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 推进农村城市化进程
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 推进农村城市化进程
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 推进农村城市化进程
沈志兰
一、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实意义
随着上海经济重心的东移和“浦东金三角”发展战略的构建,地处发展极的南汇正进入 跨越式发展阶段。“两港”建设,临港综合经济开发区,国际医药园区等国家级、市级重大 项目的启动,及南汇区新一轮城镇规划的实施,有力地推动了南汇区农村城市化建设的步伐。
据预测,到2010年,中国的城市化水平将达45%,而南汇区到2010年的城市化水平预见 将达59%,2020年达75%,其中,海港新城将达90%。南汇目前城市化率仅为28%,与上述 目标存在巨大落差。正在建设的海港新城现有1.1万人,预见2010年将达15万人;惠南新城 现有人口13万,预见2010年将达30万;正待启动的临港工业区,按有关资料预测也将达40万 人口。然而,与此同时南汇区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急剧攀升的问题日趋突出。我们认为,促 进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农村城市化进程中较为现实可行的重要途径。首先,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为提高南汇区城市化水平提供了人力资源保障。其次,大量的农村 剩余劳动力还将融入南汇区开发建设大军,为南汇区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作出贡献。再次,农村劳动力转移可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和文明程度,确保社会稳定。为 此,我们就这—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二、南汇区农村剩余劳动力现状、特点
统计数据显示,至2001年末,南汇区农村人口为574273人,农村劳动力资源为398420人,使用劳动力为366056人,可见其中32364人为显性剩余劳动力。若按2001年南汇区粮食和 经济作物亩均纯收入486元测算,要达到人均2240元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线,则南汇区40540 0亩耕地仅能承载88130个劳力,那么在农村劳动力总量中的166749个务农劳力中,隐性剩余 劳动力78619人,达48%。如此推算,至2001年末,南汇区共有农村剩余劳动力110983人。
在这些剩余劳动力中,有8.16万人有非农就业意向。通过调查,这一群体中,36岁以 上者占52%,26~35岁者占38.5%,16~25岁者占16.5%;大专以上者占4%,高中者占10.5%,初中及以下者占85.5%;具有中级技能者占1.96%,初级技能者占25.86%,传统工(农村五匠)者占33.21%,无技能者占38.9%。
由此可见,在有非农就业意向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中存在着年龄偏大、文化程度较低、技 能缺乏这一共性,其余3万多剩余劳动力中,这一情况就更为严重。这些问题的存在,客观 上阻碍南汇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非农转移。
三、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制约因素
(一)小城镇建设缓慢,传统二元化户籍制度的束缚
小城镇建设是上海郊区农村城市化的最便捷、最有效的首选途径。南汇区小城镇建设的 外部环境和发展形势总体较好,但全区目前经济和社会的高速发展要求相比,显得过于缓慢。全区城镇体系的新城、中心镇、一般集镇的规划还处在修编阶段,有些小城镇在功能布局、基础设施配套等方面还有所欠缺,影响城市整体功能的发挥,特别是未能达到对农村剩余 劳动力的转移的预期效应。
传统的农业、非农业二元化户籍管理制度,在就学、参军、就业、社会保障等方面对两 种不同身份的公民作了硬性区分。农民只能通过升学、征地等很少的通道才能转为城镇户口,大量农民无法改变身份,离开土地。资料显示:自1993年至2002年12月31日止,全区共计 办理征地农业户口“农转非”40407人,占2002年未农业人口的7%。同期,非农人口占全区 人口的28%。不少已经转向非农产业的农民仍与土地保持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农民既不把非 农产业作为自己的长久生存保障,脆弱的农业也不可能确保农民的收入来源。
(二)非农产业吸劳能力相对下降
1、二、三产业欠发达,农村劳动力转移缺乏产业支撑。现阶段全区二、三产业欠发达,农村劳动力转移还比较缓慢。企业对劳动力的需求量远远小于劳动力供应量,特别是—些 招商企业在有效转移农村劳动力方面没有达到预期效应,出现农村劳动力回流现象。1991年,南汇区非农产业吸纳农村劳动力251867人,占劳动力总量的73%。2001年,非农产业吸纳 农村劳动力199307人,占劳动力总数的54%,下降了19个百分点。
2、产业结构调整,资本有机构成提高。近年来,南汇区产业结构特别是工业结构进行 了优化调整,固定资产技术装备不断提高,一些劳动密集型的传统产业逐渐减少。
3、企业纷纷转制,本地劳动用工持续下降。南汇区企业转制已基本完成,在工业企业 中,股份合作、外资企业、民营企业等多种投资主体的企业达664户,占规模以上企业总数 的55%。这些企业十分注意比较用工成本,在压缩用工总量的同时,更多地招录价廉外来劳 动力,以此增强对外竞争能力和盈利能力。
(三)农业自身容纳能力不断削弱
1、农民赖以栖身的土地资源日益减少。据统计,近年来,全区每年减少2万亩耕地。目 前,南汇区人均耕地不足0.6亩,大批农民失去了土地。随着两港建设高峰的到来,越来越 多的土地将被用于非农建设,土地资源日益减少,有限的土地积累了过剩的劳动力。据统计,目前,全区人均耕地小于0.2亩的64个生产组中,农业人口16888人,实际可耕地面积仅 为1930亩。如三墩上塘二组,12.6亩耕地上承载着365人的农业人口。如按税费改革耕地亩 均收入为693元标准测算,12.6亩耕地的总收入为8731.8元,人均23.93元,大大低于农 村生活基本保障线,这些过剩的劳动力为了生计,急需转移。
2、产业弱势明显,效率不高,结构不尽合理。从1991年~2001年10年间,全区农业总 产值从85421万元(90年不变价,下同)增加到196149万元,增幅129%,而同期工业总产值从 529107万元增加到3387141万元,增幅540%,与工业相比,农业发展速度缓慢,其原因主要 是:一方面,农业自身效率不高,生产规模化程度不高,生产力水平低下。据区农委资料,南汇区粮食作物的亩均纯收入为150元,经济作物为亩均650元,大量的农业设施、化肥投 入并未得到满意的收成,种植业边际效益逐步递减。另一方面,农业产业化、组织化水平低 下,延伸产业吸纳能力有限。历史上有名的彭镇小绍兴三黄鸡,近年来也曾先后涌现大团桃 子、三墩甜瓜、新场矮脚青菜等,但这些生产方式从严格意义上说还是农民自发的小打小闹,其产业化、组织化水平亟待提高。据有关资料反映,发达国家的农业产前、产中、产后的 产值比例为2∶1∶7,发达国家对农产品的加工约占总量的80%。而我们的农业产前即农药 和种子占农业产值的60%左右,而这部分利益绝大部分流向农业以外的产业。据统计,到目 前为止,全区为农业提供产前、产后服务的新经济组织80家,农业“龙头企业”总量少、规 模小、效益有限,农产品深加工企业数量少、门类不齐,全区区级仅有农产品加工企业14户,占比5.8%,且总体经济效益不佳。
(四)尚未形成促进农村劳动力充分就业的机制
1.政府管理机制尚未理顺。镇级机构改革后,成立镇劳动与社会保障中心,农村劳动力 的就业服务已纳入其职能范围,但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管理、服务相对欠缺。
2.政府责任体系尚未建立。目前,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就业指标尚未纳入镇级政府的考核 体系。这就带来了工作重心一定的偏差。在招商引资工作中,更多考虑的是招资项目金额的 大小,较少考虑能提供多少就业岗位。至于对农民的职业培训、就业援助等工作,在议事日 程上几乎排不上号。
3.农村劳动力市场尚未建立、健全。南汇区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尚处于自发性和偶然性阶 段。全区没有面向农村劳动力的统一管理的市场体系;社区性劳动服务中心尚未向农村劳动 力开放;社会性劳务中介公司数量有限,大多处于小打小闹阶段。
四、加快城市化步伐,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建议
(一)转变观念,提高认识
南汇区农村剩余劳动力状况令人担忧,农村劳动力转移是农村城市化、农业现代化、农 民市民化的关键,是社会稳定、政局稳定的基础。农业剩余劳动力问题,不仅是重大的经济 问题,也是重大的政治问题,关系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我们要充分认识到现阶段农村剩余 劳动力转移问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加强领导,把这一工作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着力点,当作落实江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抓住南汇区两港建设和城市化发展 的机遇,加快解决速度。
(二)强化政府职能,建立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机制
1、加快小城镇建设,推进城镇户籍制度改革。加快南汇区城镇化进程,本着统筹兼顾,协调发展的原则,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实现城镇化与工业化的同步发展。利用小城镇的 区位优势,促进农村劳动力、资金、技术等要素的优化配置,引导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地 转移。
根据南府办(2002)116号文件精神,加速推进小城镇户籍制度改革和农民子女“农转非 ”工作,逐步改革现行的农业、非农业二元化户口管理模式,缩小城乡差别,让农民充分享 受改革开放的成果,加快农民市民化进程,从制度上开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通道。
2、政府推动,政策扶持。首先,要打破城乡二元用工体制。凡城镇下岗职工再就业享 受的优惠政策同样适用于农村剩余劳动力,将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纳入全区就业和城市化整 体规划。其次,按照《上海市农村非农就业工作实施意见》和南汇区委、区政府《关于促进 就业工作的若干意见》,宣传、贯彻鼓励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的优惠政策,优先实现每户家 庭夫妻双方有—人就业的目标。
3、转变职能,建立责任体系。要把促进农民就业的指标列入镇党政班子的目标考核体 系,且考分权要有一定比例。要确立以区劳动部门为主,其他部门配合的责任体系,形成社 会各方共同参与、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各镇要加快劳动和社会保障中心的建没,作为镇级 政府管理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的职能部门,成为区、镇两级就业服务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完善服务功能,将促进农民就业、服务农民就业作为中心的主要工作职责。
(三)发展经济,创造更多的就业空间
发展是硬道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根本出路是发展地区经济,利用经济增量吸纳劳动力,实现经济发展与扩大就业的良性互动。要从以下两点着手:
1、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创造就业空间。要抓住南汇区大开发、大发展的良好机遇,充 分发挥“两港”建设和临港综合开发区等重大项目落户的幅射效应,加大招商力度,引进一 批起点高、能级大、产业链长的重量级项目。同时做好错位发展文章,在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的同时,要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在发展大企业、大集团的同时,发展各种所有制、多元投 资主体的中小企业,做好小企业大就业文章。加大对实体性企业的招商力度,在经济增长的 同时,为农民就业提供新的空间。
2、加快城市化建设,发展第三产业。与一产、二产相比,第三产业容纳劳动能力较强,在缓解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压力上,第三产业有着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要利用两港开发 和城市化建设的机遇,培育与港口建设相适应的物流、信息、商贸、旅游等服务产业,挖掘 与社区服务相配套的保洁、保绿、垃圾清运等非正规就业岗位,拓展吸纳农村劳动力的空间。
(四)建立、健全劳动力市场,加强培训,提升劳动力就业素质
完善政府就业服务网络,提供公益性就业服务。形成政府促进、市场导向的就业机制。镇级劳动与社会保障中心要与区级就业服务机构实行信息联网、资源共享,共同成为农村劳 动力的主导市场。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各种形式的劳务中介公司,培育城乡统一、有序、开放 的劳动力市场。
要建立、健全多层次、全方位、多形式的培训体系。通过就业观念教育和职业技能、文 化教育培训提升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竞争能力和整体素质。要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实用性、有效性,推广订单式培训。
(作者单位:上海市南汇区委政策研究室)
第二篇:农村劳动力转移
当前农村农村劳动力转移探究
西安财经大学/倪俊梅
摘要:
我国农村劳动力大幅度转移,对我国的经济建设有着不可取缔的作用,一方劳动力的迁移,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和城市化建设,调查我国劳动力转移情况,间接了解我国城市化发展,农村区域经济文化在新时期下的发展状况。
关键词:
剩余劳动力;劳动力转移;经济发展;城市化建设。
正文:
也许我们都会有意无意了解到一些关于人口迁移的事,亲眼所见,或看新闻,或亲身经历过。春节的时候,我们会看到新闻天天报道农民工返乡浪潮,那就是我国人口迁移的一大壮举,南来北往大幅度流动。
就我们县而言,每年有很多农民工选择外出务工,远出东南,沿海省份,北方大城市等找工作。贵州地处西南省份,劳动力丰富,我们县又是贵州的劳动力输出县,在各个乡镇出现大规模的劳动力迁移情况。这些劳动力迁移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我们的城市化建设,以及GDP的增长,改变着我们现有的劳动力结构。对此进行深入的研究,就是为了更好、更合理地了解我们的劳动力市场,劳动力结构,和劳动力管理机制等等问题。
一、我县劳动力迁移的特点
目前我们县的劳动力较为丰富,是基于现在的教育水平停留在某一阶段,农村户口的居民文化水平较低,最简单的谋生方式就是卖出自己的劳力,很多不是靠大脑生活,就是能吃苦耐劳,靠自己一身力量谋生。另外,三线城市发展缓慢,只能靠出外才能找到一份像样的工作,能有一份客观的收入,足以养家糊口。最后,现有的劳动力迁移浪潮,是我国劳动力市场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我国大城市建设较快,各种工厂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这就必须依靠像贵州、河南、四川等这些劳动力大省输出大量的劳动力,以满足自身的发展需求。
每年春节对于各种客运交通是一个严重的考验,因为在东南有很多返乡回北方或者西南的农民工,也有很多在北方在沿海地区返回南方或者大西南的农民工,这其中就少不了回贵州老家的大批农民工,他们常年在外务工,也许很多年都没有回国一次家了,对于他们来说回家也是一种奢侈,火车票不好买,车费贵,辗转麻烦。当然对于他们来说,回家也是一种希冀,因为家里有儿女,有父母,总得回家吃个团圆饭,总得回家让家里人感觉到亲情还在。现在的劳动力大批在外,留着家乡的老人,和还未成年的妻儿,这就出现了前些年热起得大家耳熟能详的话题“空巢老人”“留守儿童”,引起了社会一度强烈的反响。
当前中国的劳动力迁移具有三个明显特点:一是劳动力迁移是在发展极不平衡的经济背景下进行的,并且在劳动力迁移的同时,这种不平衡进一步加剧。二是劳动力转移以东部沿海地区为主要去向。我国劳动力转移的区域模式,表现为从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中西部地带迁入经济比较发达的东部地带。而农村迁出人口占全国迁移人口的六成以上,其中几乎有七成以上迁入城市。因此,中国现阶段的劳动力转移可以简单概括为从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中西部地带农村地区迁向经济比较发达的东部地带城市地区;三是受教育程度越高,迁移比例越大,但由于受到较高教育的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比例非常小,农村迁移人口的总体受教育程度较低。
随着国家政策及地方政府的帮助,进行“三农政策”和退耕还林等措施,加强农村自身发展,在某些地方也出现相应的农村劳动力出外务工减少的情况。只要大家在家里能吃饱饭,穿好衣,再赚点钱,也许很多人也不愿意出外务工,毕竟背井离乡的滋味很好受。
总得来说,农村劳动力迁移的特点就是迁移幅度大,分布地区较广,从事的职业五花八门,为了谋生,他们常年在外,私下奔波。大西南的劳动力大省,年年都会向许多大城市输出大量劳动力,促进我国企业发展,对我国的经济建设和城市化建设奉献不少。
二、劳动力迁移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
上世纪九十年代,我国农村存在着大量的剩余劳动力,这部分劳动力在农村的边际生产率低于其生活费用甚至等于零,也就是说即使只能获得很低的工资收入,他们也有向城市转移的倾向。而同时,我国东部沿海城市迅速崛起,需要大量廉价劳动力,这使得在工资水平很低的情况下,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向东部城市转移。这个时期的人口迁移极大地增加了农民收入。但随着劳动力的持续转移,造成城市就业压力的增大,迁移劳动力工资增长非常缓慢,最终造成农民人均收入的增长缓慢。
由于我国农业的粗放型生产模式和生产技术进步缓慢,农业生产社会化程度较低,以至于农业劳动生产率多年来没有显著提高,农业平均劳动生产率进而人均收入收入未能因农村人口的转移而得到明显提高。农村劳动力在农村的收入较低,纯收入更低,使得其在城市就业的机会成本很低。因此,多年来农村劳动力持续向城市的迁移,虽然迁移的速度在放缓。正如托达罗模型所告诉我们的,迁移速度的放缓是由于农村劳动力在农村和在城市收入差距减小造成的。但我们不难发现,目前城乡收入差距的减少,并非归因于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更主要的原因在于迁移人口在迁入地收入水平的缓慢增长、无增长,相对于城市居民收入和我国经济发展速度而言,甚至是负增长。因此,过去二十多年的劳动力迁移虽然曾经极大地促进了农民收入的增加,但并不足以使农民收入与城镇居民收入同步增长,这种现象持续下去,必然会进一步拉大二者收入的差距,造成相对贫困的增加。另外,农村人口的迁移使农村高素质的劳动力资源流失严重。由于受教育程度越高,迁移比率越高,具备一定的知识、技能的人才大量流失,使农村在发展过程中人力资源严重不足,制约了农村生产力的提高,从而进一步拉大了城乡差距,加剧了农村的相对贫困。
从以上的分析我们发现,当前模式下的人口迁移,短期内对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增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长期而言,并不能消除悬殊的城乡收入差距,甚至会进一步拉大城乡收入差距。
从现实生活中可以看出,农村劳动力迁移,是基于现在的农村农业发展,乡镇经济发展状况,以及农村居民现有的生活状况,促使我们地区广大人民选择外出务工。换言之,劳动力的迁移,也改善了我们地区现有的生活条件,基本上过上了富裕生活,再劳累之后能安居,能乐业就已经很好了。总之,这一举动,一世为了自身生活条件的改善,另外则促进我国企业发展,经济的大踏步前进,也可以说是促进了我国GDP的增长。
三、我们县的劳动力现状和应对对策
对外,大多数城市的劳动力匮乏的情况下,我们有必要就我们县的劳动力结构进行合理规划和管理。对于劳动力迁移所引起的现状,譬如农业荒芜、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等等问题,有必要做出切实可行的措施,权衡利弊,让其机制上更加完善。
1、我们农村劳动力迁移所带来的现状
由于大量年轻劳动力外出,家乡仅留着大批年迈的老人,他们生活虽然基本能自理,但
对于所拥有的庄稼却无能为力,这使得我们地区大量的农田变得荒芜,农业置废。同时,引起人们关注的“空巢老人”也值得留心,年轻劳动力留下自己的父母在家,由于上了年龄,这些老人在无依无靠,生病了都没有人照顾,还有平时没有人陪着说话,会让他们倍感孤独,这使得农村老人在很多方面上出现思想上的问题;
由于年轻夫妻大多数都是成伴出去工作,家里不仅留着自己的父母,还有很多的年轻家长把自己的子女留在了家里,把子女留给了父母照顾。这个在很多方面带来了不便,“留守儿童”的问题,在家庭教育和成长方面带来诸多弊端,这也是社会值得关注的问题,教育是出娃娃抓起,所以在这一问题上势必应该引起农村家庭和社会各阶层的关注;由于年轻劳动力都在外面,现在乡镇企业发展需要大量着的返回,还有家乡建设也严重缺乏劳动力,这势必在促进外面大城市经济发展的同时,使得自己乡镇的发展变得缓慢,在这一因素上应该引起政府的关注,需要提出可行的政策,召回一部分劳动力,一遍我们自身的发展;
于此同时,劳动力大量移动,给各地和当地政府在户籍管理方面带来一定的不便,大批外来务工者涌入一个城市,区域文化因素也会带来一定的冲突;带着子女在外工作的家长,在外面就学也是一大问题,毕竟现在很多省份对外来务工子女就学还有一定限制。当然,这些都是我们生活中能看见的现象,还有一些深层次的东西就不一一列举了。
2、对于劳动力迁移带来的问题提出的一些建议和对策
最近,党中央国务院制定了国民经济发展的“十一五”规划建议,提出了新的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宏伟目标,这是构建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纲领性文件,标志着我国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当前,努力做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工作,对于保证新的五年规划顺利实施,推进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缩小城乡差距、贫富差距、地区差距,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为了切实做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工作,解决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以下对策和建议:
①继续稳步、有序地推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
②善待农民工,提高他们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地位。
“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核心是农民工的问题,农民工是我国农民中的精华,在二、三产业的从业人员中已占相当比重,应明确农民工产业工人的主体地位,取消“农民工”的称谓,代之以从事职业的称谓,与城市职工同等身份,同等待遇,同等地位。参与城市所在地的政治社会生活,拥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农民工应公平地享受基本的社会保障和最低工资制度,改善生产、生活条件。严禁恶意拖欠、克扣农民工工资和随意无度加班。加强监察工作,发现问题严肃处理,问题严重的应严加惩处。从长远看,农民工工资待遇不能只是维持简单再生产,而应满足扩大再生产的需要,并不断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建立工资不断增长的长效机制。
③实行制度创新,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首先是户籍制度创新。从长远讲,要彻底改变城乡二元结构体制,消除附着在户口上的城乡居民的权利不平等制度,保障公民的迁徙自由、居住自由和择业自由。近期,要降低城市户籍门槛,分层次放宽入户条件。在大中城市,对拥有合法住所(包括有租借房屋)、稳定职业和生活来源的,允许进城定居,登记户口,并依法享有当地居民应有的权利,承担应尽的义务。可先对受过高中、中专教育,参加一种社会保险三年以上的,或企业要求留下并为之承担责任的,或自办企业雇请员工纳税五年以上的,准予户口迁入。小城市、小城镇,户口全部放开。特大城市,可施行居住证制度。
其次是土地制度创新。土地制度与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关系密切,从长远看,深化土地制度改革,需要进一步探索。目前,要促进中西部地区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并根据中西部地区土地资源相对丰富的实际,适当放宽土地的宏观控制,以适应产业的梯度转移,加快中西部域区经济的发展。可借鉴一些地方的经验和做法,探索创新土地制度。最近,广东省根据国务院有关文件精神,实施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直接进入市场。江苏等省实行“股田制”或建立“土地银行”变地权为股权等,都有利于土地规模经营和农业的产业化经营,有利于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并为农民的就业、创业提供资金支持。
再次是社会保障制度创新。从长远来看,城乡劳动者应建立统一的社会保障体制。近期,应根据农民工工资偏低和流动人口的不同情况,建立多层次、低水平、广覆盖的社会保障网络。一部分长期在城镇已有稳定职业并定居的人员,可纳入城镇的社会保障。对于临时在城镇打工的农民工,针对他们的迫切需要,先搞工伤保险、大病医疗保险等。降低农民工参与社会保障的门槛。交费基数、交费年限要与他们实际工资相适应,并与所在企业按比例分摊,让更多的农民工年老时能领养老金。允许企业为农民工在农村交纳养老保险,农民工可以到当地社保部门参保和退保。建立方便合理的农民工养老保险跨省区转移机制,不论他们转移到什么地方,都可以凭卡交纳社会养老保险费,凭卡领取社会养老保险金。
④建立和健全培训服务体系,切实提高劳动者素质。
提高劳动者素质,首要的是抓好基础教育,确保农村九年义务教育的实施。要更多关怀留守儿童的学习、教育和他们的身心健康。对于进入城市的农民工子女,要充分利用和增添城市教育资源,让他们接受正规教育,不得强制收取借读费、择校费,不得以任何理由拒收符合条件的农民工子女入学。农村劳动力的培训,要在提高认识的基础上,调动输出地、输入地、用工单位和劳动者本人的积极性。整合培训资源,每个市、县、区都应确定或建立几所中等职业学校、技工学校和农民工专业技能培训学校,使每个农村青年都能掌握一、二项专业技能。有些地方对初、高中毕业生再增加一至两年职业、技能教育、培训,实施3+1或3+2教育,增强他们的就业能力。这种做法值得推广。要改善培训管理,走市场化培训之路,根据市场需求和农民意愿,大力推广“定单式”培训、“定向”培训,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适用性。
⑤加强领导,促进农村劳动力健康有序地转移。
第一,要把农民工的问题摆上各级领导的议事日程。广大农民工进入城市十多年来,在作出巨大贡献的同时,也积累了不少矛盾和问题,有些问题已相当严重,但目前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对此往往认识不足。建议从中央到省、市、县都建立“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领导小组”或“城乡统筹就业协调委员会”,下设办公室,吸收发改委、财政、劳动和社保、民政、公安、农业、教育、卫生、计生等职能部门参加,全面负责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包括规划、安置、培训、户籍、维权和劳动保护工作。使农村富余劳动力出得来,留得住,有保障。输入地要实行属地管理,避免管理和服务的缺失。
第二,建立健全法制。鉴于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已成为全国大规模的人口流动现象,并且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存在。建议全国人大和国务院以及各省、市、区人大、政府,及早制定涵盖农民工的有关政策、法规,例如:“就业法”、“劳动力市场管理法”、“培训法”、“劳动保护法”、“最低工资法”、“安全法”、“社会保障法”、“新户籍法”等等,做到有法可依,推动和保障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顺利进行。
第三,增加公共财政支持。中央和各级财政要在预算安排执行中,将支持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作为一项重要支出。在建立劳动力市场、农民工培训、社会保障等方面增加投入,提供公共服务。同时要加强对财政支出的监督和审计,确保资金的安全及使用的效益和效率。
第四,农民工的计划生育工作,应以输入地的属地管理为主、输出地为辅,并建立规范的协调工作机制以节约运行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第五,建立农民工组织。有些地方已纳入工会组织。根据目前农民工流动性大,职业不稳定的特点,各地也可在农民工比较集中的地方和企业成立农民工协会或建立农民工工会,代表广大农民工参与有关经济、社会、政治活动。特别是有关就业、工资和土地、财产的管理、流转、分配的谈判、签证工作,以及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并在条件成熟时并入城乡统一的工会组织。
附:“2”中对策部分内容引自张持平的《农村劳动力现状及其对策》
第三篇:农村劳动力转移
安徽农业大学2014年—2013学年第二学期
《农业政策学》课程论文
姓名:刘听强学号:12100527学院:工学院 专业:12级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手机:***
农村劳动力转移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劳动力转移
绪论
问题的提出
农村劳动力由农业部门向非农业部门转移、从农村想城市流动,是发展中国家农业转型和经济增长的重要特征。根据欧美等发达国家工业化的经验,劳动力由农业部门不断流向工业部门,为工业产出持续增长提供了劳动力资源,同时减少了农业中的剩余劳动力,缓解人地矛盾,推动农业现代化,最终实现了由农业社会想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型。
正文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历程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农村劳动力大致经历了改革开放前的基本静止和改革开放后的大规模流动两个阶段。新中国建立之初,我国采取了重工业优先的发展战略,通过实行严格的户籍制度和城乡差别的社会福利制度,割断了城乡经济社会联系,限制了农村人口向城市的流动。人民公社体制的简历进一步从农业内部限制了劳动力的外流,农民被牢牢地固定在土地上。20世纪80年代的农村改革,首先放松了对农产品和要素市场的管制,这期间乡镇企业的发展带动了农业劳动力向农村内部非农产业的“就地转移”,实现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农村的就地转转移和消化。随后,城市改革和沿海对外开放加宽了沿海地区的工业化进程,大量农村劳动力流向珠三角、长三角等发达地区,实现了空间上从农村到城市的转变,也就是所谓的“异地转移”。据统计,1987~2002年异地转移的劳动力约占劳动力转移总量的59%(丁兆庆,2005)。虽然政策的松动和乡镇企业的发展开启了劳动力转移的大门,但在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下,城市和农村在社会保障、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的公共上存在明显差别,阻碍劳动力自由流动的“门槛”仍然很高。农村仍是绝大多数外出打工农民的最终归宿,土地依然是农民最重要的生存保障。既不能彻底脱离明春也不能在城镇定居,大对数转移的农村劳动力实际上是往返于城镇和农村,农闲时期外出务工,农忙时期返乡务农,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民工潮”。
国内农村劳动力转移理论
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理论方面的研究主要围绕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途径、转移的规模、速度方式以及内部机理等方面做了较为全面、系统的分析。这些理论成果主要几种发表在《经济研究》、《中国人口科学》、《中国农村经济》、《中国经济问题》、《人口研究》等杂志上,并出版了一些相关的论著。从研究文献来看,对劳动力转移的理论研究答题课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迁移与社会经济因素的关系研究,如人口迁移与经济发展关系(王贵新,1996a)、工业化与农村劳动力转移(袁铖,2003)、人口迁移与就业及社会地位之关系的研究(黄建福,2003),人口流动与城镇化和非农化的研究(辜胜阻和刘传江,1996)等。第二类是专门对劳动力转移过程本身的研究,如对迁移者特性的分析(张为民等,2004),对转移模式的研究(宋金平和徐长信,2003),对转移原因的分析(刘国瑜和李昌新,2003)、劳动力转移的地域结构和地域特征研究等(王贵新,1996b)。第三类主要是对我国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途径及对策分析,如农业产业化对促进劳动力转移的作用(陈华林,2001),乡镇企业发展对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吸纳(许经勇,1995),城镇化路径的发展(路晓园,2003)。
孙峰华教授对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理论进行了总结,认为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理论主要有一下九种。
1、就地转移轮;
2、亦工亦农论;
3、农田集中经营论;
4、城市化论;
5、分工论;
6、定向转移论;
7、复合转移论;
8、私营经济论;
9、区域经济持续发展论:
农村劳动力转移带来的影响
规模空前的劳动力转移给农业、农村和农民个人带来了深刻的影响。
从积极的方面来看:
(1)大量农业劳动力流向城市和非农产业,减轻了人口对耕地的压力,缓解了农村的就业矛盾,为土地生产率的提高提供了条件;(2)劳动力流动大大增强了农业和非农业之间、农村和城市之间在生产要素、资金、信息、文化等方面的交流,从而打破了农村的封闭状况,有利于城乡二元结构的消除;(3)来自非农产业的收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农民的收入,特别是缓解了农村落后地区的贫困问题,给弄活动逐渐成为农村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并非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投资提供了资金保障,从而有利于农业生产技术的改进和农业的现代化(朱农,2004)。
从消极的方面来看:
(1)青壮年劳动力的大量外流使得劳务大量输出地区的农业劳动力供应趋于紧张,如果没有足够的替代要素投入将会影响土地的生产能力,进而对农产品的攻击产生威胁。(2)外出务工劳动力收入的增加多大程度上会增加农业的投资业存在疑问。有关2008年的研究发现劳动力转移与用于提高家庭生产能力的成产性投资之间不存在显著的相关性。(3)劳动力转移不彻底会带来农户土地经营模式的兼业化。虽然兼业化5经营是我国农户在相信制度安排下的理性选择,但兼业化的确对家庭土地利用方式和效率造成了深刻的影响。据测算,1999年我国建业户的比例高达53%(梅建明,2005),目前已经超过70%(向国成,2005)。这种“半工半耕”、“男工女耕”的兼业化经营可能导致农户耕地经营规模趋于小和农业“副业化”,造成农业生产的粗耕粗种、弃耕抛荒、掠夺式经营等现象。而且兼业户吧土地作为非农就业的保障而非创造收入的生产要素,这不利于促进土地流转、土地经营规模的扩大和农业的生产经营效率的提高。(4)在农业劳动力不足的情况下,农民往往依靠增加土地利用的集约度和其他要素(机械、雇工、化肥、农药等)的投入来提高作物产量。其中化肥、农药的过度使用降低了土地的长期生产能力,危机土地的可持续利用。早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由劳动力非农化而导致的农村土地资源低效利用的效应就已有所表现。林毅夫在解释1982年后中火农业产出增长放慢的原因时就指出,农村劳动力的加速外溢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毋庸置疑,农村劳动力转移作为生产要素优化配置和经济社会节后变迁的过程,对已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和促进社会融合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然而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人口数量庞大,地区差异显著,城乡二元结构根深蒂固,户籍制度和城乡差异的社会保障体制增加了农村转移劳动力定居城市的保障。在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我国的劳动力转移呈现出规
模庞大、流动性强和转移不彻底的特征,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劳动力转移过程中的农村土地问题进行总结和梳理,深入剖析劳动力转移对农地经营方式和效率的影响,特别是劳动力跨地区流动与不彻底转移影响农地利用的表现和机制,探索我国均衡推进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消除劳动力转移对农业和农地利用不利影响的对策选择。目前学术界对这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且缺乏系统的分析框架。已有研究分析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规模、影响因素以及劳动力转移对经济增长和缩小收入差距的作用。从研究的视角来看,大都具有城市中心和经济中心的倾向,从“农业和农村”的角度考察劳动力转移问题的较少,也有学者开始应用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关注劳动力转移背景下,农村留守妇女、儿童、老人和农村社区发展等问题。农村劳动力资源流动的管理
改革开放以来,无论是数以亿计的农村劳动力转入乡镇企业就业,还是数千万农村劳动力跨区域流动就业,主要都表现为农民自主择业,实际上是一种市场化的就业方式,今后只有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配置人力资源方面的基础性作用,才有利于嘴大吃暗度地开拓农村人力资源的就业渠道。
1、大力发展多种形式的劳动力就业中介组织:
要大力发展直接连接人力资源供求双方的职业中介机构,加快市场信息网络建设,即时发布劳动就业信息;采取政府和民间等多种形式,开展农村劳动力的专业技能培训、文化培训和职业教育,增强农民就恶业适应能力;要建立和完善劳动立法规和劳动力市场管理制度,规范市场主体行为,使企业和劳动者双方的合法权益都得到保障。
2、完善和规范政府对劳动力市场的管理:
面对农村劳动力大规模跨地区流动给交通运输、城市基础设施、社会治安和计划生育等造成的压力,流入地区的地方政府相继出台了一些严格限制外来劳动力的政策,但在健全劳动力市场规则和保障劳动者和合法权益方面却存在诸多的空白和不完善之处。完善和规范管理,就是要简历一整套促进你农村人力资源流动的市场注资体系以及调整和保障劳动者权益的法规和制度体系。
3、加大户籍制度改革力度,逐步消除城乡劳动力市场的分割状况:
户籍制度改革的基础是吃的那个是就业制度改革和福利体制改革。在就业制度上,应建立“企业自主用人,劳动者自由择业”的就业制度。在福利制度上,要逐步将国家财政给予城市居民的暗部改为统一的社会保障体制。建 立起新型的开放式的人口登记和管理制度。但户籍制度改革应采取渐进的方式,先在小城镇进行,去的成功并积累了经验后,再循序展开。因为目前我国小城镇的非农业户口已经没有多少特权,改革现行户籍制度的条件已经具备。
参考文献:
(1)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次序秦兴芳、田珍等/著2005社会科学出版社;
(2)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地利用效率的影响研究李明艳/著 2004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3)中国西部农村劳动力转移研究李友根/著2007中国农业出版社;
(4)贵州乡村旅游开发与农村劳动力转移机制研究殷红梅等/著2010 科学出版社;
(5)农业政策学钟普宁/主编2010中国农业出版社:
第四篇:依托小城镇建设 加快农村城市化进程
依托小城镇建设 加快农村城市化进程
编者按:目前,推进城市化进程已摆上了全县各级政府的重要日程。提高城市化水平,是促进经济发展、提高文明程度、增加社会就业率、改善人民生活的需要,是我县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在此,我们特开辟专栏,邀请各乡镇负责人畅谈本区域推进城市化进程的思路和举措,以期与各界有识之士共同交流。
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提出“发展小城镇,是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大战略”;十五届五中全会也提出了开始实现现代化建设的第三步战略目标为“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实践证明,发展小城镇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不仅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大战略,是深化农村改革、加速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有效途径,也是整个社会全面发展、实现现代化的一个根本途径,还是一个地区社会发展和文明的标志。不论是在吸引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转移,还是在为农村城镇化发展提供经济基础,以及促进农民传统文化生活方式的转变等诸多方面,都起着重要辐射带动作用。所以说小城镇的发展就是农村走向城市化的龙头,只要龙头带动,龙尾联动,农村城市化这条巨龙就会腾飞。
通过学习借鉴其他发达地区小城镇建设的先进经验,以
及结合我镇几年来在小城镇建设中摸索出的经验,我认为,农村小城镇的发展,要以“服务农村、服务农民”为出发点,以“吸收和消化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满足农村居民生活需要”为主攻目标,着重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着眼辐射带动来布局。
要筛选出一批有一定区位优势的建制镇做为重点开发的小城镇,经过三至五年的不懈努力,使其成为全县建制镇的新亮点。需要注意的是,布局前的应充分考虑选取地点的经济基础、地理位置、交通情况等,其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决定辐射带动作用的发挥和小城镇自身的发展。
另外,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要切实解决好五个问题:(1)大力营造发展小城镇的舆论氛围,利用广播、电视、报纸、宣传单等形式,使群众理解小城镇建设的实际意义与带来的方便和好处。(2)实行“一把手”工程,县、乡主要领导亲自抓。(3)规范乡镇政权职能,工商、税务、城管等相应政策及时出台。(4)实行政策倾斜,在拆迁、土地拍卖、信贷等业务上给予支持。(5)给予资金扶持,要集中财力扶持一批重点小城镇,也可适当考虑把税收中的部分城镇建设维护税返还重点镇。
2、抓住旧区改造来启动。
小城镇的起步发展,很关键的一步是旧镇区的改造。结
合我镇实际,我认为,旧改能否成功,有三个因素很重要:
(1)经济环境是前提。即群众要有参与改造的物质基础做保证;镇区要有发展经济的区位优势;群众要有参与改造的积极性。反之,就会出现“拆了盖不起”、“补偿少了我不拆”、“无论如何我不搬”等问题。
(2)积极引导是基础。在改造中,正确的、积极的舆论引导很重要,目的是让群众真正明白改造的意义,会给群众带来哪些好处以及政府、个人各自承担的义务、相关的政策,特别是刚性政策等。去年,我镇在小城镇改造前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工作,如工作组入户宣传、分户调查、张贴公告、召开群众会议等,使群众既有改造的自觉性,又有若不参与改造带来的压力,二力结合变成了主动改造的动力。
(3)方案符合实际是关键。即在制定方案时要充分考虑群众、村集体相关产业、单位利益,宁可政府吃点亏,也要让利于被改造涉及单位。比如被收归而拍卖的土地,按县里的规定,我们可以按两万一亩补偿,但我们给4万。被改造涉及的企业由于占地是某村的集体土地,尽管被依法收回,我们本着“只要双方达成协议,我们就支持”;银行抵押的被改造房产及土地,我们本着“除收取一部分配套费以外,全部用于偿还银行债务”。由于我们在改造中注意了这一“人和”因素,改造得以顺利进行,涉及改造的29户几乎都实现
了协议拆迁。
3、依托特色产业来发展
就我镇而言,目前产业特色是粮食加工,如粉丝、玉米淀粉、面粉。三项产业占全镇社会总产值的78%,在全镇1200万元财政收入中占850万元,所占比例为70%,安置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6000多人。为小城镇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和人气,可以说,特色产业是小城镇这一综合载体的细胞。不仅如此,它还是带动其它商贸业的活化剂。我镇三个特色产业的发展还带动了运输、包装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今后要想进一步繁荣小城镇,我们还要坚持抒发持色产业做大做强。目前,我们正初步设想进一步开发论证地热资源开发,筹建秦皇岛市独具特色的温泉城。
4、盯住长远发展来健全
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小城镇最终要成为一定区域内带动农村城镇化发展的小城市。因此,在发展起步的初期不能短视,要有长远眼光,突出表现在要抓好健全小城市功能上。
一些地区的经验告诉我们,小城镇建设在发展的初期,往往因为急于改造、招商,只注重商贸业,而忽略了工业、文化、教育、基础设施、生活设施等的长远发展和布局。而这样的结果,会使小城镇成为一个功能不健全的先天残废,严重影响今后的发展。因此,在旧改初期大力发展商贸业的同时,一定要规划好工业区、住宅区、文化教育娱乐区等。有了规划,要严格执行,不可擅动,否则必将提高今后城镇建设成本。
我镇目前一期改造主要是商贸区,二期仍是继续。但在规划时已对工业、生活、教育区做了规划,现工业区正在摆进项目。在适当时期,我们将启动开发住宅小区。
农村城市化发展,就要牵住小城镇建设这个牛鼻子,突出特色,加大力度。我相信,在不远的将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全县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我县必将出现“以县城为中心,各具特色的卫星小城镇环抱”,带动农村向城镇发展的欣欣向荣的文明景象。
第五篇:西部地区加快农村城市化进程的思考
西部地区加快农村城市化进程的思考
冯雷、解慧、孔祥敏
一、城乡结合部的基本特征
纵观世界各国城市化的进程,都是由农业人口转向非农业人口并趋向集聚,因此也是由农村地域转变为城市地域的过程;与此同时,包括着城市价值观和城市生活方式向农村地域扩散。在城市化发展的过程中,地处大中城市市区与郊(县)交错接壤地带,也就是本文探讨中所指的城乡结合部。随着大中城市工业、交通、文教、卫生、居住地及第三产业不断向近郊扩散,从原以农村为主的市郊地带较快演变为兼有城乡特色的特殊空间,其基本特征如下:
一是复杂的交叉性。互相“插花”地块日益增多,郊中有城,城中有郊;城市居民与农村村民混聚交织在一起,城市、乡村风貌并存交叉是城乡结合部的一大外观特征。二是高度的集聚性。与一般农村相比,城乡结合部人口、劳力、资金、生产、流通等等都比较集中,反映着紧密依托于城市而呈现出的生产力结构多层次和经济成分多样化。三是繁荣的商业性。由于有着可以利用的城市巨额需求,便捷的交通运输,强有力的工业支援,雄厚的科技力量,灵敏的信息传递等条件,因而城乡结合部中的乡镇企业产品和农副产品的生产和交换周转快,成本低,形成较高的商品率,取得高于一般乡村的收益,成为商品经济活跃发达的地区。
四是明显的先导性。城乡结合部地处城市中心辐射力的强辐射地区。城市先进的技术、设备、文化、生活方式等一切新东西首先为城乡结合部获得,造成该地区的农民在技术、文化、经营管理、生活消费、娱乐活动等方面均优于一般农村,从而成为农村工业化、商品化、城市化的先导。
五是动态的过渡性。城乡结合部受到城市和乡村双向发展的深刻影响,不断发生着复杂而动态的过渡性变化,由原来以农业为主,农民为主,逐步发展成为兼有城乡经济结构,城乡建设设施、城乡生活方式并存共荣的格局,最终演变为新兴的城市地区。在西部地区完成由农业省向工业化转变的过程中,区域范围内的城市——结合部——乡村的梯度推进是必然趋势,其中,城乡结合部地区是城市化进程中的枢纽。
总之,城乡结合部是城市发展向外扩展的最佳区位,也是农村人口向城市集聚过渡地带和建设直接为城市服务的农副产品生产基地,乡镇企业和第三产业迅速崛起的基地,因而它是西部地区城市化过程中一个最具潜力和活力的“黄金地带”,具有突出的、独特的区位优势。
二、城乡结合部的主要问题
城乡结合部处于城市中心区与农村之间社会经济发展的相互交叉和竞争之中,其面临的复杂变化情况为城市和农村所没有的,不可控因素甚多,存在着一系列问题:
一是建设布局混乱。城区囿于空间狭小,企事业单位、居民新村向市郊(县)延伸蚕食;郊县则利用结合部的边缘级差效应,开厂办店,农民乱建盖私房。结合部又往往属于市、县多方领导管辖,各自为政,见缝插针,建设无统一规划和统一标准,布局混乱,甚至造成建设性破坏,影响城乡总体规划实施。
二是城乡经济分割。我国改革开放前的社会主义建设形成了以行政区划为疆界的、市与市、市与县、镇与乡之间壁垒森严,互相隔绝的“行政区划经济”。这在城乡结合部表现得尤为突出,凡是有利可图的事业,几方抢着干;无利可图甚至要付出代价的事业如市政基础设施等,各方都不愿干;或者当结合部行政区划调整时,农方闻风抽走资金,设备等,致使结合部发展贻误时机,缺乏后劲。
三是环境卫生的“短腿”。农村地区乡办村办的畜牧场多,农民养鸡鸭多,使大多畜粪
自流外溢;一些乡镇企业污染严重超标排放废水废气,甚至有毒有害的物体。城区的工业污染,建筑垃圾,生活垃圾运往郊区。城乡交叉、同流合污,污染叠加,环境恶化。最为严重的是破坏水体资源,河道被垃圾所填塞、碧水清流被污染为黑水臭流,严重地影响了城市生态环境。
四是生活设施薄弱。近几年来房地产业获利甚丰,市县纷纷“大兴土木”。但有些地方片面赶速度,追求利润,忽视新建房屋的配套设施到位,有的是只注意“小配套”没注意“大配套”,在城乡结合部兴建的大片建筑群体中对综合性的污水处理工程大多缺乏配套设施。而且,还存在服务网点少,入托上学难,用水用电难,上下班乘车难等后顾之忧。
三、开发开放城乡结合部的思考
作为兼备城乡特点的中介地带,城乡结合部的地位功能特殊,对它的建设不能完全按农村行政管理的模式,也不同于城区街道的建设方式,而应把它作为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一个前沿课题来研究探讨。既要分析它的微观特点,又要研究它所处的宏观环境;既要考虑它的相对稳定性,又要研究它的阶段变动性;既要分析它的现状,又要研究它的发展前景,从而做到科学地加以开发,开放性的规划、建设和管理充分发挥其区位优势,创造一个既有利于城市,又有利于农村协调发展的良好环境,成为城乡一体化的枢纽。
(一)适当调整结合部区划是加速城乡一体化的基础
城乡结合部是市、县接壤的边缘地带,对它的规划和调整总是与行政区划的变更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因此,结合部作为行政区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政治体制和行政管理体制等方面影响城乡生产力布局和经济管理体制,影响资源的开放和国家的管理使用,影响城市功能和城镇布局体系等等。结合部区划调整事关城乡全局,既要保持相对稳定,又要在它不适应城市发展战略规划和不适应城乡经济发展时及时进行调整。只有调整结合部区划,才能加速城区现代化和郊县城市化,实现城乡一体化。对城乡结合部区划的调整可以分步骤进行:第一步实行局部调整。可以将紧密和城市接壤的郊县划入市区版图,暂时缓解城市发展的局部困难。
第二步实行“区、县合并”。针对某些城市和郊(县)共处一地,县中建区,区中有县,区县分治,互相制肘,矛盾突出等问题,可以通过实施“撤二建一”的做法,撤销原来的区、县建制,建立新区的体制,探索区县合一,城乡一体发展的新路。
第三步臻向全面调整。在前两步的基础上,将城市周边的近郊县全部划入市区版图,对城乡结合部作大幅度全面调整,从建立现代化大都市的角度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使城乡结合部成为城市发展的备用基地和重点开发的城郊现代农业基地,技术工业,科学教育,商业繁华的基地。
(二)建立结合部现代工业地带是实现城乡一体化的支柱
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市郊基本任务是为市区提供各类副食品,以及为城市大工业搞点配套加工等,即表现为较单纯的为城市服务;同时还存在国有企业与乡镇企业在所有制、经营体制格格不入、争夺资源、分割市场的壁垒隔阂,制约城乡经济的联合发展。随着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的逐步发展,城乡结合部经济应该跳出自身较封闭的小循环系统,跃入大都市一体化以至全国城乡经济的市场流通和国内外经济循环的轨道。可以分二步棋走:一是走活调整城乡工业结合这步棋。城乡结合部应按照现代工业的要求,合理布局。可将投资规模大,技术含量高的城市工业搬迁和扩散到城乡结合部,并利用多种形式,接纳市区工业企业和项目落户,以此弥补乡镇工业布局分散、规模偏小,土地资源浪费大等缺陷,使城乡工业高速高效发展。
二是走活发展外向型经济这步棋。通过城乡结合部工业发展速度的加快,乡镇企业可以改变以往单纯与大工业联合建立工农联营企业的做法,借助本区域内国有大企业在国外的知名度,加快发展外向型经济步伐。城乡结合部将可以更多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城乡结合部可
以通过“中中外”这种以“三合一”的优势组合形成“合力”,增强竞争实力,加速跃向国际市场的组合方式,并且发展到以外引外形成“中外中”等多种形式,拓宽发展外向型经济的道路,使更多的产品跻身于国际市场。以此推动城乡结合部成为具有持续和强大的发展潜力的综合性经济中心。
(三)协调结合部城镇建设是实现城乡一体化的途径
城乡结合部是一个具有巨大开发潜力和活力的资源。但由于城郊各方面的着眼点和接触面不同,必然有各种不同的见解和设想,导致相互间对目标存在着差异和矛盾。各级政府应把农村集镇的建设改造作为城乡一体化的突破性、实质性一环,组织土地、规划、环保等部门全面拟定计划,加紧绘制新区集镇发展规划蓝图,与城市发展总体规划相衔接和协调。新区规划基本模式可以为圈层型发射性格局:在城区内环线范围内的集镇规划为优美舒适的商住小区,成为现代化城市的组成部分;在城区外环线以内的集镇是城市化地区的集镇,建设一批卫星城镇,使之成为农村经济的新增长点,不仅可以繁荣农村商品市场,而且成为一乡一片工业区和“三资”企业及内联企业的重要生活、服务基地;在外环线以外的集镇,其规划建设目标也高于一般农村地区的集镇,具有更大的规模。更高档次的住宅,更完善的商业、文化教育、卫生、交通、通讯等配套没施,逐步缩小农村与城市之间在经济、文化、教育和生活环境等方面的差别。
在结合部城镇建设实际操作中,即按城市总体规划实施开发,又把乡、镇开发积极纳入合理的渠道,可以采取“四个结合”的做法:
一是整体与局部结合。凡地处城乡结合部的镇乡,其建设项目和布局都要严格按照程序向城建规划部门申报,经审验批准后方可组织施工。城乡结合部的建设服从于城市总体规划,有利于城市总体功能的发挥和总目标的实现,从整体和全局规划发展城乡结合部又给镇区建设指明方向,带来活力,取得效益。
二是多样化与统一性相结合。批准后的建设项目,镇乡可向本地、外地甚至国外开发商招商投资建设,建筑设计不拘一格,各显神通。但建筑项目的配套设施必须统一要求,如道路、商店、卫生、文教、用电、上下水道、煤气管道、绿化用地等均要齐全达标,既做到新建的各种建筑单元与镇区建设规划相配套乃至与城市建设规划相衔接;又做到各种建筑造型别致、风格各异、争奇斗艳、精彩纷呈,将毫不逊色地与现代化城区相融合。
三是开发与整治相结合。在积极开发建设的同时,注意整顿治理。首先,对原有农村房地产档案进行检查,对违章建筑动员督促拆除,并判定严禁违章建筑的管理条例,认真付诸实施。其次,有条件有步骤地改造“旧农房”,即把一些星星点点分散稀落的住宅相对集中建造,将有碍镇区建设规划的房屋组织动迁,择地重建,制定优惠政策,吸引注入资金,改造老旧农房,建设新镇区,使基础配套产生规模效应,起到投资少,产出高,建筑用地省的效果。开发中注意整治改造,“整改”后达到更好的开发。
四是近期建设与长期规划相结合。城乡结合部是随着城郊的社会经济不断发展推移的。在规划中要注意预测未来,留有发展余地,远期规划中的发展用地不得任意侵占、滥造乱建,避免提高开发成本,但又要抓紧时机,积极加速实现近期建设目标,争时间创效益,积累资金,滚动前进,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发,不断地接近和实现中长期开发目标。
(四)搞好结合部社区建设是实现城乡一体化的条件
结合部地区社会经济状况发生的变化是深刻而急剧的。首先是农村土地锐减、劳动力富余、空闲时间增多,一时难以完全安排。其次是聚居单位大增,但人员结构、生活习惯、文化需求等方面的差异大,凝聚力不强。再次是社会实际生活中出现一系列不适应不完善的薄弱环节,如小孩入托上学、生活服务供应、环境、治安管理等问题。结合部乡镇要调整自己所处的角色地位,增强城郊社区角色和组织协调者的意识,协调社区内各单位的关系,调整社区内的产业结构,营造优化居住环境,提高居民村民的生活质量,提高人的整体素质,以
促进结合部社区的经济、文化、科技、社会、政治事业全方位的发展。
第一,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都市型服务经济体系。结合部地区除了抓好发展乡镇企业,建立现代工业基地之外,还要抓好其它产业:
一是建立都市型农业。围绕“菜篮子”工程和瞄准世界市场,重点发展高质量的特色农业,旅游农业,加工农业,创汇农业,生态农业;实行种养、产供销、贸工农一体化经营;发挥综合经营、规模经营、专业化经营的优势,并且发展多种形式的中外合资农业公司。提高农副产品的商品率、出口率和附加值,增进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从而把都市型农业与整个都市型经济紧密联系起来,开发一个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产业。
二是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建立起满足密度大、人口容量多,生活多元化需要的服务体系。建设以经济横向联合与群众股份制为基础的社区经济服务体系。为广大居民、村民提供方方面面的服务,解决后顾之忧。
三是努力培育市场体系。城乡结合部地处城市农村之间的过渡地带,是城乡之间资源流动的咽喉,从这一特殊地位出发,通过发展消费品市场、生产资料市场、劳动力市场、技术市场等,促进商品、资金、人才、信息在城乡间合理流动,促进结合部经济纳入市场轨道,为建立统一的市场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创造条件。
通过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建立起现代工业、农业和第三产业,广开就业门路,吸引和消化农村劳动力,形成社区建设的强大经济基础,增强社区成员依赖度。
第二,协调各种关系,加强社区精神文明建设,利用结合部聚居单位多的人文地理优势,促进社区现代文明建设。
一是通过实现社会化教育,使社区教育网覆盖每个角落,提高居民、村民的文化素质。二是组织好群众性文化活动。结合部具有一般农村所不具备的较高文化、体育设施,综合性多功能的“大世界游艺场”,通过多彩的文体活动,使结合部居民、村民尽情享受都市文化生活绚丽多姿的乐趣,提高社区成员认同感、归属感和社会责任心,提高人们的文明水平。
三是服务事业系列化。结合部中建立起来的新型人际关系应延伸到各种服务事业的系列活动中去,组织健全稳固的社区服务体系,形成新型社区文明风貌和现代城市生活气息。第三,不断完善社区规划。建设一个目标更高,服务设施更齐全,组织程度更合理,形式和内容结合得更完美的规划;社区建设列入城镇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形成产业化结构;切实安排社区服务项目布局和设施;社区建设服务的管理做到组织化、制度化、规范化,使结合部建设富有鲜明的时代特色。