供了强有力科技支撑。
(二)影响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不利因素。
1、基地建设滞后,规模效益不够明显。长期受小农经济模式影响,导致主导产业规模小而分散,缺乏种养大户,制约产业发展。全县果业种植面积达到2万余亩,但100亩以上相对连片种植的不多。我县可养水面达7.5万多亩,基本上是四大家鱼养殖,敖城美国鮰鱼还未成拳头产品。去年,由于受金融危机的影响,无法形成具有特色的产业基地,规模效益始终得不到显现。又如,横江葡萄虽成立了“葡萄协会”,但在生产和销售上,依然各行其道,果农仍靠零打碎敲销售。
2、加工型龙头企业少,产品销售渠道狭窄。目前我县水产、果业还是其他经作茧自缚,没有一个农副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仅有温氏、正邦几家养殖大型企业。敖城美国鮰鱼养殖年产400多吨,全靠鲜活外销,其他水产也是如此,养殖效益低下,水果因缺乏冷藏设施,特别是在去年果业丰产的时节,果农都怕销不出去,各类柑桔均价只有1.5元/公斤左右,丰产不丰收;车前籽是永和镇的一项传统产业,早在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连续几年,只要种植了车前草的农户,亩均收入都在3500元左右,是一项真真实实富民产业,但因本土加工型龙头企业缺乏,销售渠道狭窄,市面替代产品的出现,加之科技攻关不力,该产业基本萎缩。
3、资金投入不足,产业发展缓慢。据测算,新增果业面积1亩。需投入资金3000元,兴建一座养殖规模在1000羽左右的鸡舍,农户需投入3万元左右,如果稍大些,则要前期投入10万元左右,当然养殖利润也高达30%左右,群众普遍反映积极性较高,但是苦于资金的缺乏,大多数群众只能眼看别人赚钱。这些年,农民通过外出务工,收入有所增长,但因改善居住条件,加之种养技术缺乏,风险保障还不健全,又据信用联社的规定,每户小额贷款5000—10000元之间,种种因素制约,有碍于产业经济的发展。
4、品牌效应发挥不充分。我县“横江葡萄”已被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确定为“绿色食品A级标准”,敖城的美国鮰鱼养殖基地、登龙香芋种植基地、固江、登龙、永阳等地的吉安黄牛、具有一定知名度的温氏、正邦养殖基地等,其中有的产品因缺乏统一管理和经营,没有达到品牌效应。
5、专业市场发展缓慢,服务功能不健全。我县农副产品市场规模小、服务功能残缺,大多农产品处于零散交易状况。如,横江葡萄虽是全省知名的农业特色品牌,但没有专业市场集中交易,果农仍是零打碎敲销售,吉安黄牛只有固江兴建了一座专业市场,但配套设施较差,服务功能不全,时有闲置,肉牛基本上处于靠牛牙人媒介交易。货运物流成本也较高,据调查,敖城等地养鸡利润较凤凰、敦厚、永和等周边乡镇就较低,产业基地与市场距离拉大,有的产品转化不了商品,使一些农民的种养只好自给自足,停留在自然经济状态。
6、农技人员严重不足,服务体系尚不健全。我县农业局渔政站,现有专业技术人员5人,他们要承担渔政、科研、技术指导、科技推广等职责,而全县可养水面达7.5万亩,遍及19个乡镇;果业局现有专业技术人员8人,畜牧兽医局现有专业技术人员16人(含机关工作人员),他们还要承担全县的检验检疫工作,目前这些专业技术性较强的单位,又面临参公转型,势必会影响工作积极性。显而易见,要靠现有的科技力量来扶持产业的发展,必力不从心。同时,由于龙头企业、合作组织较少,且本身技术人员不足(据调查,温氏养鸡在永阳片的技术人员只有2人,一旦发生疫情,很难随叫随到),导致难以形成规范完善的服务体系,农户与市场、企业之间的联系、信息不及时、不对称,产业发展风险较大。
三、提升产业规模,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 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战略,是一项促进农村改革与发展的系统工程。我们认为,在推进我县农业产业化经营过程中,应以增收富民为目标,突出做好以下方面的工作。
(一)明确发展思路,选择产业组织生产模式。
要按照市场化的理念,来谋划农业发展,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在全县形成一批特色鲜明、具有规模效益、品牌效应和产业聚集力的农业产业群。重点建设横江葡萄、温氏养鸡、正邦养猪和松脂五大主导产业,大力发展油茶、养鸭、花生、香芋、车前籽、花木、菌菇、蔬菜、枇杷等一批区域性特色产业,从种植业和养殖业的源头抓起,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构建具有浓郁地方特色和市场竞争力的现代农业体系。
要用工业化思维来推进农村经济发展,按照“政府引导、示范带动、公司(协会)运作、群众参与”的原则来选准产业组织生产模式,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积极构建与现代农业产业相匹配的现代农产品加工体系,延长产业链,提高农产品加工增值能力。“政府引导”即政府通过在征地、土地流转、奖金扶持、贴息贷款、小额信贷、技术服务、产品销售等方面提供服务,出台一系列优惠措施及奖补办法等,引导群众自觉自愿投身于产业开发。“示范带动”即:凭借能人效应、发挥大户的示范带动作用,引导带动更多农户投入产业开发。“公司(协会)运作”即乡、村成立协会或合作组织,通过“招商引资、外引内联”的办法,成立公司(协会),采取“协会+基地+农户+市场”或“公司+基地+农户+市场”等多种形式对农户实行统一规划、统一供苗(种)、统一技术指导、统一品牌、统一销售等方法,引导农户由传统生产向规模生产转变,形成融育苗(种)、生产、销售为一体的可持续发展的组织生产形式。“群众参与”即积极引导群众以个体民营或联户入股的形式参与产业开发,鼓励有一定经济实力和技术的农户、单位、个人参加产业开发,推动我县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二)积极整合资源,加大资金扶持力度。
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需要政府的重视和扶持。一是积极整合农业资金。在不调整原有管理体制,不改变资金原有性质的前提下,将农业开发、老建扶贫、农业、水利、财政等专项资金有机捆绑,按照统一规划,重点向产业化经营项目倾斜,逐年加大对横江葡萄、肉鸡、肉牛和生猪特色产业的扶持力度,进一步做大做强产业。同时,财政要安排要一定的资金对万福养鸡、永和养鸭、敖城鮰鱼等一批区域特色产业进行适当奖补,加快区域特色产业的发展,做强产业、做大规模。二是创新融资机制,建立新型信贷联合体。为多渠道筹集资金,破解农户增加对产业化建设的投入农村信贷难的问题,要积极探索创新融资机制,组建 “政府+金融机构(信用社+保险公司)+龙头企业+农户“新型信贷联合体,通过建立信贷担保机制,贷款贴息制度和自然灾害的保险制度,有效地解决农户资金少、贷款难、风险大等问题。
(三)破解发展瓶颈,大力培育龙头企业。产业化的提升关键要有一批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各级政府要继续把加强农业龙头企业建设作为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关键来抓,开展规模提升行动。要围绕区域特色产业,按照“扶优扶强“的原则,培育一批起点高、规模大、覆盖面广、辐射带动力强、产业关联度高、产品市场前景好的农业龙头企业。一是引导现有龙头企业向外延扩大,把龙头做大。对现有具备一定规模农副产品加工企业采取城乡联姻、内外嫁接、合作联营、技术改造等措施,建成一批技术起点高、牵动力强、辐射面广的龙头企业;二是围绕横江葡萄、肉牛等特色产业开展农业招商,引导有实力的工商贸企业进入农业产业化行列。龙头企业介入农业项目开发,无论是在市场、资金、技术上,还是在产品的规模和技术含量上都要有一个较高的起点,同时,对横江葡萄、肉牛产业的产品开发、质量安全、产品附加值以及市场竞争力上要有显著的提高;三是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引导小型分散的加工企业聚拢成龙。目前,我县农产品加工企业普遍规模小,低档次,因此,要引导现有加工企业通过联合兼并、技术改造等办法,提高产品质量,促进企业上规模、上档次,走集团化经营道路;四是引导农业龙头企业实施农业的名牌战略。龙头企业要率先采用国际国内先进标准,实施品牌战略,以标准创品牌,靠品牌拓市场,向品牌要效益,以带动产业的发展。
(四)加大科技扶持力度,健全技术服务网络。
产业要持续发展,必须依靠科技,提高科技含量。一要加强对农业技术推广人员、产业种养大户的培训,组织编写农业产业生产实用资料发给农户;二要加强科技推广体系建设,形成县级以科研、培训、咨询为主,乡镇以示范推广为主,村级以技术指导为主的科技推广网络;三是跨乡镇成立水产、果业、兽医等站所,人员从现有农技人员中抽调,不足从涉农在大中专毕业生中考聘,人员及工作经费从县财政解决;四是积极发展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抓好产业协会建设,配备产业专干,真正帮助农户解决产业生产技术问题。
(五)强化组织领导,搞好部门配合。发展产业一要加强领导,县乡要分别成立农业产业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进一步明确工作职责,切实制定好本级农业产业规划,协调产业化发展中的各项工作;二要强化目标管理,县政府要求各乡镇要明确发展产业的任务,并纳入目标考核,制订相应的奖惩办法;三要加强部门合作,形成合力。县产业化办、财政、农业、林业、果业、水利、国土、老建、农业开发、保险公司、信用联社等职能单位,应按照既分工又协作的要求,积极做好项目的跟踪服务。
第五篇:关于加快培育旅游支柱产业推进旅游经济强省建设的
中共湖北省委、湖北省人民政府
关于加快培育旅游支柱产业推进旅游经济强省建设的决定
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充分发挥旅游业在推动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中的作用,现就加快培育旅游支柱产业、推进旅游经济强省建设作出如下决定。
一、统一思想认识
(一)充分认识旅游业的地位和作用。旅游业是战略性产业,资源消耗低,带动系数大,就业机会多,综合效益好,是当今世界发展最快、前景最广阔的新兴产业之一,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加快培育旅游支柱产业,推进旅游经济强省建设,更好地发挥旅游业在促进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中的抓手作用、在构建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中的引擎作用,对于优化经济结构,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拉动消费需求,扩大社会就业,推进全面开放,构建和谐社会,把湖北建设成为促进中部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各地各部门要充分认识旅游业的地位和作用,进一步统一思想,切实把旅游业发展摆上重要的工作日程。
(二)切实增强建设旅游经济强省的紧迫感。我省旅游资源丰富,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旅游业发展势头良好,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但我省旅游资源优势还没有很好地转化为旅游经济优势,旅游业发展整体水平还不高,与国内先进地区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与人民群众对旅游业发展的新期待还不相适应。当前,全国特别是周边省份加快旅游业发展步伐,对我省旅游业构成了巨大竞争压力;我省“两圈一带”战略的实施,又对旅游业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各地各部门要有“坐不住”、“等不起”、“慢不得”的紧迫感,强化措施,加大力度,努力推动全省旅游业新一轮大发展。
二、明确总体思路
(三)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旅游业放在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高度,贯穿于实施“两圈一带”战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全过程,紧紧围绕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充分发挥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促进和带动作用、在服务业中的引擎和龙头作用,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发展理念,深化改革开放,加快发展步伐,把旅游业建设成为我省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努力实现我省由旅游资源大省向旅游经济强省的跨越。
(四)发展目标。到2015年,全省年接待海内外旅游者3.5亿人次以上,实现旅游总收入3000亿元以上,相当于全省同期GDP的12%以上;提供直接就业100万人,带动城乡间接就业600万人。培育3—5家国内知名的大型旅游企业集团;5家以上旅行社进入全国“百强”行列;4A级以上旅游景区达到100家以上,其中5A级旅游景区8家以上;四星级以上饭店达到150家,其中五星级饭店30家以上;优秀旅游城市、旅游强县达到40个以上;湖北旅游名镇达到40个以上,旅游名村达到200个以上,星级“农家乐”达到2万家。到2015年,一批在全国具有影响力和竞争力的核心旅游品牌进一步彰显,旅游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旅游服务质量进一步提高,使我省成为特色鲜明、品质卓越、便捷舒适、管理上乘的综合性旅游目的地。旅游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旅游市场主体不断壮大,旅游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旅游产业素质不断提升,旅游业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功能得到充分发挥,从而促进生态环境、经济结构、社会关系、城市建设、农村面貌和精神文明的新变化。
(五)基本原则。一是坚持政府主导与市场运作相结合。加强政府宏观调控、公共服务和市场监管,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二是坚持以人为本和强化管理相结合。安全第一,规范有序,寓管理于服务之中,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旅游消费需求。三是坚持区域合作与扩大开放相结合。加强两大旅游圈之间及与周边省份的合作,扩大旅游业对外开放与交流合作,提高旅游业发展水平。四是坚持科学开发与永续利用相结合。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加强资源和环境保护,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发展道路,实现速度、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五是坚持重点突破与整体推进相结合。既立足长远,整体谋划,又着眼当前,抓住重点区域、重点景区和关键要素、关键环节优先予以突破。
三、突出工作重点
(六)科学制定旅游发展规划。围绕旅游经济强省建设的目标,认真编制旅游产业规划,进一步优化区域旅游布局。以武汉为龙头,加快建设武汉城市旅游圈,积极构建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充分发挥武汉市的龙头带动作用,强化武汉市的旅游集聚功能、综合服务功能和辐射带动功能,使之成为中部地区最大的商务会展型、都市休闲型旅游中心城市和长江流域最具成长性的旅游集散地。大力整合武汉城市圈旅游资源,推进旅游联合体建设,提升旅游品质,加快形成以温泉、湖泊、湿地、山岳、森林和乡村风貌为载体的生态休闲旅游板块,以历史文化、都市文化、宗教文化、农耕文化、工业文化为载体的文化旅游板块,以革命遗迹遗址为载体的红色旅游板块,使之成为全国重要的区域性旅游目的地和旅游业“两型”社会建设的典型示范区。积极构建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打造旅游精品,加快形成以“一江两山”为核心的全国一流、国际知名旅游品牌,以荆楚文化、三国文化、炎帝文化为支撑的历史文化旅游板块,以土苗风情和清江山水为依托的生态文化旅游板块,使之成为集生态观光、休闲度假、民俗体验、文化考察、健身娱乐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圈和全国生态旅游发展的典型示范区。
(七)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优先改善交通条件,按照互联互通、方便快捷的原则,构建以航空、铁路干线、城际铁路、高速公路、骨干航道为主骨架,旅游公路、旅游航道及旅游站场为补充的现代综合旅游交通网络。加快把武汉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区域枢纽机场,开通直达主要客源地的国际航线,改造完善宜昌三峡机场、恩施机场、襄樊机场,新建神农架机场,力争建设武当山机场。进一步发挥武汉作为全国四大铁路客运枢纽之一的辐射带动作用,增开武汉至省内各重要旅游城市的客运专列。加强长江黄金水道建设,加快旅游航道整治,新建和改造一批重要旅游码头,形成若干条水上黄金旅游线路。在完善全省干线公路网络的同时,所有景点均有道路状况良好的旅游公路连接,重要景区均可半小时内到达该区域骨架公路。旅游集散地、目的地城市开通至近郊主要景点的城市公交线路,开通至本区域内主要景点的旅游客运专线。加快建设旅游集散地和景区的供水、供电、通讯、污水垃圾处理、环境监测、停车场、旅游厕所、旅游安全等基础设施。
(八)加快重大旅游项目建设。立足于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品质运营,发挥政策引导作用,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承接国内外资本转移,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加快建设一批具有重大示范效应和产业拉动作用的重大旅游项目。武汉城市圈重点推进华中地区游客服务中心、武汉市大型主题公园、武汉市大型标志性景观和武汉城市圈大型乡村旅游区(乡村主题公园)等项目,实施武汉大东湖地区、大别山地区、武汉“两江四岸”地区和咸宁温泉城等区域旅游资源整合工程。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突出生态和文化优势,优先打造以长江三峡、武当山、神农架、清江和荆楚文化为依托的大型旅游综合体,推动旅游业提档升级。规划建设一批特色鲜明的旅游城市旅游强县和名镇名村名街、一批旅游商品研发项目、一批高档次饭店项目、一批游艇俱乐部项目。推进文化与旅游的融合,充分发挥我省舞台艺术精品突出的优势,整合和推出观赏性、互动性强的精品剧目和情景艺术项目;借助全省一县一品文化建设工程,打造特色文化旅游项目。加快旅游项目工作进程,尽快建成一批旅游项目,建立和完善旅游项目库,策划遴选储备一批旅游项目。建立旅游项目建设准入机制,重点把好环境关、特色关、品质关,打造一批旅游精品名牌。建立旅游项目开发激励机制,通过政府引导投入,吸纳各类资本兴办旅游项目。建立旅游项目绩效评估与退出机制,防止旅游资源低水平开发,提高旅游资源利用效益。
(九)壮大旅游市场主体。放宽旅游市场准入限制,鼓励各类资本公平参与旅游业发展,鼓励不同所有制企业依法投资旅游产业。支持企业兼并重组,着力培育一批有实力、有竞争力的骨干旅游企业。通过资本扩张、品牌输出、特许经营等手段,推动旅游企业联合经营,促进旅游企业规模化、集团化、网络化发展。鼓励和引导有条件的旅游企业面向资本市场融资,重点支持成长性好、竞争力强的旅游企业做大做强,并力争2-3家上市。促进中小旅游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形成以大企业为主导,大中小企业协调发展的格局。积极引进国内外战略投资者和知名品牌,积极发展中外合资和外商独资旅行社。支持有条件的旅游企业“走出去”,实行跨地区、跨国境连锁经营。利用高新技术创新旅游开发和管理模式,提高旅游企业的科技含量。
(十)大力拓展旅游客源市场。坚持以国内旅游为重点,大力开发省内旅游市场,深度开发周边旅游市场,重点开发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旅游市场。积极发展入境旅游,巩固日韩、东南亚、港澳台等亚洲传统市场,拓展西欧、北美、澳洲等中远程市场,培育北欧、南亚、南美、俄罗斯及东欧等新兴市场。加大对外宣传促销力度,塑造推广湖北旅游整体形象,着力培育湖北旅游精品名牌,增强我省旅游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建立部门联动机制,把旅游宣传纳入全省对外宣传、文化交流、经贸推广等活动之中。整合各种新闻媒介资源,构建立体宣传网络,实现旅游宣传常态化。创新旅游营销方式,把传统促销方式与网络营销、联合营销、事件营销等现代手段结合起来。加强对外开放与营销合作,在国内外主要客源市场设立办事处。重点办好中国长江三峡国际旅游节、华中旅游博览会,支持各地举办有特色的节庆会展活动,着力培育旅游节庆会展品牌。
(十一)改进旅游公共服务。建设和完善主要城市旅游集散换乘中心、综合性游客服务中心和重点景区游客咨询服务中心。建立和完善全省自助自驾旅游服务网络、旅游质量安全监控系统。强化旅游公共信息服务,建立功能齐全、方便快捷的全省旅游公共信息服务体系,完善12301旅游服务热线。完善景区、道路、城市旅游标识系统,在省内主要媒体和游客集散地开展旅游公益广告宣传。完善旅游统计制度,建立旅游统计体系。及时发布旅游者出游流向和目的地接待流量信息,引导旅游者合理流动。加强旅游应急管理,建立全省旅游应急预警和应急救援体系。
(十二)努力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加强旅游法制建设,完善地方旅游法规体系。建立省级旅游执法总队和各级旅游执法机构,健全旅游行政执法体系和质量监督网络。大力推进依法治旅,强化旅游市场监管,打击违法违规经营行为,优化旅游消费环境。推进旅游行业标准化建设,建立覆盖全行业的地方标准体系,抓紧制定并实施旅游环境卫生、旅游安全、节能环保等标准,重点保障餐饮、住宿、厕所的卫生质量。引导企业创建产品品牌和企业品牌,鼓励专业旅游管理公司推进品牌连锁,促进旅游服务创新,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发挥旅游行业社团组织作用,促进行业自律。开展行业文明创建和诚信建设,推进旅游行风建设。逐步建立以游客评价为主的旅游目的地评价机制,不断提高游客满意度。
(十三)推动旅游业转型升级。创新旅游发展理念,推进旅游产品开发模式由单一观光型向多元复合型转变,旅游经营模式由单一形式竞争向综合品牌竞争转变,旅游效益增长模式由单一门票经济向综合产业经济转变,旅游产业发展模式由单一旅游行业向大旅游产业转变。加快旅游业与三次产业的融合,拓展旅游新领域,发展旅游新业态,使旅游新业态成为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的最直接体现。着力发展生态旅游、森林旅游、商务旅游、体育旅游、工业旅游、农业旅游、医疗健康旅游。把旅游房车、邮轮游艇、景区索道、游乐设施和数字导
览设施等旅游装备制造业纳入鼓励类产业目录,大力培育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休闲、登山、滑雪、潜水、露营、探险、高尔夫等各类户外活动用品及宾馆饭店专用产品。
(十四)推进旅游业低碳发展。实施旅游节能节水减排工程。支持宾馆饭店、景区景点、乡村旅游经营户和其他旅游经营单位积极利用新能源新材料,广泛运用节能节水减排技术,实行合同能源管理,实施高效照明改造,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创建绿色环保企业。五年内将星级饭店、A级景区人均用水用电量降低20%。合理确定景区游客容量,严格执行旅游规划及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加强水资源保护和水土保持。积极倡导低碳旅游方式。
四、加大政策支持
(十五)加大政府投入。各级政府要把旅游业发展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加大对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各级财政要加大对旅游宣传推广、人才培训、公共服务的支持力度。省级旅游专项资金重点用于旅游宣传推广、旅游规划编制、旅游人才培训、旅游公共服务、旅游发展奖励和旅游重点项目引导性投入。中央和省安排的促进服务业发展、扶持中小企业发展、小城镇建设、移民后扶、节能减排等专项资金,以及其他与旅游业相关的资金,要对旅游项目予以支持。各地应根据财力状况,安排相应的旅游专项资金,支持旅游业发展。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扶持和引导作用,推动多渠道资金投向旅游业。
(十六)加大金融扶持。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大对旅游企业的支持力度,对新建、扩建、改建旅游项目优先安排贷款资金。支持符合条件的旅游企业进行资本运作,通过股票上市、企业债券、项目融资、产权置换等方式筹措资金。制定完善旅游项目贷款贴息财政补贴办法,促进社会化融资。创造条件,组建旅游企业信用担保平台,逐步建立健全旅游产业融资担保体系。积极推进金融机构和旅游企业开展多种方式的业务合作,探索开发适合旅游消费需要的金融产品,增强银行卡的旅游服务功能。
(十七)优化土地资源配置。认真做好旅游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衔接,将旅游项目建设用地纳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建设规划,对重大旅游项目的新建、改建、扩建等确需调整土地规划的,可依法申请调整。列入全省重点项目的重大旅游建设项目用地计划由省专项安排。在投资和绿化工作落实的条件下,对以有偿方式取得旅游景区国有土地使用权,并用于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或旅游资源开发的土地,使用出让期限最长为40年,期满可申请续期。非政府单项投资1亿元以上的旅游项目建设取得土地使用权,植被恢复费、配套费等规费可由受益地方政府按适当比例奖励给项目单位,土地出让金按合同约定方式缴纳。
(十八)落实税费价格政策。投资经营旅游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项目的企业、投资旅游景区开发达到有关条件的企业,享受国家规定的税收优惠政策。旅行社、旅游景区、旅游饭店等旅游企业每年发生的宣传广告费用,可根据有关规定税前扣除。旅游饭店实行与一般工业企业用水、用电、用气、用热同价。旅游商品生产企业为开发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所发生的符合税法规定条件的研究开发费用,按照有关政策规定予以优惠。旅游企业实施节能减排技术改造项目,按照有关政策规定予以财政补贴。旅行社可以接受机关、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的委托,为有关公务活动提供交通、住宿、餐饮或者会务服务。
(十九)完善旅游发展激励政策。对被评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旅游强县、湖北旅游强县、4A级以上旅游景区、全国工农业旅游示范点、五星级饭店(游船)、金叶级绿色旅游饭店的单位和进入全国“百强”、接待入鄂旅游人数居全省前五位的旅行社分别给予奖励。对引进10亿元以上投资且建成营运的重大旅游项目的市(州)政府,给予奖励。
五、加强组织保障
(二十)切实加强领导。成立湖北省旅游产业发展委员会,主任由省长担任,常务副主任由常务副省长担任,副主任由省政府分管领导担任,成员由省委、省政府分管秘书长,省委组织部、省委宣传部、省委统战部、省委政研室、省委财经办(农办)分管负责人,省编
办、省发改委、省经信委、省教育厅、省民宗委、省公安厅、省民政厅、省财政厅、省人社厅、省国土资源厅、省环保厅、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省交通运输厅、省水利厅、省农业厅、省商务厅、省文化厅、省卫生厅、省外侨办、省地税局、省体育局、省统计局、省工商局、省林业局、省质监局、省旅游局、省物价局、省政府研究室、省工商联等部门主要负责人组成,定期研究旅游业发展重大问题,统筹推进全省旅游业发展。委员会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省旅游局,负责具体日常工作。各成员单位立足自身工作职责,协调互动,通力合作,形成发展大旅游的整体合力。
(二十一)营造良好发展环境。优化商务环境,打破行政和行业壁垒,消除地域歧视,鼓励各类企业跨行业、跨地区、跨所有制发展旅游业;建立和完善引导性、激励性机制,为基层和企业办实事。优化政务环境,规范审批行为,简化审批流程,扩大网上审批,提高行政效率;简化通关手续,争取口岸升级和落地签证,为海外旅游者来我省旅游提供便利。优化监管环境,建立相关部门与旅游部门联动执法检查机制,减少对旅游企业的干扰,减轻旅游企业负担。优化舆论环境,扩大旅游宣传,营造全社会关心旅游、支持旅游、发展旅游的良好氛围。
(二十二)创新旅游发展体制和机制。建立大旅游发展机制,整合全省各类旅游资源,形成大旅游、大产业、大市场的发展格局。创新旅游管理体制,强化旅游行业管理职能。改革旅游景区管理体制,完善旅游景区经营机制,依法推进旅游景区所有权、管理权、经营权分离。选择部分县市作为全省县级旅游管理体制改革、旅游景区体制改革和旅游产业发展综合改革试点单位,总结经验,逐步推广。
(二十三)加强旅游人才队伍建设。实施旅游人才培训和鉴定的“千万十”工程,每年培训一千名旅游职业经理人、一万名导游和领队、十万名各类旅游职业技术工人。有效整合和利用全省旅游教育资源,鼓励支持旅游院系学科发展,培养各类旅游人才。加强旅游人才培训基地和机构建设,建立多层次旅游培训网络,对旅游从业人员开展经常化专业培训。注重旅游高端人才的引进,优化我省旅游人才结构。建立和完善旅游职业资格和职称制度,健全职业技能鉴定体系,培育职业经理人市场。把培养旅游专业大学生纳入“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为湖北旅游名村建设提供人才支撑。依托中国旅游研究院武汉分院,加强旅游基础理论和应用课题研究。
(二十四)加强监督考核。通过试点,积极探索旅游业发展目标任务考评机制,把旅游业发展目标任务纳入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体系,纳入县域经济发展综合评价考核指标体系。开展旅游发展先进县(市、区)评选活动,推动县域旅游经济发展。建立健全激励约束机制,对推进旅游业发展贡献突出、成绩显著的地方、部门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